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

建筑学专业培养方案精选(九篇)

建筑学专业培养方案

第1篇:建筑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专业集群;建筑;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5-0073-02

一、引言

广东省建筑专业集群在广东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迅速发展壮大,为了给广东省建筑专业集群培养合格的人才,必须制定符合广东省建筑专业集群所需人才的培养方案。建筑专业集群是以适应广东建筑专业集群的发展为指引,培养广东建筑产业链中所需的高素质、强实作、懂技术、懂经营、知识面广、能吃苦的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建筑专业集群所需的人才已经不是以前单纯的某个专业的人才。建筑专业集群所需的是既懂得本专业,又能够懂得本专业建筑专业链前前后后的基本知识,是一种适应建筑产业链多个专业的综合型人才[1]。所以高等学院就应坚持以建筑产业链所需人才为培养根本,形成具有建筑专业集群特色的培养模式。本文对建筑专业集群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定位进行了研究。

二、建筑专业集群所需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

1.要满足建筑专业集群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建筑专业集群对人才的要求主要是建筑专业集群的发展需要。通过广泛的调研,建筑专业集群需要熟练掌握本建筑专业的知识,熟悉广东建筑企业链各专业发展所需基础知识,以本建筑专业为主干,建筑专业集群知识中的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专业技能精,上下链知识广的建筑人才。培养的人才要立足建筑专业集群、适应建筑企业链行业、懂得广东省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情况、广东人文、建筑领域创业教育实验区[2]。

高等学院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应该努力形成“专业技能精,上下链知识广”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坚持以培养广东省紧缺的建筑产业链所需的复合性创新人才,以面向广东、面向建筑链、面向技术现场为宗旨,以建筑产业链专业能力为实验对象,开发以建筑产业链所需的课程体系,将教学与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紧密结合、课内与课外紧密结合,专业集群的知识上下结合,专业技能与专业集群的知识有机结合[3]。培养大批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适应广东建筑产业链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2.要符合建筑专业集群发展的基本规律。建筑业是专门从事土木工程、房屋建设和设备安装以及工程勘察设计工作的生产部门。其产品是各种工厂、矿井、铁路、桥梁、港口、道路、管线、住宅以及公共设施的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非常迅速,不光是在规模上发展壮大,特别是在工程项目和难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如齐鲁大型石油化工联合装置,大亚湾、秦山核电站,上海金茂大厦、长江三峡工程、武广高铁工程等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特大型工程开工建设。重点工程的规模和难度都上了一个台阶。我国建筑业完成了一批前所未有的复杂结构和采用新型材料的工程项目。如国家体育场鸟巢的成功建成,掀开了我国工程建设史新的一页;国家游泳中心,是国内第一个ETFE膜结构工程,也是目前国际上建筑面积最大、功能要求最复杂的膜结构系统;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的综合效益的三峡工程,其截流的综合难度在世界截流史上是罕见的,也创造了混凝土浇筑的世界记录;青藏铁路集中体现了中国工程建设的高超技术,破解三大世界性难题:高寒缺氧、多年冻土和生态脆弱。可以说,我国建筑业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4]。

现代的建筑项目都是综合性的,高难度、高结构、高智能化、高环保的绿色项目,所以不是一个土木工程专业就能够完成的,需要多个专业技术一起合力才能完成,需要应用多个新技术新工艺共同施工,需要高水平的现代化管理水平。这就是现代广东建筑专业集群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势。我们的人才培养就要符合这种趋势和规律,培养出建筑专业集群所需的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三、建筑专业集群所需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

1.建筑专业集群所需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目标。建筑专业集群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该是以本科教学为中心,以建筑专业集群的知识教学为主体,以适应广东建筑企业链发展所需知识为特色,培养大量的“专业技能精,上下链知识广”的建筑人才[5]。

建筑专业集群人才培养的专业学科结构定位应该是以一个建筑专业为主干,建筑专业集群知识中的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

建筑专业集群人才培养的服务面向定位是立足建筑专业集群、适应建筑企业链行业、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建筑领域,以适应建筑企业链的发展为指引,培养建筑企业链中所需的高综合素质、强实作、懂技术、懂经营、知识面广、能吃苦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坚持以建筑企业链所需人才为培养根本,形成具有建筑专业集群特色的培养模式。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本专业具备的基本能力,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参与建筑集群团队,具有建筑集群团队协作的能力、具有懂得建筑集群团队工作流程和工作要点的知识,具有初步的管理复杂工程项目运行的知识;培养具有和建筑专业集群各个部门沟通的能力;具备运用建筑专业集群所需的各个软件进行工作的能力;熟悉建筑专业集群各专业的国家法律法规和建设规范;熟悉建筑专业集群上下链各专业的发展方向和新技术;能够规划建筑工程各个项目的建筑工程设计,制定建筑工程的施工流程;具有建筑专业集群的发展规划能力;具有处理建筑专业集群各专业的安全事故的能力[6]。

2.建筑专业集群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形成具有建筑产业链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广东省中小建筑产业链的人才需求为主要目标,以适应广东建筑企业链的发展为指引,培养广东建筑企业链中所需的高综合素质、强实作、懂技术、懂经营、知识面广、能吃苦的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坚持以建筑企业链所需人才为培养根本,为广东省的中小建筑专业集群企业服务,与广东省的中小建筑专业集群企业相结合,培养这些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努力形成“专业技能精,上下链知识广”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坚持以培养广东省紧缺的建筑企业链所需的复合性创新人,以面向广东、面向建筑链、面向技术现场为宗旨,以建筑企业链专业能力为实验对象,开发以建筑企业链所需的课程体系,将教学与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紧密结合、课内与课外紧密结合,专业集群的知识上下结合,专业技能与专业集群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大批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适应广东建筑企业链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专门人才[7]。

