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美丽的背后作文范文

美丽的背后作文精选(九篇)

美丽的背后作文

第1篇:美丽的背后作文范文

余忆年幼时,走在街上,见文字必读,常有错字也,惹的众人皆笑之。

一日,大街热闹非凡,母带吾逛街。吾四处观望,忽发现一踽字,冲母曰:“那有一yu字。”谁料,母告之吾:“那时ju。”为何是ju,明明是yu,吾心存疑惑,一路直曰:“就是yu,不是ju。”结果,惹母怒,训吾,吾不得不承认那字念ju。

第2篇:美丽的背后作文范文

为了竞争,为了更好地生存,女人们需要不顾一切地美起来,一旦选美中标,就有了机会,有了经济,有了前程。选美一样需要规则,美的应该不仅仅是外形,应该还有气质和修养。

世界小姐选美

背景:“世界小姐”(Miss World)大赛开始于1951年,是目前世界上享有较高声誉和影响的大型赛事活动。大赛主办者为“世界小姐”机构。参赛选手均来自世界各国和地区,每年总部将大赛主办权授予一个国家或地区。每当大赛举行之日,各国政要、社会名流、商界巨子、艺坛明星纷至沓来,盛况空前。

宗旨:“世界小姐”比赛以促进世界和平、树立杰出妇女榜样和帮助饥饿残疾儿童为主要宗旨。主办方在原竞赛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了才智比赛,参赛者也不再只是穿着比基尼出场表演。“世界小姐”大赛选拔的优秀女性是才貌双全、充满爱心、积极向上的健康女性代表。历届“世界小姐”大赛的获奖者中,不乏后来积极从事慈善活动和公益活动的爱心使者,她们具有相当的说服力和号召力,为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活动还通过为获胜者提供奖学金等方式,鼓励女性争取学习机会,掌握科学知识,为年青女性树立上进方向和榜样。

2003世界小姐:爱尔兰小姐Rosanna Davision,多才多艺,机智优雅

环球小姐选美

背景:环球小姐选美(Miss Universe)大赛主办者为“环球小姐”组织,总部设在纽约,该组织由美国地产大王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和NBC(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两家企业支持。自1952年以来,大赛已成功举办了51届,参赛选手分别来自全球151个国家和地区。

宗旨:大赛以“帮助全球女性实现理想,促进事业、生活和个性的发展”为宗旨,同时选拔社会慈善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的形象代言人,为全球女性广泛参与社会活动,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女性美和才气是这项赛事的两大重点。

2003环球小姐:多米尼加的韦加,集美貌聪慧于一身,有气质和幽默感

香港小姐选美

背景:最早可以追溯到1946年的香港选美,初期往往是在夜总会之类的地方举行,参加的人数不多,品流复杂,也并非定期都有。1973年无线电视开始主办“香港小姐”竞选活动,此后一年一度至今未歇。选美活动在香港已渐渐成为生活和历史的一部分。

宗旨:秋水伊人,怎可平凡一生。要让“美貌与智慧并重”的“香港小姐”来代表香港魅力。香港的特点不单单是夜总会、跑马场和太平山顶,也不单单是港片、港剧与粤语时代曲,更是漂亮的香港小姐。

2003香港小姐:曹敏莉,二十岁大专学生,艳压群芳,亲善可人、姿态优美。

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背景:凤凰卫视主办,大赛为了秉承国际化、高质量定位,与国外多家华裔选美机构合作,吸收其优胜者参赛,国内的伙伴赛事“江南丽人”、“新丝路”、“丝绸之旅”、“水乡丽人”、“云南之星”、“天津之星”等比赛的优胜者将直接融入大赛。确保了大赛的权威性。这是中国首次以“选美”为名的盛会。

宗旨:在全球华人圈里选拔才貌双全、充满爱心、积极向上的健康女性优秀代表,有助于华人女性更加自信、自强、自立,有助于提高华裔女性的审美情趣与品味,会使更多的具有强烈文化意识的、有较高文化层次的美丽女性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2003中华小姐:江欣荣,占智美优势,有英语、钢琴、芭蕾特长。表达亲切,自然,外表舒服。

QQ之星选美大赛

背景:活动主办方深圳腾讯公司是亚洲最大的即时通讯服务提供商,已拥有注册用户1亿多,最高同时在线用户达250多万,腾讯QQ成为人们使用率最高的软件之一,QQ形象深入人心。腾讯希望藉此机会,给所有支持QQ喜爱QQ的朋友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协办方浩瀚电影娱乐有限公司、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 、广州东利行实业有限公司均为各自领域内的佼佼者,此次强强联手,为QQ用户倾力奉献最热烈的盛会。

宗旨:希望她们不但成为QQ的使者,而更多的是代表新时代新人类一种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与生活方式,展示新一代青年的风采和形象,进一步推动中国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的普及和发展。

2003QQ之星:郭斌妮以其独特的气质和出色的镜头感觉获胜。

青春美少女大赛

背景:青春美少女组合制作人陈丽卿,试图将“青春美少女”组合,作为一个“独立商标”在中国的土地上继续下去的决心。这种“美丽行动”在青春鸟公司一大帮人的幕后策划下启动。

宗旨:将“美丽经济”转化成 “美女经济”,新一代美少女成员将在获奖的选手中产生,届时第四代美少女将远赴美国进行艺术培训。

2003美少女冠军:谢珍,靓丽青春,活泼动人。

新丝路中国模特大赛

背景:“新丝路中国模特大赛”始创于1989年,到2002年已成功举办了十届。这项赛事被公认为当今中国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最具权威性的“品牌”赛事。

宗旨:本次大赛旨在挖掘和推出一批优秀的服装、平面模特,提高模特整体素质,促进模特事业健康发展;同时通过本次大塞的开展为商家构筑一个企业品牌形象提升、产品推广的高效平台。

新丝路中国模特:肖青,外表出众,舞台表现力不错,稳重中兼有个性的跳跃,用高贵气质把自己那套露肩晚装的风韵成功演绎出来。

“琳琳”杯中国模特之星大赛

背景:“琳琳”杯第九届中国模特之星大赛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汕头市人民政府主办,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汕头纺织服装商会协办,中国职业时装模特委员会、东方宾利文化发展中心承办。

宗旨:代表中国模特选拔赛最高水平。

中国模特之星:王希维,气质高雅,身材绝佳。

美丽村姑选美大赛

背景:湖南卫视创办“美丽村姑”评选。她们向外界展示她们的服饰、烹饪、茶艺、绣花等系列精彩表演。这些选手有的还生活在穷乡僻壤或是大山深处,每天耕作劳息,有的已经成功地生活在城市的中央,打出了一片自己的天空,有的却还在城市的边缘努力地挣扎、生活。

宗旨:激发人们对山野之美的村姑的憧憬。

美丽村姑:张妍,朴实外形,出色的才艺表演。

泰国肥胖皇后选美

背景:在泰国,人们并不因为身体肥胖而苦恼。与其他选美比赛不同,瘦小苗条的身材非但不是入围的基本条件,还被当作一种缺陷。长久以来,大象在泰国是倍受尊敬而且受保护的动物。但是近年来大象数量日益减少。

宗旨:发现体重和体形超过常人,但仍具有大象一样优雅迷人风度的女人。同时促进对泰国大象的保护。

肥胖美后:今年的“肥胖”奖杯被一个叫蒙科尔通的女士夺得。她今年32岁,体重138公斤。

2003年其他美女

2003印度Sananda Tilottama选美大赛,年轻貌美的Jyoti从500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赢得美后的皇冠。

2003年国际小姐选美大赛,19岁委内瑞拉小姐阿苏娅Goizeder Azua赢得桂冠。

2003亚太小姐选美,俄罗斯姑娘Tatyana Nikitina击败其他24名选手获得桂冠。

2003纽约华裔小姐选美,夺冠的冼丽欣小姐年仅十六岁,是纽约布鲁克林技术高中的一名学生。

2003地球小姐选美,洪都拉斯小姐达尼亚・普林斯最终摘取桂冠。

第3篇:美丽的背后作文范文

关键词 华顿 丽莉・巴特 悲剧命运 终极关怀

中图分类号:H319.4文献标识码:A

An Analysis of Lily Bart's Tragedy

Zhang Li

(Weinan Teacher's College, Weinan, Shaanxi 714000)

AbstractThrough brief analysis of the elements which lead to the self-suicide of Lily Bart in The House of Mirth by Edith Wharton, this paper aims to arouse deep mediation on the final concern among people.

