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岁月的礼物范文

岁月的礼物精选(九篇)

岁月的礼物

第1篇:岁月的礼物范文

岁月对于每个人都很公平。一年一年会在每个人身上留下痕迹,明显的或者不明显的,外在的或内在的。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只是似乎很多人都不愿意去接受那份岁月的馈赠。

刚出生的婴儿是皱皱的。但时间会帮他们抚平肌肤,给他们光泽水润。很难有人能抗拒婴儿那粉嫩的肌肤,总有人看到漂亮的小宝贝就会忍不住去捏捏,亲亲。男孩慢慢会变成小正太,女孩也会成为小萝莉。他们渐渐变得漂亮,也渐渐的有了自己的想法。再慢慢地小正太会变成英俊少年,小萝莉也会成为美丽少女。他们懂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开始懂得去展现自己,释放自己的光芒。那轩昂的气宇,那四射的活力让人心激荡。但是年轻也意味着莽撞,意味着冲动,意味着做事不周全需要别人给他善后,也会给别人增添很多麻烦。再经过岁月的洗礼,小年轻终究也会人到中年。岁月会苍老了容颜,却会给人一双深邃的眼睛。经历了风霜也渐渐懂得人情世故,身上的芒刺也会被打磨得不再锋利,却知道了该如何去做一个相处起来让别人舒服而又可以保护的人。中年那份淡定而又举重若轻的优雅气场是年轻人永远无法比拟的

再接下来,再接下来,人的身体状况慢慢走下坡路,皱纹慢慢在脸上堆积,但是却对事情看得越来越准。岁月是把杀猪刀,毁了精致的容颜;岁月也是一把艺术刀,刻出深刻的心灵,刻出动人的灵魂。只要灵魂不曾衰落,那眼角的鱼尾纹一样的惊心动魄。即使是步履蹒跚的老人,那一脸的慈爱安详亦是动人的风景,让人无比踏实,安心。

只是,岁月的礼物很贵很贵,生命中有多少人无法承受之轻。

只有经历了风风雨雨却依然不放弃,丰富心灵的人才能够收到这份礼物。

第2篇:岁月的礼物范文

是一位爱送礼物的姑娘

她会悄悄落在你身旁

趁你不注意

把礼物丢在你手上

我收到岁月的礼物

头发变得长而浓密

我收到岁月的礼物

脑子装进许多知识

我收到岁月的礼物

行为举止优雅端庄

岁月的礼物使我得到伙伴的祝福

岁月的礼物使我实现父母的期盼

第3篇:岁月的礼物范文

不知不觉,我以出落成一个小大人了,脱离了原本幼稚的轨道,如穿越时空般的让自己的内心成熟起来。回首望望学子学妹们那无忧无虑的笑,那幼稚的问题却总会把我带入回忆中。何曾几时,我也像他们一样幼稚,不懂世间的事,也不需要懂,更不想懂,可现在的我懂的让大人们吃惊,让同龄们羡慕,也许我是被生活折腾的吧!

同龄们羡慕我,我却羡慕他们,他们说我傻,我说他们不懂。

因为你想懂得太多,想要早点领取时间在岁月中留下的第一份礼物,于是你就折腾生活,生活也就折腾你,所以,你便在不知不觉中成熟了,然而就当你跨进成熟的轨道,以时刻要观大局的限制去看世界时,你就会发现,你错了,因为你已经失去了任性的选择,躲起来的可选性,你必须在这个陌生的世界中不断竞争,不断磨练自己,社会是充满竞争的,偷懒会永远停在远点,甚至脱离轨道。于是你的生活欢笑的存在不是必然的了,时时刻刻都会有一些很矛盾的问题让你来想,让你被时间追赶,被压力挑战,所以,你必须迈向社会,找到你自己,靠竞争去赢得技能,换取经验,来击败压力,等待着时间在岁月中留给你的第二份礼物!

第4篇:岁月的礼物范文

【正月简介】

人们通常把农历一月称作“正月”,这是因为在中国古代,每年以哪个月为第一个月,各朝代都不相同。夏朝以一月为第一个月,商朝以十二月为第一个月,周朝又以十一月为第—个月。这些朝代每改正—次月份顺序,就把改变后的第一个月称作“正月”、“正”是改正的意思,直到汉武帝时才最后确定农历一月为正月,一直通行到现在。

为什么“正月”的“正”字,又都读成“征”的音呢?这里面也有个缘故;秦始里名字叫嬴政,他统一天下后,嫌“正”字读音与他名字中的“政”字相同,犯忌讳,就下令把“正月”一律念成“征月”,不然就杀头。从那时起,“正月”的“正”字,就读了“征”字的音,也一直延续到现在。

【适合年龄】3岁—6岁

【参与人】母亲、父亲、孩子

【地点】户内/户外

【节日导语】

新年到,锣鼓响,除夕夜里喜洋洋……平日里忙忙碌碌,终于可以在过年的这段假日里静下心来和宝宝好好相处。啊,想和宝宝一起做的事太多了:给他讲有关年的传说;带他上街采购年货、给家里的长辈买新年礼物、给宝宝买新衣;在家一起打扫卫生、贴对联、包饺子、唱儿歌。在基本保持孩子生活规律不变的前提下,不时带他出去逛逛街、串串门,看别人怎么过新年,也借机锻炼、培养一下他的社交能力。我们要带给孩子的是一个动静结合、健康快乐而充实的新年。

