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个人信息论文范文

个人信息论文精选(九篇)

个人信息论文

第1篇:个人信息论文范文

一、个人隐私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内涵

鉴于网络与传统媒介之传播信息模式存在以上不同,本文以为,赋予权利人隐私信息网络传播权有利于避免网络传播进一步给当事人造成巨大伤害。学界熟知,隐私权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盗用原告姓名、肖像等;不法侵入原告的私生活;不合理公开涉及原告私生活的事情;公开原告不实的形象。而我国学者张新宝认为,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本文讨论的个人隐私信息网络传播权主要是指个人隐私信息在网络上传播的控制权,即即使在传统媒体上过个人的隐私信息,如果有人未经许可把通过非网络媒介的隐私信息传播到网络上,仍然会构成隐私侵权,即侵犯个人隐私信息网络传播权。如果将他人从未公开的隐私信息直接传播到网络上,自然此种行为也侵犯了个人隐私信息网络传播权。也许有论者认为,在传统媒体已经公开,也就不存在隐私了,因为“公开无隐私”。其实不然。在美国,如果未经权利人许可拍摄他人肖像并作商业性使用,则构成隐私侵权,即所谓的“盗用原告肖像”。其法理大概如此:个人(非公众人物)的肖像虽然是公开的,但公开范围非常有限。但个人(非公众人物)肖像在大众媒体上公开,对当事人来说就是对其肖像隐私的侵犯,因为当事人根本不想在大众媒体上公开自己的肖像。与此同理,在传统媒体上公开的个人隐私信息,相对于网络来说仍然属于个人的隐私信息。因此,未经许可将在传统媒体上公开的隐私信息再次传播到网络上,仍然侵犯了个人隐私信息网络传播权。关于个人隐私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主体,本文认为只能是自然人,而不能是法人。

二、法人的隐私信息属于商业秘密,适用商业秘密法的相关规定

而个人隐私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客体或对象是个人的隐私信息,即具有身份识别性质的信息(如肖像、姓名、身份证号等)以及与特定身份相关联的隐私信息(如某人罹患某种疾病)。个人隐私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内容则是个人对其隐私信息在网络上传播的控制权。关于网站在传播他人隐私信息时的免责规则,我们可以借鉴版权法之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相关规定,采取所谓的“避风港原则”:在发生隐私侵权案件时,若ISP(网络服务提供商)只提供空间服务,并不制作网页内容,其被告知侵权,则有删除的义务,否则就被视为侵权。如果ISP没有在服务器上存储侵权内容,又没有被告知哪些内容应该删除,则不承担侵权责任。当然,“避风港原则”也适用于搜索引擎。“避风港原则”包括两部分,即“通知+移除”:网络信息的提供者(包括提供搜索或者链接服务)在接到权利人的通知书后(该通知书应当包含下列内容:权利人的姓名、联系方式和地址;要求删除或者断开链接网络地址;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明材料。权利人应当对通知书的真实性负责),断开或移除与侵权隐私信息的链接的,不承担侵权责任;但是,明知或者应知所提供或链接的隐私信息涉及侵权的,应当承担共同侵权责任。

作者:高荣林 单位:湖北警官学院

第2篇:个人信息论文范文

个人信息泄露与滥用,侵犯个人隐私并不是互联网所特有的现象。但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个人信息复制、散播极其便捷,滥用个人信息给公众造成骚扰甚至伤害的现象普遍存在,侵犯个人隐私的事件也层出不穷,因而对个人信息进行保护以预防和制止滥用,保护网络隐私逐渐成为多数人的共识。个人信息被极端滥用的典型事件以2005年韩国发生女子因未清理宠物粪便导致的所谓“狗屎女”事件为典型,该事件是如今被称为“人肉搜索”的第一次公共事件,因个人信息被公布,当事人受到巨大影响,退学、搬家直至罹患精神疾病都难以摆脱困扰,是导致韩国一度实行网络实名制的标志性事件。侵犯网络隐私也很普遍,具体表现则与个人信息有交叉也有不同。同时,大数据应用也是机遇,必须对大数据应用的商业利益与公众的隐私保护需求做出适度的平衡。

二、个人信息与隐私的含义,区别与联系

个人信息是指与自然人个人或家庭密切相关数据或者资料,有些能够定位或者识别个人身份,有些虽然不能定位或者确定身份,但与个人特征、信仰、健康状况、行为习惯、联络方式等有关。隐私在我国是历史上是早已有之的概念,但1949年以后至今,新中国法律意义上的隐私最早是195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不公开审理案件的决定》首次在立法中使用的“阴私”提法:“人民法院审理有关国家机密的案件,有关当事人阴私的案件和未满十八周岁少年人犯罪的案件,可以不公开进行。”此后,1979年刑事诉讼法,人民法院组织法,最高法院在批复中也使用的是“阴私”这个提法,并界定了阴私案件的范围。从1982年《民事诉讼法(试行)》开始,1991年实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39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未成年人隐私”,从此我国法律和司法解释开始使用“隐私”而不再用“阴私”的提法。隐私的含义主要是指当事人不愿意他人知晓或者他人不便知晓的个人信息,事宜或不愿意或者不便他人介入的领域。《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对阴私的解释是不可告人之事,多指不好的事情,1998年重印的修订本解释则为“不可告人的坏事”,隐私:“不愿意告人或者不愿公开的个人的事”。可见,即使从非法律的普通人理解来看,隐私范畴大于阴私,隐私概念更为中性,没有贬义,除了阴私还有个人信息的内容可以构成隐私。

个人信息与隐私有区别也有联系:个人信息的内涵和外延都较大,与隐私有一部分交集,也有不完全相同之处。通常个人的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婚姻家庭情况,联络方式(特别是手机等通讯设备号码,或者其他用户身份识别标识,包括码号,电子邮箱,即时通讯账户ID,家庭住址,可用以判断用户地理位置的移动或者其他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等),健康状况,病史,基因信息,生物识别信息(指纹,脚印,血型,等),行为信息,包括个人活动信息,因使用移动计算机终端设备产生的浏览,搜索,交易,支付等信息。个人信息的概念比较中性,原来不是法律术语,2003年《居民身份证法》开始对警察泄露个人信息行为予以法律约束,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规定非法提供、获取个人信息定为犯罪,此后,此概念成为法律用语,换言之,刑法先于民法对个人信息进行了保护。但目前还没有法律对个人信息的含义与范围作出规定或者限定,根据目前技术发展迅速的特点,个人信息的概念可能还会随着技术和商业发展有所变化。

目前正在从个人计算机为主的互联网走向移动互联网时代,隐私主要有:与性有关的行为或者其他信息,不宜公开的照片及音视频资料,财产、个人金融信息,生理情况,个人卫生和排泄等行为,不便公开的健康和疾病信息,等,在网络时代比较突出的网络隐私主要有:个人计算机终端设备产生、访问的敏感信息,用户通讯内容,用户的各类账户密码信息,等。

目前开始崭露头角的可穿戴设备,以及具备检测人体各项指标的手环,手表等各种设备,其对人体各种数据的采集即使个人信息也属于隐私。因而,如何确定个人信息的使用将平衡个人隐私保护与新技术给人类带来的福音。

三、中外个人信息与隐私的案例比较与分析

我国已经发生的个人信息泄露与滥用的案件很多都与隐私受到侵犯密切相关,比较典型的案例有“海运女”案件,“微博开房门”事件,“郭美美”事件,王菲诉张乐奕“北飞的候鸟”侵犯隐私案,等。美国发生过的有较大影响的个人信息案例包括2012年FTC调查谷歌隐私案,因safari浏览器隐私问题而对谷歌处以2250万美元的罚款。

在海运女案件中,法院判决搜索引擎因未履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规定的监管责任,“百度公司在知道或应当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服务传播侵权内容的情况下,未采取合理的必要措施,应当承担责任”。本案判赔金额仅仅为2.2万元。在另外一个影响甚广的王菲诉张乐奕“北飞的候鸟”案件中,法院经公开召开研讨会,后判决侵权成立,赔偿人民币5000元。如果说后案因为存在道德上的争议,法院判决赔偿较低可以理解的话,前者的赔偿金额较低,就是我国目前常见的“赢了官司输了钱”现象的反映了。相比较而言,2001年Double Click公司就设立了首席隐私官职位,2007年该公司并入谷歌,2012年谷歌还是发生safari浏览器隐私问题罚款2250万美元。可见网络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必须从长计议,不是简单某个措施就可以解决的。

四、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途径:

刑法修正案七,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罪,这是对于新兴网络现象刑法再一次走在民事立法之前,刑法率先对个人信息的贩卖等行为采取严厉刑事制裁措施。

2011年修订的《居民身份证法》第6条规定:“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对因制作、发放、查验、扣押居民身份证而知悉的公民的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第13条规定:“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对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第19条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泄露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2012年底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明确提出保护能够识别个人身份和涉及隐私的电子信息。2014年3月15日实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规定,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确立了工商行政机关可以对侵犯个人信息进行行政处罚的职能,确认了公民可以向法院起诉。但这两部法律都没有解决如何赔偿问题。因而,在法律实施到现在,还没有发生有影响力的个人信息方面的民事案件。日常生活经验表明,个人信息广泛被贩卖和滥用的情况没有取得明显的好转。仍需要思考如何从制度上确立预防和制止个人信息泄露与滥用的有效机制。

国外关于个人信息的保护,主要立法经验有:美国有《隐私权法》《电子通讯隐私法》等多部法律,主要是隐私保护,在美国隐私观念深入人心,用户有较强的隐私保护意识。欧盟以《个人数据保护指令》确立的个人数据保护模式,德国于1976年颁布《联邦资料保护法》,法国于1978年通过《法国自由、档案、信息法》,1984年英国制订《数据保护法》。根据笔者与来华的这些国家国籍的朋友交流情况来看,这些国家个人信息滥用远不如中国严重,笔者分析认为主要原因还在于较强的隐私意识文化传统及其成熟的法治,一旦侵犯个人隐私会承担较为严重的法律后果。

笔者认为,根据目前已经能看到的个人信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广泛采集和应用,原有隐私权不能满足对个人信息应用和保护的需要,有必要在民法上创设个人信息权概念,是一种人身权(人格权)兼具财产权性质,类似知识产权的一种复合型民事权利。具体权能为:知情权(对采集、应用、存储、管理和销毁个人信息有知情了解的权利),处分权(允许采集、应用、存储、销毁个人信息),受益权(对个人信息的商业性使用获得收益的权利),不作为请求权(对不符合个人意愿的个人信息采集使用行为有拒绝、请求停止、消除的权利,此权能可以包含美欧目前已经被广泛讨论的“被遗忘权”)。隐私权的生活安宁权虽能涵盖一部分前述的权能内容,但个人信息可以许可他人使用,并从从获取经济收益,这些行为与传统的隐私权人格权特征有较大出入,因而单独确立个人信息权可以成立。

五、个人信息民事立法的基本制度构建

虽然我国已经在个人信息保护上进行了若干立法,但仍然存在明显的缺陷,即没有惩罚性的民事制裁措施,无法从制度上预防个人信息滥采滥用,也无法斩断个人信息的灰色利益链条。由于行政处罚需要证据,刑事处罚需要一定门槛,法律规定的行政惩罚措施和刑事打击在日常生活中罕见使用,因而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几乎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仍然难免经常性遭遇个人信息泄露与滥用的危害。借鉴博弈论的经济学理论,笔者建议在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中建立以下基本民事制度,以引导企业遵守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规范:

首先是设立个人信息使用者和收益者对个人信息来源进行合法性审查的合理谨慎义务。即要求使用个人信息进行商业宣传或者其他推广的机构和个人应当对信息来源合法性进行合理谨慎的注意,为避免企业通过子公司或者第三方规避此义务,因而有必要加上受益人也负有此责任,包括广告主和实际受益人,不限于广告经营者或者直接者。只有建立了此制度,才能杜绝正规企业采购营销服务不审查个人信息的合法性,从而在客观上助长个人信息泄露与滥用的现象。同时,如果能够较好执行本制度,等于打击和消灭了非法采集和滥用个人信息的销售、变现渠道,使其失去违法的经济驱动力。

其次是建立递进式惩罚性赔偿制度。我国立法已经确立了企业对个人信息和隐私的保护义务,可以在此基础上扩展为企业对个人信息的安全保障义务。对于违反企业信息安全保障义务的,确立递进式惩罚性赔偿制度。我国侵权责任法已经有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规定,但由于法院在确定赔偿时过于审慎,迄今为止没有看到有影响力的适用侵权责任法关于惩罚性赔偿的民事判决案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自立法之初即确立了对欺诈的惩罚性赔偿制度,二十年来,通过典型案例的媒体报道,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是我国民事法律中发挥了较好引导作用的法律规范。而且,我国的惩罚性赔偿限于欺诈或者主观恶意,消法修改后,欺诈的惩罚性赔偿额限于实际损失三倍以下,也规避了美国司法制度中赔偿过于庞大的负面作用。

因而,在个人信息侵权行为的民事赔偿方面,有必要继承前述法律已经有的成果。鉴于个人信息侵权行为往往难以证明损害后果,如果法律不规定法定赔偿标准或者计算方法,由于我国法院坚持填平式赔偿原则,实际诉讼中赔偿将延续目前较低局面而不会具有威慑力,仍然无法改变在利益驱使下泄露滥用个人信息的局面。因而,比较现实可行的是建立递进式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即对于三次以上侵犯个人信息权,或者经行政处罚或者诉讼判决侵权成立,仍然拒不改正的,法律应设定较大的法定赔偿责任,或者在按照普通民事侵权三倍以下予以赔偿,或者经由消费者保护组织起诉的,可以设定较大额赔偿,由消费者组织在受害者中予以分配。只有违法行为人了解一旦实施违法行为其法律责任将超过其获得的收益时,才可能根本上扭转个人信息过度收集,随意泄露和普遍滥用的混乱局面。

第三是建立个人信息规范、合理使用的制度。在大数据应用前景极为广阔的今天,应该为企业大数据应用留下空间,引导企业规范使用,而不能因噎废食,因限制过严导致企业无法开展大数据应用,公众也无法享受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便捷与进步。因而,建议确立在满足下面三个条件的前提下,允许企业采集、应用、存储、管理并销毁个人信息:

1、经公示或者告知信息收集目的,收集、应用、存储和销毁规则,并且采取合理措施履行保护个人信息避免泄露和滥用;

2、不披露具体个人的信息,也不能根据数据应用的结果反向联系或者确定到具体个人;

3、不违反隐私保护的强制性规定。

个人信息的合理使用,是指为履行与用户所订立合同目的,或者为保护用户之合法权益,按照最低必要限度原则收集个人信息,并诚实信用使用个人信用使用个人信息,包括身份验证,通知联络,履行合同订立的先合同义务以及履行合同后的附随义务等。合理使用应当是非商业目的,并且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第四、建立个人信息举证责任倒置。网络时代信息由企业收集,存储于企业的服务器,用户往往难以举证,因而,在个人信息收集、存储、管理、应用和销毁相关事实发生争议时,应由服务器所有人的企业进行举证,否则维权人将因为举证不能而无法获得保护。有必要说明的是,鉴于可能泄露信息的环节可能很多,为避免企业承担过重的举证责任以及被滥用,因而举证责任倒置应该是指企业提供存储的个人信息,以及举证证明自己按照法律和相关行业标准履行了个人信息保护的软件和硬件、管理等相关标准和要求,即履行了信息安全保障的法定合理谨慎义务。

第3篇:个人信息论文范文

据“3·15”晚会报道,部分公司利用Cookie收集用户信息,并据此精准投放广告。例如,某公司自称能掌握全国90%的互联网用户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职业、身份、收入、受教育程度、邮件注册等。一时间,使用Cookie是否等于侵犯个人隐私、如何保护网民合法权益等问题引发广泛关注。

一、什么是Cookie

(一)Cookie和第三方Cookie

Cookie,有时也用其复数形式Cookies,是指网站为了辨别用户身份,进行session跟踪而储存在用户本地终端上的数据(通常经过加密)。

Cookie浓缩了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广告的发展历史,也是各国法律界关于隐私争论的一个焦点。Cookie最早由Netscape公司(最早的浏览器即出自这家公司)的Lou Montulli发明,1998年被授予专利号。从1995年开始,IE等浏览器逐渐开始支持Cookie。发明并使用Cookie的最初目的其实是简化用户的操作。

今年“3·15”晚会所报道的Cookie问题主要是指第三方Cookie。当用户访问A网站时,A网站会在用户的电脑里存放A域名的Cookie,即第一方Cookie;如果A网站的网页里有某个图片(或者广告)来自B网站,那么B网站则有可能在用户的电脑中存放一个B域名的Cookie,就是第三方Cookie。许多第三方统计工具和互联网广告,其实都是基于第三方Cookie运作。

(二)Cookie的作用

网站利用Cookie信息,一方面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另一方面,对数据信息进行集合化分析,对于网站完善其研发及经营策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Cookie的一个典型应用是网络购物。虚拟购物车现在已经是一个很成熟的技术,但在互联网发展早期,网站服务器很难知道这一秒的访问和下一秒的访问是否来自同一个用户,也就无法记录和归总用户的选择清单,这大大增加了用户的网购成本。虚拟购物车在用户没有登录时仍然能够保存其选购的物品,保障购物行为的一致性和延续性,这就是Cookie的功劳。

Cookie的另一典型应用是网站自动登录。当用户第一次登录某个网站时,往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下面还有个选项“下次自动登录”,如果用户勾选了,下次访问同一网站时,用户名和密码会自动生成。

Cookie的典型应用还包括视频接放。用户在视频网站上观看视频时,如果因其他事情中断,下次再登录网站后还可以从原先断掉的地方继续观看,这也是Cookie的功劳。

二、关于Cookie和隐私的两个核心问题

(一)使用Cookie是否等同于泄露隐私

1.隐私和个人信息的概念

隐私是一个法律上的概念,我国目前在讨论相关立法及法律问题时,采用“个人信息”概念者居多。对于个人信息的称谓,各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有个人资料、个人数据、个人隐私、个人信息等不同表述。例如,我国台湾地区采用“个人资料”,欧盟及其成员国使用“个人数据”,日、韩采用“个人信息”,而美国多用“隐私”。

不同概念的内涵略有差别,但目前各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于个人信息的定义,一般以“识别”为核心标准,即指与个人相关的,能够直接或间接识别特定自然人的信息。

2.个人信息的商业使用

个人信息商业使用的核心特征是信息使用服务于商业目的。尽管公司、企业是个人信息商业使用的主体,但判定是否属于商业使用个人信息并不能以使用主体为标准。依托信息通信技术及网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甚至个人同样可以实现对个人信息的收集汇聚并加以商业利用。

同时,商业目的不仅包括通过使用个人信息直接获得经济收益,也包括使用个人信息帮助设计产品或服务,提高用户体验,从而间接获取经济收益。在实践中,服务于商业目的包括对用户个人信息的收集、整理、更新、分析、挖掘、统计,以服务于企业设计产品、市场营销、客户开发、渠道拓展等,直接或间接取得商业利润和其他商业回报。

关于个人信息“使用”的概念界定,各国立法规定不同。

第一种是狭义界定,将个人信息使用行为作为一种具体的处理行为。欧盟《个人数据保护指令》引入了“处理”概念,将其作为个人信息保护法调整的大类行为,吸收合并了几乎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所有行为。该指令第2条(b)项规定,个人数据处理,是指对个人数据所作的任何操作或一组操作,操作可以通过自动或非自动的方式进行,如收集、记录、组织、储存、改变或变更、检索、咨询、使用或通过传输进行公开,以及传播或使其能够被使用、排列或组合、组块、删除或销毁。日本、韩国以及阿根廷都采用了这一做法。

第二种是较为广义的界定,将使用与搜集、处理行为并列。如我国台湾地区的《个人资料保护法》,调整的行为包括搜集、处理、利用。其中,处理是指为建立或利用个人数据文件所为数据之记录、输入、储存、编辑、更正、复制、检索、删除、输出、连结或内部传送。利用是指将搜集之个人数据为处理以外之使用。

第三种是广义界定,认为使用包括处理和转移行为。如奥地利《联邦个人数据保护法》第四条第(8)规定,数据使用是对数据应用程序中的数据进行的各种操作,既包括数据处理,也包括数据传递。

目前,我国关于个人信息商业使用的主流观点主要是广义界定,即指服务于商业目的,在取得个人信息的基础上,对个人信息所作出的录入、存储、修改、复制、检索、整理、标注、比对、挖掘、传输、披露、公开等处理和利用行为。

信息时代,尤其未来的大数据时代,离不开个人信息的商业使用,而Cookie是实现个人信息使用的重要基础技术之一。使用Cookie不等于泄露隐私,用户提供一部分个人信息是获得更好互联网服务的前提,也是互联网行业能够不断创新、挖掘用户需求、推出更适合用户需求的产品的基础之一。只有当Cookie被基于恶意目的滥用(而非合理使用),也就是互联网公司在个人信息保护与使用之间没有把握好分寸的时候,才会发生个人信息泄露。

(二)删除Cookie是否等同于保护用户利益

如前文所述,Cookie是浏览器储存在用户电脑中的数据包,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的设置选择留下Cookie或者清除Cookie,用户也可以在电脑相应的文件夹中将Cookie文件手动删除。

正因为网络用户个人信息具有巨大价值,某些互联网服务商利用自己的产品私自删除其他互联网服务商在用户电脑中存储的Cookie,这不仅涉嫌对用户选择权的侵害,还涉嫌不正当竞争。

从我国现有法律来看,对未经允许清除其他网络服务商Cookie的行为已有所规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权利。

工信部《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秩序若干规定》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恶意干扰用户终端上其他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的服务,恶意修改或者欺骗、误导、强迫用户修改其他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的服务或者产品参数,不得未经提示并由用户主动选择同意,修改用户浏览器配置或者其他设置。

此外,《互联网终端软件服务行业自律公约》也对类似行为进行了自律规制。该《公约》规定,终端软件下载或安装时,如要附带其他非直接相关功能,应明确提示用户,并提供明显的使用或关闭该功能的方式,未经用户同意不得自动运行。除恶意广告外,不得针对特定信息服务提供商拦截、屏蔽其合法信息内容。不得滥用终端软件的安全服务功能实施侵害其他企业和用户合法权益的行为。开展系统优化服务时,应当尊重用户的自主选择,不得替用户作出默认选择。

三、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的国际趋势

(一)增加个人信息使用的透明度

在搜索领域,Cookie是搜索引擎向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及改进、完善搜索技术、搜索算法和经营策略的重要依据。由此,全球各大搜索引擎均在增加个人信息使用透明度的前提下,收集Cookie信息并进行机器学习、智能分析,这已成为搜索引擎行业的惯例及通行做法。