Key wordsEdith Wharton; Lily Bart; tragedy; the final concern

《豪门春秋》是美国现代女作家伊迪斯・华顿的成名作。书中女主人公丽莉・巴特处于商业迅速改变人们思想观念的时代,暴发户和阔老板纷纷冒出来,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丽莉・巴特家境中落,想靠青春和美貌追求奢侈生活,结上一门好亲,在社会上重获地位。但有钱男人都想占她的便宜,她又坚守传统的道德准则,于是遭到有钱阶级的唾弃,只得去做女工,终因对生活失去信心而用煤气自杀。自杀是弱者受害后万般无奈之际,向社会做出的最严厉的抗议。本文从作家华顿自身经历和主人翁特定的生存环境两大方面分析丽莉・巴特悲剧命运的成因。

1 作家华顿的自身遭遇

伊迪斯・华顿(1862-1937)从小家境优越,接受了良好教育。成为妙龄少女之后,她也和当时很多女性一样,唯一奋斗的职业就是:嫁个门当户对的,做个好妻子。如家人所愿,在1885年伊迪斯和年长自己13岁的爱德华・华顿结婚。婚姻持续了28年,但大部分时间是不幸的。在婚姻维持期间,伊迪斯因为不能忍受家庭的压抑和煎熬,精神长期处于紧张、错乱状态。在医生的建议下,她开始了写作。写作成了她排解压力的唯一方式,作品里她可以尽情释放自己的感情和思想。正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她创作出了《豪门春秋》(1905),塑造出了《豪门春秋》里的女主角丽莉・巴特。尽管想尽办法维护,在随后的婚姻生活中,夫妻双方都在感情上有所背叛。丈夫背叛了她,她至少在感情上也背叛了丈夫(与美国驻欧记者莫顿・弗勒顿(Morton Fullerton)的婚外情)。终于在1913年双方离婚,她才获得了精神上的解脱,但是她的离婚对家人、造成了很大的痛苦和冲击。她在后来的作品《纯真年代》(1920)里对这段经历都有所反映。她塑造的主人公多被大环境中的“风俗、礼仪、文化”等自己无法控制的社会因素所缠绕,通常只有悲剧性的结尾。弗洛伊德关于作家创作的理论,作家创作是因为现实中的压抑。对生活的不满是作家创作的源泉,似乎十分符合华顿的经历。婚姻的痛苦和煎熬促使她宁肯安排丽莉・巴特选择死亡而不是婚姻来逃离自己的困境。

2 丽莉・巴特的困境

丽莉・巴特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美貌女子,她是众多男性追逐的对象。由于过早地失去了父亲,她只能和母亲一起靠亲戚施舍,艰难度日。母亲一心努力将女儿培养成一个合格的妻子,不幸的是母亲不久也离她而去了,丽莉没有了家。幸运的是她是个漂亮的女孩,应该很快就能有自己的家庭。女人的美丽尤为重要也表明女人的形象、身体已经异化为一种消费品。这或许可以部分解释,为何《豪门春秋》里的漂亮女孩要自我毁灭呢?她拥有嘉丽妹妹①一样的美貌,为何选择放弃呢?

20世纪初的现代生活逐渐侵蚀了维多利亚道德价值观,但在很大程度上仍是指导和约束女性道德行为的基本准则。美国妇女长期以来被要求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为世人树立楷模的形象,从早期的清教女性到建国之初的“共和国母亲”;从“真正的女性”所宣扬的“四德”精神到维多利亚教条所强调的观,女性无不被置于一个远离“世俗污浊”的位置,受人供奉,让人敬仰。

丽莉・巴特的穿衣打扮、说话方式都要严格遵守社会传统习惯,不可越雷池半步。她和塞尔登(Selden)的谈话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小说中丽莉对塞尔登说:“噢,你的衣服如果不是太体面,不会影响别人邀请你吃饭的;但是如果我的衣服不够华贵和体面,别人不会邀请我的: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衣服显示出她的社会地位, 穿着是女人成功的一部分。社会期待我们这样……”女人是用来观赏的,女性形象成为了特殊的消费品。社会准则要求她远离男人,但生活迫使丽莉吸引男人以保证自己在经济上的生存能力。按丽莉本人的说法:“男人比女人大方慷慨”,所以男人成为了女人的消费主体。她曾尝试保持自己的尊严和高傲,但没有别人的施舍她无法生存。丽莉的悲剧在于她不敢彻底背离传统,又不能背弃“本真自我”对爱的索求和渴望。

丽莉・巴特追求精神共和国,思考生活的意义,找寻自己灵魂深处的渴望,让自己成了边缘人。她将自己分身成两个人,一个留给塞尔登,一个留给其他人。她有太多焦虑,所以痛苦难耐、精神紧张难以入眠只有服用大量药物强迫自己平静下来。丽莉可以象她母亲教育的那样,利用自己的美貌去赢得自己想要的“优越生活”; 丽莉也可以按自己周围人的一贯做法:利用自己掌握的塞尔登和波莎间(Selden and Bertha Dorset)的秘密信件,去恢复自己的名誉,继而嫁个有钱人;她也可以去向自己别人澄清自己的清白,尤其是自己“心仪的人”……。这一切只是假设,丽莉没有这样做,她被自我的良知和道德感所束缚。

丽莉・巴特被自己的亲人所抛弃,她不被自己的亲人所信任,她被朋友遗忘。弗洛伊德等精神分析学家曾经声明:女性更渴求被爱的感觉。当丽莉回望自己的生活,她没有一个真正心疼她的亲人。自己没有根,她的父母也没有根,都在漂流。塞尔登最终没有建立对丽莉的完全信任感,没有给丽莉提供歇息的港湾。塞尔登只是一个“看客”,他在观望丽莉的生活,他站在局外谴责丽莉的生活方式,但他何尝不是沉浸其中呢。他曾经帮助丽莉认识到真实的“自我”,启发丽莉去思考。最终使丽莉厌恶自己生活,成了一个社会“边缘人”,将自己独立于自己的社会导致最后选择离开她所在的社会。

3 结论

除了感情的需要,在当时女性更需要男人经济上的支持。女权主义文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认为,女人的悲剧完全是被经济条件所迫。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经济基础对于上层建筑具有决定作用,虽然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呈现一种平衡状态,但经济是最后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丽莉的悲剧确实有经济原因,由于自身没有生存能力,不得不利用自己的美貌去博得他人,尤其是男性的喜爱而求得生存。时隔数年现在大多女性取得经济上的独立,地位提高了;但是我们清楚地知道无论时代怎样发展,无论男人还是女人,无论家人之间的经济独立到何种地步,我们都应一样地重视人际间的感情、爱和关怀。

此文为渭南师范学院研究生专项项目课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女性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0YKZ026】阶段性成果之一

注释

①美国作家德莱赛塑造的一位用美貌摆脱经济困境的成功女性.

参考文献

[1]EDITH WHARTON. The House of Mirth [M].United States: A Bantam Classic, 1984:10.

