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美工实训报告范文

美工实训报告精选(九篇)

美工实训报告

第1篇:美工实训报告范文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经验

遴选和考核程序规范、严格 美国高校公开招聘的学生事务管理人员主要是初级和中级层次的。招聘程序规范、严格,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公布招聘职位及要求;组成专门委员会,审查应聘人员的简历和工作背景;阅读推荐信等相关资料;面试。高校职位信息时会根据职位的初、中级之分选择不同的媒体和形式。初级学生事务管理职位可能更多地选择校内有关的媒体或者当地的报纸,而中级学生事务管理职位可能更多地选择相关职业协会的网站或者《高等教育纪事周报》的招聘广告栏。学校对初级学生事务管理职位面试入围候选人进行审查时会考虑许多因素,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一定的工作经验;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硕士学位(最好是主修“学生事务管理”方面的学位);写作能力;愿意承担“额外工作”。对高级学生事务管理职位面试入围候选人进行审查的时候,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一定的工作经验;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管理和指导专业人员、辅助人员的经验;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最好是具有“学生事务”或“高等教育”方面的博士学位);写作能力。

根据温斯顿(winston)等人的调查,有41%的高校认为自己对于学生事务人员的管理采用的是“团队协作型”方式(collaboration);而对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周期通常为一年。

重视培训,提高事务管理队伍的自身素质和能力 美国高校十分重视对学生事务管理队伍进行培训,以提高队伍人员的自身素质和能力。在美国,基本上每个州都至少有一个为培养高校学生工作方面的专门人才而开办的高等教育学生行政管理专业。在高等教育博士的培养计划中,也有关于学生事务的培养方向。哥伦比亚大学为高等教育博士开设的62门课程中,关于高校学生事务的就有12门。南加州大学高等教育博士的课程方案适用的职业领域首先是学生服务。

重视学生事务人员的专业发展 对于初级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学校通常会安排高级事务管理人员进行指导,指导他们阅读专业期刊和学生事务书籍,组织他们参加校内工作研讨等。高校还向初级事务管理人员提供资金(有44%的高校给予全额资助,有21%的高校给予部分资助),资助他们参加地区性或者全美有关职业协会的活动。有63%的高校鼓励初级学生事务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并且提供时间的方便。同样有63%的高校鼓励中级学生事务管理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并且提供时间的方便,有60%的高校给予中级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全额资助,去参加地区性或者全美有关职业协会的活动。对于高级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学校会安排他们进行校内指导和工作研讨等。美国还有许多社会组织,如全美学生人事管理者协会(NASPA)和美国大学人事协会(ACPA)等社会的职业协会与专业组织,通过举办会议、提供培训计划等方式对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给予促进。

灵活多变的运作模式 杰・巴瑞(Margaret J.Barr)在对美国多所大学进行考察后,从学校整体工作和报告关系的视角出发,将学生事务管理的组织运作模式分为四种类型:

直接报告模式:高校的学生事务工作直接向校长报告。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减少了中转时间,可以使校长全面了解学生事务管理的操作情况,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弊端在于校长事务繁多,可能没有足够的精力处理广泛而复杂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同时也会使校长陷入大量日常的琐碎事务中。间接报告模式:学生事务负责人间接地通过其他行政人员向校长汇报工作。北卡罗莱纳州大学采用了间接报告的模式。分管学生事务的副校长不仅承担着向校长汇报学生事务的有关工作,还被定期邀请参加教学主任和教务长会议以保持交流的渠道畅通。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解放了校长,并且便于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缺点在于这种模式要求事务管理负责人跟副校长保持融洽的关系。他是基于信任和办学指导思想之上的模式。双重报告模式:分管学生事务的副校长作为校长会议的常务委员,而日常工作由另一名执行副校长负责。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减轻分管事务管理的副校长的工作量,但是这种模式对校长会议的委员之间的信任要求比较高,而且需要在交流和监督方面有明确的指导方针,如果缺失了信任,那么将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分散型的组织结构模式:让出一部分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交于学校其他的组织管理机构负责。如学生活动由学生自己组织或由专门的委员会进行管理;教学机构负责学生生活、就业指导、学术指导、对学生专业活动的支持等。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节省资源,并且能够为每个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缺点在于机构可能重复设置,容易出现难以协调的困难。

上述四种模式在高校中的运用不是单一的、固定的,而是综合运用的。

多样化的培训方式 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的培训有夏季集中培训和日常分散培训两种。夏季培训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新上岗专职人员培训;第二个阶段是对新老专职人员共同进行培训;第三个阶段是专职管理员和学生管理员一起培训。新上岗的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在第一年还要每周接受一次培训。新上岗的学生管理员则要学习与本身工作有关的心理学课。

柔性的组织结构 柔性的组织结构最大的特征便是组织管理的层次减少,管理的幅度扩大,形成一种扁平式的组织结构,并且具有有机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它能够加强学校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和配合,使各部门能够及时沟通情况、共同决策,有利于事务管理者之间相互启发。能充分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从而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启示

多样化的选聘方式 首先需要将招聘信息在尽可能多的媒体上,尽可能地扩大招聘的范围。面试过程中需注意应聘者的反应能力、自身表达能力等多样性的积极的态度。对面试的各影响因素分配不同的、合理的权重。然后根据应聘人员的综合表现,由学生事务管理部门集体决定是否录用。

加强多样化培训 加强培训,并使培训的方式多样化,提升学生事务管理队伍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创造力程度=知识量×能力素质。只有通过知识的不断更新,强化事务管理队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达到对学生事务管理队伍柔性管理的目标。

第2篇:美工实训报告范文

贯彻执行年初市、县劳动就业有关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结合本县实际,制订具体培训措施,把培训任务作为纳入单位目标责任制考核,把培训促进就业放在我局就业工作的突出位置。与财政、农业、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单位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充分发挥他们在协助开展培训工作的重要作用。

二、进一步加强宣传,形成培训促进就业良好氛围

一是树立典型,调动广大劳动者参加培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二是在电视台全天不间断播放培训、招生、就业飞字广告,深入街道、社区散发培训就业信息宣传单,广泛宣传学一技之长,实现素质就业,有利增加收入。三是积极深入有关单位宣传培训提高技能素质。四是通过核发职业培训代金券,与学员面对面宣传职业技能培训重要意义。五是通过劳动保障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如就业局、各劳动保障站、培训学校印发用工信息资料30000余份,拉横幅50余条,在闹市区设台宣传,将实施培训政策宣传到千家万户。

三、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科学制订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

坚持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培训促进就业的方针,紧密结合企业用工需要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综合运用职业培训补贴、职业介绍补贴政策,科学制订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动员并组织社会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有效的培训和就业服务,提高其就业技能,促进其向非农业稳定转移。一是我们对培训机构往年硬件建设、师资水平、培训质量和就业效果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评,迅速分配2008年度培训计划指标,启动培训工作,并且签订《湖北省技能培训定点机构培训项目合同书》,对培训实行项目管理,确保今年培训质量和目标任务完成。二是开展以农村新生劳动力为对象的劳动预备制培训。组织农村初高中毕业未升学人员、农村退役士兵和其他农村新生劳动力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半年。三是开展以农村富余劳动力为对象的劳动务输出培训。对有劳动能力和外出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开展以城市生活常识、职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重点帮助农村“零转移”农户和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实现就业,培训时间不少于三个月。四是开展以农民工为对象的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对有关企业和有意愿提升自身职业技能的农民工,对其进行技能提升或转岗技能培训。

四、进一步大胆创新,整合资源扩大培训专业

一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大投入力度,改扩建县重点扶持培训机构就业训练中心培训基地,改善实训设施和培训条件。去年,改变过去培训有名无实的状态,将原就业局办公楼改建成就业训练中心培训基地,开设计算机培训专业。今年又将原劳动保障局办公楼重新装修,成立就业训练中心二校区,添置设备,增设车床、钳工、电工电焊和服务类培训专业。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扩大招生力度,提高培训质量和就业效果。面向社会吸纳培训专业人才,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岗位责任制和按培训绩效获取报酬的制度。成立招生专班,建立招生信息员队伍,充分调动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和教职工的积极性,大力宣传组织生源。三是创新培训手段和就业方式。采取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结合,定点办班和灵活办班相结合,白、晚班教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确保学员学有所长。与人力资源市场紧密结合,积极开展定向培训、订单培训和校企联合培训,保证稳定、优质的就业渠道,提高了培训就业率。四是整合社会培训资源,扩大培训专业,完善体系建设,充分满足劳动者的培训要求。我们根据对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调查,针对其培训意愿,最大程度地发挥职业培训政策,兼并了新梦伊人美容美发学校、泰安保安培训公司,增设美容美发、保安培训专业,由我局组织学员开展培训,新梦伊人和泰安保安负责安排就业。