以本科教学为中心,以建筑专业集群的知识教学为主体,以适应广东建筑企业链发展所需知识为特色,培养大量的“专业技能精,上下链知识广”的建筑人才。以本建筑专业为主干,建筑专业集群知识中的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立足建筑专业集群、适应建筑企业链行业、服务于广东区域经济建设,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建筑领域创业教育实验区。

坚持“就业导向、能力本位、面向市场、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立足广东,面向泛珠三角地区,培养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重视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实施“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模块课程”的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并重,加强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实施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近年大力推行旨在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基于CDIO理念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形成了明显的办学特色。

四、结语

建筑专业集群所需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定位应该是以本科教学为中心,以建筑专业集群的知识教学为主体,以培养广东建筑集群企业链中小企业发展所需人才为对象,实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动手能力强,贴近企业,培养具有建筑专业链的综合知识,专业技能精,上下链知识广的建筑专业集群类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魏银霞.从人才类型看高校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J].教育与职业,2010,02(646):16-18

[2]杜才平.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实现路径[J].教育探索,2011,10(244):25-26

[3]肖小勇,廖德岗.基于STP理论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8(27):54-56.

[4]聂晓俊.论成人高等教育中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表达[J].继续教育研究,2012,(02):24-26.

[5]黄涛,冯立民,王治国.民办高校本科护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育人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07(05):4-6.

[6]王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应用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06(29):13-17.

第2篇:建筑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4-0274-02

1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潍坊工程职业学院SQC“专长、素质、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整体要求,某系通过企业调研、岗位调研,确定了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突显了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教学特色和职业人才培养特色,完善了基于校企合作的“专注特长、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2 目前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①专业建设中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尚显不足,主要体现在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等几个方面,校企合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合作的长效机制有待完善。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没有得到进一步深化,在突出建筑施工特长培养方面,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评价机制还不健全。企业参与合作开发核心课程的数量有待增加,合作力度有待加强,实践教学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③当前高校中部分教师缺少企业一线工作经历,实践教学能力、研发和社会服务能力较弱;受企业生产实际影响,兼职教师教学时间、教学质量、教学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需加强和完善的地方。④实训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大部分院校没有实现实践教学体系化和实训条件仿真化的要求。

3 构建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在专业建设中,该院按照职业成长和能力转移递进的教育规律,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突显职业人才培养特色和专业教学特色基于校企合作的“专注特长、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围绕一个培养目标――培养“零距离”上岗的建筑施工一线的高技能人才,通过学校和企业两个场所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专注特长:施工技术专长。特长要素:会识图、善计算、精技术、能管理。能力递进:职业基本能力,职业专项能力,职业综合能力。

第一阶段(第1学期)专业基础平台阶段。第一个学期为专业基础平台阶段,学习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主要进行公共基础学习领域(思想教育、德育教育、素质教育、外语、计算机)、专业基础学习领域(房屋构造相关知识、制图标准、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相关知识)。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理论基础。第二阶段(第2、3学期)专业核心课学习阶段。第二、三个学期为专业核心课学习阶段;在专业基本知识学习的同时,进行专业核心学习领域(结构构件相关知识、平法标注规则、施工组织、施工技术、工程计量与计价)、专业拓展学习领域的理论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并掌握基本的专业基础理论。通过第二阶段的学习,为今后从事施工一线工作积累经验。第三阶段(第4学期)专长强化阶段(专长培养阶段)。第四学期为专长强化阶段(专长培养阶段)。学生根据专业培养方向和毕业后的就业意愿,选择职业岗位,进行特长培养。主要特长方向有施工技术、施工管理、质量安全管理。根据学生选择的特长方向,安排学生利用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岗位特长实训,使学生形成专业特长能力。第四阶段(第5、6学期)企业顶岗实习阶段。第五、六学期为企业顶岗阶段,通过一年顶岗实习获得初步工作经验。学生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以“准员工”身份参与实际生产过程,定期轮岗,以达到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要求。按企业岗位技能标准的要求,由企业统一管理考核,通过顶岗与轮岗训练,实现学做合一,让学生熟悉企业环境,学习企业文化,掌握建筑工程相关工作岗位的操作技能、操作方法、管理制度,提高岗位操作能力和职业素质,最终实现零距离上岗。

基于校企合作的“专注特长、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四个阶段时间节点相互交叉,教学内容相互交融,学校、实训中心、建筑企业三个主体根据专业课程设置和工程建设进度,开展动态教学,指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

4 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广泛的行业企业调研。通过对本区域建筑行业现状进行调研,确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岗位能力要求、典型工作任务,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将建筑工程行业标准、企业用人标准及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内容中,强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特长的培养,构建基于工作环境的实践实训教学体系。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由行业专家、企业能工巧匠、校内专兼职教师共同制订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期内,每年召开1次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议,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长效机制,逐渐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对接。

5 结语

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方面,一是充分体现了“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原则,所培养的人才既有较为突出的专业特长,又具有一定的岗位适应性;二是针对职业岗位,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构建基于施工(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并通过半年的顶岗实习、有企业兼职教师指导的校内生产性实训以及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等途径实施工学结合,使教学过程与学生职业能力形成过程高度吻合,学生在工学结合的教学过程中完成职业能力的训练。

参考文献:

[1]王鑫.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价值工程,2013(34).

[2]周晖,程忠国,鄢维峰.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0(23).

