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李时珍的事迹范文

李时珍的事迹精选(九篇)

李时珍的事迹

第1篇:李时珍的事迹范文

从此后,捡瓶子成了她的习惯,她的笔记本也渐渐丰满起来,但她还一时不知道如何花这些钱。

直到2006年年底,在央视《面对面》节目里,她看到主持人王志就嫣然天使基金专访明星李亚鹏。她的钱因此有了去处。2007年4月,她向“嫣然天使基金”寄出了自己第一笔捐款:20元。她作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每个月向嫣然天使基金捐款20元。

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她的事迹被学校知道了,并开始公开宣传她,整个长治市都知道了这个“捡瓶子的小姑娘”。可是她的行为却不为一些人理解,甚至还有同学说风凉话。但最终她选择了坚持。因为她想起了央视那期节目里,李亚鹏说的话:“我每次坐飞机都会向人分发嫣然的宣传卡片。不管别人是否接受,也不管别人用什么眼光看我,我都会递到别人手中。”

2008年,路珍离开了家乡来到汉口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成了一名自考生。环境、身份变了,唯一雷打不动的是每月给嫣然天使基金的捐款,她的瓶子从长治捡到了武汉,为了有更多的机会捡瓶子,她主动申请管理自习室,后来她索性在自习室的门口挂了一块“废品回收处”的牌子,带动大家一起收集瓶子等各种废品。现在修满学分的路珍已经回了老家,但那块牌子依旧挂在墙上。

6年的时间,路珍大概捐出了1000元钱,她的事迹也让她进入了公众的视线。李亚鹏得知路珍的事迹后,在微博中写道:“路珍同学,我必须认真地说谢谢!向你鞠躬致敬!”2012年。路珍受邀参加5月27日举行的“嫣然天使基金”慈善晚宴。她很开心,但也只是说:“我其实没有做什么,我只是行了世界上最小最小的善。”

第2篇:李时珍的事迹范文

有一种“家庭自救方案”――亲属之间的活体捐肾。从医学角度说,人有两个肾脏,正常情况下只有1/4在工作,捐出一个肾脏后,仍可保证余下的一个肾脏承担正常功能。从理论上来说,这不会影响捐赠者身体的功能和健康。同时,由于亲属之间有一定比例的相同基因,组织配型情况好于非亲缘关系的人群,手术效果人大优于非亲属和尸体供肾。到目前为止,中国共施行了700多例此类移植手术,大多在父母与子女之间进行。

2006年3月初,武汉市同济医院,李传俊和李翠英原本是两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他们都因肾衰竭挣扎在生死边缘,惟一的治疗方法是换肾。

李传俊70多岁的老母亲,随着儿媳钟立珍来到医院,她想将自己的肾捐给患尿毒症的儿子。捐肾前必须经过严格的身体检查,这位身高仅1,5米白发苍苍的母亲,其肾已经不适合移植了。老人木然无措,在医院的电梯上连摔三跤,泪都流干了。李传俊还有两个妹妹,她们在得知老母亲配型失败后,纷纷表示愿意为哥哥捐肾,然而她们的孩子都还小,她们又都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作为大哥的李传俊怎么忍心让妹妹们为自己冒险呢?

钟立珍不甘心,她要给丈夫捐肾。3月10日,怀着最后一线希望的钟立珍接受了体检和配型检查,遗憾的是,她是A型血,没办法为C型血的李传俊捐肾。无计可施的钟立珍在移植中心的捐献登记簿上签了字,立下愿用自己的一个肾换取对丈夫帮助的誓言。

5天之后,尿毒症患者李翠英的丈夫吴正同也瞒着妻子在医院做了血型、肝炎、肾脏B超和肝肾功能检查,幸运的是,他是C型血,妻子是A型血,由于0型血是万能血型,他们的抗原细胞组织部分吻合,他勉强能够为妻子捐肾。

钟立珍与吴正同为爱人活体捐肾的行为,深深感动了医生王大卫。在同济医院实施的100例亲人活体捐肾移植手术中,夫妻间捐肾的只有3例。

王医生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念头,他翻开记录一看,两个丈夫都是O型,两个妻子正好都是A型,如果男给男捐,女给女捐,不仅血型合适,还可以解决染色体不同的问题,将来可以少服用一些抗排斥药物,这对移植手术和手术后病人身体的恢复都很有好处。但是,这种国内尚未有过的医疗手术方案能成立吗?两边的病患与亲人,特别是吴正同一家能够接受吗?最重要的是,目前还只是血型一致,双方捐体和受体之间抗原细胞组织还没检查配型,它们能够匹配、接受异体肾脏移植吗?

3月23日,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请来了这两对夫妻。吴正同体贴地让李翠英坐在门口等待,然后他看见了李传俊、钟立珍夫妇。不知为什么,吴正同看见他们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也许是李传俊浮肿的身体、因透析而满是针眼的手臂与妻子是如此相似;也许是患者的妻子看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也许是那对夫妻正手握着手,那份酸楚的依恋滋味正是他和李翠英感同身受的。

不容吴正同多想,华教授开口了:“你的肾源本来是可以给你妻子的,但现在有一对想捐肾的夫妻因血型不相容捐不成,需要肾的丈夫正好与你是一个血型,你们愿不愿和他们交换一下呢?”

吴正同脱口而出:“能够保证我妻子的安全吗?”陈教授回答:“能,而且有更多的益处。”吴正同说:“那行,我原本是要救我妻子的,现在既然能救活两家人,我有什么不愿意的呢?”

一场原本预料困难的谈话,没想到这么顺利就完成了,华教授立刻叫进来李传俊、钟立珍,吴正同也扶着李翠英走进来。相见的一刹那,吴正同的眼睛一直盯着钟立珍,他从钟立珍健康红润的脸庞、眼睛里的坚韧和善良里找到了放心的答案,他走上前去,握起了她的手,像是向她托付妻子的生命。钟立珍已经泣不成声,她喃喃地说:“谢谢你,谢谢你。”

当天下午,两对夫妇的配型检查结果出来了:6个HLA点位中三个相符,完全可以交叉捐肾。陌生人之间能够配型成功的比率是几百万分之一,何况这两对夫妻血型与抗原细胞组织都交叉配型成功。陈教授说:“奇迹发生的比率大概在千万分之一左右,奇迹因为爱,产生了!”

