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木兰辞教案范文

木兰辞教案精选(九篇)

木兰辞教案

第1篇:木兰辞教案范文

一.中美《木兰诗》教学设计个案之对比展示

(一)中国某老师《木兰诗》教学设计

第一环节:诗歌诵读,整体感悟

1.诗歌诵读

2.整体感悟:①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概述故事情节。②在概述情节的基础上,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

第二环节:人物赏析,品读探究

1.人物赏析: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2.品读探究:①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②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现了木兰的什么情操?③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④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⑤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3.详略分析: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明确。

4.语言品味:请同学们试着找出诗中语言精练的句子,并感受其特点。

第三环节:体验反思,互动释疑

1.体验反思:①试想你就是木兰姑娘,请你说说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的心理活动。②假如“我”就是木兰姑娘,说说自己的战斗生活。③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

2.互动释疑: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第四环节: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1.总结存储

2.拓展延伸:想像作文――木兰到家第二天

3.课外探究:①南朝民歌的修辞运用(或特点);②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古代女子的服饰;③从《木兰诗》中“爷”的称呼看中国古代的称呼与地位;④我对木兰的新看法;⑤诗歌凝练的语言分析;⑥木兰为什么不当官?(可随学生兴趣进行)

(二)美国某老师《木兰诗》教学设计

第一环节: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为什么木兰一得知战争的消息就立刻告诉母亲?

2.如果木兰以女性士兵身份申请出征,可能会发生什么?

3.为什么与木兰并肩战斗的男性士兵如此惊讶木兰其实是女性,请列出不少于一个理由。

4.木兰的行为让你对“勇气”有什么样的理解?

5.花木兰的故事千百年来被人们传诵,人们为什么如此喜爱这个故事?

6.木兰和AXEL(《攀援者》)各自都有艰难的任务,他们面对的困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第二环节:表达:写一封信

多少个日日夜夜,木兰远离父母、家乡,出征在外,请代木兰写一封信给父母亲。告诉他们自己离家后这段时间都做了什么,现在的状况怎么样?

提示:请使用生动的词汇描述任务、地点和事件,可仿照诗歌“五部分”的格式。

第三环节:社会学习――制作一个“领导者奖状”。

我们知道木兰是一位优秀战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木兰也是这个群体里的领导。讨论并选出你们群体里的领导者,为他制作一个奖状,并写上他的名字。

第四环节:课后思考――文本与电影的比较

你已经读完《花木兰》,现在请你比较书中的观点与电影《花木兰》的不同。

1.使用venn图标,列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请你选择一个在文本和电影中都很精彩的场景,和小组成员进行讨论。

2.上网,发表评论:①向小组内其他同学讲一讲你读完《花木兰》之后的想法。②请你针对花木兰的故事写一个评论,并把你的作业发到网站上。

二.中美《木兰诗》教学设计个案之对比差异

(一)文本使用上的差异

研究中美两个教学设计中对文本的使用情况,我们发现:不管是中国教师还是美国教师,都能结合文本进行教学的设计,但在文本使用上存在着明显差异。

中国教师特别注重文本的使用和挖掘。教学设计的四个环节中,前三个环节都是紧扣住文本,进行朗读、感悟、赏析、品味和反思,对文本进行深挖细掘。即使第四环节似乎稍稍跳离了文本,其实也还是在文本基础上展开的写作训练和延伸练习。

美国教师只将文本作为一个抓手,或者仅仅作为一个例子,他们更多地给学生遐想与创造的空间。第一、二和四环节和文本有一定联系,第三个环节和文本联系不是很紧,文本只是其开展教学活动的一个依托。即使是涉及文本较多的第一环节,也只有问题3和6同文本的联系比较直接一些,其他4个问题都比较开放,和文本联系不是特别紧密。

(二)问题预设上的差异

中美两个教学设计中对问题预设的设计,都能围绕阅读、口头与书面语言表达等预设问题展开阅读教学,但在问题预设上存在很大差异。

中国教师教学预设的问题重在对文本的理解,重在知识的掌握,而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上问题预设体现不够。正因为如此,教学预设的问题开放性不够,只要掌握一点阅读的知识,抓住文本就可以解决,答案大多具有指向性和唯一性;正因为如此,教学预设的问题给学生想象的空间不够,只是紧抓住文本,就文本而文本,预设的问题除了第三环节中的“体验反思”是能体现发挥学生想象力的预设,其他则都没有体现;正因为如此,预设的问题的拓展性不够,第四环节中的“拓展延伸”是想象作文“木兰到家第二天”,这和第三环节“体验反思”中“③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有重复之嫌,而且,即使是第四环节“课外探究”预设的题目,也大多不用学生动多少脑筋,上网一查就能解决问题,还是重了知识的积累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

美国教师教学设计的问题信息量大,提供自由开放的选择和讨论,以使学生养成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问题既有针对文本的“语文问题”,也有拓展的“非语文问题”,教师把文本和当下社会、当代人的观念与作为阅读者个体的“我”结合起来,使文本中花木兰这个历史人物有了现代的意义,课文被教活了。这些问题的预设也有梯度,有可以通过阅读在文本中能找到答案的,也有需合作才能完成的,甚至有必须进一步认真钻研才能解决的。

(三)教学环节上的差异

中美两个教学设计的四个环节中,不管是中国教师还是美国教师,都注重了阅读基础上的写作训练,达到“以读促写”的目标,但差异依然明显。

中国教师的《木兰诗》教学设计的四个环节:诗歌诵读,整体感悟――人物赏析,品读探究――体验反思,互动释疑――总结存储,拓展延伸,前三个环节由朗读到对文本的理解,虽然在层面上有识记到理解的跨越,但基本上还是知识层面的东西,教学环节是一种平面的展开。即使是“互动释疑”环节,也仅仅是“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这样的小互动,还是叶澜教授所批评的“见书不见人,人围着书转”的现有课堂教学中常见的情况。

美国教师的《木兰诗》教学设计的四个环节:阅读课文,思考问题――表达:写一封信――社会学习:制作一个“领导者奖状”――课后思考:文本和电影的比较。分别从阅读理解、表达应用、团队制作实践和思考比较的角度,教学环节是一种立体式的推进,体现了从知识到能力的跨越,体现了分层教学的原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能力的提升。

三.中美《木兰诗》教学设计个案之对比启示

(一)要实现由静态分析到动态体验的转变

新课程理念一直提倡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阅读教学如何达到这一教学要求?那就要把静态的分析训练为主的教学课堂转化为动态的以学生体验、感受为主的教学课堂。

静态分析的课堂只着眼于文本内容,包括字、词、句、段、篇的分析和写作手法、语言特点的理解、归纳,满足于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个问题,训练也是依据分析来演绎。有几篇文章作一点这样的分析也未尝不可,但如果每篇文章都是这样慢问细析,学生能获得什么?兴趣又怎么持久?语文课堂教学不能随意肢解课文,也不能变成知识概念的演绎,而是要让学生在主动、独立自主的探求过程中,有所体验,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这就是动态的体验与感受,实现了由静态分析到动态体验的转变。

要使学生能够动态地体验、感受,就要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要及时地给学生以点拨和指导,要用教师的智慧和人格魅力去影响、感染学生,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求精神,要鼓励学生形成独立的见解。美国教师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在做中学”的美国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学生自己主动获取知识。这样的课堂才是动态体验的课堂,才是“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课堂,是“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课堂。所以,动态体验的课堂才真正是体现课堂主体是学生的课堂。

(二)阅读教学更重要的任务还是能力培养

为什么课堂要实现由静态分析到动态体验的转变?因为阅读教学更重要的任务还是能力培养。据说,美国以前确实不太注重阅读训练,导致公民的阅读能力下降,2001年出台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教育法案,其中重要的一块是建立“阅读第一”项目,通过把“阅读放在第一位”来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因此,在美国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涉及了一些基础问题,但教学设计中还提供了较多自由开放的选择和讨论,把讨论和活动的机会都留给学生,以使学生养成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能力。

