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木兰诗全文范文

木兰诗全文精选(九篇)

第1篇:木兰诗全文范文

一首脍炙人口的北朝民歌《木兰诗》,讲述的是千百年前闺门女子木兰的故事,她女扮男装,挺身而出,代父从军,展现了中华民族古朴、忠孝、坚贞、凛然大义等优秀品质。它是千古以来民谣民歌中的优秀杰作。 而今这篇中国“俗文学”作品的魅力,在海外又掀起一股“木兰热”。在国内,一些学者也纷纷为木兰和《木兰诗》而撰文,很多人认为木兰氏起于隋唐,所言《木兰诗》出自唐人之手。今究该说,不难辨识他们是步南宋章樵和左克明的后尘。樵著《古文苑》,克明著《古乐府》,二人并言“木兰诗”为唐人作。现究章、左二说,实源于北宋的官方丛书《文苑英华》,就在该书的卷三三三[部]已载《木兰歌》,并题作者为唐人韦元甫,于是,在南北朝时代未署作者姓名的《木兰诗》,到了宋代始被韦氏盗名,对此,该书编者也知有弊,不得不笔端搪塞,另借含糊之意,随于其下自注小字“韦元甫续、附入”,尚不灭该诗为前人所作之迹。载入《文苑英华》的《木兰诗》,从此剽为韦氏所作,而且,开头第一句就改写成“唧唧何力力”,其错中错,移花接木之术,以及附于韦氏之荣,都导致后人嘲笑。再看宋初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十五题名《木兰诗二首》,郭氏将未署名的古诗排列在前,韦氏新作排于后,新老分明,同时在题下,标明唐人韦元甫续与“附入”二字,由此,可以断定唐以前即有《木兰诗》。 《木兰诗》始于南北朝的见证: 首先从该诗全文来鉴别:诗内曾提到的“可汗”一辞,这在《旧唐书·音乐志二》:“后魏所谓〈簸逻〉也,其曲多‘可汗’辞”。又在《乐府诗集》卷二十一载:“后魏之世,有〈簸逻歌〉,其曲多‘可汗’之辞”。二书所证,《木兰诗》实存南北朝迹象。另外,诗中描述木兰女“对镜帖花黄”一句,它正是北朝人所沿用的民间风土习俗,那时妇女的化妆方式,往往浓饰“额黄”以求其美,这在《北齐校书图》里,已绘有当时女子的额黄像,流传于今日尚存,该图像的所施“额黄”那时相当流行,古人所遗此图,堪称力证。 其次,南朝陈后主时,由释智匠在光大二年(568年)所编成的《古今乐录》相继问世,其中就有《木兰诗》一首。除此,郭氏《乐府诗集》“木兰诗”里,首引《古今乐录》“木兰不知名”,已证古有未署作者名字的木兰诗。但是近年一些学者认为它是一条南北朝的孤证,不免有疑。故另举他例:南朝[梁鼓角横吹曲]其中即有〈木兰曲〉一折,并言木兰女代父从军事。从《辞通》和一些姓氏书里,又皆言有南朝宋何承天的《姓苑》载其“花姓;木兰氏,任成人”。还有《中国姓氏辞典》花姓条:引述“〈姓苑〉始见花姓,〈述异记〉载北朝有女英雄花木兰”。所以笔者认为,将这篇描写巾帼英雄的简明史诗,归于南北朝,是无可置疑的。

第2篇:木兰诗全文范文

教学时间

主备教师

课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积累文言知识。2.了解北朝民歌的特点和常用的修辞手法。3.背诵全诗。

过程与方法:1.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2.了解课文中运用的一些修辞手法。3.赏析花木兰这一人物形象。4.复述故事情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木兰孝敬父母、报效国家、勤劳朴实、坚毅勇敢的优秀品质。

重点、难点或关键

了解“乐府”的有关知识,熟读并背诵课文;理解诗歌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教学内容与过程

教师添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谁说女儿不如男》歌词人物——花木兰导入

二、作品简介: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是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

文体知识:

乐府 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其职责为训练乐工,制谱度曲,采集民间歌谣等。后人将乐府中收集编录的诗称为“汉乐府诗”,简称汉乐府。六朝时, 乐府乃由机关的名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

三、生难字和朗读

机杼(zhù)可汗(kè hán)鞍鞯(ān jiān) 辔头(pèi)燕山(yān)

胡骑(jì)朔气(shuò) 金柝(tuà) 红妆(zhuāng) 著我(zhuó)

傍地(bàng)旧时裳(cháng)

四、朗读:1.听教师诵读2.学生自由朗读3整体齐读

要求: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停顿正确,语气合适。

五、析读课文:

(一)内容简析

1、 课文字词释义

2、诗句内容分析(边诵读边理解)

(二)梳理结构

速读课文,将诗歌分成四部分,每部分用四个字简单概括内容。

第一部分:代父从军,踏上征途。第二部分:奔赴前线,征战沙场。

第三部分:还朝辞官,亲人团聚。第四部分:比喻赞美,讴歌英雄

(三)、分析人物形象

一千多年来,花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人物有什么特点?是一个什么形象?

诗中木兰的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花木兰是一个既有女孩的勤劳善良,又有男子勇敢豪迈气概的巾帼女英雄形象。

(四)、把握详略写法特点

1.这首诗歌中所写的故事时间跨度大,内容丰富而复杂,作者是如何作出详略安排的?

详写的内容有:木兰当户织时的心事重重,木兰准备行装时的活动,木兰奔赴战场时的心态,木兰回家后家人的欢乐,木兰重着“女儿装”时的欣喜等。

略写的内容,主要是战斗过程。十年征战,寥寥几句就交代完了。

2.从这一详略内容的安排来看,有什么好处?

