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精神卫生工作计划范文

精神卫生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精神卫生工作计划

第1篇:精神卫生工作计划范文

一、目标

(一)基本建成覆盖全镇、功能完善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系统。至年底重性精神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90%。

(二)普及精神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对重性精神疾病系统治疗的认识。

二、工作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二)、领导小组分工

赵同志:全面负责全镇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档案建立及管理工作。

曾同志:负责全镇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的领导、检查、协调。

杨同志等:具体负责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三、范围和内容

(一)范围:全镇范围内实施。

(二)实施内容

1、培训:按照实施方案和技术规范要求,做好人员培训。制定培训工作计划,分期分批、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精神病防治专业人员、患者家属等相关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增强患者家属护理、居委会人员相关知识与技能。

2、信息收集:接受过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相关培训的专(兼)职人员对辖区人口进行调查,收集在医疗机构进行明确诊断的重性精神病患者信息(重性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双向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障碍等。发病时,患者丧失对疾病的自知力或者对行为的控制力,并可能导致危害公共安全和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长期患病者可以造成社会功能严重损害),并做初步筛查工作。收集没有明确重性精神病诊断,但有危险性倾向的人员信息,再建议其立即到专业机构诊断治疗的同时,上报上级精神病防治专业机构(三台县民康医院)和县疾控中心。

3、收集确诊病例资料。卫生院每季度统计在档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病例信息,汇总后上报县级精神病专业机构。

4、病情评估: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在纳入管理的时候,由县级及以上专业医疗机构进行一次全面评估,检查患者的精神症状和躯体疾病,为符合诊断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建档登记的内容包括患者及监护人姓名和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患者精神疾病家族史、初次发病时间、既往诊断和治疗情况、既往主要症状、生活和劳动能力、目前症状、服药依从性、自知力、社会功能情况、康复措施、总体评价及后续治疗康复意见等。

5、定期随访:对于纳入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每次随访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精神卫生、用药和家庭护理理念等方面的信息,督导患者服药,防止复发,及时发现疾病复发或加重的征兆,给予相应处置或转诊,并进行危机干预。对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在现用药基础上按规定剂量范围进行调整,必要时与原主管医生联系或转诊至上级医院;对伴有躯体症状恶化或药物不良反应,应将患者转至上级医院。

6、患者报告:发现有危及他人生命安全或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和形象行为者为疑似精神疾病患者时,应立即拨打“110”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由公安机关执行公务的人员送往就近或者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明确诊断。

第2篇:精神卫生工作计划范文

为积极响应做好精神疾病的防治工作,预防和减少各类不良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保障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2004〕71号、《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教体艺〔2008〕12号以及《富阳市精神心理卫生工作实施意见》(富政函〔2008〕53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的原则,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探索符合我市青少年实际的精神心理卫生工作发展思路,建立健全服务体系,把防治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学校和基层,为青少年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人群提供良好的服务。三、工作要求及职责分工一工作要求1.建立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社会广泛参与的青少年精神心理卫生工作体制和保障体系,降低青少年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发病率、复发率和致残率,提高就医率和就学率,减轻精神疾病造成的家庭负担,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稳定。2.高度重视青少年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与干预,使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得到及时的发现和妥善的处理。组织力量针对我市青少年厌学、早恋、网络成瘾、自杀等问题进行多学科研究,逐步建立危机干预网络和危机救助体系,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危机事件发生率。3.搞好青少年重点精神疾病的医疗和康复工作,提高学龄青少年就学率。卫生、教育、文广新、公安、民政、残联、红十字会、关工委、工青妇等相关部门及各乡镇街道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共同制定综合对策,切实扩大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获得医疗和康复服务的覆盖面。要采取积极措施使更多的患者得到基本的精神心理卫生服务,为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及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等重点精神疾病患者提供适当的医疗和康复措施;对社会上“三无”人员和农村贫困的青少年精神病患者,通过政府、社会、家庭等多种渠道,提供有效的服务和医疗救助,彻底杜绝歧视、虐待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等思想与行为,使这些患者早日得到医治,并早日返回校园。享受良好的教育,从而降低其危害家庭、社会的风险。工作纳入学校日常工作。第一,要明确定位,营造氛围。一是明确学校心理辅导定位,探索新时代背景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水平,避免形式化,走过场,并注重城乡心理健康教育的平衡发展;二是通过倡导心理健康意识、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在广大师生、家长中营造一种关注心理健康的浓厚氛围,及时发现学生中的精神病患者,做好向专科医院的转介工作;三是关注失学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努力降低青少年失学率,不得推诿或拒绝已康复的精神病学生就学。第二,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心理辅导站建设和心理辅导老师的专业培训与配备。一是要加强对学校心理健康辅导老师、班主任、校医等人群的精神心理卫生知识培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学校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人员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加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A、B、C证的培训,以提高早期发现学生心理行为异常、疏导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指导学生寻求医疗帮助的能力;二是进一步推进学校心理辅导老师专业化,提高学校专职心理辅导老师配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按1:1000的比例配备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同时推进心理辅导骨干教师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强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水平,学生人数在2000人以上的初高中学校要专门聘请副主任及以上精神科医生或富有专业经验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担任学校精神心理卫生工作顾问;三是培训课程按照国家相关专业部门的要求设置,培训费用纳入财政预算。第三,要密切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家长监护人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第一责任人,要引导家长监护人不仅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成长,更要关注孩子的精神心理卫生发展动态,与孩子保持经常性的沟通,发现问题及时与学校心理辅导老师交流,或向精神心理卫生专业人员咨询。对于出现精神疾病的孩子要及时送至医院治疗,并为孩子康复创造有利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3.民政部门:负责、协调失学青少年精神病人救助管理工作。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应使其享受其户籍所在地的最低生活保障待遇。4.公安部门:负责配合有关部门构建社区精神疾患的扶助体系,要重点掌握辖区内可能肇事肇祸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的基本情况,落实日常管控措施,及时发现并护送肇事肇祸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到专科医院就诊,减少其对社会的危害。加强辖区内失学青少年管理,减少青少年犯罪率。配合卫生、教育等部门积极参加青少年突发危机事件的解救工作。5.财政部门:根据政府职责和工作的需要,安排必要的精神心理卫生工作经费,将青少年精神疾病预防、社区精神疾病康复和健康教育、学校心理检测相关设施以及心理辅导教师培训等必需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逐年增长。要为公安、民政等部门护送治疗“三无”流浪精神疾病患者安排足够的经费。6.残联:根据《中国残疾人事业计划纲要》和《残疾人保障法》,维护青少年精神残疾者的合法权益,努力为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服务,扩大社区精神疾病的康复覆盖面。做好贫困精神疾病患者和失学青少年的救助工作。会同有关部门解决精神病人的生活困难和就学、就业等问题,并做好相应的协调联络工作。