同济医院克服重重技术困难,确保这次全国首例夫妻交叉捐肾共四台手术成功,同时尽量减免手术费用,对每对夫妻给予2万元补助。

配型成功后,吴正同立刻回到老家,家里还有女儿需要照顾,他得抓紧每一天时间打工挣钱。

钟立珍除了照顾丈夫李传俊,还主动承担起照顾李翠英的责任,她干脆睡在李翠英床边的躺椅上,经常关切地询问她的感受,两人以姐妹相称。

钟立珍比李翠英大一岁,不善言辞的她不知怎样才能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惟有更尽心尽力地照顾李翠英:“妹子,对不住你,你老公的肾脏肯定比我的好,你吃亏了。”李翠英笑起来:“我只要能有你一半健康就心满意足了。再说了,还是咱两家人有缘,有多少妻子愿意为丈夫捐肾的?又有几对夫妻能够这么巧合地配型成功?”李翠英感慨地说:“我和你老公得了病很不幸,但同时我和他又是幸运的,因为我们的爱人是天下最好的爱人。”

朴实的钟立珍向李翠英讲述了自己与丈夫之间的情况:李传俊是湖北京山县孙桥中学的一名语文老师,今年48岁。2000年,李传俊突发脑溢血倒在讲台上,送到医院后昏迷了7天7夜。钟立珍卖房卖地挽救丈夫,李传俊终于苏醒过来,出院回家的那天晚上,他感激地拉起妻子的手,她的手上全是劳作留下的伤痕,他的眼睛潮湿了:“男人和女人就像左手和右手,做了夫妻就成了各自身体的一部分,是绝对不能撒手也不能放手的。”

2006年1月28日农历除夕,患有慢性肾病的李传俊转为尿毒症,病情恶化。钟立珍的泪流在心底,她坚决打消了两个孩子辍学打工的念头,准备向信用社借贷5万元,然而信用社拒绝了她的要求。

钟立珍对李翠英说:“我们都已经绝望了,是你和你丈夫给我们带来了希望。”

李翠英的泪也流了下来:“我们商家人是一样的。”

李翠英有更为坎坷和痛苦的人生。她今年47岁,丈夫吴正同比她大两岁,他们的家在湖北仙桃市沙嘴办事处梅湖村四组,两人于1983年结婚。1996年夏天,李翠英被确诊为恶性直肠癌,吴正同不相信妻子只能活几个月的预言,坚决要求争取千分之一的希望――开刀切除、手术成功了,然而随后的7次化疗使李英患了肾炎,最后竟转成尿毒症,惟一的办法就是换肾。

2004年9月10日,李翠英幸运地等到了肾源,进行了移值手术。为了凑够20万元的手术费啊,吴正同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四处借债,最后一咬牙,以区区1万5

千元卖掉了一砖一木盖起来的房子。然而手术后,李翠英每月仅服用抗排斥药就得花费3000多块钱,怎么办?

吴正同每天做苦力,一个月也只能赚到几百块钱。李翠英瞒着丈夫捡垃圾,只要她感觉身体稍微好一点,就偷偷地减少药量,她的想法很笨很简单也很直接:一瓶3100块钱的抗排斥药要服用30天。一天本应喝6克,她每天只喝4,5克,这样一天就可以省下26块钱。

李翠英体质差,加之没按医院规定服药、护理和定期检查体内抗排斥药物环孢素的含量,她的病复发了。2005年9月,李翠英移植的肾脏完全坏死。2006年3月1日,医院给李翠英下了病危通知书,惟一救她的方法,还是换肾。

两家人就这样各自叙述着自己的故事,为对方的苦难唏嘘落泪,他们彼此安慰:会好起来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4月10日下午,手术前两天,吴正同赶到医院,两对夫妻郑重地在《普通外科手术同意书》和《肾移植手术同意书》上签下名字。两家人将《同意书》捧在手心里,反复摩挲,像是抚摸春天里生机勃勃的新绿。

11日晚上,李翠英和李传俊一起做手术前最后一次透析。血液透析是痛苦的治疗过程,吴正同和钟立珍各自陪伴着爱人,4个人看着含有毒素的血液在血液透析机内过滤,一次排出好几公斤含毒素的水,然后殷红的鲜血再缓缓流回体内。李翠英和李传俊都已透析过多次,但依然会感到极度痛苦,脸色煞白,呼吸困难。吴正同和钟立珍几乎不忍目睹,他们惟一能做的就是伸出自己的手,握住亲人的手,替亲人分担一些苦痛。

窗外电闪雷鸣,下起了暴雨。李翠英悄声问丈夫:“这不会是不好的兆头吧?”李传俊抢先回答说:“妹子,不用担心,这是春雨,下场透气的春雨,春天的庄稼就长得更好了。我们也一样,明天手术之后,我们都会变好的。”

4月12日早上7点30分,钟立珍上好尿管,却没有回病房,而是去了丈夫李传俊的床边,与丈夫两手相握,默默相对。李传俊忍着泪水,为妻子擦去泪水。手术推车来了,钟立珍紧紧抱住丈夫,李传俊再也忍不住,泪流满面。躺到车上,钟立珍伸出枯瘦的左手,紧紧搂住丈夫的脖子,李传俊顾不上滑落的外套,他就这样被妻子搂着,一直把她送进电梯。

与此同时,吴正同已经被送进手术室。9点,被麻醉的吴正同,第一个实施手术。9点10分,陈教授用手术刀划开吴正同腰上的皮肤,第十二根肋骨的肋尖被切下4厘米,医生将从这里取出他的右肾。9点35分,吴正同的肾脏在空气中,鲜红,光滑,充满生命力。9点59分,吴正同的右肾被切除,曾凡军教授将右肾做灌注,鲜红的肾脏变成了白色,这样是为把血排干净,同时保护肾细胞,它将被放置到李传俊的体内。

10点35分,钟立珍开始做右肾切除手术。李传俊也被推进手术室,在经过妻子手术台门口时,他远远地望着妻子,她背对着他已被麻醉,一声哽咽的呼唤堵塞在他的喉间。

10点38分,钟立珍的右肾被切除。11点和12点,吴正同和钟立珍顺利完成切除手术,回到ICU病房。25分钟后,李翠英被抬上手术台,手术台上有丈夫留下的余温,她眼角挂着泪,不停地用手抚摩着手术台。

11点9分,李传俊开始做肾移植手术。12点9分,手术成功,陈教授将吴正同右肾上两根血管与李传俊腹内的髂内动脉、髂外静脉缝合好,开放血液,肾脏由白到粉红到鲜红,10分钟后,有尿液,吴正同的肾脏正式在李传俊的身体内工作,这是3个月来他第一次排尿。

由于腹部有5道伤疤粘边,李翠英的手术难度较大,一直到13点20分,肾脏才终于顺利被移植和缝合。

14点,全国首例夫妻交叉换肾4台手术全部成功完成。

2006年5月20号,在医院度过了排斥危险期的李翠英,平安地随丈夫吴正同回到老家静养,钟立珍夫妇早在一个月前出院,两家人每周都会通一个电话,互报平安,相互鼓励。

世上夫妻最美丽的结局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而吴正同、李翠英和李传俊、钟立珍这两对夫妻,他们不仅握紧了爱人的手,还向需要帮助的陌生人伸出了自己的手。

