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社区管理中的网络参与案例分析

社区管理中的网络参与案例分析

一、实践与探索:网络参与的个案分析

(一)个案概况

X社区位于上海东北部,于2003年经上海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行政面积为9.45平方公里,下辖成建制居委会7个,常住人口3万多人,流动人员1万余人。该社区的居民以受教育程度高、收入高、民主意识强、维权意识强的中青年上班族、白领以及新兴社会阶层等群体为主,其中,21—60岁的人口占71.5%,高中及中专以上学历人口占79.1%。这些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方式,主要借助于小区业主网络论坛表达意见诉求,社区18个小区业主论坛,平均日在线人数超过3000人次,累计发帖近60万帖,从最初的仅服务于居民购房、业主装修等简单交流平台,发展到后来作为社区居民重要的“网络生活空间”,内容涉及社区生活各方面,并形成“线上”与“线下”快速互动。网络参与对社区治理影响愈加突出,在这个背景下,如何加强对社区居民网络参与的引导管理,将零星地、自发地的参与转变为有组织地、自觉地参与,成为基层创新社会管理一项新的重要课题。2008年以来,X社区探索网络参与社区治理,这种模式是一种全新的互联网舆论宣传工作模式,接受培训后的居委干部,在业主论坛以居委会的名义注册并担任论坛版主,与原有业主版主共同管理小区业主论坛,从而主动将居委会的工作拓展进入社区网络平台;原有自发形成的业主版主也通过居委干部版主,架起了业主网民与居委会之间沟通互动的桥梁,从而让包括版主在内的更多业主网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

为确保网络参与社区治理模式顺利推进,X社区从体制上构建三级组织架构,一是在社区(街道)层面,建立由社区(街道)党工委分管副书记任组长的社区网络党建工作指导小组,通过社区网络党建推动网络参与社区治理。二是成立由党工委副书记、街道综治、市政分管领导、街道科室负责人、区政府驻地的派出机构负责人、居委会负责人等组成的社区网络舆情分析和研判联席会议,负责应对网络重大、焦点舆情,提出对策措施。三是社区(街道)相关科室和辖区内所院办、学校等在论坛中设立了服务版块或注册实名用户(形式不再局限于充当版主),其中,包括党员服务中心、派出所、地区工会、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等基层服务部门将工作拓展到网络业主论坛中。各主体根据网络舆情事件的性质,各自承担“网上”回应和“网下”落实措施工作。这样,为社区居民通过网络有序参与社区治理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路径创新

与以往政府网站建设、党政领导网上信箱和网上博客等网络活动不同,X社区网络参与社区治理模式是一种基层政府管理部门主动融入社区居民广泛使用的网站、主动通过网络引导社区居民的行为,换言之,在时间上先有网络论坛,后有基层政府的融入行为。一是在方式上以基层组织作为首要主体,形成了论坛的“双版主”。即除了原来论坛中的版主以外,另一个版主就是居委会版主。传统“串百家门”的交流方式越来越受到限制,社区(街道)指导居委会以业主论坛为平台,与居民进行交流,更易被居民接受。在居委会版主运作取得成功后,社区相关职能部门逐渐进入论坛,形成基层政府与居民之间融洽的关系。二是在角色上以普通论坛用户身份参与网络活动。社区在进入业主论坛的过程中,改变以往政府强势介入网络的方式,充分遵循论坛发展规律和特点,以一种平等一致的网民身份成为论坛用户。三是“网上”、“网下”联动,以服务树威信引导居民的公共行为。居委会需要在论坛中发挥与原业主版主所不同的作用,包括提供业主版主不能提供的各类生活信息、社会服务,协调生活中的矛盾纠纷等等,用无微不至的服务树立威信、凝聚居民;引导原业主版主及用户参与到小区事务中,实现双向进入。

(三)注重实效

网络参与社区治理模式是通过网络加强社会管理的一项全新尝试,同时也为社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是形成了良好的自治秩序。在对“网上”焦点议题分析的基础上,居委会将涉及社区治理难题转化为社区治理公共议题,通过“网下”召开评议会、协调会等组织力量开展协调工作,有效化解难题的同时提升了居民自治水平。在这一过程中,居委会、基层政府在引导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居民能以更加合作的方式,参与到社区共治中来。二是营造了良好的社区舆论氛围。特别是面对一些社区治理问题时,舆论不再简单地将矛头对准基层政府,论坛中的意见领袖和比较有威信的论坛用户都会以客观和积极的态度发表不同的意见,从而使论坛活动向更理性化的方向发展。

