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怎样写记叙文范文

怎样写记叙文精选(九篇)

怎样写记叙文

第1篇:怎样写记叙文范文

关键词:记叙文描写 凸显品性 生活创新 反映社会

在记叙文写作中,描写必不可少。我们习惯于向学生讲述描写的必要性,并且细致地拆分为正侧结合、肖像、动作、语言与心理等多种描法。但操作起来,整体效果还是有所欠缺。所以,我试着从整体功效方面做一些探讨。

一、用细节描写凸显人物性格。尤其是内心深处的品性

在讲述《林黛玉进贾府》时,文中对于黛玉的肖像有三次描写,第一次是众人眼中的黛玉,“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第二次是熙凤眼中的黛玉,“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第三次是宝玉眼中的黛玉,“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三次一一道来,不嫌重复吗?

我们看,众人虽也赞她不俗,但更多是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及大众化的审判:她有不足之症。凤姐见多识广,从她那句“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我们不光听出她有意的谄媚讨好,更听出黛玉确实容貌标致,气派非凡。但最让人心动的是宝玉的评判:他眼中的黛玉,多愁善感,美丽多情,娴雅多姿,冰雪聪明。就是一块透明的水晶,一清澈的碧玺,没有丝毫的人间俗气,而这正是他钟爱一生的品性,是不为世俗所容的清高,是真正灵性与性灵水融的维系。

而反观评判者,众人太过疏离,熙凤又太过直露与肤浅,宝玉对人的评判才是真正从对象的心理去探究她的真性情、大美好。那卓然于世俗之外的眼光,才是从宋代程朱理学后饱受压抑的现代人性的萌芽。

选文虽短,笔力千钧,抓住课堂阅读教学的精髓,有意引导学生的文笔,会有不菲的收获。

二、细节描写。要生活化。有创新

“母爱、父爱”是人类情感中永恒的话题,所以,一般从小学到高中,虽历经家庭作文、命题作文、各种不同类型材料作文等变换,但其中的真挚爱子之情、感恩之心不会变。可按说,随着年龄增长,感悟会越来越深,情感会越来越独到而浓郁,可大部分学生作文还是没有脱出“生病背着去医院、大雨中送伞、寒潮来了送衣服”等套路,不是说不让写这些,而是生活中那么多感人的点点滴滴,怎么就不能化成笔下鲜活的画面,时代是飞速发展的,人的情感也必然会带上鲜明的时代色彩,可惜,最应留心的地方往往是我们最忽略的地方。

学生习作片断:

你从不曾孤单/岳阳

在学生时代,这种亲情的力量,这种无私的奉献,不单单体现在上学路上后面总有为你拎小书包的的身影,放学到家桌上总有热腾腾的饭菜。他们为你付出的要远远比你所能发觉得多上十倍。也许,在外面,他们是粗鲁的工人;也许,他们会为了几毛钱和商贩争论不休。但是,只要回到家,他们会拿出最好的一面,即使外面的生活压力巨大,在你面前,也从不抱怨,他们要用他们认为最好的定义来化为行动,告诉你,做人要善于知足与正直,生活要乐观与坚强。他们是最平凡的人,却要为你开创一个有文化、讲文明的家庭环境,让你做一个和他们不一样的有修养的人。

当你长大了,成人了,以为可以独立踏上为生活奋斗的旅程了,其实,只要你回头看看,年迈的他们依然挥动正无力的双手向你召唤:在他们心中,你永远都是他们要保护的人。为此,他们决心要做你无尽路途的港湾。你出自父母怀抱,一生便如此注定,有他们的地方,便是你安然入睡的归宿。

无题/魏岚

我的童年是充满田野的金黄的。我总会在田野中奔跑,与小伙伴们穿行其中,嬉闹欢乐。母亲总说我是野大的小孩,头发剪得短短的,肤色被阳光晒得一点都不好看。索性家里人就把我当成一个男孩养了。可是母亲从来没把我当成儿子:她会给我买很多花裙子和漂亮的凉鞋,她总是说:“你是女孩子!别总是大大咧咧的!”在母亲的坚持下,我的头发渐渐长了,皮肤的颜色也慢慢被养回来了。值到现在,她也总会说:“你是女孩子,要学会……啊!”

只因为那是母爱!

点评:魏岚的作文片断真实感人,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在不受旁人影响甚至执着的唠叨与管束中,我们看到一位为女儿考虑长远,不敢丝毫松懈的慈母形象。而岳阳的文章片断更是反映出时代的独有特色――在经济发展而竞争也日益激烈的今天,那些普通的工人恐怕会更感受到生活的日益沉重。但他们可以在外面为涨工资多少而吵闹,为物价飞涨而计较,可在孩子面前,他们会隐藏起所有的不开心,省吃俭用为他营造他们认为最好的环境,希冀他能有一个与他们不一样的未来。对他们所表现的母性与父爱,我只能用“伟大”来形容。

虽然现在“魔幻现实主义”、“前现代、后现代”等主义流行,但我认为,最伟大的文学还应是关注现实,关注人性的文学。

三.细节描写要反映社会问题

躲年/刘齐

去年春节前夕,我随国内一个旅游团去埃及。旅游团五十多名成员,有骄傲之人,忧郁之人,天真之人,狡猾之人,俨然一个小社会了。小社会游走他乡,连听带看,满脑子新鲜事,自然有无穷话题,但经常谈起的却是故国春节,而且语多抱怨

