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全球化贸易范文

全球化贸易全文(5篇)

全球化贸易

第1篇:全球化贸易范文

经济全球化产生之后,在上世纪80年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国际格局上,东德和西德实现了统一、东欧发生了巨变、苏联解体,这样一来,原本的东西对峙因为缺乏对抗的基础而变得没有意义。新科技革命之后,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国际社会中,经济贸易发展成为主旋律。以上世纪80年代为界限,国际贸易争端发展出了很多的新的特点。

1.国际贸易争端领域的新特点

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最容易发生国际贸易争端的领域为货物贸易领域,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之后,争端领域发生了变化,由单一的贸易领域扩展到服务贸易领域、知识产权领域、投资领域。服务贸易领域之所以会得到快速的发展,是因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服务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专业化分工的程度越来越深,由此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所以服务贸易领域的争端就逐渐的多了起来。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交易不再是单纯的货物,非货物也变为交易的对象,由此争端就扩展到了知识产权领域。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逐渐增强,促进了间接投资和直接投资的发展。基于此,国际贸易争端的领域发生了新的变化,体现出了新的特点。

2.国际贸易争端内容的新特点

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争端的内容主要是削减关税壁垒,而在经济全球化之后,争端的内容变为拆除非关税壁垒。国际贸易在八十年代之前,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平稳发展的影响,一直呈现出贸易自由化,因此争端就主要集中于关税壁垒上。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国际贸易中,出现了非经贸领域的问题,使得国际贸易争端的内容呈现了新的特点。

3.国际贸易争端主体的新特点

在过去,发生国际贸易争端的主体多为发达国家,但是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壮大,在争端主体中,出现了大量的发展中国家。一般来说,贸易主体之间的贸易量越多,那么发生争端的频率越大,反之则频率越小。在上世纪80年代前期,主要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国际贸易,因此发生争端之后,解决争端的规则也是由发达国家来决定,但是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其经济实力得到了大大地提高,在国际贸易中逐渐出现了发展中国家的身影,当发生国际贸易争端时,发展中国家会利用已有的争端机制来保护自身的合理利益。由于主体的变化,导致国际贸易的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

4.国际贸易争端原因的新特点

各国在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水平各不相同,这种差异性导致在国际贸易中会会发生争端。以农业为例,美国和欧盟的农业都比较发达,但是美国的农业发展水平要高于欧盟,在美国与欧盟争夺世界农产品市场时,欧盟为了取得争夺的胜利,就制定了一系列出口补贴政策,这样一来,美国与欧盟之间就发生了争端。除了经济水平的差异之外,各国之间的政策、国内法、国际法之间都存在着差异性,在国际贸易中都会形成争端。

二、WTO解决争端机制的完善

1.引进“否定协商一致”原则

在解决争端的过程中,会遇到程序性或者实体性方面的问题,对于这类问题的解决办法,如果出席会议的成员国没有一致的反对,那么该问题的决定予以通过。这样一来,争端解决得到了有效的保证,不会因一方的阻止而终止或者拖延。

2.建立统一的争端解决程序,设立专门的争端解决机构

在关贸总协定中,国际贸易争端解决由理事会负责,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之后,对这种状态做出了改变,争端解决不在由理事会负责,而是设立了专门的解决机构———DSB。争端解决的规则及程序已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DSB负责执行,另外,在协定中磋商和争端解决条款也由DSB来负责。

3.引入自动程序

国际贸易争端解决由多个阶段组成,各个阶段都有具体的工作时限,这在谅解及附件中做出了明确的固定,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未磋商出结果或者不理会磋商,那么在进行第二次争端解决申诉时,就会自动成立有关的专家组。专家组成立之后,会向DSB提出报告,DSB要在60日内通过该报告,这样的规定是为了阻止其中一方当事人有意上诉。报告通过之后,如果没有“否定一致同意”的情况,那么就会引入自动程序。通过自动程序,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预,进而促使争端得到有效的解决。

4.引入交叉报复

对于中止和减让的问题,专家组在进行审理时,要与专家组处于相同的部门中,然而,在同一个部门中,中止和减让比较难以实现,因此,当事人就会用其他的办法将另一有关协议项下的减让中止,这就是交叉报复。通过这个做法的引入,可以更好地执行裁决结果。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国际贸易争端的应对对策