中国语文的阅读教学向来是强项,但从教学设计中看出,阅读教学有明显的注重阅读结果和考试技能锻炼的倾向,如环节一和二所预设的问题。因为重视阅读知识点,中国学生的阅读应试技巧掌握比较好,考试结果也会好一点,但教学设计比较单薄,缺少个性,在学习以生活为宗旨、语文服务于社会及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等方面有欠缺,能力培养有待加强。

由此得到启发:第一,应当把学习作为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的学习结果不要求划一,在达到目标的具体方式上也可以有多种选择;第二,在人文性的前提下,强调语文课的应用性,与当下社会结合,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也借此锻炼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这也许是当今阅读教学更重要的任务。

(三)创新求异是预设问题具有开放性的关键

说到预设问题开放性,想起一个真实的幼儿教学片断――“花为什么会开?”有一天,幼儿园老师问小朋友。第一位说:“她睡醒了,她想看看太阳。”第二位说:“她一伸懒腰,就把花骨朵顶开了!”第三位说:“她想和小朋友比一比,看谁穿得最漂亮。”第四位说:“她想看看,小朋友会不会把它摘走。”第五位说:“她也长耳朵,她想听小朋友唱歌。”突然,第六位小朋友问了老师一句:“老师,您说呢?”老师想了想说:“花特别懂事,她知道小朋友们都喜欢她,就仰起它的小脸,笑了!”听到这儿,孩子们全看着老师笑了,那笑脸比花更好看。只有老师知道,她原来的答案是:“花开了,是因为春天来了。”这个教学片断给人的启迪深远。面对问题,孩子们的答案那么多,那么极富想象力、创造力且带着浓烈感彩,这当然是因为预设问题的开放性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多原则、多结果等方面进行思考,也就有了丰富多彩的答案,让课堂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相比较而言,中国教师教学设计环节一、二重视了基础性,环节三的问题体现了一些开放性,而美国教师教学设计中各环节的问题大多具有开放性。我们常常说美国教育重创新及动手能力,这从美国教师的教学设计中也不难看出。美国教师之所以能预设那么多具有开发性的问题,关键就是具有创新求异思维方式。我们要具有创新求异思维,那就要摈弃导致我们预设问题开放性不够的“同一”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不去关注答案的标准与唯一,重视创新求异思维的培养。因为语文作为一门具有较强人文性和思想性的基础学科,作品的解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感受和独立思考,从而真正做到“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教学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要预设出具有开放性的问题,而创新求异是预设问题具有开放性的关键。

(四)读写结合是提升语文的有效途径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顾振彪先生认为:“读写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联系课文进行写作,就在应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应用把课文内化为自已的知识和能力,提高写作能力利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我们欣喜地看到,不管是中国教师设计的想象作文还是美国教师设计的写一封信,都注意到了读和写的有效结合。

读与写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相辅相成,智慧地把握两者结合的策略,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要以阅读为基础,因为这是“写”前的吸收,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认识、掌握语言运用的规范,在阅读过程中增加文化积淀,提高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同时,要以写作能力的提高为外显标志,因为这是“读”后的倾吐。所以,要创造机会,让学生经常随文小练笔,将读中学写落到实处。现行中学语文教材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读写结合的资源,关键在于深度挖掘教材,找准读写训练点,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拓展写的空间,让学生乐于动笔。

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都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读对于写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语言、思想的感染与影响,要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吸收、内化阅读材料中的优秀、典范的语言和其中蕴含的思想,阅读直接、间接地影响着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处理课文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因为读写结合才是提升语文的有效途径。

第2篇:木兰辞教案范文

花木兰代父从军已经是千万人都无故事比熟悉的感人了,而且现在还 被拍成了动画片。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花木兰观后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花木兰观后心得1花木兰,一个中国的传统故事,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女孩。在中国,花木兰是孝道、爱国、有责任感、有勇有谋的象征。欣赏完《花木兰》这部动画片后,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花木兰不怕困难,艰苦练习,终于爬上杆顶拿到了那支箭的场景。

一个柔弱女子有着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一遍又一遍的反复练习,终于到达了成功的顶端。我敬佩花木兰的勇气和那种不屈的精神,谁说女子就不能闯出一片蓝天?谁说女子就不能拯救天下百姓?谁说女子不如男?

对,就是她,花木兰,她做到了。她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拥有了英雄般的刚强气质。她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女汉子”!

“我只想证明自己的本事,我只想证明!”我记住了这句朴素而充满力量的话。想想自己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经常因为遇见困难而退缩、放弃,我自叹不如,感到非常羞愧。也许有的时候,我缺少的就是这样一句激励自己的话;缺少的就是这一份坚持。今后我要学习花木兰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认真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

花木兰观后心得2初次听见我们学校的大姐姐在学校活动中诵读这首《木兰辞》时,就被它朗朗上口的韵律、生动的故事情节所吸引。

回家后我从爸爸买的古诗词书籍中找到了这首《木兰辞》,缠着爸爸讲给我听,原来《木兰辞》讲述的是一个叫花木兰的女孩,因国家需要驱赶外患、征战戍边,花木兰年迈的父亲也在征兵之列,她弟弟又未成年,于是木兰毅然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沙场上,木兰英勇善战、足智多谋、屡建奇功,经过多年的征战获得了胜利,使民众过上安定的生活。回朝后不愿在朝为官,只恳求早日回家与家人团聚,恢复原来在家时的本来面目,过上了平淡、安宁的田园生活。从此,我就喜爱上这位能为国分忧、文武双全,孝敬父辈、关爱手足,热爱生活、勤劳善良的女英雄。每当我诵读《木兰辞》时,眼前就浮现出花木兰那英姿飒爽、刚毅坚强的身影,又联想到木兰“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的情景。多次诵读《木兰辞》后,我深深感到木兰在三个方面值得我去学习。第一是她自强不息、刚毅坚强、心系民众、为国分忧的精神。木兰从小自强不息,练得一身高强的武艺本领,在封建礼教的重男轻女的大环境下,不畏艰难,毅然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十多年的征战中,她为广大民众能过上安定平和的日子,放弃亲情,不辞千辛万苦,出生入死、英勇善战,足智多谋,终于凯旋而归。我觉得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刻苦认真的学习真本领,锻炼自己坚强不息的精神,长大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第二是她尊敬父辈、关爱手足的诚挚亲情。从文中看到国家需要戍边征兵,而木兰家父年老多病,没有长兄,弟弟又小,木兰坐在机杼前一阵阵的叹息,转而毅然决定替父出征,积极参军,为父解忧。又从文中“不闻爷娘唤女声,……”感受到木兰对家人的深切思念之情。我觉得从木兰的身上,我要做到尊敬老人,关心弟弟妹妹,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做一个大家都喜爱的人。第三是她热爱生活、积极生活、勤劳善良、不爱慕虚荣的生活态度。从木兰回家急切地“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到“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看出木兰是一个热爱生活,也是爱梳妆打扮的女孩子。从“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看出木兰是一个不爱慕虚荣、追求名利的人。我觉得我也应做一个热爱生活、真真实实、健康快乐的人。

我国有丰富的文学宝库,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从参与诵读经典的活动中,我体会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这些知识的指引。只有努力学习、勇于实践、积极生活,才能做一个对社会、家庭有用的人。

花木兰观后心得3他够聪明,总是能想出各种方法不花钱或是赚到钱,那段见花木兰和人谈生意,过去蹭吃蹭喝大饱一顿,席间周旋,面不改色,镇定自如,当真是大将风度,令人拍案叫绝。

他够雄辩,口才极好,且出口成章,逻辑严密,每每被欺骗的“苦主”找上门来,也能够顺利的反戈一击,理直气壮,气吞山河。

他够孝顺,想尽办法找钱,甚至不惜出卖自尊,做拉车的驴,也不过是为了给善忘的母亲治病。为母亲画下的一张张地图;母亲走失,四处找寻,焦急伤心时留下的眼泪,一点一滴,满腔都是儿子报春晖的心思。

