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舆情信息范文

舆情信息精选(九篇)

舆情信息

第1篇:舆情信息范文

2020年来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紧密结合本公司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建立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以网络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舆情信息质量为重点,收集报送有代表性、典型性、倾向性、苗头性的舆情信息,加强对舆情走势的深入分析,提出有效得力的对策建议,对涉及本单位工作内容及时进行跟帖回复,围绕重点、跟踪势点、把握难点,为领导服务,为决策服务。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一、建立了舆情信息工作网络。

成立了本单位舆情信息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XX同志担任,副组长由XX同志担任,成员为各部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XX兼任,负责单位舆情信息工作的统筹管理及编发《XXX舆情信息专报》。

二、及时上报舆情信息。

各舆情信息员负责收集舆情信息,一旦在网络上发现反映本单位相关问题的信息,将其拷贝后注明报送单位、时间、报送承办人、审核人,发送到本单位舆情信息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一周上报一次。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收集各单位报送的舆情信息,定期进行筛选,编辑《XXX舆情信息专报》,并送单位领导批阅。对单位领导批阅后的舆情信息,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领导批示内容进行处理,分送各相关部门阅办,对相关部门处理舆情的情况组织文字回应,送相关领导审批后在网络上予以回复。

三、建立了健全的网络发言人工作制度。

本单位的网络发言人即为单位的新闻发言人。各舆情信息员发现涉及本单位工作的论坛贴文后及时上报,网络发言人对涉及本单位工作或上级舆情信息部门布置的重大网上舆情撰写引导主帖,进行跟评,并转帖正面报道或贴文,同时参与网上日常讨论及策划重大网络宣传活动。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1、进一步建立完善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机制。

由于网络传播主体泛化分散的特殊性,同时网上信息能够得到广大网民的重视并予以接纳,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网络舆论予以正确的引导。我单位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网络舆情工作机构,明确网络舆情专职工作人员,实行分级负责制;网络舆情工作实绩纳入年终考核。单位各部门明确工作重点和任务,特别是要针对网络舆情反应强烈、内容集中的问题制定应对措施并细化工作目标,做到责任到人,确保网络舆情落到实处。

2、严格规范网络舆情回帖的工作内容

及时对网民反映的相关问题及时回应,加强对回复内容的审查,确保相关回复内容既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又符合相关文件的要求,同时杜绝在回复内容中出现错字、别字以及语意不通等问题。要增强回复内容的针对性,确保回复内容既一语中的,又切实可行,坚决杜绝用应付式、程序化语言回帖或含糊其辞的现象。

第2篇:舆情信息范文

各种舆情信息的及时收集,有利于提高我国政府的工作效率,促使不同的部门在实际的工作开展中能够充分地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加快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需要结合政府舆情信息服务的实际要求,充分地利用公共图书馆的各种资源,促使舆情信息服务工作质量能够得到不断地增强,实现信息化社会影响下政府部门的更多规划设计目标。

一、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政府舆情信息服务的发展现状

1.政府舆情信息服务水平正在不断地提高

公共图书馆包含着许多重要的信息资源及各类文献,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的合理预判带来了重要的参考信息。在此形势影响下,由于政府舆情信息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对于各种信息获取的实时性及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公共图书馆中的各种丰富的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政府舆情信息服务的具体要求,并通过各种信息化技术、计算机网络的支持,确保了各种信息的真实有效性,有利于政府部门在较短的时间内及时地获取各种舆情信息,从而增强自身战略部署及工作计划制度与安排的合理性。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在实际的工作开展中逐渐地加强了对公共图书馆重要性的认识,进而使自身的舆情信息服务水平正在不断地提高,加快了政府服务职能的转变。

2.不同地区政府舆情信息服务初具规模

结合目前我国不同地区政府舆情信息服务的实际发展现状,可知这些地区的政府部门在有关舆情信息服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通过公共图书馆的作用逐渐地提高了各种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开发了拥有特定用户群组的舆情产品,促使用户能够通过相关的计算机系统获得有效的信息资源,及时地了解政府部门的最新工作动态。目前云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正在不断地丰富,对于政府舆情信息服务范围的扩大及服务工作质量的提高带来重要的参考依据,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不同地区政府舆情信息服务初具规模,满足了用户实际操作中的相关需求。

3.公共图书馆政府舆情信息产品丰富多样

相关的研究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逐渐形成了信息速递、信息汇编、舆论分析等丰富多样的舆情信息产品,为用户了解各种舆情信息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些舆情产品充分地考虑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现状,各种舆情信息产品推广过程中也突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充分地满足了不同机构及研究工作者实际工作开展中的需求,间接地扩大了政府部门的社会影响范围。

二、加快公共图书管馆政府舆情信息服务发展的有效措施

1.合理使用信息化技术,完善舆情预警机制

国内图书馆界在开发舆情产品时,尝试了市场上多种技术支持,但获取的数据相关性小,后续仍有大量人工筛选工作。但是,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在信息化技术运用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比如,云南图书馆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手段有了较为显著的提升,已经全面实现了计算机自动化管理,文献资源己经实现全开架借阅。与此同时,在解决海量的图书管理问题和服务空间的扩展等问题的过程中,云南图书馆通过不断地完善开放式借阅管理系统的服务功能,对未来图书馆发展目标的实现带来了重要的参考信息。有利于提升政府预期信息服?账?平,创造出更多的舆情信息产品,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2.构建新闻媒体全文数据库

公共图书馆政府舆情信息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需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确保各种信息采集的实时性。公共图书馆包含着许多重要的资源,是各种文献信息的管理中心,可以结合用户的实际需求提供必要地服务。但是,为了不断地丰富其中的信息资源,扩大舆情信息服务范围,需要政府根据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要求:通过加大投资力度的措施逐渐地构建新闻媒体全文数据库,加强对各种舆情信息的不断积累,实现不同政府部门舆情信息的共享,优化各种信息资源的整合效果。在未来公共图书馆舆情信息服务质量提高的过程中,通过新闻媒体全文数据库的构建,将会实现信息统一规范化的发展目标,增强各种舆情信息之间的协调性。

3.各种媒体设备联动作用支持下的政府舆情信息监测

如今,手机媒体、微信、微博、播客及视频分享、社交网络、QQ群等新媒体涌现,对信息化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升公共图书馆政府舆情服务水平,提高各种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但是,随着新媒体、集散舆情的力量的壮大,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的舆情危机,网名的舆论力量对于社会问题的处理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发挥各种媒体设备的联动作用,实现政府舆情信息的实时监测。目前云南图书馆在其开放式管理系统的支持下,能够及时地了解政府门户网站官方媒体的各种最新消息,为各种舆情事件的有效分析带来了重要的参考信息。与此同时,要想真正落实舆论监测效果,公共图书馆需要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同期关注,通过对政府官方网站最新工作动态的了解,客观真实地看待各种舆情事件的发生原因及影响范围,增强公共图书馆政府舆情服务工作质量。

第3篇:舆情信息范文

院校图书馆的网络用户,主要有教学科研人员、行政工勤人员和在校学生,其中以学生为主。由于学生不仅在人数中占的比例大,且对网络的利用程度高。因此,侧重于大学生情况作分析。当前大学生的时代特征决定了他们网络行为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社会变迁中的价值观变化

当代的大学生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他们成长的年代中,社会经济体制发生了实质性改变,从而使社会价值观向现代化、多元化发展。这种变化在青年中表现更为显著。同时,互联网、手机的广泛应用为当代青年构建了不同以往的“电子世界”。这种特殊的经历建构起新的青年亚文化[11]。

1.2政治意识的复杂化

笔者认为当代大学生大都接受并倾向主流意识形态。仅从大学生党员人数增长之快即可充分说明这一点。正如有的研究结果反映,“由于中国现代化的特殊历史际遇,历史形成的政治意识共识性地存在,构成了当代大学生的复杂图景;‘潜规则’意识影响下的前现代的权利观是传统的遗风……参与型的公民文化意识体现的是现代的精神……平面化政治认知模式反映的是后现代的风格”[12]。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当代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可能产生一定的向心力、但平面化的政治认知模式却未能形成真正的凝聚力。所以要从各个方面防止外界因素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负面影响。网络舆情的引导是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宜关注的重点之一。以上是从舆情主体大学生角度的简略分析,至于对舆情客体———中介性事项试做讨论“舆情的客体是中介性事项所涉及的各个管理部门和服务部门”[13]。一般而言,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可能使网络舆情有以下特征:即“直接性,通过BBS、博客网站,网民可以直接发表意见;突发性,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偏差性,网络成为一些网民发泄情绪的空间”[13]。院校图书馆做为文献信息枢纽,宜重视舆情引导,使之向积极方向演化。

