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介绍一种事物说明文范文

介绍一种事物说明文精选(九篇)

介绍一种事物说明文

第1篇:介绍一种事物说明文范文

关键词:说明顺序;目标;梯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120-01

我们根据语文版教材的编排特点,以三个说明文单元的阶梯发展教学实践为依据,围绕说明的科学性与人文性为教学主体,紧抓说明文顺序总目标,以说明顺序的寻找,说明文顺序的作用和说明顺序的实际运用为主要抓点,切实地进行探究,并得到了说明顺序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现就我们教学的能力设置和教学策略做阐述。

1.明辨说明顺序概念

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时间顺序:按照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先后次序来说明事物。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空间存在形式和作者的观察顺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从整体到部分依次介绍说明事物。逻辑顺序:按照事物的不同属性或事物的因果关系来说明事物。正确的顺序能正确地理清文章思路,能帮助读者理解。

文章的行文思路和说明顺序,并不完全是一回事。比如说《善待家园》有的教师以"总-分-总"的逻辑说明顺序,这就混淆了行文顺序与说明顺序,此处应该是分别介绍沿海珊瑚礁招受的人为灾害,山地招受人为灾害和草原招受的认为灾害。说明顺序指某篇、某段、某句具体的说明对象的先后介绍顺序,是针对某一说明对象而言的。行文顺序指作者对整篇文章的材料先后布局,文段先后顺序问题,里面可能参杂着非说明的内容成分,放在具体的说明文里就会有先说明这个对象,后说明那个对象的问题。

2.准确设置梯度目标

总体来说,说明顺序的知识与能力目标主要在于认识常见的说时间、空间、逻辑说明顺序及其各自的具体分支,认识其说明顺序的作用。理清文本中介绍特定事物或事理的条理;能分辨出介绍特定事物或事理具体的说明顺序;理解、分析所采用的说明顺序对说明内容作用;能分析其说明顺序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目标点也是纷杂的,我们必须切中核心点,以其一点来带动整个说明顺序的教学,甚至带动整个说明文的教学。因此我们采用了梯度的能力目标设置,分散侧重以实现分层突破。

采用分年级目标设置与展示,这样更能有效的展现目标"阶梯式"发展。由于刚刚步入说明文的学习,对说明文还没有清晰和准确的认识,因此,七年级的说明顺序学习目标,主要是通过显性说明顺序语词认识其说明的顺序。让学生能捕捉到文本中最为显性的顺序信息和语词,知道是什么顺序;能区分文章的行文思路与说明事物的顺序;掌握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区分方法。

七年级学生对说明顺序有了基本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已经能分辨说明顺序的类型,对时间顺序与空间顺序尤为深刻一些。于是八年级的目标主要侧重于掌握常见的逻辑顺序;能描述说明的顺序;能初步分析其顺序对说明的作用。紧扣"能怎么样",做到"说得出"其说明顺序的作用,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此时将立足能较清楚地分析,分析说明顺序对说明事物的作用和价值,做到"说得好",让自己的分析有理、有据、精炼到位。还能运用一般的说明顺序介绍熟知的事物,达到说明顺序的基本应用能力等。

3.精准执行教学策略

3.1 以"找"为基本策略判定说明顺序。说清楚说明顺序的作用得先理得清顺序,我们在所有说明文的教学中,清理说明顺序时又基本遵循了以下步骤:第一、从准确找出说明的对象入手,从对象与推定作出初步判定。认清事物本身的条理性是我们准确把握文章说明顺序的关键,事物本身的特征决定了作者的认识,也就决定了说明的顺序。第二、看说明了事物或事理的那些方面的内容,使得说明的内容全面地呈现出来,为分析判断说明顺序提供信息依据,如《苏州园林》由写其园林建筑中的地位――总体特征――布局的讲究对称――假山池沼讲究配合――花草树木讲究映衬――近景远景讲究层次――某一个角落注意图画没――门窗的图案美――苏州园林的彩绘,如此一呈现我们就不难看出文章是由总到分,又由整体到局部的逻辑顺序了。第三、再找出顺序的标志性语词作为佐证,如《苏州园林》中的四个"讲究"。第四、最终作出综合判定说明的顺序。

事理说明的顺序找寻又关键在于紧扣说明对象的前后因果联系。事理说明文一般以逻辑顺序为主,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海洋是未来的粮仓等》这些文章在内容上都有因果联系。

3.2 以"恰时机"为宜分析说明顺序的作用。在说明文教学中,各个能力点的教学都有一定的规律,期中选择合适的时机是良好的教学效益的一个前提条件。那说明顺序的切入合适为较适宜呢?再以《苏州园林》为例,是在学生熟悉文本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也就是对说明的对象和各个段落的内容有了基本的摘取和概括的基础上引入才是最便捷有效的。并且此时一气呵成分析此种说明顺序的作用,让学生理解起来就毫不费力了,再延伸一步,让学生来谈其作用也就水到渠成了。

以规范的用语表述说明顺序的作用。具体分析说明顺序一定离不开说明对象和事物的特征,一般都会用上"说明了…… "介绍了……(事物)的……(特性)"。其作用的分析最常用而有效的方法还是比较的方式。如《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文章以介绍针鼹的特征为主,是一个有主到次的顺序,首先是能让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外形特征,再到深入的了解其生活习性,最后较少人感兴趣的繁殖特点,这符合读者的认识规律和阅读兴趣。相反,如果是由次到主,人们就很难有兴趣读下去了。我们的教学常会做这种假设性的比较,这叫"一比就知道"。

3.3 以"近生活"为内容,以"短""浅"为形式 运用说明顺序。说明顺序的运用初中生既常见又感陌生,因为学生的阅历少,接触说明文浅,因此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说得清或说得有条理,能介绍自己熟知的事物或较简单的熟知的事理。口头介绍是最常见、最便捷的,如课堂上的文具介绍,介绍自己的玩具制作等,这些与自身切近的事物、事理,学生顺手拈来,容易说得清楚。这种做法并不新鲜但是简便而高效,长此下去学生的顺序意识就会增强,也将影响有条理地写作。

片段写作是我们常用的办法。如先时间顺序段文训练,再到空间顺序段文训练,再到逻辑顺序的片断训练,一个组合的完整训练后,也就是整个顺明顺序的运用练习。当然说明顺序的运用绝不仅限于此。如一个句子的颠倒比较;与其它文类中的介绍性语言的顺序比较等都是最好的运用训练方法。

综上之法,又是遵循了由"找"到"析"到"说"到"用"顺序,也是学生能力梯度向上发展的规律。

第2篇:介绍一种事物说明文范文

1、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常用这种顺序;

