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形成性评价范文

形成性评价精选(九篇)

形成性评价

第1篇:形成性评价范文

一、形成性评价实施的意义

1. 注重过程,建立自信,不断发展,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是形成性评价的特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形成性评价已经从过分关注结果转向对过程的关注。通过多种渠道收集、综合和分析学生日常学习的信息,它不仅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而且也重视对学生情感及行为能力的激励性评价,帮助学生获得成功感。成功感是英语学习中非常宝贵的情感体验,它能极大地激起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和热情,产生学习的原动力,为学习上的成功奠定基础。通过不断地正面评价,学生就会更加自信,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和成功。

2. 形成性评价把多途径收集到的信息汇集到一起,确立多元化、明确的评价标准。在英语学习方面, 由于形成性评价所覆盖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有助于学生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平衡发展,既评价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实际水平、个人进步、个体差异,也评价学习过程。如评价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与学习者知识储备、认知能力、学习策略的契合度,既包括认知评价,也包括情感评价,内容更加完备。由于形成性评价结果是通过文字评语或者私人交谈来表现的,从而消除了传统的评价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

3. 形成性评价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评价中,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与效果进行反思和评价,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与不足,明确学习的方向,调整学习过程,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争取最佳学习效果。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仅仅掌握知识和技能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对人类发展的要求。而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性更受人们关注。于是,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基于上述三点,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推广和实施形成性评价已经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了。

二、形成性评价的实施策略

1. 教师应在课标的指导下, 制订形成性评价的计划以确保形成性评价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比如五级目标中对读写能力的要求是:能读懂7~9年级学生阅读的简单读物和报刊,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进一步强化对文化差异的理解与认识。而七级目标要求:能读懂供高中学生阅读的英文原著简写本及英语报刊。理解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要求相应的评价工具与方法多样化,尤其强调质性评价。如学前预习、课堂表现、课外阅读、听力练习、学习日记、成长记录或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评价等,关注发展过程。而考试仍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不过,考试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开放动态。比如:学生英语课前的值日报告,上课的提问、答问、讨论、情景对话、模仿朗读等。可以采取自评、他评及教师评,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3. 评价的内容除了英语学习目标外,还包括评定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的指标体系。如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书面作业、口头表达(朗读、演讲)等。评价的标准遵循《高中课标》。

第2篇:形成性评价范文

摘要:为了改进文检课程的教学评价方式,给学生一个学习情况的客观评价,通过介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概念、作用及特点,并结合文检课程的自身特点,构建文检课程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出评价指标体系中各级指标的权重,最后以实例应用加以说明。

中图分类号:G2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3)02-0014-05

“基于PBL方法的《中医药学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编号NZY1127)的研究成果之一。只要有教育的出现,就会有教育评价的产生。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对教育现象及其效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教育决策提供教育依据,以改进教育服务的过程。它可以对教育起到鉴定、导向、激励、诊断、调节、监督和管理的作用。根据评价的功能和用途不同,一般将其划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1]。过去教育工作者们一直以终结性评价方式为主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单凭考试成绩来判断一个学生的优劣,往往会忽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过分地强调了教育评价的鉴定、监督和管理功能,忽略了其导向、激励、诊断和调节功能。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提倡,以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行,终结性评价受到了人们的质疑,教育工作者们已逐渐开始重视形成性评价对学习活动的调节、导向和激励作用。鉴于此,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通过介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概念、作用和特点,分析《中医文献检索》课程现有的评价方式,构建出一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指标体系,以期起到对学生真实评价,调动其积极性,促进学习的目的。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理论概述

1.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概念及作用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概念源于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家斯克里芬(M·Scriven) 于1967年所著的《评价方法论》一书。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不断修正其本身轨道所进行的评价。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活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及时修改或调整活动计划,以期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将形成性评价引至课堂教学,他认为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通过多种评价手段、方法,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情感、态度、行为表现、价值观的发展等做出解释与判断。它具有改进学生的学习、确定学生的学习进度、强化学生的学习和给教师提供反馈的作用。

终结性评价是在某一相对完整的教育阶段结束后对整个教育目标实现的程度作出的评价。它以预先设定的教育目标为基准,考察学生达成目标的程度。一般地说,它与分等鉴定、作出关于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个体的决策、作出教育资源分配的决策相联系。学生的期中、期末考查或考试以及毕业会考、教师的资格鉴定都是属于此类评价。它具有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预言学生在后继教学过程中成功的可能性、确定学生在后继教学过程中的学习起点、证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能力水平及对学生的学习提供反馈的作用。

1.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特点

形成性评价定期进行,测查的是一个单元的学习,它能及时发现问题,能发现个人的学习目标,能反映学生个人的进步,其侧重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为学生成长发展服务。可以说,形成性评价是一种教与学的双向评价,在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的同时,也能促使教师全面、深入和细致地总结课程、教材和教法等各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找出改进教学方法与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当然,它也存在着形成性评价标准难以把握、反馈信息利用不够和非评价因素易干扰等缺点。

终结性评价是在学习完成后进行,其测查的是几个单元的学习。它能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后测查最终结果,发现学生的长期学习目标,可用于不同学生间成绩的比较。终结性评价是以考试成绩作为最终评判标准,社会、家长和学生主动或被动地接受这种学习成绩的评判。它在给学生评定成绩,或为学生作证明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这种评价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它只反映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它重知识、轻能力,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

从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概念、作用和特点来看,依照教育的终极目标,根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把两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评价功能,以达到通过教育评价来促进教育发展的目的[2-5]。

2中医文献检索课程评价方式的现状

2.1文献检索现有的评价方式

文献检索(简称文检)课程在高等中医药院校开设已有20余年的历史,它属于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方法技能课。笔者通过对10余所中医药院校的文检课程教学情况电话访谈得知,该课程在高等中医药院校内多属于限选课的一种,以期末考查的方式进行评价。而考查的具体形式又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教师在上课时进行点名和让学生回答课堂问题,将学生的出勤率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记录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课程结束后,教师根据所讲授内容进行开卷考试,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两个成绩的和为该门课程的总成绩。第二种,教师在上课时布置测试题目,该题目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自拟,或者教师统一安排,最后上交综合实习报告,教师根据综合实习报告情况给予考试成绩。第三种,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讲授的知识,撰写一份文献综述上交,教师对其文献综述评改给予考试成绩,可以说这种评价方式与第二种类似,只是最终上交的综述不要求写出信息检索方法。第四种,教师根据教学情况要求学生上交二至三次文献专题实习作业,一般是一次手检作业,一至二次的机检作业,将这几次的作业汇总作为平时作业成绩;最后在课程结束后,再出具考试试卷,对该课程的理论部分进行开卷考查,将平时成绩和试卷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折算(根据专业的不同,二者的比例会有所变动,如中医专业,二者的比例一般是1:1;护理专业一般是3:2),最后汇总为总成绩。第五种,教师出具检索题目,学生通过手检或上机直接查找,最后交卷评分,作为该门课程的成绩。

