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10篇)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10篇)

第一篇: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实践思考

摘要: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同学们的成绩出现了两极分化的严重问题。如何运用分层教学使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成为了老师极度关注的焦点。分层教学其实是一种教学模式,核心是因材施教。本文从分层教学实践角度思考,分别阐述了分层教学的原则和有效实施途径。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有效实施

教育事业创新与进步是体现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而教学又是教育的关键的环节。因此,在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分层教学这一手段才能够使每个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和提高。尤其是针对本身比较乏味的初中数学科目来说,如果在教学当中结合分层教学模式,则更能让每个学生得到进步与发展。

1.适当的学生分层

首先,老师可以将数学基础知识较好,学习能力也较强的学生分为甲层,这层学生比较活跃,思维能力也较强,并且学习成绩大多数能达到85分以上(按百分制计算),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去;

其次,老师将数学基础一般,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分为乙层,这层学生能参与到教学中,但是对学习的积极性一般,思维速度勉强跟上老师,学习成绩大多数能达到70分以上;

最后,老师将数学基础知识较差,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分为丙层。这层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是厌恶学习,思维跟不上老师的步伐,成绩很少能达到60分。

这三个层次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要时刻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分时段适时调整学生所在的层次。同时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较高要求。针对甲层的学生,老师可以采取竞赛的方式,如鼓励学生参加奥林匹克竞赛等,让甲层的学生不断突破自己,不断的进步;针对乙层的学生老师应该培养他们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使其更积极主动学习,可以在甲层学生中为他们树立一个榜样,使得乙层学生尽量向甲层进步;针对丙层学生,老师应该经常给予鼓励,培养这层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其主动弥补自己不足,不断向乙层进步;这样分层次的教学能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提高。

2.多变的教学分层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适当的教学指导,以便让每个学生得到进步。

首先:在课堂设计方面,课本基础知识要面向全体学生,甲层次学生要求全部理解、掌握并且能举一反三,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基本问题,乙层次同学要全部理解、掌握并且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例题类似的基本问题,丙层次同学要掌握基本概念,要会做基本的练习题;

其次: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进行不同问题提问。比如在教学初中数学平行四边形几何问题中,要求丙层次的同学能准确回答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特征,乙层次的同学能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简单的几何证明,甲层次的同学能理清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菱形等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四边形的综合证明。这样才能让各个层次的同学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多种形式的作业批改和课外辅导

首先,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也要分层进行安排作业,如难度系数不同的两组作业,要求甲层的学生要全部完成,并且准确率要高;乙层的学生要完成难度系数较低的那组作业,并且对难度较高的作业去思考,尽量去完成;丙层的学生则必须完成难度系数较低的那组作业,并结合课本的基础知识了解各个题目运用了哪个知识点。

其次,老师在批改作业时也要采取多形式的批改方式,同学的作业安排已经分层,所以在批改作业时,老师也应该按不同的批改标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针对各个层次的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可以用以下三种形式进行批改,一是学生的准确率为90%以上的分为优秀,二是准确率为70%以上的分为达标,三是准确率70%以下的为不达标。同时老师批改作业在卷面上不要出现分数,只写优秀、达标、不达标的字样。这样既可以让学习好的学生不骄傲,也可以让成绩不太好的学生继续努力。

最后,学生课外辅导也会因为学生的学习程度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形式。针对甲层的学生,建议家长可以为学生报一些一对一的课外辅导班,因为甲层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强,需要专业的老师出一些难度比较大的题目,使学生不断突破自己,挑战自己;乙层的学习基础不错,但在学习能力,主动性方面比甲层学生略差点,建议家长可以为学生训练一些提高型的练习题,使其不断提高;乙层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都较差,在进行课外辅导时注重基础知识的运用。

4.灵活机智的教学评价分层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根据学生所处的层次进行机智的评价,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心理方面得到满足,同学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也得到提高。

首先:由于甲层次同学基础好、能力高,教师应该采取竞争性方法对其指导,并严格要求他们,让其不断挑战自我,大幅度提高;

其次:乙层次的同学基础和学习能力一般,教师应该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并对他们指明努力的方向,采取激励性的方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其稳步提高;

最后:对丙层次的学生应多鼓励,多表扬,多肯定,适当减少作业难度,降低评价标准,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的自信,使其逐步提高。

例如初二数学一次函数这一章节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一次函数的相关的概念、图像、性质,以及运用函数图像解决实际的问题。针对甲层次的学生,要注重学习这一章节的思想,如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并要求做一些能力提高的题目,采用竞技方式严格要求他们完成任务;针对乙层次的学生,要求掌握课本的全部基本知识,并鼓励做一些提高的题目,指出这一章节的难点,引导着学习;而对丙层次的学生,在他们学习一次函数概念、性质等基础知识时就采取鼓励的方式,培养他们学会这章的知识的信心,使其逐步提高,完成教学目标。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在分层教学中遵循水平相近原则、隐蔽性原则、积极鼓励性原则。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拥有更明确的学习目的、更强的学习主动性、更浓的学习兴趣及其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够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得到全面的提高与发展。从而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左达超.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解析[J].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2016,23(2):48.

[2]于丹.职业院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应用分析[J].科技展望,2015,(15):188-188.

