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icu主任工作总结范文

icu主任工作总结精选(九篇)

icu主任工作总结

第1篇:icu主任工作总结范文

岁末年初回顾ICU病房起步的这一年当中,我在担任ICU护士长这一年期间,在院领导的关心下,在科主任和护理部主任的帮助和支持下,使ICU的护理工作得以正常运行。这一年来,在继续深入开展创群众满意医院和打击商业贿赂的思想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本职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做如下几方面总结:

一、完善病房设施,加强病房管理

ICU是危重病人进行抢救和严密监测的场所,要求病房环境合理、简洁、方便,利于观察和抢救,病房的抢救设施齐全,在原有ICU病房的简陋条件和设施下,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完善了各项设施和仪器,一年当中,增设了3台呼吸机,6台注射泵,2台输液泵,以及各种医疗用品。并安装了热水器,室内开水供应设施,以及各种生活设施,以优质的病房条件服务于患者,方便的工作条件利于医护人员,医。学教育网使得ICU的病房条件在本市以及周边地区处于领先水平。完善的设施离不开有效的管理,这一年中制定了:ICU贵重仪器管理制度,贵重药品管理制度,病房消毒措施。做到物品定点定位放置,固定了仪器管理人员,药品管理人员和物资管理人员。一年来,有效的病房管理保证了ICU的日常工作。

二、建立、健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ICU在本院属新兴的一门学科,收集全院各科室以及外院的危重病人,机构庞杂,医疗护理任务繁重,而我科的护理人员均年龄较轻,资历浅,工作责任心不够强,且ICU护士人员流动较大,因此制订一套严格周密,切实可行的制度常规,以保证ICU的护理工作正常运转,本年度在原有2011年ICU护理工作试行草案中,不断完善和修改草案,增加了各项护理操作常规,急救药品毒麻药品每日每班清点制,无菌物品管理制度,护士培训计划,消毒隔离制度等,制定的同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各项制度常规保证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从而使ICU秩序井然,忙而不乱,其工作效能得以充分发挥。

三、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加强自身建设

要做好ICU护士姐妹的领头雁,不加强自身学习是不行的,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并在媒体和网络上查阅ICU相关资料,学习和探索,以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之外,本年度还参加了护理本科的在职教育,并取得良好成绩。与此同时,协助院长顺利完成了>这一课题,并通过了市科委鉴定,除此之外,还参与了我科>课题的研究。

第2篇:icu主任工作总结范文

icu是危重病人进行抢救和严密监测的场所,要求病房环境合理、简洁、方便,利于观察和抢救,病房的抢救设施齐全,在原有icu病房的简陋条件和设施下,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完善了各项设施和仪器,一年当中,增设了3台呼吸机,6台注射泵,2台输液泵,以及各种医疗用品。并安装了热水器,室内开水供应设施,以及各种生活设施,以优质的病房条件服务于患者,方便的工作条件利于医护人员,医。学教育网使得icu的病房条件在本市以及周边地区处于领先水平。完善的设施离不开有效的管理,这一年中制定了:icu贵重仪器管理制度,贵重药品管理制度,病房消毒措施。做到物品定点定位放置,固定了仪器管理人员,药品管理人员和物资管理人员。一年来,有效的病房管理保证了icu的日常工作。

二、建立、健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icu在本院属新兴的一门学科,收集全院各科室以及外院的危重病人,机构庞杂,医疗护理任务繁重,而我科的护理人员均年龄较轻,资历浅,工作责任心不够强,且icu护士人员流动较大,因此制订一套严格周密,切实可行的制度常规,以保证icu的护理工作正常运转,本年度在原有XX年icu护理工作试行草案中,不断完善和修改草案,增加了各项护理操作常规,急救药品毒麻药品每日每班清点制,无菌物品管理制度,护士培训计划,消毒隔离制度等,制定的同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各项制度常规保证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从而使icu秩序井然,忙而不乱,其工作效能得以充分发挥。

三、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加强自身建设

由于icu的工作性质及严格要求,护士始终处于病人治疗及观察的第一线。因此,护理人员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icu的工作效率。这一年来,icu护士的培训工作是我工作之重点,在icu护士的后续教育中,我采取了在职培训,外出进修,自学与考核相结合等办法,并结合医疗定期举办科内业务讲座及参加护理查房,严格按照XX年icu护士培训计划进行培训并考核,XX年度先后输送两名护理人员到上海北京进修,全科护理人员均参加了护理专科或本科的在职教育,一年的培训使得icu护士能胜任日常工作,大多数护士成为icu熟练人才。

第3篇:icu主任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ICU; 护生; 临床教学

重症监护室(ICU)是危重病医学的临床基地[1],是危重病人集中管理的地方。作为临床实习的一个重点科室,ICU复杂的仪器设备和多变的病情往往使实习生茫然不知所措,不能很好进入角色。为提高临床实习教学质量,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笔者对本院ICU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方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6月~2011年5月我院外科ICU共接收36名实习护生。其中男生4人,女生32人。本院校学生20人,在ICU实习时间为3周;外校学生16人,ICU实习时间为4周。本科学历32人,大专学历4人。ICU实习内容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技术操作及专科理论知识。

1.2 教学方法

采取一对一方法实施临床带教。入科前3天由总带教老师负责培训,包括介绍ICU的组成、职能、环境、进入ICU的注意事项、ICU的工作特点及服务理念等,让学生对ICU及危重病医学有初步的认识。根据实纲的要求制定带教计划,要求细化到每周的教学安排。

