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化学式大全范文

化学式大全精选(九篇)

化学式大全

第1篇:化学式大全范文

所谓全程化指导,就是从大学一年级开始,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等各种形式的就业教育,帮助学生充分认知自我,准确进行职业定位,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价值观,及早培养职业素质,并了解就业政策和求职技巧,及时提供有效的市场需求信息,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奠定坚实基础。

我院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在就业指导工作方面做了很多积极的探索和大胆有效的尝试,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即便如此,随着新的形势的发展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的工作好需要不断的创新,不断完善。

一、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分年级实施的思路

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不应该只限于毕业时才进行的工作,而应是贯穿整个大学生涯的准备过程,是一个指导学生制定初步的职业生涯的过程。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应根据学生个人的性格特征和社会需求而进行的一种教育理念的灌输。全程化就业指导应该涵盖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全部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设计、政策指导、思想指导、应聘指导、创业指导等内容。并根据人才培养各个阶段逐步实施,为大学生的择业、就业、创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二、高校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

1 全程化指导体系的建立

从内容来讲,全程化就业指导是由心理健康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业指导、职业体验、择业指导、创业指导和升学指导等构成的完整体系。具体来说,全程化就业指导可以分为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一应侧重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指导学生规划四年的大学生活,确立职业理想。第二阶段:大二、大三应侧重于职业体验、学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引导学生在加强专业学习的同时,进行职业体验,锻炼和提高个人素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实现全面发展,为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职业理想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强化职业体验,锻炼较强的实践能力;积极发展个人志趣,增强自我认知;增强职业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第三阶段:大四应侧重于在就业形势、信息服务、政策咨询、求职技巧、心理调适、升学与创业等方面进行指导,引导毕业生转变角色,适应社会。这一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宣传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对毕业生提供报考公务员、考研、就业等方面的政策咨询;通过人才素质测试和就业心理指导,引导毕业生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及时修正就业目标,确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全面、合理地收集、处理、利用就业信息;模拟就业现场,训练求职技巧;精心组织就业招聘,多渠道、多方式,积极、主动地与用人单位联系,为毕业生求职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帮助学生实现就业理想。

2 全员化指导体系的建立

所谓全员化指导,即形成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各系领导、辅导员和专业教师乃至家长的作用,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指导体系。

第一,健全制度,切实落实“一把手”工程。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挂帅,把“一把手”工程落实到位;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要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促进全员参与就业指导工作;要使组织机构健全,落实校院两级责任制;要资金投入到位,使用于择业的设施和场所基本满足学生的求职需求。

第二,以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引领学生的未来职业体验。职业生涯规划要求个人对环境资源有全面的评估与掌握。校园文化是社会环境资源的缩影。高校应在认真分析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和要求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学生群体的实际需要,把学校长期积淀下来的办学理念、学校精神、校风及传统文化等共同构成的校园文化,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在学生中加以传承。大学生处于准社会状态,学校教学、管理、服务工作和活动的所有环节都应体现育人功能,要以优秀大师的品质来影响学生,以先进的校园文化来熏陶、引导学生,让学生在丰富的校园文化中汲取自己需要的养分,彰显各自的个性魅力。

3 专业化指导体系的建立

第一,要加强就业指导的教材建设和课程建设。教育部教字[2003]6号文件指出,“加强毕业生指导,将就业指导课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日常教学。”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应该被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计划,明确规定就业指导课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应根据全程化就业指导的要求和各阶段不同年级就业指导着重点的不同,建立起一个目标明确、逐步提升、针对性强的完整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第二,要健全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和队伍。实施专业化指导体系,必须要加强就业指导机构和队伍建设。一方面要提升就业指导课程的学科属性,把就业指导从行政工作中剥离出来,使就业指导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形成就业指导人员的职业化,进而实现就业指导的专家化。为此,应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研室,具体负责全程就业指导教学。就业指导教研室要依托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或教务处成立,负责就业指导教育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教学的规范管理、社会职业标准跟踪以及职业资源库建设等。同时,院系层次设置大学生职业发展办公室,配备专业职业指导人员,使学校、院系能够在开设就业指导课堂教学的同时,及时了解各专业、各班级学生的动态,有针对性地予以个别指导,开展个性化、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另一方面,要按照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的要求,不断提高专职从业人员和兼职骨干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加强业务培训,使其取得资格后,方能从事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国家和高校还应大力推广就业指导职业咨询师认证制度,优化人员结构,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只有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队伍,才能较好地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科学性,并增强就业指导对学生的吸引力。

4 信息化指导体系的建立

信息化指导体系,即指建立就业指导信息化网络平台,搭建学生和用人单位间的桥梁,并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为此,我们可以借鉴香港联校就业信息系统JUIs的模式,构建高校毕业生信息服务互联体系,实现信息共享、政策、网上招聘、远程面试和指导咨询五位一体。充分而有效的信息可以降低市场成本,提高效率,实现节省资源和提高效益的目标。

第一,在鼓励各学校建立自己的就业网络系统的基础上,努力促进各省市和高校之间走向合作、交流,实现各学校和各省市人事局、教委、教育部有关就业网站信息资源的互通和共享,通过网络,快捷、准确、安全地向毕业生提供大量有效的就业信息,向就业工作人员提供便捷强大的信息管理手段,从而带动就业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第二,增加、改进各学校的就业网络系统的现有服务功能,完善生源和岗位数据库,深度挖掘和分析数据信息,完善网络素质测评系统,逐步开通网上招聘、远程面试、指导咨询等相应功能,实现在线求职的服务,提供岗位与求职者配比的数据资料,主动地服务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师资问题

第2篇:化学式大全范文

论文摘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伦理概念、道德理论和思想观念。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受到了挑战。全球化带来的社会思潮的多样化、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抉择、影响着大学生的判断、弱化了大学生的传统美德观念。为此,我们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大学生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价值认同。 

 

一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积累,其中也包含着重要的传统美德观念。历代圣贤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观;蕴含着“仁、义、礼、智、信”的美德观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集体主义思想;“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以及“天人合一”、“中庸”、“厚德载物”的思想观念。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体现,在中国文化中处于一个重要的地位。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都不可能摈弃传统文化而重新开始。固然,传统美德中的部分思想观念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会因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制度变迁等因素逐步地丧失其合理性,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核、精神仍具有着重要的现代价值。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体现了崇高的爱国情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还有慎独修身,诚实守信、中庸内敛的修身之法,这些美德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华,也是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洗礼和历练出来的,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凝结了我们的智慧和力量,体现了我们的崇高理想。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美德观念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发扬我国的传统美德,保住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的中国文化能够在全球化的环境下生存并发展,保留住民族之“根”。因此,继承与发扬传统美德对弘扬传统文化、推进文化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也是人类知识和文明的传承者。中国高等教育一直非常重视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在全球化的今天,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激荡碰撞。全球化有其文化底蕴和思想渊源,全球化反映了西方的思想与精神。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源自于西方的社会思潮、价值观念也必然在世界各地推行,全球化也必然导致文化的全球化。文化的全球化使得西方强势文化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的文化造成冲击,这种冲击不仅体现在一些行为上,更重要的是在深层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二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以儒家美德伦理规范为核心的一套安身立命的价值体系。它以人的品格为价值核心,寻求的是人们如何在社会生活中实现个体价值、践行社会责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很多优秀特质具有着重要的现代价值,同时,也成为大学生必须的具备的个体品质。 

1.诚实守信:中华民族历来以讲究诚信著称于世。在中国传统道德中,诚信被视为“立政之本”、“立人之本”、“进德修业之本”。诚实守信,要求以诚相待,言而有信,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老子说:“言,善信”,意即说话要恪守信用。孔子也说,“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又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认为“言必信,行必果”作为规范弟子言行的基本要求,把诚信看作做人立世的基点。孟子则把诚信看作社会的基石和做人的准则,他所谓“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的阐述,即是其证。“君子养心莫善于诚。”[1]“人之所助在信,信之所本在诚。”[2]“不立,不诚不行。”[3]“至诚则金石为开。”[4]等警句格言,就是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2.感恩意识:“感恩”是中国传统的美德思想,在中国的文化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古代圣贤崇尚“感恩”,对“感恩”思想也非常认同。古语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知恩不报非君子”,“吃水不忘挖井人”等警句无不透露着感恩思想。“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的格言都体现出感恩的重要意义。 

3.进取精神:自强不息,改革进取,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规范,也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贯彻古今的光荣传统。自强不息是一种自主独立、勤勉不懈的奋发进取精神。“自强不息”一语最先出自《易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说,天的运行以其自身的力量,刚健不懈、永不止息;君子以“天”为法,也应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努力进取,决不懈怠。自强不息是一种自我超越、不断进取的品质,它体现的是一种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意志力。如《礼记·大学》称赞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凝聚、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孕育了自信、自尊、自立的民族精神。

三 

 

在文化全球化这一大背景下,在思想领域出现了价值观的多元化、各种社会思潮以及意识形态的交织,导致工具理性、功利主义等思想的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华传统美德观念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1.诚信危机:从一定程度上说,大学生的诚信危机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考试过程中作弊现象屡禁不止。现在大学生考试,不论是大考试还是小考试,还是国家四六级考试,公务员考试,为了达到目的,不惜一切手段,甚至冒着被处分的危险。二是在求职过程中,搞虚假简历,过分夸大自我。在简历中“注水”,证书做假等情况已是司空见惯。为了找一份高薪、待遇好的工作,随便写自己的实践经历,把一些莫须有的东西都写上。这些都反映出当今大学生功利主义思想的滋长蔓延。三是在助学贷款、还贷问题上,不讲诚信。部分大学生靠助学贷款完成大学学业,但是在毕业之后,却不能及时还贷,有的甚至拖欠贷款,以为拖得久就可以不用还。以上种种表明,大学生的诚信危机亟待解决,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有待加强。 

