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世界经济形势论文范文

世界经济形势论文精选(九篇)

世界经济形势论文

第1篇:世界经济形势论文范文

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与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点一般有两层含义:人类不断打破地域、民族、制度、文化障碍进行交往的进程;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的进程与趋势。国内有学者认为,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拓展了世界市场,揭开了全球化进程的序幕”,全球化进程应与资本主义进程“属于同一过程”,因为两者有着“时间上的契合性与历史的同步性”。(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经济全球化进程究竟在何时启动,争论不少。其实,这应依据客观的历史与经济全球化基本特征的出现而定。如果我们从世界文明史的进展及以上经济全球化的第一层定义出发,那么很容易得出结论:经济全球化进程并不与资本主义进程同步。因为在世界文明史的进程中,各民族打破地域、民族、制度、文化障碍,进行交往,并不是始自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早在资本主义产生之前,不同民族之间就采取各种方式相互交往。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往,既包括和平方式,例如,不同民族间的产品贸易、外交和文化交往;也包括战争方式,如掠夺、侵略和征服。马克思曾指出,“战争本身还是一种经常的交往形式”,应“被看作是历史的动力”。

如果从以上经济全球化的第二层定义出发,以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作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启动标志,那么同样可以得出经济全球化进程与资本主义进程不同步的结论。因为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只有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时才有可能。而统一的商品、劳动力、资本的世界市场,直到工业革命进入高潮之时的19世纪中叶才形成。既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直到19世纪中叶才形成,这时各国经济才初步形成全球有机整体,经济全球化才有可能启动,那么,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揭开了全球化进程的序幕”的论点,就难以自圆其说。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内容十分丰富,贯穿在众多的专著中。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主义原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代表性著作中有较集中的论述。如果我们完整阅读这些文献,就会发现,马克思主要是在论及大工业的历史作用时,提出其“世界历史”观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论及机器大工业的伟大历史作用时强调,是它引起广泛的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促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从而把一切民族与国家联成一体,是“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一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经济形成的闭关自守状态”。(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的这段话的主语“它”,应是机器大工业!但是,国内有的学者却认为,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可得出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的结论,因此,“世界历史”进程与资本主义进程相同,也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等同。(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这种理解与以上《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引文的意思以及全文内容的原意并不相符,因为资本主义进程,并不能与机器大工业等同,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在机器大工业发生前,已有两三百年的历史。根据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不是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而是18世纪后期的工业革命启动了“世界历史”。但是直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进入高潮时,“世界历史”发展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了,经济全球化进程才启动。可见,马克思关于由机器大工业启动的“世界历史”进程与资本主义进程以及全球化进程并不重合。总之,应依据世界文明史,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为指导,理顺资本主义进程、“世界历史”进程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全球化问题的讨论夯实基础。

就全球经济的联系与制度安排而言,经济全球化进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中期,工业化进入高潮,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经济全球化开始启动。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商品、劳动力和资本的全球性流动。西方少数工业化国家完全依赖世界市场,大多数非工业化国家并不完全依赖世界市场,不少国家仍处于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之中。因此,这一阶段的经济全球化程度较低。

第二阶段。二战以后,新科技革命将工业化进程引向新高潮,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生产力进入“黄金发展”时期,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提高,不但制度安排基本完成,包括国际金融及国际贸易机构与体制建立并完善,而且经济全球化的物质载体已具备,跨国公司大量涌现。但是东西方冷战与“两个平行市场”的存在,使这一阶段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严重受阻,因此,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出现,充其量只出现了经济“半球化”现象。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新科技革命进入信息革命时代,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型。出现了全球的制度创新与扩散,以及跨国公司的更大规模的渗透,企业经营国际化程度普遍提高,新自由主义思潮盛行,资本的国际流动借助因特网而速度空前、规模巨大,经济全球化程度空前提高。由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及亚洲一些国家仍处在经济全球化的“边缘状态”,因此,至今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仍没有实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仍然很漫长。

二、经济全球化、“世界历史”与社会主义运动

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运动,是全球化讨论中的一个热点。有的国内学者认为,“‘世界历史’或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历史根据”,(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是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与实践展开的条件”,“其发展趋势在根本上与社会主义的趋势完全一致”,“并包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其基本论据是:

(1)世界历史形成,为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创立提供了条件;

(2)资本主义的“负面效应”与“世界历史的进步性”,将落后国家推向社会主义;

(3)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内在的矛盾与危机必将导致无产阶级革命。经济全球化没有消解这些矛盾,也不能改变其灭亡的命运,但是资本主义可以“在全球化中转移自身矛盾,由此延缓它的存在。”而“社会主义则将以其历史逻辑的力量,最终取得全球的胜利”。(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4)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与世界市场将把各国无产阶级联在一起,使无产阶级革命“具有全球性性质”。马克思说过,“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因此,由马克思“世界历史”观,可得出社会主义必胜的结论。

以上的观点与推论是否站得住脚,值得逐一推敲;同时有必要认真核对一下,其中引用的马克思的有关论述是否准确,其基本理论依据是否准确无误。

首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固然离不开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但是,20世纪的世界历史表明,资本主义主导着世界体系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多数落后国家尽管深受资本主义剥削与压迫之苦,但在二战后还是选择了资本主义道路。

历史昭示,落后国家要在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体系中选择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往往需要某些相应的国际条件和一定的国内社会条件。当国际资本主义处于空前危机而国内社会处于历史转折时,例如,帝国主义陷入两次世界大战时,落后国家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才有可能取得重大成功或突破的机会。一战中,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二战后,出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通常状况下,仅仅依靠资本主义的“负面效应”与“世界历史的进步性”,并不可能将落后国家推向社会主义。在21世纪更是如此。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教训很多,其中,一些落后国家在一定的内外历史条件下,尽管跨越了“卡夫丁峡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但是普遍忽视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扬弃与利用,过度强调与资本主义制度及意识形态划清界限,排斥市场经济,完全否认了对现存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果付出沉重的代价。剧变的惨痛教训令人深思。

其次,资本主义既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能转移内部矛盾,延缓生存期,那么如何理解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历史根据”的结论?如何推导出全球化“发展趋势在根本上与社会主义的趋势完全一致”(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的论点?显然这一推论过于简单牵强。

第三,仅仅用社会主义自身的“历史逻辑的力量”这一抽象的概念,得出社会主义“最终取得全球的胜利”的结论,尚不具有充分的说服力。(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社会主义自身的“历史逻辑的力量”是什么?必须加以明确的阐述。国内有的学者,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的论点,以证明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结论,其实并不恰当。因为这两句话出自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与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而这段论述的基本论点,却是恩格斯晚年郑重声明放弃的过时论点。

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恩格斯在回答单个国家能否发生无产阶级革命的问题时,说:“不能”,“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共产主义革命也会大大影响世界上其他国家,会完全改变并大大加速它们原来的发展进程。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有同样含义的话:机器大工业与世界市场会扩大交往,“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立即’同时发生的行动才可能是经验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篇文章都是马恩在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之前写的。当时他们设想,机器大工业与世界市场已将所有“文明国家”的经济联成一体,同时造就了相同的社会阶级状况: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世界市场已把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并消灭了他们的地域性特征,一旦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就可能使所有工业国的无产阶级同时行动起来,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爆发世界性的无产阶级革命,实现世界共产主义革命的目标。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曾与此论点相关。但是,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以后的事实却与马恩的这一判断并不一样。1895年恩格斯临终前,根据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新情况,在《<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中郑重宣布,放弃半个世纪前的“所有‘文明国家’同时爆发革命”的论点。他认为,“历史清楚的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资本主义大工业”在1848年还是有很大的扩展能力”,因此“要以一次简单的突然袭击来达到社会改造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22年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用事实证明了1848年前马恩关于发达工业国无产阶级“同时革命”的判断有误,恩格斯晚年的纠正是明智的。