作者:龚钊 单位:重庆市云阳县第二初级中学

第二篇: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认识思考

【摘要】初中数学的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初级阶段,通过初中数学课程的的学习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得到发展。但是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老师在台上付出的努力并没有什么效果,因为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可能学得比较好,而那些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完全没用脑思考。老师们也已经习以为常,懒得再花心思向同学们灌输各种公式以及解决问题的简便方法,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老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吃力。初中数学的课程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比如逻辑性强、内容单调,正是由于这些特点让学生对数学课程产生厌烦的情绪,从而降低了教学效率。教学策略的转变是初中数学课堂必须要做的事,通过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改变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此来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本文通过分析现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对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应对策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前言

初中数学的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老师比较头疼的事情,无论老师付出多少心血,很多学生还是听不懂。初中学生整体来说脑力还处于发展的阶段,思维能力没有那么复杂,而数学课程又具备抽象性的特点,导致他们学习起来特别困难。老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又没有比较有效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没有什么帮助,最终导致初中数学课堂气氛呆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自然而然学习效率也很低了。那么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是指的什么呢?所谓有效就是在有限时间内做成功的事情,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老师在课堂时间内,改变教学策略,最终达到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有效性对数学课程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一、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现实意义

提高教学质量是实现教学目标最重要的手段。目前,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初中学校的数学成绩普遍偏低,数学课堂的教学没有效率,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一定的阻碍作用,通常老师辛苦的努力,运用新的教学方法都没有什么效果,初中数学教学目标一直实现不了,对于这种情况,老师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这种现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必须要遵循数学教学活动的规律,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另外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老师要充分利用时间进行教学,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1.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悬殊

班级的教学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而不是针对于某个人或者部分学生,同一个班级里面,不同学生之间会有学习能力的差异,所以初中数学的教学在同一个班级不可能满足全部学生的学习要求,对于课堂有效性来说,能够满足班上大部分学生就已经很不错了。其实在同一节课堂上,同一个老师讲课,学生们学习的效果是有一定差别的,部分学生能够快速的理解老师的教学内容,掌握老师所讲的学习方法,另一部分学生则做不到这么顺利,这是影响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原因之一。我们就以课上老师提出的问题为例子,反应快的学生可能在几分钟之内就能够解题,而另外一部分学生则要花成倍的时间,两者时间上的差异对老师教学内容的进展有很大的阻碍作用,从而降低了课堂的有效性。

2.受到课堂教学密度的影响

对于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很多老师都会发现课堂时间严重不够,但是时间的长短并不是影响课堂有效性的原因,最重要的是把有限的时间充分运用起来。所谓课堂教学密度是指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一节课的时间的比,合理运用课堂的时间越多,教学密度就越大,所以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活动中就得更多的利用时间。对于初中数学的课堂中很多老师都没有真正的利用好教学时间,经常把时间浪费到板书或者批评学生上面,最终导致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不了教学任务,造成学习效率的下降。

三、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途径及方法

1.提倡探究式学习

初中数学的教学具备很多其他科目不具有的特点,并且解题的方法也是多样的,在学生课程的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真正的了解问题的本质,才能做到从不同的方向去解题,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数学中的探究式学习要求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探讨,最后得出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才是学好数学的关键之处。

2.重视课堂的互动

课堂能够促进老师与学生的交流,能够让师生共同发展和进步,所以重视课堂的互动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才是课堂的主体,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性,导致学生在课堂上都是被动的学习。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正好可以改变这一现象,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让老师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找出他们做得不好的地方进行纠正和指导。

3.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任务

想要成功的做某件事,必须要确立一个目标。初中数学的教学也是一样的,只有树立了坚定的课堂教学目标,老师才能更好的开展教学,才能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得到提高。另外老师对教学任务的把握也很重要,让数学知识在课堂有效的时间内更好的传授给学生。

四、结语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只有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所以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应该主要围绕学生和生活来进行,在对他们进行课本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另外通过把数学与生活相结合,探索出更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吴燕萍,高飞.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电大理工,2014年01期

[2]汤久妹.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有效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数学,2012年06期

作者:王海燕 单位:宝应县夏集镇中心初级中学

第三篇: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应用分析

摘要:当前在我国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越来越广泛。应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还可以强化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本文重点阐述了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教学应用分析;

所谓问题导学法,就是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创设的一种教学情境,通过设置合理的数学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帮助学生更清晰明确地掌握数学中的难点知识和重点知识。在数学教学中应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1.对于所设计的导学问题应前呼后应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应尽量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所设计的问题只有与生活实际情况比较相近,学生在分析和理解问题的时候,才会相对比较简单容易一些,还能充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教师在课堂中设置问题的时候,利用日常生活的一些常见问题转变成数学问题,在学生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以后,引导学生自主讨论探索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讨论、总结出的数学规律,并将其数学规律应用到问题解决过程中。从而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候,可以很容易地解决处理这些数学问题[1]。

例如:在学习两个数之和与两个数之差相乘的时候,可以引入这样一道题目:晓晓家的后花园有一块长方形的草地,她想对这块长方形草地进行改造,如果将长缩短3米,将宽度延长到4米,那么这块草地的面积是多少呢?教师在列出这个题目以后,根据题目与实际生活问题相结合。可以向学生提出:怎样计算改变以后草地的面积呢?然后让学生进行思考并独立分析这个问题,如果想要计算改变以后的面积,是不是应该先要知道改变以后的长和宽各是多少,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两个数之和和两个数之差的公式,然后对所引出的公式进行总结,最后在引导学生将总结的计算公式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2]。