2.感恩缺失: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生活在他人的关爱之中,都应当怀着一颗感恩之心。近年来,有不少贫困大学生依靠社会资助和国家助学贷款完成了学业,但其中一些大学生从不知道感谢,更不知道要回报。恶意拖欠学费、助学贷款等费用,缺乏感恩思想。部分大学生受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在就业方面,只希望选择那些工资高、待遇好的企事业单位,不愿意回家乡工作,没有回报社会的意识。例如高校每年都有支教西部、服务西部等计划,但是没有人愿意报名参加。家乡的父老乡亲、社会培养了大学生,但是很多学生却不知要回报。“滴水之恩要涌泉相报”的道理在某些大学生的价值观中早已被抹去。“感恩意识”的缺失从根本上讲就是中国传统美德观念正在慢慢衰落。 

3.丧失进取意识:现代大学生进取意识比较薄弱,表现在整体缺乏责任感。现代大学生很多都没有责任感,没有家庭责任、社会责任甚至自己走向社会所要担负的责任,更谈不上古代那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的宏大抱负。这种责任感的消失,就导致部分大学生缺乏一定进取意识,丧失了进取心。很多大学生整天就是上网、打游戏,迷恋于“网游”,认为大学生活毫无意义,学习没有意义,因为任何想知道的东西只要在“百度”上搜搜就可以知道。对于自己的大学目标规划和职业生涯没有一个清晰的计划,没有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整天不知所云,混沌混日子,出口就是“颓废”。网络使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发生了改变,大学生一方面从网络中获取了知识,另一方面也难免从中汲取了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和不思进取的思想。 

四 

 

全球化最先肇始于经济领域,一般意义上的全球化也等同于经济全球化。“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5]在经济全球化的催生下,文化领域也在进行着全球化。“随着世界性的经济利益在全球范围内非平衡或有限平衡的流动,不同民族国家各具特色和水平的物质文明、思想文明、政治和经济关系文明之间的交往和交换也在同时进行和展开”。[6] 

文化的全球化引发了社会思潮的多样化与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多元化的价值观一方面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价值选择空间;大学生的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这种宽松自由多元的氛围,也容易使大学生迷失方向,传统的美德观念在大学生心目的位置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选择的多重性又弱化了大学生对传统美德观念的认同、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与价值抉择。在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思潮的冲击下,他们会认为传统的美德观念已经不适应于现代社会的发展,不适应于现代的潮流了。认为西方的一些思想才能适应于现在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大学生道德选择上出现了混乱,分不清什么该继承什么该放弃。有的学者形象地称大学生“有智商没智慧,有前途没壮志,有文化没教育,有知识没思想,有青春没热血,有个性没品性,有理想没实践”。[7]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经济的发展,社会转型,利益格局的不断演变,思想领域的多元促使我们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大学生正确对待中华传统美德的价值,对其价值的认同感,使之内化为传统美德意识,外化为美德行为。 

 

参考文献: 

[1][战国]荀况.荀子·修身[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2][宋]欧阳修.新唐书·陆贽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3. 

[3][宋]晃说之.晃氏客语[m].长沙:岳麓书社,2005. 

[4][晋]葛洪.西京杂记[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276. 

第3篇:化学式大全范文

作为现代性产物的社会学,从其诞生之时起,其理论研究的核心主题与根本使命就体现为以“现代社会”为范本进行“现代性方案”的建设和“现代化实践”的推进。然而,随着当代全球化浪潮的兴起,人类社会正面临着一场新的社会转型,并由此深刻地影响到了一贯以反映社会现实变化为特征的社会学理论研究传统上。社会学要理解全球化所带来的历史性变革,并对新的社会转型做出理论上的说明,就必须重新反思传统的社会学研究范式和理论形态,在整合已有研究范式的基础上实现理论传统的重建与创新。

关键词: 现代性 全球化 研究范式 社会学理论

一、现代性: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核心主题及其危机

笔者曾在《逻辑起点与核心主题:现代性议题与社会学理论的研究》一文中详细地论述了社会学理论研究与现代性议题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社会学理论演进历史的系统梳理与考察,论证了作为现代性产物之一的社会学,其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就是现代性。不仅如此,从其诞生之时起,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命运就与现代性紧紧拴在一起了。无论是古典社会学阶段,还是现代社会学或当代社会学研究阶段,其理论建设和目标取向的主旨都是围绕着现代性而展开的,其核心主题与根本使命实际上都体现在建设现代性和推进现代化这一大的主题范围内。[i]

因此,围绕着社会学理论研究的这一核心主题,从社会学诞生之时起,古典社会学理论中便产生了一连串的对现代性内涵不大一致的定义,最典型的如有马克思(K.Marx)通过对资本主义的定义、涂尔干(E.Durkheim)通过有机团结的定义、韦伯(M.Weber)通过对合理化的定义来理解现代性的主要内涵,[ii]而且每一个定义又都是与说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联系在一起的,如生产方式(马克思)、劳动分工(涂尔干)、理性化的多样性(韦伯),同时还包含了一系列方法论类型与分析方法:社会关系(马克思)、社会事实(涂尔干)、社会行动(韦伯)[iii]。上述三种对现代性富有代表性的不同界定中,恰恰代表了社会学理论研究的三大传统,即批判主义、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的理论传统。而且,从社会学理论自身的历史发展来看,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实际上一直是处于批判主义、实证主义、人文主义三种不同传统的张力之中。[iv]一方面,它注重对研究现象作实证的、经验主义的考察与分析,强调的是科学主义、实证主义的传统,注重对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行探究。另一方面它又要求研究者对研究对象进行“解释性理解(interpretive understanding)”,强调的是人文主义、阐释主义的传统,关注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和视域融合(fusion of horizons)。[v]而与此同时,它又意识到了任何研究都要受到一定政治、文化、性别和社会阶层的影响,注意研究中的权力关系以及研究对知识建构和社会改革的重要作用,因此,它同时又具有一种后现代式的社会批判意识,强调一种强烈的价值介入。[vi]毫无疑问,社会学理论研究取向上的这一长期存在的分裂与对立的紧张局面业已造成了社会学领域内在“实质性”理论建构、具体的研究程序乃至学术共同体从业人员中潜在的或明显的分裂。尤其在当代,这一局面又与社会学知识的本土化和全球化的论题纠缠在一起,形成了更为错综复杂的情势。[vii]

但是,回归到整个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上,我们可以发现,这三种不同传统的社会学理论研究尽管在形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但在最为本质的价值取向上似乎并没有很大的差异。如果我们以现代性的内涵为坐标,以现代化的实践为尺度,整个社会学理论的知识体系(无论是古典社会学、现代社会学还是当代社会学)在理论建构与目标取向上始终没有摆脱过建设“现代性”与推进“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其所遵循的实际上都是建立在“现代社会”基础之上的一种以西方中心论、民族国家中心论和人类主体中心论为主要学术特征的“现代化研究范式”。而且,这种研究范式的核心内容与方法在社会学理论的古典时期就已经基本上得以确立了。比如,从古典社会学开始,社会学就已基本确立了“秩序”、“进步”和“理性”这一现代社会最为核心的价值主题,总是想为现代化实践提供一个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理论模型,并从社会之外对现代社会与现代性的各种制度、关系进行描绘、解释和说明(这一研究取向和传统可以说直到现在都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古典社会学理论中的这种对现代性的论述以及基本理论的建构,虽然并不意味着现代社会与现代性的研究在社会学理论中已趋完善,但它至少确立了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核心主题,并为社会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方向。

尽管人类对自身活动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及其后果的思考,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但把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加以系统考察和论述的却是启蒙运动以后的事。社会自人类有群居生活起即已存在,社会思想也随此而产生,但社会学作为一种全面、系统研究现代社会的知识系统则到19世纪后才得以产生的。[viii]古典社会学体系中研究领域的形成、研究主题的选择以及适用方法论的发展都是以分析现代社会现象并赋予社会秩序,提供管理生活与理性控制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社会技术为其目标取向的。古典社会学理论正是靠这些广泛的概念和预设,而在“现代性建设”和“现代化实践”中,占有一席之地,并拥有“合法性”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古典社会学理论所开创的理论传统虽然在形式上曾被不同时期的社会学家吸收、借用或更新,但在本质上并没有根本性的超越与创新。

现代性与古典社会学理论的结合所产生的社会学理论研究中的“现代化研究范式”,不仅意味着现代性与现代化将成为社会学理论研究的一个核心主题,而且也从总体上规范了社会学理论研究所要运用的理论、方法以及价值取向。大凡现代性与现代化所表现出来的特质(如民族国家中心论、西方中心论、人类主体中心论以及形形的二元对立等)也多半成了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品质和特色,同样现代性自身所具有的潜在危机也演变成了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潜在危机。[ix]尤其在新的社会转型之下,伴随着现代性与现代化危机的日益显露和严重化,社会学理论研究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也越来越大。正如现代性的危机只能用超越现代性的方式来解决一样,滞留于现代化研究范式之上的社会学理论研究也只能用超越现代化研究范式的方式来予以解决。

二、全球化:新的社会转型及其对现代性的超越

在当代社会,最重要的社会变化莫过于全球化所带来的新的社会转型(笔者称之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第三次社会转型[x])。这次新的社会转型与现代性之间具有天然的紧密关系。正如吉登斯(A.Giddens)所指出的,现代性正在内在地经历着全球化的过程,这在现代制度的大多数基本特性方面,特别是在这些制度的脱域与反思方面表现的犹为明显[xi]。从大约17世纪起,欧洲开始在思想意识、军事力量、航海技术和经济发展等方面超过了世界其他地区。欧洲社会的这种惊人转型促使它把新的制度传播到全球各地,并且引发了我们称之为“现代性”的一种新现象,这正是当今全球化时代的逻辑起点[xii]。现代性的这种全球化趋势,本身就在其动力机制之中,时空的重组、抽离化机制和现代性的反思性都内在地具有扩张的趋势。因此,我们应该根据时空的延伸和地方性环境,以及地方性活动的漫长变迁之间的发展关系,来把握现代性的全球化蔓延。[xiii]