他够温柔体贴,喜欢上花木兰之后,陪着他去找寻徐三纲,大漠中生死不顾;为花木兰分忧排难,出谋划策,以求成全;面对花木兰和徐三纲在一起甜甜蜜蜜,有风度的恭喜,自己却对住那个小绢人黯自神伤。那段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写出表白的书信,怎料机缘不巧,空落得伤心的情节,真是让人伏案长叹。奈何奈何。

他还 够武艺超群,虽然最后显露身手,打死终极boss的时候,化身东方不败,颇有些儿戏,前面也没有埋些伏笔给些预兆,但随便摸本书出来,随便捡套武功就开打,也很有高手风范了。

当然,他还 很有智谋。说是什么花木兰有将才,通篇看下来,只看到贺高升的智慧和功劳:是他施计挟持住突厥王,才能以人易人,救朗小小,而花木兰只不过挡掉那飞箭,却占尽全部功劳;是他想出方法和花木兰扮打仗的士兵,才能顺利的挟持突厥首领,救出第一小队,结果花木兰成为人人敬仰的大英雄,却无人理会他;最后杀死终极boss, 却四下无人,功劳更是埋没。唉,没办法,这部片子名为花木兰,而非贺高升,自然只能做红花旁边的绿叶了。高升兄,为了老婆,你委屈了。

总之呢,这部片子里面,阿喜的形象,又可爱,又讨喜,比武筛选时的投机取巧,被曹军罚重复动作重复话语时的惫懒搞笑,都淋漓尽致的展现了阿喜的喜剧才能。真是好喜欢。

花木兰观后心得4这个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观看了电影《花木兰》,看了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花木兰是北魏的一个女孩,那时北方柔然部落南犯,到中原抢劫。北魏皇帝下令从每户人家中抽一名男丁充军,花木兰家里只有父亲一个男丁,为了不让年老多病的父亲上战场,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征战沙场。战场上,花木兰隐瞒身份和男兵一起出生入死,她不仅勇敢,而且肯动脑筋,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好士兵,花木兰屡建奇功。后来,在一次战斗中受伤,人们才发现原来花木兰是女孩子……

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这一千六百多年前的奇女子到现在都为人们所称颂。谁说“女子不如男”?花木的故事告诉了世人:巾帼不让须眉。

中国女性的吃苦耐劳是世界闻名的,但是她们的英雄事迹却很少为世人所知。古有巾帼英雄穆桂英、梁红玉、冯婉贞、秋瑾等,今有爱岗敬业、清正廉洁、公而忘私的任长霞、为人生注入真爱的朴今淑。在国难当头时,她们巾帼不让须眉,指挥千军万马,驰骋在刀光剑影的疆场,勇气可钦可敬,事迹可歌可泣。正如近代革命志士、巾帼英雄秋瑾诗中所说的“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在和平年代,她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出一曲曲巾帼英雄的`赞歌。我常钦佩花木兰,钦佩她遇到困难时毫不退缩勇敢面对的精神。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也会遇到许多困难,我们应该向花木兰学习,克服困难,不气馁、不放弃。长大以后也要向花木兰一样孝顺父母,做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人。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

花木兰观后心得5今天晚上,我和妈妈一起看迪斯尼动画片《花木兰》。一天,国王下令每家派一男丁去前线打仗,花木兰的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她就想替父从军。

第3篇:木兰辞教案范文

1.一边读课文,一边自检对课文的了解程度;再读课文,明确之前没有读懂的地方。

(1)为什么木兰一得知战争的消息就立即告诉了母亲?

(2)如果木兰以女性士兵的身份申请出征,可能会发生什么?

(3)为什么与木兰并肩作战的士兵如此惊讶木兰是女性?

(4)木兰的行为让你对勇气有何理解?

(5)人们为什么如此喜欢这个故事?

(6)木兰和Axel面对困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请用木兰的身份向父母写一封信,告诉他们你离家在外的时间里做了些什么?请用生动的词汇,要套用诗歌五部分的格式。

3.社会学习。给木兰制作一个领导者奖状,写上木兰的名字。

4.比较书中的花木兰和电影中的有什么不同?(电影《花木兰》是好莱坞大片)请写出都很精彩的一个场景。

5.对其他同学说说你读完《花木兰》的感想,写一个评论,在网站上。

教科书体现了编者对课程性质的理解,除了选文体现编者意志外,习题更能彰显编者对课程培养目标的理解。对照两份习题,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中美语文教学的一些差异。

一、训练内容的差异:语言能力与语文知识

美国教材的习题中一共有4个写作题,除第4题是创意写作外,其余的都是应用型写作。第2题是写信,是以文本为材料有一定内容和范式的写作;而第3题则是撰写奖状、制作奖状。第5题首先是说的训练,然后是评论的写作,是有一定要求的范式作文训练。

写信、写奖状、写评论,其指向都是语言的实际交际能力,前二者是个人生活,后者是职业生活。“美国的基础教育,其主要导向从‘学科中心’经‘学生中心’发展为‘基本能力中心’。”(王荣生著《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95页)而语文课程的基本导向是以“发展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为目的”。“面向实际交际能力,既包括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涯中的‘交流’,也包括中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为学生进入大学深造练就‘基本技能’。”(同上,第96页)

人教版教科书的训练指向主要是语文知识。第3题是从修辞角度分析语言,第4题是从人物形象的角度分析文本,仍然停留在文本层面。停留在文本层面就是停留在知识层面,1到4题的设置总在语文的知识层面绕弯,或者是陈述性知识,如修辞的名称包括复沓、顶真、对偶、排比;或者是程序性知识,如复述。除了文化知识外,还有文学技能。复沓、顶真、对偶、排比都是文学手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表达与交流是不大用的。我们往往以一个文学鉴赏者的身份来解读文本,而且在语文教学中反复训练的就是这种文学鉴赏能力。如果把语文教学理解为文学教学,那是对语文教学的窄化,是对语文课程工具性的误解,对普通民众而言,为文学而用文字毕竟少之又少。

基础教育阶段,我们的教材极少安排应用文的写作训练。我们所具有的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几乎都是在工作中获得的。美国的学生从小学开始就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等熟悉论文写作的过程:确定主题—查找资料—提炼观点—形成文字。

教科书编者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上层建筑对培养目标的理解。美国教科书体现的是人的培养目标,以个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个性为中心,多角度、多方面地辐射。而中国注重的是基础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本来没有错,只是把语文的基本技能狭隘地理解为文学的专业技能,这种偏离了我们的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活的技能不应该在基础教育阶段反复强化。

二、训练方式的差异:个性尊重与思维禁锢

1.个人生活与世界主题。“在生活中学习”“大语文教学观”已经被语文教学理论界和广大一线教师普遍认可,只是“勾连什么”和“如何勾连”中美之间的差异是十分大的。

美国教科书首先是强调勾连个人生活。其主要体现在第2题上,此题虽然与文本解读有关系,但是已经在形式上勾连到了生活中的语言运用——在生活中谁都可能要写信。第4题侧重培养个人的审美情趣,也算是勾连个人生活。其次,勾连职业生活,如第3题、第5题是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职业生活奠基。

我们的教材也勾连生活,只是勾连的多是环保或者连战访华之类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的宏大主题。似乎我们培养的人才更具有国际视野,其实不然。我们是为勾连而勾连,因为这类大而不当、生搬硬套的勾连严重损害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又有人出来强调语文教学的语文味,这种理论的及时提出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语文课堂上天马行空、无边无际、荒唐虚幻的拓展,实在是功莫大焉。但是,这种教学的病象是语文味的缺失,病因是错误地理解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病根却是对语文课程理解的错误。

2.个性尊重与标准答案。美国教科书中第1题指向读懂文本,人教版教材的第1题和第2题也指向读懂文本,但美国的练习题用多种途径加深学生的体验。这样的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我们可以感受到编者对个人的真实阅读体验的尊重。第4题是从文本到其他艺术,具体是从诗歌到电影艺术,“最精彩的场景”的选择和描述体现了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这样的写作也是个性化的。

对阅读体验的尊重和写作选择性的尊重其实是对个性的尊重,这种尊重在后面的几个题目中更为突出。而在我们的训练中,这样的开放性习题几乎一个都找不到,开放性习题的缺失,其实就是个性发展的缺失。