第3篇:李时珍的事迹范文

这节课也便成了同学们的狂欢课,没有老师监督,没有家长看管,甩掉考试的紧张。

班长李延奇又急忙跑到讲台上,高呼:“邵雨晴、孙子请,邵雨晴、孙子请……”毫无纪律。

经过正班长孙思珍的观察,编了一个李延奇和李浩博的绯闻。便在黑板上写了一黑板的“李延奇喜欢李浩博”弄得李延奇无地自容。全班同学狂笑,孙思珍趁这个时机,替李延奇为李浩博写了封情书偷偷塞进了李浩博的书包里。孙思珍突然大笑起来,震过了全班同学的笑声,大家用诡异的眼光惊奇的看着他,又有些百思不得其解。其实李延奇早就看见了,刚想去李浩博的书包里拿,哎,老师进来了。

孙思珍堵着老师不让进,几个男生快速擦黑板,但孙思珍力量小,老师闯了进来。看到黑板上留下的痕迹,非常气愤。

“干什么呢,干什么呢,你看看,就属咱班最乱,别的班怎么上课,君子不欲,勿施于人

,还整天背《论语》,真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背的什么玩意儿!”刘老师发火到了极点 ,像海啸般猛烈。

李延奇才掏出那封情书,拿给老师看,并把事情讲清楚了,老师把纸撕得粉碎,丢进了垃圾桶。

“你们怎么搞的,小小年纪思想不健康,要注意自尊自重,懂不懂!这节课也别上了,我说两句吧。”

第4篇:李时珍的事迹范文

“复杂的事简单办,简单事不复杂办”——中汇大厦新太阳地产集团大门前,一条醒目的格言跳入记者的眼帘。

简单二字,要做到并不容易。不过,这条格言的制定者李晓东一直坚持身体力行——他当过兵,做过记者,留学海外,回国后从事地产开发,同时热心公益,潜心佛学——百万字装不下的人生,他只用两个字来诠释:偶然。

从童年懵懂,少年意气,到青年的锐意进取,中年的逐浪商海,至佛缘顿悟,一心向善,李晓东浓缩为一本自传《偶然》。实际上,他想借《偶然》说明的是一种人生境界: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这就是道。从商、投资皆有道。

“偶然”的三大奇迹

在众人眼中,唯利是图几乎成了商人的代名词。而坐在记者面前的李晓东,微笑敦厚,一身禅意,温暖如同家中的长者。记者一时间有些恍惚,感觉应该谈谈佛学禅经才对,房价、楼市均皆浮云。

作为新太阳地产的创立者,他是个实足的商人,亦是个创造了众多商界奇迹之人。1992年,他偶然走进当时位于上海黄浦区河南南路16号的上海博物馆,偶遇当时的馆长马承源。此时的博物馆异常简陋,温度、湿度都无法控制,这直接影响到价值几百亿元藏品的保存。“那些珍贵的青铜器都是期间,馆长从熔炉旁和红卫兵眼皮底下抢救来的。他倾尽毕生心血,只为保护这些并不属于自己的文物。”李晓东抬眼望向远处,“他眼里那种纯粹的人性的光芒一下子就打动我了。”

李晓东立刻意识到,他必须为这些“历史”做点什么,随后萌生出置换博物馆的想法。最终,李耗资2.5亿元将博物馆旧楼买下,随后用8个月时间和近1亿元将其改造成上海第一座甲级写字楼中汇大厦,总价是当时同地段新楼的5倍。如此疯狂究竟为何?李晓东言简意赅:“缘。”

1995年上海博物馆新馆在人民广场落成。此次置换被业界称为“奇迹”。这样的奇迹接二连三。

时间滑过1996年,李晓东收到领导转交的一封信,信中一位十五岁小姑娘倾诉了家中住房狭窄所带来的无奈。不久后,他在复兴中路的棚户区见到了信中的小姑娘。女孩正端着饭碗靠墙蹲着,右手的筷子在身前一挥,两只苍蝇飞走。

小姑娘眼含泪水的画面深深定格在他的脑海中。李最终投资1.2亿美元,建设黄浦旧区改造项目“太阳都市花园”,树立了当时地产界的标杆。

接下来,一次驱车偶然成就了苏州吴江“太阳湖大花园”项目。十几年中,李一直专注于这一个项目,十年磨一剑。

“这三个偶然造就的奇迹,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感情情结的释放和升华。‘偶然’往往从自然中漂浮而来,有爱而驻,有情而大,虽然玄,但却发光且璀璨。”李晓东一面说,一面轻轻抚摸着新近出炉的自传《偶然》,那里边有他商界的辉煌和为人的智慧。

记者突然明白,实际上,他所归结的偶然,是其人生哲学的提炼,那就是“道”和善。为人,处世,从商,投资,无一不遵从“道”:基础的是方法和技巧,终极则是“善”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在房价高企、“我为钱狂”的当下,这样的偶然之道更显得难能可贵。

从商亦偶然

李晓东早年生长于湖南,三湘四水,橘子洲头是他的挚爱。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的湖湘文化精粹,在他的血液里日夜奔涌。但在悟道之前,一切行动都是白发的。

“我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李晓东曾经无数次追问自己,无限惶恐。有追问,才有顿悟。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传递千年的宇宙万物之规律——这便是“道”。而人们总是在“有”、“无”的运动变化中追寻着合目的性——善,成败皆善,简单说来,就是真情,奉献,对他人好一点,让他人过得好一点。

顿悟至此,豁然开朗。取得是成功,看似风光,但终究只是过眼云烟。大舍大得,这才有了前文所述的偶然奇迹。就像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为其概括的那样:“人生无常住,从商亦偶然,炼得真金好,一步一桃源。”

李晓东的书柜里珍藏着十几本《瑜伽师地论》,这是玄奘历经劫难所取的真经。“无数人间未见的鲜花和彩蝶,伴着漫天晚霞。这就是我读玄奘传记之后,脑海里刻下的玄奘圆寂图。他种善因,结果,他看到了天堂。”

为什么置换博物馆,为什么改造棚户区,为什么捐赠北京大学,这一刻都有了无比准确的答案。

必然的《偶然》

偶然的际遇和感悟积淀半生,李晓东很愿意通过文字分享给更多的人。因此,《偶然》这本书的诞生几乎是一种必然。

第5篇:李时珍的事迹范文

说起白云山的历史,说也说不完。白云山早在战国时期已有人迹,历史上的白云山是佛道寺观云集的风水宝地。

唐宋以来,更有杜审言、宋之向、韩愈、李商隐、李群玉、苏东坡、杨万里、李昂英等着名诗人,入粤登山,游览题咏。本地文人学士陈白沙、陈子壮、屈大均、张维屏等来此集会结社,吟诗作赋。他们的诗文已成为岭南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白云山历史积淀的深厚,在岭南风景名胜区中是独一无二的。特别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它经历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等重大事件的洗礼,记录着抗法战争、甲午战争、北伐战争等着名人物的足迹。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老一辈革命家董必武、朱德、郭沫若曾为白云山吟诗题词。周恩来、陈毅曾在此进行国事活动。

白云山不仅历史悠久,而且风景也不错。如今,散落在白云山各个角落的蒲谷、能仁寺、天南第一峰、鸣春谷、九龙泉、碑林、摩星岭、山湾、双溪、山庄、白云松涛、松涛别院、明珠楼等与新开辟增设的云台花园、白云滑道、广州雕塑公园等景点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令游客流连忘返。