五、进一步强化管理,严格规范培训机构办学行为

一是严格规范培训开班核实报告和结业验收报告制度。要求承担技能培训的定点培训机构,在培训班开班一周前将本期培训的专业、培训起止时间、培训人数、收费标准、学员减免学费等情况报送我局,及时对以上情况进行逐一核实后,出具培训开班核实报告;在每项培训班结束之后一周内将结业人数、培训合格率、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及比例、实现就业人数及就业率等情况报送我局,对报告情况进行验收后,出具培训结业验收报告。二是加强培训补贴专项资金使用和监督。严格按照《湖北省就业再就业资金管理办法》进行审核符合补贴条件的人数,建立健全各培训机构财务管理制度,组织对财会人员进行财务专业培训,强化内部财务管理,确保培训补贴资金落实到每一个参加培训的人员。对弄虚作假、骗取培训补贴资金的培训机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除收回兑付项目补助资金外,给予通报批评并取消定点培训机构资格等处罚;对超额完成培训任务的,次年追加培训计划指标。三是支持鼓励各培训机构制订《联合培训息及规范办学公约》,明确处罚措施,进一步规范办学秩序,促进我县职业培训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公平竞争、相互监督、互利共赢。我们在严格定点培训机构管理的同时,我们专门成立培训机构评估委员会,制定评估评分细则,每年定期通过对定点培训机构的社会信誉、管理水平、办学条件、教学质量、社会服务、综合实力、开拓创新等指标进行评估,并向社会公布评定等级。对不达标的,限期整改,对未整改或到期验收不合格的,责令其退出定点培训机构的。

六、进一步加强就业服务,着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第3篇:美工实训报告范文

关键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教师职业峰会;教师教育

2011年至2013年期间,汇集了各国教育部长、工会领袖和相关学校领导的国际教师职业峰会(International Summit on the Teacher Profession,ISTP)成功举办了三届,每一届峰会都紧紧围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理事会(Directorate for Education)所提供的背景报告展开讨论。前两届峰会均在美国纽约举行,并得到了美国教育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教育工作者联盟、美国教师联合会等机构的大力支持。2013年3月,由荷兰教育文化和科学部(Ministry of Education, Culture and Science)、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国际教育工作者联盟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国际教师职业峰会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举行。

笔者试图通过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三年来为国际教师职业峰会提供的背景报告的解读,分析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教师教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关注重点,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关于教师教育改革的三点启示。

一、内容及特点分析

自2011年在美国纽约召开首届国际教师职业峰会以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对各国教师政策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连续三年为国际教师职业峰会提供背景报告,并以此作为大会的主题,其目的是为各国教师政策的制定者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不难发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供的三份背景报告的共同目标都是培养高质量的教师,但其关注的内容各有侧重(见表1)。

2011年是国际教师职业峰会召开的首个年头,其背景报告《打造高质量的教师职业》为该届峰会乃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关于教师政策的未来指向奠定了基调。报告开篇指出,要使教师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不仅要提高教师待遇,关键还在于推动教师职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描述和说明各国相关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建议。报告还指出,学校应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重视人力资源配置,鼓励教师评价与报酬挂钩。在教师教育方面,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总结了教师职前教育需要注意的三条原则。第一,教育系统得益于教师对其所教学科和日常工作的清晰而明确的认识,而完善的教育系统可以有效地指导职前培训、教师资格认证、教师继续教育和教师职业晋升,并检测其有效性。第二,各国已将教师职前教育转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这不仅能使未来的教师在学术上作好准备,也能让他们在真实的学校情景中作好职业上的准备,并寻求二者间的平衡。在这种模式下,未来的教师能更早进入课堂,他们在学校中实习的时间增多,而且能够得到的帮助和支持也越来越多。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国家为师范生安排了在指定学校为期一年的实习期,在此期间,实习生需要将他们的教学创新付诸实践,并开展研究。第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研究中发现,教师职前教育形式更加灵活,很多国家的教师职前教育都突破了传统模式。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建议各国政策制定者,寻求教师职前教育、入职培训和专业成长之间的联系,为教师创设终身学习的框架。报告还介绍了中国上海在发展教师教育方面鼓励教师参与行动研究和让成熟型教师指导新入职教师的有效举措。

201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了题为《为21世纪培养教师和学校领导者》的报告,并以此作为当年3月在美国纽约举行的第二届国际教师职业峰会的背景报告。该份报告一如既往地关注教师专业发展,明确了21世纪教师所需要的技能,强调了教师培训应以市场为导向。报告再次强调了教师职前教育的重要性,并建议在教师职前教育的基础上新增新教师指导计划(induction program),以减少新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让教学指导教师(mentor teacher)帮助新入职教师,尽量避免让新教师集中流入教学难度大的地区。如此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避免新入职教师因达不到期望值而提前离开教学岗位。报告还指出,高质量的教师职前培训只是教育领域人力资源管理的一方面,对于在职的教师也应加大投资,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与2011年的背景报告相比,2012年的报告增加了培养高效能的学校领导这一内容模块,明确了在学校拥有更多自治权的新时期,学校领导应超越行政管理层面,为教师评价、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教学环境的改善提供更多、更具体的支持。

2013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背景报告《21世纪的教师——以评估促教学》确定了该届峰会的主题:教师评价在教师质量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尽管教师评价在前两份背景报告中都有所涉及,但2013年的背景报告更加关注教师职业认证和利用教师评价促进教师职业发展。在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的教师评价实施现状开展了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为教师评价的实施者、方法、内容和对评价结果的使用提出了相关建议。报告还将韩国的“教师评价促进专业发展”(Teacher Appraisal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项目作为促进在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成功典型加以介绍[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强调,每一次教师评价都应为教师提供量身定做的反馈,使教师能在特定的领域参与继续学习。不仅要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为其提供专业发展的机会,还要在教师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学校的整体发展目标中体现教师在职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对比三份背景报告可以看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于教师教育的关注有如下特点。首先,始终强调时代对高质量教师的需求。教师的知识与技能、教师的职业特征、教师专业化发展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关注重点。三份报告都涉及了使教师成为具有吸引力的职业,按照市场需求培养短缺教师,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保障,建立合理的教师评价制度以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等内容。其次,作为一个强调教育的经济功能的国际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善于运用教师工资、教师专业发展经费、教师是否在评估后获得物质奖励等直观的经济统计数据来对教师政策进行解析。

与此同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教师教育的关注点也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一方面,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关注的主题越来越具体。从2011年对教师政策的全局性关注,到2012年关注学校领导的培养和突出强调按市场供求培养未来教师,再到2013年以教师评价为焦点展开讨论。可以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关注内容越来越明确,在对各国政策描述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的政策建议也越来越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虽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是一个强调教育经济功能的国际组织,但其对教师政策的研究重点也逐渐从教师的工资收入、工作条件、教师结构等内容逐渐转向教学职业特征、教师知识与技能、教师专业发展等[5]。与以往报告中大量引用关于教师报酬、人力资源配置等客观指标相比,2013年的报告中出现了对成员国教师个体所持态度的大范围调查。这反映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研究各国教师政策时,对教师个人作为发展主体的关注度有所增加。

二、对完善教师职业生涯的启示

国际教师职业峰会已走过了三个年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通过提供会议背景报告,展现了教师教育改革较为成功的国家的案例,为其他国家改进教师教育、完善教师职业生涯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确保高质量的职前教育,完善教师资格认证体系

近年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教师职前教育的关注始终如一,越来越多的学者正在达成共识,高质量的教师职前教育是教师教育乃至整个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职前教育与入职培训相辅相成,熟练教师指导新入职教师的成功案例也越来越多。在教师职前教育中,教学实习及实践课程所占的比重逐步增大,这是使新教师作好教学准备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越来越多的国家建立了多级教师资格认证体系并设立了相关机构,如负责发放全国性教师资格证书的全美教学专业标准委员会(National Board for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NBPTS),有些国家还开展了全国性的教师职业认证项目。教师资格认证的内容越来越关注申请者的综合能力,尤其是教学能力。

(二)满足在职教师专业发展诉求

高质量教师的培养不仅在于职前教育,新入职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除了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淀之外,也离不开针对在职教师的职业培训。尽管各国教师在在职进修或培训方面的机会不均,且经费来源也各不相同,但在一些如信息技术、辅导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等共同领域,各国教师对在职学习的诉求却很一致。在参与调查的教师中,有50%的人希望能够拥有更多的专业发展机会[6]。关注教师专业发展诉求,为教师量身定制在职培训方案,是教师教育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三)合理利用教师评价结果,为教师提供在职培训机会

教师评价贯穿于教师发展的各个阶段,而各国对评价结果的使用效果都有待加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09年的报告指出,在参与调查的国家中,有22%~44%的教师在接受评价后在相应的领域中有所改变或有很大改变。近年来,很多国家的教师评价开始关注评价的形成性目的,强调通过教育评价来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根据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在职教师培训,以此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在韩国的“教师评价促进专业发展”项目中,当地教育部门根据教师评价综合报告为评价中表现突出的教师提供学习研究年限(study and research year),这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利用教师评价结果对在职教师开展再教育,是合理利用教师评价结果的表现,也是教师发展的高速通道。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给教师划分等级,而是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合理利用教师评价结果为教师提供在职培训的机会,是教师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参考文献:

[1][6]OECD. Building a High-Quality Teaching Profession[M].OECD publishing,2011:21.

