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全球竞争力报告范文

全球竞争力报告精选(九篇)

全球竞争力报告

第1篇:全球竞争力报告范文

具有权威地位的报告

在目前全世界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测评中,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一直保有其权威地位。自1979年起,世界经济论坛就开始对每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进行评判,是目前国际上从事竞争力排名最著名的机构之一,通过对每一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综合因素的考评,推出一年一度的《全球竞争力报告》。该报告是世界范围内关于国家竞争力最全面的评判报告。

《2013-2014年全球竞争力报告》的推出,正值世界经济从二战后最严峻的一场经济危机中缓慢复苏之际。这次的经济危机不仅深刻地转变了经济增长方式,而且显著提高了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当发达经济体还在探索如何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之时,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已然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强大力量。自然,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之间联系的本质也发生了变革,而且新兴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在此背景之下,《报告》认为过去的一年在重建全球信心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所以“复兴”较上一年更为可靠。许多曾经预测的风险并没有成为现实,例如:美国没有从“财政悬崖”坠落;欧元区没有解体;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忧目前也消退了。尽管全球经济有更多的积极表现,但是仍然有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例如欧元区将近两千万的失业人口,日本高昂的预算赤字等。

三十年以来,世界经济论坛的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致力于研究及设定支撑国家竞争力的因素。从一开始,论坛的目标即是为参与者提供深刻的见解和抛砖引玉,希望在参与者之间引起关于最优战略和政策问题的讨论,以帮助国家克服困难,提高竞争力。在近来颇具挑战性的经济条件下,《报告》旨在作为一个称职的批评者,以提醒各国注意完善的经济结构基础对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性。

揭秘全球竞争力指数

全球竞争力指数由世界经济论坛在2004年推出,竞争力是指决定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准的政策、制度和其他条件的集合。全球竞争力指数由基础条件、效率推进、创新与成熟性三大因素决定;三大因素又被具体化为12项指标来衡量一国综合竞争力状况。竞争力指数的总分就是这些指标综合计分的结果。

基础条件包括:制度、基础设施、宏观经济环境、医疗卫生和基础教育,四项指标各占25%;效率推进则包括:高等教育与培训、商品市场效率、劳动力市场效率、金融市场发展水准、技术就绪度、市场规模,六项各占17%(即1/6);创新和成熟性包括:商业成熟度以及创新,两项各占50%。

一个健全的、公正的制度环境的重要性对进一步巩固脆弱的经济复兴越来越明晰。因为它不仅影响到了企业的投资决策、生产的组织,而且在社会财富的分配、决策风险的承担方面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而市场规模影响着生产力,因为一个大的市场规模,更有益于企业去发展规模经济。

世界经济论坛的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对“创新”十分推崇,他表示:“一个经济体想要在未来实现繁荣,创新就尤为关键。……我预计,‘发达’和‘欠发达’国家之间的界线将逐步消除,取而代之的是,我们将更多使用‘创新丰富’和‘创新贫乏’这样的标准来区分这些国家。”

一个具有高商业成熟度的国家,无疑是拥有完善的商业网络和产业配套设施,如此一来,国家在货物和劳务的生产方面具有更高的效率。当基础资源消耗殆尽时,这两个因素对于一个处于高级发展阶段的国家来说显得至关重要。

另外,为了更好地对各国家及地区社会及环境竞争力进行评估,2011年10月开始,世界经济论坛宣布调整竞争力评价方式,引入可持续发展因素,将“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指数”作为竞争力排名的重要衡量标准。

主要国家排名情况

今年的竞争力排名的前十名中,六个欧洲国家、一个美洲国家、三个亚洲国家和地区。状元是蝉联五届的瑞士,新加坡和芬兰分别为榜眼和探花。美国相较去年上升两位,居第五名,中国香港和日本位列第七名和第九名。

探究瑞士、新加坡、芬兰等小国居于全球竞争力前列的原因,世界经济论坛竞争力负责人玛格丽塔·哈努兹给出了这样的回答,“看看排名前十位特别是前三位的国家,就会发现创新和公共机构是竞争力的关键。这些国家和地区拥有出色的创新能力和强有力的公共机构。”

以芬兰为例,其创新竞争力世界第一,所含各项指标排名为:创新能力第二、科研机构质量第十、企业研发投入第三、高校-企业联合研发投入第二、政府采购先进技术第21、科学家与工程师效用第一、每百万人口的公共专利数第一。

新加坡制度框架排名第三,基础设施排名第二,充分发挥了其“船小好调头”的优势,能够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能更早地摆脱危机阴霾。

哈努兹认为,美国在过去四年的竞争力排名一直在下降,今年的上升得益于其完善的金融市场,政府效率的提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美国排名的上升对于世界经济来说,真可谓是一个好消息。

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国家”作为新兴经济体,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中国排名29位,与去年持平,领先于南非(53)、巴西(56)、印度(60)、俄罗斯(64)。印度的排名连续四年下滑,《2013-2014年全球竞争力报告》的合著人之一、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和基准网络研究中心副总监、经济学家蒂埃里·盖格指出:“如果说五年前,每个人都对印度的潜力表示乐观的话,那么今天人们不知道这种潜力能否变为现实。……对这个仍有四分之一人口处于极端贫困的国家,企业投资者的耐心、信心和希望正在褪色。”

解读中国的竞争力

说到中国在全球竞争力中的排名,笔者认为,中国的竞争力在过去五年内均处于30名之前本身就是一项成就。毕竟中国如此庞大,使得每一项提高竞争力的努力都变得更加困难。然而,当我们仔细分析上述竞争力指数时就会发现只有在最重要的几个指标上均有所作为才能够名列前茅,这对于大国和小国而言,实现难度的差异太大了,因此很多小的经济体将重点放在发展其核心竞争力上反而更容易提升和保持自身的排名。

在诸多评估指标中,非常值得肯定的是中国在市场规模以及宏观经济环境中的表现,分别位列第二名以及第十名。金融市场发展水准、商品市场效率、高等教育与培训、技术就绪度的排名较为靠后,分别为54、61、70、85名。余下指标的排名则在30-50名之间。

第2篇:全球竞争力报告范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表报告说,今年世界经济将下降0.5%至1.O%,为60年来首次负增长。发达国家经济将遭遇“深度衰退”今年将下降3.0%至3.5%。美国降2.6%,欧元区降3.2%,日本降5.8%,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仍将增长1.5%至2.5%,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经济都将放缓。

(摘自3月21日《工人日报》肖潇,林汉志编)

全球城市人口将超过农村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部2008年底了一份《2007年全球都市化展望报告》。报告预测,到2008年年底,城市人口将超过总人口的一半。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居住在城市的人口超过居住在农村的人口。

经济和社会发展部的资料显示,目前全球的城市人口一半在亚洲,16%在欧洲,但增长速度最快的是非洲。预计到2050年,全球城市人口将有54%生活在亚洲,非洲所占比例将上升到19%。届时,全球城市人口还将再翻一番,由目前的33亿骤增到64亿人,而且绝大部分的增长集中在发展中国家,亚洲增长18亿、非洲增长9亿、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增长2亿。今后的发展趋势是,农村人口不仅在比例上会下降,绝对数量也将减少。2050年全球农村人口将只有28亿,今年为34亿。

报告称,现在全世界共有l 9个超级大都市人口超过1000万。其中亚洲11个、拉美4个、北美2个,欧洲和非洲各1个。但目前一半以上的城市人口仍然居住在人口总数不超过50万的中小城市,今后的发展趋势仍不会改变这一分布格局。

(摘自4月13日《农民日报》记者何洪泽)

中国内地千万富翁约30万人

招 文

招商银行和全球知名咨询公司贝恩公司联合了《200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

报告称,中国私人财富市场潜力巨大,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依然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势头。估计至今年底,中国个人持有可投资资产达1000万元以上的高净值人群将达到32万人,同比增长6%;其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将超过9万亿元,同比增长7%。

