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党的创新理论范文

党的创新理论精选(九篇)

党的创新理论

第1篇:党的创新理论范文

(一)

张静如在20世纪90年代初,发表了《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现代化》、《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党史研究》等论文,通过对社会史与党史研究、社会现代化与党史研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党史研究等课题的创新性研究,中共党史学中介理论体系的主要构架趋于形成。其理论上的创新主要是:

一是系统地提出“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的主张。他“认定必须以整个社会的演化研究为基础探讨中国革命问题”(注:《静如文存》(上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93页。)。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的构想。在他看来,既然中国共产党的实践活动是在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进行的,那么,考察这个党的历史就不能不研究其所依赖的社会。他说,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是说对党史中的重大问题,包括大的历史事件和有影响的人物的思想及实践,利用中国近现代社会史研究成果,从社会生活诸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形成某个重大历史现象的复杂的综合的原因,并描述其产生的影响在社会生活诸领域的反映”;因此就必须要求“利用社会史研究成果时,要同党史的问题联系起来”;“自然也就要在党史研究中加进去一些过去所不用的材料,特别是一些统计材料、社会调查材料”。他认为,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不仅是个理论问题,主要是实践问题,为此“建议党史研究工作者中的一部分较有基础的同志应该先搞一点有关中国近现代社会史的研究,然后再回过头来把党史研究深化”(注:张静如:《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历史研究》1991年第1期。)。上述想法,不仅引起很多研究者的注意,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而且为其系统阐述中介理论提供了思想资源。

二是论证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现代化中的核心地位。80年代末期,张静如提出一个论断:“衡量现代中国历史人物的作用,应该考察其现代化意识之强弱,考察其对变被动社会现代化为主动社会现代化过程的贡献之大小。”并从社会现代化的角度,对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建者之一的李大钊进行了考察和评价,认为“李大钊是中国引进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是现代化意识倡导者,是为变被动现代化为主动现代化而奋斗的革命家”(注:张静如:《李大钊与现代化意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6期。)。从社会现代化的角度来研究中共党史人物,这在当时的中共党史界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在运用现代化理论研究中共党史人物的基础上,张静如认为“从社会现代化角度衡量历史人物、政党、及各种群体的作用,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作用原理的具体化”。他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变被动社会现代化为主动社会现代化;其二,提出主动现代化的道路。”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回顾和重新梳理,得出的结论是:“在中国的社会现代化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起着核心作用。”(注:张静如:《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现代化》,《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上述考察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政党活动的积极尝试,从而提出了从社会现代化进程来研究中共党史的新视角。

三是提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核心内容的观点。在80年代中期,张静如就呼吁党史研究要注意生产力问题的研究,特别是要研究“近代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注:张静如:《党史学科建设断想》,《党史研究》1987年第6期。)。在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对中共党史研究的指导时,他一再强调:“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任何社会的基本结构,以此为指导研究一个历史阶段时,就必须把这个阶段的社会结构具体化。”(注:张静如、侯且岸:《中共党史学理论和方法论纲》,《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第1期。)在研究中共党史人物的现代化意识时,他认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社会现代化的首要标志,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要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为基础。一切上层建筑包括社会意识的现代化,都要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注:张静如:《李大钊与现代化意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6期。)正是对唯物史观核心内容的深刻理解,他提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核心内容”的观点,其理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社会现代化,使国家富强、人民生活幸福,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进行政治活动的目的,故尔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贯串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始终,一切其他活动都以此为中心并为其服务。”(注:张静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党史研究》,《北京党史研究》1993年第1期。)转贴于

(二)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张静如对自己多年来探索党史学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概括和提炼,构建了中介理论体系,代表作是1995年湖南出版社出版的《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学》,成为中共党史学界第一部运用唯物史观阐发中共党史学的理论著作。这本书在建构中介理论方面的突出之处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渊源上的经典性特征。在中国,从事中共党史研究无疑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指导。问题是,中共党史研究长期以来以唯物史观的派生理论——阶级斗争学说为指导,由于忘记唯物史观的原义,往往在研究中出现简单化、公式化的弊端,因此,理论上的正本清源,寻求唯物史观的原义对中共党史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张静如在《中共党史学理论和方法论纲》中说:“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意,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只包括:第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第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第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进着社会的发展。”(注:张静如、侯且岸:《中共党史学理论和方法论纲》,《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第1期。)在他看来,探讨如何运用唯物史观指导中共党史研究这一问题,主要应该从上述三方面来考察。

二是结构上的系统性特征。中介理论在结构上是把生产力理论列为首位,具体阐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及其在中共党史研究中的运用。主要观点有: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全过程的核心内容,应把它纳入研究对象的表述中;第二,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过程,也就是实现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过程,此点也应纳入党史研究对象的表述中;第三,要重视中国近现代社会进化过程的研究,并把进化过程看作社会变革的基础,并了解社会变革是怎样促进社会进化的,要以中国近现代社会史为基础深化中共党史研究。第四,在党史研究中首先应注意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根本前提;对非系统化的社会意识和系统化的社会意识的考察,在党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要多角度进行研究。第五,总体上,评价个人和群众的标准和方法,要以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为依据;在党史研究中,衡量个人和群众要以现代化意识之强弱和在现代化中的作用为标准。(注:参见《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学》一书的内容及《关于〈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学〉》等文章的解说。)

三是理论上的创新性特征。由于将唯物史观原理与中共党史研究联系起来进行理论上的探讨,选题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因而理论的创新就成为所建构的中介理论的显著特征。譬如,书中强调要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角度来进行党史研究。而要捕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足迹,“还必须做分阶段的考察。因为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表现形式和达到的程度不同”。(注:张静如:《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学》,湖南出版社,1995年,第32页。)为说明这一点,张静如通过对1927-1937年生产力状况的考察,得出结论是:“这一阶段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冲突,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继续革命的经济基础。”(注:张静如:《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学》,湖南出版社,1995年,第34页。)就是说,从生产力的角度进行总体考察的同时,还要作具体的分析,以避免抽象的一般说明和概念化、形式化的弊端。这里,理论上的创新非常突出。