3.联想想象与分析模式。尊重个性才有创造。创造其实是对旧有一切的不顺从,它更多的不是规范,而是求异,有时候甚至是叛逆,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当然创造能力中最核心的是想象力,联想和想象是创造的灵魂。美国的习题训练注重的就是想象力的培养。“如果木兰以女性士兵的身份申请出征,可能会发生什么?”既与分析有关,也与联想、想象有关。第2题给学生想象的自由度很大。评论为个性的表达找到很好的支点。学生可以天马行空,思维的空间十分广阔。

人教版教科书的第1题是复述和背诵,第2题是对互文这种修辞的理解,题目一般都有大致一致的准确答案,基本是模式化训练,缺失了联想与想象。这样的模式化训练规范着我们的思维方向,框架着我们的思维过程。这样训练的结果是学生做题十分老到,什么文本出什么题他们都能猜出几分,做题的套路就更不用说了。

然而这种能力并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对真正的学术研究也无济于事。丁肇中曾说:“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就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没有事先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因此,这样的训练实在是一种浪费,一种禁锢。

第4篇:木兰辞教案范文

小学二年级上学期数学课本上有一道思考题:在校园里,要把7棵小树平均种成6行,每行有3棵,该怎样种?小昱做不出来,就问大学毕业的爸爸和妈妈。一家三口共同苦战一个多小时,还是“了无战果”。妈妈下“命令”了,看答案吧!看完答案后,小昱说:如果不看答案,爸爸也一定能做出来。

其实,如果不看答案,爸爸不见得能做出来。当时,不知为什么,爸爸没有向女儿承认。晚上爸爸躺在床上,联想到一个美国家庭的故事:小约翰请爸爸制作一只风筝,爸爸挤时间整整做了一天,但风筝却不能飞上天去,最后爸爸向小约翰摊摊手说:“爸爸的确不会,但爸爸希望你能会。”后来爸爸买来很多只风筝,让小约翰课余拆开再装上,装上再拆开……一个月后,小约翰已经能很自如地为小伙伴们制作各式各样的能够飞上天去的风筝了。

想到此,这位爸爸翻身起床,在一页白纸上写下:“小昱:昨天那道题,爸爸若是不看答案,的确不会,但我相信你以后能超过爸爸。”然后把这张字条夹在女儿的数学课本里。

我为这位爸爸睿智的做法感到欣慰,他真正领会了“爸爸的确不会,但爸爸希望你能会”这句话的真谛,点燃了孩子求知欲的“圣火”。自己不懂就坦率承认,激励孩子去超越父母,这是珍贵无比的。

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有不少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而教师回答不出来,这种“卡脖”情况本属正常,有的教师却不敢放下架子,不懂装懂,回答学生要么含糊其词,要么借故推辞,这实际上是一种故步自封、停滞不前、不思进取的做法。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上,一些教师精心设计出一个又一个环节,教师问个不休,学生忙于应付,基本上没有质疑问难的机会。即便有了这样的机会,且提出了较有价值的问题,但可能会因为打乱了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程序,教师往往一句“很好,请坐”打发了事。

曾有一个经典故事:一位教师在黑板上写错了一个字,被学生发现指出后,这位教师灵机一动,说:难道老师不知道这个字怎么写吗?这是老师故意写错,来考验同学们的!这样的处理方式,的确维护了教师的面子,却给人留下虚伪的印象,导致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危机甚至是人格的怀疑。作为教师,在面对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时,重要的是要平等诚实,遇到不会的问题,应大方地告诉学生:“你提的问题老师现在也不是很明白,不能给你满意的答案。课后让我们一起查找资料,直到弄明白为止。”不用担心这样会让学生看轻你,相反学生会感谢你的诚实和热忱,会为自己能提出老师无法回答的问题而高兴,会在课后努力查阅资料和老师交流。这才是富有时代魅力的教育和学习。

特级教师于漪教授《木兰辞》时,一位学生问:“中国的妇女什么时候开始裹小脚?”这把于老师给问住了,谁会想到从木兰从军竟会牵出妇女缠足的问题呢?于老师如实地说:“这个问题老师也不知道,课后请同学们帮老师一起解决,好吗?”课后,于老师立即查阅资料,方从《陔余从考》中查到了“弓足”的说法,知道中国妇女早在五代便有裹足之事。于是她在下一堂课上回答了这一问题,学生为她的求知精神所感动,其人格魅力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第5篇:木兰辞教案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结尾 方法

俗话说:"编筐织篓,全在收口;描龙绘凤,重在点睛。"完美的结尾,会收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学生体验到"课虽已尽而意趣未了",为下一课的学习作好心理铺垫。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创设余音缭绕的气氛,让学生带着美感下课堂,带着继续探索的心理下课堂"。

1.归纳式结尾——提纲挚领法

唐代散文家韩愈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归纳式结尾就是老师用简练的语言提纲挈领地归纳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这是目前课堂教学中运用较多的一种。

比如我在讲《木兰诗》一课结尾时,让学生用五个四字短语概括全文主要情节:木兰纺织木兰从军木兰征战木兰辞官-木兰还乡(最后一节是一段附文,是歌者对木兰的赞辞)。这样,就巧妙地把整堂课的主要内容加以总结概括,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促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照应式结尾——前后呼应法

这种结尾就是在学生学完课文后,让学生再次考虑课前提出的问题,使课堂结语与课堂导入遥相呼应,形成一个整体。

例如:教学《伤仲永》一文时,我先提出天赋与后天教育哪个更重要的疑问,结尾时再归纳天赋与后天教育的关系。这样的课堂前后浑然一体,显得自然流畅。

3.悬念式结尾--悬念吸引法

有些知识块往往要分几个课时来教,而上、下节课教学内容联系又非常紧密,教师就可以利用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和学生的好奇心,在上一节课的结束时针对下一节课教学内容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造成悬念,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起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艺术效果。

在学习《送东阳马生序》一文时,第一课时在扫清字词障碍后,顺势提出"作者写这篇赠序的缘起和目的是什么?从文中哪一部分可找到答案?"问题一出就激发起学生们的好奇心,大大增强了他们的求知欲。这样的结语,给学生的心中留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引起学生强烈的悬念,能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大大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既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深化、内化,又活跃了学生的思想,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4.迁移式结尾--课外拓展法

孔子说:"举一隅而以三隅反。"讲完课之后,教师不停留于课文,而向课外延伸,向生活延伸。在学完《杨修之死》一文后,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历史对曹操评价众说纷纭,世称"奸雄"。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请结合《三国演义》中的其它故事谈一谈你的看法。"引导学生向课外拓展。

在学习《夸父逐日》之后,笔者总结道:"提到神话,人们立刻会想到古希腊、古罗马,想起雅典娜、阿波罗,想起维纳斯、丘比特。其实,中国的神话丝毫不逊色于世界任何其它地方的神话传说,这些神话故事大多集中于《山海经》一书,请同学们课下阅读。"同学们在下课后纷纷找来这本书进行阅读。

5.比较式结尾——比较鉴别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区别式是将传授的新知识与有关的旧知识联系起来,通过比较分析、把握异同,区分优劣,使学生更深刻、更正确的理解知识的结尾方式。

如学习了《邹忌讽齐王纳谏》后,可引导学生对比阅读《出师表》:"邹忌和诸葛亮都苦口婆心地劝谏他们的君主,他们希望达到的共同目的是什么?然而他们劝谏的艺术各有不同,你认为他们的不同表现在哪里?"