(内容上、结构上)

第3篇:木兰诗全文范文

2、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创设情景。千百年来,花木兰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播放动画片《花木兰》片段,学生欣赏。

3、这个故事最早却来源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介绍作品。《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4、《“乐府诗”——继《诗经》《楚词》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木兰诗》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即《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5、整体感知:范读课文(配乐朗读),学生在听中提出应注意的字音。小组疏通文意,说说情节:学生用自己语言简要复述故事情节。要求以“木兰_________”句式概括每节内容,横线上限填四个字。(木兰停机叹息、代父从军、奔赴战场、征战沙场、还朝辞官、会见亲人、讴歌英雄)。女儿性情 英雄气概 女儿性情。

6、赏析人物:学生再读课文,四人一组讨论:要求以“我从课文_____读到木兰是一个_____的人”句式来说。板书: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

第4篇:木兰诗全文范文

某财主一个大字也不认识,却在屋里摆满了书,好像很有学问似的。一天,一个朋友写信来向他借书。他拆开信,根本不知道朋友写的是什么,以为又是请客。他身旁一个人看过信后说:“不是请客,是借《宋史》的。”他大怒:“叫他到别处借!我家没有‘送死’的东西!”

525200广东省高州市解放街71之19福星文具 李佳萍提供

老叔开讲:

我国历史悠久,每个朝代官方都有编写史书的习惯。那么悠悠五千年,写下来就写成了二十四部史书,也就是“二十四史”,它包括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烧花鸭、烧雏鸡、烧仔鹅卤猪卤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凉肉香肠,红丸子、白丸子、南煎丸子四喜丸子三鲜丸子鲜虾丸子鱼脯丸子铬炸丸子豆腐丸子……(老编忍不住了,偷偷提示:“木木,《宋史》。”木木看着老编那肉肉的脸猛然醒悟道:“啊,原来这里不是星光大道!那我不是白表演了?亏了!”木木内心经过几番曲折、痛苦的挣扎,决定先沉住气讲完《宋史》再说)

《宋史》是在元朝末年编的,约五百万字,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它的特点是史料丰富。元人利用原本的宋朝国史编撰成这部《宋史》,基本上保存了宋朝国史的原貌。朋友们,他们真懒啊。这“懒”啊和“粗心”“没责任感”是好朋友,一个人懒起来事情就办不好了。所以《宋史》的最大缺点是粗糙,比如书的结构混乱啦,对一件事前后说法不统一啦,对同一个人写了两遍啦,等等。但是它的史料真的太丰富了,所以还是拥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的。(“老编,我开头讲了一段单口相声,现在我要求加工资!”老编不动声色指着桌上的《宋史》问:“木木,你是来找这个的吧?”木木丈二和尚模不着头脑,结结巴巴了半天:“我……啊,对找史(死)……啊不!”没等木木反应过来,老编已亮出了他的杀手锏――狼牙棒!接下来的暴力场面省略4444个字)

知识卡片

《宋史》

撰修时间:元朝末年字数:约五百万字特点:史料丰富体例完备

木兰诗

最近老师教到《木兰诗》,这篇文章好端端的开头却被班上的捣蛋鬼给改了。原文是: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结果被改成了这样:唧唧复唧唧,木兰开飞机。开了什么机,波音747。

524400广东省廉江市中山一路东二横29号黄宏权提供

老叔开讲:

提起花木兰这个女孩子,简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她在我国拥有超高知名度和人气,上世纪还红到了迪斯尼,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呢。

海外有迪斯尼的动画电影《花木兰》,我们有北朝民歌《木兰诗》。《木兰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孝顺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做官,但求回家团聚的故事。

(古噜噜:老叔别说了,我头痛!每次一学古诗就要背诵!)哎,背书不用愁,老叔把方法送上楼;背书也不苦,跟着老叔包你英明神武!背诵《木兰诗》的秘诀在此:这首民歌好读好背,因为乐府民歌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木兰诗》一开始采用的一问一答形式,这是民歌中常见的。你记得了问句就能记住答句。全诗有句子的排比,有词语的重叠,也有新奇幽默的比喻,这些都是记忆点。抓住点,前后一连贯,呱唧呱唧全都能背出来了。《木兰诗》语言简单易懂,非常口语化,就跟我们日常生活中讲话差不多。只要你多读几遍,读顺溜了自然不难背了。

知识卡片

木兰诗

类型:乐府民歌

朝代:北朝

第5篇:木兰诗全文范文

摘要:作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中国民间故事与民族文化载体,“花木兰”的形象早已经深入人心。在某种程度上,“花木兰”可以说是已成为一个带有中国印记的鲜明文化符号。从《木兰辞》到《花木兰》,花木兰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也不断发生变化。[1]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趋频繁,《花木兰》这一由全球知名的迪士尼影片公司所拍摄的影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这部影片上映前就持续受到东西方影迷的关注,影迷们渴望一窥以影像文化为载体的创新与传承、文化差异与共识的一次视觉盛宴。

关键词:《木兰辞》、花木兰、传承与创新、文化差异、商业化

从《木兰辞》到花木兰

《木兰辞》又称《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璧”,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木兰诗》最早见于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十五,入《横吹曲辞·梁鼓角》,其标题为《木兰诗》古辞。从全诗的风格和内容来看,应属于北朝民歌。多数学者以为,《木兰诗》产生于北魏时期,文辞经过后人的加工润色,逐渐形成了流传至今的《木兰诗》。[2]在我们的印象中,花木兰是一名勇敢坚强的巾帼英雄,同时还富有人情意味儿。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忠孝两全,既有对父母亲人的孝顺与思念,又有对民族大义的坚守与传承。

但是从另一个层面来说,花木兰这一人物形象本来就属于民间传说,她之所以能够得以流传也应归功于《木兰诗》这一民歌。民间传说是人民创作的与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地方古迹、自然风物、社会习俗有关的故事。传说的主人公大都有名有姓,而且不少还是历史上的有名人物。那么花木兰的的故事在流传过程中是否会与最初的版本发生一些不同的变化呢?答案是肯定的。