7、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负责在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工作中充分考虑青少年的利益,加强全市书报刊、电子出版物的行政管理,严厉查处违禁出版物和经营违法违规活动的个人和单位,特别是要加大全市城乡的网吧管理力度,杜绝未成年人进入网吧。8.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在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同时,逐步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积极探索农村精神疾病的保障体制;促进康复后有劳动能力的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就业,使其在痊愈后拥有平等的就业机会。9.新闻媒四、预警机制各部门要加强联动,根据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现状,建立青少年精神卫生危机事件预防和紧急干预机制,以减少和杜绝青少年精神卫生危机事件的发生。一建立家长监护人、社区和学校为主的青少年精神卫生危机事件预警机制家长监护人要时刻关注青少年的精神卫生状况,采用合适的家庭教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身心环境;发现孩子有心理问题要及时与学校沟通,进行有效疏导;一旦孩子出现精神异常现象,要及时送至相应的医院,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做好安全陪护工作,以免发生危机事件。社区是青少年在校外活动期间以及失学青少年主要生活的环境,社区工作者要加强对本社区范围内精神异常青少年的关心和帮扶工作,发动热心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工作的志愿者加入到社区青少年服务工作中来,建立帮扶联系制度,了解精神异常青少年的日常生活情况,特别要加大对发病期青少年的安全跟踪,发现情况及时救助,救助不及的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学校要建立面向在校学生的学校危机事件三级预警机制。一级:针对不同年龄的常规学生,开展实用心理健康教育和能力训练。建立健全学校心理辅导机制,完善心理辅导室建设,加强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队伍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发展性心理辅导活动,帮助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建立科学有效的自我心理认识体系和自助体系。二级:针对重点人群和一般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精神心理卫生行为干预。建立师生互助和班级同伴互助的心理互助体系,及时发现和化解一般人群中的心理问题,通过心理测试、危机调查等手段掌握危机学生和潜在危机事件的第一手资料,建立危机档案,对危机人群实行不间断的跟踪辅导。三级:针对精神或心理异常学生,要加强跟踪和管理,要将其情况及时告知家长监护人,要求并协助家长监护人做好转介和治疗。二建立各部门联动的青少年精神卫生危机事件紧急干预机制。根据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和我市的基础教育状况,目前90%的青少年为在校学生。危机事件无论发生在家庭、学校还是其他公共场所,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都应该得到优先救助。一旦发生危机事件,家长监护人及各相关部门要启动危机事件紧急干预机制,确保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家长监护人:及时实施紧急救助,最大限度减少人身伤亡;主动配合有关部门,调查情况,查清原因;积极做好善后工作。学校:一

第3篇:精神卫生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生殖;健康咨询;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的对象主要为健康或亚健康的育龄人群。因此,如何在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深化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优质服务内涵和拓展服务领域,是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而我国从事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的相关人员的心理卫生专业知识有限,难以对服务对象的身心症状及时识别和干预。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提出构建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心理咨询专业这一交叉学科。现就构建该专业的意义、可行性、理论知讽体系、专业模式、相关的身心疾病的分类、诊断、咨询和治疗体系,技术服务平台的标准、技术服务常规和管理规范等进行探讨。