这样通过比较,既总结了新学的知识,也复习了旧知识,并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更准确,掌握更透切。

6.煽情式结尾——升华情感法

教学以情取胜的诗歌或散文时,应充分挖掘诗文中的情感因子,创设一种具有诗情的意境,去点燃学生心中潜伏的感情之火,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增强求知欲望,陶醉于"压轴戏"的艺术氛围之中。余音缭绕,催人奋进。让学生在此类诗文的感染下,带着一种不可抑止的激情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向人生。

例如教学《土地的誓言》这篇课文,当讲解课文结束时,我以充满激情的语言朗读了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的一段:"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然后,播放国歌,学生齐唱国歌。

这样的结尾既重温了诗的情感与主题,更让学生感受到了诗人的风格,还让学生沉浸在诗歌的意境里,让心灵随诗人创设的诗情荡漾。

7.作文练笔式——读写结合法

作文练笔式是指教师利用教材本身作为写作范本,学习完具有典型性的课文后,教师安排学生进行作文小练笔的结尾方式。这样,学生在完成作文小练习中既能消化知识、巩固所学内容,又实现了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写作技能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例如:教完朱自清先生的《春》这一课后我在课尾布置了这样的作业:秋天是一年中收获的季节,秋天有许许多多令人陶醉的景象。请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想象,仿照《春》的写法描绘一幅秋景图,不少于500字。

8.评议式结尾——画龙点睛法

对于一些古文和外国文学作品,需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真地加以评议,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识别能力,全面、准确地认识历史事实和人物 ,寓思想教育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例如教学《智取生辰纲》这篇古文,讲解结束时,我作了如下的评议:"作为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水浒》蕴含着丰富的艺术营养。阅读时,要特别注意生动传神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同时也要认识到,由于时代的局限,这部作品也不可避免地有一些如滥杀无辜、歧视妇女等封建糟粕,这是需要加以鉴别和摒弃的。"这一评议式的结尾,有助于学生全面、准确地把握课 文内容,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大胆质疑,勇于创造的精神。

总之,结尾无定法,好在巧用中。成功的课堂结尾,要能打开学生思维的阀门,成为学生游向知识海洋、构筑知识大厦的起点,使学生感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耐人寻味的课堂结尾,有的如截奔马,戛然而止;有的如响炸雷,振聋发聩;有的如撞洪钟,余音袅袅。它能给一堂课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甚至是叹号、问号、省略号,让课堂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第6篇:木兰辞教案范文

【关键词】传播学;中国传统文化;花木兰;符号;意义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095-02

影视艺术作为一种时空综合艺术,它在传播过程中,通过空间的形式将其造型得以呈现,并通过光影、色彩和线条所组成的构图、色调和影调来叙述故事、抒感,阐述哲理。而传播作为传播学中的核心概念,就是人们对信息(影像、文字、声音、音乐、音效)的交流和分享。那么,在交流过程中,什么样的交流信息?谁制造这些信息?通过什么样的传播方式分享?分享给什么样的群体?这些站在传播学角度所提出来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成为了解析影视作品的传播是否得以成功的标准。

现代社会中,影视是最具感召力的一种综合的视听传播媒介之一,其意义就是经过聚合的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来交流和分享。从影视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影视作品在传播者―传播工具―接受者―反馈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作为附着在物质载体上的信息而存在的。但实际中,影视传播过程并不会仅局限于单向性,同时也是一个循环往复,环环相扣的网络。银幕上所直接展现的声音和图像所构成的符号,以及由这些符号所表现的意义,深沉、含蓄地传递出某种观念、思想和情感,构成了一种特有的影视符号语言。而这种影视符号语言也在传播过程中将信息的精神内容传递给受众群体。

影片《花木兰》在全美首映中的周末三天票房记录就达到了2300万美元,仅次于票房收入3100万美元的悬疑科技片《X档案》。它是迪斯尼以往5年所制作的电影中“口碑最佳”的一部,作品主要讲述了女子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迪斯尼公司通过别出心裁的构思对故事进行了演绎。虽然作品对故事本身进行了改编,但并没有改变具体的史实。影片通过幽默、风趣的表现风格,并赋予其浪漫主义色彩,作品无论是从故事体裁还是形象塑造上,都充分地将其内涵通过符号等的传播成功地展现在观众的面前。

一、符号传播中的文化塑造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辞》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一部文学作品,丰富的文学形象和艺术创作资源充分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和价值观。

动画《花木兰》无论是从文学剧本的创作还是角色形象、性格的塑造上都包含了很多的中国元素。作品的开场以水墨形式展现了中国的万里长城,紧接着烽火起、战鼓响这些中国特有的气息,将美国式的中国文化生动地展现给了观众。作品中的文化符号传播遵循了罗兰・巴尔特指出的“所指(符号的意义)的两个层面”,即间接意指层和含蓄意指层,这为作品中符号确定意义之外的附加阐释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也使我们了解到一个拥有固定意义的符号在新的语境下会产生出新的意义。木兰的形象通过作品的演绎深入人心,中国式的柳叶细眉、丹凤眼、樱桃小嘴和瓜子脸,但从整体上看这样的木兰并不是传统的“中国人”。而是从着装上赋予了木兰新的形象,比如,吊带背心和短裤,使木兰在迪斯尼这样一个大的西方文化的语境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面。在作品中,我们不仅仅看到的是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同时导演在中国的传统礼教文化的塑造上也进行了另一层面的刻画,迪斯尼在解读中国这部忠孝两全的故事上,更加追求了主人公的个性释放,抵抗一切外来压力,来实现自身的价值。故事原剧本中的三从四德以及我们观众所了解的是木兰在离家替父从军的前一晚告别老父亲的情节,在动画片中则表现的是木兰只将带有木兰花的头花留给父亲而悄然离开家乡的场景。这一改动将故事本身的忠孝转向了木兰不爱红装爱武装的自我追求。

二、传播中符号的意义

影视在传播过程中,信息的符号和意义是统一的,任何信息都携带着意义,而任何意义也都必须通过符号才能得以表达和传递,因此,符号在传递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战场”和“礼教”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意向符号,它们时常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战场”这一符号蕴藏的意义是: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兴衰,是现实社会的缩影。“礼教”则代表着我们民族文化思想的精髓。

“在西方文化中,中国形象上的真正意义不是地理上一个确定的、现实的国家,而是文化想象中某一个具体特定理论意义的虚构空间,一个比西方更好或更坏的地方,香格里拉或人间地狱”[1]。作品《花木兰》在第一集中,木兰就遇到了困难。导演为了将父母的祈盼和木兰对自我释放的追求淋漓尽致表地现出来,赋予了木兰新的生命和活力。比如,木兰通过小白喂鸡的方法,以及为父斟茶的过程,主人公自我价值的体现并没有拘泥于中国传统的礼教文化上,而是通过创新的表现手法刻画了可爱而不失礼数的花木兰。在《花木兰》第二集中,以功夫的传授开场,这并不像传统意义上的战场那样狭小而短暂。作品中的“战场”这一符号所蕴藏的是“宽广”的含义。木兰非男儿身,这样的形象与传统上的符号“战场”所代表的意义是几乎没有交集的,在中国本土的影视刻画中是极为少见的。而迪斯尼则将“战场”和“礼教”这两个不相吻合的符号,通过创新的表现手法将其意义统一了起来。

三、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和创新

《花木兰》导演巴里・库克曾说“刚开始创作的时候,西方观众基本上没有人知道‘花木兰’是谁,但现在这个人物大家都知道了。因为‘木兰’这个角色有她的唯一性,之前迪士尼的动画女主角,都是以公主的形象示人的,而‘木兰’是个有反叛精神又很勇敢的女性角色,反而很受欢迎。”《花木兰》被观众广泛赞誉这与其中蕴藏着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是分不开的。而好莱坞对中国文化符号的运用和创新恰恰引起了观者与以往不一样的感觉,即最熟悉的陌生!

首先,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广泛认识,这一点对于作品中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及传播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比如片中的中国功夫太极、中国文字、中国建筑等等。其次就是对于中国元素的创新,迪斯尼在对这些特有的符号的创新是建立在受众群体对其的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并给予其相似意义的添加。因此,虽然看起来故事在表现的时候有些地方与史实有出入,不符合中国的模式,但这种别出心裁的西方人思维模式的融入也甚为吸引观众的眼球。

参考文献:

[1]符福渊,周德武.花木兰走进迪斯尼[N].人民日报,1998-06-18(06).