二、借鉴与思考:网络参与的有益启示

上海X社区运用网络平台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探索,为网络时代城市社区治理模式提供诸多借鉴之处。

第一,转变理念,把握城市社区治理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认为:“未来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核心是网络,谁控制了网络,控制了网上资源,谁就是未来世界的主人。”④据中国互联网络信心中心(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月,中国互联网规模位居世界第一,网民数量达到5.6亿,其中城市居民网民数量4亿。网络社会的发展带动城市社区居民的日益广泛参与社区治理是发展趋势,自上而下的治理方式已经很难满足中国现代社会。按照这一趋势,对于社区治理者而言,首先要解决的是理念问题,要从“被动应对”转为“主动建设”,真正认识到网络不仅仅是一种媒介,更是一个重要的话语平台、一种社会管理的手段,将其真正视为社区居民舆情、居民利益诉求的集散地,积极参与其间,将互联网当成社区治理的新平台,从而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形成符合网络时代特点的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模式。此外,还要改变以往的政府强势介入网络的方式,充分遵循网络发展规律的特点,要学会用网络语言加强政府与社区居民的对话,为及时捕捉社区舆情动态、了解居民诉求提供有效途径。

第二,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网上管理与网下管理的有机结合。网络世界虽然是一个虚拟世界,但通过网络平台管理的社区却真实存在。通过网络平台汇集的社区公共事务需要在现实中加以解决,这也是促进网络时代社区治理不断完善和发展、增强社区共同体凝聚力的关键所在。社区管理者用鼠标和键盘走进虚拟社区,必须要以实际生活中不断解决居民自治面临的共同难题来支撑自己在网络上的工作,才能形成社区治理的合力,推动社区的建设和发展。“虚拟”网上居民反映社区发展中问题和“现实”网下基层服务部门联动解决问题的互动的过程,也是促进基层政府不断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的过程,有利于服务型政府建设,从而在网络平台的互动中形成科学决策、为民办事的强大合力。

第三,培养社区意识,为和谐社区建设提供新的动力。社区意识是衡量社区发育程度的最重要指标,也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精神支撑。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社区意识就是居民对自己所在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当前在一个日益强调个体利益、个体权利和私人空间的社会中,社区意识的培育变得越来越困难,这同时也是城市社区治理中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对一个传统地缘关系、邻里关系逐渐弱化的社区而言,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很难找到一个稳定的居民共同交往平台,换句话说,现在的社区不同于以往的“熟人社会”。由于网络的超时空性、互动和信息功能,它能比较轻易把不同的人都吸引到一起,进行围观或交往。这种社区论坛与现实生活中的社区相对应,论坛中的信息或话题也多与他们生活的社区相关。这构筑了网络论坛和现实生活的天然连接,尽管这种方式有别于传统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保留了一定的隐密性,但也突破了原先完全陌生化的状况。它可以引导居民从“熟人共同体”向“情感共同体”和“自治共同体”依次递进发展,实现从陌生人到熟人、从熟人到家人、从家人到主人的转变过程。这恰如亨利•泰弗尔、约翰•特纳等西方著名心理学家所提出的社会认同理论,强调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对自己的群体产生认同,并产生内群体偏好。⑤实际上,这种内群体偏好主要体现在居民对社区愈来愈强烈的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使居民更加积极的投身到社区治理,为和谐社区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四,引导居民参与,将培育现代公民意识贯穿城市社区治理全程。现代公民是以关心公共事务、参与公益事业、承担社会责任为基本标志,没有现代公民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居民自组织参与,社区也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公民共同体”。在人们的印象中,社区的概念大多还是指房屋、安全、卫生、绿化以及必要的水、电、气供应等生活设施的完备和管理上,这些都是看得见的“物化”的东西。实际上还有民主意识、法治意识、公民道德等精神产品的“生产”也需要在社区内完成。在互联网这样一个充分开放、平等表达的平台,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展现各自的智慧,在此过程中,居民的公民意识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培育。在充分肯定居民通过网络参与社区治理的前提下,我们也应该清晰地认识到,有序和高质量的公民参与是需要引导和管理的,只有这样,才能为有序的公民参与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社区治理参与中,居民才会受到成为现代公民的教育和训练,从而逐渐培育出现代公民的权利意识。

可以说,城市社区居民基于网络参与社区治理,为网络时代社区治理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源泉;而实践同时也告诉我们,要善于在具体运作层面进行多维度的建设,着力形成网络参与社区治理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从而更好地促进社区建设的和谐与稳定。

作者:李潇 王道勇 单位:中共上海杨浦区委党校 复旦大学社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