1 构建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心理咨询专业的意义

随着科学文明的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生理、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良好成为健康的新标准。正是这一新标准的推动下,生殖健康作为人口、计划生育和公共卫生领域的一个新概念,其主要任务是为生育调节、优生优育优教、妇幼保健、性心理和行为及其他与生殖活动有关的各种躯体/精神亚健康状态或疾患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心理咨询与治疗等全方位服务。与此同时,随着传统医疗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人们对社会心理因素在身心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预防中所起作用的认识也日渐深入,促进了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优质服务向更深层次发展,拓宽了服务领域,也将为计划生育信息管理在涉及为健康和亚健康育龄妇女的优质服务方面提供全面的医学信息支持。

2 生殖健康心理咨询专业的基本概念

生殖健康的概念:在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定义的框架内,生殖健康指的是,在生命的各个阶段,生殖系统及其功能和过程所涉及的一切相关的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适。

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概念:运用精神卫生学和医学心理学理论技术及与生殖健康相关学科知识,对生殖及相关活动中出现的身心反应或症状给予医掌心理咨询和综合干预治疗,改善心境体验、消除情绪症状、调整不良认知和行为,以提高身心健康/生殖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为目的。

3 构建生殖健康心理咨询专业的现论基础

精神医学是临床医学的分支学科之一,是应用医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精神卫生学的内涵已远远超越传统精神病学所覆盖的范围,例如对健康和亚健康人群的心境障碍(恶劣心境或抑郁症发作)、各种焦虑障碍(焦虑症、惊恐发作)、躯体化障碍(慢性疼痛)、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失眠症)、适应不良(短暂抑郁反应)、应激相关障碍(心因性反应)等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轻性心理障碍给予高度重视。现代精神卫生学在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依照精神(心理)症状学与生物学统一的观点,以感觉、心境、认知和行为等心理过程为基础,使用现象学的方法描述精神和心理障碍的临床表现(临床相),应用心理评估检测技术,对精神(心理)障碍进行了标准化分类与诊断。

现代医学心理学和身心医学理论认为,身心疾病患者常有特殊的生物易感性和心理社会易感性。从生物易感性来讲,不仅指躯俸免疫力下降,还包括遗传、发育和脑结构/功能(包括神经环路以及神经元突触、受体、递质等)的易感状态,并表现为感觉、心境和认知行为的异常现象。从心理易感性来讲,身心疾病的发生多由需要与动机的内心冲突和不良的认知模式所致。当外在环境不能满足个体的内部需要,或动机在实行过程中受挫时,就会出现内心冲突,导致与应激相关的身心疾病发生。在此过程中,负性认知模式也起到重要的作用,易患身心疾病的人常常做出不现实的评估与认知,以致出现不合理、不恰当的反应,这种反应超过一定限度与频度,并与生物易感性结合,便会导致疾病。

4 已有的工作基础

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是国家精神卫生重点学科,在精神卫生学、医学心理学的临床、科研及教学等方面经验丰富,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十多年来,在计划生育领域开展了生殖健康与精神卫生学综合研究和实践,完成了国家计生委、卫生部等立项的“避孕节育身心反应的预测与诊治”等系列课题;研究发现:避孕节育药具的副作用或身心症状是一组在生理心理应激条件下,以躯体症状、躯体化症状、躯体形式障碍等临床表现为主的,并与感知觉、心境和认知障碍有关的多维临床相的身心症状谱。

5 已有的技术服务网络资源

中国政府把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有长期的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在全国的市、县、乡和城镇社区均有健全的计划生育网络及各级医学技术人员;各级组织和医疗技术人员已有20多年的从事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工作的医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经验。国家计生委提倡和推行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优质服务项目和政策为学科建立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5.1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心理咨询专业的理论体系 依照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建立大卫生观和大咨询观,为服务对象提供精神卫生服务和医学人文关怀。将现代精神卫生学和医学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综合基础医学(生殖遗传学、生理学、药理学)、内科和外科学、妇产科学、泌尿外科学、儿科学、性医学、传染病学和流行病学、社会学和伦埋学等相关学科的理沦知识,与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实践相结合形成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心理咨询治疗专业这一交叉学科。

5.2从专业学科理论基础来说,它由两方面组成

5.2.1精神卫生学、医学心理学及身心医学的基本概念。精神卫生学知识主要包括脑科学与病因学、现象学和症状学、诊断学和治疗学基础理论知识。医学心理学的理论与心理评估技术、应激的应对机制与原理、认知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形式、方法、原则和目的;身心医学中身心症状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理论等;此外,各种躯体和精神疾病及药物对生育、节育、和的影响。酒精、烟草、药物等物质滥用和其它不良行为对生殖活动造成的不良影响以及相应的身心反应的研究和实践的知识。

5.2.2与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相关的基础医学(生殖与遗传)和临床内科、外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上的妇产科学、泌尿外科学、妇幼保健、性医学等方面的理论和知识。

第4篇:精神卫生工作计划范文

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有效地治疗和预防精神疾病已成为当前医学界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立法虽缓但脚步加快