增加个人信息使用的透明度,告知消费者个人信息数据采集行为是目前世界各国在处理网络个人信息保护与商业使用的问题上所体现的重要趋势。例如,Google和百度均在隐私权策略声明或者隐私保护声明中作出明确提示。

(二)opt-out机制的广泛运用

保障用户的选择权,是关于Cookie和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的关键之一。从国际立法制度看,目前互联网用户行使同意权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事前的明示同意,是指在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之前,应得到信息主体的明示同意,也称“opt-in”模式;另一种是默示同意原则,是指可以在未征得信息主体明示同意情况下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但应保障信息主体的知情权,并提供可拒绝收集和使用的方式,也称“opt-out”模式。

从国际立法的趋势来看,采纳“opt-out”模式日益普遍。以Cookie为例,“opt-out”模式会默认用户同意网站搜集Cookie,以此鼓励网络服务商根据用户信息的分析从而提供更加创新和优良的互联网产品及服务,当用户不同意时再选择拒绝。我国《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也引入了这项基本制度,符合国际立法趋势。

第4篇:个人信息论文范文

(延安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化的浪潮已经使得传统的人工信息管理已不能满足现代管理的需求,计算机应用管理在人们工作中地位日益突显。传统的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从论文选题,导师和学生互选,毕业论文修改等过程,都由人工完成,造成工作人员工作量大,容易出错等问题。在此基于C#编程语言,以SQL Server 2005为后台数据引擎,以Web页面为展现方式,使用ASP.NET,AJAX技术实现对学生论文信息的管理,有效减轻了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利用该系统可方便地实现论文各项数据的统计,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字:C#;论文管理;SQL;Web

中图分类号:TN915.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15)13?0121?04

收稿日期:2014?12?19

基金项目:延安市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4KG?04);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资助(14JK1829);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工业攻关)(2014K05?6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379026)

0 引言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化的浪潮已经使得传统的人工信息管理不能满足现代管理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学校选择开始选择系统化的管理工具。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作为高校工作必不可缺的一环,从论文选题,导师和学生互选,毕业论文修改等过程,都有大量繁杂的工作要做。本文基于C#编程语言,以SQLServer 2005为后台数据引擎,以Web页面为展现方式,使用ASP.NET,AJAX技术实现对学生论文信息的管理[1],有效减轻了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利用该系统可方便的实现论文各项数据的统计,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1 C#技术

C#是第一个面向组件的编程语言,它是由微软推出的一种基于.NET 框架的、面向对象的高级编程语言[2]。

C#可以引用ASP.NET 组件,非常方便创建网页或Web服务,同时C#又由C语言和C++派生而来,继承了其强大的性能,它的源代码的可移植性非常强,这对于那些已熟悉C和C++的人来说学习C#就相对简单。

C#以.NET框架类库作为基础,拥有类似Visual Basic的快速开发能力,能快速和高效的完成对网站的功能逻辑的实现[3]。.NET 框架给网站的开发者提供了很多数据展示控件,例如:GridView,ListView和TextBox。在后台,用C#开发语言,利用.NET框架中提供的控件接口完成对Web页面上显示的数据的逻辑处理。

2 需求分析

2.1 系统所涉及用户及需求量分析

论文管理系统面向的对象是毕业生、导师和管理员。对于管理员来说,可以利用论文管理系统管理学生、导师信息,还可以通过它毕业的相关消息,使学生和导师及时了解到相关信息;导师则可以通过该系统管理自己的信息、、更新自己的论文选题、还可以对学生进行选择、实现系统化的管理;而学生不但可以通过论文管理系统管理自己的信息,还可以浏览导师信息,选择符合自己兴趣及学习方向的导师,这样的“因材施教”更有益于发挥学生的自主创造性。

2.2 系统功能需求

该系统所涉及的功能模块有[4]:

(1)用户身份验证模块。本系统所面向的对象是毕业生、导师、管理员,用户身份验证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防止重要信息的泄露,比如毕业生的论文、个人重要信息。

(2)导师信息管理模块。本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导师信息的管理,包括,添加、修改、删除论文选题,更改个人信息,修改密码,查看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和论文,选择学生。

(3)学生信息管理模块。本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学生信息的管理,包括,更改个人信息,修改密码,查看导师个人基本信息和选题,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和论文题目。还可以浏览公告信息,及时了解学院对毕业生做出的要求及重要事件的通知。

(4)管理员模块。本模块的主要功能是系统管理,包括在首页的公告管理中毕业相关信息,查找某一导师或学生,单个增加导师或学生信息,并且支持批量导入学生、导师信息,还有学生和导师的毕业论文信息。

2.3 性能需求

为了保证该系统能够长期、安全、稳定、可靠、高效地为我院的毕业工作服务[5],论文管理系统应该满足以下的性能需求:

(1)用户体验:该系统界面清晰明了,用起来方便简单,没有繁琐的流程,给用户提供了很大的方便。(2)易操作性:整个系统功能一目了然,并且配有图片,非常醒目,想做什么操作,用鼠标点击即可。(3)系统的可扩充性:随着用户的增加,需求也会不断的更新。这要求系统能够提供功能上的调整和扩充。本系统用SQL Server 2005 数据库存储数据,并且相同功能页面都有母版,只需修改母版,相应页面也会随之改变,也可以简单地加入或减少系统的模块,进行系统的升级和更新换代[6]。

(4)系统的易用性和易维护性:论文管理系统提供简单友好的登录界面,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份登录到属于自己的界面,这样也避免了对别人信息的篡改。而且该系统能够提供良好的用户接口,页面都是采用用户熟悉的术语,界面也都是中文信息;而且还提供帮助页面,这样用户在操作中可能出现的使用问题,都可以进入帮助页面中查看,缩短用户对系统熟悉的过程。

(5)健壮性:尽量减少运行时错误的发生。

(6)系统的标准性:系统在设计开发使用过程中都要涉及到很多计算机硬件、软件,所有这些都要符合主流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这里所使用的软件以及技术都是Microsoft公司旗下产品,符合计算机主流方向。

2.4 开发条件需求

系统开发的软件条件如表1所示。

3 设计实现

3.1 数据库设计

论文管理系统主要涉及到7个表,即:学生信息表、导师信息表、管理员表、新闻表、公告表、学生选题表、选题信息表。

学生信息表:这张表是用来存储学生基本信息的。

学生添加、修改以后,他的信息就会储存到这张表中,其中包含:学号、姓名、性别、政治面貌、专业、学院、照片、电子邮件、联系电话及班级、密码、出生年月。其中学号是主键,非空且惟一。其余信息可以为空,并在数据表建立时给他们相应的规定好数据类型。

导师信息表:这张表是用来存储导师信息的,所有导师信息都包含在这张表中。包括:职工编号、姓名、性别、政治面貌、学院、照片、密码、出生年月、教师职称、电子邮件单位及联系电话、民族、名额数。其中职工编号是主键,非空且惟一,其余信息可以为空,并在数据表建立时给他们相应的规定好的数据类型。

管理员表:这张表是用来管理员信息的,所有管理员的信息都包含在这张表单中。它的字段有:编号、用户名、密码。其中编号是主键,非空且惟一。管理员信息表如表2所示。其他表格这里不全部列出。

新闻表:这张表是用来新闻链接信息的,所有新闻链接都包含在这张表中。它的字段有:编号、题目、链接、时间。其中编号是主键,非空且惟一。

公告表:这张表是用来公告链接信息的,所有公告链接都包含在这张表中。它的字段有:编号、题目、链接、时间。其中编号是主键,非空且惟一。

学生选题表:这张表是用来记录学生选择导师以及论文题目信息的,所有被选的信息都包含在这张表中。

包括:学生学号、学生姓名、导师姓名、导师编号、论文类型、论文题目。其中学生学号是主键,非空且惟一,其余信息可以为空,并在数据表建立时给他们相应的规定好的数据类型。

导师选题信息表:这张表是用来记录论文题目和所属导师的选择状态信息的,所有导师和论文题目选择状态都包含在这张表中。包括:选题编号、职工编号、导师姓名、教师职称、论文类型、论文题目、状态。其中选题编号是主键,非空且惟一,其余信息可以为空,并在数据表建立时给他们相应的规定好的数据类型。

3.2 系统界面

用户登陆界面如图1所示,学生,导师,管理员可以用自己相应的身份及密码登录,然后再自己对应界面进行操作。

3.3 学生用户界面

学生个人基本信息界面如图2所示,该界面的主要功能是用于学生查看、修改个人基本信息,并可以修改密码,防止个人信息外漏。

学生论文选题界面如图3所示,该界面的主要功能是用于学生选择导师以及论文题目,先选择导师,然后会根据所选导师显示该导师的论文题目,每个学生只能选择一个导师和一个论文题目。

学生毕业论文界面如图4所示,该界面的主要功能是显示学生所选的论文题目,论文类型,并且支持学生上传、下载论文,以便于导师对学生的论文进行查看和指导。

3.4 导师用户界面

导师个人信息界面如图5 所示,在该界面下,导师可以对自己的个人基本信息进行查看或修改。

导师论文选题界面如图6所示,该界面的主要功能是导师可以编辑自己的题目,并且可以删除,修改,编辑完成后单击“提交”即可。

3.5 管理员界面

管理员界面主要是对论文管理系统进行系统管理,系统管理分为网站管理和信息管理,网站管理主要是新闻管理界面和公告管理界面,信息管理又分为管理员信息管理、导师信息管理、学生信息管理。

管理员信息管理如图7 所示,主要功能是可以添加,删除和修改管理员。

导师信息管理的主要功能是可以单个添加导师基本信息,也可以选择文件导入批量添加导师基本信息。

学生信息管理的主要功能是对学生或者导师的论文题目进行单个添加、删除或是批量导入、导出。

4 系统测试

系统开发完成后,对系统进行了测试。以学生信息管理功能为例,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学生身份验证

① 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密码和验证码。用户名:

1070410014014,密码:123456,验证码:hicm。

② 输入错误的用户名、密码和正确的验证码。用户名:107041001401,密码:763542,验证码:hicm。

③ 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密码和错误的验证码。用户名:1070410014014,密码:123456,验证码:hjnk。

(2)学生修改信息或密码验证

① 输入正确的信息,比如:照片符合格式所限,新密码与确认密码一致。

② 输入不符合要求的信息。

(3)学生选择导师与论文题目功能验证

① 先选择一位导师,然后在出现论文题目的页面再选择论文题目。

② 按照(1)再选择一次。

(4)学生毕业论文功能验证

① 选择论文文件并点击上传图片。

② 未选择文件,点击上传图片。

③ 在成功上传论文的前提下点击下载图片。

④ 在没有成功上传论文的前提下点击下载图片。

5 结语

本文基于C#编程语言,以SQL Server 2005 为后台数据引擎,以Web 页面为展现方式,使用ASP.NET,AJAX技术实现对学生论文信息的管理。

测试结果证明该设计方案运行良好,可以满足现实毕业论文管理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ROHILLA Sanjeev.ADO.NET 专业项目实例开发[M].陈君,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2] 王华杰,李律松,孙一波,等.C#数据库开发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 攀建.ASP.NET+ADO.NET项目开发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 JONES A R.ASP.NET从入门到精通[M].高春蓉,谷宇,阎隽,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2002.