郝桂荣,张稚鲲,王大妹,杜友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的学业成就评价体系*郝桂荣,张稚鲲,王大妹,杜友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的学业成就评价体系*2.2现有评价方式的局限性

从上述的几种评价方式分析,可以归纳出这几种评价方式具有以下几种弊端:

2.2.1评价主体的单一性

目前文检课的学业成就评价片面强调了学生课业成绩的精确性和客观性,评价主体主要是文检教师,学生作为评价对象完全是处于被动的一方,学生只能接受评价而无权参与评价,这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评价模式缺乏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

2.2.2评价方式的单一性

在文检课评价实践中,笔者发现其过多地依赖终结性评价,把评价等同于考试和测验。教师评价学生的主要形式是纸笔测验,而且对评价的理解仍旧停留在授课结束后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只重视学生是否完成学习目标及其完成程度,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日常的行为表现,只是对学生的成绩简单地进行排队和比较。

2.2.3评价内容的单一性

文检教师往往根据学生对文检教材的知识与内容的掌握情况来测试学生成绩,将学生在知识数量上的积累等同于学生在信息搜集能力方面的发展,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和再现作为对认识能力发展的有效指标。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评价以及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学习态度、价值观的转变,过分强化了分数的作用。

2.2.4教育评价功能弱化

目前,文检教师对学生进行的课程考核评价主要采用的是终结性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所发挥的功能主要是鉴定、管理和监督功能,它的主要目的是把少数优异者选,从而弱化了形成性评价的导向、激励、调节等功能。

可见,现有文检课的评价方式仍旧是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一种评价模式,它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笔者认为必须改革这种重甄别、轻激励,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4-5],应该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各自特点,逐步建立一种能够促进学生不断发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文检课程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指标体系。3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3.1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的指导原则

任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都是在对评价对象充分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原则,建立起来的科学、可行的指标体系。笔者遵循以下原则构建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指标体系。

3.1.1评价主体多元化原则

终结性评价主要是由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形成性评价强调了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学生由被动评价的客体变为积极评价的主体,加强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与同学间的互相评价。而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强调了教师的评价主体性,而且也强调了学生的自评和互相评价,评价体系中评价主体多样。

3.1.2评价方式多样化原则

纸笔测试是终结性评价的主要评价形式,虽然其具有方便、快捷、评分容易等优点,但是文检课程要求学生不仅能掌握基本的检索理论知识,还要求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这些都不是通过笔试能完成的。形成性评价中的课堂讨论、作业与小测验等都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因而本指标体系的建立,应强调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对文检课程的学习评价不仅要包括测试型评价,还应当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策略以及发展潜能等方面的非测试型评价。

3.1.3评价内容全面化原则

对文检课程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内容要多元化,既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也要关注对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评价;既要对课堂上的情况进行评价,也要对课后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

3.1.4导向性原则

文检课程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作用在于教学而不是区分学生的优劣和简单地判断答案的对错,对学生的评价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全方位的发展。评价应重视教与学的过程,只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进步,就应给予适当的正面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不同程度的成功。

3.1.5可操作性原则

实施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而言,他们所要改变的只是做作业的出发点、作业形式和学习心态等,谈不上增加学习负担;就教师而言,确实增加了对学生各项信息的采集和整理任务,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交互式教学软件来解决这些问题。因而可以说两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

文检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课程,笔者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在借鉴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6-9],从教与学过程中教师的角度、学生自身的角度,以及学生之间互评的角度,探讨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信息意识、信息获取及甄别能力和信息综合利用能力几方面因素,构建出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1。(备注:该指标体系中“+”表示参与评价,“-”表示不参与评价。)

2.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行为,强烈的求知欲,表现为在课堂上踊跃回答问题,以及勇于提出问题与教师探讨。11+11-11-信息

意识

及认知111.掌握信息的基础知识;

2.明确信息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3.能够随时随地想到查找信息;

4.根据个性需求寻找信息途径,识别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

2.熟练掌握检索系统的检索技术及特点;

3.构造合适的检索策略;

4.利用网络及各种检索途径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5.判断所选信息与需求的符合程度;

6.从所收集的信息中进行整理,摘录主要内容;

7.将新旧知识加以比较分析,得出创新点、不同点及独特性判断新知识,判断是否需要重新修正最初的检索提问。11+11+11-信息

综合

利用

能力111.任务小组组员能否积极参加合作活动;

2.任务小组组员能否明确自己的责任和角色;

3.能否根据命题快速有效地获取信息,并将检出的信息融入自己的知识基础;

4.能否利用新信息和原有信息,提高研究能力;

5.能否针对所搜集的信息背景,修正研究过程;

6.能否通过某种形式,有效地发表研究成果。11+11+11+表1文检课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指标体系3.3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

笔者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10]。根据所构建的文检课程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3位文检教师和3~5位学生对各层次中的准则、指标及最底层的各个方案两两比较其重要性,构建判断矩阵,计算出权重。在构建判断矩阵D时,采用了1~9比例标度,其标度见表2所示。判断矩阵中指标间两两比较有如下特点:dij>0,dij=1,dij=1/dij,i=1,2,…,n。

含义11标度表示两个指标相比,具有同样重要性111表示两个指标相比,前者比后者稍微重要113表示两个指标相比,前者比后者明显重要115表示两个指标相比,前者比后者强烈重要117表示两个指标相比,前者比后者极端重要119表示上述相邻判断的中间值,重要程度分别介于1、3、5、7、9之间112、4、6、8若指标i与指标i的重要性之比为dij,则指标j与指标i重要性之比为dij=1/dij11倒数表2两两比较的等级划分及其标度

本文以一级指标的权重系数计算为例,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①计算判断矩阵D的每一行指标的乘积Mi;Mi=n11j=1∏dij,i=1,2,…,n。

②计算各行Mi的n次方根值:wi=n11Mi,i=1,2,…,n,式中n为矩阵的阶数。

③将向量归一化,公式为=wi=wi/∑n=i=1wi,wi为所求得的各个指标的权重系数值。

④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公式为CR=CI/RI。

当CR

对于二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其中学习态度是根据教师对学生的出勤率和课堂问答情况来给定的,因而无需计算二级指标的权重系数。信息意识及认知是根据教师所出具的试卷来考查的,也无需计算二级指标权重。关于信息获取及甄别能力和信息综合利用能力一级指标下属的二级指标权重,可以再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分别构造判断矩阵来计算。

3.4文检课的学生学业成就综合得分评价模型

根据所构建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指标体系,依照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的权重系数,构建文检课的学生学业成就综合得分评价模型:

S综合=w1A+w2B+w3C+w4D

其中,A代表教师关于学习态度所给学生的评分(按优:5分,良好:4分,中等:3分,较差:2分,差:1分的五级评价标准评定);B代表教师通过出具试卷考查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认识的得分(评分标准同A);C代表通过专题实习考查的形式,按照信息获取及甄别能力的二级指标,以教师考评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的得分(评分标准同A)。其中:C=∑711i=1βi×(k1γi+k2γi),(i=1,,,7),k1∶k2=3∶2,βi为二级指标的权重系数。D代表通过项目小组完成指定项目情况,按照信息综合利用能力的二级指标,以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三者结合的方式的得分(评分标准同A)。其中:D=∑611i=1(k1γ+βi×(k2γi+k3γi)),(i=1,,,6),k1∶k2∶k3=4∶2∶4,βi为二级指标的权重系数。