四是论证上与中共党史研究实际相结合的特征。关于中共党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张静如说:“从党史研究的现状来看,既有繁荣发展的一面,又有不够深入的一面。不足之处,简言之:曰浅、窄、粗。浅者,研究中叙述多,分析少,理论性弱;窄者,研究领域小,重复研究多,创新研究少;粗者,分析不细致,用材不讲究。”(注:张静如:《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学》,湖南出版社,1995年,第6页。)在创建中介理论过程中,他尤其注意中共党史研究的实际,着重要解决的是党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党史研究的深化。因此,与中共党史研究的实际相结合的特征就特别显著。

五是体系建构上的时代性特征。张静如提出的中介理论体系在建构中体现了时展的特征。作者不仅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阐释和解析,吸取其精华,而且积极吸收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同时也吸收了邓小平提出的发展生产力以及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思想。

(三)

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张静如通过学术报告和论文的形式,对中介理论又进行了补充。主要为:

一是对邓小平理论与中共党史学的关系加大研究力度。1996年张静如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文章,将运用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共党史研究与建立中介理论问题进一步联系起来,认为“深化党史研究,研究者首先应该在研究中更加明确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认为以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共党史研究就必须建立理论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党史研究达到更新的境界。”(注:张静如:《深化党史研究》,《光明日报》1996年6月25日。)

二是对中介理论所应具有的特点进行了概括和说明。张静如认为,“这种中介理论要成体系,需要系统反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中共党史研究中的应用,而不是仅反映某个原理,也不是仅反映中共党史研究的某一个方面的应用。”(注:《静如文存》(下卷)第898页。关于中介理论的特点,还可参见张静如《关于〈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学〉》(《中共党史研究》1996年第2期)一文中的解释。)这里,张静如对所要建立的中介理论提出了四个基本特点,即“成体系”、“可操作性”、“时代性”、“与实际紧密结合”。从上述特点可以看出,他一方面力图确认中介理论在所面对的两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共党史研究的实际)中应有的位置,反映其在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实际(中共党史研究的实际)之间建构的理论(中介理论)的努力;另一方面,他又注意到所要建立的中介理论必须反映理论的本质属性及其应该具有的特点,特别强调中介理论在指导中共党史研究中应该发挥的作用。

三是对中介理论体系进行新的概括和表述。1996年3月,张静如应约在中共中央党校作了《关于中共党史学的中介理论体系》的学术报告,对中介理论体系做了新的概括。指出:“按目前的认识,我觉得这个中介理论体系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现代化为主线,以近现代社会史为基础;以社会进化为基础,以社会变革为动力;上层建筑的社会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个人和群众的社会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以社会心理为基础,以社会意识形态为导向;以历史辩证法为核心,吸取中国传统治史方法和现代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之精华。”(注:《静如文存》(下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898-899页。)90年代中后期,他在对中介理论问题进行新的思考时,又对中介理论在概括上作了新的表述。即,“一、以近现代社会史为基础,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现代化为主线;二、以社会进化为基础,以社会变革为动力;三、以群体社会作用为基础,以个人作用为契机;四、以社会心理为基础,以社会意识形态为导向;五、以历史辩证法为核心,以中国传统治史方法和现代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之精华为辅佐。”(注:《静如文存》(下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902-903页。)从中介理论新的概括和表述中,可以看出张静如侧重于中介理论体系的完善工作。在内容的调整和体系的完善方面,最突出的是将历史辩证法、中国传统治史方法及现代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等内容纳入中介理论体系。

第2篇:党的创新理论范文

理论创新,是同志提出的一个重大课题。坚持理论创新与坚持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这是需要统一认识的一个大问题。

关于邓小平理论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关系,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已经作出了明确结论。他说:“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这个结论的分量不言而喻,它实际上表达的是党的意志、党的理论信念。因此,在21世纪的新征程上,我们的理论创新,指的就是在坚持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不断汲取新鲜经验,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并用以统一党的思想,指导党的事业。

既然理论创新的主题是坚持、丰富、发展邓小平理论,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对与之相关的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总结过去,邓小平理论解决了哪些事关中国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基本问题?它何以能够成为理论创新的基础和载体?

着眼现实,时代的发展提出了哪些新问题?邓小平理论在新的实践中业已得到了怎样的丰富和发展?

展望未来,在竞争更加激烈的21世纪,为什么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邓小平理论,用不断丰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复兴?

如果我们不能首先在这些问题上取得共识,党的理论创新就无从谈起,就可能会发生偏差。

坚持邓小平理论是理论创新的基础与前提

理论创新必须以坚持邓小平理论为基础和前提,这是不能有丝毫的犹豫和动摇的。

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因为现在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党和国家所面对的基本问题,仍然是在一个经济文化贫穷落后的国度里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而这正是邓小平理论已经初步回答和解决的问题。基本问题没有变,党的指导思想就不能变。

当代中国的基本问题是怎样产生的?邓小平理论是怎样解决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问题的?这还得从党的理论创新说起。

作为最高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在老祖宗那里最初是作为一种理想社会设计出来的,它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的社会化。然而,上个世纪初叶,当社会主义运动在中国刚刚兴起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人所面对的却是一个社会主义经典作家未曾预见到的畸形社会,即生产力极度低下,没有现代工业,没有民主、文明的四分五裂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党派林立中的一个只有几十人的小党,靠什么去把社会主义从理想引入实践?除了创新别无它途。思想,即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就是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的第一个重要成果。它的实践意义,就是使原本以为只有在欧洲资本主义基础上才能产生的社会主义制度破天荒地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里生了根,结了果。