[2]周月亮.影视艺术哲学[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3]M time 时光网电影社区http://www. /

[4]豆瓣电影http:/// movie/

第7篇:木兰辞教案范文

【关键词】纳瓦依;格则勒;思想性;艺术性

伟大的诗人、思想家尼扎木丁·艾里希尔·纳瓦依(1441~1501年)是维吾尔文学史和思想史上最富盛名的伟大作家,是一颗灿烂的诗学巨星,他那数量浩瀚而又文思隽永的诗歌作品,犹如春雷,轰动了古老的中亚,风靡于整个15世纪,将“察合台时期文学”推到了极盛的顶峰,并对16、17世纪维吾尔文学、中亚地区民族文学以及现当代维吾尔文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他的文学遗产,早已超越了民族,跨越了国界,成为中华民族和世界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品。他的著作涉及社会学、哲学、伦理学、美学、语言学、修辞学、宗教学、天文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是他留给我们永远值得珍藏和学习的珍贵礼物。在纳瓦依亲手培植的“花园”中,开得最为鲜艳的莫过于他的格则勒诗的花朵。在他书写的大量爱情诗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独特而新颖的诗学魅力。本论文以纳瓦依著《格则勒诗选集》为基础,分析纳瓦依格则勒诗中的修辞特点。我希望通过对纳瓦依的《格则勒诗选集》的分析,使人们对这位文学巨匠及他的光辉思想有更清晰透彻的了解,使他的伟大的作品能够得到更多读者的热爱以及更广泛的普及,弘扬民族文化,让各族人民对维吾尔民族及维吾尔民族古典文学有更深刻,更客观的认识。

纳瓦依的诗歌之所以流芳千古,成为维吾尔族诗歌史上不朽的丰碑,在于其作品不仅有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而且有极高的文学和艺术价值。这位驾驭文字的大师,用他生花的妙笔,将一首首诗歌写得出神入化、令人叹服。时而跌宕起伏,时而和风细雨,时而缠绵悱恻,时而椎心泣血。纳瓦依的诗歌拥有如此感人的魅力,跟其善用修辞是分不开的。在纳瓦依的《格则勒诗选集》中,诗人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构建出一个集音乐、图画、情感于一体的多彩艺术世界。诗人的修辞,成熟而多变,形象又富有内涵,为其诗歌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本章节中,我们选取诗选集中最具特色,亦最能体现诗人高超写作技巧的修辞格——比喻,来感受作者诗歌世界的芬芳和多彩。

比喻,又叫譬喻,俗称“打比方”,就是根据心理联想,抓住和利用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另一个事物来描绘所要表现的事物,使表达更生动、鲜明。简而言之,比喻是相似性联想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不同民族的比喻,有共性,也有其个性。共性表现为都有本体、喻体和喻词,都可大致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类型。个性表现为不同民族的比喻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和心理特点。但不管任何民族,比喻都是使作品真正艺术化的一种创作过程,它要求诗人须有博大精深的学问、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纳瓦依正是这样的一个人。在仅收录了其260首诗《格则勒诗选集》中,光比喻就运用了近两千个。使原本晦涩难懂的事物变得具体形象、摇曳生姿。纳瓦依的比喻极富创新性,从不拘泥于别人的窠臼。例如,一个简单的“心”,诗人根据其需要,就可将其比喻“酒盅”、“木头”、“火焰”、“飞鸟”、“蜜枣”、“玻璃瓶”、“郁金香”、“房屋”、“征程”、“废墟”、“财富”、“神话故事”、“流浪汉”、“百灵鸟”、“百户长”、“高楼”、“黎明”、“蜡烛”、“斑点”、“烤肉”、“疯子”、“食粮”、“鸟窝”、“箭”、“贝壳”、“镜子”、“水井”、“石头”、“破衣”、“黄羊”、“火盆”、“宝石盒”、“家产”、“花蕾”等数十种。对于他喜欢的美人,他可以将其比喻为“太阳”、“月亮”、“莱丽”、“天仙”、“酒仙”、“酒娘”、“花仙”、“黑眼睛”、“凶手”、“滑头”、“调皮鬼”、“骑手”等,下面我们从一定会说“这是枯树上的枯叶一片”。

这些比喻,妙趣横生,形神俱备,既遵守了语境性原则,又遵循了适度性原则,读后令人拍案叫绝,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写作水平和想象力。限于篇幅,我们就不一一例举所有的比喻。但我们知道,要使比喻新颖得体,关键在于全面、细致地观察本体事物的外在形态、内在本质及其他显著特征,并以丰富的想象力去发现和选择与本体有相似点的、最具艺术感染力的喻体。因此,喻体选择的妥当与否,直接影响到比喻的修辞效果和艺术性,是比喻中最重要的因素。由于各种历史的、社会的以及自然环境等诸多的原因,不同民族的比喻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在喻体上,人们肯定会选择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而且不同的民族对同一事物或现象的认识也都有各自的特点。那么,换句话来说,对一个作家使用喻体的种类和特征加以分析,就可以看出作者的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我们通过对纳瓦依《格则勒诗选集》中出现的喻体类别和频率加以分析后发现:1、社会文化类喻体出现频率要高于自然类喻体,这是纳瓦依及所处时代作家在比喻上的一大共同特点。2、日月星辰,山水风云类的喻体较多,这是纳瓦依比喻的第二个特点。3、行业类、金银珠宝类喻体较多,这是纳瓦依比喻的第三个特点⑩。那么,从上述的特点,我们可以判断出:1、纳瓦依所处的时代,农耕生产及定居的生活方式已彻底取代了随季节和气候迁徙的游牧生活方式。城市规模扩大,经济、文化、建筑、手工业、商业等相当繁荣。2、伊斯兰教已广泛普及,成为维吾尔族全民族的信仰。但维吾尔人曾信奉过的萨满教、摩尼教、拜火教、袄教、佛教仍然对其文化和习俗产生着巨大影响。3、维吾尔族人有着强烈的自然审美意识和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古代生态伦理思想。

除了比喻外,所有的修辞格式在纳瓦依著《格则勒诗选集》中都或多或少被使用。数量虽然没有比喻那么多,但精彩程度却毫不逊色。比如

拟人:

你的黛眉偷了我的心,否则为啥弯着?

小偷低下头不就是承认了他的罪状?

我对生命说:我死是什么情况造成?

它回答说:你身上的疾病格外沉重。

我问我的身体:你负伤的原因是什么?

它回答说:就是我火热胸怀中的爱情。

我问过胸怀,它说:是爱情灾难的闪电把火焰投向心灵。

我向心灵发怒,它说:罪过在眼睛。

它若不是去观望,我怎会被捏造罪名?

我对眼睛说:无礼的背信弃义者啊,

是你把凶恶的灾难带进我疯狂的心灵。

我的眼睛哭着说:这由不得我自己,

是那位美人突然对我露出了笑容。

对比或夸张:

我汹涌的泪水使我的身躯跪了下来,

伏尔加与阿姆河也没有那样的劲头。

末日时的人多么害怕地狱的话,

百倍超过它的是离别之火的危险!

太精彩了!我们的纳瓦依的确是一位修辞的圣手。精美绝伦的修辞使他的诗歌集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于一体,让人读起来热血沸腾,难以释卷。也使他的诗歌成为后人竞相模仿但又无法超越的一座高峰。正如老舍先生说的,纳瓦依的诗歌永远是“构成祖国文化历史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艾里希尔·纳瓦依著,铁依甫江·艾利耶夫 整理,张宏超 译:《纳瓦依格则勒诗选集》2001年.

[2]海热提江·乌斯曼:《维吾尔古代文学研究》,新疆大学出版社,1999年.

[3]海热提江·乌斯曼:《维吾尔古代文学研究》,新疆大学出版社,1999年.