一直到今天的21世纪,《木兰辞》从字里行间走向了大荧幕,走向了世界舞台。在这一过程中,木兰的形象也是不断变化的,甚至其中的变化是巨大的。在中国人看来,这一变化与原先的木兰形象是相差甚远的。在《木兰辞》中,花木兰是一个喜欢岁月静好生活的传统女子,她从军也并不是因为自己有多么喜欢舞刀弄枪,有多么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我看来,原诗中木兰替父从军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她的无奈。这种无奈从“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这一句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从语言情境来看,可以理解为诗文开篇以“唧唧”声音引起读者听觉的关注,然后出现木兰织布的场景,“唧唧”本是织布的声音,但实际上却是叹息声,叹息声与织布声交融,凸显出日常生活中的不平常。[2]为什么会叹息呢?就是因为“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这里的木兰代父从军是因为家中没有适合去从军的青壮年男子,这样的决定也是万般无奈之下才做出的。但是电影却把木兰塑造成了一个为家族荣耀而出征的女性,她在影片中变成了一位天赋异禀之人,因为她拥有着强大的“气”,这种“气”的概念与好莱坞电影中常见的“超能力”是很像的。但这种“气”却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功”,所以说电影中对木兰人物形象的塑造从某种层面来看是一种很生硬的臆造。[3]

《花木兰》中的传承与创新

《花木兰》这部影片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是有诸多还原的。它的原型是《木兰诗》这首民歌,这种还原也体现了民间文学的传承性。具体来说,民间文学的传承性是指民间文学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有些根本性因素或传统模式,在流传、演变过程中积淀下来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使作品以其固有的基本面目在不同时代或不同地域的群体中沿袭、存活。比如说街坊邻里都认为木兰是个假小子,他们觉得女孩子不应该像木兰那样,女孩子就应该仪态端庄、落落大方,嫁一个好人家光宗耀祖,而不是抛头露面,做一些男孩子应该去做的事。再比如,木兰相亲的时候,媒婆告诉木兰摆放茶壶要讲究一个“正”字。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人民几千年来一直奉行的生活准则,世世代代,薪火相传。除了一些实际层面的传承,我认为影片中木兰的一句台词也体现了中国历代贤才的政治追求。木兰的女子身份暴露后就被逐出了军营,途中遇到了“巫女”。“巫女”是柔然人的帮凶,她想拉拢木兰和她一起狼狈为奸,但是木兰拒绝了她的邀请,这其中木兰说了一句“贤臣择主而仕”。这句话令我印象深刻,自古以来,多少能人志士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而奋斗终身,即使最后结局可能不是很好,但他们心甘情愿。

对于传统文化不仅有传承,还要有创新。我认为在影片中最大的创新便是人物的插入,与原著相比,影片中多了一个人物,这个人物给我的感受是极其复杂的。她便是“巫女”,“巫女”在影片中是一个不被众人所接受最后只能投靠柔然人的略带“落魄”的形象。一方面,她为了给自己报仇残杀我方将士,而且用的手段是比较残忍的。她的造型是一袭黑衣,面部表情大部分时间也是扭曲的,这给人的感觉是比较恐怖的。同时,传统的巫文化与巫术也给影片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另一方面,“巫女”也是一个可怜的人物。一开始她和我方站在了对立面,最后因为木兰的一番话而动容,不能说是回归了正道,但是她带木兰找到了被困的皇帝,最终死在了柔然君主的箭下。对她而言,即使在最后也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所以说她也是一个可怜之人。

影像的传播、传承既具传统化,亦具现代化、国际化。相较而言,二维动画版人物形象的平面感、抽象感,与现实有明显差异亦可理解,但真人版中的福建土楼、西北大漠的冰川戈壁等,则是西方对东方带有猎奇感的误读。[4]读到“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时,我们会产生美好的想象,但迪士尼版的《花木兰》却在女性脸上涂抹着红黄相间的妆容,给人的感觉真的就像是一幅水彩画,这显然是对诗词乃至中国文化的误读;还有一个方面的误读,北魏人甚至住上了宋元时期才出现的土楼,土楼上还贴着“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对联。要知道,这句话可是出自距此数百年后的《西厢记》名句:“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眷属”、、、、、、[5]从这些方面来看,迪士尼的《花木兰》对中国特色解读得并不是很成功,甚至有的方面令中国观众是难以接受的。

中西文化差异

《花木兰》看似是一个中国故事,但却由于中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失去了中国味道。虽然自其开始筹备以来一直被寄予厚望,但是终因文化差异难与中国观众擦出火花,即使是刘亦菲、甄子丹、巩俐、李连杰等一众知名演员出演电影也无法拯救其中的文化韵味缺失的问题[5]。

这其中最大的问题便是没有很好地体现中国传统的“孝”文化。在原始的传说中,木兰代父从军是因为无奈,其中更多地体现了一种她不忍看到年迈体弱的父亲去上战场的孝顺与体谅。但是在迪士尼电影《花木兰》中他们却把这种无奈抛之脑后,把一份诚挚的孝心替换成了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木兰在其中被塑造成了一个具有超能力的女性,无所不能。这与西方的个人崇拜主义是分不开的,影片中过于强调花木兰的个人觉醒与个人意识,仿佛什么事情都要靠木兰去解决。战争中遇到雪崩时,木兰凭一己之力骑着马救了所有人,这让我想到了美国大片中的个人英雄以一己之力拯救世界的情节。这种情节让观众看了可能会有一时的爽快,但是后来细细品味的话就会发现这种个人英雄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团结精神是大相径庭的。

民间传说的商业化

民间传说具有较强的实用功能。作为民众文化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民间传说,不仅以它特有的方式保存民众的历史,而且在大力发展经济的今天,民间传说仍然能够发挥它的经济价值。电影编剧往往会为了电影的经济效益而去对原始的传说做一些改动,不是说这种改动是完全不被允许的,而是在改动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大的感情基调是不应该去改变的。《花木兰》这部影片的商业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过于强调木兰的个人英雄主义,借用超能力吸引观众眼球;一是在故事发展过程中插入了一条模糊的感情线,这条感情线确实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影的点击量,但是它和电影主题几乎没有关系。