毫无疑问,现代性的全球化过程促进了全球化的发展,并让我们看到一个越来越有“共性”的现代性的涌现,即西方现代性或启蒙方案已在全世界许多地方获得体现。但是,现代性从其全球化的倾向来看,并不是一种特别的西化之物,因为无论是现代性的激进化还是社会生活的全球化都决不是一个已经完成了的过程。当然,如果把“现代性”仅仅看作是一种现代社会的状态,那么“全球化”则更像一种“理想类型”的概念,它不是指一种人类社会的终极状态,而是指一种不断变化的整体化趋势。在民族国家阶段,“现代性”与广义的“全球化”具有某种重合之处,即“现代性”的扩张过程实际上就是全球的现代化过程。但是,当“现代性”在某些国家得以成熟并获得充分体现之后,也就是在某些民族国家完成现代化以后,其所面对的可能主要不再是一个“现代性”与“现代化”的问题,而更多的是一个已经被加深化了的现代性的“全球化”问题[xiv]。犹如现代性改变了传统社会的社会现实一样,全球化也正在改变现代社会的根本特征。时至今日,现代性的近期发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它的整体化方面,而且解构了秩序、进步、理性这些启蒙时代形成的经典信条,代之以机会、风险和更多的偶然性。因此,更准确地说,全球化进程现在并没有扩大现代性,而是成了其转变的加速器。而全球化本身“在许多方面不仅是新的,而且是革命性的”,它将“重塑我们的生活方式”。[xv]因此,我们不能笼统地说“现代性”是“全球化”的一部分或“全球化”是“现代性”的一部分。况且,“现代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既然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一个整体,那么对现代性制度做出多种反应就是可能的。事实也是如此,各种“超越”现代性的运动已经在全球体系中出现了。同时,现代性的全球化后果也不仅仅体现在它的影响之上,而且也体现在知识的反思性上,这种反思性对现代性的动力机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新的社会转型也在不断加速,其中一个突出特征就是人类社会的结构正在变得日益跨国化和全球化,这使得一贯以宏观研究而称著的古典社会学理论传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正如费舍斯通(M. Featherstone)所指出的,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使得古典社会学理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现代化理论无力解释新现象、新问题。古典社会学传统由于把社会等同于有边界的民族国家而无法全面理解全球化问题;现代化理论则由于长期使文化依附于结构性发展,并搁置了文化与能动者(agency)之间的关系也无法对全球化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xvi]。那些以民族国家为中心而形成的社会学(甚至包括政治学、经济学)中的一系列概念体系、理论观点再也难以解释新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诸多全球性现象了。社会学理论缺乏探讨跨国实践(transnational practices)和全球现实的语汇,人们继续依赖与民族国家相应的传统社会学术语、概念和经验数据,使社会学理论在全球化研究范式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可通约性(incommensurability)。因此,要理解全球化对现代性的超越及其所带来的历史性变革,就必须对新的全球化时代和新的社会转型做出理论上的说明,并通过提出新的概念和理论框架来把握新时代的本质。[xvii]因为理论作为对社会现实的反思性、推论性建构,它应该具有在指出过去的潜势并设想可供选择的未来的基础上,解读社会现实的特性。其实,一种社会学理论能否提供引导去进行实证主义的社会学研究,不全然在于此理论能否提供一个程序和规则,使之符合实证主义的“可重复性”与“可验证性”等原则,而也应该取决于此理论能否把抽象的理论转化成较为具体的架构,给研究者提供指引,把他要研究的对象概念化。主流社会学理论(即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主要失误就在于它从不同的理论基准出发去批评非实证主义社会学研究的有效性,因而忽视了深层理解在社会学理论研究中的意义。[xviii]

其实,对全球化所带来的新的社会转型展开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最终目标也并不是要试图在当今庞大的全球化研究领域中创造出一种更宏观的社会学理论,并建立起所谓的全球化社会学(sociology of globalization)体系,而主要是从反思传统社会学理论思维方式和研究范式出发,面对全球化所改变的社会学理论赖以立足的现实基础,探讨社会学理论该如何在理论和方法上应对这种变化,以建立起一种能够足够适应新的社会转型需要的研究范式和理论形态。正如吉登斯所指出的,社会学理论层面上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与当前发生在社会世界中的社会转型联系在一起的。社会转型在促使社会学反思的同时,也提出了社会学重新定位的要求。如果说过去几年来社会学知识的衰退是不够确切的,那么,为了应对社会世界的这种变化,社会学家当然要建构出新的概念框架和分析模型来说明这一切。[xix]

三、全球化研究范式:社会学理论传统的重构与创新

当代全球化趋势的研究表明,我们应更加以积极的方式来检讨社会学理论传统的工具及环境,以充分回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全球化不仅迫使现代人去反思其生活形式的转变,而且也同样促使学者去斟酌其研究范式的转变,两者都面临同等的焦虑与压力。其实,完整的社会学理论研究本身就应该包括地方、国家、区域和全球等不同层次,不应像传统的社会学理论研究那样只注重前面几个层次而忽略了全球层次的研究。今天,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兴起,与其它学科一样,社会学理论需要迅速地扩展它的地理和智识(intellectual)边界,即承认地方社区和民族社会的本质属性正面临着全球范围内深刻变迁的巨大挑战,而对这种挑战直接反映的结果就是要在重建社会学理论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和理论形态,以适应新的社会转型的需要。

那么,如何实现社会学理论传统的创新呢?近20年来,各种对既存社会学理论传统进行多元综合的做法越来越多,其中所采取的手段和方式大致包括以下四种。一是重建。即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吸取其他理论的益处,重新构建原来的理论,使之更加完善。如亚历山大(J.Alexander)的新功能主义和多向度社会学(multidimensional sociology)、费恩(C.Fine)的新符号互动论、库克(S.Cook)的新交换理论等等。二是扩展。即扩展原有理论的传统界限,向新的领域发展。如文化社会学出现了从阐释学解释向社会学调查转变的动向,常人方法学也突破了仅仅分析日常生活的对话和互动的局限,将其领域扩大到分析社会制度、结构与个人的关系等主流社会学理论所关心的问题上。三是联结。即寻求某种途径将微观与宏观、主观与客观、结构与行动等不同层次、领域的现象联结起来。如科尔曼(J.Coleman)的理性选择理论就提出了以微观层次为基础建立起微观与宏观、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理论途径,而亚历山大则主张以宏观层次为出发点来寻求微观与宏观的联结。埃利亚斯(N.Elias)的“构型社会学”或“过程社会学”也是将微观层次的个人行为与宏观层次的国家联结起来进行分析的典范。四是整合。即试图以超越“重建”、“扩展”、“联结”的辩证综合方式,来创立一种新的社会学理论语言,以整合了的理论来认识或重新解释曾被忽略、歪曲了的多维而完整的社会现实[xx]。如瑞泽尔(G.Ritzer)提出的社会学元理论化(sociological metatheorizing)就是对社会学多重范式的整合,[xxi]还有诸如女性主义社会学、后现代社会学等各种批判的社会理论(critical social theory)的兴起,其不仅整合了传统社会学理论内部的各种思潮,而且还充分吸取了政治学、人类学、历史研究、法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等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从而在整体上促使了批判理论从社会学理论视野转向了社会理论领域。[xxii]

通过对社会学理论发展史的系统考察,我们可以发现,社会学理论传统的发展趋向总体说来是其研究范式的变迁,或者说是其方法论体系的变迁,而这种变迁的动力则来自其研究范式的分化与整合。社会学作为一门对社会实践和现实的结构关系与运行状态的理性反思的科学,理所当然地是随着社会现实的转型而不断变化的。由此,社会学研究者的理论视野、研究范式等等都应当随之而不断发展和调整,只有这样,社会学才能体现出其本身的学术活力及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在21世纪的社会学理论研究领域中,笔者认为,一个极为重要的现象就是,以全球化研究范式为特征的新的社会学理论范式将逐步得到确立。这种新的社会学理论范式是社会学理论多重范式整合的结果,它表明了社会学理论正处于一个解构已有的研究范式、重构一种新的社会学理论范式的文化和知识境况中。正如当今社会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转型期一样,社会学理论的发展也正处于其历史发展的转型期中。在这个转型期中,社会学理论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境况。社会学是否有更辉煌前景,社会学理论是否比以往更有效力,就看我们是否能够不仅在理论视野上,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不仅在战略眼光上,而且在实际运作中能够适应社会学本身的发展逻辑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在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这种适应全球化趋势和新的社会转型需要的“全球化研究范式”将在社会学理论研究中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特征:

一是“全球化研究范式”首先意味着对传统的“现代化研究范式”的超越与扬弃。以民族国家中心论、西方中心论和人类主体中心论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化研究范式,不仅在理论上造成了各种主体与客体的对立与冲突,使传统的社会学理论研究局限在一个个有限的民族国家之中,无法阐释和说明在全球层次上出现的大量跨国事实,而且在实践上也造成了人与自然及人类内部的冲突、斗争、彼此消解的紧张状态,使不同主体处于严重的对立之中,从而给社会学理论研究带来了自身难以克服的危机。而全球化研究范式的出现将超越现代化研究范式的危机,突破现代化发展内涵的“单一性”和指导思想的“非人化”所导致的“发展悲剧”,确立以人为中心的、全面的、可持续的和谐发展观,为社会学适应新的社会现实提供了理论与方法上的支撑。