有什么呀?不就是吃喝拜年放鞭炮嘛。吃喝没劲,鱼啊肉啊,啤的白的,过不过年都一样。还不如恢复票证呢。放鞭炮污染。缝六针的大口子。中国人报喜不报忧的毛病都是拜年拜出来的。七大姑姨的孩子呼呼往上冲,分浮财似的。现在这伙新新人类智商忒高,你给他压岁钱他不道谢,他先对着光看,看见暗藏的伟人头了,这才咕咚给你磕个头。应该给国家打报告,把春节取消算了,省得电视台那帮小子总挨骂。应酬太多。都是爷,得罪不起。价码越抬越高。拎个果匣子看老丈母娘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线路纷纷接通,喂喂声四起,拜年,祝福,询问做了什么饭菜,放没放鞭炮,包没包饺子,煤气足不足,天冷不冷,她给我打电话没有?电视晚会快开始了吧?谁当主持人?外婆身体不好,不一定看完。我爹少喝酒,多吃菜。囡囡别淘气,给你买好东西了。这边不行,连个春联都看不见……电磁波载着大家的话语噌噌往中国飞,没有一句是要紧话,也没有一句不是要紧话。

那一刻,焦躁之人安稳了,狡猾之人诚恳了,忧郁之人欢乐了,欢乐之人更欢乐。全体躲年者喊叫着,喃喃着,一起向“年”迎上去。天特别蓝,太阳特别亮,老天爷一分工负责中国的那个老天爷,他老人家一定在往埃及这边看。

点评:中国人的矛盾情结好像从来就不缺,大到做官还是隐居,小到过节回家还是旅游等等,不一而足。刘齐描写的场面很小,从这两个典型场景的对比中,我们却看到了时展中的观念悄悄地改变,看到国人的无奈与重压,但更看到那千万年来,骨子里浓浓的亲情血脉是谁也割舍不了的,或许这才是中华民族独特之所在。对这种宿命般的矛盾的揭示,我觉得正是刘齐的笔力深透之处。

“取法乎上,只得其中”,如果对孩子的描写没有开始时的高标准的启示,要想激发他们的文学才能,恐怕会走好多弯路。但实际上,这种标准难度并不高,只要他们认真观察生活,写出独特的自己那一个,就往往能表现社会冰山一角,所以,并不用特意多么强调,用心观察,积极创新,忠于生活,保留内心即可。

习作示例:

大爱吾师/方东晓

虽然称他为大师,但其实他只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数学老师。平凡,是因他只数十年如一日地耕耘在高中数学讲堂;但他的学识与人格魅力,足可堪称伟大。

一、学博为师,高山仰止

学博为师。高中,其实专业性已比较强。如果哪一科老师不能拥有广博的知识,老是让同学们问倒;或是虽满腹才学,但“茶壶煮饺子”,不能酣畅淋漓地给同学们以指导的话,大家是不买他的账的。而仅仅靠管、压、挤是不行的。说实话,作为一位出类拔萃的高中老师,并不容易。

但他总给我们带来如沐春风的感受。

作为一位差不多每年都要面对高考压力的老教师,他从不硬塞给我们什么高考必会之题型,必规范之步骤,必掌握之基础,必背诵之宝典,而是每节课除必巩固复习一些应扎实的基础知识题型外,其余时间会给我们带来系统中的两三道典型大题,然后放手让我们自己思考。小组成员讨论,激烈争辩,讲不酣畅的可以占领前后黑板,尽情地挥洒手中大图,演示给小组成员听,演示给其他组的成员听,甚至将惊奇的发现,演示给全班听。他或笑眯眯的给予鼓励,或耐心倾听,有时甚至会亲自给你组织观众,维持秩序。一题讲完,从台下雷鸣般的掌声与灿烂的笑容中,你真觉得再苦的拼搏,再多的汗水都值了。

也有毛头小子性急出乖的时候,蹿上讲台,讲了一半,忽然发现全拧了,于是脸红脖子粗,台下也全是善意的嘲笑。这时,他会难掩笑意的拍拍那人肩膀,调侃道:“别火烧屁股,做题要讲章法,先把大步骤规划出来。”然后,又面对其他同学,“不过,这股冲劲有年轻人的精神。”于是,我们对该同学会报以鼓励的掌声。

当然,最尴尬的是有的题大家全走入死胡同,全班一筹莫展。这时,他只是一两句话,你忽然发觉,呀!原来竟是这样。

高山仰止,愈觉其艰:数学,如此美妙;人生竞这般美好。

二、身正为师,景行行止

其实,高中校园也不是世外桃源、香格里拉。最惨烈的打斗差点就让我们这届赶上了。这年快过春节时,几位班干部上街采购一些联欢会用的物品,无意中竞惹上了当地的几个地痞流氓,被堵在校门外。

那天下午正要上数学课。闻知消息,平日温文尔雅的老师,二话不说就往外冲,同学们纷纷跟进,那些人见状气势先矮了三分。保卫、联防民警及时赶到,事情得以平息。但从此后,我们对他刮目相看:原来老师也可以这么有派!

他为人就是如此仗义:他从不会为谁爹官大而多加照顾;也不会吃请收礼而为难家长,反倒是家长们的热情时时使他为难。在他带领下,班里从没有分出三六九等,大家拧成一股绳往前冲,我们真正感到了集体的力量。

但他也有窝囊的时候。一天,他正在给我们这群高三生上课,忽然接到女儿(小学五年级)班主任的电话,说他的独生宝贝从楼梯上摔(实际上是被同学推)了下来。他咬咬牙,给自己在家的老母亲打了电话。老人赶紧打车带孩子去了医院:小腿骨摔出裂缝,踝骨骨裂。事后,学校、班主任、当事的孩子和家长,没有一个人出面做一句解释,说一句道歉的话,甚至都不知当事者是否有意为之。每天,当他背着孩子上学后来到班里,我们常常看到他紧锁的双眉。我们很为他痛心:他为工作、为学生付出一切,而为何却换来如此不公的回报?