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递进,或概括到具体,或特点到用途,或由整体到局部一一介绍说明,不管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器物等,还是抽象的事理,如思想、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都适用于以逻辑顺序来说明。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介绍一种事物说明文范文

知识目标

1.积累“磬、攒、鳌头、琉璃、藻井、蟠龙、中轴线、金銮殿”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和词义。

2.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了解故宫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

3.了解方位词在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

1.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学以致用,初步学写说明文。

德育目标

故宫博物院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力的集中体现。学习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发扬民族的创造精神,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

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

2.以太和殿为例,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

教学方法

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提醒学生注意方位词的运用。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理清课文说明顺序当不成问题。

图示法。删繁就简,一张醒目的方位示意图便浓缩了全文的说明内容。

延伸拓展法。标新立异,转换立足点口头介绍故宫,内化课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故宫挂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划分结构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重点研讨太和殿相关段落,理清文章局部思路,体会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说话训练,采用与本文不同的顺序口头介绍故宫,训练学生按一定顺序介绍建筑物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多媒体显示“故宫”全景录像

故宫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是中国数千年宫殿建筑艺术的总结性杰作,让我们随着作者去参观故宫,去感受故宫的宏大壮丽和精美绝伦吧!

设计(二)

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今天,让我们顺着作者的指引去参观故宫博物院,去见识它那宏大壮丽的规模与层次井然的布局。

二、检查预习,组织学生以“我所知道的故宫”为话题进行交流,营造学习氛围

1.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故宫的图片和资料。图片交由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全体同学,资料由各位同学朗读或用自己的话介绍。学生提供的资料可能包括故宫的修建经过、规模、作用、地位和与故宫有关的重大史实,介绍这些资料,有助于学生熟悉说明对象,为理解课文作准备。

2.请游览过故宫的同学谈谈见闻和感受,也可展示拍摄的照片,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求知欲。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教师提示需要掌握的词语(多媒体显示):

(3)玲珑:精巧细致。

湛蓝:深蓝。

布局:全面安排。

肃穆:严肃而恭敬。

幽雅:幽静而雅致。

悠扬:形容声音时高时低,和谐动听。

井然有序:形容整齐的样子。

造句略。

2.学生大声读课文两遍,给每个自然段加上序号,注意方位词语的运用。

3.教师要求学生画出参观故宫的路线图,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4.选三位同学口述参观故宫的路线,其余同学补充。

明确:天安门端门午门汉白玉石桥太和门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小广场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

四、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1.明确空间顺序。

(1)师生一同回顾关于说明文的说明顺序的知识。

多媒体显示: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宜采用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写建筑物的结构,离开空间顺序难以让读者看明白。

逻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说明事理用逻辑顺序便于体现事理的内部联系。

(2)提问:本文采用了哪一种说明顺序?

明确:本文是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故宫的,大体上按照游览参观路线沿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介绍的。

(3)学生默读课文,按文章的说明顺序填写下面的故宫示意图。

教师总结: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时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南到北,逐次介绍建筑物。作者沿着参观路线,以天安门为起点,穿端门,进午门,过汉白玉石桥,来到前三殿。依次介绍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三大殿和文华殿、武英殿合称为“前朝”。然后继续向北,简单介绍了位于中轴线上的“内廷”建筑: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以及御花园。最后出顺贞门到神武门而离开故宫,这样写井然有序,条理分明。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理解课文总说、分说相结合的特点。

学生思考,明确:第1、2段是总说,概括介绍故宫的位置、历史、在古建筑中的地位、总体布局和艺术风格。中间(3~15)是分说。根据故宫的特点,以保和殿后面的小广场为界把故宫分为前朝和内廷两部分分别加以说明。前朝主要介绍“前三殿”,先介绍殿前建筑(4),然后依次介绍太和殿(5~8)、中和殿(9)、保和殿(10)。内廷主要介绍“后三宫”,分乾清宫(12)、交泰殿、坤宁宫(13),接着总结介绍后三宫的彩画图案(14)和御花园(15)。最后一段对故宫作总的概括,再次强调其艺术特点。借登临景山俯瞰故宫全景,对上文的具体分说作综合总括,再次突出这个建筑群布局的和谐统一,使读者获得明确、完整的印象。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五、重点分析课文5~8段,体会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多媒体显示太和殿内景。

1.学生齐读5~8段。

2.学生精读5~8段,思考:

(1)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2)作者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3)揣摩文中写“龙”的句子,探究作者这样写的原因。

同桌之间交流,选六位同学回答。

明确:(1)对太和殿,先写使三大殿成为统一整体的台基——台基修建得很高(三层台基高七米),并且设施奇巧(排水管道是一千多个圆雕龙头),这就暗示和渲染了三大殿地位之尊崇;再写太和殿外观气势雄伟(是故宫最大的殿堂),色彩壮丽(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的斗拱、额枋、梁柱,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内部装饰的庄严富丽(金銮宝座、雕龙屏、金柱、藻井、额枋等上面都装饰着多姿多态的龙);最后从它的位置和功用上(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说明它在设计方面的象征意义——过去封建皇帝凭借雄伟的建筑显示威严。使用的说明顺序是由外到内、总说和分说相结合。

(2)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以至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3)文中写龙的句子有:“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写龙,大概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一是说明对象的特征决定的,故宫曾是封建统治的中心,它的建筑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二是龙有象征意义,历朝历代的皇帝把自己神化为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把龙作为自己的化身,龙是皇权的象征。

教师总结:说明文在以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要抓住重点,详略分明,这样才能突出说明事物的特征。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实践中,要学习作者这种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写作特色。平均使用笔力,只能分散读者的注意力。

六、说话训练

要求学生采用与本文不同的顺序口头介绍故宫。

多媒体显示故宫博物院全景图。

教师提示:可以试着以神武门为出发点,沿中轴线前行到午门,介绍沿途的建筑;可以以三大殿为中心分别介绍三大殿前后的建筑;可以以保和殿北面的长方形小广场为中心分别介绍广场以南的建筑——前朝和广场以北乾清门以内的建筑——内廷;可以按不同的功用将故宫里的建筑分成几组逐次介绍。

选四位同学口头介绍,其余同学评价。

七、课堂小结

故宫博物院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值得介绍的东西很多很多(九千多间房屋,九十多万件藏品,九百多万件档案材料),如果全部说明,难免太多太杂,中心不突出。作者抓住中轴线,采用空间说明顺序,运用总——分——总的写法,突出重点,详略分明,使读者对路线、方位、各组建筑物的特点与联系,清晰明了,使文章条理十分清楚。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给我们留下了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八、布置作业