二是“全球化研究范式”的出现,所体现的是社会学理论多重范式的整合,其视野是一种多学科渗透和融合的学术视野。全球化时代的知识特征就是知识交叉、信息爆炸、传播迅速,并构成了一个在学科上融合渗透、在时空上交叉蔓延的立体化、全球化知识语境,这就要求社会学理论研究者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调整自己的学术视野,不断拓展自己的思想深度。随着全球性社会和知识社会的大力发展,人类生存环境的重大变化和人类对自我生存意识的深化,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的视界日益走向融合,更多的社会科学家开始认同社会学理论的重要性,社会学家也逐渐放弃对绝对理念的追寻,日益表现出对其它知识的尊重。“全球化研究范式”特征显示出一个融合各种学科优势的知识时代即将出现。因此,社会学理论研究者就不能固步自封,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天地里,应该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拓深自己的思想维度,多一分知识的维度和多一点思想的深度更有利于社会学理论的研究,有利于社会学理论整体性思维方式和多元价值取向的形成与确立。

三是“全球化研究范式”的出现,表明了以往社会学理论中的一些传统的研究对象和命题日益走向式微,这就意味着整个社会学理论的研究需要进行时代性的转型和变革。在过去,社会学理论所关注的是一些普遍主义的东西,企图以绝对、普遍的宏大理论框架来指导自己的经验研究。实际上,社会学理论研究中的普遍主义的真理性和有效性都是极为有限的。当代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越来越显示,社会学理论应该从普遍主义的理念转向人所生存于其间的社会现实和个体化的人类存在,应该将宏观架构与微观事件、客观环境与主观行动结合起来,更加关注社会现实本身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所以,社会学理论研究在当今的发展更向具体实在的社会现实开放,实践性的社会现实始终是社会学理论发展的重要基点,多一点现实的关注,多一点实践的眼光更能使社会学理论充满发展的活力。

四是“全球化研究范式”更加重视本土化社会现实的研究。“全球化研究范式”的出现给社会学理论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社会学理论中具有权威性的许多经典命题不再是经典命题,那种囊括宇宙、贯通历史、解释一切也决定一切的真理意识不再成为社会学理论的主要目标。社会学理论一方面应具有世界性、全球性的思想眼光和知识视界,另一方面也应当立足于本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全球化思考,本土化行动”的研究策略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口号,这正体现了社会学理论研究视野、研究对象和研究意识的转变。“重视理论研究,加强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的社会学理论研究策略也正在我们的社会学理论研究中兴起和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给我们提供宽广深厚的学术视野,而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则使社会学理论的研究具有更明确的目标和更强烈的现实色彩,同时也使社会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更具有实践的操作性、理论的开放性和学科的建设性。

五是“全球化研究范式”中各种“后学”(如后工业、后现代、后殖民、后马克思主义、后资本主义等)的出现弥补了传统社会学理论研究范式的不足,也从一个方面大大丰富了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内涵。全球化中各种“后学”词语的大量涌现已经成了社会学理论研究中的普遍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学理论是一种终结,而更多的是一种开放性的重构,一种解构中的重构。当代社会学理论多元发展的事实预示着,社会学理论的地位不是越来越失去它的地位和作用,恰恰相反,它的地位和价值将日益显著,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把社会学理论看作是随着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事业,社会学理论是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的需要。所以,我们必须把社会学看作是一种发展性和开放性的事业,多一点发展和开放的眼光是极为必要的。

由此看来,我们必须从全球化趋势的客观事实出发,把全球化看作是一个动态而多维的社会现实,并以此为基础,来建构“全球化研究范式”。这其中包含了微观与宏观、主观与客观、个体与社会的统一,而这个统一的基础就是古典社会学理论家马克思所一再强调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因为正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个人与社会才得到体现,个人特征与社会特征才得到反映,也正是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中介,个人与社会、主观与客观、微观与宏观才得以联结起来,双方的互动才成为可能,才在社会活动系统的整体中统一起来。如果我们把“宏观社会-微观个体”、“客观环境-主观认知”作为两对具有连续统(continuum)特征的坐标两极的理想类型,并以瑞泽尔已划分的三种社会学范式(即社会事实范式、社会定义范式和社会行为范式)作为社会学理论的基本研究范式,那么,我们可以发现,“全球化研究范式”不仅将具有整合这三种基本社会学研究范式的重要特点,而且,还能够较好地概括和包容“社会批判范式”的内容,因为不同研究范式实际上只是社会现实完整结构中的不同侧面而已。[xxiii]

总之,作为社会事实范式、社会定义范式、社会行为范式和社会批判范式的多元整合,“全球化研究范式”实际上能够在纵向上整合从微观个体到最宏观的全球社会的所有层次的研究对象,在横向上整合从主观心理到客观环境的所有领域的研究。而“微观—宏观”、“主观—客观”又是两个不同维度上的动态连续体,它们能从纵横两个坐标维度囊括人类社会所有方面的所有行为,具有较强的融合性、开放性和动态性。因此,在具体的社会学理论研究过程中,我们应该同时去理解社会与个体,使微观与宏观研究互补、主观与客观解释相互验证,从而使社会学理论的研究范式具有更大的科学性和解释力。无论社会学理论家是否愿意,在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学理论的传统研究对象和能够运用的研究范式都将在“纵”、“横”两个方面得以深化和拓展。[xxiv]全球化及其所带来新的社会转型并不是让社会学理论走上终结的道路,而是给社会学理论传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宽广的前景,社会学理论的古典传统也将在整合以往研究范式和吸收新的研究范式的基础上,迈向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多元化的新时代。

注释:

[i] 文军:《逻辑起点与核心主题:现代性议题与社会学理论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ii] 例如,马克思试图把现代性归结为资本主义经济,他意识到社会的进步得益于早期社会向资本主义的转型。然而,在他的著作中却又极力批判经济制度及其各种畸形现象(如异化、剥削等)。涂尔干则企图把现代性归结为工业化,把现代性解释为一种有机团结的强化和集体良知(the collective conscience)的弱化。而韦伯则把现代化归结合理化、理性化的过程,把现代世界大多解释为以其它类型的理性为代价的形式合理性(formal rationality)的扩张,以及理性铁笼(the iron cage of rationality)出现的结果。

[iii] Owen,D.(1997)Sociology after Postmodernism, London: Sage,p.12.

[iv] 文军:《论社会学理论研究的三大传统及其张力》,《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v] Giddens,A.(1993) New Rules of Sociological Method: A Positive Critique of Interpretative Sociologie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vi] Emmerij,L.(1997)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to the XXI Century, 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pp1-2.

[vii] 谭明方:《社会学方法论新探》,北京:《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2期。

[viii]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瑞泽尔(G.Ritzer)曾把社会学出现的社会力量归结为政治革命、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社会主义的兴起、城市化、宗教革命以及科学的成长六个方面。其实,这也只是现代性滋生的另一个说法而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都是启蒙运动的产物。

[ix] 有关现代性与现代社会的危机分析,国内外学者都有大量的论述。比如,美国学者艾恺指出,现代性的最大困境在于现代社会组织的“理性化”最终导致了人类生活的非理性化,现代人类追求个人自由的终极状态却是非个人性,这种现代性的困境深植于人性的内在冲突中(参见:[美]艾恺著:《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16页)。笔者也认为,现代社会作为一个分裂矛盾的社会世界,它表现为现代性内部的分裂以及现代化与现代性之间的深刻断裂和紧张,而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人性结构的内在冲突。限于篇幅,笔者在此不再对有关现代性与现代社会的危机一一进行论述。

[x] 有关这次社会转型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详细论述,请参阅:文军、童星:《论三次社会转型与人类社会发展》,《湖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xi] 皮斯特(Jan-Nederveen Pieterse)认为,把全球化看作是现代化的必然结果这样一种全球化观念掩盖了支配这一历史过程的权力关系,即全球化/现代化的论述局限在西方的历史当中,从而忽视了非西方社会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参见:Pieterse, Jan-Nederveen (1995)‘Globalization as Hybridization’, Global Modernities, eds.by M. Featherstone et al., London: Sage.

[xii] Cohen, R. and Kennedy, P.(2000)Global Sociology, Basingstoke: Macmillan,p.42.

[xiii] 必须指出的是,在有关全球化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论述上,不同学者之间也有相当不同的看法。比如,吉登斯把全球化就看作是西方现代性扩展的结果,认为全球化纯粹是现代性的放大化;罗伯森(R.Robertson)则认为全球化是现代化的条件、更是不同路向的现代化的条件。而且,这两种看法在经验世界都可以得到部分的支持。

[xiv] 正如罗伯森和莱彻纳(F.Lechner)所说:“现代性的许多主题——生活世界的分裂、结构的分异、认知和道德上的相对性、体验范围的扩大——在全球化进程中已被加深。”参见:Robertson,R. and Lechner,F.(1985) ‘Modernization, Globalization and the Problem of Culture in World-system Theory’, In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Vol.2,p.108。

[xv] 安东尼·吉登斯著:《失控的世界——全球化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xvi] Featherstone,M.(1990)‘Global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in Featherstone,M. (ed.) Global Culture: Nationalism, Globalization and Modernity, London: Sage.

[xvii] 吉登斯(A.Giddens)、贝克(U.Beck)、鲍曼(Z.Bauman)等当代社会学家认为,这是当代社会学理论不可或缺的突出特征。因为从根本上讲,社会学是一门暂时性的、反思性的学科,它必须不断与社会现实保持适应性和灵活性,才能更好地发挥重要作用。

[xviii] 其实,社会学理论,尤其是实证主义社会学理论本身就是现代性与社会文化建构的产物,它从来就不具有将自身从文化中孤立出来而跃居其它社会学理论研究取向之上的特权。

[xix] Giddens, A.(1987)Social Theory and Modern Sociolog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Preface.

[xx] 盛少波:《社会学统一理论的整体性分析方法》,《社会科学研究》,1993年第1期。

[xxi] Ritzer, G.(1996)Sociological Theory, New York: McGraw-Hill,pp.621-650.

