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工程施工实习范文

建筑工程施工实习精选(九篇)

建筑工程施工实习

第1篇:建筑工程施工实习范文

前两天,我们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第一次实习开始了,实习分两部分:参观施工、建工实验室现场与观看录像和以依据建筑规范及设计原理完成中小学教学楼的平面、立面、剖面设计。通过参观学习使我们对建筑施工和结构实验有了初步的认识,这对我们将来的学习和实践起了提示了向导的作用。现在我就对参观施工现场与建工实验室这部分内容作一个总结。

上午:参观学校科技楼施工现场

星期一上午我们参观了学校在建的十四层科技楼。当我们到达集合地点时,我看到同学们头上都戴着工程帽;同时工地的生活区与施工区的门上也写着:不戴安全帽者不得进如施工现场;当然在科技楼结构主体外面的防护网上也写着标语: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由此可见在建筑施工当中首先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过去由于生产企业不重视民工安全造成了很多工伤和死亡事故,这些事故给工人和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害!同时,为了确保施工能顺利进行和施工的安全,工地是要用砖墙围护起来的,只有建筑施工的各种车辆和内部人员才可以出入,我们实习也要经过他们的同意呢!

进到施工区,我们一眼就看到了科技楼的结构主体,当时结构主体给我的感觉就是不像建筑和不好看。这个可能是因为它和我所看到的过的已经建好并投入使用的楼不同。主体前面有个很大的场地,这个场地是堆放建筑材料用的,可以看到所堆放的建材主要是钢筋,没有水泥、砂、石之类的建材,这是因为现在已经都采用了成品混凝土来浇筑结构了。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减少施工浪费和降低生产成本。在钢筋堆放区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型号的钢筋是分开放的,而且还在其前面标明钢筋的型号和进场时间等信息。

我们跟着现场管理员上了楼,我们踏上用钢管和铁网搭接成的梯子,开始觉得很危险,四周都有伸出来的钢管或铁条。二三楼的模板和支架已经拆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支撑上部重量的柱子很大,大到使我们都觉得层高变小了。在承重柱的四周有很多构造柱,它们是用来加大墙的强度的,以避免因墙身过长导致容易坍塌。一路上去,我们看到上面几层楼板的支架还没有拆,这些支架是用钢管和模板组成的,钢管很密,可见要承受完全没有强度的混凝土板和梁需要很大的支撑力。

上到第十层,我们看到工人们还在绑扎钢筋,柱和梁的钢筋已经绑扎好并放到了模板预留的槽里。我观察了其中的几条梁和柱,就像老师说的:梁的下部是首力筋,主梁有九条,次梁有六条;上不是架立筋,主梁和次梁也不同;受力筋和架力筋之间用箍筋绑扎。而柱子就不一样了,三四条梁要交汇于柱,就必然要使梁的钢筋穿过柱子,这样使得柱头的钢筋十分密集,同时浇筑混凝土时也要注意密实。板的配筋一般有受力筋和架力筋,受力筋在下方,分纵横两路;架力筋在上方,也是纵横两路放着。摆好的钢筋就要用铁丝绑扎好,为了保证面筋不被踩低下去,还要用马蹄筋将其抬高。在看板筋时我们发现连同钢筋一起铺设的还有电线管,这是电专业和结构专业合作的一个体现。

我们的现场参观时间很有限,只看到了工人在布置板筋,没有看到他们浇筑柱梁板,砌筑砖墙以及其它的施工情景,所以认识也是很片面的,这个只能作为我们对施工的感性认识吧!

下午:参观建工实验室

建工实验室是一座比较老式的工业厂房建筑,外表像以前的民用建筑。其顶部采用了预制钢筋混凝土行架梁和混凝土板,这种构造既笨重又限制了梁的跨度,现在已经被广泛使用的刚行架和钢板所取代。其两侧柱子是典型的工业厂房的柱式,上部有牛蹄,用于安装吊车的轨道。其宽面也个立了两根抗风柱,这些柱和每隔一段距离设的梁使墙能有足够的刚度以抵抗强风的荷载。

实验室的作用在于给结构设计师一个能检验其设计可行性的场所,这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是科学实验所必备的。

在实验室,我们看到了许多大型的实验仪器,它们实质上都是给试件提供压、拉、剪方面的应力,从而检测其能承受力的能力,也就是它们的强度。

结构构件(通常是柱梁板,当然也有桩)通过吊车吊到实验机床上,然后对构件施加荷载,并通过设置在构件里的传感器将应力和变形情况的有关信息传给相关仪器,实验员记录数据并分析处理变可以得出结果了!

在实验室,我们还可以看到做各种构件的模型。其中有做桩的钢绞线和拉紧钢绞线的套子等。

??? 当然,我们不仅看了各种机器,以及了解了它们的基本用途和使用方法,而且对建工实验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建立起一种实验检验假设的观念,这次参观应该是有比较大的收获的。

第二天上午:观看与建筑有关的录象

前一天通过现场参观,我们对建筑有了一般的感性认识,但对于施工的过程与一些细部问题和可能发生的危险问题我们知道得还比较少。通过纪录片的形式,我们能从整体的广度来认知和学习。

??? 我们观看了曾经是全国第一高楼的xxx大厦的建设过程,从录像里我们看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的建造过程,也看到了比较先进的施工生产技术,例如:泵送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和高效的支模技术等。这些技术在生产中应用给生产带来了很高的效率。

在第二部录像中我们看到了地球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地震对人们生命财产的损害,当然,除了人的生命外受到地震伤害最大的就是建筑了。每当地震袭击城市时,就会有成千上万的建筑毁于一旦,地震后的城市将是满目疮痍,我们平时习惯的街道楼房都消失了,这对我们的精神是很大的伤害。