【节日套餐】

准备节日礼物

春节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买节日礼物,送给亲朋好友。在买礼物的时候,你不妨带上宝宝,让他帮忙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挑选礼物。宝宝可能还不会挑选东西,这时你可在一旁加以引导或提一些建议,如:宝宝拿了一支玩具枪作为给爷爷的礼物,可以告诉他:“这是宝宝玩的东西,爷爷是老人,我们不如买件衣服给爷爷吧!”有过多次这样的经验后,宝宝就会逐渐学会如何给别人买礼物,从而促进宝宝社会性的发展。

装扮家居

为了增添过年的气氛,对家居环境进行一些装扮是必不可少的3,这可是令宝宝大感有趣的活动哟!你可以和宝宝一起布置家居,如贴一些窗花,挂纸鞭炮、灯笼,摆放鲜花等。但注意要让宝宝做他力所能及的事,如插插花、给花浇浇水、递递东西等。

拜年

从正月初一开始,你如果带上宝宝去给亲朋好友拜年,宝宝可能会乐不可支。

·拜访亲人。“回家看看”时,记得带上为老人精心挑选的礼物,同时教会宝宝说一些祝福老人的礼貌用语。

·拜访朋友。节日里朋友聚会时不要忘了宝宝也有交往的需要,请一定给小朋友的“聚会”多提供方便,如:给他们单独的时间、空间,提供玩具、食物等必要的条件。

·过年时,宝宝会收到压岁钱,你可以抓住春节这个最佳时机,教给宝宝一些理财的实用知识。你可以试着让宝宝自己支配他的压岁钱,如带宝宝去商店,买他喜欢的玩具,让他在公共汽车上替你投币等。你还可以教宝宝把一部分压岁钱存起来,为以后可能的支出做准备,给宝宝买一个他喜欢的储蓄罐,或带他到银行开个帐户把钱存起来。

回忆节日

春节的活动丰富多彩,春节过后,您可以和宝宝一起将参加的活动梳理一下,表扬并强化宝宝在这期间好的行为。如将春节的经历,通过绘画的形式画下来;也可以宝宝口述,妈妈笔录下来,使过年的美好回忆深深地留在宝宝的记忆里。

第5篇:岁月的礼物范文

内容摘要:本文从传统节庆形成的过程入手,对上古及汉魏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及民众精神生活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着重于这些因素对节庆形成的积极作用。之后对汉魏时期初步形成的传统节庆体系进行解析,深入分析了传统节庆对古代民众文化生活的重要意义,为现代旅游节庆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具体参考。

关键词:传统节庆 农耕生活 古代文化

古代节庆伴随传统农耕生活产生

(一)史前至上古时期形成的岁时观念起源于先民谋生和成长的生活感受

根据古文字专家的考证,“岁”是上古的一种斧类砍削工具,是一种收获作物的工具。而卜辞中则将杀牲称为“岁”,主要是因为当时是一年一熟制,每年收获一次,收获之后,人们要进行杀牲祭神,“岁”又成为一种祭祀名称。这种每年一度的丰收祭祀活动,将自然时间分成了不同的时间段落,因此,岁收之“岁”与岁祭之“岁”就逐渐演化成为特定的时间段落标记,岁也就转变为年岁之“岁”。

(二)岁时年度周期的时间标志为古代农耕生活提供指导

岁时是人们在实际的生产生活经验中逐渐生成的时间观念。从气候上讲,寒来暑往的气候变化,易于使人们有寒暑二时的经验。从谋生活动来看,人们在采集与农作经济的生活形态下产生一年两季的时间划分,植物的春生秋杀,农作物的春种秋收,强化着人们的岁时观念。

岁时来源于自然节律的感受和自然时序,调整了人与自然的功能,通过岁时节气的确立使人们顺应自然时序,安排农事生产及民众生活。

(三)岁时祭祀仪式反映了古代先民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状态

上古社会人们对自然的依赖远大于后世,自然节律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与社会生产密切关联的岁时必然成为人们首要关注的对象。但当时人们生存技术落后,认识水平有限,他们试图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及有限的思维去理解日常遇见的生活问题,于是在岁时的观念中也就有了原始宗教的性质。人们将与天时相应的时间点视为神秘的节点,用祭祀活动愉悦天神、襄助人事。人事严格对应天时,四时八节的祭祀活动,依据日、星的位置、神灵的属性、物候情况、节律时数等等安排相应的服色、居室、饮食及祭祀仪式。

祭礼大都在时季的节点上举行,而岁时时季的观测与确定都是由执掌政教权力的巫官或王者所控制(上古人们认识到自然的力量,但人们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自然,认为外部世界与人文社会是混融一体的,人时与天时合一,天时的秩序也就是人间的秩序。而掌握天时观测与确定的王者作为社会集团的代表负责天时与人时的转化),并为王官的社会统治服务,这体现了上古岁时的政治特性。后来形成的《月令》成为王官时代的岁时政治体系,从孟春开始,季冬结束。在四时的孟仲季月的月度时政叙述中,天文、神灵、动物、音律、术数、味道、气息、祭祀、物候、天子居室、服饰、饮食、器用等都是首要叙述的内容。其次是月度的政事活动,包括宗教祭祀、农事安排及其他政令。

节庆发展集中体现同期民众社会生活与精神文化的大变革

一是汉魏的社会大变革成为岁时向节庆转化的关键因素,节庆的世俗性质得到增强。

在先秦的季节礼仪中,人们关注的是农事顺遂,人民免于时疾、子孙繁衍和族属安宁,虽然先秦的季节礼仪属于集团性的宗教政治活动,但其关心的问题却逐渐从天神转向人事。

从岁时信仰性质看,秦汉以后岁时信仰与上古岁时信仰比较已出现性质的局部改变。时令祭祀虽然依旧是节俗的主要内容,但已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服务于民众日常生活的世俗性质,岁时中的人文因素多于自然宗教因素。

