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化学实验心得体会范文

化学实验心得体会精选(九篇)

化学实验心得体会

第1篇:化学实验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化学 学生 健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的能力。”心理健康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没有心理疾病,高层次的心理健康不仅没有心理疾病,而且能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发展建设性人际关系,从事具有社会价值和创造性活动,追求高层次需要满足,追求生活的意义。为了培养身心和谐统一的高素质人才,我校从2002年起,便积极开展了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性研究。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化学的这一特点和几年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化学实验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对学生进行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

一、利用实验,培养兴趣,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

当代著名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当努力地使学生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化学实验具有不可替代的兴趣诱惑力,是培养和巩固学生学习兴趣的不竭源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个实验,使每一个实验都以整洁美观的实验装置、科学规范的操作程序、动态变化的实验过程和奇妙变幻的反应现象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实验的过程中,可以从多角度去享受实验美,在美的熏陶中提高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有着积极的美学效应。

在学习过程中,由于传授知识的枯燥无味使部分学生产生厌学这一不良心理反映,而化学实验恰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教师要充分利用青少年好奇、好动、好强的特点,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可以把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或培养几名实验能手充当小老师,代替老师演示。学生在自己亲自操作的过程中会表现出极高的热情,然后教师适时引导学生通过表面现象去分析本质,把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身心也感到愉悦,从而把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转化为要学好化学的动机。我们也可以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在探索成功的喜悦中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凡经过自己奋斗取得的成功最能激励人、鼓舞人。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利用实验的兴趣诱发力,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化学的无穷乐趣,使学生乐学、会学、好学,利用内在动力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品质,促进学生的心

理健康。

二、利用实验,培养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知识经济的到来,使每个人所从事的工作都是更大一个整体工作的一部分,具有善于合作的品质已经作为高素质人才的一个必备条件。没有合作精神的人是不会被未来社会所接受的,没有合作意识的团队是不会取得事业成功的。而现代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养成了一些任性、高傲甚至孤僻的不良心理现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应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化学实验是分组实验教学,我们可以利用这一较好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笔者在实验教学中,先挑选实验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学生任小组长。然后,由组长组织学生根据各自的特长选择自己的任务。最后,通过大家分工协作成功的完成实验。教师在肯定成绩的时候,要大肆表扬全组的组员,要让他们懂得他们的成功是全体成员集体智慧的结晶。另外,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情境,比如分组搞社会调查、开展化学实验竞赛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加强了,也养成了与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利用实验,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学生的受挫能力

马克思说过:“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的,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现代中学生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各方面的需要基本上都能得到满足,因而受挫折的能力较差,而一旦遭遇了挫折的打击,就会使他们因缺乏坚定的信念而精神萎靡、甘心堕落甚至于对生活失去信心,产生轻生的念头。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许多教育者及心理学家的关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受挫能力已刻不容缓。

认识挫折,是承受挫折、战胜挫折的前提。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化学史料来提高学生对挫折的认识。如讲述化学家取得成功的艰苦、惊险的历程。像一生有255项专利的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伤,自己也险些丧生,但他没有向挫折低头,仍继续实验。在马拉伦湖上爆炸后的浓烟中,浑身血污的诺贝尔振臂高呼:“我成功了!”用这些先进的事迹感染激励他们,使他们懂得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具备顽强的意志品质。另外,学生在分组实验或课外实验的过程中,不可能每组实验都能取得成功,对实验失败的小组,教师要及时的给以鼓励,鼓励他们面对挫折,分析失败的原因,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在哪跌倒的在哪爬起来,让他们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当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战胜挫折走向成功的时候,会使他们的身心感到无比的愉悦。当然,教师本身也必须做一个生活的强者,这一点在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方面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挫折教育可以使人学会容忍、谦让,变得冷静、有耐力。化学实验中进行挫折教育,能够使学生体会到受挫后取得成功的喜悦,更能鼓起理想的风帆,从而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塑造学生健康心理。

四、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使学生学会适应、学会生存

当今世界飞速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各方面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没有良好的适应能力简直无法在未来的社会中生存。适应能力是一种重要的心理能力,是保证心理健康,塑造健全人格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

第2篇:化学实验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着力点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2-0184-01

1.化学实验是联接认识主客体的中介

在化学认识范围内.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是化学认识活动过程的两极,要进行化学科学认识既不能没有认识主体,也不能没有认识客体,认识活动只有通过二者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才能实现。因为化学实验和化学科学认识在结构上有着相同的主体和相同的客体,化学实验是主体按一定的目的,以一定的科学知识为指导,凭借一定的化学仪器与设备,采用特殊的化学实验操作,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下,作用于客体使之发生变化。在这一活动中,主体对客体是积极的、能动的。它通过使用实验仪器作用于实验客体,实验客体也同时反作用于实验主体。实验主客体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使实验主体和实验客体都发生了功能的变化。正是化学实验的这一特点,使它在化学科学认识中能居于中介地位,把化学科学认识的两极联系起来,使它们彼此联系、彼此作用从而实现主体对客体的认识。

2.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对象和化学科学认识间的桥梁

化学科学认识的成果具有两种形态,即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观念形态的化学科学成果即化学科学知识,化学科学知识包括化学事实、化学概念、化学定律、化学理论等,它们是分别处于化学科学认识过程不同阶段的科学认识成果。这些科学认识成果的获得是认识主体以认识客体(实验对象)作为现实原型,通过实验观察所得到的结果。可以说化学科学认识的成果是通过化学实验观察得到的,并用语言、文字、化学用语陈述和描述出来的“化学事实”。在化学教学中,认识主体获得的认识客体(客观对象)的映象,是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过程,这个过程只有通过化学实验这种实践活动才有实现。因此,化学实验是沟通化学科学对象和化学科学认识的桥梁。

3.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认识升华的重要环节

化学科学的认识是认识主体对认识客体的能动反映,但由于认识客体的无限性和认识主体的有限性,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而是一步一步地不断接近,逐渐完善,而一步一步地接近过程无不依赖于化学实验。例如正是有了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有阿伏加德罗的分子假说,有了分子假说才有汤姆生的原子模型,有了原子模型才有卢瑟福的原子带核模型,有了原子的带核模型才有伊凡宁柯的原子核中子一质子模型。这些一层更比一层高的认识过程,化学实验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认识进步和发展的必要环节。

4.化学实验是完善学生身心素质的最佳教育方式

在演示实验中,通过教师从容不迫、紧张有序的示范,可以教育并帮助学生在紧张有序的思维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实验提供的氛围以及围绕实验浓厚的兴趣,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受限制,也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通过独立操作实验,也可以起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作用。通过分组实验,学生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实验,共同完成和讨论实验现象结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实验的成功,特别是简单实验设计或实验习题,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成就感就会使他们更加努力,更加勤奋。反之,失败之后,在老师的指导或同学的帮助下,找到失败的原因而重获成功会带给学生更大的喜悦,使他们对战胜挫折充满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性格。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过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化学实验教学特征:化学实验教学是以基本操作、基本技能训练为基础,化学基础理论为线索,科学方法为工具,通过化学实验观察来揭示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其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生动直观、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无时不在,无时不有。

(上接182页)

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唯一手段,教学中不能为了方便而去使用多媒体,应当针对教学内容采取合理的方法,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媒体。这样才能发挥多媒体教学方法的综合功能。多媒体也有局限性,我们要用让其与传统教学手段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总之,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分析化学教师要善于根据专业特点、学生情况、社会需求,合理地调整和更新学科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摸索和改良教学方法,提高分析化学教学水平,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第3篇:化学实验心得体会范文

(一)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心理”

这个概念本身蕴含的问题和争议使得它难以满足科学实验研究的要求关于“民族心理”的定义方式存在多种可能性。其中一种定义是以整个民族群落为主体,这个主体在社会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整体性的心理和行为倾向性即是民族心理。这种定义方式强调民族的整体性和集群性,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定义策略。比如,冯特以黑格尔的“时代精神”概念为基础,将民族心理定义为民族整体的精神活动特征;另一种定义方式则是通过寻求同一民族的大多数个体在类似社会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来界定民族心理。这种定义则强调个体是构成民族的基本单元,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的定义策略。近年来,有研究者试图通过对隶属于不同民族的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特征进行实验研究或量化测评,从而考察不同民族的整体性心理特征。他们所依据的就是民族心理的第二种定义方式。持前一种观点的研究者对后者的研究结论不以为然。他们认为,个体的简单叠加不能形成群体,对个体的实验研究或测评结果不能用来描述民族整体。即,自下而上的研究只能考察个体心理而不能描述真正的民族心理或群体心理。对民族心理的研究必须要采取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社会科学研究的宏观的、整体的视角。也就是说,民族心理学研究只能发端于关于民族心理的第一种定义方式。而在这种定义下,民族心理作为研究对象缺少了进入实验研究的必要限定条件与确定性,因为实验研究者只能对具体的个体进行精确测评,却不能对民族整体进行测评。辩解:除了民族心理学之外,还有很多学科都存在核心概念界定分歧而导致研究策略与研究方法的差异。这种现象在自然科学领域中也不少见,比如牛顿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之间的区别。因此,核心概念定义方式的多样性本身并不构成实验研究的障碍。质疑意见的中心议题是,民族心理学的两种主要概念定义方式中,只有自上而下的整体性的策略才能够真正言说民族心理的课题。那么,这种理论建构策略是否与实验研究不相容呢?固然,实验研究的实施过程只可能针对个体而进行,实验研究遵循的是从个体到整体的归纳方法。那么归纳的方法是否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障碍呢?不可否认,人类全部知识的基础正是归纳的方法。人的认识过程正是通过对个别对象的考察而形成一般性结论。与自上而下的演绎法相比,归纳法不能保证结论的确定性,但是归纳法是为演绎法提供前提的认识方法。民族心理学是我们认识民族群体共同心理和行为特征的研究,同样需要归纳法和演绎法的配合才能形成新的知识。因此,断言民族心理学只能采用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即演绎法,并不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再者,是否存在这样的分别,归纳法是属于自然科学的而演绎法是属于社会科学的?经典的自然科学实验通过在实验条件下观察事物的变化而形成结论,研究者应该保持中立,客观地描述观察到的现象,不能事先持有某种理论或假设,这就是传统实验研究只做描述不做解释的法则。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往往是带着某种预设介入研究主题,他们会用自己的预设或理论对观察到的现象做出解释。社会现象纷纭复杂,也需要研究者对其做出解释。于是,在传统的学科分类标准中,描述与解释是两个不相容的思维体系,只能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研究领域。20世纪后半期以来,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的解释与描述之间的界线逐渐模糊。一方面,社会科学理论,包括哲学也在寻求通过观察与描述的实验来验证其命题;另一方面,自然学科的研究也更多依赖演绎法,用理论去做解释和预测。比如当代进化心理学的理论建构就是从自然选择理论出发,通过演绎法推导出操作性假设,再运用这些操作性假设去预测社会现象,最后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去检验操作性假设的预测。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学科属性与核心概念的定义策略并不构成民族心理学使用实验研究方法的障碍。

