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安徽建筑论文范文

安徽建筑论文精选(九篇)

安徽建筑论文

第1篇:安徽建筑论文范文

关键词:徽派建筑文化;中原建筑文化;天人合一;返璞归真

一、徽派建筑文化的简要论述

“徽州”原名新安,位于安徽南边,位于黄山白岳之间,到宋徽宗年间,将新安正式更名为“徽州”,后一直沿用下来。徽州文化源于古时候中原战乱频繁,众多民族不断南迁,多种文化交错在一起迅速发展,全面崛起于北宋时期到明清时达到鼎盛。在这800年间,徽州文化能独领只因它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自古以来,建筑又是文化的里程碑,是政治经济的具体体现,也是科学技术和艺术的载体。徽派建筑历经千年风霜,地域特征非常鲜明,是徽州人生存文化反映的最为直观的古民居,并以明清时期的徽商的经济为基础,以宗教礼法为社会基础,以徽州文化为导向,才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徽派建筑,其中以西递、宏村最为典型,并于2000年被列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这一举,充分的肯定了徽派建筑文化在世界文化界的地位。

二、中原建筑文化的界定

中原一词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不陌生的,中原这个地区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划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分封各地,自秦国统一六国以后,中国有了一个短暂的统一时期,根据历史的记载,当时已分为南北,根据中国传统的区域划分,那时候的中原是有别于东、南、西、北四方以外的区域,也就是指最中间的区域,也就是现在的陕西关中、河南河北地区,还有的史书中所说的中原地区是指北方地区,就是黄河以北,长城以南,因此综合史书记载,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原建筑文化所指的是中国传统历史中包括陕西关中、山西、河南、河北这些区域的文化,并以陕西关中和河南为中心的建筑特征。

三、徽派建筑文化与中原建筑文化的对比

我国的建筑文化有青海、、内蒙西域建筑文化,也有安徽的徽派建筑文化,还有陕西关中这个区域的中原建筑文化。现在就着重来分析一下徽派建筑文化和中原建筑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一)不同的历史背景

徽派古建筑最主要的形式是天井四合院,地处皖南,毗邻江浙一带,区域文化相对来说比较落后一些,但是这里有黄山白岳盘踞其中,地势险恶却又美不胜收。皖南地区的气候比较湿润,特殊的盆地地形又比较封闭,所以古代人群居的模式主要为“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最适应地形的环境,并且具有干燥、通风、安全性能高等优点。由于其独特的山高谷深的特殊的地形优点,在古代战乱时候,大批的中原贵族为了躲避战乱纷纷躲至此地,所以无形中也带来了一些中原文化,并改变了这里的人员数量和人口结构,中原文化与徽州文化的结合直接体现在徽派建筑上,所以说在某一意义上来说,徽派建筑文化融合了中原文化,所以说两者之间是有区别也是有联系的。早期的徽派建筑保留了原始的“干栏式”建筑格局再和中原的平房式的结构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现在的新型天井四合院,天井在徽派建筑中最为常见成为徽派建筑最主要的特征,既解决了潮湿等问题,又适应了险恶的环境,同时它也包含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沟通天、地、人,顶天立地。中原地区的土壤、气候等一些自然条件非常符合农作物的生长,所以这一地区的农业非常发达,发达的农业给这一区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自给自足的家庭式经济,家族观念礼法占主要地位逐渐形成了以人伦关系为主的儒家思想构成的阴阳五行的观念。通过中原建筑遗址表明最早的中原建筑均为“半穴居建筑”,在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安居乐业那时候的建筑就是大规模的圆形或方形的房子分布在近水的阶梯上。在往后的发展中,中原经历过三次重大的民族文化融合,分别是契丹、女真、蒙古族相继进入中原,他们在中原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多民族国家,他们带来了自己本族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了汉族的文化,自此就被汉化了。边疆民族的这些文化和制度渗透到中原形成了以中原文化为主的多元化文化集合体,比如说孔子的儒家思想,李斯的小篆体,程颢、程颐的宋学以及中国传统的建筑与城市的体制都发源于中原地区,经过文化传播,吸收阳刚、朴素等特征发展成为了伟大的华夏文明。正是这个伟大的华夏文明奠定了中原建筑蓬勃发展的文化基础。

(二)不同的美

徽派建筑之美可以称为“自然之美”:自然古朴,清新典雅。不矫揉造作,顺应大自然的发展潮流,与大自然之自然美景结合在一起。不管时势如何发展,它总保持着自己最古典,最传统的美,不追潮流,不赶时髦,信守古制,崇尚儒家思想,追求自然的朴素之美。又因它独特的地理位置,依山傍水,有着独特的自然赋予的基本条件,羊肠小道,曲径通幽,弯弯转转,颇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意境,宁静怅然,是个适合隐居避世的世外桃源。中原建筑之美包括两种:一种是崇尚自然的自然之美,另一种是自己独有的形式之美。中原建筑的布局是讲究“天人合一”和“阴阳五行”,这是对大自然,对阳光的一种尊重,在房间的空间布局上讲究顺风顺水,既要南北通透又要聚气生财,所以才开设了“天井”和“小院”,这种设计反映了古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它的形式之美主要表现在对称和谐上,左右对称的中庸之美。这种均衡对称在万有引力的影响下,产生一种共同的心理反应,对每一个人都是差不多的,这样的方式把中国传统美学的精华发挥的淋漓尽致,形状上都是简单的长方形,一个一个错落有致,有的偏排成组,井然有序,从高低来辨别尊卑,有规有矩,不偏不倚,这也正反应了我们做人所要遵循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三)不同的结构和空间布局分析

徽派古民居的选址是根据风水学来的,按照阴阳五行学说,讲究天时地利与人和,依水而居,环山涉水,它的架构、形式、颜色都有要与大自然相协调,体现整体环境的规范性和轮廓性。其中以有着“桃花源里人家”美誉的西递和“牛型”设计为主的“画里乡村”宏村最为典型,是皖南文化的代表也是封建社会的代表。它们极大的反应了明清时期达到鼎盛的徽州文化。人们借助风水观吉凶的同时也营造了水口,极大的改善了村落的环境和景观。中原建筑的空间布局是在保证对称和谐的整体美感前提下,增加它的流动性,起到一个补充的作用。在空间界面的处理上采用各种接口来阻断和分割空间的界面,接口可以用墙、门窗、隔断,古人用的隔断很多,比如屏风、隔扇、博古架等等,既实用又美观或者运用不同的质感的材料来表现空间的层次,各式的窗格在阳光的照射下,给整个空间里增强了活泼灵动之感,这些与中国传统的室内设计的观念非常吻合。

作者:杨浩 张瑛 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合肥建设学校

参考文献:

[1]陈伟.徽州乡土建筑和传统聚落形成、发展和演变[J].华中建筑,2000.

[2]朱永春.宋元徽州建筑研究——兼论徽州建筑的起源[J].小城镇建设,2001.

[3]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第2篇:安徽建筑论文范文

关键词:徽派建筑,形成条件,特征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徽派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珍贵的中国古代文化遗产。2000年,由徽派建筑群形成的有近千年历史的黟县西递(图1)、宏村(图2)两处古村落,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徽派建筑已成为人类共享的珍贵财富。

(图1)

(图2)

任何一个建筑流派的形成最初都是从实用功能开始的,地理环境条件决定了建筑的基本结构和形式,地方建筑材料是建筑结构的基础,经济和文化则是建筑流派得以发展的物质支柱和精神支柱。徽派建筑也不例外,安徽的地理环境、建筑材料、经济状况、社会形态、精神意识和文化氛围,是徽派建筑形成的主要条件。

1、地理环境条件

徽州地区历史上是古越人的聚居地,因处于崇山峻岭中,所以历史上称之为“山越”。徽州古代居民多散处,遇有战事,则集中到山头上扼守。山越人平常所居住的“杆栏式”房屋,是以竹、木为骨架,以茅草盖顶。时间一长,便干燥开裂,只得拆除重建,颇为费事。自晋以后,随着中原士族大量的入迁,不仅改变了徽州的人口数量和结构,也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中原文明与古山越文化的交流融合,也通过建筑形式直接体现出来。早期的徽派建筑仍保留有“杆栏式” 建筑的特征,一层矮小,楼厅宽敞,楼上厅室作为日常生活起居的主要场所。后来,随着砖墙防护的安全性和排水系统的通畅,以及室内木板装修的防潮作用显现,徽州民居的建筑逐步演变为一层高大宽敞、楼上简易的形式。另外,徽派建筑外观特色之一——白色石灰粉墙,也是由于皖南山区的潮湿度所导致的,是出于防潮功能的需要。石灰粉墙,可以大量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以保持建筑物墙体的干燥度,使墙体不致于因雨水的冲刷而坍塌。由此而形成的粉墙黛瓦的建筑形态,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形成了如诗如画的建筑景观和人居环境。

2、建筑材料条件

徽州多山,林木资源丰富,为木构架形式的房屋提供了优良的建筑材料。走进徽州古村落,走进祠堂或民居,就能发现梁架结构具有的共同特点——用料硕大,特别是横梁,因其粗壮,俗称“冬瓜梁”(图3),又因其形如新月平卧,雅称“月梁”,通体显得异常恢宏壮美。立柱用料也颇雄大,或圆或方,向上多有收分,显得雄而不笨。

图3

徽派建筑外观最引人注目的是马头山墙的建筑语言,这种建筑形式是将房屋两侧的山墙升高超过屋面及屋脊,并以水平线条状的山墙檐收顶。为了避免山墙檐距屋面的高差过大,采取了顺坡屋面逐渐跌落的形式,既节约了建筑材料,又使山墙面高低错落,富于变化。马头山墙这一建筑形式在徽州的出现始于明代,目的是为了防止火灾蔓延。由于徽州建筑以木结构为主,稍有不慎即引发火灾,在建筑密集区,更容易造成重大损失。明弘治癸亥(1503年),广东博罗人何歆就任徽州知府,为了解决府城及城乡的火灾损失,他经过实地考察,下令采取措施,以五家为一组,建造高出屋面的山墙,以阻挡火势。后来事实证明,建筑封火墙,对减轻居民密集区的火灾损失大为有效。于是,后来居民建造房屋的时候,都自觉地将房屋两侧的山墙建成具有封火功能的墙面。除了防火的实用功能之外,跌落起伏的马头墙冲破了一般墙面的单调,增加了建筑的美感(图4)。