千万富翁资产总额8.8万亿

报告显示,中国高净值人群规模正在逐年扩大。2008年,中国内地个人持有可投资资产超过1000万人民币的高净值人群约30万人,个人持有可投资资产达1亿元以上的超高净值人群也接近1万人。从地域上来看,广东、上海、北京、江苏、浙江5个省市的千万富翁人数超过2万人。在这5省市中,广东位列第一,至2008年末已达到4.6万人。占全国15%,上海、北京分列二、三位。还有6个省市的高净值人士数量处于1万一2万人之间,分别为山东、辽宁、河北、福建、四川、河南;其余省市的高净值人士数量少于1万人。

报告称,2008年中国千万富翁共持有8.8万亿元的可投资资产,这相当于中国2008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0万亿元的29%。其中,超高净值人群的个人财富总量达到1.4万亿元,在高净值人群内部财富占比达到16%。报告预计,至2009年底中国千万富翁人群将达到32万人,增长6%;其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将超过9万亿元,同比增长7%。

(摘自4月10日《中华工商时报》)

金砖四国全球竞争力排名

第3篇:全球竞争力报告范文

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大城市发生的报业同城战,中等城市同城战的报纸数量更多、争战规模更大、市场更为复杂,对中国报业未来发展走向和格局的影响会更巨大。

报业大腕

纷纷“下嫁”为哪般

中等城市发生同城报战,无一例外是由于有了“入侵者”,而“入侵者”的主角儿,都是来自大城市的报业“大腕”。

大城市的报业“大腕”,为何纷纷“下嫁”、抢食中等城市的报业市场?其“诱饵”主要有如下三个:

一、中等城市是报业“大腕”扩张发展的“新大陆”

经过几年乃至十几年的征战,大城市报业的竞争格局,逐步从“诸侯混战”走向“几足鼎立”、“几强对峙”。纵观全国,大城市的“同城报战”处在一种“胶着状态”,谁都无法实现“独霸一方”、“一城一报”。

在大城市,报纸在低价发行、亏本发行,看报有奖、订报报款全部返回……惨烈的竞争,使“报业市场饱和论”甚为流行。尽管也有很多人对这一“饱和论”予以抨击,但大城市报业市场的大开发、大扩张、大发展,或者说是“大瓜分”、“大割据”,显然已经告一段落。大城市的报业市场,仍有新的进场竞争者、挑战者,但他们进入市场的“门槛”已经“抬”得很高,而且其作用市场的“重心”已是对市场的重新分割,而非新的开发。

中国幅员辽阔,中等城市星罗棋布。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中等城市活力迸发,经济迅猛增长、城市化迅速提升、人口激增,而报业也依托于此,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以苏州为例,2004年户籍人口达到600万人,国内生产总值3500亿元,人均达到5万多元,实际利用外资超过百亿美元。苏州日报2004年的广告额首超亿元。

市场竞争的实质是市场开发。在大城市报业“大腕”闯入以前,中等城市报业总的来说缺少竞争,办报水平相对落后。垂涎于中等城市报业市场的大城市报业“腕儿”,于是一边执着于大城市报业市场的“苦斗”,一边争先恐后抽身进入中等城市开发新的报业市场,实现新一轮的扩张。

二、报纸地域性经济愈益走强

报纸在新闻内容、办报特色、广告吸纳等方面的地域性,呈现加速走强的趋势,一个城市的报纸,要想拿到另一个城市的广告,“难于上青天”,这让整天把“全球化”放在嘴边的人大跌眼镜。我们可以看到,以报业利润、报业经济而论,许多区域性的城市报纸,打败了面向全国发行的报纸。

众所周知,广告堪称现代报业经济的“命脉”。报业的各类广告,包括商品商业广告、房地产广告、医药医疗广告、教育广告、娱乐活动广告等等,皆呈现“本土化”、“本城化”的特征,报纸广告只作用于报纸所在某个城市的读者,对于其他城市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隶属新华日报报业集团的《扬子晚报》,堪称中国晚报翘楚,其最高发行量达200万份。排名世界日报发行第21位。从发行市场的分布看,大本营南京与外地基本各是一半,可是,落袋的广告收入主要取自南京,在江苏、安徽两省近20个中等城市,发行“只赚吆喝、不赚洋钱”。

“要拿到他们的广告,就要到他们那里办报”,一些报业大腕的具体表现就是进入一个个中等城市“跑马圈地”。

三、增添自身发展动力和活力的战略抉择

中国目前已成立的40多家报业集团,都集中于较大区域的中心大城市,都集聚了相当数量的人才、管理、资金等报业资源。以人才而言,经过这么些年报业大战的洗礼和历练,一批熟悉现代报业市场、了解报业发展规律的人成长起来,他们有在市场摸爬滚打的经验,有打拼新事业的强烈愿望,这样的人才,在许多尚未经历报业大战的中等城市,还非常缺乏。由于目前大城市的报业生态,已经处在“紧运行”之中,资源集聚,但其能量却难以充分释放。有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报社和报业集团有40%的资源被闲置,甚至是浪费。

对于大城市的报业集团而言,进入中等城市开辟新事业,“人引人、钱生钱”,对于集团资源是又一次大整合、大盘活,可以让“闲置资源”“多余资源”释放能量,促使资源效益向最大化的方向发展。

“压下来”与“迎上去”

大城市的报业大腕“下嫁”争市场,“来势汹汹”、“财大气粗”,有时竟如“黑云压城城欲摧”。然而,中等城市“本土”报纸亦不可小觑。

在中等城市,本土报纸一般就是当地的党委机关报。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地市级党报形成举办晚报的风潮。晚报叩开读者之门,同时也叩开财富之门,近些年,大多数中等城市晚报的发行、广告,几乎都是逐年上升,“小报养大报”(亦即晚报养党报)的报业经济格局在许多地方形成。

当大城市的“同城报战”战幕拉开,中等城市的报纸并不仅仅是做“看客”,有识之士判定:大城市报战的尘埃若是下落,中等城市报战的烽烟必起,他们对大城市报战的发展态势极其关注,对大城市报战的实战经验非常注意学习和借鉴。

2003年,全国开展声势浩大的报刊治理整顿工作,近300家县市报被取消,尽管主管方的种种文件,规定各级各类报纸“不得趁报刊治理整顿之机扩大发行”,但现实情况是,地市党报对这一举措极为敏感,他们与省城报纸暗中“较劲”,争抢县市报关停空出来的市场。地市党报普遍采用的手段,是出版县市专版(大多数是违规之举),成立县市记者站,大幅度增加地市党报在县市的发行指标,加大力度开发县市广告市场。最终,他们依仗政治、地缘的优势,“近水楼台先得月”,将这次报刊治理整顿的“副成果”收入囊中。而一些省级党报,在这次市场争抢中“颗粒无收”。

在种种暗中“较劲”之后,正面遭遇战终究不可避免。显然,经济发展比较快,城市化、开放度比较高的中等城市,首先遭遇“外来侵入者”的市场拼抢。从全国来看,那些除了省城之外的“副省级”城市、发展最好、最快的城市,现在都已经一一进入“同城报战”时代。

中等城市的本土报纸,其竞争力的基点和源泉就是“本土”,本土政治、经济、文化的认同和支持,本土读者的精神和感情维系,本土市场的熟稔和经年的经营和开发,是外来报纸一时不可比的。事实上,面对强势报纸的纷纷进入,中等城市的本土报纸没有一个“放下武器投降”的,他们都在作出积极回应。

以战略观之,中等城市报纸采取的应战之策有:①办新报,通过种种渠道,获取新的报纸刊号,举办新的报纸,比如在原有党报之外,新办市民报,或新办细分市场、差异竞争的报纸,增扩新闻和广告载体,前沿出击,堵截对手,护卫母报,削减竞争对手的竞争力量,阻止其强势进攻;②改老报,通过不断的改版,把机关报推向市场一线,融合新老功能、内容、读者,巩固主报在当地媒体中的权威地位,增强其在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③做强报,施展手脚,发挥所长,“以强对大”,千方百计谋求区域优势、地域强势,遏制大报对本地市场的入侵。