实习最后一周进行出科成绩评定。评定指标及考核内容包括:评价表(包括思想品德、工作纪律、工作整体性、计划性、独立性、合作能力、应急能力等的总评)占20%、过关项目占20%、护理程序运用占10%、基础操作占20%、专科操作占20%、理论成绩占10%。

2结果

36名学生全部按照计划完成ICU实习,掌握ICU基本工作流程和基础的监护抢救技术。护生出科平均成绩为87.2分,理论成绩平均84分,技术操作成绩平均89分。

3讨论

ICU收治的是各种急、危重病人,涉及多个临床专科,集各种先进监测、仪器设备于一体,实习环境有一定的特殊性。而教学大纲针对ICU的实习要求存在内容广泛、操作复杂与实习时间较短的矛盾,因此认真分析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合理的ICU护理教学方法是临床教学的重点之一[2,3]。我院作为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教学任务繁重,而且ICU接收的实习护生来自不同的院校、实习时间有所不同,给临床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3.1护生进入角色困难

重症医学虽然已经成为二级学科,但在部分医学院校没有开设相关课程,学生在基础学习的过程中几乎没有涉及危重病医学的专科知识,仅是在各门临床课中学到一些疾病危重阶段的内容,这可能导致学生到ICU后不知从何学起。而且ICU环境特殊,工作压力大,具有仪器设备多、报警声音不断、患者病情危重、突发事件多等特点。部分护生可能因环境陌生或压力过大产生恐惧心理,很难适应实习角色,面对病人感到束手无策。

3.2不重视基础护理

ICU基础和专科护理操作较多,护生往往在实习初期对技术性较高的专科操作,如动脉采血、气管插管、床边血液净化治疗等学习兴趣浓厚,积极参与,但对床上浴、口腔护理、更换床单等基础护理重视不够,在完成实纲的要求后不主动参与生活护理。

3.3缺乏整体医学观念

ICU 集中了各专科危重病人,而且同一患者的疾病往往涉及多个脏器、多个学科。与传统学科不同,危重病医学更强调以整体的思维来诊治患者[4]。护生从其他专科轮到ICU 实习,往往只能观察到患者片面的生命体征的改变,缺乏从患者整体进行综合判断的思维方式,需要在实习过程中逐渐加强。

3.4带教老师压力大

带教老师是临床教学的主体之一,其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学质量的好坏[5]。ICU工作高度紧张,护士队伍较年轻,带教老师要承受来自学生和危重患者的双重压力,需要付出双倍精力,在某种程度上临床教学可能成为工作的负担,致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未得到老师足够的专业指导和实践机会,ICU实习有可能变成单纯的观摩学习。

4管理对策

4.1临床教学循序渐进

为减轻护生压力,教学应按照计划循序渐进展开,学习内容由易到难。制定每周的教学计划,第1周以熟悉环境、了解ICU理念和工作模式为主,消除学生对ICU恐惧、排斥等心理。第2~3周实习内容逐渐接触ICU常见的危重病人护理及基本抢救监护技能,理论讲课和临床实践同步进行。第4周进行考核,检查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学生对此教学计划接受度比较高,能较快转变角色,顺利完成ICU实习。

4.2重视带教老师的选拔和培训

带教老师的言行对护生的临床实习和今后的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首先带教老师必须具备较为广博的专业知识、高超的临床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室设立总带教老师,负责整体把握教学计划和日常教学工作的安排和调整。所有带教老师必须参加医院的教学培训后方能担任教学工作。每年度教学结束后实习护生评出优秀带教老师,给予相应的奖励。

4.3培养临床整体思维能力

在ICU临床教学中要坚持整体思维,无论病人还是疾病都要从整体角度进行分析判断。教会学生不仅要观察监护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病情,还要考虑病人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带教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病人的基础生活护理,提高学生对基础护理的重视度。

4.4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理念,采取教、学互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查房时选择有代表性的病例,或将临床常见问题、重点问题制作成讨论题,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促进学生练习从整体的观念思考临床的问题。

由于ICU病人周转快,一些很有教学意义的病人往往很难在有限的实习时间内碰到,因此,总带教老师将平时遇到的典型病例收集整理,做成多媒体教学材料,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总之,ICU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阶段,认真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因人施教,教学计划与时俱进,有利于提升护生的临床护理水平和思维能力,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大为. 21世纪的医师丛书-危重病医学[M]. 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0

[2]梁玲, 高海莲, 曾新芝. 高职护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实践与探讨[J]. 实用全科医学, 2008, 6(2): 161-162

[3]张春英. 临床护理教学工作探讨[J]. 实用全科医学, 2006, 4(6): 692-693

[4]叶进燕, 林锡芳, 潘景业. ICU临床见习带教的方法和思考[J]. 医学教育探索, 2007, 6(11): 1056-1057

[5]边巍, 罗媛, 张媛, 等. 临床实习管理及带教工作体会[J]. 华北国防医药, 2008, 20(2): 34-35

第4篇:icu主任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层级护理;管理模式;ICU护理;应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注意到护理的重要性,本次研究就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3年1月~2014年3月我院ICU科室开展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本次研究抽取ICU科室护理人员共16名护士,其中男护士1名,女护士15名,年龄均在20~35岁,平均年龄26岁左右,工龄1~10年,其中本科学历2名,大专学历11名,中专学历3名。其工作职称有护士11名,护师4名,主管护师1名。将所入选16名护士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名,经统计学软件对以上临床护理人员的基本资料进行处理,得出其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较性。