(二)民族心理是一个高度生态化的概念,其所涉及的大多数内容只能在真实的社会条件下才会展示出来

在实验室的控制条件下所观察到的被试的表现不能准确地再现其民族心理特征辩解:对实验研究的生态效度的质疑并不局限于民族心理研究领域。在所有的实验研究中,研究者都要事先考虑实验条件下得到的结论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推衍到一般。比如经典力学的实验,研究者在实验室中营造了一个理想的环境,在其中物体不受力时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是在现实条件下我们不可能观察到始终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摩擦力很快会使得运动的物体停下来。那么这是不是物理学的实验缺乏生态效度呢?任何实验都建立在一个理想态模型的基础之上。这个理想态模型的建构则有赖于对现实的形式化表征。也就是说,当我们难以言说纷繁复杂的现实时,需要将其中无关的,或不那么重要的因素先剔除,只留下我们认为对我们了解现实最重要的因素,然后对这些重要因素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个因果关系的假设,这就是形式化的模型。实验的目的就是检验这个因果模型假设是否成立。因为假设模型是在剔除了大量无关或不重要因素后才提出来的,所以对它的检验也只能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那么,在理想条件下获得的实验结果如何返回现实环境呢?让我们再以经典的物理学实验为例。在实验室的理想条件下,实验结果显示物体不受力时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把这个模型称为模型一。现实的环境中存在摩擦力影响物体的运动,于是研究者需要另外建构一个关于摩擦力与物体运动的假设模型,这是模型二。模型一和模型二结合就可以描述存在摩擦力的条件下物体的运动特征。现实中物体的运动轨迹往往不在一个平面上,于是物理学家还需要建构一个斜面与运动关系的模型,模型三。模型一、二、三结合就可以言说在不平坦的,有摩擦力的表面上的物体的运动特征。随着加入的模型的增加,实验描述的对象越来越接近现实。面对民族心理的研究课题,实验的生态效度自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但是生态效度也不应该成为民族心理引入实验研究方法的障碍。从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实验研究需要从现实中抽离出来,同时,实验结果也能够返回现实。民族心理实验研究的生态效度可以通过,最终也必须通过实验设计的改进,多组实验的相互配合、印证等方式来得到提升。

(三)在面对文化影响的问题上,民族心理学的和实验心理学存在分歧

民族心理具有高度的文化渗透性,以至于在很多场合民族心理与文化心理这两个名词具有几乎同样的涵义。因为文化是“民族”构成的最重要条件,所以民族作为主体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不可能离开文化而抽象成为某种具有超越文化限制的一般性概念。在实验心理学的基础性研究中,文化渗透却是需要被仔细地排除的干扰因素。也就是说,在研究目标上,民族心理学与实验心理学存在分歧。民族心理学需要考察文化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而实验心理学却要尽量避免文化因素对研究结果的渗透。辩解:将实验研究与文化因素的影响对立起来其实是一种误解。事实上,文化对个体或群体心理的影响也是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来研究的。在一些基础性研究中,比如有关痛觉的研究,研究中需要尽量避免文化因素对被试痛觉体验的影响,从而精确界定人的痛觉阈限。之类研究是对人的最一般意义上的身心特征的考察,因此避免文化因素的渗透是必要的。比如,被试的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以及被试对实验目的的认识,被试与主试之间的关系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被试的痛觉体验。为了获得精确的结果,研究者需要精确地控制每一个因素。同时也有研究者专门考察某一类文化因素对痛觉阈限变化的影响,比如在测试前让被试听不同风格的音乐,结果发现音乐影响了人的痛觉阈限。由此可以看出,文化因素在实验中的渗透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实验研究中要控制哪些文化因素的影响是依据研究的目的来确定的。今天的心理学研究者越来越重视基础性实验研究的跨文化比较。这样的跨文化比较可以帮助研究者分辨出哪些心理特征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而哪些是特征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文化因素在实验心理学的研究中既可以作为一个自变量,也可能是需要控制的干扰变量,也可能出现在因变量之中。因此,文化因素也不是民族心理学开展实验研究的障碍,相反,民族心理中的文化成分正是实验研究的目标。在涉及文化或跨文化的研究中,研究材料或工具的跨文化一致性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无论是实验还是量表,在一种文化背景下有效的研究工具或材料在另一种文化中未必适用,这就是研究的跨文化效度问题。这个问题提醒着研究者,即使已经在一种文化中获得了有效的结果,也不能对研究工具或材料做简单的语言翻译就投放到另一种文化中施测,并且还把这两个结果直接进行比较。当然,跨文化研究效度问题不仅仅出现在实验、测量等量化研究中,社会学、人类学等人文学科的质性研究同样也会遭遇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和前面提到的生态效度问题一样,即,通过改进实验设计、重复检验、多组研究相互印证等手段来提升研究的效度。总体上,对民族心理实验研究的质疑意见涉及到了这个领域的主要困难,但这些困难不是不可能逾越的,相反,它们只不过在提醒着从事这类工作的研究者应该时刻警惕,不要犯技术上的错误。回顾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很多过去认为不能通过实验来研究的议题后来都被列入实验研究的名单内。冯特最初断言记忆不能通过实验来研究,但是在艾宾浩斯以后,关于记忆的实验就不再新奇了;弗洛伊德理论以潜意识概念作为基础,直到20世纪50-60年代,心理学家都认为潜意识是不能用科学的方式来认识的,因此弗洛伊德的理论缺少必要的科学性,但是当內隐研究技术被发明以后,对潜意识的实验研究也不遥远了。类似的课题还有自我、思维、决策、推理、社会认知等[14]。在某一阶段,实验研究遭遇到理论与技术的困难,突破这个困难的力量来自对研究课题做出恰当的操作性定义,以及采用合适的技术手段。本文已经对民族心理实验研究的质疑意见做了辩驳,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1.类比实验研究的历史,我们有理由相信,民族心理的实验研究尽管在今天正面临一些困难,这并不意味着用实验手段研究民族心理问题是不可能的;2.从研究历史看,研究技术的进步,提出核心概念的恰当的操作性定义是心理学实验研究进步的原动力;3.实验研究的本质是模型模拟,这个特征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在逻辑上是一致的,因此,实验民族心理学与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人文学科的研究之间并没有矛盾。