说得好,夺取政权,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以后的路还更长。之所以说更长,是因为夺取政权,并不是共产党人革命的目的。共产党人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让全体人民都能过上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让社会主义制度真正体现出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就是新中国所面临的新的基本问题。想一想新中国建立之初的生产力状况、国民素质状况以及我们长期所处的外部环境,不难看出,要在中国真正解决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意义更为深远,任务更为艰巨,需要更长时间的艰难曲折的创新过程。所以,早在60年代初,就提出了理论创新的任务,要求全党下大气力钻研中国的实际问题,创立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理论。审视历史,人们自然会问,为什么即便像这样雄才大略,一生追求创新的革命领袖最终未能完成创立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的使命,反而在他的晚年深深地陷入了错误思路的泥潭。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只要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中国社会主义的初始条件,想想这个理论命题的创新难度以及攻克这个命题必须花费的时间长度,就不难对建国以后我们党的艰辛探索,包括我们的失误、我们所付出的沉痛代价,以至于对同志的评价等,形成一种客观公允的认识。应该说,这样一个曲折的过程,正是我们党自己提出的这个创新课题所决定的。解决这样一个前无古人的课题,没有几代人长时间的艰苦努力是不行的,没有长期的经验积累是不行的,没有失误甚至昂贵的学费也是不行的。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正是在继承和发展长期理论探索成果的基础上,在吸取历史教训,把握新契机,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锲而不舍地开拓中担负起理论创新的使命的。

这依然是一个艰难困苦的过程。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的社会主义在经过了20多年的曲折发展后面临着一场生死抉择的严峻考验。“”的严重错误把我们的国民经济拖到了崩溃的边缘,使我们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原本已经开始缩短的经济发展的差距又进一步拉大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西方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而我们却还在被温饱问题所困扰。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视察时对在场的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讲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我们的人民太好了。外国人议论,中国人究竟还能忍耐多久,很值得我们注意。邓小平的话一语道破了当时我们党和国家的真实处境:贫穷与落后,是阻碍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问题。再不迅速发展生产力,我们就可能会;再不迅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就将失去吸引力。严峻的形势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这样一个原本认为早已解决了的理论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我们应该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此为主题,邓小平带领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一次伟大的理论创新,并引发出一场波澜壮阔的新的革命。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科书上没有现成的结论,现实中没有可效仿的成功模式,只能靠我们自己去创新。然而,我们的创新应该以什么样的理论为基础,中国的发展将以什么样的制度做根基?其实质是怎样看待马列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怎样看待我们几十年艰苦奋斗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从一开始就不容回避而且必须始终保持清醒认识的大问题。近代中国的全部历史经验证明,老祖宗不能丢。丢掉了马列主义、思想,就丢掉了根本,丧失了方向;社会主义道路不能放弃,否定基本制度,另起炉灶,就失去了立国之本,就是自我毁灭。苏联和东欧后来发生的事情足以说明这个道理。因此,理论创新,首先要处理好扬与弃、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邓小平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自始至终坚持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马列主义、思想活的灵魂统一党的思想,指导党的理论创新,并以此作为新的理论体系的精髓。解放思想,就是要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特别是突破那些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则、某些本本教条式的理解,以及对社会主义的一些不科学甚至扭曲的认识,努力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实事求是,就是坚持以中国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在实践中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牢牢地把握住这个精髓,党的理论思维才会不断地走向成熟,中国的基本问题才能得到科学解释、正确处理。

历史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从1978年到1992年,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和南方谈话两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为标志,邓小平带领我们党经过14年的艰辛探索,终于初步完成了60年代初提出的创造新理论的伟大任务,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这个理论用中国共产党的实践和经验,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增添了新内容,使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了若干个“第一次”的新观点、新结论。这就是:第一次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阶级,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一次明确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整个社会主义阶段,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一场新的革命;第一次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人员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发展生产力必须以科技进步、教育优先为基础;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指出,中国的发展,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明确指出,计划与市场都是手段,不是区分不同社会制度的标志;第一次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第一次提出,一个国家可以实行两种制度,并以此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等等。这若干个“第一次”的理论意义在于,它破天荒地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从而用中国共产党人的新思想、新观点,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提高了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新水平,作出了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的新判断,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邓小平理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在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上取得的最伟大成果,是指引中国社会主义走向胜利的伟大旗帜。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邓小平理论的实践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短短的20多年,中国经济以年均近两位数的神奇速度持续增长,一举告别了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基本解决了12亿人的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我们用一代人的时间创造出历史上许多国家几个世纪方能积累起来的丰盈财富,这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伟大创举。对比那些几乎与我们同期进行改革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今,有的解体了,有的易帜了,而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却充满生机和活力,愈益显露出巨大的优越性和美好前景。饮水思源,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无不对能够拥有邓小平理论而深感庆幸与自豪。

邓小平理论已经初步回答和解决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把我们从贫穷带入了小康,在新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一定能够彻底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把中国带入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我们的理论创新必须以坚持邓小平理论为基本前提,这是我们的事业长盛不衰、永葆活力的根本保证。

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是理论创新的主题

今天我们党所强调的理论创新,中心内容就是要用新的实践经验不断地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邓小平理论。确定这样的主题,既是坚持邓小平理论的需要,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

和任何先进的理论体系一样,邓小平理论也是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深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完善的科学理论。只有创新,才能保持科学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只有不断地吸取时代精神的精华,理论才能够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这里,首先需要对邓小平理论的时间概念有一个正确认识。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共识:不能把邓小平理论的发展过程与它的创立者的实践活动简单地等同起来。即是说,作为科学理论体系的邓小平理论,它的发展并不是随着它的创立者邓小平同志的逝世而告终结的,它的发展和完善,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归根到底,是由这个理论所要解决的命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如何在一个相对贫穷落后的国度里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决定的。这个问题不彻底解决,这个过程就不会完结。因此,邓小平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同样是需要它的创立者及其以后的几代人努力开拓创新的。

在理论创新中继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是党中央的一贯主张。党的十三大在首次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理论观点之后就明确指出,我们对这个理论“在许多方面还知之不多,知之不深。我们的许多方针、政策和理论还有待于完善,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经受检验,得到补充、修正和提高。”党的十四大在确定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指导方针之后也特别强调,这个理论“还要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在实践的检验中继续丰富、完善和发展”。到了十五大,同志更是把这个问题又上升到更新的高度,郑重宣布:“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为什么从十三大起,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在论述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同时都要强调必须丰富和发展这个理论呢?其实质和意义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理论创新。因此,有理由认为,同志所说的理论创新,与党的历次代表大会的提法是一致的,它的初衷和目的就是号召全党切实地履行好十五大报告中所说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