阅读下面这段话,指出其说明顺序,并画出说明这种顺序的有关词语。

陵墓的入口位于最南端,标志是一座三间三楼的石牌坊。在明间的檐下,悬挂着孙中山先生手书“博爱”横匾一方。石坊北就是通往陵门的缓长坡道,汽车可循此直达陵门之前。墓道北端有一倾斜台地,东、西两侧各建面阔三间的硬山卷棚小屋一片,为过去守陵卫士的驻所。正面建陵门,高十五米,宽二十四米,深八米,蓝玻璃单檐歇山顶。屋身用花岗石砌成无梁殿式样,正中拱门楣上镌刻着中山先生手书“天下为公”几个金光大字。

(提示:采用空间顺序介绍陵墓,由南向北,依次介绍了石牌坊、墓道、卷棚小屋、陵门)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一、写作活动设计

1.按照空间顺序向别人介绍你们的学校,要求重点突出,总说分说结合。

2.选择你所在的城市中最有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物,向别人介绍。

3.从你家到学校有几条路,最近的路该如何走?请向同学们介绍,欢迎他们到你家做客。

4.投影显示颐和园游览示意图:

佛香阁是园内的建筑中心,登上佛香阁,放眼远望,你会看到哪些景物,请按照空间顺序作一简明的介绍。

二、收集故宫相关的图片、资料,力求全面详细地了解故宫,以“故宫”为话题,组织一次读书交流会。(图书馆、网络皆可,可以借助多种渠道搜集)

三、开放性探究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在天安门右前方,巍然耸立着一座雄伟壮丽的大厦,这就是人民大会堂。全国各族人民的代表在这里共商国策。

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是首都最宏伟的建筑之一,建筑面积达171800平方米,体积有1596900立方米。一条黄绿相间的琉璃屋檐,把巍峨的大会堂的轮廓从蔚蓝的天空中勾画出来。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

我们在建筑师的陪同下,从天安门广场往西走,参观人民大会堂。老远就看见镶嵌在正门顶上的国徽的闪闪金光。踏上一层楼高的花岗石大台阶,迎面是12根浅灰色的大理石柱。门柱有25米高,柱身要4个人才能合抱过来。柱距采用我国柱廊的传统样式,明间宽,紧邻的两个次间较窄,再往两旁,各4个次间又较窄。这样高大而有力的柱廊,是建筑师们吸收了中外古今门柱造型的优点创造出来的。

迈进金黄色大铜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亭,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建筑师站在这里,指着四周向我们介绍了整个建筑的布局:朝西直入万人大礼堂;往北通宴会厅;向南穿过长长的廊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大楼。整个建筑就是由这三部分组成的。

1.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自然段交待了哪些内容。

2.第二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方式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3.第四自然段哪些词语表明了空间方位的转移?

4.文章介绍了万人大礼堂,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采用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参考答案:

1.交待了大会堂的位置、气势以及在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2.描写,突出了大会堂雄伟庄严、气势宏大的特点。

3.迈进、穿过、到

4.列数字空间顺序

备课资料

一、课文补遗

1.故宫简介

紫禁城是中国明(1368~1644)、清(1644~1911)两朝皇宫。1925年成立故宫博物院,俗称故宫。

故宫始建于明永乐15年(1417),3年后建成,1421年明代正式从南京迁都北京。至今故宫有近600年历史。

故宫坐落于北京城南北中轴线,它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全长8公里,皇家禁苑部分约占1/3。整个建筑以中轴线为中心展开,天安门为其序幕,外朝三大殿形成高潮,景山为其终曲。整体建筑主从分明,跌宕起伏,前呼后应,左右对称,由此形成了宫廷区乃至整个北京城的宏伟气魄和井然秩序。仅在宫廷区范围内,共有殿堂馆舍号称9999间半(现存8000余间),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占地72万平方米。为了建造这座巨大的“城中之城”,明王朝倾全国人力物力,征调能工巧匠10万余名,民夫逾百万,所用建筑材料采自全国各地,真可谓“量中华之物力,给人间之仙阙”,堪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之最。

故宫平面为长方形,其四周由高10米、长约3.4公里的宫廷围括,墙四隅各设造型别致的角楼一座。宫墙四面分别建有宫门,南为午门,北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墙外环绕护城河,河宽52米,长3.8公里,河水清幽,终年不断。

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作,其布局分外朝、内廷两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主体,左右衔连文华、武英两殿。三大殿以北为内廷,内廷又分中、东、西三路,中为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其后是御花园;中路两侧为东、西六宫。东六宫向南是奉先殿、斋宫、南三所,西六宫向南为养心殿。内廷的东有宁寿全宫,西有慈宁、寿安储宫。这种布局,充分体现了古礼所谓“前朝后寝”的格局。前朝为“大内正衙”,后寝即所谓“三宫六院”。

如此恢宏浩繁的建筑群,所以未给人杂乱纷繁、局促拥塞之感,主要因为突出了一条极为明显的中轴线和重点突出、简繁得体的建筑手法。建筑群以太和殿为重中之重,它巍然坐落于前朝的中心位置。这里是皇家政治活动的中心,皇帝继位、大婚、朝会、殿试及命将出征均在此举行,所以它的体量最大,等级最高,充分体现了皇权第一的思想。同在中轴线上的内廷主体建筑如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虽然也是帝、后经常活动和处理政务的主要场所,在一定程度上实用性甚至超过外朝三大殿,但它们毕竟不是重大活动的中心,所以它们的建筑规模、体量和豪华程度明显逊于太和殿,表现出严格的“内外有别”。再以各殿飞檐的垂脊兽为例,太和殿设置10尊,乾清宫设置9尊,交泰殿设置7尊;而中轴线两侧的东西六宫各主要大殿仅设置5尊。由此不难看出,紫禁城内人与人之间复杂的等级关系,即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在这里被明白无误的建筑形式完整地体现出来了。等级是权力的象征,也是皇权赖以维系的基础,这其中政治与礼制的内涵,被我们聪明的古代匠人以简洁明快的物质架构昭示于世人。

故宫以其完美的古代建筑艺术,丰富的文化艺术藏品和厚重的人文精神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

