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木兰诗课件范文

木兰诗课件精选(九篇)

木兰诗课件

第1篇:木兰诗课件范文

一、“唧唧复唧唧”与“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历年来语文课本及教学参考资料,对“唧唧”一词有下面三种不同的注释:“虫鸣声”、“叹息声”、“织机声”。虽然这三种注释,前人皆有所阐发,但由于古今语言、文字、生活习俗发生了变化,在今天的教学中,究竟以哪种注释较为妥当,这是值得研究的。“唧唧”这一象声词作“虫鸣声”,根据生活见闻,只能表示“蟋蟀”与“蝉”鸣,可是“蟋蟀”多啼于晚上、“蝉”只鸣于夏秋。从“昨夜见军帖”可知“木兰当户织”是在白天,并非晚上;而纵观全诗,又很难推断出木兰从军的季节。事实上古时征兵并无定时,况且木兰从军又处于兵临城下之际,当然就更难想象是夏秋之间了。同时,“唧唧”作“虫鸣声”,对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木兰心情的衬托,都不可能起很大的作用。即使有人认为,万籁俱寂,独有虫鸣,足见环境的幽静,衬托了木兰心情的忧伤。这也还是值得商榷的。同样,“唧唧”作“叹息声”,学生更难以理解。因为叹息不可能发出“唧唧”的声音,加之与下句“木兰当户织”语意不够连贯。可见还是作“织机声”解较为妥当。因为“唧唧”表示织机上轴承转动、磨擦的声音,非常形象生动,学生也很熟悉。“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两句,介绍了木兰对着屋门织布,发出断断续续的织机声。为什么织机声会断断续续呢?因为木兰心事重重,所以不时停机叹息。在这里有两点必须指出:一是“木兰当户织”句后,编者最好使用“句号”,课本上使用“逗号”,层次就欠分明了;二是要突出“复”字的讲解。在几册课本中,“复”字都没有注释,参考资料中的译文,也抛开“复”字翻译。其实,“复”字在这句中非常重要,“复”即“又”,在这里带有“断断续续”的意思,它能把前后两个重迭象声词形象、真实、自然地连贯起来。

紧承上文,用了两组排比反复的句式,一问一答说明木兰叹息的原因。可是读者往往产生了疑问: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为什么还会叹息呢?既然是“昨夜见军帖,……卷卷有爷名”,就不会“无所思”、“无所忆”了。要正确理解这句诗意,还必须扣住“思”和“忆”去分析。“思”和“忆”是一对同义词,在用法上也不单是避免重复。课本上把“思”注解成“想”,把“忆”注解成“思念”,但总还令人费解。我觉得本句的“思”,包含了对今后事物的联想,“忆”,指的是对过去事情的追念,而“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既不是过去的事,也不是今后的事,而是摆在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一燃眉之急正是木兰叹息的原因。

二、“大儿”、“长兄”与“十年”、“十二年”、“十二卷”

“大儿”、“长兄”,按照生活的习惯,是指“最大的儿子”与“最大的哥哥”,是两个偏正合成词。可是在本诗中则不然。“阿爷无大儿”是说阿爷没有比木兰更大的儿子。译文说“阿爷没有大儿子”是不够贴切的。如果木兰有两个弟弟,其中一个大的,就可以说是阿爷的大儿子了;“木兰无长兄”是说木兰没有哥哥。“长兄”在这里不是偏正合成词,而是“兄长”的倒装。因为木兰虽然没有“大哥”,如有“二哥”、“三哥”,也不至于代父从军了。

“壮士十年归”与“同行十二年”中的“十年”、“十二年”,都是木兰从军的时间。历代注释都指明非“确指”,非“实数”,课本及参考资料从之。诚然,在古代诗文中,非确指的数字屡见不鲜,但在同一首诗中,用两个不同的数字来表示一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却是罕见的。难道古人有意给后人制造疑难吗?“十年”、“十二年”哪个数字更接近实数呢?这是不必去分拆、考证的。因为从现有的资料看,木兰,只是一个艺术形象,当然也就没有什么“实数”,但“十年”与“十二年”是否真有矛盾呢?这才是值得商榷的问题。参考资料解释“壮士十年归”是为了与“将军百战死”对偶,所以就取其整数。那么“同行十二年”就不能取其整数吗?古人用词严格,此说恐非尽然。“将军百战死”是说战士们身经百战,最后战死沙场。既是对偶,“壮士十年归”的“十年”也应该是沙场奋战的十年;而“同行十二年”中的“十二年”,则包括“万里赴戎机”与“归来见天子”的时间在内。“十二年”是连头带尾的时间,“十年”则是足数。

第2篇:木兰诗课件范文

1. 有主动识字的欲望,生字学习能够做到:会读、会写、会记、会用。重点指导“病、将、弟”三个字,理解本课词语的意思。

2. 能够读好课文中的长句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能够看图说出事件的主要过程。

教学重难点:

1.能在数字化环境下熟练运用苹果平板电脑中的软件开展自主学习活动。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并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 学前热身

1. 酷盘学习包内上传学习资源。

(1)动画片《木兰从军》视频(一)(二)。

(2)《木兰诗》文本。

(3)豫剧《花木兰》。

(4)苏教版《木兰从军》课文朗读。

学生浏览《木兰从军》学习包内的各项学习资源,结合自身情况,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辅助学习课文。

2. 小朋友学得真带劲儿!你喜欢什么?学生分享自己浏览学习包所习得的内容。如:我会唱豫剧《花木兰》,我会背《木兰诗》,我喜欢看动画片……

3. 动画片中有花木兰,诗歌当中有花木兰,戏剧当中也有花木兰,看来这个花木兰可真有名气!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花木兰(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 这个“木兰”指谁?“从军”是什么意思?

二、 自主学习我能行

1. 进入二年级,小朋友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越来越强。苹果平板电脑中的软件里有四个学习任务,按照你的学习习惯,用你喜欢的方式开始学习吧!

