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太阳的故事范文

太阳的故事精选(九篇)

太阳的故事

第1篇:太阳的故事范文

他的妈妈大声喊:“霏霏,你在哪儿啊?”这时,森林里又像炸了锅似的,纷纷逃命。可是小兔子却迷路了,它想,妈妈,你在哪里啊?但是,没有人回答她,它就想,怎么办,还是找找太阳吧!!!

:“太阳!你在哪?我们大家都需要你啊!”.........可是,太阳还是没有听见,乌云散布在森林的每一个角落。

一条河挡住了菲菲的去路,她急忙说道:“河伯伯,您能让我过去吗?”河伯伯说:“哦,可爱的孩子,我有什么理由不让你过去呢?你过去要干什么呢?菲菲说:“河伯伯,我们森林里没有太阳了,你看,天空不是一片阴暗吗?”说完,河伯伯把菲菲让了过去,并且送给她了一颗鹅卵石,他说:“这可不是一般的的石头,你要是迷路了,它就会发出光芒,给你指路。”

这是哪里啊?菲菲迷路了,她急得哭了!这时,她想到了那一块鹅卵石。于是她赶紧拿出来,一时间,它放射出了刺眼的光芒,指向了天空。

它带着霏霏飞向天空,忽然,一缕强烈的光芒刺到了她的眼。

菲菲惊呆了:“那是......太阳公公,您今天为什么不去上班啊?”太阳说:“可爱的孩子,去告诉所有的人们,我现在就可以上班了!”菲菲疑惑不解的问:“那........您刚才为什么不上班呢?”太阳公公不好意思地回答:“唉,我刚才稍稍打了个盹,所以.......,呵呵!总之,我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说着,太阳公公把霏霏送回了家。

第2篇:太阳的故事范文

月亮是一个柔若似水的行星,她虽不似太阳明亮雄壮,但她依然在黑暗的夜晚为人们照亮。太阳一直关心着月亮,但他太忙了,他为了使地球明亮,植物健康成长,整日转来转去,而望记了月亮。月亮很体量太阳,她默默的独自忍受着孤独和寂寞,可她却无法用情绪表达,因为行星的使命就是帮助人类。这样过了千百万年,终于有一天,月亮用月光化作一把利剑,刺入了太阳的胸膛。太阳惊异的望着月亮,只能重重的倒下。月亮从此去了远方,和太阳天各一方。有一天,太阳苏醒了,他无力的奔向远方,心里只记挂着地球和月亮。

太阳依旧孤独,只是他默默的永自己的光支持着月亮。直到上帝又创造了十二个行星,太阳才感到快乐,只是一直忘不了月亮,他多么想见月亮一面啊,只是他们总是擦肩而过,为了见见月亮,太阳愿以自己一亿年的生命为代价。月亮一如既往的美丽,浑身散发着白色的光芒,她虽然那么恨太阳,但是却又忘不了他。他们俩隔着千万光年的距离默默对望着,他们却永远不能在一起。

第3篇:太阳的故事范文

学习目标:

1.能根据表格提示的内容讲故事。

2.默读课文,做到不指读。能说出自己觉得神奇的内容。

教学重点:

根据故事内容展开想象,感受神奇。

教学难点:

能根据表格提示的内容讲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词语巩固:

光明 觉得 值日 人类 艰难 决心 苦海

炎热 害怕 从此 花草树木 生机

(二) 回忆课文

第一部分事情的起因(1-3):十个太阳炙烤大地,人类生活艰难。

第二部分事情的经过(4-6):后羿射下九个太阳,留下了最后一个太阳。

第三部分事情的结果(7):大地重新现出了勃勃生机。

二、学习1至3自然段,了解故事的起因

(一)初步了解故事的起因

师:我们先看故事的起因部分,默读1-3自然段思考:十个太阳开始是怎样工作的,后来变成怎样了?大家还记得默读的要求吧,不动唇,不指读。开始边默读边思考答案吧。

(二)学习第1自然段

老师相信认真读书的你们都找到了。十个太阳刚开始的工作是:(出示)‘’十个太阳每天轮换,给大地万物带来光明和温暖。”“每天轮换”意思是每天一个太阳,轮流值日。这时候的大地是光明和温暖的。“光明”和“温暖”说明太阳轮换的时候百姓安居乐业,大地万物生机勃勃。

你们知道吗?传说这十个太阳是天帝的十个孩子,扶桑也是传说中的神物,它生长在东方的大海上,连接天界和人间,是中国神话中的灵地之一。这样说来是不是越来越感觉这个故事很神奇了?听老师读这一自然段,你闭上眼睛感受这神奇的画面吧!

好了,如果你对这段文字很感兴趣,课下再多读几遍吧。

(三)学习第2自然段

过渡:可是好景不长,十个太阳,一齐跑出来了。

我们看这一句“这十个太阳觉得轮流值(zhí)日太没意思啦,于是,他们一齐跑了出来,出现在天空中。”

从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对,这十个太阳也太顽皮了。这是一个拟人句,让这个故事充满童趣。自己再读一读这一句,注意标红的词语,读出太阳的顽皮。

这时候十个太阳像十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炙和烤的意思相同,炙烤也是烤,这里指曝晒过度。把十个太阳比喻成十个大火球,让我们感受到了十个太阳同时出现的威力。

(四)学习第3自然段

禾苗被晒枯了,土地被烤焦了,江河里的水快要蒸干了,连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熔(rónɡ)化了。

1、我们在学习这一自然段的时候要关注这几个词。“晒、烤、蒸、熔”从这几个字的部首可以可能出来他们都与火有关,读了这些词语,我们仿佛感受到十个大火球的散发出的巨大热量了。我们再来读读这一句。

2、生活在大地上的人们又会怎样呢?

你们肯定都找到了“人类的日子非常艰难。”那非常艰难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因为禾苗被晒枯了,土地被烤焦了,江河里的水快要蒸干了,连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熔(rónɡ)化了。地面上的情况如此糟糕,所以说人类的日子非常艰难。

3、我们再来想象一下,十个太阳炙烤着大地,还会有哪些苦难的景象呢?

看,森林燃起了熊熊烈火,动物们纷纷逃离了家园。再这样下去,动物人类都将无法生存,形势十分紧迫。

让我们带着焦急的心情再来读这一自然段。

读到这里,你们知道你为什么要射了九个太阳了吧。那第一个问题我们就有答案了。

4、现在你能根据提示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故事的起因吗?别忘了用上这些关键词。开头用上“很久很久以前”就更像讲故事了。自己在下边先试着说一说吧。

(二)学习第4自然段

1.出示句子:他翻过九十九座高山,跨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他登上一座大山,搭上神箭,拉开神弓,对准天上的一个太阳,嗖地就是一箭。你画对了吗?

九十九座高山,九十九条大河。是有人数过吗?哦,有同学知道不是,古人通常用是带九的数表示数量极多,这里并不是实数。翻山跨河就很不容易了,羿能翻过九十九座山、跨过九十九条河,他在你心中是怎样的形象?(他拥有非凡的神力,不怕艰难险阻)这位同学们说得太好了。

2.这段话中还有一些词,特别吸引老师的眼球,就是描写羿射九日动作的词,你能把它们全都找到吗?

有翻、跨、登、搭、拉,这些动词用得十分准确。让我们用朗读感受羿一气呵成的动作。

精彩的动词描写,让我们感受到羿的英勇无畏、本领高超。我们在写话中,以及以后的习作中也要多用动词。)

3、羿不仅英勇无畏本领高超而且心地善良。我们再把整个自然段读一读,感受羿的英雄品质。

(三)学习第5自然段

引读:就这样,羿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自己默读第五自然段想一想这个太阳为什么会如此害怕呢?哦、因为羿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这么厉害!他又伸手拔箭,准备射下最后一个太阳。所以这个太阳害怕极了。那它又为什么要躲起来呢?谁能用因为、所以说这个句子?