确立理论创新的主题是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活动不断发展的要求,是邓小平理论的地位即它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的性质决定的。党的十四大以后,特别是邓小平同志逝世以后,国内外形势都较前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际上,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过程中出现了美国称雄的不和谐现象,90年代以来,美国一直扮演着世界警察角色,到处插手国际事务,粗涉别国内政,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国家,逐渐把矛头集中指向中国。可以说,多极化的格局目前尚未形成,还没有形成一种共同遏制美国称霸的联合力量,这是世界局势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内的变化更是有目共睹,其中最深刻的主要有两个:第一,随着改革的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市场化真正深入到了中国经济的各个领域,人的观念和社会结构都较前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与80年代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验性改革,与过去计划体制一统天下和两种体制并行的双轨制的情况有了质的变化。第二,人民的社会生活总体上由温饱型进入小康型。丰衣足食,这一人类与生俱来追求的美好理想变成了现实,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所发生的最伟大变革。这种变革对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和整个社会所带来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生追求、生活需求等各个方面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丰衣足食以后追求什么?怎样生活?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新问题。改革的深化,必然带来新的社会矛盾、新的摩擦、新的问题,而这些新的问题归根到底要靠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去说明、去解决,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不能发展,邓小平理论就失去指导意义。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始终是围绕着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这个主题进行的。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坚持、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方面所作的理论创新工作成效显著,这是我们的事业所以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十四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是多方面的,最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在经济体制改革理论方面。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科学论断,创造性地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在实践中初步构架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设想变成了生动的现实。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公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的新论断,使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十四大以后,同志提出了以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基本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搞活国有企业的方针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是对邓小平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在党的建设理论方面。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三个代表”的创新程度,可以和邓小平理论中的两个重要观点相提并论:一是可以和邓小平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相提并论。四项基本原则就其每一个具体原则而言,正如邓小平所说,并不是新的,都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但把它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并确立为我们的立国之本,这就是创新。“三个代表”也一样,每一个代表都是我们长期坚持的,同志根据时展的新要求、新特征,将“三个代表”科学、有机地综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内涵丰富、深刻的新概念,并确定为我们的立党之本,这就是新概括,新成果。一个立国之本,一个立党之本,是党和国家立足与发展的根基。二是可以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相提并论。如果说,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从根本上解决了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问题,是党在社会主义认识上取得的最新的理论成果的话,那么,关于“三个代表”的论述,则从根本上阐明了党的属性和本质问题,是党的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一个社会主义问题,一个党的领导和建设问题,在理论上我们对这两大基本问题认识清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认识方面。根据邓小平关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发展趋势和历史进程等进行了全面论述,进一步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文化建设的特征,确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从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到基本纲领,这是党对社会主义理论探索的又一个重大成果。

——在生产力理论方面。根据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党中央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提出了“科技创新已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科技人员是新的生产力的重要开拓者”等新观点。党中央启动了科技创新工程和知识创新工程。这些都反映了党在生产力理论方面认识上的深化。

——在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方面。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提出: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沿海同内地贫富差距的问题。90年代末,针对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党中央制定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有力地促进了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联系与技术合作,进一步加大了国家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增强了欠发达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十五大以后,党中央又制定实施了开发西部战略。这是尽快缩短东西部贫富差距的重大战略措施,是对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提出的设想的回应和创造性的发挥。

90年代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理论创新上取得的丰硕成果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都有力地说明,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始终是党的理论创新的主旋律。

用不断丰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指导21世纪党的建设,是理论创新的主要目的

为什么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确立以后,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同志要郑重地向全党提出理论创新的任务呢?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号召全党同志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和深入的思考,致力于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以指导21世纪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争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争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版权所有

20世纪,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完成了两件大事:一是三座大山,创建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与解放,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二是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改变了贫穷落后面貌,使人民过上了小康社会新生活。21世纪,中国共产党还将完成两件大事:一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真正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性;二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21世纪,中国共产党任重道远,使命非凡。她背负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心驰神往的美好理想,担当着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命运与前途的重大责任。对此,中国共产党有足够的估计、充分的准备和坚定的信念。

毫无疑义,在21世纪的征途上,始终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自觉地运用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这就是我们的信念,我们的法宝。

为什么我们会有而且必须要有这个信念?最根本的,是因为21世纪我们要做的事情以及由此带来的困难和风险,究其实质,还是在中国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还是邓小平理论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

为什么有了信念之后还要提理论创新?因为21世纪我们所要解决的是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更高层次的问题,是比以前更尖锐、更复杂、更突出、更难解决的问题,这其中有许多是我们现在尚没有遇到甚至难以预料的。惟有创新,惟有发展,我们才能够应变自如,才能攻克最后的难关。

21世纪,我们面对的是风云变幻、更加复杂的国际环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高新科学技术手段,将继续保持在世界发展中的优势地位。总体上看,一段时间内,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仍将处于低潮。在以高新技术和综合实力为主的国际竞争中,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中,我们还势单力薄,处于下风。特别是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的遏制,将愈益把矛头集中指向中国,采用分化、西化、思想渗透、粗涉甚至更激烈的手段,千方百计地频频向我们施压,企图限制我们的发展,逼迫我们就范。可以说,在21世纪的发展中,我们将不可避免地始终面对越来越大的外部压力。国内来自经济生活中和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困难和压力更是可想而知。经济上,按照既定目标,我们要用50年的时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经济总量在不断增大,人口还要有所增长,翻番的难度势必更大。社会政治生活上,21世纪前半期,中国将进入由小康社会向中等水平的现代化社会转型期,这是中国人民未曾遇到过的一种全新的社会生活。对于受几千年封建小生产思想观念影响的中国人来说,小康之后如何尽快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创造新的科学生活方式,等等,都是新的课题。由小康到现代化转型所造成的新的社会矛盾,将集中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的多样化、复杂化甚至尖锐化。如何正确处理和解决这些新矛盾,合理地协调好人民内部的利益关系,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道德,并以此规范人们的行为,这是对党的执政水平和治国能力的新考验。