1.2方法 本次研究对照组采取常规ICU科室临床护理办法进行护理,实验组采取层级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其实施方法大体上可概括为护士能力分级、层级设置、制定并要求护士熟记规范工作手册、分级培训以及制定晋升制度等。具体实施步骤如下,对本次参与开展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8名护士根据《ICU护理质控检查评分结果汇总表》[1]及《ICU护理床边交接班质量考核表》[2]等考核标准及资历、学历等多方面进行责任分级,本次研究设置五个层级[3],由责任从低到高分为助理护士、初级责任护士、中级责任护士、高级责任护士及护理责任组长。共设置5个层及护理管理小组,由1名护理责任组长带领1名高级责任护士、1名中级责任护士、2名初级责任护士及3名助理护士组成,实施8h连续倒班工作制度,由护理责任组长进行排班,保证分配责任到人头上。参与本次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护士进行统一的规范工作培训及分级培训[4],使护士清晰的了解到每日工作流程、抢救流程,熟悉所指定的应急预案,仪器的规范使用及护理技术的规范操作,使每名护士做到将工作质量标准即规范工作手册熟记并不时翻看复习。按照此次责任分级对不同责任级别护士进行不同培训,基层助理护士主要培训常规环境护理、饮食护理、消毒隔离技术、各种紧急情况处理、观察并记录各项数据及维护患者安全等;初级责任护士主要培训不同疾病类型的不同护理项目、常见药品、常规护理技术、涉及医患沟通心理辅导、相关法律法规、查阅文件及文献、护理质量的基本内容、系统化记录或统计数据方法等;中级责任护士主要培训重症患者、疑难杂症患者的不同护理,对患者的临床宣教及讲解各种疾病的发病机制等内容,医疗纠纷处理规程及护理标准的制定等。高级责任护士主要培训监护、急救技术,重症病患护理的基本内容,基本护理知识及基本技能,学习关于ICU护理的相关专业知识等。护理责任组长主要培训以上所有相关内容并进行考核,考核通过方可任职。以上层级可由上级推荐并经考核选拔晋升[5]。其培训均由上级责任护士一对一、一对多进行,高级责任护士则只能由护理责任组长进行一对一培训。对两组护士的工作质量、患者满意程度、护士工作满意程度按照问卷形式进行综合评判[6]。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以上护士基本临床数据及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P

2 结果

两组护士的患者满意程度、护士工作满意程度如下表1所示,两组护士的工作质量如下表2所示。

根据上表中数据所示,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高达98%,护士工作满意程度高达90%,工作质量评价达到优秀有5例;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高达73%,护士工作满意程度高达80%,工作质量评价达到优秀有2例。根据统计学软件对以上数据处理分析,得到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实验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效果。

3 讨论

根据以上研究数据表明,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优于常规ICU护理方法,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威,彭粤铭,曹静.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4):56-58.

[2]李云.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的应用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1):13-15.

[3]周玉华,靖素华,王丽娟.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前沿,2013,8(10):116-117.

[4]杭寒皎,叶芷彤.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6):783-784.

第5篇:icu主任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 根因分析法; ICU; 护理缺陷; 质量管理; 持续质量改进; 医护耦合性

中图分类号 R47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7-0089-03

doi:10.14033/ki.cfmr.2016.7.048

护理缺陷是指在护理活动中因违反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护理操作规程等,造成护理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失误,导致患者伤残等不良后果和纠纷,其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在护理管理中,如何有效做到质量控制,使护理人员更加深入地了解护理缺陷的过程和原因,持续质量改进,减少失误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应用到了根因分析法,取得了满意效果[2-3]。根因分析法(root cause analysis,RCA)是一种对不良事件进行科学分析找出系统的根本原因并加以改正,从而改进系统避免类似不良事件再次发生的回溯性失误分析工具[4]。为有效提升护理质量,笔者所在医院ICU从2015年起采用RCA对2013、2014年护理缺陷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分析护理缺陷的近端原因和根本原因,探讨防范管理对策,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1 ICU常见护理缺陷

2014年第七届首都急危重症医学高峰论坛的《ICU常见致命性护理缺陷》,囊括了十二大类的共性ICU护理缺陷。通过对2013、2014年笔者所在医院ICU的护理缺陷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护理缺陷责任者相关影响因素主要有学历结构、工作年限及专业职称,详见表1。按护理缺陷类别大致可分为执行医嘱不准确、管道脱落、基础护理不到位、交接不清、病情观察不及时、护理操作不当、危重护理记录不规范及岗位职责履行不全等,详见表2。

2 ICU护理缺陷原因分析

排除ICU环境因素、医疗费用高、家属期待值过高;排除护理专业人文学科教育缺乏、护士法制观念教育薄弱等因素,基于根因分析法对ICU护理缺陷进行原因剖析。

2.1 工作压力大

ICU工作的特殊性给护理人员造成较大的工作压力[5]。如表1所示,低学历、低年资的初级职称护士造成的护理缺陷均占较高比例,ICU护理缺陷主要发生在两类护士中,一是工作态度不端正、服务理念不强、注意力不集中、法律意识淡漠及缺乏慎独精神;二是工作时间短、专科知识欠缺、临床经验不足、仪器设备及操作技术不熟悉。

2.2 工作量大

按照《中国ICU建设与发展纲要》,ICU床位护士比为1∶(2.5~3)以上,并配备一定的护理员[6]。基于笔者所在医院新ICU投入运营,床位由2013年前12张增加至22张,护士却没有及时补充,护理缺陷多发生在夜班、危重患者多、重大抢救及接收新患者且上班护士相对不足时。此外,ICU患者的生活护理均由护士承担,在人力资源相对不足时,往往由于基础护理落实不到位而引发缺陷,表2显示基础护理类护理缺陷达到13.16%,占较高比重。