《四民月令》是反映汉代庄园生产生活时序观念的一部重要著作,记载了人们依照二十四节气的时序安排庄园生活。以三月为例:“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谷雨中,蚕必生,乃同妇子,以勤其事。”可见其对自然之时十分重视。

二是秦至西汉前期,岁时信仰表现为对天神信仰的泛化,鬼神性格趋于世俗,上层对天道祭祀的垄断也逐步削弱,传统节庆观念初步显现。

随着汉朝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天时信仰的态度发生变化,秦汉时期阴阳五行思想全面深入民众社会,人们从一切顺从王者掌握的天时演进到根据阴阳五行的特性主动选择时日,从集团的季节性自然宗教祭仪分化为上层少数人的王朝时间典礼与一般社会成员乡里家族的岁时祭祀习俗。在阴阳五行的时间框架下进行求吉避害的个人与社会活动,使人们可以不借助他人直接面对各式自然神灵和先人之灵。

伦理纲常的道德律令在统治者的反复灌输与现实的社会激励机制之下,逐渐为社会普遍接受。岁时信仰在走向世俗化的过程中也逐渐由自然伦理转向人世伦理,人神的崇拜与人祖的纪念逐渐成为岁时信仰的核心。

三是岁时的政治意义在经过西汉统治阶级的重新改造并注入新的思想后,其功能也从社会规范转向社会服务。

汉初的政治家主张尊重伦理道德价值,关心民生疾苦,对民众社会生活干预较少,民众岁时生活自主进行。秦汉《日书》中大量记载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内容,如:五谷栽、树木种植、裁衣、沐浴、婚嫁、祀亲、登高、出行、出货等,可以看出传统的月令时政在秦及汉前期受到漠视。

东汉后期的《四民月令》则以庄园民众生活为中心,是地方民众日常生活的时序安排。在叙述语气上相对平和,虽然有少量的劝导语言,但大多是一种提醒,告诉民众某一季节到了可做某事。时令的政治、神秘性已明显降低,月令对于民众来说已经由社会规范变为社会服务。

岁时节庆萌生于上古时期,根据古代先民对时间性质的理解,当时只有服务于原始宗教与原始生产需要的季节性祭祀活动与农事仪式。进入夏商以后,随着部落联盟国家的出现,原始自发的岁时活动逐渐上升为部族或国家的岁时礼俗,掌管着社会权力的统治阶层利用月令祭仪,支配与垄断着民众的岁时生活。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政治、社会、文化的统一时期,是中华本土文化基础确立的时期,作为中国人时间生活标志的节庆,此时也确定了它的主干体系。岁时节庆从时间意义来说,是社会生活节奏与自然节律协调的产物。岁时节庆体系的确立是中国民俗生活的一个重要进步,它为中国广大民众提供了表达自己情感、意愿的时机,为社会上下层的沟通与联系提供了条件,为民族文化的协调与发展开辟了新途径。

汉代中期以后传统节庆体系初步形成

(一)有确定的节日名称、相对固定的节日时间与相应的节日习俗

节日祭祀活动在脱离了王家控制成为社会活动之后,就需要公众的参与,社会成员的空闲时间是节日祭祀活动顺利展开的时间保证。汉武帝时期确立的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二十四节气与月份对应关系基本确定,合乎农事规律,便于农耕生活,使传统节日的时间适应了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需要,同时节日的分布、节期的长短较为均匀。历法的确定使传统岁时节日有了较为固定的时间,也为新节日的形成提供了时间条件。

汉中期后形成的节日主要有:

正日(又称岁首,正月旦,即正月初一),朝廷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普通民众祭祀祖先,礼敬尊长。

立春,在汉代仍然是王家迎时气的日子,在地方,立春迎春习俗有着较浓的民间气息,东汉县邑以下的迎春习俗是:“立春之日,皆青帻,迎春于东郭外,令一童男冒青巾,衣青衣,先在东郭外野中。迎春者至,自野中出,则迎者拜之而还,弗祭。”其他“三时不迎”。

社日,是秦汉时初兴的节日,它在唐宋以前是中国乡村社会的传统大节。社为土神,《说文》:“社,地主也。”社祭发端于先民对土地的崇拜与膜拜。

上巳,起源于古代的春季招魂祓除的巫教活动,上古居民冬季聚族蛰居,在暖风融融的暮春时节,人们走出冬季的栖息地,到流水旁,祓除秽气,这个在水上清洗的“疗生疾之时”。“巳”是“福”的意思。

寒食,寒食是汉朝新出现的民间节日,寒食节俗起源于太原,为纪念介子推被焚身亡的传说。

夏至,仲夏之月,万物方盛,夏至是全年日照时间最长的一天,也是阳气盛极而衰的时日,从此日起,阴气滋生,阴阳的态势发生逆转。因此人们对这样的日子很在意,采取特别的节俗以保障人生顺遂。夏至节俗礼仪中重视对门户的防守,阴气的生长意味着鬼邪力量的增长,所以要把好门户。

伏日,秦汉新起的夏季节日。伏为伏祀,是一种盛夏禳除暑热毒气的巫术仪式。东汉时期有“伏日万鬼行”的说法,所以“尽日闭不干他事”,之后,伏日有了庆祝的意味,“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羔,斗酒自劳”(《汉书》卷66)。