今天,当人们在运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时,如果不能全面理解该理论的内涵,仅仅断章取义地引用其中的某些论据,甚至是被马恩晚年纠正的论点,由此所得出的结论,就可能有失偏颇,并且可能有违马恩相关论述的基本立场。

三、全面客观地对待经济全球化的双重效应

对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作用,人们已达成共识。它既使全球经济的要素配置更合理、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也使南北差距日益扩大。应该承认,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处于优势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地位。这是历史造成的客观现实。但是,无法回避的经济全球化潮流是否仅眷顾发达国家,给它们带去的都是机遇,却将挑战都留给了发展中国家?国内有些学者对此似乎给予了肯定的回答。他们认为,在市场经济中占据优势的发达国家能借助经济全球化“维护本国的经济安全”(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而处于劣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安全不但遭到“一定的威胁”,而且“如果听任经济自由化的摆布,就会深受其害”。(注:夏兆龙《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一部分》,载于2002年1月24日《社会科学报》。)事实究竟如何?如果我们全面客观地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双重效应,那么就应承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遭到削弱,发达国家的经济和安全也遭到跨国公司、资本和劳动力全球流通的“一定的威胁”。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处置不当,发展中国家会遭灾,发达国家也“会深受其害”。就具体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言,全球化的“双刃剑”效应,应理解为对任何参与者在带来挑战的同时给以机会,在给以机会的同时伴随风险。能否趋利避害,驾驭这种双重效应,取决于各国政府的应对政策。

其实,当全球南北差距扩大时,发达国家内的贫富差距也在扩大。据英国国家统计局2000年的统计数据,基尼系数从1995—1996年的0.33,扩大到1996—1997年的0.34,再到1998—1999年的0.35,贫富差距在拉大。

当发展中国家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时,发达国家也面临巨大压力。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连续十余年疲软,国内失业情况加剧。欧盟同样面临两位数的失业率。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亨利·费伯预测,未来三年内,美国有近25%的失业者难以找到工作,近75%的人在找到新工作前被迫忍受没有任何收入的生活。其实,正是发达国家面临的巨大压力,使其成为世界反全球化活动的策源地与中心,折射出发达国家在应对经济全球化时遇到的挑战与困惑。90年代以来的世界反全球化活动,主要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反全球化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那些受全球化冲击较大的产业部门和弱势群体组织,如工会与农会。美国的劳联和产联是大闹1999年西雅图世贸组织部长会议的主角;法国的“农民联盟”则是2001年11月巴黎反全球化示威游行的主要参加者。此外,还有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掌控的新国家主义者、极左和极右势力分子、无政府主义者和环境保护主义者等。这些反全球化的组织和活动,主要并不是为了捍卫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而是为维护自身的权益。墨西哥前总统塞迪略在2000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发言时曾指出,“最近形成了一个奇特的联盟。极左派、极、环境保护组织、发达国家的工会和自封的文明社会代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聚集在一起,这个目标就是不让发展中国家人民获得发展。”(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尽管不少第三世界领导人也批评全球化,但是他们并不是全盘抵制全球化,而是要求公平有序的全球化,参加者都能公平分享全球化的果实,参与全球化游戏规则的制定与修改,避免发达国家独占全球化“红利”,而自己被边缘化。

东亚与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验证明,正是在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发展中国家才可能趁势发展起来,成为新兴国家。中国社会主义的巨大发展与改革开放20多年的建设成就举世瞩目,更证明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虽有风险,但也是机遇。亚非一些日趋落后贫困的发展中国家的事实也说明,如果发展中国家因为怕冒风险而游离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之外,如果不能积极应对与参与,也就意味着丧失与放弃发展机会,就有被边缘化和淘汰出局的危险。社会主义国家如果排斥经济全球化,也可能重蹈苏联崩溃的覆辙。

对待经济自由化的态度与对待经济全球化一样,排斥经济自由化必然抵制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就是经济自由化与市场经济机制。发展中国家要发展只有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并适应经济自由化与市场经济机制,只有接受挑战,抓住机遇,才能求得发展。东亚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实践,已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对经济全球化双重作用的评价必须客观,避免情绪化而有失偏颇。

四、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是全球化问题研究中的另一个大课题。

国内有些学者在肯定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历史根据”,“其发展趋势在根本上与社会主义的趋势完全一致”,“并包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的同时 ,也不无忧虑地认为,“全球化为资本主义势力颠覆、瓦解、演变社会主义提供了某些有利条件”,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中国的“遏制以至和平颠覆的目的与主张,将在全球化进程中得到强化”。(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20页。)

毫无疑问,在一个半世纪多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已有数百年历史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占绝对优势,并主导这一进程;社会主义形态作为只有不到一百年历史的新生事物,仍处在相对的劣势地位。必须指出,由于历史文化与政治理念的差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至今仍有一批死抱冷战思维不放的人士,他们对社会主义制度持敌视态度。冷战虽已结束十几年,但“帝国主义肯定想要社会主义国家变质”的战略意图并没有改变(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20页。),对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第2篇:世界经济形势论文范文

关键词: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5-0297-02

引言

世界经济专业属于理论经济学的分支,最早由中国人民大学设立,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为更好的了解世界经济形势,国内很多院校都开设了世界经济专业,近年来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量在世界经济领域有所专长的人才。但对国内七所重点大学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调研结果显示,世界经济硕士培养中还存在专学不分、实践不足、课程设置趋同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如何更加合理地对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培养,使之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就成为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一、中国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现状

1.研究方向。基于对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七所重点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调研,我们看到,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按照世界经济学科的知识结构大致分为:世界经济理论、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与投资、国际政治与经济关系、世界经济运行与国别经济研究等;个别高校如南京大学基本按照地理区域将研究方向分为美国与欧盟经济研究、东亚经济研究、区域一体化研究。整体来看,研究方向的相似度较高,以宏观经济研究为主。另外,中国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采用导师负责制,授课模式以集体授课为主,学制一般为二至三年。

2.培养目标。七所高校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虽然表述不一,但十分清晰明确,概括起来就是要培育了解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历史和现状的、能够洞察国际经济发展变化规律、具有较强的分析和研究中外现代经济问题能力的专业人才。这些专业人才具体又包括两类:一是对中国经济运行、国家经济政策和世界发展状况十分熟悉,能够运用各种经济学原理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的应用型人才;二是熟练把握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理论等各种世界经济理论基础,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学术研究的学术型人才。

3.培养模式。培养模式是根据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社会需要,为受教育者构建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以及实现其结构的总体运行方式,反映的是培养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最优化设计以及诸因素的最佳组合。目前大多数高校普遍采取“学位课程+学位论文”的方式,学位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达到所要求的学分并经中期分流考核合格后,即可在导师指导下进入学位论文的撰写阶段。

二、当前中国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研究方向不够细化。从目前的世界经济运行情况来看,没有所谓“最优模式”,各个国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和发展阶段,由于所面临的全球经济形势不同,采取的发展战略和方针也不同,因此我们在研究世界经济领域问题时,应该既研究具有普遍规律的宏观问题,又探讨特定时期和特定国家的具体问题,中国现有世界经济专业的培养方向大多比较宽泛且偏于宏观,明显不够细化,因而针对性不强。

2.培养模式较为单一。虽然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较为明确,分为“理论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两类,但是在实际培养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应用”这样一种倾向,因此这种单一的“学位课程+学位论文”的培养模式对多方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当然,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在培养过程中也比较注重校外实践这个环节,包括聘请校外导师、开展学术研讨会等形式,但是大部分由于各种资源的制约,在实际运用中并不理想,与预期目标尚存在一定差距。

3.课程设置理论联系实际不足。课程设置是根据研究方向来制定的,由于中国高校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研究方向相对宏观,所以从课程设置来看,都是比较传统的西方经济学体系。但是近年来世界经济形势瞬息万变,世界经济格局进入调整期,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又使得所有的经济体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西方经济学课程体系在实践面前显得有些“滞后”,一些新的社会、政治、经济现象需要通过更具有时效性的课程设置和更灵活的教学方式来进行研究。