在广东,佛山有“广东第三城”之誉,广东三大报业集团进入该市,都创办了周报形式的“佛山版”,争夺佛山读者和报纸发行、广告的市场。面对被报业大腕日益瓜分的本地市场,佛山的报纸经过整合,于2003年12月28日成立了佛山日报传媒集团。集团成立后果断采取一系列举措,致力打造“珠江报系”:2004年5月13日,整合《南海日报》、《佛山晚报》资源,创办都市类综合性日报《珠江时报》,结束佛山缺少都市类综合性日报的局面,凸显对本地新闻精耕细作的雄心;7月28日,由《顺德报》更名的《珠江商报》正式挂牌,以“立足顺德,辐射佛山以及泛珠三角”为宗旨,应对外来的竞争者。主报《佛山日报》一年中三次扩版,加大新闻信息量,新闻报道从“宣传本体”走向“新闻本体”,并通过扩大版面,把社会新闻、娱乐新闻、副刊纳入其中,使报纸向综合性、全方位发展,成为一张新型的地市级党报。

报战、与强手接招,使中等城市报纸开始出现一批思想敏锐、市场意识强、敢打硬仗的领军人物。长期市场垄断所形成的“独食”心态,逐步被主动参与竞争的姿态所代替,他们都感到:“狼”终于真的来了,消极躲避是躲避不了的,只有“与狼共舞”,像“狼”一样强壮、像“狼”一样去竞争,自己才可能得到生存和发展。

“正规球”与“球”

不可否认,大城市的报业腕儿到中等城市“抢食”,“最大的困难”在政策层面。

大城市报纸到中等城市办报,包括省属报纸到省辖城市办报,属于“异地办报”。这对传统的“四级办报”体制,是极大的冲击。主管机构在政策推进方面,仍是“摸着石头过河”,允许条件成熟的报业集团和报业主体进行试点。

省级报业集团“正规发球”,走出省城到省辖市办报,已有不少成功的先例。《半岛都市报》是山东大众日报报业集团1999年8月在青岛创办的第一张都市类晨报,报纸创办以后,发展业绩斐然,2004年发行达到90万份,广告收入过4亿元。其在青岛的发行站有60多个,报纸销售点5000多个,自称其在青岛报业市场的“主导地位已经确立”。以办报为主业,该报还在青岛当地发展广告信息、印刷发行、旅游餐饮、物流配送、地产开发等多种产业,拥有半岛都市大酒店(投资近两亿)、青岛泉心矿泉水有限公司、崂山绿茶公司等一系列子公司。

辽宁日报报业集团在大连创办的《半岛晨报》、在鞍山创办的《北方晨报》,也同样获得较大成功。

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的新华日报报业集团,利用报刊整合的相关政策,将地市级宿迁日报和6家县级报纸纳入麾下,顺理成章地将报业发展布局到市县。

大城市报纸到中等城市办报,在人才、资金、报业体制和机制、报战经验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但是,由于刊号资源紧缺、主管机构对于异地办报政策从紧,更多的急欲到中等城市发展的大城市报纸,难以得到“正规发球权”,在这种情况下,违反政策规定大打“球”的现象便普遍地产生了。

这类“球”形式非常多样,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大致归纳,主要形式有这样几种:

(1)创办地方版――大城市的报纸在发行所覆盖的中等城市,分别创办“地方版”,这些“地方版”既刊登当地各类新闻信息,同时也刊登地方广告信息。按照新闻出版的有关规定,一张报纸举办地方版,其地方版的发行量必须与整个报纸的发行量相一致,不得单独在发行覆盖的某一局部城市编辑、印制、发行“地方版”。但是,如果照此办理,纸张成本必然巨大,而且一城市的“地方版”,对于其他城市毫无意义。于是,许多报纸便违规操作,用只在当地发行的“地方版”,打当地的市场。

(2)创办地方广告信息版――某省一强势都市类报纸,利用其在全省各个市、县报纸发行的优势,在各个市、县物色人才,举办直接针对某个市、县的“广告信息版”,这些“广告信息版” 有与强势报纸不同的正式刊号(一个刊号之下,举办各地的广告信息的“地方版”,即所谓“一刊多号”),但其报纸开张、版面与强势报纸完全类同,即表面上独立于所发行的强势报纸,但实际上以“免费纸”的形式,跟着强势报纸在当地发行,“借势获利”。此招非常有效,一些地方的县市报撤消后,原来的广告信息人员,依靠这张“虎皮”又重新拉起队伍,为大城市的强势报纸效力,个人也有不菲的收入。

(3)广告换版――有的报纸玩“狸猫换太子”的把戏,直接以广告换版的办法,追求广告收入增加。比如大本营所在大城市的楼宇广告,到了某一中等城市,就变成了中等城市的楼宇广告。

与大城市同城战各个报纸“各自为战”完全不同,在中等城市发生的同城战明显存在“两大阵营”,一是“外来入侵者”,一是本土报纸。对于本土报纸,他们的力量不仅在于自身,更在于不同中等城市的战略联盟。在大城市报业大腕纷纷“下嫁”,中等城市“同城报战”一触即发之际,一省之内,中等城市基于共同的“战略利益”,往往自觉地结盟、“一方有火,四方响应”,“举火为号,一呼百应”。

针对大城市报纸争抢中等城市报业市场大打“球”的行为,中等城市的本土报纸,以现行的新闻出版法规为“尚方宝剑”,不断向主管方告发和“上访”,“依靠”新闻出版政策联合给予阻击。而打“球”的报纸,也自知“理亏”,一方面竭力与主管方搞“关系”,一方面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你抓得紧一些、我收敛一些,你放松一些、我就放开手脚“偷食”。

“看得见的手”将欲何为

如前所述,正在中等城市展开的报业“同城战”,是对中国报业发展旧格局、旧模式的极大冲击。它的发展动态和走势值得关注。

中国新闻媒体迈出市场化、产业化的步伐以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日益发挥作用,市场化改革的种种举措,日益打破传统新闻体制下形成的市场壁垒,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不仅报业和其它媒体相互之间竞争,而且发展为多媒体复合竞争和跨地区、跨行业媒体间的竞争。竞争加速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程,促进了新闻传播事业的繁荣。

中国报业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可以说已经不可逆转。垄断是落后的,竞争是先进的。充分而良性的竞争,能够激活市场、做大“蛋糕”、实现多赢。以此看,中等城市新燃报业同城战火,是中国报业发展和改革的必然结果,中等城市报纸竞争主体增多,比谁的报纸更好看、谁的报纸对于读者服务得更好、更周到,报战在新闻竞争、版面竞争、人才竞争、广告竞争、发行竞争等多个方面全方位展开,对于中等城市报业市场的开发和做大有着无可比拟的巨大推力,能够极大地促进中等城市办报水平和报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从另一个角度看,新闻传播事业领域的改革与整个社会改革一样,改革愈是深化,矛盾愈加显现。由于中国报业体制改革尚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比如未来报业究竟要形成什么样的格局,什么样的报纸主体成为报业市场的主导,报战各方利益如何平衡……,都有待改革的进一步探索。报业市场竞争中所显现一些非理,需要宏观政策这只“看得见的手”加以正确的调节。

中等城市正在发生的“同城报战”,实质是急欲到中等城市扩张的大城市报纸,与中等城市的本土报纸这两股力量的搏弈。与大城市“同城战”相比较,中等城市更大面积、更大规模的“同城战”,也预示大面积、大规模的利益冲突。这中间,还必然牵涉到地方不同级别政治力量的参与。

