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教版高一辅导书范文

人教版高一辅导书精选(九篇)

人教版高一辅导书

第1篇:人教版高一辅导书范文

关键词:教材;教辅;出版;发行

教材教辅图书的出版发行活动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在出版业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材教辅图书出版发行活动的重要性及特殊地位要求我们对其规律进行认真探讨。我们认为,与一般图书的出版发行活动相比,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材教辅图书出版发行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一、出版发行受国家严格规制

教材教辅图书的出版发行是文化、知识与价值传播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都必然要通过一定方式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我国也不例外。目前,我国对中小学教材教辅图书出版发行活动的规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对教材编写的审定管理

我国专门制定了中小学教材建设方针,实行在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无论教材的编写主体如何变化,都必须按照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编写。此外,《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编写教材须事先依规定向相应的教育行政部门申请立项,经核准后方可进行。教材的编写、审定,实行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两级管理。”

2.严格审定出版发行主体的资质

根据相关规定,教材的出版、印刷、发行单位由省级以上出版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会同价格主管部门以招标或者其他公开、公正的方式确定。教辅方面,出书范围未含教育类图书的出版社,不得安排中小学教辅材料类图书选题。中小学教辅图书发行企业必须是经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有关规定批准的,且必须从依法设立的出版发行单位进货,并依法签订供销合同。

3.选用严格

根据相关规定,选用的教材必须是经审查通过的、由国务院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列入《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的图书。且各级教育部门及中小学校不得以任何形式组织学生购买《目录》以外的图书。图书出版、发行部门不得强迫学校组织征订或随《目录》搭售中小学教辅材料类图书。

4.严格控制价格

教材教辅图书价格的确定必须遵循保本微利原则,政府相关部门颁布了一系列政策严格控制教材教辅图书的定价。教材图书方面,主要通过按印张定价、中准价等方式规范其定价。教辅图书方面,政府及相关部门多次下发通知要求教辅图书降价,要求出版单位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价格政策,根据出版发行合理成本,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科学确定其价格,并主动向社会公示。

二、出版发行活动涉及面广,质量要求高

1.使用群体庞大

(1)教材教辅图书出版发行活动涉及庞大的学生群体。中小学教材教辅图书的使用群体是一个由6~18岁中小学生组成的庞大群体。在义务教育制度下,巨大的中小学生群体基数及其“人手一册”的刚性需求,形成了教材图书庞大的市场需求量。至于教辅图书,在中、高考制度的导向下,其需求数量甚至超过教材。在中小学生中,尤其是即将参加中考、高考的学生中,每门主课都购买了两套以上教辅图书的学生不在少数。

(2)教材教辅图书出版发行活动涉及众多家庭。中小学教材教辅图书的购买和使用几乎涉及到全国的每一个家庭。据有关调查统计,在我国,教育开支平均能占到一般家庭可支配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①教材教辅图书的品种、内容质量、供应和购买渠道、价格等,都会受到这些家庭的关注。

(3)教材教辅图书出版发行活动涉及众多出版单位。教材编写方面,我国实行项目申请制度,任何人、任何单位都可以申请教材的编写。课程标准教材的出版非常热闹,全国有100余家出版社参与。在教辅图书方面,凡具有资质的出版企业都可以参与开发,加之教辅图书市场容量大,获利较易,因此众多出版单位趋之若鹜。目前,我国580多家出版机构中,约有90%的出版社涉足过教辅图书出版。在全国三万多个书店中,有近80%的书店经营教辅图书。②

(4)教材教辅图书出版发行活动还涉及所有的中小学校及承担管理工作的教育行政部门。而且各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所审定的征订目录,已成为当地中小学校选购教材教辅图书主要甚至是唯一的依据。

2.质量要求高

由于教材教辅图书涉及面广,承担着传播知识、开启心智、培育素质等特殊功能,所以对其质量有着比其他图书更高的要求,相关规章严格规定了教材教辅图书在内容、规格、开本、版式、装帧、校对等方面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第一,在图书的内容质量方面,根据新闻出版总署规定,图书出版的差错率应该控制在万分之一以内,教材图书影响面宽,要更加确保内容正确无误,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应坚决杜绝内容差错的出现。第二,在产品印制方面,要求图文清晰,装订合理,材质合格,不粗制滥造,不偷工减料。此外,在发行方面,教材图书发行“课前到书,人手一册”已成为一项政治任务。各级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按要求于每年春季和秋季,组织对本地市场上中小学教辅材料的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印装质量进行专项检查。

三、出版发行活动季节性强,经营时间集中

教材教辅图书直接服务于学校教学工作,为适应学校教育的需要,其出版发行活动也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强、经营时间集中的特点。

1.教材教辅图书的需求呈季节性

由于教材发行“课前到书,人手一册”的要求,发行单位在每学期开学之前必须将合格、足量的教材送到学校。我国实行春秋两季开学的制度,使教材图书的发行也有明显的季节性。教辅图书一般情况下也都是学生根据课程学习的需要或任课教师的推介,于开学前后购买,其季节性需求特征也较为明显。

2.教材教辅图书要求出版发行高效率

为满足教材教辅图书的季节性需求,在开学之前,出版社对教材教辅图书的出版印制及发行单位的征订、进货、配送等经营活动都比较集中。教材图书“课前到书,人手一册”的硬性规定,对教材图书出版发行企业的出版印刷发行工作效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材发行是真正的“时间紧,任务重”。与教材相比,教辅图书经营的集中性表现为当季出版、当季发行。由于政策规定不允许学校和教育部门统一购买教辅图书,因此教辅图书出版发行的市场化成分更多,竞争更激烈。教材需维持一定的稳定性,不宜频繁地更换或改版,但教辅图书的内容则需要紧跟学校教学发展和社会节奏,及时补充新内容。因此教辅图书内容每年都需要更新、修订。同时教辅图书需求的时间性极强,淡旺季明显,早日面市就会有更多的占领市场的机会,如果错过开学前后的热卖时段,就会加大退货压库的危险和过季化浆的可能。在这样的情况下,教辅图书就必须当季出版、当季发行。教材教辅图书出版发行活动季节性强、经营时间集中的特点,使其工作强度高,且必须具有很高的运行效率,这是其取得高效益的重要条件。

四、教材教辅图书市场集中度高,竞争激烈

1.市场集中度较高

在我国,中小学教材教辅图书出版发行尽管合法参与主体众多,但长期存在着由少数经营大户占据大多数市场份额的情况,教材教辅图书市场呈现出集中度高的特点。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前,由于政策原因,教材教辅图书出版和发行工作一直分别集中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新华书店开展,此时的教材教辅图书基本上属于专营性质。2001年开始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后,虽然政策上对教材教辅图书出版发行的规定有所松动,市场参与主体越来越多,但实际上仍呈现出新的集中化趋势。

(1)教材出版方面,政策允许出版社通过竞标的方式出版新课标教材,但教育社和师大社等老牌出版社因长期对市场的垄断,形成了强大的优势,如聚集了全国最优秀的编写专家资源,与各地政府、教育部门、学校之间有良好的互动关系,以及长期积累形成的品牌与渠道资源等,使得各地在选择教材教辅图书时对其产品有着很深的依赖性。尤其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在中小学教材出版招投标实行了十年之后,仍然占据全国教材市场的绝对优势。2010年12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语文出版社、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中国教学仪器设备总公司等组建的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已占有全国中小学九年制教材50%的份额和高中教材70%的份额,成为同行业的龙头老大。