人物动机明确,不仅仅是逻辑问题,更重要的是情感问题——只有得到观众共情的影片才是一部好的影片。所谓共情有很多种,可以是感动、可以是悲伤、可以是看完之后热血沸腾、也可以是在看的过程中被逗得哈哈大笑[6]。但是在观看《花木兰》的过程中,我很难找到那个令人产生情感共鸣的点。所以,一部好的影片应该不仅仅只是停留在浏览量与点击量上,更应该做的是追求一种文化韵味,追求一种与观众的共情。

[1]跨文化视阈_花木兰_传奇故事改编及传播路径反思_王煜

[2]从乐府_木兰诗_到电影_花木兰_梁小南

[3]迪士尼版《花木兰》怎么不香了

[4]_花木兰_有_气_无_心_的迪士尼公主_郦沄

第6篇:木兰诗全文范文

[关键词]木兰诗; 行; 读音 ;商榷 ;兵制单位 ;衔接; 感染力

中图分类号:G6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9-0223-01

课堂上,有一位学生读《木兰诗》时,将“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中的“行”读成了hán馈6镣昕挝暮螅很多同学指出:他读错了,应该读xín馈C幌氲剑那位同学却振振有辞地说:“就读hán溃因为木兰和伙伴在干同样的事,去当兵打仗,他们是同行,所以读hán朗敲淮淼摹!笔茄剑“行”在古汉语中有“军队”的义项,在这里也可以当“军队”来解释。我当即向学生介绍了这一义项,并对那位同学善于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给予了表扬。

从上学到近二十年的初中语文教学生涯,我一直沿用教学参考书中的观点,将“行”读做xín溃理解为行军打仗。课后通过大量查阅资料,我认识到 “同行十二年”中的“行”也可读成hán溃理解为:我国古代基层兵制单位。现将四条理由提出来,以期与热爱《木兰诗》的人们磋商。

首先,“行”在古汉语中有“音为hán溃古代的一种兵制单位”这一义项。

《康熙字典》中注解:集韵寒风切,音杭;类篇列也;(左传隐公十一年)“郑伯出使卒出j行出鸡犬以诅射颖叔考者。”注百人为卒,二十五人为行,行亦卒之行列。《左传》中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郑伯让每卒(百人)用一头公猪,每行(二十五人)拿出鸡犬献给神灵以诅咒颖叔考。从上面的注解可以看出“行”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兵制单位,其他的兵制单位还有“伍”“卒”“队”“阵”等,相当于现代部队中的“班”“排”“连”“营”“团”“师”“军”这样的军队编制,只是在人数上有差异罢了。

这样的义项,在古代汉语中有很多例证,初中教材就有两例:

①“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史记・陈涉世家》

此句可理解为陈胜吴广都被编排到队伍当中,任做屯长。

②“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出师表》诸葛亮

此句可理解为:愚臣认为军营里的大小事,都来向他(将军向宠)讨教,一定可使军队团结一心,每个人都能干适合自己的事。

据此可将“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理解为:在同一行当兵十几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郎。

其次,联系上下文分析,“hán馈庇肷衔哪谌菹谓痈紧密一些。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前面两句诗是“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通过这两句诗的关系看,可以把后一句诗看作是火伴说的话。在这里我们要先搞清“火伴”关系究竟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课文注解将“火伴”为:同伍的士兵,当时规定若干士兵同一个灶吃饭,所以称“火伴”。 《康熙字典》中注:唐书兵志府兵十人为火,火有长,骑十人为火,五火为团。《辞源》中对“行”的注解为:古时兵制单位,十人为火。《宋书》卜天兴传:“天兴弟天生,少为队将,十人同伙。”唐代徵调工匠,以州县为团,五人为火,五火置长一人。《辞源》中对〔火伴〕的注解为:“古兵制以十人为火,共灶起火,故称同火者为火伴;〔火伍〕的注解为:古兵制,五人为伍,十人为火,故统称火伍,犹今云队伍。唐柳宗元柳先生集八段太尉逸事状:(郭唏)顾叱左右曰:‘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火伯〕的注解为:古代户灶之长 ,户灶由共灶同食的兵吏组成。晋崔豹古今注上舆服:汉制,兵吏五人一户灶置一伯,故户伯亦曰火伯,以为一灶之主也;〔行伍〕的注解为:军队编制,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故以‘行伍’作为军队代称。史记秦始皇纪贾谊论“(陈涉)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什伯之中。”

通过上面的注解可以看出,“火”为古代的兵制单位,人数有五人和十人两种说法;“行”亦为古代的兵制单位,人数为二十五人。由此可知,在古兵制单位里,“行”比“火”高一级,相当于现代部队中的“排”和“班”的关系。

如按xín雷⒔猓这四句诗便可理解为:“出门去看望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一起行军打仗这么多年,不知道木兰竟然是女郎”。假如这个故事发生在现代社会,那么这四句便可以这样说了:“出门去看望战友,战友们都很吃惊,一同行军打仗这么多年,不知木兰竟然是女郎”。这样的话远没有把“行”当作兵制单位理解起来自然。请看吧:出门去看望战友,战友们都很吃惊,一个排当兵这么多年,没想到木兰竟然是女郎。这是多么自然的语言流露,也适合每一个同伴的口吻。

再次,从诗歌句式分析,hán辣xín栏入诗些。

我们不妨来看这段诗: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当我们将每句诗中的第二个词抽取出来就会发现 “我”、“我”、“我”、“我”、“窗”、“镜”、“门”、“伴”、“行”、“木兰”这十个词从词性上分析,竟然全是名词性的词语,如此形成了一段句式整齐的诗句,显示了这首诗的语言艺术魅力。