我国精神卫生立法进程缓慢,早在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已完成第十五稿,但至今仍迟迟没有定稿。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城市近年却陆续出台了地方性精神卫生条例:《上海市精神卫生条例》已于2001年12月28日通过;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在经过了一系列精神卫生立法调研后,于2006年2月8日审议通过了《北京市精神卫生条例》;哈尔滨市政府今年1月即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实施方案》……

虽然国家立法进程缓慢,但可喜的是,目前,国内各地政府部门已自觉开展精神卫生建设工作,来预防和减少各类不良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

常州市早于2005年2月创立了公益性的专业心理服务机构――常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由一批知名的心理、教育专家和来自高校、中小学的专职心理辅导教师构成的师资队伍,为广大学生和家长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城区大部分中小学配备了专职或兼职的心理辅导老师。

哈尔滨市计划在年底前每个区、县(市)至少有1个社区(乡镇)开展精神疾病基线调查;全市所有精神疾病患者均在社区建有基础档案;到2010年,普通人群的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达到50%;重点人群心理行为干预和精神疾病治疗与康复工作覆盖人口城市达到50%: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降到10%以下。

世界卫生日推进精神卫生建设

2008年10月10日是第17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为“同享奥运精神,共促身心健康”,重点关注的对象是儿童和青少年。目标就是加强对重点人群心理行为的干预,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

各地卫生部门也制定了相关措施:在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预防和干预方面,重点加强对学校教师、班主任、校医等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精神卫生知识培训,提高早期发现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能力;重点维护有精神疾病和不良心理行为问题妇女的权益,加强妇女孕产期心理健康保健和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处理工作,降低其产前、产后不良心理反应发生率;在老年心理健康宣传和精神疾病预防和干预方面,重点利用现有精神卫生资源,建立老年性痴呆干预网络,普及老年性痴呆和抑郁等精神疾病预防知识,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并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而关爱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彩虹计划”10月也在北京启动。这一计划旨在通过精神分裂症患者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患者的长期随访,帮助患者接受个体化治疗,探索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降低复发,达到临床痊愈,最终全面回归社会的效果。“彩虹计划”项目总负责人、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教授周东丰介绍说,研究发现,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一定的干预,提供疗效及安全性更佳的药物,改变治疗途径,加强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沟通教育,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治疗中断率,降低患者的复发,从而为患者达到临床痊愈,全面回归社会创造新的可能。她说,“彩虹计划”将通过精神分裂症患者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患者的长期随访,医疗小组可以随时掌控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通过制定个体化的患者及家属的疾病知识及专业的家庭护理技巧培训计划,帮助患者接受个体化的治疗及康复方案,实现患者院内外信息化管理。

“社区”是精神疾病管理的大舞台

个案管理是精神卫生社区干预理念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由于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场所常在医院、社区医院、家庭等不同地方变化,因此病人的病情往往会被疏漏而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个案管理指定某位专业医护人员,以患者为中心提供协调服务的治疗理念,能确保患者获得稳定持续的治疗和照顾。“个案管理者”可以由精神卫生专业医生或护士担任,其主要职责包括:与患者和家庭保持联系,进行精神状况的评估和监测,参与心理教育、药物管理和监督,帮助患者加入社区活动,协助并发疾病的治疗,监督和回顾干预情况,协调不同服务群体对患者的照顾等。

上海精神卫生研究所的何燕玲教授介绍说,精神分裂症使用药物维持治疗,复发率为40%,而不用药物治疗复发率可以达到80%,复发后再用药物治疗效果明显降低,在2006年对3000多例患者调查后发现,仅有6成患者能够按时服药。“可以看出患者需要药物治疗,但仅仅依靠药物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和看护人的关怀,同时要有专业人员的长期随访,及时发现发病先兆和进行急救工作。”

作为当前国际上治疗精神疾病的最新趋势之一,精神卫生社区干预倡导以社区为基本,动员家庭和社会力量,开展有针对性的社区护理,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社会、心理和生理康复。在坚持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应帮助病人建立巩固的社会支持网络系统。医生在诊断和治疗病人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而护士则在患者离开医院回归社区的康复中承担随访和教育的工作。通过护士的随访工作动员家属,形成医―护―患者―家属的治疗联盟,突出了全程管理和个案管理的新特点。

在新模式的探讨和实施中,对于护士的要求非常高。北京回龙观医院护理部主任许冬梅分析:“主要是有两方面挑战:第一,护士在医院有任何问题可以求助医生,但随访时必须独当一面,必须提高专业知识;第二,要掌握更多的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才能赢得患者和社区居民的支持。”

第5篇:精神卫生工作计划范文

每年年初根据当地政府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要求,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制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计划,根据计划,完成年内各项精神卫生工作;并按月(或按季度)参加区疾控精神卫生分中心的社区精防医生例会,接受疾控中心布置的精防工作任务。

根据区社区精防医生例会布置的工作情况,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管领导汇报并及时传达到分管医生及居委会精防人员,确保精防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于社区精防工作仅靠社区(精防)医生难以完成,同时需要居委会等组织人员的共同参与,居委会的参与很重要。

做好每月精神病防治康复日常工作。这是社区精防工作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访视辖区内Ⅰ、Ⅱ类重点及Ⅲ、Ⅳ类精神病人(并填写好相应的访视表)和指导居委会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注:Ⅰ类精神病人是指易发生肇事、肇祸的病人。)