一般情况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许多教师虽然引导学生已解决了问题,但是所总结出来的公式或规律很容易忽略再次遇到问题的时候如何应用所总结的公式或规律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一定要保证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能够前呼后应,从而真正体现数学的完整性。

2.问题导学法需要对导学更重视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法进行教学,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导学。所谓导学,就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进行指引的一种方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性学习就是指引他们如何学习数学知识。然而对于所设计的问题都是为以后在学习知识的时候提前做好铺垫。

一般情况下,提出问题的时间比较短,但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时候,容易花费很多时间,这就足以说明导学非常重要。问题导学法就是通过设置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其中的问题分析和引导就是学生主要学习的内容,所以教师应该把教学内容都集中在这一块。学生对于这个问题如果分析并解决以后,说明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已经很好地掌握了,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只是设置了问题,并没有对学生进行引导性学习,学生就很难掌握这些数学知识。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在接受知识能力过程作为教学重点内容,并根据数学教材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结合实际情况并加以处理。

3.设计高效性的导学问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所设计的问题是否对数学学习有帮助,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影响着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应认真思考。只有设计出比较高效的问题,才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研究相关问题。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如何才能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与教学内容没有多大关系的内容可以直接忽略[3]。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讲解圆面积公式的时候,教师不需要讲解更多有关公式的起源和公式是如何形成的,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听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而是应该将重点教学内容放在如何利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以下几个问题:圆心与圆的边距有怎样的特点;怎样在计算中应用圆的公式等,这样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4.结语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己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独立分析并解决,还大大增强了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学生在思考和解决教师在课堂中所设置的问题,就能够掌握更多数学知识及积累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朱琴.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2):203-204.

[2]蒋宏.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3,(28):116.

[3]谢娟.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5,(39):63.

作者:姚玲 单位:南京市人民中学

第四篇:初中数学培养学生主动提问有效途径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强调启发式教育,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参与课堂,才能更好地理解初中数学知识.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与自己进行充分互动,鼓励学生主动提问,有效提问.本文以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为突破口,对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的培养提几点看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主动提问;有效途径

一、改变学生的主观想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改变课堂上只有老师一人在说话的授课模式,创造良好的氛围,让老师和学生能够像朋友一样和谐相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交流各自的观点,改变严谨拘束的教学模式,通过减小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构建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老师认真处理每个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们无论对与错都敢于说自己观点,最后互相交流,做到以理服人.给学生们充分的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时间.比如学习《数轴》这一课程中,老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考虑数轴的性质,并自己实践画出数轴,让学生充分理解并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

二、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想敢问

在教学中,由于教师的师道尊严,而使得课堂教学中学生受到拘束,使得学生不敢提问.

首先,教师要与学生角色平等,“亲其师,信其道”,只有教师与学生有着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在课堂上才会有良好的表现.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着和学生做朋友,相互信任.在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以饱满的热情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要以真诚的微笑去面对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深刻地感受到教师的厚爱和关注.在生活上,教师要主动关心学生,爱护学生,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采取不一样的交往方式.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角色距离,建立朋友式新型师生关系.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的提问要循循善诱,要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就算是很简单,也要耐心地去解答,就算出现错误的提问,也不能简单粗暴地指责、批评学生.要更加耐心细致地指出错误,分析错误,讲解讲透内容,采用肯定的态度,激励的语言解答学生的质疑,循序渐进地与学生交友,将疑惑解释清楚.

面对不爱提问的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提问,善待他们的提问,从而让学生主动提问.如果学生体验到提问的乐趣,就会加倍去追求更多的知识,进而体验更大的乐趣.在一次次提问中使学生不再畏惧错误.学生一但具有这样的意识,就会消除自卑、紧张的心理,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三、创建亲身实践的教学课程,引导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

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加充分了解教学课程,老师可以让学生亲身实践,在自身的实践中找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比如说在学习苏教版数学教学初三的《统计的简单应用》的课程中,第八章的主题课程是中学生的视力情况调查,那么这节课程中老师就可以把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到各个商场或者眼睛专卖店进行调查并做好记录.然后回到课堂上老师带领各组同学进行归纳总结,其步骤如图1所示:从学生的实践中一步一步地引导出学生们所学的知识点,和学生互相讨论总结出这种做法的缺点和不足.在轻松的课堂环境中让学生们充分掌握所有的知识.