第4篇:全球竞争力报告范文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日前的体育报纸业现状进行分析,从社会学视角对我国体育报纸业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指出要改变我国体育报纸业现状,必须要对体育报纸科学定位,优化生存环境,拓展生存空间,加强体育报纸内容的网络传播。关键词体育报纸业;衰落;原因分析;中国1我国体育报纸业不容乐观的现状我国体育报纸业在上世纪90年代走过一段辉煌的历程,尤其伴随1994年开始的足球职业化改革,很多以足球为主要报道的体育报纸更是风靡一时。体育报纸是国内传媒开放程度最高、市场化运作最早、竞争最为激烈的媒介领域,但近5年来,中国的体育报纸正随着市场经济带来的潮流而发生深刻的变化,行业普遍不景气,一大批在市场上有影响力的体育报纸已被残酷的市场无情吞噬,如卿报》、《南方体育》、《体育参考》、}}21世纪体育》、《体坛导报》、《体育天地》、《体育生活报》、《体育时报》、《体育快报》、《足球11人》、《体育生活报》等;在市场上艰难支撑的有《体育晨报》、卿迷》、《体育周报》、《羊城体育报》等;蓄势待发的有《东方体育报》、《篮球先锋报》;新生力量的有《扬了体育报》;在有限的市场上《体坛周报》和《足球》两强独大,其它体育报纸则瓜分剩余的一小部分市场。同一类报纸在短时问内的相继停办不能视为偶然,体育报纸的命运和现状一定包含着某种逻辑和因素。2体育报纸业不景气的成因我国体育报纸业不景气的客观因素体育信息传播途径的多元化因素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体育已成为焦点之一,越来越多的媒体高度关注体育,从中央到地方的主流报纸基本都有相对固定的体育版面,各地蓬勃兴起的都市报、综合性日报更是不遗余力地把体育新闻版面作为争取读者的重要窗口之一。同时电视、网络媒体在我国的高速发展,对我国体育报纸业的生存更是严重的挑战,因为电视、网络媒体的时效性、受众覆盖面等优势是体育报纸无法相比的,更易被受众和广告商青睐。处于电视、网络、都市报、综合性日报等媒体全面围攻和夹击下,专业化体育报纸的市场发展空问日趋狭小,生存艰难。回顾体育报纸曾经的辉煌,不难发现这是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产物。上世纪九十年代,人们对体育信息的了解渠道没有今天通畅便捷,综合性主流报纸、电视媒体对体育报道并不十分重视,网络传媒还没有真正崛起,这是体育报纸当时得以辉煌的良好外部环境。伴随各地都市报的兴起、各地电视体育频道的开播、尤其是1998年之后以新浪为代表的网络媒体的迅速崛起(截止2006年7月我国网络用户已达1.23亿),极大地丰富了体育信息的传播途径,体育报纸不再是读者获取体育新闻的主渠道,其受众市场不断缩小,广告的流失是必然的,而发行量和广告是体育报纸生存的关键,由于市场萎缩,最终导致了整个行业的衰落。2.1.2体育报纸业内恶性竞争违背市场规律的恶性竞争也是体育报纸业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体育报纸把大量的人力、财力耗费在同行问恶性竞争上。儿年前与米卢零距离接触的女记者李响以200万元的天价从《足球》报社“转会”到《体坛周报》,给中国新闻界以很大震动,《南方体育》所走过的5年,仅骨干就有50多名被挖走。某些体育报纸为了挤压同行竞然买断新闻采访源,以2002年世界杯为例,某报用高价让国脚接受独家专访。恶性竞争让体育假新闻有了广阔的生存空问,有些体育报纸为了抢夺市场,胡编假新闻来吸引读者眼球,2002年世界杯期问,体育报纸就报道了很多轰动性假新闻,如央视禁播米卢广告、米卢在国脚里选女婿、执法意大利和韩国的厄瓜多尔主裁判被枪杀等。恶性竞争的结果使得企业员工人心涣散,攀比之风难以遏制,体育报纸的运作成本增加,假新闻的存在使得体育报纸的公信力下降,已消亡的《球报》、}}21世纪体育》等很大程度上就败在同行问恶性竞争所造成的内耗上。《足球》总编辑刘晓新坦言“真正根本的理由,是我们一直都高烧发热,不是去理性地开发资源。过度竞争消耗了太多的人力物力,资源的过度开发。体育报纸问是一个杀伤力很强的竞争。”2.1.3民众体育消费观念的移位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赋予中国人更多的时问和物质消费资源。在体育消费领域越来越多的民众把对体育的关注点转移到健身、健美上来,把体育与自己的生活质量、生命价值紧密联系起来,把健身消费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来投资,花钱买健康已成为一种时尚,体育锻炼的意义将愈益突出,这对多年来热衷于体育信息消费而冷漠于锻炼的体育消费市场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各地健身娱乐业的兴起和蓬勃发展是这种变[page_break]化的必然结果。2.2我国体育报纸业不景气的主观因素2.2.1观念和认识问题体育报纸要争取读者扩大社会影响树立权威地位的报道领域是体育报道,不切实际地向社会生活各领域拓进并树立新闻权威意识来增加媒体对大众化广告的吸引力作为办体育报纸的宗n是不可取的。体育报纸发行的对象不是普通大众而是对体育感兴趣的特殊群体,小众化的受众和广告是体育报纸的劣势之一,要正确认识体育报纸的这些特征和规律,否则会为此付出代价。由于观念和对自身认识不足,《南方体育》在经营、扩张、品牌发展等方面频频犯错,体刊是必然的,如他们采用大众化办报的经营思路来和其它传媒拼资讯、拼广告和发行量,放大了体育专业报纸的劣势—小众化的受众和广告,这一经营思路的结果直接导致2002世界杯年万损1000多万元。2.2.2管理人才缺乏,办报体制僵化办报体制僵化,缺乏对体育媒体特性认识以及对报纸宏观发展战略把握的管理人才也是体育报纸业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南方体育》在体刊后其总编感言,由于自己缺乏管理经验,一直没有形成一支很有执行力的团队去打品牌,开拓市场,致使《南方体育》多次错失发展壮大的机会。有过多年辉煌的《球报》领导频频更换从另一层面说明其管理人才的缺乏。体育报纸行业内“文人办报”现象比较普遍,体制使一些体育外行当上了体育记者甚至领导岗位,一些已有一定名气的体育专业记者只能拿比正式员工低很多的工资,《北京足球报》、《体育参考》的失败就是这种僵化体制的恶果。3体育专业报纸生存与发展的对策3.1科学定位评估者、被评单位以及相关机关部门,使教学始终处于不断建设、不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状态之中,实现提高授课质量的目的。2.5建立基于校园网的评估形式军事体育授课质量评估,传统的做法是采用填卡或填表的形式,由于是手工操作,既耗费人力物力和时问,又容易采集到足够多的样本。任职教育的授课质量评估,主体更加多元化,内容更为复杂化,要提高评估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必须以院校的校园网为依托研发授课质量评估网络系统,利用军队院校的互通性,实现承Ull单位和部队用人单位的共同评估。基于校园网的授课质量评估体系,具有“全天候”、“全方位”的特点,可以使评估过程不受地理位置和时空的限制,能把评估工作融入到院校、部队的各个主体,融入到教学的全过程,实时获取和收集授课质量评估信息。利用及时的反馈信息来指导、调控教员的授课活动。与传统的评估形式相比,基于校园网的评估形式,还具有参加评估的人员和单位覆盖率更高、规模更大的特点,同时又减少了评估主体和客体的直接接触,避免了人为因素造成的人情评估,使得评估数据更加全面、准确、及时,评估的结果更加客观、真实。

第5篇:全球竞争力报告范文

关键词:报刊产业问题对策

当前,我国报刊的种数、发行总量、广告收入等大幅攀升,报刊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形成,报刊产业的经济实力正在不断增强。不过,报刊产业也面临着许多复杂的问题。因此,报刊产业的发展应更重视战略规划,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报刊产业无可替代的地位