根据市或区精神卫生中心下发的本辖区初发、新发、迁入精神病人名单上门落实,建立相应的档案或卡片,对于Ⅰ类病人应重点访视并落实监护人,签订监护责任书。

根据每月通知的市或区精神卫生中心出院的本社区精神病人,上门掌握病情、督促治疗、指导康复,对于Ⅰ类病人应重点访视并落实监护人,签订监护责任书。

及时掌握和处理辖区内精神病人每月的复发、住院、走失、迁入、迁出、死亡等变动情况,并根据变动情况,及时变更相应的档案和卡片资料。

必要时建立社区精神病人的家庭病床。

加强对本社区内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处置、管理及精神卫生突发实践的心理干预。

根据每月社区精神病防治日常工作的情况,定期与街道办事处相关人员和辖区派出所汇报本社区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名单和情况。

每年2次与居委会合作,组织社区范围内大型的精神卫生宣传并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每季度1次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利用黑板报、宣传画廊、讲座等形式进行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

每年根据当地精神病防治康复办公室的要求对本社区每个精神病的阶段治疗和康复进行年终效果评估,并做好各种统计报表以及总结年初计划完成情况。

社区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流程的质量管理

社区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流程的质量管理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 ①年初认真做好本社区的精神卫生工作计划;②按时参加每月疾控部门的例会;③及时上报每月的初发、新发、迁入、迁出、死亡等变动情况;④按月上报重点精神病人的类别变更和签订精神病人监护责任书。

第二环节 ①做好本社区内Ⅰ、Ⅱ类重点精神病人每月定期上门访视,指导药物治疗和心理康复,对不稳定的病人告知居委会和家属,做好监护工作,并建议到专科医院就诊,调整治疗药物的剂量或住院治疗,并做好方式记录;②对本社区新出院的精神病人及时上门掌握病情、督促治疗、指导康复,落实监护人签订监护责任书,并做好访视记录;③及时协调、处理好本社区内Ⅰ类重点病人的监护、住院治疗、生活帮困等问题,对社区内精神卫生突发事件迅速给予心理干预。

第三环节 ①每月做好本社区居委会的精防会议的准备,指导社区的精防工作;②及时将精防工作中的问题与中心领导和街道办事处沟通;③每季度向辖区派出所汇报本社区肇事、肇祸病人名单及情况。

第四环节①上下半年各1次与居委会一起普及社区精神卫生知识和提高家庭康复水平;②每年至少组织2次本社区大型的精神卫生宣传工作;③每季度利用多种形式进行精神卫生知识的社区宣教。

第五环节 ①对本社区在册精神病人的阶段治疗和康复进行效果评价;②完成月、季、年各类精神卫生工作统计表;③年终做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度总结。

以上内容总结如图1所示。

社区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的相关制度

由于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的特殊性,各省均制订了一些相关的管理制度,这些制度虽然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在细节上会有所不同,但是原则是相同的,下面以北京市为例介绍一下。

社区精神卫生工作疾控部门要按质控(绩效考核)标准绩效工作。

对辖区病人施行建档管理,建档数以有本市正式户籍人口中的病人为准。各种登记、统计、数字一律以卡片为准进行处理,对人户分离的病人(包括非本市户籍的病人)要分类统计。

社区精神卫生人员要主动、积极地参加本地区组织的精神卫生工作,按时参加例会,提出对辖区病人的康复、治疗建议。

要掌握本地区监护网络名单,定期指导居委会监护小组对病人的监护工作,及时了解发现病情不稳定病人,采取相应对策,积极开展精神康复工作。

加强病人的动态管理,做到底数清、治疗清、去向清、精神状态清,及时掌握病人数量的动态变化。

对病人实行4期管理(即缓解期、波动期、疾病期、慢衰期),按要求进行随访。

与本社区公安、残联、民政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重点病人的管理和治疗工作,有问题及时上报。

对“三无”病人要做到数字清,配合有关部门,为此类病人开展治疗。

附 社区管理新出院精神病人1例

患者,男, 21岁。在上大学三年级时因小事儿与同学发生口角后,一夜未眠。第2天,病人持续与发生口角的同学理论,持续2周,后又打伤该同学,并且自觉有人跟踪要谋害他,时常在学校宿舍大砸物品,有时还拿刀具要伤害他人,后送精神病院住院治疗。

第6篇:精神卫生工作计划范文

一、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

卫生行业是窗口行业,其精神文明建设一直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市卫生局领导班子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成立了以局党委书记、局长为组长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组,分管领导具体抓。领导班子成员以身作则,坚持中心组理论学习,大力营造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氛围。领导班子成员坚持民主集中制,廉洁奉公,重大问题经集体研究决定。坚持卫生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制定了精神文明建设发展规划,并纳入干部岗位责任制考核内容,激发了干部队伍的团结进取、开拓创新精神,为卫生改革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二、加快卫生事业发展步伐