秋社,是八月的节日,时间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人们以新收的黍谷与小猪一道祭祖,第二天祭墓。在六朝时期有八月旦,八月十四采百草头露治眼疾的习俗。

九月九日,在汉朝处于初步形成的节日,与上巳对应。

十月朝,秦汉时期节日。秦“以冬十月为年首”(《史记•封禅书》),汉朝沿用,直到汉武帝太初元年改正月为岁首。

冬至,是中国古代大节。冬至是时气的起点,二十四气始于冬至,所以传统计算时令的基点是冬至,冬至作为新岁之首,自然容易被人作为预知未来人事、年成的特殊时间,一如岁首元日。

腊日,汉代与正旦齐名的盛大节日,汉人常“正腊”并称。腊节起源于上古的岁终大祭,《礼记•郊特性》称:“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蜡祭之礼是一年中隆重的神灵献祭仪式之一,是祭祀周期的终点也是重点,有着催生新时间的特殊意义。

(二)不同节日有其特定的饮食与娱乐

节日饮食的传统来自上古四时荐新的祭祀礼俗与食以体政的“会食”礼俗。汉魏节日饮食已大致确定了中国节日饮食的习俗传统。

春季节日饮食以助生为主,如春韭以鸡蛋相配,韭是易于发生的植物,正月最先萌芽生长,卵为生命的源头。

夏季饮食侧重长养,食新麦、鲜瓜与干鱼,以应节气。

秋成时节以成熟的黍米与小猪配合祭祀祖先是先秦的礼俗。

冬季节日饮食以滋养为主,东汉在冬至日以黍米与羊羔祭祀,祭神的食品自然是人们享用的食品,冬令食品主要在于助补人体的阳气,黍与羊羔正具有这样的食性。

汉魏节日娱乐往往以宴饮的方式体现,对于食物并不丰富,民众生活单调的古代百姓来说,岁时节日意味着一个定期的物质与精神的补充机会,同时中国人的家族生活培养了中国人的亲情意识,“以饮食之会亲族兄弟”的传统成为汉魏节日民俗及传统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上可知,上古的岁时节日是古代民众在农业活动与社会生活过程中对时间的一种直接感知结果。传统节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体现了古代民众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了解和掌握的过程。传统节庆是对传统农耕生活关系的重要调剂。传统节庆的形成和发展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民众思想、伦理、价值形成的过程。

因此,传统节庆来源于华夏农业社会生活,又将传统文化的精神渗透于不同节庆活动的各类仪式中,成为古代民众生活的一面镜子。

参考文献:

1.萧放.岁时―传统民众的时间生活[M].中华书局出版社,2002

2.刘晔.后汉书•祭祀中[M].中华书局出版社,1987

3.应邵.风俗通义•序[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4.缪启愉.四民月令辑释[M].农业出版社,1981

5.秦永洲.中国社会风俗史[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6.周公.周礼•春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7.刘晔.后汉书•礼仪中[M].中华书局出版社,1987

8.宋兆麟,李露露.中国古代节日文化[M].文物出版社,1991

9.刘晔.后汉书•礼仪上[M].中华书局出版社,1987

第6篇:岁月的礼物范文

我们有一个好妈妈。每次母亲节我都会问妈妈喜欢什么?想要什么礼物?可是她总是笑笑,从来没有和我们要过礼物。她常常跟我们说,我们在学习上的不断进步就是给她最好的礼物。所有我们都很努力的学习,一直想着现在既然还没有能力赚大钱买贵重礼物,那就努力的去做我们可以做到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回报她。

岁月匆匆,我们在长大,在这同时我们也不断收到一滴滴的汗水所汇成的母爱之礼。它时而宛如一股股清泉,时时刻刻湿润着我们身体的每一个角落;时而是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的身心,即便有时会被乌云遮掩,但温度却不减;时而化作空气,紧紧的包围着我们,一举手,一投足间到处都是它的存在。

随着时间的长大,我们也慢慢知道,除了学习之礼可以回报,还可以在假期帮妈妈做些家务,为她粗糙的双手递去一双手套,在她做家务累得满头大汗时递上一条毛巾。在她苦闷烦恼时为她讲述一段有趣的故事,在吃完她做的美味可口的饭菜后帮她刷刷盘子洗洗碗等等。

第7篇:岁月的礼物范文

岁月之歌——前奏

奶奶是我最依赖的人,小时候,我总是依靠在奶奶的怀里,听着奶奶给我讲我年幼时丫丫学语时的情形:大人说什么,我就像复读机一样不断地重复,一遍又一遍,跟着电视上的声音一起”唔啦……唔啦“的乱讲一气,然后哈哈大笑,尽管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虽然这些事我已然忘却,但我能想象得出,这,是岁月之歌的前奏。

岁月之歌——启奏

上学了,面对着陌生的校园、早就期盼着的校园,心里满满的全是期待。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左看看右望望、和同桌说着乱七八糟的东西、互相拍打着玩闹,上课和老师一起做着无聊但又开心的游戏、一遍又一遍的朗读课文。我听到了岁月之歌已然响起。

岁月之歌——高潮

一次,老师说要开家长会,并且要让我们领悟感恩,所以让我们为父母写一封感恩信,还要送给父母一件小礼物。我用稚小的手、感恩的心、和歪歪斜斜的字以及稀里哗啦的语言写了一封超长的信。然后,我又用不知在哪捡来的贝壳和在破箱子里扒出来的小铃铛用线穿起来,做成了一个……就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的“精美小礼品”。