[5] WORLEY Scott.ASP.NET 技术内幕[M].王文龙,刘湘宁,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6] BASIURA Russ;BATONGBACA Mike.ASP.NET Web 服务高级编程[M].康博,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7] CHAKRABORTI Angshuman..NET Framework专业项目实例开发[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第5篇:个人信息论文范文

【关键词】文化传播;传播媒介;人性

“传播媒介决定论”,按照麦克卢汉的解释,媒介作为一种最基础和最根本性的信息技术,他一反过去人们只重视内容不重视媒介的做法,认为怎样接收信息(即使用什么媒介)比接收什么样的信息更重要,因为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即“媒介塑造历史”。传播媒介的在知识经济社会的作用就相当于劳动工具在传统工业社会的作用。从生产力看传播媒介为科学技术提供了传播的渠道,没有现在计算机,电话等工具,科学技术化为生产力的能力是会下降:从文化上看,视觉文化逐渐取代印刷文化成为当代文化的主流文化,过与追求新的信息,忽视思考沉淀的过程,自然就没有印刷文化那种经过时间沉淀后的内在,视觉文化所引起的“文化快餐”实际上瓦解的是文化的聚合力。文化的枯竭和社会问题是否都是传播媒介改变的伴生物?这是值得反思的。

最早提出文化传播(cultural communication)这一概念的,大概要算是英国的文化学者泰勒,他在《原始文化》中提到这个概念,他认为应该按照那种根据蒙昧状态、野蛮时期和文明时期时当时的特性来区分,应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运动来衡量的。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优质文化和劣质文化传播是同时存在的,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高级文化是从初级文化逐渐发展或演变过来的,一般进化的趋势比退化趋势远远占优势。这文化演变过程中,文化传播理论参照文化史研究的成果大致可以分为下面三个阶段。

第一,“文化圈”理论:文化和历史的创造过程是不可逆的,只会向前发展,文化一旦产生就开始向外扩散,并与所到之处的文化相结合,成为一定的“文化圈”。这种看法是基于对人类智力发展的一种天然的惰性认识.认为知识是可以积累,但是智力却不会有太大改变,因而文化就只是在以个圈内传播。英国的传播学派也大体如此.这一派以反对文化上的进化论为己任,以文化圈为其理论的核心概念,把文化的传播过程视为文化历史的全部过程。i

第二,“信息和符号论”理论:现代传播学提出的传播定义:传播是个人或团体主要通过符号向其他人或团体传递信息、观念、态度或情感。G・格伯纳认为传播是“通过讯息进行的社会的相互作用”。奥古斯德认为传播是传播是一个系统(信源),通过操纵可选择的符号去影响另一个系统 (信宿),这些符号能够通过连接它们的信道得到传播。按这些观点,符号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在文化的形成和传递起着重要作用,促使了文化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第三,“预设结构论”理论:美国文化人类学家R"M・基辛在他的《当代文化人类学》中提出一种观点,他认为人类的文化传播是通过人本身的一种预设的抽象的精神层面上的预设的意识结构中来作用于人本身的沟通的。即人类的信息的沟通是建立在对所沟通的内容,可能理解这几乎和人本身一样古老的智力的预设的结构上.这实际上是指明了:文化传播的工具是符号,人的共同的心理结构和生活经历才使得信息的传播具有可能性。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理论的发展,

文化传播理论发展至今,学术界内有种观点认为文化传播过程中传播媒介比传播的信息更重要。麦克鲁汉的最有名的一个命题是:“媒介即讯息”。这个命题是一个把传播媒介引向极端的命题,但是这个极端命题却鲜明地指出了电子传播媒介对信息的产生及传播的重要性。这个颠覆性的观点的贡献是引起人们对信息的更深入的思考。麦克鲁汉企图表达这样的思想:传播的媒介可以比传播的内容对人产生更为持久、更为集中、更为强烈的影响;传播媒介比传播的讯息内容本身更能影响人的观念;媒介作为一种形式也可以成为人的经验的部分,也就是说本身也已经构成了信息。

按照麦克卢汉的解释,媒介作为一种最基础和最根本性的信息技术,他的一个总体观点是“媒介塑造历史”。他一反过去人们只重视内容不重视媒介的做法,提出人类必须得通过某种媒介才能够从事信息传递及其他社会相关活动,因此接收信息的方式比接收信息的内容更重要,他这看法被归结为:“从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ii所以,媒介所传递的的信息其实是它本身对受众的刺激,而非它所传递的内容,这就是他的“媒介即讯息”的思想。

传播媒介不仅是信息传播形式,也是传播内容,相同的信息内容,用不同的媒介去表达,受众所受的影响是不同的,信息传递的效果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文字不同于图像,广播和电视,文字传递的信息需要经过人的思考转换成带有自己主观思想的图片或影像。而图像及电视传递的信息则是强加给受众的客观存在的信息。因此选择一种媒介的使用,其实已经选择了受众对所接受的信息中的某一或某些性质的传递,突出不同的性质的表现。媒介的重要作用尤其体现在,媒介的变革而形成和出现是由历史发展中的的不同形态和阶段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某种程度上说,历史发展是由媒介的发展决定的。由此,文化中一切的变化,都是媒介的结果,都可以从媒介中得到理解。用他自己的名言来概括就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便是这个时代所用的媒介”;“一种媒介进入巅峰盛极一时时,它就成为那个时代的精神。”iii

波斯特则用“信息方式”来说明信息技术对社会和历史的决定作用。波斯特也认为人类的信息传播方式经历了“口头传播”、“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三个阶段,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征,并形成了不同的人际关系结构。在媒介发展的各个阶段,语言与社会、观念与行动、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各不相同。他用信息技术方法考察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从而使我们看到在这个意义上,传播发展史就是人类文明史,而人类历史的演变是由传播技术的演变所建构,或者说“信息传播的形式决定了文明的形式”iv。

从这个意义上说,媒介作为信息的传播方式,也可以成为信息资源的生产方式,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产生的衍生物补充了原本的信息,这使得信息更加丰富。从普遍性规律来看,一个社会的特征受其信息的传播和生产的特征影响,信息传播方式的每一次变革都会引起社会的巨大变化,从口语传播,印刷传播到现在的电子传播,随着传播方式的进步,信息量的跳跃式的增长,社会发展也发生着突飞猛进的变化,历史文化中一切的变化,都有着传播媒介变革的影子,传播媒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历史的方方面面,所以说,传播媒介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

劳动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任何技术或信息都只是工具。传播媒介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事物发展,不能决定事物发展。信息化的社会不仅有经济的信息化、政治的信息化,而且还有文化的信息化。从经济危机和文化危机中分析下传播媒介对信息交流的作用:

第一,经济危机是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被少数人用来谋取利益而损害多数人利益而形成的危机。表面上说,经济危机是资本家资本运作在遇到意外情况时无法有效调节而形成的。更深层的说,是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信息无法有效高速的沟通,而西方经济学家所推崇的自由经济所认为的市场经济自我平衡论其中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信息充分沟通,而资本家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受利益的诱惑,从而引发道德逆向选择,并导致金融领域的败绩。

第二,单纯传播媒介是能影响人的生活,但是人性在其中的影响无疑是更大的。传播媒介只是工具,如何运用还得由人自身来决定,所以麦克卢汉的观点“媒介决定时代”这个观点是极端的片面的,但我们辩证的看待这个观点,这个观点的贡献在于引起世人对传播媒介传播渠道的关注。单纯的传播媒介是纯粹技术方面而没有理论研究价值的,没有人的存在,钻石只是石头,没有人的存在,数字传播媒介只是二进制1,0的意象,所以研究传播媒介,实质上是研究传播媒介传播渠道中的人的作用。

第三,信息文化的传播是人化的。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各个方面的工作都是人主导的。讨论信息内容本身是否比信息传播媒介更重要,实际是讨论“过去的人做的事”与“正在传播过程中的人做的事”,哪者更重要的问题。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事物无疑是比信息内容更具有影响力,信息是固定的,让大众知道事情哪个方面的信息是取决于传播媒介中人的取舍标准。

注释:

i 刘敏中.文化传播论[J].求是学刊,1991(01).

ii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1999.

iii (美)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M].何道宽,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11.

iv肖峰.走向信息技术哲学[J].自然辨证法研究,2008(01).

【参考文献】

[1]居延安.关于文化传播学的几个问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3).

[2]王晓朝.文化传播的双向性及外来文化的本土化[J].江海学刊,1999(2).

[3]刘敏中.文化传播论[J].求是学刊,1991(1).

[4]Edward Tylor.《原始文化》.

[5]吕坤良.大众传媒伏众文化咬化危机一丹尼尔・贝尔批判性传播观述评[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02).

[6](美)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何道宽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11.

[7]肖峰.信息、文化与文化信息主义[J].自然辨证法通讯,2010(02).

[8]肖峰.走向信息技术哲学[J].自然辨证法研究,2008(01).

[9]肖峰.论作为一种理论范式的信息主义[J].中国社会科学,2007(02).

[10]肖峰.论信息技术决定论[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第6篇:个人信息论文范文

1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图书馆作为信息搜集、加工、存储、传递的重要场所,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服务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图书馆一切工作的价值也都是通过服务来实现的。由此可见,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我国近十年有关图书馆信息服务方面的论文进行统计,为今后开展相关课题和研究提供参考。

为进一步了解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现状,本文尝试从研究时间、期刊及高频关键词对国内近十年相关研究论文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服务创新与个性化服务等方面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加以总结。

2研究概况

本文以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源,对2006―2015年国内图书馆有关信息服务领域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较好地总结了近十年来国内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的进展,并提出了个人见解。检索日期为2016年6月10日,以“信息服务”为关键词,并以“图书馆”为主题进行精确检索,得到相关论文25 562篇。

21 文献年代分析

通过对一段时间内某一研究领域的情况进行研究,可以了解到该领域的发展情况。为了更好地反映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本文对2006―2015年间的有关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论文进行文献计量统计。论文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年代分布趋势图如图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2006―2014年我国图书馆信息服务领域每年的发文总量都在2000篇以上,2007―2012年每年的发文量更是在2500篇以上。通过图1可以看出,2008年是2006―2015年间图书馆信息服务发文量最多的一年,2008年以后逐年递减。

22 文献来源分析

研究论文的来源期刊能够进一步了解该研究领域的论文分布特点,为该领域研究者指引阅读方向,为论文的搜集和整理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将检索到的25 562篇论文进行统计,通过表2将来源期刊的分布情况直观地显示出来。

由表2可以看出,这40种期刊大多数都是图书情报领域的专业期刊,其中有13种是图书情报领域的核心期刊。通过图2可以看出,2007―2015年图书馆信息服务方面的核心论文数量不足当年发文总量的20。由此可见,关于图书馆信息服务这一领域的研究虽然很多,但是还不够深入,从而导致研究论文的质量不高。

为了确定近十年我国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论文的核心期刊,我们采用比利时情报学家埃格(Egghe)的布拉德福核心区数量计算法,[JP]该法是1990年由埃格提出来的。即P=2ln(eE?Y),P为核心数量,E为欧拉系数,E=05772,Y为最大载文量期刊的载文量。本例中P=21n(17818×2259),取整数为16。即处于核心区域的期刊有16种,分别是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内蒙古科技与经济、农业图书情报学刊、图书馆学刊等,这16种期刊共刊载论文9 975篇,占论文总数的39,其中有6种是图书情报类核心期刊,这16种期刊可以认为是近十年我国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

23 高频关键词分析

根据表3的统计数据,可以简单地归纳出2006―2015年图书馆信息服务领域的研究方向。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服务创新、个性化服务等方面是近十年图书馆信息服务领域研究的热点。另外,高校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和网络环境等作为信息服务的载体,也广泛受到作者们的青睐。

3研究的主要内容

31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主要阵地,更是学生的精神栖息地。在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中,将高校图书馆作为了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