2对图书馆舆情引导方式的思考

2.1建立、健全网络信息服务的相关制度

从法律上讲,国家有义务保护公民的网络言论自由,但国家同时有界定公民网络自由界限的责任。中国的院校绝大多数为国家办学,新兴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也受到较严格的控制。中国宪法第51条,刑法第363条,出版管理条例第26条,以及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都应当作为院校图书馆制定信息管理与服务章程的依据。

2.2注意有关研究动态,适当借鉴施行

近年关于网络舆情研究较为热烈,参与者涉及较多行业和学科。而图书馆这个文献信息机构对这方面研究却处于相对后发态势。宜借鉴有关研究成果,或援引某些观点启迪思路,或借鉴某些方法化裁应用。如柯惠新教授等人于近年提出“重大事件舆情监测指标体系与预警分析模型”[14]。虽然是从宏观角度提出的思路,但因具有可操作性,对启迪思路不无裨益。更重要的是立足事件,制定与图书馆适宜的办法。如郭山撰文,根据吉林图书馆实践,通过分析网络媒体舆情监测的特点,提出为政府机关提供网络媒体舆情监测的设想[15]。院校图书馆也可以结合馆情、校情提出可操作性的措施。以上大都是在学习、借鉴专家学者论述和同行经验的基础上,从应然性角度出发,提出一些看法而已。考虑到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处于各地的不同层次、类型的院校,其微观信息环境差别较大,更主要的是由于舆情主体———大学生的知识背景,学科类别的差别,使他们的就业前景、现实追求有较大不同。各省、市,各级,各类院校中,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方式也有所不同,如果凭借学习后冥想推演,提出一些看似正确的舆情引导“对策”,可能不会和现实吻合。但具体到图书馆从业者在工作中都存在一些可通约的方式,对舆情引导可能起到积极影响。

2.3图书馆人员在舆情引导中有所作为

2.3.1创建良好的信息环境

图书馆是一个微观信息环境,我们谈良好的信息环境,未必要新鲜火炽,但起码要中规中矩,恪守规则。以电子阅览室为例,应是环境整洁,按时开放并及时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另外,要重视服务的细节,使图书馆的网站和电子阅览室能为广大师生提供具体而微的服务,如网上续借、网上咨询、网上讨论。总之,要加强与读者的沟通、了解,提高服务技能与服务质量,只要对用户的需求有所帮助。正如有文章在论述政府网站时所说的“如果说一个宣传性的政府网站是一尊金光闪闪的佛像供人顶礼拜膜,一个服务型的政府网站更像是一个饭店门口的服务生”[16]。对行政机关的网站,有识之士尚且寄予厚望,何况院校图书馆本来就是学术性的服务机构[17]?谦逊竭诚服务是图书馆的职能。只有这样,才能产生亲和力,与用户、读者建立起互相信赖关系,从而成为能够发挥积极作用的“中介性事项”,在舆情引导中成为正能量。

2.3.2敬业律己,做好舆情引导

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枢纽,日常工作中要收集整理、存储、传递大量的网络信息。在信息传递中,凡属和教学科研密切相关的信息,应当全面收集,及时整理、迅速传递。然而图书馆网站也必然会出现一些相对热门、乃至“敏感”的社会信息。如公共事件信息,微博信息,以及其它渠道传播的“社会新闻”乃至公共人物“八卦信息”,恰恰是这几类信息,往往能引起网络用户的兴趣,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对此宜采取“不介入,不传播”的态度。但应关注其中一些动向,对其中夹杂的激化舆情的负面倾向则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正如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之一《周易》中揭示的“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18]。广大同行在各类高等院校图书馆工作,对主流意识的规范、价值取向是烂熟于胸的。持谨慎态度处理网络信息服务既有益于舆情引导,又提高自身生存发展安全系数。二者兼得,何乐而不为。

3结语

第4篇:舆情信息范文

从舆论监督信息情态研判的角度来看,微博舆论监督相较于传统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对信息情态研判要求无疑更高。在微博舆论监督中,判断舆论监督主体与对象的难度更大,引导舆论监督的工作更为复杂。本文试图通过对微博舆论监督与传统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的比较,分析微博舆论监督信息情态研判的特殊性、必要性及其主要路径。

一、微博舆论监督信息情态研判的特殊性

微博舆论监督在形式与特性上都有其特殊性,因此,我们对于微博舆论监督信息情态的研判也应该因事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以适应微博舆论监督的特殊性。

1.微博舆论监督信息来源复杂

微博是大量用户信息的平台。传统新闻媒体数量有限,研判的对象和内容相对集中。而微博用户众多,知名的微博用户的舆论监督会成为热点,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同样也能在微博舆论监督中大有作为。如京沪高铁开通后,不少京沪高铁的乘客就在微博上列车故障的信息,此类微博被大量转发后不仅在微博平台上造成了强烈反响,更成为了传统新闻媒体的新闻线索,引发传统新闻媒体的关注。

2.微博碎片化表达促使舆论监督议题多样化

微博区别于博客最大的一个特点便是其“微”。微博之微在浓缩信息内容的同时也增加了信息的数量,而数量的增加也让信息变得更加多样化。在微博舆论监督中,这种现象同样存在,具体表现为舆论监督议题的多样化。这是微博舆论监督信息情态研判的特殊性所在。

微博舆论监督议题的多样化一方面加大了信息情态研判的量,另一方面造成了重大舆论监督议题与潜在舆论监督议题在微博环境中共存的现象,大大增加了信息情态研判的难度。潜在舆论监督议题在传统新闻媒体中也较为常见,而在微博中,由于微博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潜在舆论监督议题发酵的速度更快。一则看似不起眼的微博在短时间内也有可能成为舆论监督的焦点。因此,在微博舆论监督信息研判对象中,不仅潜在的舆论监督议题多,且速度演变发酵极快。如果套用对于传统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信息情态研判的套路,很可能无法跟上微博舆论监督议题演变和发酵的节奏,从而让研判工作处于被动地位。

二、微博舆论监督信息情态研判的必要性

1.微博舆论监督是舆论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微博在我国开始盛行至今,虽不能说所有舆论监督活动都是由微博发起,但却可以说所有舆论监督活动都在微博中有所呈现。微博舆论监督既包括微博用户发起的舆论监督,也包括由微博以外其他力量发起,继而由微博用户跟进的舆论监督。如在“药家鑫案”中,微博舆论监督即时跟进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而在“郭美美事件”和“溧阳卫生局长微博桃色事件”中,微博用户则是舆论监督活动的发起人,传统新闻媒体跟进继续监督。因此,只要我们承认舆论监督信息情态研判的重要性,就不能忽视对微博舆论监督信息情态的研判。

2.微博舆论监督中潜在的“暴力倾向”需要信息情态研判

传统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议题的形成有时要经过层层把关,最终才能被纳入记者的新闻活动。传统媒体的记者进行的舆论监督活动基本都是符合当前整个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框架的。同时,传统新闻媒体舆论监督行为一般比较规范,如果新闻舆论监督涉及侵犯他人权利,新闻媒体就会遭遇法律纠纷。因此,虽说在传统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中也会出现侵权和媒介暴力等情况,但是在不断完善的法律的制约下,传统新闻媒体非常重视舆论监督活动中的法律问题。

而微博环境是一个具有匿名性和集体性的信息环境,开展微博舆论监督的人群具有集体无意识的倾向,从而导致微博舆论暴力的发生。如在“郭美美事件”中,不少微博用户对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更有甚者通过未知渠道获取当事人行踪,并在机场围堵当事人。因此,我们必须对微博舆论监督信息情态进行研判,掌握微博舆论监督走向,对于一些有暴力倾向和很大负面影响的言论加以干预和引导。