因为这个太阳——(害怕极了),所以(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提示那他是怎样躲的呢?这里用了一个词“慌慌张张”,慌慌张张写出了太阳害怕的样子。

想象当时的情景,一起读读这一段,读出羿的英勇和太阳的害怕。(四)学习第6自然段。

那到底羿有没有射这最后一个太阳呢?我们从第六自然段找找答案。从这一自然段我们可以感受到羿不但本领高强,而且有勇有谋,一心为百姓着(zhuo)想。

(五)讲述故事的经过

1.学习了4至6自然段,我们又解决了第二个问题。现在谁能用简单的几句话说一说故事的经过?我们可以先讲一讲羿是怎样射下九个太阳的,抓住这些动词进行描述。再讲一讲最后一个太阳怎么样了?为什么还留下一个太阳?抓住关键词语才能把故事讲完整。按下暂停键,都来说一说吧!

三、学习第7自然段,了解故事的结果

羿射九日后,大地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一)默读第7自然段,找出段落中的一个词来回答这个问题。对,就是“勃勃生机” 我们一起读这个词。

1.勃勃生机是怎样的景象呢?

土地渐渐滋润起来“滋”“润”两个字都有三点水,原来被烤焦的土地现在水分多么充足啊!

花草树木渐渐繁茂起来:以前晒枯的禾苗在水的滋润下重新健康生长,花草树木一丛丛、一片片,长得越来越茂盛!

江河奔腾欢唱:原本被蒸干的江河里又流淌着水了,水像马儿奔跑一样快速前进,还“哗啦啦”唱着歌呢!

万物生长,充满活力,大地有了生命力,这就是“勃勃生机”。故事终于有了一个美满的结果。我们再一起感受这份美好。我们应该感谢羿,感谢他一心为百姓着想,我们应该赞美羿,赞美他英勇无畏、不怕困难。

四、根据表格提示完整讲故事

羿射九日的故事我们学完了,三个问题我们都找到了答案。现在你能根据表格内容提示,从头到尾讲一讲这个故事吗?老师相信,通过课上的学习,聪明的你们一定都会讲这个故事了。

五、说一说自己觉得神奇的地方。

故事中还有许多神奇的地方,比如说太阳坐上两轮车,十个太阳轮流值日,翻过九十九座高山,跨过九十九条大河,羿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等。你还觉得哪里神奇呢?赶紧跟爸爸妈妈交流交流吧!老师相信如果你把你觉得神奇的地方描述清楚这个故事就更精彩了!

六、小结拓展

今天,我们读了《羿射九日》这篇神话故事,感受了故事中神奇的想象,也感受了古代劳动人民与自然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在咱们中国还有许多优美的古代神话故事,课外大家可以去读一读《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这本书。

七、重点作业布置

第4篇:太阳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太极;动静;阴阳;理;太和;絪緼

on the outlooks on the moving and motionlessness of taiji  in i ching learning of the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abstract: outlook on the moving and motionlessness of taiji (great pole) was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the philosophy of i ching (the book of change) learning of the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arguments through zhou dun-yi, zhang zai, zhu xi, and wang fu-zhi, etc. gradually solved significant questions related, such as how taiji produces yin and yang qi (energy), why taiji itself has the property of moving and changing, how the phenomenal world moves ceaselessly, i.e. how the material world was produced and producing ceaselessly.

key words: taiji; moving and motionlessness; yin-yang; idea; great harmony; copulation

    太极动静问题是宋明易学哲学经常讨论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它所要解决的,是关于物质世界怎样产生,又何以流转不已、变化无穷的问题。对此问题的辩论,开始于宋明道学的创始人周敦颐。

    就易学史说,周敦颐所要回答的,是太极如何生出阴阳二气的问题。

    周敦颐著《太极图说》,不谈筮法问题,直接论述宇宙形成的过程,企图为儒家成圣人的理论提供一个宇宙论的根据,首先提出了这一问题。他说:“自无极而为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行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这是认为,混而未分的太极动则生出阳气,静则生出阴气,阳变阴合,相互作用,便生出水、火、木、金、土五行,五行之气顺次部署,四时就运行起来。阴阳五行相交相感,巧妙结合,便生出天地万物和人类。但五行统一于阴阳,阴阳又统一于太极,太极的本原则是无极。也就是说,在太极之上还有一个“无极”的阶段,太极是从无极来的,所以说“自无极而为太极”。就太极动静问题说,周敦颐提出“动而生阳”,“静而生阴”的观点,认为太极能动能静,即由于元气自身的运动和静止,分化出阴阳二气;并且认为在分化过程中,运动和静止总是相互依存,阴阳二气既相轮替,又相对立。此种阴阳动静观就提出并解决了太极如何生出两仪的问题,包含有深刻的辩证思维。

    汉唐易学论述宇宙演变的过程,只是讲太极元气分化为阴阳二气,阳气清轻上升而为天,阴气重浊下降而为地,但都未讨论太极元气怎样分化为阴阳二气的问题。周敦颐以其太极动静观解决了这一理论问题,是对易学哲学的一大贡献。但是,他又认为,太极在分化过程中,总是先分化出阳气,而后才分化出阴气,阳气又同运动结合在一起,阴气又同静止联系在一起。这样,就把阳动和阴静割裂开来,抹煞了二者的统一性。就太极和无极的关系说,他以静止为无极的本性。按其“太极本无极”的说法,太极的运动,说到底又来于无极的静止,或者归于无极的静止。这又是在太极元气之上寻找运动的源泉,没有摆脱道家和道教动静观的影响,受到后来易学家的批评。

那么,太极为什么具有运动变化的性能?或者说,阴阳二气运动变化的源泉是什么?周敦颐除了以无极之静为太极之动的根源,所谓“太极本无极”之外,并没有更为明确的论述。而宋明道学的另一创立者张载,却对此作了进一步探讨。

张载改造了周敦颐的太极说,以气解释太极,认为太极乃阴阳二气的统一体。所谓“一物两体,其太极之谓欤!阴阳天道,象之成也。刚柔地道,法之效也。仁义人道,性之立也。三才两之,莫不有乾坤之道也”(《横渠易说·说卦》)。体,谓体质;两体,谓兼有对立的两个方面,即下文所谓“乾坤之道”。其表现为天道,为阴阳二气;表现为地道,为刚柔之性;表现为人道,为仁义之德。也就是说,太极乃宇宙的最高原理,它兼有阴阳和刚健柔顺等双重性质。此太极不是一,也不是二,而是一中含两,所以说“一物两体”,也即下文所说的“此天之所以参也”。那么,作为“一物两体”的太极,其内容又是什么呢?张载认为是气。所以他进一步论述说:“一物两体者,气也。一故神(两在故不测),两故化(推行于一),此天之所以参也。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两体者,虚实也,动静也,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而已。”(同上)“神”指运动变化的性能和泉源,如其所说:“惟神为能变化,以其一天下之动也。人能知变化之道,其必知神之为也。”(《横渠易说·系辞上》)神作为运动变化的动因,微妙莫测,故称为神。“化”指运动的过程和形式。 这是认为,太极之气兼有虚实、动静、聚散、清浊两方面,即具有一阴一阳,此即“一物两体”。此两体不可分离,结为一体,此即“其究一而已”。此两体相互对立,方有其相互依存,成为一体,此即“两不立则一不可见”;没有其相互依存,成为一体,也就不可能相互推移,所以说“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因其对立,所以其气化的过程总是一阴一阳,一聚一散,一屈一伸相互推移,此即“两故化”;但此种推移的过程,总是相互依存,结为一体,所以其自注又说“推行于一”。因其统一,所以其变化的根源神妙莫测,此即“一故神”;但此一并非单一,而是对立面的统一体,所以其自注又说“两在故不测”。照这些论述来看,张载是以阴阳二气的统一体解释太极,从其为阴阳对立的统一体说,称为太极;从其统一体中包含差别和对立说,称为阴阳。这就扬弃了周敦颐以太极为混沌未分之气和“动而生阳”的观点,并且以对立统一的观点,说明气自身运动变化的性能即根源于阴阳二气的统一性,因而相互作用,相感相荡,相互推移,从而回答了气为什么能够运动变化的问题,在易学哲学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张载又特别追求太极之气的清虚本性,以“至静无感”形容气的本然状态,以虚静为气的本性,所谓“至静无感,性之渊源”(《正蒙·太和》)。此种观点,便同其“一物两体”说在理论上发生了矛盾,仍然未能免除王弼玄学派易学的弊病。所以受到了二程的批评:“立清虚一大为万物之源,恐未安,须兼清浊虚实乃可言神。道体物不遗,不应有方所。”(《河南程氏遗书》卷2上)“子厚以清虚一大名天道,是以器言,非形而上者。”(《程氏粹言》卷1)认为张载的学说不够完善,需要加以修正。后来,两宋道学的集大成者朱熹,顺着二程的思路,也对张载的观点进行了批评。