家长会时,我把信和“小礼物”拿出来给妈妈看时,妈妈先是吃了一惊,然后,开始读信,起初,妈妈眼里含着欣慰,嘴上挂着抹不去的微笑。不知何时,那苍老的眸子里闪出了泪花,眼泪调皮的从那嵌着皱纹的眼眶中跳出,顺着脸颊,一串串的滑落,但,那嘴角的微笑迟迟未落。在后来的互动中,妈妈抱着我一边哭一边说着什么……我记得也不太确切了。但是我清楚的记得,妈妈一直把我送的“精美小礼品”当宝贝一样珍藏着。我感受到,这,是岁月之歌的升调,岁月之歌的高潮。

岁月之歌——低谷

一次考试,心里很是没把握。成绩出来后,果然--考砸了。我脑海中时不时的浮现出考试的成绩,心里有说不出的失望,说不出的伤心。我开始厌学、弃学。以致我的成绩一败涂地。我看得到,这,是岁月之歌的低谷。

岁月之歌——回升

自那之后,同学和老师看出了我的变化,都纷纷鼓励我、帮助我,老师也找我谈了话,给我了极大的鼓励,我豁然开朗,不但找回了丧失殆尽的信心,并且用信心把心房填得满满的,从老师同学们鼓励的话语中,我听得出,这,是岁月之歌的回升。

第8篇:岁月的礼物范文

明堂之争始于东汉,其时已有所谓今礼、古礼之别,许慎《五经异义》云:

今戴礼说《盛德记》曰:“明堂者,自古有之,凡九室,室四户八牖,共三十六户七十二牖。以茅盖屋,上圆下方,所以朝诸侯,其外有水曰辟雍。”《明堂月令》说:“明堂高三丈,东西九仞,南北七筵,上圆下方,四堂十二室,室四户八牖,其宫方三百步,在近郊三十里。”讲学大夫淳于登说云:“明堂在国之阳,三里之外,七里之内,丙巳之地,就阳位,上圆下方,八窗四闼,布政之宫,故称明堂。明堂,盛貌,周公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五精之神,太微之庭中有五帝坐位。”古《周礼》《孝经》说:“明堂,文王之庙,夏后氏曰世室,殷人曰重屋,周人曰明堂。东西九筵,南北七筵,堂崇一筵。五室,凡室二筵,盖之以茅。周公所以祀文王于明堂,以昭事上帝。”许君谨按:“今礼 古礼各以义说,无明文以知之。”[4]

所谓“今礼”是指东汉的明堂制度,《礼图》云:“建武三十年作明堂 ,明堂上圆下方,上圆法天,下方法地,十二堂法日辰,九室法九州。”[5]这个制度最早见于《大戴礼记·盛德》(今本在《明堂》篇)。所谓“古礼”是指《周礼·考工记》所载之五室明堂之制。

对于两种明堂制度的来历,许慎认为“无明文以知之”,对此郑玄加以反驳,他说:

《戴礼》所云,虽出《盛德》篇,云九室三十六户七十二牖,以秦相吕不韦作《春秋》时说者所益,非古制也。‘四堂十二室’,字误,本书云‘九堂十二室’。淳于登之言,取义于《孝经 援神契》说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曰明堂者,上圆下方,八窗四闼,布政之宫,在国之阳。帝者谛也,象上可承五精之神,五精之神实在太微,在辰为巳,是以登云然。今汉立明堂于丙巳,由此为之。周人明堂五室,是帝各有一室也,合于五行之数,《周礼》依数以为之室,德行于今。虽有不同,时说炳然,本制著存,而言无明文,欲复何责?[6]

按照郑玄的说法,五室是周人的明堂制度,九室是秦人的明堂制度,五室显然早于九室。这个看法对后世的影响很大,阮谌《三礼图》云:

明堂者,布政之宫,周制五室,东为木室,南为火室,西为金室,北为水室,土室在中。秦为九室十二阶,各有所居。[7]

《礼图》:秦明堂九室十二阶,各有所居。[8]

并且,由于五室之制早于九室之制,故后世论明堂制度者,多以五室为是。袁翻《明堂议》:

明堂五室,三代同焉。配帝象行,义则明矣。及《淮南》《吕氏》与《月令》同文,虽布政班时有堂个之别,然推其体例,则无九室之证。 明堂九室,著自《戴礼》,探绪求源,罔知所出。而汉氏因之,自欲为一代法。[9]

贾思伯云:

窃寻《考工记》虽是补阙之书,相承已久,诸儒著述无言非者,方之后作,不亦优乎?且《孝经 援神契》《五经要义》旧《礼图》皆作五室,及徐刘之论同《考工》者多矣。[10]

类似论者尚有不少,直至近人王国维作《明堂庙寝通考》,仍以五室为是,九室为非。

对于郑玄的以九室明堂为秦制的说法,也有学者表示不同意见。牛弘曾条列古代有关明堂的文献,在谈到记载着“九室十二堂”的《明堂月令》时,他说:

今《明堂月令》者,郑玄云是吕不韦著《春秋十二纪》之首章,礼家抄合为记,蔡邕 王肃云周公所作,《周书》内有《月令》第五十三,即此也,各有证明,文多不载。束皙以为夏时之书。刘?云:‘不韦鸠集儒者,寻于圣王月令之事而记之,不韦安能独为此记?’今案不得全称周书,亦未即可为秦典,其内杂有虞夏商周之法,不韦安能独为此记也。[11]