四、创建“四个一”的学习课堂模式,引导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

在新课标新课程的指导下,创建一切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学习的前提下,把一节课程的45分钟完全分解.“四个一”的学习模式就是简单地把课堂的四十五分钟划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把课堂的前十分钟作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了解时间,看一下自己在没有老师的讲解下能吸收接纳多少新的知识,对课本上不理解的地方进行勾划,对新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第二部分二十分钟,是老师对新的知识进行讲解,与学生产生互动的过程,学生对自己预习和老师讲解的知识中不理解和不懂的地方进行交流,探讨自己的观点,老师作出细心的解答.第三部分十分钟,是老师进行最后的总结和拓展训练的过程,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第四份部分五分钟,就是学生自己的作业和老师讲课内容的巩固的过程.“四个一”的学习模式对于学生自己培养创新能力和主动提问的能力作用极大.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主动进行提问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教学的方式与模式的创新,多鼓励学生主动提问,让学生享受提问的过程与解决问题的乐趣,从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徐华.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4(33)

[2]陈晓岚.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04)

[3]李军.有效提问成就精彩———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实践与研究[J].学周刊,2012(14)

作者:曹莉莉 单位:江苏省扬州树人学校

第五篇:初中数学课件设计与应用研究

摘要:在当前的教学中,课件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它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易于理解.教师可以借助课件使讲课变得更加清晰明朗,学生学起来也更加轻松自如.课件是多媒体技术进入教学领域后诞生的产物,凝聚了教育工作者大量的心血.初中的数学教学中,对于课件的使用也非常频繁.那么到底该如何科学地设计我们上课所要使用的课件,才能收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又存在哪些我们需要注意的地方.本文以此为出发点,进行一定的论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件;设计;应用

一节高质量的、现代化的初中数学课离不开课件的使用,为了追求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首先要保证所使用的课件的质量要过硬,以此课件为基础的数学课才能井然有序,内容充实.教师最好能够自己设计、制作课件,不要为了图省时省力而到网上下载或者借用同事的课件.因为每个班上的学生都是不一样的,他们的需求也是不同的,课件也要有针对性,要对自己班上的学生有所帮助.而且教师自己制作的课件,在使用的时候也更加得心应手,因为教师可以将自己的很多想法在制作的时候融入其中.

一、对于课件的认识

为了让教师更好地使用课件,进而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先应该明确课件的含义.很多教师对于课件的理解不够全面,单纯地将它当做一种教学的工具,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就比较刻板,没有什么创新,所发挥出来的作用也是很有限的.课件除了是一种教学工具之外,它本身已经成为现代教学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很大一部分的教学内容就是课件,教师和学生都很依赖它.它可以称之为是教师的助手,课堂上的第二位教师.很多教师无法讲清楚或者是讲漏的知识点,课件都能予以帮助.它能很好地补充教师在教学上的不足,让教学变得更加细微,减少学生的听课疑惑.

课件都是在课前制作的,所以课件也是一种电子版的笔记,可以让教师把对课堂教学的安排融入进去.确实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都和课件结合得比较紧密,按照课件的内容逐步展开教学.当然课件可以用来代替教师上课时部分的板书内容,电子形式的内容展示往往要比教师自己板书更加方便快捷.而且电子课件的内容经过整理,对学生来说还是一份上好的课堂笔记.整体的知识脉络结构清晰,简明扼要,很适合在听课的同时进行记录.由此可见,课件绝不是简单的教学工具,它能在数学教学的各方面为我们提供有力的帮助,而这要建立在教师对课件的充分认识上.

二、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课件的设计与制作在教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一定要用心准备,否则很难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教学内容表述清楚.有些教师喜欢在网上找上课需要的课件,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应该尽早改正.因为别人制作的课件不一定适合自己的教学需要,而且教师对于这些课件的理解肯定不能十分的到位,这就容易造成上课讲解得不流畅、讲课内容与课件的配合不协调等状况,这些都会影响到教学的质量.

在设计课件的时候,教师需要紧密地结合教材,将教学重点在课件中重点体现出来,引起学生的关注.其次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需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课件.再者教师要将自己的教学特点在课件中体现出来,也就是要让课件符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方便在使用的时候更加自如.比如在制作关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这节课的课件时,就要充分考虑学生数学水平和学习能力.如果班上的学生的成绩普遍较好,理解新知识的能力强,那么教师就可以把课件制作得简要一些,主要是为了教学使用方便.反之教师也要有相应的调整,以学生的需求为主,尽量将课件制作得详细一些.

制作一份优质的课件是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学习的技能,因为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没有任何其他人可以帮助教师完成这个任务.而且制作课件质量的好差,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好差,所以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多花时间,多花精力.

三、课件的实际应用

在有了优质的课件之后,教师还要掌握有效利用课件的方法,否则无法发挥出精心制作的课件的作用.从上文中所讲的课件的几种含义中可以总结出关于课件的几种基本用法:课堂教学计划、课堂内容的载体、教师的板书、供学生参考写课堂笔记.除了这些其实课件还可以在复习的时候拿出来用,它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复习提纲,学生可以参照上课时所用的课件,找出每章内容的重点,回忆起教师当时讲课的内容.

在使用课件的时候其实有很多技巧,最常见的就是用课件代替一些板书的内容.尤其是像《轴对称》,《投影》等一些有很多图形教学的章节,教师可以借助课件给学生展示一些图象、演示过程,这样可以省下很多的课堂时间,用于讲解知识点.而且这些通过电脑演示的内容要来的更加形象,方便学生的理解.像一些统计方面的教学,既要有大量的计算,又要有繁琐的制图,完全没有必要花很多时间教师亲自演示,这些只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概念和方法就行了,演示可以在课件中体现.

课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在已经非常普遍了,但这不意味着这种教学方式已经成熟.可以看到有很多教师对此其实不得要领,有很多细节没有在意.教师首先要正确地认识课件,再自己完成课件的设计和制作,才有可能在教学的时候用好课件.而一些关于课件的使用技巧,则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慢慢摸索、掌握,这样才能让课件在数学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军,王禄华.浅谈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数学方法[N].(期刊论文)-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100(6).