第8篇:木兰辞教案范文

一、着眼小道具钻探深意

文学作品中常常会闪现一些器物的身影,它们或是人物头上点缀的饰品、肩上所披的丝巾或斜挎的小包、嘴中所叼的烟斗、领口所绣的蝴蝶结、腰中所挂的长剑、手中所持的雨伞,或是墙上所贴的对联或字画、所挂的相框或帽子,或是床头边的领带、镜子、香粉盒,桌上的茶壶、瓷碗、放大镜,墙边的箱子、茶几、保险柜等。阅读文学作品时,切不可视这些器物为寻常物,更不可视而不见,轻易让它们滑过去。因为高明的作者通常会精心安排这些器物,将它们作为联结情节、刻画人物、揭示矛盾、寻找真相、洞察奥秘、传达感情的小道具。小道具虽小,作用却不能小视,因此阅读文学作品,要善于抓文中的小道具,联系上下文仔细推敲,尽量钻探出一番深意来。

契诃夫《变色龙》中警官奥楚蔑洛夫身后火红头发的巡警手中的筛子,是一个极易被忽视的小道具。对火红头发巡警“端着个筛子,盛满了没收来的醋栗”,应该作一番仔细钻探。“没收来的”是些醋栗,透露出沙俄专制下老百姓生活艰难的现实,他们因为太贫穷,没有别的更好的东西可供警察先生“没收”,警察们也确实太穷了,穷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但凡能吃的东西,不管什么都要捞点回去。这就折射出沙俄经济极度萧条、物质极其匮乏的艰难现实。醋栗是“没收来的”,很奇怪啊,老百姓在自家房前屋后晒点醋栗也犯法了?抑或影响市容了?对不起,没有理由,警察见着了,就得“没收”,谁敢不从?这就隐射出沙俄专制下老百姓生活、财产权利得不到保障的严酷现状。经过此番钻探,“筛子”这一小道具的深层意蕴就鲜明具体了,它真实地呈现出沙俄经济萧条、物质匮乏、百姓贫穷的现实,深刻揭示出沙俄专制制度下警察肆意掠夺百姓财产、百姓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社会缺乏公平正义的乱象。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箱帘也是不可忽视的小道具。且看刘兰芝自己是怎样交待的:“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从陪嫁的箱帘数量之多,箱中物件品种之丰、档次之高来看,刘兰芝的娘家是极为殷实的。这里为刘兰芝何以有“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的成长经历作了间接的注解。箱帘是兰芝娘家财产地位的象征。从刘兰芝在离开焦家前留下六七十个嫁帘的举止看,这种一掷千金的果决与豪气,源于她凡事能够自作主张,不受任何约束。这从她被遣回到娘家,母亲虽则“拊掌”“悲摧”,却没有对她责难、怒骂的表现能够得到印证。正因为刘兰芝在殷实富有的家庭里长大,倍受恩宠,养成了凡事自作主张、不受约束的习性,所以她能随意处置娘家财产,弃巨额财产如草芥,无须告知娘家人,不会担心娘家人的责难。箱帘能透露出兰芝的个性。从刘兰芝留下箱帘的动机看,这是她割舍不下对仲卿的感情的表现,她幻想着能够重回焦家,因担心仲卿日后变心另娶,所以要留下嫁妆,让仲卿时时睹物思人,不能轻易忘却自己。这可以从大道口分别之时,刘兰芝的坦陈心迹“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与“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中找到答案。箱帘是兰芝深爱仲卿的证明。既然留下所有陪嫁的箱帘,而严妆辞别焦母时,刘兰芝为何要说“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呢?其实,兰芝严妆辞焦母是一种负气与倨傲,是好强、自尊的表现。而在焦母看来,咱焦家再穷也不希罕你兰芝娘家的嫁奁,你兰芝严妆相见是对婆家的挑衅,故焦母被气得“怒不止”,对兰芝不理不睬。箱帘是婆媳矛盾的见证。刘兰芝的陪嫁箱帘虽是一个小道具,却关联着刘兰芝、焦仲卿、焦母、刘母,牵涉着刘兰芝娘家的财产地位,刘兰芝不受拘束、张扬任性、倔强自尊的个性,刘兰芝对焦仲卿的真挚爱情,刘兰芝与焦母之间互不相让、难以调和的矛盾。箱帘背后的深意,不可不察。

二、着眼小人物钻探深意

文学作品中除了中心人物、重要人物这些主要人物以外,通常还会写到与主要人物相关联的陪衬人物、相交往的关系人物、事件发展中的偶遇人物、未出场的熟悉人物,这些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相比,他们或因地位低微、作用微小,或因关系不密切、关联程度不高,或因出场机会少、言行表现少,我们可以统称为小人物。其实,文学作品中的小人物能够从一个侧面表现社会底层人们的生活面貌,反映特定的社会关系与社会心理,表现出特定的社会习俗与价值追求,折射特定的社会制度与社会本质,对读者有极大的认识价值、教育意义与警示作用,能丰富读者对于民俗风情、社会现状的知识储备,深化读者对伦理道德、人情世故、社会本质的深刻认识。因此,阅读文学作品要善于抓文中的小人物,从小人物自身言行表现和与他人的关系中,钻探出一番有价值的深意来。

鲁迅《故乡》中的杨二嫂是专程来鲁家捞便宜的市侩妇女。这个小人物对读者有极大的认识价值,值得探究。“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未见其人,先闻杨二嫂“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此句与“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配合起来,杨二嫂旁若无人、张扬任性、有意套近乎的泼辣性格鲜明突出。“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是“我”吃了一吓,“愕然”之中见到的杨二嫂其人,一个饱经生活艰辛、营养不良、面容消瘦而有些粗俗的底层市民形象赫然而出。对于“我”之“愕然”,虽然“我”的母亲从旁加以解释了,可是“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冷笑说:“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这是自以为是、以自我为中心、动辄讥讽他人的尖刻性格的自然流露。“那么,我对你说。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刚才还在讥讽别人,一下子改口“迅哥儿”,自称“小户人家”,一旦有求于人时嘴巴极甜、亲热有加、曲意阿谀谄媚、甘于自贬自贱的势利形象呼之欲出。“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在自私利己要求遭拒之时,自作聪明,自显神通广大,信口雌黄,捏造事实,胡乱给人戴高帽,污人清白,毁人名誉的无赖形象入木三分。在“我”无话可说、闭口默默站着的当口,“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的絮絮自语与“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的麻利动作,令杨二嫂得理不饶人、刻薄讥讽别人、无情指责别人、挖空心思揩油占便宜的庸俗形象跃然纸上。作者在貌似平静的客观叙述与描写中,已然流露出对杨二嫂之类泼辣尖刻、势利无赖、自私庸俗的市侩式底层小市民的鄙夷与厌恶之情。小人物杨二嫂让读者形象而深刻地认识封建时代小市民丑陋的劣根性。

三、着眼小片段钻探深意

文学作品通常围绕一个核心事件,用一条核心线索将事件发展的不同阶段艺术性地融合成有机整体,将各色人物聚焦、铺演,共同完成一幕精彩大戏,集中鲜明地表现主题。高明的作者常常在主情节的一些小片段上巧施匠心,精心编排。我们要对这些小片段仔细揣摩,钻探出其中的深意。一般来说,文学作品情节发展过程中的小片段,在结构上有交代背景、制造悬念、巧设波澜、推动情节、埋下伏笔、前后照应、留下空白等作用;在人物塑造上有点明身份、交代言行、坦露心理、见证情感、突出特征、刻画性格、丰满形象的作用;在表现手法选用上有伏笔照应、烘托渲染、工笔白描、言浅意深、含蓄蕴藉、悬念留白等多种;在主旨揭示上有点明主旨、凸显主旨、深化主旨、拓展主旨的作用。