4实例应用

以笔者所授课的应用心理学专业中的一名李姓同学为例,详述采用本评价指标体系的判分过程。笔者对学生文检课的学业成绩是这样安排的:该课程成绩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平时上课的出勤情况;第二部分是在课程结束后,笔者将课堂所讲授的基础知识和理论部分出具试卷开卷考查学生的得分;第三部分评价的是上机实习时随堂作业情况,包括教师给定的成绩和学生自评的成绩,并按照3:2的比例折合得分;第四部分是教师将班级同学按照每8人~10人组成项目小组,由同学推选一名小组长,带领同组同学完成教师布置的专题作业。此部分的成绩评定又包括三部分:一部分是教师根据整个小组的作业完成情况的评分,另一部分是每个学生根据自己在小组中所起作用的自评分数,第三部分是小组其他成员对这名同学在小组中完成任务的作用所给予的他评分数,教师将这三部分成绩按照4:2:4的比例折合得分。

对李同学的综合成绩而言,其出勤成绩教师给定为3分,即A=3;其试卷考试成绩为4分,即B=4。上机实习情况,教师按照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李同学的各项打分情况为5、5、4、5、3、3、3;学生的自评分数为5、5、5、5、4、4、4。小组项目完成情况,教师给予整个小组的评价为4分,学生的自评分数为5、5、5、5、4、4;另外9名同学给其评定的他评平均分数(取整)为5、5、4、3、4、3。

以层次分析法(AHP)计算信息获取及甄别能力下属的二级指标βi分别为0.078、0.066、0.108、0.078、0.218、0.150、0.302;信息综合利用能力下属的二级指标βi分别为0.081、0.128、0.216、0.369、0.127、0.080。

根据公式6计算得C=3.863;根据公式7计算得D=4.06。又根据前文求得的一级指标权重系数为0.086、0.153、0.239和0.522;根据公式5求得李同学的最终综合成绩为:

S综合=w1A+w2B+w3C+w4D=0.086×3+0.153×4+0.239×3.863+0.522×4.06=3.913

因此,依据文检课的五级评分可以看出该学生的成绩属于良好。

5结语

文检课在大多数中医药高校中都属于限选课程,很多本科生选修此门课程的目的大部分是为了混学分好毕业。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不高,迟到早退,甚至不来上课的现象严重。又由于该课程属于选修课,其考核方式一般是开卷考查或者交份作业,无论采取哪种考核方式,笔者都发现学生之间互相抄袭的情况比较严重。可见,这并不能真正地反映一个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也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也就违背了开设此门课程的初衷。所以,笔者从实际教学经验出发,结合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各自优点,构建了文检课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出各级指标的权重,以实例应用加以说明。当然,该指标体系的构建还有其不足之处,如该体系的信度和效度问题。此外,此体系的构建如果仅以教师手工计算每名学生的综合成绩,工作量将非常巨大,这就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编制学生考核体系软件来解决此类问题。

参考文献:

[1]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斯源.英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运用——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J].成功(教育版),2010(7):42.

[3]毕文琛.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J].教师,2010(4):83.

[4]南淑玲,章健,赵黎.形成性评价在方剂学教学中的实践及思考[J].陕西中医学学院学报,2010(6):122-123.

[5]黄爱文.表现性评价在医学文献检索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6(6):479-481

[6]杜春光,杨广林.文献检索课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的确定[J].情报探索,2007(8):37-39.

[7]李珂珂,孙居锋.药学专业双语教学形成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应用[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9(6):478-480.

[8]曾伦武,宋润霞.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学生学业成就形成性评价体系建构与实践[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0(3):75-76,78.

[9]谭季红.大学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体系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5):44-45.

第3篇:形成性评价范文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 英语学业评价 课堂参与 课外自主学习

1 研究的背景

1.1 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其他学科一样,英语课程学业评价基本上是重结果轻过程,一张试卷定终身。单一的考试模式成为制约中小学素质教育推进的重要因素。英语这门技能性的学科成了关系学生人生命运的杀手锏。不管英语这种技能在学生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否派上用场,今日之考试将影响他们未来的人生。由于一切为了考试,于是题海战术盛行,淹没了学生的聪明才智,扭曲了英语教学目标(张志远,2011)。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标志着我国中小学英语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新课程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而能否合理构建和真正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和运行机制,是我们实施新课程的一项核心任务,它直接关系着课程改革的成败。

《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稿)》(教育部,2011)指出,英语课程学业评价要通过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水平,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跨文化意识和健康人格的发展。日常教学中的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与进步。

由此可见,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运用形成性评价,进而实现促进学生英语学习和健康成长的目标,是值得我们探究的课题。

1.2 研究的目标

我们将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如何在日常英语教学中运用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的英语

学习和健康成长。

(1) 努力编制《学生英语学业评价中的形成性评价方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尝试实施《学生英语学业评价中的形成性评价方案》,切实提升他们运用英语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的成长,推进英语素质教育;

(3) 通过实施《学生英语学业评价中的形成性评价方案》,教师能够转变英语教育观念,促进自己的专业化成长。

1.3 针对性支撑理论

本课题研究以多元智能理论、情感教育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因材施教理论等为理论基础,遵循了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1) 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言语语言智能、人际交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等九种智能;大多数人是有可能将任何一种智能发展到令人满意的水平的;这些智能之间通常以复杂的方式共同起作用。英语学业评价不但要能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而且要能促进学生其他智能的发展,使其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有完善人格的人。

(2) 情感教育理论。马克思早就明确指出,情感是一个精神饱满、为自己目标而奋斗的人的本质力量。它会给学生以爱好、以需求、以信心、以希望,推动、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关注、不激发学生情感,不顾及、不调动学生爱好的教学绝对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成尚荣, 2010)

(3) 建构主义理论。学生的学习是学生个体内在发生机制在情境脉络中对外部世界的适应及建构。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学生观、知识观,运用科学的评价手段,有效地促进学生去自动建构知识,建构自己的经验世界,在建构中成长。

(4) 因材施教理论。因材施教所追求的是适合的教育,即对不同的学生施加不同的教育和影响。适合的教育是注重差异的教育,是个性化教育,是最能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是最有效、最好的教育。

2 研究的实施

2.1 研究内容的确定

(1) 英语课堂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研究:课堂参与的评价方法。

(2) 英语课外学习中形成性评价研究:课外活动参与的评价方法。

2.2 研究方法的选择

本课题运用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回到理论的思维方法开展了研究。

(1)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了国内外有关英语学业评价的研究现状,用以指导本课题的研究。

(2) 行动研究法: 运用行动研究,了解学生英语学业评价涉及的相关方面的实施的有效性,尤其要关注形成性评价原则使用的合理性。我们采用个案研究法、课堂观察法、作业分析法,等等。