当世界上第一台电视问世时,有人曾悲观地预测报刊时代即将终结。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的菲利普·迈尔教授在《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一书中甚至给出了时间表:“到2044年,确切地说是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但事实上,即便现在网络都已普及,报刊依然保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竞争力。日本《读卖新闻》2006年10月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90%的人认为报纸是最值得信赖的信息来源。在多媒体时代“需要报纸”或“相比电视更偏爱报纸”的受访者所占比例合计高达92%。针对报纸在报道中是否注重保护个人隐私进行了调查,结果78%的人给出了肯定回答。在日本,每1000名成年人中就有634人每天都购买报纸。《读卖新闻》发行量高达1000万份。这说明,即使在互联网日渐普及的情况下,大多数日本民众还是把读报作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

从国外报刊产业数据资料来看,办刊业具有重要的地位,仍然处于发展的上升阶段。2003年,世界报业协会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年会上表示,全球范围内报纸订阅量虽有所下降,但零售额仍上升5%,每天有超过10亿读者阅读报纸。全球五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曾发表的《2001-2005年世界娱乐业及传媒业展望报告》认为,美国、加拿大、欧洲、中东、非洲、拉丁美洲和亚太地区的报刊市场将年平均增长4.9%。越来越多的欧洲、亚洲、美洲报业对传统的报业战略进行调整,发行量和赢利持续增长。

从我国报刊产业的主要指标看,报刊产业的发展也处于上升阶段。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显示:2009年全国共出版报纸1937种,平均期印数20837.15万份,总印数439.11亿份,总印张达1969.4亿印张,定价总金额为351.72亿元。全国共出版期刊9851种,平均期印数16457万册,总印数31.53亿册,总印张166.24亿印张,定价总金额为202.35亿元。报纸和期刊的定价总金额相比上年分别增长了10.62%和7.96%。据统计,2010年,我国报纸广告收入达381.5亿元,同比增长2.98%;期刊广告收入达32.2亿元,同比增长6%;报刊广告总计达413.7亿元,在全国广告营业额2340.5亿元的总份额中占17.68%。可见,我国大多数受众仍然非常重视报刊媒体,把阅读报纸作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

二、报刊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报刊产业体制改革较慢

随着报刊产业市场化运作的深入和竞争环境的改变,报刊产业管理体制对于报刊产业市场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因为行政的过多参与,导致报刊主体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大打折扣。报刊产业市场至今仍有较深的计划经济痕迹,对报刊产业的刊号、编制、投资、购并等方面控制过严,政府的审批和管理政策不够明晰,造成我国很多报刊缺乏创造力,从内容到形式,同质化都极其严重,而很多社会资本无法大举进入报刊产业。

(二)报刊产业竞争过度与无序竞争

我国报刊产业进入到了竞争环境,但竞争并不规范,出现了竞争过度与无序竞争。竞争过度在报刊产业竞争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打价格战。同时,报刊产业市场秩序混乱,竞争无序。如虚报发行量问题,有的报刊发行量虚报数倍。因为缺乏权威的数据调查机构,有些报刊还以国外一些社会组织评审的并不真实的名次来招揽受众。在这种情况下,广告主也无法准确判断广告效果。另外,报刊市场存在着很多没有刊号而发行的期刊以及很多鱼目混珠打球的报刊。

(三)报刊同质化严重,定位趋同

报刊内容的同质化,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南京、武汉、杭州等地都表现得非常突出。大多数报刊版面趋同,风格类似。对相同题材的报道趋同率高达40%以上,定位趋同问题也非常明显。尤其是都市报,读者定位都是市民,如北京的《北京晨报》、《北京晚报》,西安的《华商报》、《三秦都市报》、《今早报》,杭州的《钱江晚报》、《都市快报》、《青年时报》等,定位都没有明显的差异。很多报刊清楚自己的广告主是谁,却不知道自己的受众是谁,更没有明晰而准确的报刊定位。

(四)报刊企业规模不大,实力较弱

我国报刊产业市场化运作后,各地都建立了企业化运作的报业集团和出版集团。与全球知名传媒集团巨额的广告收入和现金流相比,我国的报刊企业规模较小、实力单薄。与法国最大的出版集团相比,该集团期刊广告年收入远高于于我国所有期刊广告收入的总和。与日本相比较,日本期刊总印量在30亿册,但按人均计算是我国人均期刊拥有量的10倍。日本讲谈社期刊年广告收入约为300亿日元,是我国期刊广告收入的1.4倍。除了规模不大,由于外部体制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报刊企业还未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导致报刊企业发展活力不够,效益不佳。

(五)广告收入所占比重过大,资本运作能力较弱

我国报刊产业的广告收入所占比例要大于西方报刊产业,而一些报刊衍生产品、多元化经营的收入要低于西方传媒。广告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过大,增值业务少,导致报刊产业收入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弱。报刊产业在广告产品提供方面也缺乏有创意的广告计划,在价格、渠道、市场推广、商业合作方面的谈判能力不强。

三、报刊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

如果说报刊产业第一轮的发展是靠政府洗牌的话,新一轮的发展将更多地靠市场推动。我国报刊产业需要加快体制改革的步伐,尽快构筑适应市场的运营机制,建立以资产为纽带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政府主管部门应积极转变管理方式,变微观管理为宏观管理,促进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报刊组织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让市场在报刊组织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优胜劣汰的作用。我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深化公益性报刊和商业性报刊的管理办法,落实报刊组织的退出机制。推进报刊企业的公司化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重塑传媒市场主体。

(二)运用资本运作战略,实现规模扩张

全球传媒产业已开始迈进一个全新的资本时代。通过适度的资本运作,不仅能够为报刊产业带来低成本外部融资,满足资金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报刊产业资本的低成本扩张与增值,改善资本结构,提升资产管理效率。借助资本运作,很多报刊实现了规模扩张。由于当前报刊产业竞争具有很强的商战性质,更加表现为实力的较量。报刊组织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品牌优势,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大胆吸收社会资金的投入。报刊产业要逐步摆脱以往对自有利润和银行信贷的高度依赖,打破单一渠道融资格局,广泛拓展上市融资、引进境内外基金、信托融资、合作开发融资等多种渠道。(三)运用差异化竞争战略,增强核心竞争实力

美国品牌研究专家大卫·艾克认为:“什么样的信息最能体现差异化,就最吸引目标市场。”差异化能让受众产生有效的认知,进而产生阅读偏好。核心竞争力是报刊品牌独特的竞争能力,它必须有助于实现受众所看重的品牌核心价值。从长期来看,报刊组织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应立足于在追求受众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向受众提供优于竞争对手并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为受众所看重的剩余价值的能力。这种差异化优势由于体现了受众价值导向,难以为竞争对手所模仿。

(四)运用多角化经营战略,改善收入结构

多角化经营战略属于开拓发展型战略,是报刊组织在现有经营状态下增加市场或行业差异性的产品或产业的一种成长方式。报刊组织运用多角化经营战略,可以分散风险,提高经营安全性,改善报刊产业广告收入比重过重的问题,更有利于其向前景好的新兴传媒行业或相关产业转移。以经营理念为指导,实现办报、发行、广告、拓展四位一体的运作模式。不少行业有互相促进的作用,通过多角化经营,往往可以达到促进报刊产业务发展的作用。位居日本印刷出版业首位的大日本印刷公司,在经营主业印刷业的同时,把业务扩展到包揽国际体育会议筹备、承办全国性产品展览、代客市场调查、情报服务等方面。这些新业务离不开印刷。这些新业务,不仅提供了年递增率10%—20%的收入,而且使公司原需补贴的一些印刷部门扭亏为盈。

