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解剖实验报告范文

解剖实验报告精选(九篇)

解剖实验报告

第1篇:解剖实验报告范文

二、 试验时间:20xx年12月12日

三、 实验地点:动医楼

四、 使用器械:镊子(不带齿)、手术刀、手术剪

五、 解剖程序:首先把鸡处死,方法是:在鸡的颈部靠近头处开口放血致死;然后解剖

六、 观察内容

1. 嗉囊:食管的膨大部,位于叉骨之前,直接在皮下,偏右

2. 腺胃:纺锤形,在肝左右两叶之间的背侧

3. 肌胃:紧接与腺胃,近圆形,呈暗红色

4. 十二指肠:位于腹腔右侧,前端与肌胃相接,灰白色,管状

5. 空肠:前接十二指肠,后接回肠,灰白色,管状

6. 回肠:前接空肠,后接结直肠,夹在两条盲肠之间,灰白色,管状

7. 结直肠:很短,前接回肠

8. 胰腺:夹在十二指肠降升支之间,淡黄色,长条形

9. 肝:位于腹腔前下部,暗褐色,分左右两叶,右叶有一绿色胆囊

10. 法氏囊:位于鸡的泄殖腔的背侧,是泄殖腔的一个盲囊

11. 气管:较长而粗,半透明管状,位于皮下,偏右,进入胸腔在心基上方分为两个支气管

12. 鸣管:位于气管与支气管交叉处,分外鸣膜和内鸣膜,禽类的发声器官

13. 肺:位于胸腔背侧,扁平四方形

14. 心脏:位于胸腔前下方,心基朝向前方,椎体形

15. 肾:位于综荐股两旁和髂骨内面,红褐色

16. 卵巢:位于左肾前部肾上腺的腹侧,上有发育着的大小不一的黄色卵泡

17. 输卵管:分为:漏斗部,壶腹部,峡部,子宫,阴道五部分 壶腹部:受精部位

壶腹部:产生蛋清的部位

峡部:形成蛋壳膜

子宫:形成蛋壳及其色素

阴道:在蛋壳外面形成少量灰质

18. 髂腓肌:相当于臀股二头肌,位于髂骨脊,以圆腱止于腓骨

19. 坐骨神经:位于髂腓肌下面,体内最粗大的神经,白色,线状

第2篇:解剖实验报告范文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 实验教学 创新能力 临床应用

一、研究背景

实验教学是学生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和临床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的人体解剖学主要有《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两门课程组成,实验课基本上还是按课程孤立设置,学生按照编好的实验指导书的要求,由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模式,学生都是在“接受性学习”,缺乏“自主探究学习”,整个实验缺乏系统性、全面性以及创新性。因此,通过对原有的实验教学定位、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对培养学生的临床应用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模式的改革

我校五年制医学专业采用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分别在大一下学期和大二上学期完成的模式,我们初步尝试将原有的《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实验进行整合,在前期系统解剖学验证性实验学习的基础上,加强综合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由教师根据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教学安排,分不同层次、由浅入深提出实验任务,学生自主选择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的实验内容、确定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经老师审核后开始实验过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完成实验报告或实验论文的新模式。通过一系列的有系统、有计划的实验教学,使学生达到由理论知识到实践操作,再由实践操作到创新和临床思维能力的不断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变。在时间安排上,课内课外并重,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部分标本制作的实验内容。另外,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局部解剖学的部分实验进行独立的设计,改变原来的实验依托理论的模式,要求学生根据临床手术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设计,在尸体和标本上进行模拟手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局部解剖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将现有的课堂教学、课外专题讲座、课程实验、课外第二课堂等实践形式向课外科技创新、科研训练(student research train,SRT)、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新苗计划等活动延伸,不断丰富课内外一体化自主研学平台的内涵,使学生尽可能多的学做合一,扩大学生自主创新实践的内容,有效的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推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就是要构建教与学为一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一体、课内与课外教学为一体的实验教学模式。

三、教学内容改革

对现有的《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的实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结合教学大纲和高等教育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改革的需求,按照分层式实验教学的模式;增加实验内容和实验项目;增加实验的开放性,综合性、设计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对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课程进行了改革。

1.拓展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训练实验层

在系统学习解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穿插讲解对尸体解剖的一般方法、解剖器械和操作方法、基本解剖方法、标本防腐固定法、血管灌注技术、淋巴管灌注方法等实验对学生进行解剖学实验技能训练。课堂并以学术讲座的形式向学生讲解解剖学科学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撰写,布置学生查阅文献,撰写文献综述。使学生掌握解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熟悉常用仪器的操作,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及整理、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2.以临床应用为导向的解剖学实验教学

将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内容相互穿插并与临床及其他相关基础学科结合起来。将实验课内容分为骨学、节学、下肢、上肢、头颈部、脊柱区、胸部、腹部、盆部与会阴、感官、中枢神经系统十一部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每一章节(如上肢、躯干、头颈部等)实验开始和结束都由教师进行15min的结合临床案例的前言和总结的讲座,使学生认识到解剖学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及其如何与临床结合。以颈部为例,我们通过和临床医师及其他相关基础学科的教师一起讨论,把颈部的内容提炼成以下几个问题:(1)简述颈动脉鞘内结构的排列关系;(2)甲状腺切除术时,从皮肤切口到暴露甲状腺依次有哪些层次结构,术中需特别注意对哪些重要结构的处理,为什么?(3)气管切开术选择何部位,到达气管要经过哪些层次结构?(4)左、右喉返神经的来源和走向有何不同?(5)颈部皮神经的分支分布有何特点?颈部局部麻醉宜选在何处?(6)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有何结构特点和重要毗邻,对深静脉穿刺有何影响?上课时先由带教教师介绍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手术步骤、手术中应注意事项,并发症及其处理措施,然后将问题一一列出。