假如将“行”读成xín溃意义理解为行军打仗,那么它就是一个动词,很显然与全段诗格格不入。如果将“行”读成hán溃意义理解为古代兵制单位,那么它就是一个名词,就能融入整段诗歌,构成一种句式整齐、形式独特、有音乐美感的诗段。因此,将“行”读成hán辣xín栏入诗一些。

最后,从诗歌表现效果来看,hán辣xín栏有感染力。

将“行”理解为兵制单位,除了适合人物口吻,保持诗句整齐以外,最大的一个优点是更具感染力,加深了诗歌的意境。

第7篇:木兰诗全文范文

《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初读《木兰诗》,给人的感觉似乎是有的地方非常繁杂拖沓,有的地方还过于简略。如果我们细细再一品读就会发现,作者这样写正是为了更好地塑造木兰这个不朽的人物形象,突出诗歌的主题,木兰是一个纯朴的少女,又是一个机智勇敢的英雄,为了使木兰这一形象更加丰满,诗歌紧紧围绕着木兰的形象着墨,语言繁简得当,修辞手法运用妥帖,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木兰既有“刚”的一面,又有“柔”的一面,通过木兰替父从军这一事件来塑造木兰这一巾帼英雄形象,战场和战争只是一个背景平台,而通过从军缘由、出征前的准备和辞官还家这些细节才能更好地丰满木兰这一形象。正如一幅山水画,不能平均用笔着色,为了主题的需要,有的地方用粗线条勾勒,有的地方要用工笔细细刻画,这样才是一幅高水准的作品。木兰诗恰恰做到了该详则详,该简则简,有时描述得细致入微,有时只是粗线条地简单勾勒,做到了繁简的对立与统一。

为了塑造木兰这一典型形象,为了主题的需要,对战场和战争的描写相当简略,寥寥数语对这一场面高度概括,置木兰于这一典型的环境之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只用三十个字,便概括了木兰十几年出生入死、驰骋沙场、保家卫国的战斗生涯。其中两句写不远万里奔赴战场,跃马飞奔直抵前线,只用“万里”“若飞”写出了征途的遥远、行军的神速和军情的紧急。接下来两句写北风凛冽,远处传来的打更声,月光照射在铠甲上反射出冷光,北方边地的凄寒空旷,人困马乏,战士和衣而卧,随时都有敌人的突袭,木兰怎能入睡。对于木兰来说,尽管边地的生活是极其艰苦的,周围寂静得只听见忽断忽续的打更声,幽深凄凉,木兰不但要忍受恶劣的自然环境的考验,还要忍受思念家乡亲人的煎熬。边地生活的艰苦,战斗的惨烈都没有详细描述,正如绘画书法中的留白,给人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这里我们不难想象木兰是怎样应对的,这里虽是写战争,但不是为了写战争,只是借助这个场景塑造主人公形象,所以作者惜墨如金,只做了简单的勾勒。

而对木兰从军缘由、出征前的准备和辞官还家却不惜笔墨,浓墨重彩地塑造木兰这一光辉形象。木兰替父从军实属无奈之举,但是这充分证明木兰的“孝”,响应国家的号召,毅然决然地走上战场,又表现出木兰对国家的“忠”,木兰做到了“忠孝两全”。诗歌写出征前的准备:“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四句共二十字,只是复述了上文“市鞍马”的内容,乍看觉得非常呆板和嗦,但我们仔细品读一下,这正是诗歌的需要,因为这么一铺排渲染,木兰及其家人如何紧张而又周密地准备戎装的过程鲜明地展示给了读者,木兰一家忠诚国家,在国家危难时敢于挺身而出、报效国家。如,写军情和征程,“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里用宿营地空寂荒凉的夜景烘托木兰离家越远思亲越切,细针密线地刻画年轻女子的细腻情怀,从而揭示出生活的骤然变化在木兰性格中引起的特殊矛盾,写出了木兰的儿女深情和英雄气概,也写出了木兰的无奈,毕竟木兰是一个从未离开过家乡的少女。再如,写木兰还乡与家人团聚,战争总算结束了,木兰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见到了自己的亲人。“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里依旧用了重复排比的句式,不厌其详地写了爷娘、阿姊和小弟的举动,写出了家人团聚的喜悦场面。虽然屡立战功,但是木兰不追求名利,热爱和平,回家与亲人团聚过平常人的生活,怎能不高兴呢?随后写了木兰回到家后的举动,同样也是不厌其详地描写具体的细节,“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里连连用了六个动词“开、坐、脱、著、理、贴”表现出木兰回到家后喜不自禁的激情。木兰依然眷恋着家园的耕织生活,依然保持着女性的本色,依然有爱美之心。恢复了女儿身,找回了原来的自我,此时的心情可想而知。见到同行的伙伴,伙伴“皆惊忙”,出乎意料,木兰竟然是女的,这一喜剧性场面将故事推向了高潮。男扮女装,在封建制度下被视为反常的现象。木兰可以在非常时期秘密代父从军,并发挥出她那潜在的智谋和才能,瞒天过海,隐秘身份,可见木兰的灵活机智、行事缜密。因而为了主题的需要,诗歌写得很详。