朱熹一方面极力赞赏张载的“一物两体”说,称赞“一故神,两故化”“说得极好”,认为“横渠此说极精”(《朱子语类》卷98);另一方面,又指责张载不懂得什么是形而上。他说:“或问:横渠先生清虚一大之说如何?曰:他是拣那大底说话来该摄那小底,却不知道才是恁说,便偏了,便是形而下者,不是形而上者。须是兼清浊、虚实、一二、大小来看,方见得形而上者行乎其间。”又说:“横渠清虚一大却是偏。他后来又要兼清浊、虚实言,然皆是形而下。盖有此理,则清浊、虚实皆在其中。”(同上,卷99)朱熹不赞成张载的气论哲学,他是要追求形而上的一路,以其理本论的观点探讨太极动静问题。

 朱熹追求形而上之理,认为气为形而下的世界,其存在和变化有其背后的形而上的根源,这就是“理”。

朱熹反对以太极为气,而以其为阴阳五行之理的全体,所谓“太极是五行阴阳之理皆有,不是空底物事”(《朱子语类》卷94);“太极只是一个实理”(《周子全书》卷1引)。这样,便产生了一个问题,既然太极为理,那么理又怎么能运动而生出阳气呢?周敦颐《太极图说》所谓“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又如何解释呢?朱熹便针对学生提出的这一问题,就太极动静问题展开了讨论。

朱熹解释“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说:“太极,理也;动静,气也。气行则理亦行,二者常相依而未尝相离也。太极犹人动静犹马,马所以载人,人所以乘马。马之一出一入,人亦与之一出一入。盖一动一静,而太极之妙未尝不在焉。”(《朱子语类》卷94)这是说,太极是就理而言,动静是就气而言。气好像是马,理好比是人。人骑在马上,可以驾御马的动静,并随马的出入而出入。有此太极之理,方有阴阳动静之事。因为动静之理乃太极自身所固有,所以称为“太极之妙”。妙,谓微妙,意思是太极中本有动静之理,乃阳动阴静的本原。而此动静之理又寓于阴阳二气之中,二气之动静乃动静之理所凭借的依托,所以说:“盖一动一静,而太极之妙未尝不在焉。”也即其《太极图说解》所说:“太极之有动静,是天命之流行也。……太极者,本然之妙也;动静者,所乘之机也。”“太极之有动静”是说,太极中有动静之理,不是说太极自身能够运动和静止。“天命之流行”,是就阴阳二气之流行而言。由于太极中有动静之理,所以阴阳二气总是相互推移,流行不已。他进一步解释说:“阳动阴静,非太极动静,只是理有动静。理不可见,因阴阳而后知。理搭在阴阳上,如人跨马相似。”(《语类》卷94)“非太极动静,只是理有动静”,也是说,不是太极自身能动能静,只是其中有动之理和静之理。此理主宰阴阳二气的动静,并且凭借阳动阴静而显示其功用,所以说“理搭在阴阳上,如人跨马相似”。也就是说,太极自身虽然无动静可说,但却有动静之理,有此动静之理,阴阳二气方有动静之事,也即所谓:“理有动静,故气有动静。若理无动静,则气何自而有动静乎?”(《文集·答郑子上》)朱熹又解释“太极动而生阳”说:“有这动之理,便能动而生阳;有这静之理,便能静而生阴。既动则理又在动之中;既静则理又在静之中。”(《语类》卷94)“有这动之理”,指太极而言;“便能动而生阳”,指气而言。下两句,所指意同。即是说,太极有动静之理,故气便能动而生阳,静而生阴。气已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动静之理又在阳动阴静之中,即所谓“既动则理又在其中,既静则理又在其中”。意思是说,动静之理又不离开阴阳动静之事。朱熹的这些辩论主要是说明,理有动静,所以气才有动静;而理有动静,只是说有动静之理,不是说理自身能动能静。也就是前文所说,太极中有动静之理,方有阴阳二气动静之事。

那么,太极中的动静之理,为什么不能运动或静止呢?朱熹解释说:“盖天地之间,只有动静两端,循环不已,更无余事,此之谓易。而其动其静,则必有所以动静之理焉,是则所谓太极者也。……谓太极含动静则可(以本体而言也),谓太极有动静则可(以流行而言也)。若谓太极便是动静,则是形而上下者不可分,而易有太极之言亦赘矣。”(《文集·答杨子直》)“太极含动静”,是说太极含有动静之理,此种说法是就本体说的,即自注所谓“以本体而言也”。“太极有动静”,是说有此动静之理,气便能运动或静止,所以自注说“以流行而言也”。“流行”,指阴阳二气相互推移,循环不已,或“理搭于气而行”,“理搭在阴阳上”,“气行则理亦行”(《语类》卷94)。“太极便是动静”这种提法,表示太极自身能动静,朱熹认为,此种说法是错误的。之所以错误,是因为这种说法混淆了形而上和形而下的界限。也就是说,太极动静之理属于形而上的世界,阴阳动静之事属于形而下的世界,而形而上的世界,无所谓运动和静止的问题。这样,便在理论上提出了一个问题:一个绝对静止、自身不能运动变化的本体,何以能使其现象世界流转而不已?本体世界和现象世界的这一矛盾,又如何解决?对此形上学问题,朱熹并没有作出回答。这一问题的解决,主要是由后来的易学哲学家王夫之完成的。

作为宋明道学的集大成者,王夫之太极动静观的任务是,以本体与功能(或性能)相统一的观点,解决现象世界何以流转不已、生生不息的问题。

王夫之发展了气学派的太极观,反对程朱学派以理为太极的观点,而以阴阳合一之实体为太极,此实体乃宇宙或天地万物的共同本体。正如其《周易内传·系辞上》所说:“阴阳者太极所有之实也”;“此太极之所以生万物、成万理而起万事者也,资始资生之本体也,故谓之道。”并针对朱熹的太极不动论,提出太极恒动说。