所有这些,都对党的进一步理论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邓小平理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说,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客观存在着从解决温饱到进入小康和由小康到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两个相互衔接的发展阶段的话,那么,在这个实践中产生的邓小平理论必然也要经过两个相互衔接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初步回答和解决在中国如何建设、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使社会主义在一个相对贫穷落后的国度里站稳脚跟。这个任务随着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形成和指导地位的确立,已经完成;第二阶段,深入回答和解决在中国如何建设、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指导中国夺取社会主义的更大胜利。这正是我们党现在所要担负的理论创新的任务。在基本问题没有彻底解决之前,以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为主题的理论创新就一天也不能停止。

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究竟需要多长时间,是邓小平生前殚精竭虑的事情。自80年代中期起,他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问题,对时间问题作出过各种估计。比如,对于中国经济发展,他说:如果从建国起,用100年的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按他的估计,我们还要在21世纪用5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够基本解决好在我们这样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只有到那个时候,我们国家才能真正体现出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先进性,社会主义才能真正站住脚。所以,到1992年南方谈话时,他更是直截了当地明确指出:基本路线要管100年,要坚持100年不动摇。

需要强调的是,邓小平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时间概念的论述,内涵极为深刻。它不仅涉及到我们战略目标的制定与完成,更重要的,在于告诫全党,在这100年的时间里,我们都必须横下一条心来,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毫不动摇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只有这样,中国共产党才能够担负起21世纪的神圣责任。

第3篇:党的创新理论范文

[关键词]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一直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命力的源泉,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新时期的实践,明确提出“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2011年,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又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这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1]1992年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精辟地分析了当时国际和国内形势,鲜明地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就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典范。在中国进入改革攻坚的关键阶段,重温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把握其理论创新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对当前的中国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南方谈话”的重要观点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理论基础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适应时代要求而产生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其重要的理论观点体现出的创新精神,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依然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一,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是党的理论创新必须坚持的根本观点。邓小平一贯重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他在“南方谈话”中,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观点引入社会主义的本质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完整的表述: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从社会主义本质层面上明确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社会生产力基本原理的继承和发展,实现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的历史性突破和超越,是理论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党进行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依据。这一论断,不仅超越了过去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的认识,突出地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本质地位和作用,增强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自觉性。而且,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从更深的层次上使人们理解了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和新方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

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是要表现为大幅度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逐步改善、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南方谈话”中,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世纪之交,以为核心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邓小平“南方谈话”主要思想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强调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续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一要求,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发展决定人类社会的思想,更是对“南方谈话”中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贯彻“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战略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为核心表述的一系列战略思想。构成了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理论创新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这里“发展”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最根本的一点是经济的发展。就是说,要探索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3]2011年在庆祝建党90周年重要讲话中,总书记又指出,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因此,当前党的理论创新,依然要围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深化认识。

第二,系统表述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新发展,奠定了我们党经济理论创新的理论基础。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创造性地从理论上解决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的问题,他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4]这一重要论断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划时代的贡献,不仅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而且认为把两者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还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同时也为解决改革开放以来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上人们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找到了正确答案,解决了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建设的道路问题,意义十分重大。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认为两者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因此,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一论断,也从根本上解除了人们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解决了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的问题,为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以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了“南方谈话”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阐述,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框架,在党的十四大上做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抉择,从而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和其他各项事业的高速发展。党的十四大以来,我们党沿着这个方向不断把改革推向深入,在资源配置方式上实现了由国家计划配置为主向市场配置为主的转变,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日益充分的发挥,对增强经济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又强调:“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5]因此,当前关键的转型期经济领域内的理论创新,主要还要围绕社会主义条件下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引导我国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当然,历史经验已经表明,要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并不容易。人们的认识,既有思维模式、思想观念上的偏见,又有历史观、方法论方面的问题;既有既得利益的影响,又有制度、体制、机制等方面因素的制约。这说明:要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解放思想,解放思想要求我们不断地改进思维方式。近年来,我国已进入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但同时社会也在加速转型,社会变革加剧,引起社会阶层分化,利益多元化,新老矛盾纵横交织,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社会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日益增多,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而艰巨。时代的发展变化要求我们根据实践的需要,坚决破除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和改革创新意识,破除封闭保守、无所作为的思想,不断地创造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只有解放思想,才能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社会主义现阶段的国情和转型期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南方谈话”体现了邓小平的价值追求,为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树立了价

值目标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不仅含有丰富的创新理论、创新方法,而且体现了邓小平的价值追求,充满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不管是社会主义本质论,还是“三个有利于”标准,都是邓小平这一思想的体现。他把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目的,并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纳入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为我们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树立了价值目标。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理念,其中最重要的体现,就是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是否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最重要判断标准之一。今天我们重温邓小平“南方谈话”,就仍然要毫不动摇地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解决人民大众最切身的利益,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把始终为人民谋利益,作为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最高标准。邓小平时刻关心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他说:“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10]他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其落脚点就在于“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体现了他对人民利益的一贯关注。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就要牢记人民利益是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进行理论创新。在这个问题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作了很好的回答,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泛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1]这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人本价值取向,是人民利益标准在新时期的运用和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妥善处理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改革开放的各项成果,做到“权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与“南方谈话”中所贯穿的人本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当前要把改善民生作为群众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民生优先作为社会管理的治本之策,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大众,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突出民生,坚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这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使我国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同等待遇的健康权、教育权、就业权、社会保障权等公民基本社会权利,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和谐,真正实现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果。