[2]OECD. Preparing Teachers and Developing School Leaders for the 21st Century[M].OECD publishing,2012.

第4篇:美工实训报告范文

关键词 高职教育;改革创新;理念;实践趋势

中图分类号 G71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10-0089-05

近年来,在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的推动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获得了迅速发展。经过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规模发展后,加强体系建设和延伸、提高办学质量、促进改革创新逐渐成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政策选择。2011年,教育部颁布《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进一步促进高等职业学校办出特色,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从国际视野看,近年来,为应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及人口老龄化趋势,满足个体和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多元化需求,同时解决职业教育自身存在的吸引力低、学生融通性差等问题,从政策开发、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等各个角度加强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成为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以OECD、欧盟、澳大利亚、德国等为代表的众多国际组织及发达国家都对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主要方向和路径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对于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创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国际高职教育改革创新的理念

2007年,OECD教育研究与创新中心启动了“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创新”的研究项目,该研究对澳大利亚、丹麦、德国、瑞士等多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实践进行了案例研究。特别对以下问题进行了调查:创新的概念是什么,不同国家对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创新有什么不同的理解?为什么要促进职业教育体系的创新?OECD国家职业教育体系创新的主要模式是什么?怎样设计和制定创新性的职业教育政策?2009年,这一项目出版最终研究报告《实现变化: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创新》。报告提出,职业教育与培训需要形成一个正式、连贯、有稳固支撑基础的创新系统,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目标是提高自身的运行效率及相关利益群体的满意度。从中长期发展的角度来说,实现职业教育创新对于一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幸福都是非常关键的,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基本路径是:在政策开发和实践层面都形成明确的支持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政策;形成同时支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创新的政策框架,包括促进新知识产生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发展统一的知识基础,如关于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的数据等实证性资料;形成规范性制度,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有效政策和实践中的新知识进行分析和传播,以对现行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提出挑战,形成新的发展方向;在职业教育与培训创新的相关利益群体间形成持续的基于事实的对话机制;增加投资,加强对职业教育与培训创新的监督和评估[1]。

自2002年形成职业教育区域合作与一体化发展的“哥本哈根进程”以来,加强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创新就成为欧盟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在此推动下,欧盟设立了“实现职业教育与培训现代化”的研究项目,从实现现代化的角度开展了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研究,自2007年以来,这一研究项目接连了12个研究子报告,并于2009年形成综合研究报告《实现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现代化》。报告指出,职业教育与培训在支持经济发展、促进积极的老龄化、保证充足的技能供给、保持企业创新能力和生产力发展、消除社会排斥及增进社会和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改革创新的目标是:更加积极地应对劳动力市场需求,具有足够的灵活性;能够解决技能失衡和短缺问题,成为青年人和成年人获得职业资格和实现知识更新的有吸引力的教育选择;个人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获得的职业能力和资格应该得到充分认可,同时对于个人、企业和国家是透明的[2]。

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中国上海召开了第三届国际职业教育大会。会上题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转型:培养工作与生活技能》的工作报告。报告将加强创新和研究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未来职业教育长期发展的重要目标。报告强调,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不仅要做到顺应需求,还应做到创新;不仅要响应不断变化的外部期待,还要在协助引领变革和适应新环境方面发挥更加自主的领导作用,包括为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提供所需的技能,以及确定如何扶助曾经被边缘化的群体或弱势群体,并为其开办培训[3]。报告在传统经济和社会视角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转型视角,强调从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加强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体系和政策的分析,对目前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方法能否满足未来劳动力市场和后代人的需求提出疑问,同时探寻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如何更好地支持创新,支持发展绿色和可持续的经济与社会。

作为国际职业教育学者的重要交流平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中心(UNESCO-UNEVOC)的网络论坛上,加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也成为相关专家探讨的焦点问题,有学者提出了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基本框架:制定有效的政策,设计定制化的职业教育体系;把职业教育纳入到与就业和人力资源开发相关的社会经济政策中;在企业和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间建立伙伴关系;发展质量和需求导向的职业教育体系;通过模块化的离职或在职培训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确保职业教育体系是灵活、适应性强,而不是僵化、标准化的;确保学习者的学习环境与其后续的工作是相似的;教师能得到持续的专业发展;把职业教育作为终身学习框架的一部分;加强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间的联系与合作;在经费和人力资源方面持续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加强社区和行业对职业教育的参与。

二、国际高职教育改革创新的实践趋势

在国际理念的引领下,以美国、德国、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积极在职业教育机构办学、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探索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

(一)美国

社区学院是美国开展高职教育的主要机构。近年来,美国社区学院改革实践成效显著。2007年,OECD对美国社区学院改革创新的案例研究发现,社区学院在课程开发和教学实践的改革创新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表现在:以“工作是学习的手段、工作是学习的内容、工作是学习的目的”为理念,在课程开发者、教师和学生与工作场所间都建立密切联系;课程实施中注重让学生参与企业的研究和发展计划或项目;所有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实践培训,能够确保他们的理论学习有应用的工作场所,并且是任务导向的;重视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这是美国社区学院坚持的一个共同原则,因为创业技能是实现创新的一个关键因素[4]。

2012年,美国社区学院协会题为《重新实现美国梦——社区学院及国家未来》的政策报告。报告提出,为确保社区学院在实现美国梦中发挥重要作用,需要重新设定社区学院的作用及其工作方式。报告提出了三个基本原则:重新设计、改造和安排,其具体含义是:重新设计学生的教育经验,重新设定社区学院这一教育机构的作用,重新为社区学院这一教育体系建立伙伴关系和激励机制,促进学生和教育机构的成功。基于此,报告提出了社区学院在教学实践方面改革创新的方向。见图1[5]。

现状 改革方向

图1 美国社区学院改革创新的方向

(二)德国

德国一直以其高效的双元制的职业教育体系闻名世界。但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人口及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其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面临着企业培训位置减少、提高教育层次、促进社会融合、适应新兴经济领域发展等诸多新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从2006年开始,德国推出了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两个创新性行动。

第一个是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创新循环行动(Innovation Circle on VET),这一行动的主要目标是改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结构和衔接,使职业教育政策更加适应新的人口、经济、科技和国际发展趋势。2007年,研究小组《职业教育与培训现代化和结构改进十条建议》,建议包括:增强职业培训的成熟度;加强弱势群体的培训;完善学生在学校、企业及各层次和类型教育间的转换路径;增强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灵活性;拓宽培训基础,实现对培训的有效利用;确保学习者获得就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加强“第二次机会”教育,促进青年和成年人获得相关资格;增强开放性,提高学习者的流动性和认可度;提高双元制培训的国际化水平;加强行业、科学和政府部门间的合作[6]。

第二个是继续教育与培训的创新循环行动(Innovation Circle on 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Training),这一行动主要是推动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教学实践的改革创新,其主要目标是:进一步发展、实验和评估自我管理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的教学理念;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实践导向的方法,建立现代学习文化和组织,在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中促进自我组织学习和合作学习;加强教师能力培训,培养组织文化[7]。