3.以创新为导向的解剖学实验教学

该部分实验分为设计创新型实验教学和课外研究创新型实验两类。设计创新型实验教学由教师提出实验任务,学生独立实施过程,教师全程指导、启发和评价,使学生从科研选题、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结果分析、文献查阅、论文撰写、报告与答辩等各个环节得到一次全面的创新能力和方法的训练。比如教师结合某些知识点或关键的实验技术,提供一些与临床联系较紧密且学生感兴趣的题目作为实验教学内容以供学生选择,让学生在第一、第二阶段已掌握的理论和的技能的基础上自主完成实验,并根据完成情况提交实验报告、实验作品或学术论文。

课外研究创新型实验主要形式为:给定有关题目;各种大学生科技活动;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科研子课题等项目。让学生通过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交流沟通能力和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1.以学生为中心,实现自主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将传统的实验指导书修改为由浅入深、由验证、综合再到设计创新的实验项目,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通过验证性实验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方法,学会正确查找资料,设计综合实验,正确记录观察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对实验结果进一步作出判断、推理的能力;正确的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书籍、工具书及其他信息源信息已解决临床应用中的问题的能力。同时借鉴借鉴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进度安排临床病例讨论课,提供相应的病例设计问题和相关的参考书籍书目,让学生围绕病例,通过书籍杂志和网络、用解剖学知识解决问题。

2.运用现代化技术及先进的实验教学手段。对临床应用中的实际问题如常见病的手术治疗采用计算机虚拟技术、虚拟人、医学仿真技术等现代化实验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学校的BB平台、已经建好的人体解剖学PBL教学平台和人体形态学数字化教学平台,把虚拟实验、医学仿真实验和临床实践问题想结合起来,使实验教学与创新和临床应用接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将尸体上的实际操作和虚拟仿真、现场授课和多媒体课件、网络化远程互动和掌上智能式平板虚拟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及各种实验教学媒体进行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验技术的临床应用性和常见手术操作的前瞻性,促进学生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与创新能力的结合。同时让学生了解先进的手术操作技术及其应用,拓宽知识面,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

3.课外开放实验。在开放性实验室里,学生可以在自己支配的时间内从事提前设计的,教师审核通过的实验,也可以完成课外的实验,以学生为中心,自主设计制作的人体解剖学标本制作大赛。开展“解剖学实践大赛”,学生根据自己兴趣,自愿参加,自由组合,设计方案,拟定操作步骤和程序,在教师和实验师指导下,完善方案,独立完成解剖学标本制作和实验报告。如学生制作阑尾炎手术的解剖学入路。

4.运用先进的实验教学考核方法。实验成绩采取平时成绩同实验报告和实验论文相结合的做法。鼓励学生实验中有创新。(1)实验报告为平时成绩,主要考察学生对实验结果的整理、分析、总结能力。此部分成绩约占总成绩的30%;(2)以实验考试、考核成绩反映学生对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考试、考核的内容除解剖、观察标本外,还应包括X光片、螺旋CT图片阅读及相关临床病例分析、讨论等)。此部分成绩约占40%;(3)学生设计方案及实施考核,主要考察学生创新意识、科学思维方式与实践能力。教师根据学生查阅文献情况、实验设计水平、实验方案的实施情况、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和科研论文撰写情况综合评定实验成绩,此部分成绩占30%。

五、结语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是医学院校学生学习基础与临床课程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环节,是学生巩固和深化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基础技能、发现和解决临床应用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实验、实践教学环节,从实验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多方面进行改革,保证实验教学适应新形势下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不断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第3篇:解剖实验报告范文

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通过掌握人体的形态、结构、位置关系等,为医学基础学科和临床专业学科的学习打好基础,无论是在医学高职教育还是中职教育对培养学生操作技能中,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解剖学形态学科的特点,教学中应注重对实验教学环节的加强,通过实验课中实物和模型的观看,增加学生的整体感和立体感,促进学生学习解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兴趣和成绩。

但是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解剖学教学手段与方法已经显出了模式单一,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弊病。而基于网络的数字化、智能化,多媒体技术为解剖学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多种探索方向[2]。本文结合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2011级护理和助产两个专业,对传统的实验考核手段和多媒体实验考核手段进行比较研究,来探索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实验考核方式的最佳途径。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2010—2011学年参加人体解剖学实验考核的班级中,随机抽取4个班(护理118班、护理120班、助产17班、助产19班),每班50人,护理班合为一组,助产班合为另一组,考前未告知考核方法。

1.2 方法

护理118班和护理120班采用传统实物标本考核方法,即考前教师先选定所用的实物标本,用序号标出要考的结构,按顺序依次摆在试验台上。考时学生分批观察,每个标本1分钟,按实物标号顺序依次移动位置,辨认结构后在统一的试卷上写出对应序号标记的结构的名称,考完后立即离开考场[3]。

助产17班和助产19班采用多媒体图像考核的方法,即考前用数码相机把要考的实物标本拍摄下来,输入电脑,制作成实物标本考核课件,在学校计算机房或多媒体教室进行考核,学生通过观看幻灯片展示,将所考核结构名称填写到对应的答题纸上,考核时间每人10分钟。