关于太极动静问题的辩论,王夫之首先提出有阴阳方有动静的观点,用来反对朱熹“理有动静,故气有动静”的学说。他解释周敦颐“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说:“周子曰:动而生阳,静而生阴。生者,其功效发见之谓。动则阳之化行,静则阴之体定尔,非初无阴阳因动静而始有也。今有物于此,运而用之则曰动,置而安之则曰静。然必有物也,以效乎动静。太极无阴阳之实体,则抑何所运而何所置邪?……阴阳必动必静,而动静者,阴阳之动静也。”(《周易内传发例》)这是以阴阳为体,动静为用,依据有其体方有其用的原则,论证动静乃阴阳二气合一之实体的动静,驳斥了以阴阳为动静所生的观点,所谓“非初无阴阳因动静而始有”。在王夫之看来,周敦颐所说的“动而生阳”的“生”字,非产生或生出之义,乃表现其功能之谓。“动而生阳”,是说阳气表现为动而流行;“静而生阴”,是说阴气表现为静而成体。王夫之认为,所谓动静总是某种物体的动静,此即“必有物也,以效乎动静”。太极如果不以阴阳为实体,其自身又怎么能运动或静止?此是以运动为物质实体的功能,所以动静不能先于其实体而存在,动静只能是阴阳二气之实体的动静。他在《张子正蒙注·大易》篇也说:“自其动几已后之化言之,则阴阳因动静而著;若其本有为所动所静者,则阴阳各为其体,而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静则阴气聚以函阳,动则阳气伸以荡阴,阴阳之非因动静而始有,明矣。”这又是以“阴阳因动静而著”解释“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即以动静为阴阳二气性能的表现。所以又说“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即以阴阳为动静的实体。此种学说也是对王廷相“阴阳者气之体也,阖辟动静者性之能也”的进一步阐发。其《周易内传·系辞上》又辩论说:“动静者,阴阳交感之几也。动者阴阳之动,静者阴阳之静也。其谓动属阳,静属阴者,以其性之所利而用之所著言之尔,非动之外无阳之实体,静之外无阴之实体,因动静而始有阴阳也。故曰:阴阳无始,言其有在动静之先也。……犹嘘吸本有清温之气,因嘘吸而出入也。故可谓之静生阴,动生阳,而非本无而始生,尤非动之谓阳,静之谓阴也。”此段论述是说,动静乃阴阳二气的属性,而属性总是依赖于其实体的,有阴阳之实体,方有其动静之性能。所以不能说,有动静而后有阴阳。阴阳二气是永恒存在的,并非因动静而始有,此即所谓“阴阳无始”。就此而言,也可以说,阴阳居于动静之先。至于周敦颐所说的“动而生阳”和“静而生阴”,只是表示动静乃阴阳二气运动的形式,如同本有清温之气,其出入则为嘘吸一样,既不能理解为阴阳乃动静所生,更不能理解为动则谓阳,静则谓阴。可以看出,王夫之的上述辩论,目的在于阐明阴阳二气乃客观存在的实体,论证运动和静止为物质实体所固有,所谓“阴阳必动必静,而动静者阴阳之动静也”。从而打击了朱熹的“理有动静,故气有动静”的观点。

第5篇:太阳的故事范文

作者乐爱国,1955年生,哲学硕士,厦门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研究所副教授。

《太平经》是早期道教的主要经典,其丰富的思想已经受到不少道教学者的重视和研究,涉及哲学思想、社会政治思想、伦理思想、神学思想、医学养生思想等等。[]从现代自然科学的角度看,《太平经》也许不能算作是一部专门的生态学著作,然而,该经典在作题解时说:“太者,大也;大者,天也;天能覆育万物,其功最大。平者,地也,地平,然能养育万物。经者,常也;天以日月五星为经,地以岳渎山川为经。天地失常道,即万物悉受灾。帝王上法皇天,下法后地,中法经纬,星辰岳渎,育养万物。故曰大顺之道。”[]《太平经》讲天地和谐生养自然万物,要求效法天地,遵循自然规律,以“育养万物”,显然从宗教的层面上涉及到生态思想;更为重要的是,其中的某些观念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意义。

一.“太和即出太平之气”

《太平经》的“太平”,主要讲的是社会的太平[],然而,在《太平经》看来,社会的太平又是以天地自然系统的“太平”为依据的,因而,又讲到自然界的太平。现代生态学讲生态系统中各要素的相互和谐,讲生态平衡。笔者认为,《太平经》所讲的有关自然界的“太平”与现代生态学所讲的生态平衡在理念层面上具有某些相通之处。

《太平经》认为,“道”为天地万物的本根,而且,道是通过“元气”化生天地万物的,“元气守道,乃行其气,乃生天地”[],“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者也”[]。也就是说,天地万物是元气依照“道”的法则化生出来的。

关于“元气”化生万物,《太平经》认为,“元气”有“太阳、太阴、中和”三名,三气相互融通就能化生万物。卷四十八《三合相通诀》说:“气者,乃言天气悦喜下生,地气顺喜上养;气之法行于天下地上,阴阳相得,交而为和,与中和气三合,共养凡物,三气相爱相通,无复有害者。……元气与自然太和之气相通,并力同心,时怳怳未有形也,三气凝,共生天地。天地与中和相通,并力同心,共生凡物。凡物与三光相通,并力同心,共照明天地。凡物五行刚柔与中和相通,并力同心,共成共万物。四时气阴阳与天地中和相通,并力同心,共兴生天地之物利。”认为太阳、太阴、中和三气“交而为和”、“相爱相通”就能化生天地万物以及人类。显然,在《太平经》看来,道化生天地万物取决于元气的和谐。

《太平经》不仅运用三气和谐与相通解释天地万物的化生,而且用这一理念解释自然界万物之间的相互和谐的关系。与元气有三名相应,《太平经》又提出“形体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极为中也。地有三名,为山、川、平土。人有三名,父、母、子”[]等等,认为自然界的各类事物都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并且各要素之间也是相互和谐与相互通融的。《三合相通诀》说:“孟仲季相通,并力同心,各共成一面。地高下平相通,并力同心,共出养天地之物。蠕动之属雄雌合,乃共生和相通,并力同心,以传其类。男女相通,并力同心共生子。三人相通,并力同心,共治一家。……共生和,三事常相通,并力同心,共治一职,共成一事,如不足一事便凶。故有阳无阴,不能独生,治亦绝灭;有阴无阳,亦不能独生,治亦绝灭;有阴有阳而无和,不能传其类,亦绝灭。故有天而无地,凡物无于止;有地而无天,凡物无于生;有天地相连而无和,物无于相容自养也。”《太平经》认为,自然界各类事物中的三个基本要素互相依赖缺一不可,并且相互通融,相互和谐,这就是所谓“并力同心,共出养天地之物”。

《太平经》讲自然界由多种要素构成,讲自然界各要素的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讲自然界的和谐与相通,并在这一基础上讲自然界的“太平”。卷十八至三十四《和三气兴帝王法》说:“三气合并为太和也。太和即出太平之气。断绝此三气,一气绝不达,太和不至,太平不出。”《三合相通诀》说:“天气悦下,地气悦上,二气相通,而为中和之气,相受共养万物,无复有害,故曰太平。”这里的“太和”,即是“太阳、太阴、中和”三气的和谐,“太平”则可以理解为三气和谐而达到的平衡,即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平衡;也就是说,三气的融合达到和谐就是太和,进而也就实现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太平;如果三气互不和谐,自然界生态系统就不可能达到平衡。由此可见,《太平经》非常重视自然界万物的和谐,并视之为实现自然界生态系统乃至整个社会“太平”的必要过程。

《太平经》还认为,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态系统的平衡就能使自然界的事物得到化生和发展,这就是所谓“中和气得,万物滋生”[]。《太平经钞》壬部还说:“太平气,风雨时节,万物生多长,又好下粪地,地为之日壮且富多,可能长生。凶年雨泽不时,地上生万物疏少,短而不长,不能自粪,则地之为日贫薄少,无可能成生万物。”认为实现了自然界系统的平衡,就会风调雨顺,土地肥沃,万物欣欣向荣;否则,自然界系统的平衡被破坏,则会出现旱涝灾害,土地贫瘠,万物稀疏衰竭。

《太平经》看到自然万物的和谐与自然界系统的平衡的重要,但往往只是用宗教化的神学方式予以解释。《太平经》认为,阴阳以及天地万物之所以能相互和谐,取决于元气的“乐”,卷十八至三十四《以乐却灾法》说:“元气乐即生大昌,自然乐则物强,天乐即三光明,地乐则成有常,五行乐则不相伤,四时乐则所生王,王者乐则天下无病,蚑行乐则不相害伤,万物乐则守其常。”把自然之物描述成为具有喜怒哀乐的人格化的神,但是,这里的“乐”也可以理解为是对自然和谐与生态平衡的一种拟人化的描述。卷十八至三十四《解承负诀》说:“多头疾者,天气不悦也。多足疾者,地气不悦也。多五内疾者,是五行气战也。多病四肢者,四时气不和也。多病聋盲者,三光失度也。多病寒热者,阴阳气忿争也。多病愦乱者,万物失所也。多病鬼物者,天地神灵怒也。多病温而死者,太阳气杀也。多病寒死者,太阴气害也。多病卒死者,刑气太急也。多病气胀或少气者,八节乖错也。今天地阴阳,内独尽失其所,故病害万物。”说自然界事物的“不悦”之类,显然具有神学色彩,但这实际上是对自然界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及其对人造成危害的一种描述。

二.“天地人三共同功”