[3]陈贤清.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讨[J].中国建设教育,2010(Z1).

第3篇:建筑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职业岗位能力;教学基本要求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我国建筑市场的从业人员越来越多,从业人员中绝大部分未经过严格的技术和职业培训,在建筑行业从业人员中,管理人才与技术人才所占的比例还比较低。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基本上都开设土建类专业,据统计我国开设的土建大类的专业数是3001个,每年的招生人数为398400人,在校生人数1138612人[1]。然而开设这些专业的院校办学条件却相差甚远。从业人员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远远无法满足我国建筑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为了使高等院校培养出合格的毕业生,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土建施工类专业分指导委员会于2014年编制了《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2],评价和考核学校的教学条件要求是实训条件是否满足最小教学班的要求。

1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目前我国建筑类专业的培养特点主要有:①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专业建设没有特色;②实训条件不够完善,“双师型”教师数量偏少;③培养出来的学生胜任不了企业的工作;④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没有建立,大部分是学校一头热。

我国目前主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有:①“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②“2+1”人才培养模式;③“双证书”模式;④项目中心人才培养模式[3]。

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到学生对现有的课程学习兴趣不高,不知道毕业后会做些什么,缺乏上岗后胜任工作的信心。同时发现目前建筑人才培养模式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方面。通过对高职建筑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剖析以及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分析,得出结论:首先必须充分调研、了解建筑企业对高职人才岗位的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继而制定课程体系。这就要求课程的设置要围绕岗位技能,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即具有较高的技术能力,又学到了比较系统的理论知识。

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就是优化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传统培养模式中忽略了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改革后的培养模式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市场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依据,以就业为导向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学生在校期间将受到知识能力培养和岗位能力培养,并在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强化训练岗位技能和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到岗就知道干什么、怎么干,缩短学习与就业的距离。

2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实施

结合安阳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筑工程岗位的特点以及土建类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在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导的项目化课程教学中,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基于典型、完整的土建施工员实际工作过程,毕业能达到“双证书”就业。注重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将主要工作过程移入实训车间,实现教学环境就是生产环境,教学活动就是真实的生产过程。以施工过程为主线,融入岗位职业资格(二级建造师)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将“2+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2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1年顶岗实习)优化为“2.5+0.5”的岗位能力人才培养模式(2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半年岗前综合实训,半年顶岗实习),前四学期进行理论知识讲解,第五学期主要进行以施工图讲解为主线的岗前综合实训,进行了工程测量实训、建筑材料检测实训、建筑施工图会审与绘制实训、建筑预算及招投标实训、建筑施工方案实训、建筑工程质量验收与安全管理等专项练习,第六学期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来检验学习的状况,并弥补知识体系的不足。

这种培养模式优化了课程设置,重点突出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方面的技能,加强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3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效果

建筑工程项目通常周期比较长,在工程上实习的时间非常有限,不能对在学校学习的岗位知识全面应用。对此,我们建设了满足最小教学班的实训场地,主要包括施工实体仿真实训室,钢筋加工实训室,工程测量实训室,建筑材料检测实训室,招投标模拟实训室,施工仿真实训室,工程造价实训室等,通过在实训室里演练操作,使学生能够对所有的岗位都能了解并应用,充分利用了教学资源,同时解决了工地上危险的状况。通过岗前综合实训,学生掌握了从测量放线到竣工验收一系列的工序,并能够制定简单的施工方案,做出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大大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后,2012级学生受到了岗前综合实训,通过2012级建筑系学生顶岗实习反映出,这届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学生在学校就对岗位认识深刻,到岗后就知道干什么,怎么干。

4 结论

我国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就在于课程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根据学生的反映情况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我们将“2+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为“2.5+0.5”的岗位能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人才培养改革后培养出的学生最受企业欢迎,学生在学校就对岗位认识深刻,到岗后就知道干什么,怎么干。

参考文献:

[1]胡兴福.《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导则》解析[J].职教论坛,2012.01.

[2]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9.

[3]戴士弘.职教院校整体教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5.

第4篇:建筑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五年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总体建设思路

1.采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3.5+1+0.5”的人才培养模式、开放办学的形式。既,三年半在校完成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课程的理论学习;一年到建筑业企业、设计单位等相应的专业岗位上得以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半年时间学生在教师、工程师的指导下,将理论联系实际,以真实工作任务为目标,完成一项工程应用技术成果。

2.根据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和企业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岗位职责,确定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 职业资格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

3.围绕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开发课程,形成以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构建适应本科层次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就业规格的课程体系。

4.创建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采用以工学结合、案例教学和顶岗实习为主的教学方法。 “3.5+1+0.5”人才培养模式中的“3.5”个学年采用常规的理论教学、工学结合、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主要完成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专业知识、专项能力的学习与训练任务;“1”个学年采用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0.5”个学年采用“真题真作”的教学模式。各门课程以典型工作任务构建教学情景和教学任务,

5.在新课程体系的框架下,强调“重视理论、但须服务应用性”来构建课程体系,理论知识要系统、完整, 但不失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突出课程的工程性和实用性。

6.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充分利用社会和企业的教育资源,进一步加强与企业深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合作,强化“做中学”的教育思想。