二、民族心理学有必要采用实验研究技术

前文已经讨论了民族心理学有采用实验研究的可能;接下来,本文还将论证,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有采用实验方法的必要性。人类获取知识的目的一是为了满足对世界的好奇心,期待获得关于未知现象的解释;二是为了满足对世界的控制欲,通过知识预测世界的变化,进而达到对世界的掌控。每一门学科都承担了解释某一个领域内的现象、传承领域知识的责任,即,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尽可能地达成人们的愿望。为了实现解释、控制的目标,人们必须建构一个关于世界的假设模型,通过对模型运行机制的考察来解释世界的变化,同时,也是通过对模型运行特征的评估从而实现对世界变化的预测和控制。人们建构的模型是对真实世界的模拟,这个模型是否能够担当准确描述世界的任务呢?于是,对模型的检验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将已知的世界变化特殊输入模型,观察模型运行结果与世界的现实变化之间是否契合。这是验证性实验;如果我们的模型已经通过验证,那么我们可以将当前的现实数据输入模型,通过模型运行结果来预测世界变化的特征,这是预测性实验或叫住探索性实验。自然科学是对物理世界做出描述与解释的知识。在模型建构与检验方面,自然科学已经积累的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研究规范,这种规范就是科学范式。按照库恩的分析,自然科学已经进入范式阶段,即在某一个历史时期总有一个具有统治性的世界模型,大多数研究者都信奉一个主流的范式。这时,研究者的主要任务就是用这个范式所规定的方法去描述和预测世界;关于这个模型或范式本身的质疑和争议则常常被忽略。目前的心理学处于什么阶段呢?研究者对这个问题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目前的心理学已经进入范式阶段,也有人提出心理学还处于前范式阶段。存在这种争论暗示了目前心理学缺乏统一的理论模型,也没有被大多数同行所认可的主流范式。与当前处于范式阶段的自然科学所不同的是,心理学以人和人类社会作为研究对象,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范式,甚至有研究者认为心理学永远也不可能像今天的物理学、化学那样成为一门真正的范式科学。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实际上还处于前范式阶段,即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用以描述和预测世界的模型,也没有形成得到公认的主流研究规范。在这个时期,各种声音彼此争论,相互竞争。因此,常常听到对某一种研究方法的批评就不奇怪了。要公正地评价某种研究方法在这个学科中的贡献,我们需要跳出这些争论本身,在元理论的层面上,从学科的研究目标的角度来评价研究方法的取舍。如前所述,每一个学科知识都是对世界某个领域的描述和预测,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学科知识必须要建构理论模型。心理学当然也不例外。同样,为了检验模型的有效性,验证性实验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将经过验证的模型用于描述与预测未来,探索性实验也是必要的。因此,在学科建构的元理论水平上,心理学的实验性研究方法是必要的。所不同的是,由于心理学还没有形成统一的主流范式,各种实验规范之间还存在竞争与争论。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争论的焦点在于某种实验规范是否可行,而不是实验本身的元理论价值的评价。民族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的研究应该遵从心理学的学科规范。如果实验研究对于心理学来说是必要的,那么对于民族心理学而言同样是必要的。第一,如果说心理学需要实验,而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的民族心理学却不需要实验,这个判断在逻辑上和学理上都是不成立的。在逻辑上,如果民族心理学是隶属于心理学的下位概念,那么心理学的所有属性都会体现在民族心理学之中。如果实验研究对心理学而言是必须的,那么对于民族心理学而言也应该是必须的。在学理上,这个判断意味着将心理学研究分成可以用实验的和不可以用实验的两部分。这个分割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问题,因为通常我们也会将不同的研究课题与适合的研究方法对应起来,比如,一些课题适合采用这种方法而另一些课题则适合采用另一些方法等。但是,当我们讨论研究课题与研究方法的对应关系时,是在操作层面上对研究方法的划分。即,用什么方法控制变量、用什么技术收集反应数据等。所有这些区别或差异都是在统一的元理论之下衍生出来的变化。如前所述,心理学的元理论模型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其有效性。于是,在统一的元理论之下,心理学的各个研究领域都要遵循实验研究的基本准则,这就是让心理学成为科学的那些规范。如果研究者强调某一个领域可以不受此条件限制,那就意味着这个领域的研究已经被划分到了心理学的领域之外了。正如冯特将民族心理学与他自己创建的实验心理学分开一样。在他断言高级心理活动不适合通过实验来研究时,实际上是将研究高级心理活动的民族心理学和研究基本心理过程的实验心理学看作两个相互独立的学科。其中实验心理学属于科学,而民族心理学则应该属于人文学科的研究。两者赖以描述和解释行为的假设模型是不一样的。冯特的实验心理学遵循的是自然科学的解释模型,而他的民族心理学则遵循社会学和文化人类的模型。而今天的民族心理学的理论建构如果不希望脱离科学心理学的主流范式而独立经营,就应该遵循心理学统一的元理论规范。也就是说,和心理学的其他研究领域一样,采用科学的研究范式是让民族心理学成为科学的前提。反对者可能会提出这样的观点:即使民族心理学遵循心理学统一的元理论规范,但是在操作层面上,由于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使得它可能采用相应的特别的研究技术,比如,观察法、个案法、质性研究方法等,而实验法则不是民族心理学的必须技术。需要指出的是,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之间并不存在固定的对应关系,虽然某些特殊的研究对象对研究方法会有特别的要求,但是为了获得精确的认识,研究者往往要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相互配合、印证。即使是感觉阈限研究这样的课题,也不是单单采用实验法就能够应对的,往往需要观察法、访谈法等技术的配合才能获得精确的结果。通常,越复杂的研究对象越是要求多种研究技术的配合。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非常复杂,正因如此才需要多种技术的共同参与,实验法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项。第二,正如数学是人类理性思维的通用语言一样,实验逻辑也是民族心理研究的公用语言。民族心理学研究以民族为主体的心理和行为机制,要识别某一民族的特有心理和行为特征,需要将该民族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与其他民族进行对比。在心理学研究中,在两个或多个民族之间进行对比时最主要的控制变量是文化因素。因此,民族心理学本质上是研究文化的科学。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者一定持有自己特有文化的在场。于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实际上是用一种文化去描述自己和他者的文化。当两个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研究者要对话时,各自的文化在场可能成为他们之间交流的障碍。比如,关于地域文化的称谓就体现了这种文化在场的障碍。欧美人习惯将来自欧洲大陆以东的所有文化都称为“东方文化”,而东亚人则习惯将东亚以西的所有文化都称为“西方文化”。那么,介于两个地域之间的西亚和印度文化当属于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呢?显然,所谓东西方文化的称谓在学理上和伦理上都是不严谨的。而认真思考过不同地域文化关系的学者会采用更为客观、严谨的文化识别标准,比如车文博先生提出了一个从整体-分析、神性-理性两个维度来区分“四方文化”的标准。根据这两个维度,文化类型可以被分为四大类别:整体神性、整体理性、分析神性,和分析理性。东亚、西亚、印度和欧美文化依据各自在两个维度上的表达而被识别为不同的类型。由于提出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文化识别标准,各种地域文化的特征才有可能放在同一个体系中来比较、交流。就像在地图上标出经纬度,地图上的任意两个点就可以相互定位了一样。民族心理研究可能采用多种研究手段,包括各种人文研究的手段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手段。各种研究方法得到的结果要能够相互交流,需要有一个像地图上的经纬线一样的坐标体系。这个坐标系统就是研究的元理论范式。前面已经论述过,实验是支持并验证这个元理论的过程。于是,实验逻辑就成为了界定文化阅读有效性的坐标。在统一的实验逻辑下,民族心理的各类研究才拥有相互比较的可能。

三、为什么需要建构实验民族心理学

第4篇:化学实验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 化学实验;自我效能感;自主实验能力

Improve Self-efficacy in Experiment, Enhance Students’ Self-test Ability in Experiment//Mao Xiaomin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meaning of self-efficacy chemical experiment and the impact on students’ self-test experiment, tries verbal stimulus, model demonstration, successful experience, positive attribution to develop self-efficacy in chemical experiments and to enhance student self-test ability.

Key words chemical experiment; self-efficacy; self-test experiment ability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是有着十分丰富而又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等。化学实验能力又是中学课程标准中必备的基础能力之一。然而在化学实验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胆小懦弱、缺乏操作技能、不熟悉操作程序等原因,在实验时犹豫不决,生硬地模仿周围的同学操作,导致丢三落四,甚至不敢动手,只作“旁观者”,根本谈不上自主进行探究性实验。因此,要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仅仅重视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信心和完成化学实验操作的能力预期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也就是说,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效能感,对于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化学实验自我效能感内涵

自我效能,也称自我能力有效感,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首次提出的。它不是技能,也不是一个人的真实能力,而是个体对完成特定任务所具有的行为能力的自信程度。

化学实验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化学实验的主观判断[1],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构成要素:1)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能否完成化学实验操作任务的主观判断,即化学实验操作能力的自我效能感;2)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能否完成化学实验操作任务的主观判断,即化学实验操作行为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不仅与个人拥有的知识技能相联系,而且与一个人能否利用自己所具有的知识技能相联系,也与个体的认知评价和体验紧密联系。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在实验中表现出适当的自信,能战胜困难,会取得更多的成功;而低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则表现出自卑,影响其自身能力正常的发挥,降低学生取得成功的概率。培养学生的实验自我效能感最好的途径是让学生体验成功。

2 化学实验自我效能感对学生自主实验的影响

1)影响实验心态。化学实验难免用到有毒、有强腐蚀性的物质,难免碰到飞溅、爆炸等令人担忧的意外情况发生,不同实验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在面临化学实验时的心身反应是不一样的[2]。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在实验中表现为信心十足、情绪饱满、心情愉快,因而实验操作较顺手,实验能顺利完成。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对自己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信念不足,缩手缩脚,在实验中容易出现手忙脚乱、惊慌失措或者碰倒试剂瓶等危险的情况,即使简单容易的操作,也会怀疑自己能否成功,情绪焦虑、恐惧,因而实验效率低下,甚至不能完成相应的实验任务。例如浓硫酸有强腐蚀性,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会因担心触及浓硫酸而被腐蚀,在操作中出现手指发抖等现象。

2)影响实验难度选择。自我效能感不同的学生在选择实验难度上会出现不同的情况。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在实验中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在困难面前能坚持自己的行为,并能尽最大努力完成任务。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在实验中选择简单容易的任务,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便开始怀疑自己能否成功,表现出缺乏信心,不敢尝试或完全放弃。

3)影响实验进程。自我效能感不同的学生也会影响实验进程。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在实验前清楚掌握实验步骤,熟悉每一步操作注意事项,在实验中比较耐心细致地完成每一个操作,力求完美。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在实验中总怀疑自己操作不当,或操作步骤混乱,导致实验失败或无法完成相应实验。如银镜反应的实验中,溶液还未澄清就停止滴加稀氨水;好不容易配好银氨溶液,却忘记加乙醛就开始水浴加热,这都与学生自我效能感有着重要的关系。

3 提高学生化学实验自我效能感,提升自主实验

能力的实施路径

1)言语激励,增强实验信心,提高自主实验意识。班杜拉认为,在人们掌握了某些知识和技能,显示出自己有能力时,言语激励等外部强化的恰当运用能促进对任务的完成,激励人们去努力学习,同时外部提供的信息也让人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有助于自我效能感的建立。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每一点成功都要给予积极关注,给予积极评价,有利于增强实验信心,提高自主实验意识。

如在制备氢氧化铝的实验中,学生选择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铝溶液混合制备。但在操作中有学生将少量的氯化铝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没有得到沉淀,就以为自己做错了,怀疑自己的实验能力。教师发现后和学生一起分析过程,得出反应已生成偏铝酸钠,若在此溶液中滴加酸液,即可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此时,教师对学生的思考能力大加赞赏,并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实验。学生喜形于色,继续完成实验。在课后,该学生告知教师,他得到另一种制备氢氧化铝的方法,就是将氯化铝溶液不断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就会生成沉淀。可见,该学生受教师言语激励后,增强独立完成化学实验的信心,提高了实验自我效能感,从而促进自主实验意识的提高。