(2)教材发行方面,由于历史原因,新华书店系统一直是我国中小学教材的唯一发行单位,经过长期建设和积累形成了较完善的教材配送网络系统,且与各地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其他发行单位目前都不具备与新华书店竞争的实力,很多出版社也不具备与新华书店在折扣、回款时间、退货等方面的砍价实力。因此,在各省的发行招投标中,新华书店仍然是绝大多数省份的不二之选;我国六万余家发行企业中,新华书店仍然拥有首屈一指的区域市场覆盖率。目前,在各省组建的出版集团中,绝大多数出版集团都将新华书店纳入到系统内,从而使省版教材出版社与新华书店之间原本已经非常密切的利益关系更为紧密,地方教材出版发行招投标中因而出现了出版单位和发行单位联手筑高地方壁垒的新“垄断”现象。这是教材图书市场中出现的新的集中形式。

(3)在教辅图书方面,政策规定对中小学教辅出版实行总量控制,出版范围包含教育类图书的出版社都可以出版教辅图书。随着政策的放开,教辅图书的市场化运作成分多了起来,大批民营书商进入教辅市场,形成了国有和民营共同经营教辅市场的局面。即便如此,教辅图书出版发行集中的状况仍然没有根本性改变。由于旧的教材教辅采购体制的惯性,至今仍有三分之一的教辅图书随教材一起征订,新华书店经营的教辅图书,大都是通过这种“统一征订”的方式发行的。如作为安徽省最大教辅商的安徽新华教育图书发行有限公司,2009年度进校统一征订的教辅图书总金额就达8.1亿元,占该公司2009 年销售总额的90%以上。③

2. 市场竞争激烈,竞争手段趋于多样化

教材教辅图书巨大的市场容量及其经营获利相对较易,对出版业经营者充满了诱惑。那些后进入者总要通过一些非常规的竞争手段打破既定的市场格局,先进入者为应对新竞争者的威胁、保护自己的市场地位,也会不断推出新的应对举措,由此使教材教辅图书市场中呈现出竞争激烈,甚至动用种种不正当竞争手段的态势。如已获教材教辅图书出版资质的出版社,为了使本版书能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征订目录,利用各种方式拉拢甚至贿赂有关经办人员,已是业内众所周知的“潜规则”。对于不能通过目录统一征订的教辅图书,经营者就派出推销人员拿着样书直接到学校游说,然后依据订数到印刷厂印制。而一些教辅图书零售商,尤其是一些民营教辅图书经销商,由于不具备公开合法的出版商身份,往往通过策划选题、买卖书号的方式运作教辅图书的出版并直接联络学校、老师强行发行教辅图书。凡此种种,都对教材教辅图书市场良好经营秩序的建立起了破坏作用。

五、针对性强,目标市场容易把握

教材教辅图书出版发行活动针对性强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各个环节中:

(1)在编写环节,教材的编写以教育部门审定的课程标准为依据,而课程标准是根据中小学生在特定学习阶段所应该掌握和了解的知识制定的,教材编写者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编制教材,以保证教材在内容上能适合教学需要。教辅图书作为对教材图书内容的补充,其编写必须紧紧围绕教材来进行,其内容的针对性也不言而喻。

(2)在编辑加工与装帧印制环节,教材教辅图书要针对各年级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审美要求,进行语言文字推敲和装帧设计,并合理使用彩色印刷。如小学低年级学生用书一般插图多、色彩鲜艳。

(3)在发行环节,各地教育部门是根据该地区各年级教学需要,精心挑选并制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教材发行是按照《目录》中教材选用的结果配送到学校,学校再配发给相应年级的学生和教师使用,所以教材的发行对象非常明确、具体。而教辅图书作为教材的拓展,其需求是由教材教学派生的,决定了教辅图书发行与教材发行的针对性一致。即使是经营教辅图书的零售书店,也只有根据商圈内学生情况及其所用教材情况组织相应的货源,才能货畅其流。

总的说来,严格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编写的教材图书,是针对中小学生在特定学习阶段所应该掌握和了解的知识进行编写的,在内容上、出版形式上必须符合规定,并突出对学生学习需要的适应性,其目标市场是明确的,一旦选入了《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就是把握住了教材图书目标市场。而对于教辅图书来说,作为教材图书的补充,学生购买教辅图书就是为了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教材图书中系统化的知识,教辅图书出版单位只要把握住这一读者购买动机,其目标市场就明确了。有针对性地出版相应的教辅图书,再配合广告宣传等市场化营销策略,其产品基本可以不愁销路。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免费教材、绿色教材的推行,以及数字教材教辅如“电子书包”的发展,纸质教材教辅图书市场的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但是,只要我们把握住了教材教辅图书出版发行的特点,正视教材教辅图书出版发行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努力为教材教辅图书出版发行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我国的教材教辅图书出版发行事业就必将健康有序地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

(罗紫初系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秦洁雯系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11级博士生;刘美华系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编辑)

*本文系新闻出版总署基金项目“教材教辅图书出版发行问题研究”(课题号:239516)研究成果。

注释:

① 杨旭,杨宁.教育支出占家庭收入1/3 四成家庭称负担沉重[N].? 人民日报,2011-09-06.

第2篇:人教版高一辅导书范文

关键词:教辅图书;质量管理;青少年

教辅图书是帮助青少年学习成长的课外图书,优质的教辅图书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而当前市场上的教辅图书质量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更有许多打着优良旗号的盗版书籍。这对于青少年来说,要甄选出好的教辅书籍更是难上加难。所以,探索教辅图书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不仅可以规范当前图书市场,更能帮助学生筛选出好的作品。这就需要出版社、编辑人员和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

一、图书编校中的质量问题

1.对市场缺乏监管

教辅图书的主要供给对象是青少年学生,对其要求应该要比其他图书更加严格。但是从对目前市场情况的调查来看,教辅图书的质量不尽如人意。由于监管部门缺乏足够的重视程度,因此在监管过程中仍然有许多没有得到许可的书籍进入市场,而这类书籍往往存在错别字多、排版混乱、用词不规范、标点错乱等现象。而要仔细监管的话,任务量又相当大,混乱的市场情况给监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内容陈旧缺乏创新

大部分出版社出于成本和回报率的考虑,经常会选择将一本图书不断换汤不换药地出版。尤其是当下图书的品牌出版社,在当前竞争中一味追求数量,无法得到读者持续的认可,导致品牌一直止步不前。而一些已经有一定名气的品牌却又因为其他出版社的模仿,并没有得到品牌带来的优势。而且一些出版社缺乏相关人才的培养,导致市场调研和专业编辑水平无法进一步提升,只能在竞争中不断用压低价格的手段来抢占市场,从而导致图书质量水平进一步下降。

以与教材配套的同步辅导书籍为例,有时甚至出现教材已经更新,而教辅书籍却还是停留在以前的版本上,封面上却写着当前版本的情况。同样的是,教辅书籍始终停留在原先的模式上,依旧以“讲、练、查、测、考”为主。然而,这样的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国家教育的发展了。

3.不完善的管理制度

一些出版社单位缺乏相应的图书编校管理意识,他们始终停留在原先不出错就行的单一模式上。出版社对图书质量不够重视,对图书编校过程中的管理不够重视,只注重图书发行的速度,却忽略了编辑的奖惩制度,这些问题都导致了当前教辅图书编校质量管理的滞后现状。

二、相关有效途径研究

1.编校人员管理

编校人员是提升图书质量管理的关键。首先是提升编校人员对自身工作的重视度。将编校人员的工作成果和国家青少年的健康学习成长联系起来,提升编校人员的精神文明建设,他们是为祖国未来花朵灌溉的园丁。