第2篇:建筑工程施工实习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教学手段;项目教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

《建筑工程施工》主要研究如何以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为前提,以可靠的施工技术为基础,保证安全、经济、高质量完成工程项目。该学科不仅综合性强,涉及到数学、力学、建筑材料、建筑测量、建筑识图、建筑结构、施工组织设计等基础课程,而且实践性强,涉及到具体的各种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及施工组织等内容。如何培养适应建筑岗位需求的理论知识储备足、技能娴熟的一线工程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对于我们职教工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广大师生们对《建筑工程施工》课程寄予了厚望。针对《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我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作一些探讨。

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

职业学校的学生主要是在初中、高中阶段被分流出来的群体,他们这一特殊群体在学习方面有着自己的鲜明特点:学习基础普遍偏差,基础知识储备不足,部分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待提高,他们对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意志薄弱,很多学生不能围绕一个目标作长期的坚持和不懈的努力;同时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专业知识的实际意义认识不足,从而缺乏动力及兴趣。

(二)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教材的缺陷

最近几十年没有大的改变的《建筑工程施工》教材,大多数都存在重理论、轻应用的问题,教材内容全而不专,理论性强而缺少实际,书中罗列了许多公式、施工方法、施工要求,而工程实际案例分析少,书本与现实施工过程割裂,有的教材还缺乏建筑工程中的新材料和新工艺,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大多数实习生、毕业生到了施工现场表现得束手无策,知道某分项工程的多种施工工艺及规范要求,却不能在工程现场迅速上手。

(三)实习条件的"局限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有限性"。

建筑工程施工实习是学习各个工种的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管理方法,学习和应用有关工程施工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学习施工过程中对技术的处理方法,是把理论与实验结合起来的有效手段,是学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实习内容较多,工种繁杂,实习实训需要场地较大、器具较多,投入较大,很多实习内容及实训工种学生在校内无法满足实训实习要求,为了弥补这些不足,大多数职校利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等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但施工现场"安全第一"、"效益至上"的要求,很多合作企业对学生下企业实习热情不高,学生到施工现场"能看"不能"常看","可干"不能"真干"。

二、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了解学情,加强专业思想教育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必须做好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突出本专业的特点,凸显《建筑施工》课程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使学生目的明确,自立、自强,有动力地坚定不移地通过学习来实践实现自己的目标;尽早开设《学生的职业规划》课程,让学生有理想、有目标,使学生的学习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

(二)提高专业教师教学能力

在职业学校中建筑专业教师一类是科班出生,理论基础知识扎实,但工程实践经验缺乏,一类是来自企业,工程实践经验丰富,但理论水平欠缺,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很少。为此,要加强教师综合教学能力的提高。一、加强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学习,并以此为理论依据分析学生情况,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二、加强实践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培训,要使学生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三、职业院校与企业建立技术应用中心、建立教师服务于社会的制度与政策,引导教师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建立校企在职员工长期培训合作关系,鼓励教师考取注册工程师、技师、高级技师等执业资格,拓展教师的专业知识面。这些措施不仅提升专业教师的工程能力,同时促进课堂教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相长,提高课堂效果。

(三)调研企业需求,改进教学改革思路,采用模块化、项目化教学。

市场人才需求调研表明:建筑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中,一线施工人员素质普遍不高,有理论精施工的基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严重缺乏。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岗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即能顶岗"。因此,作为建筑专业主干课程之一的《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改革,应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采用模块化、项目化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性教学。《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课改可把施工图的识读作为切入点,按照"技术准备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建筑装饰装修建筑屋面及防水"的主线展开项目教学,将各教学项目分成若干个教学模块,通过完成模块中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得到涉及及整个施工过程的、与施工技术直接相关的、与施工操作步骤和技术管理规章一致的、体现团队工作精神的一体化教育,这种教学活动融"教、学、做"为一体,做到"做中学,学中做",可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效果。

(四)大力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做实"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大力加强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为了学生在校内创造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学生的"学"与"工"有机会结合起来。实习实训基地是系统的技能训练场所,一方面为学生实训提供场所,承担学生实践教学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可提供师资培训,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水平;再者可为职业资格、技能等级鉴定及职工岗位培训或再就业培训提供场所。为了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之间的"无缝"对接,应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力度,选择理念与技术先进、区域影响好,与学生就业结合紧密的企业进行合作,建立牢固的校企合作关系,实现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身份互兼;学生"工学结合"过程中,学生要带课题带任务下企业,建立完善的指导和管理制度,强化实习管理和质量监控,构建师生信息反馈机制;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保证每位学生有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经历,参与一项以上的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实践锻炼,实现学生真正的顶岗实习。

结束语:在《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教学中,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以课程内容为依据,依据学校、企业、社会资源,大胆采用模块化、项目化教学方法,切实做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手段,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企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第3篇:建筑工程施工实习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教学手段;项目教学;教学质量

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建筑工程施工教材存在不足

现今使用的建筑工程施工教材,一直没有改版,因此很多的内容都偏向于理论知识,有关实际应用的内容则很少涉及,教材的整体内容较为宽泛,实用性不强。由于教材和实际施工过程缺乏有效的衔接,致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全面彻底,大多只是死记硬背了一些书上的知识点;还有些教材没有及时更新建筑工程中出现的新材料和新技术,导致许多学生对施工现场的设备和操作不熟悉,即使了解工程的施工方式和具体要求,但实践起来仍然是状况百出。

2.实习条件的局限性

建筑工程施工实习是检验学生学习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学生在进入正式工作之前一个良好的适应工作环境的机会,是学校教学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但因为建筑工程施工实习涉及的范围较广、工种复杂,所以学生实习所需的场地面积很大、需要的设备也很多,而实际的情况是,许多的学校的教学条件有限,根本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很多学校都会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实践,但由于多数合作企业并不重视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情况,致使学生对进企业实习的积极性大打折扣。