二、建设过程说明

为了准确把握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人才培养目标,掌握建筑从业人员的现状,了解建筑行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以及高职本科毕业生的主要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和岗位职责, 必须深入调研,获取大量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对照全国多所知名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人才培养方案的成功经验;参阅建设部高校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高职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及教育标准;经过学院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多次商讨;与行业、企业技术及管理方面专家人事座谈、审议;借鉴多院相关专业、特色专业的成功经验,制定本科层次、高职特色的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 五年制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按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3.5+1+0.5”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建筑行业职业岗位标准为依据,紧密结合企业对毕业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具体要求,根据就业岗位进行职业能力分解, 对应专项能力,划分若干个即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课程或训练项目,致力于培养学生文化知识水准一定达到本科层次,同时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图识读能力、材料管理能力、技术交底能力、抄测定位能力、施工技术、组织管理能力、造价管理能力、质量和安全管理能力、合同与招投标能力等各项职业能力。围绕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开发课程,尤其是实践课程,建成突出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全新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由7门公共基础课程、7门专业基础课程、11门专业课程、13个综合训练项目、9门选修课程等组成。该课程体系突出了高职教育本科层次的实用性、应用性的特色,使教学内容与企业的职业岗位标准紧密融合, 达到了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目标。

三、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3.5+1+0.5”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2+l”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拓展创立的。“2+l”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实施了多年的教育人才培养基本模式, 十多年来的实施、调整和完善, 取得了显著成果。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这种开放式办学的职业教育教学形式是值得传承和借鉴的。

专业课程体系上,基本知识解决专业学习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有关识图、绘图、计算机应用、房屋建筑结构计算模型的建立、基本计算应用等技能;解决建筑工程施工及组织的主要应用技术; 专业管理知识解决工程管理所需的基础性知识, 建立基本的管理能力。

七个学期的课程教学, 掌握专业基本知识, 初步具有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专业管理能力以及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利用一年在企业的一线进行综合实践和顶岗实习, 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综合运用已经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专项能力, 感受真实的工作氛围,体验真实的企业文化, 通过锻练各项能力进一步升华, 最终全面形成职业行动能力, 培养出成品型人才。再用半年时间,独立完成一项实际应用技术成果,用以检验学生真实应用能力。

在建构课程内容、规划课程教学组织等方面划分出理论课程系统和实践课程系统。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 通过项目、任务等教学载体, 将“两个系统“的课程教学内容深度融合,使理论与实践紧密衔接。 31门课程中的基本知识内容构成了理论课程系统,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本专业的主要职业岗位和岗位群的相关知识, 满足职业岗位需求和可持续发展需求。实践课程系统包括31门课程中的实践教学内容、实践周(11周)教学内容以及认识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通过实践课程系统的教学, 进一步深化理解并巩固所学的知识, 并使部分知识能够真正转化为能力, 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育规律。

理论系统与实践系统的教学在载体上深度融合;学校与社会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就业与发展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有机综合;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相互结合。以上的“四个结合”是该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的重彩。

学校与社会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以学校为基本的教育平台, 安排生产性实践、毕业实践等环节均大量的利用了企业的人力资源( 聘请教师)、建设工程项目( 学习载体) 、工程环境( 学习环境)、企业文化(职业环境)等完成教学任务。

四、教学模式

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和案例教学模式, 并引入引导文法、小组学习法、 演讲法、头脑风暴法、张贴板法等完成教学。

在专业基础技能课程教学过程中, 设计若干个任务, 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安排学生识图、CAD 绘制节点图, 逐渐深入学习用 CAD 绘制较复杂的墙身大样、屋顶及屋顶节点详图、楼梯详图等。

第5篇:建筑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

论文关键词: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发展,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

1 专业发展现状

中国农业大学1979年创建了国内第一个农业建筑与环境工程本科专业,河南农业大学1981年设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村能源工程本科专业,1998年专业名称调整为“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目前全国只有不足20所高校开设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在2015年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教学改革研讨会上,来自全国24所院校的领导和专家80余人就专业发展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我校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与全国其他院校情况大致相当,每个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平台各不相同,培养模式也有较大差距。中国农业大学主要侧重于农业设施工程及工艺的改进和优化设计;河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主要侧重于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我校及其他高校多侧重于民用建筑工程的培养;很多农业为主高校的该专业对风能和太阳能的研究相对较少。

2 存在问题分析

虽然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但在全国范围内招生数量一直没有明显增加,究其原因在于专业交叉性强、知识覆盖面广、专业特色不突出、没有上级主管单位、缺乏社会影响力。

2.1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专业培养目标决定专业发展方向,是专业建设的首要问题!专业培养目标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和教学改革的前提和基础[2],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这个专业名字涵盖的面广,涉及到的领域多,在培养目标制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各地、各校、学生个体、社会要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培养目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3]。

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建筑业不在是国家的支柱产业,行业对建筑施工人员的需求量也大幅降低,我校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近三年学生一次性就业率从85%降到40%,说明原有以培养从事建筑工程相关研究、设计、施工、管理、咨询的人才目标已经不能适应学科发展,改革势在必行。我校地处南疆,干旱少雨、光热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效率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定义为:具备从事乡镇建设、设施农业与农村能源建设方面的基本知识,得到建筑工程师、农业生物环境与农村能源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本专业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论证、工程规划设计、施工与运行管理等基本能力复合应用型人才。

2.2 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高校课程体系是指各课程间的相互分工与配合,主要包括课程的组成“结构”目标和任务,它是学生所学课程的总体框架[4]。塔里木大学原有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当中课程体系的课程平台主要分为四大部分: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基础教育平台课程、专业方向教育平台课程、专业特色教育平台课程。职业规划论文我校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设置大多偏向于民用建筑类,详见表1。