(教师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及时发现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并抓拍照片。)

学生打开软件中的学习课件,根据四项学习任务,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各组自主学习完成后,组长组织组员进行简单交流,确定分享时小组汇报的内容和方式。

三、 交流分享共进步

1. 老师刚刚发现有几个小朋友特别会学习,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学习方法。(出示照片,分享教师捕捉到的学生好的学习方法。)

(1)学生1写字特别认真!用软件一边写一边录,写完后还打开书对照了一下笔顺是不是写正确了。我们先来采访一下他: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请你现场展示一下。

(2)学生2正在查字典呢!采访一下,你查的什么字啊?为什么要查这个字呢?

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病字头”是怎么写的。(教师范写象形字)慢慢的,它就演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出示演变图)那“病字头”的字还有哪些呢?像他学习,一起查查字典!

(指名汇报)原来“病字头”的字大多和人的身体状况有关,一起来写好这个半包围结构的字。(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后在《习字册》上练写。)

2.聪明的小朋友今天一定从他们身上又学到了两招。那大家学得怎么样呢?哪个小组愿意先来分享你们的学习成果?各小组汇报,相机指导。

(1)小组1:我们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我能读好这些词语”。小组展示朗读,其他学生评议,补充,分享发现。

①我发现第一行词语中第一个字都是动作。

②我发现这些词语中有两个多音字,请大家跟我读:燕子、燕山,将士、将军。

③我知道“赫赫战功”和“英勇善战”的意思……

(2)小组2:我们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我能读好这些句子”。我们推荐小组内一名同学读第一句,另一名同学读第二句。(句子朗读展示,其他学生评议。)

3. 在分享的过程中,大家不仅读好了这些并列的词语,还把句子中的并列关系读出来了。把这些句子放入课文中,相信大家会读得更好。请组长组织成员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分工读课文,一会儿和大家分享朗读。(学生小组合作读课文,展示朗读。其他学生评议,读得不好的地方再读。)

四、 活动参与显身手

1. 小朋友们在读课文时,能够注意到轻声和停顿,真不错!奖励大家玩个小游戏。老师这儿有四幅图,你能根据课文内容,把它们的顺序排一排,并用图上的这几个词语简单说一说《木兰从军》的故事吗?

学生在课件上自由拖动图片排序,练习用关键词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指名排序说故事。

2.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儿,课后请小朋友们把《木兰从军》的故事有感情地读给爸爸妈妈听,也可以用电脑软件把自己的朗读录下来发到班级群里,比一比谁得的“赞”最多!

板书设计:

12.木兰从军

女英雄花木兰

替父从军

立下战功

胜利归来

教学反思:

在班级内开展语文自主课堂的实践研究已经将近两个月了。自主课堂因为“灵动”而有着不同寻常的魅力,它的最大特点是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课堂上,老师的语言不再是“听我说、跟我读、看我写”,而是“请小朋友根据你自己的学习习惯,用你喜欢的方式开始学习吧!哪个小组愿意来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呢”,这在很大层面上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自主课堂的最大亮点是学生在交流分享过程中碰撞出的思维火花。例如在“我能读好这些句子”这一学习单的分享过程中,学生读“她想: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读完后,立刻有一个孩子举手评价道:“我欣赏她朗读时声音响亮,而且读得很流利,但我建议,这是木兰想的一句话,想是有个过程的,应该要读得慢一点。听我读!”瞧,我们的孩子不仅懂得欣赏别人的优点,还能合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自信地展示朗读,这不正是老师们期盼的课堂上最美的瞬间吗?

自主课堂,不仅学生享受在其中,老师也总能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是一个师生共同成长的平台。在巡视孩子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有一个孩子拿出字典认真地查着什么。分享时,才知道原来孩子通过语文书上的学习,知道“病字头”是一个新偏旁,就想查查看还有哪些字也是“病字头”。我在指导“病”这一生字的学习时,就从学生身上得到了启发,引导其他学生也像那个孩子一样,去翻一翻字典。孩子们在查字典、交流发现的过程中,更深刻地理解了“病字头”的含义。相信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孩子们会发现,不一定要求教老师,身边的“无声的老师”也能帮助自己解决疑问。学习途径的多元化会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自主学习。

第3篇:木兰诗课件范文

关键词:走近诗人;感悟诗词

笔者任教初中语文教学多年,对初中学生的阅读感悟,形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做过一定的思考和实践。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尤其是诗歌教学,为了让学生感悟到诗词的意境美,使他们受到优秀诗词文化的熏陶感染,并最终形成自己特有的审美情趣和健康之人格,就必须让一个个学生能够逐渐地走近诗人,深入地了解诗人,才有可能达到这样的目的。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地走近诗人呢?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现拙于笔端,期求方家予以教正。

一、让学生走近诗人需学生广泛阅读诗人其他诗作

一首诗词,不仅仅代表着一位诗词作家的思想,有时甚至可以体现出这个作家思想发展变化的脉络。初中语文课本里所选诗词,基本都是名家的代表作品,这些诗词,则更能反映出这些作家的思想和情感。作为学生去读诗,就要去感悟他们的思想、感悟诗词的意境美。而要去真实意义上感悟诗人所创造出的那美好的意境,就必须去比较真实地了解诗词作家那作诗的动机及写作背景。也就必须相对性地全面了解诗人,怎样去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诗人?那就必须赖于自身阅读的广泛。初中学生大多对诗人的阅读不太有兴趣,因为能够介绍诗人的都是些文学评论之类的作品,显得比较深奥,且无任何故事情节之类的东西,读起来有时令人感到枯燥乏味,这是让学生走近诗人的拦路虎。平时的诗词教学中,笔者力求做有心人和热心人。教学一首首诗词前,总要去搜索相关诗人的资料,做到了让学生未直接介入诗词前,先直接介入诗人,让诗人能够在学生的脑海里首先形成一点或者就是一些大致甚至就是比较完美的形象。譬如教学《沁园春雪》时,作者是一代伟人,由于距我们学生较远,虽然对丰功伟绩的宣传有过一些,但在学生们的意识中仍显得有些淡薄。虽然学生可以从相关的影视片中看到一些关于丰功伟绩的介绍,但学生还是比较难以完美认识的。教学他的诗词,就完全需要学生去了解伟人。教学时笔者坚持师生的两条腿走路的原则,自己既当好有心人,又让学生去互动交流。学生很快从相关的资料中发现: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新中国的曙光。他不但是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还是伟大的词人,他的词作是镶嵌在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而《沁园春 雪》写作时,正值红军艰难岁月,在一次大雪之后,看到塬上茫茫积雪,放眼天下,满怀雄心壮志,写下此篇。当学生有了这样的积累,对伟人之词作意境的感悟就是水到渠成之事了。