两组考试内容按照实验教学大纲的规定命题,其中掌握内容占80%,熟悉内容占15%,5%的了解内容。而且实物标本考试和多媒体图像考试内容中的解剖学结构85%保持一致。通过这些方法,尽量消除不同考试命题对考试结果产生的影响。

2 结果

试卷密封装订后进行批改,保证成绩真实有效。两组的考核成绩如表1所示。

以上两组的平均分分别是护理班74.4分,助产班81.2分;优秀率分别是护理班42%,助产班86%;P

3 讨论

之所以得出以上结果,笔者认为与考核方式各自的特点有关。两种不同的考核方式,各有优缺点,以下主要阐述传统实物标本考核方法对考核成绩的影响作用及多媒体图像考核方法的优势。

3.1 传统实物标本考核的特点

1)标本的制作水平和标本结构的完整程度会影响学生的辨认。

2)解剖学标本具有强刺激气味,学生观察时容易受影响。

3)实物标本考核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判断,教师的主观因素影响考核的成绩。

4)实物标本考试中考试结构直接标识在标本上,考生在考试中翻动标本容易造成标签位置的移动,使其他学生考试结果受影响。

5)实物标本考试容易造成标本的破坏,同时监考过程中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时间,难以承受。

6)实验室和实验资源比较匮乏,短时间内无法提供给更多的学生,有些内容根本无法考试,影响考核成绩。

7)传统的实物标本考试不能全面考核一些学生必须掌握的精细结构,如腹股沟管、内囊等。

8)有些学生存在恐惧心理,怕脏、怕气味刺激、怕麻烦,不去观察标本,因而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

3.2 多媒体图像考核方法的特点

1)可操作性。多媒体图像考核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避免了标本的损耗,而且考核环境干净无污染,考试次序良好,教师和学生易于接受。

2)多媒体图像清晰,颜真,形态典型,指示明确,易于学生辨认,有直观性,避免了因标示不清导致学生答题困难现象,一些特殊部位还可以利用动画展示。

3)锻炼了学生识图、看图能力。

4)每次考核的学生人数比传统考试方法多一倍,而且在考试前、考试中、考试后不用再繁琐地布置,大幅度节省了实验员和教师的时间。

5)多媒体系统的应用扩大了考试范围,使考试能更全面地检验实验效果。

基于以上两种考核方法特点的不同,经实践证明,多媒体图像考核方法确实优于传统实物标本考核方法,这种考试方式的改革是可行的。但同时也发现如果单纯使用多媒体图像考核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如:学生的动手和实验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学生死记硬背教材和彩图上的结构,描述能力较差,与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不相符合。

4 结论

为解决存在的问题,并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探索改革使用多媒体图像考核方法的同时,增加相应补救措施。

1)阶段性实物标本考核。一般利用课余时间安排2次,主要以实物标本来完成,弥补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动手能力问题。

2)实验课抽查。每次实验课抽查8~10名学生,结合实物标本进行描述,锻炼学生的描述能力、标本识别能力。

3)编制适用的实验指导和实验报告。以教学大纲为准,编写实验指导和实验报告,学生通过课后的实验报告填写,进一步巩固知识。

4)加强实验考核,活跃实验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观察标本、触摸标本,排除迷信和恐惧心理。

总之,多媒体图像考核方式是提高学生学习解剖学的兴趣和成绩以及实践技能的有效途径之一,这种考试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解剖学的积极性,进一步巩固和加深了学生对人体解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了他们对人体形态结构的感性认识,增强了理论及实验教学的效果。在教学活动中将之与传统实物标本考核方式相结合,对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是有帮助的,是值得推广的一种实验考核方法。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将在目前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考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何文渊.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实验考核方式改革初探[J].职业技术,2011(2):24.

[2]朱颖飞,宋跃,陈金龙.解剖学实验考核手段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7,25(3).

[3]朱周星,王一飞,庞文芬,等.人体解剖学实验考试图像系统的开发[J].中医教育,2004(2):75-76.

第4篇:解剖实验报告范文

原告:杨秀龙,男,31岁。

原告:杨杰,男,1岁。

原告:杨文莲,女,55岁。

原告:周新安,男,60岁。

被告: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1997年11月16日下午18时30分,原告杨秀龙之妻、原告杨文莲和周新安之女周月香因怀孕入贵州省人民医院(下称省医)妇产科待分娩。经省医对其检查,诊断为:“怀孕38周;胎膜早破;中度妊高征。”周月香入院后产程进展顺利,于次日下午17时15分平产一男婴即本案原告杨杰。后因产后病情发生变化,周月香经抢救无效于17日晚20时45分死亡。省医对周月香的死因诊断为“胎盘粘连,植入、产后大出血,心肺功能衰竭”。原告杨秀龙对省医死因诊断持有疑义,经与省医协商达成书面协议,委托被告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下称贵医附院)进行病理解剖,以进一步确定死因。

11月19日,原告杨秀龙在《尸体解剖申请书》及《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尸体解剖协议书》上注明“同意院方48小时内尸检”的内容,并签名。尸检目的亦在申请书上载明。随后,被告贵医附院当即进行了尸检。尸检过程中,有原告杨秀龙所在单位贵州化肥厂职工医院三名医师在场。同年12月,被告贵医附院作出《尸体解剖检验报告》,诊断周月香死因为“肺羊水栓塞”。死者周月香的亲属对该病理解剖结论不服,向贵州省卫生厅要求复检,并提出要送尸体标本到省外有关医疗单位重新检验。经省卫生厅同意,原告杨秀龙通过辅正律师事务所委托贵阳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进行尸检。1998年1月7日,在省卫生厅协调下,原告将尸体移出贵医附院,存放于殡仪馆。1月8日,贵阳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法医对死者周月香进行了尸检,检验意见为:“该女尸已经病理解剖并提取有关脏器组织,本检验无法就死因下结论。”1月14日,原告向贵州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同年12月31日,该鉴定委员会作出“本医疗事件不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结论。