图4

3、经济状况条件

在古代陆路交通极为不便的情况下,水路交通是比较便捷的。徽州一府六县中,最先走出去经商的是祁门人。因祁门水经浮梁入鄱阳湖,经长江流域可转贾四方,甚是方便。唐代,徽州茶叶主要从浮梁出口。南宋建都浙江临安以后,徽州因其地利,新安江流域的水运日益活跃起来,徽商也逐步形成势力。明代中叶以后至清代道光年间的百余年时间内,是徽商最为鼎盛的时期。无论经商人数、活动范围、经营行业、商业资本,徽商都居全国各商人集团的首位。当时,经商成了徽州人的“第一等生业”。徽商的活动范围极其广泛,全国各地都有他们的足迹,甚至发展到海上贸易。尤其是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广泛流传着“无徽商不成镇”的谚语。徽商经营的行业以利润高的盐、典当、茶、木为最多,次则粮食、棉布、丝绸,其他则无业不营,商业资本已达到惊人的程度。清代两淮八总盐商,徽商就占了一半,以至于乾隆皇帝下江南时也发出“富战徽商,朕不及也”的感慨。徽商财雄势大,显赫一时,对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城镇建设所起的作用十分巨大。徽商敛富后即回家“修祠堂、建园第,重楼宏丽”,既促进了地方经济的繁荣,也影响了建筑的风格。徽商所引发的村镇大规模建设,使徽派建筑在形式上更具广泛性,功能上更具全面性,装饰上更具艺术性,内涵上更具文化性,将徽派建筑工艺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4、社会形态条件

徽州土著原为古越族后裔。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封闭性与家族血缘伦理封闭性的双重作用下,徽州呈现出显著的宗法社会形态特点,并且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得以保存。时至今日,不少古村落仍然古风依旧,聚族而居且不杂他姓。家族谱牒清晰,源流不易混淆。对此,清代赵吉士在《寄园寄所寄》中归纳为“千年之冢不动一杯,千丁之族未尝散出,千载之谱系丝毫不紊,主仆之严数十世不改。”

在徽州古村落的入口处或中心位置处,往往是气势宏伟的祠堂建筑,它是村落的核心和族人的活动中心。各村各族除了总祠之外,按派系还分别建有支祠。家族中出了地位显赫的人,其子孙还可以建家祠以显其荣。祠堂的规模大,与住宅建筑明显不同。总祠、支祠和家祠的建筑风格也不一样,各类祠堂建筑丰富了徽派建筑的内容,体现了徽派建筑卓越的工艺水平。徽州祠堂之多,规模之大,工艺之精,既是由其当时经济实力所决定,更是宗族综合能力的体现。

5、精神意识条件

徽州自古被誉为“东南邹鲁”、“程朱阙里”。自南宋以后,理学成为统治中国封建社会思想的理论,而理学大师程颐、程颢和朱熹的祖籍都在徽州。所以,徽州人特别推崇朱子,以朱子家礼等理论来管理家族和社会。朱子笃信风水之说,正好与徽州人的传统习惯相吻合,这样一来,在风水理论指导下的精神意识对徽派建筑艺术和风格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

两晋时期,风水文化的中心在江西;至宋元以后,则转移到了徽州一带。徽州许多古村落的选址、布局都是在风水先生的指点下进行的。 风水学说中的“水口”概念在徽州古村落建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古村落一般多依山傍水,原本用于阴宅的“水口”观念转移到阳宅村落环境上来以后,“水口”就被看成是村落的关键部位,它关系到村落人丁财富的兴衰、聚散。

6、文化氛围条件

徽州山民 “始愿而朴”,自北方中原士族不断迁入后,风俗由质趋文。衣冠之族虽然躲进深山,耕樵自给,但仍注重谈吐、风仪、识鉴,以诗书训子弟。自宋以后,徽州“名臣辈出”,“俗益向文雅”,形成了文风昌盛、教育发达的局面。由于教育的基础扎实,在书法绘画、金石篆刻、音乐戏剧、数学物理等方面,都涌现出众多的杰出人才。文化的发展,丰富了建筑的内容,提高了建筑的艺术水平。

综上所述,徽派建筑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它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受特定的社会背景和经济条件以及文化氛围影响,经过了一段相当长的演变过程才得以形成的。徽派建筑是珍贵的中国古代文化遗产,徽派建筑工艺是徽州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如何传承文明,保持地方特有的建筑风格,在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创造徽派新建筑,不少专家、学者和建筑师们都在进行着大量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朱永春等,徽州建筑[M],安徽人民出版杜, 2005

第3篇:安徽建筑论文范文

(安徽工程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摘 要:徽州建筑是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徽派建筑中无论是马头墙、天井、坡屋面等建筑构成元素,还是建筑三雕中的雕饰图纹,都可作为徽州建筑的代表符号。这些久经传承的古徽州建筑式样符号被设计师大量引用、提炼、创新应用到建筑设计、室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设计领域。

关键词 :徽州建筑;建筑符号;马头墙;砖雕;汉字字体设计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2-0189-02

徽州建筑受到徽州文化和当地地理气候因素影响,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徽派建筑风格,是我国封建社会晚期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建筑多倚山筑室,择水定居,因地制宜,遵循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徽州特色的特征符号。建筑外观宛如水墨晕染的黑白色调,马头墙、天井、坡屋面的传统建筑形式,美轮美奂的徽州雕刻装饰,这些久经传承的古徽州建筑式样符号被设计师大量引用、提炼、创新应用到建筑设计、室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设计领域。

文字是人类传播信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是将语言这种听觉符号准确转换成人类可以认知的视觉符号的重要媒介,使人类的语言、思想得以传播、继承。而汉字这个表意的文字符号系统,本身的结构、造型就具有视觉图形的意义,汉字造字仿自然万物之形,将具象的物形提炼抽象化后融合在汉字方方正正的字体结构中。字体设计是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重要组成元素。当今信息高度发展,国际交流愈加频繁,信息交流更加依赖简洁图形传递。这样一个读图时代,汉字字体设计也有了新的形式和发展趋势。

黑格尔说过:建筑是用材料造成的一种象征性的符号。“四水归堂”的天井,“五岳朝天”的马头墙以及遍布建筑内部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艺术,都已成为徽州特有的地域建筑图形符号,是徽州建筑文化的体现。汉字起源于绘图,具有图案设计的特征,这使徽州建筑图形应用到汉字字体设计中成为可能,本文通过分析徽派传统建筑中的马头墙和砖雕中的装饰图案来研究徽州传统图案与汉字字体设计的结合方法。

一、徽派建筑元素马头墙

马头墙,又称封火墙,是徽派建筑山墙所采用的建筑形式,特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远看一堵堵风火墙高耸云天,像似奔马昂首嘶鸣,故称马头墙。马头墙高低错落,一般为两叠式或三叠式,高出屋顶,成为临近建筑高低、进退的过度,同时也可隔离火灾。明朝晚期,村庄建筑越来越密集,所以将马头墙加高增多,有的甚至多至五重山墙,状如屏风,俗称“五岳朝天”。

(一)马头墙的实用功能

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征,在设计之初作为防火措施的建筑构件使用。因徽州多山多树,建筑中多采用砖木结构,砖木结构最大优点是承重与围护构件分离,但是这种木制建筑,最大的缺点是防火性能差。徽州村落建筑密集,一旦发生火灾,大火可能会蔓延到整个村落,建在相邻两户建筑之间的马头墙,可以在相邻建筑发生火灾的情况下,隔离火源,避免火势蔓延。

此外马头墙高大坚固,覆盖面广,夏季可遮挡烈日暴晒,冬季可挡住寒风吹入室内,在寒暑换季中起到一定的降暑御寒的调节功能。

(二)马头墙的艺术装饰功能

马头墙不仅具有实用价值,经过古代设计师的精心设计也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徽州建筑色彩质朴简淡,白墙黑瓦,与徽州地区的青山绿水互相映衬,构成一幅静谧恬淡的水墨画。马头墙线条流畅,时橫时纵,起伏跌落,与屋顶形成黑、白、大、小、横、竖的对比,组成变化多样的格局,具有很强的韵律感,犹如“万马奔腾”,为原本恬静的山村增添几分生趣动感。

(三)现代图形设计中的马头墙元素

从几何学意义上讲,马头墙形象可以归纳为“一”字的线条形象,与屋顶坡面、建筑墙面以及墙面上小小的窗口组成了徽州建筑特有的点线面构成方式。几何学意义中的点与线是不存在,点只是表示位置,不具有大小、形状的意义。线只是点的运动轨迹,可表示长度而没有宽度和厚度。但作为造型元素使用,点与线必须具有了物质化的意义后,才能变为可视的形,为眼睛所感知,达到视觉传达的目的。

在2010年的安徽世博馆的标志设计中,设计师选用了徽州建筑中“五岳朝天”的马头墙形象配合徽州民居中常见的门罩,利用简练的线条勾勒出整体外观,配合大气的书法字体,展现出安徽的地域建筑特征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徽州建筑装饰中的砖雕

(一)风格多变的雕刻艺术

与徽州建筑外观的朴实、简练相比,徽州建筑内部的雕刻装饰则显得精巧多变、华丽壮观。徽州古建筑雕饰以木雕、砖雕、石雕见长。砖雕,是徽州三雕中最具魅力的种类,工艺精细,雕刻工整,主题突出,层次多变。主要见于门罩、门坊、影壁、八字墙、马头墙等处,其中门罩是徽州砖雕重点装饰的地方。

砖雕一般采用特殊技艺烧制的青砖为材料,由于质地松脆和功能性等多方面原因,不可能像具有韧性的木雕能够精雕细凿,多采用镂空或浮雕的方法。但青砖材料造价低廉,使工匠敢于自由创造,也使砖雕相对木雕、石雕有着更加随意多变的风格。

(二)徽州砖雕图案

徽州砖雕图案内容很广泛,人物、山水、花鸟、走兽、戏剧、生活场景、八宝博古、几何形体、文字、吉祥图案等,这些传统图形多蕴含着吉祥如意、平安多福的美好意蕴,百姓用借形、借音、表号等手段,来寄托对福、禄、寿、喜、财等的期盼。字体设计师在提取运用这些传统图形时,要建立在对传统吉祥图案深层含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抽象化的提取、概括,运用传统与现代互相借鉴结合的方式,创作出既带有传统徽州文化特征,又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图形文字设计。

三、徽州建筑符号与汉字字体设计的结合

(一)图字结合

图字结合的字体设计方式是现代字体设计中常见的方法,在文字标志、包装字体、字体招贴海报中常常见到。徽州砖雕中吉祥文字图案也常见到这样的文字装饰方法,吉祥文字图案以文字的寓意为主导,由各种图像组合成吉祥的装饰艺术图案。常见到的吉祥文字与图案有双喜纹、寿字纹、福字纹等等。例如《五福捧寿》中,蝙蝠的“蝠”与吉祥意义的“福”同音,借用蝙蝠象征“福”装饰寿字,寄托了福寿安康的美好意愿。这些吉祥文字雕刻图案,注重装饰的形式美与字图内在寓意结合的方法,可为现代字体设计所借鉴。