第8篇:木兰诗全文范文

一、创设情境,披文入情,低吟浅唱

古诗词的最大特点是语言简练、含蓄,意象朦胧,意境深远。古诗词教学必须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入境是保证教学成功的前提。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有很多,如作家遗闻轶事的介绍、角色扮演、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等,不管运用何种方式,只要能营造出学习的情境氛围,就是古诗词教学成功的开始。而披文入情的朗诵,是入境的关键。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我并不急于播放课文的普通话朗读录音,而是首先请一位曾参加过市独唱比赛获奖的女同学模仿王菲唱《明月几时有》,歌声婉约悠扬,缠绵衷肠,同学们听得如痴如醉;然后我又播放一位民间艺人用宋韵古调吟唱的视频,尽管听起来没有普通话那样字正腔圆,但看他那低吟浅唱的陶醉样子,同学们感觉很新鲜,听起来别有一番韵味,最后,我才播放普通话的朗读录音,让同学们比较以上各种朗诵形式的特点,选择你认为最喜欢的形式来朗诵本词。此时,学生的兴致一下子就涌上来了,觉得读诗词的方式可以不那么正统、死板,可以运用多种方式进行,于是便大胆尝试:有用方言读的,有用普通话诵的,有模仿艺人摇头晃脑唱的,真是百花齐放,好不热闹。学生很快便进入了学习状态,并逐渐感受到词的大意和作者的情感。有了这种学习情景,再实施下一步的内容鉴赏,这样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二、深入文本,字斟句酌,品悟“韵外之致”

诗人的情感通常比较丰富,心弦幽微、灵敏,我们必须深入文本,字斟句酌,才能品出诗词中语言文字的韵味,才能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对古典诗歌的品悟,忌随意解读,无限衍义。南宋大思想家、理学家朱熹曾经说过:“读书之法,既先得它外面的皮壳子,又识得它里面的骨髓,方好。”“识得它里面的骨髓”说的就是感悟其“韵外之致”。下面以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上片为例作简说。

李煜是何许人也?他是南唐时的一位皇帝,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和词人。他的词以他被俘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前后期内容风格大不相同。被俘前多写宫廷生活与男欢女爱,香艳精致;被俘后多倾泻亡国之痛与去国之思,沉郁哀婉。《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就属后期之作,表现的是李煜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李煜作为亡国之君,其词被前人评价为“字字血泪”。怎样引导学生深刻体会此特点,感知其中的“愁”与“痛”呢?

首句中,“无言”两字活画出词人的愁容,“独上”勾勒词人孤身登楼的身影。其下两句中的“如钩”不仅写月形,表时令,而且意味深长。接下来用的“锁”字,锁住的岂只是这满园凄惨秋色?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的恨,全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了。此景此情,一个“愁”字了得!真是“剪不断,理还乱”。

我让学生抓住“无言”“独上”“如钩”“锁”这些关键字眼,字斟句酌,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走入词的意境,品味词人内心的孤寂痛苦之情,学生就很好地领悟到诗词的韵味了。

试想,如果教学中没有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字斟句酌,深入分析,以结论代替过程,以所谓的教师整体把握代替细致的品鉴,以粗浅的了解代替深入的思考,让学生机械地强记词中句子外,能品读出李煜由高高在上享尽荣华富贵的皇帝到成为苟延残喘受尽屈辱的囚徒内心的“愁”与“痛”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三、仿写续写,激发兴趣,提升能力

教学古典诗词,不仅要提高学生欣赏诗词的品位和审美情趣,而且要鼓励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有创意的阅读。如果能让学生学以致用,以各种形式来模仿创作或对原诗词进行仿写、续写、改写等,那么,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会更浓,鉴赏古诗词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初一的学生对于什么叫词,什么叫词牌名都懵懵懂懂。我曾经在教完《天净沙・秋思》这首词之后,让学生模仿原词的格式进行创作练习,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词,词牌名如何运用,体会写词的感受。全词共五句,第一、二、三句和末句都是六个字,前三句和末句就让学生填六个字;第四句四个字,学生就填四个字。选定一个题材,围绕一个中心来写。我展示我的范例作品,说明我是如何根据主题运用相关的字、句对号入座的。这时学生觉得有点头绪了,我便鼓励他们说:“大家继续努力吧,说不定未来的大诗人就在这课室里!”一些悟性高的学生受到了鼓舞,很快就仿写出一些似模似样的作品来。我把较好的习作展示出来,向大家点评,希望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学生觉得很新鲜,很投入进行仿写、创造,希望老师能赏识自己的作品,点评自己的作品。一节课下来,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写诗词的兴趣非常浓厚,对诗词的格式、规律,特别是对诗词的情感表达有了全新体验,深刻领悟到原诗作者的思想情怀。

后来,我还专门制作了一个关于如何仿写诗词的教学课件,对教学有很大的促进。此后,我每讲完一首诗或词,即使有些没有要求学生进行仿写,都有学生拿他的习作来给我看。我把好的作品收集起来,有的展示在班的“学习园地”里,有的投稿到学校的刊物里并被刊登,同学们觉得很有成就感,大家写诗的兴起更浓了。学生的习作虽然稚嫩,用词、平仄处理方面或有不当,可是他们的创造力却很令人欣慰。

除了仿写诗词外,我还要求学生对某些原诗词进行续写或扩写。从我的教学实践来看,这些写作形式的训练对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对诗词的学习兴趣,提升鉴赏能力大有帮助。

续写一般是对原诗词的结尾或局部进行再创作,如学完了《木兰诗》之后,我要求学生用白话文就“木兰是女郎”这个问题续写诗的结尾。结果,一些学生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让我惊叹。有的写一些奸臣得知木兰是女郎,于是向皇帝告密,皇帝龙颜大怒,要治木兰欺君之罪,木兰全家逃跑;有的写同行伙伴对“木兰是女郎”这个问题,回去该如何向皇上禀告的事,大打出手;有的写皇帝得知木兰是女郎,要治木兰欺君之罪,大批忠良为木兰求情,后来皇帝也不想失去木兰这位爱将,不但不治木兰的欺君之罪,还迎娶木兰为太子妃。