不管生活中多少风雨,他从未因此耽误我们一节课。身正为师,他无愧此称号;景行行止,我们会薪尽火传,正直为人!

三、学人轶事,花边风月

(一)标准字帖:虽为数学老师,但他的一手好板书,一手好毛笔,如行云流水。真的,见过他的字,你会觉得买的字帖那么没精神,那么没生命力,而他的字,就如天空中疾掠的飞鸢,如池塘中欢快的游鱼,如娴静中若有所思的处子,笔笔都有一种灵动与美好。所以,凡是他教过的学生全拿他的字当字帖,如能得其一二神韵,那一定被同学艳羡不已。

(二)买菜不识数:计算,他就跟计算器一样准确迅速,他的心算堪称一绝。但去县城农贸市场买菜,则全是笑话:柴鸡蛋,九毛五一个,他干脆,“算了,太麻烦,一块钱一个算了”。白菜,三毛二一斤,他说,“行了,一块钱三斤吧”……以至于他买菜时,能引得卖菜的大爷大娘们笑声连连:这人傻啊。

但我们知道,他内心深处的悲悯情怀。

第2篇:怎样写记叙文范文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作文教学是一种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训练,是检验学生素质发展的一把标尺。然而实行“作文全程教学”,又是作文教学的一种新尝式。

一、作文全程教学之含义

全程作文教学,即指作文全过程的教学。它可包括三个阶段和四项延伸。三个阶段是:(1)动笔前观察借鉴的准备阶段;(2)动笔时确定中心,选材组材,起草成文的写文阶段;(3)动笔后的修改阶段。四项延伸是:(1)前伸到阅读中去,解决作文方法问题;(2)前伸到生活中去,解决作文素材问题;(3)前伸到日记中去,解决材料储备问题;(4)后延到批改评议中,解决作文能力提高问题。

二、全程作文教学之过程

全程作文教学要坚持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抓住提高学生思维和语言能力这一核心,以加强基储单项、综合三项训练为手段,把读与写紧密结合起来。以课文内容和写法为依据,有侧重地讲解作文知识,有重点地让学生练口练笔,实现知识的转化迁移,使学生从“读”的此岸到达“写”的彼岸。具体做法如下:

1、把阅读教学中的释题与作文教学中的审题拟题结合起来,让学生掌握几种方法。如审题,怎样弄清题目意思;怎样确定文章体裁;怎样确定作文范围(对象、人称、空间、时间、数量等);怎样抓住题目中重点词语;?怎样审明题外要求;拟题要结合阅读的释题,让学生把握以事件拟题、以人名或人称拟题、以物拟题、以时间地点拟题、以中心思想拟题等。

2、把阅读教学中段落的划分、中心的归纳与作文教学的立意和谋篇结合起来,让学生把握作文思路,弄成布局谋篇的能力。如:按时间顺序记叙,怎样按时序步步深入;按空间顺序记叙,怎样选择观察点,怎样移步换景;按事情性质归纳记叙,怎样按逻辑关系构思编排。同时让学生认识和掌握几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记叙,怎样概括叙述,怎样具体叙述;描写,怎样进行场面描写,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外貌或肖像、语言、动作或行为及内心活动);抒情,怎样与叙述、描写相结合;说明,怎样做到有条有理。

3、把阅读教学中的词句教学与作文中的遣词造句结合起来,做到学而致用。

第3篇:怎样写记叙文范文

要清楚地写出一件事,重要的是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叙述清楚,尤其是把事情的经过要写得具体明白、条理分明。例如,课文《草》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一件事:红军过草地的时候,重病在身的周副主席得知红军战士因误食有毒的野菜而中毒的险情,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不仅仔细辨识毒草,而且亲口咀嚼毒草,命医生放下自己去抢救中毒战士,果断做出英明决策,引导红军战士正确对待困难。整件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得十分清楚、具体,读来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那么,如何才能把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叙述清楚呢?

一、要交代清楚记叙的六要素。写一件事要做到清楚、明白,就是要把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向读者交代清楚,以便读者掌握事件的全貌,进而正确地理解这件事所表达的思想意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是记叙的六要素。其中,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记叙文的基本要素乙不但要把它们写清楚,还要写完整、具体。写一件事,如果不了解事情发生的原因,那就无从下笔;如果只写事情的起因和经过,而不交代结果,读者就会迷惑不解。只有把事情的经过叙述清楚,准确地反映人们在这个过程中的表现及其相互关系,才能达到揭示事理、刻画人物、表达中心思想的目的。

二、要合理安排记叙的顺序。要把事情的发展过程叙述得完整、明白、清晰,就得讲究并掌握记叙的顺序。有各种各样的记叙顺序,最基本的是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①时间顺序。事情总是随着时间的进程发展变化的,所以记叙文常常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束的时间先后,依次叙述,这种写法称为”顺叙”。为了突出叙述的重点,也可以把事情的结局或关键部分先写出来,造成悬念,然后按时间顺序追叙事件发展的经过,这叫“倒叙”。使用倒叙,一定要注意“倒叙”和“顺叙”部分的衔接。这种叙事的顺序虽然颠倒了,但事情发展的过程、脉络仍然很清楚。在顺叙的过程中,有时要插入另一些有关的情节,以补充、衬托主要情节,这叫“插叙”。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顺叙是最基本的叙事方法;所谓倒叙,除结局提前外,文章的主体仍是顺叙;至于插叙,只是在叙述中插入某些片段,文章的主体也还是顺叙。②空间顺序,即按人物在事情发展过程空间位置的变化来组织安排材料。按时间顺序写和按空间顺序写这两种记叙事情过程的基本方法,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例如《老山界》,就是按照红军翻山的时间先后以及行踪变化的顺序写的,这样写,事情发展的过程显得清楚而又自然。