表1 专业方向课程体系

从现有人才培养方案来看,民用建筑类课程门数及所占学分都是最高的,达到85.4%,设施农业及能源环境类课程所占比例共计14.6%,几乎与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一致,学生就业渠道也一样,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90%以上毕业生都从事民用建筑的施工和设计工作,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与土木工程专业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主要是通过工程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后者主要是培养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设计、施工、管理人才,在课程设置上面应该有很大差别,学生就业与考研都与土木工程专业相比较根本没有优势可言。显然课程体系设置与培养目标不相符合,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3 人才培养模式定位的调整

近三年我国建筑行业毕业生就业率在逐年下降,加上十八大国家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4年12月党中央又提出精准扶贫,到时候要让七千万贫困人口一同买入全面小康社会,农业增效才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我校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该适应社会需求,在课程设置上应偏重于农业建筑与环境、工厂化设施、农村新能源开发与科学利用。

3.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课程

我校地处南疆,人才培养要以足南疆、服务新疆、面向中亚、政治可靠、专业过硬,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具备较强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为目标。课程设置要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多听取行业专家意见,通过对每年毕业生的回访,社会发展对岗位人才的需求为指导。以全国大学生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相关专业创新设计竞赛为引导,深化专业改革,课程体系内容上,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2 优化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关系

原有课程体系当中所开设的课程无论是必修还是选修,最后的结果学生必须选才能够达到毕业时所修学分,在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中,应该把设施农业类、能源与环境类课程门数增加,大幅压缩土木工程类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保持在5门左右,并都要与专业相对应,大幅增加专业选修课的学时和所占比例,按照1:2的关系设置专业选修课。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将来从事专业自主选择所修课程,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校要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实验室的建设,达到学生所选课程都能正常开设,让学生选择老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选修课,而不是表面选修学生必选。适当增设专业特色课程,专业特色课程包括体现南疆地域、专业传统优势、学科前沿的特色专业课程以及跨学科综合性课程,应按照专业按方向或学生发展方向分模块、分方向设置。

3.3 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

对于一般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普通高校而言,实践教学对人才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改进实践教学方法,优化实践教学内容,促进教学与生产实践、科研训练相结合,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重视第二课堂的作用。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属于交叉学科,是一个综合性、应用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专业,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很高[5]。要推进实验、实习独立设课,构建分层次、分阶段的梯度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验课学时,更多设置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更多的去发现问题合计决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改善以现有实验室条件,依托教师课题、全国大学生农建专业创新设计竞赛等载体,加强学生实际动手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参考文献】

[1]杨迎春,雷超.学分制下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01:201-202.

[2]刘武林.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的进展与展望[J].科技创新导报,2010,01:123+125.

第6篇:建筑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建筑学专业于2013年12月被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批准为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以来,按照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财政局关于印发《重庆市高等学校“三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三特行动计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和特色专业建设任务要求,通过一系列特色建设活动,稳步有序地开展建设工作。

建筑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学科,但是在建筑专业教育中,书生在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与实践应用相去甚远,几十年来许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发生多少本质的改变。许多高学历的毕业生面对实际工作还得“从头再来”。

学院在前阶段建设期中成立了专门机构和采取得力措施,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成立了建筑学专业校企专家联合指导委员会;制定了详细的专业建设规划及相关实施计划;主办了由国内外院士、专家和我校师生400余人共同参加的“中国.设计.创造国际学术论坛暨第二届茶山论建研讨会”,校企和权威建筑大师共同研讨特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调整和优化了《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建设,扩大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单位的规模,进一步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创造条件使师生参与实际工程。同时聘请了校内外的知名教授和一线建筑师为客座教授,专业师资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加快了特色专业的建设进程。2014年建筑学专业报考热情高涨,2014届毕业生得到社会的青睐,学生一志愿率与社会就业率均保持90%以上。

为进一步实现应用科技大学“强技能、重应用”的人才培养特色,探索我院建筑学专业校企“双主体”的融合机制,探索实践师生“双元制”的教学模式。计划践行以酒店建筑设计研究所、历史建筑保护研究所、山地建筑设计研究所、师生共建工作室为核心打造特色实践教学平台,致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完成由师生共同完成的工程项目交由企业组织实施所形成的“双主体”校企合作新机制和“双元制”教学模式改革。

“双主体”模式的基本特征:

一是学院与多个相关建筑企业进行合作办学,依托相关建筑企业制定教学计划,基本达到企业需要什么,课堂就讲授什么的目的,学生在课堂学完的课程,可以及时在相关建筑企业予以实践应用。

二是项目进课堂,学生专业课程的大部分案例都来源于相关建筑企业的真实项目,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都以相关建筑企业的真实项目为蓝本。