[xxii] 需要指出的是,社会学理论向跨学科的社会理论的扩展,不仅意味着调用社会学以外的各种理论与方法,同时也包含放弃作为主流社会学理论核心的实证主义的知识观。因此,从社会学理论到社会理论的转变不仅具有方法论的成分,而且也有政治的成分。对于批判的社会理论来说,“批判”意味着这样的观念:知识存在于历史中,如果运用得当就可以改变历史进程,因此,它致力于对社会作总体性的、结构性的理解。参见:Agger,B (1998)Critical social theory, An introduction, Westview Press.

第4篇:化学式大全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教育;教育质量;发展路径

引言

当时代进入到21世纪,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深度应用,使人类进入了一前所未有的大数据时代。随着大数据及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人类的生活各方面受到深刻地改变,高校教育同样面临着深刻地影响与挑战。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推动高校健康长远发展,是一个不可逃避且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1.大数据及技术

大数据是互联网技术、数据库技术向前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大数据是指巨大规模的数据集合中,其规模大到在生成、存储、管理、分析方面远远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处理能力的范围。从而使其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多样的数据类型、快速的数据传输和数据价值密度低的四个特征。并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及各个国家的关注。2008年9月Nature杂志推出大数据(Big Data)的封面专栏后,大数据研究热潮在学术界和产业界中盛行开来。2012 年3 月,美国政府提出了“大数据研究与发展计划”,该计划旨在提高人类从海量复杂数据中获取有用知识的能力,标志着大数据已经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我国于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系统部署大数据技术与产业发展工作。

大数据需要特殊的技术来有效即时处理海量的数据,它跟云计算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包括可扩展的存储系统、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并行处理数据库、数据挖掘电网、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平台。处理数据量以TB、PB为数据单位。

2.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育的特点与趋势

科学技术是改变人类生存方式的根本要素,大数据及其技术也必然深深地影响高校教育教学,并使高校教育呈现出符合大数据时代的特点与趋势。

2.1高校教育的高度信息化

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IT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教育信息化是促进高校教育改革创新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我国高校大规模的信息化建设大多始于90年代,相比比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已从信息化大规模基础建设阶段跃入高校信息深度应用的系统建设阶段。信息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高校的教学、科研以及管理等各个领域,取得很好的效果。据清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提供的材料,清华大学目前每学期已有700多门课程采用网络辅助教学,校内有两万多学生通过网络学习课程。我国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也有很大的发展,据报道,1999年我国仅有4所大学开始远程教育试点,在读学生最初只有7000多名。目前已发展到67所大学,共有学生130多万名。高度的信息化的大数据时代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增多、深度宽度加大、速度加快,不受时间与地点的限制。

2.2高校教育的大众化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与渠道空前多样,高校不在是知识获取的唯一途径,同时随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健康的发展,各行各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必然推到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培养满足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层次人才,推动高校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1978年,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1.55%,1998年升至9.76%。1999年开始大学扩招,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快速上升,2002年达到15%,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201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6%,估计2020年达到40%。

2.3高校教育的开放化

无线互联网、物联网的飞速发展,为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外界之间的各种交流与协作提供了无限便捷。大数据时代的新技术、新问题层出不穷,更加促进了高校与外界的频繁交流。同时现代高校治理的核心思想应是开放,开放办学才能让学校充满生机活力,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闭门造车,只会裹足不进。高校在人、财、物、场地、服务上对学生、社会进行全方位开放,大数据及其技术的发展必将推动高校走向深层次全方位的开放。

3.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育改革的路径

大数据的到来必然会深刻影响并冲击现有的高校教育各个方面,推断高校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通过改革创新使高校教育适合大数据的时代趋势,从而全方位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推动高校长远健康发展。结合时代背景和高校实际,其改革实现路径如下:高校在坚持开放办学理念和改革创新理念的指导下,从高校管理与教育教学两个方面入手,大力进行改革创新,建立以高校信息深度应用的各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弹性学历管理机制、全面质量管理机制等高校管理新体制新机制,建立适合大数据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个性化的教育与学习机制、学期全校课程全开设的机制、灵活的及时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多种教育教学方式相结合机制等高校新教育教学方式。这些适合大数据特征的高校管理机制与教育机制的建立,必将全方位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和高校的长远发展。其实现路径模式如图1。

4.改革创新管理体制提高高校教育质量

当前高校管理体制中政府行政部门对高校教育干涉太多,学校内部行政色彩太浓,学校管理主要通过行政权威去推动,管理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难以发挥高校教育各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管理机构众多,人浮于事,办事推诿,效率不尽人意。教学管理是高校管理的核心与基础,同样存在着机械、忽略教学主体的人性化需求的弊端。这种管理体制已经难以实现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管理的功能。

4.1建立各种深化应用的管理系统平台

随着高校信息化不断地向纵深发展,实现各种高校管理功能的应用系统不断得以建设。高校要将各项管理工作尽可能实现电子化。包括建立行政办公系统、教学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等管理系统。高校管理者要能够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管理平台便捷性、灵活性、交互性及信息搜集的及时性、全面性,对高校资源进行全系统管理及统筹规划安排,减少资源浪费,及时做出对策。统一的信息平台能使高校内各职能部门、各高校之间的教学信息资源实现同步和共享,同时也能加强各大高校与现实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亦能及时了解到国内外教学改革的最前沿动态,从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快速集成。通过信息化手段简化审批流程,完成各部门之g的信息交互,提高高校管理的整体效率。

4.2 建立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机制

建国以来,我国高校普遍实行行政集权式的管理模式,从上到下、统一规划、有章可循、注重效率是这种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其在相当长时间内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可是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这种高校管理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各主体均是被动去完成任务,靠得是行政威权来执行,缺乏工作的主动与积极性,不利于创新,越来越难以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时代实际建立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不是一种具体的管理模式,而是在高校管理中的以人为本,实质上是以促进各管理主体的发展为本,最大程度地满足各管理主体的需要,充分调动全体员工与学生的积极性。其次高校中教职员工、学生一般都是高素质比较高的,懂道理、识大体、自制力强,柔性管理机制能够构建和谐的同事关系和师生关系,形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氛围,易于建设和谐校园,从而有力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3建立全面质量管理的精细化机制

当前高校各种管理信息平台的使用,有利于高校实施来源于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与精细化管理。全面质量管理(TQM)在工商企业实施中,并取得了巨大成功。美国在1994年有四百多所高等教育机构实施TQM。由此而知西方高等教育界引入TQM之前是做过缜密论证和分析。借助大数据的应用改造TQM使其切合高校管理实际,在高校管理中构建全面的教育教学质量标准。大数据技术会能够使各项质量标准得以更快量化,精细化,更快地获取即时的各项质量数据。对海量的信息进行挖掘,能及时地找出管理中问题的偏差,并即时采取纠正措施。全面质量管理的精细化机制既可促进学校教学的创新与深入,又能塑造学校品牌,培养高素质复合人才,更能促进学校各层级工作在运行过程中实现标准化、数据化、制度化与程序化。

4.4 建立学生学历弹性化管理机制

大数据时代科学技术更快发展,应用大数据的技术会层出不穷。高校学生中不乏有看准时机准备创业的学子。高校应该在管理中针对学生在求学期在搞发明、进行创业的情形制定学历弹性化管理机制,在学生履行申请报告下,允许其延长毕业时间。同时由于大数据背景,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非常多,移动网络的发展与应用,学习已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学习用功的学生可能早早地完成各课程的学习,提前完成学业,高校应制定不同情况的学历弹性管理机制,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更快更多地培养对适合时代与社会需求的人才。

5.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机制提高高校教育质量

高校培养学生成才主要是通过实施合理的教育教学手段。而传统课堂教学则是高校教学的主要场所,担负着授业、解惑的任务。教师是课堂的管理者和知识的传授者。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解决疑问的方法均增多,空间与时间上没有限制,只在于学习者自己的方便。因此这种知识单向被动授受的授课已不太适应时代的要求。

5.1建立适合大数据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

互联网教学资源共享与易得,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使得学生主要从课堂上获得知识、解决问题情况及主体之间地位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从而引起了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改革的完全必要,应该建立适合大数据实际的各种课堂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虚拟现实教学等课堂形式。翻转课堂模式、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课堂教学,可以促使教学手段向科学化、高效益方向发展,并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从课堂的管理者转变为策划者、组织者、参与者,课堂成为学生检验知识与知识应用的实验场,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为高校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5.2 建立个性化教育与学习模式

大数据时代,由于教学资源大量的共享和网络的互联互通,使得高校在使用相关挖掘算法,对学生学习习惯、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历史数据可以进行分析,从而制订出学生的课程设置、学习安排、实习选题等个性化培养方案并进行跟踪实施。个性化教育实质是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促使学生个性得到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式,突出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也就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以学生个性差异为基础,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选择性的教学内容,多样性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完全人格的发展。学生个人也能根据自己的习惯、学习兴趣选择课程、教师。从提高高校教育质量。

5.3建立学期全校课程全开设机制和现代化的课程考试机制

高校学生由于个性差别、兴趣爱好、学习态度、努力程度不一样,在学习进度上也会表现出很大差异。大数据时代由于课程资源共享程度高,时空限制少,高校完全可以解决好学生吃不饱,慢的学生吃不了的情况。高校通过资源共享、结构调整、现在教育科技应用完全可以将全校专业的所有课程,每学期都开出来呀,让学生自主地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数量不等的课程。学校应用教育技术与科技建立7×24时的现代化考试室,学生自主学完每门课程,随时可以申请对本课程进行考试,考试室系统能够随时从本课程习题数据库中即时生成符合课程教学要求的试卷,学习本课程的学生不再统一考试,从而使高校学生弹性教育落到实处。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教育的需要。

5.4 建立建立多种教育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大数据时代,高校运用教育科技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方式。在培养方式上有脱产学习和在职学习;有面授、线上教学、线下教学方式;有电教、网教、面教形式。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便捷性、即时性、交互性等特点,开展多种教育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与发展要求,全面提高教学主体的积极性。

6.结束语

在大数据背景下,信息技术充分发展,给高校教育带来了无穷的机遇与挑战。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抓住高校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两个方面关键领域与关键环节,结合现代教育新科技,改革创新出符合时代背景的教育管理新体制和教育教学运行新机制,才能使改革创新成为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与动力,从而实现高校教育质量的全方位提高,促进高校持续健康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云.基于Web的高校教学与科研精细化管理模式探索[J].求知导刊,2016,45:88-90.