[2]刘菊芬.改善数学提问方法提高学生解题能力[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2).

作者:李奕 单位: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和平中学

第六篇: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提升思考

摘要:目前,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逐步深入,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在这种背景下,初中数学对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数学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全面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有效性教学的内涵和意义,并提出了几点实施策略,希望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性;策略

数学是现阶段初中教育的基础性学科之一,能够体现出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但是从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来看,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方法并不能完全满足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已经成为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为了全面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展开了如下研究.

一、有效性数学教学的内涵

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内涵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理解,其一,提出具有较高数学价值的教学任务,激发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其二,保证课堂教学的组织性、连贯性和灵活性.其三,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其四,培养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能力,促进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养成和发展,提高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数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融合多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价.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成绩的提升并不是关注的唯一重点,还应该从教学效率和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对教学的有效性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初中数学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其他学科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促进教学目标的提高和转变,符合新课程标准以及素质教育对数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由此可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引起高度重视.

三、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积极创建合理的教学情境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教学情境进行合理的设置,尤其是问题情境.这是因为,初中数学的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理论性,枯燥乏味,不易于学生理解,不利于学生的精神和注意力的集中,如果不能及时改善或者解决这一问题,就会影响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综合运用多种方式,设置和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或者采用小组合作等方式,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既可以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除了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之外,初中数学教师还应该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相互结合,将书本的知识融入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和其他学生和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实际操作,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有效性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二)全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

力知识的传授是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一.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前复习中,让学生独立完成所学知识点的总结和整理,对各种例题有初步了解,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与此同时,当学生对教学内容提出问题时,初中数学教师不要直接给出答案和解题方法,可以从问题分析的角度出发,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思考正确的解题思路,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出答案.由此可见,在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中,教师必须要注重细节问题,特别是在部分知识点的分析、观察、解读和记忆过程中,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了,必将带动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三)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和教育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再加上素质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现代教育理念不断完善,在保留传统教学方式精华的基础上,各种先进的教学方式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角度出发,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可以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例如任务驱动教学法、主体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分层次教学法、合作式教学方法等,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针对于部分初中数学课堂较为混乱无章的现象,建议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即按照预定的教学计划和目标,将所要讲授的知识点和内容划分为若干个部分,通过各项任务的有序完成,使学生在分析与讨论中寻求到最佳的解题思路,并且有效带动了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综和上述分析可知,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内涵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理解,结合素质教育改革以及新课程标准对其提出的新要求,分析了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作用,最后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从积极创建合理的教学情境、全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等三个方面,对其提高的策略展开了具体讨论,希望借此提高初中数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宁运康.新课改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03(25):111-112.

[2]凌玲.把握教学环节,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观察,2012,09(17):71-72.

[3]付东新.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学周刊,2014,35(10):104.

作者:施利梅 单位:江苏省启东市滨海实验学校

第七篇: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研究

在知识、科技与生活等高度融合的环境下,传统保守陈旧的教学体制已经无法满足教育形式的发展.在新课程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要打破传统模式限制的僵局,要以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为革新目标,以新课程的理念和标准为要求,以全面的数学基础知识为依据,以学生的主体为发展本位,以多元化、科学化融合为一体的现代教学方式为支撑,以可行的、科学的有效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体的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自发性与自主性的努力下实现数学知识的掌握与数学技能的发展,以此实现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情境是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情境不但是优化课堂结构和课堂内容的关键,还是引发学生主动探究情感和态度的动力源泉.以情境贯穿教学活动的始末,让学生在生动、形象、具体的情境中感知知识的内在魅力.数学知识是对生活实际的归纳总结,是生活实际问题的一种书面陈述,同时最终数学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将反作用于生活问题.生活化情境,就如同一个导火索,瞬间便能点燃学生主体的参与热情和求知兴趣,让学生在双向交流和传递中达成数学思维的活跃、撞击出智慧的火花.将生活化与情境相互结合,构建成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知识与生活的共通感知中产生亲切感与熟悉感,让学生知识与生活的相互美化中达成记忆与技能掌握.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生活经验、实际需求和数学知识具体内容的有机结合进行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以形象、新颖、奇特的具有思考价值的生活化情境引发学生主体通过主动思考和探究,让学生主体的情境的激发和刺激自主的融入到其中.另外,教师要注重处理好生活化情境的适宜性、新颖性与关切性,要注重生活化问题的探究性与趣味性,要以与教材相匹配、与学生发展相适宜的双向性问题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例如,在讲“抽样调查”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生活化情境:同学们,吸烟是成年男人的喜好,在你们的家庭环境中,爷爷、爸爸是不是也吸烟呢?现在就请你们以班级的成员为目标,统计调查一下这个范围内烟民的数量.通过这样的生活化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达成合理化联系,让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而得到集中.