牛弘对以往争论的态度是公允的,他认为九室明堂有其来源。

平心而论,尽管前人对明堂制度的讨论已很多,但即便今日,要判定上古明堂是五室抑或九室还很困难,记载两种明堂制度的文献都是春秋战国以后的,不足以说明西周或更早时期的明堂制度。考古学所得的古代建筑遗迹也没有五室或九室的样子。先秦文献中唯一的明堂实例见于《孟子》,顾颉刚先生已指出,这个明堂实际上就是太室,[12]也就是王国维先生的文章中大量引用的铜器中的大室。《孝经援神契》云:“明堂之制,东西九筵,筵长九尺也。明堂东西八十一尺,南北六十三尺,故谓之太室。”[13]是明堂即是太室,本只一室。西汉武帝时,欲造明堂,但无人知道具体的明堂制度,齐人公玉带献黄帝明堂图,所绘为一室明堂。[14]直至唐代,仍有人认为明堂只有一室。[15]笔者以为,彻底弄清三代明堂问题,时机尚未成熟,但笔者相信西汉以前的明堂既非五室,亦非九室,也没有后世的关于明堂制度的争议。明堂的五室与九室之争是从东汉开始出现的。 对于后世关于明堂的激烈争论,笔者以为他们各有证据,厚此薄彼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笔者想做的是先弄清学者所争论的两种明堂制度的来历。

首先看古人对明堂制度的解释。古人对明堂的解释,不论是五室明堂还是九室明堂,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将明堂与天地四时联系在一起。

《大戴礼记·明堂》:明堂者,古有之也。凡九室,一室而有四户八牖,三十六户七十二牖。以茅盖屋,上圆下方。

《礼含文嘉》:上圆象天,下方法地,八窗象八风,四达法四时,九室法九州,十二座法十二月,三十六户法三十六气,七十二牖法七十二候也。[16]

《三辅黄图》:明堂所以正四时,出教化,天子布政之宫也。黄帝曰合宫,尧曰衢室,舜曰总章,夏后氏曰世室,殷人曰阳馆,周人曰明堂。先儒旧说,其制不同。称九室者,取象阳数也,八牖者阴数也,取象八风,三十六户牖,取六甲之文,六六三十六也。上圆象天,下方法地。八窗即八牖也,四闼者象四时四方也。五室者,象五行也。皆无明文,先儒以意释之耳。

《礼记外传》:五室象地载五行也,五行生于四时,故每室四达,一室八窗。[17]

牛弘:今检明堂必须五室者何?《尚书帝命佥》曰:“帝者承天立五府,赤曰文祖,黄曰神斗,白曰显纪,黑曰玄矩,苍曰灵府。”郑玄注:“五府与周之明堂同矣。”且三代相沿,多有损益,至于五室,确然不变。[18]

从上引文献看,两种制度似乎与某种思想有关,并且各有来源,尤其是五室明堂,它显然和五行思想有关。《汉书·艺文志》云:“数术者,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职也。”则明堂中还包含数术的因素。地下文物与文献的不断出土,证实了我们的推测,尤其是郭店楚简《太一生水》的出土,为我们理解两种明堂制度的来历提供了契机。

[二]

首先抄录《太一生水》原文:

“大一生水,水反辅大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大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寒热。寒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故岁者,湿燥之所生也。湿燥者,寒热之所生也。寒热者,[四时之所生也]。四时者,阴阳之所生[也]。阴阳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大一之所生也。是故大一藏于水,行于时,周而又[始,以己为]万物母,一缺一盈,以己为万物经。此天之所不能杀,地之所不能埋,阴阳之所不能成。君子知此之谓[口,不知者谓口。口]”[19]

学者对这段文字中的概念已作了很多研究,从他们的研究中可以发现,这些概念在传世文献中均可找到,并不生疏。问题在于这些概念在不同文献或同一文献的不同上下文中的含义都有差异,尤其是太一和神明两个词。我们认为孤立地研究这些概念的含义是困难的,只有弄清这篇文献的主体内容与中心思想,才有可能正确理解其中的概念的含义。

论者多谓《太一生水》为又一种宇宙生成模式, 笔者认为不妥,《太一生水》表述的内容和《老子》四十二章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模式有根本不同。 在《太一生水》模式中,太一并不直接生成万物, 万物独立于太一通过生水 生天地 生神明 生阴阳 四时 寒热 湿燥等一系列生成环节而成岁的过程之外, 这在《太一生水》本文中表述得很清楚。在前面叙述的太一成岁而止的过程中,没有提到万物,而下文却说“太一藏于水,行于时,周而又[始,以己为]万物母,一缺一盈,以己为万物经”,这是太一成岁后太一的运动及其作用,这个运动“为万物母”“为万物经”,显然万物不在太一成岁的过程中产生。

传世文献中有关天地、阴阳、四时与万物的关系的论述有助于理解这一点,《淮南子 泰族训》云:“阴阳四时,非生万物也,雨露时降,非养草木也,神明接,阴阳和,而万物生矣。”又说:“天地四时,非生万物也,神明接,阴阳和,而万物生之。”这种论述还见于其它文献,内涵基本一致,也就是说,万物不直接由天地、阴阳、四时产生,但神明相接、阴阳调和为万物诞生提供了基本的外部条件,即《太一生水》所说的“为万物母”(“母”应理解为“傅母”)。

《太一生水》的主体内容是太一经过一系列的生成阶段而成岁,这个“岁”是指有着寒热湿燥四时变化的具体的岁时,而不是单由湿燥而生的岁。这表面上和《太一生水》本文冲突,但结合传世文献中的相关论述,就会发现寒热和湿燥同是成岁的必要条件,它们之间不是生成关系,而是并列关系。如:

《吕氏春秋·贵信》 :“天行不信,不能成岁;地行不信,草木不大。春之德风,风不信,其华不盛,华不盛则果实不生。夏之德暑,暑不信,其土不肥,土不肥则长遂不精。秋之德雨,雨不信,其谷不坚,谷不坚则五种不成。冬之德寒,寒不信,其地不刚,地不刚则冻闭不问。天地之大,四时之化,而犹不能以不信成物,又况乎人事?”