[2]卫剑,周桂贤.云桌面技术推进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创新[J].才智,2013,33:79.

[3]樊珊.全面质量管理: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读《基于TQM的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模式》[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v.27;No.11905: 114-117.

[4]沈晓平.高校教学管理模式转型的价值取向[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v.36;No.21206:869-872.

[5]杨倩,李云霄,张妍.发展型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与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v.1321:247-248.

[6]沈琳.高校教学管理精细化模式的路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No.19610:254-255.

[7]任永,王杨,殷晓斌,陈付龙,赵传信.基于多媒体教育资源融合的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J].大学教育,2015,No. 5703:53-55.

[8]王洪岩.浅析高校“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模式构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v.12;No. 12903:164-165.

[9]陈王华.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变革与系统创新[J].科技展望,2015,v.25;No.32811:167-168.

[10]濮志杰.探析高校教学管理新方向和发展模式[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No.15804:61-62.

[11]郝琪.试论高校教学管理中柔性管理模式的运用[J].品牌(下半月),2015,03:101.

[12]王卫林.浅谈高校教师如何适应大数据背景下的英语教学[J].赤子(上中旬),2015,No.35113:105.

[13]刘馨,帅彬,杨建.大数据背景下地方高校社会学类专业创业教育模式探究[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5, v.17;No.16003:108-110.

[14]袁帅.基于信息化的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探讨[J].亚太教育,2015,12:214-215.

第5篇:化学式大全范文

关键词:全球变化;通识课程;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6-0195-03

近些年,由于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社会的需要,全球变化已经成为一门全人类共同关注的世界前沿科学[1]。全球变化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是一门具有很强生命力和新生长点的科学,也是许多国家政府首脑甚至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在全球尺度上,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变化问题的实质以及人类如何应对全球环境变化问题,帮助学生从时间维认识地理环境的过程、区域特征的形成以及人地关系等问题,使学生建立起地理科学是时空耦合的综合科学的观念,增强学生关注地球、关注环境和从整个地球系统认识环境变化的意识。因此,学习全球变化科学的知识对现代大学生来说既是必需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通识教育就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些基础的知识,这些知识既是人文教育的标志又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基础[2-3]。我们知道,大学生本身具有相当大的可塑性,很少人狭隘到只能在一门学科专业里出入,因此,大学施以通识教育,可以使毕业生具有高度自我调整的能力,以适应快速变迁的社会,无论就业、转换职业或继续深造,都有伸缩、取舍的空间[4]。简易言之,如果说专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在某一知识领域的专业技能和谋生手段,那么通识课程则要通过知识的基础性、整体性、综合性、广博性,使学生拓宽视野、避免偏狭,培养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健全人格,也就是教化他们学会做人[2,5]。

全球变化课程是我校通识教育环境类核心课程之一,由于全球变化涉及内容较为广泛,以及作为全校选修课程使其授课对象的知识背景参差不一,再加上学生人数众多,教学难度较大,为此,笔者自2009年承担该门课程以来,不断从全球变化教育、教学内容、教授方式、教师角色的转变及考核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希望能为该门课程及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一、全球变化教育现状

全球经济迅速发展,并且人口急剧增长,与此同时全球变化问题接踵而来。解决全球变化问题的根本措施就是加强全球变化教育。大学生正处于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阶段,全球变化教育渗透于地理教材中的各个章节,这样有利于全球变化知识的传授。全球变化教育使学生了解人类所处环境的特点,增长环境知识,最终通过提高学生的全球变化意识,改善全球变化行为态度,树立正确的环境观,从而节约资源,改善环境,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此前一项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学生全球变化教育现状,调查结果显示:老师及地理教师的全球变化意识素养水平和全球变化教育的状况都不容乐观。目前在全球变化教育方面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如学生的部分全球变化知识掌握情况不很理想,环保意识较差,以致有些破坏环境的行为。教师渗透全球变化教育的意志和态度不坚定,全球变化意识较浅薄等。所以,现阶段大学生全球变化教育急需改善。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

通识课程最大的特点是它面向的对象复杂化。来自全校不同院系、不同学科或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选择一门并不熟悉且无该课程的相关知识背景的通识课程,这无论对学生还是老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要想做到老师讲得下去、学生听得进去,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此,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至关重要。“全球变化”广义的定义即“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环境变化”。众所周知,“环境”一词所涉及范围极其广泛,既包括以大气、水、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为内容的物质因素即自然环境,也包括以观念、制度、行为准则等为内容的非物质因素即人文环境。基于学生知识背景的复杂化及目前环境问题的多样化和严重化,笔者自2009年开设《全球变化》通识课程以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全球气候变化为主线,结合现实中或身边发生的环境问题,同时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在每学期的第一次课首先是入学教育课,笔者都会极力倡导大学生注重情商和智商的教育。同时,引导学生去关注我们生活环境的变化,并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由于人类活动,全球变化的趋势在相当长时间持续下去,那么能否回到平衡?人类如何适应?这些都是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问题。

在第一次课,笔者经常会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们知道我们这个地球能养活多少人?关于这个问题,好多学生都答不出来,但这个问题显然引起了他们的兴趣。笔者提示学生,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在不考虑能源衰竭等问题前提下,我们这个地球最多能养活75亿人,然而按目前人口增长的速度,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要达到100亿,所以问题来了,算下我们现在距离2050年还剩下多少年?多出来的人怎么办?怎么解决吃、住、行等能源问题?抛出这个问题后,不少学生陷入沉思,他们知道了“我们要开始关注我们生活的地球,关注我们的环境了!”笔者开设这门通识课每学期的课件都不同,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多选择近期发生的一些环境或气候问题,比如今年的“雾霾”问题。笔者一般会在每次课选一则新闻事件,让学生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如此做法,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少了,上课的积极性也提高了,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笔者认为在通识课程的内容选择上应注重新颖性和实用性,让学生感受不同学科的魅力,紧密联系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实际,给学生以有益的启迪或引导。

三、多样化的教授方式

在教授方式的选择上,除了上面提到的“设问式”的教授方式,将互动式教学方法运用到通识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去,显得尤为重要[3]。因为,由于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知识背景具有明显差异,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喋喋不休只顾自己讲课,不关心下面的反应,教学效果很难保证。观察到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时,适时讲述些生活中有趣的事情或人物,一方面引导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情商和智商,一举多得。另外,为加强学生对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的思考和关注,每学期的课笔者会安排学生按自由组合的方式,上讲台进行专题报告的讲述,只有能讲得出来才表明你真正理解了某一个问题,同时对于学生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口才、胆量和交际能力的机会。每一个专题讲完是自由提问,学生或老师都参与问题的提出,由做专题同学或同组其他同学回答,将专题报告的成绩列入学生期末成绩中。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知识背景,选择自己拿手或感兴趣的、与环境或气候变化相关的问题,选题范围广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另外,选择不同的视频形式结合主要的环境或气候问题来播放,比如《2012》、《后天》和《未来的地球》等,在这些视频中有地球进入冰期的科幻故事,有全球变暖将会引发地球空前灾难等景象。例如,在《后天》这部电影中,你能看到纽约市被淹的镜头:慌乱的人群、飞起的汽车、破碎的玻璃,后面是楼一样高的巨浪……你能看到发生在夏威夷度假海边胜地受到飓风侵袭的场面。通过这些场景,告诫学生,这就是破坏大自然的后果,这就是对人类的惩罚。此举有效地触动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也调动了他们学习这门课的积极性,并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果。

四、教师角色的转变

对于习惯了传统教学中以“教”为主要模式的教师来说,通识教育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在以互动式和挑战性讨论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普遍会感到不适应,甚至可能会无所适从并感到困难重重。因此,笔者认为担任通识课程教师既要精通自己的专业领域,同时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死板的知识与技能,而是正确的哲学观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方式,提升学生的历史视野和人文素质修养,使学生具有强烈的探索精神。可以说,通识课程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授课教师。平庸的、学究式的、术语化的、过时的、刻板毫无吸引力的教学是学生对通识课不感兴趣和没有热情的主要原因。基于此,通识课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敬业精神、人格修养和人格魅力。其实,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在鼓励学生发言或做专题报告的过程中,有些学生表现非常出色,很有人格魅力,对这些学生多加鼓励,不仅可以给其他学生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而且作为老师也能从学生身上学到不少东西。诚然,学会欣赏每个学生的老师,也会逐渐获得学生的好感和认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效果不断提高的好的促进剂。

五、考核形式多样化

为切实提高通识课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在考核形式上考虑到学生的不同知识背景,多采用考查的形式,同时,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采用考勤、课堂讨论、专题报告以及论文撰写等多种考核形式。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平时的学习积极性,综合评价学生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并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此外,我们知道综合性大学所培养的学生应具备能力强、素质高、基础厚、专业面宽的特点,具有创新品质和可发展能力。现代大学教育应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让他们接触不同的事物,使他们能对不同的学科、文化和不同的思维模式保持高度的兴趣和尊重,同时不断增进对自身、社会、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了解,使其能对自己未来的生活做出明智的选择[3]。承担通识课程的老师要有广博的知识面,在教学工作中一定要与时俱进,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诚,谢志仁,李枫等.全球变化科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2]万露.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江苏高教,2007,(5):74-75.

[3]王洪新,涂蜜,华小梅.通识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151):89-91.

[4]庞海芍.通识教育课程:问题与对策[J].大学(学术版),2011,(5):15-22.

[5]陈小红.通识教育课程模式的探讨[J].复旦教育论坛,2010,8(5):40-44.

[6]冯惠敏.我国内地高校推进通识教育发展的瓶颈及对策[J].复旦教育论坛,2007,(05).