佳作展示 我的故事 安徽宋店中学茂林文学社 张利荣 事情发生在我6岁那年夏天。一天中午,爷爷从街上买来几个大西瓜,其中一个特别大,足有二三十斤重。爷爷知道我嘴馋,便交代我说:“这几个小西瓜你尽管吃,那个大的留到立秋那天大家一起吃,那天,家里会有客人来。” (交代起因,埋下伏笔。)

不过,只两天,几个小西瓜就被我轻易“消灭”了。这时,我又开始惦记那个大西瓜了:这么个大西瓜,我怎么吃得下?(过渡自然,掀起波澜,造成悬念。)

有了,我突然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我记得有一次跟妈妈上街买西瓜,卖西瓜的老爷爷用小刀在西瓜上开了个小洞,然后挖出一小块给我尝一下,最后又安了上去。对,就用这办法,想到这里,我马上去找小刀。刀子找来后,我学着老爷爷的样子,先在西瓜上小心翼翼地划了个三角形,然后再把它挖出来,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哈,太甜了!比那些小西瓜可好吃多了。吃完后又把它盖了上去。这下,我再也管不住自己的馋嘴,便一口气在西瓜上开了十几个这样的洞,每次都咬上一口再盖上去。不一会儿,我的肚子就变得圆鼓鼓的,再也无法吃下去了。再瞧那个大西瓜,还真看不出什么蛛丝马迹,这才放心地去睡觉。后来的几天里,大西瓜上又被我开了不少小洞。(叙述偷吃西瓜的经过,具体、细腻。)

立秋那天,奶奶去拿西瓜,发现地上有一摊水,原来西瓜已经烂了、奶奶问这是怎么回事,爸妈都说不知道。又问我怎么回事,我若无其事地说:“不知道。”但心里有些害怕,睑上也露出不安的神情。(细节真实。)

这时,爸爸好像看出了其中的端倪,把我叫到他身边,和蔼地对我说:“你过来,对爸爸说这西瓜是怎么弄的?”听了爸爸的话,我得意地拿起小刀。学着卖西瓜老爷爷的样子,在西瓜上划了个三角形……(道出事情缘由,整个事件水落石出。)

“哈哈哈……”还没等我挖出来,全家人哄堂大笑,我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收尾自然,写出了家庭的快乐和温馨。)  [点 评] 作者写的是自己童年时的一件小事,文章充满了生活气息,读来让人忍俊不禁。

文章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得清清楚楚。条理丝毫不乱。

第4篇:怎样写记叙文范文

一.初步设想

按照人民中学国家课程校本化研究之一《写作》的总体要求, 高一的写作任务核心是复杂记叙文之叙事能力的养成。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我们将复杂记叙文的叙事能力的养成细化为:1、叙事的隐显2、叙事的曲折3、叙事的呼应4、叙事的错综5、叙事与描写6、视角与人称。

高中记叙文低幼化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也为了有别于初中记叙文教学,所以,高一记叙文教学准备研究复杂的记叙文。高一下学期着重研究叙事能力的养成。

所谓复杂的记叙文,即在一个貌似简单的故事中,还隐藏或暗示着若干个故事和其他丰富的内容,这些东西需要通过文中的蛛丝马迹,借助读者的想象得以呈现。这些隐藏的故事和内容对丰富文章内容、扩展文章背景、深化文章意义、增添文章魅力都有作用。总之,使文章充满张力。

叙事的隐现,就是指作文既要写一个完整的故事,但这个故事要包含更多的内容,也就是要符合“冰山原则”,没有直接说出来的要比说出来的多得多。

叙事的曲折,是指叙事要注意悬念、转折、发现、摇摆,甚至峰回路转,出人意表。

叙事的呼应,就是指在结构上要注意伏线、照应,在文章的适当部位点染、暗示。

叙事的错综,既是指明暗的线索交杂、故事内容穿插,又是指人称变化、视角变化、语言变化等。

叙事与描写,是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怎样随文章内容和写作要求合理使用这两种表达方式是学生困惑的问题。尤其不会描写,不知道怎样与叙事结合,怎样化记叙为描写。

人称与视角,是一个比较现代的写作问题,是随现代小说而出现的新的研究方向。在高一研究这个问题,是为了引导阅读,并试图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去,是高中作文写作教学的与时俱进的一种考虑。

二.深入讨论

初步设想交给全组讨论,并及时收集了反馈的意见。这些意见归纳起来是:

1.高中记叙文写作最大的问题是“低幼化”。体现在选材、立意、构思、语言等各个方面,并不仅仅是叙事的技巧、叙事能力的不足。只从叙事的技巧、能力角度研究高中记叙文教学,不能解决主要问题。

2.这六个方面,涉及到写作的专门技巧,有些过于简单,比如“叙事的呼应”,这个问题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有些过于艰深,比如“叙事的隐现”和“叙事的错综”,这是很高的写作技巧,不属于高中作文教学普遍的教学要求。有些又过于超前,比如“视角与人称”,虽然教材或者课外阅读会涉及这些技巧、知识,但并不是高中作文教学能够解决的问题。

3.高一学生的生活范围小、生活阅历浅,他们的直接经验是比较有限的`,对生活的观察、感受、分析、认识、表述能力有限。这样就必须强调积累间接经验,强调借助语文学习、课外阅读、校外体验、活动参与等开阔视野,增加见闻,促进思考,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作文教学。具体到这一学期的作文教学内容,就不应该局限于技巧、能力的养成,而应该在如何解决“选材低幼化、立意浅薄化、构思雷同化、表达贫乏化”上下功夫。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让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深化。

4.文章以内容取胜。许多短小精美的传世名作,并不是技巧有多么高超,故事有多么曲折,往往是简单的故事,平淡的故事,却有深厚的内蕴,动人的力量。而这些内蕴和力量,来自于作者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来自于作者对生活的深切的观察和感悟。如果舍弃这些重要的方面,而只研究技巧、能力,是否本末倒置?