2.故宫主要建筑物简介

前朝

是故宫建筑物的重中之重。对旅游者来说,大体包括从天安门至保和殿一组完整的建筑群,即故宫中轴线建筑的前半部;严格意义上的前朝,应从太和门算起,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武英二殿为两翼。前朝是宫廷举行典礼、朝贺、筵宴的地方,故建筑物以高大、宏阔、豪华为特征,以表现皇家宫殿的至尊至贵以及皇权统治的绝对权威。

太和殿

殿内陈设如当年帝、后临朝状。6根蟠龙金漆柱中央为高约2米的地平台,上设明代金漆雕龙宝座,座后为髹金屏风。殿内金碧辉煌,庄严华贵。明清两代曾有24个皇帝在此登基,宣布“即位诏书”,接受群臣朝贺。

内廷

泛指乾清门以北,延至东西六宫。主要建筑物为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它们是内廷最高等级的建筑群,也是帝、后频繁活动的中心,许多军国大事在这里决断,许多惊世骇俗的事件在这里发生,至今仍有许多文物保存在宫中,见物思古,能给人以无限的幽思与联想。

第4篇:介绍一种事物说明文范文

一、把事物或事理说准确

这是写说明文最重要的一点,如果你不把事物或事理说准确,给人以错误的认识,那就失去了写说明文的意义。要准确说明,就要做到三点:第一,要科学客观。所谓客观,就是指作者要尊重客观事实,对说明的事物不能以个人的好恶来褒贬,必须作符合实际的客观介绍。第二,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标志,如《土地的自述》一文的开头:“我的名字叫土地,我和大气、海洋、各种生物一起组成了这个充满绿色和生机的世界。我拥有宽达二百多亿亩的庞大身躯,无数生灵在我的怀里跳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我就没有美丽的地球。”这段话对什么是土地做了准确的解释说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说抓住事物的特征,对准确说明事物是很重要的。要抓住特征,就要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比较事物,同中求异。第三,说明的语言要准确。所谓语言准确就是既要在用词造句方面精确,合乎语法规律,还要求准确地运用专门术语、概括性词语,更要注意句子内部、句子之间的逻辑性,只有这样才能说明规律,证明事理,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使读者便于领会,不生误解,如《眼睛为什么会近视》一文中对于近视形成原因的描述:“眼睛主要由一个晶状体和一个视网膜组成。如果晶状体太往前凸,外界景物就会落在视网膜前面,人们就看不清外界景物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近视。”由于使用了专门术语,表述语言显得既简明又准确。一般来说,这种语言比较质朴、平实、不夸大、不缩小。

总之,说明文要准确无误地反映客观事物,就要抓住其形状、大小、颜色、气味、结构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点来写。

二、做到条理清楚言之有序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得准确、清楚、明白,必须合理地安排说明的顺序,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序有两层含义:一是要遵循事物自身的规律,有条不紊地进行解说。如《铅笔》一文,就是按照铅笔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样的发展过程来写的。这个顺序是不能颠倒的。再比如我们介绍一座建筑,总要先写外形,然后再写内部结构。二是指整篇文章要有一个顺序。以什么顺序组织材料,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说,主要有以下三种:一种是时间顺序,写某一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常以此为序,如《铅笔》;一种是空间顺序,解释说明建筑物体时常常以此为序;一种是逻辑顺序,说明事理的文章大都以此为序,或由此及彼,或由表及里,说明事物的因果关系以及事物的发展原理。如《眼睛为什么会近视》是按眼睛为什么会近视,近视是怎样形成的,怎样才能有效预防来写的,逻辑层次非常清楚。在写说明文时,可按上述要求,结合写作的具体内容,合理运用说明顺序。唯有条理清楚,才能使读者很快把握说明的内容。

三、根据需要恰当选择说明方法

第5篇:介绍一种事物说明文范文

【关键词】说明文;对象;顺序;方法;语言

说明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是一种常见的文体,也是一种较为重要的文体。它既不像记叙文那样重在记叙、描写和抒情,也不像议论文那样,重在阐明主张,批驳谬论,它更强调科学性、客观性,一般不表示作者的感情倾向。它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是对客观事物的性状、特点、功能和用途等等做科学的说明。那么作为一种独特的文体,同学们怎么样才能把它写好呢?我根据自己日常的教学实践经验积累,把它归纳为“四抓”。

一、抓说明对象

所谓抓对象,就是要抓住说明事物的特征(事物的个性)。事物的特征往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显性特征,如事物的颜色、质地、空间位置、形状、温度等;二是内隐性特征,如事物的成因、原理、变化过程、内部结构、习性、性能、风格等方面。如:《中国石拱桥》在介绍赵州桥时不但介绍了他的地理位置、雄伟的外观,而且还详细的介绍了它的构造原理以及它的历史价值。这样就把赵州桥的特征介绍的比较全面,也使读者对这座古桥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与了解。

可如何才能掌握事物的这些特征呢?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对事物进行仔细的观察,而且还要进行深入的思考与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的掌握事物的特征。

二、抓说明顺序

我们平时做什么事情都要求有条理,当然写说明文也不例外。所谓说明有条理,就是行文线索要清楚、层次要分明。作者要清楚说明具体事物时是按由上到下、由前到后、由内到外还是由主到次的顺序写,不能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这样才能使读者容易了解各部分的相互关系。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主要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在写作说明文时,往往以一种顺序为主,当然在具体运用的时候,有时会出现几种说明顺序交叉使用的现象。如《中国石拱桥》除了按先古后今的时间顺序外,又按先概括后具体、先整体后局部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文章先谈世界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再概括介绍中国石拱桥的总体情况,接着以赵州桥、卢沟桥为实例来说明中国石拱桥在历史上曾取得的辉煌成就,最后总说我国石拱桥有光辉成就的原因,以及社会主义时期石拱桥的发展。这样写既介绍了我国石拱桥的特征又符合了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由此可见我们在考虑运用何种说明顺序时,既要注意客观事物本身的特点,又要遵循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使说明文写的更好。

三、抓说明方法

自古以来,人们做事情总喜欢讲究方法,因为方法得当可以使事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写文章也不例外。在写说明文时,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不仅能把事物说得更清楚明白,便于读者理解,而且它也是衡量说明文写作水平的重要标志。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等。

以《中国石拱桥》为例,比如要说明石拱桥的外形,作者就说“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通过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读者的眼前就能呈现出石拱桥的形状了。再如,要说明赵州桥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就说“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几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通过列数据就很好的证明了它的古老与坚固。再如在写卢沟桥的狮子时,作者写道“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这就通过运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把这些石狮子写的栩栩如生,同时也说明了卢沟桥形式优美这一特点。