二、让学生走近诗人需学生博览与诗人相关的作品或镜头

现代教育的一个最起码的优势是教育技术的现代化,这给课堂带来了无可比拟的生气,它的影视效果给学生阅读创新感悟当是前所未有的。但现今的语文教学课堂,尤其是诗歌教学的课堂,教师们大多仍然停留在诗歌的朗诵训练阶段,只在节奏、语气、重音等方面下功夫,让学生单读、齐读,而很少利用这样的技术去引领学生的阅读创新,去引爆学生思维。甚至为了节约教学时间,有些教师采取一些强灌之速成办法,致使学生成为不去思考、不用思考的机器人。窃以为,诗词教学尤其是古诗词教学,需要以充足的时空让学生走近古诗词作者。学生能够走近古诗词作者,十分需要凭借一定的影视资料以及其他一切可视资料。只有学生通过可视材料对古诗词作者进行广泛意义上的神态、衣着、外貌、行为的了解,那诗人所蕴含于诗作的情感才可以让学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感悟。初中学生的学习时间已经逐渐宝贵起来,但我们不能因其时间的宝贵就削弱学生观赏影视权。古诗词中,有不少是体现作者的爱国主义美好情感的作品。古代不少诗人在那个时代为中华民族的统一或兴盛付出过艰辛的努力,他们伟大的胸襟至今仍光耀人间。如果我们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再现古诗词作家的光彩照人的形象,那学生将会比较顺畅地感悟诗作的意境。譬如让学生去阅读感悟曹操的《龟虽寿》的作品,笔者就将大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特写镜头截取下来,制作成能够表现曹操雄心壮志的课件,让学生能够在可视的镜头里,先正确感悟曹操在为了统一中国北方所作出的坚苦卓绝的努力,形成正面的认知冲突。然后让学生观看本诗写作时,曹操为什么要北征乌恒,以及想象曹操凯旋时意气风发的形象,学生对“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核心思想就有了比较正确的感悟。最后再向学生展示曹操同期作品《步出厦门行》的其他几章,来一个比较阅读,学生会更深刻领悟曹操诗中所表达的壮心。

三、让学生走近诗人需学生联系实际进行创新感悟

学生学习诗歌,阅读诗词,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要通过诗词感悟诗歌的意境,受到优美诗词的熏陶感染,最终形成自己特有的审美情趣和健康之人格。要形成自己特有的审美情趣和健康人格,就需要学生在学习中去感悟,去创新。古往今来,人们对人和事件的评判都存有一定的倾向,甚至对同一人和事件,不同的人会有截然相反的观点。例如同是落花,有人发出“落花流水春去也”的哀叹,也有人却感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坦然;同时秋天,有人看到的秋天是“无边落木萧萧下”的肃杀,而有人看到的秋天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豪放,更有人看到的秋天是“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的喜悦和浪漫。有些影视内容所站的角度有异,塑造出来的银屏形象则与人物的原貌也有着很大的区别。这些观点和形象孰对孰错?我怎么做出正确的判断?一个个疑难问题,正是促进学生进行创新感悟的契机。教师应当教诲学生:学习诗歌,遇到如此问题时,不仅要走进作者,还要联系实际,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才能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认识,最终形成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健康人格。如教学汉乐府诗词中的《木兰诗》,这是一首未具作者姓名但仍然流传于世的作品,也是我们人教版的传统教材。从一般意义的理解上,花木兰代父从军是一种孝顺,花木兰代父从军能够“壮士十年归”是一种勇敢和雄壮,花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这是一种儿女情长的体现。诗人所着力描绘的花木兰形象,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所要描绘的形象体现出作者当时怎样的一种情怀?这就需要学生从当时的历史情形去进行感悟,也只有让学生走进诗人所处的历史背景,才可以让学生得以比较创新性的感悟。所以,在教学时笔者将学生比较理想地带进诗人所处的时代,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当时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去欣赏过去的那些金戈铁马题材的影视片,学生便从中获取了这样的认知,泱泱大国,自古以来经常遭受外国强势的蹂躏,人们因此而背井离乡,永不得安宁。许多仁人志士因此而血气方刚,出征疆场。学生也从中感悟到,没有了勇夫,将会失却雄壮之美。也许花木兰是作者塑造的形象,但作者所塑造的形象也让人们可以意识到的是:作者在极力弘扬一种民族传统,可见作者是那样的渴求和平和安宁。在学生走近《木兰诗》作者中,笔者还意外地发现学生出现了这样的创新感悟,木兰是一个集雄壮和柔情美于一身的极为典型的民族形象,至今仍是那样的光彩照人。不少学生结合当今社会高度文明的现象发现:雄壮美和柔情美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两翼。经济建设需要和平稳定的环境,经济建设也需要人际之间关系的友好。和平稳定的环境有时需要雄壮美来支撑,人际之间关系的友好也需要柔情之美。譬如自然灾害有时会造成社会的混乱不堪,那缺失了雄壮,社会将会更为混乱,增加灾害对人们所带来的灾难,人们也就不可能得以继续性的安居乐业。