二、鼓励小组式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新课程鼓励课堂教学的民主化与个性化,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鼓励学生对于知识的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是目前教育中应用广泛、效果明显的一种创意策略,是以学生为动向的互动与协作,是学习行为上的定向配合,是彰显学生主体价值和团体力量的关键,是增强学生集体意识和竞争意识的有效教学方式.新课程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要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数学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互相帮助,互相合作.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能够将竞争机制引入学习中,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培养竞争意识,实现学生主体学习精神与兴趣的激发与强化,达成学生自身价值的实现.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机会,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让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明确分工,让学生在小组之间进行竞争较量,让学生以小组之间的合作、互助进行数学知识的共同性探讨,让学生之间互相质疑、答疑,让学生主体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思维与意识的全面性发展.

三、合理选择信息化技术,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在现代科技与知识快速发展的前提下,科学技术无疑是教学的有效支撑,是提升教学效益的实用工具.将现代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是对课堂封闭结构的一种冲击,是对课堂空间的一种开放优化.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不能仅仅依靠教师的说教,因为单纯的说教形式会令学生对知识望而生畏,会让学生厌倦烦躁.现代化的课堂教学,要改变教师言语传授和行为指挥的保守形式,要合理借助信息化技术,要将信息化技术设为活跃课堂氛围、丰富教学活动的直观教具.初中数学涵盖了大量的图形、线条、形状等知识,这些知识单纯依靠教师的语言讲解是很难让学生的真正理解的,学生会因教师的枯燥讲解而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此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这些知识进行具体、动态化的展示,以信息技术的动态性转换数学知识的静态性,以信息技术的具体性转换数学知识的抽象性,让数学知识的学习因此而变得生动有趣.总之,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就要打破传统教学的保守封闭形势,以开放的、多变的、适宜的全新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整改.

作者:张红强 单位:江苏丹阳市运河初级中学

第八篇:提升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实效性途径

合作学习法的加入,让数学课堂中的内容充满了趣味性,同学们在其中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同时还能学习到知识,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提高效率,但是由于许多的教师对合作教学没有一定的了解,而对其没有产生重视,让合作教学在学习中只是出于一种形式,从而不能发挥出合作教学的作用,这样不仅不会增加学习效率,还会影响我国的初中数学的发展进度.

一、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相关问题

1.没有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分组学习

在初中数学教学合作学习中,许多教师由于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通常按照学生座位的位置进行分配,而没有将学生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虑,导致了在一组的学生中,有爱好完全不同的学生在一组进行合作,让这组学生没有语言上的交流兴趣.同时再加上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讨论的及时更新,让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最终让合作学习的时效性变得没有意义.

2.没有合理的分配时间

在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的个人能力问题,目前的知识不能独自完全将解题思路进行总结,这时候教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学习上的交流,让学生参与讨论,共同对问题进行探究,才能总结出解决的方法.但是教师通常没有在学习前让学生对课本进行仔细的阅读,导致了在遇到问题后,马上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同时在学生还没有对讨论得出结果时,教师又立马进行了下一个问题的提出,这种只追求进度而没有追求质量的学习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影响巨大,可以说是无用之法.学生在对讨论时间不足够的情况下进行下一个问题的讨论,很可能让学生对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降低,从而让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变淡,严重点还可能影响学生对待事情时产生的不良解决方法的习惯.

3.没有足够认识合作学习

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时,由于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合作学习的意义,不能将其中的要点进行掌握,导致了在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是以小组进行讨论,其目的只是为了使学生感觉到课堂并不枯燥,这种形式上的合作学习讨论不仅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还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这种方式会影响我国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从而让教学水平得不到提升.

二、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合作学习的提升途径

1.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分组

一个合理的分组对数学教学合作学习的帮助是很大的,其能保证学习的质量,所以为了能让学习的成效最大化,需要在分组上多加思考,从而做出最合理的分组,所以必须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学生之间的合理分组,才能达到学习质量的最大化.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教师应该对分组中的人数进行控制,不能让人数过多也不能过少,最好的方法就是一组六人.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教师需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根据情况进行分配.最后在分好的每一组中安排一个组长,负责进行任务的分配与小组的管理等,还要安排一位记录员,负责对小组讨论的内容与结果进行记录.这种方法会让每一位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得到学习信心,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我国初中数学教学质量越来愈好.

2.对学生的合作技能进行强化

如今大多数的合作学习中,由于学生对合作的经验与技能没有充分的准备,导致了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合作能力的培养进行指导,使学生掌握多元化思考的能力,从而进行学生间的相互合作、共同成长的学习,让合作学习达到预想的效果.而现在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辩论法、协商法和自由发言法.其中辩论法的主要内容是让小组中的一位学生提出学习中的一项问题,然后让小组中其他的学生针对此问题进行讨论与辩论,各自提出自己的意见与观点,这种方法会让小组中学生之间的思维产生碰撞,在思维的碰撞中让学生进行精华点的吸取,同时对自己的思维进行修正,同时还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协商法主要是让小组成员分别将各自的想法进行表达,在各自表达完成后,将所有成员的想法进行一个统一的整理归纳,总结出一个最合适的想法,这种合作学习方法可以让小组中的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展示的机会,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对学生进行《轴对称》教学时,教师可以将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提出,此时学生如果对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感到迷惑不解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对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这两个概念是否相同?它们的不同点有什么?它们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可以让同学们进行小组之间的讨论,在得出结论之后,再进行辩论.在小组合作讨论中不断地让同学之间的思维进行摩擦,同时能让学生对自己的观点从讨论中进行吸取与改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讨论时尽量让学生自由发挥,要充分给予学生足够的讨论时间,要让学生在不断的讨论中领悟到知识的要点,慢慢地最终对这两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有了一定的正确认识,能从图形的关系与对称轴等方面将其概念进行区分,同时也认识到了其之间的关联,这种方式能充分地发挥出合作学习的时效性与作用.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合作学习的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会使学生产生出主动学习的心态,还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自觉性.所以在学生对学习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为学生构建一个平等公正、良好并且富有趣味性的学习环境,这样能够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下生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对课堂讨论的需求性增加,同时还能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对知识的需求量增大,促进合作学习的效果.比如在对学生进行《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根据学习内容进行一个情境的创设,教师:老师今天为大家带来了两个圆,如何让自己通过实践能找到其中的正确理论?同学们可以相互进行讨论.在让学生进行实践之前,需要让学生将其中相关的要求进行仔细阅读,将手中的圆进行实践,自己想办法来对比圆之间的位置关系.同时各小组的组长需要做好记录,将实践中的结果与讨论内容进行分析和整理.通过情景的创设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对知识的需求,同时还能让学生激发合作兴趣,从而挖掘出其自身的优点.