邱越秀、李珊、牛淑会等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罩写嬖诘奈侍饨?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邱越秀[1]认为深化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最基本的保证是提高信息服务人员的个人素质。李珊[2]认为不能仅靠加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的队伍建设来提高信息服务水平,还应该转变思想观念,对信息服务进行深化开发,将信息情报服务的开展与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相结合,将专业化服务深入到院系。

张白影、万文娟、李丕仕、王姝等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方面进行了探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是指高校图书馆在为本校读者服务得到保证的前提下,面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3]。皮维宁[4]等通过调研重庆市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现状,分析了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的环境,提出了拓宽服务范围、扩展服务对象、深化服务内容、充分利用校内智力资源、合理开发校友资源等措施。朱雷等[5]应用专家评分法构建高校图书馆社会化信息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调查数据分析了目前高校图书馆社会化信息服务的功能和质量,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李佳等[6]认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是人类实践活动社会化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王维佳、王茜、彭立伟、陈健等探讨了针对留学生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王维佳[7]提出多维度留学生信息服务方式,即在资源建设、技术支持、服务方式、服务内容的设计和服务质量反馈评估等多个维度来开展符合留学生需求特征的信息服务工作。王茜、陈鹤阳[8]提出提高对留学生信息服务的重视度、使用电子网络解决借还书难题、针对留学生需求特点加强文献资源建设、开展追踪服务等留学生信息服务的保障措施。

32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服务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图书馆信息服务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图书馆信息服务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使图书馆充分利用现代的网络技术手段来提高信息服务水平,是近十年许多学者共同探讨的问题。此方面研究在2007年达到高峰,此后逐年呈下降趋势。

曹晶[9]通过对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开展当前用户的教育实践活动、加强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开展多层次信息服务、重视和加强图书馆信息人才的培养等策略。宁淑华[10]提出配备优秀的信息人才、搞好信息增值服务、发展集成化服务、加快信息服务的产业化进程、信息服务的可持续发展等策略。

彭春林[11]对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体系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体系包括:各类数据库利用服务、咨询服务、信息检索服务、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学科服务、用户教育服务以及其他服务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1)互动式服务内容成为主体;2)图书馆与读者地位渐趋平等;3)联合服务逐渐增加;4)一站式服务更能满足读者需要;5)重视知识服务。

33 服务创新

时代在不断地发展,读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传统的信息服务已经难以满足读者的需求。这就要求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要与时俱进,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和提高。此方面研究在2008年到达高峰,此后逐年呈下降趋势。

李金秀[12]指出: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的理论来源是图书馆学新老五律;知识管理理论能够对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起到现实的指导作用;数字图书馆理论及实践是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的发展的动力。

莫子峰和杨秀英都同时探讨了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创新。莫子峰[13]提出网络技术的发展冲击着图书馆信息服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创新首先要做到树立新的图书馆服务理念;提供多层次的数字化信息服务;建立以人为本的多渠道信息服务;构建一站式信息服务;在加强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同时,加强和提升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的个人素质。杨秀英[14]则是从高校图书馆的角度对网络信息检索下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提出一系列的创新举措:1)将人才策略应用到高校的图书馆中;2)建立以师生为中心的网络信息个性化检索模式;3)改变原有的复杂性信息检索;4)改革图书馆网络信息检索工具的检索形式。刘淑玲[15]也提出了几种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模式:1)科学技术查新服务;2)面向教师教学工作开展创新服务;3)用户信息培训模式。张玲[16]介绍了深圳大学城图书馆面向科研人员、政府机关、高新技术企业和社会大众等不同群体开展的一系列创新服务。

34 个性化服务

1999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和信息技术联合会的图书馆专家将“个性化服务”列为图书馆发展的第一大趋势[17],随后在我国也开始了相关领域的研究。2010年是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的高峰,以后呈逐年递减的趋势。

周灵威[18]汇总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复合图书馆、医院图书馆、少儿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等不同领域的个性化服务,并提出个性化信息服务所面临的问题:用户隐私安全与保护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服务效率与服务反馈问题;图书馆馆员的业务素质问题。李昕[19]在分析了个性化信息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策略和方法:1)图书馆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前提是转变服务理念;2)数据库查询服务;3)建立个性化信息服务平台;4)建立特色数据库,深度细分定题服务;5)设立参考馆员制度。

黄孝群、王园、覃熙、袁红梅等从高校的领域研究了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黄孝群[20]认为,个性化服务中的实时交互咨询、信息推送、馆际互借、定题跟踪服务等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新潮流。王园[21]对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发展提供了一些建议:1)加强馆员素质建设,建立学科馆员制;2)利用计算机协同技术,支撑个性化信息服务;3)建设特色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4)加强研究用户信息需求行为,积极引导用户需求。覃熙等[22]和袁红梅[23]则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为构建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文献信息服务体系提出参考意见。

35 学科馆员

学科馆员是指图书馆根据某一学科专业的需要,指定一些具有这一?W科专业知识背景的图书馆馆员,为该学科用户提供相关的信息服务。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首先实施了学科馆员制度,从此,国内其他高校的学科馆员制度也陆续建立起来。目前,国内学科馆员信息服务已取得一定成绩,并且一些学者对这一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通过CNKI的数据显示,该领域的期刊论文数量在2012年最多,近两年呈下降趋势。

奉晓红、周庆梅、王雅戈等以高校图书馆为研究领域对学科馆员信息服务进行了探讨。奉晓红[24]提出培养高素质的学科馆员应采取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改革管理体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建立学科馆员队伍的培训机制、建立学科馆员与学校科研教学活动相沟通的制度、建立科学的考评和动态竞争的管理机制等措施。周庆梅等[25]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对学科馆员工作模式、职责以及学科馆员的组织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王雅戈等[26]以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介绍了学科馆员特色信息服务:学科建设信息服务、学科人才培养信息服务、科研平台建设信息服务、工程项目信息服务、学术会议信息服务、学科与实体之间的跨地信息服务。

第7篇:个人信息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通过对我国现有部分较为知名的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回顾,指出现有的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研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之处。提出企业信息化测度应从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和发展能力3个角度建立三维立体测度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与方法。

1企业信息化测度研究现状

1.1部分研究成果

    近年来,国内诸多学者对企业信息化测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十分丰富的成果。

1. 1. 1刘凤勤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方法。吉林大学刘凤勤于2001年2月在《情报学报》《机械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方法》提出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综合力度法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中3个一级指标是:信息化信息装备力;信息化信息利用力;信息化发展潜在力。该指标体系对企业信息化测评研究具有独到新颖的见解。

    但是,指标体系中一些指标并不贴切,如:指标体系中的“每百人函件数”,在电话、电子邮件十分发达的今天,函件已经不是人们沟通信息的重要手段,所以,该指标值已经不能反映企业信息化的水平,在某种程度上说,指标数据的下降反而可以说明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另外指标“信息技术经济效益值”的计算采用企业信息技术使用前后的年收人和年成本进行计算,虽然可以说这是一种思路,但其做法是十分不科学的,因为,企业信息化的经济效益具有滞后性,而且,企业的“产出”或“利润”的增加,也不能都归功于企业信息化,所以,以此来衡量企业信息化水平是不合适的。

1.1.2梁滨的企业信息化基础理论与评价方法。中国社科院博士研究生梁滨1999年5月的博士论文《企业信息化的基础理论与测评方法》可能是我国最早的企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研究成果。论文从人本管理的思想出发,认为企业信息化包括以下5个方面:生产过程信息化;流通过程信息化;管理信息化(体现人本理念);组织结构信息化;生产要素信息化。根据这5个方面,梁滨第一次提出了具有20个二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对各具体指标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并首次使用“企业信息化水平与企业经营相关度”测算企业信息化效益的方法,具有较大的开创性。

    但是,该指标体系中并没有完全体现他在理论分析时所提出的5个方面,没有设置反映企业管理信息化、组织结构信息化、生产要素信息化的具体指标。另外,整个指标体系的指标测算绝大部分都是以投人的经费为基点进行测算的,这样指标体系的计算结果就是经费投人越多,信息化程度就越高。而实际上,经费的投人多少,只能说明企业管理者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而且过多的经费投人,可能导致过度信息化,从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改变企业领导对企业信息化的态度。因此,这一套指标体系的运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1. 1.3唐志容的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研究。天津科技信息研究所唐志容于2002年3月在《科学与科学管理》杂志上《企业信息化指标测评指标体系研究》,提出了一个包含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中的5个一级指标是:信息技术投人及设施水平;生产过程自动化;管理信息化;营销信息化水平;人员素质。

    这一套指标体系明确的将管理信息化、人员素质作为2个独立的一级指标提出来,说明作者意识到管理信息化、人员素质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但是,该指标体系中用“生产过程自动化”作为一级指标衡量企业信息化水平,并不太合适,因为,“生产过程自动化”不能等同于“生产信息化”;在一级指标“管理信息化”中,虽然提出了4个非常精彩的二级指标,但是对信息化对管理变革中的组织机构变动、流程再造等并没有作出反映。

1. 1.4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的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川。2000年国家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测评中心推出“企业信息化基本测度指标试行方案”,该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战略地位;基·础建设;应用状况;人力资源;安全;效益指数。这一套指标体系剔除了企业特点和行业特征,是一种通用型的指标体系,使得不同行业能够在除去行业特征的情况下测评共有的信息化特征水平,如果指标能够很好地推行、应用,可以大大地加快我国企业信息化测度的发展。

1. 1. 5唐小我等人的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研究。2001年6月侯伦、唐小我等人在《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发表文章《企业信息化及其指标体系探讨》,文中提出一个包含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56个三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中的3个一级指标是:信息化组织建设评价指标;信息化基础设施评价指标;应用信息系统评价指标。

    但是,该指标体系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一级指标中没有考虑到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我们知道,无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多么好,没有与之匹配的信息资源,信息化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这就像无论公路修得多么好、车速多么快,但是没有货运就不会产生经济效益一样。其次,指标体系中定量与定性指标显失平衡,定性指标太多,定量指标太少。第三,指标体系没有给出具体的指标测算方法,使得这套指标得应用受到限制,缺乏可操作性。

    对企业信息化述评测度理论研究成果除了上述之外,还有很多,在此文章不再赘述。

1.2综合评述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为推动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作者认为,现有的成果中存在以下一些共同的不足之处:

1.2.1操作性不强。通过文献查证,我国众多企业信息化研究成果中,大多是一些描述性、介绍性的文章,虽然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但缺乏可操作性;对企业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的研究较少,要么测度不全面,要么指标体系过于庞大,指标无法准确测算,缺乏操作性。

1.2.2定量研究不足。多数文章在研究时定量分析工具使用较少,这种从定性到定性研究,缺乏说服力和科学性。企业信息化研究应该尽量多使用定量研究方法,从具体指标的定量研究到企业信息化定性结论,增强研究的科学性和说服力。当然,指标体系中有一些十分重要但又很难进行定量的指标,如,“信息化效益”指标在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对持续建设企业信息化的作用很大,但是,该指标量化的难度较大,这也给我们继续进行研究留下一些课题。

1.1.3研究角度单一。在现有的文献中,对企业信息化测度研究基本上都是从企业信息化静态现状着眼,强调、侧重企业信息化的现有数量、规模,研究角度十分单一,所以无论怎样顾此轻彼、顾彼轻此的指标体系研究都不能改变研究的先天性不足。因此,企业信息化测度研究,应该从信息化发展水平、信息化发展质量、信息化发展能力多个角度着手,进行立体的研究。

