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品德课教学论文范文

小学品德课教学论文精选(九篇)

小学品德课教学论文

第1篇:小学品德课教学论文范文

当前,在不少教师中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对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意识淡薄,课堂教学方法简单,改进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已迫在眉睫。

思想品德课要做到一课一得。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吃透大纲和教材,明确大纲对不同年级所提出的不同层次要求,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为目的,系统地理解每册、每单元、每一节课的教学目的。只有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才能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学生做到每一节课都能有所收获。根据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大纲,以及当前的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以下教学基本内容:热爱祖国教育、热爱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教育、爱人民爱劳动教育、爱学习爱科学教育、纪律与法制教育、道德规范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健康和心理品质教育。大纲对小学生爱劳动的教育目标已按年段明确规定:在低年级只要求学生知道从小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学校当好值日生,在家里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如课文《自己的事自己做》。中年级则要求学生懂得劳动光荣,懒惰可耻。要积极参加家务劳动和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如《学会做饭菜》。高年级要求学生懂得幸福生活要靠劳动创造,勤劳守法、劳动致富光荣;损人利己、投机取巧可耻;要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学习劳动人民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参加简单的生产劳动,如《从小学创造》。如果教师把握不准各年段的教材,对小学生进行“爱劳动”教育的目标要求和层次就很可能提得过高或降低要求,达不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应通读全套教材,明确大纲对各年级的教学要求,以便各就各位,瞄准目标,搞好教学。

广泛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小学生活泼好动,自制能力较差,思想品德课教师如果凭书讲书,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我们根据教学任务和教材特点及师生实际精心选择教法,采用了故事、游戏、小品表演、儿歌等形式,运用幻灯、挂图、摄影、录音、录相等教学媒体。如教低年级《爱护花草树木》一课时,先让学生学儿歌,再让学生看摄影。孩子们看到的是只有亭、桥和光秃秃的公园,然后教师用复片为公园种上花、草、树,这样整个公园变得有生气了,以景激情,让学生懂得爱护花草树木、美化环境的道理。对中年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选择摄影、歌曲、幻灯、录相等手段。教学《林则徐虎门销烟》,先让学生在看书、听录音后,带着课后的问题看录相《林则徐》片断,学生从心中油然升起对林则徐这位杰出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的无限崇敬之情。到了高年级,事理型的课文增多了,可用摄影、录相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来辨明事理。如教学《祖国河山多壮丽》,让学生讲讲自己所知道的祖国名山和风景区,然后用幻灯片介绍泰山、华山、黄山、武夷山、喜马拉雅山、长江、黄河、西双版纳、大兴安岭等,让他们领会名山之秀,景色之奇,引发对祖国美丽河山的热爱,从而激发学生为保护名山、建设风景区作贡献的情感。

由于改革了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大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听其形”、“观其声”、“动其情”、“悟其理”,从而强化了感知理解,丰富了想象思维和情感,深化了道德观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2篇:小学品德课教学论文范文

一、自我教育动机的引发

引导自我教育的动机,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前提。自我教育动机,是培养学生自我参与实践,获得自我认识为基础。教学中,教师应树立民主化观念,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关系,做到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其次要发挥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交往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自我认识,不断增强有信心,从而萌发自我教育的动机。教学中可以从多方面引导学生参与活动:①参与拟定教学目标。比如,让学生自读课文,共同确立教学目标。②参与发问。让学生自行探索,提出问题。③参与设计活动。如:自行设计辨析题,使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矛盾心理;自行设计品德行为模拟表演;自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自行讨论学习方法、总结经验等等。④参与辩论,从正反两方面展开争辩。⑤参与评价与自我评价活动。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以课外延伸的形式开展某些宣传活动、社会服务活动等等。

二、自我悟理能力的培养

自我悟理能力指学生对品德行为观察、分析,从而正确掌握品德和品德规范要求的能力。它是自我教育的基本能力,对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自我悟理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一是要引导学生在观察中自行寻找品德行为,提高识别能力;二是要抓住品德行为的细微处,分析思想品质;三是要引导学生概括品德概念和品德规范要求。培养说理、评价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说理、评介,可深化学生品德认识,提高学生自我悟理能力。常用的说理方法:①正反说理法,即人正反两方面进行说理。②多重说理法,即针对某一品德行为,让学生从多角度进行说理。③例证说理法,即从事例证明某一道理的说理方法。④追因说理法,即从某一品德现象引导学生寻找原因得出结论的说理方法。⑤条件说理法,既让学生说明要实现某一品德要求必须创造哪些条件。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辨明是非是深化品德认识的重要一环。教师要通过不同形式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①品德概念的辨析。让学生辨析相近的品德概念,弄懂概念的内涵和外延。②品德行为的辨析。训练学生将品德规范要求与品德行为实践相联系起来,进行品德评价。③问题情境的辨析。即创设情境,揭示学生的心理矛盾,让学生联系思想实际在具体问题情境中作出正确的行为抉择。

三、品德情感的自我体验

品德情感的自我体验对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起积极的作用。常用的方法:①观察中体验。这种体验能直接激发学生的情绪,产生情感共鸣。②说理中体验。学生说理实际上是在相应的情感体验中,进行自我说服。③氛围中体验。情感氛围感染力强,教学中应营造情感氛围。方法有:用现代教育技术再现品德情境;教师自身品德情感外露;榜样感化和学生间相互形成正确舆论等等。④表现中体验。让学生用语言、动作、表情等表现形式表达自己的品德情感。⑤联想中体验。让学生从某一品德行为联想到一系列与之相近的或相反的品德的品德行为,并进行比较,从而产生正确的品德情感。⑥对照中体验。让学生将自己过去的行为与品德规范要求进行对照,从而出现满足情感或不安情感。总之,品德情感的体验是多方面的,学生只有充分地“自我体验”才能有效地实现自我教育。

四、自我控制方法的指导

第3篇:小学品德课教学论文范文

研究者单位:

在《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的研究与实践》这个课题研究工作中我们做了大量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工作,现将我们的工作总结如下:

•          课题的选题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学校工作要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以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为载体,开展初中生的道德教育,使道德教育在课堂中渗透,在细节中体现,在活动中发展,在家校联动中巩固,切实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道德教育既是中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个人今后成长成材的必要保障。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部分教师没有及时的转变教学观念,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学生在思想品德教育中表现不够积极,道德教育效果不尽理想。此外,家庭、社会也没有为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都是制约现阶段中小学生道德教育质量的因素。因此,必须要客观看待道德中小学教育现状,探究提升道德教育质量的可行性措施。

•          课题的选题意义

1.是培养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客观要求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对外界事物的辨识能力较弱。如果教师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法,提升思想品德课堂的兴趣性,给予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念指导,就可以使学生不断的实现自我提升和发展;反之,如果学生不能接受到正确的道德教育和价值教育,就容易受外界不良信息的诱惑,形成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价值观念,严重情况下还会走向违法犯罪道路。通过在思想 品德教育中开展道德教育,使学生具备是非辨别能力和价值判断意识,提高对外界不良信息的抵抗能力,这也是道德教育的目的所在。

2.是贯彻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的现实需要

思想品德课程中的理论知识是教育基础,社会道德实践是关键。因此,新课程改革后,要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道德教育的社会实践方面,通过参加具体的社会活动,或是在具体的生活实际中,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践行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例如,在学习完“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这一章节内容后,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尊重他人,并在下节课让同学们讲一件自己在生活、学习中尊重他人的事。通过这种实践性的课后作业,不仅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能够让学生将所学道德教育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希望通过本课题《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出既符合我校特点又符合学生实际的方式,能够行之有效地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思想品德学科相结合,使他们能够尽快的适应社会的需求。

•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学生发展观理论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引导下,研究教育科学,讲究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每一名学生个性发展,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开掘学生的潜能,促进所有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马克思人的发展的学说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人的素质的发展和完善就是一个人类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改造的过程。教育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中介环节,通过这个中介,使人类个体从接受人类文化遗产发展到创造新文化,人的素质正是沿着这样的历史过程不断得到改造、提升和完善。将中华传统美德与中小学品德教育相结合就是通过教育促进人类传承与弘扬的过程。

•          课题的研究目标

通过《初中语文新课程与弘扬民族文化的研究》《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的开展,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让学生打好传统的根基。

1.使学生初步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在祖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养料,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另一方面,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识真伪、分善恶、辨美丑的能力,剔除各种不良文化的糟粕,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成为21世纪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开拓者和建设者。

2.通过研究使教师明确的重要性,通过培训使教师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与中华传统美德结合的意识与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率,用多媒体突破时空限制,创设教学情境,丰富课堂的教学容量。

3.以“品德教学跟生活实践相结合,实现课内外衔接”为指导思想,初步形成“课内外结合、学用结合”的品德课程教学策略及“品德课程与弘扬民族文化”课堂教学模式。

4.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使中小学校思想品德教师及时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具有比较厚实的文化素养和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的能力以及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的能力。

•          课题研究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的研究与实践”,不可能面面俱到,首先是“新课标视野下”的一种研究,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以新的课程标准理念作统帅,抓住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这一基本特点,从中小学生的特点出发,确定了研究的价值取向。

因此,我们立足教材,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以如何宣扬中小学思想品德教材所蕴涵的传统美德(诸如刚毅奋进、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精神,各族一家、协和万邦的宽容精神,忧国忧民、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等等这些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以及如何品味和积累祖国语言文字、解读民族文化典籍和如何把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内涵,升华为做人的行为作为研究重点,结合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设计好了相关的思想品德学习的活动方案,为学生创造综合学习的机会,从而制定了弘扬民族文化的途径和策略。

课题研究的重点:

1.现代中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了解的现状调查分析;

2.中小学品德教材所蕴涵的本民族文化的挖掘与弘扬;

3.品味和积累祖国语言文字、解读民族文化典籍的策略研究;

4.家乡传统文化的发掘与研究;

5.在新课标下弘扬本民族文化的策略以及文化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6.研究如何把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内涵,升华为做人的行为。

•          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比赛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文献研究法。搜集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对新教材有关体现民族文化的内容进行挖掘、分析和归类;

3.实践法。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教学行为充实或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通过一系列课内外品德课程的实践活动(如勤学篇、励志篇等以及课本剧表演、观看有关展示民族文化的影视录象等)寻求新品德课程与弘扬民族文化之间联系的桥梁,研究一条适合新形势下中小学品德教学的途径。

4.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各个课题组的负责组织小组成员从收集整理资料、编写教案、编写教学设计、制作课件、撰写教学反思、撰写教学论文、开展观察课并择优拍成视频、撰写研究成效、撰写研究子课题结题报告等方法研究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的研究与实践。

•          课题研究的具体发展

设计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2016年6月--2016年7月

主要组织教师学习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让全校教师知道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然后针对学科特点开展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确定研究的主题,同时填报申请表,研究形成研究方案。

第二个阶段:2016年8月—2017年1月

进行课题研究中期小结,整理汇总研究产生的效果、产生的资料、讨论研究过程中的不足并讨论相应的解决方案。

第三个阶段:2017年2月—2017年8月

进行第三阶段的课题研究工作。

1.进行中期评估

2.布置下阶段工作

第四个阶段:2017年9月一一2017年10月

进行课题研究全面总结,形成研究的实践和理论成果,并上报总课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结题。

八、课题研究成果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发表了相关论文,对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的意义、实施现状、存在的问题、存在问题的原因、完善措施与思路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录制了课堂教学视频音像、制作了微课课件以及教学课例,为以后的品德课程教学提供了经验借鉴。

从教育教学工作而言,开展本项目研究有力地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找到了一条的新路子,完善了“科研兴校”工作体系,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参加教研教改的积极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教育教学成绩更上一个台阶。