第4篇:美丽的背后作文范文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一生共创作了19部长篇小说和近百篇短篇小说,其中《喧哗与骚动》、《八月之光》、《我弥留之际》等被称为是美国南方文学的经典之作。福克纳于194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也因此成为20世纪美国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福克纳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国内外对这部小说的研究多涉及福克纳作品中的南方情结、叙事艺术、妇女观和宗教神话观和隐喻等多方面。小说女主人公艾米丽是南方贵族的后代,在南方人的心中,她是当之无愧的南方传统的代表和偶像,是“丰碑”式的人物,这样一个人物以其扭曲和变态的方式终结了南方贵族不愿抛开的南方情结。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除小说题目之外,全文仅在艾米丽死后提到了人们送给她的玫瑰,其实这也是作者福克纳给腐朽没落的旧传统献上的玫瑰。他看到了传统价值观的沦丧和父权传统社会给妇女所带来的悲惨遭遇,掀开了艾米丽的人格面具来分析她的悲剧命运,更让我们对在新旧体制的对抗与冲突下的艾米丽的悲惨人生给予了深深的同情。

一 父权下艾米丽的人格面具

艾米丽所生存的南方社会是以蓄奴制经济为基础的父权社会,同时又是种族主义和清教思想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诸如谦恭、服从、温柔、忘我等就成为了所谓的“南方淑女风范”的标志,而实际上,它们是女性被贬压在社会底层的伦理秩序,是女性必须遵守的社会规则。女性的性别和情感完全受控于父权制社会的压抑和管制,艾米丽的父亲力图把她塑造为美国南方的淑女,镇上的居民长久以来也以仰望的姿态看着这家人如一幅画中的人物,“身段苗条的艾米丽小姐立在背后,她父亲叉开双脚的侧影在前面,背对艾米丽,手执一根马鞭”。从镇上居民的角度来看这一对父女的关系,我们不难发现,当年身段苗条的艾米丽,也是集青春和美丽于一身的,在她年轻的内心里也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她就如同任何一个普通的年轻女孩一样,渴望阳光和雨露,渴望父爱和美好的男女爱情。在艾米丽看来,爱情的颜色应该是粉红色的,所以她把自己和心爱之人的卧室装饰得全是玫瑰色的。而那幅画中父亲的形象是背对着艾米丽,手里拿着一根马鞭;“背对”和“马鞭”这两个词汇把这对父女之间不平等的关系刻画得淋漓尽致。艾米丽在父亲、父权的支配下戴上了父亲希望的、镇上人们心目当中的“南方淑女”的人格面具。人格面具这个词的本义按照荣格的说法是指,一个人按照别人希望他那样去做的方式行事,类似于角色扮演这一概念,是精神的外部形象。荣格认为:“人格最外层的人格面具掩盖了真我,使人格成为一种假象,按着别人的期望行事,故同他的真正人格并不一致。人靠面具协调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决定一个人以什么形象在社会上露面……”人格面具是人在公共场合所展现的面具或者外在形象,这种面具能够呈现与自己有利的外观,因为被社会所接受了,社会就会容纳他、接受他。那么,在人格面具下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就理所当然地会去选择顺从社会期望的先天倾向,以此来适应社会。然而,这种性格并不一定是人们真正的性格,如艾米丽的人格面具就是父亲和父权象征的南方旧体制强加于她的。在“南方淑女”的人格面具下,终生未嫁的艾米丽在父亲留给自己的房子里孤独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因为父亲认为没有哪一个男人能够配得上他高贵的具有南方血统的女儿,所以他拒绝了所有对艾米丽有意的年轻人。父权影响下的艾米丽慢慢地从那个曾经美丽、苗条的姑娘变成了腰圆体胖的女人,双眼凹陷在一脸隆起的肥肉之中,活像揉在一团生面中的两个小煤球;她的生存状态里没有美好的事物,没有精神的渴求。她去世后,镇上的人们惊奇地发现了她尘封了40年的秘密:她亲手毒杀了她人生中唯一爱过的男人荷默,并与“他”以令人唏嘘的方式终身相伴,凄凉地度过了自己孤独、悲惨的一生。

在南方的清教主义妇道观看来,妇女是传宗接代的工具,血统的“纯正”和妇女的贞操之间也有着紧密不可分割的联系。这种对白人妇女贞操的祟拜,实际上反映了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思想。南方妇女在父权社会的统治下的珍贵价值在于她们身体的“纯洁”:一个“纯洁”的妇女应该没有性欲,没有激情,更不应该有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作为女人,身体仅仅是她的贞操保管者,没有了贞操,一个女人便一无所有了。像“冰块一样冷”才是模范的“南方淑女”形象。可怜的艾米丽是美国南方社会旧传统、宗教和社会势力对人性,特别是对妇女的摧残下的牺牲品,父权制的谎言和南方社会的妇道观,使她在孤独中戴着父亲给予的人格面具选择了一条疯狂的道路终其一生。

二 艾米丽人格面具下的阴影

荣格所指的人格面具是一个人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分界点,和舞台上演员所戴的面具具有相似的迷惑性,是其公开对外呈现给观众的那一面。但是过分关注人格面具,就有可能陷入自我被人格面具主宰的局面,人格面具在整个人格中的作用既有利又有害。当一个人无法摆脱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带来的有利影响时,人格的其他方面的特质就会受到排斥而渐渐萎缩。从心理分析角度来说,当人们把自己认同于某种特定的人格面具时,阴影也就愈加阴暗。父权压迫下的艾米丽被培养成南方淑女的形象,于是,淑女特质的面具就得到了不断的发展,而她身上的其他特质就被压抑到阴影当中。艾米丽对父亲既爱又怕,既依赖又渴望逃脱他的控制。对艾米丽来说,父亲的去世,应该也是一种解脱。因为在形式上,艾米丽脱离了以其父为代表的父权制腐朽传统势力的控制和掌握,她似乎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追求属于自己的所渴望的生活了。但即便在父亲去世之后,他对艾米丽的影响仍然弥漫在留给艾米丽的大房子里。在文中,这座大房子就是旧体制、父权,它禁锢了艾米丽与外界的联系,它像囚笼一样不仅囚住了艾米丽的身体,而且禁锢了她的思想和精神,使她始终无法摆脱父亲之于她人格上的阴影。“阴影比任何其他原型都带有更多的动物性,但这并不意味着阴影对于人格来说是一个致命的威胁。阴影是成为我们的敌人还是朋友,完全取决于个 体对于阴影的态度”、“它是人身上所有那些最好和最坏的东西的发源地”。按照荣格的理论,最外层的人格面具掩盖了真我,这样的面具只是一种假象而已,就如同艾米丽,她要按照父亲的期望来行事,她真正的人格只能隐藏在假象之后。父亲死后的第二天,她告诉所有的妇女,“她的父亲并未死”,人们相信她这样做是控制不了自己;实际上,他们都认为艾米丽疯了。艾米丽是传统的受害者,她从未有过属于自己的生活,从未掌握过自己的命运,从未拥有过正常的父爱和甜蜜的爱情。在杰弗生镇居民的眼中,艾米丽是“传统的化身”和“义务的象征”,她的人格面具长期以来是在父亲影响下形成的,她戴着“南方淑女的”的人格面具努力地维护着父亲的威严、南方贵族的尊严,以她惯有的“南方淑女”形象这种人格面具生活在父亲对她融入骨髓的生活模式下。如果说艾米丽的人格面具下所涌动的阴影能够促使她有一丝反抗的话,那么,这样的具有积极反抗意义的阴影根源毫无疑问就是来自于父权制下南方的代表,旧体制的代表——艾米丽的父亲。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一生共创作了19部长篇小说和近百篇短篇小说,其中《喧哗与骚动》、《八月之光》、《我弥留之际》等被称为是美国南方文学的经典之作。福克纳于194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也因此成为20世纪美国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福克纳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国内外对这部小说的研究多涉及福克纳作品中的南方情结、叙事艺术、妇女观和宗教神话观和隐喻等多方面。小说女主人公艾米丽是南方贵族的后代,在南方人的心中,她是当之无愧的南方传统的代表和偶像,是“丰碑”式的人物,这样一个人物以其扭曲和变态的方式终结了南方贵族不愿抛开的南方情结。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除小说题目之外,全文仅在艾米丽死后提到了人们送给她的玫瑰,其实这也是作者福克纳给腐朽没落的旧传统献上的玫瑰。他看到了传统价值观的沦丧和父权传统社会给妇女所带来的悲惨遭遇,掀开了艾米丽的人格面具来分析她的悲剧命运,更让我们对在新旧体制的对抗与冲突下的艾米丽的悲惨人生给予了深深的同情。