参考文献:

第4篇:木兰诗课件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意义;策略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学生学习兴趣低、教师教学观念落后等,严重阻碍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质量的提高。以下笔者将以自身的语文教学经验,简要分析初中生学习古典诗词的意义及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意义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开展基础教育,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的素质,而通过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可以有效实现这一点。首先,对初中生开展古诗词鉴赏教学,既是对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更是一个发扬的过程。其次,我国古诗词文化中,不少都包含着一定的教育意义,比如说对家乡的热爱、忧国忧民、孝顺长辈等。最后,通过实施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能陶冶学生情操,有利于初中生形成健康向上的思想。因此,综合来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古诗词鉴赏教学意义重大。

二、提高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诗词鉴赏教学

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将丰富的文字、优美的图片和生动的音频等信息有效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动态的视频课件,从而将原来枯燥、抽象的文字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动态图像,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优化了课堂教学。因此,在开展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恰当运用这一教学策略,以期实现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最优。

例如,在教学《木兰诗》一课时,教师可以发现,这篇课文从内容上来讲,可以说是记录了一件事,那就是木兰从在家织布到替父从军再到戎马归来的过程,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根据本文故事的发展过程,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木兰诗》的兴趣。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学生完全可以摆脱教材,因为教材中的课文内容在视频中均有体现,不仅如此,本课还是培养学生良好德育思想的“场地”,从替父从军中我们可以读出浓浓的孝道,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实践中可以恰当利用多媒体,以期实现古诗词教学的优化。

(二)在“读”中有所体会,与诗人产生共Q

语文朗读是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的必要过程,通过朗读教学,尤其是朗读古典诗词,学生可以尽情地遨游在诗词赋予的韵律美和画面美中。因为古诗词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它与其他文学体裁如散文、记叙文等不同,具有独特的节奏感和意境,而这些内容唯有通过朗读方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使学生在精神层面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提高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质量。

例如,教师在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肝肠寸断的悲凉心情,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积极开展朗读教学。首先,让学生跟着名家录音学习,体会诗人给我们创造出的画面感;其次,让学生跟读录音,在实践中深入体会;再次,在课堂上大声朗读,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将本首诗读出感情、读出韵味,并学习作者这种移情入境、情景交融的写作风格。

(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绘画中深入诗词意境

古诗词不仅具有独特的韵律美,更具有浓厚的意境,而这一浓厚的意境,除了可以通过阅读体会外,还可以通过绘画来表达。许多优秀的古诗词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借景抒情,因此,诗人和词人往往会在文前利用景物做好感情的铺垫。所以,笔者认为,教师恰恰可以有效利用古诗词的这一特点,通过开展绘画教学,让学生既可以学到古诗词的精髓,又能锻炼自身的动手绘画能力,实为一举两得。因此,在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中,语文教师不妨尝试利用绘画教学。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发扬我国优秀民族文化来说意义重大。因此,为了提高古诗词鉴赏教学质量,语文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也可以充分发挥朗读教学的重要作用,还可以通过开展绘画教学,让学生实现文化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共同提高,如此,方能最大限度地优化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深化初中生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第5篇:木兰诗课件范文

[关键词]《花木兰》;跨文化视角;价值

课题项目:本文系天津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中小说二度创编研究”(项目编号:SDJG13101)。

《花木兰》改编自北朝时期的一首诗歌《木兰诗》,与中国《花木兰》一样,都是对这个故事的一种现代化的阐述和表现。但是对其中的主旨进行了解和掌握,可以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理解。在跨文化领域的研究中,价值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价值观也是跨文化进行交流的一个核心。由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底蕴,因此对待同一件事物的理解往往是不一样的。跨文化视角下的价值观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理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价值观之间的差异,有助于对不同文化进行理解。价值观是人们拥有看法和行动的一个根本的出发点,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态度以及相应的信念。跨文化视角下对《花木兰》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的理解也是不同的。从跨文化的视角对迪斯尼的《花木兰》和《木兰诗》之间进行对比,分析主人公之间的差异,可以对电影所体现的更深层次的东西进行了解和掌握。美国迪斯尼电影公司以《木兰诗》作为题材,斥巨资打造的影片《花木兰》一上映之后就获得了极大的肯定,引起很大轰动。当时很多消费品都以花木兰的形象作为原型,有的人以这个故事的原型进行舞蹈创作等。这部影片在中国市场上比美国市场相对而言要冷清许多,究其原因,是因为不同国家之间的价值观念习惯不同,《花木兰》中的主角是一个美国式的英雄,融入了很多美国英雄的元素,而中国人心目中的花木兰是一个勇敢的巾帼英雄,差距便油然而生。本文将从跨文化的视角来对这部耗巨资的影片进行分析和解读,以此浅述不同民族与国家之间的价值观念的差距带来的对同一部影片的不同理解。

一、有关电影《花木兰》的总体概述

《花木兰》是迪斯尼公司的一部作品,制作的过程花费了很多心思,上映之后在美国电影市场上享有很高的评价。这部作品改编自中国北朝时期的作品《木兰诗》,以全新独特的视角来对这个中国古代的传说进行重现和展示。讲述的是在古老的中国,花木兰作为花家的大女儿,一直都希望能给家族带来荣耀,当时国家局势动荡,北方的匈奴来袭,国家便开始大肆征兵,花木兰的父亲年事已高,但仍然被征召入伍。花木兰害怕父亲会有什么闪失,便女扮男装,偷走了父亲的盔甲,代父从军。故事中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角色,就是木须龙。花家的列祖列宗担心花木兰的安危,便派了木须龙去陪她,这只小龙给花木兰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快乐。从军之后,花木兰一直都掩饰得极好,并且凭着自己的能力,通过了很多考验,成为军队中的大将。但是在一次作战中,花木兰的女儿身被其他战士发现,这在当时的社会而言,是欺君之罪,大家为了逃避责任,将花木兰遗弃,但最终她击败了匈奴,救了整个国家。后来皇帝并没有怪罪花木兰,念在她的功劳,还给了她很多奖赏。而花木兰也衣锦还乡。迪斯尼在对这个故事进行加工时有比较大的改造,把故事的重点从“孝”转到了 “忠”。在影片中的花木兰,不仅是一个为了保护父亲而从军的女子,更是一个有着民族志向,为了报效国家的女英雄,这样的改编,使得这个传统的故事接受的范围变得更广,其实最大的改变还是在于对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下,对价值观念的一种改造。