三是体现两个双元性,学生既是学子又是相关建筑企业工作者。教师既是学校员工,又是该相关建筑企业工程师。这种“前店后厂” 的校企合作新机制,可以有效培养教师和学生实际岗位群的技术能力,实现学生培养规格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我校酒店建筑设计研究所、历史建筑保护研究所、山地建筑设计研究所、师生共建工作室是以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为支撑,以项目设计与实施为载体的重要实践教学平台。研究所及工作室的教学内容以实际的工程项目为主,教学环境模拟设计单位,使学生进入研究所及工作室就如同实际工作一样的训练。教学过程注重突出本专业的特点,打破以往的只注重课堂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注重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采用设计一线建筑设计师和学校师生之间积极开展互动教学,提高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同时,教师设立设计项目,并组织学生针对设计项目要求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实地考察,师生之间积极开展设计交流探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设计项目;带领学生到设计院进行考察交流与学习,不断扩大学生与外界的联系,扩展设计视野。基础教学通过围绕实际的工程项目的开展而同步进行,由此推动教学方式改革、教学管理评价与考核方式创新,使学生在实践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和企业技术专家共同实现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让教师在研中教,让学生在做中学、研中学、在学中做,把学生的“学”转向在实践环节中“做”,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过去,建筑专业学生的课程设计几乎都是采用“按部就班,由简到难”的固定模式分年级逐步展开,不太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课程设计题目几十年不变。为打破这种僵化的作业方式,学院从去年开始,采取了课程设计不分年级公开评图的办法,让高、低年级的学生同聚一堂充分发表各自的看法,互相启迪,评头论足,广开思路。在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的选题上,“真题真做”,并且允许学生对设计任务书进行合理的补充和完善,引导学生完成项目设计的所有过程,学生所做的设计不再是“纸上谈兵”。他们根据需要到现场查勘地形,了解项目周边环境,激发起他们浓厚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专业设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综合实践能力也因此得到了极大的提高。2014年,学校大门改建工程公开向学生进行了模拟招投标,自动报名参加这次活动的小组达到了20多个,覆盖了全院五个年级的学生,经过激烈的竞争,8个方案进入决赛,最终3个方案获奖,虽为模拟招标,但过程与真实的竞标完全一致,聘请的评标专家均是业内的著名设计师,同学们的作品得到了他们的充分肯定,这是一次成功的竞赛。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学生们摩拳擦掌,十分投入,从自由组队到分析任务书,挖掘原有学校文化内涵,再到如何结合现状,增添其他功能,使其充分满足学校未来发展需求,面对许多重要而复杂的课题,学生们一一给出了令人满意的答案,学生们表现出的良好职业素养、专业技术技能、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令所有青年教师无比惊喜和欣慰。

目前,学院研究所及工作室已在学生专业设计竞赛、毕业设计、古建筑测绘实践等各个重点教学环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取得初步成果。产教融合的新模式加速了建筑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建设的步伐,但也暴露出了现行体制与这种模式无法回避的一些矛盾,还有许多重大课题有待学院去解决。目前我院正在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实验班,真正践行项目进课堂,课堂围绕项目来进行,真正实现建筑学应用型人才的转型改革之路,为学校其他专业的改革提供改革建设依据。

参考文献:

[1]申晓伟.高职院校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模式研究.学术研究,2012.9

第7篇:建筑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双园轮转; 校企轮换 双证融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51-01

一、引言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我国的建筑业一直维持着较高的发展速度,当前仍然处于规模扩张期的缓增区间。随着我国建筑业和社会的发展,现代建筑业队伍迅速扩大,建筑产业也不断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大量高端技术技能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因此,对接产业,瞄准一流,创新适应建筑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基础和核心。结合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我院就所开设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科学大胆的创新和调整。

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凸显“校企双主体、企业为中心”育人模式

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理事会等体制机制的作用,在对大型一流知名企业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共建专业、共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组织教学、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创新“校企双主体、企业为中心”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年组织进行企业需求调研,收集和分析企业岗位监测站的岗位技术发展信息,结合企业和毕业生反馈信息综合评估毕业生培养质量,形成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依据;组织校、企专家共同研究、调整和论证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培养规格,按企业人才成长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设计培养流程,优化课程序列,根据培养要求确定实施条件,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能满足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和人才持续发展要求。

以一流建筑合作企业为中心,专业建设与改革以符合企业需要为主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以企业高职岗位职业活动需要为主体、课程设置以企业生产实际需要为主体、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设计以项目部建筑施工要求为主体、专业技能以企业施工生产技能要求为主体、顶岗实习以企业高职岗位为主体、学生的职业道德(道德观、价值观、质量观)以企业要求(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质量观)为主体、工学结合方式以企业生产方式与管理制度为主体、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可持续发展以企业规划发展为主体、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以企业技术改造和升级为主体、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以指导和管理学生下企业实习为主体,全过程凸显一流建筑企业的主体地位。

三、深化“4.5+0.5+1”教学组织模式改革,创新“双园轮转、校企轮换”工学结合模式

基于建筑业施工现场管理关键工作岗位的要求,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的递进认知规律组织教学,推行知岗、定岗、跟岗、模岗、顶岗“五岗实习”,按基本能力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和顶岗能力培养三阶段强化能力培养,深化“4.5+0.5+1多学期、三阶段”的“工学交替”教学组织模式改革。

基于深度校企合作机制,整个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生交替地在校园理实一体课堂、校内建工园之间“双园轮转”学习、交替地在学校和校外合作企业实训基地之间“校企轮换”学习。建立《双园轮转管理办法》、《校企轮换管理办法》等工学交替管理制度,保障“双园轮转、校企轮换”工学结合运行顺畅。

四、对接建筑企业职业岗位要求,推行“双证融通”课程建设模式

推行“学历毕业证+职业资格证(“湖南省建筑企业专业技术管理员十岗位”岗位资格证、职业技能证)”的“双证书”育人制度,实现“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机制。在人才培养规格制定和课程方案设计中充分考虑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行业企业职业资格标准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对接一流建筑企业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开展职业资格证书认证制度。

《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等课程与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等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对应,教学内容与要求包含职业资格标准规定的应知、应会内容,技能训练要求达到国家职业资格和一流企业相应岗位的能力考核要求,课程考核标准与相应职业资格标准对接。人才培养过程中既突出岗位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也充分尊重学生专业发展方向和个性化选择,既实现“双证融通”,又做到“彰扬个性”。