(3) 经验总结法: 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相关的教学实践经验进行分析概括,揭示经验的实质,努力使之上升到理性高度,找到可以运用和遵循的规律。

2.3 研究过程的安排

(1) 准备阶段

① 2011年9月~2012年2月:进行文献研究,了解国内外有关英语课程学业评价的现状,分析本课题研究的支撑性理论,编写课题研究方案,积极申报,争取成功立项。

② 2012年2月~2012年9月:进一步细化课题实施方案,举行课题参研人员学习、培训会,研制《学生英语学业评价中的形成性评价方案(实验稿)》,聘请课题研究专家,进行开题论证。

(2) 实施阶段

① 2012年2月~2012年7月: 实施研究的第一阶段,在文献检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始进行相关研究。

② 2012年9月~2013年7月: 实施研究的第二阶段,对第一阶段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进一步完善《学生英语学业评价中的形成性评价方案(实验稿)》。

③ 2013年9月~2014年6月: 实施研究的第三阶段,依据完善后的《学生英语学业评价中的形成性评价方案(修订稿)》,再进行实验研究。

(3) 结题阶段

① 2014年7月~2014年8月: 实施研究的第四阶段,搜集整理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并加以分析研究。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准备结题的相关材料。

② 2014年9月:以适当方式进行课题研究成果鉴定。

3 研究的成果

3.1 认识上的成果

学习生活是丰富的,教育评价也是多样的。美国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认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Prove), 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教育评价不应局限于"一张试卷一支笔"单一测量的评价模式中,更不应生存于比先后、论长短的应试选拔的操作中。

英语课程学生学业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调整学习策略,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

本课题组认为,英语课程学业评价应当坚持下列原则:

3.1.1 坚持评价的激励性原则

情感教育理论让我们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教师的第一要务。"信心是比黄金还宝贵的东西。"自信心是一个优秀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需要、期望是不断发展、永无止境的,但新的目标总是要以自己已经实现的目标为基础的。日本教育家田畸仁经过调查发现,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因为缺乏自信心才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朱永新,2009:44)。在实施英语学业评价时,要始终坚持激励性评价为主,尤其是在定性评价中,让学生获得学习、成长的自信心。

3.1.2 坚持评价过程发展性原则

我们坚持贯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原理,深刻认识了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评价的作用在于促进学生在已有的水平上持续发展。因此,评价过程应该具有发展性。要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学习行为、学习能力、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参与情况、合作意识等作出评价。形成性评价是一种持续性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引导他们及时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3.1.3 坚持评价主体多元性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学习的核心成分就是贯穿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即自我评价与调整。因此,学习者在学业评价中不只是评价的客体(被评价的对象),同样也应该是评价的主体,应该参与评价过程的各个环节(鲁子问、王笃勤,2007:207)。在学生学业评价中,应该将评价主体由单纯的教师转向多主体,使评价活动成为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发展的过程,做到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学评价、家长评价有机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3.1.4 坚持评价内容综合性原则

评价内容要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考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蕴涵:英语语言知识、言语技能、为交际运用英语能力、情意品德、智慧能力、思想文化和自学能力(章兼中,2011)。从考查学生学到了什么,转变为对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进行全面考查和综合的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着力发展学生的潜能。

3.2 实践上的成果

3.2.1 研制英语学业评价方案

新课程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因此,作为教育活动之一的学生学业评价,一定要有学生主体的参与。

为此,我们把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从多个维度来评价学生英语学习的发展情况;教师、学生、家长一同参加研讨英语学业评价的方案。经过两轮实验和多次讨论后,制订出了《学生英语课程学业评价方案(实验稿)》(见"附件一" ) 。

3.2.2 制订课堂参与评价表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英语课堂更是学生增强自信心、学习语言知识、进行思维训练、提高语言技能、培养合作意识、探究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学习语言离不开听说读写训练。然而,目前英语课堂的一个普遍现象仍然是教师讲的多,学生开口的少。课堂上的沉默现象严重地阻碍了学生说英语能力的提高。这对他们将来要把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使用来说,是极为不利的。所以,本课题组从和学生一起分析积极参与课堂英语语言实践的重要性入手,引发他们认真思考,找出他们课上不敢开口、不愿开口的原因,共同商定英语课堂参与评价的方法(见"附件一")。把形成性评价用于英语课堂的学习评价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英语课堂的积极性,尤其是说英语的积极性,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心,也提高了英语课堂的学习效益。

3.2.3 学生参加比赛获奖

《英语课程标准》(教育部,2011)指出,"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使用英语的机会,让他们在语言实践中增强自信、训练思维、培养合作意识、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要让学生经过准备能作1到3分钟的英语演讲(5级至8级中的说的目标)"。

当我们把"值日生汇报(英语演讲)"作为每一节英语课开始时的必备环节,并且把学生在这一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在英语竞赛中的成绩直接纳入他们的学期成绩的考核时,他们的英语语言能力方面的潜能就得到了很好的挖掘。

在过去的两年中, 我们的学生在"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中国日报》'21世纪杯'全国中学生英语演讲大赛"等各级各类英语竞赛中取得很好的成绩。

5 研究的反思

通过近一年多的研究,课题组参研人员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认真分析了目前英语学业评价的现状,结合我校实际进行了实践研究,取得了《学生英语学业评价中形成性评价方案》(包含在《学生英语课程学业评价方案(实验稿)》里)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我们今后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学业评价提供了相关依据。然而,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以下不足。

课题研究原来设定的研究内容并没有包含英语学业评价的全部内容,还有一些方面有待研究,如:"形成性评价与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能力的培养问题"、"运用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高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探究。

【参考文献】

[1] Ellen Weber.董奇译.Student Assessment That Works:A Practical Approach/有效的学生评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2] 成尚荣.教学改革绝不能止于"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批判性思考[M].人民教育,2010(23).

[3] 龚亚夫,罗少茜.英语教学评估: 行为表现评估和学生学习档案[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4] 哈特著.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真实性评价:教师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5] 鲁子问、王笃勤. 新编英语教学论[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07.

[6] 罗少茜.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7] 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4。

[8] 章兼中.基础英语课程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吗[J].课程・教材・教法,2011(3)

[9] 张志远.中国基础英语教学:在反思中前行[J].课程・教材・教法,2011(1).