综上可知,根据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在人才培养上的相关要求,不断完善和创新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教学模式,解决学生实习条件的局限性问题,不断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质量已刻不容缓。

二、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分析现状、增强专业思想教育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让学生对本专业的特点有具体的认识,并且认识到设置建筑工程施工课程的实际意义;进而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目标,激发学生的斗志,使其通过不断地学习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2.了解企业需求、改进教学改革思路

通过了解市场人才的需求现状不难发现:与建筑相关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中,一线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基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少之又少。为此,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改革时可以将施工图的识读当做切入点,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顺序,把建筑工程细分成各个分项工程,把分项工程作为主线进行项目教学;除此以外,还可以把教学项目进一步划分成多个教学模块,并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实践活动把教育、学习、实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不但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开发,还能促使建筑工程施工课程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不断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落实“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只有不断加强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才能为在校学生创造一个更好的实习环境,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实习实训基地作为一个技能训练的场所,其一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习环境,帮助学生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以及专业素质;其二也可以间接对教师进行培训,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其三可以为职业资格、技能等级鉴定及职工岗位培训或再就业培训提供场所。为了确保学生在进入工作之后能更好地适应企业的环境,要加快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并且选取管理科学、技术水平高且工作环境好的相关企业,与其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交流。此外,要确保每一位在校学生至少有半年的顶岗实习时间,并且参与至少一项的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实践锻炼,让学生在真正意义上做到顶岗实习。

三、结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综合在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在不偏离教材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整合学校、企业、社会资源,创新性地使用模块化、项目化的教学方式,进一步完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蒋红妍,李慧民.“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的探讨[J].中国冶金教育,2004(01).

第4篇:建筑工程施工实习范文

生产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起着重要作用,也是毕业后参加实际工作的一次预演。今天小编给大家为您整理了土木工程实习总结30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土木工程实习总结3000字范文一这次实习安排在毕业设计之前,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毕业设计贯通整个本科四年所有专业知识,将平时所学的零散知识点第一次完完整整的串联起来,第一次让我们最真实的体会结构设计的方法和过程,对本专业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和继续深造具有深远的影响。而这次实习过程中,建筑、结构、施工的老师还有现场技术负责人在全程中给予指导,带领我们从实际工程中去认识书本知识的现实存在。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在自己的设计当中取长补短,借鉴他人的先进设计思想和经验。

这次实习期一共五天:结构和施工四天,建筑一天。

实习的工程项目有:__办公楼、____枢纽、__学院新校区、_大学_校区图文信息中心和学院综合楼、_大学建筑馆

结 构

一、结构选型

本次实习工程项目多为多层结构。对于多层结构而言,在_地区,采用框架结构既能满足受力需要,功能需要而且相对而言经济性好,因此结构形式多选框架结构或者框架剪力墙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是目前结构选型中常用的形式,是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有机结合。框架结构易于形成较大的自由灵活的使用空间,以满足不同建筑功能的要求;剪力墙则可提供很大的抗侧刚度,以减少结构在风荷载或侧向地震作用下的侧向位移,有利于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二、结构布置

1、平面布置

结构的平面布置是指在结构平面图上布置柱和墙的位置以及楼盖的传力方式。从抗震角度看,最主要的是使结构平面的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相重合或者尽可能靠近,以减小结构的扭转反应。_地区主要的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因此建筑物是需要考虑抗震要求的。在这次实习中,所有的建筑平面都并不规整,不满足平面布置的要求。但是结构设计者通过灵活的设缝和柱网的布置,将不规则的建筑平面分割成多个规则的平面,从而使各个单独的分体系满足了抗震要求。

在抗震地区设缝应为防震缝,平面形状复杂时,用防震缝划分成较规则、简单的单元。但对高层结构宜尽可能不设缝。

2、竖向布置

竖向布置的要求是:结构沿竖向(铅直方向)应尽可能均匀且少变化,使结构的刚度沿竖向均匀。由于本次参观的工程项目都属于多层建筑,因此在竖向布置上的要求体现得并不多。

三、基础设计

任何建筑物都建在地层上,因此,建筑物的全部荷载都由它下面的地层来承担,受建筑物影响的那一部分地层称为地基,建筑物向地基传递荷载的下部结构称为基础。

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必须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设计等级、建筑布置和上部结构类型,充分考虑建筑场地和地基岩土条件,结合施工条件以及工期、造价等各方面的要求,合理选择地基基础方案。

本次实习中各工程采用的基础形式,既有柱下独立基础(浅基础)又有桩基础(深基础)。以_市_办公楼项目为例:该项目处于_江畔,地质条件复杂,同时地下水位较高,并根据综合评价,采用承台桩基础最为适宜。____枢纽的一幢配套用房也采用了桩基础的形式。但与前者不同的是这里的桩直接与地基梁连在一起,取消了承台,二者类似柱与梁的关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基础形式的选择和组合,在符合规范的前提下,还是有很大的自由度的。

四、柱网的布置

柱是框架结构的主要竖向受力构件,柱网的布置对整个建筑结构的功能和力学性能有这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优良的柱网布置能够方便施工,加快施工进度。

柱网布置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2、建筑平面布置的要求。

3、柱网布置要使结构受力合理。

4、方便施工。

五、承重框架的布置

柱网确定后,用梁把柱连起来,即形成框架结构。梁柱刚接构成双向梁柱抗测体系。一般情况下柱在两个方向均应有梁拉结,故应在房屋纵横向均应布置框架梁。因此,实际的框架结构是一个空间受力体系。但为计算简便起见,可把实际框架分成纵横两个方向的平面框架即横向框架和纵向框架。