(三)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革新意识,注重依据经济社会需求的变化进行改革更新。近年来,为应对全球经济竞争及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变化,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和各州开始对职业教育与培训进行系统变革,并把目光投向实践层面具体教学的改革创新。2007年,澳大利亚国家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确立了“追求职业教育与培训实践创新”的研究项目,2009年题为《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教学创新——国际视角》的研究报告,报告从工作本位学习、信息通信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教师员工专业发展、合作网络建设、学生学习任务、学生个性化学习、与其他教育机构的合作等方面提出了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实践创新的趋势。与此同时,报告还对国际职业教育的创新性实践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国际职业教育实践创新的趋势,并把其与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实践创新进行对比,见表1[8]。

三、比较与借鉴

近年来,在以《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为代表的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提高质量、加强特色和示范性建设,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已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以此为指引,我国高职教育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集团化办学、示范院校建设方面也进行了多种改革创新的实践。比较来看,虽然我国与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背景、传统和历程存在差异,但在实现高职教育改革创新的基本目标、价值导向、趋势和理念上还是存在很多共同之处的。

首先,国家政策引导是推动高职教育改革创新的关键力量。美国、澳大利亚和德国的高职教育改革创新主要是由政府政策启动的,我国“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改革发展理念及示范性院校建设和集团化办学实践也是在教育部及相关部门政策的推动下得到迅速推广的。由此可见,只有政府充分重视高职教育的改革发展,并为其提供充分的政策和经费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支持,高职教育的改革创新才能实现。

其次,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实现工作本位学习是世界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共同关注的核心领域。国际高职教育改革创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包括美国的以“工作是学习的手段、工作是学习的内容、工作是学习的目的”为出发点的社区学院课程改革,以及澳大利亚需求导向和德国实践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其核心都是以加强工学结合、实现工作本位学习为目标的。从我国高职改革实践来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已经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方针,而以示范性院校建设为代表的高职院校改革创新实践也多是以工学结合或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在课程、学生实习或教学等方面进行改革,突出强调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第三,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效率及适应性是世界高职教育改革创新的根本目标。我国近年来以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为主要途径的高职改革创新的最终目标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实现高等职业院校的内涵式发展,其中,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适应性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这一目标的核心体现。而德国、澳大利亚的高职教育改革也是质量本位的,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是OECD和欧盟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第四,加强教育机构与企业及教师员工间的合作与网络化是高职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趋势。加强区域内及区域间高职教育机构间及与相关企业的合作,通过战略联盟或集团化的形式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而从表1国际职业教育实践趋势来看,加强职业教育教师员工及机构间的联系、合作及网络化也是国际职业教育实践的重要趋势。

第五,高职教育改革创新的主要战略和关注点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背景、办学者及管理者的教育观念有着密切关系,而且紧密依存于当地高职教育发展实际。如欧盟所提出的以“实现现代化”为主要目标的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研究,主要是针对欧盟所面临的人口老龄化、技能人才供求提出来的。德国的两个职业教育创新行动也是针对其本身面临的企业培训位置减少等问题启动的。

在这些共同改革趋势的基础上,国际高职教育改革创新的基本理念、所强调的主要策略、措施及途径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对于我国未来高职教育改革创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宏观角度看,国际社会更注重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如UNESCO提出的通过职业教育发展引领整个社会实现转型、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欧盟、澳大利亚和德国提出的通过加强职业教育对处于不利地位人口的培训,充分发挥高职教育在促进社会融合与包容中的作用,以及各国普遍强调的加强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及其他教育类型的合作等举措,都值得我国借鉴。

参考文献

[1][4]Center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nnovation.Working out Change: Systematic Innovation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R].2009.

[2]Cedefop. Modernis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ourth Report o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Research in Europe: Synthesis Report[R]. Luxembourg: Publications Office of the European Union, 2009.

[3]Transforming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Building Skills for Work and Life——Main Working Document[R]. Thir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hanghai,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13-16 May, 2012.

[5]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mmunity Colleges. Reclaiming the American Dream: Community Colleges and the Nation’s Future——A Report From the 21st-Century Commission on the Future of Community Colleges[R]. 2012.

[6]Federal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Ten Guidelines for the Modernization and Structural Improve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Innovation Circle o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R]. Bonn, Berlin 2007.

[7]OECD/CERI Study of Systematic Innovation in VET. Systematic Innovation in the German VET System Country Case Study Report[EB/OL].OECD 2008. [2010-04-06]. http:///edu/ceri.

[8]Richard Curta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novation and Globalization[R]. National Center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2009.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Views and Practical Trends

LI Meng-meng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ejiang University of Industry, Hangzhou Zhejiang 310012, China)

第5篇:美工实训报告范文

“信息中心”:7项主要内容

甘尼特的这场改革早在2006年初就开始酝酿,经过市场调研及策划,7月开始在4家子报试点。11月2日,89家子报全面开始实施。根据其改革时间表,各子报须在12月完成转型方案并上报甘尼特总部,2007年5月前须全面完成由传统的编辑部向“信息中心”的转型。

什么是“信息中心”?甘尼特首席执行官Craig•Dubow的解释是:“信息中心”是以受众需求及参与为核心,全天候、全媒体、全平台采集并新闻和信息的模式。在“信息中心”工作模式下,我们将采集受众需要的极其本地化的新闻和信息,然后在受众喜欢的时间、地点、终端。在操作中,“信息中心”具体化为7项改革:数据(Data)、公共服务(Public Service)、社区对话(Community Convers-ation)、本地(Local)、个性化内容(Custom Content)、多媒体(Multimedia) 、数字(Digital)。

数据:各子报将建立数据部,专门负责收集、管理各类与本地受众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如本地各种文艺活动、体育赛事、餐馆信息等。

公共服务:代表公众对就政府决策、社会黑暗面进行调查报道。与传统报道方式不同的是,公共服务报道的不仅仅以文字和图片形式出现,而将数据库、公众参与等元素引入报道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一概念下,甘尼特首次突破了美国报业100多年来的专业化办报传统,让非专业人士参与到新闻采编过程中。一个成功案例发生在佛罗里达州《Fort Myers新闻报》。这家子报就当地政府向居民新建住宅收取非常高的废水处理系统接入费问题进行调查,从读者中邀请了退休的工程师、会计、政府公务员等专业人士,请他们帮助分析相关文件及数据。报道后,该市废水系统接入费降低了30%。

社区对话:这一改革实质上是对传统报纸评论业务的拓展。在“信息中心”模式下,报纸的评论将不仅限于专职评论员和专栏作家的评论,编辑和记者的博客,读者在线参与对新闻事件的评论,甚至由读者自己建立的网上论坛都将列为评论范畴,以此增强与读者的互动,让报纸成为社区的“舆论中心”。

本地:更加全面、细致、深入地报道极其“本地化”的新闻,各子报将在网站上建立本地社区子网站,报道各社区发生的新闻事件。如《Fort Myers 新闻报》在其网站上建立了Fort Myers市9个社区子网站,报道题材从餐馆开张、当天的交通路况、火灾到重要案件等无所不包。

个性化内容:该部门将专注于通过各种平台向细分受众提供个性化内容,如生活消费、潮流趋势、娱乐、育儿、宠物等话题。

多媒体:顾名思义,就是成立专门部门以音频、视频、流媒体图表及其它视觉表现技术编辑,并向各种平台提供新闻与信息。

数字:简之言之,这项改革是将多媒体内容在第一时间在最合适的数字媒体平台或纸质报纸上,甘尼特将在每家子报建立所谓“数字神经中心”负责这项工作。

配套举措:以人力资源转型为核心

将在传统机制中运行了几十年的报纸改造为数字时代的“信息中心”,这一战略的执行最终需要诉诸于最根本行动基础,即组织基层员工的态度和行为,有着丰富管理经验的甘尼特自然深知这一道理,因此,甘尼特重点从员工观念、技能培训等人力资源转型措施入手保证战略的顺利实施。

员工观念转变是改革首先要面对的课题,而沟通则是促进观念转变的有效途径。甘尼特将沟通贯穿整个改革过程,电子邮件、博客、音频会议、网上讨论区等都成为管理层与员工沟通的渠道。

改革全面推行前,Craig•Dubow向万余名员工发电子邮件,与员工就 “信息中心”概念、内容、实施方式、改革意义进行沟通,Craig指出“成功关键是取得你的支持”。2006年11月中旬,甘尼特在全集团范围专门就“信息中心”召开电话会议,对改革情况进行进一步解释说明。同时,公司内部网站也专门开设频道,政策解释、疑问解答、互动讨论、媒体报道、实践体会等各种相关信息。负责指导子报转型的报业分局副总裁詹妮弗•卡罗尔也在该频道建立博客,与员工沟通,并邀请员工参与互动讨论。