这么多的景点中,我最喜欢我国最大的天然赏鸟区——鸣春谷,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一座天然鸟笼。它坐落在自云山风景区的天南第一峰与九龙泉之间的滴水岩谷地上,占地约5万平方米,分天然式大型鸟笼区、鸣禽挂廊区、珍稀鸟区三部分。其中由十八根10一25米的钢柱支撑,采用悬索式张网结构,顶部用不锈钢网,周围用镀锌网将全区笼罩成12500平方米的鸟笼,放养有各种鸟类150多个品种,共有5000多只。其中不乏珍稀鸟类。游人在醉情山水的同时,又可与鸟同乐。在鸣春谷大门入口处,还可看到极富情趣的驯鸟表演。

第6篇:李时珍的事迹范文

张大爷的护牙方式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除了不硬咬坚硬的食物外,可能就与他坚持用盐擦牙,用盐水漱口有关了。

翻开古代的医学典籍,用盐护牙健齿的记载比比皆是。《可居杂识》中就曾经记录过这样一件事,清末文学家、光绪进士李慈铭,原来牙齿黑黄如锈,开口吟诗时,满口黑黄的牙齿,实在有失学子的风雅。李慈铭用遍所有的秘方,那些牙齿好像黑到了骨子里,就是没有褪色的迹象和发白的迹象。有一天,李慈铭翻阅《四库全书》,发现里面从宋代《太平圣惠方》中转载的一个“揩齿方”,便如法炮制,结果只用半年多的时间,满嘴牙齿就洁白如玉了。这个秘方说起来很简单,就是把食盐煅过后研成细末,再把杏仁一两浸泡后去掉皮尖,然后把它们混在一起捣烂如泥,每天早晚各擦牙一次就行了。这种方法不但能让牙齿光亮洁净,还能起到固齿防龋的作用,真是一箭双雕,一举两得了。写到这里我才想起来,张大爷的牙齿不但完好无损,还真的洁白如玉,八九十岁的人了,真是难得。

古籍中记录食盐护牙健齿的篇章还真不少。唐代孟诜的《食疗本草》上说,食盐能够治疗“龋齿动摇”。元代忽思慧《饮膳正要》也说:“凡平旦盐刷牙,平日无齿疾。”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更是收录了很多用食盐护牙健齿的方剂。他认为,用食盐“揩牙洗目,坚牙明目,止宣露。卧时封龈,止牙痛出血”。李时珍认为,以槐枝与盐同煮,可以“去风热固齿”;以旱莲草同盐共炒揩牙,能“乌须固齿”;用松节煎水,加盐漱口,可治风火牙痛。

第7篇:李时珍的事迹范文

贺子珍,孤独一世情

最浪漫的事

1927年盛夏八月,18岁的贺子珍随江西永新暴动队伍来到井冈山;深秋十月,34岁的毛泽东率秋收起义余部辗转千里上井冈。在万山丛中,毛泽东第一次见到被称为“永新一枝花”的贺子珍。他愣住了,没想到井冈山上竟有如此年轻貌美的姑娘。

贺子珍1909年出生在江西永新县,17岁成为中共党员,与哥哥贺敏学、妹妹贺怡一起被称作“永新三贺”。少女时期的贺子珍,中等身材,皮肤洁白。她喜爱思考,两道漂亮的眉毛常常是微蹙着的,眉心上留下一道浅浅的小沟。她一身白衫、黑裙的学生装,梳着又粗又黑的长辫子,常常引来赞叹的目光。

毛泽东与贺子珍的浪漫往事,牢牢印在贺敏学夫人李立英的脑海里。孔东梅正是从这位“舅奶奶”那里,知道了这段爱情。她在《听外婆讲那过去的事情》中写道:“在井冈山,外公经常去看望外婆。每次他要远行的时候,就会敲敲外婆的窗户说,‘我要走了’。外婆就把窗户拉开一条小缝。她很奇怪,‘你走就走吧,为什么要对我说?’当时外婆有个心上人,叫欧阳洛,也是一个革命者,后来牺牲了。外公懂得外婆的心思,他看中外婆有文化,也有性格,一直追求她。”

通过在工作中的接触,贺子珍渐渐对毛泽东有了依赖感,遇到什么事,总喜欢找他倾诉。有一天,贺子珍轻手轻脚地走进毛泽东的房间,见毛泽东正伏案工作,便一声不响倚在门框上,深情地注视着。不知过了多久,毛泽东停笔沉思,一抬头,正遇上那双炽热的眼睛。两个人的目光仿佛撞击出晶亮的火花,贺子珍赶紧把目光移到了自己的脚尖上,不自然地揉搓着衣角。毛泽东搬过一把竹椅,让贺子珍坐下。沉默了一会儿,他温存地说:“你是个好同志,好姑娘,我很喜欢你。”

1928年5月,毛泽东和贺子珍在井冈山结婚,开始10年婚姻生活。孔东梅说,这10年,是中国革命最为艰苦的岁月,是外公政治生涯最为艰难的时候,却是外婆一生中最灿烂的年华。

“对我最好的一个女人”

1929年1月,毛泽东和贺子珍跟随部队离开井冈山。1934年,夫妻俩踏上漫漫长征路。途中,贺子珍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她遭遇了敌机扫射,身中十几弹。最惨烈的,是在云南贵州交界处的行军路上,追兵就在几十里外,贺子珍突然临盆,生下一个女儿。她只看了一眼,留下13块大洋,写了一个字条,便被扛走了。孔东梅说:“外公曾经讲过,‘贺子珍跟了我这么多年,受了很多苦,但她是对我最好的一个女人’。”

1935年10月,贺子珍随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不久来到保安县。在那里,贺子珍生下了一个女儿,就是孔东梅的母亲李敏,乳名娇娇。后来又到延安。凤凰山下的吴家窑,成为贺子珍一生中与毛泽东最后的家。1937年冬,贺子珍不顾毛泽东的挽留,离开延安,远走苏联。当时,在延安的老同志无人不知,无人不议。

采访过李敏的记者王行娟根据贺子珍晚年的回忆分析,作为一名红军女战士,贺子珍对于“夫人”身份,很不能适应。“她是一个真正有着崇高革命理想的人,在枪林弹雨中过惯了,要把重心转到做毛泽东的秘书工作,她心里不痛快。”孔东梅则认为:“外婆到了延安后,发现自己的文化水平跟不上,当时延安有很多进步女性,这让她有很深的思想包袱。外婆曾经讲,‘我也是17岁就参加革命的,思想上还是很进步的,老毛和我吵架也行,但是后来连吵都不吵,隔阂越来越大。’”