(五)跨媒介、跨行业、跨地区发展,增强企业实力

第6篇:全球竞争力报告范文

一、全球竞争力及其指标体系

全球竞争力排名是由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简称WEF)组织推出的。从1980年开始,WEF创立了一套评价国家与地区经济增长及总体竞争力的方法和体系,每年对全球主要国家进行排序并推出年度报告。在2001至2004年期间全球竞争力由两部分组成,包括由Jeffrey D. Sachs、Andrew Warner与John McArthur教授共同制定的“增长”竞争力指数(Growth Competitiveness Index)以及Michael Porter教授的微观经济竞争力指数(简称MICI)。前者将关注的重点放在经济增长的竞争力方面,后者则更注重从微观的角度关注潜在的产出能力上。两者以互补的方式共同决定了国家的总体竞争实力。此外为了更深入的理解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复杂性因素,WEF的竞争力评估还结合了对全球企业家的问卷调查结果。如2003年曾对近4800名经理人进行了问卷调查。

在以往的体系中对增长竞争力与微观经济竞争力的指标是做如下划分的。首先,对于增长竞争力指标下设三大次指标,分别为技术、公共制度、宏观经济环境。考虑到上述指标,尤其是技术在各国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影响,Sachs体系依百万人口专利数将国家区分为核心创新国家和非核心创新国家,并对次指标及其下子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来计算总分数。其次,对于MICI下设两大次指标,包括公司运作与战略、国家商业环境质量,(与今年的商业竞争力指数考查范围相同)。MICI两大次指标的权重确定较为复杂,是由人均GDP的次指数多重回归的系数决定的。

二、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新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及全球产业分工链条的不断整合,一国经济的竞争实力越来越多地体现在诸多软实力上,而不仅仅表现为经济增长。以往制约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如资源禀赋)今天变得不那么重要了。Sachs与McArthur的增长的竞争力体系自身也存在着许多的折中因素,如Sachs体系没有考虑劳工市场效率、公共健康因素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备性等指标。近年来僵化的劳工市场政策与低效率拖累了欧洲的经济增长,而非洲地区的企业家对HIV、AIDS问题的关注远超过对宏观经济稳定的考虑,因为公共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可雇佣的劳动质量。因此GC的指标体系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在2004年度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中,由Xavier Sala-i-Martin与Artadi教授制定的全球竞争力指数(Global Competitiveness Index,简称GCI)开始与Sachs-McArthur的增长竞争力指数、Porter的商业竞争力指数(简称BCI)一同推出,在保持指标体系整体稳定性的同时对新的情况作不断的修正。

在2006年的报告中,WEF开始主要以Sala-i-Martin教授的GCI及Porter教授的BCI作为整个报告的主指标体系,同时也调查了商业领袖对于商业气候(Business Climate)的评价,而只将Sachs体系的“增长竞争力指数”作为报告的附件放在最后提供参考。

(一)GCI指标的主要构成

新的指标体系相对于以前的增长竞争力指数,使用了更广泛的评价内容。具体分为九大支柱(主要指标),它们是制度、基础设施、宏观经济环境、健康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与培训、市场效率、技术准备度、商业成熟度及创新。报告中同时强调,没有单一的指标能够对国家竞争力起主导作用,因为某一因素效能的充分发挥很可能依赖于另一指标的完善,如一国可能因为僵化的劳工市场或垄断性制度因素的制约而使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从而令其优良的高等教育体系的价值大打折扣。一国政府对国内市场的政策性保护会使得企业产生更强的寻租动机,而不愿采用新技术提高生产率。经济体的竞争力是这些相互制约影响的指标体系共同作用的结果。此外由于整个指标体系涉及的内容十分庞大,故只对其具体考量的子项目做简要归类,如表一。

(二)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其权重的设定

考虑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Sala-i-Martin体系不再将国家简单地分为核心与非核心国家。在对全球125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进行考查后,该体系依人均GDP将不同国家归于相应的发展阶段,这种划分也是基于全球各国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不同阶段时,其经济增长所采取的主要方式考察后得出的普遍结论。如目前中印处于第一阶段,巴西、俄罗斯处于第二阶段,台湾处于阶段二向阶段三转型中,香港、新加坡则处于第三阶段具体如表二所示。

该体系的九大支柱相应归结为与发展阶段相对应的三大次指标。其中制度、基础设施、宏观经济环境、健康与基础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高等教育与培训、市场效率、技术准备度三项作为促进经济“效率增强”与提高的关键因素;而商业成熟度、创新则成为经济发展“创新与成熟度”指标的决定要素。在对不同国家进行发展阶段划分后,该体系将对涵盖了九大支柱的三大次指标赋予不同的的权重,以此来区分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因并以此来计算GCI的最终值,权重的打分如表三所示。

三、中国2006年GCI排名的基本情况

中国在2006-2007年度GCI的表现不尽人意,排名为第54位,比上一年(排48名)下降6位。其中三大次指标排名分别为,基础条件44位、效率增强71位、创新与成熟度57位。在“基础条件”所辖支柱指标的分项排名中,制度80位、基础设施60位、宏观经济环境6位、健康与基础教育55位。“效率增强”所辖指标的排名为,高等教育与培训77位、市场效率56位、技术准备度75位。“创新与成熟度”所辖指标排名是,商业成熟度65位、创新46位。

从总排名可看出,中国经济发展目前确实处于要素驱动阶段,效率、创新及成熟度等指标均拖累了总排名。在基本条件排名中,“制度”排名落后情况更为严重(第80名),说明国家竞争力的制度环境还不够健全,“产权的保护、司法独立性及政府效率”等一系列因素还制约着国家经济的竞争力。然而在对亚洲其它国家和地区考查后发现,“制度”似乎是亚洲国家的通病。除新加坡和印度外,即使是经济发达的日、韩、台等国家和地区制度排名也均拖累其基本条件排名。值得欣慰的是,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政府强有力的经济调控能力,使得我国在宏观经济环境排名上十分靠前。但是与同为发展中国家的邻国印度相比,中国除了在基础设施、宏观经济、健康与基础教育三项指标超前外,其它六项指标均落后于印度,尤其在市场效率、教育培训、商业成熟度等指标上差距较大。这也是拉开中印总体排名的主要原因,故此国际上许多经济学家看好印度未来的发展潜质。

四、对GCI指标体系的简要评价

第7篇:全球竞争力报告范文

在“临界点”背后

美国这场新的对华战略大辩论有着国内和国际的双重背景。从国内来看,美国即将步入大选年,两党有意角逐总统大位的候选人都开始浮出台面、进入角色,例如的希拉里・克林顿和共和党的杰布・布什,都已经宣布参选。从以往的经验来看,美国无论是保守还是自由的或是标榜无党派的影响力比较大的智库以及相关学者都会开始就各种内政外交问题发表言论和看法,试图影响未来候选人和政府的政策走向,也不排除一些有政治抱负的学者想提出一些不同凡响的政见以引起两党主要候选人的注意,以作为晋升之阶。

从国际的大环境来看,奥巴马的外交政策总体而言乏善可陈,在其国内不断遭到诟病。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外交在全球范围内空前活跃,并屡有斩获,对美国形成一定的压力。

应当承认,执政之后的中国外交在理念和实践上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尤其在亚洲,中国外交可谓“三箭齐发”势头强劲。政治上,前年在亚信会议上提出“亚洲安全观”,强调亚洲的事情要靠亚洲人民来办,亚洲的问题要靠亚洲人民来处理,亚洲的安全要靠亚洲人来维护。这被美国不少人解读为中国版的“门罗主义”。经济上,中国倡议发起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去年以来势如破竹,西方国家(除了日本之外)冲破美国的阻挠,纷至沓来,跌破所有分析家的眼镜。到头来,美国反而成了孤家寡人。安全上,中国在南海诸岛上加快了填海造陆的力度和速度,有效地改善了在该地区的力量均衡。所有这些,使美国朝野某些人产生了严重的挫败感,产生了要求华盛顿改弦更张,以扭转不利局面的强烈冲动。