对教师而言,最大的收获就是教学观念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充分意识到:教师要坚持先进的课改理念,要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教师要完成角色定位的转变,由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变;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开发意识;教师要敢于创设标新立异的课型;教师要确立以情感沟通与心智互动为核心的教学交往。切切实实感受到教改带了带来的好处:课好上了,学生变聪明多了,成绩也上去了,自己的教学视野也开阔了,不再是个“教书匠了。

九、分析“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成果的意义

1.让全校教师初步认识到将传统中华优秀文化引进品德教学课堂的真正意义,提高了教师的自身素质,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2.丰富了我校教师的教学素材,让全校教师能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提高了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

3.使我们学校的教学跟上了全国乃至世界的步伐。

4.增加了课堂趣味,从最大限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十、分析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与今后的打算

当然,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本课题研究还没有彻底“深入人心”,部分老师认为这些试验研究仅仅是“做秀”,无益于成绩的提高,尤其是对中小学生没有什么帮助,甚至会影响中考,这种观点也得到一些家长和学生的认同,因而一些老师对课题研究存在抵触情绪;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存在误解,有些老师花了很多力气设计教学过程,只重视教学形式,而忽视了教学效果,把主体回归的课堂变成主体放任自流的课堂,过度弱化了教师的作用;在加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要求下,试验研究中老师们基本都能做到或意识到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却重视不够甚至认为完全不必要;

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我们将继续秉承创新精神,自觉地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努力克服课题研究中和其他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使教育教学改革结出累累硕果。

十一、“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的研究与实践”的问题和思考

经过课题研究,也发现了很多问题:

1.有些申报小组不够重视,到要求结题时间没有完成预定的目标,或是完成极少,甚至有些申报成员并没有收集到任何资料,更没有自己制作课件和提交体会。

2.有些申报成员并有真正认识到这个课题的意义,而是出于应付,所以收集到的资料并没有什么价值,对教学不起任何作用。

3.有些课件和课例和收集到的资料没有体现这个课题的最初宗旨――有效性。

4.部分成员在媒体选择上比较随意,出现完全使用下载材料,不考虑自己的学生特点,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5.部分成员在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引进中小学品德课堂中后,没有及时反思课堂效果,或是反思和说明太过简单,失去说明和反思的意义。不能体现课题“研究”的目的。

所以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要加大课题研究指导,让所有申报成员理解这个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同时要加大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和验收工作,让这个课题研究在我校产生更大效果,从而带动全市的课题工作的开展,推动我校我市的教育。

十二、分析“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相融的研究与实践”下阶段研究设想

在总结以往的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改进不足,进一步开展课题研究。设计了两方面的设想:

1.初步确定2017年10月以后加强教师研究能力的培训,在现在研究的基础上拓展与中华传统美德与品德课程教学有关的多个子课题。多方面提高教师的与教学相关能力。

2.加大学习研究性学习开展力度,确实落实学生研究性学习工作。

第4篇:小学品德课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小学教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课;高效教学

思想品德课是小学必备的一门教学课程,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综合性比较强,所以这门课程在小学教学中是比较难的,本文主要结合教师在教学中反馈的一些问题,有目的性、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并结合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些心得,提出可行的教学方案,使小学的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程教学能顺利地完成。下面我们就简单地从两个方面分析,希望能为广大的教师提供帮助,能彻底改变当前我国小学思想品德和社会教学的质量,促进我国教育的进一步改革。

一、教师重视这门课程的教学,加强与家庭之间的联系

思想品德和社会这门课程主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习惯,但是小学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门课的重要性,这门课本来就是很枯燥无味的,讲的都是一些理论上的问题,如果教师按传统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并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学生根本不理解,所以在小学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才能起到高效的教学效果。

二、让学生的思想品德在生活中得以实践

教育其本质来源于生活但同时又实践于生活,这才真正地达到了教育的目的。但是现在的思想品德与社会课过于理性化,对于小学的学生来说,学生很难理解,只是过多地强调理论,学生在学到理论之后却无法得以实践,所以教学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而且单一的教学方式还使学生产生了反感,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将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实现课堂的生活化,让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尽快地得以实践,这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总的来说,我国小学思想品德和社会的教学并不是做得很到位,仅仅强调的是一些理论知识的学习,学习效率不高,本文为广大教师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实现课堂的生活化,为高效课堂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5篇:小学品德课教学论文范文

全球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充实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经济的发展并不必然意味着精神世界的丰富,也不能避免价值观的失落。因此,各国的课程改革都十分关注教育的道德文化层面,强调儿童品德的培养,道德教育作为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倍受重视,从而促使品德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世界发达国家都在加强道德教育研究,加快德育课程改革的步伐,为我国小学品德教育的改革提供了丰厚的借鉴经验。例如,1989年日本文布省颁布的新教学大纲,对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均进行了调整。为培养具有"自主性的日本人",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现适切性,力求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相吻合;道德教育的实现方式体现阶段性,由低年级体验性活动逐步向高年级反思性活动推演。1994年,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将品格教育列为各国教育应进一步努力的首要方面之一。1996年美国的第二次教育高峰会议和1997年总统的《国情咨文》都强调了青少年道德品质的重要性。英国在1999年9月颁布的课程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学校教育应肯定真理、正义、诚实、信任、责任感等美德。

我国一贯有重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传统,从1981年开设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以来,品德教育改革无论在理念层面还是操作层面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始终没能有效地实现理念和操作的实践性整合,成为导致品德教育实践中的知识化、简单化、去生活化、成人化倾向的原因之一。课程作为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中介,必然承担着改变德育的针对性不强、实效性偏低的责任。值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契机,加强小学品德教育的研究,尤其是小学品德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势在必行。

二、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研究将以在实验区试教的新教材为依托,围绕小学品德课程建设展开,验证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探索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开发与实施体系。