贺子珍是怀着身孕上路的,到达莫斯科时,已是1938年10月。不久,贺子珍就生下了她与毛泽东的儿子,取名柳瓦。不幸的是,小柳瓦6个月大时,因传染上流感而病死。

在苏联,张闻天的夫人刘英曾劝过贺子珍。她回忆道:“贺子珍伤心至极,天天到(柳瓦)坟上哭。毛主席又很少写信给她。收到过一封信,只有三言两语,她精神上非常苦恼。但她又很傲,不肯主动写信给毛主席。我从苏联回国的时候,说我可以帮她带信给毛主席,她说不带。”

1939年9月,刚满30岁的贺子珍突然收到了毛泽东委托周恩来转交的一封信,信中委婉地表示了要终止婚姻关系。

此时,毛泽东和杨开慧所生的儿子毛岸英和毛岸青,也在苏联东方大学八部学习。贺子珍悉心照顾他们的生活,每月从70卢布的生活津贴中挤出钱来为他们买东西。1941年底,毛泽东把女儿李敏送到苏联。李敏的到来,给贺子珍带来了短暂的快乐。在异国他乡,她与三个孩子相依为命,组成了一个临时的家。

苏德战争爆发后,贺子珍的苦闷情绪更加难以控制。“外婆也做出过一些过激的行为,包括打骂她唯一的女儿。但妈妈说,不是那种真的狠打,就因为一些小事情,比如回家晚了挨打。妈妈挨打就会哭喊,别人以为外婆精神出了问题,便将她送往精神病院。”

直到1947年8月,在王稼祥夫妇帮助下,贺子珍带着李敏、岸青回到中国东北(岸英已于1946年回国)。

沉默中走完人生

1950年,贺子珍接受组织的安排,离开东北,定居上海。起初住在泰安路,后来搬到徐汇区湖南路262号,期间,只有彭德怀和陈毅去看过她。

贺子珍晚年身体一直不好。1954年9月,收听完毛泽东在一届人大闭幕式上的讲话录音后,贺子珍突然发病,被送到上海华东医院。‘小时候,我不知道什么叫犯病。现在才明白,外婆是因为思念外公心切。外公-发表讲话,外婆就会晕过去。外公听到这些消息后,也多次流泪。听说外婆生病,他就写信给妈妈,说‘我知道这都是因为我’。”

1976年9月,毛泽东弥留之际,李敏赶到父亲身边。这时毛泽东已不能讲话,他向李敏做了一个手势。李敏揣摩了很长时间,猜想那手势可能是桂圆的意思,桂圆是贺子珍的小名。毛泽东逝世时,贺子珍未能去北京。

“文革”结束后,贺子珍的命运才有了改变。1979年9月,中央接贺子珍到北京。9月8日,贺子珍来到毛主席纪念堂。“我们事先一再嘱咐外婆,不要太激动,不要太伤心。她看上去还是挺平静的。有一张照片,抓拍到外婆在纪念堂门外的回眸,我看后非常震撼。”贺子珍在献给毛泽东的花圈上,落款写着“战友贺子珍”。

1984年4月19日,贺子珍在上海华东医院病逝,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孔东梅说,外婆贺子珍是一位最好的历史见证者,但是她最终选择了在沉默中走完人生。

李敏,最普通的“第一女儿”

主席家的“洋宝贝”

李敏是毛泽东和贺子珍唯一活下来的孩子。1936年冬,她出生在陕北的保安县。赶来贺喜的邓颖超看她长得又瘦又小,怜爱地说:“真是个小娇娇呀!”于是,在一旁的毛泽东当时就给孩子起了个小名“娇娇”。但几个月之后,贺子珍远赴苏联,把娇娇留在了延安。4岁时,娇 娇被送到苏联,和贺子珍团聚。

李敏曾告诉王行娟,她在俄罗斯有过一段非常快乐的时光。那里不仅有她的妈妈,还有她两个哥哥毛岸英和毛岸青。然而,在父母“分手”之后,她发现妈妈的脾气也越来越坏。

在苏联,有一次,娇娇患了肺炎,医生告诉贺子珍,孩子没救了,准备送往太平间副室。但贺子珍没有放弃,她硬是把娇娇带回了家,自己护理。为了每天能找到A牛奶给她喝,贺子珍四处奔波,拿自己种的土豆去换。就这样,她奇迹般地救活了女儿。

后来,贺子珍被强行送进精神病院,娇娇被留在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开始了一种孤儿般的生活。

那时的娇娇,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就是中国革命的领袖毛泽东。她曾在后来写的《我的父亲毛泽东》一书中回忆:“国际儿童院里面挂着好多国家的伟人像,哥哥指着其中一幅告诉我,这就是我们的爸爸。我不相信,认为他在骗我。”

1947年,贺子珍在精神病院待了两年之后,终于带着娇娇回到中国,住在哈尔滨。那时候,娇娇对中文半懂不懂,是个十足的“洋娃娃”。后来,毛泽东派人接娇娇回北京,她还半信半疑。娇娇用俄文给毛泽东写了一封短信:“毛主席:大家都说您是我的亲生爸爸,我是您的亲生女儿。但是,我在苏联没有见过您,也不清楚这回事……请赶快来信告诉我,这样,我才好回到您的身边。”

毛泽东接到娇娇的信,发现全是一行行歪歪扭扭的俄文。他请人翻译成中文后,哈哈大笑。当即回信写道:“娇娇:看到了你的来信很高兴。你是我的亲生女儿,我是你的亲生父亲。你去苏联十多年一直未见过面,你一定长大了长高了吧?爸爸想念你……爸爸欢迎你回来。”

1949年初夏,娇娇回到了毛泽东身边。毛泽东十分高兴,逢人就说,“我家有个会说外国话的洋宝贝”。送娇娇上学时,毛泽东给她取了一个正式的名字李敏。娇娇在陕北时,毛泽东曾化名为“李得胜”。

泪别中南海

1949年9月,江青带着李讷从苏联考察归来,家里的气氛变得不一样了。江青对娇娇的评价,从开始的“文静”“听话”逐渐变成了“倔脾气”“娇气”;而贺子珍又不愿意让娇娇叫江青妈妈,这种矛盾不断激化。娇娇夹在中间,生活中所受到的压抑,可想而知。

1959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读书期间,李敏和北京航空学院的高才生孔令华结了婚。孔令华是炮兵副司令孔从洲的儿子,也是李敏中学时的同学,两人彼此了解,情投意合。这桩婚事得到了毛泽东的赞同。婚后,李敏和丈夫住在中南海。一年后,李敏生了个男孩,也就是孔东梅的哥哥孔继宁。毛泽东经常抱抱小外孙。江青却容不得这些,她对李敏一家冷漠、轻视,还常常寻衅滋事。李敏考虑再三,向爸爸提出搬出去住的打算。毛泽东听了也没有阻拦,只是颇有感触地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自从搬出中南海,李敏夫妇出入中南海的证件就被收回了。要进中南海得在门口先联系,通报后才能进入,有时候等了半天还进不去。1964年,李敏夫妇搬进了兵马司胡同的一所普通民居里,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平民生活。

毛泽东晚年,江青更加飞扬跋扈,李敏等人要见毛泽东一面更难。从爸爸患病到逝世,李敏总共见过他三次面。

第一次是陈毅逝世时,毛泽东出席追悼会。他见到李敏,拉着女儿的手说:“娇娇,你为什么不常来看我呢?你要常来看我啊。”李敏不便向他诉苦,只是含泪点点头。第二次是李敏接到堂弟、时任中央政治局“联络员”毛远新的电话,说主席病重,让她赶紧去。等李敏赶回来去见爸爸时,江青只许她看一眼就走:“主席抢救过来了,好多了,你走吧。”李敏不肯走:“这个时候我要守候在爸爸身旁。”江青冷硬地说:“你待在这里,主席出了问题,你负得起责任吗?”