从上面的例子可见:要写好说明文,说明方法的得当运用确实很重要,因此我们在写作中要根据要求灵活的运用。

四、抓说明语言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洁、通俗。

语言准确:准确性是说明事物的先决条件,说明文的语言要不得半点的夸张,事物是什么就是什么。说明文语言准确,并非一定得用确数,也可以用约数。比如“大约”“左右”“可能”“估计”,这些词语也同样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比如《中国石拱桥》在写赵州桥的修建年代时就写“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因为赵州桥建造的确切年代已无从知晓,所以作者虽用了“左右”但是更体现出他在尊重事实,给我们的信息也反而更准确。

再如,作者在写道我们石拱桥悠久的历史时说“《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文字中虽用了表示约数的“大约,可能”,但是反而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第6篇:介绍一种事物说明文范文

【关键词】转场;纪录片;味蕾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一经播出就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全片共分为七集,第一集为《自然的馈赠》、第二集为《主食的故事》、第三集为《转化的灵感》、第四集为《时间的味道》、第五集为《厨房的秘密》、第六集为《五味的调和》、第七集为《我们的田野》。此片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继而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的国家,各地的美食各具特色,怎样将各地的美食、菜品、小吃进行展现,是一个难度很大的工作,而如何跨地域、跨民族的展现美食,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在片子当中,没有按照从南到北或者从北到南的划分去介绍食物,也没有按照省份去进行划分,而是按照食物的共性去进行介绍,这样的介绍,有时不免要进行很大的地域跨度,那么如果转场做的不好,会让人觉得乱七八糟,一头雾水。但在这部纪录片当中,精妙的转场是它的一大亮点,现将片中的转场方式总结如下:

一、通过解说

通过解说的的转场方式是转场当中最常用到的一种,这种方式直接,明了。具体到片中:在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当介绍完山西丁村的寿宴过后,片子准备介绍陕北的糜子面做的黄馍馍,这时,画外音解说道:“当丁村的大妈们正忙着为一场寿宴精心制作花馍的时候,黄土高原上的窑洞里,飘来了阵阵面香”通过画外音解说就将丁村的大妈们正在制作花馍的场景转到了黄土高原上绥德汉子老黄蒸黄馍馍的场景,进行了非常自然的衔接。

再如,在第四集《时间的味道》中,当介绍完朝鲜族的金顺姬跟着妈妈学习制作辣白菜的故事后,镜头从右向左慢慢摇,片中画外音这时解说道:“当今顺姬的父母在呼兰河畔忙着腌渍各种蔬菜的同时,在4000公里之外的温润的南国,每当秋风初起,那里的人们也会被另一种时间的味道所吸引。”紧接着下一个镜头是腊肠,屏幕下方出现了香港的字样。这样,片子就会紧接着介绍另一种被时间制作出来的味道——腊味,完成了几千里的跨度,顺畅的衔接了起来。

二、空镜头转场

空镜头是转场方式里经常用到的一种,在《舌尖上的中国》里,也不例外。比如:在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片子介绍完老黄制作黄馍馍的故事后,紧接着便出现了一组小麦的空镜头,金黄的麦子,收割机收割麦子的情景,下一个镜头便是制作馕的特写,这样就很自然的进行到下一种主食的介绍当中了。

再如:在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当片子介绍完在云南大理北部的诺邓山区用诺邓盐制作火腿的故事后,紧接着出现了一组展现自然景观的空镜头,然后出现了湖北-嘉鱼县的字样,故事转入到圣武和茂荣两兄弟采莲藕的故事,空镜头的转场方式使前后两个故事进行了顺畅的衔接。

在第二集《主食的故事》当中,当介绍完嘉兴的肉粽后,画面中出现了一个水稻的画面,这样的一个空镜头过后,紧接着便开始介绍宁波人做年糕的故事。这样,不仅把上下两故事很自然的衔接起来,而且体现了两种食物拥有相同的原材料,但是却能制作出外形、颜色、口感完全不同的食物。

三、相似性转场

相似性转场是转场方式里比较运用巧妙的一种,需要找出转场前后的片子里具有相似性的特点,才能够将前后两者巧妙的连接起来。比如在片子当中,介绍西安的羊肉泡馍和兰州的牛肉拉面时,利用羊肉泡馍和牛肉拉面形式相同的特点——两者都是主食和汤结合在一起的食物。片中介绍到“在西北,主食和汤的完美融合,除了牛羊肉泡馍,还不能漏了兰州牛肉面”,因为这两种食物都是将主食和汤结合在一起的,通过这种相似性,很自然的就进入到兰州牛肉面的介绍当中。从一种食物转到另一种食物,地点也从西安转到兰州。

再如在第二集《主食的故事》当中,片子当中介绍到广东的竹升面,这种面制作的工具是一根很长的竹子,用这根很长的竹子去压面,这种广东的竹升面至今一直沿用这种古老的压面方式。“同样是做面,广东人用毛竹,中原人则用的是擀面杖”紧接着,画面呈现了一位中原的老太太用擀面杖擀面的场景。这上下两个场景用他们具有相似性的制作工具,就从介绍广东人的竹升面很自然的过渡到山西丁村人过寿吃面的场景当中了。

再如,在介绍祁山臊子面的时候,这样介绍到:祁山臊子面的配料有肉臊子、木耳、豆腐、鸡蛋、红萝卜、蒜苗、“祁山臊子面既是饭也是菜,这种饭菜合一的方式在中国人的米食中也随处可见,嘉兴人踏实放心的一天就是从一个个热腾腾的肉粽子开始的”这样,就很自然的开始介绍嘉兴的肉粽。从岐山臊子面到嘉兴肉粽的介绍是因为他们共同的特性——都是饭菜合一的食物。

在第三集《转化的味道》中,当介绍豆腐、豆浆的时候,片中说道:“这些乳白色的浆液令人浮想联翩,在中国北方的辽阔草原上,蒙古族的牧民也被另一种流淌的美味滋养着。”接着,开始介绍蒙古族的奶豆腐。从豆腐、豆浆过渡到奶豆腐,依靠的是它们相似的外形——乳白色的浆液。

四、硬转场

硬转场的转场方式是直接转场,没有过渡。具体到片中体现为通过字幕,转到另一个城市,另一种食物。

在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当介绍完圣武和茂荣两兄弟采莲藕的故事后,镜头直接转向吉林-查干湖,画面下方也出现了吉林-查干湖的字样,片子紧接着将要介绍查干湖的渔民捕捞冰湖下的鱼群的故事。