甘尼特管理层一方面向员工阐述改革并非意在裁员,一方面启动大规模音视频培训工作。11月,甘尼特在全美16个城市组织旗下62家报纸的320名采编人员进行第一期音视频培训。效果立竿见影,截至12月底,子报网站上视频新闻数量由原来6000多条上升至55万多条。以《火奴鲁鲁广告人报》为例,28名采编人员培训后一个月,共完成40多条视频报道,其网站问量上升27000人次。

“信息中心”的改革必然要求传统报纸记者编辑向全天候、全媒体、全平台工作模式转型。对于记者业务转型,甘尼特富有创意地提出“MOJO”概念。即Mobile Journalist(移动记者)的简称, MOJO没有办公室,但配有笔记本电脑、录音笔、数字相机及录像机等一应俱全的现代化采访设备;MOJO每天深入所负责的区域,以多媒体形式进行现场采访,以第一时间完成报道并在车里完成发稿。以试点之一的《Fort Myers News-Press》为例, 14名全职及兼职的MOJO分工负责报道各个社区,报道题材从新餐馆开张、当天的交通路况到火灾、重要案件等无所不包,每天的发稿量最多可达12条。MOJO对于社区全面而深入的报道使得该报网站的人气不断上升,据尼尔森的统计数据,《Fort Myers 新闻报》网站在2006年8至10月期间的独立访问量达到3997123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66%。

与记者一样,编辑同样要实现与“信息中心”模式对接。在参加培训基础上,传统报纸编辑要改变工作节奏,向24小时不间断编辑发稿模式转型,还要针对网络、手机等平台的特点,制作新闻标题。为此,甘尼特同样会有相应的培训帮助采编人员学习掌握相应技能。

三问甘尼特变革

美国第一大报团如此大规模的一场变革自然引起业界关注。

甘尼特改革究竟能否代表行业的数字化方向?在其改革刚刚开始,许多措施仍未完全到位的况下,对这一问题的结论可能为时尚早,解读这场改革,至少可以更好地认识报业的数字化。

1. 为什么要实施这次改革?

没有压力就有没有动力。甘尼特变革的动力源自读者市场、广告市场、资本市场的强大压力。自2003年以来,新媒体在内容模式和商业模式上不断创新。博客网站、以MYSPACE为代表社区交友网站、以YOUTUBE为代表的UGC网站(User-Generated Content用户制作的内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同时,搜索广告、网上视频广告、分类广告网站等新媒体赢利模式越来越成熟,许多报纸主广告主近年来纷纷削减报纸投放,增加新媒体的广告投入。更加直接威胁是,2006年网络巨头YAHOO开始涉足地方广告市场,该公司与美国7家报业集团的200家地方日报达成广告联盟,很有可能在未来威胁到甘尼特最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地方广告。

在新媒体咄咄逼人的攻势下,传统报纸读者和广告加速了向新媒体转移步伐。具体到甘尼特集团,2003年至2005年期间,集团子报的合并发行量由6133万份下滑至5870万份,降幅达4.3%;广告收入虽然由2003年的增长到2006年的537亿美元,但由于广告销售成本的增长,利润不但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

资本市场上,华尔街对传统报纸前景失去信心,报业股近年全线走低,甘尼特股票价格两年内下降25%。去年7月,美国第三大报业集团奈特里德公司被股东被迫低价出售,第二大报业集团论坛报公司也面临可能被分拆出售的命运。资本市场无疑向甘尼特发出的这样信号:如果仍拿不出得力的改革举措,很难说甘尼特不会重蹈奈特里德的覆辙。

2. 改革的核心是什么?

“信息中心”框架下的七项改革看似纷繁复杂,但其核心却只有一个,那就是资源配置的数字化转型。从经济学角度而言,甘尼特改革的实质其实是打破报纸传统资源配置方式,确立以网站等新媒体为主、纸介报纸为辅的数字化资源配置方式。自2002年以来,甘尼特先后投资Careerbuilder、Topix等8个数字化项目,试图以此作为数字化腾飞的平台,但由于没有传统报纸内部资源的有力配合,其数字化项目规模和发展前景都受到制约。而“信息中心”变革却彻底颠覆了报纸内部的资源配置模式:报纸记者转变为24小时发稿的MOJO、采访设备由笔和纸转变为多媒体设备、生产内容由单纯的新闻转变为博客、数据库、网上社区等配套措施都是将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等转向以数字化媒体为核心。这一改革打破了报业数字道路上的最大阻力―即来自内部的资源制约,为传统报纸的全面数字化转型铺平了道路。

3. 决定改革前景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第6篇:美工实训报告范文

无论大企业还是小公司,曾经都可能有过提升员工安全意识的计划。尽管项目结果未必完美无缺,但其中大部分仍会有收效。从本质上讲,保证项目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企业必须真正理解自身的目标规划。

在这一课题的研究过程中,CSO网站曾对众多从业专家以及企业高管进行了调查。

一般而言,企业高管会将信息安全与业务视为两项独立的事务,而且尽管这种观点现在发生了一定转变,但大多数管理者仍然很难将安全防护纳入整体业务流程。

虽然对于那些已经将安全与业务联系起来的高管们来说,许可更新、支持与服务协议、防火墙以及其他相关安全设备已经成为其必须深入了解的安全组件。但即便如此,对于管理者而言,安全意识培训似乎更像是一种整体安全培训的扩展与延伸,这类似于需要单独拨款的项目往往得不到管理者的认可。

不可否认的是,伴随一些重大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一些企业管理层开始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很多企业在安全预算方面也确实增加了不少,但大部分企业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安全意识培训是否必要?

安全意识培训的实际价值在专家眼中同样存在争议。一部分人认为很有必要,不过也有不少专家觉得这纯粹是在浪费时间和资源。

CSO网站专栏作家Dave Aitel这样论述他的安全意识培训无用观点:“与其投入时间、金钱与人力资源尝试向员工传达安全意识,企业还不如将注意力高度集中在业务环境保护以及网络隔离上。这才是更科学的企业管理哲学。员工应该可以点击任何链接或者打开任何附件,而这些都不应该给企业带来安全风险。”

“由于员工有可能这样做,因此我们不妨以此为核心作好规划。这是CSO、CISO或者IT安全经理的本职工作,即确保威胁在接触到员工之前就受到扼止。如果这些手段未能奏效,那么网络隔离机制也必须有能力控制感染的进一步扩散。”Aitel说。

不过另一位专栏作家Ira Winkler则从反面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我们要关注的是,安全意识培训所需要的成本是否低于由此可能带来的实际损失。举例来说,每一次成功的钓鱼攻击都会造成相应的经济损失,如果大家能够通过培训将钓鱼攻击成功的机率降低50%、那就相当于降低了50%的潜在损失。”

“有观点指出,科学有效的安全意识培训能够将攻击活动的成功率降低90%甚至95%。很明显,这足以证明安全投入的物有所值,特别是在大多数安全意识培训方案甚至并不需要花费多少资金的前提之下。”Winkler表示。

安全意识培训存在的意义并不是为了取代传统的网络安全设备或者管理策略。同样,它也不是为了替代紧急事件的响应与处理机制。事实上,安全意识培训根本也起不到这样的作用。安全意识培训的惟一作用在于提高业务流程的恢复成功率,并在问题发生时显著缩短响应时间。

虽然通过培训能够使员工轻松识别并上报钓鱼攻击或者邮件恶意附件,但这并不代表此类攻击会被彻底消灭。其更多作用是帮助安全团队的技术人员更快发现问题,而这最终很可能成为决定事故到底是一场虚惊还是一场灾难的关键性因素。

从零开始分步实施

提升安全意识,首先要构建起科学的安全意识培训机制。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把安全意识培训与安全培训区分开来。对于普通员工来说,安全意识与安全事件的处理能力是完全不同的两类内容。

安全培训的目的在于提供一套目标明确的执行规则,而这也是大多数审计工作人员在进行合规性检查时的考量重点。安全意识培训则意在纠正员工的行为方式。如果能够以正确的行为方式行事,企业员工将成为现有安全体系的延伸与扩展。相比之下,安全训练可以每年进行一次,但安全意识培训则是一个漫长且持续性的过程。

安全意识提升实例

Amanda Berlin在美国中西部一家中等规模的医疗企业负责安全相关的工作。在过去几个月,她在几乎没有任何资源的前提下构建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意识培训方案。