其次,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对在编校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员工给予相应的奖励;对编校过后依旧出现许多漏洞的员工给予相应的惩戒,充分提升编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让编校工作者对自己的工作成果负责,也能进一步提升他们在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感。

再次,不断提高编校人员的人文素质。编校过程也是参与创新的一部分,有好的编校才有对创新更细致的反馈,学生才能享受到更高质量的图书。对于相关人文素质的提升方案,相关部门可以周期性组织编校人员学习,并制定相关的考核规范。只有编校人员的水平上去了,图书质量才能有保障。

2.完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

质量才是出版社良性竞争的关键所在,对于图书的质量管理不仅要抓,更要做到“通”。要做到“通”,就应该让读者也参与到图书的质量管理中去。首先,出版社应该成立相应的部门,接受读者的反馈。一方面是对消费后的不如意进行协调,及时发现更换质量不合格的书籍;另一方面,将读者的意见融入书籍创新创作中去,满足读者需求的创新才是有生命力的创新。

其次,整套图书出版流程更是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关键。有的初审人员只是走走过场,导致后续审核的工作量加大,从而无法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内容。所以,教辅图书出版流程每个环节都应该高度重视。一些出版社也意识到这点,因此成立了相应的监管部门,从而从根本上杜绝内部员工慵懒消极怠工的现状。

再次,要加强力度保障《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的执行,建立良好的守纪工作氛围。部门领导更应该起好模范带头作用,抓好部门工作风气,贯彻求真务实,使流程不再变成形式,这样才能提升出版社的长久竞争力。

教辅图书质量管理是关系到在校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提高图书质量不仅是提升出版社的持续竞争力,更是给莘莘学子提供学习成长的更强的助力。在加强教辅图书的质量管理上,对相关工作人员和制度的管理是关键。只有不断地加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才能为青少年学子的阅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姜涛.加强教辅图书编校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J].科技传播,2014(19):24,31.

第3篇:人教版高一辅导书范文

一、重视市场调研,加强选题管理

要想提高教辅书质量,做好市场调研工作是首要环节。只有充分而全面地了解图书的销售市场、学生对教辅书的使用情况及反馈意见、教师对教辅书的评价建议和供需情况,才能找准选题的市场定位和读者对象,才能策划出符合市场要求的好选题。此外,在选题管理方面,一定要严格审批。选题要严格执行由责任编辑先提出详细论证,然后由所在编辑室主任仔细审核,最后通过总编论证会的程序。这些环节都不能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只有经过层层把关,才能确保选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物色优秀作者,完善组稿环节

书稿质量的好坏由作者素质的高低决定,优秀的作者既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又要有扎实、熟练的语言文字功底,此外一定的创新精神也是不可或缺的。在教辅书的组稿阶段,编辑必须谨慎挑选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强文字功底的编写人员,并且委托该书的主编对图书内容进行把关,与作者签订约稿协议。因此,在选择作者方面,与选题有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或在教学第一线的高级教师而且同时兼备较高的写作水平的人,应该成为我们的首选。

选好作者后,编辑应该严格审读作者编写的样张,同时谨慎地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在审读样张的过程中,编辑首先要看作者编写的内容是否与网上或其他辅导书上的内容有雷同的现象。其次,如果是同步辅导类的书,编辑应该将书稿与它对应的教材进行仔细核对,检查书稿是否与教材内容偏离太远;倘若不是同步辅导类图书,也应该与教材和课程标准进行核对,避免出现太多超纲的内容。这些都需要与作者加强沟通,做到发现问题及时给予解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书稿的质量和出书的效率。

三、做好审读工作,狠抓编校管理

一般图书的编辑加工时间大约是3~6个月,但教辅书却由于课程标准的变化而要进行大幅度的修改,而出版的日期又相对比较固定,这就使编辑用于修改和校对书稿的时间比较紧张。部分出版社又为了率先占领市场,大多通过缩短每项编辑程序的时间以及减少编校环节和次数的办法来实现自己的经济效益。如果再遇到责任心不强的编辑,工作马虎不仔细,就更难达到教辅书的质量标准。

针对以上因素导致的质量问题,我觉得有必要适当延长教辅书的编辑校对时间,此外还要严格细致地进行书稿的三审四校工作。编校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图书的质量,编校工作做得全面细致,图书的质量就有保证,否则图书的质量就达不到要求。而图书的编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就是“三审”和“三校一读”工作。

一审是指责任编辑对书稿进行通读加工。这个过程中,责任编辑要对书稿进行技术加工,并对稿件的思想内容和科学性进行把关。辅导练习类书稿的题如果配有答案一定要抽查部分答案是否正确。倘若发现书稿存在部分理论阐述不完善,内容深浅度不适合教学要求,公式推导不正确,文字表达模糊,计量单位不符合国际标准等问题,就都要一一记入初审意见和编辑加工记录。而后通过与作者沟通协商,修改后再写出审读报告和发稿意见。二审工作是由编辑室主任(或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本专业的编辑)来完成。负责复审的编辑一定要审读全部稿件,重点对教辅书的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和知识性等内容进行严格把关。发现问题及时与责编商讨,提出复审意见,然后提交终审。终审是指分管总编辑或具有正高级职称的编辑对复审过的书稿进行审查。由于终审要对书稿的出版负政治责任,所以终审的审点便是书稿的政治性、思想性和学术性。由于是审稿的最后环节,所以一定进行严格把关,对不符合出版要求的稿件要坚决予以舍弃。稿件通过三审符合要求后,就进入了签字发排的环节。这些环节要求我们责任编辑重点把好排版、校对关。编辑要严格执行出版社要求的三校一读制度,为了保证教辅书的质量,三个校次中,责任编辑必须独立完成一个校次,而教辅书的作者也最好能通读一遍校样。此外,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再增加校次,以保证图书的质量。

第4篇:人教版高一辅导书范文

与市场红火相对的,是教辅读物的质量危机。从编辑、出版、发行到购买、使用、评价的诸多环节,对教辅市场混乱的诟病不时见诸媒体,但这似乎丝毫未影响教辅市场的红火。

利润“挤压”下的质量

“秋天的反义词是什么?”答案是“夏天”。这种让人啼笑皆非的试题及答案在教辅读物中并不鲜见。

江西省鹰潭市某高中学生小汪刚刚参加完高考,高中三年,他和同学们几乎都靠教辅读物来练习或巩固知识。“典型的题目在不同教辅书中都会出现,看上去都差不多。”小汪说也经常遇到错误的答案和解析,“如果错误太多,老师就会再帮我们另选一本。”不少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教师反映,目前教辅读物选题严重同质化,大部分彼此抄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原创精品少之又少。有的打着新课标的旗号,换汤不换药,内容陈旧不堪,很多知识点也是在“炒冷饭”,更别说那些东拼西凑的教辅读物了。

近几年,每年1万种以上的教辅读物出版量,蕴含着巨大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各路人马处心积虑挤进教辅市场的后果之一,就是因利润牺牲或部分牺牲质量。

“从图书发行渠道看,给新华书店一般是5折至5.5折,书城、图书批发市场的二渠道一般是3.5折至4折,书商的成本控制在定价的两折以下才有钱赚,于是就在印刷质量、稿费等方面尽量节约成本。”在北京从事出版编辑的程女士,每年经手运作的教辅图书总有七八本。