横向框架--由建筑物短方向的梁柱组成。

纵向框架--由建筑物长方向的梁柱构成。

两向框架分别承受各自方向的水平荷载。对于楼面竖向荷载,可由横向框架承受,也可由纵向框架承受或纵、横向共同承受。根据楼面竖向荷载的传递路线,可将框架的承重体系分为三种:

(1)横向框架承重体系: 横向框架跨数往往较少,有利于增加横向房屋抗侧移刚度;纵向连系梁截面尺寸较小,有利于建筑的通风采光。

(2)纵向框架承重体系:适用于大空间房屋,净空高度较大,房屋布置灵活。

(3)纵横向框架混合承重体系:各杆件受力较均匀,整体性能较好。

施 工

大三暑期学校已经安排了我们进行一次为期一个月的土木工程施工实习。在那次实习过程中,我们主要对施工现场的建筑机械设备,人员组织,施工方法,技术、质量和安全控制进行学习。而本次施工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配合毕业设计当中的施工设计,因此,我们的实习重点是放在施工组织设计上的。

一、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用来指导施工项目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和组织的综合性文件,是施工技术与施工项目管理有机结合的产物,它是工程开工后施工活动能有序、高效、科学合理地进行的保证。

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

①配套投产,根据建设项目的生产工艺流程、投产先后顺序,都要服从施工组织总设计的规划和安排。安排各单位工程开竣工期限,满足配套投产;

②确定重点,保证进度;

③建设总进度一定要留有适当的余地;

④重视施工准备,有预见地把各项准备工作做在工程开工的前头;

⑤选择有效的施工方法,优先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确保工程质量和生产安全;

⑥充分利用正式工程,节省暂设工程的开支;

⑦施工总平面图的总体布置和施工组织总设计规划应协调一致、互为补充。

施工组织设计一般分为三个阶段:1、施工条件设计(或称施工组织基本概况);2、施工组织总设计;3、各个建筑物等单位工程的施工设计

二、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是在确定工程施工目标工期基础上,根据相应完成的工程量,对各项施工过程的施工顺序、起止时间和施工工艺衔接关系以及所需的劳动力和各种技术物资的供应所优质的具体策划和统筹安排。编制一份科学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协调好施工时间和配置关系,是施工进度计划贯彻实施的首要条件。

施工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的基本要求

1、保证拟建施工项目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努力缩短施工工期。

2、保证施工的均衡性和连续性,尽量组织流水搭接、连线、均衡施工,减少现场工作面的停歇和窝工现象。

3、尽可能的节约施工费用,在合理范围内,尽量缩小施工现场各种临时设施的规模。

4、合理安排机械化施工,充分发挥施工机械的生产效率。

5、合理组织施工,努力减少因组织安排不当等人为因素造成时间损失和资源浪费。

6、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三、施工平面布置

1、施工平面布置的意义

施工场地平面布置是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对指导现场文明施工有着重要的意义。否则,施工场地布置不合理会造成施工秩序的混乱。一个项目的施工场地要容纳上百人上千上万的队伍进行施工,各自承担不同的任务难免会互相干扰,再加上施工场地布置得不明确或考虑不周到,施工过程中就有可能占用其他队伍的施工场地,影响其他队伍施工,就会产生纠纷。许多材料、机械需要存放,进行施工场地平面布置时如欠全面考虑,就可能出现存放位置占用了建筑物的设计位置等等,这些都会影响施工进度而增加施工成本。由于施工场地布置粗糙直接影响施工安全,并容易发生触电、失火、水淹等危害,造成经济损失和人身安全事故。因此,必须要充分重视施工场地的布置。

2、施工平面布置的作用

1)确定生产要素的空间位置。

2)项目施工过程中,确保施工互不干扰做到有秩序的进行施工。

3)可使施工所需各种资源及服务设施,相互间有效的组合和安全运行。

4)减少场内物、料的二次搬运费、降低施工成本。

5)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是现场平面管理的依据,现场调度指挥标准。

3、施工平面布置图

施工平面布置图是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建设区域平面布置的一种简明图解形式,用以表示在建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现有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为施工服务的临时性的生产、行政和生活用房、机械设备、塔吊轨道、室内和露天仓库、道路(铁路)、给排水管线、电力和热力网及其他管线的相对平面位置。

建 筑

我所要做的设计是三段式:建筑、结构、施工三个部分都要自己完成。其中建筑设计对我来说是一片空白,平常了解到的也就是进行建筑造型和功能的划分。但是到底如何设计,如何进行划分,我是一点头绪都没有的。一切都是从零开始。

建筑实习是在我校比较有特点的建筑馆进行的。这座建筑馆算是建筑系最原始最真实的一个教材,整个建筑融合了建筑设计的许多要点,当然在实习过程中也体验到了它的缺点。所以它是我们进行建筑实习的最佳对象。

实习所了解到的要点

一、入口设计

建筑物的入口既要满足客观的结构构成,又要产生主观性质的情感的美学意义,但是最重要的是满足功能要求。

比如建筑馆门口的大踏步设计。它具有以下功能:

1、人员集散地

2、解决高差

3、入口造势要求

二、立面设计

立面设计应根据初步确定的房屋平、剖面的内部空间组合关系作为设计基础。

1、应反映出建筑的性格,即建筑的使用性质

2、应反映内部空间及其组织情况

3、应反映自然条件和民族特点的不同

4、应反映基地环境和建筑规划的总体要求

三、中庭

中庭通常是建筑内部的庭院空间,形成具有位于建筑内部的“室外空间”,是建筑设计中营造一种与外部空间既隔离又相连系的特有形式。

中庭也是一种交流空间,这里可作为集会、庆典、展示的场所,有着丰富建筑物功能的作用。

四、灰空间

灰空间最早是由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提出。其本意是指建筑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过渡空间,以达到室内外融和的目的,比如建筑入口的柱廊、檐下等。也可理解为建筑群周边的广场、绿地等。