一 父权下艾米丽的人格面具

艾米丽所生存的南方社会是以蓄奴制经济为基础的父权社会,同时又是种族主义和清教思想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诸如谦恭、服从、温柔、忘我等就成为了所谓的“南方淑女风范”的标志,而实际上,它们是女性被贬压在社会底层的伦理秩序,是女性必须遵守的社会规则。女性的性别和情感完全受控于父权制社会的压抑和管制,艾米丽的父亲力图把她塑造为美国南方的淑女,镇上的居民长久以来也以仰望的姿态看着这家人如一幅画中的人物,“身段苗条的艾米丽小姐立在背后,她父亲叉开双脚的侧影在前面,背对艾米丽,手执一根马鞭”。从镇上居民的角度来看这一对父女的关系,我们不难发现,当年身段苗条的艾米丽,也是集青春和美丽于一身的,在她年轻的内心里也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她就如同任何一个普通的年轻女孩一样,渴望阳光和雨露,渴望父爱和美好的男女爱情。在艾米丽看来,爱情的颜色应该是粉红色的,所以她把自己和心爱之人的卧室装饰得全是玫瑰色的。而那幅画中父亲的形象是背对着艾米丽,手里拿着一根马鞭;“背对”和“马鞭”这两个词汇把这对父女之间不平等的关系刻画得淋漓尽致。艾米丽在父亲、父权的支配下戴上了父亲希望的、镇上人们心目当中的“南方淑女”的人格面具。人格面具这个词的本义按照荣格的说法是指,一个人按照别人希望他那样去做的方式行事,类似于角色扮演这一概念,是精神的外部形象。荣格认为:“人格最外层的人格面具掩盖了真我,使人格成为一种假象,按着别人的期望行事,故同他的真正人格并不一致。人靠面具协调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决定一个人以什么形象在社会上露面……”人格面具是人在公共场合所展现的面具或者外在形象,这种面具能够呈现与自己有利的外观,因为被社会所接受了,社会就会容纳他、接受他。那么,在人格面具下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就理所当然地会去选择顺从社会期望的先天倾向,以此来适应社会。然而,这种性格并不一定是人们真正的性格,如艾米丽的人格面具就是父亲和父权象征的南方旧体制强加于她的。在“南方淑女”的人格面具下,终生未嫁的艾米丽在父亲留给自己的房子里孤独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因为父亲认为没有哪一个男人能够配得上他高贵的具有南方血统的女儿,所以他拒绝了所有对艾米丽有意的年轻人。父权影响下的艾米丽慢慢地从那个曾经美丽、苗条的姑娘变成了腰圆体胖的女人,双眼凹陷在一脸隆起的肥肉之中,活像揉在一团生面中的两个小煤球;她的生存状态里没有美好的事物,没有精神的渴求。她去世后,镇上的人们惊奇地发现了她尘封了40年的秘密:她亲手毒杀了她人生中唯一爱过的男人荷默,并与“他”以令人唏嘘的方式终身相伴,凄凉地度过了自己孤独、悲惨的一生。

在南方的清教主义妇道观看来,妇女是传宗接代的工具,血统的“纯正”和妇女的贞操之间也有着紧密不可分割的联系。这种对白人妇女贞操的祟拜,实际上反映了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思想。南方妇女在父权社会的统治下的珍贵价值在于她们身体的“纯洁”:一个“纯洁”的妇女应该没有性欲,没有激情,更不应该有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作为女人,身体仅仅是她的贞操保管者,没有了贞操,一个女人便一无所有了。像“冰块一样冷”才是模范的“南方淑女”形象。可怜的艾米丽是美国南方社会旧传统、宗教和社会势力对人性,特别是对妇女的摧残下的牺牲品,父权制的谎言和南方社会的妇道观,使她在孤独中戴着父亲给予的人格面具选择了一条疯狂的道路终其一生。

二 艾米丽人格面具下的阴影

荣格所指的人格面具是一个人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分界点,和舞台上演员所戴的面具具有相似的迷惑性,是其公开对外呈现给观众的那一面。但是过分关注人格面具,就有可能陷入自我被人格面具主宰的局 面,人格面具在整个人格中的作用既有利又有害。当一个人无法摆脱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带来的有利影响时,人格的其他方面的特质就会受到排斥而渐渐萎缩。从心理分析角度来说,当人们把自己认同于某种特定的人格面具时,阴影也就愈加阴暗。父权压迫下的艾米丽被培养成南方淑女的形象,于是,淑女特质的面具就得到了不断的发展,而她身上的其他特质就被压抑到阴影当中。艾米丽对父亲既爱又怕,既依赖又渴望逃脱他的控制。对艾米丽来说,父亲的去世,应该也是一种解脱。因为在形式上,艾米丽脱离了以其父为代表的父权制腐朽传统势力的控制和掌握,她似乎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追求属于自己的所渴望的生活了。但即便在父亲去世之后,他对艾米丽的影响仍然弥漫在留给艾米丽的大房子里。在文中,这座大房子就是旧体制、父权,它禁锢了艾米丽与外界的联系,它像囚笼一样不仅囚住了艾米丽的身体,而且禁锢了她的思想和精神,使她始终无法摆脱父亲之于她人格上的阴影。“阴影比任何其他原型都带有更多的动物性,但这并不意味着阴影对于人格来说是一个致命的威胁。阴影是成为我们的敌人还是朋友,完全取决于个体对于阴影的态度”、“它是人身上所有那些最好和最坏的东西的发源地”。按照荣格的理论,最外层的人格面具掩盖了真我,这样的面具只是一种假象而已,就如同艾米丽,她要按照父亲的期望来行事,她真正的人格只能隐藏在假象之后。父亲死后的第二天,她告诉所有的妇女,“她的父亲并未死”,人们相信她这样做是控制不了自己;实际上,他们都认为艾米丽疯了。艾米丽是传统的受害者,她从未有过属于自己的生活,从未掌握过自己的命运,从未拥有过正常的父爱和甜蜜的爱情。在杰弗生镇居民的眼中,艾米丽是“传统的化身”和“义务的象征”,她的人格面具长期以来是在父亲影响下形成的,她戴着“南方淑女的”的人格面具努力地维护着父亲的威严、南方贵族的尊严,以她惯有的“南方淑女”形象这种人格面具生活在父亲对她融入骨髓的生活模式下。如果说艾米丽的人格面具下所涌动的阴影能够促使她有一丝反抗的话,那么,这样的具有积极反抗意义的阴影根源毫无疑问就是来自于父权制下南方的代表,旧体制的代表——艾米丽的父亲。 三 艾米丽人格面具下阴影的爆发