《太平经》讲元气化生万物,关于这个过程,《太平经》说:“元气怳惚自然,共凝成一,名为天也;分而生阴而成地,名为二也;因为上天下地,阴阳相合施生人,名为三也。三统共生,长养凡物。”[]此论述可以看作是《太平经》对《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诠释。值得注意的是,当今学者在注释这段论述时,大都将其中的“三”释为阴气、阳气和冲气(或和气),以为阴气、阳气和冲气三气生成万物,也就是指天地间阴阳之气相互作用产生万物。[]然而,在《太平经》中,虽然也讲太阳、太阴、中和三气,但是,长养万物的“三”是指天、地、人;天地阴阳相合产生人,然后,天、地、人共同长养万物,这就是“三统共生,长养凡物”。

应当说,《太平经》把《道德经》的“三生万物”解释成天、地、人共成万物,是有其思想渊源的。在《道德经》中,将天、地、人并立的论述有:“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明确肯定人是域中四大之一。战国末的《易传》讲“三才之道”,也将天、地、人并立起来,认为《易》有天道、地道、人道,“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在汉代,明确把《道德经》的“三生万物”解释成天、地、人共成万物的,除《太平经》之外,还可见《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该著作在《道化》第四十二注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时说:“道始所生者一”,“一生阴与阳也”,“阴阳生和清浊三气,分为天、地、人也”,“天地共生万物也,天施地化人长养之也”。在《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道德经》的“二生三”虽然被解释为阴阳产生清气、浊气、和气,但是,产生和养育万物的“三”则是由清气、浊气、和气所“分”的天、地、人。因此可以说,《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的“三生万物”实际上是指天、地、人共同生养万物。这一思想与《太平经》是一致的。

《太平经》非常强调天、地、人共同生养万物。卷四十五《起土出书诀》还说:“夫天地中和凡三气,内相与共为一家。治生,共养万物。天者主生,称父;地者主养,称母;人者主治理之,称子。”也就是说,在自然界中,天地生养万物,而人担负着“治理”的职责。卷一百十九《三者为一家阳火数五诀》说:“天道常有格三气。其初一者好生,名为阳;二者好成,名为和;三者好杀,名为阴。故天主名生之也,人者主养成之,成者名为杀,杀而藏之。天地人三共同功,其事更相因缘也。无阳不生,无和不成,无阴不杀。此三者相须为一家,共成万二千物。”认为万物的生成是天、地、人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人的职责是“养成”。

《太平经》关于天、地、人共同长养万物的思想,在其后多有发扬。最为重要的是《黄帝阴符经》,其中说道:“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强调了天、地、人互相作用、互相和谐的关系。

《太平经》把万物的生成看作是天、地、人相互作用的结果与所谓天地阴阳之气相互作用生成万物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把人看作是自然界中与天地同等重要的基本要素,较多地考虑到人在万物生成过程中的作用,注重人与天地的关系,因而包含了深刻的生态思想。

三.“顺之则吉昌,逆之则危亡”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太平经》所要追求的“太平”,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太平经》又认为,要实现太平最终又取决于“道”。卷十八至三十四《修一却邪法》说:“天地开辟贵本根,乃气之元也。欲致太平,念本根也。不思其根,名大烦,举事不得,灾并来也。此非人过也,失根基也。离本求末,祸不治,故当深思之。夫一者,乃道之根也,气之始也,命之所系属,众心之主也。”道是天地万物之根本,要达到太平,就必须考虑到这一本根,必须遵循“道”。

关于道与自然万物的关系,《太平经》认为,道是自然万物所必须遵循的法则,卷十八至三十四《守一明之法》说道:“自然者,乃万物之自然也。不行道,不能包裹天地,各得其所,能使高者不知危。天行道,昼夜不懈,疾于风雨,尚恐失道意,况王者乎?三光行道不懈,故著于天而照八极,失道光灭矣。”卷十八至三十四《安乐王者法》说:“自然守道而行,万物皆得其所矣。天守道而行,即称神而无方。上象人君父,无所不能制化,实得道意。地守道而行,五方合中央,万物归焉。三光守道而行,即无所不照察。雷电守道而行,故能感动天下,乘气而往来。四时五行守道而行,故能变化万物,使其有常也。”《太平经》认为,自然万物之所以能和谐发展,实现生态平衡,关键就在于“守道而行”。

《太平经》强调天、地、人的并列,但是,人又是天地阴阳之所化生,亦为自然万物之一,因而同其它自然物一样,也必须“守道而行”。卷五十《天文记诀》说:“天道有常运,不以故人也,故顺之则吉昌,逆之则危亡。”也就是说,自然界有自己的规律,并不因为人而改变,相反,人必须顺从天道而行事,依照天道育养万物。卷四十三《大小谏正法》还说:“古者圣贤,旦夕垂拱,能深思虑,未尝敢失天心也。故能父事皇天,母事皇地,兄事日,姊事月,正天文,保五行,顺四时,观其进退,以自照正行,以深知天得失也。”至于人如何顺从天道,《太平经》针对当时的情况提出了一些具体看法,归纳起来有三:

首先要顺万物之自然。《太平经》卷五十四《使能无争讼法》说:“天地之性,万物各自有宜。当任其所长,所能为,所不能为者,而不可强也;万物虽俱受阴阳之气,比若鱼不能无水,游于高山之上,及其有水,无有高下,皆能游往;大木不能无土,生于江海之中。是以古者圣人明王之授事也,五土各取其所宜,乃其物得好且善,而各畅茂,国家为其得富,令宗庙重味而食,天下安平,无所疾苦,恶气休止,不行为害。”认为顺万物之自然,“任其所长”,则万物得以“畅茂”,国家因而富强。相反,“如人不卜相其土地而种之,则万物不得成,竟其天年,皆怀冤结不解,因而夭终”。所以,《太平经》提出要“助天生物也,助地养形也”[]。

其次要保护自然。《太平经》卷三十五《分别贫富法》认为,贫富的标准在于物的品种的多少,“天以凡物悉生出为富足,故上皇气出,万二千物具生出,名为富足;中皇物小减,不能备足万二千物,故为小贫;下皇物复少于中皇,为大贫;无瑞应,善物不生,为极下贫”。这里把贫富分为“富足”、“小贫”、“大贫”、“极下贫”四个等级,主要取决于物的多少。“富足”为“万二千物具生出”,所谓“万二千物”,当然也包括生物在内,显然,这种认为贫富在于物种多少的观念与当今要求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相通的。

《太平经》还认为,天地生养万物,因而是善的;人顺天道,也应保护自然万物。《分别贫富法》说:“上君子乃与天地相似,故天乃好生不伤也,故称君称父也。地以好养万物,故称良臣称母也。人者当用心仁而爱育似于天地,故称仁也。此三者善也,故得共治万物,为其师长也。”卷五十《生物方诀》说:“夫天道恶杀而好生,蠕动之属皆有知,无轻杀伤用之也;有可贼伤方化,须以成事,不得已,乃后用之也。故万物芸芸,命系天,根在地,用而安之者在人。得天意者寿,失天意者亡。凡物与天地为常,人为其王,为人王长者,不可不审且详也。”也就是说,人应当效法天道的“恶杀而好生”。因此,《太平经》要求人们“饮食诸谷,慎无烧山破石,延及草木,折华伤枝”[]。