鲁迅《祝福》中柳妈调侃祥林嫂额角上的伤痕并诡秘地给祥林嫂出一个捐门槛的主意的小片段,值得钻探。柳妈原本是“善女人,吃素,不杀生的”,可是她无意中成了杀人者。为何?一则她拿祥林嫂的不幸当取乐的谈资,这“善女人”何善之有?二则柳妈不但揭开了祥林嫂额角上的伤痕,还四处宣扬,怂恿旁人合力“围攻”祥林嫂,无端给祥林嫂施加精神压力,压缩祥林嫂自由呼吸的空间,这是投井下石的卑鄙行为。三则给祥林嫂出一个“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的主意,祥林嫂的现实遭遇已经够凄惨悲苦的了,柳妈偏偏将祥林嫂来世的希望也破灭掉,以被阎罗王锯开来分给两个争抢的男人的悲剧恫吓祥林嫂。对柳妈荒谬无稽的捐门槛主意,祥林嫂深信不疑,满怀希望将“历来积存的工钱,换算了十二元鹰洋”捐给了镇西头的土地庙,结果依然被四婶视为不祥不净之人,不准她去拿酒杯和筷子,从而破灭了她在生与来世的希望,加速了她的死亡。在这个小片段中,柳妈和镇上的男人、女人与四婶形成了一个窒息祥林嫂的冷漠沉闷、庸俗无聊的社会氛围,让读者深刻认识到封建时代麻木、愚昧、庸俗、卑微的国民之可悲可怜可叹可恨,他们遭受了封建礼教、宗法观念、封建迷信的毒害而不觉悟,反而自愿做了封建礼教、宗法观念、封建迷信的帮凶。

马尔克斯《礼拜二午睡时刻》中母亲带着女儿离开神父家的小片段,意蕴深刻,值得钻探。母亲先后拒绝神父“从院子的门出去”“等到太阳落山再去吧”的提议与神父的妹妹“我借给你们一把阳伞”的好意,迎着众人的目光坦然“挽着小姑娘的手朝大街走去”。神父已经与母亲有过交锋了,对母亲的为人与性格已有所了解。作为某种宗教权威的代表,神父代表着人世的基本道德准则。神父本来是以普通人对小偷的态度来看待“小偷”的家属的,因而对母亲说“您从来没有想过要把他引上正道吗?”母亲的回答是:“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人。”对于母亲神色自如的回答,神父“感到颇为惊异”。母亲并不认为他的儿子是小偷,没有羞愧和不安,更没有负罪的心情。母亲强调儿子“是一个非常好的人”“我告诉过他不要偷人家的东西吃,他很听我的话”。神父明白母亲话中的意思,她的儿子是个“非常好的人”,即使他做了小偷,在母亲眼中仍然是个好人;既然她的儿子是“非常好的人”,那么,谁杀了他,谁就对他犯了罪,谁就该受到审判。可是,神父也知道,小镇上的人对“小偷”的死漠然处之,没有人去关心已被打死的“小偷”的过去,更没有人想过“小偷”是如何成为小偷的。所以,神父的两次提议,完全是出于对母女俩的关爱和悲悯,毕竟“有人把鼻子贴在纱门上往里瞧”,而且“不光是孩子们在街上,在杏树下面还聚集着一群群的大人”。可是,母亲全然不顾这些,她要与小镇人进行“对话”,她拿着墓地的钥匙,带着女儿,迎着小镇人鄙视的目光走向墓地,她要以坦然祭奠儿子的正当行为告诉小镇人,“我的儿子”是个好人,不是你们所说的“小偷”,你们无权对“小偷”判处死刑,更没有权利对他做出道德判断。母亲坦然“朝大街走去”之举,是对现有社会秩序与传统道德评判的挑战与颠覆,是对高贵尊严与个体生命的清醒认识与坚定维护。正因为如此,母亲的神态自如、坦然坚强令神父羞愧不安,令小镇人慌乱,不仅粉碎了小镇人的安然、麻木、蒙昧的状态,也让读者从中深切感受到母爱和母爱的伟大,体会到维护尊严与尊重生命对于一个人、一个社会的极端重要性。

四、着眼小尾巴钻探深意

文学作品的创作主旨有时候显得比较隐晦,似乎可以作多元化理解。这时候尤其需要火眼金睛拨迷雾,蛛丝马迹识奥秘,对作品主旨进行准确概括,对作品意蕴深入发掘。有些作品带有一个小尾巴,在中心事件结束之后再发一番哲理性的议论,或是作一番类比性的补叙抒怀。这种小尾巴并非可有可无,它其实是对作品主旨的揭示、凸显、强化或拓展。那么,抓住作品的小尾巴作一番仔细钻探,有可能挖掘出作品的深层意蕴、深刻主旨。

《木兰诗》以木兰代父从军为中心事件,用主要篇幅对木兰从军的缘由、准备,奔赴战场途中的心理感受与战地的艰辛生活,立功回朝、自请还乡等相关情节,作了全方位的详尽描述。历来的教学参考资料都将《木兰诗》的主题确定为爱国爱家,认为诗作塑造了木兰从军的辉煌形象,表现木兰热爱国家、深明大义、服从国家大局,热爱家乡、勤劳善良、孝顺父母、不贪恋荣华富贵的品质。其实,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叙写完了,诗作最后补写了一个小尾巴:“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这个小尾巴用的是兔子同跑,难辨雄雌的类比手法,将男女类比成雄兔雌兔,显然是对木兰代父从军之事有感而发。研读这个小尾巴,有助于准确理解诗作的创作主旨,挖掘诗作的深刻意蕴。木兰在前线军情紧急、急需补充兵员的危难时期,在“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的家庭境况下,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这一偶然的机遇使她与铁血男儿们一道不畏严霜冰雪,戍边卫国,奋勇杀敌,这样一个代父从军的偶然经历使她发挥了普通劳动妇女潜在的智慧和卓越的才能。结合全诗内容来理解诗作最后的小尾巴,就能明白,诗作以轻快明朗的刚健笔调刻画出木兰有血有肉、光彩照人的女中豪杰形象,流露出作者对古代妇女的潜在智慧与卓越才能的赞美与讴歌。

第9篇:木兰辞教案范文

经过两个多小时车程,我们到达毛兰村。举目四望,只见四面环山,山清水秀,古称为“福溪”之地。时隐时现的阳光下,偌大的罗家大屋耸立在我们面前。远望,气势恢弘,蔚然壮观;近看,青砖灰瓦,端庄肃穆。罗家大屋原名“元善堂”,始建于清乾隆年间,长110米,宽50米,占地面积5000余平方米,除厅堂、楼道外,有6幢6厅、房间99间、天井12个。大屋为“回”字形走马梯式双层砖木结构。

大屋坐北向南,大门是一座造型别致的拱形石框门,古色古香,高大气派,正中门碑上是“爽气西来”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陈旧的门框上挂着一把锈迹斑驳的老式铜锁,仿佛写满了故事。正厅分前后两进,中间有一个大天井,天井上方两端各有一对悬柱,厅上屏风、神龛都经过精雕细刻,油漆粉画。神龛上方有一个楼阁,阁上有藻井,立体图案工艺精湛。全屋以大门和厅堂为中轴,每层对称建房,房舍纵横并列联排,组合成两组三进院,大天井两侧是厢房,正面是上房,厢房与上房之间是耳房,耳房小于其它房间,耳房紧贴小天井,厢房与耳房之间有走廊相通。大门后设梯上楼,有一米宽木制楼廊环通四周全层,与赣南一带客家围屋的走马楼梯极其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200多年来,厚实的木板楼廊和梯阶被踏得凹凸不平,楼廊上的木栅栏也被磨得油光闪亮。整座房屋设计精巧,建造奇特,匠心独运。

大屋内现存有12幅大寿屏、12幅小寿屏,大的高4米,小的高2米,均以樟木做材料,采用凸雕工艺将各种花鸟、野兽、人物、字迹细凿而成,龙、凤、麒麟等传说中的动物活灵活现,喜鹊含梅、仙鹤望竹、鲤鱼跳龙门更是栩栩如生。每块寿屏上都有一个“寿”字,其中一幅大寿屏内雕刻了60多个不同字体的“寿”,精美绝伦。

罗家大屋最大特点是“外不见木、内不见砖”。这种奇特构造,还有一段来历呢。毛兰村原村主任罗贤平告诉我们,乾隆年间,罗氏祖先仕元公辞去七品官职,弃政从商,以经营茶油为主,发了大财,富甲一方。为了光耀门庭,罗仕元请了当时江南一带手艺最好的泥工和木工师傅来建房。两个师傅在这里比本事,泥工不买木工的账,木工不买泥工的账,因而各做各的,互不谦让,最后形成了这种建筑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