第9篇:木兰诗全文范文

关键词:芙蓉 芳草 同心 文选

本文要补充解释的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先录原诗全文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前人关于此诗的注释、讲解甚多,且甚为精彩,如朱光潜先生在《艺文杂谈》中,朱自清先生在《古诗十九首释》中皆作有赏析。徐中舒先生《古诗十九首考》对此诗也略有考证。但前人所释尚非完璧,笔者想补充一下先贤之说,故名曰补释,本文要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采芙蓉?古人常把女人的容貌比喻成芙蓉,且举数例:《诗经·泽陂》:“有蒲与荷。”毛传:“荷,芙蕖。”郑玄笺:“荷以喻所说女之容体也。”《西京杂记》卷二:“文君姣好,……脸际常若芙蓉。”傅玄《美女篇》:“美女一何丽,颜若芙蓉花。”高适《效古赠崔二》:“美人芙蓉姿。”《敦煌变文校注·伍子胥变文》:“水上荷花不如面。”同书《破魔变文》:“阿奴身年十五春,恰似芙蓉出水宾(滨)。”《秋胡变文》:“新妇…乃画翠眉,便指芙蓉,身倬嫁时衣裳,罗扇遮面。”任半塘《敦煌歌辞总编》录辞曰:“漫画眉端柳,虚匀脸上莲。”(P329)引《美东邻》曰:“笑对双脸莲开。”(P167)《破阵子》:“莲脸柳眉休晕。”(P185)《浣溪沙》:“素胸莲脸柳眉低。”王昌龄《西宫愁怨》:“芙蓉不及美人妆。”王昌龄《越女》:“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李德裕《重台芙蓉》:“芙蓉含露时,秀色波中溢。……兰泽多众芳,妍姿不相匹。”朱景玄《望莲台》:“秋台好登望,函萏发清池。半似红颜醉,凌波欲暮时。”苏辙《千叶白莲》:“莲花生淤泥,净色比天女。”杨万里《红白莲》:“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恰如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元稹《刘阮妻》:“芙蓉脂肉绿云鬟。”王清惠《满江红》:“晕潮莲脸君王侧。”白居易《长恨歌》:“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山堂肆考》卷200《美人醉》条:“王介甫诗‘水边无数木芙蓉,露滴臙脂色未浓。正似美人初醉着,强抬青镜照粧慵’。”白仁甫《梧桐雨》:“见芙蓉怀媚脸,遇杨柳忆纤腰。”可见古人把芙蓉与女人相联系。《事物异名录》[10]卷三十一谓莲的异名有天女、凌波女、水宫仙子。《红楼梦》中睛雯被称为芙蓉女儿。《香艳丛书》[11]本《采莲船》有曰:“盖莲出美人。”元代的吴昌龄《端正好·美妓》:“海棠颜色红霞韵,宫额芙蓉印。”以上各证都表明“芙蓉”在古人的意识中能够用来比喻美丽的女人。

更重要的是在古人心中“芙蓉”有“同心”的含义,因此可以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情。如梁武帝《夏歌》:“江南莲花开,红光照碧水。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昭明太子有《咏同心莲》诗,莲就是芙蓉。梁代的朱超有《咏同心芙蓉》诗。古乐府有《月节折杨柳歌》:“芙蓉始怀莲,何处觅同心。”隋代的杜公瞻《咏同心芙蓉》诗:“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唐代徐彦伯《采莲曲》:“既见同心侣,复采同心莲。”皮日休《重台莲花》:“可得教他水妃见,两重元是一重心。”《天中记》[12]卷53引《山居草堂记》:“钟陵之同心木芙蓉。”[13]《楚辞·九章·思美人》[14]:“因芙蓉以为媒兮。”芙蓉能作媒只因为芙蓉花有表示同心的寓意。夫妇同房的帐称芙蓉帐,就含同心之意。白居易《长恨歌》:“芙蓉帐暖度春宵。”敦煌《索义辩讽诵文》:“永锁芙蓉之帐。”古人关于采莲的诗、曲、赋很多,一般都描写男女调情。采莲实是男女交际的大好时机。女子采同心莲(即芙蓉)送给男子,就有示爱之意。采莲送情人表示男女结同心,故“采芙蓉”与下文的“同心而离居”相照应。据《事物异名录》卷三十一,芙蓉有异名为合欢莲、同心莲。徐中舒《古诗十九首考》更称:“芙夫声同,蓉容声同。芙蓉者,夫之容也。”《朱光潜全集》[15]卷三(P42—P43)谓莲与怜谐音[16],藕与偶谐音,芙蓉与夫容谐音。采“芙蓉”与“兰”者应为女子。张廷兴《谐音民俗》[17](P62)称:“莲子——恋子:乐府诗歌中常用‘莲子’借指所爱恋的人。”姜任修、张玉谷、朱光潜皆主此说,即主张此诗的主角是女子,甚确。朱自清认为此诗主角为男子,非也。