再如:在第五集《厨房的秘密》中,片子一开始就开始介绍云南-香格里拉的尼西人用黑陶制作煮食物之后,紧接着镜头一甩,画面下方出现了云南-昆明市的字样,直接转入到介绍另一种结构更为复杂的土陶炊具,汽锅鸡.在这两种不同的烹调食物的炊具的介绍当中,采用了硬转场的方法。

五、声音先入

在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当介绍完丁村人吃寿面的场景之后,紧接着画面上出现了一个喇叭的空镜头,伴随的背景音乐是岐山人唱戏的声音,下一个镜头是戏台上唱戏的情景,戏台的上方挂着岐山县人民剧团,画面的下方出现了陕西-岐山县的字样,这样,故事就转入到岐山面的介绍当中。

在第六集《五味的调和》中,阿植鸭脯店当天的最后一批熏鸭出炉,“食客们甚至等不及墙上的熏鸭晾干,而远处,冬节的脚步也如约而至”。伴随着画面缓慢的摇动,传来了咚咚呛呛的锣鼓声,紧接着画面当中呈现了祖祠中大戏开唱的场面。

声音先入的方式,可以先将观者的注意力吸引起来,继而就能够转向另一处,进行顺畅组接。

以上五点是笔者对于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一片中转场的总结,转场是片子的一大亮点,尤其是在纪录片当中,纪录片真实的纪录,通常会显得繁复、凌乱,怎样将片子有序、顺畅地呈现就是后期的一个巨大的问题,恰当的转场不仅能使片子顺畅的衔接,更能使观众的思维跟上片子的节奏,衡量好的转场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准——无痕。《舌尖上的中国》当中,顺畅的转场可谓可圈可点,对纪录片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2]张雅欣.中外纪录片比较[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第7篇:介绍一种事物说明文范文

一、微内容的选择

《介绍家乡景物》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内容。习作目标是:通过仔细观察,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将景物写清楚,表达热爱家乡的感情;有丰富的想象。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是小学生从口头语言转而发展书面语言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认真仔细地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实感人。为此,本次习作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学会仔细观察,并按一定的顺序将家乡的景物写清楚”。学生一听“观察”这个词,想到的就是将眼睛看到的东西写下来。事实上,学生在没有真正学会观察之前,只会“走马观花”,写下来的东西,往往也是前言不搭后语,不知所云。如何面向全体,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呢?这就需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观察的能力,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并启迪学生创新想象,使学生学会观察,养成观察的好习惯。基于三年级学生的学习起点,本微课的设计在于给学生一个明晰的、可行的方法:通过多种感官的配合,借助眼看、耳听、鼻闻、嘴尝、手摸等方式,发现景物的独特之处,抓住景物的特点,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把景物观察细致;同时,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有序介绍景物,把观察到的景物写清楚。

鉴于三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们在设计本微课时,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用学生喜欢的“感官”人物、“慢羊羊村长”和“灰太狼”这几个趣味形象做主人公,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不仅避免了机械式教灌,还寓学于乐,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不知不觉达成了习作目标。

二、微教学的设计

1.学习目标

(1)借助眼睛、耳朵、嘴巴等多种感官,抓住景物的特点,多角度地进行观察,提高细致、有序观察事物的能力。

(2)在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有序介绍景物的过程中,渗透热爱家乡的情感。

(评析:本微课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整体确立学习目标,较好地体现三维整合,引领教学过程的设计更为丰满。)

2.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

播放背景音乐,“嘴巴”“眼睛”“鼻子”“手”“耳朵”五个感官兄弟出场。

【嘴巴】今天,我们的好朋友——灰太狼要来杭州玩,我们该带他去哪儿逛逛呢?

【眼睛】现在是秋天,杭州的桂花开得正闹。我们就去新西湖十景之一的满陇桂雨走一走、看一看吧!那里可是赏桂的最佳地点。

【慢羊羊】嗯,这个主意不错。

【其他感官】好啊,好啊,我们就去那里!

(2)借助感官多角度观察。

①播放背景音乐,展示桂花的图片。

【感官兄弟和灰太狼】哇,桂花可真美呀

②在桂花树前,感官兄弟们议论纷纷。

(评析:学生习作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激情,原因之一是语文教学往往比较单一枯燥,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一本微课设计将儿童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漫画人物与习作内容巧妙链接,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期待,并在接下来的“有顺序地介绍家乡景物”教学环节中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形象、生动、有趣地展开教与学的过程,符合三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学习规律。)

(3)有顺序地介绍景物。

①指导“从远到近”的介绍顺序。(详)

【灰太狼】你们七嘴八舌地东说一句,西说一句,说得我头都晕啦

【慢羊羊】好了,孩子们静一下,你们能不能排好队有顺序地向灰太狼介绍呢?(课件出现字幕,有顺序)

【眼睛】我是老大,先听我说。

【鼻子】不行不行,我先闻到香味的,应该我先说……

【耳朵】大哥说得在理,它看到的东西最多,让它先说吧l

【手】我只有走近了,才摸得到桂花,我最后介绍吧

【嘴巴作哭状】我没尝过,我没什么好介绍的呀l

【慢羊羊】呵呵呵,等我们把桂花做成桂花糕、桂花糖,又香又甜,味道才好呢!

【嘴巴】真的吗?我好想尝一尝。

【慢羊羊】孩子们,刚刚我们来时,老远就看到了大片大片的桂花。那就先从“眼睛”开始,然后是手、耳朵、鼻子、嘴巴一个接一个来介绍吧!

【大家异口同声】好。

【慢羊羊】瞧,你们团结协作,一个一个按顺序来介绍,把桂花的美介绍得多清楚呀!其实像刚才那样,我们先介绍远处看到的,再介绍近处感受到的景物,这样的观察顺序就是“从远到近”!(课件出现字幕:从远到近)

【灰太狼】村长,我和“鼻子”一样,刚来时是先闻到桂花的香味的,我觉得也可以按“从远到近”的顺序先让“鼻子”介绍桂花。

【感官兄弟】灰太狼,你按“从远到近”的顺序,把桂花介绍得又清楚又有条理,下次要请你当导游啦!

【慢羊羊】嗯,灰太狼真厉害。虽然我们平时在观察景物时,“眼睛”看到的东西最多,但是由于景物特点的不同,有时“鼻子…耳朵”反而先感受到,所以也可以让它们先来介绍!