按照我的理解,就像灰色是黑白的过渡色一样,“灰空间”就是封闭空间与开放空间的中介,或者说是内容与功能不同的空间之间的过渡空间。由于它的存在,冲破了封闭空间的制约而争取与户外空间取得更加广泛的联系,从而使主体与客体情景交融。

五、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开端,对建筑物的整体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平面设计中要注意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各功能用房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③各功能用房之间是否联系方便、相互影响较小。

③建筑平面与周围环境是否协调。

④建筑设计是否经济合理。

⑤建筑平面是否满足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⑥建筑形象是否有鲜明的个性。

各类民用建筑的平面主要由使用部分,交通联系部分和结构部分组成,其中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是平面设计所关注的重点。

总 结

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本次实习使我加深了对结构概念的理解,从另一个更高层次的角度去看待施工,第一次接触了建筑设计,了解到了一些设计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思路。在查阅资料的过程当中,了解到了许多有用的概念和理论。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知识掌握和认识上的一些问题。

本次实习使我更加明确了设计的任务和过程。我将尽量把这次实习所得,灵活的运用到即将开始的毕业设计当中去。

土木工程实习总结3000字范文二根据学校安排,我于_年7月17日到许昌泰兴建筑有限公司承建的许昌火力 电厂一期工程进行建筑施工及管理实习,这是一个让我了解建筑施工的好机会,让我更深一步的了解理论与实际的差别。紧张的两个月的实习生活结束了,在公司总工的带领下,在工地工程师的讲解下,我在实习过程中还是有不少的收获,以下是我对实习的收获与体会。

一、经过这次实习活动,让我从实践中对这门自己即将从事的专业获得一个感性认识,为今后专业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它不仅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还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更好把所 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生产实习使我更深入地接触专业知识,进一步了解合理控制建筑工程成本重要性,了解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理论和实际相冲突的难点问题,并通过撰写实习报告,使我学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二、我首先通过公司总工的介绍,对工地的主要负责人和工程的概况有了基本的一些了解,我所实习的许昌泰兴建筑有限公司是建筑一级企业。该公司所承建的许昌火力电厂一期工程位于107国道中段东侧,框剪结构,主厂房楼地下1层,上12层、水泵房地上2层,碎煤机石房地上2层。实习期间该工程正处于桩基础及地下室施工阶段。

三、通过这次实习认识到施工单位要合理控制建筑工程成本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⑴工程合同签订关。工程合同是工程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就工程有关的权利和义务而签订的协议。工程合同签订是施工单位必须把好的重要关口,因为工程合同不但明确规定了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还包含有要求工程必须达到的质量等级、建筑工期、采用何种材料、何种价格以及价款支付期限等重要内容,这些内容对建筑工程造价的高低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如果双方签订的工程合同内容齐全、逻辑严密、双方的权利义务对等,其最后的工程造价就可能合理,反之,造价就有可能偏低,施工单位就可能蒙受损失。

⑵工程变更签证关。工程变更是指业主根据需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原图纸进行的更改。既然对原有图纸进行了更改,就必然会引起施工工程量的变动,而工程量的变动也就必然会引起原签订合同价款的增加或减少,特别是有些工程变更较多,工程量增减变化大,其最后结算依据仅凭建设单位代表的变更签证,这样变更签证关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工程变更签证是否及时准确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造价的高低。

⑶工程决算审核关。工程决算是指工程竣工验收后由施工单位编制的包含所有工程量及所有价款在内的结算资料。它是由工程施工单位负责编制,建设单位进行初审,最后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审核,并出具审核报告。工程决算审核是基建管理活动的最终环节,也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关口,施工单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四、工程施工技术方面体会:

㈠通过参加图纸会审,我明白了图纸会审主要内容。

一般工程开工前,业主、设计单位、承建单位和质量监督单位等都要参加图纸会审,以发现并解决设计中存在的差错、矛盾及易在施工中产生模糊概念及在将来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困难等问题,以避免施工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会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找出图纸自身的缺陷和错误。审阅图纸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施工规范等);图纸与说明是否清楚,引用标准是否确切;施工图纸标准有无错漏;总平与建筑施工图尺寸、平面位置、标高等是否一致,平、立、剖面图之间的关系是否一致;各专业工种设计是否协调和吻合。

土木工程实习总结3000字范文三这周我们土木工程专业进行了一次测量实习,实习前老师给我们开动员会布置了实习任务和注意事项,不知道别人感觉如何,反正我听着特别有压力。

我是实际操作型的选手,对于那些理论的东西明显力不从心,所以当迎来第一个实习任务时,我都不知道怎么开始。

还好,我们组组员有12个人,经过短暂的商议,我们从整平仪器到使用仪器,从测量到计算,都有非常明确的分工,配合起来相当默契成熟,我们各司其职,效率极其高。

为了不出现那一点点错误的数据导致返工,每当在测量的过程中每当遇到困难问题时,我们组总是会停下来进行激烈的讨论,实在不会的就问老师。

俺们郝长春老师也是一位比较和善有学识的老师,各种仪器和测量方案都非常精通,而且每天都会在各个测量地点之间,检查和指正,让我们很有安全感,不怕出现什么比较大的错误。

实习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周时间,可是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对课本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和理解,更使我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懂得了团结的力量。

成功一起分享,困难一起担当,我不敢说我们小组是最优秀的小组,但确是最成功的一个小组,看着其他组三番两次的返工,而我们每次全然一遍成型,回头想想,虽然一站在烈日底下就长达几个小时,但我们擦掉的汗水却是幸福的。