3.微博舆论监督信息情态的研判是收集舆情、预警社会突发事件的必要手段

微博舆论监督的一个显著特征便是其涉及的内容都有一定的社会敏感性。它虽然在传播模式上和传统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单就其内容而言,微博舆论监督的内容与传统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一样,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敏感性。如在“温州乐清钱云会案”中,微博中不少舆论监督内容都把矛头指向了当地警方对于案件的侦查过程和结果,质疑钱云会系死于交通事故这样一个结论。这就为潜在的社会突发事件埋下了诱因。微博舆论监督信息情态研判不仅能收集涉及敏感社会话题的微博舆论监督内容,更能根据这些内容对潜在的社会突发事件作出预判,从而在舆论层面中进行引导,在实际操作中做好预案。

三、微博舆论监督信息情态研判的基本路径

1.提炼、汲取微博舆论监督的碎片信息

微博信息环境是整个社会信息环境的一个缩影,其中涉及的议题繁多复杂,信息量大且琐碎。微博舆论监督信息情态作为微博信息环境的一个分支,同样具有这种特征。因此,面对如此纷繁琐碎的信息环境,对信息的提炼和汲取就成为了必要步骤之一,这是将微博舆论监督碎片信息重组整合的一个过程。从国内现存的微博平台出发,笔者总结出3个提炼微博舆论监督信息的方法。

首先,就某个特定微博舆论监督事件来讲,作为信息源或是转发者的认证用户的信息要成为研判的重点对象。包括新浪、腾讯、网易、搜狐在内的多家微博都有用户认证机制,其认证用户的个人信息均会在微博前台显示。由于这部分微博用户在微博中的信息交往活动等同于实名制上网,因此他们与转发的信息相对来讲可信度高,影响力也更大。从微博舆论监督信息情态研判角度出发,作为重点研判对象的认证用户可更加细化为微博舆论监督参与度较高的认证用户。作为微博舆论监督的研判者,平时需要时常关注微博舆论监督事件,发现微博舆论监督中参与度较高的认证用户。这样,在新的微博舆论监督事件出现之后,研判者就能迅速了解认证用户在事件中的信息交往活动,从而在认证用户这个层面上搜集到研判所需要的素材信息。

其次,研判者要善于使用微博平台的检索及数据统计功能。微博平台的检索功能基本可当做是用户的自助信息分类。利用关键词检索,研判者能快速获取特定微博舆论监督事件中的具体信息。同时,检索结果数量统计也能为研判者对于事件重要性的判断提供一个初步的参照。因此,研判者要善于利用关键词查找筛选微博舆论监督信息,从这个角度看,对于关键词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检索时,研判者一方面可以使用与事件本身相关的一些关键词,另一方面,研判者也要根据事件的动向不断更新检索关键词。

再次,研判者需要根据不同的微博舆论监督事件重点关注不同的微博用户群体。需要提及的是,媒体从业人员的微博是研判者必须要重点关注的。不管微博舆论监督涉及何种议题,其新闻价值必然会吸引媒体人的关注与参与。

2.契合微博特性,建立长效微博舆论监督研判机制

传统媒体与网络舆情研判机制相对成熟,但是在微博出现之后,研判机制需要根据微博异于其他网络信息平台的特性作出相应的调整。

微博特性之一便是频率高、信息量大。因此,对于微博舆论监督信息情态的研判需要有很强的实时性。传统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内容间隔时间相对长一些。微博以外的网络信息平台虽然也具有较强的实时性,但是对于该事件有质量并能引发关注与舆论的评论与意见出现的频率不高。而微博是一天24小时都在更新内容的信息平台,且由于微博信息容量小、信息数量大。一个事件就有可能引发大量微博用户的关注,意见领袖的简短有力的评论也能迅速引发舆论。因此,微博舆论监督的高频率、高节奏已非传统媒体和其他网络平台可比。对于微博舆论监督的研判必须跟上微博的节奏,研判者要有敏锐的新闻嗅觉,做到及时发现甚至超前预判。

其次,建立微博舆论监督研判长效机制需要一支具有专业素养的队伍。研判者首先要具有的素养便是新闻素养。每一个微博舆论监督事件都是新闻性极强的事件,研判者需要具有记者所具有的新闻敏锐性和洞察力。因此,对于研判队伍的新闻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法律素养也是舆论监督研判者需要具备的素养之一。对微博舆论监督进行研判的目的便是要为与事件相关的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最终能妥善解决,给当事人及关注此事件的人们一个满意的交代。大部分微博舆论监督事件都可能牵扯到法律关系,因此,研判者需要准确分辨舆论监督事件中的法律关系与问题,为有关部门作出正确决策提供专业意见。另外,在微博舆论监督研判过程中,可能会涉及研判对象的隐私权、名誉权等问题,具备法律素养也能使研判者在本身的工作中避免法律纠纷,依法、合法地进行研判。

3.如何对待微博舆论监督中的谣言

自微博出现以来,谣言就一直与微博平台相生相伴。而微博舆论监督事件更是成为了谣言的高发地和集散地,新浪微博中甚至出现了民间自发建立的辟谣联盟。

微博舆论监督议题构成复杂,实情与谣言并存是最突出的一个表现。在研判分析过程中,甄别信息真伪是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真实的舆论监督信息,我们就该将其纳入正常的研判流程。而对于虚假的舆论监督信息,我们不能简单地删除。从表面上看,虚假的舆论监督信息(或称为谣言)会混淆视听。但是,辟谣联盟及其他辟谣用户的出现证明,微博平台本身就具有对谣言的过滤功能。而谣言的出现、辟谣的产生直至对辟谣动机的质疑,无一不体现了各个微博用户群体的心理特征和利益诉求,而这部分内容正是研判工作不能摒弃的一部分。

另外,笔者认为,辟谣的过程同样具有舆论监督功效。如在“郭美美事件”中,红十字会称关于郭美美的多个传言均为不实信息。但是,通过辟谣却让红十字会处于了被全民监督的一个位置,对于提高红十字会的公开透明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对于微博舆论监督中的谣言,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既要看到其危害性,从而通知相关部门对不实内容及时澄清,也要看到其警示的一面,不对微博舆论监督中的谣言做简单的删除工作。

结语

第5篇:舆情信息范文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迅速普及,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互联网正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学者认为,网络的发展给民众提供了更多表达意见的机会。然而,网络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安全问题,如虚假信息泛滥,网络攻击不时出现,“网络暴民”可能危害社会安全等。在这一背景下,1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始审议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草案。

我国的网络舆情现状如何?如何引导网络舆情有序开展?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学者。

当前我国网络舆情呈喷涌态势

近日,国内部分研究机构纷纷2012年度舆情研究分析报告,如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2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与百度合作《百度搜索风云榜(2012)解读报告》等。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告诉记者,《百度搜索风云榜(2012)解读报告》显示,2012年网络舆情事件不仅呈高发趋势,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尤其是对民生新闻、时政新闻和体育新闻的关注上升。此外,网民关注信息关涉主体相比2011年,县级官员和职能部委的关涉比例有所下降,对明星、央企、中央和军队的关注有所上升。

根据上述报告,华中科技大学舆情信息研究中心主任王国华分析认为,当前中国的网络舆情呈现喷涌态势,微博等新媒体成为舆情爆发的源头,网络舆情事件频发,社会舆情事件和涉官涉政舆情事件不断涌现,对社会政治生活形成多方面的影响。

网络舆情效果积极方面大于消极方面

2012年是网络舆情事件频发的一年。网络问政方面,“表叔”最具代表性;社会民生方面,油价“8时代”、毒胶囊、皮革奶引热议;流行文化方面,从“杜甫很忙”到“元芳,你怎么看”,都成为网民关注的话题。凡此种种,皆能看出身居斗室的网民尝试借助网络表达意见的愿望。网络舆论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反馈速度加快。专家认为,我国网络舆情的效果积极方面大于消极方面。

王国华提出,网络舆情的积极作用是多方面的、显著的,网络成为民众特别是草根群体反映诉求、表达意愿的最主要渠道,也成为党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途径,互联网大大便利了政府与百姓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同时,无所不在的网络和无所不包的网络舆情在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有利于政府依法行政、规范运行,有利于改善政策质量和提高公共管理水平,最终推动社会的开放、透明和进步。

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所长王来华说,网络舆情带来的积极效果就是改变了舆论的环境,这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