由于她所供职的企业无法提供安全意识发展与培训所需要的资源,但安全意识培训又是必要的,所以Berlin只能选择自己解决。虽然整个过程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她的努力现在已经开始收到成效,员工对于安全相关事务的关注让企业避免了不少损失,而这部分工作也没有给财务支出带来大的压力。

“由此我们意识到,安全事务当中最薄弱的一环就是员工本身,”Berlin在接受CSO网站采访时指出。“虽然对于企业而言,我们可以部署IDS/IPS,甚至大规模实施电子邮件过滤机制,但员工的疏忽仍然会给恶意人士留下可乘之机。”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员工培训从长远角度看能保证攻击活动始终被屏蔽在业务网络之外,但这并不是万能的。

过去在尚未推动安全意识培训工作时,Berlin所在企业需要应对众多不同类型的攻击,主要包括随机来电及传真(例如虚假域名发来的催款账单),因此在企业正式进行渗透测试之前,一直没有认真考虑对员工进行大规模安全意识培训。

“我们进行了一次实验性测试,其中包含某些钓鱼机制,并由域管理员向被测试人员发送访问链接。不到15分钟,就开始有员工点击这些陷阱链接,这直接导致安全证书失效并让‘恶意人士’入侵到内部环境中来。”Berlin表示。

这是一次令人吃惊的测试。除了接受过安全培训、了解HIPAA以及其他相关监管要求的员工,她所在企业中没有一个员工意识到这是一次针对钓鱼或者类似攻击活动的安全意识培训演练。

从此次活动可以看出,如果人为因素能够得到强化、或者至少是做好更为充分的准备,再配合网络层面的其他防御手段,那么攻击行为将更难获得成功。

利用有限资源构建科学的培训方案

对于Berlin而言,从零开始构建安全意识培训方案经历了一系列步骤,而第一步在于同她的老板以及企业的培训部门进行磋商。

该项目的基本思路在于开发出能够让所有员工受益的培训内容。其前提之一是,必须保证这些内容通俗易懂,这样相关信息才能为员工所理解接受,技术层面的话题也不至于让员工感到一头雾水。

“我们最终选择了能够被所有终端用户轻松理解的内容,例如说明不要点击哪些类型的电子邮件。我们不会在这方面做出太多深入的解释,只是告诉大家应该怎么做,不能怎么做。”Berlin解释道。

在通过各种正式与非正式员工会议将这些建议传达下去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对效果进行检验,看他们是否能够学以致用。

在项目开始运作的第一个月,她们开始尝试以特定方式推行该培训方案。Berlin选择的是原本就已经公开的企业电子邮件地址,并在其中选定了一部分员工作为潜在的攻击受害群体,希望用这种方法了解培训项目的进展情况。

接下来,她利用社交媒体工具包编写了一封明显可疑的电子邮件,并在其中留下一个能够收集安全证书信息的网页链接。

“这只是一封由短短两三行内容组成的HTML邮件。我希望让员工们能明显感觉到它来自不合法的地址。至于目的,我打算借此了解大家的个人过滤机制效果到底如何,”Berlin在回忆起第一封发给同事们的测试邮件时解释称。

第一批电子邮件由某个特意为该测试所创建的Gmail账户发出,内容中包含未经验证的信息,并利用一个基本的HTML链接指向作为陷阱的某个本地IP。在发出数百封邮件之后,Berlin说她已经收到了指向目标中大约六成的安全证书信息。

这样的测试结果证明企业在安全领域确实存在重大缺陷,但同时也反映出培训项目需要加以调整,从而更好地对测试结果加以追踪。整个测试周期持续了几个月,Berlin才最终做好了正式实施该方案的准备。

通过奖励激发员工热情

虽然初步测试已经证明了安全意识培训的必要性,但接下来的问题在于,哪些员工应该被作为培训计划的首批对象。事实上,目前很多服务供应商都可以提供来自外部的安全意识培训方案,然而雇佣外部人员的高昂成本可能令企业管理层望而却步、同时也会给现有财务预算带来额外压力。

Berlin的做法是借助内部力量开展与培训相关的事务。此外,管理层也划拨了一笔由此节省的费用(共1000美元)来建立员工奖励机制。

“也就是说,每当有人报告发现了钓鱼邮件,无论来自我们的测试流程还是真正的外部攻击,他们都可以将其转发到后台或者通过电话上报,这样我们就能实际查看到这类邮件。如果其确实属于不合法邮件,我们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将其屏蔽;如果确认是误判,我们则通知员工可以安心收取并查看该邮件。”

这样的机制鼓励员工将真正的非法钓鱼邮件以及来自当前安全意识培训的考查邮件上报给相关部门。

而激励方案本身也非常简单,以员工的个人兴趣为核心。公司每月会准备几张面值为20美元的礼品卡,季度礼品卡的面值则提升为50美元,可用于在Bass Pro商店或者红龙虾餐厅的消费。当然,年度大奖则是面值达400美元的Amazon礼品卡,这足以为获奖者本人或者亲朋好友选上几份不错的礼物了。

财务激励对于项目进展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为,Berlin表示企业中针对非法钓鱼攻击的上报数量“如火箭般持续攀升”。更令人欣慰的是,员工们彻底摆脱了报告潜在问题或者承认被攻击所带来的紧张与不安情绪。

尽管回报相当显著,但对于Berlin所在的企业而言,追踪并衡量项目进展才是真正需要关注的重点。在推行了很短的一段时间后,她的项目就已经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培训流程本身组织的攻击活动在成功率方面不断下降,这样的成绩与当初第一次进行测试时的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根据他们的统计报告显示,1月,培训项目共向员工发出985封邮件,其中有53%的受测试目标点击了钓鱼链接。在点击链接的员工当中,有36%输入了安全凭证信息,但只有11%的员工报告称他们遭遇攻击。

2月,培训项目共向员工发出893封邮件,其中有47%的受测试目标点击了钓鱼链接。在点击链接的员工当中,有11%输入了安全凭证信息,另有11%员工报告称他们遭遇攻击。

而在3月,这一项目陷入了停滞阶段,在发出1095封邮件后,只有3%的被测试目标点击了钓鱼链接。而在点击链接的员工当中,没有一个人输入过安全凭证信息。且3月份每一位点击了该链接的员工都报告称自己遭遇攻击。

“我认为3月份员工点击率变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员工已经了解到培训设置的钓鱼测试主题,”Berlin在谈到统计结果时指出。“我们在3月遇到了畸形儿基金会的活动高峰,员工们收到大量关于捐赠或者相关销售主题的邮件。我们认为不少员工可能在收到此类邮件时直接选择删除或者视而不见。”

4月则出现了另一种有趣的现象。没有一个员工在链接中输入安全凭证信息,因此培训项目开始将关注重点放在了钓鱼链接点击方面。任何点击了钓鱼链接的员工都会直接收到一条“你被攻击了!”的消息。

在这轮测试中,共发出1111封邮件,其中2%的受测试者进行了点击,有25%的点击者报告称他们收到了这条提示消息。

尽管Berlin的安全意识培训已经明显地改变了员工的操作习惯,并大大提升了所在企业的整体安全观念,但这并不足以让安全团队高枕无忧。整套方案还有很多可供提升的空间,而且项目本身也处于不断的调整当中。

举例来说,他们计划进一步提升测试追踪效果,并让整套流程更加易于管理。就目前而言,追踪机制仍然依靠人力操控,因此下一步的目标是将其全面推向自动化。除此之外,Berlin还打算将移动设备的测试引入到该项目当中,因为当前企业中已经有不少员工在利用平板电脑处理日常工作。

安全意识只是安全保卫战的一部分

安全意识培训还仅仅是信息安全保卫战中的一小部分。当钓鱼邮件被发送至用户手中时,就意味着一部分安全链接已经失效(被反垃圾邮件系统拦截),接下来对抗攻击的任务就落在了整个体系中最为薄弱的人身上。

如果用户接受过培训或者拥有上报随机异常状况的习惯,那这种被动型钓鱼攻击很有可能宣告失败。然而人都不是完美的,而且指向性明确的钓鱼攻击总能找到可以利用的突破口。

鉴于此,管理层应该鼓励员工积极报告任何可疑的尝试乃至安全问题,即使被认定为误报也不可对其加以惩罚。摆脱了这种顾虑,员工们将帮助企业大大缩短处理此类意外状况的时间,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能够避免灾难的发生。

虽然企业要为安全意识培训调配一定的资源,但相对于数据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可以说是九牛一毛。所以还犹豫什么呢?构建起适合自己的安全意识培训方案已迫在眉睫。