再次要遵循和谐的原则。《太平经》认为,太阳、太阴、中和三气和谐化生天地万物以及人类,因此,人应当遵循和谐的原则。卷十八至三十四《名为神诀书》说:“太阴、太阳、中和三气共为理,更相感动,人为枢机,故当深知之。皆知重其命,养其躯,即知尊其上,爱其下,乐生恶死,三气以悦喜,共为太和,乃应并出也。”就保护自然而言,《太平经》所主张的保护自然,并非单纯消极地保护自然,而是要求以和谐为基本原则。卷一百一十八有《禁烧山林诀》和《烧下田草诀》。前者主张“禁绝火烧山林丛木”,认为“山者,太阳也,土地之纲,是其君也。布根之类,木是其长也,亦是君也,是其阳也。火亦五行之君长也,亦是其阳也。三君三阳,相逢反相衰。是故天上令急禁烧山林丛木”;后者赞同“烧下田草”,认为“草者,木之阴也,与乙相应。木者,与甲相应。甲者,阳也,与木同类,故相应也。乙者,阴也,与草同类,故与乙相应也。乙者畏金,金者伤木,木伤则阳衰,阳衰则伪奸起,故当烧之也。又天上言,乙亦阴也,草亦阴也,下田亦土之阴也,三阴相得,生奸”。显然,《太平经》所主张的保护自然是以阴阳的和谐为原则的。从这一原则出发,《太平经》对待具体的自然界事物,不是统统采取消极的保护,而是要保护应当保护的。卷一百一十二《不忘诫长得福诀》说:“元气归留,诸谷草木蚑行喘息蠕动,皆含元气,飞鸟步兽,水中生亦然,使民得用奉祠及自食。但取作害者以自给,牛马骡驴不任用者,以给天下至地祇,有余集共享食。勿杀任用者、少齿者,是天所行,神灵所仰也。万民愚戆,恣意杀伤,或怀妊胞中,当生反死,此为绝命,以给人口。”卷一百一十二《写书不用徒自苦诫》说:“人亦须草自给,但取枯落不滋者,是为顺常。天地生长,如人欲活,何为自恣延及后生?有知之人,可无犯禁,自有为人害者。但仰成事,无取幼稚给人食者,命可小长。”也就是说,人们为了生活可以食用那些有害的或已成熟的动植物,但不可杀还那些还没有长成的或怀有胎儿的动物,不食幼小的植物。

四.“天父地母”

《太平经》的道教生态思想的重要之处在于提出“天父地母”的概念;这一概念不仅仅是一种比喻,更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太平经》的“天父地母”概念包含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天父地母”概念体现了天、地、人互相和谐共同生养万物的理念。《太平经》认为,自然万物是天、地、人共同产生出来的。卷四十五《起土出书诀》说:“夫天地中和凡三气,内相与共为一家。治生,共养万物。天者主生,称父;地者主养,称母;人者主治理之,称子。父当主教化以时节,母主随父所为养之,子者生受命于父,见养食于母,为子乃当敬事其父而爱其母。”强调“天父地母”以及由此所化生的“人子”共同生养万物实际上反映了天、地、人共为一家的生态伦理的思想。

第二,“天父地母”概念意味着天地自然界与人属于同类而应当受到像父母那样的尊重,而不可伤害。在《太平经》看来,“天父地母”化生人,并养育了人,卷一百一十二《有过死谪作河梁诫》说:“春行生气,夏成长,秋收,使民得以供祭,冬藏余粮,复使相续,既无解时。神灵之施,莫不被荣。”所以,人应当报答天地的养育之恩,要像孝敬父母那样,尊重天地自然,“不失天地之心意,助四时生,助五行成,不敢毁当生之物”[]。

第三,“天父地母”概念包含了天地能够对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予以惩罚的思想。《太平经》认为,天地不仅有生养功能,而且也会行生杀与惩罚。《太平经鈔》壬部说:“天与君父主生,此太阳之长也,生之祖也。天不欲生,物不得生,父不欲施,物亦不得生,君不欲生,物亦不得生,故天与君父主生。夫君父常念生,不乐杀者,凡物尽生。一念杀者一物死,十念杀者十物死,百念杀者百物死,自此至万念,皆若此矣。地母臣承阳之施,主长养万物,……念一不长养,则一物被伤,十念则十物伤,百念则百物伤,自此至万,乃若此矣。”对于人来说,作为天地之子的人,如不顺从天地,就会遭到天地的惩罚。卷一百一十八《天神考过拘校三合诀》说:“今天上良善平气至,常恐人民有故犯时令而伤之者,今天上诸神共记好杀伤之人,畋射渔猎之子。不顺天道而不为善,常好杀伤者,天甚咎之,地甚恶之,群神甚非之。今恐小人积愚,不可复禁,共淹汙乱洞皇平气。故今天之大急,部诸神共记之,日随其行,小小共记而考之。三年与闰并一中考;五年一大考。过重者则坐。小过者减年夺算。三世一大治,五世一灭之。故今天上集三道行文书,群神共记过,断好杀伤刑罚也,而兴乐,地上亦然。真人幸为善,常欲有德于皇天,而怜帝王愁苦,时气不和,实咎在人好杀伤,畋射渔猎,共兴刑罚,常有共逆天地之心意。故使久乖乱不调,帝王前后,得愁苦焉,是重过也。”也就是说,人如果“不为善,常好杀伤”,“逆天地之心意”,那么必定会受到天地的惩罚,“天甚咎之,地甚恶之,群神甚非之”。卷四十五《起土出书诀》有一段生动的描述:“天地之位,如人男女之别,其好恶皆同。天者养人命,地者养人形,今凡共贼害其父母。四时之炁,天之按行也,而人逆之,则贼害其父;以地为母,得衣食养育,不共爱利之,反贼害之。人甚无状,不用道理,穿凿地,大兴土功,其深者下及黄泉,浅者数丈。独母愁患诸子大不谨孝,常苦忿忿悃悒,而无从得道其言。……凡人为地无知,独不疾痛而上感天,而人不得知之,故父灾变复起,母复怒,不养万物。父母俱怒,其子安得无灾乎?夫天地至慈,唯不孝大逆,天地不赦,可不哉?”卷一百一十二《写书不用徒自苦诫》说:“烧山破石,延及草木,折华伤枝。实于市里,金刃加之,茎根俱尽,其母则怒,上白于父,不惜人年。”认为破坏自然、伤害大地母亲,就会使天父地母“俱怒”,而使人遭受灾祸,就像不孝之子遭到父母的惩罚一样。

当今中国人在了解到西方人关于大地母亲以及自然界对于人破坏自然的报复的理念时,无不为之深刻而感触颇多。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有重要著作《人类与大地母亲》,认为地球是人类的大地母亲,人类是大地母亲养育的孩子——诸多生命物种中的一员;他还警告说:“人类,这个大地母亲的孩子,如果继续他的弑母之罪的话,他将是不可能生存下去的。他所面临的惩罚将是人类的自我毁灭。”[]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殊不知这样的理念早在《太平经》中已经以宗教的方式提出来了,这本身就足以说明《太平经》中的一些思想对于当今的生态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注释:

[]参见卿希泰:《道教文化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以及卿希泰:《中国道教史》(第一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01—136页。

[]王明:《太平经合校》卷一百五十四至一百七十,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18页。

[]参见卿希泰:《中国道教史》(第一卷),第114—123页。

[]《太平经合校》卷十八至三十四《安乐王者法》,第21页。

[]《太平经合校》卷十八至三十四《守一明之法》,第16页。

[]《太平经合校》卷十八至三十四《和三气兴帝王法》,第19页。

[]《太平经合校》卷十八至三十四《和三气兴帝王法》,第20页。

[]《太平经合校》卷七十三至八十五,第305页。

[]参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35页,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27页。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周易•系辞下传》。

[]《太平经合校》卷三十五《分别贫富法》,第36页。

[]《太平经合校》卷一百十二《写书不用徒自苦诫》,第572页。

[]《太平经合校》卷一百一十《善仁人自贵年在寿曹诀》,第550页。

第6篇:太阳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 姜文 《太阳照常升起》 多义性 超现实性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1.024

随着源源不断的好莱坞电影与眼花缭乱的商业大片对观众审美习惯的定型,普通观众在欣赏一些艺术电影的时候也往往按照被商业大片格式化了的欣赏口味去衡量电影的优劣。我们是否能以被“格式化”了的观影习惯去评判姜文导演的《太阳照常升起》?许多人可能会说这部电影不好,因为票房差, 但“票房”不能作为评价电影的唯一标准。著名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在他的《雕刻时光》中这样说道,“对我而言,以卖座的多寡这种算术的方法来衡量一部电影是否‘成功’可谓毫无意义与价值。显而易见的是一部电影决不能仅就一种方法来看待,也决非只意味着一种事物。一个艺术的影像的意义,必然是无法预期的,因为那是某一个人循着一己的特性来观照世界的记录。”[1] 《太阳照常升起》这部电影,是导演姜文遵循内心个体生命体验来观照世界的记录。