[7]蒋莱,王颖.研讨型课程:大学通识教育的有效途径[J].中国大学教学,2007,(09).

[8]苗文利.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二十年的发展现状及理性省察[J].大学教育科学,2007,(04).

[9]王燕华.大学教学与通识教育述论――美国萨吉诺州立大学通识课程设置的启示[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04).

第6篇:化学式大全范文

摘 要:目前我国各大高校纷纷实行全面信息化教学管理模式,该种管理模式主要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利用信息管理来对教学资源进行配备以及组织。尤其是近几年,我国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为我国各大高校实行全面信息化教学管理模式提供了良好的背景。在此情况下,各高校纷纷采用网络技术,力求全面建立信息化教学管理模式,基于此,该文将通过对高校应用网络技术构建全面信息化教学管理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期能够促进高校该项工作的进行。

关键词:高校 网络技术 信息化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8(c)-0123-02

近几年,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其发展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在教育领域主要是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发挥作用。高校教学管理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建立了全面的信息化教学管理模式,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又添加了新元素,经过实践形成了丰硕的教学管理成果。

1 高校信息化教学管理模式现状

所谓高校信息化主要是指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下,高校依据自身形势以及发展需要,通过网络技术来构建信息化的校园。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步发展,高校信息化教学管理模式也在不断探索,目前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经过实际调查,深入分析,发现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仍然存在着不足,严重制约高校信息化的发展[1]。

1.1 信息管理机制不一致,部门间缺少配合

在多数高校中往往会出现“散沙现象”,所谓散沙现象也就是在高校部门拥有自己的独立系统,管理标准不一致,各部门我行我素,缺乏统一的标准与集体的配合。这样的教学管理团队缺乏合作、团结意识,很难实现教学管理模式的新突破。各高校部门有财政、管理、后勤、教务等,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信息管理机制,这就造成了高校信息的独立,不仅严重阻碍了信息资源共享,而且还加大了科研、教学的难度,另外,还会造成资金的浪费。

1.2 服务平台较为传统、单一

在我国各高校会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属于自己院校的信息网,再利用网络技术开发并开放一些平台。这些平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人们之间的学术交流、信息获取等,主要的平台就是BBS、电子邮箱、WWW、电子教室等。这些平台都属于一些较为传统的服务平台,比较单一,毫无新意,而且有些还不能够适应当下的信息化社会。这些传统的平台难以紧跟时代的潮流,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也就会慢慢地被淘汰,不利于学校建立全面的信息技术管理模式。

1.3 过于重视硬件,忽视软件

高校信息管理模式在建立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弊端就是:过于重视硬件、而忽视软件,这就使得高校教学信息难以形成统一的模式。软件的低投入,降低了高校网络的利用率,在许多资源上都难以真正实现共享,为教师、学生、管理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1.4 组织机构不够完善

高校信息网络的规模十分巨大,如果不建立一个组织机构进行合理的组织、规划,就很难形成良好的信息管理模式。利用虚拟的网络进行办公、交流、学习等,都需要依据一定的信息技术,但是高校的信息管理缺乏一定的系统性,这就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信息的处理。

2 高校网络信息化建设的构架

高校利用网络技术,建立了相应的校园网络,实现了校园信息化的建设。而高校网络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构架组成为校园网络、资源库共享、基础信息服务、增值与拓展业务。

2.1 校园网络

校园网络是高校实行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承载了多种多样的信息,校园网络主要包含计算机、交换机、防火墙、服务器等,借助这些软件以及硬件构成了强大的信息空间,实现了高校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基本运行。

2.2 资源库共享

在高校的信息化管理中,需要借助网络技构建属于该校的资源信息库,以便学生、教师、领导者使用。一般会根据用户的性质,设立不同的资源库,学生资源库、档案资源库、教师资源库、管理资源库等,不同的管理库有着不同信息资源,有效地降低了用户查找资料的难度。

2.3 基础信息服务

在高校网络信息化建立中,一般存在的都是一些基础的信息服务,之前已经讲过,都是一些比较传统的。比如:BBS、电子邮箱、校园一卡通、身份认证等[2]。

2.4 增值与拓展业务

这一项功能是建立在基础信息服务之上的,对于数据、信息的挖掘更为深入,并且为用户提供了接口,比较便利。这一部分服务主要有两个方面组成:学校内的信息服务管理与学校对社会与校园外的信息服务管理,这两部分综合应用实现了高校网络信息化管理的全面开展。

3 借助网络技术构建全面信息化教学管理模式的建议

立足于当下高校利用网络技术构建全面信息化教学管理模式的现状,经过深思熟虑,笔者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立足于实际,制定高校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实施方案

由于现代信息科技较为发达,其概念、技术不断创新,为高校建立全面的信息化教学管理模式带来了不便,因此,当下应该立足于实际,明确高校信息化管理建设的方向,制定有关的实施方案。

建议改革的方案应该包含教学质量、教学建设、以及第二课堂这几个方面。这些方面都需要建立一定的管理机制,由于性质的不同,所建立的管理机制自然也就不同。教学质量的管理应该注意教师教学效果、教学督导活动、学生评教、学生成绩考核等多方面;教学建设的管理应该注意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专业建设等多方面;第二课堂则是注重大学生创新项目、教师团队建设等方面。

3.2 提高服务平台的质量以及创新性

高校信息管理系统需要借助一个良好的平台来传递信息,通过实践表明,现今高校内的服务平台比较单一、质量上也得不到保证。基于此,高校在建立全面信息化教学管理模式上就应该提高服务平台的质量以及创新性[3]。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实现信息的全面呈递、共享,而创新性在此基础上也保证了学生的继续使用兴趣不下降,两者的结合有效地促进了高校信息化教学管理模式的全面建设。

3.3 教学管理方式合理过渡

经过实践分析,得知高校原有的教学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不能够促进高校信息化教学管理模式的建立,而且,原有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高校改革的进步。因此,高校必须实现教学管理方式的完美过渡。在这一点给出的建议如下:加强教师建设队伍,教师建设方面,应该向教师灌入新的教学管理理念,通过教师将这种理念传递给学生;另外应该引进一些复杂的、利于管理的软件支持,因为高校实行的是信息化教学管理模式,从以往的传统模式上进行转变必须要有强硬的软件支持。

4 结语

高校建立全面的信息化教学管理模式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要想推动其发展,必须依据网络技术,并且在此基础上,引导大量的高效管理人才积极投入到实地建设。只有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情况下,才能够将憧憬变为美好的现实,对于高校全面建设信息化教学管理模式就是这样的道理。

参考文献

[1] 刘洋洋.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及促进策略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

第7篇:化学式大全范文

【关键词】:传统管理;弊端;科学;管理方式;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贯穿于各个行业和领域,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公众的重视。特别是现代化的生产性、经营性企业和高等院校、大型文化娱乐场馆等人员聚集场所的安全管理问题,无论从其经济效益还是从社会影响力而言都尤其显得重要。如果做不好,势必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危害,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我国每年安全事故很多,特别是近年来在采矿、交通企业多次造成特大的安全事故,实在令人痛心。血的事实提醒我们,在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形势下,我们更应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以往的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了,现在需要应用科学的管理方式,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真正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好,推动和促进我国各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应用科学管理方式的必要性

管理是一门科学,科学的安全管理,需要安全理论作为基础,为实现安全生产,必须研究安全的科学理论,揭示安全的科学规律,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以往安全管理工作大多采用传统安全管理,与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相比存在明显不足。传统安全管理工作的着眼点主要放在系统运行阶段,一般是事故发生了,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根据调查结果修正系统,这种模式称为“事后处理”模式。由于存在许多弊端,致使事故不断发生。而科学化安全管理工作的着眼点是预先对危险进行识别、分析和控制,变“事后处理”为“事先控制”,预防为主,关口前移,防患与未然。因此,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现代科学化安全管理取代传统管理已是势在必行,现代社会要求必须从传统安全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

安全管理虽然是极其艰巨的一项工作,但是,只要坚持用唯物辩证法指导,不断研究探讨和把握安全管理的规律,就能掌握工作的主动权。科学是安全之母,愚昧无知往往是安全之祸,事故之源。许多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们缺乏必要的教育训练和科学知识造成的。科学管理是安全之母,如触电、煤气中毒等事故,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对电、煤气性能的了解,盲目蛮干造成的。“科盲”是事故的“隐患”,许多事故往往是由于缺乏普通的科学常识所致。面对着不断更新的技术装备,如果我们没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别说驾驭它,使用它,就是完好的装备,也可能损坏。人要是掌握了科学文化知识,就会聪明起来,减少盲目性,再复杂的武器装备也能掌握。有的同志在多年从事危险的工作当中始终都安全无恙,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掌握了科学的方法。“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安全管理的巨大力量,知识可以增加安全系数,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运用科学管理方式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

二、传统安全管理方式的弊端

(一)宣传教育不到位。以往的传统教育对宣传教育没有高度重视,领导干部只是注重抓经济效益,对安全工作认识不够,观念上就没有加以重视。因而,基本上没有作宣传教育工作,即使有也是肤浅地谈谈,走过场,普通员工也只是听听而已,根本没有深入人心,也没有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造成员工的意识当中根本没有安全的概念。

(二)轻视事前管理,注重事后管理。一般在出现安全事故后,领导干部必须处理,然后加强安全工作的管理,大有“亡羊补牢”的感觉,这样就容易埋下隐患,可能在短时间内会引起员工的注意,但事情过去后,依然故我,领导也不强调安全问题,安全管理工作基本上没有人抓,所以产生下一次安全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

(三)不能调动每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基本上是制定安全规章制度,领导讲一讲,然后挂在墙上。安全问题根本没有深入人心,广大员工认为,安全管理工作是领导的分内之事,与自己关系不大,所以,从思想意识上人们就没把安全问题放在心上,更谈不上积极主动地配合领导,形成领导干部孤立地实行安全管理,收效很小。