影片的情节大致与原本是比较相似的,但在人物的刻画、外形设计等方面,就与中国传统有一些差距了。这部影片在对人物的刻画方面,将中西方的元素进行了一种融合。花木兰的形象在其中得到了一种重塑,她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在影片中有十分明确的体现,她也有了一种新的身份,即忠孝和自我追求,其实是跨越了国籍和种族的。在人物外形的设计方面,花木兰和其他的人物都是中国面孔,黄皮肤、黑头发和黑眼睛,当然,在细节上的处理也十分合理,比如匈奴人和汉人之间的区别。影片中还加入了动物形象,即木须龙和蟋蟀。龙在很多时候是中国的象征,而蟋蟀也是传统的吉祥物,因此在影片中有应用,而且花木兰的战马在影片中也有镜头特写,对这些动物的刻画也是对主人公表现方式的一种。最后是在场景方面,影片中所表现出来的战争场面与西方的战争场面是不一样的,影片中,匈奴的军队是狡猾残忍的,而汉人军队是淳朴、率真的。再如打了胜仗之后进行庆祝时,场面十分夸张,这也是迪斯尼的一贯表现手法,充满了比较张扬的感觉。

此外,要对跨文化视角有个基本的了解。跨文化视角体现的是一种文化和另一种文化之间的关系,利用跨文化视角对《花木兰》进行解读,是全面理解作品的一种方式,因为对同一件事,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所体现的主旨是不一样的。就像《花木兰》中,所表现的思想与传统的故事《木兰诗》中所体现的思想有比较大的差距。影片中将花木兰这个女性形象进行了全新的刻画,不仅是一个代父从军的孝子,她更是一个忠诚的人,是一个有着民族志向的人。

二、跨文化视角下对电影《花木兰》的解读

不同的文化背景对故事的刻画是不一样的,人性的价值取向主要是表现在对自己的看法上。在对人性的理解上基本有三个说法,即人性本善,人性本恶,人性有善也有恶。《木兰诗》中对花木兰的形象进行了描述,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来的是一个行为规矩、勤劳朴实的形象。花木兰没有兄长,出于对父母之爱,她只能代父从军,这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比较看重的地方,在原文中也有表现当时战争险恶的,比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花木兰在残酷的战争中还是坚强地生活下来了,她身上表现出来的那种女英雄的气概相对于她的忠孝而言,稍微弱化了一些。这里体现出来的一种人性特征就是善。人生来就是善良的,这也是无数中国人的价值观取向上的一种基础。但不可不说,这种思想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又是抹杀人性的。而美国的文化与中国的文化是不同的,因此对这个问题的体现也是有差异的。亚当与夏娃的故事,就说明了一种人性的恶。所以追溯起美国人的思想根源,他们认为人是有罪的,当然,并不完全就将人性看成是恶的,人性也是善良的,只是善与恶都是存在的。美国人对待人性这个东西时显得更加客观一些,没有完全的神话主义,即就算是一个英雄,是一个伟人,也是会有缺点的,也是会有犯错的时候,所以人性里,不仅有善,还有恶。《花木兰》与《木兰诗》比起来,花木兰身上的道德与政治的成分要少一些,而体现得更多的是一个常人的故事,是一个少女的天真。当然,花木兰从军之后遇到的困难有很多,但是在影片中,花木兰一直在坚持,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而这正体现了西方的文化视角中对英雄的一种定义,英雄并不是你所见的那种遥不可及的,在西方的文化视角中,英雄也是一个平常的人,西方文化视角中对人的重视程度更高一些。

对人性的理解不同,只是不同文化视角下的一种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文化之间也有不同的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有三种,即群体平等的关系、等级的关系以及独立。美国崇尚的是个人主义,因此在影片中表现出来的个人主义色彩要强烈一些。美国人的个人主义容易使人产生比较明确的一种“自我”的疆界以及人人平等的思想,比如教育,美国的教育从小就是要对孩子灌输一种独立、自立的思想,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自己有自己的观点,甚至是自己有财产所有权。这种人与人之间的观念,在一些文化产物上也有体现。比如《花木兰》中,花木兰就觉得自己与别人一样是平等,中国的传统思想认为女子是不能当兵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女子的地位是很不平等的,美国也有这样的现象出现,比如女权运动就是为了给女性争取应有的权利。正是美国人思想中的独立意识,使得影片中的花木兰也有一种独立的、人人平等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她认为自己去参军,并不只是为了减轻父亲的痛苦,而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是在为自己而活。而中国人的思想中,群体意识比较强,长期以来生活在群体中,给每个人的思想都灌注了一种集体的意识,所以在影片的原型中,花木兰考虑更多的不是自己,而是父亲,是整个家族的利益。她矛盾于国家和父亲的无奈,最终还是义不容辞地去了,她也希望自己有个兄长,这样便可以代父亲从军,可是她没有兄长,所以只好自己代替父亲。从某种意义上讲,她自己从军多少还是有些无奈的。