从文中可以看出,合作学习是通过学生之间对学习的主动性与对学习的自觉性所生成的学习方法,这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配合与努力,才能让合作学习的效果得到最大的发挥.为了能更好地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教师在分组中应该注意根据学生各自的情况不同进行考虑并分配,这样可以促进合作学习的质量,同时为我国初中数学的进步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张洋 单位:江苏省盱眙县第一中学

第九篇:合作探究式教学在初中数学中实践研究

摘要:初中数学必须要改变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注重对初中生数学技能的培养,而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初中数学教师要进行不断的尝试和改进,选择适合初中生认知水平的教学内容,激发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从而更好地引导初中生学习数学知识,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文章主要谈谈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合作探究;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初中生

传统初中数学课堂通常沿用“满堂灌”或者“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使初中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重视,初中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不能激发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需要得到初中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注重“以人为本”,创新教学策略,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鼓励初中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从而提升初中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促进初中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正确的数学思维能力。因此,如何发挥初中数学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升合作探究式教学效率,提高初中生的学习动力,就成为了初中数学教师需要思考的课题。本文根据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谈谈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策略,希望对初中数学教学有所帮助。

一、创设合作情境,激发学习乐趣

数学是一门具有逻辑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对于初中生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讲授学习技巧和解题策略等,帮助初中生找到正确的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良好的数学精神。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不仅有利于发挥初中生的才能,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我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创设合作情境,给初中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初中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比如讲初中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沟通代数和几何的桥梁,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我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入新课,带领初中生玩“标点”与“报坐标”比赛,任意叫两位学生走上讲台,一位报坐标,另一位标出相应点所在的位置;反过来,一位指点,另一位报出相应的坐标,看谁既快又正确。然后,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让每个小组将教室里的学生座位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以第三排向右为X轴正方向,第三列向前为Y轴正方向。让初中生说出自己与别人的坐标,反之,报坐标,相应的学生站起。通过这样的互助探究学习,使初中生找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二、尊重学生需求,小组合理分工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给初中数学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改变,数学教师应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不仅简化了数学教学难度,还节省了书写板书的时间,使初中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拓展和延伸,学生在数学课堂更加具有生机和活力。同时,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合作互助教学时要尊重初中生的实际需求,巧妙引入多媒体技术,在小组分工方面应该做到合理、公平、科学,以免出现小组成员参与程度不高的情况。比如在讲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学会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成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其实质是解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因此教学时我把班级中的男生分成一组,女生分成一组,然后给定方程“x+2y=8”,男同学给出y的值,女同学马上给出对应的x的值,然后进行互换,女同学给出y的值,男同学给出对应的x的值。然后我还会给学习小组提出探究性问题:小明到邮局给远在农村的奶奶寄礼物,需要3元8角的邮费,可是小明只有面值为6角和8角的邮票若干张,请问各需要多少张这两种面额的邮票?并请学习小组给出具体的操作方案。通过这样的学习形式给初中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遇,让初中生的解题思路更加清晰。

三、组织实践活动,锻炼协作意识

初中数学教师要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初中生学习数学,增强数学学习能力。在组织数学实践活动时,数学教师必须要树立明确的活动目标,锻炼学生的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选择具有生活化的实践内容,让每个学习小组的成员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从而得到全面的进步。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必须要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和合作探究,增强学生的数学素养,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让初中生在合作、互助中成长。比如在讲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时,教学目标是让初中生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会用表格整理数据,会画扇形统计图;了解抽样调查,理解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和代表性。所以我带领初中生进行了一次实践活动,我让初中生分小组去设计一个调查问卷,可以调查学生对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可以调查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喜爱情况,还可以调查学生对一年四季的喜爱情况等,问卷设计好后,请每位同学填写,然后收集起来。通过观察收集到的数据很难整理出学生的喜爱情况,因此我鼓励学习小组用划“正”字的方法进行整理。最后学生就可以把整理出来的数据画成条形统计图或扇形统计图,以此来描述数据。