5.高中作文教学,要紧紧抓住“深化”这一点。何谓复杂记叙文?就是在文章的任何一个方面深入下去,见人所未见,思人所未思,悟人所未悟,言人所未言,这就是复杂。与其说,高中作文要写复杂的记叙文,不如说,高中作文要写比初中深入的记叙文。所以,与其研究如何写复杂的记叙文,不如研究如何写有深度的记叙文。复杂,不如深化。

6.“低幼化”是高中生记叙文最大的问题,是学生语文素养低下的综合表现,反映了学生思维能力低下、情感感受能力贫乏、语言表达能力孱弱的现状。要正视这一现实,并着手进行研究,分步探索,分类解决。这是高中作文教学研究的牛鼻子,也是作文教学的突破口。

7.原方案的亮点是,提出了高中作文记叙文教学立足于初中作文教学的基础上怎样突出高中作文教学的特色的问题。高中作文教学不是初中作文的简单重复和反复强调,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是从一个新的视角审视学生的作文能力的养成和发展。作文能力,特别是记叙文的写作能力,不完全是一个线性正态发展的过程。作文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准确地说,作文是人的成长史,特别是心灵成熟史。只有牢牢把握人的成长这一主线,才能让高中作文教学教到学生的心里,才能让学生写出从心里流出来的故事和情感,而不是挤出来的微笑与眼泪。

三.修订更正

高一下学期作文教学研究内容(修订稿)

主旨:如何写有深度的记叙文

内容:1.烛照的目光,广阔的视野(选材)2.独到的体悟,缜密的思考(立意)3.曲径通幽处, 新奇扑面来(结构)4.你的语言, 你的味道(语言)5.弦外有声, 言外有意(隐现)6.不同的人称, 不同的视角(现代)

阐述:

1.记叙文记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习见的、日常的,并不追求险怪、诡谲。但与初中记叙文写作相比,要求将平常的故事写出独特的味道来。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材时对自己确定的写作内容,用新的目光来审视和探究,在新的视角下看看这些以前写过的生活,有了哪些新的感受、体验、觉悟。这个新的视角,就是学生的人生体验、思想进步、感情深化。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多,生活范围的扩大,兴趣爱好的广泛,阅读经验的累积,视野也在不断的扩展,选材的广度和自由度也在扩展。这两者的结合,就是高中作文选材上的深化。

2.同样的生活内容,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体会是有差异的。在相同的年龄阶段,每个人的体验也会有差异。作文就是要求我们把这些差异写出来。这种差异就是独特的体验。能不能体会到这些非常个人化的体验,能不能叙写出这些体验,是学生作文成败的关键。另一方面,在作文时,能否用细致生动的语言,写出自己隐约缜密的独特感受,则是更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作文指导、批改、讲评、复写等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启发、引导和纠正。

对自己独特感受进行体验和分析的过程,其实就是立意的过程,就是决定文章立意高下的过程。对于高一记叙文的立意,相较于初中记叙文的立意,这样一个过程,就是立意的深化。

3.记叙文要求写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学生的困难在于,不清楚故事与情节的关系。往往只按照线性逻辑平铺直叙一个庸常的故事,所以表现在内容上,就是大同小异,陈陈相因。表现在情节上,就是索然无味,读头知尾。故事是按照时间顺序逐步推演的,情节则是作者写作时设计的。故事的推演是事实,不可更改。情节则可以安排、穿插、重置,可以单线发展,也可以多线并进,还可以交缠推动。所以我们无法创造故事,却可以设计、改变情节。初中作文一般只要做到故事和情节的一致,故事和情节是等同的。

在初中作文写一个完整故事的基础上,高中作文在情节上的深化,就是要在情节上学会各种叙事的技巧,比如明暗线索、倒叙、插叙、巧合、悬念、发现、转折、摇摆、隐现、人称、视角等等。

4.语言是作文能力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涉及的问题很多。在学生作文语言单一化、学生腔的背景下,我们只能就学生语言的个性化做一点探讨。从这个角度入手,可能比较能够改变现状。我们强调“你的语言,你的味道”,重点是“你的”。“你的”,就是要求写出你的日常语言,你的文学语言,你的个性化语言。在教学实践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造性地表达。

初中作文教学对语言的要求,主要是规范、准确,高中作文在语言上的深化,就是更强调个性,强调在个性表达的基础上,形成一点个人的味道。

四.反思检讨

如何确定高中记叙文的研究内容,如何确定高一下学期记叙文教学的重点,我们经过了一个认识的过程。从最初确定的“复杂记叙文之叙事能力的养成”,到“如何写有深度的记叙文”,我们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探讨、修改、确定。

“复杂记叙文之叙事能力的养成”这个主题,有其优点,它提出了“高中作文记叙文教学立足于初中作文教学的基础上,怎样突出高中作文教学的特色的问题”,明确了“高中作文教学不是初中作文的简单重复和反复强调,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是从一个新的视角审视学生的作文能力的养成和发展”的思路。但过于专门化,过于艰深,很难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有效解决。