作为一个女人,就算是戴着“南方淑女”面具的艾米丽也无法抗拒爱情的魅力。当她遇到了拿日工资的北方佬荷默·伯隆时,她不顾一切地爱上了他。艾米丽完全明白和一个北方人谈恋爱须承担来自镇上居民言论批判的风险,而想要嫁给一个北方人更需要莫大的勇气,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尽管遇到了很大的舆论压力,但渴望幸福、渴望爱情的艾米丽仍甘愿冒风险,在一片反对声中,勇敢地和自己所爱的男人出现在镇上。户外活动对深居简出的艾米丽而言应该是奢侈之极的,但是为了爱情,她还是勇敢地走出了家门,走出了父亲对她的禁锢,走出了关押她真实人格的大屋子。我们能够想象得到,当艾米丽和自己所爱的人在户外享受一个正常人所拥有的生活时,她的微笑是美丽的;摘下人格面具的她,显露出的是一张得到爱情的幸福的笑脸,这是艾米丽一生中最美丽的时刻,是她爱情之花绽放的短暂时刻,是她真实人格渴望的生活状态,即一种普通的男女相爱的生活。所以艾米丽能够承受异乎寻常的舆论压力而丝毫没有妥协。然而,更大的悲剧随着荷默的无情放弃悄然发生了。正如荣格的理论所言,“当阴影原型受到社会的严厉压制,或者,当社会不能为它提供适当的宣泄途径时,灾难往往接踵而至”。艾米丽一直以来都处在父亲给她的人格面具下被动地生活着。虽然她清高孤傲,但是她所体验到的短暂的爱情却激发了她人格面具下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渴望的人格特质。当最美好的付出却换来最无情的抛弃时,艾米丽人格面具下的阴影就越来越重,越来越黑暗。这个阴影是来自于父亲多年来投射在她内心和生活里的印记。当遇到爱情的背叛时,这个阴影就凝聚成了一个魔兽:艾米丽酝酿了一个诡异恐怖的行动——杀死荷默,与他的死尸相伴余生,直到死亡。艾米丽通过这种极端的方式,永远地占有了她的爱人。镇上的人们注意到,“那尸体躺在那里,显出一度拥抱的姿势”“他所遗留下来的肉体已在破烂的睡衣下腐烂,跟他躺着的木床粘在一起,难分难解了”。这种令人震惊和惊恐的阴影的爆发,是艾米丽的人格面具和阴影严重失衡、无法协调的极端结果。父亲——她生命中第一个重要的男人,作为父权的代表给她打上的是南方荣耀的淑女烙印,艾米丽对此只能是无奈地接受,并且无条件地服从戴上了这个人格面具;这是她无法摆脱的高贵出身所带给她的既定的命运。而正当爱情本身美好幸福的本质慢慢融解掉艾米丽虚假的人格面具时,荷默——这个带给艾米丽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北方人却背离她而去,这样残酷的现实彻底唤醒了艾米丽人格面具下阴影的黑暗面,仿佛积聚了她所有的力量要留住她生命当中唯一曾经美好的东西。艾米丽的“南方淑女”的人格面具是对她的故土,她的血统,她的父权制无奈的服从;而荷默作为北方的代表又一次粉碎了她对生活的最后一点的美好追求。艾米丽被南方的伪善和北方的无情同时击倒了,她选择了疯狂的手段来留住自己对生命中美好的最后一点留恋——杀死荷默。至此,艾米丽的人格面具和阴影彻底分离,并以其惊人又无声的极端方式爆发了。

四 结语

福克纳笔下的艾米丽是旧体制压迫摧残的牺牲品。在南方与北方的对峙与斗争中,艾米丽这个代表南方的贵族小姐戴着父亲所给予的“南方淑女”的人格面具遵从着南方的社会规则,这种遵从除了包含着对父亲复杂的感情之外,还隐藏着她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当遭遇了代表北方工业文明的荷默的爱情后,艾米丽的人格面具经历了阴影的复苏、人格面具与阴影的斗争;最后在绝望的背叛面前,艾米丽的人格面具和阴影严重失衡,她也因此走上了一条悲惨的命运之路。艾米丽的悲剧人生不得不让我们对这样一个不能通过反抗来改变命运的女性表示深深的同情。

参考文献:

[1] 福克纳,杨岂深译:《见陶洁选编福克纳作品精粹》,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2] Jung.Carl G.The Archetype an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2nded.[M].New Jersy:Prinston University press,1968.

[3] C·S·霍尔、V·J·诺德贝:《荣格心理学入门》,三联书店,1987年版。

第5篇:美丽的背后作文范文

关键词:审美能力;美术教学;核心素养;观察美;体验美;创造美

一、观察生活,激发审美情趣

美术教材中为学生提供的欣赏作品往往并不受学生喜欢。为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有目的地培养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努力缩短他们与作品之间的距离。美术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很多经典的美术创作都来源于生活。所以,教师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要从生活中去引入,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肖像艺术”这一课的时候,由于课本中的彩页范围仅有四五张,而学生对这些内容已熟知于心,并没有什么新鲜感可言。再加上文本中的范画缺乏童真和趣味,与学生生活的年代相距较远,所以教师可从实际生活入手,让学生观察生活中令自己熟悉的人的肖像特征,如同学、父母、早点铺的商贩、扫大街的阿姨、开门禁的大叔等。这样,学生从发型、五官、表情等方面去观察人物的肖像特征,然后进行素描绘画,有助于施展绘画技能。而在审美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发现美术与生活的联系,进而具备丰富的审美情趣。教师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观察美、体验美、创造美,能够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循序渐进的提升,同时也能够反作用于他们的实际生活。当学生意识到美术学科在生活中的价值之后,自然而然会对其充满兴趣。社会生活本就是丰富多彩的,而美术元素也是无处不在的,只有将美术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拥有发现美的眼睛。

二、发散思维,强化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必不可缺的途径。教师在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时,可以让学生以发散思维的方式多角度考虑问题,发表自己对作品的看法。这样一来,学生才能够发现美术的多样性。同时,也能不断培养学生的美学概念,让其审美能力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例如,在欣赏绘画作品《蒙娜丽莎》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发散思维的方式去分析作品。教师可先带领学生了解《蒙娜丽莎》这幅画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再让学生自由地说一说自己对蒙娜丽莎的微笑的感受。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感受就会有所不同。有的学生认为她笑得舒畅温柔,很是慈爱,像母亲一样。有的学生认为蒙娜丽莎的微笑显得严肃,尤其是在暗色调背景的烘托下,有种说不出的沉闷压抑。还有的学生认为蒙娜丽莎的微笑略带哀伤,仿佛经历了什么事情,这种笑并非发自内心。这时,教师让学生思考蒙娜丽莎的微笑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并结合这幅画的历史背景进行回答。于是学生的思绪纷纷回到1503~1506年的西欧,当时的人们失去了哭与笑的权利,达芬奇画《蒙娜丽莎》这幅画与他的人文主义世界观是密切相关的,这幅画是被禁锢的思想感情得到了解放的表现。所以,蒙娜丽莎可能与当时的人们一样,她的微笑背后隐藏着渴望解放的无奈,还有对社会的恐惧、厌恶甚至嘲弄等。对于学生合理的观点,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积极的评价。尤其对于一些想象力十分丰富的学生,教师更要加重视,努力挖掘出学生的审美潜能。而对于观点不够合理的学生,教师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这有助于班级整体审美水平的提升。

第6篇:美丽的背后作文范文

(一) 原著的创作背景

这部影片取材于刘易斯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爱丽斯漫游奇境记》和《爱丽丝镜中奇遇记》。18世纪末,德国狂飙运动,将法国大革命狂飙突进的精神内化于思想文化领域,强调激情、推崇个性,呼唤在精神领域中挣脱现实的束缚。正是如此,儿童文学这叶轻舟才在浪漫主义的影响下,走向情绪与想象力的解放,使幻想小说重新回到儿童读物之中。

《爱丽丝梦游仙境》的小说写成于1864年前后,它试图突破同时期欧美儿童小说以教化为目的的单一模式,肯定儿童的幻想力、创造力,以孩子的激情和逻辑展现一个梦境般的世界。这种独特的视角和立意注定了这部作品的超现实主义梦境,无论从画面、台词到人物形象,现实与艺术相互交织,共依共存。

(二)影片简介

其实,电影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是小说版的续集,可以称为“13年后爱丽丝重游仙境”。影片一开始,主人公爱丽丝已经出落成19岁的贵族少女,但此时的她显得并不快乐,丧父之痛和礼教的束缚宛如牵线操控着她的生活。在白兔子的引导下,爱丽丝在众目睽睽的求婚现场“掉进了兔子洞”,儿时的回忆已经淡忘,她不知道如何使用道具,此时的她唯唯诺诺、满身戒备。爱丽丝在奇妙的仙境历险中,逐渐回归自我、变得勇敢,了解到自己身负的重大使命,解救“疯帽子”,在法比约日屠杀恶龙,带领地下世界的居民们结束了红桃皇后的邪恶统治,使世界最终恢复仙境昔日的荣光。

电影以一个洞穴穿越现实和艺术的两个世界:现实是礼教严苛的维多利亚时代统治,主人公试图突破自己,渴望女性自由的崛起;艺术是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神奇的尖尖屋顶的房子、树林中弯曲的树木和卷曲的藤蔓、红桃皇后那霸气与奢侈四溢的宫殿、白皇后纯净剔透的城堡,无比丰富的想象力覆盖了整部影片。