下面笔者将从影片的结构形式、主题表达与视听语言等方面来探究这部作品在接受上之所以难以理解的原因。

一、故事的独特形式和情节的“陌生化”与观众惯常的观影习惯产生冲突

姜文2007年的作品《太阳照常升起》改编自叶弥的小说《天鹅绒》,小说讲的是一个发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故事,一对华侨夫妇被下放到偏远的农村接受改造,妻子却和生产队里的小队长发生了出轨之事。姜文把小说文本解构成了影像语言《太阳照常升起》,影片由“疯”、“恋”、“枪”、“梦”四个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故事组合在一起,其中华侨夫妇下放改造后妻子出轨的故事作为电影四个章节中的一个主要脉络,其它三部分由这一章节衍生出来,共同组构成一个具有“复式结构”的故事,其中的副线可以看作是疯妈与李不空的故事,四个章节在结构上设计巧妙,影片的这两条线索曲折迂回、平行发展。《太阳照常升起》摒弃了传统的线性故事结构,因此,观众不能运用以往惯常的思维去解读故事。

影片分为“疯”、“恋”、“枪”、“梦”四个章节,但是这四个章节在故事的逻辑顺序上却是以“梦”作为开头章节, 这样的结构笔者将它看作是寻求形式“陌生化”的一种表现。影片第四部分的“梦”这个章节是对故事前因后果的交待,就像是一个悬置的“谜底”直到最后才揭开,如疯妈在第一部分中的时而清醒时而疯癫的似梦呓般的自言自语最后终于得到印证,还有唐老师和唐妻、李不空与疯妈的前世今生等都在这一章节作了交待,但是由于故事被四个章节分解,观众还是很难对影片的主题有明确的把握。当然姜文也预感到观众在接受影片的时候会产生理解难度,于是在第一章节便借疯妈之口说出“只能说你不懂,不能说你没看见”。

另外,影片选取的时代背景是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特殊的时期,姜文没有将这段为观众所熟悉的历史记忆表现出来,而是把他自身对这个时代的个人记忆用梦一样的影像语言表达出来,片中极度压抑下的女望的变态冲动、男性权威与尊严的丧失、对时代与生命意义的怀疑、人性受到压抑与扭曲都统统杂糅在故事中,片段化的四个章节相互交错,互为照应,使整个故事显得有些难以按照惯常的思维去理解这部作品。

二、主题的多义性与模糊性导致观众对影片的读解产生困难

《太阳照常升起》将“隐晦的主题”潜藏在讲述故事的形式中,给观众提供了一个记忆片段式的故事框架,所有想表达的潜在主题都蕴含于四个片段中,蕴含于带有魔幻现实风格的画面语言中。导演将故事的主题隐藏在画面中,所有的片段都成为解读这些潜在主题的符码。观众对影片主题的读解可以把它看作是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的生存境遇与生活状态的透视,看作是那个压抑的时代中人们对理想、爱情追求的写照,或者也可以看作是在因果的无限轮回中对人生意义的探究:一切终将结束只有时间永恒。

影片中梁老师的死引发了许多观众的不解与讨论,猜测的理由有许多种,其实这个情节的寓意也是模糊的。姜文曾接受《南都周刊》采访时对这一情节作出的解释是:外人是不知道自杀者为什么自杀的,可见姜文“读解”梁老师的死带有了神秘和宿命的意味,梁老师的死只有梁老师自己知道,观众在理解这样的情节时就会觉得突兀。

姜文将“隐晦的主题”隐藏在美轮美奂的画面中,但留有余地让观众自己去思考,这样一种带有“叙事实验”的魄力在消费文化时代显得难能可贵。

三、视听语言的超现实性

姜文在《太阳照常升起》中带给观众的是一个梦幻般如同“桃花源”的世界,甚至带有马尔克斯笔下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或者是布努艾尔镜头里的“超现实”世界。片中如同“马孔多”一样的偏僻乡村、神秘的白色鹅卵石房子、能自由移动的河岸、戈壁上着火后飞舞的帐蓬以及长满绚丽鲜花的铁道等,这些景象在观众眼前是那么陌生、诡异,远远脱离“现实”之外。影片中小队长进入白色鹅卵石房子中时所有的瓦罐自动碎裂以及疯妈在火车上生下的孩子掉在开满鲜花的铁道上等情节在观众看来是那么的荒诞不经,这些带有“魔幻”色彩的意象使《太阳照常升起》更像是导演表达的一个诗意的梦境而非现实存在。

影片的第四个章节,悠扬伤感的俄罗斯风格乐曲以及时不时响起嘹亮的小号声都带着浓浓的异国情调,观众看不懂姜文到底要说什么,从配乐风格上能断定这是一部让人荡气回肠的悲剧就不错了。

另外,影片的开头疯妈梦呓般的自言自语也使人迷惑不解,直至看到影片结尾才恍然大悟。姜文习惯在自己导演的作品中设置梦幻般的疯人颠语来与现实进行对话,无论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还是在《太阳照常升起》中都设计一位疯癫人物出场,而往往这些人物在影片中的作用又不可或缺。这些视听元素的运用使姜文的作品带有了很明显的作者标签,同时也给观众在接受过程中增添了一些难解性。

姜文从《阳光灿烂的日子》开始就有一种不“老老实实”讲故事的苗头,在《太阳照常升起》中这种将故事打乱时间线性顺序、将记忆拆散为片段的“反结构”模式表现到极致。而颇有意思的是,现在国内的一些导演的作品都出现了故事陌生化叙事的特点,这些电影往往将线性的时间顺序打乱、将真实与非真实的空间打乱、经常插入不符合现实生活逻辑的意象性镜头,尝试将戏讽、消解与解构等艺术手法融入自己的作品中,这样的作品显得颇具“后现代”意味,而姜文只是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一些罢了。

参考文献

[1] [俄]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雕刻时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183

[2] 胡雪桦. 《太阳照常升起》 一部具有独特品格的后现代电影.北京:艺术评论 [J].2007.11

[3] 程青松,黄鸥.我的摄影机不撒谎:先锋电影人档案一一生于1961-1970.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

第7篇:太阳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太阳照常升起》;美学;人体系统

电影艺术是一门现代的艺术。虽然它的诞生不过一百多年,但是电影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艺术享受和美的陶醉。姜文导演前后期分别有两部电影为人熟知,《阳光灿烂的日子》和《太阳照常升起》,二者相比,在文学性、思想性、音乐、美术、蒙太奇效果等方面,《阳光灿烂的日子》都好像略胜一筹,剧情清晰明朗、节奏有张有驰,人物个性鲜明,对白生动,令人回味。而2007年的新片——姜文蛰伏七年之后的又一力作,由四个充满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小故事组成的《太阳照常升起》却毁誉参半,票房不如意,不少人认为音乐、画面好的没话说,但很多段落却看不懂,荒诞的表达手法无疑晦涩了太多。

下面,我就从人体系统——机体部、感官部、中枢部,以及美感产生的缘由——悬念性、情节性、共鸣性等方面来比较两部电影的异同与优劣。以下简称《阳》、《太》。

首先,机体部,可以一窥影片的时间长度,《阳》与《太》皆长达将近两个小时,对于两个钟头都需要坐在座位上观看的观众来说,肌肉组织的长久不运动与酸痛是必然的,我想这也是现在电影越来越短——基本控制在90分钟上下有关。而后期的电影《太》相比较同类叙述性影片稍显略长。

感官部。视觉,《阳》在视觉方面简单、真实却充满美女幻想、浪漫。运用黄绿色为光影主基调,白日青天、军绿色军装。符合人物的心境,也符合青春毛茸茸的质感,颇富唯美的倾向。青天白日,毛爷爷像高举手臂,于是我们清楚的了解到电影故事发生的背景——六七十年代,。白色帽子、黑色煤炭、穿红色泳衣的微笑女子、酱红色砖头、黝黑的身体、电影最后以黑白结束,片子接近尾声时马小军在游泳池中的一场戏。马小军被自己的朋友一次次用脚挤压进水里,岸上的一只只脚快速长大伸缩,画面被分割成水中和岸上两个空间,透明的水和白色的水花。物象,砖头、、望远镜、自行车、这些物象平凡却生机勃勃,充斥着青春的新鲜与迷离。