2.3 护士专业素质欠缺

ICU新入护士未经系统的专科培训,重症监护知识欠缺,易发生差错事故,表1显示了工作1~2年的低年资护士造成的护理缺陷高达75%。同时年轻护士知识经验缺乏对可能发生的护理问题缺乏预见性,不能及时有效观察和发现发生的病情变化,及时做出应对,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护理缺陷,表2显示病情观察不及时护理缺陷达到了7.89%。

2.4 医护耦合性差错

医护耦合性差错,也称医嘱相关性差错,在我国的医疗机构中是客观存在的,占各类差错事故总数的6%~29%[7]。这类差错往往是医疗缺陷在先,护理差错在后,虽然在工作中护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并有效规避一些医护耦合性差错,但在ICU仍有多发趋势,表2显示执行医嘱不准确护理缺陷为19.74%,为首要的护理缺陷。

2.5 护理管理不善

(1)护理流程不合理、工作职责不明确。护理流程不详细或不合理,是出现护理质量缺陷的常见原因[8],ICU部分护理流程完全同步于医院,缺乏专科特点和实际操作性。护士长分管太多,事无巨细,不能合理分工,工作职责不明确,没有充分发挥专业组长和相关岗位组长的作用,没有很好的将ICU中的专科资质护士打造成专科护理质量团队。(2)缺乏质量标准、监管不到位。护理工作缺乏质量标准或标准不明确,护士容易主观臆想,护理质量无法保证或制定了标准却不能定时定人检查督促改进,没有形成长效机制落实下去,同样的问题反复发生,缺少执行力,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护理缺陷再发生。(3)缺乏相应的奖惩机制。没有一个完善的落到实处的奖励机制体现按劳取酬、多劳多得、优劳优得,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护理人员的创造性,体现护理人员的职业价值;没有一个明确的惩罚机制警醒护理差错行为及个人。

3 ICU护理缺陷防范管理对策

基于根因分析法,针对护理缺陷收集资料,寻找近端原因、挖掘根本原因,分别对引起护理缺陷的两大原因拟定防范管理对策。

3.1 发挥护理缺陷质量控制小组作用

在护理部的直接领导下,ICU由护士长和专业组长、护理组长组成质控小组,制订并遵循护理质量控制标准,依据标准实行护理质量全面监督管理、检查评价,防检结合,以防为主,尽量将缺陷消除在事前。每月组织人员对护理质量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公布问题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意见,落实奖惩。

3.2 完善护理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

通过对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总结,结合工作实际和特点,不断修订完善ICU护理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尤其是查对制度和交接班制度。通过每月对查对制度剖析、查对行为强化训练等措施,避免护士凭主观印象、凭经验盲目自信、查对不认真或根本不进行查对等而发生护理缺陷。规范交接班制度,务必做到每位危重患者床旁交接班,交代清楚各种情况,以便患者得到连续性护理。

3.3 强化专科知识学习培训

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和ICU专科护士的作用,每月组织开展危重症基础理论、学科前沿信息以及新理论新技能的业务学习培训;定期开展业务查房及病案讨论;定期开展读书报告会;同时注意跨学科知识的培养和ICU护理亚专业的培训[9]。

3.4 加强护理管理

(1)强化岗位职责管理。完善和强化岗位职责并定期学习,各班各岗位职责明确,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规章制度,养成良好习惯。实习生、规培护士、轮转护士、新入护士安排责任心强、技术熟练、理论扎实,特别是取得ICU专科护士资格证的护士带教,定期进行业务授课和操作培训;护理人员必须通过ICU相关培训考核才能独立管理危重患者。(2)强化薄弱环节和薄弱人群的管理。根据ICU危重患者APACHEⅡ评分及特殊需求,合理调配人员和分配工作任务,在危重患者多、特别是同时抢救或接收多个危重患者时调派应班护士加班;对责任心差、服务意识不强、沟通能力弱的护士进行个别诫勉,针对性培养;对经验不足、技术水平低、操作不熟练的护士采取辅助管床的跟班形式。(3)落实相应的奖罚制度。制定并落实ICU绩效管理制度,每月根据护理质量检查情况,对未发生差错、无投诉及患者满意度高的护士适当提高绩效奖金比例;对发生缺陷者,根据发生的类型、产生的后果、造成的影响、责任者的态度进行适当的处罚。(4)重视细节服务,强化基础护理。ICU的性质决定了细节服务是影响患者及家属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为此强化6S细节管理,不遗漏任何细节问题,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时刻关注患者的清洁舒适等;另外,注意ICU护理弹性排班,弹性选择每天定时、定班次及定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规定实施基础护理的内容,确保做好基础护理。(5)鼓励差错积极上报制度。鼓励ICU护士发生差错积极上报,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补救措施,将缺陷引发的损害降至最小。在大原则不变的前提下,对及时补救的一般差错采取“护理差错无惩罚报告制度”,以鼓励护理人员积极上报、正确面对、主动分析、及时补救,不断提升了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RCA提供了一个分析问题的有效方法,有助于管理者理清事件的症结点,从根源上彻底解决问题[10]。笔者所在科在护理缺陷管理中应用RCA,持续质量改进,有效地保障了患者安全,但是基于ICU工作量大、患者病情危重复杂、变化迅速等特点,护理缺陷的情况有可能再次发生,今后护理管理中需要进一步发现潜在的根本原因,同时对残存的问题进行持续改进。要积极探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优化护理服务,达到更高的质量目标继续努力,进一步提高ICU护理缺陷的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蔡学联.护理实务风险管理(第二版)[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5:7.

[2]乔艳,纪成莲.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0):747-748.

[3] Slakey D P,Simms E R,Rennie K V,et al.Using simulation to improve root cause analysis of adverse surgical outcom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Quality In Health Care,2014,26(2):144-194.