“按出版社三校三审、约两个月的正常出版周期,肯定算高产,但和那些以‘合作出书’名义变相卖书号的相比差距相当大,人家一年就能做几十本甚至上百本教辅图书!”程女士透露,教辅读物发行量大、成本低、利润高的现实,让不少中小出版社为了生存,以合作出书的名义与书商合作运作教辅读物,超范围出书比较普遍,对质量自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编辑部都有创收压力,遇到质量实在太差的,一般也会让对方凑合去改,这样运作出来的教辅读物肯定缺乏知识的系统性,存在堆砌、雷同。”程女士说。

“渠道为王”的低门槛运作

“我们这里都是针对海淀区的学校用书,一般都是学校拿,个人能拿多少啊?”在北京市海淀图书城,一个二级批发商对记者的个人购买意愿并不在意,表示学校集体购买才是他们的主要销售渠道。“一所幼儿园刚订了书,7月初送货。”记者在这家书店看到,一本名为《黄冈小状元》的试卷集,仅有36页,标价近10元。

在小汪的记忆里,每学期学校都会硬性配发各科的教辅读物,每本价格从十七八元到三四十元不等。“每学期报名时学校都会额外收1000多元书费,其中就包含教辅书的费用,说是多退少补,但一般不退。”小汪说。

“一般的图书发行模式,是由出版社通过新华书店等渠道寻找购买者,而教辅读物正好相反,是先有了购买需求,再找出版社做书,等于书还没出来就卖出去了。”程女士坦言,市场上不少教辅读物,从与出版社协商出书事宜到图书出版面市,通常只需要一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

“教辅图书的书商一般都有很成熟的发行渠道,和学校关系很好,发行根本不依靠出版社,出版社只负责申请书号,让图书的印刷出版合法化,有些甚至不尽编辑责任。”程女士说,现实中,教辅市场的门槛很低。她曾经接触过一个书商,以前专门做教辅读物发行,看到教辅读物利润实在高,就找到出版社,提出要合作出版教辅读物。没有作者团队,就找一些所谓的组稿公司、,好一点的能组织到一线教师封闭写作,付一次性稿费后,就等着出版发行上市了。“一般书商都会在时间上催,要在最短时间内出书,恨不得第二天就拿到书号。”程女士说。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民营书业发展研究中心的鲍红介绍说,目前书店零售的教辅品牌,绝大部分是民营公司的产品。一些民营出版机构的研发队伍中,有很多有经验的一线教师,产品质量有保证。“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出版机构或产品,自身缺少研发力量,就将市场上的产品拿来剪贴拼凑,以不法的商业手段诱导销售,编校质量都未必能保证。”鲍红坦言。

家长的盲从消费推波助澜

家住北京门头沟的出租车司机老宋,没时间顾及9岁儿子的学习,但教辅读物可没少买。“我一个朋友对这方面特上心,每次他给孩子买多少本教辅书,我都让他照样给我带一份。”老宋说。

教辅的泛滥带来了教辅市场的乱象丛生,消费群体的盲从也从一个侧面推动了这出乱剧。正是这种盲从的消费“供养”着庞大的教辅读物出版发行市场。据统计,全国580余家出版社,绝大多数都出版教辅;全国有近千家民营图书公司,也以教辅为生;许多省份的新华发行集团,都有自己的教辅读物编辑部。

虽然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2001年印发的《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教辅材料的出版实行总量控制,教辅材料出版单位每年须向新闻出版总署提出选题计划,经批准后方可出版。除出书范围含教辅材料的出版单位外,其他出版单位一律不得出版教辅材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编印、出版、发行供学生有偿使用的教辅材料。但记者在采访调查中发现,超范围出版教辅读物、以合作出版的形式变相买卖书号出版教辅的现象并不鲜见。

第5篇:人教版高一辅导书范文

记者从教育部和相关图书销售机构了解到,作为考生复习重要参考的2009年版《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复习考试大纲》目前尚未。成考辅导老师提醒考生,复习时可暂时参考旧大纲。

在2009年新版复习考试大纲出版前,考生可暂时以2008年版的《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复习考试大纲》作为参考。一般来说,无论新旧版本的大纲,要求考生掌握的基础知识点都大致相同。即使有调整,改动的内容也不会太大。新旧大纲一般在当年对考生基础知识点的考核重点上只是稍有差别,使用旧大纲暂作复习指导,同样可掌握考核的基础知识点。

记者在西单图书大厦发现,成考辅导资料仍以2007年和2008年版本为主。工作人员介绍,2009年复习考试大纲尚未出台,各出版社以大纲为基础编写的最新辅导资料也未上架。现有的成人高考辅导资料,主要是高教社、人教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和机械工业出版社版的。其中,高起点层次以人教版为主,高起本层次以高教版为主,专升本层次以高教版、电大版为主。

据了解,目前成人高考没有全国统编教材,人教社和高教社两个出版社出版的复习考试大纲是备考的资料。通过研读大纲,考生可了解考试科目要求、考试内容、形式和试卷结构等,既能掌握复习重点,也会对成考题型有较直观的了解。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培训学校主任王桂香提醒考生,选择教材时向有经验的学长和老师请教,无论选择哪个版本的教材和辅导资料,认真复习都是取得理想成绩的前提。

第6篇:人教版高一辅导书范文

14岁的小蕙就读于山东临沂的一所中学,9月开学就读初三了。开学的头天晚上,小蕙开始整理书包,她把课本、作业和各种教辅资料,以及必备的文具、水杯等全塞进那个特大号的双肩背书包里,装得鼓鼓囊囊的。小蕙的妈妈刘女士看着那么沉的包,特别心疼女儿,她找秤专门称了一下,足足有35斤重。

书包沉重的何止小蕙一人,现在每个学生的都不轻松。五花八门的各类教辅资料沉甸甸装满了他们的书包。它承载了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太多的希望,也支撑着学子们寒窗苦读的梦想。然而有谁想到,沉甸甸的书包里却隐藏着一条不为人知的利益链。

教辅推荐目录原本是本不错的“经”

对于每一名在校中小学生来说,最开心的日子莫过于寒暑假了。因为只有这两段时间,他们才可以短暂地放下沉重的书包,读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上上网,打打游戏。但小蕙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一放假,小蕙就拿到了学校要求家长签字的“教辅推荐目录”清单。

按照学校开出的这份清单,新学期需征订的教辅书大致分为同步训练、基础训练、阅读训练、写作教程四类,竟有23本之多。这就意味着,她的书包将比以往更重。

所谓教辅,是指义务教育阶段,除教材之外的教学辅助类图书。“‘教辅推荐目录‘清单上虽标有’自愿订购‘的字样,但谁敢不订呢?老师平常布置的课外作业,基本依赖这些教辅,若不订的话孩子根本就没法做作业,说是征求家长意见,其实就是向你要钱。这不,一次交了300元。”小蕙的妈妈刘女士很感慨地告诉《方圆》记者。

记者想索要这份“教辅推荐目录”看看,小蕙说:“目录清单第二天被学校收回去了,班主任逐一回收,说少一张都不行。”其实,这份所谓的“教辅推荐目录”,不仅仅山东这一所学校有,而是在全国所有中小学成为常态。

2012年2月8日,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纠风办等国家四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四部委《通知》),针对教辅图书“过多”、“过滥”、“过贵”的现状,要求以省为单位对中小学教辅材料进行评议,择优选出若干套以目录的形式推荐给本省学生选用。此外,通知还对教辅材料编写、学校代购等环节作出了具体要求。

根据四部委《通知》,各省教育厅每年都要向辖区内的学校公布一份“教辅推荐目录”,并规定“教辅推荐目录”之外的教辅资料一律不得进校入班。

初衷是为了肃清教辅市场上的劣质教辅,但这本“经”却在实践中被一些人给念歪了。据《方圆》记者调查,“教辅推荐目录”逐渐成为一些教辅书商和出版单位竞相争夺的资源。教辅图书能否进入各地推荐目录,按规定必须通过市场竞争,实际情况如何呢?