毋庸置疑,互联网是把双刃剑。王国华认为,网络舆情的消极作用相对于其积极作用而言仍然是次要的。随着网民的逐渐成熟和网络管理的日益完善,这些负面影响将会不断减小。

对网络舆情要积极引导、依法管理

围绕突发事件产生的网络舆情会借助网络传播迅速转化为网络舆论,接着,网络舆情会被进一步扩大和增强,形成更大的网络舆论和社会舆论。王来华认为,如此反复相互推动,形成了新媒体时代的各类“舆情雪球”。

面对“舆情雪球”现象,如何掌握应对各类网络突发性事件的主动权?如何更好地引导网络舆情有序开展?王来华认为,要重视新媒体尤其是微博等信息传播新媒体的强化作用;相关政府部门处理与网络相关的各类突发性事件时,应注重实际效果;尽快加强对基层党和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网络舆情”培训教育。

王国华说,好的、有效的网络舆情管理应该是积极引导、依法管理,大力推动网络朝着开放、透明、便捷的方向发展。网络与网络舆情毕竟还是发展中的新生事物,需要不断完善和引导,依法加强监管。全社会应该对网络舆情持积极、包容的态度,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因噎废食。

网络信息保护走向法制化

针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始审议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草案的举措,王来华表示完全赞成。他说,网络发展应该走法制的渠道,一方面要鼓励网络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加以适当、合理的限制。

王国华表示,期待人大常委会的相关法案审定能够全面、长远地看待网络舆情的积极作用,充分借鉴境外互联网及网络信息管理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综合考量信息安全保护问题,促进对网络和网络舆情的依法、规范、积极、有效的管理,推动互联网的发展进步,充分发挥网络舆情的积极作用,并最大限度抑制其消极影响。

第6篇:舆情信息范文

〔关键词〕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交换均衡;分期

随着信息技术的跃进,网络已逐渐成为当下最具活力的言论与信息的“集散地”。在网络世界中,人们抛弃了现实社会中的“拘谨状态”,可以就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等问题肆意言说,相互交流。这虽彰显了民主的价值,但其中也时时充斥着非理性的言论暴力,进而给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科学导控造成一系列挑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就需要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发展状态、所处阶段抑或演化周期有一个清晰的把握,否则就无法采取及时、有效、有针对性的导控措施。而如何认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周期,如何划分其演变阶段,目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试从信息交换均衡的视域,研究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分期,以求抛砖引玉。

1.研究回顾与评价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突发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突发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1]。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过程纷繁复杂,各种因素都会作用其中,使之呈现出衍生性、不确定性、突变性等特点。也正因为如此,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阶段划分就成了一个难题。

就其演变分期问题,学界主要有3种比较典型的见解。一是三分法。即按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延续时间,简单的划分为3个演化阶段,不过,不同学者对这三个阶段的称谓和具体释义有所不同。王来华认为,舆情变动规律存在于舆情的发生、变化和结束等几个不同过程中。在这些过程中,舆情的状态彼此不同[2]。史波亦提出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分为形成、发展、结束3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包含其特定的演变机理[3]。二是四分法。随着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特点、演变规律认识的加深,一些学者逐渐发现以简单的三阶段模式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过程进行划分,难以反映其演变的整体性特点,也不能有效说明其演变的过程及其演变的具体内容。因此,在反思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相对完善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四阶段分期。如易承志提出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包括形成、扩散、爆发和终结4个阶段,在上述整个过程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都处于动态变化中。在不同阶段,网络舆情的编码性、抽象性和扩散性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4]。张思行认为一般舆情发展大致有4个阶段:潜伏期爆发期发展期消逝期[5]。兰月新从社会影响的角度,描绘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影响曲线,认为其整个演变周期分为潜伏期、明显期、高潮期和消退期4个阶段[6]。三是其他分期方法。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三阶段分期和四阶段分期的基础上,不少学者又进一步加强研究,提出了许多其他观点。如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认为,社会热点舆情事件基本可以分为舆情发生期、舆情发酵期、舆情发展期、舆情高涨期、舆情回落期、舆情反馈期6个阶段[7]。李彪认为基于新媒体环境和危机社会的双重背景下,网络事件传播可以分为6个阶段:潜伏期、爆发期、蔓延期、反复期、缓解期和长尾期[8]。

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不管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三阶段说、四阶段说还是其他多种分期方法,主要还是基于时间维度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进行阶段界分,通过这一维度进行分期,对于已经发生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来说,具有很好的解释性,但是对于即将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却比较难以解释。因此,笔者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信息交换均衡的视阈,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进行分期,以期能够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理论研究和现实实践提供新的借鉴。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分期依据的重新审视——信息交换均衡的视角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分期实际上就是基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特点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不同阶段进行界分。从信息交换均衡的视角来说,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突发事件信息网络供给方(包括政府、权威信息部门、舆论领袖等)与需求方(一般网民及其他网络舆情信息需求者)之间相互交流、交换信息进而实现信息交换均衡的过程。

一般而言,突发事件信息网络供需存在3种状态:一是过剩状态。即突发事件信息网络供给方提供了远多于需求方信息需求的信息;二是短缺状态。也就是突发事件信息网络供给方没有及时供给相关突发事件信息,使得需求方的信息需求没有得到合理和充分满足的一种状态;三是均衡状态。即突发事件信息网络供给方所提供的信息与突发事件信息网络需求方所需要的信息正好相等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这种供需均衡状态只是一种短暂的时间节点上的均衡,随着时间、条件的改变,这种均衡状态很难持久维持。这是因为,突发事件信息供需关系不是一种完全静态的关系,而是一种处于变化、运动中的关系,是一种从突发事件信息网络供给过剩到突发事件信息网络供给均衡,再到突发事件信息网络供给短缺,不断地循环变化的关系。相较于突发事件信息网络供需均衡状态,突发事件信息网络供给过剩或者短缺则是更为频繁出现的两种状态。

不难看出,突发事件信息网络供给与突发事件信息网络需求是一种互动反馈的关系。即正常状态之下,突发事件信息网络供需基本处于均衡状态。但在某突发事件发生之后,突发事件信息网络需求往往空前增加,致使突发事件信息网络供给处于短缺状态,从而对突发事件信息网络供给方提出更高要求;随后供给方通过加强供给,提供更多、更为丰富的突发事件信息,满足突发事件信息网络需求方空前扩大的信息需求,进而实现新的状态下的交换均衡。从而实现了突发事件信息网络供需互动的循环。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以信息交换为标准,区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发展周期,与其他划分标准相比,具有很大优势:一是有利于体现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时间延展性特点。即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有着时间持续性的特点,依据该标准划分后,要能够说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发生的时间过程,即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供给由不均(供给过剩或短缺)到均衡的时间过程。二是有利于体现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发生的过程特点,便于对整个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过程的把握和分析。三是有利于揭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发生的基本实质,体现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的基本内容。

选择以信息交换均衡为依据,可以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周期分为均衡期、需求增长期、供需极化期、供给加强期、再均衡期5个阶段。如图1所示:

3.基于信息交换均衡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阶段的具体分析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独有的特点,分析这些特点,对于掌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的过程,合理导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有重要意义。

3.1均衡期

均衡期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发生的起端,也是突发事件信息网络需求方的需求内容与供给方的供给内容正好相等的一种状态。所以出现这一状况,原因有二:一是突发事件发生之后,突发事件信息网络供给方能够积极进取、审时度势,根据事件发展情势,及时向突发事件信息网络需求方提供相关突发事件信息,满足了需求方的需求要求,使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处于平复状态;二是突发事件的发生仅限于局部地区、涉及极少数的利益相关者,波及的范围比较狭窄,并不能引起广大突发事件信息网络需求方的关注,进而不会产生多样而广泛的突发事件信息网络需求。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的均衡期并不是一种持久的稳定状态,由于突发事件信息供给方的供给行为与需求方的需求内容在不同时间段内总是不断变化的。因此,这种均衡状态往往也会随着这种变化而发生改变。

3.2需求增长期

突发事件信息需求的增长是对突发事件信息网络供需均衡状态的一种背离。在该阶段,最为明显的特点是在突发事件信息网络供给行为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之下,需求方的需求层次和需求内容发生了变化,需求强度得到进一步增强。主要表现是网络上出现的网民对突发事件的意见、评论、建议、态度和观点等不断增多,突发事件的网络热度得到逐步提升。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进入需求增长期,有两个方面的推动因素:一方面,突发事件波及了较大范围,影响的人群比较多,由此造就了众多的突发事件关注者,而这些关注者往往对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并不了解,他们渴望知道事件真相,了解事件发生、发展的事实,从而成为突发事件信息的需求者;另一方面,突发事件网络推手的刻意推动。即突发事件发生之后,网络推手基于某种目的,故意推高某个突发事件的关注度,激发广大网民的突发事件信息需求,由此引导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步入需求增长期的发展轨道。