李敏第三次见到父亲,是在父亲逝世前几天。他拉着李敏的手说:“娇娇你来看我了?你为什么不常来看我呢?”李敏无言以对,只能默默流泪。

孔东梅,时尚的“红色后代”

北京东北角大山子地区,有一片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旧工厂,而今被称为“798艺术区”,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在这片充满后现代气息的街区中,静立着一座古朴的艺术空间――“菊香书屋”。它的主人,就是毛泽东的外孙女孔东梅。

“798”里的女老板

“我们这个空间,大到整体设计理念,小到墙上的每一幅画,都是老板精心布置的。你看,这是切・格瓦拉,这是甘地,这些摄影作品非常珍贵,很多是老板从国外收藏来的。”正当工作人员介绍时,“老板”孔东梅走了进来。

她一身简洁的黑裙,长长的鲜红色围巾,红与黑的经典搭配,显出独有的高雅气质和艺术品位。毛泽东有个漂亮的外孙女,长得和他很像,下巴还有一颗和他一样的痣。

“菊香书屋”曾是中南海丰泽园毛泽东生活过十几年的地方。如今,孔东梅把它“搬”进798艺术区,又给了它新的诠释。这里的一切,都充斥着多元的融合与强烈的对比:德国包豪斯建筑风格,巴洛克乐曲回荡其间;书架上,记载着中国历史的红色经典作品,整齐地排列着;大厅里,一根立柱上密密麻麻地贴满了毛泽东画像,熠熠闪光……新与旧,中与外,理想与现实,记忆与未来,在这里交融。

“我从小喜欢写作,中学到大学都参加了学校的文学社,也是校杂志社的一员。上中学之前,读过大量17到20世纪的西方文学书籍,还经常听广播小说。我也算是个文学青年吧。”孔东梅还介绍了她所写的书籍:从《翻开我家老影集――我心中的外公毛泽东》到《听外婆讲那过去的事情――毛泽东与贺子珍》,再到《改变世界的日子――与王海容谈毛泽东外交往事》。

孔东梅说自己希望做一个在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自如穿行的女人。她也一直试图用自己的视角追寻先辈的足迹:“对于外公外婆,我心里有许多的谜团和疑问。通过写书,探访过去的一些事情,既可以更为深入地认识他们,也是对我自身心路历程的梳理,可以释放自己。”

如今,孔东梅和母亲李敏一起生活。谈到现在的日子,她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同时也很感慨:“我能有今天的生活,其实也是这么多年一点点找寻回来的,我一直在找回‘普通人的日子’。”

让“红色经典”有个性

1992年,孔东梅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英美文学专业。她说自己更喜欢文学,天生对油墨纸张一类的事物感兴趣:“那时,我还幻想过开个小书店,过着读海明威的小说、喝咖啡、养一只猫的小资生活。”

大学毕业后,孔东梅进入刚刚创办的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在泰康人寿的3年,孔东梅从端茶倒水打杂干起,几乎在各个部门都干过:“随着泰康人寿变成十几万员工的大企业,我也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她渐渐发现,这并不是自己追求的最终目标,她还有很多梦想,渴望走出去,寻找更广阔的空间。

1999年是孔东梅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她想过办企业,做自己的生意,“当时公司都注册了。又碰巧遇到一个出国学习的机会。”

孔东梅坦言,她也是到了国外,才真正从不同的文化观念和角度来看待外公、认识外公。“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非常有限。特别对毛泽东这个人,尽管基本上都听说过,但毛泽东到底建立了一个怎样的国家,现代中国什么样,他们并不了解。课堂上经常因此发生辩论,碰到他们不理解的事儿,我就讲给他们听。没有人知道,我就是毛泽东的外孙女。”

回国后的孔东梅开始一边走访,一边写书。2001年,孔东梅注册成立了北京东润菊香书屋有限公司,从文化角度研究百年毛家以及中国,开始传播和推广“红色经典”。在写书的探索中,孔东梅对自己的外公、外婆、母亲以及整个家族的历史,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外公给我的最大影响就是一种执著,百折不挠的精神――坚定自己的理想,坚定自己的人生道路,不要因为一些小的挫折而放弃。”

第8篇:李时珍的事迹范文

关于吴湖帆晚年的生活,我们所知不多。这两份礼单对了解和研究吴湖帆晚年的交友和生活状况颇有参考价值。当年当事人随手记下的一份礼单,成为今天复原吴湖帆晚年交友和生活场景的重要依据。

吴湖帆先生的两份祝寿礼单均为行草书,不易辨认;第二份礼单字迹较淡,又曾遭水溅湿,更难识别。兹据原件予以过录,并在每条下以按语的形式对送礼者生平等分别加以简介。难以查考者,则付之阙如。

第一份礼单

1 吴朴堂 图章一方

按:吴朴堂(1922-1966),原名朴,字厚庵,浙江绍兴人。著名篆刻家。师承王福厂,为西泠印社早期社员。建国后在上海文管会工作。“”中因受迫害而自戕。

2 许慰徐 烟嘴一只

按:生平不详。

3 王季迁 武宗元卷印本

按:王季迁(1907-2003),又名季铨,字选青,别署王迁、己千。苏州人,东吴大学毕业,善山水,从顾西津、吴湖帆游,以“四王”为宗,尤精鉴赏。后移居美国。其古代绘画收藏之富为当代之冠。礼品“武宗元卷印本”,即王季迁最珍爱的藏品――北宋画家武宗元所绘《朝元仙杖图》的印刷品。

4 谢海燕 蛋糕

按:谢海燕(1910-2001),原名谢海砚,笔名海燕。广东揭阳人。毕业于上海中华艺术大学西洋画系。留学日本。历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兼教务主任、东南联大、国立暨南大学等校教授兼艺术科主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上海美专副校长。建国后任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兼美术系主任、副院长等职。

5 孙伯渊 书画书二本

按:孙伯渊(1898-1984),江苏苏州人。出生于装裱篆刻世家。擅长鉴定碑帖,从事刻石拓碑,对碑帖、书画鉴定有较深造诣,收藏金石碑帖甚多,其中不乏宋拓珍品,建国后大多捐给各地博物馆。