(一)品德教育的模式

目前国外影响比较广泛的德育模式有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社会行动模式、体谅模式等,对于这些模式我们应合理地进行借鉴,使其成为我国品德课程改革的推动力量。国内现已被实践证明比较成功的道德教育模式有情感道德教育模式、活动道德教育模式、体验道德教育模式等,各实验区应灵活地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加以运用。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任何一个模式不可能就道德教育的全过程进行阐释,因此,在小学品德教育中不能采用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任一德育模式,而应以课程改革的理念为指导,创造性地将德育模式运用于具体的儿童品德培养中,并在品德教育的过程中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品德教育模式。

(二)新教材的编写和实施新教材是课程改革教育理念所依存的物化表现形式,又是教学实践工作的工具,因此,本课题将借助新教材推动实验区的课程改革,同时积极吸取实验区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推进新教材的编写,使实验区工作和教材的编写实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1、对品德课程本质特征研究

(1)20世纪80年代以来,品德课程改革取得的成就以及新进展

(2)现阶段品德课程发展呈现出的新特点

(3)适合我国国情的品德课程的构建方式

2、小学品德教材编写研究

(1)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方式的研究

(2)教材的形式问题研究

(3)教材综合资源体系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3、小学品德教材实施研究

(1)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新教材与生活性特质的品德教学研究

新教材与主动参与、自主建构的品德教学研究

新教材与完全生命投入、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品德教学研究

新教材与民主参与的品德教学研究

(2)教材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

教材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

教材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对教材的评价

学生对教材的评价

不同实验区对教材的评价

4、评价研究

(1)品德评价的理论研究:

品德评价的本质研究

品德评价的基本理念研究

品德评价的功能研究

(2)品德评价实施工作的研究:

明确评价的内容和评价标准

收集和分析数据与证据

设计评价工具

明确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四)品德师资的培养和培训

新课程非常重视教师的课程参与,教师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本课题将探索有效师资培养和培训的内容、途径,提升教师的品德课程开发参与意识,确保培养培训工作与新教材开发实施的同步进行。

(五)品德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被列为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和课程形态,在品德课程开发中也应突出地方品德课程和校本品德课程的有效开发,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

1、品德地方课程的开发

2、品德校本课程的开发

(六)品德课程资源建设研究

品德课程资源是品德课程建设的基础,除去教材以外,还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品德发展的多种资源。

1、品德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

2、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机制

(七)品德课程内部以及与其它课程的衔接研究

1、《品德与生活》与《品德与社会》的衔接研究

2、小学品德课程与中学品德课程的衔接研究

3、品德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衔接研究

三、本课题的创新程度

由于我国的课程开发一直存在"大一统"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理论研究,目前国内关于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成熟的理论体系尚未形成。虽然国外已经有一些相关研究可以为我们借鉴,但对于国内课程领域的研究而言,本课题的研究是全新的,我们将以课程标准为准绳,研究涉及品德教育理念、品德教学、品德教育过程中的师生角色、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育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以期填补我国课程研究领域的空白。本课题研究的应用价值在于促进我国教材开发的多样性、灵活性和丰富性,增强教材的适应性,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四、研究方法

(一)调查研究

通过实地的调查获得新课程开发实施的情况和数据,以此为基础进行理论分析,不断完善新教材。

(二)行动研究

本着从教育教学的实际中发现问题,并在教育教学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宗旨,使新教材的开发实施工作与实验区的工作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系统。

(三)个案研究

研究分析典型的品德教学个案,通过个体考察整体,寻求规律性的认识,实现课程开发实施的最优化。

(四)经验总结研究

对品德课程改革中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形成相应的理性认识。

(五)比较研究

比较分析国内外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从中获取可供借鉴的经验。

(六)实验研究

按照教育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新教材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检验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效果。

五、研究步骤

2002年12月,开题会。

2003年1月~2003年2月,各实验区申报子课题,并制定子课题研究计划。

2003年3月~2005年6月,各实验区根据子课题计划开展实质性研究,整理典型课例和品德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体会分别成集。各实验区每半年报送一次研究成果。

2005年7月~2005年12月,各实验区对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形成相应的子课题研究报告,总课题组以此为基础撰写"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报告。

六、预期成果

(一)"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的总结报告

(二)小学品德的实验教材系列:

教材

教师教学用书及相关辅助材料

教师备课系统(CD-ROM光盘)

研究课(VCD光盘)实验教材通讯

(三)系列论文

(四)教师培训资料

(五)典型课例集

(六)品德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精选集

(七)调查研究

通过实地的调查获得新课程开发实施的情况和数据,以此为基础进行理论分析,不断完善新教材。

(八)行动研究

本着从教育教学的实际

中发现问题,并在教育教学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宗旨,使新教材的开发实施工作与实验区的工作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系统。

(九)个案研究

研究分析典型的品德教学个案,通过个体考察整体,寻求规律性的认识,实现课程开发实施的最优化。

(十)经验总结研究

对品德课程改革中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形成相应的理性认识。

(十一)比较研究

比较分析国内外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从中获取可供借鉴的经验。

(十二)实验研究

按照教育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新教材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检验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效果。

五、研究步骤

2002年12月,开题会。

2003年1月~2003年2月,各实验区申报子课题,并制定子课题研究计划。

2003年3月~2005年6月,各实验区根据子课题计划开展实质性研究,整理典型课例和品德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体会分别成集。各实验区每半年报送一次研究成果。

2005年7月~2005年12月,各实验区对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形成相应的子课题研究报告,总课题组以此为基础撰写"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报告。

六、预期成果

(一)"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的总结报告

(三)小学品德的实验教材系列:

教材

教师教学用书及相关辅助材料

教师备课系统(CD-ROM光盘)

研究课(VCD光盘)实验教材通讯

(三)系列论文

(四)教师培训资料

第6篇:小学品德课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程 困境 教学方法改革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设置的意义

中学教育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说是十分关键和重要的,因此,初中普遍都设置了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初中设置思想品德课程,有利于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品质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有利于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有利于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有利于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中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困境