二、现实中的艺术与艺术中的现实

当代影视艺术创作者们对“现实”这个词有了更为深刻、更为广泛的理解和诠释,无论是国际大片还是小成本文艺片,艺术家都行使着属于自己生活范畴的艺术表达。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观念的影视作品体现出对现实依存的不同态度,但都会给艺术活动赋予现实特性。一言以蔽之,电影作品的创作素材和艺术灵感离不开现实的启迪。

(一)现实中的艺术:美的体验和升华

现实本身是具有审美性和观赏性的,但其单独并不能成为艺术作品,需要影视制作者进行转换。在这种升华过程中,不同的审美意识左右着艺术的最终走向和呈现。影视创作者要比大众对现实的美有更敏感、更深更广的洞察力,不能仅停留在物质观赏本身。

一部好的电影应该是一件有价值的艺术品,而艺术品的精神特征之一就是它的可感性和形象性。当电影呈现在观众眼前时,它通过画面、对白、配乐等多层次与欣赏者的思维产生共鸣,艺术由此而返归本身。可见,电影的艺术性不是现实中直接的现成的美,而更重要的是现实与人的意识转化,是物化的现实精神世界。艺术是对现实的寻觅、探索和再现。

(二)艺术中的现实:返璞归真

电影创作切忌空中楼阁。纵观历年叫好又叫座的影视作品,哪怕是看似无边无际的科幻电影,无不着眼于现实的视角,有的是热点事件,有的是时代精神。可以说,不同的现实生活环境、文化教育背景、理念因素等深深植根于现实世界之中,也客观上决定着电影艺术创作。

电影的艺术是一种主观态度的审美,构成影片的自我性。然而这种自我标识性要传播和共鸣,势必依从于现实,即通过观众的个别性直接感知,与观众的现实生活阅历紧密相连。另一方面,现实的存在称为艺术家创作的原动力,对现实的感悟成为电影思想立意的源泉,主人公的思想和命运也是在现实中有迹可循的,电影的画面、音乐以及语言翻译更是以现实理解水平为依托。现实是艺术的源泉和依托。

三、爱丽丝的两个世界:现实社会与艺术梦境

新版“仙境”电影将时代背景设定在维多利亚时期,此阶段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文主义和自由主义深入人心,女性意识渴望挣脱礼教枷锁的束缚,在压抑中逐渐被唤醒并觉醒,可以说,女性的反叛和自觉成为该时代思想解放的主旋律。以此为背景的幻想电影创作能充分展现两个世界的喜怒哀乐,形成鲜明对比,并统一于故事情节和主人公命运之中。影片中的爱丽丝仙境之旅正是她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从被动到主动、从正常到异化的蜕变,表达出一种现实社会中女性追求平等、自由和独立的毅然精神。

生动逼真的3D画面效果、跌宕起伏的音乐背景,与爱丽丝自我价值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现,使得新版爱丽丝进行的不再是一场艺术创作的奇幻梦游,而是一次凤凰涅槃的现实成长之旅。

(一)现实社会中成年爱丽丝的挣扎和渴望

掉入兔子洞前的成年爱丽丝是一个典型的维多利亚时期中产阶级少女,她的身上捆绑着父权社会的枷锁。母亲和姐姐不断告诉她女人必须在容颜老去前找到门当户对的归宿,爱丽丝的美貌是她生活的惟一可靠资本。束缚之下的爱丽丝就像《泰坦尼克号》里的露丝一样,压抑且挣扎,她性格中的反抗意识企图摆脱这种“宿命”,她怀揣着对世俗偏见的不满。影片中爱丽丝拒绝穿紧身胸衣,在舞会上天马行空的想象,都是爱丽丝内心深处渴望独立、自由的表达。

此时的爱丽丝缺少了儿时的勇气,也忘记了13年前兔子洞里的一切。影片中一个场景耐人寻味:贵族无趣的闲聊中,爱丽丝竟然建议哈里逊太太将不满意的白色玫瑰油漆成红色,而这正是童年爱丽丝在仙境中为红桃皇后做过的事情。这一衔接暗示着爱丽丝突破现实社会的陈规重新寻找自我的渴望。

(二)仙境世界中爱丽丝的蜕变和回归

13年后的仙境与童年的爱丽丝所游历的也不太相同。如果说画面比文字更加生动和直观,那么3D技术给了我们更加深刻的体验。可使人变大抑或变小的药水和蛋糕、护城河里漂浮的死人头颅,让时而童话时而死寂的气息弥漫整个画面;特别是在决战之日,大至缭绕的阴云、残垣断壁,小至随风扬起的尘埃、红白军团的铠甲军都精致到令人惊叹。影片给了我们一个高度艺术性的梦境世界,这种亦真亦幻的味道让观众穿梭于两个世界之中,眼前这个诡谲的世界是绝对的梦境,也是真实存在的。

整个 仙境是以女性为主宰的社会形态,仿佛回归到人类最初的母系氏族社会。约翰·尼德普所扮演的疯帽子,是影片中惟一具有阳性气概的男性,却世代寄居在皇宫,为女性掌权的皇族制作礼帽;红皇后身边的武士,他的出场多么强悍,但也仅仅只是红皇后身边的跟班,他有野心却受制于女性;而红皇后这个角色虽然贵为女性,却具有某种男性的阳刚和武断,她那句“砍掉他的头”,让她蛮横的男性气质彰显无遗,但她最终却被白皇后的正义之师打败,流放异地。

在这个世界里,男性或者被动地备受压抑,或者主动地“自甘堕落”,都遵从于女性意志和女性权威,可以说这与现实世界是完全颠倒的。正是由于支配仙境的性别文化与现实生活是完全相悖的,超脱了现实世界,才一直被定位为虚幻的“梦”,使观众感受到电影中的艺术世界。

仙境之旅中的爱丽丝学会了相信自己,重拾了勇气和自信,身心得到了彻底的成长。离开仙境回到现实生活的爱丽丝已然脱胎换骨,她拒绝了所有人眼中门当户对的婚姻,并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开始新的冒险生涯。影片最后,爱丽丝踏上去往东方淘金的商船,这样的结局对于爱丽丝来说是崭新的开始,是她踏上在男性文化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实践自我旅程的新的起航点。

(三)现实与艺术的贯穿线:电影音乐

电影不是单纯的画面艺术,而是声与影的结合。《爱丽丝梦游仙境》用音乐贯穿始终,来表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转换和冲突,是十分成功的。故事音乐作品的出现成为电影剧情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特别是在这部梦境与现实交织的影片中,更生动地展现剧情发展和主人公心理变化。

本片的编剧和导演选用了几个经典的音乐片段,Welcome To Mystery、Wheres My Angel、Her Name Is Alice等或欢快或沉静的背景音乐既符合剧情需要,又与剧中人物的心态紧密相连,在另一个层面上表达剧中人物的内心情感,最终准确、丰富地诠释电影所要表现的主题。

其实经典的音乐作品浩如烟海,编剧、导演需要从众多音乐片段中,选取最能恰当配合作品寓意的音乐。电影中的音乐就像饮酒,不可“贪杯”,也不宜“独酌”,好的音乐是现实和艺术的连接线,为电影世界的转换服务。笔者认为,这部电影作品从音乐结构角度可以看成一部歌剧作品:有宣叙、有咏叹,有叙事、有抒情,联结在一起表现戏剧冲突,向前推进剧情,由一个个小的觉醒和冲突,汇成全剧梦境与现实的斗争,最终完成主人公华丽、勇敢的冒险旅程和自我实现。

四、幻想电影的现实与艺术:共存与发展

传奇幻想电影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神话、传说或史诗,是现代奇幻电影的雏形。在奇幻电影中,人物常常要面对巫术或魔法,甚至与神力或怪兽对抗;同时,又往往面临战争与和平、欲望与真情的选择。奇幻小说的这些设定,把人物带到激烈的矛盾纠纷中,不可避免地呈现现实与艺术的相互交融。