原告杨秀龙、杨杰、杨文莲、周新安认为,被告贵医附院在为周月香进行尸检后,在其亲属不知情的状态下,又未征得其亲属同意,擅自将死者周月香的所有内脏器官和脑组织取下并占有,其行为已侵犯了死者尸体的完整权,也侵犯了原告作为死者亲属对尸体的处分权。由于被告贵医附院将死者周月香的器官和组织占据,使原告不能将死者遗体完整地火化安葬,造成精神上的极大损害。据此,上述原告向贵阳市云岩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完整地返还死者尸体器官及组织于死者遗体内,并赔偿因占据器官及组织造成遗体不能火化而停放在殡仪馆期间的停尸费用,赔偿由此造成的误工费、精神损失费、交通费并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被告贵医附院答辩称:该院对死者周月香尸体进行检验系经卫生厅指定、死者家属与省医书面协议委托进行。尸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程序进行,提取相关器官和组织亦按照《解剖尸体规则》的规定进行,不存在侵权。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审判

贵阳市云岩区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1998年1月8日贵阳市公安局法医对死者周月香进行尸检时,经拆开胸腹缝线,见胸腹腔内有较完整的肠、肝、肾、脾、子宫、气管分叉处等组织块,但未见心、肺、脑组织。同时,该院查看了被告贵医附院病理科编号为A97009号的容器,查明死者周月香被提取的器官及组织被存放于内。

贵阳市云岩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尸体受法律保护。公民对自己的身体和尸体有完整的处分权。公民死亡后,如其生前对尸体未行使处分权时,一般只能由其近亲属拥有。贵医附院在受省医和原告杨秀龙的申请后对周月香尸体进行解剖的行为,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因检验所需,提取病灶器官及组织也是恰当的。但被告在尸检后将尸体器官及组织留取并占据,事前并未告知死者亲属,事后亦未征得死者亲属同意,已侵犯了死者亲属对尸体的处分权,被告应当对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解剖尸体规则》关于“凡病理解剖和法医解剖的尸体,可以留取部分组织或器官作诊断及研究之用……”的规定,前提是解剖一般应取得家属同意。可见,留取器官及组织也必须征得家属同意才符合逻辑。被告贵医附院留取了死者器官及组织后未告知死者亲属,隐瞒真实情况,至法医复检时原告方得知。贵医附院的行为已经违反了民法关于“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的规定,侵犯了死者亲属对尸体的处分权,也给死者亲属带来精神上的极大损害。被告贵医附院对由此造成的尸体停尸费用、精神损害应当予以赔偿。经贵阳市云岩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研究决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四条、第七十一条、第《七十二条、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一)、(四)、(七)项之规定,该院于1999年3月18日判决如下:

一、被告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于本判决生效后五日内,将现存放于被告病理科A97009号容器内死者周月香的全部器官及组织返还与原告杨秀龙、杨杰、杨文莲、周新安(由被告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将其放入死者周月香体内)。

二、检验费600元,停尸费每天40元(从1998年1月7日至器官及组织返还于尸体内止)由被告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负担,凭殡仪馆发票支付。

三、被告给付4原告精神损失费各4000元。

判决后,被告贵医附院不服,以该院施行解剖是受医疗单位及死者家属委托,且尸检过程中有死者家属委托的三名代表在场。根据卫生部《解剖尸体规则》第7条、卫生部“关于处理尸解脏器标本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及卫生部《医院工作制度》第52条的规定,该院保留本例尸体解剖中的部分组织器官,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等理由,向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进一步查明:1997年12月,死者周月香的亲属对贵医附院病理解剖结论不服,向贵州省卫生厅要求复检后,一审原告于12月12日、30日先后委托诉讼的辅正律师事务所致函卫生厅、省医、省法院、贵医附院,“请依法对死者尸体、肺标本及相关的脏器组织,给予完整保存,以防腐坏”。二审审理中,贵医附院明确否认受委托进行病理解剖系侵权行为,表示在此前提下,同意被上诉人取走用于检验及档案所必须的部分器官组织之外的器官。

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周月香死亡后,其亲属与省医因确定死亡原因的需要共同委托贵医附院作病理解剖,并签订了委托作病理解剖的书面合同,双方已建立了合同关系。由于双方所签合同对解剖无特别约定,视为同意按照病理解剖的有关规定办理。贵医附院在履行合同时,按照卫生部《解剖尸体规则》第7条“凡病理解剖和法医解剖的尸体,可以留取部分组织或器官作诊断及研究之用……”进行办理。对于实施解剖留取的“部分组织和器官”的范围,就本案所涉病理解剖而言,确需摘取数件器官方能完成。故贵医附院并未违反《解剖尸体规则》,杨秀龙等人诉贵医附院侵权的理由不能成立。其请求相关赔偿,因侵权行为不成立,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之规定,该院于1999年6月23日判决如下:

第5篇:解剖实验报告范文

【关键词】麻醉解剖学;实验教学

麻醉解剖学是是从麻醉学的角度研究人体局部配布规律及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1],它是连接基础与临床的桥梁,是医学麻醉专业本科生必修的课程之一。麻醉解剖学具有操作性极强的特征,因此,对于麻醉专业的医学生来说,学好麻醉解剖学将为临床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麻醉医生的数量和质量均有待提高,如何培养出合格的麻醉专业人才,成为麻醉专业学生教育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结合麻醉解剖学实验教学的实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为临床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1 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五年制麻醉专业学生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学习系统解剖学,三年级第一学期学习麻醉解剖学。由于解剖学实验本身的特性,福尔马林浸泡的标本气味过重,在实验课实习的过程中,许多学生不愿动手操作,学习的主动性较差;同时,学生普遍反映在麻醉解剖学学习中,器官组织毗邻关系模糊,局部结构层次分辨不清,实际操作比较吃力等也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在授课之前要告诉学生麻醉解剖学的重要性,使其充分发挥“不怕脏、不怕味”的精神;利用多媒体将声音、图像、动画融为一体,使得枯燥冗长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播放一些临床麻醉操作的相关视频,如椎管内麻醉、气管插管等,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以可视、可听的形式予以呈现,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对实际操作的要领更直观的掌握,同时可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2]。

2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没有实际操作,再精辟的理论都是空谈,因此标本操作是麻醉解剖学重要的教学手段, 通过对人体表面标志的辨识、神经血管走行路线的观察、局部解剖学结构层次的剖查、各脏器位置毗邻的区分、器官体表投影的度量等, 可进一步巩固人体局部配布规律的基础理论知识。在每一章节的实验教学中,我们结合该局部相关的麻醉技术, 让学生自己动手模拟麻醉技术进行标本操作,让学生们在人体模型上模拟气管插管,在尸体标本上模拟神经干阻滞与椎管内麻醉的步骤与技巧。教师在实验示教的过程中,详细讲解解剖学基础,比如在示教椎管内麻醉时,要熟练掌握解剖结构层次,这样才能了解椎管内麻醉穿刺术需要经过的路径,麻醉针才能准确入管。让学生在尸体标本上体会麻醉进针的层次与手感,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麻醉技术相关解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3 通过适当的考核,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在学生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巡视,观察各位同学的操作能力、操作的认真程度、与小组成员的团结合作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课后布置作业,每位参与操作的学生撰写实验总结报告,内容格式不限,重点描述在操作过程遇到的的主要结构、发生变异的情况,以及操作过程中的感受与体会;同时可利用网络资源或图书馆资源,结合临床应用解惑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根据各个部分学生的表现,给予学生不同的打分,归于期末考试的总成绩之中,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动性,也促进学生发挥团结合作的优良作风,既提高了教学效果,又为学生进入临床实际操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总之,通过上述这几种形式,不仅让学生体会并掌握人体局部层次结构特点和位置毗邻关系,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自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第6篇:解剖实验报告范文

【关键词】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质量;改革

运动解剖学是体育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理论课。实验作为运动解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解剖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因此,必须重视运动解剖学实验,以提高运动解剖学教学质量和。本人从事运动解剖学教学二十余年,现就提高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质量谈谈个人的体会。

1 解除学生的精神负担与恐惧心理

学生进入大学以前,绝大部分没有接触过尸体和标本,也没有闻到过福尔马林的气味,因此,初上解剖学实验课会感到害怕并有顾虑是难免的,如果不消除这些因素必会造成消极影响,甚至会把实验课视之为负担。解决这种思想状况的办法是教育学生,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尸体及标本,并循循诱导学生使其明白运动解剖学与其它理论课程之间的关系,观察的方法是学习人体形态结构的最主要手段。

2 明确实验教学目标

以往传统的解剖教学观念认为实验教学目标一般是为了“验证某一理论”,要求学生重复前人做过的实验获取知识,而如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能力,却不受人重视。本人认为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目的是把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放在首位,在注重获取知识的同时更要注意培养体育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 充分利用实验教具

充分利用标本和模型等直观手段是提高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这有利于将书本知识与直观形象有机结合起来,对视觉器官产生强烈刺激,可收到良好的视学效果。对体育专业学生来说,运动系统是重点,而其中骨学部分是基础,关节是骨连接而成的,肌肉附着在骨骼上,血管、神经又沿着骨骼走行。只有学好骨学部分,才能为更好地理解人体的各部结构打下良好的基础。把理论知识运用到自身结构,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4 更新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

传统运动解剖学实验过程是教师讲解、演示完毕,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学生在做实验时不需要过多地思考,仅仅是机械地重复实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都处于被动地位。这种验证性实验教学方法在我国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表现较突出,没有创新意义。利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教学的不多。原因有二,一是教师在教学上没有进取心,疏于探索新的实验教学方法;二是教师没有设计有利于学生智力和能力发展的实验项目和方案。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首先要端正实验教师教学态度,努力提高实验教师自身业务素质,从根据实验教学条件选择实验项目着手,设计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在实验前,预先告诉学生实验题目和实验目的,学生经过反复思考后,自主设计实验操作步骤,师生共同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学生预习实验教学内容,参与课前实验的准备工作,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发挥集体的智慧。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操作,老师进行辅助指导。实验完成后进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思维的积极性教师指点纠正错误,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最后得出实验结论。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对运动解剖学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实现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5 实验与运动相结合