第5篇:怎样写记叙文范文

一、减少抒情议论,突出记叙描写

记叙文中的议论与抒情是叙述与描写的总结与升华,是“点睛之笔”,所以话不在多而在精。记叙文写作时若长篇大论或肆意抒情,就会喧宾夺主,影响记叙文体。杨绛先生的《老王》一文就很好地处理了抒情议论和记叙描写的关系。文章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回忆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断,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形象,表达了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不幸者的关心、同情和尊重,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社会应该以人道主义精神来关心不幸者。显然,文章的主题是深刻的。那么,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一深刻的主题的呢?文章第一部分,写了老王困难的生活境况和不幸的遭遇;第二部分,写了老王为杨绛干活的情况:他为“我”家送冰,主动将车费减半,然而他送的冰比他前任的大一倍,冰价相等;他送默存上医院,坚持不收钱,“我”硬给他钱,他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第三部分,写老王得病以至死去的情况,重点描述他临死前送鸡蛋和香油给“我家”的情形。通析全文,就表达方式而言,除最后一句话外,几乎全是记叙和描写,很少有抒情和议论,更没有大段的抒情和议论,但是作者对社会底层人物的同情之心和关心不幸者的主题却在记叙和描写中得到了有力的表现。

可是一些同学写作时,议论开头,抒情结尾,中间加一个故事,这种用议论文的框架写成的记叙文,其实不是记叙文。记叙文应靠精当的记叙和精彩的描写征服读者,为了保证有足够篇幅去描绘精彩的生活画面,记叙文应当减少抒情、议论的内容。

二、缩短时间流程,截取精彩瞬间

让人记忆深刻的记叙文,往往是截取故事的某一段,通过这一段的精细描写来显现全程。《雷雨》一文只写了一天一夜发生的事情,却写出了30年里的故事。作者运用了插叙、倒叙等手法截取了一些精彩瞬间,使叙事相当精彩。而有些同学总是这样写记叙文,故事从何时开始,文章就从何时创笔,写作时间和故事的实际时间同步,一写就是几个月、多少年。这样写虽然故事明晰,线索清楚,但是难免陷入流水账式的记录,这样的文章往往只注重事件交代,有过程而无重点,重概述而轻描写。所以这种写法是不可取的。

可能写作时有些同学会觉得有些写作材料过程性较强,实在无法截取片段,写作时似乎只能与故事同步。其实,任何过程都可以通过片段截取得以展现。如学生作文《沉默的父爱》一文主要表达的是沉默的父亲,沉默的爱,但那沉默之中所蕴含的是热切的鼓励,狠狠的鞭策和殷殷的期望。正是这沉默的父爱,指引着“我”一步步成名,成长为一个像父亲一样的,如山一般的男人。文章选取6岁——16岁——昨天这样三个时段,而每一个时段实际只截取一个镜头:6岁时学自行车跌倒而父亲看着“我”冷漠离开的镜头,16岁时“我”在台上领奖而父亲看也不看就离开的镜头,临上考场前父亲在校门口挥手的镜头。这三个镜头,就实际发生的时间而言,每个镜头仅1分钟的时间而已,但这三个“1分钟”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父亲对“我”的培养过程,展现了“我”在父亲指导下成长的过程,颇具感染力。

三、强化再现意识,写出生活细节

许多同学写记叙文时,之所以大段地抒情、议论,就是因为缺少再现意识,只会介绍故事梗概,不会通过细节描写再现故事的现场,再现现场的人和物。如果有足够的再现意识,懂得记叙文就是要生动形象地再现故事,何愁没话可写呢?

高尔基的《母亲》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当母亲接替被捕的儿子去送传单时,被敌人发现了,她害怕、动摇,但最终战胜了自己的软弱。怎样叙述这个故事呢?我们来写或许几句话就没有了,高尔基是这样写的:

他们认得她,她被他们盯住了。——这是显而易见的。

“完蛋了吗?”母亲问自己,但接着是颤抖的回答:

“大约还不妨事吧……”

她向四周望了一遍,什么也看不见了,各种想法在她的脑子里像火花似的一个个爆燃起来,然后又一一熄灭。

“丢掉箱子逃吗?”

但是另外一个火花格外明亮地闪了一下。

“丢掉儿子的演说稿吗?让它落到这种人的手里去……”

她把箱子拿到身边。

“那么带了箱子逃走吧?……赶快跑……”

这些想法好像烧疼了她,疼痛刺激她的头脑,好像一条条燃烧着的线似的抽打着她的心。

这些想法使母亲痛苦,并且侮辱了她,逼着她离开自己,离开巴威尔,离开已经和她的心联在一起的那一切。

母亲感到,有一种敌对的力量执拗地紧抓住了她,紧紧地压迫着她的肩膀和胸膛,玷污她,使她陷在死一般的恐怖里。

她觉得,太阳穴里的血管在猛烈地跳动着,发根很热……

这时候,她心里鼓起一股好像震了全身的猛颈,吹灭了这一切狡猾而微弱的小火星,像命令一般对自己说:

“可耻啊!”

她立刻觉得振作起来了,她把主意完全打定之后,又添了一句话:

“不要给儿子丢脸!没有人害怕!”

几秒钟的动摇使她更加坚定了,心也跳得比较平稳了。

第6篇:怎样写记叙文范文

安徽  鲍亚民

阅读是我们获得语文知识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接触并掌握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什么是阅读呢?我们所说的阅读,是指使学生学会深入地理解阅读材料,学会高效地筛选和掌握阅读信息,学会在阅读中分析和领会,还要学会在阅读中欣赏和品味,从而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那么,怎样阅读才能既省时又有效呢?