首先,此类影片的情节设定势必是艺术的。故事背景大多发生在过去或未来世界,主人公有动物、植物、吸血鬼甚至巫师,情节中往往有强大的魔力、超能力或超现实科技,这些在现实客观世界是不存在的,可以说是艺术的升华和创造。

其次,此类影片的人物设定势必是艺术的。奇幻电影中的主角大多有着古典浪漫主义的英雄气质,他们足智多谋、勇敢睿智、经历坎坷,却最终带领正义战胜邪恶。这种艺术的提升正是现实中人的内心渴望,每个人都幻想着能够揭示神秘,赢得尊重,惩治罪恶。而在幻想小说中,这些成为现实,每个读者都可以是爱丽丝,变大变小,在丛林间穿梭飞翔,和会说话的兔子和猫一起探险、战胜邪恶。

有人质疑幻想小说,认为幻想电影会使人逃避现实,沉迷于不可触摸的未来。特别是随着3D影视技术的异军突起,虚幻的艺术表现越来越逼真,甚至代替现实主义的思想和逻辑。笔者认为,这种顾虑并未看到影视创作和欣赏中现实与艺术的共存性,这种共存是必然的,不可否定的,可以断裂这种连接的作品势必淘汰于观众的审美情趣,不是一部完整的作品。

[参考文献]

[1] 龚北芳.十九世纪英国女性作家群的崛起与英国文化[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06).

[2] 阮世勤.解读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一个成年女性自我探索的童话[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0(06).

[3] 翁有志.新版《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的爱丽丝[J].电影文学,2010(19).

第7篇:美丽的背后作文范文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精华。入选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诸多古典诗词文本,以其精美的文学样式、丰富深邃的情感内涵、深刻的思想内涵、亦真亦幻的画面等,散发着永恒的艺术魅力。教学时,引导学生诵读、理解、感悟、背诵、默写它们,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美好情感,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主动受到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人文品格以及文学艺术修养等的熏陶,在中国古典诗词等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哺育下健康成长。故此,我想从科学性、情境性、全面性等三个方面谈谈构建高效古典诗词阅读课堂的体会。

一、科学预设古典诗词的教学目标

入选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词,题材丰富,风格众多,难易不同,内容不同,意境不同,艺术形象千姿百态。教学时,应充分把握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知识储备,把握不同古典诗词内容的深浅因素,科学预设教学目标。

比如,教学一年级上册的《江南》(“江南可采莲”)时,教学目标可如此确定。

1.认知下列生字:“采”“莲”“何”“戏”“间”“江”“可”“叶”“鱼”“西”等。

2.熟读、背诵、默写这首诗歌。

3.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说说这首诗歌美在何处。

但是,教学六年级下册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时,则应如此确定教学目标。

1.简介作者及其代表性词作。

2.说说这首词写了一件什么事情?描写了哪些美丽的景物?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这首词改写成记叙文或者写景抒情的散文。

二、将情境引入古典诗词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既要符合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的需求,还要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准确把握古典诗词教学的难度、广度、深度和节奏,采用丰富多彩的、学生喜闻乐见的、能够快速激发学生诵读、理解、品鉴、背诵、默写古典诗词的浓厚兴趣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请看我执教七言绝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时的几个教学片断。

1.情境导入

课前,将从网络上下载的4-6张以荷花为主题的图片制作成PPT幻灯片,并打上《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诗的字幕,再插入贾鹏芳的二胡独奏《睡莲》为背景音乐。上课伊始,运用多媒体电教设施播放上述幻灯片供学生观赏。如此,学生在欣赏美丽荷花画面、美妙音乐《睡莲》的同时,必定会随着PPT画面的翻转、音乐的旋律等仔细观看甚至低声吟诵这首诗歌。这个情境导入环节大约需时3分钟。

2.情境探究

鉴于课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文的下方配有美丽的荷花图片之缘故,阅读鉴赏时,教师无需另行设置情境,只需要引导学生根据诗意弄明白下列几个问题就行:(1)从诗歌的意思看,荷花是在什么季节开放的?(2)诗歌下面的荷花画面与诗歌中的哪两句诗所描绘的景象是一致的?(3)如果我们把诗歌中的第一句改成“毕竟西湖二月中”,是否可以?理由是什么?(4)请问,这首诗歌哪两句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快速背诵并默写这两句诗句。在正常的班级中,完成上述情境探究环节,大约需时20分钟。

三、全方位挖掘古典诗词的审美元素

入选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古典诗词,可谓篇篇都是流传广远、脍炙人口的,集高品位的文学艺术与丰富美丽的思想内容于一体的文学艺术载体。因此,教学时,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识读与理解诗歌中的生字、生词,还要引导学生按照古典诗词固有的节奏与韵律进行吟咏、诵读,感受古典诗词的节奏美、韵律美;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理解、品鉴古典诗词,鉴赏其美丽的画面与意境,还要借鉴古典诗词中蕴涵着的丰富的人文元素,熏陶学生美丽的灵魂,以期引导学生自觉提高古典诗词的文化品位,提高道德修养,培养美好情操,做一个“文也彬彬,质也彬彬”的有用人才。

比如,教学《江南》(“江南可采莲”)、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等山水田园诗时,应引导学生明白:我们的先人在古典诗词中描绘的美丽的自然风景,是我国古代美好生态环境的浓缩。但是,近年来,由于有不少的人违背生态发展的自然规律,对我们的地球母亲进行了贪得无厌的过度开发与索取,导致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如果这种破坏行为不能得到及时的制止,那么,我们的后代子孙将来就只能在古典诗词中领略大自然的美丽山水风光了。如此,则让上述古典诗词文本中的人文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开发与利用。

第8篇:美丽的背后作文范文

第一,在经济改革与扩大群众财产性收入的现实背景下,出现了古城人口“置换”现象。人群“置换”导致文化主体性精神的转换与发展主体文化产业的背离。随着房产政策改革的推进与房地产产业的兴起,许多古城原住民在新城区建设或购买了住房并从古城搬出。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中包含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也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和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这样,一部分古城居民把房屋的所有权转让出去——出售,也有居民转让了房屋的使用权——出租,致使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古城。1986年底,丽江古城有居民4269户15279人;到1999年底,已有1527户5001人迁出古城。13年间,已有35.77%的居民户、32.73%的人口迁离古城。在不断有人迁离古城的同时,也不断有人迁入古城,从1987年至1999年的13年间,累计有1350户4051人迁入古城。迁走的大部分是纳西族的古城本土居民,而迁入的大部分是外来的经商务工者。这样大批量的古城人口的迁入与迁出,使古城的居民呈现出“非本土化”、“非民族化”特征,也使古城的民族文化、本土文化大量地被“外来文化”置换。丽江古城的特殊地位决定了文化性内涵是其旅游文化产业的灵魂。而人群置换带来的文化精神置换与古城极具魅力的主体民族纳西族文化精神产生冲突,相互背离,不利于发展独具特色的丽江古城主体性文化产业。

第二,在文化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古城人们的语言、衣物、居住、娱乐、人际交往、文化、审美观等均呈现汉化、潮流化特征。

丽江古城感性化的存在特征消减。地方文化个性化特征逐渐消失、吸引审美注意力的外在特质减弱与做大旅游文化产业之间出现内部背离。丽江古城的纳西人已普遍讲汉话,着汉装。对部分开展双语教学的大研镇兴仁小学1—6年级12个班76名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听得懂纳西话的占44%,会说纳西话的占23.7%,约有90%的家庭父母与孩子讲汉语,只有40%甚至更少的老年妇女穿或只局部穿纳西服装。原住民不在古城居住,居住在古城的更多的是商家、务工者和游客。今天已很难看见纳西老奶奶在古巷中悠闲散步的身影和养鸟人闲雅的聚会。随着旅游模式由游览观光向休闲度假转换,游客由古城“外在者”转变为“内在者”,游客为获得“亲在”体验大量涌入古城住宿,古城内充斥着各种声音各种意识的混杂,亘古不变的唯有小桥、流水、建筑。在这种流变中,古城不再是纳西人生活、创造的家园。主体人群流失,与主体文化相关的感性审美特征在消减,审美价值也随之减弱。而旅游业是典型的注意力产业,丽江古城稀有的感性存在方式是吸引公众注意力最强大的文化资源,这种存在方式外在而感性地体现在纳西人的纳西语、东巴文、篝火打跳与纳西阿妹的“披星戴月”上,它只和纳西人在一起,和纳西人的生活在一起,而这一切正在慢慢消逝。