从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20年来,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探讨和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特殊问题,从多方面进行理论探讨和理论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从新的实际出发,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坚持理论创新,关键是要及时回答实践中提出的新课题,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我们要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深入研究我国转型期社会发展的特征,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作出新的理论概括,永葆科学理论的旺盛生命力。实践表明,一个政党只有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大胆进行理论创新,才能居于历史主导地位,引领社会向前发展。我们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正确道路,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社会主义探索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探索出来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解决自身内在矛盾的能力及其独特的创造性,这一过程必将为理论创新开辟广阔的前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回答和解决不同的理论热点问题,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这些都需要我们以科学的态度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今天我们仍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扬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所倡导的创新精神,体现出的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惧怕任何困难的胆识和勇气,以及敢于正视问题、揭露矛盾、解决问题的胸怀和眼界。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要取得更辉煌的成果,也一定要以我们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进行的事情为中心,善于总结实践经验,重视探索新的实践,推动理论创新,从而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用以指导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1、12

[2][4][6][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372、382

[3][5][9][11].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5、21、12、15

[8].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9

第4篇:党的创新理论范文

回顾、总结中国共产党90年来的光辉历史和宝贵经验,我们看到,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坚持理论创新,敢于实践,勇于探索,以强烈的责任意识为其执政的核心理念,高扬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学风,带领中国人民励精图治,将人民的幸福作为自己奋斗的根本追求。

一、党的理论创新以勇于探索为基本价值取向。建党以来,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征程中,党始终以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为基本价值取向,在理论创新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成果并指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了新胜利。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大胆进行理论创新,实现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大胆进行理论创新,创立了既符合当代中国实际又适应时代要求的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三大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是党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正确分析国情得出的科学论断,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探索。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继续进行理论创新。党明确提出,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扎实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创新,是改革开放事业能够成功的根本保证。

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探索。党的十六大以来,以总书记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于新的实践,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并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总纲中。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回顾波澜壮阔的90年,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推进并呼唤着理论创新,而党的理论的每一次创新都推动着中国事业的不断前进。可以说,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勇于探索、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

二、党的理论创新以责任意识为核心价值取向。责任是一种义务、一种使命,更是一种品格、一种美德,也是推动发展的原动力所在。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

责任意识是党的理论创新形成的前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需要全党的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必须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即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果不愿研究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现实问题,那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本身,也背离了理论工作者应担负的社会责任。

责任意识是党的理论创新不断丰富的原动力。9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一过程中,党以对社会主义事业、对人民利益的高度责任感,不畏风险,拨乱反正,勇于探索,总结实践经验教训,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理论。

理论创新是一项神圣而严肃的事业,它要求共产党人必须拥有高度的责任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理论创新者的责任意识,直接决定了理论创新的成果和实际效果。理论创新者一定是有高度责任感的人,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不辜负党和人民托付的重大责任为理论创新的前提。

三、党的理论创新以与时俱进为根本价值取向。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把握和运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精髓,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境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与时俱进是党的理论创新的灵魂。9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谱写了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开辟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的新道路。与时俱进贯穿于党的理论创新的伟大进程之中,是党90年理论创新之魂。“时”是时代特征和不断变化的实际;“进”是发展和创新。实践是丰富多彩的,不断变化的,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决定了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品质,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本质特征,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

与时俱进是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魅力所在。回顾90年党的历史,我们看到,与时俱进是党的理论创新的灵魂,是贯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一条主线。中国共产党把 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在实践中既有因发展创新而辉煌的经验,也有因僵化教条而导致的惨痛教训。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不但给马克思主义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而且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创新。

从党90年的发展史以及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的实践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党的事业的每一个伟大胜利,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结果。因此,与时俱进是党的理论创新的灵魂,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的根本所在。

四、党的理论创新以人民的幸福为目标价值取向。“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人民的幸福为根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

第5篇:党的创新理论范文

[关键词]十六大;理论创新;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7)04-0017-02

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不包括“”期间),都会根据我们党所处历史阶段的特定环境,综合全党的意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为全党制定出下一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和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大及以后的各次全会,在圆满地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同时,还突出地体现了在理论创新上的杰出贡献,这些贡献的历史作用将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上,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显现出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从这一角度来认识党的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对于党的建设和发展的特殊意义。

一、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一个历史性的贡献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全党的智慧结晶,集中地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基础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这一基本原理与中国新的历史时期的实际相结合,使之实际化、实践化、中国化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首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思想,其实质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认识生产力的根本地位和遵循生产力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这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物质生产力观点的继承、运用和发展。

其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思想,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精神文化作用的肯定及对遵循文化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其目的是使全党的各项工作必须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要求。其本质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以及关于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原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实践中的运用、继承和发展。

再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充分地肯定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和作用的唯物史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的基本原理。其目的是保证全党的一切工作必须坚持把维护和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一直坚持的党的根本宗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的基本原理,并将之发扬光大。

总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了、实践化了、中国化了。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入了十六大,这与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上把思想、与党的十四大上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一样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应该说这是党的十六大在理论创新上最为杰出的贡献。

二、科学发展观反映了世界当代最新的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是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主要思想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基本要求是: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地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和提出的意义及其在理论上的贡献体现在:

一是充分地体现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全面地增强了执政能力,提高了党领导经济工作和驾驭全局的能力。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如何领导经济工作、如何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一直是摆在全党面前的重大课题。几十年的探索,在历史上我们也曾走了一些弯路。自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和“发展才是硬道理”等一系列论述发表后,我们国家才逐步走上发展振兴之路。接着同志提出关于“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和“走新型工业道路”等一系列论述后,使我们的发展思路越来越清晰了,这些都为确立科学发展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地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使我们党关于发展的理论思想更为科学、丰富、全面、完善。这标志着经过长期的探索,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有了极大地提高。科学发展观中将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认识,由过去的“三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扩展为“四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这又是一大理论贡献,这使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建设规律认识得更为深刻、更为全面,标志着我们党对驾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能力更为成熟。

二是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为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根本保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盼望已久的宏伟目标。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社会得到了全面的进步。但与此同时在发展中我们还存在诸如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率;高排放、低循环;高产值、低技术;高速度、低效益等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的发展中的大国来说是一个潜在的致命隐患。科学发展观的及时提出和落实,及时、有效、逐步、全面地解决这些问题,使我们国家走上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这不仅为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根本的保证,同时也为全世界的经济秩序进入良性循环为全人类的生态环境改善作出了贡献。