2)榜样示范,感知实验过程,激发自主实验动机。研究表明,学生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是在自我与环境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环境中的他人获得成功或失败的经历会为个体带来替代性效应,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判断。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树立榜样,为学生提供替代性效能信息。教师应首先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在演示实验中要做到对步骤心中有数,随时提醒学生注意操作规程,出现意外现象不慌乱,泰然处之,还可与学生一起分析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教师的这种权威性榜样作用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发展影响较大。但同伴的榜样也不可缺少,有时甚至比教师的榜样效果更好,因为这会让学生觉得同龄的自己也有能力获得成功。

如在氨气的喷泉实验中,通过教师的演示,让学生感知实验操作过程,并共同分析形成喷泉的原因,学生在参与分析过程中拓宽思路。由此学生提出氯化氢、二氧化碳等气体也能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喷泉实验,然后教师鼓励学生去验证假设,并注意实验操作。此时学生能较准确把握实验操作过程而无需反复强调。可见,通过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提高了学生自我效能感,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实验的动机。

3)成功体验,激发积极情绪,形成自主实验能力。科学实验证明,个体亲历的成功经验在自我效能感形成和发展中发挥着最有力的作用。不断获得的成功体验会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坚信自己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而不断的失败则会使学生怀疑自己的能力,进而使学生丧失自己的能力信念,不断降低自我效能感。因此在化学实验时,要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合理设定目标,让学生通过适当的努力就能取得成功,从而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促进形成正确的认知,重新给自己定位,在提升自我效能感的同时,形成自主实验能力。

如在银镜反应中,让学生明确控制氨水用量的原因,在操作中学生会非常仔细地配制银氨溶液。在最后获得光亮的银镜时,学生因发现自己的能力而欣喜,激发积极的情绪,自我效能感得以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又推动学生自主地进行化学实验,从而促进形成自主实验能力。

4)积极归因,促进自我肯定,发展自主实验能力。所谓归因,是指人们对结果原因的解释。归因方式的不同不仅直接影响自我效能判断,而且间接影响学习成绩。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促进学生进行自我肯定,从而发展自主实验能力。

如苯酚与浓溴水反应应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但学生在实验中边滴边振荡,并未看到所谓的白色沉淀,怀疑自己做错了,并怀疑自己的实验能力。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在不振荡的情况下继续滴加,果然得到久违的白色沉淀。此时教师再次引导学生思考原因。学生通过对比实验得知,原先不是操作失误,也不是能力有问题,而是生成的三溴苯酚沉淀溶解在苯酚中。教师继续引导:能否设计实验证明该反应是取代反应?学生通过实验、反思,并得出正确结论。因此,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肯定,更能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进而可提高、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实验能力。

总之,化学实验操作是非常有趣而吸引人的,可通过上述多种方式,增强学生实验自我效能感来提升其化学实验能力,同时既能让学生学到化学知识,又能体验美好的情感,这应是教师不懈的追求。

参考文献

[1]郭本禹,姜飞月.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应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第5篇:化学实验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实验室文化;工科实验室;能力;工程教育认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190-03

一、引言

经过上一轮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地方高校的实验教学资源水平上了一个台阶,硬件设施有了质的飞跃,但实验教学的水平和效果未必同步得到很大提升,具体表现在学生实践能力弱,“学以致用”难。通过对工科学生就业和企业用人的调研表明,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单位用人模式的矛盾冲突存在使学生就业后适应性不够强的问题,工科学生渴望学校能提供学以致用的知识和服务地方经济的本领,社会希望工科大学生成为具备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性创新应用人才。无论是学生发展的需求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都要求高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切实加强实践育人工作。工科类大学实验室是集科学、技术、实践于一体,融智慧、思想、理念于一体的高水平、精水准、显层次的研究和探索空间。实验室文化的意义重大,但概念抽象,当涉及到具体的实验室文化建设时,更是让我们实验室教师和管理者感到迷惑。实验室文化体现出的不仅仅是实验室建设和管理者的水平,更是整个学校甚至是高等教育对待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对于提高高等教学水平的重视程度。为了更好地建设实验室文化,使实验室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创新研究和技术转化等的重要基地,本文对高校工科类实验室文化建设的意义、内容和建设途径进行了思考,并在笔者所在的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部分付诸于实践,获得了良好的效益。

二、实验室文化建设的意义

高校实验室大体可以分为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当然有时候界限会没有那么明显,本文需要界定一些工科类实验室为工科类教学实验室。实验室是发现、发明和工程创新的摇篮。知识、理论、技能需通过实践来理解、掌握和锻炼,大量的发现、发明也是通过试验、实验来实现的。众所周知,实验室文化是高校整体文化和育人环境的一部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当前正处于国家提出并要求全面提高高等教学水平的阶段,更显出其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大多数实验室都受益于“十一五”建设的资金和各项条件支持,实验室的硬件建设都已经基本到位,硬件质量得到全面提升。然而,实验室硬件条件的提高并不是完全意味着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更不能等同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实验室软件的建设就摆在当前实验室教师和管理者面前,实验室软件建设的好坏,必定会直接决定了实验室硬件发挥作用的水平,进而影响实验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水平,实验室文化建设应该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正如《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问题的探讨》一文中描述的那样,实验室文化建设是发挥实验室文化功效、推进大学文化建设的需要;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要求;是培育高校实验室核心竞争力和凝练实验教学特色的具体体现;是营造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必然要求;是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上层次、上水平的必然趋势。实验室作为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的场所,良好的实验室文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创新精神,养成思考和动手习惯,也有利于激发老师的奉献精神,从而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教风,提升实验教学质量。所以,有必要通过研究实验教学的非智力因素与实验室文化建设的关系,准确把握实验室文化建设的方向,积极开展实验室文化建设。这样可以为实验室注入新的活力,赋予实验室鲜明的特色,提升学生的实验学习主动性和实验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的人才培养功能,同时有利于提高实验室的核心竞争力,增强实验室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实验室文化建设的研究概况

国内相关的研究虽早在1996年就提出了实验室文化建设,但研究主要集中在近两年(2010―2012年),对实验室文化建设已经有初步研究成果。比如对实验室文化建设意义进行分析,并结合所在单位介绍实验室文化育人环境建设的实践过程;对实验室文化建设内涵与特征的分析,认为加强实验室文化建设,对带动实验室水平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及分析实验室文化的功能等方面,有些也已经涉及到文化建设途径的研究和实践。比较而言,国外高校在实验室文化建设方面意识比较强,注重实验文化传承,虽然除了人性化的设施外,实验大楼、实验室环境、一般通用设备看起来还不如我们的新,但他们对实验教学特别重视,理念先进,认识深刻,也有严格的相应制度保证。特别是工程类学校,国外高校的实验教学比例和要求普遍比国内高校的高,执行过程也更为严格。比如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学生第二学期就奔向企业实习一学期,第三学期回校上课,第四学期又到企业实习,如此循环直到毕业,理论联系实际。学生毕业时获得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从业能力等均能符合企业要求。又如哥本哈根工程学院认为,工程师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包括要考虑环境和经济等方面,仅仅理论是不够的,所以提出了基于实际问题的学习项目,强化实践性环节,并强制性地实施一个学期的实习。

四、实验室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实验室文化建设目的主要是提高实践育人的质量。对于实践育人质量,不仅需要楼宇、设备等硬件条件,以及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改进,还需要教学各方的精力投入,具备良好的学风和教风,同时也需要一系列制度的保证。因此,良好的实验室文化建设具体来说,要从物质、管理、理念和学术氛围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建设。以下笔者提出了思考与实践,供同行参考。

1.学生应该作为学校或专业的首要服务对象。正如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的那样,将学生作为学校或专业的首要服务对象,学生的满意度是能否通过该认证的重要指标。在实验室文化建设中,要求考虑实验室的所有资源,包括固定资产和师资队伍等,都应该为学生所用,为全体学生所用。比如实验室的开放,就涉及到设备的开放和时间的开放,如实验室的一些大型贵重的设备的开放,往往会让管理者很难决定去开放,因为会担心和顾虑贵重设备损坏和维护等。实际上,通过对使用者的培训和考核,以及事后的监督和跟踪,并且在一种良好的实验室文化氛围的情况下,是可以将所有的房间打开,所有的设备开放的。再比如实验教师以及理论课老师的投入,因为当前教师的各种考核制度的干扰,使得教师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实验教学和实验教学创新中来。如果按照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的那样,是以学生的学业成就作为实验室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而不是一味地跟着考核的指挥棒走,相信这一个指导思想一定能得到很好的实现和落实。

2.要着重考虑实验对学生哪些能力的培养。工科学生渴望学校能提供学以致用的知识和服务地方经济的本领,社会希望工科大学生成为创新应用型人才,即我们中心提出的具备“三个能力”(即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中心作为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中心建设模式上有自己的特色和创新。比如我们提出“设身处地为学生所想”的理念,建立了学生“取水理论”模型(见图1):模型的主要思想是,多提供“好水”,方便“取水”,利于“多储水”;模型的核心是学生自主“取水”。而且这一模型已经成为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内涵建设的思路。多提供“好水”就是中心要在优质资源建设基础上,根据“两个需要”(社会发展对学生能力的需要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设计好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包括理论、经验和技术;方便“取水”就是设计学生取水途径和方法,即要根据学生“三个能力”培养要求设计好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教学模式,以及实验教学运行机制,重点突出学生的自主;利于“多储水”就是在好的运行机制上,营造优良的实践环境,包括软、硬件条件和文化氛围,帮助学生将更多的“水”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由此来,指导、打造中心高水平综合实践育人平台,系统地解决实验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

学生通过实验中心设置的大型综合实验项目和层次化、不断线的实验创新教学新体系,自主探索,全程动手,纠正了一般实验的定式操作的缺陷,允许犯错,寓教于练,自主设计,主动解决问题,打破目前程式化按步就班实验方法的弊端,学生参与系统的训练后“三个能力”明显提高。许多学生进工作单位后,因其工作成绩突出受到重用,或公司评价很高,或评为单位骨干员工,或在毕业一年即成为公司的团队负责人。实验过程的体验非常重要,自主的发现和探究对学生的“三个能力”的培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与实验室文化建设的关系

根据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筹)2012年4月修订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可以为实验室文化建设指明方向。下面择其要点并修改为实验室建设相关内容如下。

1.实验室应具有吸引学生进实验室的制度和措施。

2.具有丰富的实验资源和实验指导。

3.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有良好的跟踪和评估;并通过记录(可以学生自行记录)实验进程和实验结果,证明学生能力的提高。

4.学生通过实验室的动手、体验、探索,具备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具备从事工程所需的知识储备,具备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的能力,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等。

五、总结

良好的实验室文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三个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激发老师的奉献精神,从而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教风,提升实验教学质量。本文阐述了笔者在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过程中对实验室文化建设的一些思考以及初步的实践。在围绕实验中心实践育人的“学生取水模型”如何更好地进行实验室文化建设方面,只是作了一些初步的尝试和探索,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参考文献:

[1]Diana Farrell,高安德(Andrew Grant).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J].商学院,2005,(11).