我敢这么说,我们组哪怕少一个人,实习的难度都会大大加强一度,正是我们找准了自己擅长的位置默契的配合,才让整个流程简单和顺利。

通过这次实习,我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上课时完全陌生的水准仪、全站仪,在实习过程中竟然也灵活的掌握了,实在让我感觉兴奋。

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我弄清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大概有三个方面吧: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

为了减少误差,我们的做工精度就必须严厉加强,每次架仪器时,都要严格的进行整平,差些没把粗略整平当精确整平对待了。还有就是想办法补充知识,以提高自身的工程测量水平,掌握正确的方法,规范操作,降低误差。

除了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其原理掌握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我还掌握了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

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及精确度。

第5篇:建筑工程施工实习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课程 教学改革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5-0012-01

建筑工程施工在现今社会中十分常见,学习建筑施工技术有助于学生掌握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新方法和新技术,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更熟练。

一 建筑施工技术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教材内容陈旧

目前的教材有大部分内容对实际施工没有指导意义,在实际中已很少被使用,而新技术和材料等又没有及时编到教材中,使教材的内容与实践脱轨,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2.理论与实践脱节

建筑施工技术是一门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但由于实践场地等条件的限制,许多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与实践操作脱节,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很难有真正的理解和掌握,相应的能力也得不到提高。

3.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大部分教师经历的是由学校再进入学校的过程,缺乏实践的经验,且各种施工技术和工艺的快速发展,使教师的实践方面的缺点更加明显,在进行教学时也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 改革教学内容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建筑工程施工的材料、技术也在快速的变革,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就要及时了解建筑工程施工的最新发展状况,根据实际问题对教学内容加以改进,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的施工情况相适应。由于教学内容的局限性,教师要为学生补充一定内容,这时教师要让学生把握重点和难点,使其对知识的学习更扎实。同时,在讲解教学内容时,要加入实际的工程案例,通过分析工程施工的新技术、新方法,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学习单、双排钢管脚手架的问题时,教师引入案例:某建筑公司承接了一栋综合楼的施工任务,该综合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2层。地下为贮藏及设备用房,1、2层分别为3.6米、4.8米,3层以上部分层高为3.6米,结构高度为48米。该公司拟采用双排钢管脚手架、密目网全封闭。让学生探究单、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高度限度值是多少,规范对双排钢管脚手架横向水平杆的间距有哪些要求,通过实际案例,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更深刻。

三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建筑施工技术是一门与实际联系十分紧密的课程,若一味地学习理论知识,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且有些课程的学习如果不进行实际的操作,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多带领学生到施工现场去实践操作,在这操作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许多课堂上无法遇到的问题,学到许多在课堂上无法接触的知识。学生能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储备,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

在讲解各砌筑工程的质量通病和防治内容时,可带领学生到实际的施工现场,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际感受,了解工程的质量问题,引导他们认识到质量是工程施工的关键,且通过讲解让学生对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现场解决。

2013年上半年的对本门课程的考试进行改革,由以往的理论考试更改成理论与技能考试相结合,且技能考试分值占60%,这是理论联系实践的一种体现,着重培养学生的技能素养,在本次的试验中发现学生存在很多的问题,但也收获很多,让学生体会到施工的实践含义。

四 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的能力素质高,在给学生授课时,能启发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形成更强的能力。而建筑施工技术作为一门技术性、实践性极强的课程,需要教师具备极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教师要加深建筑施工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强化建筑施工的有关法律法规,定期到建筑施工工地进行实际的考察和操作,把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把更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应用于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快速发展的教学现状,所以要加强多媒体教学的运用,通过多媒体播放与建筑施工有关的图片、视频,使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掌握建筑施工的整个流程和技术手段,了解不同地区、国家在建筑施工上的新技术和新材料。且通过多媒体中图形动态的转换,对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更直观地讲解,使学生学习理解起来更容易,且学习兴趣也会更浓厚。

六 结束语

建筑施工技术作为建筑工程领域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对实际的施工具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学习这一课程,学生可以掌握建筑施工的先进方法和技术,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对以后在实际的工作中处理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6篇:建筑工程施工实习范文

一、全面分析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特点

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建筑施工教学具有以下教学特点。

1.建筑施工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建筑施工教学包含的教学内容比较丰富和广泛,覆盖的知识面比较宽阔。该课程中包含教学模块,这些模块中的每个知识又都比较重要。因为学生只有在教学中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之后,才能够真正理解其建筑施工的具体技巧和方法,达到学习的目的,真正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从而顺利完成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例如,在学习施工的砌筑时,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测量知识基础就很难懂得教师传授的龙门板和水准仪经纬仪的使用和操作,如果学生没有过梁的知识概念就很难在具体的建筑施工中进行钢筋砖的过梁。

2.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影响建筑施工的因素比较多。建筑施工会在不同的地点和季节进行,这就使得建筑施工的过程、质量和具体方法需要根据不同的地方、季节和环境来进行具体的选择和确定。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更多新型的建筑材料、建筑工艺和建筑技术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确保学生能够在不同因素中顺利开展工作之外,还要确保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能够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要求。

3.建筑施工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性较强。建筑施工的学习目的就是要应用到实际的建筑工程之中,使我们的建筑过程更加安全和美观,使我们的城市更加美好。既然该课程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应用,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不能仅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不断地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走进建筑施工工地之后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况,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来进行安全周到的施工。而且,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自己的头脑处于灵活的状态,不能够局限于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之中,也不能局限于课堂的实验室和施工现场的实践经验之中,要能够根据当时建筑施工的具体情况灵活性地运用理论知识和经验来实施恰当的、准确的、适宜的操作,这样才能够确保我们的建筑施工效果事半功倍。