“有人为卖教辅,连私刻公章的招数都用上了。”广东某书商向记者爆料。据这名书商讲,今年初一本由茂名一书商私自购买书号并在征订单上盖有私刻的广东新华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印章的高价书,出现在了茂名市教育局召开的教研会上进行推广征订。后来,广东新华发行集团公司发表声明称,该教辅材料征订单上的印章并非该集团所盖。

一些学校则利用教辅征订机会,大肆收受回扣,中饱私囊。河南巩义市第一高级中学原校长高成章就是典型的例子。他在书商推销教辅资料过程中,大肆收受回扣。2010至2012学年,高成章共计收受张庆和回扣款22万余元。2012年9月7日,高成章因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零二个月。

与此同时,检察机关还通过高成章案顺藤摸瓜,相继又查出博爱、上街、登封等县市几所学校校长利用购买教辅资料大肆吃回扣的犯罪事实。

此外,河南三门峡市检察机关还查办了卢氏县教育系统相关人员受贿案、义马市教育系统相关人员受贿案、渑池县教育系统相关人员受贿案等。这些涉案人员的做法与高成章如出一辙。

三门峡市检察院在一份《关于教育系统职务犯罪案件剖析报告》中称,“目前学校在教辅教材、采购中收受回扣现象大量存在,这类案件涉及学生人数多,利润较高,社会危害大,值得警惕。”

教辅背后蕴藏巨大利益空间

为什么部分省市一次次顶风违规,在“教辅推荐目录”上面做文章?其实都是利益在作怪。教育部门利用手中权力,排斥教材所对应的原创出版社以及外省出版社的教辅图书进入当地教育部门的推荐目录。当地出版社和书店自然也心领神会,给教育部门一定比例的利润返还。

一些地方教育部门为保护本地出版集团的利益,经常和当地出版集团和教辅发行商结成“利益联盟”。今年3月8日,广东省教育厅原德育副处长刘秋明被广州荔湾区法院一审以,判处有期徒刑5年3个月,并处没收财产3万元。刘秋明在担任广东省教育厅德育处科长、副处长以及思政处副处长期间,与同案人黄某民、李某忠、叶某山、陈某彬(均另案处理)等人,多次收受广州某教辅资料发行站负责人谭某所送贿赂人民币200万元,为其谋取利益。其中刘秋明分得30万元。

据统计,目前我国共有中小学生两亿多人,选择用什么教材就意味着要用配套的教学辅导书籍,全国教材加教辅每年的总销售额高达600亿元,这对于那些具有教辅出版资格的出版社和个体书商以及各地的书店来说,无疑是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大蛋糕。

为了取得官方“教辅推荐目录”的资格,一些出版社干脆与当地教研部门合作编写,并将利润的二到三成作为回报;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书编写出来后,进入关键的发行环节,出版社就以极大的折扣卖给当地具垄断地位的新华书店,进入“教辅推荐目录”的事情,则由新华书店负责搞定。

这些教辅书一旦进入“目录”,它的利益就显现出来了:因为出版商给的折扣大,价格低,书店、学校彼此都有得赚,各个学校便愿意订。如一本《2年高考3年模拟》的教辅书,据调查,它卖给新华书店的价格只有3折,而书店5折就可以给学校,互惠互利,不仅容易形成利益联盟。

广东一位姓刘的中学校长向《方圆》记者透露,很多时候学校明知道有些教辅书不适合,也只能执行。“谁上‘教辅推荐目录’,我们就订谁的,上面派下来了,谁敢不订?”

此外,相较于实力雄厚的国有出版集团,民营出版公司在进入各地“教辅推荐目录”时,明显处于劣势。进不了某省的教辅目录,就意味着在整个省的市场份额几乎都失去了。“即使民营出版公司的教辅即使进了目录,也可能不被选用。”北京某出版商透露,他们出版的教辅虽进入了两个省的目录,但极少有地市愿意选用他的教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地方保护主义形成的教辅垄断,让我们这些外来和尚彻底无经可念。”这位出版商说。

“以前打价格战,我们还能真刀真枪上阵竞争,但现在是和垄断抗衡,我们想竞争也无能为力。”河南一位民营出版商很感慨,他准备近期退出来,去搞房地产。“过去发行靠自由竞争,现在靠进入目录,从公关市场变成公关政府,生意越来越难做,拿不到单子。”

在一直倡导“禁教辅”的军旅诗人王久辛眼里,恰恰是由于教育主管部门有了对外公布“教辅推荐目录”这一规则,才使得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辅图书的垄断趋势和地方保护主义的情况更加严重。

“无疑,‘教辅推荐目录’引发的潜规则,扰乱了教辅图书市场正常竞争秩序,加剧了教辅图书市场垄断,教育系统的基层官员腐败和越来越多。”王久辛说。

学校代购,一笔算不清的糊涂账

中央四部委《通知》明确规定,学生购买教辅材料必须坚持自愿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校或学生购买任何教辅材料,也不得从中牟利。事实上,学校在下发“教辅推荐目录”向家长征求意见时,很少有家长会提出异议。

“以往是学生自己买教辅,现在学校可以替学生代购教辅。”山东临沂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学教师说,学校是否代购教辅、学生是否买代购的教辅都是自愿选择,并无强制性规定,但一般来说,学校愿意代购,而学生也愿意买。如海南省2013年拟定的《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中规定:“若学生自愿购买本市县推荐的教辅材料并申请学校代购,学校可统一代购,做好服务,但不得从中牟利。”

第7篇:人教版高一辅导书范文

关键词:教辅图书;品牌规划;营销路径

通过对我国教辅图书的营销现状分析可见,当前我国教辅图书市场管理比较混乱,在利益的驱动下,很多非专业的出版商都加入到了教辅图书的编制和印刷中,同时盗版图书的猖獗也使得图书市场秩序受到严重的影响。教辅图书出版企业要想能够在混乱的竞争市场中立足,并得到有效的发展,必须要能够树立品牌意识,通过对质量的严格掌控,消费者心理的有效把握,合理的制定图书设计以及销售方案,提升图书的品质和服务,从而打造出值得消费者信任的品牌,并根据市场的形式以及教材的改革,及时对教辅图书进行更新,保证图书的实用性。同时还要积极的拓展销售路径,建设销售队伍,使得图书的销售更加科学、合理,提升图书的销售水平,实现出版企业与消费者的共赢。

一、教辅图书市场营销现状分析

我国人口众多,学生的人数占很大的比例,这也使得教辅图书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从而使得很多的出版公司都将教辅市场作为其主要的发展目标,通过调查显示,我国出版社有500多家,同时还有众多的民营出版社,出版社的图书产出数量远远大于图书市场需求量,造成教辅类图书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1]。但是我国的地广人多,使得教辅图书市场中还没有形成一家独大现象,同时由于各省市的教材版本不同,使得教辅图书的种类也是五花八门,这也使得出版社的编辑们不得不面对更多的压力和挑战。教辅图书市场竞争的加剧,很多出版商为了节约成本,提升产出率,直接照搬或者抄袭其他出版社的图书,从而使得图书市场教辅产品同质化严重,学生和家长在选购的过程中常常容易受到误导。盗版的猖獗也使得一些正规的出版社不得不投入大量的精力来打击盗版图书。随着现代科技的先进化,很多盗版图书的分辨难度加大,一些专业的人士也难以辨别,由此可见教辅图书市场还需要进一步的规范。