图字结合的字体设计方法,文字的笔画、结构都未做大的变动调整,注重文字字体形式风格与装饰图案的形意切合,强调字图和谐搭配、具象和抽象相结合的方法传达信息。是一种“半文半图”的字体设计方法。例如安徽旅游形象标志,就是用传统写意的手法,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黛瓦粉壁的马头墙图形配合书法体写成英文和汉字,文化意味浓厚,写意的黑白马头墙图形与彩色字体搭配呼应,不失美感,又较好的体现了安徽地域文化特色。

(二)文字的图案化

图字结合的字体设计方法,仅仅停留以图饰字的单一形式中,字体笔画基本不作修改,因此不能满足现代设计追求形式多样化审美要求。字体设计,更应从文字本身构成设计,创造更为丰富的创意图形字体。

1.文字局部图形化设计。在字体设计中可以将文字的个别笔画用图形替换,原笔画被置换为与文字字义相关的图形,达到强化突出的目的。使原本抽象造型的方块字具象化拥有了图形传播的功能,能一目了然的传达文字信息。徽州建筑砖雕中,有着丰富的图案造型,祥云就是砖雕中常见的装饰纹样,在众多的字体标志设计、包装字体设计中,常见到设计师采用云纹替换文字笔画,来渲染企业文化内涵,提升品牌气质。这种字图同构的设计方法使文字更能形象直观的体现字义,传达文字感情。

2.文字整体图形化设计。文字是从象形文字发展而来,汉字起源之初就是图形。文字的整体图形化设计,可借助“六书”的汉字造字理论,其中象形、指事、会意是汉字字体设计最为核心的方法。象形就是对现实事物的直接性描摹,具象的文字与事物图形结合,简明易懂。如“日”“月”;会意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加入抽象的符号,一般加在表示具象概念的象形文字中。例如在“刀”字中加入一点成“刃”,使原文字具有了新的意义;会意则是两种以上的图形组合表示新意义的造字方法。如“从”字就是一个人跟着一个人,表示跟从的意思。

徽州传统图形繁复、细腻、精美,设计师在将徽州图形运用到字体设计中应在保持图案原有寓意的基础上进行精简,去除不必要的细节,再运用到字体的笔画搭配设计中。上文中提到,徽州砖雕吉祥图案中丰富的图形元素为字体设计提供了众多的素材。除了图案的主体部分,吉祥图边缘装饰的连续纹样往往也带有吉祥的寓意。表示富贵的钱纹,祈祝长寿安康的“寿”字纹,而云纹、回纹、卷草纹、盘长都可表示富贵绵长。这些图案常常作为徽州雕刻中边框或者装饰图案使用,有极强的装饰特征。这些装饰纹样线条化的几何特征,可很好的运用到方型框架的汉字字体设计中。

图中笔者借用了砖雕中方直简练的万字纹和回形纹,根据字体结构将纹样和字体笔画按照一定的比例结合在一起,使文字具有了砖雕的装饰意味,并且较好的保留了字体本身的识别性,达到了字中有图、字中有意的创意效果。

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创新,使民族文化复活再繁荣显得尤为重要。徽州建筑符号以其独特的文化性、地域性艺术性特色决定了其在现代设计中的珍贵意义。我们在对徽州建筑符号进行提炼设计时,必须以对徽州文化的深入研究和深刻理解为前提,才能设计出真正具有生命力和创新意义的现代徽州图形形式。

汉字作为中国文化传承发展重要载体,同样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新时代的汉字字体设计充满了实验性、趣味性。将徽州图形符号与汉字结合的图形化字体设计方法,必定会产生出既拥有创新的视觉效果,又包含传统文化意味的汉字字体设计形式,使汉字不仅可以“读”出来,还可以“看”出来,变字为图,提高汉字设计的传播效率和文化影响范围。

参考文献:

〔1〕贾国军.字体设计[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

〔2〕长北.江南建筑雕饰艺术·徽州卷[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第4篇:安徽建筑论文范文

(安徽建筑大学,安徽 合肥 230022)

摘 要:徽派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传承价值是在徽派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现在所要面对的外观、构成要件和嫁接以及“外买”等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论述,也是在此基础上证明了徽派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传承具有更高一层的实际理论价值以及精神文化价值.与此同时,人们将其装饰艺术和现代建筑相结合,使得徽派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元素得到更加完善和更充分的运用,使得徽派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得到更新的尝试.为了应对上述的问题,专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徽派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现状及传承

中图分类号:J2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048-02

作为国家具有地区文化特色的徽州,位于长江以南,并且具有“山川秀发,绿林阴翳”之称,而徽州是徽文化的发源地,同时徽文化也是三大民族文化之一与藏文化和郭煌文化并存,而现如今徽州的传统居民到目前为止仅剩下8000栋左右.传统徽州居民的建筑特点是色彩基调偏向于恬静淡雅的风格,在其对于建筑的雕刻技术要求颇高,并且由于徽州当地环境优美秀丽,其建筑物造型自然朴实,布局合理自然,使得徽州居民的建筑在很大层度上形成了与大自然紧密相融的特点,也使得传统徽州居民的建筑成为了中国古建筑最主要的流派之一.而更重要的是在建筑系统中的装饰元素显现了徽派文化的历史发展的深刻内涵.但在现代生活飞速发展不断变化中,徽派传统建筑装饰艺术收到了极大的冲击,因为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会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而现代建筑材料方面也会以新代旧.从基本上来说,现在所谓的徽派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仅仅是将其基础元素进行简单的借鉴和糅合,并没有传承其艺术文化精髓,即没有对其建筑装饰艺术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研究,造成了现阶段风格的错乱和不搭调的现状.所以说时到今日,徽派传统建筑装饰艺术还需面对严峻的考验.

1 徽式建筑

1.1 徽式建筑概述

在中国古代历史潮流中徽式建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徽州古民居是中国遗存下来的传统建筑样式,徽州古民居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远久的原生态建筑样式,具有非常丰富的设计内涵思想,并且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青砖黛瓦马头墙,其中青砖黛瓦马头墙.其中有讲究的房子布满木雕砖雕石雕,代表的是身份是荣耀.马头墙是为了防火.天井则是在下雨时起蓄水的作用,也应了句老话:“肥水不流外人田.”

1.2 徽式建筑特点

徽式建筑注重人文精神及生态灵气,非常重视整体的布局与四周环境的相协调,完美的展现出了徽派古民居的自然与人文结合的建筑理念.徽式建筑最主要的思想理念是“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将中国古代审美度向和价值判断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正是由于这种建筑理念的影响,所以徽式建筑的整体建筑布局,整体的艺术风格、装饰特征等能显而易见的看出这种理念,徽式建筑中体现出的各种理念对现今社会建筑而言仍然是十分具有借鉴意义的.

对徽式建筑的保护和传承也可以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这种保护和传承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中国的传统理念,徽派建筑在传承过程中也同样存在着非常高的理论价值和文化价值,徽派建筑中的装饰部分更是对现代建筑的装饰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对徽式建筑风格细致的观察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充分的解读,并且还要用到其装饰在建筑学中的优势地位,就能够对目前中国的建筑装饰风格起到极大的指导作用.

2 生存环境堪忧的徽派传统建筑装饰艺术

徽派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内容各不一样,有优有劣,而其在建筑装饰艺术当中所显现出的装饰形态也是种类样式繁多,就比方说天花、隔扇等内部装饰;马头墙、青瓦等外部装饰,其建筑形态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当然,如此珍贵的装饰艺术在现代的建筑当中也是被频频运用.以此同时,而对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徽派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在此问题上面对着日益增多的困难以及在当今时代生存下去的诸多问题和困难.

2.1 在当今时代徽派传统建筑装饰艺术所要面对的现实性问题

在对于徽派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太过于讲究以及繁琐细致的雕刻等特点来说也很难符合现代城市建筑要求的简单大方并且价值最大化的现代化设计理念.而现代人对建筑的要求更多的是时尚化和简单化,在此问题上,使得传统的徽派建筑装饰在与现代建筑装饰上都没有一个很直接了断的切入点,无论是从室内或室外的装饰功能设计配套,又或者是基本的设计理念功能设计理念来说,以至于在现代的建筑中更倾向于现代化的建筑装饰.与此同时,随着新型材料的建筑材料和建筑形态的日益发展,使得了现代的徽州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新型材料的建筑材料和建筑形态,这也使得徽州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上的“质”很容易让人们遗忘.

2.2 徽派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在外观上的问题

徽派传统建筑的装饰艺术是立足于材料和传统高度的斜坡房顶和马头墙的装饰上,而相对于现代的建筑大多数都是高楼林立,所以说如果以徽派传统建筑装饰来作为现代建筑的参考时也会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在我国徽派的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中,房顶的方向和大小都是不拘小节,随意而为的,但是会显示出错落有致、层层叠叠的感觉,非常具有波浪起伏的感觉.使其房顶观之灵活,而徽派传统建筑装饰的房顶布局运用于现代建筑时,会彰显不出斜坡房顶的灵活性.徽派传统建筑装饰中的马头墙有防火的作用,也使房间与房间之间的房顶隔离,是一种多层次的组合,而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犹如万马奔腾一般,而相对于现代建筑装饰如果照搬了徽派传统建筑装饰中的马头墙,会造成视觉混乱.徽派传统建筑装饰中的粉墙黛瓦色彩,朴素淡雅,建筑与大自然紧密相融,但是,徽派传统建筑的周围大多数是高楼林立现代的建筑物,两者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其本应该存在的环境被代替,也就使得其建筑装饰艺术丢失了它本应该拥有的韵味.

2.3 徽派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物理本质问题

徽派的传统建筑多是将木材和特殊的石材作为建筑材料,而且它的修建工艺十分的复杂.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传统徽派建筑装饰当中的重要原材料:如银杏树、柏树、茶园石等,都被其他更加方便的科技材料所替代.现代的仿徽式建筑中都带上了多种更加实用、经济的建筑装饰材料.这一物理本质的替换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徽式建筑装饰中的精华及建筑本意,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尊重传统徽式建筑的,是不利于传统徽式建筑能够得到很好传承的表现.