三、完善中国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几点建议

1.增设研究子方向。在培养方案中,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师资优势及地缘特点增设研究的子方向。虽然研究的是世界经济,但我们的最终立足点是通过学习世界经济,为中国更好的融入世界、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各个高校可以根据教师的研究方向、研究专长及学校所处的地区情况将研究方向细化,形成各自的特点和优势,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既可以避免趋同性,同时又可以更好地为经济研究和实务工作服务。

第3篇:世界经济形势论文范文

(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摘 要:对国际形势的看法以及中国外交的认识一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上所作的报告,其中较为深刻地阐述了对国际形势的总体看法,并高度概括了我国的外交理念、战略及政策,“合作共赢”构成了其中的一个亮点和主题。结合党的十八大所倡导的合作共赢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紧密联系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的相关教学内容,在教学传播中积极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与合作共赢理念。

关键词 :合作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建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0.037

作者简介:黎海波(1975-),男,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外交与思想政治教育。

收稿日期:2015-03-17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上所作的报告,以“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为题,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了对国际形势的看法以及我国所奉行的外交理念、战略和政策。“合作共赢”构成了其中的一个亮点和主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专业课相比,具有鲜明的价值理性特征,它并不是以传授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目的,而是要在教学中宣传党的宗旨、方针和政策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通知》中就明确指出,要抓好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三进”工作,就是要进教材、进课堂和进学生头脑。《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通知》中也进一步强调,要把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课堂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对国际形势的看法以及中国外交的认识一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都会涉及这内容。

结合党的十八大精神所倡导的合作共赢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紧密联系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的相关教学内容,在教学传播中积极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与合作共赢理念。

1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传播中的理念建构

1.1 全球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化,国家之间的联系与依存也愈发纵深拓展。当今世界,每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于全球体系而独自存在。

总书记在很多场合都一再倡导,我们要珍惜与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无论是在二十国集团峰会和上合组织首脑峰会等具体外交实践中,还是在关于中美关系、中欧关系、中非关系、中国东盟关系以及中国与周边关系的相关理念阐述中,“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一再被提及与强调。

对于我国而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我们也不断地融入席卷而来的全球化巨浪之中。世界的现代化进程快速飞越了传统的民族国家界限,全球的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在此背景之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迫切需要中国。党的十六大报告当中就已提出,我们要顺应世界历史潮流,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中国公民必须具有全球意识以及参与世界竞争与合作的能力。因此,培养当今大学生的全球意识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是时代变化与社会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与新理念。

“命运”涉及人类的历史经历、现实关联与未来追求;“共同体”则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互信与共建。当前的国际社会既具有丰富的多元性,又具有密切的共生性,是一个多元共生的“共同体”。基于国际社会的历史、现实与未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所建构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是一种开放共生的、包容共进的心态和意识。

1.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传播中的理念建构

在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中,涉及培育“全球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较少,尤其是在《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一课程变为选修课后,这就更为制约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于大学生全球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培育。目前,《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五大组成部分之一。其基本任务以马列主义和科学发展观等为指导,紧密结合国际和国内发展的形势,进行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相应教育,进行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政策的教育等。但这一课程实际上所占课时量较少,而且在教学内容上仍是以国内形势与政策为主。针对目前的课程设置,可以考虑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适当增加一些全球问题、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方面的内容,特别是要与学生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等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这些全球问题的教学与探讨来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虽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课程在第二章涉及了经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问题,但其侧重点仍是基于历史传统与爱国主义关系的探讨。针对目前的课程设置,可以考虑在该课程中适当增加一些经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以及民族主义等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内容,特别是要紧密结合国际社会的现实与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当然,能加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教学则更好。

2 合作共赢精神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传播中的理念建构

2.1 社会信息化与合作共赢精神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站在全球战略的高度,结合二战之后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基于当时世界面临的主要矛盾,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两大主题的重要论断。这一战略判断为我国实现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提供了重要依据。合作共赢则构成了当今促进和平与发展的重要理念和方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以及社会信息化等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提升,世界经济的纽带把国家之间的合作利益紧密而牢固地联系在一起,这就相应地推动了国际协调与合作机制的纵深发展。

当今的世界,既是一个差异化与多样性纷呈的世界,又是一个一体化和依赖化的世界。因此,倡导一种和平、合作、共赢与和谐的理念,既符合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理念,又反映了世界社会发展的现实与趋势。

从社会信息化来看,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竞争已在逐步发生变化。合作远比零和竞争、末位淘汰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对整个社会文化和全球文化都产生着巨大影响。在信息技术的大力推动下,网络的高速发展既推动了全球文化的相互交流,促成文化的同质性,同时也带来更大的文化差异。尽管如此,社会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其本质仍要求我们共享合作,通过网络效应推动创新,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组织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减少他们之间的激烈竞争与对立关系,特别是减少那种零和博弈和冲突关系。

因此,当今的世界既是互联一体的,又是异彩多样的。世界上的不同文明和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都应相互尊重,从而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2.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传播中的理念建构

针对目前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及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一些表现,长期以来,我们拘泥于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异同划线,在过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也往往倾向于建构这种浓厚的意识形态斗争理念。合作共赢的基本内涵,就是要通过善意的合作,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与责任,从而共同参与、互相促进,达到共赢。只有承认世界差异化与多样性的现实,承认世界各种国家、民族与文明长期共存的现实,我们才能在竞争的比较中取长补短,在存异的求同中合作发展。

随着中国日益崛起,如何在可持续发展中赢得外部世界善意的注目,赢得和平发展的良好环境?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是党的十八大亟需面对与解决的问题。

面对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以及我国不断崛起的现实与局势,我们的国际思维和外交战略也应相应地调适重构。对于国际与国内形势及其发展变化趋势的科学判断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做出重大战略决策与部署的重要依据。倡导合作共赢,推进伙伴战略,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正是当今我国在外交上所做出的符合时代潮流与国家利益的战略选择。

党的十八大报告特意强调,对于发达国家,我们将切实改善和推进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妥善处理分歧与矛盾,不断拓宽与巩固合作领域,“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对于周边邻国,将扎实推动互惠式发展,更好地守望相助;对于发展中国家,将继续支持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扩展其代表性和发言权,“永远做发展中国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对于国际社会,将不断提升自身的软实力,“夯实国家间关系发展的社会基础。这些战略理念体现出鲜明而浓厚合作共赢的精神特征。

在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基于我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日益崛起,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关于“两个必然”的问题,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问题。同时这也涉及我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问题以及我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问题。这些问题又与如何面对和认识我国的改革开放与科学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

改革开放,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的教学中,这都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重要问题。改革开放对于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影响。弱肉强食不是人类的长期共存之道,穷兵黩武也无法创造美好的发展。在改革开放的探索过程中,中国逐步学会了用世界眼光来看待和思考自己的发展。我们必须明白,也必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进行理念建构的是: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为了广大人民的改革开放,是为了社会的发展、人民的幸福以及全球的和谐而进行的改革开放。因此,更应强调的是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调整自我,主动适应世界竞争重点和方式的变化,通过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与和谐的道路,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而形成一种先进的、获得更为广泛认同的核心价值体系和主流意识形态。

3 结语

总之,为了使得教学理念与内容更加合理,需要教师紧密结合党的十八精神,密切联系国内外形势,认真了解学生对于相关内容的反映与建议等来更好地优化教学,从而实现教学内容及相应理念的创新。

参考文献

1 李遵白.社会化网络时代的创新规律与政策设计思想的转变[J].前沿,2009(6)

2 黎海波.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传播中的新理念——以“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为例[J].石油教育,2010(1)