[4] Upppal N,Batt J,Seemanqal J,et al.Nosocomial tuberculosis exposures at a tertiary care hospital:A root cause analysis[J].American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2014,42(5):511-516.

[5]占荣贵.细节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9):94-95.

[6]张中伟,曹丽丽.重症医学发展现状及研究热点[J].西部医学,2013,25(12):1761-1763.

[7]盛冬娟.医护耦合性差错原因分析及其防范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171-172.

[8]张海波,吴虹,沈玉枝.心脏手术患者术后交接流程的优化[J].护理学杂志,2015,30(4):80-81.

[9]陈娟,吴小玲,符小敏,等.护理亚专业发展对临床教师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2,26(6):1621-1622.

第6篇:icu主任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层级护理管理模式;ICU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level of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 ICU application effect.Methods 120 cases of ICU patients in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of different department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control group 60 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observation group of 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 level 60.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all the indicator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two groups of dat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Key words:Hierarchical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ICU nursing management; Application effect

ICU是收治危重症患者的重要科室,为了提高ICU科室的医疗水平,提高护理质量与管理质量便显得极为重要。层级护理管理是一类现代化管理模式,将护理、管理有效融为一体,从而使ICU护理在整体上得到有效强化[1]。本次将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ICU科室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主要是评估层次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入选的120例ICU患者于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我院,进而以所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19~73岁,年龄均值(42.8±3.2)岁。对照组60例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18~76岁,年龄均值(42.9±3.1)岁。另取我院ICU科室28名护理人员,包括主管护师、护师、护士等。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护理人员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管理,做好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严密监测工作,针对患者出现的异常状况,及时告知医生,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观察组患者行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具体流程如下:

1.2.1层级的合理设置 对ICU科室相关护理人员统筹起来,进而分为五大层次,即为:护理组长组、高级护理组、中级护理组、初级护理组、助理护士组。与此同时,将全部护士统筹起来,进而分为三个组,每一组都需配置上述提到的五个层次护理人员,三组所采取的轮班制度为8h制。

1.2.2工作流程的合理制定 以患者的具体病情为依据,进而对工作流程进行合理制定,并将制定好的工作流程以文字的形式打印出来,在患者床边放置,以备护理人员即时查阅。需设置的流程内容涵盖基础护理内容、患者心电监护以及用药指导等。另外,需配置抢救流程。

1.2.3层级管理策略 以护士不同层级为依据,进而完成相应的护理管理工作及护理指导工作,具体内容为:①护理组长组:对于护理组长来说,主要对教学、科研以及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加以负责,针对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能力水平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措施。②高级护士组:高级护士主要需做好护理查房工作,针对中级护士、初级护士以及助理护士进行护理指导,通过“理论+实践”的指导,使下属层护士的护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2]。③中级护士组:中级护士需对ICU监护的重要性加以认识,基于ICU抢救护理期间,需做好和医师之间的密切配合工作,了解各类抢救仪器,懂仪器操作方法,并能够对各类抢救药物有足够的认识。④初级护士组。对于初级护士来说,主要需采取专科护理管理,同时需对初级护士进行专科护理管理方面的考核,包括是否了解一般的检查方法,能够充分掌握专科护理技术以及护理文书书写是否规范、科学等。⑤助理护士组:助理护士需懂基本的护理操作,有足够的护理安全意识,能够认识到护理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对ICU科室护理管理规程制度严格遵守。

1.3判定标准

1.3.1层级护理管理中护理质量指标包括五项:基础护理、健康宣教、病房管理、护理文书书写、护理操作。每一项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好[3]。

1.3.2采取采取自制调查问卷,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较满意、不满意四个等级;由患者自行填写完成,然后由评价小组收回问卷,进一步对问卷进行整理、分析、评估。本次发放问卷120份,有效收回120份。总满意度为非常满意、满意、较满意三项满意度之和。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x±s)视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应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取χ2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护理质量对比评估 ①观察组中,基础护理评分为(96.49±2.21)分、健康宣教评分为(91.82±2.11)分、病房管理评分为(94.16±3.21)分、护理文书书写评分(96.86±2.11)分、护理操作评分为(94.86±3.29)分。②对照组中,基础护理评分为(82.92±2.34)分、健康宣教评分为(84.12±2.14)分、病房管理评分为(78.19±3.29)分、护理文书书写评分(86.92±2.14)分、护理操作评分为(86.37±3.26)分。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

2.2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对比评估 观察组中,非常满意46例、满意10例、较满意4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度为96、7%;对照组中,非常满意12例、满意15例、较满意23例、不满意10例,总满意度为83.33%。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

3 讨论

ICU科室收治的危重症患者较多,大部分患者需采取手术治疗,在手术后期通常需在ICU科室观察一段时间,在观察期间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情况,如果未能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则会使患者的身心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临床证实:针对ICU患者,采取有效护理管理方法显得非常重要,一方面能够确保护理的合理性及科学性,另一方面能够使ICU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本次提到的层级护理管理模式主要讲护理人员分为五个等级,即为护理组长组、高级护理组、中级护理组、初级护理组、助理护士组。进而在合理制定工作流程基础上,对层级管理方法加以实施。在层级管理方法过程中,需针对不同组的护理人员,落实不同的责任及学习目标,从而确保层级护理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学者经研究表明[4]:在ICU护理管理中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价值作用明显,既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又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此次得出了与该学者相一致的研究成果。本人认为,护理人员还需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护理操作技巧,并擅于跟上级护士沟通交流,确保自身岗位工作的完善。在实际护理期间,获取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以此为整体护理质量的提升奠定良机。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

综上所述,在ICU护理管理中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效果显著,能够提高各项护理质量,同时使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得到有效提高,进而为ICU整体护理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因此,值得在临床中采纳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威,彭粤铭,曹静.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04):56-58.