3.3供需激化期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供需激化期是网络舆情进一步演变的结果。在该时期,突发事件信息网络需求方的需求空前增长,需求内容更加丰富,对于突发事件信息供给数量、供给质量以及供给速度的要求达到峰值。与之相反,突发事件信息网络供给方的供给行为反应迟钝,并没有关注到需求方的这一变化,往往还以原有的供给方式来提供突发事件信息,从而使得突发事件信息供需双方矛盾空前激化,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呈现无序、混乱的状态。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是突发事件信息需求方的数量呈现几何级数增长,突发事件关注度、热度提高迅速,一个局部性事件往往可能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如红会郭美美事件,从一个小小的炫富事件迅速波及全国,招致广大网民、群众的普遍关注,并对红会报以质疑态度,以致“一个有着107年历史的红十字会”被这一网络事件“用三天就把你打得稀里哗啦的”[9]。二是突发事件信息需求方角色转换。即一部分突发事件信息需求方将一些通过非正式渠道获得的信息向其他需求方进行传递,逐步成为突发事件信息的供给方。比如网上的小道消息就是此类。但是这种消息的正确性、可靠性都是比较低的,往往给谣言滋生提供了机会和空间,使得真实的突发事件信息的传播受到抑制。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供需激化期之所以出现,从深层次的角度予以剖析,主要有3个方面的原因:

3.3.1长期淡漠民众突发事件信息知情权引起的惯性反应

民众突发事件信息知情权实际上是公民知情权的逻辑衍伸,正如美国政治家麦迪逊所言:“想要当家作主的民众必须用知识的力量将自己武装起来。一个民选政府若无大众化的信息或无获此信息的途径那就不过是一场闹剧或一场悲剧的序幕亦或两者兼而有之的序幕”[10]。由此可见,有效保障社会大众的的知情权,是现代民主国家发展之必然。而保证民众的知情权也要求保证民众对相关突发事件信息的知情权。不过,在现实实践过程中,政府往往对民众突发事件信息知情权持淡漠态度,认为对民众要“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也只有“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而基于如此考虑,必然会使得政府在民众突发事件信息知情权问题上变得游移不定,也就使得政府等相关突发事件信息供给方在信息供给上持消极态度,不能及时有效的提供突发事件信息。

3.3.2持续奉行国家主义引致的负面影响

国家主义学说将政府与社会进行二元分离,政府被奉为社会公共利益的唯一代表者、组织者和推动者;而社会中广泛存在的公民个体、企业及社团组织却被看成是无知的、盲动的,甚至是有害公共利益实现的[11]。在这种条件下,政府在处置突发事件的过程中无需向民众告知相关信息,反过来,政府这种遮遮掩掩的做法,就必然会导致突发事件信息需求的“饥渴状态”,激化供需矛盾[12]。

3.3.3正式突发事件信息传递渠道集体失语导致的连带效应

如果突发事件信息通过体制内正式渠道及时、准确的传递给公众,就能有效的杜绝流言传播,为突发事件的处理提供便利。然而,在现实中却是相反,正式的信息传递渠道要么出现失语状况,对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不予公布;要么反应过于迟缓,以致到了供需矛盾严重激化,局势难以掌控之时才公布相关突发事件信息。

3.4供给加强期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供给加强期是舆情

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在这一时期,突发事件信息网络供给方已经认识到改进自己供给行为的必要性,从而提高了信息供给的质量和数量,使得突发事件信息网络需求方的需求得到尽可能的满足。而突发事件信息供给方需求的满足,又成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衰减的一个重要体现,这种衰减既体现在数量方面,即需求方的人数大幅减少,关注人数不再有新的增加,同时这种衰减也体现在质的方面,即突发事件信息需求方不再向供给方提出更高质量舆情信息的要求。

3.5再均衡期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再均衡期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平息的体现,是突发事件信息网络供需重新回归平衡的一种状态。即突发事件信息网络供给方的供给行为再次与需求方的需求再次相符合的一种状态。需要说明的是,突发事件信息供给的再均衡期往往既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平复的体现,往往也意味着新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开始。

4.结语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分期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作。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如目前学者已经提出了三阶段、四阶段、五阶段甚至多阶段模型,这些研究成果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认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突发事件信息供给方与需求方相互交换舆情信息、实现舆情信息交流与传递的过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分期实际上就是对突发事件信息供给方与需求方信息交换频度、内容、效果的分期,因此,我们选择以信息交换均衡为依据,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周期分为均衡期、需求增长期、供需极化期、供给加强期、再均衡期五个阶段,并对5个阶段的演变特点和内容进行了概括和分析,通过该方法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进行演变分期,能够更好的反映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特点和演变趋势,对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总体把握和导控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国华,曾润喜,方付建.解码网络舆情[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1.

[2]王来华.舆情变动规律初论[J].学术交流,2005,(12):155-159.

[3]史波.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内在演变机理研究[J].情报杂志,2010,(4):41-45.

[4]易承志.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机制分析[J].情报杂志,2011,(12):6-12.

[5]张思行.高校网络舆情的话题演变过程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12.

[6]兰月新.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安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J].情报杂志,2011,(7):73-76.

[7]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如何应对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分析师手册[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139.

[8]李彪.网络事件传播阶段及阈值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1,(10):22-26.

[9]红十字会副会长:郭美美事件三天毁掉红会一百年[EB/OL].http:∥.cn/c/sd/2011-11-15/003423465318.shtml.

[10](美)托马斯·萨斯蔓.好的、坏的、丑的:电子政府与人民的知情权[J].交流,2002,(3):54.

第7篇:舆情信息范文

【关键词】网络舆情,网络监督,信息管理

一、互联网的发展和网络舆情的特点

1995年1月,我国开始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至今已有15年的历史。互联网的发明被国际社会认为是继蒸汽机、电力之后人类的第三次革命,正在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网络媒体已经超过报纸、杂志、图书等传统媒体对民众的影响,呈现出取代电视的发展势头,有望成为“第一媒体”。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2010年01月15日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3.84亿,增长率为28.9%。通过手机无线上网,特别是通过微博客这种形式,网友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信息传播,而且不限于文字,还可以将现场拍摄图片、视频上传,对突发事件进行“现场直播”,正在引起众多网民的青睐。可以看出,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的方式,已经由传统的被动信息接受向主动挖掘信息、传播信息转变。网络舆情是指从新媒体(因特网、手机网等新快速即时传播的新媒体)反映的社会舆论情势及表现出来的有的代表性的社会思潮,较为集中反映了社会心态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变化趋势。它通常包含三个特点:

1、信息传播的载体不同于传统的纸质媒体。网络舆论的情况是用因特网或手机网等新媒体反映的。既然是新媒体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是可以365天,每天24小时“直播”的信息;第二是可以将某个信息1分钟传递给几个亿的用户,传播范围广速度快;第三是每天产生海量数据信息,内容多而杂。

2、网络传播的内容是一种零散的,非体系化的东西,也不需要得到多数人认同,是多种不同意见的简单集合。所以说,网络舆情实际上是对传播的内容需要梳理分析。它最大的特点是信息简单的传播,尚未形成多数人一致的共同意见,人们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尚未集聚表现,就是说不是“舆论”。但是它代表一种趋势和倾向,不加注意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会演变成“舆论”。

3、网络信息参与主体特别是传播主体发生深刻变化。网络舆情可以人人是读者,人人是作者,参与人数群多。这些参与者都可以隐性埋名,信息所反映的问题可能是普通民众正常的意愿,也可能是网络推手“潜军”操作参与为达到某种目的而故意。所以对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二、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

网络信息传播可以说是一种新生事物,特别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创新,网络形式也在不断变化,从BBS、QQ、博客、微博到微信,每一种新的传播形式的出现都需要新的管理模式。当前网络舆情管理主要存在下列薄弱环节:

1、网络管理、网络监督的相关法规尚不健全。现有的法律、法规与互联网的发展相比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等缺陷。相关法制建设的步伐远远跟不上互联网的发展速度,网络监管不能在法制化轨道上运行,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国网络舆论的管理机制也不够完善,面对迅速传播的、良莠不齐的网络舆论,管理上已显得力不从心。由于受观念、制度、技术等各方面的原因,相关工作还做得不够,目前还存在不少的问题,?要正视这些问题,逐步加以解决。

2、受理机制还不健全。近来网络上都经常出现一些问题:如哑然失声、欲盖弥彰、指鹿为马、张冠李戴、信口雌黄等问题。目前在网络上反映民意的积极性非常高,都习惯于在网上评论、揭露一些人和事,但是受理这类网络语言的机制还不完善,没有形成一种解决机制。一旦网上出现了不利于自己的言论,就采取删贴甚至查封ID,并对发贴者进行跟踪、报复。再加上一些网民的不负责任的乱信息,导致太多太滥,无法进行有效的调查核实。网络上人们所处的环境是虚拟的,自发性多于自觉性,许多现实中的原则并不存在,导致信息良莠不齐。

3、技术手段还欠缺。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的传播载体需要新的监管技术。由于网络基本是开放平台,所以对内容提供商的处罚大于接入服务商,所以导致载体(如微信、微博等)的开发者为了吸引更多的网民对监管软件的开发没有动力,也对配合监管者开发监管软件积极性不高,因此,监管部门对此总是慢“半拍”。

三、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的举措

网络舆情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管理是指对社会活动、社会生活、社会组织的运行机制进行指导、规划、组织、调节和控制的总称。从社会层面来说,社会管理是指对整个社会及其各个环节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目的在于正常发挥各系统、各部门、各环节的功能,实现整个社会良性运行和社会关系和谐。加强社会管理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有利于把握民情,有利于形成网络“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按照社会管理的一般原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完善法制,健全机制。在当前网络发展的态势下,采取网络登记实名制是有效的方式。这样有利于追根溯源,真正惩处违法分子,也能对各类新技术化被动为主动。也就是说,不管何种传播载体,必须解决信息的实名问题,否则追究软件开发者的法律责任。另外,服务提供商就像商品买卖中的商场,商品就像网络中的内容,所以,对服务提供商必须有明确的审核要求,加大审核和处罚力度。

2、加强学习,提高能力。网络信息五花八门,对一个事件的看法每个人的立场和出发点千差万别,所以对各类信息的研判分析非常重要。一是要加强学习。了解并掌握互联网的一些基础知识,运用互联网技术的一些基本技巧。二是要了解网络舆论。要看得懂网络舆论,知晓网络语言的基本含义。能对网络舆论的性质作出基本的判断,正确区分出一般网络舆论、网络、网络谣言。知晓网络舆论的发展规律,网络舆论产生的载体,网络舆论产生的现实背景。三是要了解并掌握与网络媒体打交道的基本的技巧。发表具有倾向性的观点时要进行充分的思考,不成熟的不讲,不合理的不讲。四是要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熟悉受众情感、熟悉通行语言、熟悉沟通渠道、熟悉交流方式、熟悉对手的特点等。

3、疏管结合,积极引导。网络舆情参与人数多,传播速度快,传播载体多,仅靠堵是堵不住的,还需要正确的引导,特别是尚未形成舆论之前,要认真分析事件的起因、进程及可能的结果,适时参与讨论或,把事实和道理讲清楚,引导舆情成为好的舆论。建立健全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定期的、有针对性的对群众共同关心的问题释疑答难;加强与网友的沟通,采取“做客”、与网友网上聊天等形式,主动的说明问题;另一方面,对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违法违规谣言要坚决及时处理,把造谣者绳之以法。

4、为民清廉,事实说话。事实的力量最坚强,要真正地、勇敢地、及时地、智慧地用事实说话。网络舆论虽然产生并流传于网络上,其根源还在现实生活。因此,正确应对网络舆论,加强日常工作的处理是重要一环。首先,应主动公开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涉及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决策的结果,并做好充分的解释工作;其次,应时刻牢记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说与党的基本政策、基本信仰相违背的话;不断的聆听并吸收群众意见,尊重民意,不说“雷人”的话;第三,对网络反映的问题,应及时处理回应,并把处理结果实事求是告知。

第8篇:舆情信息范文

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网络舆情监测工作是指网络信息工作的部门或人员在特定时期或者在特定的事件中对公众在互联网上发表的言论和意见进行监视、收集、分析、整理及预测的行为,这些言论被称为网络舆情。

当前的网络舆情监测工作平台主要是基于信息采集、整合技术和智能处理技术,通过对互联网海量信息的自动抓取、自动分类聚类、主题检测、专题聚焦,实现对用户的网络舆情监测,并由相关部门形成舆情工作报告、舆情信息简报等,为舆论引导提供可靠的分析依据。

进入大数据时代,网络舆论呈现的新特点,促使网络舆情监测工作暴露出诸多不足之处,这为网络舆情监测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

网络舆论信息格局发生变化,舆情分析质量亟待提高。据人民网权威的《2016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显示,在2016年,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不断向社会各层面渗透,网络舆论的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如网民结构与社会人口结构趋同,网民产生代际更新导致网络流行议题和文化热点发生转换,微博、微信平台化,专业自媒体步入兴盛等。在这样的变局下,网络舆情监测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然而,有些部门的舆情信息收集工作仍然停留在报刊、门户网站、BBS、微博等开源信息的收集阶段,并未将新闻客户端、微信、直播等平台打通,难以保证舆情信息分析的全面性以及舆情热度指标的准确性。《2016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还对近五年来参与当年最具网络关注度的20个舆情热点事件讨论的320万微博用户样本进行了分析,发现关注新闻事件和聚焦热点话题的网民发生了代际交替,在性别方面,女性的比例明显上升;在地域上,三、四线城市用户增长迅猛。受众层面发生的这些变化,也将在舆情监测工作中体现出来。然而在目前的舆情监测工作中,相关信息部门的舆情信息报送在内容上只是就事论事、停留在现象层面,对受众的成分、热点事件的社会背景以及事件背后所反映出来的社会问题没有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分析;在形式上,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报送还停留在工作动态报告或者事件日志等形式的报送上。这样就造成了网络舆情信息的价值作用降低、服务能力减弱的问题。

热点事件话语体系不可控,舆情预警能力亟待增强。纵观近年来发生的热点公共突发事件,可以发现,在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社交平台上,公众的话语体系呈现出了一些全新特征,如舆论主体的匿名性、参与渠道的多元化、生成议题的自发性、交流观点的无界性、汇集意见的实时性、发展趋势的不确定性等。这些特征与舆论话语体系在传统媒体的呈现完全不同,网络舆论热点事件话语体系的不可控性大大增强。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自媒体呈现出来的话语体系最为庞杂。许多舆情信息不仅包含结构化数据,还涉及大量非结构化数据,若对其准确性、真实性逐一核查,既耗费人力又耗费时间。就内容而言,较多负面、虚假舆情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单纯以关键词或主题词进行搜索容易产生误判、遗漏。话语体系的不可控性增加了舆情监测工作的难度,这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敏感性以及较强的网络操作技能。但是目前大多数舆情监测工作部门的信息工作人员缺乏专业化的训练,舆情信息工作水平参差不齐。就舆情监测平台系统来说,对于舆情信息的跟踪分析灵敏度较低,在有些热点事件的处理上没有按照公共突发事件的分类标准进行准确的分级,从而导致网络舆情信息的分析判断力体现不出其应有的情报价值,预警能力也随之削弱。

舆情监测的技术体系落后,人机不协调问题亟待解决。网络舆论的实时性及其发展的不确定性要求网络舆情监测必须迅速、及时,但很多单位部门的舆情监测平台的方法技术体系滞后,部分单位采用了网络监控系统、有害信息过滤系统等方式进行网络舆情监测,而有些单位为了节省舆情监测设备的成本,甚至将网络舆情监测工作依托于人工网页搜索及浏览的“人工盯梢”方式上,这成为监测工作的一大阻碍,监测工作出现疏忽错判也在所难免。排除资金、人力等客观因素,现阶段的网络舆情监测工作中技术方法体系的不足主要归因于“人机不协调”。机器与人工的协同分工模式不成熟、机器的辅助力量不够,导致人工智能技术在预测监测体系中分析情感、预测走势、检查效果等方面应用还稍显粗浅、机械,而在需要人工进行的高级维度分析、提出应对策略等层面,机器的应用又显得粗糙以及同质化。