运动解剖学不是单纯的基础理论课程,而是一门应用课程,它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足够的解剖学知识,为今后从事体育教学、训练及健身指导等工作进行工作储备和知识积累。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紧密围绕运动实践这条主线,以运动实践为依托进行知识的传授。例如在学习踝关节时,除了讲解踝关节的基本构成外,教师还可以介绍踝关节损伤在整个运动损伤中发病率极高,主要是与踝关节的解剖特点有关。踝关节稳固性差,易受损伤,其中以内翻扭伤较多见。因此在运动时,对类似下山、下坡、下楼梯这类跖屈动作时,注意增强防患意识。讲解髋关节在极度屈曲的情况下,膝关节伸直,肌肉被牵拉,易出现肌纤维断裂,所以在短跑、跨栏、跳跃、武术、体操等项目中,应注意加强锻炼股后肌群的伸展性,既有利于提高运动成绩,又可减少损伤。结合运动实践学习,将使学生有意识地去亲身体验运动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解剖学知识,针对运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将更积极主动地去摄取知识,而不是被动地靠标本、模型、想象去学习,因而学生会更牢固地掌握解剖学知识。

6 优化和完善考核方式

运动解剖学实验考核是对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检验。考核中力争做到公正、合理,考核形式多样化,克服死记硬背的毛病考察学生运用运动解剖学知识分析体育运动实践问题的能力。我系运动解剖学实验成绩的评定,由实验技能操作、实验报告等构成。其中实验技能操作以口试抽签方式择题,结合标本、模型、挂图和体育运动实践问题进行考核。经过上述综合考评,不仅提高了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还为教师检验教学效果提供了可信的依据,对于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运动解剖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实验教学是运动解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合理、科学地指导实验教学,可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训练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综合素质。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合理安排实验内容,充分利用实验教具,密切联系运动实践和改革实验课考核方式,是提高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双滨.对提高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探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2):68-69

[2]宋卫红.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J].医学教育探索,2008(7):729-73

第7篇:解剖实验报告范文

这篇经济学剖析开提报告的关键词是剖析,经济学,报告,

选题依据:黑龙江省是新中国解放最早的省份。50多年来,黑龙江省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取得了历史性辉煌成就,把昔日的“北大荒”建成了文明富庶的“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经济总量已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

但是黑龙江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然很低,与先进省区相比差距较大。人民群众要求改革现状、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十分强烈,不加快经济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就将十分尖锐。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告诉我们,如果按照原有的发展模式,在人口多且素质差、资源有限且耗费严重、生态日趋恶化的条件下,经济的发展不可能持续或持续不够。黑龙江省应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资源调控和环境保护体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口资源。

只要黑龙江省坚持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使本省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可行性论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人们的经济和社会活动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

现在黑龙江省面临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粮食主产区、资源型城市(地区)支持的难得政策机遇。因此,清楚地认识黑龙江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优势和障碍,采取适宜的措施,使经济发展与人口再生产、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保证黑龙江省经济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紧迫的课题。

本论文拟采用以下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列事实、摆依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用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去黑龙江省实地调研等方法来收集资料。拟运用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本论文拟分以下几个部分撰写:

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的概述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作用和地位及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现状的简单阐述来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况作一个简要的叙述。

第8篇:解剖实验报告范文

关键词:核医学科;医学见习生;3D解剖软件

核医学是一门发展迅速、涉及面广、诊断与治疗并重的交叉性学科,逐渐成为重要的医学影像学手段[1],我校作为新疆地区重点的医学教学基地,核医学科一直承担医学生的教学任务,医学教学中往往缺乏教学图片的合理应用及学生实践接触的有效等多种因素导致核医学图像的理解不够,相关知识点的联系性不强等。我科通过3D解剖软件讲解人体解剖及核医学知识的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教学质量,以下分析我科医学见习生中的教学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校102例医学核医学见习生的学习资料,其中男53位,女49位。不告知学生教学方法的前提下随机分为3D解剖软件辅助教学组(观察组)51位,传统课本彩色图谱教学组(对照组)51位。两组学生性别、年龄、平时成绩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学生教学内容、课时均无差异,由同一老师完成全程教学任务。

1.2方法

1.2.1传统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教学,以PPT和板书相结合方式进行讲解,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安排仪器介绍及部分患者的检查过程。

1.2.2 3D解剖软件辅助的教学方法 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采用3D解剖软件演示人体解剖的构造及疾病的发病部位,有效地回顾系统级局部解剖知识,合理结合病理生理、解剖等基础课程与核医学科医学诊断及治疗中的关系,对照组学生按照教学图谱进行传统的教学。

1.3考察结果

1.3.1问卷调查 参加3D动画软件进行的多媒体教学方法的所有学生考前填写教学调查报告,调查信息均为匿名式,折叠后投入纸箱。调查具体内容包括,是否愿意继续3D软件进行教学、是否对知识的理解有无帮助、是否便于抽象概念的具体化、是否帮助提高相关知识的掌握、是否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开拓思维等几个项目来进行问答。

1.3.2理论与实践考试 所有学生实践考试及理论考试进行审核,实践考试部分包括病例分析、阅片、化验结果分析,口头回答见习带教老师的问题等,见习部分分值占总成绩的20%;理论考试部分基础医学院教研室统一命题,理论考试成绩占80%,其中核医学相关知识点占7%。

1.4统计学方法 两组学生不同教学模式后的教学效果比较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数据用(x±s)表示,P

2 结果

2.1问卷调查结果 观察组3D教学软件组及传统教学组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102份,实际收回102份,均为有效问卷。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3D解剖软件在核医学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动机)、提高相关基础医学课程的理解、提高对难点知识的理解能力、对三维空间想象能力有一定的帮助,从而可以提高空间想象的思维能力,见表1。