第4篇:世界经济形势论文范文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程开展;重要性;方法

《形势与政策》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形势与政策》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答疑,满足其知识需求,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牢记光荣使命,珍惜宝贵机遇,以坚定的信念、宽广的胸怀、创造的激情、务实的态度踊跃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努力做科学发展的奋力推动者、和谐社会的积极构建者,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奉献力量。然而,就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形势与政策》教学存在着诸如重视程度不一、开展情况不尽如人意等现象,需要我们进一步重视起来。

一、《形势与政策》教学的重要性

目前,国际和国内形势不断发生深刻而又复杂的变化,使《形势与政策》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极大的机遇。当今社会,新闻娱乐化和网络庸俗化的风气甚嚣尘上。网络中充斥着海量信息,难辨真伪。在西方多元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下,某些腐朽没落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对大学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信仰缺失、理想模糊、价值取向扭曲和信奉享乐主义等问题。当代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形势与政策》教学担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加强引导。假如我们的《形势与政策》教学工作做好了,就有利于抵制国内外敌对势力对下一代的思想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假如我们的《形势与政策》教学工作没有做好,势必会影响到国家的安定、社会的团结、学校的稳定以及个人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和改进《形势与政策》教学工作是一项极为紧迫的政治任务。

《形势与政策》教学不仅国家重视、学校重视,大学生也很感兴趣。《形势与政策》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党的方针、政策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思想做到“三进”,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所以,要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深入推进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形势观教育。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有针对性和政策导向性的《形势与政策》教学,也是学校宣传教育工作的职责所在。要真正在校园实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使得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二、开展《形势与政策》教学需要遵循的原则

1.全局性和系统性的把握

总的来说,《形势与政策》教学要根据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形势与政策》教学的针对性。要从宏观的角度着重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进行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教育;进行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教育;进行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总体状况、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对外政策,世界重大事件及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教育等。《形势与政策》教学应系统地根据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教育和综述性专题来开展教学,基本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和方法论教育,基本知识教育即基本国情和当前政策教育,综合性专题即当前形势与政策及热点问题教育(分为国内和国际两大部分)。

2.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形势与政策》教学应实现“三结合”,即与专业相结合、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与思想实际相结合。课程教育需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常识,比如,“能对治国和战略起帮助作用的”地缘政治学说。哈·麦金德将欧亚大陆比喻为“世界岛”,进而指出中亚—中东地区就是世界岛的“心脏地带”,并提出“谁统治了心脏地带,谁就统治了世界岛;谁统治了世界岛,谁就统治了全世界”。由此我们可以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围绕中东问题,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该地区的博弈以及冷战后美国为控制这一地区发动的一系列战争。1970年,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在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次会议中指出:“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每个成员的生活;谁控制了货币,谁就控制了整个世界。”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全球竞争的制高点,占据了国际关系的有利地位。因此我们看到,中东最具战略地位的石油资源,是大国争相夺取和支配的目标所在,也是导致冷战后该地区不稳定的因素之一。我们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国际关系经典著作,把它们看做是理解当前国际冲突的方法和手段,还要使学生对其中的观点有一个正确和客观的判断。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使当代大学生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还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

3.讲究效果和方法的综合作用

《形势与政策》教学实践表明,教学效果与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联。要避免过去那种 “填鸭式”理论授课模式,可以按照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方式实现双向互动;或者听取学生对知识的需求,进行“点菜式”的专题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多采取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增强《形势与政策》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另外,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堂的45分钟,可以将课堂授课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座谈会、演讲比赛、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学生广泛参与,深入探讨。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邀请高校、科研单位的专家讲学,或者带领学生到社会上进行参观学习,让他们深入一线,了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困难。

当然,方法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要去引导学生了解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还体现在要教会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能将个人的主观臆想过分夸大,切忌不要随意预测某一事件的发生及结果。在涉及国与国之间的纷争探讨时,我们可以采取层次分析法,从个人、政党、社会、国家和国际等层次来分析问题,同时做到换位思考,使大学生对国际问题的复杂性有清醒的认识和心理上的准备。

三、《形势与政策》教学方法

1.用辩证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形势与政策》教学要坚持用经济和政治的辩证关系来分析和认识世界。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经济发展缓慢,一些国家债务危机短期内难以缓解,世界总体经济形势相当严峻,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我国周边国家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和民族主义有所抬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对外贸易将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世界经济与政治是密切联系的,二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而外交是内政的延续,世界经济形势的不景气肯定会给国与国之间的政治交往带来负面影响,进而不断出现许多贸易纠纷和政治争端,如中美之间的贸易和汇率之争、南海问题等。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学生用矛盾和发展的观点去分析和认识世界。我们要通过《形势与政策》教育大学生,全面分析当前的国内、国际形势,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要让学生坚信我们的党和政府有能力及时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有效防范各种潜在风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让学生相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能够处理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纠纷和领土争端分歧,继续同世界其他国家深化发展友好关系,通过互利合作,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2.从国家利益的角度看问题

国家利益是指国家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维护本国和本民族免受外来侵害的一些基本原则,它是国家制定对外目标的重要依据和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表现为四个等级:根本利益、极端重要利益、重要利益和次要利益。国家的根本利益,即核心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延续的基本条件。我们要教育学生坚决维护包括国家与国家安全、领土完整与国家统一、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等在内的核心利益。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密切结合起来,致力于扩大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同各国、各地区建立并发展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利益共同体,推动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及共享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了解到中国的核心利益所在,就会明白为什么在与其他国家交往时,我们总是强调、问题及领土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不容外国势力干涉和侵犯,因为这些核心利益关系到中国的领土安全和尊严,也深刻影响着中国未来的发展大局和发展方向。

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形势与政策》教学其实就是要把握两个内容,一是形势,二是政策,让两者内容紧密结合,使课堂所讲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学生普遍对当前我国经济形势与政策、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及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与社会建设最感兴趣。就《形势与政策》教学的实际而言,可以推荐或给学生播放中央电视台制作的《新闻调查》《世界周刊》《深度国际》等节目,让学生深入了解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及其发展趋向。通过教学实践的总结可以看到,相比课程讲授、专题报告及社会实践与考察,观看相关视频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效果也更为直接和形象。比如,在讲到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时,通过放映中央电视台《深度国际》节目制作的《欧元的麻烦》这一视频片段,学生深入了解目前欧债危机下仍在发酵的美元与欧元之争以及中国和美国就美元地位与人民币升值展开的争论。经过教学意见回馈,学生普遍反映良好,认为该节目制作精良、分析到位、很受启发。

总的来说,《形势与政策》教学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形势与政策》教学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针对不断变化的国内、国际形势,开展贴近大学生思想实际而又丰富多样、具有实效的《形势与政策》教学是每一位从事此项教学工作人员的职责所在。我们要真正作为国家政策的宣传者和解读者,努力做到大学生的同心人、知心人和贴心人,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强引导、互动和沟通,实现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更好的结合,不断提升《形势与政策》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05—05.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

第5篇:世界经济形势论文范文

关键词:交易 冲突 均衡 斗争 生产

中图分类号:F091.3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6-0275-02

一、从“棒”到“捧”还是从“崩溃论”到“责任论”?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飞速的提升。面对一个不断壮大的力量,以西方各国为代表的世界舆论的态度经历了从“中国崩溃论”到“中国”再到“中国责任论”的三大转变。这体现了人们对于陌生事物的接受的一般过程,即在西方文明对东方文明逐渐了解的过程中更客观地认知中国、评价中国。本文认为,这些转变可以概括为策略上从“棒”到“捧”。针对这些现象,以冲突经济学为突破点,以交易经济学为辅助,试图剖析这种态度的转变后面隐藏着的本质规律。

二、“斯密世界”与“纳什世界”