四、重视主体地位,挖掘学生潜力

在新时期,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初中生自主参与到数学课堂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在合作探究式的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让每个学生都发挥作用,而不是成为数学尖子生的天地,要通过互助探究提高数学学困生的成绩,使班级的整体数学成绩得到提升。同时,初中数学教师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初中生,挖掘初中生身上的潜力,激发初中生的学习信心。比如在讲初中数学“等腰三角形”时,我首先会带领初中生一同探究证明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方法,让初中生能够在探究中形成严谨的数学态度和科学的数学思维,最终学生能够得出通过等腰三角形定义和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可以证明。然后我给每个学习小组提出一个探究性问题,让小组成员间开展交流互动,进而得出问题答案,如求证“如果三角形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5厘米和11厘米两部分,则此三角形的底边长为多少”;“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等于一个底角的3倍,则顶角的度数为多少,底角的度数为多少”。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进行反思和创新,发挥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积极作用,为初中生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方艳英.浅谈合作探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试题与研究,2013(29).

[2]练锐.合作探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中学生导报,2014(2).

作者:巩雪  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起凤中学

第十篇: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究性教学研究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究性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围绕某一个数学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究.由于新课标的改革要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只是要求教师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还需要把教学主体———学生,带入教学课堂中,尤为重要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现代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模式,是一种培养学生自主独立思考问题,并且是发散性的思考问题的最佳方法.而本文以初中数学教学为背景,探讨探究性教学对学生高效学习数学的重要作用,以及培养学生在各方面潜能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探讨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作用下进行的一种活动,可以说,教学中的教师是学生的指明灯,教学中的学生是教师教学动力的源泉,在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中,少不了教师对学生的启发与指引,也少不了学生的艰苦奋斗、勇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精神,而这一切都是培养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潜能,使学生能够不断地锻炼自己,寻找与发展自身的优点,为以后的人生道路指引方向.因此,在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中,教师需要制定一系列方案,使学生能够在数学探究性教学中收获更多的知识.

一、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中教师发挥的作用

(一)提出疑问进行问题探讨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知识并不是教师教,学生就可能学会,这是一种错误的教学思想,反而教师要完全摒弃这种思想,建立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学会提出疑问,让学生能够拥有思考问题的机会.所以,首先,教师需要在讲学的内容上,进行规划,在知识点上设定一些疑问,引起学生的关注,像在《概率统计学》这一章,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投掷六次骰子,六次投掷骰子有多少种情况?让学生对问题产生疑问“到底有多少种情况”,让学生通过思考与实践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或者是在初中数学课堂对学生进行提问,像点名提问某些知识的定义,或点名学生现场做题,使学生能够产生一种紧张的氛围,让学生不得不紧跟教师讲学步伐,积极思考问题,并培养出学生踊跃回答问题的能力,像在教学某一章节的内容时,引导学生与教师一起进行教学的思考中来,可以再教学三角函数这一章,提出什么是三角函数?让学生通过翻阅书本教材,或者查找资料,进行自我总结性的回答,然后在教师给出答案之后,可以再提出与上一个疑问相关的问题,像“常见的三角函数有哪些?”、“不同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等等这样一些类似的问题,使学生带着疑问去思考与汲取知识.因此,在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开展之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提问,能够快速地带动学生思考问题,并且能够使学生高效地学到更多的知识,为探究性教学打下基础.

(二)组织学生独立思考问题

提出问题是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的第一步,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的问题思考是探究性教学的第二步,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其实,在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就是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的最好的方法,但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最好是提供给学生更好的思考问题的环境,例如布置一些作业,或者是安排一次考试,使学生能够有问题进行思考,不仅如此,还需要对思考问题的场所进行设置,不得在考试期间或者是自习思考时间段,吵闹喧哗,交头接耳,影响其他学生学习.这是一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环境制造,需要教师制定某些班规班训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对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

(三)进行探讨与研究,并总结

一个问题不是靠一个人的力量就可以解决的,还需要在学生自身力所能及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式的教学探究性探讨,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思想的交流和学术的交流,这样,探究性的合作教学就能够在增加学生之间感情的基础上,也能在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学习的气氛,或者利用学生的攀比心理使学生更加努力学习.因此,在进行学生的独立思考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式的教学探究,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地解决问题,假如在班级中无人能够解决,或者是在探讨的过程中,有某些疑问,可以对教师提出疑问,让学生能够与教师有更多的接触机会,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感情.在探究性教学之后,教师应该就知识点的探究过程进行总结,评点探究教学中表现优异与表现不好的学生,使学生能够在激励与批评中不断进步,让学生能够带着一种自信与鼓励继续探究下去.

二、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

从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起到了启发与引导的作用,而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因为核心部分———问题的思考与探究需要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究,使学生能够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所以,在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中,学生要学会自己主动去思考问题,见到问题,能够静下心来去思考、去解决,遇到不懂的问题或者不懂的知识,需要以一种不耻下问的精神来面对问题,做一些为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为前提的行为,都是可取的.因此,在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主动去思考问题,积极踊跃地学习与提问,使教学课堂气氛变得活跃,使教师拥有教学的动力.

本文从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中的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一为教师在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中的教学,二为学生在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中积极主动学习与探究,从这两个方面培养学生在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中的逻辑与发散性思维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寻找探究性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永久发展下去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马鸣.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究性教学方法刍议[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

[2]周功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的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

作者:张利华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学富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