[2]祝洲杰,竺志超,谢剑云.从企业用人模式谈学生工程能力培养与实践教学模式改革[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2,(3).

[3]竺志超,王勇,祝州杰.依托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强化学生机械设计创新能力培养[J].装备制造技术,2010,(11).

[4]高峰.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问题的探讨[J].实验室科学,2012,15,(2).

[5]张原,李鑫,杜兴号.高校实验室文化的内涵及建设途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3).

[6]丁锋,何元祥,程继贵.应用型大学实验室文化定位、导向及创新的刍议[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0,(2).

[7]王松武,王伞.开放实验室中创建实验室文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10).

[8]石瑛,吴其光.实验室文化的内涵及其构建[J].教育探索,2010,(11).

第6篇:化学实验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虚拟实验;动漫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22-0077-03

一、引言

自2001年国家实施新课改以来,就已明确提出推进素质教育、变革课程功能、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等目标,提出了与传统教育迥然不同的课程观、知识观、学生观和发展观,从以往的只关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转变成现在的兼顾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过程,关注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注重方式、方法的训练及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并将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明确纳入教育目标体系。新《物理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向科学探究学习方式多样化转变;由高深莫测、生涩枯燥、晦涩难懂的讲授,向从学生知识的发生点出发,紧密联系实际,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近距离接触知识转变。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对于物理学科的其他知识,电学的实践性、应用性、探究性都更强,也更加要求电学的学习要向“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向转变。虚拟实验作为实现此种转变的重要方式,近年来逐渐得以应用。为优化虚拟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缓解当前物理实验教学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笔者联合广大一线教师,已开展了近一年的研究工作。本研究得到全国教育信息技术“十二五”规划专项课题及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校级科研基金支持,目前取得了部分阶段性成果。

二、当前初中物理电学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研究团队深入教学一线进行调研,发现当前电学教学问题突出,主要体现在:电学教学方式概念化、填鸭式,部分学生对复杂电路甚至电学基本原理的理解还存在较大困难;电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脱离,学习兴趣难以激发,电学知识学习变得高深莫测、生涩枯燥;由于设备、课时的限制及出于安全性的考虑,学生在电学实验中动手机会少,常处于“看实验”和“听实验”的状态。

为缓解上述问题,笔者对体验式学习的核心理念及动漫的教育功能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动漫具有强化学习兴趣、促进学习认知、优化主体体验等教育功能,可以以动漫形式,应用基于AS3.0的互动编程技术设计开发一套基于生活应用情景、蕴含体验式学习理念的电学虚拟实验系统,为电学学习创设虚拟的体验环境,还原知识产生、发展和应用的真实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

三、体验式学习的内涵和心理机制

1.体验式学习的内涵

体验式学习是体验主体在行为(感官)与心理(心智)层面与外部世界进行深度交往,并逐步顺应外部世界、修正个体经验的过程,是体验主体在一个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将体验主体的个体经验与外部情境建立联接,并通过认知、体验、反思和顿悟等思维活动,获得新知识、新技能,形成新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实践过程。体验式学习将体验主体的认知、行为、情感三个方面进行了有效整合,从根本上激活了体验主体的已有经验和认知主动性,从而形成了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体验式学习的核心要义在于情境性、亲历性、互动性、反思性和顿悟性。

2.体验生成的心理机制及过程

体验既是一个主客体的顺应过程,也是创新过程。从体验生成的心理机制来看,体验是主体基于自身的经验并通过行为和情感的主动参与,对外部事物进行感受,并通过认知和反思等思维活动,产生理解的过程,体验的结果是对事物产生情感且生成领悟或意义,并由此促使人的心理获得调整、丰富和发展。体验的生成过程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阶段:首先是体验的启动阶段,也可称之为体验激发阶段。此阶段是创设体验情境,并将体验主体的经验与体验情境建立关联;之后是体验主体经过亲历探究,实践感受,进入自主体验阶段;在自主体验的基础上通过个体反思、同化或顺应生成领悟和意义,这是体验的内化阶段;领悟和意义的生成会使体验主体对客体产生更深刻更丰富的内心体验,并借助于分享和评价反馈得到加强,这就进入了体验的强化阶段。所以,体验学习就其心理层面来说是激发――体验――顿悟――强化这么一个心理过程。

四、基于体验式学习理念的电学虚拟实验系统的设计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学生使用虚拟实验系统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体验式学习过程。基于体验式学习的核心理念开展虚拟实验系统设计将会有效提高系统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虚拟实验系统的设计应充分考虑体验产生的心理机制和发生过程,为学生开展体验式学习提供有效支持。

根据体验产生的心理机制及发生过程,我们将中学电学虚拟实验系统分为情境案例系统、互动体验系统和智能测评系统三个功能模块,见图1。系统采用B/S架构,学生可随时随地登录系统,进行实验。系统互动编程基于AS3.0,数据库基于PHP+MySql架构。电学元件、情景案例均存储于后台数据库,实现实时扩充。同时用户数据及学习过程均可被实时记录。

1.情景案例系统设计

情景案例系统对应于体验式学习的体验激活阶段。该模块以实景拍摄、动漫模拟、视频剪辑与特效等多种技术手段,模拟电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典型应用,将现实问题再现(如一个房间的照明电路),建立电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活体验主体的生活经验。系统设计了虚拟教师角色,虚拟教师将根据问题情境,系统讲解与之相关的电学原理,引导学生生成体验。同时,伴随着教师的讲解,拟人化的动漫电学元件作出形象、直观的演示,逐步强化体验,学习流程及机理见图2。

情景案例系统包括两个功能模块。“生活中的电学”是针对中学电学在生活的典型应用开发的代表性案例。而“电学科普”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科普案例,演示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电学常识等电学科普知识以及大量趣味电路,如声控电路、温控电路、报警电路、飞碟电路等。

2.互动体验系统设计

互动体验系统是体验式电学虚拟实验系统的核心模块,对应于体验式学习的自主体验阶段。该模块基于以AS3.0为基础的交互控制技术,构建虚拟体验环境,并采取情境创设、任务驱动、角色扮演等体验学习策略。基于强大的交互功能,学生在这个虚拟的环境中既可以进行基于任务的体验活动,又可以自主创作和设计电路,同时可以选择与虚拟角色或在线学伴进行电路拼装竞赛。互动体验系统包括以下三个模块:

(1)电学仿真实验

电学仿真模块为学生提供了真实、安全的实验环境。学生可以以电学元件为基本元素,自主设置元件属性,并通过鼠标拖拽等简单操作,自由拼装电路,构筑电学实验。系统将对电路连接状态进行智能判断,动态演示电流流向,同时系统可实现实物图和电路图的双向转换。学生的操作过程将伴随着动漫电学元件的语言、动作、表情的生动反馈,学生的实验成果将会存入个人作品库,便于交流、展示和分享。

(2)生活电学体验

生活电学体验模块构建了基于生活应用情景的探究式体验环境。此模块基于前述情景案例系统的支持,由笔者和一线教师一起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探究任务(如计算某个房间照明电路的总功耗),将电学知识融入到学习者所熟悉的日常应用案例,运用实景拍摄、影视剪辑、动漫演示和语音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还原知识产生、发展、应用的场景。同时,系统将提供电流表、电压表等一系列支持工具。要求学生能根据问题情境自主决策,选择恰当的工具,测量解决问题所需的相关数据,过滤冗余信息,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向虚拟教师求助。系统将以多种方式对学生操作进行实时反馈,强化学习体验,如在学生进行了正确操作时,相关动漫角色将给予表情和言语激励,反之进行相关鼓励;在出现重大操作失误时,系统将借助于元件爆裂、电路燃烧等动漫特效警示学生。

生活电学体验模块集中体现了体验式学习的核心理念,其学习流程及机理如图3所示。学生在进入生活电学体验模块后,首先将面临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学习者必须联系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表征,将所面临的真实问题抽象为物理问题,即定义问题,随后需对相关条件进行分析,明确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数据,决定数据获取的方式方法,在此基础上综合所学知识形成问题解决策略并实施。在问题求解失败的情况下,学生可寻求帮助或反思并修正体验过程,对问题进行重新定义,继续体验过程。若求解成功,则将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相关体验内化顺应,形成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3)电学竞赛

该模块主要是通过竞赛的形式为学生设置挑战,激发学习动机,强化学习体验。学生的竞赛对手是程序控制的虚拟角色或其他在线学伴,竞赛主要形式是电路拼装,包括依据给定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和根据实物电路绘制电路图。学生可以自主设定难度,难度越高则规定时间越短,待拼装的电路也越复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电路拼装则胜出,否则失败。学生通过比赛可赢得虚拟奖学金和头衔晋级。

3.智能测评系统设计

智能测评系统包括实验记录、智能导学和成果展示三个模块。我们将对数据挖掘、动态跟踪等技术进行二次开发,并依据影响深远的CIPP评价模式的相关理念构建评价模型,全面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并进行智能导学。学习记录模块将全面记录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实验数据等过程信息,便于学习者及时查阅;智能导学模块将基于学习记录信息,全面分析学习者在不同类型的学习内容中(学习内容是和知识点相关联的)所用的时间、任务完成情况、失败次数及求助次数,对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和能力进行定义,指出学习者的知识弱点,进行智能导学,对学习者提出科学的学习建议;成果展示模块保存学习者在互动体验模块中所创作的实验电路,供学习者浏览、分享、展示。

五、结束语

虚拟实验能提供安全、有效的实验环境,拓展实验时空,降低实验成本。同时,虚拟实验能将电学知识与学生经验有效关联,激发学生的主体体验,优化学习效果。但在虚拟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中应注意:摒弃单纯从技术角度出发的设计思维。应深入研究实验过程中学习发生的心理机制,并设法找到与其相契合的教学理论,围绕教学理论的核心理念开展系统设计;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应深入教学一线,开展扎实的需求分析,并吸纳一线教师广泛参与,提高系统的针对性与实用性;虚拟实验作为一种技术手段,虽能弥补实验教学的某些不足,但与真实实验尚存在较大差异,只能作为实验教学的有效补充,无法取代真实实验。

参考文献:

[1]王玉龙.基于体验式学习的教育游戏软件设计模式构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2).