这里讲“四时之德”,即风暑雨寒,《史记·天官书》“春风秋雨,冬寒夏暑”和《文子·九守》“天有风雨寒暑”都是指此,它们是四季的季节特征。《太一生水》 的寒热湿燥显然也是“四时之德”,只不过文字略有不同。

类似的论述还见于《春秋繁露·四时之副》 :

“天之道,春暖以生,夏暑以养,秋清以杀,冬寒以藏。暖暑清寒,异气而同功,皆天之所以成岁也。”

这里“四时之德”变成了“四时之气”,风暑雨寒变成了暖暑清寒,但其讲四时成岁与《太一生水》《贵信》则是一致的。

传世文献中有很多寒暑燥湿并举的例子,姑举几例。或寒暑在前,燥湿在后,如:

《吕氏春秋·书数》:“天生阴阳寒暑燥湿。”

《吕氏春秋·爱类》:“民寒则,暑则欲水,燥则欲湿,湿则欲燥,寒暑燥湿相反,其于利民一也。”

《吕氏春秋·恃君览》:“寒暑燥湿不能害”。

《文子·道原》:“夫形伤乎寒暑燥湿之虐者”。

《淮南子·泰族训》:“故寒暑燥湿,以类相从”。

或燥湿在前,寒暑在后,如:

《淮南子·时则训》:“是故燥湿寒暑以节至”。

《管子·法法》:“为宫室台榭,足以避燥湿寒暑,不求其大”。

显然,它们之间并不存在如《太一生水》所论的生成关系,《太一生水》的寒热湿燥,就其内容而言,是和四时一一对应的,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成岁之岁是由四时寒热湿燥组合而成的具体的岁时,而不是单由湿燥产生。

《太一生水》中不仅四时寒热燥湿与岁有关,其它如太一、水、天地、神明、阴阳皆与岁时相关,只不过不如四时寒热燥湿与岁的关系直接罢了。本文上引以及下引的诸多文献足以说明这一点,<贵信>中的天地,〈九宫八风〉中的太一,〈原道〉中的水等都是很好的例子。所以笔者认为〈太一生水〉的主体内容是成岁。必须指出的是,诸成岁概念之间的关系在传世文献中没有〈太一生水〉这么严整,这当是〈太一生水〉作者的创造,这种创造是有背于时人的常识的,其对寒热与燥湿关系的处理是明证。

太一经过一系列环节成岁之后,为万物的生长确立法则,即“为万物经”, 即万物的生长消息必须遵循四时变化的规律,合乎四时之德,而不能突破超越这个规律。这是这篇文献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即时令思想。

把握了“成岁”这个中心内容,再去理解太一成岁过程中的概念,就有了基础。

关于太一,当如李学勤先生所说是太一之星,[20]即文献中的帝星,西方人称之为β Ursa Minor。《灵枢·九宫八风》中有一条习谓之“太一行九宫”的记载:

“太一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四十六日,明日居天留四十六日,明日居仓门四十六日,明日居阴洛四十五日,明日居天宫四十六日,明日居玄委四十六日,明日居仓果四十六日,明日居新洛四十五日,明日复居叶蛰之宫,曰冬至矣。”

我们认为,这里太一一年中分居八宫的周期运动,反映的是一种有别于四时成岁的成岁模式,可以姑且称之为“八节成岁”。关于这个太一,李学勤先生援引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一号墓出土的九宫式盘上的文字,指出就是北辰神名。[21]同为太一成岁模式,两个太一的内涵应该一致,故而可以断定,《太一生水》中的太一是星名或北辰神名。

关于水,论者多引《管子·水地》篇来解释,事实上古代思想家大多重水,《老子》第八章说“上善若水”,孔子也“亟称于水”,[22]这和水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分不开,《淮南子·原道训》中有一段关于水德的精彩描述:

“天下之物莫柔弱于水,然而大不可极,深不可测,修极于无穷,远沦于天涯。息耗减益,通于不訾。上天则为雨露,下地则为润泽。万物弗得不生,百事不得不成。大包群生,而无好憎,泽及??而不求极。富赡天下而不既,德施百姓而不费。行而不可得穷极也,微而不可得把握也。击之无创,刺之不伤,斩之不断,焚之不然。淖溺流遁,错缪相纷,而不可靡散。利贯金石,强济天下。动溶无形之域,而翱翔忽区之上, 回川谷之间,而滔腾大荒之野。有余不足,与天地取与,授万物而无所前后,是故无所私而无所公,靡滥振荡,与天地鸿洞。无所左而无所右,蟠委错?,与万物始终,是谓至德。”

水充盈于天地之间,是万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它“与天地取与”“与天地鸿洞”“与万物始终”。因此它可以成为成岁的基本条件。

“神明”是当前学者间争议最大的一个词,或将其理解为抽象的精神境界,或将其理解为日月,[23]或将其理解为鬼神。[24]关于此,首先要说明的是,将神明拆成两个词来理解以照顾全文的两两对应的生成关系,是没有必要的。上文已说过,寒热湿燥就其内容而言,它们是对应于四时的,相互间是并列关系,而不是文中表述的生成关系。对于神明的理解也是一样,只能从它与主体内容成岁的关系上探讨它的含义,而不必拘泥全文的表述形式。