3 徽式建的传承价值

徽文化也是三大民族文化之一与藏文化和敦煌文化并存,而现如今徽州的传统居民到目前为止仅剩下8000栋左右,从这一数字上就能充分的体现出对传统徽式建筑保存及传扬的重要性,徽式建筑是我国建筑中的一大主要流派,徽式建筑对目前我国建筑的指引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完好的保存的徽派建筑才能有效的对现今的建筑起到指导的作用,才能让现代的设计者从传统徽式建筑中发掘出更多的优秀方案,这也为徽式建筑的保存以及复原工作提供了最良好的数据及物质基础.

4 结语

每一种中国传统文化及建筑都是中国从古至今发展保存下来的瑰宝,都是不可多得需要被重视的优秀部分,徽派建筑在传承过程中也同样存在着非常高的理论价值和文化价值,徽派建筑中的装饰部分更是对现代建筑的装饰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徽派建筑的传承能够有效的将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作为今天设计的源泉,只有成分的尊重了传统文话才能走出一条适合目前中国发展的特设设计道路,才能让历史的文脉得到继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陶娜.浅谈徽派建筑中的装饰艺术[J].中国勘察设计,2012(09):33-35.

第5篇:安徽建筑论文范文

关键词:徽州文化;建构形象;传播;运用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43(2016)02-0019-04

徽州建筑文化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于一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本之一,徽派建筑作为徽州文化中重要的载体,是集社会历史、政治、经济、地理、生活习惯等物质形态、精神理念于一体。徽州建筑文化是特定时空文化状态下造就出来的物质实体,承载了徽州千百年的文明记忆,集建筑美、自然美、艺术美于一体,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一、引言

在中国建筑历史发展的浪潮中,徽派建筑成为中国的古代建筑文化遗产,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公元2000年,黔县西递、宏村两处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落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首要原因当属徽派建筑群的规模宏大与文化遗产的留存。新的历史背景下,研究徽派建筑风格、传承徽派建筑文化的发展精髓,是延续徽州文化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徽派建筑一直以来影响着我国建筑领域的发展,同时蕴含较为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但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古徽派建筑已经不能够适应现实发展的需求。现代建筑与古徽州建筑相比在功能造价上的优势较为明显,但经济效益和理性工具的引导下,世界建筑趋同发展,地域性建筑特征也在逐渐消亡。因此,如何传承传统建筑文化特色又能够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建筑是当代建筑师的责任和奋斗方向。

二、徽州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徽州文化被称之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风向标,徽州文化形成的社会基础是徽州宗族;思想基础是新安理学;经济基础是徽商。社会、思想、经济三大基础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下,促进了徽州文化的全面发展。徽州文化以系统性、丰富性、典型性、独特性、辉煌性及扩张化为特点,依照区域可以划分为三个文化圈,核心徽州文化圈、亚徽州文化圈、泛徽州文化圈,影响到全国各地。徽州文化内容较为深邃,涉及到众多领域,包括社会经济、教育学术、工艺美术、文学艺术、建筑雕塑、医学、哲学等诸多领域。徽州文化包括徽州人发生、创造、影响乃至所有区域内的物质、精神叠加或转化。徽州文化在哲学、医学、画派、理学、徽剧、徽菜等方面巍然独立,异彩纷呈,自成体系。尤其是遍布徽州5000多个保存完好的徽州村落成为震撼世界的独特人文奇观。徽州文化承载着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不仅反映中华民族在宋代以后民间社会的生活实态,同时又凸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徽州地区以山地居多,地少人多,自古以来大量中原人南迁至徽州,因受到中原人经济文化、生活习惯、居住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越文化与汉文化碰撞,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在相互叠加、融合的过程中体现出北方四合院干栏式建筑交相辉映的独特特点。传统的民居建筑中,分三个开间,并采用相套三合院而成,一般结构方式采用的是穿斗式和抬梁式,具体的建筑方式为木质框架结构,且用砖石砌成墙体。徽派建筑所表现出的整体特征为:显山露水、有机整体、自由伸长、淡雅简约、亲切宜人、兼收并蓄等。徽派建筑群多成乡村聚落,建筑中的空间和山水相互相依、相生相依;徽派建筑在自由伸长时,采用天井空间的节点为扩散对象,有形无形地变换着建筑体型结构,适应并且能够利用地形。并且,徽派建筑与大自然紧密结合,表现出一种整体感、统一感及秩序感,体现出和目的性的场所,淡雅简约的建筑色彩中,以人为本,尺度相宜,与文化相融相通。此外,徽派建筑兼收并蓄外来文化,体现出空间的开放性与外向性。总的来说,这些特征是徽派建筑中的共性,也蕴含着徽派建筑文化的神韵,是徽派建筑领域中极其特殊的特质。

三、徽州文化孕育下的徽派建筑

(一)地域性与建筑文化的相宜性

徽派建筑因受到古徽州所特有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影响,其建筑中蕴藏鲜明的地域性,并在建筑文化的发展下,呈现出地域性与建筑文化的相宜性。古徽派建筑最基本的建筑形式是典型徽派天井四合院建筑,该建筑类型深受当地历史背景和人文观念的影响。古徽州在古代是越人的聚集地,越人为防止瘴疠之气,所建造的建筑类型是“干栏式”。后因中原民族的迁入,在改变徽州人口的种族结构数量的同时将先进的中原文化带入到古徽州。在两者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下,早期徽派建筑设计中,结合中原建筑和古徽州建筑精髓,其典型建筑类型是“楼上厅”。因人稠地窄,楼房是当地人的首选,建筑主要是依山造势与地域性相宜。古代徽州的民居建筑多以木结构为主,因木质结构房屋易遭火灾,因此为了避免火势快速的发展和蔓延,产生了马头墙。马头墙的位置位于居两端墙顶砌筑的高层屋面山墙,主要是用于防风、防火。可以说,徽派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粉墙黛瓦的“马头墙”。早期的徽派建筑形式是外来移民和原住居民文化交融的产物,体现了地域与文化的融合性。并且,徽州当地建筑与中原建筑在相互融合中逐渐形成了古徽州地区所特有的建筑风格。这一独有的建筑风格在徽派建筑的文化特征上意义较为丰富,具有通风、干燥、采光、安全性能。不同的地域环境形成不同的建筑风格,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并不存在抽象的建筑产物,具体的建筑根植于具体的环境中,受到地理条件、地形条件及自然条件的影响。建筑风格衍生出建筑文化,地区性的建筑只有与建筑文化共生共存,才能够体现二者的相得益彰之美。

(二)徽派建筑的形象建构

1.水系

水系在古代的徽派建筑中是建筑的命脉,具有较为重要的历史地位。徽州古村落逐水而居,因此,村落的雏形也是沿着水系进行发展建设的。因此,在后代的徽派建筑群中可发现,水系网络与平面有着较为明显的对位关系。尤其是对于徽州地区而言,人们不再满足于被动的依附水系,而是在村落的规划指导下,主导改造水系。最为著名的当属宏村水牛形的水系。该形状的水系水圳是牛肠、月沼是牛胃、牛肚为水牛形态的水系。徽派建筑中水系的完美体现当属徽州文化城,徽州文化城在设计中,徽州古村落的大文化脉络决定了建筑的整体布局,该文化城以塘西河基地为展开,总体上形成水穿城的平面布局,在这一水穿城的基础上形成了从北到南因地就势的“生活区、生态区、公建区”等,三个组团区域分别围绕水系支流分布。塘西河贯穿两岸湿地,她作为整个方案中的灵魂空间,并且是整个方案中的灵魂空间,创造出了观景岛的格局,并将现代休闲的生活理念和注重体系的宣传融合起来,不失美观。古代徽州人崇尚风水,“水口乃地之门户”,被看成为兴衰聚散。水是财富,能够保留住一定的财气,因此,在水口的选择上,需要选择好相应的水口。水口在徽州建筑中有“灵魂”和“门户”之称,水口常常以地形的水系而定,基于山区而言,多选用山脉的转折和两山的挟持,平原之处无山可依,多选择在河渠的下游。如:滨湖新区的开发中,考虑到整个徽州文化,并且结合现代交通需求,合理对水系的走向进行安排。因徽州大道处于横跨西河的“五凤楼”,该口作为人行注入口。水井常常将居住的组团精心组织在一起,围绕一口水井而居,水井的周围围绕较宽的巷道,不仅形成了空间的水节点,并且还使得空间上升为信息交流和情感的中心。此外,邻里几家在人际交往中的组团,成为徽州文化农村建筑群的活动中心。

2.风水思想

古代的建筑大多与风水相关,徽派建筑也不例外,徽派建筑的代表宏村被称为“中国的画里乡村”,其中村落布局呈“牛形”,依据仿生学进行建造,集宙星体学、磁场学、气象学及人体信息学为一体。宏村截止今日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被祖先们称之为风水宝地。从徽派的建筑中可以看出,水是永恒的主体,是人类一切文化的造物,给人以静谧之感。它不仅有效地解决消防用水,还调节了村内的小气候,为生产、生活提供了精美的建筑。徽派村落建筑中将传统文化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风水便是传统文化中觉察万物的生灵,称之为“气”。基于风水理论而言:“气是万物的本源,太极即气,一气积而生两仪,一生三而五行具,土得之于气,水得之于气,人得之于气,气感而应,万物莫不得于气”。这一风水研究理论渗透在中国传统文化科技中的各个领域之内,风水学作为传统的文化现象,作为一种民俗现象,同时还是择吉避凶的术数。基于现代科学理论而言,风水学集地质学、景观学、生态建筑学、宇宙星体学一体,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

3.建筑形式与布局特点

徽派村落建筑的选址和设计,体现出的格局是依上傍水、随坡就势,主要是利用天然的地形、地貌进行规划设计,在具体的建筑布局上采用花墙、漏窗、楼阁、天井等建筑手法,沟通内外空间,使房屋群落达到与环境相互巧妙结合的意境。因古徽州地处丘陵,群山环绕,川谷崎岖,峰峦掩映,山多而地少。正是基于该环境,徽州村落建筑中都附有特殊的山水意境,犹如一幅凝固的中国山水画,兼具山之静态和水之动态之交汇,山之封闭和水之开放的互补,这就使得徽州居民村落,多是以山水为依托,重视地理环境的选择,充分认识自然、顺应自然乃至利用自然。徽派建筑的构思精巧、别致、美观,因水墨画的点缀显得古朴、韵味无穷,清淡朴素,徽州古民居的墙体和景观设计,都类似于该表现形式,远处建筑有白色外墙,外墙除去有雨水冲刷隐约含有的痕迹装饰,此外,屋脊、门楼上方还有挑出的深色飞檐,是相互交错的优美线段,并且是零星跳跃的点,被点缀其中。