1、健全组织,完善网络,积极实施新一轮初级卫生保健工作

我市在被确定为全省新一轮初级卫生保健示范县(市)后,围绕初保示范县(市)工作要求,自我加压,调高初保指标,扎实做好初保规划、组织和实施工作。一是健全管理组织。调整了以分管市长为主任的市初保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确定专人办公。市直相关部门及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也及时相应调整了初保工作管理组织,形成了“政府、部门、乡镇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同时,制定了高标准的“杭城市20*~2010年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评价指标”,下发了《杭城市20*~2010年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实施方案》。二是完善服务网络。结合区域卫生规划调整,设置了非营利性的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广大农民提供“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三是预防为主,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开展了中小学在校学生碘缺乏病病情普查,对缺碘学生进行科学补碘;加强高危人群性病监测,将性病艾滋病预防性体检列入相关人员体检许可项目;扎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等。

2、积极推进基层卫生管理体制改革

一是将乡镇卫生院上划卫生局按职责管理。根据省委、省政府《决定》精神,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从20*年9月份起将乡镇卫生院人员、业务、经费、资产等划归市卫生局统一管理,有力促进了乡镇卫生院的宏观调控和健康发展,进一步理顺了卫生院管理体制。二是合理调整区域卫生规划。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我们按照市场需求和功能定位,合理调整乡镇卫生院布局,将原有33个乡镇卫生院按照行政管辖撤并为22个乡镇卫生院,并新设立了四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而使基层卫生机构的功能得到明显加强。并设立了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加强内涵建设,满足了广大农民患者就诊需要。三是采取多种形式办医。为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形势和广大群众就诊的需要,我们采取适度的原则,引入民间资本投入承办医疗机构,大力扶持华泰医院等民营医院的建设,通过有序竞争改善医疗服务条件,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水平。

第7篇:精神卫生工作计划范文

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切实加强我场精神文明建设,根据自治县文明委的安排和部署,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特制定精神文明建设五条工作线工作计划:

一、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线

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企业,以天然林保护工程为中心任务,着力提高各族干部职工对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参与度,不断地提升创建工作水平,为构建和谐企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以提高职工素质和企业文明程度为目标,深入开展文明企业创建活动;以“诚实守信、让职工满意”为主题,推进企业内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2、按照自治县文明委的部署,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安排具体工作,细化工作任务和内容。

3、认真落实长年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不断弥补不足,总结经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向前推进。

4、规范和逐步完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档案,按照《昌吉州文明单位创建档案资料管理办法》规定的五个卷所列的内容条目,结合单位本身实际情况,认真做好档案资料的建档工作。

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线

把思想道德教育贯穿到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大力推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建设,唱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和科学发展、共创和谐的主旋律,努力提高全场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1、继续开展好“建设学习型组织”活动,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

2、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开展喜迎“十七大”宣传文化系列活动,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和自治县举办的各类活动。

3、认真抓好“诚信教育”活动,教育广大职工树立诚实守信的思想,保证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在诚信的氛围中进行。

4、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政治理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能量集中到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上来。

三、文化建设工作线

以建设和谐文化为目标,认真组织开展各项活动。

1、利用有纪念意义的节假日,举办联欢会或文体活动,调剂职工的工作气氛,感受企业的生机和活力。

2、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积极参加喜迎十七大胜利召开的各类文化娱乐活动。

3、充分发挥职工之家、老年活动室的作用,保证职工有一个轻松、舒适的文化活动环境。

4、动员职工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自己的同时,对外宣传了林业,使社会各界共同来关心林业,支持林业,共同发展林业。

四、社会秩序管理工作线

以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为目标,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开展综合治理。

1、进一步加强企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积极配合社区开展“无毒单位”、“无毒家庭”创建活动。

2、强化治安管理。签订责任书,严格执行安全保卫制度,设专职门卫、负责办公区、家属区安全保卫工作、二十四小时在岗,做到防患于未然。

3、认真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与木垒镇签订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与社区签订了计划生育目标责任状,明确了各自的职责,确保计划生育各项政策的落实。

4、进一步规范林业行政执法,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强化监督管理,保证执法公正。

5、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责任到人。同时,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做到安全生产防患于未然。

五、环境建设工作线

以保持优美环境为中心任务,努力创造绿、净、洁的工作环境。

1、积极开展“创卫”活动。成立“创卫”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一系列有关环境卫生、花卉、草坪、树木管理制度,