将获取职业岗位资格证作为毕业条件之一,本专业学生应获得施工员证、质量员证、安全员证、材料员证、资料员证等岗位资格证书中的1~2个岗位证书,同时,学生必须获得测量证和CAD证等职业技能证书,使学生在毕业同时获得“双证书”的比例达到100%。

五、结语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是动态的实施过程,不能一劳永逸。只有坚持用发展眼光观察行业需求并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不断改革和创新,才可以开发出与建筑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相适应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文就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对适应新时代的高端技术技能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第8篇:建筑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工程素质

随着建筑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建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来,一些学校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然花费巨资建设实训基地,紧跟人才市场发展变化,加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培养力度,期望培养出动手能力强、掌握最新工程技术的企业和社会急需人才。各高校的出发点都非常明确,期望值也很高,但是,实训基地如何构建才能达到人才培养目标,高额投资能否达到建设初衷,如何避免实训基地摆样子、走形式,如何充实实训内涵、提高实训质量,如何科学评价实训效果,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训基地如何为其他院校同类专业提供实训服务等问题,都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方案是确定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就业岗位群、课程体系等内容的纲领性文件。我院建筑工程系(以下简称我系)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多次研究、讨论,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等形式,制定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旨在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新型工业化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从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实施与质量控制、施工组织与管理、成本控制等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建设行业一线高素质技术管理人才,主要在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测量员、资料员等岗位就业。

构建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及能力体系

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通过多年的教学改革,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加强内涵建设,突出职业岗位需求,积极完善“双证书”制度,以造就建筑企业一线需要的“精施工、会管理、懂设计、通经济”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将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不断探索和实践,摸索出了工学结合的“一·二·三”人才培养模式。“一·二·三”人才培养模式内涵:“一”指搭建一个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联动,校企共建的合作平台;“二”指构建毕业证和上岗证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三”指通过三阶段工学交替,实现三级能力递进,达到“零距离”就业。三级能力指基本能力、综合能力、顶岗能力,如图1所示。

(一)基本能力

通过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确定了11门学习领域课程,每一门学习领域都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代表一个专向能力,因此形成11项专项能力:施工图识读与会审、建筑材料监测与应用、建筑施工放线、施工安全预防与监控、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砖混结构主体工程施工、现浇结构主体工程施工、建筑防水与装修工程施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资料整理与归档等。

(二)综合能力

按照行业和职业岗位需求,以真实的建筑工程项目为依据,创立专业综合实训,包括工程招投标训练、施工图纸会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工程预算、项目实施监控、技术资料归档、工程质量验收等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综合实训,努力营造真实的工作场景和教学情境,可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顶岗能力

通过在真实工作岗位上顶岗训练,使学生具备顶岗能力,实现“零距离”就业。

实训基地建设要求

11门学习领域课程都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需要真实工作任务的实训室或教、学、做一体化教室,需求见表1。

综合能力培养需要建设的实训室有工程招投标、技术资料归档、工程质量验收、施工建造实训室。为培养学生的顶岗能力,需要校企合作,共同建设一批校外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于是,形成以下建设思路:(1)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建立真实建筑工程的数字化三维结构模型;(2)校企合作,共同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材料检测中心;(3)将施工建造实训中心建设成为砌筑工、抹灰工等工种鉴定中心及施工员等资格认证中心和企业的职工培训中心。

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我院作为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既要考虑实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又要控制建设成本。从我院实际情况出发,形成以下建设方案:

(一)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建立真实建筑工程的数字化三维模型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各种各样的建筑结构拔地而起,积累了大量的工程实例。通过利用大型的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的强大建模功能,能建立起全面逼真反映建筑结构的模型,还可通过设置不同的材料、实常数、单元类型等参数,快速、有选择地展现所要观看的构件或细部构造。

通过编制apdl程序建立真实建筑工程的数字化三维模型,能达到如下的预期目标:完整地、全仿真地建立整个建筑的结构模型,包括基础垫层、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等;真实地显示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各种钢筋的形状、弯勾位置的定位、钢筋弯弧内半径、钢筋的锚固、钢筋的层次关系等,都必须与真实的结构完全一致;能确定钢筋的下料长度;能统计混凝土的体积;能统计不同种类钢筋的体积;能显示施工缝的位置等。

建筑工程有其独特性,不仅受季节、场地限制,而且技术含量高的还属隐蔽工程,施工完毕后多为不可见。数字式三维仿真建筑模型是以真实的建筑工程图纸为蓝本,进行1∶1的全真建模;可设置混凝土为透明的而钢筋则为彩色非透明;可随时随地、身临其境地进行实训或进行建筑翻样。

仿真建模系统将提供一个巨大的仿真演示平台,在该平台上实现施工、预算等功能,使建筑视图与施工变得形象、生动起来,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明白。

(二)校企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我系已与武汉广益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土木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该中心定位于在石家庄周边承揽检测任务,同时为我系在校生提供实习实训服务。该中心成员以武汉广益公司的试验检测人员为主,同时由我系教师指导配合,以后实行以我院优秀毕业生为该中心的主要技术力量,我系教师为指导的模式,同时兼顾教学与业务开展。并且可以聘请广益公司的技术骨干来我系进行授课与实训指导,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长学生的工程实践经验,同时也为我系校企合作、资源共享、服务社会开拓了渠道。