三是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发展问题一直是一个全球性的战略问题,发展观也是一个一直令各个国家、民族、地区困惑的大问题,尽管人类已进入了新的世纪,世界经济已进入了全球化,但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应该说发展观问题是一个涉及全球未来命运的大问题。在其他国家曾有过“经济增长论”、“增长极限论”、“综合发展论”、“可持续发展论”等关于发展观的理论。尽管这些理论各有建树,但综合、全面、科学地分析都存在偏颇,较为突出的问题是这些发展观的理论偏重了经济增长和财富的积累,而普遍地忽略了发展的主体,即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观的核心,在此基础上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科学性、全面性和深刻性。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伟大进程,反映了当代世界最新的发展理念,顺应了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总结和高度概括,这一杰出成果是对全人类的贡献。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和实践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和实践,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又一杰出的贡献,具体体现在:

一是我们党在无产阶级执政党中首开先河,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提升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内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又以全会决定的形式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系列重要举措,不仅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就是在全世界所有的执政党中也绝无仅有。这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水平的科学性、严谨性、前瞻性和群众性。

二是《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决定》中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九项目标任务,六条要遵循的原则以及关于坚持协调发展、加强制度建设、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加强党的领导等重要思想理论的论述使我们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形成一个完整的、全面的、严谨的、科学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体系。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建设的重大发展。

第6篇:党的创新理论范文

“一个民族要站在世界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新的形势对党报理论宣传工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党高举的旗帜,党确定的路线,需要进行更深入更广泛的宣传,为群众所理解所掌握;党和政府所制定的方针政策、采取的新举措需要向群众做通俗而又有说服力的解释;人民群众创造的好经验,需要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行总结推广;实践中提出的许多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和回答……具体地说,就是人民群众在现实中对高屋建瓴的理论需求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多了;不是无所谓,而是更迫切了。针对各种新生事物的出现,广大群众需要更多的贴近实际的理论来拨云见日、解疑释惑,这种理论需求为党报理论宣传的多样化提供了种种可能,给党报理论宣传工作者留下了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广阔空间。因此,党报理论宣传工作者的存在决不是可有可无的,更不是无事可做而是大有作为。然而,当前有些党报理论宣传工作者还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一些在党报从事理论宣传工作的同志习惯把自己作为主体,把群众视为客体,在工作中首先考虑对群众进行什么教育,却很少考虑群众有什么需求,结果造成理论宣传缺乏针对性,收效甚微,甚至使群众产生逆反心理;一些在党报从事理论宣传的同志对理论宣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愿意动脑筋下力气求真探深,理论宣传的内容和形式缺乏创新,甚至钟情于借助先进的信息工具杂乱拼凑,匆匆忙忙发表似是而非的肤浅见解(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些党报理论宣传版面不断缩水的原因)。这种状况有碍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真谛以最快的速度被广大人民群众所领会、所接受,有碍党的创新理论在实践中指导工作、推进事业发展。这就要求党报理论宣传工作者要像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方永刚那样,把宣传好党的理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民族复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当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通过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创造出好的内容和形式,把来自党中央的理论精髓通过自身努力宣传到位,实现与实际点对点的连接,让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遍地开放,让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之光照亮和温暖千家万户。

要搞好理论宣传的内容和形式创新,就要转变过去形成的理论宣传工作的思维定势和理论宣传模式,努力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多听“原声带”,多体察群众的需求,多向群众学习,把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互动,在平等交流中激发受教育者参与和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使理论宣传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入心入脑。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大量涌现的各种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无不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营养。这样的典型有时代感,既体现先进性,又具有广泛性,可亲、可信、可学。党报理论宣传工作者所要做的就是善于从丰富的实践活动中、从火热的社会生活中、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养分,把基层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充实到党报理论宣传工作中去,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符合中国国情、群众喜闻乐见的理论宣传的内容和形式,不断赋予理论宣传鲜明的民族特色,以我们身边鲜活的典型事例去说服人、打动人、引导人。

党报理论宣传的内容和形式创新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而是有着丰富的内涵。只有选准和用好多种多样的载体,才能拓宽党报理论宣传工作深入的渠道。实际上,无论是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理论宣传工作者曾经创造了许多符合中国国情并具有鲜明特色的理论宣传形式,比如针对某一个时期出现的思想认识举办的理论主题报告会,专业的理论论坛,各种互动研讨、讲座,城市社区、工厂的黑板报,农村田间地头通俗易懂的现场讲解等不胜枚举,使得理论宣传的内容不断深化,形式不断创新。在党的十七大召开期间,新华社开设了《十七大报告解读》、《十七大综合报道》、《十七大现场报道》、《十七大新华视点》、《十七大新华时评》、《关注十七大》等栏目。特别是紧紧围绕十七大报告进行深入、权威、充分的解读,积极帮助媒体和受众充分了解、准确把握十七大精神,深受读者欢迎。如《40次掌声表达党心民意》被媒体广泛采用。特别是《十七大报告新提法》被430家媒体采用。读者评论说,这篇稿件使人眼前一亮,一个“新”字突出了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又如针对报告中“财产性收入”这个与老百姓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新名词,新华社播发了《让老百姓拥有更多的财富――十七大报告首提“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在次日新浪网国内新闻中点击量排名第一,当日跟帖5000多条。《人均GDP到2020年翻两番目标首次在党代会报告中出现》、《解读十七大报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论述》等解读性报道,既权威、准确,又通俗、生动,受到普遍欢迎。新华社这种理论宣传的内容和形式创新,值得党报理论宣传工作者学习。

第7篇:党的创新理论范文

一、完善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明确党的建设的努力方向和战略部署

十七大明确提出反腐倡廉建设的概念,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构成“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进一步丰富了党的建设的内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

围绕这个总体布局,十七大还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就确立了党的建设总目标,凸显了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统领作用,明确了党的“五大建设”各自的重点,使党的建设内容更全面、结构更严整、操作性更强。这是我们党从实践上、理论上探索和创新党的建设的重大成果,也明确了今后党的建设的努力方向和战略部署。

二、党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工作扎实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取得重大成绩和进步