1.1.4指标测算缺乏科学性。在现有的成果中,多数学者对信息化指标测算都使用“投人法”或“产出法”。如果测算方法太侧重“投人法”,其结果是投人越多信息化程度越高,这将违背“适度信息化”原则;如果测算方法太侧重“产出法”或“利润法”,因信息化效益具有滞后性,因而测算方法缺乏科学性。

2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的新方法

2. 1三维立体测度理论与方法

    我国一些企业在早期信息化发展阶段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信息化格局较好,但是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于是在新的一轮竞争中逐渐落伍,最后与企业期初信息化目标相差甚远;一些企业信息化高标准、高投人,最后企业负债累累、举步为艰。导致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现有的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与方法不能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进行科学的指导,不能确保正确树立“适度信息化”的企业信息化理念,于是我们在充分考虑到企业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企业信息化测度从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和发展能力3个角度立体测度,以改变现有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与方法先天性不足,提出新的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与方法:

    三维立体测度理论—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测度(数量与规模)、企业信息化发展质量测度(效益和稳定性)、企业信息化发展能力测度(可持续能力)。

    通过研究确定,企业信息化内容都具有“信息化组织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水平”、“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应用信息系统”四大属性要素,因此,建立以这4个要素为二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发展指数与质量指数,建立以“信息化系统”和“信息化环境”为二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能力指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企业信息化综合指数。

    发展水平:主要指企业信息化发展状况即信息化要素的数量和规模,建立企业信息化发展指数(eidi)。

    发展质量:主要测重信息化系统结构和经济效益,建立企业信息化质量指数(eiqi)。

    发展能力:是指信息化系统中的可持续建设能力,建立企业信息化能力指数(eici )。

    企业信息化测度方法:以投人法为主,兼顾信息化效益和发展潜力。

2. 2企业信息化测度的综合指数模型

建立企业信息化综合指数(eisi):

    α,β,γ分别为企业信息发展指数、质量指数和能力指数指标权重。

    其中:

    eidi为企业信息化发展指数,反映信息化发展现状水平。

    di为企业信息化发展指数二级指标权重;dy为三级指标权重;f( aij)为企业信息化发展指数具体指标。

    eiqi为企业信息化质量指数,反映信息化的效益体现程度,包括稳定性和持续性。

    qi为企业信息化质量指数二级指标权重;qij;为三级指标权重;f(bij)为企业信息化质量指数具体指标。

    eici为企业信息化能力指数,反映企业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ci为企业信息化能力指数二级指标权重;cij为三级指标权重;f( cij)为企业信息化能力指数具体指标。

2. 3指标的处理

    由于企业信息化评估涉及许多指标,而且各企业间指标数值有高有低,情况十分复杂。所以在进行企业信息化综合指数测算之前,必须把各指标的情况综合起来形成单一指数,以符合多目标综合评价的要求。但是各指标又不能进行简单的相加和罗列,因为,首先各指标的性质和计量单位不一样,有些是总量指标、绝对指标,有些是相对指标,还有人均指标,这些不同性质和计量单位的指标无法简单相加;其次,各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处重要程度不同,简单相加不能体现出各指标的重要程度。因此,用层次分析法(ahp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运用模糊隶属度函数的方法对各个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第8篇:个人信息论文范文

【关键词】个人信息世界;社会资本;公共图书馆;信息不平等;社群信息学

1.引言

当今中国处在社会深刻转型和信息化深入推进的双重背景下,通过消除信息不平等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已成社会各界共识和公共政策的着力点。学界围绕信息通讯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接入和使用的不平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研究,形成了若干独具特色的理论视角,如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s)理论和数字不平等(Digital inequality)理论等。这些理论对信息不平等的研究具有重要的贡献,但亦存在于良芝教授所指出的局限性:“自信息不平等问题成为信息社会的重要课题以来,有关该问题的研究已经形成了若干理论类别。这些类别之分基本上继承了社会科学的传统分歧,特别是结构与能动性、宏观与微观之争”[1]。进而,她就此提出了采用整体性思路考察信息不平等现象过程中发现的“个人信息世界”(The information world of individuals)理论[2-3],提供了观察信息不平等的新视角。

公共图书馆消除信息不平等的实践贯穿了整个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历史。爱德华兹在《图书馆纪要》主张“公共图书馆应排除社会上的阶级观念,不论资本家或市民都可自由利用”[4]319和阮冈纳赞在《图书馆学五法则》提出“第二法则的革命口号则是书是供所有人使用的”[4]267是公共图书馆维护信息(知识)公平的历史见证。以对现实世界中某些重要的关系如信任、规范、参与等的关注为特色的社会资本理论是一个具有强大穿透力的分析工具,学者们纷纷把这一理论运用于不同的研究中,引起了图书馆学界的关注,如Hillenbran,Candy指出,作为民主社会提供普遍服务组织机构之一的公共图书馆,可以为社会资本的创造和积累做出贡献,图书馆发挥作用以便于提高社会的相互作用和信任,而且培养了其所在社区里的公平感和公正感,继而又促进社会资本[5]。

基于此,本文整合社会资本理论和个人信息世界理论,提出一个公共图书馆消除信息不平等的分析框架,本文的核心命题是:公共图书馆通过创造社会资本嵌入个人信息世界,是消除信息不平等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对这一命题的实证分析,检验个人信息世界理论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探索公共图书馆通过创造社会资本嵌入个人信息世界消除信息不平等的路径,并提出政策性建议。

2.理论背景与文献评述

2.1 个人信息世界理论作为信息不平等理论的新范式

2.1.1 数字鸿沟理论与数字不平等理论

有关信息不平等和信息贫困现象的发生、根源和解决方案,数字鸿沟理论与数字不平等理论是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关于数字鸿沟的研究可以分为四代:研究的代际之间将不同时期对拥有者和缺乏者在ICT的差异,ICT素养、培训、利用水平的差异,ICT接入和利用活动之外的信息资源和知识,社会分化、社会排斥等内容渐次纳入研究视野,内容不断深化[6]。如Norris认为数字鸿沟是一种包含全球鸿沟、社会鸿沟、民主鸿沟三方面典型特征的现象[7]320。薛伟贤,刘骏则提出,数字鸿沟只是一个信息技术普及差距问题,其本质上是一个由技术层面、经济层面、知识层面和社会层面共同构成的综合性的差距[8]。

数字不平等是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组织、社群及个人在ICT接入和使用以及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多样化的信息差距。DiMiaggio和Hargittai主张数字不平等能更好表述各方面的差异,并将数字技术接入不均衡带来的社会问题放在更广阔的理论领域进行研究[9]355。数字不平等体现了对数字技术社会化程度更加深刻的体认和判断,并形成了颇具活力的社群信息学研究[10-11]。

数字鸿沟理论与数字不平等理论各具特色,但都包含了宏观与微观的对立、社会结构与主体能动性的对立、客观与主观的对立,都不可避免地暴露出解释力局限,信息实践及信息不平等问题具有明显的主客观双重性,比较适合按整体性思路予以解释[12]。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于良芝教授提出了个人信息世界理论。

2.1.2 “个人信息世界”理论的内容

在上述讨论中已经涉及“个人信息世界”理论的一些背景,既有的信息不平等理论的局限性,即通过锁定特定侧面的信息不平等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它们不仅难以完整揭示信息不平等的真实面貌,而且还具有凸显特定信息不平等根源的内在倾向。于良芝教授借助布迪厄、吉登斯等人的整体性理论以通过经验分析用新的概念更完整地描述信息不平等现象,以支持在跨越二元对立的层次上,探究信息不平等和信息贫困现象发生的根源获得的,这些理论发展历程反映在作者一系列开创性研究中[1-3][12]。个人信息世界被描述为:个人作为信息主体(information agent,即信息生产、传播、搜索、利用等行为的主体)的活动领域;或者说,它是个人生活世界的一个领域,在这里,个人作为信息主体的经历和体验得以展开、充实、积累。通过对个人信息世界三大要素(内容、动力和边界)的分析,将个人信息世界定义为:由空间、时间、智识三个边界限定的信息主体活动领域,在这里,信息主体通过其信息实践从物理世界、客观知识世界、主观精神世界的信息源中获取信息,汲取信息效用,积累信息资产。这一理论主要内容可以用表1表示。

2.2 社会资本与公共图书馆消除社会不平等

得益于布迪厄、科尔曼、普特南和林南等人的推动,社会资本进入社会科学研究的话语体系。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的定义由其功能而来。它不是某种单独的实体,而是具有不同形式的各种实体。其共同特征有两个:它们由构成社会结构的各个要素所组成;他们为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13]354。普特南提出,社会资本指的是社会上个人之间的相互联系——社会关系网络和由此产生的互利互惠和相互信赖的规范[14]24。林南将社会资本定义为行动者在行动中获取或使用的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它代表着嵌入在社会关系中而不是个人中的资源;这些资源的获取和使用取决于行动者[15]24。总之,社会资本是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涉取稀缺资源并由此获益的能力,是基于信任和互利合作的互惠关系网络。社会资本具有促进信息流动、施加影响、社会信用证明和强化身份与认同感发挥作用。

公共图书馆通过创造社会资本,可以消除信息不平等,促进社区和人的发展。社会网络、社会资本是社群信息学研究的核心领域,而公共(社区)图书馆是社群信息学的重要研究对象。社会资本不平等是造成数字不平等的一个重要维度,社会资本在技术帮助、情感支持和鼓励、共同体验与社会网络资源四个层面消除数字不平等具有重要作用[10]。威廉姆斯认为面对信息不平等,“即使是‘无技术’或‘少技术’的社区也可以通过汇集社会资本——社会网络可得的资源——获取技术”[16]。Jean Preer针对普特南宣称的由“独自打保龄”所昭示的美国社会资本下降,提出其研究忽视了公共图书馆创造社会资本的贡献:培养见多识广的公民、推动社区建设、培育宽容、使用者在他们的社区是活跃的,而且当社会资本促进图书馆发展的时候,图书馆也推动社会资本的发展[17]。蒋永福认为公共图书馆可以成为互惠关系网络形成的重要载体之一,社会资本有助于推动公共图书馆实现社会包容的使命[18]。闫慧通过案例分析证明了社会资本在图书馆读者尤其是特殊社群获取计算机免费培训信息方面扮演着支配型角色;社区公共图书馆在社群成员的数字化生活中可以成为一个重要“社会网络节点”[19]。

2.3 公共图书馆通过社会资本嵌入个人信息世界:一个消除信息不平等的分析框架

整合社会资本理论和个人信息世界理论,提出一个公共图书馆消除信息不平等的分析框架,这在理论上和是实践上存在可能性和可行性。首先,共同的理论渊源。于良芝教授在梳理布迪厄社会学中惯习、场域基础上,探究信息不平等和信息贫困现象发生的根源提出个人信息世界理论的。布迪厄是社会资本理论首倡者,而“场域可以被视作是一个围绕特定的资本类型(如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等)或资本组合而组织的空间”[20]136。因而,社会资本理论和个人信息世界理论有共同的理论渊源。第二,社会资本和公共图书馆都作为一种公共物品而存在。科尔曼[13]371指出,就目的和行动而言,许多社会资本具有的公共物品特征是社会资本与其他形式资本最基本的差别。范并思[21]提出,公共图书馆是一种典型的公共产品,代表的是一种社会用以调节知识或信息分配,以实现社会知识或信息保障的制度。基于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通过公共图书馆创造社会资本嵌入个人信息世界是可能的和可行的。第三,各种形式资本具有相互转换的属性。布迪厄将场域作为竞争性的场所,经济资本以及其它形式的资本(比如宗教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等)都在这里投资、交换和积累[20]51。公共图书馆从不同视角可以看做经济资本(公共物品)、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而且这三种资本形式通过公共图书馆统一于具体的社会结构中。公众利用公共图书馆的过程,实际上包含了各种资本形式的相互投资、交换和积累。