(一)教材教学内容充斥着滞后性

教材教学内容的滞后性,是造成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实效性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滞后性体现在:教材教学内容对社会现实的解读乏力,对时代特点反应不多。初中思想品德课程 教学内容虽增强了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的联系,但仍未能有效解读社会现实,特别是未能对突出的社会现实问题做出客观分析研究和合理解释,再加上个别教师因循守旧,缺乏对现实问题的敏感性,未能很好或不能正确地回答现实问题,造成了对社会现实的解读乏力。

(二)教学方式和课堂艺术陈旧

总的来看,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课教学仍以传统的注入式、说服教育的方法为主,“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 的教学方式仍占主导,教学方法和手段过于单一、 呆板。相当一部分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掌握不足,对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关注不够。如果在没有多媒体教室上课,部分思想品德课程教师讲课时捧着教材进行单纯说教式教育,没有任何激情,缺乏课堂讨论交流互动,学生感觉相当枯燥而很难适应。即使在多媒体教室上课的教师由于课件制作缺乏生动性、时代性、实践性、创新性,许多学生仍然不感兴趣。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导引

(一)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以组内学习补充个人学习,以组内学习促进个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要依据学生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等方面的差异,突出“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特征,注重优势互补,开展小组间的竞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和有效性。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渗透进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只是扮演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主动寻求获取知识的多种方法,积极探索学习成果的多样性,同时要求学生发挥集体协作的精神,共同完成对某个问题的探究,给每个学生提供积极参与合作的机会。立足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方法的前提,教师可以在每节课之前提出讨论题及讨论的具体要求,布置小组学生课前进行有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然后在课堂上轮流然让小组成员就本周的讨论内容或者自己关心的其他内容发表小组一致看法,讨论后,老师可以进行小结,也可提出一些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和研究,这样有利于学生在相互讨论中能做到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充分调动群体的智慧和力量,达到认识上的深化和扩展。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明显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课堂结构,改变过去以教师说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通过参与探究问题的体验,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能力,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突破了一般的记忆、理解和掌握,加深了对学习价值的认识,使学生在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方面得到升华。

(二)开放式教学模式方法

开放式教学是一种与传统教学模式截然不同的教学模式,其摒除了过往一味只关注教学内容的作法,而是在借助知识教学的同时,将教学的核心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将学生的发展和成长看做教学的首要任务。开放式教学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过程,注重学生之间的和师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期望通过鼓励学生自由自主的学习,而最终实现学生自我的全面和充分的发展。

开放式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四个融合: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的结合,教学教材的确具备相当的稳定性和普遍性,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是需要面对时事发展的时代性和具体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局限于教材,要在立足于教材的前提下,紧密结合现实情况和实际状况;传统文化和教学内容的结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立足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现在的学生处于一个新思想不断出现的时代,这琳琅满目的新思潮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确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开放式教学模式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需要承接传统,重视传统文化对意识的指导作用;前沿文化和教学内容的结合,正如前面所讲的那样,新思潮不断涌现的时代也还是出现了一些值得借鉴和吸收的前沿文化和思想,一些有利于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前沿文化和思想,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还要掌握最前沿的文化和思想,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运用开放式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发展视为教学的首要目标,有利于优化课程内容结构,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有利于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并激发教师的教学活力。

四、结语

中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未来的希望,是中华民族奋起前进发展的希望,艰巨的任务给人才培养体系设立了更新的目标和方向——一个人要成人成才成功,不仅得是专业知识上的,还必须把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要位置。随着经济发展,改革的推进,当前教育和培养模式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思想品德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提供方,也必须实现与时俱进,按照时代的要求进行改革,按照人才培育新体系的要求进行改革,按照有助于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进行改革。

参考文献:

[1]彭平一,张卫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的运用[J].现代中学教育,2010(2):108.

第7篇:小学品德课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课;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4-0068-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4.042

一、引言

在学校生活中,我们一直强调“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德”是第一位的,可见在学校教育中德育的重要性。而在小学阶段对小学生的德育主要途径就是思想品德课。目前,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课分为《思想与生活》《思想与社会》两部分,而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主要体现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及政治素质这三个方面。所以,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课是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三观,也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基础教育。因此,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情况直接关系到学生长大后是否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关系到学生能否有一个良好的道德品质。但是,目前我国小学思想品德课存在问题较多,解决这些问题势在必行。

二、小学思想品德课的现状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国家教育部及各级教育部门都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但是具体到学校中对小学思想品德课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课堂的说教形式、资源的缺失等都对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效果产生严重的影响。

(一)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

虽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对学生的德育的教育,但是在实际的校园生活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思想品德课依然是不被重视的学科。很多的学校都是重视喊口号重视宣传,但是真正针对学生的德育的内容却很少,只注重形式而忽略实际的内容。很多教师则为了自身的岗位或者职称,不断强调要求学生的成绩。而家长方面关注点也是语数外等主课的成绩,忽略孩子的道德素质。因此,目前针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课,不管是校方还是家庭都缺乏一个正确的教育理念,关注点还停留在传统的成绩上。

(二)缺乏差异化教学模式

孔子曾经说过因材施教,也就是说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实行不同的教育方法。每个小学生都有属于他的个性,针对学生的个性进行教育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成长。但是,目前我们的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学,且小学的思想品德课的课堂形式依然是填鸭式的,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理论知识,只要考试中理论通过就可以了。这完全违背了教育的基本思想,也违背了思想品德课的本质。

(三)缺乏完善的课程安排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小学时期,尤其是低年级段思想品德课应该安排一周三节课,但是大多数学校都没有按照规定实施,有的全校是一周两节课,有的学校甚至一周一节课,即使是每周的一两节思想品德课也无法保证正常上,在临近考试的时间里经常被语文数学等主科占用,学生一学期能上的思想品德课十分有限,因此根本无法保障学生的德育教育的正常进行。