4.建筑的材质表现

徽派建筑形象总体形成以青砖、木材、石料为基本材料,内部结构以木质架构为主。其中梁柱多用体型较大的银杏树,涂刷桐油(以防虫蛀)且十分偏重装饰。其横梁中间微微上扬,两端用圆雕或浮雕雕刻出吉祥纹饰,整体呈现出显得宏大、富丽、华美的特色。梁架构件的精妙结合和榫卯结构使工艺技术与艺术手法相交融,达到了相得益彰的妙境。墙面、天井、栅栏、影壁、漏窗等多采用石灰石、青石、花岗岩裁切成石条、石板,且充分采用材料本身的天然花纹组合成图案。徽派建筑的艺术性离不开徽州的三绝:砖雕、石雕、木雕,在装饰上反映了卓越的技艺水平和匠人的聪明才智。目前在徽州的绩溪县、歙县、黟县、婺源县成为保存较完整的区域,主要用于徽州建筑的民居、祠堂、庙宇、园林等建筑的装饰,以及徽州古典家具、楹联、端砚等工艺品的雕刻。徽州三雕雕刻繁复细腻,构图形式吸收全国各地的优秀表现技法,讲究实用与装饰美,常常采用深雕(平雕)和圆雕,使其达到多面镂空特效,尤其是层次多达十余层,亭台楼阁,正义故事,民间传说,花鸟虫鱼汇聚一面,玲珑剔透,错落有致,秩序井然,惟妙惟肖,彰显了古代匠人高超的艺术技能。

四、徽派建筑创新的实践运用与传播的探索研究

(一)新徽派建筑对徽派建筑符号的提炼与创新

徽派建筑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创新,并且对传统的建筑符号进行提炼及创新。如:屋顶,建筑中的屋顶设计中多以坡屋顶为主,而现代建筑领域内出现了双坡、单坡、四坡、平坡等相互结合的坡屋形式。徽州建筑中,“墙”作为一种文化艺术,是徽派建筑中不可缺少的风景线之一。在现代建筑中,具有防御功能的外墙显然不能够适应现代生活,所以现代建筑中对墙的设计不仅突出隐秘性,还对场景具有导向性的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压抑。其中万科第五园中,处处都能看到徽派建筑的形制、具有鲜明特色的白墙黛瓦、自由的窗格、细纹的墙脚线、清色的砖步道、葱绿的竹木林、镂空的砖石墙体、艺术感的屏风、开放及半开放式的庭院布局等等,还有承载文化的徽州牌坊、增加了通透性的漏窗、经典的徽州三雕(砖雕、石雕、木雕)等与当代百姓生活紧密相连则得到了传承。同时也是对徽派建筑形象选择性的继承和传递。将传统与现代、中式与西式建筑完美结合,营造出东方人居住的建筑典范,同时也适应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这种传播和创新是建立在遵循城市居民生活习惯、城市历史文脉和具体的物质环境等层次上的创新为基础。马头墙是传统徽派建筑中典型的代表符号之一,体现出一定的文化环境,现代建筑中,多是采取提示性的符号营造了简约时尚具有徽派建筑风格的建筑环境。当代的徽派建筑实践挖掘了徽派建筑文化的真谛,在尊重建筑人文环境的基础上,将传统徽派建筑元素作为设计的创新点,并且在现代徽派建筑传承中,创造出建筑传统的出路。

(二)新徽派建筑的文化传播

徽派建筑是我国封建社会中遗留下来的一朵奇葩,作为独特的文化风景线,是徽州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文化体系,作为现代文化的产物,蕴藏着人类文化心理、思想情感和文化属性。徽派建筑群渗透徽州千年文化风霜,是科技发展和艺术文化的载体,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也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具体体现。新徽派的建筑中创新徽派建筑符号,也使得徽派文化在建筑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徽派建筑业具备传播的功效———与当代媒介传播不同,建筑的传播功能是在内部的维度上进行展开。对当代城市建筑而言,徽派建筑在建筑空间构成、文化传播、地域文化及未来城市概念建筑发展看,有了比较鲜明的解读和文化传承性。不仅可以解决建筑的基本功能、艺术思维空间、传播营销方式,同时也可以为相似学科建设及相关城市的复古之风提供有益的借鉴。在现代传播的过程中将现代科技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在一起,且在构思、造型、艺术等方面进行突破,体现出审美的意蕴。在文化的传播中,应该讲徽派建筑的意义及表现作为一种积极的追求,真切地体会在建筑文化中,体现在建筑文化的具体理解和运用上。因为,只有徽派建筑文化的不断创新发展下,徽派建筑的创新才能够得到切实有效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阳阳,易忠.文化建筑艺术———从徽州文化出发的牌坊艺术研究[J].美术大观,2012(11):165-171.

[2]王小斌,石庆.地域传统聚落民居空间的文化探析———以皖南徽州聚落民居建筑为例[J].华中建筑,2013(12):171-173.

[3]江盈盈,贾倍思.不同经济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建筑形态———客家围屋与徽州村落的比较[J].中国名城,2009(11):26-32.

[4]杨有广.从徽州古民居保护看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5):130-132.

[5]张勇刚,周峰,游细斌.徽州村落建筑风水文化解读———以绩溪县龙川村为例[J].韶关学院学报,2013(1):146-149.

第6篇:安徽建筑论文范文

关键词:徽派建筑;门楼;建筑文化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17-0138-02

古徽州,主要是指现在安徽省的绩溪县、歙县、黟县、屯溪,江西省的婺源县及其周边等地。徽派建筑,顾名思义,就是主要流行于徽州地区的建筑流派。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徽派建筑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雕镂精湛,风格独特,黛瓦粉墙,结构严谨。布局上,依山就势,自然得体;平面上,形状设计灵活,富于变化;空间上,造型多样,讲究韵律;工艺上,材质丰富,技法纯熟。其中,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

徽州建筑的大门作为整个民居的重点,其位置与造型、装饰都是非常重要的。有安全、交通、分隔、采光、保温等功能,还具有风水、象征功能,是房屋建设的重中之重。门楼位于家宅宅院门外部,用来装饰大门。门楼设计则是徽派建筑的亮点之一,盛行于民居建筑中。徜徉于徽州古村镇街巷,那些或单体高耸、或沿街成排相连,形制各异的门楼尤为引人注目。门楼顶部结构和筑法类似房屋,门框和门扇装在中间,门扇外面镶有铁制的门环。门楼顶部有挑檐式建筑,门楣上有双面砖雕,一般刻有“紫气东来”、“竹苞松茂”等字样。斗框边饰有花卉、蝙蝠等吉祥图案,有锦上添花之美感。

1 门楼的分类

徽派建筑中常见的门楼形式有城门、宫门、殿宇门、府第门、山门、如意门、五脊门楼、牌楼门、垂花门、花门、随墙门、什锦门等。现存徽州古民居多为明清及民国遗构,门多为随墙门,其所处位置境况、造型、色调、材质既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也富有时代感,主要反映在繁简、工拙、图案选用等方面。明至清初,徽派民居门楼造型常见有八字形、牌楼形、垂花式、字匾式等。一般官吏和商贾居住在胡同的南半部,门楼在主房的西北,多用如意门。门楼虽小却十分华丽。门小院大房屋多,属于显贵不漏富之意。无论门楼在街巷中的北部或南部,部足在吉祥的位置,因为门楼位置的选择影响纳福避邪,所以是每家每户特别关心的大事。

在门框两边的上方,各嵌砌一根垂莲柱,柱下端分别雕一朵莲花,两柱之间用两层板连接,之上有嵌饰各种富含寓意的砖雕图案,之下有雀替和伸出垂莲柱外的仿头。门楼的装饰根据官阶和富贵程度来选择,简单的有两柱一间三楼,复杂的有四柱三间五楼。柱仿多用水磨砖砌制,有的用砖、石混合砌成。如婺源理坑的“天官上卿”宅,其大门门楼即为八字型。该门楼采用砖、石两种材质,组成二柱单门三楼。门框、门楣及门槛均用石质材料,采用砖雕工艺。门柱通体用水磨青砖包砌,支撑起主楼屋顶。门楣上方粉砌匾额,上书“天官上卿”。五飞砖承挑出檐,正脊两端饰以鱼龙吻。整座门楼很少雕饰,主次分明,线条简洁,作风淳朴,是典型的明代风格。绩溪湖村一条“中华门楼巷”,至今完整地保存了砖雕门罩7座,其数量之多,造型之灵活,雕刻之精细,题材之广泛,内容之丰富,堪称绝品,同时也是房主身份的象征。

2 门楼的装饰

在徽派建筑中,灰白色的马头墙,墙体上只有几处小小的方孔窗,除此之外,别无其他装饰,因此整个建筑显得单一。而门楼上通常都饰有精美的砖雕、石雕,或者木雕。装饰的部位一般是住宅大门上的门罩以及官邸门前的门楼和八字墙等。精美的雕刻、吉祥的寓意、合理的布局,使冷淡的墙面顿时丰富起来。最常见的雕饰部位是在门框上方的门罩和门楼上,造型有悬柱牌楼式门罩、垂花门罩、字匾门罩等。门罩通常是在大门门框上用水磨青砖砌成的,向外凸出的线脚装饰,顶上加瓦檐,好像一个小的房屋。门罩除了装饰功能外,还可以把墙面流下的雨水引到别处。例如,查济的“奇节性成”的门楼式牌坊。第一层上部的长条字匾石刻,第二层下部又是一块长条字匾石刻,上面是乾隆皇帝御书的“奇节性成”四个字。这个门楼式牌坊是乾隆皇帝为清代女子徐德姑而建。它借鉴了垂花门罩的表现手法,塑造出庄重、肃穆的氛围。

门罩中砖雕的面积较小、颜色较深,深化了建筑细部,使门楼轮廓更加鲜明。在白色的墙面衬托中,使门楼富有立体感。“门罩迷藻悦,照壁变雕墙”正是徽州砖雕门楼的意义所在。徽州富户人家建房时倾向于建砖雕门楼,小户人家普遍建砖雕门罩,他们认为大门如同人的脸面,门楼门罩则是房屋的面孔,所以即使一些人家资金有限,也宁可简化别处的装饰,而务必要建门楼或门罩。

3 门楼的内涵

门楼是一户人家贫富的象征,故名门和富豪的家宅门楼建筑特别考究。“门第等次”、“门当户对”中的“门”即为门楼。由于徽州先民多为中原移民,“中原衣冠,避地保于此”,这部分移民也把北方的门阀士族制度带至此地,积淀传承千百年之后,使传统徽州成为最讲究等级和门第的地方。诸事均得为身份门第计,而“门”就是一个家宅的脸面,因此建造门楼当然就更为慎重,要向外人展示自己高贵的门第,以及祖上余荫或自身的优越之处。