第三,丽江古城的个别开发手段与文化保护和传承产生了背离。

丽江古城中与崎岖的地势巧妙结合的建筑物、商业店铺和民居住宅混合在一起,这种混合使得古城成为一个美好的生活和工作地区。对于自由职业者、艺术家、商人、上年纪的市民等来说,这种充满活力的环境是一个富有吸引力的令人激动的家园。丽江古城这一家园具有人类性意义,也正因此丽江古城令人神往。但旅游者在对丽江古城进行审美的过程中出现审美经验相似的感受,意味着在丽江古城的开发中出现了较多借鉴与雷同的成分。而太多的一致性经验会导致审美厌倦。许多人觉得丽江像北京的后海。“到了丽江在古城里中心找了一家客栈住下,发现丽江的确名不虚传,古城内小桥流水,各式阁楼错落不一,各种商品小店琳琅满目,有些地方跟北京的后海很像。漫步古城,能领略到‘家家溪水绕户转,户户垂杨赛江南’的独特古城风貌;游四方街,能欣赏到纳西古乐。晚上古城内的酒吧很有当地特色,气氛都不错,”[1]。杨福泉老师也在博客中提到:“一些外地商人租了丽江古城的纳西民居后,有不少庭院装修成了某种江南或外省的‘古典风格’,雕梁画栋都与丽江建筑文化的本土特色相去甚远,有的还在庭院里开辟了水塘,上面搭上木桥等,按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原真性’的原则,这样的大动干戈装修显然是不符合这种保护原则的”[2]在丽江古城“遗产与旅游互动共赢”的发展模式中,开发手段的选用至关重要。丽江古城不能成为别的城市的影子,建设丽江古城是手段更是目的,因手段的随意性、偏离本地文化主体性而使古城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其保护独特文化目的的做法是得不偿失的。第四,不同文化群体标准下丽江古城的文化形态阐释与丽江古城文化原态之间出现背离。丽江古城正在被一个个新的审美理解和阐释所建构,“小巴黎”、“艳遇之都”、“柔软时光”等富有现代气息的审美理解使丽江古城成为多元却模糊的无中心后现代平等主义存在。这种无中心的多元论思维,使丽江古城当下的存在成为一个个偶然,古城只是一个被不同文化观炒作的工具、躯壳,里边充斥着现代人永不满足永不停息的现代欲望。大众审美主义无止境地宣泄着当今都市文化中都市欲望膨胀与欲望严重匮乏之间的矛盾。丽江古城在这种矛盾中被解构着,流失的是“天雨流芳”的内在精神,补充的是今天都市大众文化中人们所熟悉的欲望化、私密化内涵,而这种文化建构中的熟悉感可能让人漠不关心,也可能导致偏好降低,还可能引起积极的或消极的意向。以异域风情为表,以商业运营为实的丽江古城旅游文化产业在此种文化背景下也有可能会更加喧嚣与繁华,一如今天喧嚣的大众生存。这是一个丽江旅游者在他的QQ空间文章《天雨流芳的遗憾》中的片段:“丽江已经迷失在世俗里了,迷失在温柔里了,只有俗世的放纵,只有慵懒的的眼神,而少了那份古朴和本真。那些叫嚣着爱上丽江的人们,也许终究只是浅薄的一群(也许包括我)。也许人们爱去丽江,是因为一直以为,只有无所事事的懒散,才等同于幸福。这不是我臆想的丽江,我的丽江是美丽的纳西姑娘在水边摆动的裙菔,是神秘悠远、余音绕梁的纳西古乐,是两情相悦的篝火舞蹈。丽江的古道也只适合于钉了铁掌的马蹄,敲击在五花石铺就的路,伴和着马脖子上的摇铃,洒下一路茶香。丽江木府的匾格上书着‘天雨流芳’几个大字,读书去吧。在这浮躁的日子,在这浮躁的岁月,在这浮躁的年代,是那么的格格不入。也许天雨倏来,花事就浓了。所谓满堂花醉,满室书香。这样的小城,这样的居家日子,这样的清泉在眼前这样的流淌,这样的马蹄在心底这样的踢踏,这样的古乐演奏着这样的节拍,因了这世俗的、无聊的、不加节制的繁荣,却奏出如许遗憾”[3]在流行文化引领的以“欲望的眼睛”和“空洞心灵”为标志的大众审美主义潮流中,丽江古城未来存在形态仍处在不确定中。

二、对策探寻

第9篇:美丽的背后作文范文

体会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和学习积累语言,是学习本课的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是教学的难点。以下为小编和大家一起分享三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案例材料,欢迎你参阅。

教学要求:

1.在读中品词品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2.初步认识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体会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和学习积累语言,是学习本课的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是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搜集的资料,揭题。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地出示课件(中国政区图,红点闪烁显示小兴安岭的位置),帮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的位置。

二、初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品读,析文悟情。

1.利用写春、夏美景的段落,渗透学法:

(1)默读2~5自然段,想:在小兴安岭一年四季中,你认为哪个季节的景色最美?划出有关的词句。

(2)按照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重点指导(次序不定)。

夏天(当学生谈到夏天时)

①出示夏天一段的文字课件,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认为夏天的景色最美,是从哪些词句读出来的?(学生自由感知,次序不定)

•野花

学生自由读写野花的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指导读出野花的美。

•树木

你从这句话知道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读出来的?树木长得这么密,怎么样能把它读出来,自己练习读。指名读,请小老师给他评一评。指名读。

②观看展示夏天美景的视频。提问:看了视频,你想什么了?

春天(当学生谈到春天时)

①出示描写春天一段的文字课件。请这个学生谈谈为什么认为春天的景色最美。

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教师重点指导:

•写小鹿的句子

自己读写小鹿的句子。你能读懂了吗?谁能加动作读一读?全体学生起立加动作读写小鹿的句子。

•比较句子

树木抽出新的枝条。

树木长出新的枝条。

把“抽出”换成“长出”行不行?为什么?可以做动作体会体会。

②春天的这一段,老师也很喜欢,我想读读行吗?教师看着屏幕配乐读该自然段,学生闭上眼睛想: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③指名配乐读该段。学生齐读,能背的站起来背。

2.总结学法,自主运用:

(1)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春、夏两段的方法。课件出示自学要求,学生按要求自学。

自学要求:

①看一看,4、5自然段描写了秋、冬季节的哪些景物;

②想一想,这些景物美在哪,用“________”划出有关的词。

③抓住划“________”的词反复读句子,体会景色的美。

④读不懂的词句作上记号。

(2)学生自学。

(3)小组内交流自学情况。要求:有不同意见的,一起讨论,看看哪种意见最好;在自学过程中读不懂的词句提出来,请小组内同学帮忙。

(4)全班交流学习情况:

①这两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在交流过程中,教师择机请喜欢野果、小动物的同学站起来读有关的句子,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②提出不懂的问题,全班讨论。

四、总结,深化认识。

1.学完课文,此时你最想说什么?

2.带着赞美的感情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2.继续搜集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

板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

总述:树多、景美

分述春夏秋冬

总结:花园宝库景色美丽

物产丰富

教学反思:

在设计《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的时候,我打破了传统的讲授式的阅读教学模式,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以陶冶情趣为主:这篇课文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所以在学生反复读课文之后,可以直接引导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美好山河的同时,培养他们爱国主义的情感。

2.以培养能力为主:课程标准提倡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虽然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但是在父母的帮助下,他们给通过报纸、网络等渠道去收集想要得到的信息。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朗读、欣赏,与人合作的多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