(四)缺乏全新的教学方法

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主导,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作用,而不是填鸭式的灌输教育。但是,目前在小学的课堂上依然是灌输式教育模式,由于是小学思想品德课上,由于不是主科,所以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自身对于课程的重视程度就不够,思想懈怠,使得这些教师根本不会钻研教学方法。甚至有的教师对于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呈现出不耐烦的情绪,直接让学生背诵记忆,而没有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得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并不显著。

三、 解决小学思想品德课问题的对策

目前,我国小学思想品德课出现的问题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家庭与学校共同联手,为小学生打造出别开生面的思想品德课。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应该重新认识对孩子教育的侧重点,从过去只盯着学生的成绩到重视对学生德育的教育。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家庭观念的转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道德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到孩子。另外,父母不应一味盯着成绩,每个孩子发展的侧重点不同,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成绩是数一数二的,善良亦是人性的闪光点。另外,学校方面应该真正重视起小学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性,聘请知识丰富的教师担任该科的教师,严抓狠抓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

(二)注重因材施教,深入挖掘教材内容

每个学生都具有自身的个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材施教,才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针对小学的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改变统一的教学模式,针对学生特点进行教学,上课之前认真备课,遵守新课改原则的前提下,积极思考新的上课形式,针对不同年级段的学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及心理特点的实践活动,使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充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生动完成思想品德课教学。

(三)严格遵守教育部规定的课程安排时间

每个学校上至领导,下至教师都应该认真学习教育部下达的关于小学生课程标准的文件。学校在每学期初安排课程表时,应严格按照教育部要求的标准执行,不得另行少安排或不安排思想品德课。而其他任何学科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思想品德课,一旦发现违规应立即采取相应的通报或其他处罚措施。

(四)提高教师素质,创新教学方式

由于有的学校对思想品德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思想品德教师队伍建设残缺不全,因此要建立一支优秀的思想品德教师队伍,并定期组织思想品德课教学研讨活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师的素质。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所以教师本身的行为对学生有深远的影响。且小学生正处于模仿性与可塑性最强的年龄段,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行为方式,提高教师素质是必要的。另外,教师要定期进行教学研讨活动,要不断创新现有的教学方式,改变过去的灌输式教育,多增加一些针对课程内容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有兴趣去学习,且在实践获得中潜移默化受到德育教育。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关乎着小学生长大后的思想素质的发展状况,因此提高对小学生思想品德课的重视程度至关重要。这不仅需要学校提高重视度,还需要家庭配合学校,希望在家校的共同努力下,小学思想品德课将有一个全新的面貌,真正对提升小学生道德素质起到作用。

参考文献:

第8篇:小学品德课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小学品德 活动教学 冲突与矛盾 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076-02

我国小、中、高教学中,常以教师、教材、课堂三者为中心,在这种教学理念的驱使下就形成了以知识主动呈现、学生被动接受的教育模式[1]。随着科学技术和国际先进教育模式的快速发展,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呈现出极大的弊端,严重阻碍青少年学习的创造性、主动性、积极性,在这种背景下,活动课应景而生。所谓活动课,《教育大辞典》中给出了明确的解释,是指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的,以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变革、改造活动对象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的主体实践活动。

小学品德活动课不仅能丰富、拓展教育教学方式,而且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对儿童人格品质及道德修养的创建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实中,活动教学表现出许多不尽人意之处,造成课程的理论设计与现实收获存在差距。特别是,当下社会道德问题频发,成人世界的怪象让儿童耳濡目染,已影响到小学生健康人格品质的养成,新形势对小学品德教育有了更大的寄望与托付,并提出了更高和更严格的要求。

对活动教学与小学品德课的研究,国内诸多学者、教师做了大量的工作。胡重光[2]详细介绍了传统教育与活动教育之间的异同;肖海平等[3]阐述了体验式教学的优点,认为这种教育模式更加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程广文等[4]通过深入研究,发现了教学课堂活动教学的两面性,如果不正视这种两面性,活动教学将表现得不尽人意,进而提出需要在理论上充分认识这种两面性,把握活动教学的基本要求;张琰[5]在其硕士论文中论述了小学德育主题活动教学的必要性,并阐述了目前活动教学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综上所述,学者、教师们已认识到小学品德活动教学的重要性及存在的现实问题,但文中很少给出问题的具体解决办法,以至于活动课的成效没实现和达到其设计价值。

本文笔者通过多年的小学品德教学实践,结合问卷调查,总结了小学品德活动教学课存在的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通过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付诸实践达到了提高教学成效的目的,使活动教学的设计价值得以实现。

1.小学品德活动课存在的主要矛盾

1.1 课堂小环境与社会大环境的冲突

课堂小环境专指小学品德课堂,它是少年儿童步入学校后德育的主要方式,对塑造儿童的人格及品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儿童品德的培养离不开其所处的家庭、学校、社会等大环境对其品德养成提供的外部供给。

理论上课堂小环境与社会大环境对儿童品德的培养应当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但现实情况是儿童处于社会大环境中的时间要远长于小学品德课堂,品德养成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要远超课堂环境。这样一来,社会就成了他们的第一课堂,但问题接踵而至。当下,社会道德问题频发,随处可见不文明、不道德,甚至道德败坏的事情,儿童对这些事情基本没有辨别能力和是非观念,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下难免会养成坏习惯,有的时候家庭也成为了一个推波助澜的工具。例如,在进行少儿交通知识普及的过程中,所有小朋友都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准则,但在模拟过马路时,有近一半的学生选择了红灯强行通过,下面截取了一部分师生对话,以供揣摩儿童的内心世界。

师:(对闯红灯的小朋友)小朋友们,你们为什么要闯红灯?

生1:马路上没车,平时和爸爸妈妈在马路上没车时也闯红灯。

生2:这么多人一起闯,我不怕。

生3:我是看见有人走了,就跟着走。

师:(对未闯红灯的小朋友)小朋友们,你们看见这种情况应当怎么办?