建设目标与实训服务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满足学生专项技能训练需求。该检测中心建成后可方便我系在校学生开展建筑材料检测与验收、力学性能试验等专项技能实训项目,包括水泥基本性质检测、混凝土基本性质检测、砂浆拌和物基本性质检测、常见建筑材料力学性能试验、钢材拉伸、冷弯试验及钢筋焊接试验等检测内容;能够满足本系建工、造价、监理、钢结构、建装、室内六个专业相关课程实践教学需要。(2)强化施工生产性实训环节。按照建筑施工过程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要求以及专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开设与之相适应的施工建造实训项目。利用该检测中心开发施工建造取样与成品检测、工程质量与施工现场检测等实训项目,确保学生通过技能训练熟练掌握职业岗位需要的动手操作能力,实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工作任务的高度融合,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该合作项目已经开始实施,我院提供了600m2的场地,武汉广益咨询公司已投入了近100万元的设备,设备调试已完成,建筑工程等专业学生将于近期在此中心实训。

(三)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在建设数字化三维结构、生产性检测中心的基础上,专项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建设测量、施工、管理三类方向的综合实训中心,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中心主要实训室建设方案见表2。

校内实训基地不仅要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要成为技能鉴定、就业培训的多功能基地。我院是河北省建设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已在建设厅指导下开展施工员、资料员、预算员等行业资格鉴定工作,因此,我们力争将建筑工程管理实训中心建设成为施工员、材料员、资料员、预算员等建设行业职业资格鉴定基地。与质监总站合作将建筑工程检测实训中心建成质检员、取样员等职业资格鉴定中心。与石家庄市就业服务局合作将建筑工程施工实训中心建设成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再就业培训基地,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

以培训基地为依托,加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2008年,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在我院设立河北省建设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该基地旨在形成政府主导、行业引导、企业、学校共同建设四方联动的校企合作平台。该基地于2009年2月成立了河北省建设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委员会,召开了基地建设委员会一届一次会议,参加企业达38家。

校企双方在自愿、平等、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在各委员单位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聘请成员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

学院将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导下,进一步扩大基地成员企业,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成员企业达到100家,以保证专业建设的需要。

结语

实训基地建设是三级能力递进培养体系中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我院三维数字化建筑结构模型软件、校企合作生产性检测中心以及工程测量实训中心等三个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虽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但基本上满足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能力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第9篇:建筑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师资队伍建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师培养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高技能专业人才,因此,要培养符合当前建筑行业一线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就落在了高职院校的肩上。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文件中支出,各高职院校都要确立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确保院校培养质量,而师资队伍建设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最根本的保障,更是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保证的最关键。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建筑业总产值从1952年至今亿增长一千多倍。建筑业从业人员目前已达到3000多万,其中大学以上学历者仅占11%,建筑专业教育远落后于实际需求的现状为高职建筑施工技术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而培养优秀的建筑类人才的重任便落在了教师身上。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我国高职高专土建大类专业目录下的的骨干专业。是为建设工程一线培养最基层的技术管理人才的核心专业,其特点是具有超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由于该专业是支撑建筑业发展的急需专业,因此始终是高职院校招生过程中的热门专业之一,同时也是教育部门重点扶持的专业之一,据统计,到2009年底,全国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办学点已达514个,在校生将近20万人,每年有大量毕业生进入建筑行业,但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近年来,在国家示范院校和骨干院校建设的带动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及课程开发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也积累了相对丰富和成熟的经验,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但就该专业的全国总体办学情况而言,仍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人才培养方案缺乏科学性,无法真正体现岗位需求。(2)课程体系建设经验化、雷同化,多数院校仍然带有浓重的本科教育的色彩,注重知识结构系统化,而忽略实践能力的系统化。(3)课程标准不能体现情境式、模块化,以及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4)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无法满足学生真正参与的需求。(5)没有真正实现双证融合,企业对毕业生的认同度不高。而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归根在于师资团队的教学理念没能达到统一,没能完全按照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定位进行教学设计。而教师素质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高质量的保证,只有构建一支“学历高、业务精、技能强”的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建筑施工管理人才。因此,在完善建筑建筑工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制度保障,构建合理师资队伍结构

根据不同教师的知识背景、综合素质和能力结构要求,对教师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培训,或者直接从企业引进一批专业技能人才是建设双师结构队伍的最根本的途径。学院应制定保障措施,以“送出去,引进来”为根本培养模式,同时一定要强化专业带头人的引领作用,每年有针对性、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由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践性非常强,很多教师又是从“校门走出后又进入校门”,缺乏现场实际工作经验,这样便不能很好的带给学生精髓的专业技能,所以一定给教师合理的安排授课任务,尤其是新进教师,授课量不宜过大,同时要鼓励教师到施工现场进行锻炼,结合所授课程和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相应岗位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建设制度保障,这样便能从根本上保障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提升。

2按定位进行师资队伍建设

2.1专业带头人

专业带头人应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能带领教师进行专业建设、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因此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是师资队伍建设的第一要务。建设途径主要为自行通过对骨干教师的培养,二是从企业引进具有较强专业技能和丰富工作经验的工程师,在对其进行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主要根据其综合素质能力进行判定。

2.2骨干教师

通过学院建立的师资队伍建设保障制度进行骨干教师的选拔,骨干教师应为业务能力强,有工作热情,除能够承担常规教学任务以外,还能带队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从事和专业技能相关的其他工作,并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2.3青年教师

青年教师目前是学校教学的主力军,但其教学经验与实践经验均不足,需通过“传帮带”等一系列方式对其进行培养,使其成长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应具有虚心好学的精神,树立能者为师的观念。同时通过各项技能对其进行考核,保证青年教师培养质量。

2.4兼职教师

为保证各类课程有序教学,使教学团队多样化,则需要有针对性的聘请兼职教师。一般应具有丰富企业工作经验,有较强的专业能力,丰富教学内容,满足正常教学与专业发展的需要。

3利用企业资源打造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