(评析: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介绍景物是本微课教学的重点,此处精心制作了“感官兄弟”争论排序的动画视频,直观形象地展示了如何借助“从远到近”的顺序有条理地把景物介绍清楚,还留给学生思考发现的空间,强化了学生对景物介绍条理性的认识,在情趣盎然中落实了三维目标。)

②拓展“从近到远”等其他介绍顺序。(略)

【嘴巴】村长,村长,我们在观察景物时,有时先在近处观察,然后再从远处眺望,我们也可以“从近到远”来介绍吧!(课件出示字幕:从近到远)

【手】嘴巴弟弟,你真棒!我觉得这个介绍顺序也很不错【

【鼻子】对呀,这样我们和手就可以先介绍了!

【眼睛】哈哈,我也想到了另外一种介绍顺序,如介绍我们杭州的雷峰塔时,也可以按“从上到下”或者“从下到上”的顺序来说呀!(课件出示字幕:“从上到下…从下到上”)

【慢羊羊】呵呵呵,你们真是一群聪明又爱动脑的孩子。

(4)迁移运用学到的习作方法。

第8篇:介绍一种事物说明文范文

【技法导航】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体裁,它通过客观地解说事物的形貌、构造、性质、特征、范围、类别、来源、成因、关系、功用等来阐明事物的内容和形式、本质和规律。它的基本特点是对所说明的对象进行解释。要想解释得条理清楚,就必须安排好文章的结构和顺序。

一、恰当地安排说明文的结构

文章的结构和文章的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结构是由内容决定并为内容服务的。说明文的内容主要是解说事物,那么,它的结构就需要根据事物的有关知识并结合作者的写作思路进行恰当安排。文章的结构安排妥了,才能使说明文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这样也便于读者理解事物,掌握有关知识。

1.采用总分结构来组织安排材料

总分结构,就是先总的说明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基本性质,然后分开说明事物的各个方面的具体特性,有时也可以把这种结构倒过来安排,先分开来说,到最后再总说。如果把前面这两种结构合在一起,那么文章的开头、主体、结尾之间就是“总―分―总”的关系了。说明文常常采用总分结构来组织安排材料。运用总分结构还要特别注意:分说部分是文章的主体,要写得具体,实在,明白,并注意各项分说内容要与总说相照应。

2.运用并列结构分析事物

并列结构,是指先把要说明的事物进行分析,分解,然后分别加以说明。这样,文章的各部分内容、各层意思之间就是并列关系。并列结构也是说明文常用的结构形式。运用并列结构的关键,是对事物进行科学的分析、分解,把属于同一性质的内容归为一类。如凡是属于事物的外部特征的,就都归到外部特征这一类;凡是属于事物的内部性质的,就都归到内部性质这一类,二者不能混淆。

3.用递进结构增强说明的严密性与科学性

递进结构是指文章内容更进一层。递进结构的文章,各部分内容及各层意思之间的关系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递进结构也是在说明文中经常被采用的。递进结构常常和并列结构兼用。两种结构交错运用,既能合理地安排各项内容,又能揭示出事物的内在联系。如:“北京奥运会火炬创意灵感来自‘祥云’图案,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感,其所代表的‘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意象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源于汉代的漆红色在火炬上的运用使之明显区别于往届奥运会火炬的设计,红银对比产生醒目的视觉效果。火炬上下比例均匀分割,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厚重。”这段文字对“祥云”的进一步解释,对纸卷轴深层含义的说明,便使用了递进结构。

二、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说明顺序是文章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采用什么顺序来说明,这主要取决于说明对象的特点。常用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1.时间顺序

时间顺序是按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来说明事物。介绍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说明文常使用这种顺序。一般以时间先后及发展过程为序进行说明,时间顺序适用于说明发展变化比较明显的事物。如介绍动植物的生长、人的生平经历、社会的发展、工程的进展、某一事物的成因、某一产品的制作过程等。下面是对“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介绍:“1985年中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到1996年,11年中,研制出8种型号;1997年9月,又研制并成功发射了‘长征二号丙’改进型运载火箭。”这里用了时间顺序来说明火箭的研制情况。

2.空间顺序

空间顺序是以事物的方位为序说明事物的。说明事物形状和构造的说明文常使用这种顺序。一是按事物的空间位置或构成部分,按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东西南北等顺序,根据情况灵活安排。空间顺序适用于说明静止的事物的形状和构造。如介绍一座建筑物、一处园林、一幅图画、一件工艺品等。下面是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盆的介绍:“奥运圣火盆用于火炬接力城市庆典活动,点燃圣火盆意味着当天火炬接力传递活动的结束和庆典活动的开始。设计采用了‘天圆地方’的理念,以中国青铜器鼎以及祥云图案为设计元素。顶部镂空的56朵祥云象征中国56个民族把祝福带到五大洲;四柱八面象征北京奥运会欢迎四面八方的宾朋;圣火盆高130厘米象征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历时130天;盆体深29厘米象征第29届奥运会;立柱高为112厘米象征奥林匹克运动从1896年到2008年走过了112年。”这段文字就运用了空间顺序来说明圣火盆。

3.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是按照事物关系来安排说明的先后顺序,这样安排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介绍比较复杂的事物和现象,一般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主要到次要的顺序进行说明,有因果关系、主次关系、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一般与特殊的关系等。采用逻辑顺序,要对事物进行合理的分类与划分,把同一性质的归纳为一类,再概括出特点,才能有条不紊地说明。

第9篇:介绍一种事物说明文范文

笔者发现,有15部民国时期中国非马克思主义者编著的经济思想史著作中有关于马克思及其经济学的内容。目前,笔者通过网上搜索看到了其中7部的目录或相关信息,但还未能阅读到其具体内容,故本文仅以赵兰坪的《近代欧洲经济学说》、区克宣的《近代经济思想史纲》、唐庆增的《西洋五大经济学家》、蔡庆宪的《经济思想小史》、黄曦峯的《经济学史大纲》、张毓珊的《经济思想史》、金天锡的《经济思想发展史》和赵迺抟的《欧美经济学史》①为代表,介绍民国时期非马克思主义者②编著的经济思想史著作中的马克思经济学③。

二对马克思及其经济学的介绍

(一)对马克思生平及其著述的介绍

赵兰坪对马克思生平和著述的介绍非常详细,列出了马克思的主要著述19部,并称“马克思之著述极多,几有穷毕生之力,亦难遍诵之感”①。区克宣也介绍了马克思的政治生涯和马克思的8部主要著述②。张毓珊首先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或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并简要介绍了马克思的生平③。赵迺抟也首先指明“空想社会主义与马克思社会主义之区别”,然后,非常详细地介绍了“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小传”,并在“注附”中列出了两人的20部著作④。金天锡称马克思“读书之多,在从来经济学家中要算第一人了”,并很详细地介绍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14部“重要著作”⑤。黄曦峯认为,在马克思之前“固然已有社会主义的理论”,但多半都是从“道德或宗教的立场出发,阐明社会主义的理论”⑥。唐庆增强调,在马克思之前并非没有社会主义者,但科学社会主义完全是由马克思“提倡而成的”⑦。蔡庆宪则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称为“国际革命社会主义”,并说马克思的《资本论》被人“称之为科学社会主义者的圣经”⑧。这些作者在介绍马克思的时候,都将其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以及其他社会主义相区别。