2.2 3D解剖软件教学方法与考试成绩 3D解剖软件教学组学生理论及实践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2。

3 讨论

核医学不仅包括了临床诊断、放射性核素治疗和科学研究,涉及到医学的各个领域。在医学研究及教学工作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因核医学治疗有较大的辐射性,对患者身上查房或带教带来限制,见习或实习生多数情况下通过治疗室或检查的参观为主,因学生临床经验的有限,很难较好的吸收较抽象的核医学检验及治疗的原理,其中解剖知识的空间结构不清影响读片能力的提高。我科通过3D解剖软件进行心脏及甲状腺等重要脏器的立体化讲课,通过视觉加强模式加深学生对解剖部位的立体化结构,从而使枯燥的学习内容变的生动、形象、直观、逼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3]。

本组研究中发现,3D解剖软件进行相关知识的授课组学生成绩明显提高,根据学生的调查报告得知,立体图像对视觉信息的获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少复杂繁琐感等优势,多数学生短期内集中精力并初步形成对脏器的空间解剖立体感。文献报道[4],相关知识的系统理解有助于综合分析及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反映,通过3D的解剖软件进行多媒体教学以后不仅对核医学课知识的掌握程度加深,很多程度上提高了相关基础医学知识的掌握能力[5]。

总之,3D教学方法在临床见习带教中具有明显的理论联系实际,集中学生精力、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对教学老师提出及时熟练掌握相关科技成果在医学教学领域中合理应用,从枯燥的传统学习模式中走向现代化高效率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王荣福.核医学现状与进展[J].现代医学成像,2003,1(5):22-25.

[2]王全师,吴湖炳,王明芳,等.18F-FDG显像对淋巴瘤分期及疗效评价的价值[J].中华核医学,2004 ,24(1):8-10.

[3]Machida H,Takeuchi,Tanaka I,et al,Improved delineation of arteries in the posterior fossa of the brain by model-based imteractive reconstruction in volume-rendered 3D CT angiography[J].AJNR Am J Neuroradiol,2013,34(5):971.

第9篇:解剖实验报告范文

/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贝类 宝贝计划 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从2001年新课改启动到2005年全面展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践中遭受到不少质疑和考验。从全国各地来看,由于种种原因,各地各校开课情况很不均衡,不同程度上存在不开、假开、虚开的现象,有的学校甚至占用综合实践活动课时,用于中考、高考考试科目的教学,严重违背国家教育教学法规。现今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教师感受到的“校内支持”、“校外支持”和教师的“关心事项”是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关键因素。笔者认为,若能结合国内、国际实情热点,紧紧围绕中学生物教学,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习所具有的地区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高效性。下面以利用海洋贝类资源开展的“宝贝计划”为例,探索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实施。

1 “宝贝计划”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背景

当今社会,人们对海洋生态环境、海域资源、海洋权益争端等问题越来越关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海洋环境的影响越来越严重,海域资源的掠夺式开发所导致的生物多样性锐减,我国东海、南海等海洋权益争取问题此起彼伏。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涉及“认识生物、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分析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软体动物、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以及认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高中生物教学中,涉及“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问题。《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在活动建议中均有提及调查人类活动破坏或改善生态环境的实例,提出保护建议或行动计划。我校做为一所滨海学校,靠山面海,校门口500 m处即是汕尾海域,地理位置相当独特,有着丰富的贝类资源。

因此,笔者结合目前的国内、国际时局,围绕关于“软体动物”及“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等中学生物教学实际,充分利用校门口这片得天独厚的海域资源,依托我校的生物学社,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生物综合实践活动――“宝贝计划”,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融入自然、切身感受海洋生态环境和调查海域资源生物多样性等问题,丰富中学生物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给学生们提供接触自然、锻炼能力、探索创新的平台。

2 “宝贝计划”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

2.1 活动一:学习贝类的基础知识、解剖观察及标本制作

(1) 活动目的:

① 学习贝类的基础知识。

② 进行贝类解剖和观察的实验,加强实践操作能力。

③ 掌握贝类浸制标本的制作方法,为后续活动打好基础。

(2) 活动设计:

① 了解贝类趣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 学习软体动物的简介及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为贝类解剖打好理论基础。

③ 动手实践,进行软体动物的解剖和观察。笔者要求学生根据理论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发挥团结协作的精神,对实验材料(沙白贝,又称为沙白、白贝,是中国文蛤的一种)进行解剖,结合所发资料上的图片,观察软体动物的形态和生理结构,指导教师进行随堂指导。

④ 师生合作,共同制作贝类浸制标本。

(3) 活动成果及反思:

① 首先介绍了生活中耳熟能详的贝类,把课堂的氛围一下子调动起来,教学效果非常好。

② 作为“宝贝计划”的第一次活动,加入了实验解剖这个环节,第一次接触解剖实验,学生们异常兴奋,积极性很高,进一步提高了课堂的活跃氛围。学生们乐在其中,特别是初、高中学生进行合理穿插分组,恰逢初二学生刚刚学习完软体动物等相关知识,实现了彼此的优势互补。

③在实验材料这一块,因为采用的是提前买回来放在冰箱里冷藏的,因此个别沙白贝有些异味,给解剖实验带来一些困难和干扰。如果条件允许,可尽量买新鲜的、活的产品回来开展解剖实验。

此外,解剖材料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最好买个大的贝类来解剖,比如一些较大的扇贝,效果可能会更好。

2.2 活动二:调查贝类的应用,集体创作大型手抄报

(1) 活动目的:

① 掌握科学调查的方法,学会利用各种途径,查阅资料,获取信息,处理信息。

② 调查贝类在食用、生活、药用、生产等方面的应用。

③ 集体创作大型手抄报,加强贝类应用的了解和宣传。

(2) 活动设计:

① 提前布置活动任务,每个小组长给组员至少分配一个方面的调查任务,通过各种方法,或网上查阅资料,或去药店、菜市场进行实物拍摄,用两周的时间收集素材。

② 由社团干部精选学生查找或拍摄的照片,统一冲印,以备手抄报之用。

③在社团活动课上,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利用图片、彩色卡纸、彩笔、双面胶、剪刀等工具,分四大板块“食用”、“生活”、“药用”、“生产”,创作一幅高2 m、长6 m的大型手抄报,完成后在学校宣传栏进行集中展示。

(3) 活动成果及反思:

① 本次手抄报共展示了50多种贝类的具体应用,部分学生拍摄了很多实物照片,非常贴近生活。

② 每个学生相互交流各自的成果,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共同完成作品,体现出合作和创新精神。

③ 在校园进行展示,受到师生的大力关注,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2.3 活动三:“汕尾海洋贝类生态环境调查――海岸线徒步10 km”实践活动

(1) 活动目的:

① 调查校门口汕尾海域海岸线附近的生态环境,关注人类生产、生活等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影响。

② 采集贝类,利用所学的生物分类方法进行分类,为今后制作贝类工艺品收集原材料;部分活体贝类带回学校制作标本。

③ 每隔一段距离调查海岸沙滩的贝类多样性。

④ 冬季开展徒步十公里的活动,能够锻炼身体,同时能够扩大宣传,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2) 活动设计:

① 注重社团文化建设,发动学生设计好统一的社服和社旗。

② 加大前期的宣传力度,在活动开展前进行“保护海洋环境,关注海洋资源,守卫海域疆土”的现场签名活动,在校园内营造积极的氛围。

③ 统一乘车前往活动的起点――白鹤寺,集结队伍,点名确认后出发,沿途采集贝类标本,观察海岸线附近的生态环境,进行拍摄,按计划开展“探究海岸沙滩的贝类多样性样方调查”实验。

④完成徒步10 km的活动,返校后对采集的贝类进行处理(贝壳的清洗及活体标本的制作),为后续的活动作准备。

⑤撰写实践活动报告,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向当地环保部门提交建议书。

(3) 活动成果及反思:

① 作为本校第一次以社团为载体,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开展的活动,反响强烈,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

② 徒步10 km的活动是个较大的挑战,学生积极参与,认真地完成任务,收集到较多的贝类标本,为后续的活动积累了丰富的材料。

③ 沿途发现黑黢黢的生活污水以及工业废水直接排入大海,学生对此进行了统计和拍摄,为制作调查报告收集了真实的宝贵资料。

④ 在高二学生的主导下,各个小组完成了“探究海岸沙滩的贝类多样性样方调查”实验,记录了详细而真实的数据,将生物教学的实验平台置于真实的大自然情境下,学生收获了不一样的经验。

⑤ 从学生的实践报告和活动反思来看,本次实践活动非常成功,学生的内心体验受到极大的感染,也争取向当地环保部门提交实践调查报告,希望环保部门加大对污水直入大海的控制。

2.4 活动四:软体动物的分类及命名

(1)活动目的:

① 掌握生物分类的方法。

② 学习贝类的分类。

③ 利用参考书,尝试对采集的贝类标本进行分类和命名。

(2) 活动设计:

① 指导老师结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等内容进行理论教学,介绍生物分类的方法以及软体动物的分类。

②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利用参考书《中国海洋贝类图鉴》和《中国南海经济贝类原色图鉴》对实践活动中所采集的贝类标本进行分类和命名。

③ 展示分类和命名的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3) 活动成果及反思:

① 践行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实践操作,本次活动共鉴定了大约40种软体动物,为组建学校的“宝贝馆”收集了第一份资源。

② 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问题,激发了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情感。

2.5 活动五:贝类海鲜的食用及安全问题

(1)活动目的:

① 了解中国菜系。

② 了解贝类的烹饪方法。

③ 了解有毒贝类及常见的中毒案例及对策,熟记吃海鲜的禁忌等生活常规。

(2)活动设计:

① 向学生介绍中国的四大菜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② 了解贝类常见的烹饪方法,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家庭贝类的烹饪方法。

③ 向学生介绍有毒贝类的种类、有毒成分、中毒的原因、症状、诊断、急救处理和预防措施,了解我国的“出口贝类腹泻性贝类毒素检验方法”等法律法规。

④ 识记吃海鲜3禁忌:不能与大量维生素C同食;不能与寒凉食物同食;不能与啤酒、红葡萄酒同食。

(3) 活动成果及反思:学生们了解国家在食品方面的法律、法规,掌握了实用的应急方法,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健康问题。这些项目非常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们收获了课堂教学里所不能学到的东西。

3 “宝贝计划”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它反对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因此,“宝贝计划”综合实践活动中,通过观察、记录、描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作为评价的基础。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态度决定了活动的质量,因此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评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提前设计并准备好每次活动的评价表。如“海岸线徒步10 km”活动中设计的评价表包括的具体项目有:① 各小组采集到的贝类标本情况;② 活动参与情况自评;③ 组内成员互评(生生互评);④ 教师评价(师生互评);⑤ 个人的活动反思及小组提交的活动报告。总的要求是既注重个人评价,也注重小组评价,力求评价方式多种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