《太》的视觉效果方面,在影片的开头,轻柔的苏联音乐沿着铺满鲜花的铁轨奏响,出现一双绣花鞋。影片颜色对比十分强烈,红土地,绿荆棘、碧流水、黑衫衣、白鹅卵石,最后一幕尤其美,疯妈下火车寻找在铁轨上的婴儿,她沿着铺满鲜花的铁轨奔跑。红、黄、绿、蓝、白的五彩的花铺满了铁轨,一直到尽头,电影使用的特效,使得人进入太虚幻境或是爱丽丝仙境一般,有朦胧美。

在听觉方面,《阳》的音乐,革命歌声当空飘经典老歌(音乐)的巧妙穿插,配乐的主旋律是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整部电影中的音乐,是以意大利作曲家马斯卡尼的歌剧《乡村骑士》中的旋律和文 革、苏联、朝鲜歌曲构成,成为本片的一大特色。配乐有:啊,革命战士敬祝您万寿无疆、四小天鹅、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太》的音乐,更加丰富与宏大,苏联民歌、萨克斯,配乐是大师久石让,还有一段轻音乐——老唐打猎时的音乐,与近期姜文导演的《让子弹飞》的配乐及其相似。用久石让的话说“所有音乐都是没有语言的,是哼唱的旋律,充满了奇幻的风情。整体曲风像天山的画面一样空灵,听起来仿如洞穿心底的一缕情绪。”看过电影的人一定会对三处音乐的使用印象深刻:开头的那一段异域吟唱,黄秋生的吉他弹唱《梭罗河》,片尾鼓乐齐鸣的盛世狂欢。

中枢部。电影是一门艺术,是一个人类审美能力最高综合形态的游戏!而中枢部在游戏活动中的过程是,直接兴趣目的物——悬念——情节——共鸣——心理上达成直接目的。观影者通过三级反射,获得美感,而中枢部的感受,又无非主要来源于电影的悬念性、情节性和共鸣性。

悬念性。影片给予仅仅是信息性、隐约性、诱饵性的信息或踪迹,等待观影者活跃的大脑探索、探寻,从而获得过程中的刺激感和达到目的后的满足。

《阳》中的悬念恰到好处,电影里始终穿插着画外音进行解释,片中,老莫餐厅马小军和刘忆苦因为米兰打了起来。马小军操起杂碎的半截酒瓶就往刘忆苦的腹部狂扎,然后神奇的事情出现了,刘忆苦半点事没有,茫然的看着一脸狂怒的马小军。这个动作重复,再重复。然后画外音的主人公笑了:“千万别相信这个,我从来就没有这么勇敢过。”于是一个慢镜头的倒回,故事又重新开始,却有了不同的结局。

这个蒙太奇把电影的一切精髓都揭示了。一切都豁然开朗,也更加迷惘。这些是什么?曾经发生过的或未曾发生过的都是些什么?也许,青春即是一场幻觉。观影者对于影片从头到尾的发生产生了质疑——这到底是真是假?更对自己产生了探索的欲求——我的青春是不是真实与幻想交错,最后在记忆里分不清是非?人生哲理的思考。影片的最后,米兰的消失,我们都纳闷她到哪里去了,同时又隐约知道他去哪了。

而《太》的悬念性就大大增强了,甚至达到了眼花缭乱、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地步。虽然充满魔幻现实主义的四个小故事看似有内在联系,但是,其一,年份敏感。这部影片的时间线索很关键,发生在政治年代,大量的政治隐喻则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这一点无法要求所有的观众都能准确地全面地了解那个风云际会的时代。其二,大量寓言化的叙述,如第二个故事中,梁老师到底摸了谁的屁股,有没有摸屁股,为何而死。最后一幕,疯妈与唐老师的妻子的偶遇西部以及狂欢场面和火车的偶遇又代表着什么。悬念太多,隐喻不断,含糊不清。犯了意识流的大忌。

情节性。《阳》情节较简单明了,流畅的叙述,电影与主题契合,节奏均匀,或缓或急,整个影片都是阳光的夏天。青春的散漫。衔接非常好,如讲故事一般。

影片《太》情节复杂,似乎不应去看故事里的时间顺序,时间顺序被打乱了,需要人重组和立刻的情景环境转换,人物等的变化和接连消失与上场,都显得有些措手不及和慌乱。虽然故事的最后,疯妈沿着铁轨跑和开头铺满鲜花的铁轨,首尾契合,但是,四个故事内部的连接还是牵强了些,人为地将故事情节复杂化、曲折化、离奇花,连贯性稍差、节奏让人捉摸不透,最后一个故事节奏较慢,非故事性的叙述逻辑性稍差。

共鸣性。《阳》共鸣性强。青春情感故事是一幕夹杂了少年初始的懵懂之美的戏剧。 米兰在片中是马小军他们青春年代里的一个背影,也是我们纯净在自我之境中目睹和创造的一个背影。米兰是我们共有的一个梦想,高高在上,有着“只可远观,不可亵渎”气质。那个年龄我们所向往的往往不是肉体和欲望,而是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一种异性的隐约和禁止之美。导演用最简单而直接的方式来表达青春的迷茫和困惑、时期青少年的生活状态和青春期困惑的真实描绘。

《太》的共鸣性稍弱。观影者起初只会觉得离奇,虽然导演一直妄图借、朝鲜战争这两段特殊政治时期人性来引起同情、关注、共鸣,但是,隐喻过多、情节错综、意向含糊、政治事件包含大量,造成观影者的距离感,减弱了共鸣性,对于根本没有此类生活体验或者类似想象,美无处而生。

其实,电影好比浓缩的人生,你可以看到各个时期的自己。用美学来体味电影,是你所能经历的最好人生。

参考文献:

第8篇:太阳的故事范文

今天,我在书上发现向日葵的花盘一直对着太阳,月亮出来向日葵不动。我知道它为什么叫“向日葵”了。因为它每天都向着太阳。太阳的名字叫“日”,它的名字就出现了两个字叫“向日”,它又是一种葵花,所以它的名字叫“向日葵”。

我想象着,它每天对着太阳,好像在和太阳说悄悄话。他们在说什么呢?是太阳在给向日葵讲故事吗?向日葵不对着月亮,可能是月亮不会讲故事吧。也可能是太阳想告诉向日葵世界上所有的事,也可能向日葵请太阳陪它玩,和它一起做游戏。

二年级:吕寻阳

第9篇:太阳的故事范文

第一个讲故事的小朋友是班上表达能力最好的王景,他与大家分享的故事是《快乐的鼠小弟》。王景自信勇敢地站在前面,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故事情节叙述得也很完美,只是他讲述的速度太快了。我及时摄录下王景讲述故事的过程,在称赞他的同时也提出了要求:“希望下次讲述时速度不要太快哦。”王景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议。

晓阳平时说话有点口吃,一着急更难以流畅、完整的表达。轮到晓阳讲述故事了,我着实为她捏着一把汗,心里也有点紧张,担心晓阳一着急又会口吃,其他小朋友的取笑会让她更没有自信。而晓阳的表现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只见她不慌不忙地说:“大家好,我带来的故事名字叫《四个苹果》……”我激动地带头给她鼓起了掌。在热烈的掌声中,晓阳扬起了她自信的小脸,继续讲述着她的故事。不知不觉,三分钟过去了,虽然晓阳仍出现了两次口吃,但大家丝毫没有注意到,全都沉浸在她的故事中。

我把晓阳讲故事的表现及时反馈给晓阳妈,晓阳妈激动地说:“我担心晓阳讲不好,就给她选了一个简单的绘本故事,如果她忘记故事情节,看到画面也能想起来。谢谢老师给孩子展示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