从成岁的角度理解神明,将其理解为抽象的精神境界是不合适的,岁时本身是具体的,太一、水、天地、阴阳二气、四时、寒热湿燥都是具体的,神明也应是具体的。对于日月与鬼神二说,理解为鬼神更好一些,诚然,文献中不乏将天地、日月、阴阳、四时并举的例子,但也有天地、日月、鬼神、阴阳、四时并举的例子,还有天、日月、星辰、阴阳、四时并举的例子。[25]很显然,从解释力的角度讲,将神明理解为鬼神更好,因为鬼神可以包含日月,反之则不行。从文献中与《太一生水》之神明含义相近的神明的意思来看,将神明解释为鬼神是对的,比如:

《庄子·天道》:“天尊地卑,神明之位也。”

《?冠子·泰鸿》:“泰一者,执大同之制,调泰鸿之气,正神明之位者。”

《大戴礼记·千乘》:“凡民之藏贮以及山川之神明加于民者。”

此三个神明皆应看作一个词,前两条说神明之位,则神明可能很多,第三条讲山川之神明,则此神明必不是日月,而是鬼神。

鬼神之于成岁的意义很大,在古人的心目中,一年是否风调雨顺,取决于风伯、雨师之所为,所以他们除祭祀天地外,还要祭祀这些神明,正如刘向所说:

“王者所以因郊祭日月星辰 风伯 雨师山川何以为?皆有功于民,故祭之也。皆天地之明神从官也。”[26]

关于天地、阴阳、四时、寒热、湿燥,传世文献中有很多叙述,意义也比较确定,此从略。

《太一生水》的主体内容是描述太一经水成天地、神明、阴阳、四时、寒热、湿燥并最终成岁的成岁过程,就其学派性质而言,它属于数术类。《汉书·艺文志·数术略》著录了多部与太一有关的书,五行家有:

泰一阴阳二十三卷

泰一二十九卷

天文家有:

泰壹杂子星二十八卷

泰壹杂子云气三十四卷

杂占家有:

泰壹杂子候岁二十二卷

此外,在《方技略》、《兵书略》中还有几部关于太一的书,《太一生水》主要讲成岁,故当属于《数术略》,李学勤先生说:“四时成岁的框架,正是中国古代数术的基本要素之一。”[27]是很对的。

郭店简中《太一生水》被抄在《老子》丙本之后,则和它明显的道家色彩有关。《太一生水》的道家色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的表述形式明显受了《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影响,以致将原本并列的寒热湿燥叙述成先后相生的机械序列。事实上,全文的生成关系,并不是要说明这些概念之间,客观上真存在着生成与被生成的关系,而是要体现一种等级思想,这种等级思想是为其中心思想时令思想服务的。

二是太一生水的思想是道家一生水思想的翻版,《淮南子·原道训》中有一段关于一生水的阐述:

“夫无形者,物之大祖也;无音者,声之大宗也。其子为光,其孙为水,皆生于无形乎。”

“所谓无形者,一之谓也。所谓一者,无匹合于天下者也,卓然独立,块然独处,上通九天,下贯九野。员不中轨,方不中矩,大浑而为一。叶累而无根,怀囊天地,为道关门。穆??/SPAN> 隐闵,纯德独存。布施而不既,用之而不勤,是故视之不见其形,听之不闻其声,循之不得其身。”

这里明确说水是“无形”之孙,水生于“无形”,而无形即是“一”,无形生水即是一生水。 《太一生水》的作者大概了解道家的这个思想,于是他在叙述太一成岁的过程中有意插入了“水”。 我们知道,尽管古代思想家都重视水,但文献在叙述成岁或岁时时,一般都不提水,[28]因此《太一生水》成岁过程中的水很可能是人为加上去的。由于有这两条明显的道家特征,《太一生水》才会被抄在《老子》丙本之后。

第9篇:岁月的礼物范文

其实小时候吃穿住行都是父母给的,但我偏偏就认定这条裙子是一个礼物。因为当时我们小县城的物资并不丰富,商店只有几家,裙子是妈妈拜托一位出差的同事从外地带回来的。它带着妈妈浓浓的心意,带着帮忙阿姨不辞辛苦的情意,不远千里,赶在5岁生日的时候到我身边,所以我格外珍惜,甚至成为童年记忆中的一抹亮色。

好的礼物一定是心意。有个朋友父母结婚30周年,她送了一把剪刀,母亲打开包装盒的瞬间泪湿眼眶。30年前,父母没钱操办婚礼,旅行结婚途中只买了一把剪刀做纪念。这把剪刀经过多次搬家弄丢了,母亲时不时还拿出来念叨:“它是不锈钢的,手柄上缠着粉红色的胶线,小巧可爱……”她找到原厂,这种剪刀早就停产了,于是买了一把类似的,又费尽心思找来早已不是主流的粉红色胶线,自己动手缠在把手上,做成了独一无二的礼物。她还给父母订了一个旅行团,路线正是当年父母旅行结婚的那个地方。

好的礼物要看时机。3岁的依依告诉妈妈想要自行车。妈妈说:“能骑车表示你长大了,大孩子晚上是不吃奶的,如果你能坚持一个月,咱们就买车,可以吗?”依依一直改不了吃夜奶,这对于快3岁的孩子来说,的确不是什么好习惯。依依很有信心地答应了,每次想要违反的时候,妈妈都提醒他为了自行车要坚持下去。如此―个月,依依买到了向往已久的自行车,百般珍惜,顺便改掉了不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