[2]罗莲英.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5,38(04):115-116.

第7篇:icu主任工作总结范文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现代急诊急救医学及危重病医学发展的产物,它的最大特点是危重病人、现代化检测与治疗仪器、有救护经验的医护人员的“三个集中”。目前,icu的规模、精密的监护治疗仪器的配置质量、医护人员的专业救护水平及临床实践能力已成为一个国家、一所医院急救医疗水平的主要标准 [1] ,同时也是等级医院评选的重要指标。

进修学习是提高中高级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的方法之一 [2] 。它的带教管理显然不同于一般护生的带教管理,更注意对进修护士分析研判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慎独精神、创新意识的培养,更注重发挥进修护士的主观能动性。icu进修与大、中专护士带教有异同,现从进修生的角度探讨一下icu的带教管理工作。

1 做好环境介绍,减少进修护士的陌生与不安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有爱与归属的需要”。进修护士来到icu,作为一外来人员,除了自己应积极主动作自我介绍外,icu的带教管理者也应热情地向进修人员作科室的环境、物品的管理摆放、科室成员等介绍,让进修人员有一种被接纳的归属感。同时进修人员也要认识到环境的熟悉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在实践中不断熟悉,不断适应新环境的需要,不要为自己设置太大的心理压力。

2 确立进修目的,制定进修学习计划

因派送进修人员医院的规模大小、icu类别、进修时间的长短、进修人员能力的强弱等差异,进修目的也会存在差异。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带教管理者应充分与进修人员沟通交流,根据进修人员的气质类型制定确实可行的学习计划。以指导一一合作型模式拟订进修学习时间、学习内容、考核标准,充分发挥进修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可以保证进修的有的放矢。当然学习计划不是一成不变,而应随时按照pdca循环及时调整-p(plan)计划,d(do)实施,c(check)检查,a(act)处理;也要结合病房的情况合理安排。但最终一定要完成进修护士的a级目标。

3 带教管理进行计划性的组织实施

3.1 设定目标的优先次序―abc管理法 a级为最优先(必须完成的)的目标,b级为较重要(很想完成的)目标,c级为较不重要(当前工作使用较少)的目标。在带教工作中首先完成a级目标,然后转入b级目标,若时间允许可开展c级目标。icu的特点决定了它的a级目标:掌握各种监护与治疗仪的使用、管理。监护参数与图象的各临床意义分析,心肺脑复苏技术和复苏药物的使用。b级目标:icu病区特殊的危重病人监护记录方法,多专科疾病的医疗护理知识,对病人病情的总体分析与认识。c级目标:依据具体情况自行拟定,如:了解医院先进的管理体制……

3.2 对进修护士能力的培养

3.2.1 分析研判思维的培养和锻炼 进修护士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对临床有一定的认识,带教比护生易,一触即通。 因此对带教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掌握a级和b级目标的内容,还应有一定的带教方法,要充分发挥进修护士的思维判断力,要求进修护士应随时作到“三w”即三个why―“为什么要这样做?”“病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临床表现”“病情是好转还是恶化,为什么?”。通过“三个w”的训练,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以提高进修护士对病人病情总体分析和认识的能力,也适合当今循证护理发展的需要。带教者可运用思维训练法中的反思学习法与病例讨论法带教进修护士。

3.2.2 提高进修护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急救护理学的实践性很强,护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很大程度上需通过技术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来体现 [3] 。icu是急救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提高进修护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icu带教的重要内容。p-i-g教学法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4] 。p(probˉlem)问题,d(discuss)在查阅资料和自学的基础上讨论,gguidance)老师给予总结和指导。这种方法可以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把机械记忆转化为形象记忆,达到最佳的效果。这种方法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学到老师长时间累积的临床经验的精髓。随着理论和临床经验的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愈来愈强,可使前瞻性护理逐渐变成可能。

3.2.3 责任意识、慎独精神的培养 icu与普通病房不同,首先是病人病情重,病情变化快;其次是没有陪伴,病人的一切事务均由护士与护理员协助完成。这就要求进修护士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慎独精神。带教老师应要求进修护士统筹安排时间,严格三查七对,随时检查自己行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当然,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也是一个标准的示范。

3.2.4 创新意识的培养 随着循证护理的不断发展,仅凭经验和直觉进行护理将成为历史,现代护理实践需要可靠的科学依据 [5] 。遵循的证据是科研结果,临床经验以及病人的需求三者的有机结合体 [6] 。对于在icu进修护士的带教也应按照循证护理的要求进行带教,这是由icu在医院急救医疗体系的重要地位决定的。首先要转变进修护士的意识:按常规工作固然不错,但要接触并学会利用新科研成果,始终把病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其次,安排查阅专业资料时间,使其有接触新科研成果的机会。第三,按时完成《进修护士工作计划完成记录》,培养归纳、总结、推陈出新的能力。这是对进修护士应有的带教内容,是由进修这种继续教育方式所决定。

3.3 定期检查评价目标的完成情况 带教老师可以通过督促进修护士自我检查、相互检查,护理技术操作考核,随机抽查等措施检查目标的达到情况,及时反馈进展和问题,以便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以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实行《进修护士工作计划完成记录》以保证各项工作评价的及时性、连续性和整体性。

3.4 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进修管理中,进修护士作为“社会人”,应教会其积极应对各种压力的方法。乐观应对方式被认为是最佳方式,其次是支持应对方式 [7] 。带教者为进修护士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将有利于目标的早日完成。

当然短时间的进修学习掌握的新仪器、新设备、新的急救技术的程度有限,带教者所能教给进修护士的只是一种学习新业务新技术的方法。需靠进修护士掌握方法后自己在实践中慢慢摸索。护理人才的成长具有实践性、晚熟性、群体性的特点。因此进修护士与带教者都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同时能适合所有进修护士的教学方法也是不存在的,只有在一般教学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进修护士与带教者之间的沟通交流至关重要。本文就进修遇到的问题结合教学经验进行探讨达到教学相长。随着icu的不断发展,医院对icu建设的重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护士进修icu。随着icu对进修护士的带 教管理方法的不断完善,进修护士的教学方法将是完成进修计划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彭刚艺.急重症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4.