将场区分为若干责任区,分别承包给各科室,定期打扫、整治,保持环境优美。

2、和社区积极配合与场区住家户签订环境卫生责任书,并进行不定期突击检查,对不合格者予以纠正或经济处罚。

第8篇:精神卫生工作计划范文

一、领导班子团结好,能充分发挥组织、管理、协调职能。

今年,碧流河水管站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仍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主要领导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能做到亲自抓,负总责,并负责全面落实创建工作责任制;根据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发展的需要,我站年初根据单位人事变动调整充实了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单位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要切实履行领导小组执行决策,发挥组织、协调和指挥的领导职责;进一步完善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把支部建设与职工的共同努力体现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发展上,始终坚持创建文明单位“六个结合”,即把创建文明单位与党的建设结合起来;把创建文明单位与提高人的素质结合起来;把创建文明单位与管理工作结合起来;把创建文明单位与纠风工作结合起来;把创建文明单位与具体业务工作结合起来;把创建文明与当前的工作结合起来。在单位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的带动下,全站职工紧紧围绕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与业务工作一起安排、一起落实,同时单位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还依据《碧流河水管站精神文明建设三年规划》,制定了《碧流河水管站2006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安排》和《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方案》,还能结合工作实际及时研究精神文明建设的措施,对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进行指导。在班子成员中,各成员都能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为重,全力支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发展,能切实体现出讲政治、讲团结、讲正气,在单位领导班子以身作则精神的带动下,形成全站职工共同为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而努力奋斗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组织建设工作开展好,能充分发挥带头作用。

以党支部建设为核心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能切实为提升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水平和创建质量而努力奋斗。在安排创建活动和实施创建工程方面,支部成员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将一个基层党员的良好形象写在了基层水利事业的发展上,能积极参加在单位组织开展的道德实践活动、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争先评优活动、公开承诺活动、双促共建活动、树新风活动,在支部成员的带动下,我站六项创建活动,四大创建工程,都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为提升单位文明创建工作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达到了以活动促进文明行业和优质服务发展的目的。

三、业务工作稳步发展。

在单位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的带动下,我站在搞好各项文明创建活动的过程中,能切实将业务工作完成好当作精神文明创建的一个硬性指标,要求全站职工在严格遵守单位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从严落实配水管理制度、收费管理制度及工程建设管理制度,面向社会实行了政务公开,在为农服务方面能大力提倡优质服务,到目前为止,我站灌溉引水工作、水量观测工作、水费征收工作以及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管理工作进展顺利,呈稳步发展趋势,这与全站职工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

四、抓好民族团结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民族团结工作局面。

“民族团结无小事”这是碧流河水管站单位领导时常要讲的话,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才使碧流河水管站这个集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唱响了民族团结主旋律。在这个拥有职工24名,其中少数民族职工3名,女职工8名,在这个民族的大家庭中,搞好民族团结工作,对于维护全体职工内部团结,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进展,显得优为重要。为抓好单位的民族团结工作,我站在能严格按照上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要求,首先:在单位开展了学习贯彻党的宗教政策活动,要求单位职工通过学习要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宗教观,旗帜鲜明的反对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动。其次;安排职工认真学习了新疆历史、新疆民族史和《反分裂国家法》学习教育活动,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使单位职工牢固树立了“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进一步加深了单位各民族同志之间的友谊。三、利用第23个民族团结教育月,组织职工开展了民族团结先进事迹的学习,有效防止了不利于单位民族团结的现象发生。

五、多方采取措施,抓好单位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到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因此,在今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碧流河水管站在狠抓两个政地的建设过程中,能结合本单位实际,在单位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的安排下,注重抓好五项工作:一是继续抓好理论武装这个首要问题,能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做为一个学习重点,努力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新成绩。二是坚持在职工中进行树立科学发展观教育,要求单位职工要有放眼未来,着眼现在的奋斗精神,切实加强学习,为创建学习型社会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而努力奋斗。三是认真组织单位职工学习了中纪委五次会议和州纪委七次会议精神,在单位广泛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工作,要求单位职工要以行风建设为重点,大力弘扬求真务的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四是组织单位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通过学习讨论和测试活动,以及不定期安排职工学习反腐倡廉专题学习,观看有关反腐倡廉方面的电教片,增强了单位职工单位领导拒腐防变的能力。五、组织单位职工以播放反映爱国思想、集体观念较强、突出社会主义思想的影片,对单位职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一步强化单位职工的思想意识,使单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迈出了新的步伐,为今后更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注重科教工作,强调知识对工作的推动作用。

邓小平同志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说明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具有强的推动作用,为提高单位职工的学习积极性,注重科教工作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碧流河水管站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在今年的职工学习中,能将基础科学知识学习纳入教学内容。利用水管工作休息时间,职工业余时间相对较多的有利时机,积极参加继续再教育学习,来强化单位职工的学习意识,还时常鼓励单位职工主动自学,在单位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的鼓励下,单位多名参加函授大专学习的同志都能按时到校学习,并且都能保持良好的学习成绩,为今后更好的服务于水利行业,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知识。

七、大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注重道德建设的推动作用。

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近几年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大力开展,我站全体干部职工在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过程中,能将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内容落到实处,在单位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的带动下,年初在单位举行了优质服务集体签名承诺活动,形成人人实践道德标准,争做道德模范实践者的良好局面,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思想、语言、行动充分体现出文明建设者的良好风范,不断受到群众的好评。2006年4月,碧流河水管站全体职工主动为原东湾水管站站长王爱武同志捐款1800元,参加社会公益劳动4次,全体职工能自觉对照道德建设标准,主动查找自身道德实践不足之处,努力做到弥补不足,营造了良好的道德实践环境,有力的推动了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发展。