第7篇:美工实训报告范文

慧妮发展历程

1989年,岳慧创办第一家美容院――美容院,开始了自已的美容事业;

1992年,广州慧妮美容品贸易商行正式成立,此为慧妮(国际)美容机构的前身;

1992年,慧妮第一品牌“艾丽素”诞生,现已发展成为中国专业美容的第一大品牌;

1993年,广州东山区慧妮美容师培训学校创办,发展到今天的广东慧妮美容美发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培育输送了数千名美容行业精英;

1994年,第一份内刑《慧妮之友》创办,为美容行业同行之首例;

1995年,艾丽素化妆品厂建成投产,慧妮开始拥有自已的化妆品制造工厂。

1996年,慧妮香港公司成立,慧妮(国际)美容机构正式注册命名;

1998年,慧妮第二品牌“爱卉妮丝”诞生,发展至今已成为专业市场知名大众品牌;

1998年,慧妮泰国美容品公司成立,慧妮产品成功进军东南亚市场;

1999年,慧妮澳洲公司成立,建立了慧妮吸取澳洲天然化妆品原料的良好通路;

1999年,慧妮第三品牌“珍妮西丝”诞生,并成功升级为澳洲原产的品牌“碧蔻丝”;

2000年,广州吉美化妆品厂建成投产,成为慧妮对外承接加工生产的化妆厂;

2002年,慧妮美国公司(合作)成立,慧妮产品成功进入美加市场;

2003年,慧妮自置土地投资建设拥有GMP国际标准化的花都工业园破土动工;

2005年,花都工业园正式投入运营,成为慧妮生产、研发、培训教肓基地,为慧妮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2006年在澳洲投资建立化妆品研发生产基地及种植农场,专门从事香芬花草植物的研究和生产,从中获取和直接吸收国外最新、最先进的美容技术。

慧妮(国际)美容机构总部设于澳洲,其子公司分布全世界各地,分别为中国公

司,香港公司、泰国公司、澳洲公司、美国公司,其中中国公司属下有生产工厂、

营销公司、美容美容学校;生产工厂又分为自有品牌生产厂,对外生产加工厂;

营销公司又分为专业市场营销公司,专卖连锁营销公司、国际市场营销公司。

企业理念--创造和谐美丽的事业

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国际美容集团,给予人们自信、美丽、幸福的生活一直是慧妮人追求的目标。多年来,为解决人们的皮肤问题,让女性充满自信与活力,我们作出了大量的努力,在产品上,针对各个区域环境研发出最适合个人肤质的产品;在理念上,我们一直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强调饮食健康和皮肤保养的重要性,崇尚健康而美丽的生活;在服务上,我们不仅仅给予的是皮肤的护理,更重要的是心灵的舒缓和调节,通过各种有益的形式使女性更自信和独立,拥有和谐幸福的生活。

品质第一、研发创新。

对于产品品质的不懈追求,对于新鲜事物的敏锐嗅觉,使我们得以将优质的产品推陈出新,并把最好的产品带给我们广大的消费者。

用心倾听、完美服务。

我们以学习与理解的态度去聆听、欣赏和预测消费者、顾客、合作伙伴的需求,通过了解和研究这些需求,积极的作出判断,改善我们的工作以满足需求,提供完美的服务。

生产基地

慧妮(国际)美容机构研发、生产基地――广州花都工业园,占地80亩,分研发办公区、教学培训区、职工生活区、GMP标准生产区四大部分;培训区引用国际先进的多功能培训课室、三星级住宿标准、文化活动中心、网球场,篮球场以及山水公园构成,处处以人为本的企业精神充其间。研发生产区按GMP标准建设,是国内目前唯一取得GMP国际认证的专业线生产厂。所有的设备和厂房均严格标准化,实现采购、生产、检验、分装、包装运输全程管理,充分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文化生活

慧妮文化生活注重文化的品味,以展示和表现企业的文化内涵,慧妮企业注

重独具特色的美容文化的构建,其中季刊《慧妮集锦》展示着流行生活主张,美容时尚话题,美容与健康知识探索;《Avenis之友》月刊更是锦上添花,尽览美容行业前沿时沿,引领生活,通过展示慧妮独具特色产品建立美丽生活平台,充分满足爱美人仕的需求。

Avenis品牌文化及发展远景

“爱卉妮丝”历时八年潜心研究,经历过洗礼、沉淀,今天终于惊艳绽放。至今为止已发展为30个专业护肤系列,1000多个单品,产品结构以自然美白、活化去皱、延缓衰老、控油去斑、抗敏舒缓、补水滋养、美体塑形等方面有显著的保养和治疗效果。其中,神奇童颜拉皮魔法套,初次使用仅30分钟,就可见神奇的去皱效果,产品一经上市就在中国大陆掀起了抢购热潮,成为爱美女性抗衰老,留驻青春的必备护肤品。2004年年底,“爱卉妮丝”水果纳米系列的推出更是引爆了水果护肤新潮流。

Avenis品牌文化

内涵彰显底蕴:灵感源自大自然,专为亚洲人肤质精心调配,从内而外深层美化您的每一寸肌肤。

个性彰显气质:帮助亚洲女性更周全地呵护自己,更完美的表达自己,彰显优雅、时尚、自信的个性;大众、优雅、时尚、自然;精华凝萃,科技领先;细节决定成功,专业引领未来。

爱卉妮丝品牌

理念带动诚信:创新发展、诚信服务。Avenis,专属您个人的美容顾问!

文化透出专业:爱卉妮丝是慧妮公司董事长岳慧女士结合自身十多年来的美容护肤经验,采集世界各地天然植物营养之精华,结合亚洲女性肤质特点,精心调配,创造出富有实效美肌的专业护肤品。

前途光明

Avenis自1998年在中国广州成立以来,成功地推出美容护肤等共千余种世界一流产品,产品一经推出,即一鸣惊人,我们公司以优异的品质,高比重、全方位的市场宣传策略和卓有成效的品牌形象,成为中国化妆品市场畅销的专业化妆产品。经过10年的美容经验和品牌运作经验,Avenis整合在专业线美容市场的优势,真正实现“最知女人心”的梦想,奠定中国专业美容市场王牌地位,打造国内美容业第一品牌。

爱卉妮丝品牌三大优势与您共赢:诚信、专业;提供精准的市场拓展策略;产品质量稳定、包装时尚精美。

爱卉妮丝品牌的市场推广

爱卉妮丝品牌将以广告促销、物料、人力给予市场全面配合,实现上市轰动效应:上市初期迅速制造消费需求;08年5月全面上市至09年1月止实现市场铺货率;通过TV媒体和促销政策的相呼应,整合销售终端。

行销的目标:2008年3月至2009年1月实现市场铺货率70%;新产品知名度在上市3个月后,迅速达到60%以上;上市3个月后,铺货率达到50%。

TVCF电视广告(重金聘请国内著名演员拍摄15秒、30秒两个版本的电视广告及10分钟专题片)和报纸/杂志广告。

上市1个月,待产品已基本从通路达到终端,铺货率达60%,即开始采用立

体放射型方式在各大区投入杂志和电视广告,迅速提升知名度,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

上市后,全国平均铺货率达80%以上,开始在中央杂志媒体和央视媒体投放电视广告,强塑品牌形象,进一步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TVCF投放策略以杂志为主,中央为辅,投放比例为7:3。杂志选取影响力大的女性时尚杂志,投放比例报纸:杂志=8:2。报纸广告以当地媒体为主,硬广:软文=6:4。

户外广告与室内广告。为配合区域杂志广告的投放效果,对消费者制造更直接的购买欲望,将于一类重点区域和经销商所在区域的主要商业区设立大型路牌广告,并在主要公交车体上车体广告等流动性广告。二类区域将适量户外广告,并以室内灯箱广告加以辅助。

大型消费者促销活动。于上市初期,为刺激消费者购买欲和宣传新品特点,特与女性用品国际知名品牌联合,举办全国性促销活动,进行买赠促销活动。于夏季时期,为促进销量的提升,将根据季节性与区域消费特性,举办区域性的大型买赠促销活动。

新品上市新闻会及大型公关宣传活动。将于公司总部所在地广州举办新品上市新闻会,邀请相关媒体记者前来进行电视、报纸报道。选定10-15个重点城市及中心城市巡回开展大型公关宣传活动,以提高该区域的产品美誉度,带动区域销售。