生4:红灯停。

生5:我也想跟着走了,平时回家过马路等红灯太久了。

由师生对话可见一斑,社会环境对儿童的行为举止的养成产生了巨大的阻碍作用,特别是从学生5的回答中可见不良行为的传播方式与影响力。

1.2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模式的冲突

现在国家和社会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诚然,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本质并不存在冲突,但教育模式却很难统一。在升学考试指挥棒的引导下,学习成绩,特别是计入升学统计的成绩分数仍然是学生、教师、家长、学校最为注重的教育成果,我国的小学、中学教育仍很难脱离应试教育的影子。

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品德教育可谓困难不少。从小学生角度来讲,家庭与学校给他们的主要压力还是学好语文、数学(外加小学英语),以至布置许多课堂和课外作业,造成小朋友没有多余的时间自由思考,发现自己的短处与不足;从教师的角度讲,语文、数学这类主课依旧是学校考核他们的标准,班主任在权衡班级发展情况时,依旧把语、数放在第一位,以至于时间冲突时可以挤占品德课;从家长的角度讲,孩子能顺利进入理想中的上一级学校,语数成绩更显重要,他们自我的认为小孩品德的良莠不齐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甚至起初还非常自信能把握小孩的性格和品德的发展;从学校角度讲,教委考核它们的指标依旧是升学率,这就造成学校在制定政策的时候资源向应试教育倾斜。

由此可见,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冲突已广泛影响到儿童的品德教育。

1.3 教师本位与学生独立思考的冲突

教师本位与学生独立思考的冲突表现在两个极端。第一个极端为教师一人霸占整个品德活动课堂,充当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沦为被动的接受者,这样一来活动课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并无二法,整个过程并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并不能起到培养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实践的作用。造成这一极端的主观原因是教师的懈怠,照本宣科是最节省备课时间与精力的惰性教学方式;客观原因就是品德活动课堂需要设置活动类容较多,工作量较大,要求授课教师的能力较高,而就现目前来看,多数学校无专职的品德教师,大多由其他的学科教师兼任。

另外一个极端是活动课过程中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教师的主导性。品德活动课是引导小朋友在活动中获得经验和体验,是儿童直接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逐步习得的课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活动课程的基本要求。但有的教师由于认识不到位,在活动课中过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却忽视了自己在活动中所扮演角色的责任。这样带来的结果便是学生虽参与了活动,并且进行了独立思考和探索,但他们没有教师的引导,成了无头苍蝇,这样的课堂很难说会收到成效。

2.提高教学成效的方法探讨

形势倒逼改革,面对错综复杂的小学品德教育教学环境,作为人民教师,应当努力排除困难,让小学品德活动教育落到实处。

2.1解决课堂小环境与社会大环境的冲突关键在于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和把握社会环境对学生性格和行为成长的影响,善于利用社会正能量事件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利用反面事件引导学生远离并自觉抵制假恶丑,可充分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开展主题活动,让小学生自由发言、分组讨论、各抒己见。有效途径是与家长联动,双管齐下对学生做好榜样与实践教育。例如,可以设置家长开放日,让家长参与到小朋友品德教育中来,通过设置一些趣味活动,并将品德教育融入活动中,这样一来可促进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二来可引发家长对儿童品德教育的重视。

2.2从小学品德教师自身解决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模式的冲突出发,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每周两三节课的教学时间,课前认真策划、组织活动,使活动课内容有意义、学生有兴趣,活动中有参与、活动后有收获。同时,要坚决反对挤占正常授课时间,要向其他老师、学校、家长说明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学习不好是次品,品德不好是危险品”这句话虽然不能完全苟同,但我完全赞成个人品德的好坏对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反面教材马加爵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成绩优秀,但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因琐事与同学积怨,产生了报复杀人的恶念,最终使得多个家庭为之悲恸。

2.3要解决教师本位与学生独立思考间的冲突,主要还是要认识到小学品德活动课,其教学方式是教师、学生共同参与主题活动,教师的角色应是指导者、支持者、引路人、合作者,学生应当是活动中的主人翁。活动中学生不能离开教师的指导,教师在学生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的指导作用是首位的。但也不能过分干预学生的独立思考,教师可直接参与到所创设的活动情景中,扮演一个角色,不以教师的口吻来讲话,而是以平等的对话、行为来打动、启发学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季丹丹.小学品社课活动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2]胡重光.构建21世纪我国小学课堂教学新模式[J].教育探索,2003,(8):26~27.

[3]肖海平, 付波华. 体验式教学: 素质教育的理想选择[J]. 教育理论研究, 2004, 1: 9~11.

[4]程广文,宋乃庆.论数学课堂活动教学两面性[J].教育学报,2007, 3(4):35-38.

[5]张琰.关于小学德育主体活动教学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第9篇:小学品德课教学论文范文

世界发达国家都在加强道德教育研究,加快德育课程改革的步伐,为我国小学品德教育的改革提供了丰厚的借鉴经验。例如,*年*文布省颁布的新教学大纲,对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均进行了调整。为培养具有"自主性的*人",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现适切性,力求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相吻合;道德教育的实现方式体现阶段性,由低年级体验性活动逐步向高年级反思性活动推演。1994年,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将品格教育列为各国教育应进一步努力的首要方面之一。*年*的第二次教育高峰会议和*年总统的《国情咨文》都强调了青少年道德品质的重要性。英国在1999年9月颁布的课程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学校教育应肯定真理、正义、诚实、信任、责任感等美德。

我国一贯有重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传统,从*年开设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以来,品德教育改革无论在理念层面还是操作层面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始终没能有效地实现理念和操作的实践性整合,成为导致品德教育实践中的知识化、简单化、去生活化、成人化倾向的原因之一。课程作为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中介,必然承担着改变德育的针对性不强、实效性偏低的责任。值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契机,加强小学品德教育的研究,尤其是小学品德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势在必行。