陈旧的新战略

于是,美国一些战略家和分析家得出结论――美国需要一个新的对华战略,以改善美国的对华态势,并纷纷为此建言献策。在已经出炉的政策报告中比较系统论述美国对华新战略并引起广泛关注的,当推外交关系委员会去年3月发表的那份特别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的标题立场鲜明地提出要修正美国的对华大战略,作者认为,中国最近的行为证明美国过去几届政府以对华接触、融合和合作为主的对华战略失败了。中国没有成为美国所希望的“利益攸关者”,而变成了美国的“战略竞争者”。因此,美国对华新战略的重点要从合作转向竞争,美国不能再继续帮助中国崛起,而是要更多的“平衡”( balance)中国的崛起。

总之,虽然美国的战略家们希望提出一个新的更有效的对华战略,但实际上他们的思维却很难摆脱过去的窠臼。从美国主观上说,这是由它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文化所决定的。对外关系委员会报告的作者直言不讳地承认,从美国立国开始,它的大战略就是要谋求和保持对其他大国的力量优势,先是在北美大陆,然后是在西半球,最后是在全球范围内。而在冷战结束不久,小布什政府就明确提出了后冷战时期“美国第一”的大战略,也就是要防止出现一个在全球范围内与美国处于同一数量级的战略竞争者。换言之,建立乃至维持美国在全球和地区范围内的霸权是美国恒久不变的战略目标。

更有甚者,美国还喜欢以己度人,认为中国也和美国一样,要谋求地区乃至全球的霸权地位。这种战略思维的逻辑就决定了美国不会愿意看到和接受中国的全面崛起。将这种战略思维变成对华政策,中美之间的战略冲突确实不可避免。所以,美国某些人士虽然到目前为止还不愿意公开使用“遏制”这两个字,但是他们提出的所谓新战略无非就是冷战时期对付苏联那一套做法而已。

中美关系“新常态”

这次对话之前的剑拔弩张和对话之后的和风细雨形成鲜明对照,表明中美关系进入了“新常态”。这种“新常态”至少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中美在全球范围内依然合作大于竞争,而在地区层面则出现竞争大于合作的趋势。

二是在两国关系中的一些传统安全问题如上,虽然双方仍存在矛盾,也不排除在特定条件下再次激化的可能,但是总体还处于缓和可控状态。

三是总体中美关系和具体中美关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在加强。双方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可以针锋相对、互不妥协,但都注意不让具体问题上的分歧影响中美关系的大局。

第8篇:全球竞争力报告范文

【关键词】经济危机 传统媒体 数字化 多元化 核心竞争力

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还在继续,有预言说此次危机将可能持续几年之久,其影响已远远超过战后数次经济危机。在这次危机中,中国传媒业已经和即将受到何种影响,中国传媒业的对策和出路何在,是当前学界和业界普遍关心并讨论热烈的话题。限于篇幅和为了使论述更有针对性,本文重点讨论经济危机对中国传统媒体的影响及中国传统媒体的对策和出路。

一、经济危机下,中国传统媒体压力重重。

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影响深远而且广泛,全球金融业、房地产业、商业、文化产业都深受其害。以美国为首的世界传媒业在此次危机中也遭遇了空前的挫伤,尤其是传统报纸媒体在这场危机中可谓是伤痕累累:报业股价大幅下挫,几乎到了全面崩溃的边缘;广告收入继续保持负增长并呈加剧趋势;许多报业集团不得不采取减薪、裁员等手段以降低经营成本;一些报纸开始出现变卖资产、停刊、转网、申请破产保护等情况。

经济危机对中国传媒业的影响也正在逐渐显现并不断扩大,中国传统媒体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受众流失。近几年来,伴随网络、手机、便携式阅读器等新媒体的出现,中国传统媒体,特别是报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传统媒体的读者群流失严重。而经济危机加剧了这一流失过程。据《2008年全国报纸印刷量调查报告》显示,2008年全国报纸印刷总印量为1594亿印张,较2007年减少了2.45%,而这也是自1993年以来中国报纸印量首次出现负增长。①另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报业市场订阅数、零售数也呈下降趋势,2009年第一季度以来,这一趋势有增无减,且速度加快,与此同时,一些电视媒体的收视率、点击率也出现下降。

广告收入锐减。广告收入是传媒收入的重要来源,但广告资源受国民经济的波动和循环的影响非常大,经济情况的任何波动都可能带来广告收入的相应变化。2009年以来,经济危机对中国广告业的影响逐渐显现,广告收入呈现下降趋势。受经济危机影响,一些企业大幅度减少了它们的广告开支,其中对传媒广告业影响最大的是汽车、房地产、通讯和商业零售业。以房地产为例,其广告投放增长率在2008年第二季度是59%,但到了该年第三季度下滑至-4%,而到了2009年1月份,房地产广告投放量进一步萎缩,增长率为-22%。②伴随这些行业广告投放的大幅削减,传媒广告收入出现震荡,下降趋势明显。有研究数据显示,2009年1月除电视媒体外的各类媒介(报纸、杂志、广播、户外)的广告花费同比都在下降,环比也基本处于下降趋势。

再融资能力受阻。传媒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投资额大、投资回收期长,并且需要不断追加资本,这使得融资成为世界传媒业必须面对的重大现实问题之一。中国传媒业长期以来一直依靠政府投入,产业化时间不长,加之具有较深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因此,相比较西方发达国家来说,中国传媒业的融资渠道更加有限,融资能力相对较弱。

二、导致中国传统媒体困境的深层原因

经济危机下,中国传统媒体压力重重,但冷静下来思考,其实这些压力和困难早就存在,只是当前的经济危机放大加剧了这样一些困难。

1、新媒体的冲击

目前中国传媒业处于一个新旧媒体共存共生、此消彼长的时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传播中的主角之一,对传统媒体造成巨大冲击。这首先体现在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受众的有力争夺上。传统媒体因为成本负担较重、优势不明显等原因,其受众正在逐渐萎缩;而新媒体倚仗它的便捷、及时、交互等优点,正逐渐成为受众,特别是年青人越来越重要的新闻来源。据统计,至2009年1月,中国的互联网网民已达3亿,网络的渗透率接近25%,并且还在不断扩散。手机上网用户在2008年也已达1.176亿人。③另外,伴随2009年年初3G牌照的发放,中国新媒体产业的发展动力将更为强劲。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还体现在它们不断蚕食着传统媒体的广告资源。据美国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从2000年至2007年,美国报纸印刷广告收入累计下降了15%以上,而自有统计数据的2003年开始,各报纸网站的广告收入却在逐年增加,至2008年5年间增幅超过了160%。④尽管中国传统媒体因受行政垄断等保护,所受到的来自新媒体的冲击相比较而言要小得多,但近年的相关数据也显示,网络等新兴媒体分流了传统媒体重要的广告资源。

2、过度依赖广告收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广告收入为主,其他经营方式为辅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在中国传媒业表现得尤为突出。据统计,广告收入大致占到了中国传媒业总收入的70%-90%,在有些媒体甚至高达98%以上,而发行等其他方面的收入比例则相对很小,资源补偿呈现严重的单一化倾向。

经济危机波及之下,传媒广告业必然受到严重影响,而伴随广告收入的大幅下降,随之而来的将是整个传媒产业的摇摆与重创,这一问题在美国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比如有着悠久历史和巨大影响力的《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报》、《太阳时报》在经济危机中纷纷申请破产保护,等等。

3、同质化竞争严重

目前,中国传媒市场基本上还处在早期竞争阶段,而媒体经营层面的创新招数几乎殆尽,媒体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且趋于同质化,传媒在内容服务和营销手段上越来越“大同小异”,不少报纸缺乏特色,电视频道栏目重复,克隆成风,媒体普遍缺乏好的产品和服务。