二、简述建筑施工课程的有效教学措施

1.教师要善于整合教学内容,使教学能够满足时展的要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运用的教材虽然一定时间内就会进行修订,但是它还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角度,没有实际生活中发展变化的速度快。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材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一缺点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地进行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传授,让学生在学习课本中传统施工工艺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现代社会中最新的建筑施工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进行调节,注意重点、难点的突出和分析,合理地安排和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

2.现代教学方式和传统教学方式结合的教学模式。建筑施工教学中,教师大部分采取讲解的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不但费时费力,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就会使学生在长时间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失去兴趣,导致教师无法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融入现代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利用其教学的优点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机动力,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弥补传统教学的教学缺点,使得二者完美的结合和巧妙的融合,确保我们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从而取得高效率的教学效果。

3.充分利用各种教具,增强学生的实物性。建筑施工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学模型,增强学生对实物的印象和感知。而且,这些简单的教学模型能够在课堂展示的过程中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即将开展的学习活动之中。同时,这些模型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模仿教师的模型自己去动手制作。这样就能够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以后的具体实施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环境,让学生亲手操作,增强动手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竭尽全力为学生营造真实的环境,对学生进行实际建筑施工生产的训练。在这个教师营造的环境中,学生可以自己亲手操作,亲身体验现场的实际工作环节。同时,教师给予的及时评价和指点,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建筑施工的全部过程,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体验到建筑成功的幸福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第7篇:建筑工程施工实习范文

一.实习目的和任务

1.目的

(1). 通过学习,对—般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整个施工过程和监理的基本知识体系有较清晰的了解

(2). 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深入理解已学的理论知识(如测量、建筑材料、建筑制图、建筑结构、建筑施工等),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积累感性知识

(3). 通过亲身参加施工实践,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为将来参加工作打下基础

(4). 通过工作和劳动,了解房屋施工的基本生产工艺过程(桩基础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装饰工程等)中的生产技术技术规范和监理细则

(5). 了解目前我国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管理与监理的实际水平,联系专业培养目标,树立献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我国建筑施工、水平的远大志向

(6). 与工人和基层生产干部密切接触,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先进事迹

2.任务

(1). 培养学生尊重生产实践,注重调查研究,勤于总结,能够抓住重点,分析问题,全面的辨证的看问题的思想方法。通过对已建和在建的建筑工程的参观、考察、及参加施工和

实践管理中的实践环节,学生收集分析和掌握原始资料,了解设计意图、设计方案、施工

技术、施工组织及管理技术,学习前人的生产实践经验,井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今后解决

工程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2). 在生产实习中受到一定的工程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倡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在生产实践中,大胆提出创新的见解和技术革

新措施建议,提倡创造精神与科学态度相结合的作风。

(3).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品德,尊重施工人员的劳动,树立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和多看、多听、多问、多记、多总结的“五多”学习方法。

(4). 了解建筑工程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培养学生认真学习、坚决贯彻党和国家

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特别是有关建筑建设的方针政策,激发学生热爱土木工程专业,

树立为建筑建设作贡献的精神。

二.方式和组织形式

以班级为单位由实习老师带队到在建和已建工程进行参观,听取有关人员的设计、施工管理、监理等方面的报告。如果是在建工程,应深入到工程的施工现场考察或跟班进行技术值班等活动。

三.实习内容

1.了解该实习工程的自然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等设计原始资料。

2.了解该工程枢纽布置的特点和任务。

3.了解该工程各种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及特点,并了解为什么要选择该种形式。

4.了解该工程施工分期和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5.了解该工程投资等情况。

第8篇:建筑工程施工实习范文

实习对于我们将要走入社会的学生来说是一次熟悉社会,了解社会的好机会。实习是我们了解社会的第一站,今天我们来到学校为我们联系的工地武警医院办公楼。以下是我了解到的工程情况。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和管理有了直观地认识,增强了对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并综合运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同监理工程师一起解决工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且在本次实习中,我对建筑工程的各方责任和角色有了更切实际的了解,深刻体会到工程建设中所包含的种种矛盾、种种限制、种种实际问题;亲眼所见了建筑工人的辛苦,以及他们在实际施工中各种手法的巧妙性和实用性,比如,钢筋的绑扎,底层基础钢筋的绑扎首先要放样,每一跨度里钢筋的接头数只有25%,即4根钢筋里只有一个接头,另外,接头要尽量放在受压区内。在砌墙的过程中,如遇到墙要转角或相交的时候,两墙要一起砌起来,在留槎的过程中,可以留斜槎,如果要留直槎,则必须留阳槎,且要有拉结筋,不能留阴槎。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在天热的时候要注意养护等等。在工地上所见所闻,更加激发了我对本专业的热爱和憧憬,也深深体会到要在建筑这个行业上有所作为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不仅仅是在论上,更是在实际的应用中。与此同时,我也深深的体会到一份责任,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祖国的大建设添砖增瓦,实现自身的价值。下面我就本次的实习过程做以下报告:

实习简况。

实习内容:学习国家相关的规章制度,了解各种工程程序;通过阅读图纸,了解设计的意图、设计方案、施工细部;了解在工程建设中可能发生的实际问题,并学习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等。

(一)建筑学知识

参观校内单体建筑及建筑组群,参观特色建筑,了解分析以下内容:

1、根据所学知识,对所参观建筑组群的总平面布局的合理性或不合理性进行分析。

2、参观建筑物外观及内部,了解各层平面布局及房间布置,观察建筑外观特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该建筑平面布局、空间造型和立面处理方法。

3、分析建筑的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是否符合要求。

(二)房屋构造

通过去参观某项在建工程现场情况,了解以下内容

1、了解该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构造特点、建筑作法、承重方式、施工方式、抗震等级等;

2、了解该建筑物的地基及基础类型、构造形式及施工方法;