人工智能为网络舆情监测带来的三大变革

网络舆情监测要适应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的要求,就必须顺势而为,积极进行变革,主要包括网络舆情监测技术体系的变革、网络舆情监测研究范式的变革以及网络舆情监测管理思维的变革三个方面。

网络舆情监测技术体系的变革。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网络舆情是为了更好地对舆情进行分析研判,通过直观、简明的方式描述网络舆情信息的产生,进一步推导信息传播主体的态度倾向性、情绪感染性以及初衷、意图等,从而预测网络舆情信息的发展趋势。

如果说在“小数据”环境下,网络舆情监测工作还可以依托于“人工盯梢”的方式来完成,那么在“大数据”环境下,当数据的量级达到了EB甚至ZB级别后,以人工监测来把握舆情脉络已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那些隐含在网络舆情信息中的观点、态度及情绪的表达,更难以从泛滥成灾的信息碎片中被真正发掘出来。加之海量信息的不共享所带来的“信息盲区”,更使得舆情信息分析不够严谨,易偏离实际,而这些问题都需要依托搭建智能化的网络舆情监管平台来解决。在平台上可以通过三种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研判相结合,再借助如眼动仪、脑电仪等受众检验仪器对网络舆情信息进行综合化分析。三种主要的人工智能技术主要包括:一是Web挖掘技术,该技术把互联网与数据挖掘技术结合起来,对网络上结构化数据如文字言论,以及非结构化的数据如视音频、图像等信息进行采集,完成信息前期处理的第一步;二是语义识别技术,该技术是利用采集到的信息,通过对语句中的关键词进行词义推断处理以及句子语法结构的分析,从而将复杂信息简单化,这是对采集的信息数据做进一步识别推断的过程;三是TFDF信息聚类技术,该技术主要提升数据信息的分析和分类速度,使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处理更加及时,反应更加灵敏,提高采取措施的时效性。

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将有利于对信息进行挖掘、采集、分类、整理,从而找寻出最核心的关键性数据。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运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网络舆情的性质、发展趋势进行正确描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网络舆情监测研究范式的变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对网络舆情监测工作及其研究产生了颇为深刻的影响,舆情监测的研究范式从多角度发生了转向。

第一,舆情监测工作视角的转向:从单一化到多元化。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受众的角色首先发生了转向,由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信息的参与者和传播者。这一转向给网络舆情监测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当受众是单纯的信息接收方时,网络信息的可控性强,舆情监测工作形式单一,把关相对容易。而受众角色发生变化以后,网络信息传播的不可控性大大增加,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信息传播呈现多元化特征,把关难度增加,网络舆情监测工作也从单一转向多元化,还需要对信息进行疏导、研判处理。

第二,研究视角的转向:从内容研究转向“内容+关系”研究。传统的网络舆情信息研究最重视的是受众借助网络进行的话语表达,其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内容层面。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这一单向视角将发生转变,潜藏在内容层面背后的网络受众心理、行为、动机、诉求等多方面因素都将被关注到。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及大数据分析技术,网络舆情信息的研究视角将透过内容层面深入到关系层面,转向对网络受众社会心理描绘、社会关系呈现、社会话语表达等多维度的研究。

第三,研究重点的转向:由舆情监测转向舆情预测。当前的网络舆情监测工作主要通过对当下网络舆情的动态信息进行随机采样来收集、整理、分析,更多的是关注已经发生的事件在过去及当下的动向,对未来的发展预测难以兼顾。而借助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模式识别及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网络舆情的性质、发展趋势进行正确描述,再结合大数据分析处理整群数据来实现预测功能。比如,著名的搜索引擎公司谷歌通过关注用户搜索中的“流感”关键词来预测实际流感发生的时间,往往可以提前两三个周对流感的爆发进行预报及预防。

网络舆情监测管理思维的变革。在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撑的网络舆情监测平台出现之前,相关舆情监测部门的管理者往往由一人或几人的小团队组成,在监测信息数据量级不大的情况下,这种小作坊式单打独斗、面面俱到的舆情监控管理思维可以基本满足需求。但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这种小作坊式的舆情监测体系面临瓦解。当前,商业化运营的软件监测团队多达几百家,这些监测软件服务商通过开发相应的舆情监测软件为政府部门、企业主体以及科研院所提供服务,进行简单的舆情信息数据采集及分类处理工作。在数据开源的情况下,这些软件服务商的竞争逐渐由粗放型、低层次化向数据处理的优化、人机互动、机器算法的精进等层面转变。

在以上变化的基础上,舆情监测的管理思维也必须转向,组建一支人员分工明确、高度聚合集约的舆情分析团队势在必行。舆情管理的思维变革依托于人工智能监控系统改变团队的组织结构及管理方式,通过智能化的舆情监测系统代替低效的人工操作,其专业性要求颇高,而最佳处理模式就是专业化团队加人工智能技术。按照这样的管理思维,未来舆情监测团队的分工将更加明确,行业内部集约聚合程度将进一步提高,行业有机化程度也将逐步增强。

第9篇:舆情信息范文

作为主要的信息服务机构,图书馆的核心业务能力是对海量的媒体信息进行科学的组织和整合,为领导决策服务则是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之一。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积极开展媒体舆情分析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是公共图书馆拓展服务领域的机遇,是公共图书馆扩大社会影响的机遇,是公共图书馆提升政府重视程度的机遇,也是图书馆社会服务职能的体现。

1 什么是媒体舆情

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某些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广而言之,就是社会客观情况与民众主观意愿,即社情民意。所谓媒体舆情,就是通过媒体这一载体,以报道新闻时事、事件为形式,所表达出来的舆情动态。媒体是社会舆情表达的主流渠道,掌握媒体舆情就能有效把握社会舆情的脉络。在资讯时代,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媒体的构成日趋多元化,既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台、电视等传统意义上的媒体,也包括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许多网络新闻门户、时政论坛、BBS、博客等新兴数字媒体。借助于多元的媒体,民众有了更多表达意见的平台和渠道。当今,网络技术高速发展,信息的传播几乎是实时的,并且没有界限。媒体舆情是一面双刃剑,正确的舆论导向有助于真实反映百姓呼声,有利于政府政策的顺利实施,但一旦媒体舆情出现偏差,就会造成“舆情危机”,既影响政府形象,又损害各项国计民生政策的落实,使国家、人民的利益受损。因此,地方政府掌握媒体舆情,对其进行监察、分析,就显得尤其重要。

2 媒体舆情分析的作用

2.1 桥梁作用

媒体舆情信息承载了民众针对某一事件或社会现象的观点和态度,正是这种载体的角色使其为民众内隐情绪的外显提供了初始入口。媒体舆情是了解情况、掌握社情民意的主要依据,为进一步的分析、预测及态势控制搭建了桥梁。

2.2 耳目作用

媒体舆论已经成为观察民意焦点指向的一个风向标。舆情分析对来自不同信息源的无序的原始资料进行归纳、浓缩和概括,使分散无序的网络舆情信息有序化,使不同层次和类别的信息整体化,使不同时间出现的舆情信息连续化,提供一种经过优化组合的,有对比、有分析的系统化的精粹信息,从而有利于全面系统而又简明扼要地掌握某一时期或与某一专题有关的社会舆情状况。因此,通过网络舆情信息分析,才能耳聪目明。

2.3 决策依据

舆情分析有利于政府决策者掌握社会舆情。掌握社会舆情,才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舆情分析围绕民众所关心的热点、难点,及时反映舆情动态,深入分析舆情走势,科学预测未来发展,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为促进合理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2.4 预警作用

舆情分析的预测性即从已知的社会舆情状况入手,探索其未来发展趋势,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做出有关评价和预测,提出有关的建议。对媒体舆情的监测包含着对媒体舆论的汇集和分析。舆情分析以直接、综合、量化和前瞻的特点成为监测社会环境、实施科学决策、制定政策策略的重要依据和基本手段。媒体舆情分析对社会舆情有表达、监测、反馈和预测的作用,深入探索其变化规律,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更多有力的支持。