3.案例来源与研究设计

笔者采取深度访谈的方法收集资料,以参与观察为辅;研究对象是长期或暂居在L市(一个中部城市)市区内并利用过市图书馆的读者①。以随机访谈对象为主,通过图书馆工作人员帮助采访一图书馆长期帮扶的对象。在形式上,本文相似于于良芝教授提出个人信息世界理论所依据的“访谈调研收集的、有关40位城乡居民常规信息实践的录音誊写数据”[2],并可以作为其补充。而笔者通过案例检验和拓展个人信息世界理论也正是本文的主要目的之一。笔者一共访谈6位读者并将其编号为D1,D2…D6。访谈主要围绕“来图书馆的目的”、“是否获得了想要的信息”、“是否获得了图书馆员的帮助”以及“图书馆是否改善了职业/生活愿景”等问题进行。

本文不拟介入社会资本的理论争论,而是借鉴特纳[22]94对社会资本理论的分类,将其分析层次归纳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在微观层次上,社会资本理论关注的是个体自我通过包含自我在内的社会网络动员资源的潜力。这里一般指个人行动的结果,是在特定的社会结构情境中来讨论的。中观层次以组织作为对社会资本的基本分析单位的研究,考察特定社会网络的结构化,社会网络中自我之间联系的状况,以及资源作为其特定结构的结果从该网络中形成的途径,关注的是网络形成的过程及其分配结果,而不是组成网络的个体自我。宏观层次关注社会资本的网络嵌入政治、经济和文化重迭的系统中,重点分析形成、证明和展开社会资本的网络如何嵌入在较大的政治经济系统或文化与规范的系统之中。

科尔曼指出,社会资本通过识别行动者以某种社会结构为资源可以实现自身利益的功能,既有助于解释微观现象的差别,又实现微观到宏观的过渡,而无需阐述相应的社会结构[13]357。基于以上分析,本文的对案例分析的总体思路是:从社会资本的三个层次对决定个人信息世界的状态的三大要素——内容、动力和边界进行分析考察,从而检验本文提出的命题。

4.社会资本推动公共图书馆嵌入个人信息世界的分析

4.1 微观社会资本与公共图书馆嵌入个人信息世界

被访者们来图书馆的经历,大都是从某次偶然的需求开始的,这些需求有些是消遣、打发时间,有些是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这主要表现为需求驱动读者嵌入到图书馆汲取资源,而需求得到满足后通过社会网络形成扩散效应。

我和家人从农村来市里好多年了,把孙子接过来上小学。开始不知道图书馆也让咱外地人进。儿子和儿媳打工忙,有时候我和老伴照顾孙子做作业,咱知识少,心想咋弄啊。有次听一个工地上的老乡说市图书馆到他们工地上发传单说有空可以去看书。我就抽空领着孙子去了,人家服务态度也很好。小孩子第一次见这么多书,很高兴,还在馆里的人帮助下学会了上网。我自己也常来看看小说、报纸。孙子从此后经常来,有时拉着他爸妈和班上来自乡下的孩子来。这孩子比以前爱看书了,成绩比以前好了。(D2,2013-8-22)

孩子三口都在省城工作,就剩我和老伴,都退休了。年龄大了,感觉孤独,跟不上时代。电脑好啊,可以看新闻、看电影,还能和人说话。一年前,孩子给买个电脑,当时不会用啊。我们邻居说他家有个亲戚在市图书馆工作,可以去图书馆找工作人员教上网。我和老伴心想,人家上班那么忙,哪有空教咱啊。但一去,还真热情,人家说这是他们的本职工作,学会了。通过电脑可以看到孩子一家三口人,还可以聊天,真好!利用电脑给其它亲戚朋友联系,方便又省钱!(D3,2013-8-3)

D2进城之前,图书馆对他们来说在地理上是不可及的。对其所处的社会结构和信息需求来说,也是在闲暇时间和自身知识结构基础上可及的和可认知的,只有这样的才会成为个人的信息资产;D3虽然在物理空间上里图书馆很近,但没有利用过,图书馆对她来说也是不可及的。而进入图书馆的实践改变了D2和D3生活的空间、时间和智识,其中D2及其孙子、D2的儿子和儿媳以及其孙子班上同学的个人信息世界的边界都发生良性改变;不仅如此,D2在利用公共图书馆方面展现出了不同的愿景,而这些都是通过利用社会资本推动个人信息世界的改善和可能的向上阶层流动;D3通过社区网络资源获取学习互联网的信息,通过学会互联网与亲友增加沟通,提升了社会资本,获得情感资源。

由此可见,隐藏在每个要素之间的,都是个人通过社会资本——同乡网络资源、亲情网络资源、同学网络资源、社区网络资源——汲取所需资源,公共图书馆也通过微观社会资本嵌入并改善了个人信息世界,消除了信息不平等。值得一提的是,D3的经历支持了林南等关于互联网与社会资本关系的论断:电脑网络不是抑制了社会资本,而是在新的层面上为社会资本拓展了更大的空间[23]237-239。

4.2 中观社会资本与公共图书馆嵌入个人信息世界

实际上在上面两个案例中,已经涉及到图书馆作为一个组织发挥的作用。将图书馆作为基本分析单位,可以发现图书馆是作为社会网络中的一个组织来嵌入到个人信息世界的过程,以及社会资本形成的途径。

我是在高校从事历史文化教学和研究的。退休前主要利用学校图书馆和互联网获得信息。退休后为一个本地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做人文资料收集、整理和开发。有些东西我们学校图书馆没有啊,市图书馆有,这是“镇馆之宝”啊。经过我们学校和旅游、文化部门开具证明才让看的。经过查阅,很多线索搞清楚了,而且市图书馆还积极帮我协调到市档案馆查阅资料,我们这个项目也有了历史人文资料的支撑。(D4,2013-9-7)

我父母在市区里打工,我跟着来,今年念高二。最初是跟着班上市区里的同学来图书馆的。以前在老家想看没有,我双休日和放假都爱来这里。我们家租住的房子,没买电脑,平时就来有空就来这儿上网,不怎么玩游戏,能和班上其它同学一样通过网络学东西,和老师交流。馆里很多阿姨认识我,我还是“图书进校园”活动在我们学校的义务宣传员,经常出黑板报和海报给大家推荐新书。父母都希望我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将来有个好工作。(D6,2013-9-18)

这两个案例彰显了图书馆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嵌入到个人信息世界的过程。作为公共物品的社会资本通过两个方面内容:公共图书馆具有参与网络或公民聚合(civic engagement)的组织特征(包括信任、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等);公共图书馆的“结构洞”社会资本即其在与政府、组织及其他行动者所构成的网络结构中给行动者提供信息和资源控制程度。对D4来说,尽管退休前市图书馆对其是可及的、但并没有转化为其信息资产,原因就在于他常规性习惯于利用的是本校图书馆的资源。真正改变其个人信息世界的动力是以信息生产和解决“人文资料收集、整理和开发”问题,这是D4的个人信息世界的空间、时间和智识发生了改变。解决D4获得查阅“镇馆之宝”权利的,得益于几个组织机构的协调。对D6来说,通过同学社会网络获得运用图书馆资源的信息,通过在图书馆弥补了因社会阶层差异导致的信息差距,在图书馆和所在学校两个组织的活动中,D6通过成为义务宣传员,成为沟通两个组织网络和学校内部网络的一个中心节点。这无疑都改善了其个人信息世界状况。

由此可见,公共图书馆通过社会资本提升了组织间的信任、合作、互惠以及网络资源状况。社会资本存量决定了图书馆的组织活力和资源动员能力,而且关系网络的运用或者说组织嵌入于社会关系网络的程度,会在多方面影响组织运作的绩效。公共图书馆通过社会资本嵌入个人信息世界,维护了信息公平。

4.3 宏观社会资本与公共图书馆嵌入个人信息世界

宏观社会资本理论关注社会资本的网络在宏观的政治经济系统或文化与规范的系统之中的嵌入,在本研究中,将其界定为“国家—公共图书馆—个人”社会网络的互动。

我从农村来市区9年了,开始经老乡介绍在一个家电维修部学修家电,干了4年,出来自己干,到社区流动修家电。以前想进图书馆,感觉办一些手续很麻烦,而且忘记还书会罚款。大概前年吧,我在一个小区遇到市图书馆的宣传图书馆免费开放的政策,特别留意了一下。抽空去了,真方便多了,还能上网。发现了很多家电维修的书,真是对修家电有帮助。通过上网还学会了维修电脑和电子产品。长期这样流动修家电不行啊,要多读一些书,积累一些经验,开一家家电维修部。(D1,2013-8-17)

作为残疾人,我喜欢绘画。高中毕业后,开了一家绘画工作室。市图书馆从1998年通过社区了解我的情况后,送书、送资料,买纸、买墨、买颜料,教我上网,帮我提升了独立生存的能力。还将我作为帮扶对象,为我创业创造各种条件,帮我租房、协调办理各种手续等。我的愿望是把开连锁的绘画工作室,是图书馆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使我有了自信、事业有了成就。(D5,2013-9-12)

公共图书馆就是政府为了保障公民追求知识生活方式的知识权利而被提供的公共产品。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知识流动的场域,运行任何人使用,也成为拓展个人信息世界的动力,被整合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话语写进执政党的政治报告和作为公共政策加以推进,D1所谈的“免费开放的政策”指的是2011年2月文化部、财政部的《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这一政策重塑了公共图书馆与政府和读者的互动方式。而公共政策的变化促使公共图书馆与读者社会网络互动的变迁,信息不平等的消除使D1充满了美好生活的愿景。图书馆将D5作为帮扶对象,为其创业创造各种条件,既是公共图书馆历史精神的传承,又是以当地市委、市政府推动的创业活动为背景的,这一活动要求通过为创业人员提供政策、项目、科技和产供销信息等多种服务形式,对创业人员实施有效帮扶。这一互动体现了公共图书馆创造社会资本嵌入个人信息世界的过程是嵌入在更大的公共政策、社会历史文化之网中的。

这表明,社会资本体现出的是体制化的网络关系,是嵌入于特定的工作关系、群体关系和组织关系等日常的经济社会结构之中,并依靠制度性的关系得以加强。这种互动的过程也是社会资本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公共图书馆嵌入并改善了个人信息世界。

4.4 扩展性检验:寻求公共图书馆创造社会资本的动力

本段针对前面的论述做一些扩展性的检验,考察驱动公共图书馆创造社会资本嵌入个人信息世界的动力。公共图书馆是嵌入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和历史文化体系之中的,从以上案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出结论:首先,政府提供公共图书馆这样一种公共产品,保障公民的知识权利,并以此作为政府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能之一,体现了政府自身存在的正义性与合法性[24]。公共图书馆必须按照这一制度原理进行运作。第二,基于社群信息学的观点,在ICT的应用过程中,社区成员及集体的社会资本既是ICT有效运用的条件也是ICT投入的回报[25]。这一观点同样适合于嵌入于社区网络的公共图书馆,即公共图书馆受益于嵌入个人信息世界而创造的社会资本。第三,维护图书馆声誉。图书馆声誉是各利益相关者(馆员、读者、合作者等)根据所掌握的直接或间接信息对图书馆所做出的综合性评价[26]。公共图书馆服务的综合效应如服务理念、服务能力、服务效果、现代化程度等构成图书馆的服务声誉,以消除信息不平等来维护公共图书馆声誉的重要途径。第四,上述案例证实了布迪厄关于各种社会资本可以相互转换的论断,公共图书馆在创造社会资本嵌入个人信息世界过程中也汲取了自身发展所需的资源。