第4篇:形成性评价范文

当前在全国高职医学院校,对学生的评价一直采取的是终结性评价的方式,该评价方式过于强调对理论知识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对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的评价重视不够,更看不到学生内心演变的过程,已无法适应当前“以能力培养为目的”的医学教育模式。文章通过对形成性评价在高职医学教育中意义的挖掘,深入探讨高职医学教育中形成性评价的运用,从而发挥形成性评价体系在高职医学教育中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形成性评价;高职医学教育;能力培养

1研究意义与价值

现在,医学教育已经进入了以培养能力为目的的阶段[1],高职医学课程多具有逻辑性强,知识抽象,涉及学科范围广的特点,如何合理的评价现代医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有效地促进现代医学生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当前“以能力培养为目的”医学教育模式所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的医学教育评价主要是以终结性评价为主。但是,现代的医学教育更注重的是能力的培养,“一考定终身”的教育评价机制培养了很多“高分低能”的学生,依赖终结性评价为主的教育评价的缺点日益突显,已经不能满足当代高职医学教育的需要。

2形成性评价的理论基础

“形成性评价”是美国课程评价专家斯克瑞文于1967年首先提出,随后一直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评价中被广泛推行。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从实施过程来看,形成性评价与中医的“望、闻、问、切”诊断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评价诊断—反馈信息—修正问题—提高质量”等阶段,通过对教学各环节的实时监控,形成对教育者和受教者即时性的影响效应,切实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根本宗旨[2]。形成性评价属于“前瞻式”评价。重视学生平时的学习成就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其对学生的评价更为科学、全面。因此,在我国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形成性评价作为一种新型的科学的教育评价方式引入我国[3]。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活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及时修改或调整活动计划,以期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3形成性评价在高职医学教育中的运用探讨

3.1深入研究高职医学教育特点、构建形成性评价体系

形成性评价作为教育评价的一种方式在国外的发展有几十年的历史,而在我国形成性评价是近年来刚刚引入[4]。根据高职医学课程和现代高职学生的特点,制定一套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全面提高的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评价体系,所有评价活动的设计在于促进学生进一步有效地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评价主体上既有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也有学生伙伴间的相互评价。建立“质”和“量”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具体的分数有时会带来误导,而形成性评价将注重把量化的评价与质性的评价相结合起来,建立“多元性”的评价体系[5]。

3.2冲破束缚、教学改革与评价改革同步

近些年来虽然各校都在进行不同的教学改革,但是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不能真正体现在评价体系上,也就是说没有质量监控体系为教学改革保驾护航。因此,形成性评价也仅仅是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上,没有在实际中运用与实施[6]。过往的单向性教学改革束缚了评价改革的发展、现有的教学管理模式也禁锢了新的评价模式的有效实施。

3.3实行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形成性评价并不是要全面摒弃终结性评价,在我国高校课程评价中,形成性评价应与终结性评价有效结合,既要包括以纸笔测验为主要方式的量的方法,也要包括以观察、谈话、收集各种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作品在内的质的方法,既要注重过程的评定审核,也应重视阶段性测评和总结测评,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高职医学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框架。教师要根据全方面的结果考量,为学生定量一个合理的测评结果,并通过这种测评结果实现学生能力的最优发展。

3.4转变观念、因材施评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新的评价体系,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帮助和鼓励学生,观察和分析每个学生的长处和不足,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并及时弥补等。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很强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对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能力和对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

3.5信息化处理、科学化评价

利用信息技术简化评价工作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复杂的评价形式,靠原始的方式很难顺利完成各个细节,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它的应用范围和领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信息技术的使用会使现有程序简单化,易操作化。

3.6加强形成性评价管理制度建设

高效规范的评价管理制度是保证高校课程评价改革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因此,高校要加强相应的评价管理制度建设。除常规评价工作管理外,还应包括评价反馈和改进机制以及课程评价改革奖励保障机制。

4总结

在高职医学教育中实施形成性评价,通过学生向教师提供反馈信息,可以发现在目标确定、教学方法、程序组织、手段使用等各个方面的长处和不足。便于教师及时总结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改变传统的以一次终结性操作考试作为惟一依据的评价方式。强调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不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7]。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形成性评价,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建立灵活多样的评价体系,在提高学习效果的同时,更有利于促进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加强学习过程的管理,其提出问题、科学思辨能力均得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由此得到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更好基础。

作者:周毕军 单位: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系

参考文献

[1]李井泉.医学生教育中形成性评价的运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4):285-286.

[2]林静.形成性评价在高校课程评价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管理,2011(9):66-68.

[3]胡艳琼.护理专业课程教学形成性评价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4]张凌.运用形成性评价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形成[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8,21(4):65-66.

[5]方家选,阮耀,等.以能力为导向的卫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78-231.

第5篇:形成性评价范文

关键字:形成性评价;学习动态

【中图分类号】G633.3

利用教师课堂提问,课堂观察,课后观察等方法进行的形成性评价是顺应现素质教育评价发展趋势的。形成性评价已经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有效的形成性评价可以帮助教师实时掌握学生习动态,找到自己教学思路与策略是否有漏洞。无效的形成性评价则会造成课堂紊乱,评价结果片面,甚至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一、 定义

形成性评价是语文教育评价法之一,也被成为学习中评价或阶段评评价,主用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形成性评价是指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情趣、学习效果、思维能力等情况而随时进行的评价活动。形成性评价还包括对教师自身的教学成果评价。形成性评价具有实时性的特点,可以实时发生在任何一个教学阶段结束或进行的过程中,旨在引导教学活动正确而有效地进行,帮助教师实时发现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二、 作用

形成性评价可以具体到各学习单元,甚至详细到语文课时。紧贴教学目标的形成性评价可以指导教师实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与思想状况。学生也可以根据形成性评价了解自身的学习状态,从而制定下一步的学习目标。如果得到预期的学习目标,那么可以激励自己更加努力地学习语文。即使没达到学习目标,也可以鼓励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而改正缺点,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2.1积极引导作用

形成性评价围绕着教学目标,对语文教学活动有积极的定向引导作用,也可以引导学生向预期教学目标前进。具体到学习单元、学习课时的形成性评价可以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利于引导学生强化语文学习成果。形成性评价就像神奇的飞行石,指引着学生朝着天空之城所在的正确方向前进,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挥棒。

2.1实时检查作用

通过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教师的预期教学目标相比较,得出的形成性评价结果可以用于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成果与教学成果。通过形成性评价,教师可以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找出已经出现问题,揪出潜在问题,并诊断原因,做出相应的对策。形成性评价的根本内容是反馈。教师通过反馈才能制定出有效教学策略。学生也可以通过形成性评价,发现自身的薄弱环节,清楚自身的不足之处,作用有的放矢地学习。形成性评价丰富了传统评价方式,更有助于学生与教师实时发现自身的不足。

2.3激励和发展功能

形成性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语文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语文不是单纯的课文背诵课程,而是一门宣扬民族文化、世界文学文化的课程。适时的形成性评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督促学生好好学习语文课程。为学生制造适当的紧张、竞争、焦虑学习氛围,也可促进学生的发展。形成性评价可以给学生鼓励,也可以给学生激励,利于培养学生的心理素养。

三、 形成评价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3.1建立系统形成评价

语文教学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形成评价法也是一项系统评价方式,不能仅依据教师的一时兴起。教师需要建立系统的形成评价法。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设定相应的形成评价方法。确保形成评价的反馈是真实有效的。系统的评价方式利于评价活动的有序有效进行,利于形成全面性、综合性的评价结果。利于教师考察学生全面语文素质。