3、了解该建筑物的墙体类型、结构布置、细部构造及施工特点;

4、了解该建筑物板、梁、柱等的类型,配筋方式及其与墙、梁的连接构造,了解楼地面、屋面构造及顶蓬构造特点;

5、了解该建筑的楼梯、阳台等的详细构造;

6、了解建筑物的建筑装修构造。

(三)建筑材料

通过去建筑工地实地参观,了解以下内容:

1、了解水泥、砖、砂子、石子、钢筋等主要材料的规格、标号、特性及使用要求;

2、了解混凝土、砂浆的配合比、标号、生产工艺所用设备以及养护要求;

3、了解各种钢筋加工情况;

4、了解有关装饰材料的情况。

(四)建筑施工

通过去施工现场参观,要求了解以下内容:

1、了解各施工工种的工艺过程,生产特点以及各工种之间的配合及穿插作业情况;

2、砖混结构施工工序,现浇构件的施工工序;

3、建筑工程与安装工程的施工配合及工序要求;

4、土建工程与安装工程的施工配合及工序要求;

5、装修工程的施工过程,施工特点及方法;

比如,钢筋的绑扎,底层基础钢筋的绑扎首先要放样,每一跨度里钢筋的接头数只有25%,即4根钢筋里只有一个接头,另外,接头要尽量放在受压区内。在砌墙的过程中,如遇到墙要转角或相交的时候,两墙要一起砌起来,在留槎的过程中,可以留斜槎,如果要留直槎,则必须留阳槎,且要有拉结筋,不能留阴槎。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在天热的时候要注意养护。

(五)基础

1。基础选用类型采用独立基础,基底标高为-5。10m

2。钢筋基础地面应作强度等级为c10的100厚垫层,垫层宜比基础每侧宽出100

3。钢筋基础曾厚度,有垫层处》40,无垫层处70,与土壤直接触外侧建筑防水做法的钢筋挡土墙,柱在室外地面部分保护层厚度应向外增加到40。

(六)地基

第9篇:建筑工程施工实习范文

关键词: 建筑施工技术 教学改革 教学途径

一、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国家越发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教育局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要求,各大高校积极对国家教育局的要求做出响应。其中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作为土木类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土木类学生是未来建设国家各项建筑的主要动力,这就需要对这些学生进行最有效的培养,真正意义上实现为国家建设出力。

二、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主要特点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主要是针对土木类等相关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课程,其教学意义十分重要,是土木工程学生学习的基础和必备知识内容,和其他专业课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别,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就要根据其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规划和设计。其中主要特点包括:

1.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中所教授的主要内容就在于各种不同工种工程的主要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及实际的操作过程,是建筑工程施工实践的总结性内容,具有十分强的实践性。

2.综合性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中大量的内容涉及了对工程进行测量和建筑材料及建筑中的主要采用的结构等多种学科的知识内容,其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兼容性,因此要想保证学好这门课程,就需要掌握极为扎实的基础功底,确保前期工作的充足和充分。

3.技术发展速度相对较快

事实上,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建筑事业正在快速发展和进步,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各种新型的技术和新型的设备,新的工艺和新的材料的涌现,使得教学内容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其标准和规范也在快速进行改变。

4.独立性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中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其中章节之间的连续性不强,各部分内容都具有很强的独立性。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革

目前,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首先是学生和教师对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这主要是随着教育体系的改革和更新,建筑施工该技术课的课时被一再减少,这就使得学生对此的重视程度较低。其次,由于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内容偏向于具体、零碎,缺乏逻辑性,学生掌握起来相对困难,找不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导致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能力不足。再次,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中要求的内容往往与实际存在很大的偏差,这主要是源于该课程的较强实践性等特性,这就需要教授课程的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工程经验,不能照本宣科,否则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较弱,动手能力不足,这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另外,该课程的实习效果较差,通常来说,学生在校实习时间为半个月左右,然而土木工程的施工周期较长,学生在工地进行实习的过程中不能真正深入接触工程,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知识相对片面化,受限于工程本身存在危险性,并不愿意接受学生工程实习,学生被排除在外,无法达到预期的实习效果。最后,由于工程的更新速度远远高于课程的改革速度,这就使得教材内容相对落后,无法与实践同步,预期效果无法达到。为此,选择新的教学途径才能给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带来生机。

首先,需要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关键性,重视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这就需要教师课前分析建筑施工技术的重要性,让学生对此进行接受,并进行学习。

其次,可以尝试请校外的工程专家对学生进行授课,这些专家需要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同时具备理论基础,真正意义上让学生感受这门课的意义,通过现身说法,给学生带来更直观、真实的解决方法。运用这样的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兴趣,实现将理论课程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

再次,需要将传统的考试方法进行改革,真正意义上发挥课程的意义,根据课程的特点进行合理改进。事实上,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中多数是介绍具体的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这些东西并不适合死记硬背,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学生来说,考试是一门课程的导向,只有改变考试内容和考试模式,才能真正意义上对课程进行改革。为了适应课程的特点,可以尽量减少考试内容,加强对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核,出卷时主要针对具有灵活性和应用性的题目。真正实现课程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兴趣,更好地给学生进行引导和指向,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

再其次,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学。由于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并重,这就需要真正意义上保证实践操作能力,避免只会理论不会操作的状况的出现,主要可以适当地延长学生实践的工期,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保证学生能够得到最有效的实践学习。

最后,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保证学生所学习的内容能够与真正实践内容相匹配,学习最新的工艺和技术,真正意义上发挥该门课程的意义,教师讲课脱离课本的束缚,真正让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

四、结语

对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进行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对此进行研究,不断完善,发挥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意义,为国家培养人才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周兆银,张长友.“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5(03).

[2]刘孟良,魏秀瑛,周金菊.“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