2 杨英华.护理管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75.

3 庹焱,周秀华,陶红.护理专科.急救护理学教学研究.解放军护理杂志,2001,18(3):29.

4 郭永松,胡斯隆.问题-讨论-指导教学法在护理社会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华护理杂志,2003,38(4):292-294.

第8篇:icu主任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自控式镇痛泵;ICU;自我管理

在临床上,护理工作人员常常把镇痛泵放置于输液架上,因此导致ICU患者不能够触摸到镇痛泵,继而无法充分发挥出镇痛泵的自控功能[1~3]。因此,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将根据相关工作经验,选取我院收治的ICU患者临床资料52例,研究结果显示ICU患者实施自控式镇痛泵的自我管理方法比较显著,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ICU患者临床资料52例,将52例ICU患者入住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26例。所有患者均在知晓的情况下参与本次实验研究,入选患者的意识清楚,能够通过护理工作人员的健康宣讲使用镇痛泵。26例实验组患者中有11例女患者,15例男患者;实验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8.3±10.2)岁,其中有6例妇瘤科患者,11例普外科患者,9例胸外科患者。26例对照组患者中有12例女患者,14例男患者;实验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9.1±10.6)岁,其中有7例妇瘤科患者,12例普外科患者,7例胸外科患者。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例以及病例数等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实验组应用镇痛泵固定于ICU患者床栏上的方法,需要ICU患者自我管理继而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对照组应用镇痛泵挂于输液架上的方法,需要护理工作人员来操作镇痛泵。所有患者应用镇痛泵型号(持续型+自控型CBI+PVC),所有患者均在术后留置中心静脉输液导管,由麻醉师将镇痛泵与静脉管进行连接,设置好镇痛泵的相关参数(锁定时间15min,负荷量3ml,持续给药量1.5ml/h)。

1.3观察指标 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采用面部表情量表(wong-baker),其中5分为剧烈疼痛,4分为疼痛严重,3分为疼痛显著,2分为轻微疼痛,1分为一点点疼痛,0分为无疼痛。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P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结果为(2.92±1.45)分,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结果为(3.78±1.35)分,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远远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ICU患者由于病情比较猛烈,起病的时间比较快,病情变化比较复杂,所以在接受相关手术之后会出现一系列的疼痛症状。手术后疼痛是影响ICU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而疼痛方面的护理是最重要的内容,在疼痛护理的过程中,护理工作人员扮演的是主体角色,既肩负着对ICU疼痛患者的评估任务,又肩负着对ICU疼痛患者实施相关镇痛措施的任务。自控式镇痛泵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控制下的镇痛泵来主动向人体注射设置好的药物剂量,简而言之就是通过ICU患者本身使用的自我控制镇痛技术。本文的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结果为(2.92±1.45)分,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结果为(3.78±1.35)分,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远远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ICU患者实施自控式镇痛泵的自我管理方法比较显著。另外,自我管理的自控式镇痛泵方法能够显著降低ICU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提高ICU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徐慧,崔勤.重症监护室患者对自控式镇痛泵的自我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12):9142-9150,245.

[2]杨春霞,方敏,汪蓉,等.自我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4,12(2):2240-2245,2312.

第9篇:icu主任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生存质量;工作压力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60-02

ICU患者病情重、变化快,需随时抢救,各项治疗和护理任务繁重,这些都使ICU护士处在一个充满压力的工作环境中,对其生存质量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而护士的生存质量与其工作效率、护理质量和医院发展息息相关[1]。近年来,ICU护士的工作压力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有关其生存质量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对河南省ICU护士培训班的部分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初步分析其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旨在为医院管理提供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2009年4月至7月期间河南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重症监护专科护士培训的六期学员,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51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

1. 2 研究工具 ①一般资料:包括工作单位及类别、年龄、护龄、月平均夜班天数、用工性质、婚姻、学历、职称、职位和收入;②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 BREF)[2] ,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4个领域24个条目和2个独立分析的问题条目, 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区分效度和结构效度。领域得分按正向记分, 分值越高提示生存质量越好。领域得分通过计算其所属条目的平均分再乘4得到,结果与WHOQOL一100的得分具有可比性。③护士工作压力量表[3],由李小妹参照国外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根据中国国情重新设计而成,共35个条目5个方面, 包括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时间分配及工作量、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病人护理、管理及人际关系。采用1~4 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表明引起压力的程度越高。

1.3 调查方法 在培训课程休息期间,由研究者和统一培训的学员协助进行发放调查表,问卷有统一指导语和填表说明,被调查者按要求自己完成问卷的填写,当场收回。

1.4 统计分析

应用SPSS17.0 统计软件,运用描述性统计、t检验、多元回归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共发放问卷510份,回收450份,回收率为88.2%, 排除无效问卷得到合格问卷402份,有效率为89.3%。样本包括来自河南省18个市的各级医院的ICU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0~46( 28.56±4.85)岁;护龄1~26年, 平均(7.92±5.49) 年;正式护士228名,合同护士174名;护士355名,护士长47名;中专52名, 大专240名,本科110名;护士157、护师176名, 主管护师68名( 46.3%) , 副主任护师1名;未婚者157名,已婚者237名,其他8名。