6 孙仲渊 樊山对

按:孙仲渊(1901-1972),江苏苏州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孙仲渊出生于装裱篆刻世家。与其兄伯渊、弟季渊一起继承家业,从事刻石拓碑之业。刻石拓碑有数百件之多。喜爱收藏文物。建国后,将所藏珍贵书画、碑帖等文物捐献给各地博物院。礼品“樊山对”,应指近代诗人樊增祥(字樊山,1846-1931)书写的对联。

7 钱君 大图章一方

按:钱君甸(1906-1998),原名钱锦堂,字豫堂。浙江桐乡人,祖籍海宁。毕业于上海艺术师范学校,从丰子恺学习西洋画,并自学书法、篆刻、国画。擅长书籍装帧及篆刻、书法。喜收藏,藏品悉数捐出。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长、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系教授。

8 吴三太太 钢精锅子一只

按:生平不详。

9 徐伟士 虾子酱油二瓶

按:徐伟士,吴湖帆女婿,亦能画。礼品“虾子酱油”乃苏州特产,而吴是苏州人,自然会喜欢。

10 徐明 雪茄烟五十支等

按:徐h系徐伟士女儿,吴湖帆外孙女。能画。雪茄烟是吴湖帆平日比较喜欢吸的烟。

11 董汉臣 沙丁鱼廿匣,蜂蜜四瓶

按:生平不详。

12 瞿兑之 寿词一首

按:瞿兑之(1894―1973)原名宣颖,字铢庵,晚号蜕园。湖南善化(今长沙市)人。现代史学家、文学家、画家。出身望族,为清季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瞿鸿玑的幼子。早年就读上海圣约翰大学及复旦大学,曾任北洋政府顾维钧内阁国务院秘书长、编译馆馆长、河北省政府秘书长及南开、燕京等大学教授。建国后,被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聘为特约编审。瞿兑之学问渊博,精研文史,尤精于掌故之学。“”时受冤被判入狱,死于狱中。

13 俞子才 雪茄二匣 图章

按:俞子才(1915―1992),别名绍爵,浙江湖州人。画家、美术教育家。早年入苏州美专。师从吴湖帆。1956年起历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美专教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兼任浙江美术学院教师、上海文史馆馆员等职。

14 缪吉祥 火腿一只,鸡壹只

按:生平不详。

15 严益堂 扇子一柄

按:生平不详。

16 沈希圣 白兰地二瓶

按:沈希圣(1892―1975),上海人。1917年在沪开设推拿门诊。后任教于上海推拿学校。

17 秦清曾(1894―?)乐口福二瓶

按:秦清曾,即秦淦,字清曾,江苏无锡人,秦祖永之孙。家富收藏,工山水。设艺苑真赏社于上海,精印各种碑帖书画。礼品“乐口福”为上海产麦乳精的商标名。

18 章锡九 咖啡、可可精各一听

按:章锡九,生平不详。

19 孙邦瑞 蓝牡丹四百枝

按:孙邦瑞(1903―1972),江苏江阴人。实业家孙煜峰之弟。著名收藏家、鉴赏家。与吴湖帆结通家之好,情同手足。喜收藏古代书画,其藏品多由吴氏鉴定、题跋。礼品“蓝牡丹”为香烟牌子。

20 方幼安 火腿一只、红绿茶四罐

按:方幼安,著名针灸学家。生卒年及具体事迹不详。1961年,吴湖帆因中风而卧床不起,经幼安精心治疗,不久恢复了行走。

21 庞京周 海蜇十斤

按:庞京周(1897-1966),原名庞国镐,字京周,以字行。因五岁时父亲早亡,遂立志学医。1921年,在上海开业行医。曾任上海同德医学院院长、上海医师公会副主席。1937年,不顾生命安危,投身抗战,出任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秘书长,兼任该总会救护委员会副总干事。

22 贝聿x 格子纺衣料、茶叶两罐

贝聿x(1908-),女,别名坚白,苏州人。著名画家,上海文史馆馆员。师从郑午昌和吴湖帆先生。擅长山水,苍润劲秀,古韵盎然。1934年与女性书画家何香凝、李秋君、娄咏芬等筹备画会与展览,在上海成立中国女子书画会。

23 冯佩方 冯让先 谢淞洲《溪山静对图》

按:冯佩方,生平不详。据吴湖帆《佞宋词痕》 中《八声甘州》词,题“为冯佩方题其尊人超翁临小仙铁笛图卷子”,可知为画家冯超然之子。

冯让先(1922-),也为冯超然之子。毕业于之江大学建筑系。为航运工程设计高级工程师。后移居美国加州。承父教,亦擅画,专攻山水。

礼品“谢淞洲《溪山静对图》”为一幅绘画。谢淞洲,清代人,字沧湄,号林村,长洲(今苏州)人。布衣,能诗,工书画。山水学倪、黄,兼宋人笔意。雍正帝曾命他鉴别内府所藏书画真赝。此礼不轻。冯、吴两家同居上海嵩山路,仅一弄之隔,两家交谊深厚。

或许因送礼人是两位,此处序号虽为23,但记数时加一,故下条为25。

25 李秋君 三炮台烟一听。

按:李秋君(1899―1973),女,名祖云,字秋君,以字行,斋名欧湘馆,别署欧湘馆主。浙江镇海小港港口李家人。著名画家。曾师从吴淑娟、张大千。1933年在上海与人合创中国女子书画会,任主任。抗战时积极投身抗日。先后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中华文艺学校。又曾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市文史馆馆员等职。终生未婚,与丹青作伴。善画山水、人物、花卉,工诗文。

26 庞蘅裳

聂潞孙

张吉如

庞京周

严益堂

项平甫

黄西爽

吕贞白 八位 莫友才整菜一桌

按:庞蘅裳(1885―1966后),即庞国钧,字蘅裳,号鹤缘,又号鹤园,别署梦鹤词人。书法家。江苏吴江人。拔贡,曾充七品京官。后入江苏巡抚陈夔龙门下。抗战前与吴湖帆、潘博山等创立正社书画会。建国后任中央文史馆馆员。

黄西爽(1906―1967),字文治,曾用名黄敦良、黄醒秋,浙江吴兴人。出生于中医世家,医术精湛,是海上享有盛名的中医名师。业余喜爱琴棋书画,尤善水墨山水,有宋元之风。

庞京周、吕贞白生平见前。

聂潞孙、张吉如、严益堂、项平甫均生平不详。

莫友才,应即莫有才厨房,上海著名淮扬菜馆扬州饭店的前身。上世纪50年代,扬州著名厨师莫有庚、莫有财、莫有源三兄弟在上海宁波路创建而成。由于该店厨师特别擅长制作各种特色菜和精美筵席,因而颇受顾客欢迎,很快就闻名沪上。

27 朱姑太太 被面、棉毯

按:朱姑太太,生平不详。

28 朱梅村少奶 衣料两件

按:朱梅村(1911―1993),江苏吴县人。画家。吴湖帆外甥。幼年从师樊少云,随舅父吴湖帆习画。19岁即卖画为生。曾与叶恭绰、吴湖帆、张大干、冯超然等一起组织正社书画会。1949年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文史馆馆员,并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同济大学等院校。