一、整体感知,了解“写了什么”

通过分析题目,抓住记叙文的六要素,通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从整体着眼,紧扣文体,充分感知材料,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主要思路。

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不是在每篇文章中都出现。对前三个要素作者常常根据文章的需要,有的在文章开头点明,有的在文中暗示,有的因读者明白不需要交代而省略,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二、整体分析,弄清“怎样写”

通过“摸顺序,探思路”,从整体着眼,分析文章的结构。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即布局谋篇。主要方法是理清记叙的线索,抓住记叙的顺序,辨清记叙文的人称,分析文章的段落、层次、过渡、伏笔、照应、开头和结尾。

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要明确故事发生在美国的哪个城市?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爬悬崖的一共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是哪几个?那座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这些问题解决了,这篇文章也就容易弄懂了。

三、整体领悟

通过“抓关键,想意图”,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中心句子、重点段落,将文章读透。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进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弄清“为什么而写”。

四、整体鉴赏

通过“细对比,品词句”,将文章的精妙之处读熟;分析文章的主旨;了解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及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细心品味哪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好,即了解“写得怎么样”。

五、整体运用

把文章读活,懂得“怎样去写”。平时,注意摘抄文章中的名句名篇,积累词汇,写读后感,写读书评论或模仿作文;也可以围绕每单元的训练重点,从自身实际出发,以课文或语段为范例,进行基本功综合训练。从读到写,掌握规律;以读促写,逐步提高。

245200安徽歙县二中  鲍亚民 05596516310(电话)

第7篇:怎样写记叙文范文

1.找准作文中记叙描写的重点。

2. 在确立文章中心的基础上升华主题。

教学过程:

一、 导入题解

三国演义中有刘关张的“桃园三结义”,写作时也有三个“好兄弟”,能帮我们把作文写

得更生动,他们就是作文的三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今天我们学习怎样把它们很好地用到作文当中,去写好一件事,特别是把事件中最触动自己心灵的东西写出来,实现作者与读者的心灵交换,让你的作文充满打动读者的力量。

二、 原题回放

《走一步,再走一步》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最触动我心灵的是父亲“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人生哲理;《散步》记叙的是全家的一次散步,最触动我心灵的是家人意见不同时“我”的重要性;《冬夜的灯光》记叙的是“我”的一次出诊经历,最触动我的是出诊路上寒夜里引导“我”的灯光。写一件事,关键是把最触动自己的因素写细腻,写深刻,请你试着写自己经历过的一件事,努力把触动自己的情节、细节或者感悟写好,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要求:写记叙文,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的表达方式;题目自拟,尽量表达写作的重点;不少于500字。

针对作文要求,很多同学选取了一件事情来写,来龙去脉基本能交代清楚,但是大部分同学的作文没有充分地表达出灵魂深处的感受,写得还不够生动细腻,更谈不上深刻,比如大家手中的这篇文章《捉蚂蚱》,选材很好,但是在记叙、描写、议论上还存在许多遗憾。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能够很好地修改一下这篇作文。

三、 课文领路

展示《走一步,再走一步》原文片段,问题设置:文章为了表现自己感悟到的人生哲

理,可以重点写爬下悬崖的过程,作者却为什么屡次强调“我”“恐惧、害怕”的心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预设答案:“我”越是恐惧害怕,下不来悬崖,对爸爸的“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引导领悟就越发深刻,用心理描写为下铺垫。可见,记叙描写的重点都是为表达议论做准备。

表达文章的中心,要与记叙的事情紧密结合。

比如《散步》,作者由一件小事开篇,结尾写道:

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本来是背着一老一少,在作者眼里怎么变成了“整个世界”?这个结尾给了你怎样的启发?

虚写,用象征表现了作为中年人肩负整个家庭、整个社会的重大责任感、使命感,背着老人、背着孩子,幸福地走着。这句话很好地升华了文章主题,可谓神来之笔。

试试你会给《捉蚂蚱》这篇作文改个结尾吗?

四、达标拓展

题目好比文章的眼睛,怎样给文章起个好题目呢?既要简洁明白,又要突出中心。比如《走一步,再走一步》,用“我”感悟到的哲理当题目,而不仅仅写一次冒险脱险的经历;《冬夜的灯光》不是用“一次出诊”做题目,而是选取 最温暖“我”的心灵的“灯光”做题目,快去试试吧,给你的文章起个好题目,擦亮文章的眼睛。学生思考,修改交流。

五、小结

记一件事,找准记叙描写的重点,把这个重点写丰满了,文章自然充满打动人心的力量。

附:作文《捉蚂蚱》片断与升格

有一年秋天,我和奶奶还有杜亚琪去了田里收割玉米。

到了田野,只见到处一片金黄。这时,收割机正好到了我们的地里。奶奶去帮忙了,我闲得没事,就想到割过的地里走走。到了地里,只见有一个绿色的东西忽然从我眼前跳过,我当时很疑惑,心想:这是什么东西呢?于是,我为了能搞清心中的疑惑,开始趴到地上,进行了“地毯式”搜索。

我慢慢地移动身体,仔细地盯着地面不放,生怕放过一个生物。这时,我忽然看到了一个活动的东西,以为找到了心中的疑惑,可一看,原来是只蜘蛛啊!蜘蛛不会跳,自然不是我要找的东西啦。之后我看到了又一个绿色的东西从我眼前跳过,是蚂蚱!我高兴极了!立刻来了劲儿,一下子捉住了它。升格修改:我小心翼翼地慢慢挪动身体,微微俯下身,那个调皮的小蚂蚱神气十足故意也往前爬了一点,正当我准备出击捉住它的时候,这个小家伙却灵活地一跳,反倒把我吓了一大跳。它得意洋洋地回头“瞥”了我一眼,嘿!向我挑战呢!