3.2多元化形成性评价主体

以往的评价方法是教师针对学生而设立的,为使形成性评价方法更为全面,教师可以设立多个评价主体。比如生生之间的形成性评价。学生之间的相处时间远多于与老师的相处时间,之间更为了解。采用生生形成性评价,可以掌握学生的第一手学习动态。生生形成性评价方法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观察、评价别人时也发现自身的闪光点与不足之处,并学习别人的长处。评价主体也可以是教师。教师可以为自己制作一份调查试卷,交给学生评分。学生评价教师会引发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同时也利于教师从学生角度发现自己的教学策略是否有不足。评价主体多元化即丰富了评价内容,又确保评价结果更具全面性,而不是带有教师独自评价的片面性。

3.3扩大形成评价使用范围

课时提问更贴合课堂实时动态。通过课堂提问,教师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可是对于课外以外学生的表现情况、学习状态,教师就很难掌握了。为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情感动态,教师还可以把形成性评价的范围扩散到家庭范围。家长是学生的启蒙老师,对学生的了解会更为深入。同时家庭也是学生的第二个学习课堂。让家长参与到形成性评价活动中,利于家长督促学生努力学习,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家长的反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根据学生的动态,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促进语文学习课堂的健康发展。

3.4丰富多样化形成性评价方式

传统的形成性评价常用的评价方式是课堂提问。为丰富评价方式,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需要设定丰富的评价方式。语文学习是一项长期工程,需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档案,记录学生每一次的评价结果,完善形成性评价。利用口试与表试,结合写作考察、阅读考察,丰富评价考察方式。做到形成性评价全面性,避免评价片面、主观。教师要全面观察学生,实时掌握学生的综合动态。

四、 结论

正确应用形成性评价方法,可以得到积极的结果,保证教师的语文教学思路的有效性。教师要多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设定适宜的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其他有效教育评价方法相互依存的。所有的教育评价方式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虽然在语文评价法改革路途中,遇到许多困难,导致新课改部分评价要求不能落实,希望有更多的教师参与到评价法改革对队伍中。

参考文献:

[1].蒋碧艳梁红京《学习评价研究: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第6篇:形成性评价范文

(一)对象。

2013年9月至2014年1月,选取南宁市卫生学校护理专业2012级学生105人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生,年龄16~19岁。

(二)方法。

具体如下:

1.形成性评价实施方法。

南宁市卫生学校全日制护理专业儿科护理课程安排在第三学期开课,共68学时。评价方式由形成性评价成绩(平时成绩占总成绩40%)和终结性评价成绩(考试成绩占总成绩60%)组成。形成性评价具体实施方法:

(1)上课考勤。

每旷课1节扣2分,迟到、早退1次扣1分。此部分成绩占形成性评价成绩的15%。

(2)课堂听课。

不认真听课,伏案睡觉或做与课堂无关的活动等1次扣1分。此部分成绩占形成性评价成绩的20%。

(3)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一是学习小组课堂讨论汇报,以自然小组为单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布置问题,各组就学习内容进行讨论,每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组长汇总本组成员观点形成小组意见和结论,选出1名代表在课堂上汇报,其他小组成员提问,根据汇报内容及讲课表现给予评价。二是随堂测试,利用少量课堂剩余时间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三是临床见习,学生就自己在临床见习中所见所闻及对个案病例护理进行书面总结。本活动占形成性评价成绩30%。

(4)完成作业。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对每个学生完成情况给予评价。此部分成绩占形成性评价成绩的15%。

(5)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在形成性评价中占有一定地位,既能培养学生对自我学习能力的正确评价,又有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提高其自信心。学生对自己课前预习、课堂表现、临床见习等进行自我评价。此部分成绩占形成性评价成绩的20%。

2.评价方法。

(1)考试。

比较2011级(102人)与2012级(105人)护理专业学生儿科护理期末考试成绩,两个年级试题均由护理教研室统一命题,题型、题量及难度相当。

(2)调查问卷。

设计问卷调查了解2012级护生对形成性评价的看法。问卷内容包括对形成性评价的满意度、学习兴趣、自学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等七个方面认可情况评价。课程授课结束后统一发放问卷105份,收回105份,有效回收率100%。

3.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检验。

二、结果

两年级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2011级、2012级护生儿科护理的期末考试成绩分别为(74.72±5.08)分、(82.23±5.56)分,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4,P<0.01)。

三、结论

(一)对教学工作有促进作用。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能力、学习策略和学习水平等方面的发展潜能进行全面综合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所作出的评价。实施形成性评价是对传统的只靠成绩评价学生好坏的评价方式进行改革,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强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管教管导,根据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进行考核评分。通过评价,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修正教学过程,反馈自己的教学成果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学生能力的发展状况。教师根据学生综合素质的表现,重视考核后分析,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然后再评价,再修正,循环互动,建立“目标、过程、评价、反馈、修正”教学互进模式,实现以课程评价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与学互动,有利于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学生通过自评与互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新模式。形成性评价通过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内容发展性和评价标准弹性设置等特点来提高师生对形成性评价的参与,共同完成教学。

(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形成性评价教师重视教学过程的评价,给学生提供了自我完善与提高的机会。通过规范管理,学生上课出勤率高。学生通过自评,不断自省和反思,促使学生变被动、强迫性学习为主动、有兴趣学习,死记硬背式学习变为轻松愉快学习,实现“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主动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增强学习自信心和责任感。同时,学生通过评价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同伴的赞赏,这也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三)增强学生学习能力。

形成性评价重视学习过程评价,学生看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点收获,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促使学生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学习进度,最终学会学习。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精神,提高学生分析、应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培养学生合作与参与意识。

目前,中职护生都是“90后”出生,多为独生子女,自控能力差,缺乏合作意识。形成性评价采用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通过教师评价、同伴互评与自我评价,学生在评价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欣赏、取长补短,培养了合作与参与意识,进一步“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其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了合作学习、人际交往与沟通的能力,也实现了评价主体多元化。同时,通过团队分工合作、讨论和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能检测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和合作技能、分析技能、知识学习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五)形成性评价有待在实践中继续完善。

南宁市卫生学校教学评价模式改革将形成性评价成绩占总成绩的40%,如何更加合理地分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比例,如何有机地结合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围绕知识点,设计不同的课堂互动、学习策略等指标体系的评价内容,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课程教学中,部分学生缺乏被关注感,因而降低了自我要求,因此学生的参与度还需要提高。学校建章立制,加强对形成性评价的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形成性评价的操作性。

四、结语

第7篇:形成性评价范文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 高职英语教学 探索 

 

一、形成性评价的内涵及优势 

 

1.形成性评价的内涵。形成性评价不仅关注学生最终学习效果的评价,更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各环节的评价;它不仅描述了学生进步的整体情况,提供学生反馈来巩固学习,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确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及学生的学习计划;其宗旨在于:有效推进和改革课程发展,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探索解决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有效解决。形成性评价的基本形式有:课堂活动记录及评价、作业评价结合激励性评价、学生全面素质评价等。 