经济学领域根据不同理论对于真实世界的抽象即得出两个不同的世界。亚当・斯密通过智慧的分析真实世界,归纳出劳动分工的兴衰,以《国富论》为人们展示了“交易世界”的精彩,也可称之为“斯密世界”。纳什的出现带来了以“经济人会采用策略,损人利己达到自身的效用最大化”为内涵的不合作或冲突世界的“纳什均衡”,从而为人们展示了另外一个真实世界的抽象世界“纳什世界”。二者在抽象真实世界时有不同的优劣势,交易世界更加准确地展示了“双方势均基础上的交易与互利行为”,而冲突世界在理解“单边优势基础上的斗争与互害行为”更为有效。

传统的主流交易经济学总是认为交易会达到“双赢”,因而认为经济学家的任务是如何使资源配置产生更大的效益。而以冲突经济学的眼光看,在现实世界中,对一方有利的选择往往对另一方造成损坏(损害),因而经济学家更要研究如何避免最大的损害。

三、“棒杀”-“纳什世界”

“棒杀”对应的是分配性努力,是通过非生产性手段来影响资源的分配结果,这时面临的更多的是零和博弈,是双方通过对各自采取策略以及预期收益的思考得出均衡的过程,具有显著的纳什世界的特点,用纳什世界的抽象方法来分析更具优势。

根据不同的情形,引入分析产出与投入的竞争成功函数。①

竞争成功函数的比率形式。该函数中,认为最终的产出决定于双方斗争性努力占双方斗争性努力的总和的比率。

抽象出中国和敌方两个参与者。假定每一方将资源 在生产性努力 和斗争性努力 之间分配。以Pi表示双方在冲突的最后产出中获得的比例,其收益的比例显然受斗争性努力的影响。

竞争成功函数的比率形式为:Pi=Pim/■Pim。其中m为决定系数,表示斗争性努力转化为战斗成功的程度。无论斗争性努力转化为战斗成功的程度多大,只要双方斗争性努力相等,那么二者的成功份额就相当,即各50%。

竞争成功函数的差异形式。该模型中,最终的产出决定于双方斗争性努力的差异程度。

这个时期的状况可以借用比较成熟的“竞争成功函数”的比率形式来描述。抽象出中国和敌方两个参与者。假定每一方将资源Ri在生产性努力Ei和斗争性努力Fi之间分配。以Pi表示双方在冲突的最后产出中获得的比例,其收益的比例显然受斗争性努力的影响。

差异形式为:

P1=1/(1+exp[k(F2-F1)])

P2=1/(1+exp[k(F1-F2)])

参数K是决定性系数,表示斗争性努力转化为战斗力的程度。

斗争性努力的边际回报在比F2少时是递增的,在F2附近也是递增的,但是当超过F1较多时,边际回报开始递减。也即在稍微比对手斗争性努力多一点点时,此时的成功份额增加的很多。

比率模型适用于双方信息比较对称时的情形。鸦片战争中,中国付出的斗争性努力几乎为零或者相对于西方的几乎可以忽略,所以由模型可知,此时中国的成功份额只能为零,不可能有收益,验证了历史的客观事实。

通过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生产性努力与斗争性努力之间,必须有侧重点的加以考虑。西方对于中国的“棒杀”策略,是基于中国的斗争性努力几乎为零的前提下才是最优的。中国与西方的博弈是相互影响的,只要有一方改动自己的策略,那么纳什世界的均衡就会移动。然而可悲的是在近代的中国或许理念上没有意识到斗争性努力的重要性,或者意识到了,但是没有足够的资源可以投入到斗争性努力当中去,导致最后的成功份额几乎为零,铸就了近代屈辱的半殖民地历史。

决定系数越小,参与者的斗争性努力的回报就越低。建国以后,中国的抗美援朝、越南战争、中苏边境对峙都强烈的向世人展示了斗争性努力的决心。 两弹一星等重工业的发展也为斗争性努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因素使得对手通过斗争性努力转化为成功的能力越来越小,即m和K的值变小,由图形可知,当决定系数逐渐变小时,选择斗争性努力使自己增大自己份额的努力就越不容易实现。从而更倾向于选择交易性努力,来达到解决问题的均衡。这也印证了邓小平的论断“和平发展”为世界的主题。

四、“捧杀”-“斯密世界”

当斗争性努力的回报逐渐减低,决定系数逐渐减低时,越来越多的资源就分配与生产性努力之中。此时更多的是通过交易达到双方的目的,所以要求在交易世界中达到对自己有利的均衡。交易世界以分工为基础,以双方意愿的价格基础上的交易为途径,最终达到一组价格向量使得所有参与者达到自己的最大化效用。

在国际战略中,基于通过交易性努力取得优势的前提在于“自由贸易掩盖下的比较优势”,自己取得利益还吹捧对方具有比较优势,用自由贸易掩盖捧杀的目的。表现为两个层次:第一,英国主张自由贸易不是为了平等而是自己具有这方面的比较优势,能够取得优势。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通过自由贸易使得该国获得国际上的优势。第二,生产成本 低碳 (可持续)减量化的特殊形式,环保条件下的自由贸易。比如碳关税、银行税等。捧与自由贸易的逻辑关系可以这样来看,发达国家认为己方对于发展中国家在贸易上占优势,但是还对于发展中国家指出这种行动对于发展中国家也占优势。通过两种途径来进行:(1)欺骗对方,不指出实质的逻辑关系。(2)蒙蔽对方,否认长远,只让对方看到眼前的利益,吹捧不科学的理念。比如对于中国制造的吹捧。根据产业链理论,制造环节处于产业链增值的低端,其他的环节才是价值最大的地方。通过大势宣传中国制造,吹捧中国,使得中国即使处于低端的地位,仍然心理上感到光荣,而实际上,最大的利益已经被榨取,剩下的制造环节的利益非常少。这不仅仅是对于短期的影响,而且对于长期会限制经济的发展,可能使中国进入发展的低水平陷阱。

改革开放是对于“交易世界”理解到位的举措。改革开放打开了之前分工的壁垒,使得要素能够自由的流动,通过交易,在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个人达到自身福利最大化的同时,整个社会也达到了社会总福利的最大化。

世界范围内斗争性努力的回报逐渐减低的趋势下,以交易世界为主题的全球化浪潮带动了全球范围内的分工合作,通过G20、贸易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的统筹与协调,交易世界趋向于不断地繁荣昌盛。

在经历了苏联解体,东欧国家经济发展的迟滞,东南亚金融危机,2008世界经济危机等一系列浪潮之后,西方的以自由主义思想为代表的价值体系受到了现实的严峻考验,是“华盛顿共识”还是“北京共识”,是“西方智慧”还是“东方文明”更适于组织整个世界的运行,这样的疑问进入了学术界的探讨。

面对新生的力量、新生的文化,西方世界开始反思的同时也有些人抛出“中国责任论”,在斗争性努力不足以抵挡中国发展之后试图通过“捧杀”这样的交易性努力来遏制中国的崛起。

在2008金融危机后,由于经济体系内西方似乎没有发言权,于是其通过战略性思考站在了全球制高点“节能、环保、低碳”,于此同时还站在了“削核武器”的制高点,想引领全球思潮,把全球的关注点从失败的经济转移到其他方面。这是交易性努力的突出表现,也是对于中国“捧杀”的突出表现。

发达国家通过斗争性努力起家以后,已经占据了优势,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交易性努力,通过制定各种各样的交易规则,交易标准,来实现自己的利益。

其关于“汇率”,关于“碳关税”,关于“金融创新”的策略,皆是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中国的发展。

可以讲,除了一般意义上的交易之外,更多的“捧杀”组成了一个个精彩的“交易世界”。要想较为准确的把握现实世界的运行,应该可以把交易世界和纳什世界合为一体予以考虑。

五、“棒杀”与“捧杀”-“真实世界”