5.结论与讨论

本文的研究表明,公共图书馆通过创造社会资本嵌入个人信息世界,作为消除信息不平等的一个途径,是有效的和可操作的。基于这一命题,我们在三个向度上对个人信息世界理论做了检验和拓展:第一,社会资本为改善个人信息世界,消除信息不平等提供了动力。以个人信息世界分化作为逻辑起点为信息不平等提供了新视角,信息贫困的发生是由于信息主体受资源、机会、社会流动、教育模式等因素的限制,而社会资本为消解这些限制提供了社会网络资源。第二,社会资本为用个人信息世界界定、量化信息主体提供了一个参照标准。个人信息世界理论认为边界狭小、内容贫乏、动力残缺的个人信息世界反映着信息主体发展水平的低下和信息主体性的不足,而社会资本理论从整体性上还原了信息穷人与富人真实状态、资源获取路径、资源转换过程,从而为信息主体的划分提供了参照,丰富了个人信息世界理论。第三,社会资本是个人信息世界的核心话语之一。基于共同的理论渊源、公共物品性质和各类资本可转换的属性,个人信息世界分化所涉及的多维差距要求关注不同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社会资本在个人信息世界的内容、边界和动力要素的交互作用中不可或缺。

本文的研究具有政策性启示,公共图书馆通过创造社会资本嵌入个人信息世界消除信息不平等实现路径是:第一,完善公共图书馆制度。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是政府责任,包括制度供给和制度实施。在制度供给方面,能够保证公共图书馆治理活动向善治方向运行。当前最紧迫的是制定出台《公共图书馆法》,确立公共图书馆治理的基本制度规范,明确公共图书馆消除信息不平等的责任。制度实施包括是保障经费、规划和推进普及服务的责任。第二,拓展社会网络资源。公共图书馆要加强政府部门、社区和社会力量联动,与高校图书馆、专业教育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等进行合作,恰当定位,协同促进社会信息公平。第三,倡导社会包容。公共图书馆实现社会包容,要在资源的收集或剔除,尊重利用者的的隐私权、种性差别和个性差异,图书馆设施设计、布局、配置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尊重利用者,避免出现身份排斥、人格排斥、设施排斥和制度排斥。第四,完善内部治理。公共图书馆内部制度和工作者树立均等服务思想并通过绩效考核完善内部管理及公共图书馆评估体系;建立以ICT为支撑的信息资源共享体系,通过资源整合发挥整体优势;优化网络信息服务,通过提供参考咨询、资源建设、馆际互借、定题服务、信息共享等服务项目有效地利用ICT去定位、利用、组织、创造、传播和控制所需信息资源。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相关研究和实践的相对匮乏,对公共图书馆通过创造社会资本嵌入个人信息世界消除信息不平等进行的案例收集受到一定局限,对本文案例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是有限度的,需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这是我们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注释:

①按照学术惯例,对作为研究对象的机构和个人进行了匿名化处理。笔者事先告知被访者的研究目的,将访谈记录成文字并经受访者过目且签字同意。

参考文献:

[1]于良芝,刘亚.结构与主体能动性:信息不平等研究的理论分野及整体性研究的必要[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1):

4-19.

[2]于良芝.个人信息世界:一个信息不平等概念的发现及阐释[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1):4-12.

[3]Yu L.Towards a reconceptualization of the“information world of individuals”[J].Journal of Librarianship and Information Science,2012(1):3-18.

[4]袁咏秋,李家乔主编.国外图书馆学名著选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5]Hillenbran,Candy.Public Libraries as Developers of Social Capital[J].Australasian Public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2005(1):4-12.

[6]闫慧,孙立立.1989年以来国内外数字鸿沟研究回顾:内涵、表现维度及影响因素综述[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5):82-94.

[7]Norris P..Digital divide:civic engagement,information poverty,and the Internet World Wid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8]薛伟贤,刘骏.数字鸿沟的本质解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12):41-46.

[9]Dimaggio P.,et al.Digital inequality:from unequal access to differentiated use[M].Neckerman K.M.Social Inequality.Russell Sage,2004:355-400.

[10]闫慧.数字鸿沟研究的未来:境外数字不平等研究进展[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4):87-93.

[11]李刚,孙建军,傅丽萍.促进社会包容:美国社群信息学研究述评[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3):40-50.

[12]于良芝.整体性社会理论及其对信息不平等研究的适用性:以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为例[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1(1):1-9.

[13][美]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下)(2版)[M].邓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14][美]罗伯特·普特南,刘波,等译.独自打保龄:美国社区的衰落与复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5][美]林南,张磊译.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和行动的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6][美]凯特·威廉姆斯,赵丹丹译.伊利诺斯州的信息革命:社群信息学视角[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3):49-62.

[17]Preer,J.Where are libraries in Bowling Alone?[J].American Libraries,2001(8):60-63.

[18]蒋永福.社会包容:现代公共图书馆的使命[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6):4-9,55.

[19]闫慧.社会资本对社群数字不平等状况的影响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0(5):2-6,11.

[20][美]斯沃茨,陶东风译.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1]范并思.公共图书馆精神的时代辩护[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2):5-11.

[22]Turner,Jonathan H.The Formation of Social Capital[A].Social Capital:A Multifaceted Perspective[C].Partha Dagupta&Ismail Serageldin,Washington,DC:The World Bank,1999.

[23]Lin,Nan;Cook,K.;Burt,R.S.Social Capital:Theory and Research[M].NY:Aldine-de Gruyter,2001.

[24]蒋永福.政府与公共图书馆——关于图书馆制度的一种规范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4)17-21,33.

[25]于良芝.Community Informatics的“西学东渐”——期待与思考[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3):63-67.

第9篇:个人信息论文范文

摘 要:信息论与编码是信息类科学的重要课程之一。针对信息论与编码课程理论性强、概念抽象等特点,从教学方法形象化方面对如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了探索。采用的形象化教学方法有:与时代背景结合、引导式提问与激发式提问相结合、图片与视频相结合、与学生互动等。通过课堂实践,教学效果明显改善。关键词:信息论与编码 理论教学 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b)-0185-01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极大的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作为研究信息传输、存储和处理的科学,“信息论与编码”已成为大专院校电子、信息、通信类等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信息论与编码”是信息科学和技术中的基本理论,在各个学科中的地位重要,该课程的分析方法主要有概率论及数理统计[1]。该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概念抽象、涉及面广、对数学基础要求高等特点[2]。但是,复杂的数学公式及推导过程和抽象的概念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进而失去兴趣和学习的动力。针对上述提及的“信息论与编码”在理论教学上面临的一些问题,本文对该课程的一些形象化教学方法进行探索,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1 结合时代背景紧密结合信息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当前信息时代的特点进行课堂授课。为了让学生对“信息论与编码”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课程进行介绍:信息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信息论的研究内容、信息论的发展过程以及当前研究方向、信息论与哲学等。首先介绍信息论产生的时代背景。1948年,美国科学家香农发表了题为“通信的数学理论”的学术论文,宣告了信息论的诞生[3]。第二年,他又发表了论文“噪声下的通信”。在这两篇论文中,香农建立了一般通信系统的模型,用数学表达式描述了信息量和信源熵,解决了信道容量、信源编码、信道编码等通信技术的关键问题。其次介绍信息论的研究内容。与学生互动式讨论对信息的认识、信息的特点等,加深对信息的认识,使学生对信息的认识从感性上升为理性。更进一步,将信息论分为狭义信息论和广义信息论,并分别介绍各自的研究内容。然后介绍信息论的发展过程以及当前研究方向。信息论要成为一门学科,需要很多的研究工作,香农的工作对信息论具有里程碑意义。但是,乃奎斯特、哈夫曼等很多人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介绍一些科学家的具体研究内容和贡献。接着,介绍信息论当前的一些研究方向,比如:在通信、信号压缩、信号传输等领域的研究动态。最后,从哲学角度介绍对信息论的认识。探讨信息论与信息科学中的哲学与方法论问题[4]。从哲学角度来认识信息的实质,分析信息与能量、物质的关系,并分析信息与反映、意识、认识论的关系等。使学生的认识上升到哲学高度。通过这个学习过程,教学生学会全面分析问题、认识食物,并把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还可让学生认识到从事科研的价值,并鼓励他们从事科研工作。2 引导式提问与激发式提问相结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可以采用一些问题作为导引,使学生能够抓住课题学习的重点。利用引导式提问,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比如:在介绍信息量之前,对全体同学提一个问题,“找一个同学回答一个问题”请问这一句话的信息量是多少?如果对信息量的概念有所了解,那么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如果不了解,可能不知如何回答,但是带着这个问题,学习信息量时学生就会随学随用,很容易把刚才的问题给解决了。由于积极的思考,学生学得的知识将更深刻,应用会更灵活。利用激发式提问,设置一些特殊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产生一些新的想法、主意等。比如:在介绍香农对信息论的贡献时,可以问学生“香农对信息论有重要贡献,在当今信息时代你能对该学科有何贡献?”或者“你能否成为一个学科的创始人?”等问题。3 图片与视频多媒体教学可以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节约传统板书的时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5]。根据信息论与编码这么课程的学习,可知图片可以比文字提供更多的信息量。虞湘宾等人[6]主张利用多媒体的优点,通过概念浏览、动态演示及典型例题分析等,将课程的教学难点和重点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开阔学生思路与视野,提高学习兴趣与热情。视频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深受学生的喜爱。课上播放一些与课程有关的短小视频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可以播放一些知识大爆炸、无线通讯、深空探测等方面的小视频,并进行相关讲解。另外,在课间休息时,给大家播放一些小视频或有趣的ppt。在缓解大家的疲劳的同时,活跃课堂气氛。4 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的教学过程,让其成为真正的教学主体。对于信息论与编码这门课,我们采用了两种方法与学生进行互动。一是在课上留出几分钟时间,让几个学生给大家复习以前学过的某些章节的知识。根据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学习的知识需要及时的复习。通过学生的复习,既可以检验教师讲课的效果,也是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又可以督促学生课下及时复习。二是课上留出几分钟时间进行教师与学生角色互换,找学生针对特定的问题给大家进行讲解,或者针对某些章节的知识点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则坐在下面听讲。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角色互换是一种教学方法,已成为一种教学理念。笔者曾在课堂上使用了此方法,效果很好,课堂气氛比较活跃。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认为学生站在讲台担当教师的角色,可以更好的吸引其它同学的注意力,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等好处。5 结论本文对信息论与编码教学方法形象化方法进行了探索,采用了与时代背景结合、引导式提问与激发式提问相结合、图片与视频相结合、与学生互动等方法。通过课堂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上述方法是初步尝试,由于该课程的理论性很强,在今后的教学工作还需要探索更加有效的形象化教学方法。参考文献[1] 沈希忠.信息论与编码教学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1):186-187.[2] 郎东革,包妍.“信息论与编码”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34):72-73.[3] 陈运.信息论与编码[M].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4] 王雨田.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与哲学[M].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5] 高博,钱志鸿,杨晓萍.“信息论与编码”理论与实验教学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4):100-101.[6] 虞湘宾,徐伟业.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3):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