(二)关于“兰泽多芳草”一句,朱自清称:“多芳草的芳草就指兰而言。”此诗的节令,有的学者以为是在夏季。朱光潜先生就说是在盛夏,大约是根据前有“采芙蓉”之句。笔者认为此诗的节令实则应为秋天。因为兰是在秋天里芬芳。《文选》[18]卷二十八陆士衡《短歌行》:“兰以秋芳”,注引《楚辞》曰:“秋兰兮青青”,此见《九歌·少司命》。《离骚》:“纫秋兰以为佩。”王注:“兰,香草也,秋而芳。”洪氏补注引《本草注》:“兰草、泽兰,二物同名。兰草一名水香。”《九歌·少司命》:“秋兰兮麋芜。”《文选》卷三《东京赋》:“芙蓉覆水,秋兰被涯。”注:“秋兰,香草,生水边,秋时盛也。”《文选》卷二十八潘正叔《赠河阳一首》:“流声馥秋兰。”《文选》卷三十一《杂体诗》录曹丕《游宴》诗曰:“秋兰被幽涯。”注引曹植《公讌诗》:“秋兰被长坂。”曹植此诗亦见《文选》卷二十。《文选》卷三十七陆士衡《谢平原内史表》:“使春枯之条,更与秋兰垂芳。”《文选》卷二十九曹子建《朔风诗一首》:“秋兰可喻。”注:“兰以秋馥。”傅玄《秋兰之篇》:“秋兰映玉池。”(映,本又作荫。当以作“映”为确。)《焦氏易林》卷十四《伤败·益》:“秋兰芬馥。”《文心雕龙·物色》:“骚述秋兰,绿叶紫茎。”嵇康《声无哀乐论》:“芳荣济茂,馥如秋兰。”张衡《怨篇》:“猗猗秋兰,植彼中阿。”傅玄《飞尘篇》:“秋兰岂不芬。”皆谓兰芳在秋天。“兰泽多芳草”明是指兰草,而非春天里的兰花。《左传·宣公三年》:“梦天使与己兰。”杜注:“兰,香草。”又曰:“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说文》:“兰,香草也。”《离骚》:“谓幽兰其不可佩。”古人所佩饰者为兰草而不是兰花。其实芙蓉花开也在秋天。可观羊士谔《玩荷》:“红衣落尽暗香残,叶上秋光白露寒。”韩偓《荷花》:“浸淫因重露,狂暴是秋风。逸调无人唱,秋塘每夜空。”任半塘《敦煌歌辞总编》录联章曰:“尽喜秋时净洁天,……才人愿得荷花弄。”温庭筠《芙蓉》:“刺茎澹荡碧,花片参差红。吴歌秋水冷,湘庙夜云空。”陈至《赋得芙蓉出水》:“菡萏迎秋吐,夭摇映水滨。”刘兼《木芙蓉》:“是叶葳蕤霜照夜,此花烂熳火烧秋。”黄滔《木芙蓉三首》其三曰:“须到露寒方有态。”李白《古风》:“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明称荷(即芙蓉)为秋花。白居易《木芙蓉下招客饮》:“莫怕秋无伴醉物,水莲开尽木莲开。”柳宗元《芙蓉亭》:“嘉木开芙蓉,……留连秋月宴。”郭恭《秋池一枝莲》:“秋到皆零落,凌波独吐红。” 李白《折荷有赠》:“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古人采莲亦在秋天。徐玄之《采莲》:“越艳荆姝惯采莲,兰桡画楫满长川。秋来江水澄如练,映水红妆如可见。”王勃《采莲曲》:“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戎昱《采莲曲二首》其二曰:“秋风日暮南湖里,争唱菱歌不肯休。”张籍《采莲曲》:“秋江岸边莲子多,采莲女儿凭船歌。”秦少游《采莲》:“若耶溪边天气秋,采莲女儿溪岸头。”陆龟蒙《芙蓉》:“莫引西风动,红衣不耐秋。”芙蓉有异名曰拒霜,故知此诗节令是在秋天。朱光潜先生认为是夏天的观点是不准确的。

(三)“同心而离居”一句,前人注解皆未透彻。吾谓诗人技法高妙,乃取典于《易》。《周易·系辞上》[19]“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文选》卷二十四陆士衡《赠冯文罢迁斥丘令一首》:“利断金石,气惠秋兰。”注引《周易》此语。前引曹植《朔风诗》:“秋兰可喻。”注:“兰以秋馥,可以喻言。”《楚辞·招魂》:“结撰至思,兰芳假些;人有所极,同心赋些。”可知古人常以同心与兰相配应。《离骚》:“兰芷变而不芳兮,……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乎众芳。”此叹息兰草变质从俗,故后文便称:“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变质的兰草已不能同心了。古人在夫妇的卧室里烧兰香,称为兰房或兰室,即借兰香喻夫妇同心。《玉台新咏》卷二傅玄《西长安行》:“今我兮闻君,更有兮异心。香亦不可烧,环亦不可沉。香烧日有歇,环沉日有深。”香当是兰草制成的香料。燃香发出兰草的芳香更可象征“同心”,今君既有异心,故香不可烧。《汉语大词典》仅仅释兰室、兰房为妇女的居室,似未尽其意。《敦煌歌辞总编》录《怨春闺》曰:“罗帐虚熏兰麝。” 兰麝为一种可烧的香料。钱起《画鹤篇》:“兰室絪缊香且结。”兰房、兰室是因室内有兰香而得名。这样理解,“兰泽多芳草”就与“同心而离居”先后相呼应,缠绵婉转之情更加深挚。古代文人常以芙蓉与兰草并举,常见于《文选》,盖因二者皆可表同心之意。如傅玄《秋兰篇》:“秋兰映玉池,池水清且芳。芙蓉随风发,中有双鸳鸯。”“鸳鸯”更是象征男女同心的常用意象。

我们附带论及:《楚辞·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宋人苏东坡《蝶恋花》有名句“天涯何处无芳草”。今人借用此典来表示异性知己到处有,但似乎少有人能知道其中理由。笔者以为芳草指秋兰,是同心的象征物。“何处无芳草”可象征何处无同心的知音[20]。

注释:

参见《古诗十九首》,依据《文选》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

朱光潜:《艺文杂谈》,合肥:黄山书社,1986年版;亦见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十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朱自清:《古诗十九首释》,见《名家析名篇》,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

徐中舒:《古诗十九首考》,见《徐中舒历史论文选辑》,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参见《西京杂记》,《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本文所引唐诗都出自《全唐诗》本,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文中不一一注明。

黄征、张涌泉撰:《敦煌变文校注·伍子胥变文》,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任半塘:《敦煌歌辞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参见《四库全书》本。

[10]厉荃撰:《事物异名录》,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版。

[11][清]知虫天子辑:《香艳丛书》,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年版。

[12]参见《四库全书》本。

[13]也见《渊鉴类函》卷407所引。

[14]洪兴祖:《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15]朱光潜:《朱光潜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16]参证李肇:《唐国史补》(《四库全书》本)卷下:“于司空以乐曲有《想夫怜》,其名不雅,将改之。客有笑者曰‘南朝相府曾有瑞莲,故歌《相府莲》。自是后人语讹,相承不改耳’。”可知中古时代的‘怜’与‘莲’可以谐音。

[17]张廷兴:《谐音民俗》,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

版社,2000年版。

[18]萧统:《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