2.形成性评价的优势。与传统的形成性评价方式相比较,形成性评价更为科学、真实而全面。其优势主要有:⑴形成性评价避免了终结性评价“一棒子打死”的弊病,给学生以改进、提高的机会,更能体现教育“培养、提高”的宗旨,摈弃了终结性评价“惩戒“的弊端。⑵形成性评价能评价传统笔试不能反映的复杂、隐性的学习结果和学习技能,能有效检测学生的学习发展状态和趋势,能揭示个体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态度和策略运用,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兴趣、态度、参与活动做出判断,从而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诊断、激励和强化的作用。⑶ 通过评价使学习目标清晰明确,使学习过程更有意义,从而使学生产生更为强烈的学习动机。⑷为教学的改进提供可靠的反馈信息、质量监控和导向。 

 

二、形成性评价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现状 

 

高职英语教学仍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就公共英语来看,高职院校多以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B级笔试)为主要指挥棒,以是否通过A、B级考试作为评价学生英语学习是否达标的主要依据。就专业英语来看,期末考试成绩仍是学生英语能力评价的主要方式,平时成绩虽占一定比重,但所占比值较小,且往往偏于笼统、缺乏具体的评测依据。以终结性评价为主体的现状给高职英语教学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过于偏重结果而忽视过程的做法不仅有失科学和全面,还助长了部分学生“投机”的陋习,例如:平时不努力、考前搞突击;甚至部分学生挖空心思找“”替考等,有损于学生人格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同时,平时成绩评定缺乏具体的依据,容易造成教师凭对学生的印象给成绩的不良习惯,使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缺乏公允性和公信力,不利于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此外,终结性评价为主不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效解决,易使教育偏离其“教育、培养”的宗旨, 使教育陷于“考核、惩戒”的漩涡中难以自拔。 

 

三、高职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方案的制定及实施 

 

1.高职英语形成性评价方案的制定与实施需符合教学受众的年龄特点。高职英语教学的受众群为二十岁左右的高职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心智转型期,有其本身的特点。首先,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不再像中小学学生那样过于依赖家长和老师,他们自主意识较强,有强烈的表现欲和实现欲。同时,这又是一个争强好胜、不甘人后的年龄。根据此特点,形成性评价方案的制定与实施需保障学生在评价方案的制定与评价过程中的参与权。学期之初,教师将制定出的评价方案交于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可以公开或匿名形式对评价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教师斟酌和采纳学生的建设性意见修改评价方案,再将之公布于众。对于有疑义的地方,教师给予解释。在90%以上同学对评价方案无异议的情况下,将该方案确定下来,作为本学期考核评价的依据。保障学生的参与权,有助于学生理解评价方案,并有助于评价方案的推行。

2.形成性评价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施需符合英语教学的学科特点。作为语言教学,英语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学语言的最根本目的在于交流,而听与说是语言最基本、最重要的技能。因此,高职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方案的制定,应特别重视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评价,以改变传统英语教育重读写、轻听说的弊端。有助于改观“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的尴尬现状。 

语音语调正确是语言教学重要的目的之一。因此,语音语调应作为形成性评价方案的观测点之一。语音语调不准者可不减分而加以纠正和引导,但语音语调圆润、流畅则一定要加分。此外,由于语言是用来与人交流的,良好的仪表仪态非常重要。所以,学生在角色扮演等活动中的仪表仪态也应作为重要的评测项目。 

3.形成性评价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施需符合高职英语教学的培养定位,并需结合教学受众的英语水平和学习状态。高职英语教学注重学生英语应用技能的培养,而不是理论研究能力的培养。由于本培养定位的特殊性,评价方案的制定应加大听说、阅读、写作评测项目的权重,使学生注意力向英语应用能力倾斜。 

4.形成性评价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施需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并兼顾公平性和公开性。教师为评价权威的终结性评价,常使部分学生有不公平和不公正的质疑。高职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的实施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不再是惟一的评价权威,全体同学根据评价方案中的标准所做出的共同评价才是评价的最终结果。这样的评价更公平公正,也更具公信力。此外,要保障评价结果的公开性,每次评价活动结束后,要及时将参评人员的原始评分和最终结果公布于众。这样有助于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差距并及时改进和提高,可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5.形成性评价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施应注重学生积极性和创新思维的激发。中国学生普遍存在被动性较强、积极性偏弱、动参与意识不够的缺点。对于英语底子薄弱的高职学生来说,这种现象更加明显。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形成性方案的制定应将主动回答问题作为重要的加分项目,不论学生回答正确与否,只要主动回答问题,就应该加分。 

多年的应试教育使许多学生习惯了作“乖孩子”,不敢质疑,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评价方式不够科学是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高职英语形成性评价方案的制定,应将大胆质疑和勇于创新作为重要的加分项,同时设立创新奖。 

6.高职英语形成性评价应注重学生协作能力的培养,并鼓励学生敢于突出自我。“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然而“小河干涸大河无法满,小河水足大河方能不干”。同样,协作能力是学生工作和生活实践中必备的素质,尊重个人贡献、敢于脱颖而出也是优秀人才不可或缺的精神。形成性评价方案制定过程中应设立“最佳合作奖”和“优秀个人奖”。对于协作良好的合作小组,给全体成员加分,协作结果不理想,全组同学减分,让学生感受到个人与集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密切关系。优秀个人奖用于各项综合分较高的同学,培养突出性人才,同时起到榜样的作用。 

总之,科学的形成性评价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使学习不再是一件被动、枯燥、痛苦的事情,实现了“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理想境界。一旦学习变成积极主动的事情,学习的效果自然会更加令人满意。 

加分。此外,由于语言是用来与人交流的,良好的仪表仪态非常重要。所以,学生在角色扮演等活动中的仪表仪态也应作为重要的评测项目。 

3.形成性评价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施需符合高职英语教学的培养定位,并需结合教学受众的英语水平和学习状态。高职英语教学注重学生英语应用技能的培养,而不是理论研究能力的培养。由于本培养定位的特殊性,评价方案的制定应加大听说、阅读、写作评测项目的权重,使学生注意力向英语应用能力倾斜。 

4.形成性评价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施需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并兼顾公平性和公开性。教师为评价权威的终结性评价,常使部分学生有不公平和不公正的质疑。高职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的实施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不再是惟一的评价权威,全体同学根据评价方案中的标准所做出的共同评价才是评价的最终结果。这样的评价更公平公正,也更具公信力。此外,要保障评价结果的公开性,每次评价活动结束后,要及时将参评人员的原始评分和最终结果公布于众。这样有助于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差距并及时改进和提高,可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5.形成性评价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施应注重学生积极性和创新思维的激发。中国学生普遍存在被动性较强、积极性偏弱、动参与意识不够的缺点。对于英语底子薄弱的高职学生来说,这种现象更加明显。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形成性方案的制定应将主动回答问题作为重要的加分项目,不论学生回答正确与否,只要主动回答问题,就应该加分。 

多年的应试教育使许多学生习惯了作“乖孩子”,不敢质疑,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评价方式不够科学是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高职英语形成性评价方案的制定,应将大胆质疑和勇于创新作为重要的加分项,同时设立创新奖。 