第8篇:怎样写记叙文范文

一、整体感知,了解“写了什么”

通过分析题目,抓住记叙文的六要素,通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从整体着眼,紧扣文体,充分感知材料,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主要思路。

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不是在每篇文章中都出现。对前三个要素作者常常根据文章的需要,有的在文章开头点明,有的在文中暗示,有的因读者明白不需要交代而省略,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二、整体分析,弄清“怎样写”

通过“摸顺序,探思路”,从整体着眼,分析文章的结构。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即布局谋篇。主要方法是理清记叙的线索,抓住记叙的顺序,辨清记叙文的人称,分析文章的段落、层次、过渡、伏笔、照应、开头和结尾。

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要明确故事发生在美国的哪个城市?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爬悬崖的一共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是哪几个?那座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这些问题解决了,这篇文章也就容易弄懂了。

三、整体领悟

通过“抓关键,想意图”,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中心句子、重点段落,将文章读透。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进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弄清“为什么而写”。

四、整体鉴赏

通过“细对比,品词句”,将文章的精妙之处读熟;分析文章的主旨;了解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及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细心品味哪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好,即了解“写得怎么样”。

第9篇:怎样写记叙文范文

关键词:高考作文; 应对; 方略; 补救

作文在高考语文乃至整个高考中的突出位置,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但作文能力很难在短期内迅速提高,它要靠学生的长期积累,包括读与写,也包括对生活的深入理解和思考。那么,对临近高考的高中生来说,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能得高分,知道如何避免考场作文时的一些失误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结合教学实际经验就此问题加以论述。

一、金榜作文的得分点。

1、积累的高效性调动。在作文开头或作文当中能让人看出,你善于把自己平时积累的相关材料迅速地、大量地从记忆的库存中提取出来,并以富于感染力的方式作出驱遣和表达,从而展现你比较渊博的学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势的记忆力。

2、题旨的独到性发挥。不论什么形式的问题,出题人必然有一个命题意图,其中包括引导作者要表达怎样的主题思想,这就是题旨。但题出来往往就不再完全受命题人的左右了,他可能或可以表达在或不在命题人意料中的种种思想观点,有独到之见或新鲜创见,更有认识价值,往往会得高分。

3、叙事的带情化处理。文学作品都是主情的,感染人、打动人是它们的主要功能,人们也以此作为衡量它们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准。叙事的情绪化、感情化,亦即叙述中带上必要的感情倾向和感彩,无疑会增强文章感染力、幼情力,从而取得良好表达效果。

4、情节的匠心化设计。考生大多写议论文,写记叙文的较少,写小说或近似小说的更不多见。如果能把记叙文写得情节曲折跌宕、变幻多姿而引人入胜则为佳品。

5、语言的精彩性追求。文学和文章的艺术,都是语言的艺术。例如《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2007年优秀作文),全文句多骈偶,辞藻华丽,音韵跌宕,节奏铿锵,表现出很高的文学和语言素养。

6、体式的新颖性尝试。新材料作文极大地鼓励了作者的创造热情。高考作文中尤以体裁、形式上的创新引人注目。历届作文中出现了实验报告、考试答卷、会议纪要、对话节目等新颖题材。

7、亮点的特殊化安排。亮点即闪光点,指事物身上最精彩耀眼而引人瞩目,受人赞赏之处。包括精彩的议论、描写、语句、细节等。亮点是作者知识、才情、文采、技能、见识等的集中展示之处。任何一个聪明的作者,都不应该吝惜这种展示。

8、标题的醒目化配置。例如《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就这样,年年岁岁》、《当记忆流经奥斯维辛》,这些好的标题或飘逸浪漫、或含蓄典雅、或诙谐别致、或简洁明快。用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或流行词语,字面上给人美感,还体现了作者的某种创造性或逆反性思维。

二、高考作文的常见失误与临场补救。

1、审题不细,行文跑题。转移话题型,如以“音乐”为话题的作文《拜拜,我的钢琴》,前半部分写儿时练琴的愉快,后写因忙于考试没有时间练琴了,改成了对应试教育的批判。偏离题意型,现在思辨性的问题较多,让大家思考论证的是两种或几种现象、思想等的辩证关系,行文中只谈及一种事物或思想,就是偏离主题。另起炉灶型,这类表现就是把作文要求写的主题放在一边,自己另立主题、写与文题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此时,考生可寻找所写内容与题意的契合点,结尾加上力挽狂澜和扭转乾坤的一笔,把文章带入“正途”。

2、认识肤浅,思想幼稚。立意的深刻是指确立的主题不是人所共知的肤浅的道理,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出更深层的意蕴。考生作文存在认识浅显、观点片面、思想简单偏激等幼稚化倾向。

3、材料陈旧,缺乏新意。材料新要求我们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选取新颖,有针对性的现象、事件等入文。考生在写作中,如果引用例证时,因记忆不准而张冠李戴的事情时有发生,可用如下方法处理:数字、名称不准可用模糊、笼统的说法。历史先贤等,引用不准可以不用明引而用暗引。

4、语言贫乏,令人生厌。要让自己的文章有文采,如引用诗文名句、成语俗语、典故故事、流行歌词等,还可以使用多种修辞方法等,还要富有激情。记叙文,可以增加细节描写或抒情性、议论性的文字。议论文则可以修饰论据,包括引用诗文、名言、事例,使用修辞等。也可对事例做点分析、评论、说点体会。或看看有无对比性内容,可以换角度去写。

5、文体混乱,不伦不类。关于体裁有这样一个原则,就是动笔前可以自由选择,动笔后必须从一而终。如有这种情况,可及时调整,论文变记叙文,就要删节一些议论,文章头尾加上记叙性文字;记叙文变议论文则需要去掉一些叙述多加些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