十六大以来是党的理论创新相当活跃的时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普及的时期,也是理论成果变为巨大发展的时期。思想理论建设的显著成绩和进步,是党保持蓬勃生机与活力的一个决定性条件。

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进入新世纪,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和发展要求,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深刻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基本问题,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十七大首次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使之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伟大旗帜,代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新境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党的理论武装工作就跟进一步。我们党注重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党的创新理论得到广泛普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全党思想政治水平进一步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始终保持和发展共产党人的先进性。

三、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加强党的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得到全面提升,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更加自觉地坚持以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先进性建设重要思想和执政能力建设的提出,是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

执政能力建设是执政党建设的根本任务,要求全党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十六大以来,着眼于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加强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促进了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能力素质的整体提升。中央连续举办9期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各地各部门对50多万名县处级以上干部进行集中轮训。坚持选派干部实践锻炼,近两年集中选派两批178名中央国家机关与地方干部双向交流任职,得到干部群众普遍认可;23万名大学生村官在农村锻炼成长,为农村发展培养储备了后备力量。

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要求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潮流、反映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始终发挥作用,使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着眼于发展党的先进性、保持党的纯洁性,在全党兴起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以及创先争优等一系列活动,形成了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共识和强大动力。

四、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推进制度建设,党内民主不断扩大,党内政治生活健康活跃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着眼于激发广大党员和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汇聚全党意志、智慧和力量,坚持以为根本、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推进党内制度建设,在扩大党内民主方面取得了新的进步。

第8篇:党的创新理论范文

(学校职务,演讲人)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古语有言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回顾党的发展,自1921年7月23日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始,我们党的创新理论也继承与发扬开来,五四运动爆发为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作了奠基;创办了《共产党》为传播马克思主义撒下了种子;中共二大召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国共第一次合作;新三民主义形成;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作风的形成;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创新理论,让我们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一步一个脚印,继往开来,指引航向、凝聚力量。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宣传思想工作要坚决纠正走过场、搞形式的“长假空”现象,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使宣传思想工作真正深入民心、凝聚民心。理论是最重要的方向,人民是最根本的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更需要凝聚起最广泛的共识,调动起最深层的力量。

作为一名传道授业者,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对于党创新理论的传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青少年是国家的储备力量,那么教育就是一个民族的命脉。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党的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受益于全面改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贫困学生资助等政策,光山县的教育步入公平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现在农村最漂亮的房子是学校,笑得最灿烂的是孩子。村民们讲,只要学校在这里,这个村子就有灵魂。

教书育人,育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培养00后、10后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也有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综合素质的全面齐发,这才为是中国之栋梁。中国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我们以教书育人为职责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的发展,给学校教育的发展开辟的广阔的空间,同时也给学校如何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办学不能再只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忽视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传播党的创新理论过程中不够解放、不够创新、不够覆盖、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作为一名老师,首先加强自身理论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将理论更好的运用于工作实际,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开拓创新,推进全校发展。老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既是终于马列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家,又是有知识、懂业务的教学专家。老师自己做好了,对于学生就有潜移默化的效果。

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走入学生心中呢?首先是学校的重视,加强学生德育工作建设,设置专门课时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课堂工作,大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中华民族和党的优良传统,特别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帮助青少年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努力做到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然后是课堂内容设置要有生动性、通俗性;授课方式要有创新性。将党的创新理论结合一些个人事迹、社会热点进行讲述,更切合实际,贴近生活。授课方式不仅仅局限于在教室的传统授课,还可以组织红色文化参观活动、经典红色影片观看、看望老党员等。网络时代的青少年接纳新鲜事物的途径和速度是超乎教育者想象的。从学生愿意接受的角度出发,如春风化雨般使学生得到感化。最后,在形式方法上创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学校要建立一支以党员、团员和少先队员为核心的学生骨干队伍。学生骨干队伍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要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高度,切实加强这支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优秀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带动和指导团支部、班委会有效的开展工作。

第9篇:党的创新理论范文

积极做好社会热点引导,回应群众关切,把“讲道理”与“讲故事”、“大主题”与“小切口”结合起来,把“普通话”与“本地话”、“我来讲”与“大家讲”结合起来,有效拉近理论与群众的距离。

开辟“理论普及”频道,开通政务微博“理论在线”专页,建立“网上学校”,开设“手机报”、“手机课堂”等板块,与国内外省内外理论学习资源相对接,实行全程、全覆盖式理论学习教育。

福州市在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坚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努力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基层,为在更高起点上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明确基本目标,推进理论学习常态化。福州市坚持以思想理论建设为根本,以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水平为基本目标,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总结运用党委中心组“学习、调研、决策、落实”四位一体方式,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农村、企业、学校、社区”五大类型学习创建体系,确立“有方向、有任务、有标准、有典型、有方法、有机制、有考核、有成效”的“八有”新标准,让理论学习进入党委政府议事日程和中心工作层面。通过设立学习日、组织生活会、读书活动等,通过工青妇、人民团体以及各种社会组织,组织社会各阶层群众包括外来人员开展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顺应自主学习发展趋势,加强指导和服务,制定鼓励支持后续教育、终身教育、自学成才的相关政策,提供必要师资、场所、时间保障,努力形成人人是学习之人、处处是学习之所、时时是学习之机的生动局面。

服务基层群众,推动理论宣传大众化。福州市深入研究受众、创新形式、丰富手段、改进作风,有力搭建党的创新理论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连接桥梁。积极做好社会热点引导,回应群众关切,探索总结专家导学、领导干部带学、集体备课研学、典型示范教学、相互帮学等方法,把“讲道理”与“讲故事”、“大主题”与“小切口”结合起来,把“普通话”与“本地话”、“我来讲”与“大家讲”结合起来,有效拉近理论与群众的距离。最大限度地创新和运用最能够贴近基层的方式方法,通过强化基层党组织功能、尊重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主体地位,用上进心、责任感、求知欲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创办“沟通零距离”电视访谈、对话类理论宣传节目,以活动占阵地、以理论信息占空间、以主动争速度、以扩大社会宣传赢得社会受众,强化理论信息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