6.高职英语形成性评价应注重学生协作能力的培养,并鼓励学生敢于突出自我。“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然而“小河干涸大河无法满,小河水足大河方能不干”。同样,协作能力是学生工作和生活实践中必备的素质,尊重个人贡献、敢于脱颖而出也是优秀人才不可或缺的精神。形成性评价方案制定过程中应设立“最佳合作奖”和“优秀个人奖”。对于协作良好的合作小组,给全体成员加分,协作结果不理想,全组同学减分,让学生感受到个人与集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密切关系。优秀个人奖用于各项综合分较高的同学,培养突出性人才,同时起到榜样的作用。 

第8篇:形成性评价范文

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估和评判,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因素。形成性评价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渠合和分析学生日常学习的信息,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和需求,着眼于学生潜力的发展。它不仅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评价,而且也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策略及行为能力的评价,它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不断地反思,并取得学习上的进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完善与提高的机会。

2形成性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2.1评价应着眼于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交流,达到能听、说、读、写的目的。因此在评价学生时,应围绕这几种能力展开,不应只局限于是否会做题,是否掌握某个语言知识和语言形式。

2.2评价应着眼于引导,促进学生的继续学习和发展

英语学习是一种外语学习,学生并不一定都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因此,我们在进行评价时,要使评价成为鼓励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促进学生的继续学习和发展。

2.3评价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要加深对合作学习精神在学习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而不能仅仅热衷于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在小组探讨学习过程中,每个成员都可以提出自己的困难、思考解决困难的方案,每个成员在给予别人帮助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巩固和提高。

2.4评价要科学客观

学生的学习态度、价值观和发展潜能是难以通过测试来实现的,因此,形成性评价还应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发展潜能等。

2.5评价要频繁进行

评价只有频繁进行才能及时衡量学生的学习与目标之间的差距,才能发现学生的不足,以利于下一步指导。

3形成性评价的实施

形成性评价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它试图通过改变学习过程来改变学习结果。因此,形成性评价既是一种评价手段,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形成性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小组评价、师生合作评价等。评价所覆盖的内容也是多方面的,如课堂提问,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巩固、课堂效果检测,作业纠正,记录课外阅读、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等。评价的手段也是多样的,如教师观察、活动记录,测验、问卷调查、访谈、咨询等形式。

3.1教师评语

教师评语要采用朋友式的,平等的交流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潜能和创造力,对学生具有鼓励作用。

3.2学生自评

素质教育的评价观就是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活动,使评价成为自己的事。学生自评是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评价的客观程度。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并帮助学生确立新的超越自我的学习目标。

3.3学生互评

互评最重要的意义是:“让学生学会信任、诚实、公正地对己和对人”。在互评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坦诚地交换意见,在友好的气氛中学会讨论、交流和合作。

4形成性评价的意义

第9篇:形成性评价范文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初中英语

1 课题研究的背景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则是教学评价的重点,对初中学生学习的评价实质上是对学生学习的有效结果和发展潜能所进行的整体价值判断。评价的理念、目的、内容、标准、方式和手段等无一不对教学产生重大的影响。《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就指出:要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的研究则能对科学的英语评价体系的建立进行有益的探讨,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2 形成性评价的意义

以往的评价只把学生作为被动的接受者,忽视学生在评价中所占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以往的评价只考查学生在某一阶段获得知识的多少,忽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忽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策略、参与意识、合作精神等的考查,忽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忽视评价为学生成长和发展服务的功能。而形成性评价指通过观察、活动、测验、问卷调查、座谈、咨询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进行的评价。它是一种在开放的、宽松的、友好的、非正式的环境中进行的低焦虑性、可持续性评价,它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等方面。它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2.1 学生主体性。形成性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在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将学生作为有着不同的个性特征、不同兴趣爱好、不同需要的个体,对学生的知识、智力、能力、情感因素等各方面进行考虑,并力求通过评价促使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帮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我,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完全符合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

2.2 注重过程性。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持续性评价,它始终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必须在师生共同的努力下,对教学活动进行监控、反思,使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并始终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2.3 开放发展性。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其评价方式和手段的多样性和开放性。教师采用的是宽松、开放式的描述性评价,学生则可以在比较大的范围内自主地选择学习任务、学习材料、合作对象、完成时间等,评价结果能较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形成性评价中的某一任务完成的过程就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形成能力的过程,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进步情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形成继续学习的动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3 实施形成性评价的原则

3.1 科学性原则

初中英语学习评价的内容不仅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实际交际能力,还应当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发展潜能等。评价应包括测试型评价和非测试型评价,而且测试中听力、口试、笔试的比例要安排合理,应注意考查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通过测试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2 导向性原则

形成性评价应有利于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的学习态度、价值观和发展潜能是难以通过测试来实现的,只能通过非测试型的评价――主要是形成性评价来实现。因此,在学习评价中应当把形成性评价放在一个重要性的位置上。

3.3 多样性原则

形成性评价的形式要多样化,不仅要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要有学生装的自我评价和合作评价。教师要逐步转变角色,从“考官”角色逐渐转变为与学生合作来共同完成评价的“合作者”的角色。形成性评价要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可以让学生自己决定,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3.4 可行性原则

实施形成性评价主终结性评价并重必然要打破原有的评价体系,而这一套新的评价体系的形成必定要做大量的工作,因此操作过程考虑简便易行,不过多加重自己和学生的负担。

4 研究目标

4.1 通过研究,改变原来只以英语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标准的评价形式,把形成性评价逐步引入到初中英语学习评价中,使师生都能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

4.2 通过实施形成性评价,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和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4.3 通过实施形成性评价,使教师更深入到学生群体中,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 形成性评价的实施

本课题自2001年11月开始至2003年3月结题,笔者主要分以下几个步骤实施形成性评价:

5.1 制定计划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初一阶段侧重学习兴趣、态度、习惯、方法的培养;初二阶段侧重学习能力,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初三阶段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中外文化的差异,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5.2 确定评价内容

笔者根据英语学科特点和班级实际情况,确定在英语学习评价中终结性评价占 3:2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指主体对自己的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将有助于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根据可操作性的原则,笔者结合学生的特点和英语水平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档案,并以此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学习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个人信息档案: 让学生用英语填写个人信息卡,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体会到英语的用处,逐步形成英语运用意识。学习记录: 包括作业档案、平时测验档案、课外阅读档案、课外朗读档案、课外听力档案、学习任务档案等。日常学习记录能让学生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长期或短期的学习目标,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帮助学生建立起一种自我监督的机制。

不定期任务记录:

每学期组织几次全班参与的节目表演或竞赛,如英语诗歌朗诵,小品表演、单词记忆赛、英语歌曲演唱等,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充分的准备后参加,教师对其进行评定。

5.4 加强评价过程指导,正确运用评价结果

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处在由少年期向青年期的过渡,是动荡、捉摸不定的,可塑性大,自学能力加强,但自觉性和依赖性,主动性和被动性并存,因此在形成性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的指导和总结是必不可少的。

5.5 反思与改进

在班级内进行一学期的形成性评价研究后,笔者在感觉到形成性评价为自己和学生带来改变的同时也觉得学习档案的设计过于繁琐,还未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为此,在2002年第一学期接触新的学生后,根据现在学生的特点,对原来的实施方案进行一定的改变,保留原来的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及综合评价环节,改变对学生档案的部分要求。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