八、环境卫生保持好,坚持环境卫生工作长抓不懈。

环境卫生建设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体现,2006年在单位环境卫生建设工作方面,我站能坚持按照单位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和单位卫生打扫值日表,坚持每日打扫环境卫生工作,每日保持院落干净、整齐,实行花草专人管理,卫生专人负责。在单位院内购置垃圾箱两个,在长期的环境卫生建设工作的开展中,单位职工对环境卫生打扫工作都能给予高度重视,每天早晨在值日生打扫卫生的时候,其他职工如果有空闲时间,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打扫卫生工作的行列,有的职工不管是否是自己的值日,都能坚持每日早晨对单位过道、院落进行打扫,仿佛已成为自己必须要做是份内事,此举,使单位职工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于无形中对单位其他职工树立了榜样,也感染了全站职工,在单位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的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中,院内无垃圾乱仍现象,无卫生打扫不合格现象的发生,也无卫生死角的存在。另外,我站职工还能积极参加乡政府号召的治理乡村六乱活动,为碧流河乡治理乡村六乱做出了本站职工应做的贡献。

九、管理工作合理,规范,确保了单位各项工作的稳步发展。

任何单位的发展离不开单位科学管理的实施,在管理出效益,管理促发展的前提下,我站领导班子能根据竞聘结果,坚持正确的用人机制,以人尽其才为原则,使竞聘职工都能充分发挥特长,共同推动单位各项工作的发展。其次,能狠抓单位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由于基层水管单位工作性质特殊的原因,考勤管理制度每年执行起来,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困难。今年,为强化单位考勤管理制度,在职工会议上,站领导采取民主提议,共同商议如何进行考勤管理问题,通过全站职工的共同商议,制定了《碧流河水管站2006年考勤管理制度》,对考勤管理制度做到从严执行,严禁无故缺勤、迟到等现象的发生。在运行过程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十、广泛开展文娱活动,不断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文娱活动的开展,能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同时还能促进单位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006年为抓好单位各项文娱活动的开展,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和单位工会组织的提议下,年初,我站制定了全年活动计划,在元旦、“三八”、“五一”、公民道德建设月、民族团结月组织职工开展了扑克、象棋、羽毛球、投篮、趣味游戏、职工联谊舞会、歌曲联唱等文艺活动,使单位职工对健康向上的文艺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唤起了单位职工充分利用业务时间培养正当爱好,共同创造基层水利行业娱乐氛围,促进水管工作不断发展,职工更加团结的良好工作局面。

十一、计划生育执行好,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现象的发生。

计划生育工作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在此项工作开展中,我站依据水管总站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要求,为认真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方针、政策、努力形成群众参与综合治理、齐抓共管计划生育工作的良好局面。年初,在单位签定了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责任书,强调了计划生育实行一票否决制的重要性,并在单位安排时间进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宣传活动和计划生育基础知识学习。使单位职工在进一步了解了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方针、政策的基础上,无违反计划生育现象的发生。

十二、狠抓综合治理工作,不断巩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成果。

第9篇:精神卫生工作计划范文

(一)突出把握振兴发展重大历史机遇。作为保障人民健康服务的卫生事业,要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心全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以敢于担当的精神,牢牢把握振兴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继续加强与卫生部和省、市卫生主管部门的对接联系,并要以此为契机,在认真总结近年来工作成效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目标,按照“项目化、时间表、责任人”的要求,抓重点、攻难点、促提升、求突破,确保支持我县卫生事业发展的政策项目资金能真正“落地生根”。2013年计划安排:周田中心卫生院重建门诊大楼全面完工;西江卫生院重建搬迁项目、县妇保院整体搬迁项目和卫生综合大楼新建项目全面开工,新建三级综合医院项目全面启动,组建公立中医院,重点改扩建乡镇卫生院项目2个,改造村卫生所40所。

(二)突出完善卫生人才培养引进平台。以高层次、创新型、实用型、技能型卫生人才引进为重点,解放思想,着眼长远,进一步破除卫生人才流动的体制和政策限制,引进医疗卫生高端人才,2013年,计划引进高学历、高职称卫生专业人才10名,造优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卫生人才队伍。完善卫生人才培养机制。尊重卫生人才培养和成长规律,完善卫生人才毕业后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制度,以能力建设为核心,2013年,计划培养本科以上学历卫生专业人才20名,培养高级职称卫生专业人才8名;同时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的培养,重点培训以全科医生为重点能够较好满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医疗卫生人才。

(三)突出健全卫生队伍管理激励机制。建立乡(镇)卫生服务津贴制度,引导和规范城乡、区域之间卫生人才合理流动,积极推进县域卫生人才全行业管理和统筹使用。

(四)突出加强村卫生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乡村医生的补偿、养老政策,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合理规划和布局好村卫生室建设,采取就地培养和乡(镇)村联办等方式,消灭没有村卫生室的“空白村”;采取多渠道方式解决村卫生室改造基金,开展好“三送三帮”活动,县、乡(镇)医疗卫生单位制定具体帮扶计划,建立实在、管用的常态帮扶机制,精心实施医疗技术帮扶,开展卫生人才帮扶,加快村卫生室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大力加强乡村医生培训,全面提高乡村医生整体业务素质,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