[2]张而立,张丹宁.体验学习的哲学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3(3).

[3]耿丽.中学物理虚拟实验分析与设计[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2(12).

[4]吴芳,吴凤凰.虚拟实验开发及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12).

第7篇:化学实验心得体会范文

(肇庆市农业学校生物技术教研组,广东肇庆526070)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的实验心理直接影响到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分析学生的实验心理特点,进而采取良好的对策,对于提高实验效果、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中职学生;化学实验;实验心理现象;实验心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0-0089-02

一、学生的实验心理现象

我们经常会发现,当老师拿着实验器材和化学药品走进课室时,学生的心情会很兴奋,同时学生的脑子里会充满各种猜想和期待,当面对新奇而刺激性强的实验现象时,他们会感到非常惊奇、诧异和不解,当实验不成功时,他们也会感到很失望,议论纷纷;有时,老师想让学生到讲台演示或参与实验,但很多同学只是互相对视,不敢举手;但当老师讲实验的目的、原理时,有些学生却迫不及待地动起手做起了实验,也有同学在分组实验中只是充当了速记员或观察者,等等。

二、学生实验心理分析

(一)学生对实验好奇心强,看“热闹”的成分多

学生对实验的好奇心理,能激发其学习和探索的欲望,但许多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往往只观察到新奇、有趣的实验现象,而对一些稍纵即逝的实验现象和一些微小的变化不能引起有效注意,实验结束后,没有对实验结果的讨论、分析和进一步探究形成习惯。

(二)学生没有掌握实验基本操作,基本技能不扎实

有的学生在实验室使用托盘天平时,不知道应将天平放置在水平的工作台面上,不会调节天平横梁平衡,不会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有的同学用量筒量液体的体积时,观察的视线不正确;不能正确操作胶头滴管向试管滴加液体,经常先把胶头滴管插入液体,后排空气,或者将液体滴在外面;用试管加热液体时试管口经常对着别人。

(三)学生对实验有恐惧心理,夸大实验的危险程度

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或解说化学危险物质注意事项时,有的学生就产生畏惧感,认为一进入实验室就不安全,因此,害怕做实验,不敢做实验,甚至想办法离开实验室。另外,由于近来新闻媒体也报道很多与化学物质有关的事故,给学生留下化学物质很可怕的印象,认为化学物质一定对自己的身体不利。

(四)不做实验同样能做实验题的心理

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逐渐形成“做实验不如抄实验”的认识。因此,学生参与课堂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的热情不高,甚至害怕做实验,对于实验的内容、过程等都不太关注,他们关注的是实验的结论或化学实验复习资料。

三、对策

(一)正确引导,树立科学的实验观

根据中职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老师要充分利用每一次的教育机会让学生明白,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只要对它有正确的认识,就可以合理利用,为人类造福。努力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化学实验观,努力消除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恐惧心理,使其敢于做化学实验。

(二)规范实验操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良好的实验心理素质

规范实验操作和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都是培养学生良好实验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老师要加强规范操作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规范操作的重要性,逐渐形成规范操作的习惯;另一方面,根据中职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在实验教学前,师生双方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学生要围绕实验的目的、原理、过程、操作方法进行认真、细致的预习,老师要根据实验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好与实验内容相关的问题,在学生实验前进行必要的检查和适度的讲解,减少实验的随意性。在实验过程中,老师要做一个出色的观察者和指导者,当学生遇到问题和困惑时要进行适当的指导,发现不规范的操作要及时纠正,同时还应要求学生对实验的每一步都要规范、细心地操作,对每一个实验现象都要进行认真的观察和记录。实验后,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讨论、总结与反思,对异常现象进行进一步的推测和探究。让学生感受到实验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并且有助于学生规范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探究能力和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良好的实验心理素质。

(三)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其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

学生做实验的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有的学生觉得化学实验特别有趣和好玩,因此,在实验过程中玩一玩的成分较多,有意注意成分少,不细心观察一些微小的变化或变化不明显的实验现象,只追求实验现象的新奇和有趣,很少思考为什么,更不会主动、有目的地去探究实验。其实,实验是化学最精彩的部分,也是引起学生好奇心的重要手段,学生的好奇心是学生认知的内驱动力,我们应该利用化学实验所展示的物质世界的神奇变化与鲜明直观的化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层层深入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探究实验现象的本质,让学生对知识获得更全面的认识;同时也可以将学生的好奇心理转变为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心理。如在讲授浓硫酸的脱水性和氧化性时,应充分利用“黑色蛋糕制作”的有趣实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使学生学会观察、记录、分析、讨论、理解实验的本质。首先,向学生展示并讲解实验的操作步骤:1.取一个烧杯加入约1/3烧杯的蔗糖,加入适量的水调成膏状;2.沿玻璃注入适量的浓硫酸到蔗糖并搅拌,把玻璃棒停放在烧杯中央;3.全面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然后,邀请学生到讲台和老师一起演示实验,由于有趣、好玩并且明白了实验的操作方法,学生消除了对浓硫酸的恐惧心理,积极举手上台演示。实验结束后,让学生讲述自己记录的实验现象,由于学生亲历实验的全过程,对实验的描述更全面。最后,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思考问题:蔗糖为什么会变黑?黑色的物质为什么体积会膨胀?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气体?在有趣的化学现象和有针对性的问题引领下,学生的好奇心会转化为对化学知识的求知欲望,而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也会在观察、思考、讨论、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得到培养。

(四)弱化思维定势,通过实验探究问题的本质

在教学中要强调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态度,通过实验去探究问题的本质。如在讲钠跟水反应时,可先抛出这样一个问题:首先回忆初中实验把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的现象,如果把绿豆大小的钠加入硫酸铜溶液中,会出现什么现象?由于思维定势,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有红色铜析出,老师没有立即评价学生的结论,而是让学生自己做实验,结果并没有红色的铜析出,而是出现蓝色的沉淀,学生觉得很诧异,但学生还是面对实验事实,展开积极讨论,主动跳出想当然的思维定势,根据实验现象推测蓝色沉淀可能是氢氧化铜,最后学生通过实验证明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碱是钠跟水反应的结果,最后得出钠与盐溶液反应时,钠先和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碱又和盐溶液反应的实验本质。

当然,在化学实验中,学生还可能存在其他各种实验心理,如紧张心理、畏难心理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实验心理,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精心设计实验教学,使学生爱实验、乐于实验,让实验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

参考文献]

[1]陈斌,试论高中化学发散思维的培养[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4)

[2]黄云霞,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3(10)

[2]黄剑锋,挖掘教材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观[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3(11)

[3]上官少平,化学(农林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第8篇:化学实验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 新课程 化学课堂教学 情境设置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吸收的,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过程。当新知识的组织与呈现方式适合于学习者时,学习者才能够主动地通过信息的感知、加工、应用、补充、扩大或改造,重建自己大脑中的知识体系。这正是新课程所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必须巧妙地创设情境来启发学生思考,开启学生心智,激发学习动机,体验探究过程,以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和谐统一的发展。下面我根据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巧设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心理学认为,情境是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的具体环境。教师如能巧妙布疑,设置一些与学生原有的经验相抵触的矛盾的情境,激起学生“认知冲突”,这种“口欲言而不能,心求通而未得”的“悱愤”状态,能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活跃,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造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实验就是很好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渴望对新知识的获得和探究。如在《钠》一节的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复习金属活动顺序表和金属在水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后,我设置了以钠投入硫酸铜溶液的实验情境导入新课。当学生观察到实验结果并没有红色沉淀铜生成,而是出现了蓝色絮状沉淀时,疑窦丛生。在这种“愤悱”状态下,认知的冲突使学生的求知欲达到最高峰,学生急于探索产生这种“不正常”现象的原因,产生种种猜测,思维积极活跃。我引导学生联想比较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其它现象,如钠在液面上迅速游动,发出“嘶嘶”声响等现象,再演示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来验证学生的猜测,理解该反应的实质,让学生养成了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的习惯,体验了科学推理、实验验证的科学研究方法,同时加深了学生对钠的活泼性的印象。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可谓一举多得,不仅克服了课本实验“照方抓药,看得热闹,想得不多”的毛病,而且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亢奋状态,探索和创新的欲望被充分调动起来,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直观、可信,给学生强烈的印象,效果极佳。

二、设置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碰撞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要“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化学课程体系”,要“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现代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化学科学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发明创造史,化学史中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结合教材,利用化学史实设置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碰撞,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如学习氟气的性质时,我介绍氟气的“脾气非常暴躁”,为制备、认识、研究氟气的性质,有几位科学家牺牲了健康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不仅让学生对氟气的活泼性、毒性有了大致的印象,而且让学生深切感受科学发现、发明、创造是充满艰辛的,需要勇气和恒心。