“大棒”还是“玉米”?“大炮”还是“牛奶”?“棒杀”还是“捧杀”?讨论到此恐怕不能得出一个唯一的结论。真实世界应该是二者的结合才可能更加准确地予以理解。面对真实世界,不仅要有斗争性努力的能力,更要有交易性努力的基础。

结合建国以来国防资源配置的历史数据,从国防开支占GDP比例变化可以看出,国防与经济发展经历了“先强军以立国”的“建国期”(1950―1980年)、“先富国以强军”的“忍耐期”(1980―2000年)、“强军富国”的“补偿期”(2000―2010年)三个阶段,军民融合统筹强军富国的“和谐期”正在到来。用冲突经济学的语言来描述即先“斗争性努力”占优,再“生产性努力”占优,最后达到二者统筹兼顾的协调发展状态。这一结果正体现了本文分析的结论。

关于两个世界的构造可以给出理解真实世界的新的思路。在应对真实世界的问题时,能够运用“交易”和“冲突”两个维度去思考,能够“棒杀”与“捧杀”相结合去考虑国际相处中应对的策略,从而合理配置国防资源是本文期望达到的目的。

① 国防经济学手册II。

收稿日期:2011-06-09

作者简介:阮晓萌 (1986-),男,河北曲阳人,硕士研究生,从事装备采办市场研究。

参考文献:

[1] Keith Hartley,Todd Sandler, The Handbook of Defense Economics. The North Holland Press , 1995:177~186.

[2] Lu Zoulai, Modern National Defense Economics. Beijing: Oil Industry Press,2006:226~227.(卢周来,现代国防经济学).

[3] Hirshleifer, J., 1987, Conflict and defense, in: J. Eatwell, M. Milgate and P. Newman, eds., The New Palgrave: A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Vol. 1 (Macmillan/Stockton, London/New York) 567-570.

[4] Hirshleifer, J., 1991, The paradox of power, Economics and Politics 3, 177-200.

第6篇:世界经济形势论文范文

自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开始艰难曲折,导致世界经济的发展表现出脆弱性、不确定性、不平衡性等重要特点。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各国也在不断的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解决各种经济问题。展望世界经济的发展,其发展的前景喜忧参半,很多发达国家的经济将会得到回升,世界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将会得到明显的改善。同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会有所缩小。

【关键词】

世界经济;政治形势;回顾;展望

在2013年,美国的霸气有所收敛,由于联邦政府财政预算拨款没有获得批准,政府无钱可花。中东的动乱比较多,突尼斯民众抗议物价持续上涨,也门首都爆发了武装冲突,在这场冲突中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从整体看,中国的走势逐渐好转,但挑战也逐渐的增多,其要融入国际社会需要更艰苦的努力,中国要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用外国人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中国的故事,这样能够使他们认识到中国的发展对于他们而言,是机遇但不是挑战。

1 2013年世界经济发展和政治形势的回顾

1.1 2013年世界经济发展情况

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在2013年,世界经济的发展呈现下滑的现象,这是金融危机之后的最低发展水平。2103年,世界经济在政治形势的刺激下,处于脆弱复苏的阶段,但从总体上看,总体形势相对稳定,世界各国正在维持着“弱增长”的局面。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实际经济发展进行统计,2013年的世界经济增长3%左右,这是在金融危机之后的最低发展水平。目前发达经济体将要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

通过对2014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速进行统计,其略高于2013年。国际经济增长率已经得到提高,同时国际购买力已经得到明显的改善。通过全球贸易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全球贸易增长明显加快。全球通货膨胀水平略有上升,但初级产品价格低位徘徊。2014年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已经下降,非能源价格已经下跌。

美国和日本失业问题还在继续缓解。

1.2 2013年世界政治形势的具体情况

在2013年,大国之间博弈激烈,叙利亚呼吁联合国发挥重要作用,阻止美国对叙利亚进行攻击。但美国的霸气有所收敛,美国的领导力有所下降,美国一直试图试压使中国屈服,但结果适得其反,在西亚、中东问题的处理上,反应出美国已经力不从心。中东地区的局势持续动乱,突尼斯、埃及的各政治派别争斗激烈,其社会经济已经下滑,失业率较高。2013年,在波兰华沙召开了全球气候大会,虽然没有解决实质性的问题,但还是达成了三项主要共识,这就表明与会各国都不愿意承担大会失败的责任。

在2014年,通过对英国广播公司报道了解,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经济衰退5年多来,欧洲许多国家的贫困人口大幅增加。欧洲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目前欧盟28个成员国已经处于贫困危险边缘。在2014年1月份,伊朗国家已在当天停止最敏感的铀浓缩活动,伊朗已经自愿暂停20%浓度的铀浓缩活动,切断了纳坦兹铀浓缩工厂的原料供应。

2 对世界经济和政治形势的展望

2.1对世界经济的展望

通过对世界经济的回顾,预测在近几年的时间里,世界经济整体复苏步伐会不断加快,各国都已经开始实施了宽松的经济政策,所以世界经济形势有望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世界整体经济的复苏速度将会加快。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计,2014、2015年的世界经济增长将会得到明显的改善,将会比2013年的世界经济发展水平高,但增长率仍属于偏低的中期增长。

2014年、2015年的时间里,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其经济的发展将回升到比较好的态势。纵观全球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经济将会快速回升。对于欧洲国家而言,将会走出衰退的经济发展时期,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全球市场增强信心。而美国经济的复苏将会促进全球经济的大力发展,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都将会得到提升。特别是近年来美国经济的发展更是备受世界的瞩目,经过金融危机之后的美国,其自身的经济增产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复苏势头也比较稳定,鉴于近年来美国通过经济调整之后取得的成功,包括其在房地产市场以及国内工业改革等几方面,都呈现出稳步发展且市场走向良好的趋势,在2014年里,美国的经济将会持续不断的增长,增长的势头也会更加稳固,据不完整统计,2013年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为2%-2.3%之间,但是到了2014年,其增长速度将会达到2.9%-3.1%。

2.2对世界政治形势的展望

中欧双方已经发表《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为未来的数年合作绘制了蓝图,双方已经认识到只有坚持对话磋商、互利互赢,才能为中欧关系不断注入发展动力。欧盟的主要机构将实现领导换届。中欧关系将继续健康平稳的发展,更为深入的务实合作和良性互动打下基础。

2014年初韩朝离散家属会面在朝鲜金刚山举行,在2014年―2015年朝韩之间的关系将有所缓和,但要熔化半岛坚冰,也并不是一天的任务,局势短期内难言明朗,中国仍然是解决朝韩问题的重要力量。从总体上看,从2014年到2015年,世界各国的发展都朝向较好的方向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会不断增加,各国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和谐。

3 结语

总而言之,世界的经济与政治始终是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的,尽管之前曾出现过经济低迷的时期,也呈现过政治形势不稳定的情况,但是世界的经济与政治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逐渐发展,从而走到今天的。鉴于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问题,因此相关的世界组织应该对这一问题予以高度的重视。近年来欧洲已经建立了统一的市场,在北美自由贸易区,已经完成了多项准备工作。在2013年,叙利亚发生化武危机,通过联合国安理会的表决,一致通过要求叙利亚销毁化学武器的决议。

【参考文献】

[1]王小军.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构建[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

[2]汪新生,王春强.从结构现实主义的视角看冷战后东亚地区和平[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

第7篇:世界经济形势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 沙特  石油经济  经济  中心经济

沙特阿拉伯(以下简称沙特)因其强势的石油王国地位,深邃奥秘的文明以及保守政治和开放经济的完美结合,吸引着全球关注的目光。尤其是素有“黑金子”之称的沙特石油,更是在国内外经济、能源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统计石油收入能够占据到沙特出口总收入的90%,预算收入的75%-85%和GDP的45%;并且非石油生产部门如建筑业、运输业、制造业等以石油导向为基础的投入已超过总投资的55%。[1]而且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量国和出口国,其石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22.1%,储采比长达67.8年;日出口量为6813.1桶,占欧佩克日出口量的31.56%。沙特石油价格的变化不仅对沙特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也对世界石油市场的稳定构成影响。由此更需要我们加深对沙特石油问题的认识。