(四)没有科学系统的管理方式,难以落实。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没有科学性,过于简单、形式化,操作起来很难见到实效,其实,安全管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学,与生产实践一样是有紧密、严格、规范的操作程序的。以往的安全管理方式只是单个的制度,没有系统科学的标准,所以难以落实,很难起到相应的作用。

三、我国应采用的科学管理方式

(一)形式多样,注重效果,全面宣讲安全的重要性

安全管理工作搞不好,往往在于认识不到位,认为安全管理增加了不必要的投入,这完全是错误的。现代安全管理要求的基础就是合理认识安全管理,首先要提高对安全教育的认识,真正把安全教育摆到重点位置;在教育途径上要多管齐下。既要通过安全培训、安全日进行常规性的安全教育,又要充分发挥安全会议、厂报、有线电视、黑板报等多种途径的作用,强化宣传效果;在安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上要丰富多彩,推陈出新,使安全教育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寓教于乐,广大职工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安全意识。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逐步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氛围,使广大职工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跨跃,进一步升华到“我会安全”的境界。预防为主,先期治理,确保防范措施到位。

安全管理不仅直接关系到国家人民财产生命安全,就从企业的最终目标—追求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就可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1.政府对发生重特大事故的企业采取降低资质等处罚,企业招投标受影响;2.一旦发生事故,牌子被砸,形象受损,市场减少;3.发生事故导致的经济赔偿、设备损伤。因此,安全管理不容忽视。从博奕论来看,安全管理与企业效益和理想状态是“双赢”,即随着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效益显著增长。

(二)安全管理要以人为本

第8篇:化学式大全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同样明确指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可见,在高校教育当中,心理健康教育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越来越受到高校管理者和大学生的重视。如何打造一个顺应时代要求、符合当代大学生特点、促进校园平安和谐发展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以高校学生管理的视角从一个理念、两种模式、三位一体、多方联动四个方面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1 一个理念

一个理念即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的理念,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两个既存在区别又有紧密联系的工作。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等心理学与教育学相关为理论基础,注重个人的体验、发展与成长,以缓解大学生心理冲突、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挫折应对能力、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为目标。采用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模式或一对多的互动模式,其最大的特点是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与学生平等的交流与探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则是以服务我国政治全局、维护国家、校园稳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出发点和着力点。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社会主义为理论基础。多采用自上而下的灌输模式,以教条的形式给予大学生“是非曲直”的概念与社会准则。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理论基础、工作方式虽存在一定差别,但是两者的根本目标都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推进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最终落脚点都是培养出顺应当代社会需求高能力、高素质人才。

高校不仅要培养学生成才更需要培养学生“成人”,除专业学习的教育以外,更需要对高校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心理进行教育和培养,使学生拥有正确的立场、遵循正确的指导思想、拥有健康的心态和思维方式,才能使学生顺应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不同,在教育形式和模式上要摒弃以往的灌输式、强压式教育,要以学生接受的方式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通过心理咨询模式了解学生所思所想、聆听学生诉求、接近学生内心,在与学生平等的基础上通过座谈、团体活动的形式将社会主意核心价值观传递给大学生。另一方面,在高校中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要具备并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质;在高校中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也应学习一定心理学技能。从单兵作战转化为心理教育工作人员与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整合的全员教育模式。

2 两种模式

两种模式指个别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模式与广泛开展全员心理健康普及化教育模式并行并重。

第一种模式是以心理咨询的模式,对于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给予专业评估,必要时及时转介、对于部分存在心理困扰的学生给予专业的咨询,及时的疏导避免心理危机的产生。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专业性强,针对性强,能够对主动求助的学生给予及时、充分的帮助和辅导,但其缺陷在于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服务面窄,也会使在校学生有所误解,认为只有“有问题”的人才去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接受辅导和咨询。

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单纯的心理咨询,除了服务于个别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更应该具备育人的功能。“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已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和落脚点。因此,第二种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更具备预防性和教育性,其形式也更加多样,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团体活动、校园文化、网络宣传、师生互动等多种形式为大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健全人格、身心全面发展。开展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全体学生为服务对象,以发展为主,以完善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增长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理念。

3 三位一体

三位一体是指,师师之间分工合作、师生之间强化指导、生生之间朋辈互助。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与学生管理干部及辅导员、专业课教师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模式,对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能够做到及时沟通信息、全面了解情况、协同合作处理,做到大学生心理危机早预防、早发现、早解决;预防为主,有效防止心理问题的扩大化、疾病化。

同时,在学生中,应有意识的系统培养一批有专业知识、有奉献精神的朋辈心理辅导队伍,一方面对于身边可能存在心理危机、心理疾病的同学能够及时上报专业部门,协助心理健康教师和辅导员共同解决心理危机事件,同时,对于高校中与心理学相关的学生社团组织,应有专业教师专人指导,使其更加专业化、规范化;另一方面,通过激发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利用同辈优势,对于同学间存在的一般心理问题,朋辈心理辅导员和心理学社团成员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给予身边的同学一定疏导、与其以平等的形式沟通,形成“助人自助”、共同成长的良性模式。

4 多方联动

第9篇:化学式大全范文

前言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席卷下,大量的外来文化涌入我国,对我国大学生造成巨大的文化冲击,而这些事件似乎在验证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1]”。而文化认同,尤其是对外来文化价值的认同,足以瓦解一国的政治制度,一民族的凝聚力。因此,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刻不容缓。本文创新性地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对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意识降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传播学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增强我国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认同

1.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

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文化全球化是指世界上的一切文化以各种方式,在“融合”和“互异”的同时作用下,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

2.文化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

文化全球化同经济全球化一样,是一种世界发展的趋势。文化为经济打头阵,经济为文化发展注入新动力。文化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3.民族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民族文化认同主要是指民族成员对本民族主体文化的归属意识。而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即大学生对于本民族主体文化的归属意识,表现为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内心、道德本性和特殊需要对本民族文化的群体价值进行整合的过程。

二、从传播学5w模式看中国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缺失的原因

美国学者h·拉斯维尔于1948年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论文中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结构顺序将它们排列,形成了后来人们称之“五w[2]模式”或“拉斯维尔程式”的过程模式。这五个w分别是英语中五个疑问代词的第一个字母,即:who (谁)says what (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al (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 (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 (有什么效果)。即传播者、信息、媒介、接受者、传播效果分析。

(一)传播者:有意识地文化渗透

传播者是传播活动的起点,也是传播活动的中心之一。大众传播中传播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媒介组织。 而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外来文化的传播者主要是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他们的经济文化实力相对较强,向外文化辐射的能力也相对较强。如美国的《功夫熊猫》《泰坦尼克号》等,将美国的文化理念通过影片渗入到大学生的思想之中,造成中国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缺失。 --!>

(二)信息:外来文化真假难辨

传播内容是传播活动的中心。它包括特定内容和传播方式两部分。传播内容是在过程中生产出来的。 信息传播的内容是决定其文化倾向和文化引导方向的最重要问题。在外来文化中,对中国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造成冲击的文化主要有影视文化、饮食文化 --!> 、节日文化 、娱乐文化和服饰文化等。

(三)媒介:媒体导向偏差

传播媒介是传播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传播行为得以实现的物质手段。媒介即中介或中介物,存在于事物的运动过程中。传播意义上的媒介是指传播信息符号的物质实体。在中国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缺失的过程中,网络是使用频率最频繁和最有效的传播媒介。 大学生的空闲时间较为充足,对于高科技的掌握能力较强,因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此,大学生是网络信息的主要受众,而当前的互联网信息真假难辨,导致大学生接受的信息中充斥着大量的外来文化,削弱了大学生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

(四)接受者:民族信仰体系不完善

接受者又称受众,是主动的信息接收者、信息再加工的传播者和传播活动的反馈源。从受众角度,即大学生的角度分析其民族文化认同感缺失的原因主要有:大学生的信仰体系还未完全形成,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高校民族文化教育的缺失;校园大众文化的兴起与盛行。

(五)传播效果: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缺失

在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和传播受众的影响下,外来文化的传播造成了我国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缺失。

三、从传播学5w模式构建中国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

(一)传播者:增加民族文化的传播

对外来文化的传播者进行文化控制并不现实,但我们自己也可以成为文化的传播者,尤其是自己民族的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的传播者,从源头加以控制外来不良文化。

(二)信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

在信息传播的内容上,我们要高度重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播,而保护和弘扬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中的可创新之处。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等的变化不断使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从而促进了人类的创造力①。因此,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条有效的路径。

(三)媒介:发挥正确导向作用,树立“最美”草根典型

1.媒介平台

2012年1月6日,山西卫视推出了大型真情互动节目——《最美中国人》。这是一档秉承寻找人们生活中“真善美”的全新节目,为观众提供一个可近可亲可感可学的立体最美人物形象。

2.“最美”草根典型

2011年到2012年,中国社会涌现了一大批最美人物,有“最美妈妈”吴菊萍,有“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更有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采取安全停车措施保住公车上24名乘客生命的“最美司机”吴斌。这些“最美”人物都是出身“草根”的“草根典型”,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共鸣。

(四)接受者:培养“舆论领袖”,引导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

舆论领袖是指能够非正式地影响别人的态度或者一定程度上改变别人行为的个人,是一个告知者、说服者和证实者。与社会正规组织的领导人物不一样,舆论领袖是非正式的领导,给人出谋划策,其影响力常常比大众传媒更大[4]。培养“舆论领袖”,可以在引导大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方面发挥重大的作用。

(五)传播效果:促进大学生文化意识的觉醒,增强民族文化认同

六、结语

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探讨了构建我国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的问题,创新之处在于:一是探讨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问题;二是此探讨基于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三是本文从传播学的5w模式入手,分别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效果五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缺失的原因,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一定的措施,四是充分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作者文化产业的专业背景,综合运用文化学、传播学和人类学的知识来分析当今的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