迪斯尼在创作《花木兰》这部作品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包含了观众的一些评价,但这个作品本身就是具有商业化的特性的,是被需要的,所以在影片中,花木兰是说着英语的,影片中还增加了很多在《木兰诗》中没有的形象,还有歌舞表演,画面的表现方面是十分逼真的,而且有着非常浓厚的东方风情。尽管是从不同的文化角度去改编而成的电影,将原文中的一些精神与西方文化背景进行了有效结合,使得花木兰这个形象更加符合西方文化的特点,但其内涵的体现在影片中还是比较明显的。拨开影片的各种现场场景,其背后隐藏的内涵才是我们更加关注的东西。因此,就算是一个拥有着东方面孔和西方个性的人物形象,在不同的文化背景熏陶下的人,也能有一个比较准确的理解,也能对故事的内涵进行品读。影片中的花木兰还是中国人的面孔,但是将其个性特征改造成了西方人的个性,因此,不同的文化之间,虽然历史沉淀的东西存在一些冲突,但这些冲突在文化这个大熔炉中都是可以化解的,多元化的文化是可以共存的。

三结语

迪斯尼公司的《花木兰》将传统的神话故事与各种现代化的技术和高科技的手段进行有效结合,使得花木兰这个形象丰富起来,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价值观念是有所差异的,因此对文化形象刻画的影响也比较大。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看,中西方文化的冲突还是可以解决的,多元文化是可以共存的。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一个事物的理解和加工有一些差异,但优秀的文化是没有国界的。《花木兰》在美国的市场上十分火热,但在中国市场上遭遇了一些冷清,这并不是说明文化不能共存,而是表明不同的价值观念对文化的理解不同,从而导致了一些理解上的差异。总之,《花木兰》的成功还为中国的文学走向世界提供了一个基础,影片中的一些中国元素,比如背景、音乐、故事原型、人物形象等,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传播,让世界上更多的人对中国文化有一个了解。

[参考文献]

[1] 李晓庆.试论中西合璧的动画《花木兰》[J].文学教育,2007(01).

[2] 廖海青.花木兰的本土演绎路径[J].经济,2006(05).

[3] 李媛媛.动画片《花木兰》对白翻译策略的跨文化解读[J].电影文学,2013(08).

第6篇:木兰诗课件范文

学生学文言文,易出现读错别字;节奏、停顿不对读破句;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掌握不了,翻译闹笑话等,读完一遍课文,稀里糊涂,什么也不知道,一到上文言文课老师在上面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头痛厌学,毫无兴趣,觉得枯燥乏味;再则初中生刚接触文言文,缺少对文言知识的积累和对文言文价值的认识,为了应对考试,教师利用课堂、早读,叫学生一遍遍反复地读,久而久之学生对文言文失去了兴趣。他们觉得学习文言文是一件事倍功半、费时费力、不出成效且痛苦的事,进而对文言文的学习产生厌烦、恐惧等负面情绪。绝大部分学生从内心深处是不会主动喜欢文言文的,他们学文言文纯属被动地接受。所以要让学生听得进、学得好,老师必须下功夫。除了帮助学生克服“怕”的心理,更重要的是必须把课上生动,把知识点讲“活”。要消除学生厌学、怕学的负面情绪,探寻既有趣又高效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谈一谈我在这方面的几点看法。

一、加强学生课前预习的力度

学生语文基础参差不齐,再加上对文言文的惧怕、厌学,在学文言文前,先明确预习的目标要求,我通常要求他们都动起来,积极参与到文言文的教学中,要做到一读、二查、三质疑。一读指:借助字典纠正读音,读顺课文,疏通大意,揣摩佳句;二查指:查资料,查找有关作者和写作背景的资料;再查工具书,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古今异义词的区别;三质疑指:学生在自己翻译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放在课堂上质疑。学生有的查拼音、有的读课文、有的查写作背景、有的查注释翻译,学生们忙得不亦乐乎,这样久而久之就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同时也能使学生课上积极参与,有事可做,活跃课堂气氛,一改文言文教学课堂的沉闷、枯燥、呆板、满堂灌。

二、采用多种方法,激活课堂气氛

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教师可以尽情展现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教学,学生易学、乐学。在教学中,教师切忌精讲深析,这样反而会束缚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气氛如一潭死水。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差异,针对不同体裁的文言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创设巧妙的情境,激活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面暂且举几个我的教学实例,稍作说明。

(一)以故事传说引入课文,激活课堂气氛。在教学《木兰诗》时,我请学生把家喻户晓的花木兰的故事讲出来一起分享,学生们在讲故事听故事的过程中,对木兰的形象有了初步的了解,对课文内容有了大体的认识,从而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学生在把握历史背景及花木兰的故事后,对《木兰诗》所叙述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思想内容、及情感也容易理解,对概括花木兰的性格特点也觉得直观易懂,特别在背诵时会感到亲切自然。课堂上同学们争先恐后的举手,也想展示自己的风采。一堂生动有趣的文言文课就在轻松愉悦中结束。教师只要善于总结、挖掘,像《愚公移山》、《包拯》、《岳飞》、《马说》等课,可以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心智,让学生积极参与,激活课堂,变枯燥为有趣。

(二)、激情辩论,枯燥的文言课堂变生动有趣。我在教学《论语六则》时,为了加深学生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组织了一场辩论赛。让正反两方对这一句话的处世之道进行辩论。学生听了辩论要求后,积极准备辩论材料,没有一个甘愿落后,整堂课上,学生们热情高涨,畅所欲言。正反两方辩得面红耳赤,难解难分,都阐述得有理有据。最后大家握手言和,以辨证、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这节课改变了以往死板、枯燥式的文言文教学方式,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死板的课堂变活了。另外,《愚公移山》中愚公的“愚”,《出师表》中诸葛亮的“忠”都可以采用辩论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完成学习。

(三)利用插图或图片教学,让枯燥的课堂变活。文言课文中有少量精美的插图,教师也可从网上下载相应的图片资料,启发学生观看,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创意表演,课堂变活变乐。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对课文轻松掌握,加深理解,积累知识,拓展思维,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上学到知识,我就从趣字上做文章,请学生上台来进行创意表演。