2.2 ICU护士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与常模比较,见表1。

2.3 ICU护士生存质量得分较低的10项条目,见表2。

2.4 ICU护士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以生存质量总分为因变量,在a=0.05的水准上,对可能影响生存质量的自变量:年龄、护龄、月平均夜班天数、用工性质、婚姻、文化程度、职称、职务和月收入、工作压力总分作为自变量,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筛选变量,最终得到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见表3。

2.5 ICU护士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与工作压力各维度得分的相关性分析,见表4。

3 讨论

3.1 ICU护士生存质量状况 不同科室护士如急诊科、精神科由于工作场所和护理对象的特殊性,生存质量亦存在差异[4]。本次调查结果表明ICU护士生存质量各领域均低于常模,护士对生存质量的评价和健康满意方面均低于普通人群。高伟民[5]等研究显示,护士的生存质量在14个方面均低于常模。唐俐玲[6]等对陕西省10个辖市的社区护士调查研究表明,其生存质量低于常模。刘媛航[7]等对广西9所三甲医院的研究发现,护士在生理、心理等领域的生存质量低于普通人群。杨晓燕[8]研究显示,ICU护士生存质量低于病房护士。其中在26项条目中,“您有机会进行休闲活动吗?”得分最低。工作量过大,心理的高度紧张等压力使护士渴望进行必要的放松和休息,但是不规律的生活工作方式、频繁的夜班、繁重机械化的基础、生活护理工作,使ICU 护士无精力、体力主动参与更多的娱乐活动和体育锻炼。机械、繁重的护理工作并没有使ICU 护士得到相应的社会地位及经济收益,长期处于高付出、低收入境地[9]。

3.2 ICU护士生存质量影响因素 本研究表明工作压力是ICU护士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工作压力导致半数以上的合同护士处于亚健康状态[10]。ICU患者病情危重,基本都不具备生活自理能力,而由于病情和封闭式的管理要求无亲属陪护。因此,ICU 护士不但要完成日常的治疗和护理工作,还要进行大量的生活护理,同时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准确完整地记录监护数据。而国内ICU护士编制普遍不足,工作量及时间分配已成为ICU护士面临的主要压力[11],压力超过其心理承受能力的极限时,容易引起生理不适和心理不良情绪反应,使生存质量下降。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工作压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生存质量的各领域均呈负相关,压力越大,生存质量越差。与生存质量相关性最大的因素是管理及人际关系。管理者的尊重、鼓励和肯定,可以激励护士,使其有归属感和自豪感。而同事之间的理解、支持作为社会支持的一部分,有利于培养和锻炼护士自身的应对能力,以良好的心境投入工作,可以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12],从而提高生存质量。另外,收入和文化程度也影响了ICU护士生存质量。收入高者其幸福感较高[13]。收入增加不仅可以改善衣食住行及医疗、教育、文化、休闲等生活各方面的条件,还可以体现自身价值,提高其生存质量。文化程度高者生存质量较高,可能与她们能够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寻求支持、帮助和有效信息来应对、缓解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有关。此外,覃健凤等[14]研究表明工作年限对护士生存质量领域中躯体健康影响差异有显著意义,周美玲等[15]研究显示ICU护士焦虑与工作压力呈正相关,而与生存质量总分呈负相关。因此,护理管理者应从工作压力源方面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从而有效缓解ICU护士的焦虑情绪,提高生存质量。

总之,ICU护士是一支十分重要的专科护理队伍,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常常要面临着较大的压力,这些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们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医院和护理管理者在强调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同时,也应关注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和身心健康,合理配备人力资源,及时解决她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加强医护人员之间沟通和交流,互相支持、帮助,创造轻松愉快、和谐的工作环境,增强凝聚力和归属感。同时护士也应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学会自我心理调节技巧,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自我减压,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提高自身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徐振海,谢晖,金莉.护士工作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0,17(7):36-38.

[2] 郝元涛,方积乾.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介绍及其使用说明[J].现代康复,2000,4(8):1127-1129.

[3] 李小妹,刘彦君.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 (11) :645 - 649.

[4] 周楠.护理人员生活质量现状及研究进展[J].现代护理,2008,14(1):61- 62.

[5] 高伟民,陈俊国. 昆明市三级医院护士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昆明,第三军医大学,2009.

[6] 唐俐玲,李 贞,翟晓红.社区护士生活质量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J].西部医学,2010, 22(9): 1766-1768.

[7] 刘媛航,曾志励,文丽娜.广西 9 所三甲医院护士生存质量调查分析[J].中外医疗,2010(3):144-145.

[8] 杨晓燕. 不同工作部门与职称对护士生活质量的影响[J].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 Reserved. http:// :232.

[9] 张玉美,吕凤英.ICU 护士工作倦怠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8 ,23 (18):52-54.

[10] 陈妙虹,徐朝艳,成守珍,等. 职业压力对合同护士生存质量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 2009,8(10):6-9.

[11] Li J, Lambert V A. Workplace stressors, coping, demographics and job satisfac- tion in Chinese intensive care nurses [J]. Nursing in Critical Care, 2008, 13 (1):12-22.

[12] 赵承芳,任巧花,武建慧,等.同事支持系统在减轻ICU中年护师工作压力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8,22(10b):2075 -2076.

[13] 徐振海,谢晖,金莉.某市护士工作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蚌埠, 蚌埠医学院,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