从沃勒斯坦的“中心-”理论来审视沙特的石油经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石油经济因其初级原油生产及其地租特性而成为世界经济圈的经济;但在阿拉伯经济圈中,石油经济又因其“衍生依附”(derivative dependency)和“潜父权制”(preoccupied paternalism)优势成为了阿拉伯世界的中心经济。所谓沃勒斯坦的“中心-”理论,主要是认为世界经济由不同的区域经济圈所构成,世界经经济圈的中心经济、经济时间结构上是历史地延续,空间结构上是适时地变化。[2]

本文所指的石油经济,主要是指以石油工业发展为基础,所形成的前向、后向相关联系产业。为清楚阐明沙特石油经济的双重特性,本文主要以20世纪70年代石油繁荣时期为考察段限。

            沙特石油经济—世界经济圈的经济

关于经济的特征,沃勒斯坦曾指出国家由于专业化生产融入到世界经济圈,但又因专业化生产而被边缘化;经济的生产只是一种简单生产再重复。[3]如果我们以此来分析沙特的石油经济,就会清楚地看到石油经济所处的依附地位。沙特依靠原油出口和世界保持联系,但对原油出口的依赖,很容易形成简单再生产。我们可以参看沙特的石油出口比例表。

沙特石油出口比例表

第8篇:世界经济形势论文范文

【关键词】和谐世界;中国;国际形象

2005年9月15日,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首次向全世界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倡议。2007年10月15日,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对建设和谐世界问题的集中阐述,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当今时代主题、人类历史发展

规律,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建设和谐世界的宏伟构想,已经发展成为完整成熟的理论体系。①

一、“和谐世界”理念的丰富内涵

和谐世界不是某一个国家或某一文明独霸天下的世界,和谐世界应该是坚持民主平等,实现共同繁荣,坚持开放包容,实现持久和平和生态文明的世界。“和谐世界”理念包含较为丰富的内涵:

第一, “和谐世界”是政治民主、平等互信的世界

坚持国家平等原则,是国际法的首要原则,也是实现世界和平的必要前提。在全球化趋势下,要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维护国家和世界安全,推动国际社会的共同进步,必须要以国家平等为前提,实现和平共处。“和谐世界”理念强调以国家平等为前提,以和平共处为基础,努力构建和谐发展的新型国际关系。这不仅反映了人类社会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普遍愿望和理想价值,同时也符合全世界的根本利益和发展要求。在国际交往中,坚持国家平等是处理国家之间关系最起码的要求,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发展国家关系和解决国际争端的基本准则。

第二,“和谐世界”是普遍发展,共同繁荣的世界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科技革命的进步,全球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和谐世界”理念则将追求国际社会的共同发展和繁荣视作国际秩序构建的关键。发展必须是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这不仅因为“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发展“也事关消除全球安全威胁的根源。没有普遍发展和共同繁荣,世界难享太平”此外,“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各国利益相互交织,各国发展与全球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不可分”②

第三,“和谐世界”是多样、包容的世界

“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积极贡献”③。“和谐世界”理念是在尊重各民族、国家和地区文明的特殊性和独立性的基础上,主张以包容开放的心态,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推动和实现多种文明相互沟通、交流、理解、融合,在求同存异中寻求共同发展,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世界。

第四,“和谐世界”是持久和平、稳定安宁的世界

“和平是人类社会实现发展目标的根本前提。没有和平,不仅新的建设难以推进,而且以往的发展成果也会因战乱而毁灭”④冷战结束后,世界国际关系格局朝着多极化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人类只有生活在和平的环境里,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追求幸福生活,创造灿烂文明。没有和平,就没有和谐世界。和谐世界追求的和平是持久和平,是稳定安宁。

第五,“和谐世界”是生态文明、环境优化的世界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前提。关爱自然,善待自然,是全人类共同的利益。只有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类文明才能持续发展。⑤在人与自然和谐方面,强调人类要共同保护全球生态环

境,共同呵护人类地球家园。

二、“和谐世界”提升中国国际形象

国际形象是一个国家的外部公众对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自然要素的一种综合认知与评价。当今,以经济为核心的硬实力诚然是影响世界的主要力量,但形象因素在综合实力中的地位已经上升。⑥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的大国,历来是其他国家关注的对象。和谐世界思想的提出将进一步巩固中国政府负责任、建设性的国际形象。

“和谐世界”思想对当今国际政治和国际秩序如何发展提出了努力方向,既是中国从国际社会发展的长远理想出发,对人类进步从高目标的高度概括,也是从现实出发,对国际秩序的演进与国际事务治理的原则的高度概括。“和谐世界”思想将中国自身与世界前途的构想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手段表达出来,对于消除疑虑,遏制敌对势力对中国的歪曲和诋毁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营造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必将产生关键性的作用。

“和谐世界”所提出的政治民主、共同发展、共同安全、和谐相处的目标和展示出的新互利合作观、安全观和文明包容观等新的观念已经使它超越了西方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构建主义三种国际秩序范式,成为一种崭新的国际秩序构想和范式。它突破了传统的西方国际秩序体系和思想观念,表达了一种中国关于全球问题和人类未来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思路。

“和谐世界”思想的提出,使我党执政能力建设发生了方法论上的调整:不仅仅要注重处理国内事物的能力,建设“和谐社会”,更要注重处理国际事物的能力,构建“和谐世界”。全面展现了中国日渐成熟的政治理念与政治心态,从而为中国的繁荣与进步创造了更有力的国际条件与环境。同时,使我党执政能力建设具有了世界性的视野,为谋划中国发展战略提供指导。

共建和谐世界的思想符合中国和世界发展的长远目标。中国努力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有利于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为此,中国应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本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事业,维护国家安定团结,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处理国际重大事件中,坚持公正的原则,做负责任的大国。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在共建和谐世界进程中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⑦

【参考文献】

[1]冯宝晶《试论和谐世界的理论框架与实践途径》,理论学习2008.3

[2][3][4]《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9月16日

[5]曹文宏 《文明多样性与“和谐世界”》,理论导刊2007.1

第9篇:世界经济形势论文范文

【关键词】汉语 科学 低碳 魅力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0-0034-01

纵观中外语言发展史,在古埃及楔形文字演化成为英语的过程中经历了五种语言,即古埃及楔形文字、腓尼基古文字、希腊语、拉丁语、法语的变迁,而这些语言都是基于字母发展起来的,只有汉语是世界上唯一不使用字母且又比较适合语音控制和信息录入的计算机时代的语言。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汉语正以其自身的价值和独特的魅力走向世界。一个国家的语言被广泛使用,标志着这个国家的强大。语言是民族文化形成的基础,为加快汉语语言的推广和应用,推动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国家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建立孔子学院、开展对外汉语教学项目等诸多手段。

一 汉语语言的优势

衡量一种语言的优劣有许多种方法,如简洁性、灵活性、稳定性、广泛性、包容性等,其中,能否使人易于记忆并在其有生之年获取最大容量的信息,能否顺应时展有效节约资源也是其重要标准。

1.汉语是未来计算机语言运用发展的最佳选择

人的思维内容与思维方式是通过语言及动作表现出来的,思维是无声的内部语言,是语言的高级表现形式,语言是有声的思维。在普通话中汉语的发音有一千二百个,而英语的发音仅有四百个,两者相比,汉语的发音数量是英语的三倍。

计算机的二进制原理告诉人们一个事实,电脑运用较少音节与字符参与运算时,其操作简单,但运算时间加长,而运用较多音节与字符参与运算时,其操作复杂,但相对运算时间缩短。目前,语言学家们在电脑上进行的各种语音输入法的对比研究发现,汉语语音输入的精确率远远超过其他语种。