传统的学习活动往往只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大多脱离现实世界,又没有给学生实践应用的机会与条件,学生学习了新的概念、原理,但没有实际使用的真实情境,无法运用,降低了学习的效用。在教学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把学习与在生活中形成的行为和态度结合起来,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需要。如在《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一节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观察化学实验事实,感受到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会伴随着吸热或放热的能量变化后,然后用一段话来设置情境:“当今世界面临的三大难题是环境、人口、能源问题,而能源问题又直接影响着环境和人口问题。我国的能源问题到底状况如何?请看课本第22页的‘资料’,看了资料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①最近中央为什么会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②目前我国大量使用的能源是什么?③面对我国面临的能源危机,你有什么想法?你认为有哪些方法可以缓解或解决能源危机?④你认为现阶段我国是开发新能源重要,还是建设节约型社会重要?”学生通过看书、讨论、联系平时从各种媒体获得的信息,各抒自见,又互相补充,在争论中得到了思想的洗礼,既培养了节约意识,又认识到国家面临的危机。再联系实际引发学生思考:海湾地区为何战火绵延不断?西方国家发动战争目的是什么?这一系列学生熟悉、感兴趣的话题加深了他们对能源重要性的理解,引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了他们发奋图强的精神。实践证明,教师通过联系现实生活设置情境,如调查参观活动、角色扮演、讨论和辩论、模型制作、专题展示、实验探究等,能使学生对知识学以致用,体现了《化学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学有用的化学,人人学生活中的化学”,成功的体验能让学生体会自己的人生价值,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动机。

三、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成功

“成功,更需要成功来推动”。教师要精心创设情境,不断为学生提供发现和创造的条件和机会,帮助学生获得学习的欢乐体验,享受成功的喜悦,这也是创新教育的第一要素。

1.设置情境降低学习难度,给学生获得成功的可能。

让学生看到学习成功的前景,把学习的快乐还给学生,这比传授学科知识更为重要。教师应通过设置情境降低学习难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减少挫败感,使学生在群体活动中获得自尊、自信,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教学就是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水平”。所谓“最近发展区”就是经过努力后学生所能达到的最高层次的智力发展区。教师应认真研究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了解、明确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存在的困难,洞察和指导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及思维途径。

(1)重视以旧引新,使新知识学习建立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当课堂上所讲的教材中包含一定“份额”的已知的东西时,才能唤起建立在思维本质上的稳定的兴趣。如现行教材第一章是学生学习的分化点,由于学生初中化学学习以形象记忆为主,而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的完整内容涉及面广,需要学生推理、分析、判断、联想、对比、抽象思维等多种能力并用,如果教师不注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追求一步到位,人为地加大难度,就会使学生产生畏惧感,失去信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层次性和初高中知识点的衔接。如氧化―还原的教学,先以初中学生熟悉的氢气与氧化铜反应为例,复习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概念、再以该反应为例分析,从氢气角度看,该反应是氧化反应;从氧化铜角度看,该反应是还原反应,让学生自然得出,氧化―还原反应是在同一个反应中同时发生的。然后分析该反应中是否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接着提出问题:其它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否也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再举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进行分析。再提出疑问:如果没有得氧、失氧的反应化合价是否也会发变化?举出钠与氯气反应或氢气与氯气反应等与学生一起分析,得出氧化反应不一定要有得氧或失氧,只要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那么为什么元素在反应过程中会发生化合价变化呢?教师用简单、通俗的语言分析钠与氯气反应或氢气与氯气反应过程中的电子转移情况,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这种层层递进的情境设置一步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通过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联想与回忆来建立新概念,是激发兴趣的奥妙之一。

(2)采用直观教学,通过形象思维降低学习难度。化学实验能促使学生学、练、用结合,是培养形象思维的最佳途径。实验现象能使学生更“形象”地进行思维。如在《离子反应》一节教学中,我设置一组学生熟悉的实验情境导入:①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观察现象,溶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什么离子?滴入几滴盐酸溶液,观察现象,红色慢慢褪去,说明氢氧化钠中的什么离子与盐酸中的什么离子因反应而减少?能否设计实验来证明盐酸中的氯离子在此反应中是参加了反应呢还是还在溶液中?②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2mL的碳酸钠溶液在其中第一支试管逐滴氯化钙溶液,观察现象,产生沉淀是什么离子之间发生了反应?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盐酸,边加边观察现象,直至没有气泡放出为止,有气泡放出说明是什么离子之间参加了反应?把反应后的溶液分成两份,其中一份中滴加氯化钙,观察现象,并与第一支试管的反应现象进行对比,没有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已没有了什么离子?在另一份中再滴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有什么离子?从以上一组实验你能得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进行反应是否以参加反应?什么样的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这种通过直观、形象的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学生在初中已比较熟悉,通过观察到的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提高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看到背后所蕴含的本质规律和特征,这种直观教学不仅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此外,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实物模型等化学形象材料,以及教师形象的比喻等使复杂的化学知识简单化,使深奥的化学概念浅显化,使抽象的化学原理具体化,从而使学生变未知为已知、变微观为宏观、变陌生为熟悉。

2.创设情境,给学生展现风采的机会。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应是知识的灌输者,而应是教学环境的设计者,学习的组织者。教师应努力营造让学生感到安全的心理环境,关怀学生的个人发展中的困难,消除学生的紧张和焦虑心理,避免使学生陷入失望,在班集体中处于尴尬局面,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设疑应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先感知后概括,通过实验等事实入手,去归纳概括某种结论或道理,以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创设支持学生个性发展、取得学习成功的积极环境;不断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教师在课堂上不应以先知先觉、高高在上的姿态出现,而应该巧妙提出疑问,鼓励学生争论,允许学生不断提出问题,敢于向教师发问,向权威发难,敢于直抒己见。陶行知先生曾告诫教师:“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只有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才能点燃学生心灵中开拓创新的火花。

第9篇:化学实验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 应用心理学 实践教学 立体化

一、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近十年来,应用心理学专业在我国多所高校包括不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得到迅速发展,然而有调查显示,该专业学生认为本专业存在课程设置欠合理、理论联系实践少、实验少、教学手段较单一等不足,特别是“缺乏实践,缺乏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被认为是当前心理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最近对207名在校学生的专题调研中也发现,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表示了较为强烈的愿望!根据以往的调研和我们的体会,不少地方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长期主要存在如下不足:一是专业教育理论教学偏多,实践教学偏少;二是实践教学模式较单一,缺乏创新性,实践教学系统性、针对性不强;三是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亟需具有理论知识深厚、实践能力突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四是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这方面突出表现为传统应用心理学实践教学基地偏重学校心理教育,难以适应多样化的发展需求,亟需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灵活机动的实践教学基地;五是实践环节与实际应用缺乏有机联系;六是实践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共享程度较低。

二、应用心理学专业分层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内容

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在心理学教学中,应该始终把心理学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健康教育等实践紧密结合。心理学要与不同个体、不同群体、不同文化等密切结合才会有生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扩展学生的知识面等都大有裨益。应用心理学实践教学体系应适应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专业学习的需要,注重分层、多样化、立体化协调发展,以利于培养培养应用心理学专业复合型人才。

(一)实践教学目标建构的层次化、多元化

根据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的内容,应有不同取向的实践教学目标,可以在不同教学阶段进行多样化的单项能力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素质培养;或毕业、就业前的上岗前培训、技能提高培养等。在实践教学目标层次上,应使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体现出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过程:

1.认识实践

认识实践的课程主要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践的目的是对专业知识进行认知,让学生对本专业产生感性认识;实践方式有教师讲解、课堂演示、实验演示、软件仿真模拟,进行课堂讨论,参观见习与实习、考察、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参观等。还可在假期安排集中实践,如心理学调查等。

2.模拟实践

模拟实践的目的在于配合专业课的课程实习,促进专业学习,为校外实践奠定基础。模拟实践主要利用校内实践场所,如心理学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心理咨询室等,进行模拟心理咨询、普通话实践训练、人际交往训练等。

3.专业综合实践

专业实践的目的以形成和提升专业能力与素质为主。校内专业实践主要是在中、高年级进行综合性专业训练,如在心理实验、心理咨询、心理测量、认知心理学、广告与营销心理学等课程中的综合性项目中,学生综合运用实验、测量、访谈、问卷调查、个案研究等方法进行专业实践;校外专业实践主要是专业实习,时间至少8周以上,最好实施轮岗实习。

4.研究实践

研究型实践教学是指在实践教学中,指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是学生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以完成课题研究为动力,经历选题、搜集资料、选择方法、研究设计、组织实施、分析结果、提炼观点、撰写论文(研究报告)的实践过程。研究实践的目的以展示能力、拓展能力为主。研究实践应提倡选用来自于社会生活实际的实用性课题或与教师的科研工作紧密结合的课题。

研究实践应注意处理好一般要求与提高层次的关系:如对于那些有较强的专业兴趣、专业基础较好的学生,根据学生专业学习的特点,在自愿的基础上试行导师制度,师生结对,具体指导。指导学生学习和应用心理学知识,参加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大赛”、“创业大赛”等科技实践创新活动。同时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习惯、专业意识、思想行为等多方面进行指导。要使各个不同层次上都有指导教师参与对学生的指导工作。本专业这方面近年来每年均有10余位学生的项目获得大学生挑战杯校级立项。