“风水之说,徽人尤重之。”造宅安门之事浸润着浓重的传统风水文化,无论造门时间、朝向,还是周边环境,总要与阳宅风水相关联,而风水中杂糅了几乎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成分,内容繁杂且说法不一,显得极其神秘。在笃信风水的徽州先民眼里,门是具有神秘色彩的,是一种精神寄托,既可以给家人带来幸福吉祥,也可以带来灾祸。为此人们在造门时费神费力,慎重讲究,以求镇宅避邪,趋吉迎祥。徽州古民居宅邸中常见的宝葫芦、斜门、泰山石敢当以及门头上的剪刀、照妖镜等,无不是人们借助于风水观念而赋予门以趋吉避邪的意义。有些豪门大宅在大门左右各放一对石狮子或一对石鼓,以求驱邪保安。

第7篇:安徽建筑论文范文

【关键词】合肥高校;空间布局;景观特征

The space layout and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Hefei main college campus

Wang Suo Wu Zemin Li Yaliang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dscape design, through the pattern analysis of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outh Campus),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Eastern and the Western Campus), Anhui University (New Campus), and Anhu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outh Campus) in different periods, described the development of campus landscape environment history and the status quo, meanwhile, analyzed the impact of campus landscape design factors 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to conclude tha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Hefei so as to provide relevant recommenda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efei University of green coverage rate is generally higher than 35% of Hefei, the average green land coverage, building area of campus growth rate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growth rate of green coverage rate. However, the old campus of tree crown cover was 35.9%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of this century, newly-built campus for 14.2%.In the planning, the campus functional areas continued to increase gradually from the more rules, symmetrical Soviet-style to modern Western-style evolution of diversity.

【Key words】Hefei University, spatial layout, landscape features

校园绿化是学校成功进行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面向社会以人为本的今天,重视教育也必然体现在为其营造具有特色的校园绿化建设。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对校园环境条件要求的不断提高。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的校园环境建设很少被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的大学校园建设逐步开始重视教室以外的校园环境建设[1]。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由此引发了发展高校新校园建设的热潮。

我国大学校园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历史背景,早在19世纪末,西方现代文明大量进入中国,西方的综合高等教育也在中国得到建立,并且在国家和社会团体的支持下建立了一批国立大学,它们是今天中国历史性校园的雏形。在20世纪初期,中国国立大学得到迅速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在各个方面取得的成就是今天中国历史性校园的物质和精神的基础。新中国建立,高等教育经历了1952年学习苏联体制到经济困难再到,大学教育事业发展经历起伏,有重大成果也有沉重教训,这一阶段的结果成为了今天中国历史性校园的重大转折点。20世纪90年代至今,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都走向全新的局面,中国的高等教育迎来了又一次发展的高潮,这一阶段的成果影响了中国历史性校园未来的走势。

我国大学的校园格局形态的演变大体经历了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开敞式――全盘的苏化――多元化的发展。学校各功能分区之间,各功能建筑物之间要达到完善组合,丰富城市面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目的,其建筑形态、空间组合必须遵循城市设计的有关原理[2]。这就要求校园的规划设计,必须在把握城市、校园内外环境共性的基础上,根据校园所处地段的城市区位和校园场地的特点,对校园的内外空间形态作出科学的分析,根据特定的设计对象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

本文以安徽合肥高校中的安徽农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南校区)、中国科技大学的东校区和西校区、安徽大学新校区及安徽建工学院南校区五个不同时期的高校校园作为研究对象,对校园景观绿化整体格局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校园的绿化景观,建立高校校园绿地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定量分析其绿地的综合效益,以期为其他绿色生态高校绿地系统的评价、规划和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从而加强绿色生态校园绿地系统的建设和管理,规范绿地规划行为,全面提高校园环境质量。

1.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117°11′~117°22′E,31°48′~31°58′N),江淮分水岭南侧,巢湖西北岸,合肥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年平均气温15.7度,降雨量近1000毫米,日照两千一百多个小时。在气候、植被和土壤等方面都表现出过渡性特点。受城市建设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城市周边的天然林已逐步被人工林所取代,人工林树种单一,总量少,覆盖率低,成熟林比重低,生态功能脆弱。

安徽农业大学1954年独立办学,1995年更名为安徽农业大学。学校占地210公顷,是安徽省花园式学校。合肥工业大学创建于1945年,是一所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南校区占地面积199.399万平方米,基础设施及生活、体育、文化设施配套齐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校园总面积约1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安徽大学新校区建设于2003年,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侧的合肥大学城内,占地2000亩,大学城围绕丽人湖呈发散式布局,成为经济技术开发区“知识+生态”的绿蕊。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是安徽省属全日制普通高校,学院位于全国科教之城、园林之城的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包河区,校园面积1100余亩,新建的南校区位于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800余亩,融科技、生态、人文设计于一体,具有江南园林风光特色。

1.2 研究方法:对合肥不同时期所建造的大学校园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具体研究大学校园各个因素对校园景观环境形成的影响,为完善与充实校园景观环境创造的理论取得最直接的资料。

利用PHOTOSHOP和CAD等软件对合肥各大高校的航空影像图的分析以及现场调查取景对校园的不同功能分区如科教区、生活区、运动区等空间绿化布置进行绿地结构的分析、功能区布局的分析、道路交通组织分析以及景观规划风貌的分析,并结合城市地理文化环境物理景观规划艺术环境心理学等学科相关知识从各个层次上对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探索和研究,旨在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来认识当代大学校园的景观设计的特征,同时对提升当代大学校园的景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个人的看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校园绿地结构分析:本文以安徽合肥高校中的安徽农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南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校区和西校区、安徽大学新校区及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南校区几个不同时期的高校校园作为研究对象,对校园景观绿化整体布局进行分析(表1)。

由表1可以明显看出早期校园的绿地覆盖率平均为60.1%明显高于本世纪初所建大学城式的高校新校去47%的平均绿地覆盖率,其中上世纪50年代初建成的安徽农业大学的绿地覆盖率最高达到64.9%。在高校校园的建设过程可以看出建筑面积的增长率明显高于其绿地面积的增长率,然而校园的水体面积的建设上,新校区表现更为明显如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南校区的水体面积最高达到24.9%,在上世纪早期所建成的校区如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以及上世纪中期所建成中国科技大学校园水体面积显著低于本世纪初建立的大学城式高校新校区。

早在上世纪建成的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树冠覆盖率平均为35.9%,本世纪初所建立的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南校区和安徽大学新校区的平均树冠覆盖率仅为14.2%。可见,高校校园建设在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在建筑面积和绿化面积方面的比重有所加重,但是树冠的覆盖率并没有随之提高,所产生的生态效益相对于建国初期所建高校相比较低。

2.2 校园功能分区与布局分析:

以安徽农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南校区)为代表的传统高校校园以功能分区为基本构架,校园建筑规划格局较端庄、严谨,多为对称式布局,往往有明确的轴线、对位,形成大小不同的空间层次及院落。在校园中心区形成了一个中心核,其核心建筑群由有标志性作用的图书馆或教学主楼等组成。中心建筑群又往往与生态环境、集中绿化景观相结合,构成校园规划结构的中心核[3]。这种模式布局紧凑,有书苑氛围(图1)。

图1 安徽农业大学总平面分析图

此类传统校园通常是由教学区、学生生活区、教师生活区、体育运动区组成的;由于办学体制封闭,学校与外界联系较少,校园内各项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医院、电影院、幼儿园、小学、银行等散布于各功能区内,等级较低,缺乏统一规划;另外,院系间各自为政,相互缺少联系,这些都促成了传统高校校园功能繁杂,空间混乱的局面(图2)。

图2 合肥工业大学总平面分析图

然而随着高校教学机制的社会化转变,高校重新融入城市,校园的管理制度、内部建设相应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校园与城市间的联系加强了,校园内的后勤服务设施、住宿以及配套服务设施在校园内被弱化,转而与社会接轨,甚至一些新规划的高校校园如安徽大学新校区(图3)、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南校区(图4)中没有教师生活区;学校的教学、科研、信息交流及学生的课外文体生活被大大加强;同时校园内也产生了一些新的功能区:高科技园区等。

图3 安徽大学新校区总平面分析图

图4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总平面分析图

在20世纪初新建的高校校园主要以中心绿带或者组团建筑群为校园核心,其规划适度的条型绿地,在绿地两侧,分别安排教学科研区与学生生活区。这种类型既能使校园绿地共享面宽,利用率高,又能让学生在校园内主要活动的步行距离较短, 同时有利校园形成生态景观轴。而以组团建筑群为基本构架核心的新校区, 强调空间尺度,充分考虑学生行为需求以及最佳的步行距离等进行规划,其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以校内各学院建筑为基本单元,组成校园灵活、多样的建筑组团[4],以利于学科、教学的交流。另一种是以教学、生活、运动等不同功能建筑及空间场所,组成若干个组团,再以组团单元围绕校园中心区。

2.3 校园道路交通组织分析:传统老校区如安徽农业大学(图5)的交通具有明显的时间波段和交通流复杂多变的特点。校内交通流量大且集中在上、下课时间段,容易造成交通拥挤,另外师生的出行点和目的地各不相同。人流频繁地穿梭于各功能区之间,造成交通流复杂混乱。

图5 安徽农业大学道路分析图

校园教学区内应以步行者为主。传统的规划方式不注意避免教学区内部的车行交通和人行交通的矛盾, 过于注重实质的空间架构[5]。条块状的建筑和整齐的道路网分割着校园空间, 主要车行道穿越教学区或与教学楼平行布置; 交通组织功能单纯;缺少人情味和有序的人行组织。

随着历史的变迁,新校区如安徽大学新校区(图6)内交通方式为步行、自行车、机动车、校内公交车等多种方式共存。步行交通由于安全、便捷且在行进中便于师生间的相互交谈。形成和谐、活跃的校园文化氛围的特点。成为校内主要的交通方式。并在设计中得到推崇。

图6 安徽大学新校区道路分析图

现代校园要求建筑物之间能联络方便、尽量通畅、便捷。为此, 各类建筑物的设计, 多采用集中式的布局, 建筑群体也多以成团的方式组合, 尽量减少楼间的距离及交通路线[6]。各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之间,也尽量打通分割界限, 室内外都设有方便的连廊和通道, 使建筑群体在整体上能联络通畅, 达到提高和保证交通、交流、传递、沟通之最佳的效率。

2.4 校园景观风貌规划分析:合肥老校区如安徽农业大学本部、合肥工业大学本部通过对整体环境的营建,形成了环境清悠、风景秀丽的山水画景观格调,并且通过理园造景手法的引入创造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饱含人文意境的校园环境,但是多为中规中举的的校园格局,并且其中融入了较为浓厚的前苏联式的校园风格,尤其表现在某些建筑及环境布局上。