二、教辅图书品牌规划

(一)合理进行品牌定位

教辅图书要想打造良好的品牌效应,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品牌的定位。首先在目标客户的选择上,比较容易确定,而且定位比较明确,所以我们主要需要考虑的就是针对目标客户的需求来对图书的选题、种类、价格等因素进行定位,这也是出版企业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了更好的进行品牌定位,需要对当前的图书市场以及客户需求进行大量而广泛的调研。教辅图书出版企业可以通过在高中院校开展座谈会,向学生、家长以及教师发放调查问卷,走访图书经销商等方式来掌握市场对教辅图书的需求和经营情况,同时通过座谈向学生、家长以及教师征询他们对图书质量、内容、种类以及价格等方面的需求以及心理接受程度[2]。然后出版社内部根据这些调查资料来确定图书的选题、内容、版面设计等方案,从而使得图书更容易使市场和消费者接受。

在图书的品牌打造中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来进行,其中“内”是注重提升图书的品质,通过调查和论证,确定教辅图书的难度层次、版本配置、题型题量,使得图书做到栏目实用,题量科学,题型具有针对性,使学生与图书间能够产生一种亲切感,提升学生的使用兴趣。“外”是指要吸引消费者的眼球,面对高考的压力,高中生对教辅读物的需求是巨大的,同时他们的精神压力也不容小觑,因此教辅图书可以通过对版面以及外观设计的活泼因素来舒缓学生的学习压力和紧张情绪,在设计中可以适当的在图书的版面内加入插图,而且插图的设计要符合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能够使学生轻松阅读。在栏目的设计上也可以打破学、练、测的模式,用开放式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的脉络,把握章节的内容。

(二)维护质量维护品牌

教辅图书品牌的创立一般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而要维护一个品牌却要付出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努力,很多出版企业虽然经过不断的努力创下了知名的教辅品牌,但是往往会在几年内就消陨,因此要想长期维持一个品牌的辉煌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一个教辅图书品牌在外形的设计上一般都有一定的特色,同时也会成为这个品牌的标志,这种标志对于老顾客来说会有一种亲近感。所以这些比较成熟的教辅图书品牌不宜对外形设计做出太大的改变,但是也不能永远的一成不变,可以在原外形设计的基础上,对一些小的细节进行创新,也就是要稳中求变,这样既维护了老客户的信任和依赖,同时也提升了新客户的认知,表现出图书求新求变的思想。从内容上分析,必须要能根据教材理念以及内容的变化来更新内容,这才是维护品牌的核心,近年来我国正处于教育改革的高潮阶段,所以教材的更新速度比较快,出版企业需要能够根据教材的变化对图书的内容更新,加强对图书质量的监管[3]。从作者方面来看,作者是教辅图书的保障,因此一个品牌的教辅图书必须要有一个优秀的作者队伍,保证图书的编辑能够符合教材,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点,在审校上,需要做到三审三教一读,同时可以增加外审环节,通过组织教师以及学生对图书题目的演练和分析,保证题目的合理性以及答案的准确性。

(三)保障服务发展品牌

要想使品牌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需要不断的提升服务水平,注重维护品牌的形象。第一,要做到及时总结,快速回复读者意见。很多教辅图书中都会附加一些{查问卷,用来对图书问题的反馈,接受读者的意见和建议。但是这些并不是形式主义,当售后服务部门接受到读者的反馈信息,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需要认真的阅读和记录,并进行及时的回访,与读者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展开热烈的讨论,及时回答读者的疑问,同时根据读者的合理化建议对图书进行针对性的修订,为了能够得到读者的支持,获得更多的反馈意见,可以通过奖励设置机制,提升读者的互动兴趣。第二,利用学生的假期开展讲座,邀请相关的学科教育专家以及图书的编辑人员与学生、教师、家长进行互动,同时还可以增加一些对家长和教师的培训内容。第三,设立网络售后服务,与消费者间形成多向沟通。由于纸质调查问卷的传输不便性,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建立售后服务,消费者可以将自己的疑惑、意见或者建议通过网络转达给图书的售后服务部门,使得双方的交流更加畅通。网站中可以设立名师答疑解惑、编辑读者互动、读者交流等多个板块,实现为读者的个性化服务,及时了解读者的需求,实现对图书的宣传等目的。

(四)加强宣传打造品牌

图书品牌的打造,不仅需要对图书质量的提升,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图书的宣传,从而提升图书的知名度。可以通过在业内的报纸上做广告,比如《中国图书商报》、《中国新闻出版报》等,这样能够显示出品牌的正规性和权威性。同时还需要向业外的媒体拓展宣传途径,比如可以采用书评、书摘以及书讯的形式进行宣传比如在《文汇报》、《新京报》等报纸上设置的文学板块进行宣传。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宣传,这种宣传方式不仅成本低,而且宣传范围比较广,比如可以在新浪、百度等读书频道进行宣传。通过媒体的宣传和推介,能够使更多的读者了解图书品牌,同时通过文摘、书评等板块的推出,能够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而实现积累客户的目的,进而打造知名的图书品牌。

四、教辅图书的营销路径

(一)优化书店渠道,规范市场管理

新华书店是与各出版社合作时间最长的营销渠道,同时也是消费者最熟悉的发行渠道。在教辅行业市场化改革前,新华书店是所有读者的首x,虽然市场化后,教辅图书的销售渠道更加宽广,但是新华书店的营销渠道仍然占有重要的份额,因此出版企业需要加强对新华书店渠道的维护[4]。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很多书店在营销上方式单一,缺乏主动出击的理念,营销理念不强,因此出版企业需要能够加强与书店的合作,帮助书店制定营销策略,开展教辅图书推介工作,并完善售后服务,以学校为单位,对销售套餐模式进行探索,实现教辅图书品种的多元化,降低图书市场的风险。

(二)完善民营渠道,保证公司销量

在民营渠道的完善上,需要注重销售渠道的扁平化,减少中间销售环节,以消费者的需求为主导,从客户的角度来分析消费者的需求,提升消费者对图书的认同感,提升读者的满意度。同时在分销渠道、促销方式以及售后服务中也都要以读者的需求为原则,选择消费者更愿意接受的方式。同时渠道的扁平化,需要尽量减少渠道结构的层次,在消费终端形成巨大而细致的销售网点,使消费者能够直接接触到图书的实物,提升销售的主动性,促进图书的销量提高。

(三)发展教辅直销,提高竞争力

传统的教辅图书行业一直采用的是批销的模式,这种分销模式使得上游的企业对批销商以及零售商的信息掌握不完善,从而使得库存以及市场信息把握的准确度都不够。教辅图书的销售具有一定的季节特点,出版企业在对信息进行逐层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中,可能就错过了最好的销售季节,因此使得图书的库存和退货量增大,出版企业的利润无法保障。通过直销的形式,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些弊端,销售人员与一线的学生、老师进行接触,能够及时的了解客户的需求,并将反馈信息及时的上传到营销和编辑部门,使得经营更加灵活、高效,省去中间商,增大利润空间,提升资金回笼的速度。同时教辅直销的区域性较强,因此销售人员需要在一定的区域内形成完善的销售网络,通过对区域高中的调研,了解当地的直销图书种类、折扣、方式等,根据具体的需求随时进行教辅图书的供应。此外,开展网络直销,读者通过在互联网上对图书信息的检索,然后发出购物请求,通过厂商的邮递方式进行发送。网上购物都是采用货到付款,而且有第三方的保证,因此在货款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有效的节约营销成本,提升竞争力。