(五)营造氛围,激发活跃课堂。文言文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要学懂、理解却很难,一到上文言文课就感到头痛、畏惧、怕学。这时我会采用相关的影视剧、歌曲等形式营造一个浓厚的走进文章的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带着审美的愉悦投入到挖掘美的阅读和学习中来。

三、读、诵、唱三结合,让文言文课堂生动有趣

第7篇:木兰诗课件范文

记得“新课标”还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是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应把课堂教学当做一个陶冶学生情操,锻炼学生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等过程,只有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才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教师的教学目的才能达到 。那么,怎样才能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呢?笔者认为: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学生之底,设适中之题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教师,只有了解学生,设置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的问题才能使学生不因问题过于简单而厌烦,也不因问题过于深奥而心灰意冷。设置难度适中的题目才能让学生获得探究后成功的喜悦,从而保持强烈的兴趣。例如:在教学《犟龟》(七年级语文)时,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犟龟的“犟”,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乌龟这一路上有没有遇到困难?遇到了哪些困难?它又是怎样面对的?2、小乌龟赶上了婚礼吗?这是谁的婚礼?3、小乌龟的“犟”值得吗?4、在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什么时候也需要这种“犟”?这篇文章是童话,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本来就有兴趣,再加上这四个问题不但不难,而且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只要学生认真读课文,动脑思考,联系现实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很好回答的;而且第二个问题在文中就可直接找到答案。

这样一来学生就是有话可说,学生的表现欲不就被激发出来了吗?表现欲越强,学生学习兴趣不就越浓?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了,课堂气氛还会不活跃?

二、学科间要相互渗透

语文科不是一座孤岛,让语文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充分利用学科优势也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在语文教学中如能做到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使学生觉得内容丰富多彩,不单调而更加有有兴趣。

记得十年前我在教《木兰诗》时,就大胆地把音乐课的内容渗透到语文课中去了。《木兰诗》这篇课文较长,当时要求学生背诵,感觉确实有点难度,为了减轻学生的背诵压力,我就想到如能把《木兰诗》唱出来。因为中学生都喜欢唱歌,如把课文内容当歌词唱出来学生不但记得快,而且还记得牢。但我不会谱曲呀?怎么办?当时社会上正流行唱琼瑶的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青青河边草》的主题歌——青青河边草。那调子用来改唱《木兰诗》正合适。讲完这篇课文后,当学生听说要背诵,全叫苦了。于是我就问:你们会唱“青青河边草”这首歌吗?同学们边回答边开始唱了,我没打断他们,等唱完了,我便说:“这首歌的调子很好听,也好唱,看看谁最聪明,能把《木兰诗》这篇文章用“青青河边草”的调子唱出来。同学们一听,可兴奋了,顿时教室像炸开了锅,个个都兴致勃勃地在那里唱了起来。估计同学们都唱了一遍后,叫同学们一起唱。真不错!除了两个换气的地方没有换好外,别的地方唱得还不赖呢!再让同学们唱了两遍后,学生们基本上都能背全文了。这样的课堂学生能不喜欢吗?这样的课堂气氛会不活跃吗?

三、把讲台让给学生

教学教学,就是教师在讲台上教,学生在讲台下学。从古到今,讲台天经地义就是教师的专利。其实不然,我认为,如今的学生,不但聪明,而且好奇心、好胜心、自我表现欲都特强,教师多给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表现的机会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自我表现欲的激发和展示是一个人一生成功的起步。因为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会产生并形成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自己种的瓜分外甜,自己捕的鱼分外鲜。抽时间把讲台留给学生是一种大胆的尝试,更是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教学手段之一。

记得我在上《诗词五首》(七年级语文)时,第一节课时我上了前两首后,我把学生分成三个大组,选一名组长,让每组学生共同“备”一首诗或词,然后由每组选派代表去讲台上当一回小老师,其余学生当代表的“军师”,按教师讲前两首时的方法、步骤进行讲解。没想到,第二天上课时,这三位代表讲课还真有模有样的,有点“小老师”的味道。特别让我高兴的是,因为“备课”人不止一个,“小老师”讲授的内容比我讲课时还全面。台下的学生不知是兴奋还是也作了更认真的预习,发言学生比我上课时还多。整个课堂热闹极了,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有反驳对方观点的;有提出新的见解的……这哪里是课堂,这就是一个讨论激烈、有序的大讲堂。留给老师我的只有强调重点的份了……

第8篇:木兰诗课件范文

“主问题”就是阅读教学中有质量的、立意高远的课堂教学问题,它的设计着眼于整体地带动对课文的理解品读,着眼于引导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每一次提问都能形成和支撑课堂上一个较长时间的教学活动的“板块”,在教学中具有“一问能抵许多问”的艺术效果。

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主问题”应有利于整体性阅读教学。整体性原则在实践上是基于人的认识的全过程,在理论上则是源于系统论对事物的整体认识的原理,阅读也是如此,正确的阅读应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我们对文章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的把握也应该是从对文章整体的感受、认识和判断中获得的。学生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了文章,才能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依然记得山东省朱则光老师执教的《木兰诗》一课,他的课堂成功之处在于找准了这篇文章的切入点,别出心裁地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从课文中哪些诗句可以看出木兰是个女英雄?一“点”激活整堂课,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从“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可以看出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不辞辛苦,奔赴战场”;从“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可以看出木兰忍受着边塞军营的艰苦生活”;“从策勋十二传,赏赐百千强”可以看出木兰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立下赫赫战功……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的同时,加深了对木兰这一形象的理解:木兰确实是位女英雄,她的表现丝毫不逊于一位男子。