在当前的高校新校区如安徽大学新校区、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南校区的规划中,较多借鉴中西方的园林理景手法,力图构建多层次的校园绿化景观网络,形成园林式教学环境。宏观层次――校园总体园林格局,通过大开合簇群式发展的规划布局手法,构筑校园绿化大背景,形成建筑隐于山水、绿化之间,两者和谐共生的校园大园林基调[7];中观层次一一建筑簇群围合而成的公共空间、主要节点以及校内连接通道的绿化景观设计。依据各功能区的特点,通过对街道、广场尺度的把握,对场地围合面的处理,加入现代景观元素,形成各具特色的校园园林绿化空间,构筑校园中观景观体系;微观层次――建筑小环境以及校园内各景观节点的绿化景观设计。通过古典园林理景手法的引入,巧于因借,营造丰富的建筑小环境,建造中庭景观与室内景观[8]。在节点的处理上,引入亭、台、廊、榭等造景元素,小品与绿化景观相互穿插,景观视线相互渗透,彼此呼应,尺度宜人,内容丰富。(见图7、8)

图7 安徽大学新校区

图8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南校区

3. 结论与讨论

(1)在追求校园发展和建设的基础上,高校在不断增加其建筑面积的同时,不忘增加校园的绿地建设、水体建设等。校园是教师和学生生活工作的地方,校园绿化美化是校园校容校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在近期的高校校园规划中,我们虽对高校校园的规划理念、功能分区、构成机理有了一定的认识,形成了相应的规划方法,但在校园规划和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新建校园环境过于商业化,缺乏学术氛围;新校区与老校区关系处理不当,包括建筑风格、交通组织等;以及城市建设中“求大求洋”的不良风气被引入校园规划中,破坏了校园宜人的空间尺度、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等等。为此,在高校校园规划中,我们应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积极探索,因地制宜,为创建符合当前高校办学宗旨的生态园林式高校校园而努力。

(3)校园环境绿化是在学校建筑群中展开的,这就形成了校园既是整体、又被分割的情形。可以根据高校校园的不同分区,设计出符合各自功能的特色景观,形成一区一景的风格布局。高校校园是人群聚集的地方,教职工、学生是校园的主体。如少规划一些观赏性的绿地,多布置些亭廊、游园、休闲椅、庭荫凳等。尽量为学生课间学习、交流、休憩创造一种围和、半围和的滞留空间,使校园景观设计既继承和发扬传统园林的自然美,又具有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利于师生在紧张的课堂学习之余很好的缓解精神压力且在如此优美环境中交流休憩能更好的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4)通过道路、建筑物、植物的合理规划布局,营造出生态环境优越的绿色网络体系,更适合师生的工作与学习。校园规划布局要合理,功能分区要明确,校园道路系统要完善、便捷,步行空间与非步行空间关系要处理得当,建筑物尽量选用新型环保、节能元公害材料,校园内部要突出绿化自成网络系统,具备自我调节、发展、循环的功能,绿化植物要做到丰富多彩,力求做到四季有花,四季常青,达到以点带面的绿化效果,同时多采用对人体有益的植物,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 高冀生.当代高校校园规划要点提示[J].新建筑.2002,(4).(12):2117~2122

[2] 赵世伟.园林景观设计大全[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2000:52

[3] 张建敏.高校校园园林规划与校园文化建设.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1008-9233(2008)02-0053-03

[4] 张同文、楚新正.高校校园景观结构分析及校园规划的初步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6,9,1008-9659-(2006)-03-0201-05

[5] Adamo~icz W.Perceptions ver8us objective llleasur~s of ertvimnmental quality in combined revealed and stated preference model of envimnmental valuation.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llomle$and management。1997.32:65~84

[6] 郭晋平、张芸香. 景观格局分析空间取样方法及其应用[J]. 地理科学, 2005, 25 (5) : 584~589

[7] 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景观之路: 与市长们交流[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176~177

[8] 张佐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营造[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223

【文章编号】1006-9224(2010)08-0032-06

第8篇:安徽建筑论文范文

关键词:徽州古民居;新变;建筑艺术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2)02-0045-04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曾说过,人的思想就像宗教一样也有其纪念碑,这就是建筑。徽州古民居,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杰出代表。1999年12月,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评价:“西递、宏村这两个传统的古村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那些在上个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的面貌。其街道的风格,古建筑和装饰物,以及供水系统完备的民居都是非常独特的文化遗存。”[1]

徽州在历史上是个移民社会,中原的精英人士南迁后,汲取了中原和土著的文化精华,彰显出巨大的包容性和创造性。徽州古民居体现了儒家、道家、释家等多种文化的交融,“涵义最完美的建筑历史,几乎囊括了人类所关注的全部事物。”[2]徽州古民居是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上,加上徽商文化的传统凝聚而成的,其间渗透着新变理念,具体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楼居:干栏式建筑与中原建筑文化的融合

徽州的土著居民为山越人,在长期的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生存经验。他们在山间潮湿、多雨的亚热带气候环境中,采取干栏式建筑模式——楼居结构。山越文化“是开发江南山区的先民在一个相当长时间里,吸纳融会多种文化而逐渐生成的新质文

化,其中包括原住民文化,吴、越和楚文化成分,甚至包含良渚文化若干因素”。[3]良渚文化的房屋以木构为主。干栏式木楼为穿斗式木结构,木材从当地的山中就地取材,一般为杉木,房屋的开间不大。西晋的永嘉之乱、唐代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变,中原地区战事频发,民不聊生,北民大举南迁,徽州山高多屏障,如世外桃源一般,成了北民避难的胜地。南迁的居民,带来了先进的中原农业技术,也带来了先进的建筑文明。当先进文明融入到后进文明后,发达的中原文化很快就反客为主了。北方的合院采取抬梁式架构,用材粗大,开间也比较大。徽州民居楼居式的结构,大多采用两层楼,也有少数三层楼,有的在地面上铺设木地板,用来通风隔潮湿,避免湿气直接对人产生影响。徽州民居“汲取了干栏楼居开敞的堂屋和挑台特征,将正中厅堂扩大并半敞开,与天井空间连成一片”。[4]26在厅堂部分采取抬梁式结构,空间的跨度较大;在空间较小的卧室则采用穿斗式结构。

中原地区农业文明发达,长期为政治文化中心。其建筑文化以北方官式建筑为基础,强调儒家的伦理道德秩序。到了徽州后,徽民重视宗祠建设,维护同一氏族的权威,在建筑中体现等级化,甚至直接用门联、匾额体现封建的伦理秩序,广设牌坊标志。诸多的建筑形式,都能体现出中原建筑文化

重伦理的痕迹。

在传统的男耕女织的农业社会里,女性在家庭中是没有地位的,男性是家中的家长,是家中的绝对权威。就民居空间的使用来说也是如此,严格的女教观念使妇女的活动区域很小,大户人家的女孩在出嫁前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阁楼里终日学习女红或者抚琴作画。闲暇的时候,也只能待在美人靠边欣赏室内的风景。

二、型制:因地制宜、和而不同的展现

徽州山多地少,人口多,可耕地较少。在为数不多的平地上建造房屋,宅基地显得比较局促,民居的建筑布局紧凑。加上明朝时期,皇家对建筑的规定很多,住房的等级也会根据官员的级别不同有所差异。明朝对建筑规定森严,据《明史?舆服志》记载:藩王称府,官员称宅,庶人称家,住宅建造大小亦受限制。王侯、官员按等级造房,庶人只能造“三间五架”之屋。

徽州民谚有言:“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徽州人多地少的矛盾,刺激了徽州重商的传统。徽商在明清之际,驰骋中国商场几百年,甚至有“无徽不成镇”之说,可见徽商的足迹遍布中国;徽商的繁荣极盛,富可敌国,可见当时徽商的影响力。发迹后的徽商回到家乡买田置地,荣归故里,大兴土木,建造了很多的民居建筑和祠堂、牌坊、书院等公共建筑。虽说地处山高皇帝远的徽州,但皇家对建筑的规定徽商是不可违背的,只有另辟蹊径,在新变上做足文章。

在山光水色的映衬下,徽州古村落宛如“中国画里的乡村”,魅力四射,韵味无穷。从外观上来看,青砖、黛瓦、马头墙,这是徽州民居的共性之处,但具体到每一家每一户,又会根据宅基地的大小、地形、地势,结合主人的个性和审美追求,呈现出不同的风貌。穿行于徽州民居间的小巷,置身其间,经过每家每户,从门楼到房屋的装饰,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户,这就是徽州民居的独特之处,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和而不同”。

三、风水:改风改水为徽人服务

徽州民居追求“枕山、环水、面屏”,形成枕山环水、依山傍水、背山面水的格局。在徽人眼中,理想的村址是符合风水观念的,要遵循“阳宅须教择地形,背山面水称人心,山有来龙昂秀发,水须围抱作环形,明堂宽大斯为福,水口收藏积万金,关煞二方无障碍,光明正大旺门庭”。[5]徽人重视风水由来已久,赵吉士在《寄园寄所寄》说:“风水之说,徽人尤重之,其平时构争结讼,强半为此。”王明居先生认为:“风水,就其存在状态而言,是客观的。它是大自然的产物,因而有它的自然性。具体地说,它是特定时间、空间中的自然山水风貌,是建筑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风水本身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它是没有意志的。但是,风水观念却是人对风水的认识,因而是主观的。我们绝不可把风水与风水观念混为一谈,把客观与主观混为一谈。”[6] 32-33

徽人在建造房屋的时候,遇到风水不符的,就得改风改水。比如徽州的风水镇符石敢当。石敢当为长方形石碑,通常被置于村落入口处、河流池塘岸边、门前巷口、三叉路口直冲处等,有的镶嵌在墙中,有的独立放置。歙县渔梁某宅因门正对紫阳山上一怪石,故将门偏斜朝向紫阳峰,同时在门前立“泰山石敢当”。黟县城内很多民宅将门远离冲巷处,而在直冲巷子的墙角处立一块“泰山石敢当”。

徽州很多村落四面皆山,形成相对封闭的空间。水口是进入村落的咽喉,在村民眼中水口关系到村落人丁财富的兴衰聚散。为了留住财气,除选中好的水口位置外,还必须建筑桥台楼塔等物,增加锁钥的气势,扼住关口;同时也改善了村落的环境及景观,形成“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村落总体环境特征,使水口成为徽州的村落庭园。除了水口林,还有根据风水“障空补缺”理论的需要,建造文昌阁、奎星楼、庙宇等建筑,改变徽州的风水为徽人服务。