29 任书博 犀角图章、雪茄烟

按:任书博(1918―),学名世朴,号朴庐。书画家。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14岁起自学篆刻,16岁开始学习绘画,18岁时拜国画大师吴湖帆为师,系统研习书画篆刻,临摹了吴先生所珍藏的大量历代篆刻书画精品。建国后,从事美术教育工作。绘画取法宋元,尤喜松竹。礼品“犀角图章”,即用犀牛角做的图章。犀牛角材质珍稀,比象牙还要贵重得多。

30 朱雅珍、戴培秋 大蛋糕

按:朱雅珍、戴培秋两人生平不详。

31 黄西爽《千秋岁》词画

按:黄西爽生平事迹见前。礼品“《千秋岁》词画”,即为《千秋岁》(词牌名)词所作的图画。《千秋岁》词应为友朋写给吴湖帆的祝寿词,作者待考。

32 姚天成老 加利锅二只

按:姚天成似为上海菜馆名,礼物“加利锅二只”,应为用咖喱做的菜两锅。

33 吕贞白 词寿序

按:吕贞白生平事迹见前。礼品“词寿序”即前载《重订佞宋词痕序言》。

34 王仁辅 图章二方,鸡一只

按:王仁辅,生卒年不详。名符广,浙江鄞县人。书画篆刻家。赵叔孺、吴湖帆入室弟子。山水宗宋元,人物花乌颇得元人逸趣。

第二份礼单

1 朱大人 字迹漫漶不辨。

按:朱大人,事迹不详。

2 俞叔渊 可可(以下漫漶不辨)

按:俞叔渊,生卒年不详。近代篆刻大师赵叔孺之入室弟子,也为吴湖帆入室弟子。现代著名书画篆刻家。

3 陆抑非 蛋糕(方)

按:陆抑非(1908-1997),江苏常熟人。名(羽中),初字一飞。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1937年后,改字抑非。花甲后自号非翁。古稀之年沉疴获痊,又号苏叟。吴湖帆入弟子。曾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西泠书画院副院长,常熟书画院名誉院长。擅长花鸟画。

4 沈希圣蛋糕(大)

按:沈希圣,生平事迹见前。

5 黄?之小雪茄(淹漶)、小蛋糕

按:姓名中间一字难辨,似“伊”字。生平事迹不详。

6 顾冀山东绸一块

按:应作“顾翼”。顾翼(1917-1993),又名福佑,字复予,号练川,室名卧虎楼,上海嘉定人。沪上著名会计师,曾任上海市财政局总会计师、上海市会计师事务所工会会计、上海大风堂书画会会长。为张大千入座弟子。山水、花鸟、人物均擅长,亦工书法。

7 王青之 蛋糕(壹?)

按:王青之(1918-1997),字符义,师从吴湖帆、冒广生,擅长书画诗词。后^豫园书画善会、海上书画联合会。以卖画鬻文为生。精鉴定,富收藏。所藏金石碑版和书画真迹甚多,建国后陆续捐给上海博物馆收藏,被聘为上海文史馆馆员。

8 许仰齐 蜜二瓶、蜜枣一包、皮蛋卅只

按:经查,供职于上海钢铁行业的一位工程师名叫许仰齐。建国初期,由他主持,对旧中国时期留下的一座连续加热炉进行了改造。送礼者许仰齐或即此人。

9 程士杰老太太 蛋糕(大)

按:程士杰(1902-2006),女,湖北黄岗人。新法接生在宁夏推广实施的第一人。1925年毕业于汉口普爱医院附属护士学校,先后在北京协和医院、上海红十字会医院工作。1934年,赴宁夏从事医疗工作。送礼者程士杰是否即此人,待考。

10 王耕云 生梨一,蛋糕

按:王耕云,生平事迹不详。

11 钱镜塘 蛋糕(中)、香烟一听

按:钱镜塘(1907-1983),原名钱德鑫,字镜塘,以字行,晚号菊隐老人,浙江海宁硖石人,沪上书画收藏大家。自幼受祖、父熏陶,爱好诗词戏曲,工书法、篆刻、绘画。20岁以后,钱镜塘来沪,开始独资经营书画,同时收藏历代金石书画。曾多次举办书画展销。他鉴别珍藏了历代书画数千件之多,积累了丰富的鉴别经验。

12 钱亚杰 蛋糕(中)

按:钱亚杰,画家。具体事迹不详。

15 施冲鹏 苹果(一)

按:施冲鹏,即施南池(1908―2003),本名(羽中)鹏,字扶九,号南池,崇明人。现代著名书画家,亦工诗文。 1928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艺术教育系,并师从当代著名山水画大家萧屋泉,为入室弟子。曾任上海师范学院艺术系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尤长山水画。

14 徐传桐 寿面(以下漫漶)、蛋糕(中)

按:徐传桐,吴湖帆外甥,具体事迹不详。

15 童? 雪茄(以下漫漶)、蛋糕(以下漫漶)

按:此处因水迹漫漶,字迹莫辨。或为童月莲,吴湖帆弟子。童月莲(1923-),女,浙江慈溪人,早年毕业于新华艺专,先后拜唐云、吴湖帆、张大千为师,晚年遍阅近代名家笔法,借以形成自己的风格。

16 吴克刚 蛋糕

按:吴克刚,生平事迹不详。

17 颜梅华 梨壹、蛋糕

按:颜梅华(1927-),号雪庵,江苏苏州人。出身书香世家,自幼喜读书,嗜丹青。早年追随颜文梁习西画,后师承吴湖帆学习国画。擅长花鸟、人物、仕女及连环画。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18 吴少蕴 潘季华 蛋糕

按:吴少蕴,吴道邻(1910-?)字少蕴,江苏苏州人,擅人物、仕女、花卉。吴湖帆入室弟子。潘季华(1917-),名鄂,浙江上虞人。曾先后师从贺天健、郑午昌、吴湖帆,得三家指授,画艺日进。擅青绿山水,兼作松、竹、梅等。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

第9篇:李时珍的事迹范文

兴华小学四(三)班

李明阳

生命,是短暂的,也是美好的——健全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可是偏偏上帝对有些人就是不公平,使他们成了折翼的天使——失去了一只眼睛、一条腿或一双手。是的,世界上却有这样不幸的人。但是想不到的是这样一个人居然生活得那么快乐、那么幸福、那么成功和自信,他就是——谢坤山。

谢坤山是我从未见过的奇人,他的故事在台湾家喻户晓。在16岁时,因一场工伤事故,他失去了双臂、左腿,后来又失去了一只右眼。面对巨大的不幸,他从精神到肉体都没有垮掉。从最简单的进食、饮水、入厕,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做到生活自理。然后,他拿起了笔,不,是用嘴咬住了笔——学写字、学画画。如今,他应付日常生活轻松自如,他每年要做四、五百场的演讲,他的绘画作品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好评。在非常忙碌的演讲、作画之余,他硬是用嘴一口一口的“咬”出了一部十万字的自传—《我是谢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