受朱老师的启发,我在教九年级下册课文《智取生辰纲》时,也力求能设计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来组织本堂课,一番思索之后,我决定这样问:晁盖、吴用智取生辰纲的“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对这一问题比较感兴趣,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很容易便明确,课文自始至终都是围绕一“智”字在做文章,最后归纳出四个方面:智用天时,“酷热难行”、“热不可当”、“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晁盖、吴用很好地利用了天气酷热难耐,人困苦不堪这一天气条件;智用地利,劫取生辰纲的地点选在黄泥冈松林,为后面的下蒙汗药做好了准备,也更便于晁盖、吴用一伙人的撤退;智用矛盾,杨志和老都管、虞侯、士兵们本来就关系紧张,再加上晁盖、吴用的挑拨,生辰纲被劫是必然的事儿;智用计谋,这是劫取生辰纲能够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在这一计谋中,最让人拍案叫绝的要数往酒里下蒙汗药这一环节,一个“智”字体现的淋漓尽致。正是这一主问题的提出,从而加深了学生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2.“主问题”有利于对文章的感情基调的把握。古人云,“言为心声”、“感人心者莫过于情”,可见情感是写作的原动力。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精神、态度等情感特征,是学习成功的有效途径。所以,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这样,学生更容易走进课文,更容易拉近与作者的距离,更好地把握文章的灵魂。如《最后一课》的教学,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篇文章所要表现的主旨是什么?你从文章哪些地方可以分析出来?学生很容易把握住了文章“爱国”这一感情基调,并且很自然地从文中对韩麦尔、小弗朗士、镇上的人的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的句子上进行分析,确定本文的感情基调。

3.“主问题”应有利于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逐步形成语文探究能力的主阵地。作为语文教师,就必须牢牢地把握这一主阵地,在教学中寻找恰当切入点,搭建平台,让学生习惯于在你所构筑的平台上积极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形成一定的探究能力。

我在备课《紫藤萝瀑布》时,确立了“世界上的花千种万种,为什么作者却独独钟情于紫藤萝花”这一值得学生深层次探究的问题,课堂上,这一问题的提出达到了“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果,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认真阅读文本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回答,如花的外形之美,由花得到的感悟之深,甚至还有同学结合写作的时代背景及花的象征意义,发出“特别的爱给特别的花”的感慨。这样一个开放性题目的设计,减少了无谓、无效、甚至无用的提问,学生为解决问题而形成了长时间的深层次的探究活动,展示出了自己的个性特征,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第9篇:木兰诗课件范文

1.给学生自由读书的时间

过去,我们总是担心讲不深,讲不透,喜欢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实际上学生不是在学课文,而是在学老师对课文的心得体会。而许多老师的教学又完全是按教参的分析进行,这就造成教学中的千人一面,千声一腔,使丰富的语文教育走向封闭僵化的死胡同。事实证明,由于我们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学生自主读课文的时间太少,学生对课文本身的认识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强烈,所以尽管我们费尽心血,效果并不是很好。可以说,新教材的出现正是为了打破这种费时低效的局面。我们应该放手让学生专心读课文,大胆发表自己对课文、对语文的看法。老师要做学生的"教练",而不是代替学生练。教学中,让学生多一点时间读书,在默读中思索,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即席发言中锻炼品才,在写作中放飞思想;老师相机指导点拔,激疑导趣。话不在多,关键是说得恰到好处,能够帮助学生打开一扇扇思考的窗户,让学生充分感受学语文的快乐。学生应具备的阅读能力是多种多样的。我根据不同的课文,培养学生的不同能力,充分发挥课文应有作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习《》、《小珊迪》就重点培训学生有详有略,通过人物语言、动作记叙事情经过的能力;学习《颐和园》就重点培训学生先总述后分述再总结的能力;学习《三味书屋》就重点培训学生按不同空间方位描述事情的能力;学习诗歌、古诗就培训学生的朗读及欣赏诗句的能力……这样抓住不放,积少成多、学生的能力一堂课一堂地逐渐形成技能。

教学的实践,使我尝到了重视培养学生能力的甜头,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从一堂课中增长知识:识字能力、阅读的能力、写作的能力。慢慢"入了门"、"上了路"就能独立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了学习的主人。

2.引导学生有独到的思索与质疑

改变教师唱主角的局面,要让学生唱主角,一定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原给学生。依据语文新课标的精神,语文教学要摆脱师问生答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开展师生平等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有师生之异,无尊卑之别,营造民主、自由的氛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由的思考、大胆地质疑。如教学《范进中举》一文时,笔者要求学生认真读课文,思考文中配图的作用与意义。学生观"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上替他扯了几十回"这幅图后问: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其中一点突出表现范进中举前后对岳父屠户前恭后倨的特点,而图中的范进(已经中举)走在岳父面前,有点扭着身子,并回头看岳父为他扯衣襟,表现出一种不好意思的样子,把这一形象与范进对岳父前恭后倨的性格不太相符吧?又有同学建议:图中范进应是挺着胸,仰着面,迈着官步走在岳父面前,才能表现范进中了举,在岳父面前装大不恭的变色龙形象。如此独到的思索、质疑与探究实为一种创新精神,要鼓励。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教育的对象大都是正值花季的孩子。他们显著的特点是好奇心强、善问、求知欲望高,但不免有稚童心。因此,他们思考问题有时自觉或不自觉地带有天真、幼稚的特点,甚至是片面的。如关心《木兰诗》,有一同学问: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十几年,为什么这么长时间没有谁发现木兰是女的?有的同学说:古代男人就是笨。也有同学认为:大概是古代妇女在外貌上同男人差别不太大,因为古代男人蓄长发,跟女的相似,所以难分辨,对吗?那位同学的质疑值得大家去思考探究,但有些同学的分析还不成熟,或者说是片面的。对此,我们不要苛求责备,而要肯定同学们善于思考探究的精神,如此才能极大地调动同学们学习语文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学生作为不同的学习个体,他们对教材总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教师应在学生学习完知识以后,鼓励学生针对老师讲授的知识能以什么题型出现,并让学生互相有问有答,那么学生对所滨知识就学活了,教师加以点拨,不可挫伤学生的质疑的积极性。

3.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