终端广宣陈列。配合广告、公关、促销活动的规划,将以强冲击力的大量广宣品进行支持。广宣品设计如下:产品折页、品牌海报、空白海报(促销讯息告知)、形象屏风、悬垂巨幔(公关活动及小型促销用品),产品陈列架、货架陈列插卡(大型量贩店、超市)等。

人员培训及人力促销。前线促销人员至关重要,在新产品上市前将进行全方

位的培训。培训时间计划在2008年9月份―2008年10月份。消费者促销及大型公关活动的组织、筹备需要大量的人力费用。

第8篇:美工实训报告范文

2004-9-25星期六(Saturday)晴9月26日,2004年烟台市委党校第五期选调生结束了为期两周的初任公务员培训,踏上了工作岗位的归途。两个星期虽然短暂,但这是学习的两周,交流的两周,是愉快充实的两周,多彩丰富的两周。两周里,同学们从陌生到相识相知,由工作伙伴到亲密朋友,互相帮助,共同促进,树立起好学上进的学风,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朴实无华的生活作风,为今后更加顺利的开展工作迈出了坚实而有力的第一步。为更好的总结本期培训班学习、文体、交流等活动成果,特编本简报。第五期选调生培训班

两委竞选大会竞选召开在培训班报到翌日,给每位选调生以自我展示,自我表现和结识相交的机会。同学们积极踊跃,走上前台,有的慷慨陈词,有的娓娓诉说,有的赋诗吟词,有的纵情高歌,既向大家介绍了自己,自己美丽的家乡、生活的母校、工作的热土,迅速拉近了同学间的距离;又积极表达了为同学们服务,为班级工作服务,促进彼此进一步相知交流的热切愿望。演说妙语连珠,诗情画意;大会高潮迭起,精彩纷呈。

经过激烈的角逐计票,产生了本次选调生两委成员共12人。其中,党支部书记陈恒超博士,班长张树森,副书记贠汝东。随后进行的就职演说中,新就任的各班委成员表示,要通过自己勤奋的工作,为同学们创造一个舒适、便利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同学们搭建一个交流沟通、互通友谊的平台,为顺利完成本次培训任务做出努力。优秀基层工作者、优秀选调生事迹报告会

为了让同学们更真切的认识基层工作特点,了解选调生成长道路,9月24日,市委组织部请来了莱阳姜疃镇党委书记和“全国十佳满意公务员”冷彩玲乡长,栖霞市市长助理田长清同志和莱阳市团委书记孙富春同志,分别作为优秀基层工作者代表和优秀选调生代表,为大家做了精彩的事迹报告和经验总结。

姜书记从基层的普遍特点出发,结合姜疃镇濯村的具体情况,阐述如何做好一名乡镇干部;冷乡长以自己的经历、感人事迹,告诉我们怎样克服困难,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和业绩。田助理以老选调生的身份,给我们提出了“虚心学习,热情工作”八个字的要求,指出大学生具备的最可贵的品质正是工作的热情,只有积极认真的工作,饱含感情的工作,找事做,找小事做,才能逐渐融入基层,找到自己的角色。孙书记结合基层锻炼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告诫大家,选择选调,选择的就是一条艰苦与奉献的道路,我们只有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奉献意识,以苦为乐、高昂的工作热情,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才能在基层这个大课堂中学有所得。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优秀基层工作者、人民满意公务员、默默无闻仍坚持奋斗在一线的老选调生们,他们的报告中饱含着对这一片土地的挚爱,对这一方人民的深情,他们以自己的切身经历,为我们做出了宝贵的经验总结,对我们当前和今后工作都是巨大的帮助,指导着我们少走弯路,鼓舞着我们多做贡献,让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中脚步更稳,进步更快。

会后,同学们纷纷表示为他们无私的奉献精神感动,为他们执著的勇气魄力感染,回到工作岗位后,一定要以他们为榜样,克己为公,全心为民,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到最好,以无愧于肩负的时代重任,无愧党和人民的殷殷嘱托。组织观看任长霞同志事迹报告

9月23日晚,为了促进新一批基层干部开展对任长霞同志的学习,烟台市委党校组织2004级选调生初任公务员培训班统一观看了任长霞同志事迹报告会的录相。

观看会场上鸦雀无声,同学们仔细倾听着人民的好女儿、好局长任长霞催人振奋的先进事迹,短短两个小时的报告会,同学们多次被任长霞的感人事迹打动,并用雷鸣的掌声和惋惜的泪水告慰一位好局长的英灵。看罢她的英雄事迹,听完她昔日战友的诉说,同学们内心深受震撼,会场充满了对前辈的敬仰和催人奋进的动力。

任长霞的事迹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只有执政为民,服务群众,才能履行好人民公仆的神圣职责;只有清正廉洁,惩恶扬善,才能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崇高威信。

对于我们基层工作者来说,学习任长霞同志,就要学习她情系群众、竭诚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学习她忠于职守、无私无畏、刚直不阿的英雄精神。每一位基层的党员干部,都要像任长霞同志一样,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永远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听取报告会后,同学们一致表示,将会以任长霞为凯模,以长霞精神为动力,紧紧结合基层工作,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做真正的人民公仆,为人民的利益不懈奋斗。“路,从这里开始”大型联欢晚会

2004年9月19日晚,烟台市委党校图书馆四楼活动中心内激情洋溢,欢声笑语,掌声阵阵,高潮迭起,由第五期初任公务员培训班举办了“路,从这里开始”大型联欢晚会在这里热烈地进行着。

随着《阿拉伯之夜》音乐的响起,张艳华、刘永辉、孙瑞玲等同学用时而柔美,时而动感的舞姿拉开了晚会的序幕。接着,姜萌更以声惊四座的美妙声音唱响了《珊瑚颂》,将晚会首次推向了高潮。秦校长、王科长、杜老师的一曲《我从草原来》更是博得了全场的赞美与喝彩。邹吉庆等表演的舞台剧《浪花一朵朵》,其美妙的创意和浓浓的意境也感染了所有的人,获得了阵阵掌声。另外,主持人组织的踩气球,AB剧,抢凳子等游戏也将全场的气氛都调动了起来,王科长也加入了我们的队伍,与大家尽情游戏,激情与欢笑在这里一起挥洒。

第9篇:美工实训报告范文

“维基解密”说,这两份文件日期介于2011年至2012年之间。这两份文件标注的时间分别为2011年和2012年,且写有“机密”和“仅供CIA内部参阅”字样。这也意味着文件不得与盟国的情报机构分享。

文件详细列出一系列策略,告诉间谍们在机场等地点过境时应该怎样躲过“特别关照”。其中部分策略是众所周知的,例如不要在飞机起飞前使用现金购买单程机票。另外一些则没有这么常见,比如使用外交护照出行时要格外注意仪容仪表。

根据其中一份文件,有一次,一名中情局特工在凌晨经过一个欧洲机场时,遭到安全人员盘问。虽然安全人员没有给出原因,但文件认为,这名持外交护照的特工衣着不整,与外交官身份明显不符,很可能正是这点引起了安全人员注意。

安全人员对这名中情局特工的包进行爆炸物检测,结果为阳性。

尽管遭到详细盘问,但这名训练有素的特工一口咬定自己的外交官身份,坚称行李袋上出现爆炸物残留是因为他在美国曾参加反恐培训。由于整个身份掩护故事编造得有理有据、无懈可击,他最终被允许继续其行程。

中情局在文件中写道,外表没有破绽、事先做好排练,以及编好可靠的说辞是顺利通过海关的关键。“维基解密”认为,CIA报告中列举的事例“引出了一连串问题”:如果利用反恐培训来解释爆炸物残留问题只是一个掩护故事,那么一位随身携带的行李中存在爆炸物残留的CIA官员过境(欧盟)机场的真实意图究竟是什么?他为什么会被允许继续其行程?

在另一份名为“申根概览”的文件中,对于欧盟国家计划对持有美国护照的人进行生物护照识别,中情局深感担忧。中情局认为,这将意味着中情局特工难以再持假护照通过海关。

“维基解密”网站创始人阿桑奇说,曝光的中情局文件表明,中情局意图在欧洲展开间谍活动。阿桑奇说:“布什政府时期,中情局在包括意大利、瑞典在内的欧洲国家实施了绑架行动。”“这些手册表明,在奥巴马政府期间,中情局依然试图潜入欧盟,在欧盟成员国进行秘密行动,”阿桑奇说。

美国中央情报局招募间谍的第一步,就是对初步确定名单的人员进行“姓名查核”。姓名查核的目的,就是要看这些人有什么不适合做间谍的背景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