(二)实践课程设计的系列化与实践教学项目设计的多元化

实践课程设计主要是在某一门专业基础或专业课内安排系列实践教学学时或专用周,这些课程主要有心理测量、实验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学校心理学、行为矫正、心理学研究方法、广告与消费心理学等。课程设计的选题尽量来自于社会的实际需要,使课程具有真实性,从而使结果具有实用性;课程设计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要根据现有学生已学的知识结构情况而定,并使课程设计题目层层深入,形成系列,从而来系统地提高学生的基础技能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项目设计除了各种多样化的单项实践教学项目外,可以开展各种综合性实践教学项目。如根据专业情况和实践教学内容对实践教学项目的设计可以采用“复制型”、“模拟型”:在校内复制、模拟某一实际工作现场,重在模拟职业环境、职业氛围和工作流程,建立与工作现场的设备和工作情景完全相同的实训场所,如学校心理咨询的场景训练等;也可以采用“虚拟环境型”:实训中的学生形成虚拟工作环境,采用案例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法等手段开展实训活动,让学生以专业人员的身份(学校心理教师、心理咨询师、社区心理学工作者、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师、企业营销人员等)出现,完成某项虚拟专业任务;还有“混合型”:即进行各种混合型实训项目训练。

(三)建构分层立体化的实践教学环境

1.校内实践教学体系的分层立体化建构

一是实验室实训课程的实践训练。实验教学是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下通过自己主观努力完成的教学过程,它的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是无可替代的。通过实验教学,主要是深化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基本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创新意识。心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其实验教学体系包括基础实验(基本实验技能、基本规律验证等)、专业综合实验(现代心理实验技能、专题实验等)以及研究性实验(心理学规律的探讨与研发工作等)三个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具体如开设SPSS与心理统计、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认知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技巧等实验实训类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心理学实验可以区分为两大类,一是在实验操作台上通过机械和手工完成的实验,二是计算机模拟实验,它们各有功用,二者配合使用,可以相得益彰。然而实验教学应该避免完全以计算机软件系统模拟和代替传统的仪器操作的趋向,以利于培养学生整个实验的操作能力以及创造性研究实验的能力。另外,还要加强实验室的开放,要将实验室的所有实验项目对所有学生进行开放,对不同实验课程设立不同的实验教学计划,建立网上选课的机制,设立相关值班制度,充分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

二是开设应用技能课程。这方面课程主要在校内通过校内实训场所(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实验室、团体心理训练室等)的课堂教学进行。以该专业学校心理教育方向课程为例,应用技能课程要围绕“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课程与教育”和“心理测评及应用”三大实践技能展开,以便完成对服务对象心理“了解”、“发展”和“补救”的任务。在应用技能课程教学中,可以广泛使用案例教学,通过剖析案例,让学生以案例情节为线索,自觉进入案例现场,充当其中角色,独立思考,独立决策,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相应的实践技能。

三是课程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撰写与研究。课程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要求学生综合性地应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自主研究与探索。特别是教学计划中,第八学期最主要的教学工作就是指导学生撰写学位论文,这不仅是对过去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总结凝练的过程,更是对学生综合科研实践技能的检阅与提升的过程。

2.校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分层、多样化建构

主要通过校外见习、实习活动,综合培养及检验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其目标是形成独立而灵活的相关行业的从业能力。这项工作仅仅靠一两个实践教学基地是难以达到效果的。为了保证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校外见习、实习的效果,应形成较为完备的层次合理的实践教学基地梯队。如以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实践而言,我们适应面向针对不同层次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群体进行相关了的教学实践:一是针对普通心理需求的群体(如普通学校);二是针对一般问题行为群体(如青少年成长特训学校);三是针对严重问题行为群体(如劳教所);四是针对心理障碍与精神疾病群体(如康复医院)。

3.注意实践教学课内常规体系与课外非常规体系的协调建构

实践教学课内常规体系主要是指在教学计划中有系统安排的实践教学环节,一般包括:一是集中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专业课程中的实验、实训环节,如在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心理咨询等课程中增加实践内容,增加运用专业知识从事科学实践和社会实践的机会;二是专业见习、实习、毕业论文及专题性、有组织的系列社会实践。如将专业实习、见习与理论课穿行,让学生参加一些实际的课题研究和社会调查,使学生在实践中验证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并在实践中学得一些书本上难以学到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课外非常规体系主要包括:一是积极指导与心理学相关的学生社团活动等课外活动,每年组织心理社团成员开展大规模的新生心理素质测量与评价活动;经常举办应用心理学学术沙龙或学生论坛;积极开展青年志愿者心理援助服务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二是定期邀请校外名家和校内专业教师举办一些心理学专题的讲座,如“应用心理学发展前景”、“心理援助知识讲座”等;三是举办“心理剧”、“心理学知识大赛”等比赛,以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与竞争意识。四是在校内通过导师制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研究活动,培养创新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创业团队间的合作能力。对于有突出表现者,如各种重大学习竞赛、辩论大赛、演讲大赛、心理剧比赛、知识竞赛中获奖,在正式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上者,经本人申请和学院批准后可酌情代替选修课或实践课对应的学分。五是校外实践。要求学生利用假期必须参加的实践活动,包括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各种调查与专题研究、案例分析和学生的兼职工作等。对于参与课外工作实践表现突出的学生,设置奖励学分。通过课外实践环节,拓展个性化教育的空间,保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们指导本专业学生为主体的湘中大学生心理学协会等学生社团开展了多种富有成效的实践活动(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特殊教育学校支教活动、四川地震灾区心理援助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该协会荣获“湖南省优秀大学生社团”荣誉称号(2007年)。

4.注意实践教学实体资源与网络资源的协调建构

互联网的兴起,为拓展实践教学实体资源的功能提供了新的平台。如实验室建设可以采用网络化管理,形成了各实验分室―实验室办公室―校园网的三级智能化、网络化管理;建设开放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的运行机制,可以营造不同层次的、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实践教学环境;学生可以在网上递交报告、下载作业,教师可在网上批阅实验和设计报告、布置作业等;另外将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实验项目、课程设计项目和实习内容都制成多媒体教学课件挂在校园网上,方便学生进行下载。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与教师的教学信息交流、与同学的学习资源共享,这样极大地拓展了实践教学的资源空间与灵活性。

5.注意实践教学校外资源与校内资源的协调建构

实践教学校外资源与校内资源是相辅相成的。如要求学生依据自己的就业意向或考研方向选择毕业论文的选题,并结合毕业实习进行调研、访谈等,通过使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与就业意向相联系,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这项工作与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验室、图书馆等资源均相关联。又如实验教学其实既包括实验室实验,也包括实习基地的实践性实验,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科研实现一体化,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心理学研究的能力和素养。

(四)在实践教学上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注重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的多元化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重视采用“启发式”教学,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手段,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如在实验教学中,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项目的比例,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和研究创新实验项目的比例,在实验过程中,分层次提出实验要求,并加强实验过程的指导。在各类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出不同层次、不同设计要求的多个设计项目,加强引导,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学生必须完成设计文档。在设计指导安排上,学生可自主进入开放实验室,也可通过校园网进行预约,教师在网上进行设计过程的指导。

在教学形式上要注重多样化。如对于综合性实践教学可以采用“产学紧密结合型”,如在实践单位、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实习的毕业前学生,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专业实践,由学校实践教师和所在单位专业人员人员共同指导实践教学;也可采用“试用型”、“定单型”,对于已经联系就业单位的学生,除结合实践教学基地进行产学结合实践教学外,可以与就业单位进行订单式实践教学,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采用“提前就业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单独实习”;“创业型”,对于创业型专业人才,可以提供创业条件,进行创业实践训练。

(五)实践能力评价的多元化

对于实践教学的能力考核可以由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专家评价、社会评价等不同方面的评价;考核形式可以采用解决实际问题式考核、试卷式考核、小论文形式、口试、答辩、实践小组评议、自己申报与小组评价相结合、专家评价等不同方式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评价。

三、应用心理学专业分层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保障

1.相关政策与行政支持是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坚实支撑

这方面包括:学校行政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支持、在仪器供给和维护中的支持、在课程教学方式、大纲和考试设计、立体化教材的编写、学生社团活动的组织等方面赋予教师更多的灵活性和支持、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为专业分层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建构创造和谐的外部环境等方面的支持等。

2.“双师型”专业教师是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主导力量

建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教师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这就要求专职教师在掌握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还要了解和熟练掌握计算机和高等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相关应用性知识和技能,加强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可通过参加专门的心理学师资培训、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以上证书、主动服务社会、也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一些有心理学应用实践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兼职来充实师资队伍。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一支既能从事心理学专业教学与科研,又能亲自参与各种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我们现有6位教师拥有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证书,有多位教师面向校内外开展了讲座、心理咨询与辅导等多种形式的社会服务。其中有教师如陈杰副教授也在学院和社会上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于2009年获得湖南省优秀教师荣誉。教师在学科专业建设、教改与科研方面也注重突出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取向,有较丰富的相关教学与科研成果。这些成果紧紧围绕当代应用心理学的重要专业方向之一――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为专业办学提供了较为强有力的学科专业保障。教师队伍在服务社会、服务学生方面面向广泛,社会效益显著。

3.积累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社会资本,注重实训场所建设主体的多元化

校内实训场所建设主要由学校自己投资兴建;也可学校与社会共同投资兴建,引进企业或科研院所在校内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可以利用企业在学校投资实践教学设备为企业做广告宣传等方式。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主体也可多元化,要积极取得政府、有关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学校、医院、劳教所等的支持。

总之,要逐步摸索一条符合学校实际情况、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积极性的教学方式,并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有机的整合,使实验教学、实习、竞赛、毕业论文等相关环节不再孤立,彼此都能够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起到积极作用。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的需求,形成阶梯的立体化培养方式,让各层次的学生均能充分的发挥其个性,得到适合其的培养,并使之均能成为具备高素质、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应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秦素琼,等.我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研究[A].李其维.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

[2]任其平,黄警钟.基于能力培养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改革探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9-30.

[3]谢倩,辛勇.构建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81-82.

[4] [7]阴山燕.对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的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7,(9),819.

[5]谢爱武.关于高师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思考[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140.

[6]吕建国.应用心理学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思路[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3):33-37.

[8]方翰青.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思考[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5):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