同质化竞争严重的背后其实是传媒内容创意的不足,文化市场中的多元文化消费需求没有得到全面的关注,产品定位及功能单一,未能形成传媒品牌和核心竞争力。随着传媒业走向“消费者导向阶段”,竞争将直接体现为对受众的争夺和挽留,受众满意与否是衡量媒体发展的重要指标,核心受众、核心内容、核心人才是中国传统媒体走出同质化竞争困局,提升传媒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三、经济危机下,中国传统媒体的出路

面对这场经济危机,中国传统媒体应该如何摆脱困境寻求突破呢?根据当前形势和以往经验,加速转型是传统媒体面对全球经济危机的唯一抉择。

1、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是传统传媒转型的重要内容,近几年中国传统传媒,特别是报业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实践。据统计,截止到2007年,全国大概有300家以上的报社和关联产业单位加盟了“报业数字化实验室”,这对于整个传媒产业的数字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但是数字化转型并不是简单地建一个网站,究其实质是要构建起内容的多介质平台,让传统媒体在数字化时代能够适应互联网的传播规律从而把自己的价值最大化。在以往的数字化转型中,很多传统媒体纷纷建立媒体网站,以为这就实现了数字化转型,其实它们大多只是报纸的电子版而已,有的甚至成为了传统媒体的负担。

此次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会迫使很多传统媒体改变对数字化转型的简单看法,放弃原有思路,更深层次地去思考数字化转型问题。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几年间,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间的并购整合、强强联手将是大势所趋。

2、多元化转型

多元化又称多角化,是指企业同时经营两种以上基本经济用途不同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种发展战略。多元化经营是企业增加收益机会,减少市场风险的有效手段之一。过分倚重广告的单一化收入格局使中国传统传媒业具有极高的市场风险,另外,广告占一个国家GDP的百分比是有限的,一般在3%左右,尽管目前我国广告市场还有相当大的潜力,但在众多的竞争者争夺之下,早晚会出现饱和。多元化战略是中国传统媒体突破单一化收入格局,寻求产业长久发展之道的必然选择。

其实,当代世界传媒业正在走向“大传媒”产业,运作以传媒产品为主,包括跨媒介、音像出版、网络播放权等,再衍生出如主题公园、书籍玩具等后传媒产品。时代华纳、迪士尼等媒体巨头的发展,正是通过以传媒产品为核心的大传媒产业链的纵向和横向整合,逐渐形成跨领域、跨行业、跨媒介、跨地区的综合传媒集团。中国要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大传媒”产业,必须建构传媒产业的商业运营新模式,重视塑造品牌及产业链,真正提高我国传媒整合产业价值链的能力。

目前中国传媒多元化经营主要采取兼并、收购、控股等方式进行,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通过跨行业、跨地区、跨媒体经营来拓宽延伸现有产业价值链。随着产业价值链的拓宽延伸,尤其是后传媒产品的开发,传媒业的盈利模式将发生重大变化,其中,游戏、影视等都是传媒业可以拓展的领域。

3、提高传统媒体核心竞争力,注重品牌等非财富资本的经营

核心竞争力直接关系到传媒的生存与发展,在传统媒体数字化和多元化转型过程中,提高核心竞争力始终是关键。与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它有着强大的内容制作能力和较高的社会公信力,在经济危机和新媒体的双重夹击下,只有把传统媒体的这种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才有可能保住传统媒体现有的资源,引领传统媒体走出危机。而在多元化转型过程中,传统媒体也应对自身优势和特长了然于心,而不能盲目扩张,不能搞“泛多元化”,不然不但不能分散风险,反而会给自己增加包袱。

在打造传媒核心竞争力过程当中,尤其要重视品牌等非财富资本的经营,而这恰恰是中国传媒业长期以来比较忽视的问题。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竞争、产品的竞争最终体现为品牌的竞争。中国传媒业这些年一直在进行品牌建设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了一些知名品牌。但从整体而言,中国传媒品牌的实力仍然很弱,至今我们都还没有世界知名的传媒品牌。在同质化竞争日益突出的今天,品牌战略理应成为传媒总体发展战略的核心。

经济危机恶化了中国传统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中国传统媒体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境,但真正制约中国传统媒体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与矛盾在经济危机到来之前就已经存在,经济危机只是让问题和矛盾更明显、更突出,中国传统媒体应该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成功地实现数字化和多元化转型,在此过程中,核心竞争力始终是个关键。■

参考文献

①②蔺玉红,《报业转型 是面对全球经济危机下唯一抉择》,《光明日报》2009年4月20日

③陈刚,《经济危机下传媒发展的破局策略》,《新闻与写作》,2009年第2期

④李乾韬,《美国报业破产警示:报纸广告年增速仅3%》,《南方都市报》,2009年1月20日

第9篇:全球竞争力报告范文

自2007年开始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以来,浦东新区以“创新驱动,责任引领”为出发点不断将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推向深入,并突破了传统的区域竞争力评价体系,逐步形成了由“评价企业社会责任”到“评价企业社会责任与评价区域责任竞争力”并重的格局。由浦东新区推动企业社会责任体系联系会议办公室作为指导单位、《WTO经济导刊》作为支持机构,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康桥工业园区编制并的区域责任竞争力指数报告较为全面系统的展示出了两家开发区区域责任竞争力的优势、潜力以及提升方向。

探索将责任竞争力融入区域发展

当前,伴随这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成为新的潮流,责任竞争力理念在企业、区域和国家层面被广泛接受。2011年,浦东新区商务委员会与《WTO经济导刊》率先开展了“区域责任竞争力指数”研究,并提出了区域责任竞争力评价的六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和55个三级指标。浦东新区还在同年成为了第一个应用该指数评价区域责任竞争力的地方政府,并《浦东新区区域责任竞争力指数报告》。该报告的标志着浦东新区自2007年开始推进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进入到区域整体发展态势。在浦东新区商务委员会的推动下,金桥、康桥两家开发区成为应用区域责任竞争力指数评价的首批试点区域。

出席会的浦东新区副区长刘正义在讲话中指出,指数系统地评价了浦东新区提升区域责任竞争力的理念、措施、绩效和典型实践,既为其他地区评价区域责任竞争力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又为建设“创新浦东、和谐浦东和国际化浦东”,实现浦东“二次创业”奠定了重要基础。

商务部世贸司副司长黄任刚在会上充分肯定了浦东新区近年来以先行先试的勇气与智慧,以及构建和完善“区域责任竞争力指数”的探索。黄任刚认为,由经济发展责任、区域管理责任、商务服务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环境保护责任和社区发展责任六个方面构成的“区域责任竞争力指数”,以及浦东新区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四位一体”的企业社会责任推进模式,在本质和内涵上与十提出的“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思想上高度一致,并且结合了区域发展的特点,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更明确的指向性和指导意义。

探索科学评价区域发展方式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第二大贸易国,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着转变发展方式的重任。发展方式的转变既需要在理念上变革,同时也需要在发展方式和发展质量的评价体系上进行探索,摆脱过度依靠GDP等经济指标评价区域发展水平和发展能力的局面。

浦东作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不断将责任竞争力理念从理论推入实践,并通过实践检验和完善“区域责任竞争力指数体系”。黄任刚认为,“区域责任竞争力指数”从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人手,在区域发展水平和质量的评价上进行了大胆尝试,除经济发展指标外,将地区的发展措施、发展潜力融入到考察范围,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区域评价体系,对于构建科学的区域评价体系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刘正义副区长提出,浦东新区经济正在逐步转向以金融、航运、贸易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转向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转向总部经济、平台经济的新业态、新模式。“率先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是浦东新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主线。在此背景下,加快推进企业社会责任体系,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提升浦东新区新一轮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发挥自主创新作用的重要战略举措。金桥和康桥两个开发区各自区域责任竞争力指数报告,为提高浦东新区区域责任竞争力起到先锋示范作用。金桥、康桥两家开发区对于区域责任竞争力指数的应用,顺应并进一步引领了社会责任发展的潮流。

探索区域责任竞争力指数未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