(二)对马克思唯物史观(或经济史观)的介绍

上述8部经济思想史著作对马克思经济学的介绍有一个共同点:都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或称其为经济史观)进行了介绍。赵兰坪指出,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在大段引用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那段名言⑨之后,他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归纳为两个要点,并对其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说明瑏瑠。区克宣也强调,“大凡要理解马克思经济思想的,非懂得他的基础概念的唯物史观不可”,他在引用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6段话之后,着重介绍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要点瑏瑡。赵迺抟在介绍“经济史观之理论”时,先简要勾画了“经济史观的历史”,然后依次以《神圣家族》等8部著作为线索,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经济史观的学说之产生与其发展”①。张毓珊认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并不加评论地介绍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基本矛盾及其最终将被“与新生产方式相适应的财产制度”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②。黄曦峯则指出,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从头到尾都是以他特有的历史观为基础”的,并几乎是逐字逐句地对《〈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相关论述加以解释③。唐庆增认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基础,他的剩余价值、阶级斗争等理论都是以此为其哲学基础④。金天锡也强调,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⑤。蔡庆宪则指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都是其“国际革命社会主义的重要根据”⑥。

(三)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介绍

赵兰坪强调,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说之柱石”,而剩余价值论又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故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说明⑦。区克宣指出,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都没有完全摆脱重商主义的观念,因而其劳动价值论是不彻底的,而他们无法解决的问题,马克思都“通通解决了”,并具体说明马克思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⑧。黄曦峯认为,“欲理解马克思的经济论,有先研究他的劳动价值说的必要”,并特别强调了正确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6个要点⑨。唐庆增首先指出了马克思对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区分,进而介绍了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观点,然后又举了一个简单例子来说明剩余价值概念瑏瑠。赵迺抟对剩余价值论的介绍尤其详细,并运用很多公式和图示瑏瑡。金天锡对剩余价值论的介绍也非常详细,他引用了《资本论》中的大量原话和例子,以说明劳动力的价值、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和剩余价值的产生等问题瑏瑢。

(四)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和危机理论的介绍

赵兰坪认为,要说明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矛盾”,就必须理解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因而其非常详细地介绍了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及其图式①。马克思的危机理论当时被称为“恐慌论”或“崩坏说”。唐庆增指出,资本家为追逐剩余价值而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最终导致生产过剩②。黄曦峯称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组织之必然崩坏说”是“以《资本论》为代表的”“马克思经济学说的结论”③。金天锡则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以及这一矛盾与经济危机之间的关系④。

三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解

(一)对马克思唯物史观(或经济史观)的理解

赵兰坪强调,“马克思之社会革命”是指“社会状态之变化,经济组织之改造,即由旧社会进而为生产力更高之新社会”,并引用了《资本论》第1卷第1版序言中的话加以佐证⑤。区克宣认为,“社会的智识状态,政治的生活过程,都是社会物质关系的反映,由生产工具、生产力、生产方法、生产关系相互运用,而成为社会的诸现象,这就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根本思想”⑥。黄曦峯为了防止人们对唯物史观产生误解———认为唯物史观是用来解释所有“历史”事件的,还举了一个例子加以说明⑦。唐庆增也特别强调,马克思的“经济史观”与历史学派施穆勒提倡研究的“经济史”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⑧。金天锡则认为,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也是一种进化思想,但与达尔文的进化论不同”。⑨赵迺抟将当时人们对经济史观的批评归纳为四个方面并逐一加以评论。他表示,如果经济史观是“正确而真实”的,则“其结论如何”就是“无关紧要”的;即使马克思的经济学说都是错误的,其经济史观学说也不会“因此而被”瑏瑠。

(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理解

在介绍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时,赵兰坪认为,应当从“劳动力之研究”开始,并严格区分了劳动力的价值与使用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①。张毓珊则强调,“马克思并不斥责资本家之贪求无厌”,而是“运用经济学原理,证明此种现象,为必然和不可避免的结果”②。黄曦峯指出,马克思所说的价值“无论何时都是指应该作为市场价格之中心点的价值”,虽然在现实中商品的市场价格与价值往往是不一致的,但它实际上是围绕价值这个中心在运动,就像钟摆总是左右摆动,从来“没有静止于中心点的时候”一样③。金天锡认为,马克思的价值论是从李嘉图的价值论发展起来的,并正确地归纳了二者之间的三点不同之处④。

(三)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和危机理论的理解

赵兰坪指出,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是“以纯粹资本主义之社会为对象”,而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是“非纯粹资本主义之社会”,但这并不是马克思“不顾事实”“凭空”想出来的,而是因为马克思既然“以实行资本主义之社会,为其研究之对象”,就“不得不作”这种“抽象”⑤。四对马克思及其经济学的评价张毓珊强调,“在经济思想家之中,其姓氏能为全世界各国一般人所知道的,惟马克思一人而已”⑥。唐庆增却谈了他的三点“感想”,认为马克思的学说“多缺乏实证”;他的预测也“多失败”⑦。他的三点所谓“感想”现在看来也早已不攻自破。赵迺抟在介绍完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之后,将其“特点”归纳为四个方面:①“颇能把握时代”;②强调社会制度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了自然哲学的权威”;③“用社会的观点来解释经济问题”;④“着重于分配问题的公平”。关于马克思经济学的“缺点”,他也归纳为四点,实际上都是针对劳动价值论的。唐庆增认为,马克思的错误在于对劳动这一要素的“重视”“过甚”,因而“其价值论之不完全也”⑧。金天锡表示,自己“是赞成唯物论的”,只是“并不全然否认人类的精神作用”,但对辩证法却持完全的否定态度。与众不同的是,他对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却基本上持肯定态度①。蔡庆宪则对于社会主义者对西方主流经济学说所产生的影响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并将这种影响分为“直接的”和“反动的”两个方面(从其实际内容看,所谓“反动的影响”可理解为“派生的”———引者注)。②赵兰坪、区克宣和黄曦峯三人在介绍马克思及其经济学说时,基本上没有加任何评价。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