二、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研究将以在实验区试教的新教材为依托,围绕小学品德课程建设展开,验证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探索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开发与实施体系。

(一)品德教育的模式

目前国外影响比较广泛的德育模式有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社会行动模式、体谅模式等,对于这些模式我们应合理地进行借鉴,使其成为我国品德课程改革的推动力量。国内现已被实践证明比较成功的道德教育模式有情感道德教育模式、活动道德教育模式、体验道德教育模式等,各实验区应灵活地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加以运用。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任何一个模式不可能就道德教育的全过程进行阐释,因此,在小学品德教育中不能采用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任一德育模式,而应以课程改革的理念为指导,创造性地将德育模式运用于具体的儿童品德培养中,并在品德教育的过程中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品德教育模式。

(二)新教材的编写和实施新教材是课程改革教育理念所依存的物化表现形式,又是教学实践工作的工具,因此,本课题将借助新教材推动实验区的课程改革,同时积极吸取实验区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推进新教材的编写,使实验区工作和教材的编写实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1、对品德课程本质特征研究

(1)20世纪80年代以来,品德课程改革取得的成就以及新进展

(2)现阶段品德课程发展呈现出的新特点

(3)适合我国国情的品德课程的构建方式

2、小学品德教材编写研究

(1)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方式的研究

(2)教材的形式问题研究

(3)教材综合资源体系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3、小学品德教材实施研究

(1)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新教材与生活性特质的品德教学研究

新教材与主动参与、自主建构的品德教学研究

新教材与完全生命投入、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品德教学研究

新教材与民主参与的品德教学研究

(2)教材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

教材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

教材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对教材的评价

学生对教材的评价

不同实验区对教材的评价

4、评价研究

(1)品德评价的理论研究:

品德评价的本质研究

品德评价的基本理念研究

品德评价的功能研究

(2)品德评价实施工作的研究:

明确评价的内容和评价标准

收集和分析数据与证据

设计评价工具

明确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四)品德师资的培养和培训

新课程非常重视教师的课程参与,教师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本课题将探索有效师资培养和培训的内容、途径,提升教师的品德课程开发参与意识,确保培养培训工作与新教材开发实施的同步进行。

(五)品德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被列为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和课程形态,在品德课程开发中也应突出地方品德课程和校本品德课程的有效开发,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

1、品德地方课程的开发

2、品德校本课程的开发

(六)品德课程资源建设研究

品德课程资源是品德课程建设的基础,除去教材以外,还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品德发展的多种资源。

1、品德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

2、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机制

(七)品德课程内部以及与其它课程的衔接研究

1、《品德与生活》与《品德与社会》的衔接研究

2、小学品德课程与中学品德课程的衔接研究

3、品德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衔接研究

三、本课题的创新程度

由于我国的课程开发一直存在"大一统"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理论研究,目前国内关于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成熟的理论体系尚未形成。虽然国外已经有一些相关研究可以为我们借鉴,但对于国内课程领域的研究而言,本课题的研究是全新的,我们将以课程标准为准绳,研究涉及品德教育理念、品德教学、品德教育过程中的师生角色、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育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以期填补我国课程研究领域的空白。本课题研究的应用价值在于促进我国教材开发的多样性、灵活性和丰富性,增强教材的适应性,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四、研究方法

(一)调查研究

通过实地的调查获得新课程开发实施的情况和数据,以此为基础进行理论分析,不断完善新教材。

(二)行动研究

本着从教育教学的实际中发现问题,并在教育教学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宗旨,使新教材的开发实施工作与实验区的工作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系统。

(三)个案研究

研究分析典型的品德教学个案,通过个体考察整体,寻求规律性的认识,实现课程开发实施的最优化。

(四)经验总结研究

对品德课程改革中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形成相应的理性认识。

(五)比较研究

比较分析国内外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从中获取可供借鉴的经验。

(六)实验研究

按照教育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新教材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检验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效果。

五、研究步骤

20*年12月,开题会。

20*年1月~20*年2月,各实验区申报子课题,并制定子课题研究计划。

20*年3月~20*年6月,各实验区根据子课题计划开展实质性研究,整理典型课例和品德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体会分别成集。各实验区每半年报送一次研究成果。

20*年7月~20*年12月,各实验区对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形成相应的子课题研究报告,总课题组以此为基础撰写"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报告。

六、预期成果

(一)"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的总结报告

(二)小学品德的实验教材系列:

教材

教师教学用书及相关辅助材料

教师备课系统(CD-ROM光盘)

研究课(VCD光盘)实验教材通讯

(三)系列论文

(四)教师培训资料

(五)典型课例集

(六)品德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精选集

(七)调查研究

通过实地的调查获得新课程开发实施的情况和数据,以此为基础进行理论分析,不断完善新教材。

(八)行动研究

本着从教育教学的实际

中发现问题,并在教育教学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宗旨,使新教材的开发实施工作与实验区的工作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系统。

(九)个案研究

研究分析典型的品德教学个案,通过个体考察整体,寻求规律性的认识,实现课程开发实施的最优化。

(十)经验总结研究

对品德课程改革中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形成相应的理性认识。

(十一)比较研究

比较分析国内外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从中获取可供借鉴的经验。

(十二)实验研究

按照教育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新教材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检验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效果。

五、研究步骤

20*年12月,开题会。

20*年1月~20*年2月,各实验区申报子课题,并制定子课题研究计划。

20*年3月~20*年6月,各实验区根据子课题计划开展实质性研究,整理典型课例和品德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体会分别成集。各实验区每半年报送一次研究成果。

20*年7月~20*年12月,各实验区对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形成相应的子课题研究报告,总课题组以此为基础撰写"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报告。

六、预期成果

(一)"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的总结报告

(三)小学品德的实验教材系列:

教材

教师教学用书及相关辅助材料

教师备课系统(CD-ROM光盘)

研究课(VCD光盘)实验教材通讯

(三)系列论文

(四)教师培训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