(四)加强人员培养,保证营销策略的落实

光有营销路径的铺垫还不够,还需要有良好的销售团队,因此出版企业还需要注重对销售人员的培养,这样才能够保证营销策略的有效落实。营销队伍不仅要能够了解营销方面的策略,同时还要能够了解图书产品,并热爱图书和发行图书,能够在工作中不停的总结,分析。营销团队的建立关系着出版企业的发展,因此在营销团队的建设中,需要完善营销管理体制,加强团队的合作意识,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不仅要保证销售人员的薪资,同时还有设置相应的激励制度,为销售人员设置完善的晋升、培训制度,使销售人员自身的能力不断的提高,公司的业绩得到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教辅图书市场竞争的激烈性,使得各大图书出版商都开始积极的抢占市场的份额,希望能够获得长远的发展和更多的利润。而教辅图书出版商要想能够实现目标,必须要提升品牌意识,通过对品牌的合理定位、有效维护、积极发展和打造,提升图书品牌的知名度。同时完善营销策略,通过对营销途径的完善以及营销队伍的建设,来提升企业的营销实力。

参考文献:

[1]姜胜林.教辅图书的品牌规划与营销策略[J].现代营销,2014(6):25-25.

[2]王婷.中小学教辅图书市场营销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

[3]蔡林君.“互联网+”语境下K12教辅图书品牌创新研究[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32(6):119-124.

[4]王佰铭.教改新形势下:教辅图书的定位与微观策略[J].出版发行研究,2012(5):28-30.

第8篇:人教版高一辅导书范文

【关键词】学历;辅助系统;Net;Web Service

目前海南省各高校使用的学历证书打印系统为《普通高等学校学籍学历管理系统》,是由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2001年指导开发的,海南职业技术学院于2003年春季开始使用制作第一批毕业生的学历证书。该系统特点是符合学历证书样式设计要求,学生学籍学历信息齐全,计算机硬件要求较低,操作较易,打印错误率较低,故受海南省17所高校青睐,缺点是其数据源只能通过手工导入,不能与现有学籍管理系统实现接口对接,所以从数据采集到导入系统的过程中需要人工介入处理大量的数据拼接和转换,数据源要求条件匹配严格,对初学者而言,将学生的学籍学历信息导入系统相对困难。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2000年,学校2003年成为全国首批26所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院校之一,2005年发展成为万人高校,2008年被列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2010年12月被教育部和海南省确定为省部共建的重点高职院校,2011年9月成功跻身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的迅速增加,毕业生也由2003年的第一届200多人,增加到目前的3300人/年。学校成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后,每年的毕业生将达到近5000人,如果考虑到新校区建设成功,每年的毕业生将会更多。届时仍旧使用以前的电子表格采集信息,将电子表格转化成“DBF”格式,再将DBF文件导入“普通高等学校学籍学历管理系统”的工作模式,数据在转化过程中丢失可能性不说,手工或半手工的技术操作方式,已远远落后于我们这个信息技术时代,加之学籍学历管理人员一旦变更,对相关工作的耽误不可估量,甚至影响到毕业生顺利离校,教学秩序稳定。

一、辅助系统的构成要素

“辅助系统”围绕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的学籍管理模块数据进行研究、开发和应用,无论它们所使用的语言、平台或内部协议是什么,都可以相互交换数据。“辅助系统”通过Web Service技术,将数据的访问层、业务层和逻辑层集成一起(如图1所示),实现跨平台操作,使“综合教务系统”的应用逻辑和数据“暴露”出来,从而在“学籍学历管理系统”上直接使用相关数据。此外,Web Service在默认情况下提供统一调用和输出标准,可为后面开发的应用系统提供统一接口,而不必再次考虑服务系统的结构和逻辑,避免重复性开发工作,具有很好的扩展性。

二、辅助系统的实现功能

辅助系统通过调用清华《综合教务管理系统》中的学生学籍信息利采用窗口界面进行人机对话,实现如下功能:

1.通过简单友好的系统界面,实现条件语句输出。从而将符合条件的毕业生信息列出;

2.通过条件配置语句,挑选出符合“普通高等学校学籍学历管理系统”的数据并生成数据源。

3.将数据源导入普通高等学校学籍学历管理系统,完成学历证书的源头信息采集。

三、辅助系统的数据交换设计思路

1.辅助系统条件配置的界面设计

设计友好的“条件配置”界面(如图2所示),通过对“普通高等学校学籍学历管理系统”字段分析,经过条件配置,获取综合教务系统的学籍数据,点击保存配置后在本地生成XSLT文件。

2.“格式转换”功能的设计

“格式转换”功能实现Web Service在接收到XML文档后负责转换并以表格的形式显示出来,同时在导出数据时负责将表格中的数据转换成特定的文件格式。

3.辅助系统的数据格式输出和数据导入

普通高等学校学籍学历管理系统所需的字段和字段大小都有严格的标准,例如学号、考生号、学校代码等字段顺序不能偏差,则数据无法转入,基于此,辅助系统在设计输出DBF时考虑到相关技术指标,完全符合普通高等学校学籍学历管理系统导入数据的格式要求。(图4,左图为辅助系统的数据格式输出界面,右图为学籍学历管理系统数据导入界面)

四、高校学历证书打印辅助系统的改进与提高

目前辅助系统已完成各个模块的设计,试用于我校2012年普通全日制毕业生数据转换,达到设计效果和目的,在2013年海南的学籍学历管理会议中演示后,获得了各高校学籍学历管理工作者的高度认可,下一阶段将在现有模块基础上逐步完善扩展功能,使之能适用于成人学历教育、自考学历教育等学历证书打印系统。

参考文献

[1]孙鑫.XML、XML Schema、XSLT 2.0和XQuery开发详解[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2]塞利(美),杨涛,等.SOAP:XML跨平台Web Service开发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高等学校学历证书规范管理的通知,教学[2002]15号.

[4]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导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5]李建中,王珊.数据库系统原理(第二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6]余以胜.XML网页技术实用教程[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7]龚涛.Oracle 9i JDeveloper开发指南[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8]顾宁,刘家茂,柴晓路.Web Services原理与研发实践[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第9篇:人教版高一辅导书范文

关键词:教育出版;问题;障碍;出路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tX(2010)03-0256-02

近年来,教育出版,伴随着国家教育培养目标、办学体制、教学手段的改革和教材出版垄断格局的打破,可以说既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期,也正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如何在新的机遇期得到发展,繁荣教育出版事业,这是摆在每个教育出版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教育出版及其特点

教育出版,一般指教科书、教辅读物、教育研究及教师继续教育和家庭教育等一般教育图书的出版。教育出版除与一般出版一样,一方面有舆论导向功能,另一方面又是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必须以市场经济规律为其运行规则。此外,教育出版还有其自身的特点:

第一,教育图书对内容和质量的要求更高,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教育图书要为读者、为社会提供先进的思想文化导向,避免传播落后的,甚至腐朽的思想文化,使出版物更好地引导读者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教育图书或教材作为一种特殊的出版物,具有专业性强、知识更新快、基本概念准确严密的特点。因此,教育出版物对专业内容和出版体例的要求也更高,必须坚持质量第一,力求出版物选题对路、内容充实。第二,教育图书的开发成本更大。尤以教材、教辅突出。出版社组织教材编写要组建具有相当学术水平和教学经验的作者队伍,要支付稿酬、劳务费、调研费、资料费、会务费、设备费、评审费等,以及大量的培训费用和推广费用。再加上知识更新的加快,教材重印的周期被大大缩短,出版社在开发教材上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风险。同样的情况在开发配套教材的教辅等相关产品时更加明显,能在教辅图书市场供大于求、供需严重失衡的形势下脱颖而出,必定要有深入的市场调研、精心的选题策划、严谨的审读加工等工作,前期投入可想而知。第三,教育图书出版运作工程化。教育图书的出版工作由于耗时多、历时长、规模大,又必须与当时的教育改革发展相匹配,由此决定了出版社在这类选题建设上必须加大其工作力度。首先,社长、总编辑要对选题工作有一个全盘的考虑,对该选题的出版时机、选题创意、选题结构、工程运作有一个总体构思。同时,编辑人员也要做到将选题意识与经营意识相结合,使选题尽可能地贴近市场、适应市场、牵动市场和引导市场。此外,出版社也应研究适合自己情况的协调机制,使内部不同分工的各个部门能够在规模选题的运作上环环相扣、密切配合。这样才能使全社的选题工作程序化、选题结构系列化、系列选题规模化、重点图书工程化,才能适应教育图书出版的需要。

二、教育出版面临的问题与障碍

众所周知,出版业是内容产业,主要通过出售图书这种文化商品获利,最适宜产业经营。但如今在出版业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很多出版社为了生存和发展,已经自觉不自觉的踏上了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产业化道路;另一方面,出版社既有的计划经济时代事业单位的体制仍然影响其价值观和运作方式,教育出版社也不例外的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出版社行政体制和经营机制的弊端。我国教育出版业长期以来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或上级主管、主办单位领导,由此导致非经济因素往往在出版社经营者的选聘和考核中占了很大比例。事实上导致了出版业对行政的依赖,使与市场机制相关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在企业改革中难以深入下去。经营机制上“行政权利”的痕迹也很明显。在管理与决策上习惯从上到下的命令方式,使中下层没有决策和研发的积极性,使整个企业缺乏生机和活力。这在目前的改革中,对新的经营、决策机制的建立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第二,出版社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弊端。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比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出版业作为内容产业表现得尤为突出。现实是,一部分知识老化不适应现代出版的人不太可能从出版业中退出,代表新生产力的新人才严重不足或者不能人尽其才,人才需求出现结构性矛盾。同时,工资分配未与个人贡献挂钩,劳动力价值与价格脱节。另外,出版单位沿用行政机构的人事管理办法,这种官员意识与现代企业中人员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精神是根本相悖的。结果职工的积极性不高,潜力未能发挥出来,企业增长速度太慢,很难实现跨越式发展。第三,目前教材出版恶性竞争,跟风现象严重。据统计,全国有60余家出版社参与到课程标准教材的出版中来,使教材出版形势更加复杂。教育图书跟风现象严重,泛滥成灾的扎堆出版,造成了大量书籍的积压,许多出版社都有积压资金的状况,造成了出版社的资金困境。同时,随着教材选用体制、教材编审体制和教材实验推广过程中的优胜劣汰,课程标准教材的出版和市场份额还会有很大的变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材版本的多样化以及出版资源重组、发行改革的深入都会加剧教学辅导图书市场的震荡,教学辅导图书市场的前景还不明朗。第四,教育出版发行方面的弊端。因历史原因,教育图书,尤其是各种教材一直在系统内发行,这就导致很多教育出版社直接面向市场的图书比较少,发行体制单一且僵化,不利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灵活运作。同时,各地的教育出版也是各自为政,都有自己的出版范围和发行渠道,这样就导致了教育图书市场条块分割的局面。

三、教育出版发展的思考

当前,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出版改革一日千里,资源的整合、市场化的运作,把教育出版推到了改革的浪尖。教育出版社也只有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积极寻找对策,探讨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自身优势,加快发展步伐。

第一,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树立良好的出版意识。教育出版单位在转型时期要在面向市场和发挥优势方面下功夫,进一步深化各项制度改革,如编辑工作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出版管理制度等,形成适应教育改革和出版改革的竞争和管理机制。对经营管理者的考核要突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有资产效益最大化和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通过精神或物质等各种因素激励中下层创新和高效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整个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

出版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稳脚跟也必须要树立良好的出版意识:一是要从“统编教材”“规划教材”等“等、靠、要”的观念中转变过来,从计划经济的模式中转变过来,根据“一纲多本”的要求,按照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的需求编写出版教材,以积极的姿态主动去适应教育大发展的需要。二是必须坚持精品战略的思路,要从过去单纯以数量和规模求发展,转到重视质量和优质服务上来,要从过去通过出版一种书来提供教学内容,转到构建立体化精品教材体系上来。三

是编写出版的教材必须要有“新、奇、特”的特点。所谓“新”,就是必须要反映当今时代最新的思想、理论、技术和成果。同时,教材的形式、体系和体例也要创新,要积极运用当代最新的声、光、电技术以及信息和网络技术。所谓“奇”,就是要有鲜明的个性,要有不可替代性。研谓“特”,就是要按照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的需要编写教材,定位要准确,针对性和适应性要强。

第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培养学者型编辑。教育出版社必须深化内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形成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高能低的竞争和管理机制。要使出版社的领导和职工不断地了解和掌握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新规则。还要研究教育的各项政策法规,研究教育发展的趋势,做到对教育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心中有数。同时,还要研究经济规律、出版规律,研究国际惯例和市场规则以及人才战略等,为更好地服务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中,出版形势的变化对编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编辑的工作已不仅仅是做简单的案头文字工作,还要求更多地参与选题策划、市场营销以及学科研究等工作。应通过多种渠道,如定期培训、深入考察等培养编辑不仅具备编辑的基本技能,在学科上有一定的功底,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准,能与作者进行深入、具体的交流对话,还要对相应学科的专业知识、发展前景、教育方向等有着深入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策划、编辑高质量的教育类图书,特别是教材和教学辅导读物。

第三,立足自身特点,做好出版定位。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立足教育发展是出版定位的首要因素。这几年教育的大发展已经给出版社提出了许多新的亟待解决的课题,比如,教材出版如何及时跟上不断变化的专业设置;适应多媒体教学和远程教学需要的教材如何做;中小学新课标教材的编写、出版和发行如何组织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教育出版社必须依据自身的特点,整合出版社内部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形成自己的出版特色。如一般类教育图书的开发。教辅、教材出版领域虽然目前尚有较大利润空间,但是从终身学习和全民教育的角度考虑,教育研究、继续教育、家庭教育等一般教育图书的出版在品种和数量上都存在进一步扩展的市场空间。家庭教育类图书因与教育、社会的重要关系,其发展状况理应受到关注,理应有一定的市场空间。

第四,创新营销模式。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售后服务,可以培育读者,为出版社与读者之间搭建起沟通和联系的桥梁,扩大产品在读者心目中的影响,从而不断扩大读者群和受众面,促进图书的销售,而读者也会更关心出版社的发展和图书的出版,这无疑对出版社的发展是有益的。如培训就可以了解市场需求,培养作者,寻找更多、更好地出版资源。

参考文献:

[1]陈虹.发展教育出版生产力的几个问题[M].北京:中国出版设,2004: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