四、色彩:蹊径独辟中的至高追求

明清时期的建筑装饰用色,有着深刻的等级观念,王公、大臣与庶民在建筑上的差异很大。北京故宫等宫廷建筑光彩照人、金碧辉煌,大多采用黄色、红色、金色进行装饰,红色代表神权,黄色昭示君权,充分体现出神权和皇权的至高无上,呈现出一种“错彩镂金”之美。

徽州古民居,是徽商出资建造的。受等级森严的建筑制度的影响,建筑装饰只能避开“错彩镂金”之美。徽商的活动区域很广,并且多在外乡经营,在家乡采用低调的色彩可以确保家乡的财产安全。加上程朱理学对徽州影响深远,朱熹主张平淡自然,在色彩上倾向于中和的无彩色,生活在山水之间的徽民逐渐造就了徽州民居清新、淡雅、洁净的建筑风貌。在色彩的选择上,人们喜爱色度偏低、色调中性的调和色,用黑、白、灰作为主色调,加上与青山绿水协调一致,给人以“出水芙蓉”之美。“在中国传统观念中,白色具有多向性,表示光明之源,在徽州许多建筑中高耸延伸的白墙几乎与浅色天空连成一片,追求真正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黑色则象征天,它源于夜幕之神秘;而青灰色则与五行中的水相对应,寓意着避免水灾。”[4]151

五、天井:北方四合院在徽州的转型

中原土地平坦辽阔,宅基用地相对充裕,民居采用宽敞的四合院院落式建筑,随着中原士族的南迁,到了土地紧缺的徽州,没有足够的土地建院落,阔大的四合院变成了建筑物内部的天井。这一转型前后,基本的精神还是相通的,就是住宅的自然化,充分体现了古代的天人合一的观念。所谓住宅的自然化,就是把室外的空间“借”到室内来,天井是建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是因为营建者受到传统生命哲学的深刻影响,认为人与自然是血肉相连、同心同构的。

徽州的天井,除了有采光、形成小气候等功能外,还是连接大门与厅堂的中介。厅堂是全家人的中心活动区域,也是会客的主要空间。坐在厅堂内,通过天井可以感受到四时之变,阴晴圆缺,云卷云舒,晨淋朝霞,夜观星斗[6],不仅可以安顿性灵,还能愉悦情性。室内空间的有限,通过天井走向了无限,个人心中的小宇宙与天地的大宇宙连成了有机的整体。正如张世英先生所说:“每一物、每一人、每一部分、每一句话、每一交叉点都是一个全宇宙,但又各有其个性,因为各自表现了不同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方式,或者说,各以不同的方式反映了惟一的全宇宙。”[7]在这种相通之中体现生命或者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徽商长年在外经商,财源来自四面八方,希望图个吉利。水主财,故而“四水归明堂”。天井四周的屋顶坡面,东西南北四面的雨水通过小青瓦流入家中,意味着肥水不外流,象征着财气的汇集。这种对应关系,也是徽派古民居营建者心理的折射。

天井是虚实的统一体。天井可以分为井口、井身和井底三部分,井口和井底是可视的,是有形的实在,井身是不可视的,是无形的虚空,但正是这虚实的结合,才成为徽州古民居中独特的天井的结构。这种虚实相生,实现了生命的超越。虽在厅堂之内,心系浩渺宽广的宇宙时空,使居者不囿于厅堂,而是通过天井实现与天地宇宙的合二为一。主人在堂前玩味天井,独享人生的快乐。宗炳的《画山水序》认为,在“澄怀味象”中,最终“万趣融其神思”,审美主体在“畅神”中获得了物我的根本同一。

六、斗拱:小部件呈现的象征意味

斗拱在中国建筑技术中是一大创造,是作为承重构件而产生的。“它一般总是出现在较大型较重要的建筑物上,久而久之,便成为社会权贵、统治者政治伦理地位、等级与品格的建筑象征。发展到封建社会的中后期,便只有宫殿、帝王陵寝、坛庙、寺观及府邸等一些高级建筑才允许在立柱与外檐的枋处安设斗拱,并以斗拱层数多少,来表示建筑的政治伦理品味。”[8]

徽州的如意斗拱呈现出吉祥意味,是中国传统斗拱之美的积淀与升华,有着徽州工匠的独创性。一方面起到负重的作用,还有着突出建筑磅礴气势的审美作用。斗拱部件单纯,组合明朗,但结构复杂,多样统一。“它以绚烂多姿、五彩缤纷的藻饰涂抹造型,使它那简洁的构架形式又增添了繁缛的色泽与光辉。”

“徽州人在建造斗拱时,还能因地制宜,在宁静、寂寞、偏僻的山水之间,既显示出斗拱的隐秘性、深邃性,又突出它的流动美、峻拔美。同时,为优美的徽州建筑增添壮美,为优雅的山区注入活力,使青山绿水显得更有生机。”[6]106这与北方不同,北方的平原区域,没有青山绿水的映衬,斗拱显示出的则是雄浑豪放之气。

梁思成先生曾说:“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受制于自然物理,非着意于创新形式,更无所谓派别。其结构之系统,及形式之派别,乃其材料环境所形成。”[9]艺术创造不能全部脱离以往的传统基础,总是在基础之上进行创新,在徽州古民居中,多种文化的交融与渗透,形成了独特的古民居样式。创新,是民族的灵魂。这些新变的理念进而转化为徽州古民居的现实构造,是徽州匠人的创造,也是徽商的创造,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自身内部的创新,值得我们深思和总结。

参考文献:

[1]杨帆. 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EB/OL].[2004-05-28].

[2]陈炎.当代中国审美文化[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84.

[3]朱永春.徽派建筑[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15.

[4]单德启.安徽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5]姚延銮.阳宅集成[O].乾隆十七年刊本.

[6]王明居,王木林.徽派建筑艺术[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7]张世英.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4.

第9篇:安徽建筑论文范文

关键词:徽派建筑;徽州文化;继承;发展

Abstract: Architecture is frozen history, carrying a long history and culture. Huizhou architecture has a pivotal position in the Huizhou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characterization of Huizhou culture. Huizhou architecture is unique in the Chinese architectural culture, and has entered the World Heritage List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Chinese rural architecture. Huizhou architecture is an outstanding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of our country, protect Huizhou architecture, to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he architectural style of Huizhou architecture, heritage culture of Huizhou architecture behind is to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he fine Chinese culture.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uizhou architecture, you need to tap the connotation of Huizhou culture, seeking the point of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building culture and modern urban life, Huizhou architecture styles and techniques into the modern buildings.

Keywords: Huizhou architecture; Huizhou culture;inheritanc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E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聪明、勤劳的徽州人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极具地方特色的徽州文化。徽州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徽派建筑凭借其独特的风貌成为徽州文化的象征。继承徽派建筑、发扬徽派建筑的文化内涵,发展徽派建筑,对现代人来说,不仅能从古老的徽州文化中汲取营养,而且能够保护自己的文化传统,并使之发扬光大。

一、徽派建筑的特征

(一)顺应山水之势的巧妙布局

徽派建筑的选址极其讲究对地形、地貌、水流和风向等自然因素的综合考虑。建筑的布局,即建筑的起伏和起承转合,一般是顺应着自然情况下的山地地形和水流状况,大多依山伴水而建,顺应山水的走向和脉络。现在能看到的徽派建筑,大多数是依山傍水、布局合理、环境优美、交通畅通。如宏村的山水形态极像一头横卧的水牛,房屋以之而建,于是就有了村外的溪河之上的四座木桥,这四座木桥和村东的雷岗山,山上的大树分别对应着牛的四条腿、牛头和牛角。其村落布局顺应山水之势,巧夺天工,绝妙无比。在建筑中融入了对山水的尊从,正是“不与天地斗巧”,展现了徽州人的生活智慧。

(二)充满韵律的建筑群体组合

徽派民居,除了牌坊、亭台楼阁、祠堂,建筑的整体形象是有序的。在白墙黛瓦的秩序之下,建筑的群体凸显出一种高低有致的韵律感。

(三)丰富美丽的街道和巷口景观

徽派建筑中,街巷的空间层次十分分明,行走其间,有着曲径通幽的趣味。街道景观极为丰富,景随街变,移步换景,美不胜收。

(四)多进灵活的院落布局,以人为本的空间设置

徽派建筑的布局中心是天井,天井周围的布局按照地形、功能和规模安排其他建筑。院落布局没有过多的束缚,展现出了一种灵活的处世态度。建筑物的高宽比有着合理的设置。在这样的空间比例中,人们既不会觉得空间过于空旷,也不会觉得生活空间受到压制。这种布局形式中,灵活的天井和简练的单体形态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朴素大方的整体用色

徽派建筑不依靠繁复而华丽的色彩取胜,而是以古朴大方、典雅的灰色、白色调的运用见长。在徽派建筑的群落中,青山下的白墙,绿水畔的黛瓦,无不透出清秀和质朴。

(六)顶灵活多变的斜坡屋面,层层叠叠的马头墙头

徽派建筑多采用斜坡屋面,而且用法灵活。多变的用法,展现出一种不拘一格的随意状态,大小的变化和层次的变化体现着不拘成法的生活气息。马头墙是徽派建筑中最有特点的部分,马头墙的墙头层层叠叠,前后进退,给建筑增加了十足的韵律感。

(七)秀丽精湛的“三雕”工艺

徽派建筑从门口到墙壁,从厅堂到围栏,随处可见精美的木雕、石雕、砖雕。徽派建筑中的三种雕塑,雕工都十分细腻,砖雕的门罩、木雕的廊柱、石雕的窗台,精美绝伦,匠心独运,技艺令人叹为观止。细部装饰巧妙地融入到建筑物中形成了徽派建筑的独特风格。

二、继承和发展徽派建筑所面临的问题

(一)与现代人的生活观念和生活习惯不相适应

在现代社会,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的生活观念和生活习惯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徽派建筑固于程式,造价相对较高,与现代快捷的生活习惯和实用的生活观念不相适应,所以现代的人对徽派建筑风格多欣赏而少运用。即使是以徽派风格建筑的名义进行工程建设,在施工过程中也普遍存在随意改变建筑风格的现象。

(二)新建建筑与所在环境其他建筑不协调

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建筑风格也是各具特色、千姿百态。徽派建筑是我国建筑文化色鲜明的一支,在与其他建筑风格的对比中,其特色更加鲜明。徽州建筑特别讲究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但是,在现实的操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建筑物可能被安排在不合适的位置,可能缺乏与整体基调的趋同,这样,不仅遮掩了建筑物本身的风采,更会损伤建筑群体的风格。

(三)建设缺乏明确的统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