2.汉语具有构词的科学性及容易记忆的优势

从目前英汉常用词汇量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汉语在用大约四千个汉字来承担着至少一百万个英语单词所表达的内容。这使汉语词汇的记忆比英语简单了许多,形成这个差距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英语的发音种类远远少于汉语。例如,用汉语对“人”这个字进行描述时,可以关联性地表达为大人、小人、老人、年轻人、残疾人、黑人等,它们都带有一个“人”字,而英语则表达为adult、child、the old、the young、the disabled、hero,表现不出它们之间的任何相关性。这样几百万的英语单词就产生了,这就从构词上加大了学习者的记忆难度。

3.汉语是节约型社会最理想的语言

在全球变暖,全社会以低污染、低能耗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背景下,人们已经注意到大量砍伐木材会造成森林面积减少,生态平衡受到破坏;同时在造纸过程中所排放的CO2、SO2等有害气体,造成空气污染,进而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然而,大量数据统计显示,印刷同样内容的一本书,西方语言要比汉语浪费两倍的纸张,按照全世界使用西方语言所印刷的读物要比用汉语所印刷的读物多五倍计算,那使用西方语言比使用汉语要多浪费十倍以上的木材,增加二十倍以上的工业废水。所以节约纸张就是节约资源,减低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换言之,也就是在缔造低碳经济社会。

二 汉语语言的世界魅力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是人类相互沟通、相互交际的中介,是人类社会最重要、最基本的文化与科学技术的信息载体,在推动人类社会知识的积累、文化的形成、科学的发展、教育的延续中发挥着无与伦比的工具性作用。有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除中国和新加坡外,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美国、印尼和加拿大等国家也有人在使用汉语,使用人数接近15亿,而英语的使用人数仅有3.5亿人。

在世界语言之林中,汉语语言的世界魅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同时它还是联合国必须使用的六种官方文件中最薄的一本。第二,汉语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穿透力。汉语蕴涵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具有独特的魅力,传承文明,昭示未来。世界上曾经有几十种最古老的文字:汉字、古埃及文字、古苏美尔文字和巴比伦文字等。大浪淘沙,后面的三种文字早已消亡了,唯独汉字硕果犹存,不但长盛不衰,且呈方兴未艾之势。第三,汉语有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伴随中华民族的不断强大,经济发展后劲持续增强,经济总量跃升居世界第二,1978~2011年的33年间,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超过了8%,经济的加速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明显提高,必将有力促进汉语语言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和应用。

三 结论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由于种种原因,许多语言处境堪忧甚至消亡,汉语却越来越表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这并非简单取决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地位的日益上升,更为重要的是由汉语自身的优越性所决定的。汉语是思维速度最快的语言,在运用中具有信息量大、容易记忆的特点,同时,汉语在运用与传播过程中,有其独特的低碳经济价值优势。笔者相信汉语将成为世界上最重要、最具魅力和使用最方便的语言之一。

参考文献

[1]骆小锁.现代汉语引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

[2]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摘 要】汉语以其自身的魅力,在世界语言之林中优势突出。本文采用了语言分析、数据比较、文献查阅等方法分析了汉语语言的特点及汉语语言的优势。通过引证分析,证明了汉语是当今世界最具优势的语言之一。深入研究汉语语言,对传播中国优秀文化,主动吸纳其他语言或文化精髓,充分发挥汉语在世界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汉语 科学 低碳 魅力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0-0034-01

纵观中外语言发展史,在古埃及楔形文字演化成为英语的过程中经历了五种语言,即古埃及楔形文字、腓尼基古文字、希腊语、拉丁语、法语的变迁,而这些语言都是基于字母发展起来的,只有汉语是世界上唯一不使用字母且又比较适合语音控制和信息录入的计算机时代的语言。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汉语正以其自身的价值和独特的魅力走向世界。一个国家的语言被广泛使用,标志着这个国家的强大。语言是民族文化形成的基础,为加快汉语语言的推广和应用,推动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国家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建立孔子学院、开展对外汉语教学项目等诸多手段。

一 汉语语言的优势

衡量一种语言的优劣有许多种方法,如简洁性、灵活性、稳定性、广泛性、包容性等,其中,能否使人易于记忆并在其有生之年获取最大容量的信息,能否顺应时展有效节约资源也是其重要标准。

1.汉语是未来计算机语言运用发展的最佳选择

人的思维内容与思维方式是通过语言及动作表现出来的,思维是无声的内部语言,是语言的高级表现形式,语言是有声的思维。在普通话中汉语的发音有一千二百个,而英语的发音仅有四百个,两者相比,汉语的发音数量是英语的三倍。

计算机的二进制原理告诉人们一个事实,电脑运用较少音节与字符参与运算时,其操作简单,但运算时间加长,而运用较多音节与字符参与运算时,其操作复杂,但相对运算时间缩短。目前,语言学家们在电脑上进行的各种语音输入法的对比研究发现,汉语语音输入的精确率远远超过其他语种。

2.汉语具有构词的科学性及容易记忆的优势

从目前英汉常用词汇量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汉语在用大约四千个汉字来承担着至少一百万个英语单词所表达的内容。这使汉语词汇的记忆比英语简单了许多,形成这个差距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英语的发音种类远远少于汉语。例如,用汉语对“人”这个字进行描述时,可以关联性地表达为大人、小人、老人、年轻人、残疾人、黑人等,它们都带有一个“人”字,而英语则表达为adult、child、the old、the young、the disabled、hero,表现不出它们之间的任何相关性。这样几百万的英语单词就产生了,这就从构词上加大了学习者的记忆难度。

3.汉语是节约型社会最理想的语言

在全球变暖,全社会以低污染、低能耗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背景下,人们已经注意到大量砍伐木材会造成森林面积减少,生态平衡受到破坏;同时在造纸过程中所排放的CO2、SO2等有害气体,造成空气污染,进而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然而,大量数据统计显示,印刷同样内容的一本书,西方语言要比汉语浪费两倍的纸张,按照全世界使用西方语言所印刷的读物要比用汉语所印刷的读物多五倍计算,那使用西方语言比使用汉语要多浪费十倍以上的木材,增加二十倍以上的工业废水。所以节约纸张就是节约资源,减低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换言之,也就是在缔造低碳经济社会。

二 汉语语言的世界魅力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是人类相互沟通、相互交际的中介,是人类社会最重要、最基本的文化与科学技术的信息载体,在推动人类社会知识的积累、文化的形成、科学的发展、教育的延续中发挥着无与伦比的工具性作用。有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除中国和新加坡外,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美国、印尼和加拿大等国家也有人在使用汉语,使用人数接近15亿,而英语的使用人数仅有3.5亿人。

在世界语言之林中,汉语语言的世界魅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同时它还是联合国必须使用的六种官方文件中最薄的一本。第二,汉语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穿透力。汉语蕴涵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具有独特的魅力,传承文明,昭示未来。世界上曾经有几十种最古老的文字:汉字、古埃及文字、古苏美尔文字和巴比伦文字等。大浪淘沙,后面的三种文字早已消亡了,唯独汉字硕果犹存,不但长盛不衰,且呈方兴未艾之势。第三,汉语有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伴随中华民族的不断强大,经济发展后劲持续增强,经济总量跃升居世界第二,1978~2011年的33年间,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超过了8%,经济的加速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明显提高,必将有力促进汉语语言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和应用。

三 结论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由于种种原因,许多语言处境堪忧甚至消亡,汉语却越来越表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这并非简单取决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地位的日益上升,更为重要的是由汉语自身的优越性所决定的。汉语是思维速度最快的语言,在运用中具有信息量大、容易记忆的特点,同时,汉语在运用与传播过程中,有其独特的低碳经济价值优势。笔者相信汉语将成为世界上最重要、最具魅力和使用最方便的语言之一。

参考文献

[1]骆小锁.现代汉语引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