2.5 导向作用

媒体舆情是进行舆论引导的重要依据。媒体的上虚假和不良信息往往会引发错误舆情导向,形成大量负面的舆情信息,从而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度,一旦被公民采信就会给社会造成较大危害。针对上述现象,应该在早期对媒体舆情进行采集分析,进行积极引导以防止其进入恶性循环或继续扩散,从而引导舆论方向,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利的时机。

一项决策能否顺利实施,能否起到预期的效果,能否赢得民心所向,都必须在决策形成和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舆情分析,不断根据舆情分析的结果加以调整,最终保证决策目标的实现。可以说,舆情分析的基本作用就是为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服务。

3 公共图书馆如何为政府决策提供媒体舆情分析

3.1 公共图书馆为政府提供媒体舆情分析的优势

公共图书馆作为一个信息服务机构,本身也有为地方发展提供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包括为领导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的职能。再者,各级领导在决策过程中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重视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针对性,这就为图书馆拓宽服务领域、增加服务内容提供了一个广阔前景。图书馆信息资源丰富,拥有各类媒体信息资源,在为领导决策提供信息服务方面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如杭州图书馆自1985年起创办《城市工作信息》(后改版为《文澜信息》)等系列内部刊物,为各级党政机关提供决策信息服务,与政府建立了长期合作的机制。服务方式也从原来剪报、摘编形式的浅表服务,逐渐发展到根据政府提供的当月工作重点,对重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加工、整理以每期焦点的形式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因此,对国内和海外的媒体舆情进行跟踪收集、分析、统计,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是图书馆拓展信息服务内容和深化服务方式的手段。

3.2 如何完善媒体舆情采集分析工作机制

媒体舆情的采集与分析是一项工作量很大的基础性工作,涉及的媒体多、范围广、来源杂,需要系统地收集新闻媒体的各类报道,并在此基础上监察、分析媒体舆情的变化发展,需要专门的机构和人才进行这项工作。图书馆的媒体信息开发如果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采集分析机制,就不可能提供符合政府部门需要的媒体舆情信息产品。经过多年的实践,杭州图书馆建立起较为流畅的媒体舆情采集、分析机制,将政府部门、媒体舆情、图书馆信息开发部门三者有机地联系起来。按照政府部门对媒体舆情的需求,图书馆信息开发人员通过媒体对舆情信息进行收集,并有针对性地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分析、统计,形成媒体舆情信息产品,提供给政府部门。政府部门收到这些舆情信息后,及时地掌握媒体舆情,并有针对性地对媒体舆情作出反响,主导舆论方向,同时对这些信息产品的质量、效果提出建议。如杭州市委政研室要求杭州图书馆按时提供每期的媒体舆情的电子版,以作为研究分析、决策之用。

3.3 媒体舆情分析业务流程

媒体舆情分析统计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

3.4 统计挖掘与舆情分析

有人称,新闻传媒是“研究社会发展规律的探测器”,是“公众的感觉器官”,这是不无道理的。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各种新动态、新趋势都会透过新闻传媒折射出来。其最主要的社会功能是报道新闻,传播信息。新闻传媒由于具备强大的渗透力和巨大的社会覆盖面,又是舆论的激发器、承载者,对社会舆论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影响力。可以说,新闻传媒担负着表达社会舆论、代表社会舆论的责任。因此,报纸、广播、电视、电台、网络等新闻媒体是图书馆进行舆情分析服务的主要信息源。如杭州图书馆提供的舆情分析服务就是针对杭州市委、市政府领导决策的需要,围绕媒体对杭州的报道搜集相关新闻或评论信息,并对其进行采集、整理、分析、统计。

对于采集后的舆情信息,须首先整理优化。整理优化要做的是对重复的舆情信息进行分析,以中央媒体、大媒体为首选;将重复的检索结果删除或合并来减少用户浏览结果的时间。另外,对于过滤整理后的舆情信息还需要进一步分类统计,通过分类来挖掘分析统计的舆情信息。

据2011年3月5日――2011年3月15日间的搜索统计,各地媒体对杭报道信息计103篇,其中中央媒体50篇,占48.6%:地方媒体44篇,占42.7%;海外媒体9篇,占8.7%。按信息内容分,主要有:①突发事件(故)方面2篇,占1.9%;②经济、金融方面18篇,占17.5%;③文化、教育、社会方面24篇,占23.3%;④城建、城管方面24篇,占23.3%;⑤民生问题方面8篇,占7.8%;⑥节能、环保、安全方面6篇,占5.8%;⑦医药、清洁卫生方面4篇,占3.9%;⑧干部及干部作风方面5篇,占4.9%;⑨存在问题与矛盾3篇,占2.9%。如图2所示:

在舆情信息分类统计的基础上,把特别值得关注的舆情信息通过摘编、提炼,形成文字供决策者参考,其他采集的舆情信息按各类分别以题目、出处提供给决策者。

3.5 做好舆情分析,要做到“快、准、深、精、全”

“快”是指搜集和反映舆情信息要迅速、及时,早发现,早收集,早分析,早传递,注重时效性。要及时跟踪社会舆情的发展变化,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特别是对于重大的突发性紧急事件,更要如此。及时的舆情监测和反馈,可以提高决策的针对性,有效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迟到的分析则会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准”是指要力求准确地把握社会舆情动态,正确反映社情民意和各项工作的重要进展情况。讲真话, 说实情,坚持真实可靠、全面客观。做到情况清楚、内容真实、准确把握、科学分析。

“深”是指分析要有深度。不仅要看到表面的、有形的意见,而且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出舆情信息中暗示的见解和倾向,探索社会舆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规律和趋势。

“精”是指反映的舆情要有代表性和针对性,充分反映决策者关心的有价值的信息。

“全”,一是指要有全局的眼光。要了解全党全国工作的全局,了解地区和部门工作的全局,了解当前工作的重点和思路,了解领导的决策需求。二是指要全面反映民意。既要报喜也要报忧,既要反映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好评,又要反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群众的牢骚及一些消极的、不良的思潮。要做到“全”,必须做到几个结合:一是“冷”、“热”舆情相结合。既要反映热点舆情,又要善于挖掘事关地区、部门长远发展的想法、经验和教训等冷静的思考和建议。二是“一般”舆情和“个别”舆情相结合。既充分反映大多数人的意见,又高度重视个别人的意见和主张。三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既最大程度地反映各个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又用科学的数据反映各个群体大多数人的心声。四是动态性信息和专题性信息相结合。既有一般性舆情动态的反映,又有专题性舆情信息的研究。五是信息传递与有深度、有思想的预测、建议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决策者全面的信息需求。

4 结 论

经过多年为政府决策提供媒体舆情分析与统计的信息服务实践,杭州图书馆在面向地方政府开展信息服务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它是图书馆服务社会、服务地方发展的一种尝试,也是图书馆社会服务职能的体现。

一方面,公共图书馆为政府提供决策服务,需要与时俱进,在发展中不断改进和提高;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还应该有针对性地面向政府多形式地开展信息服务。如杭州图书馆正在尝试与杭州市政府信息处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围绕杭州市委、市府的最新文件精神和工作重点及发生的大事要事,结合国内外研究机构、各图书馆、OCLC开展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形成专题资料库。杭州图书馆依托现有的“综合馆+主题馆”模式,建立以政府决策信息研究与服务为特色的政府决策信息专题资料库,完善政府决策信息动态交流平台;同时,每天为市政府信息处编印的《每日行情》、《决策参考》刊物提供有关信息,为政府提供有关专题信息查询等一系列服务。

舆情分析就是一个风向标,对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它概括了某一段时期内发生在某一特定地区或客户关注的某一特定专题的新闻情况,包括舆论关注的重点话题、各媒体发文的统计、正面及负面新闻情况以及舆情的发展趋势,还要提出建议采取的措施等。随着新闻媒体信息服务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需求者已经逐渐不再满足新闻要目等基础产品,转而要求提供舆情分析类产品,这正是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信息服务的机遇。

参考文献:

[1] 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51-75.

[2] 周光凡.领导者的媒体驾驭能力[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02-215.

[3] 陆小华.新媒体观:信息化生存时代的思维方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95-115.

[4] Riffe D,Lacy S,Fico F G.内容分析法:媒介信息量化研究技巧[M].嵇美云,译.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77-190.

[5] 曹劲松.政府网络传播[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115-125.

[6] 张正.图书馆如何为地方政府提供媒体舆情的监察与分析服务[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1):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