1.中国要积极地加入国际贸易中

近年来,国际贸易争端的数量急剧增加,并且情况变得越来越复杂,我国加入国际贸易后,会产生一定的风险,但是我国不能因此就拒绝加入,反而要积极地加入到国际贸易中。对外开放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为了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我国的实力,就需要大力推行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科技、文化的合作与交流,并积极地吸收先进的东西。不过,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切忌盲目乐观,要对国际贸易争端有一个清晰地认识。

2.加强与发展中国家、亚洲国家的合作

实际上,国际贸易争端的本质为利益之争,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达成协作、协同利益。我国也属于发展中国家,在与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贸易时,由于分工定位趋同导致争端的发生,对于这类型的国际贸易争端,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实行产业升级,或者进行地区间的合作,进而有效的减少争端。

3.发挥行业协会在避免和解决争端中的作用

所谓行业协会,是指一种特殊的中介组织,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属于民间组织,WTO规则无法直接管辖行业协会。在解决国际贸易争端时,行业协会可以直接或间接代表会员企业参与其中,利用其自身的优势促进争端解决。

4.完善我国的产业救济体系

在WTO中倡导贸易自由,但这并不能说明其一概排斥贸易保护,在法律框架中,设定了许多的例外,主要目的在于允许成员国实施国内产业救济。有些国家为了在国际贸易竞争中胜出,会采取不恰当的倾销、补贴措施等,通过法律框架中例外条例,成员国就可以采取反倾销、反补贴措施等。完善的产业救济体系,可以保证我国的国际贸易,并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

5.培养国际贸易人才

作为国际贸易人才,不仅需要懂得相关的国际贸易知识,还需要掌握国际贸易法律法规、规则,同时还要精通外语,通过国际贸易人才,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我国应建立严格的国际贸易人才上岗制度,避免非专业人士上岗,让其在国际贸易中发挥成分发挥自身的技能。

四、结论

第2篇:全球化贸易范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路径

一、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产品出口结构相对不合理

近些年,借助时展大势,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也开始步入新阶段,显现新特点,农产品出口的国际贸易结构持续深入调整,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持续改进。在当前国际贸易中,我国农产品事实上具备一定优势,尤其体现在水产品、水果和蔬菜等领域,尽管目前仍不甚明显。试以水产品为例:我国幅员辽阔,海域宽广,既是陆上大国,也是海洋大国,因此我国拥有极为丰富的水产品资源。近些年来,我国水产品出口量不断扩大,出口额位居我国众多出口产品前列。但其中显现出来的问题在于,我国水产品的出口结构并不合理,倾向性较为明显,出口地区主要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和亚洲周边发达地区,且农产品出口种类相对较为单一。

2.农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国际贸易中,产品质量是决定交易成败与否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在农产品这一贸易领域,这一因素更为突出。我国自然资源丰厚,平原面积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居于前列,且土壤肥力较强,尤以东北三省的黑土地最具代表性,海洋管辖区域同样辽阔,浅海面积广大,各类水产品资源齐全。但在发展过程中,我国并没有很好地贯彻科学农业的发展策略,农民环保意识不足,对农药、化肥等相关的现代化学农业增产药物过于依赖,在农业劳作过程中对此类药物使用过度,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水污染较为严重,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体现在农产品中,即是我国当前多数农产品化学药物含量超标,农产品质量被大大影响,导致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也相应下滑,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声誉。再者,当前我国农民在进行农业活动时仍主要依靠天时,很大程度上依然要“靠天吃饭”,且相当一部分农民的农业专业知识不足,兼之我国对农产品的科研开发仍相对较为滞后,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产品质量,进而影响到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后续进一步深入发展。

3.农产品出口价格相对缺乏竞争力

在国际贸易中,我国农产品在出口价格方面相对缺乏竞争力。究其原因,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二是农产品的价格倒挂。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农业生产者的生产成本并不低廉,农民往往需要独力承担农业生产中的各项费用,负担相应税务水平,再加上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整体上尚处于相对滞后水平、生产种植方式的不合理、地域地形限制和其他各方面的一些费用,造成我国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自然在国际贸易中的价格也就相对缺乏竞争力。与此同时,我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大势,因此农产品价格也深受世界市场影响,导致我国部分农产品价格出现倒挂现象,进一步使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格局中处于不利地位,对我国农产品价格造成巨大冲击,这也造成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相对较大,不利于农产品出口。

4.政府扶持力度相对不足

无论在哪个国家,农业都是至关重要的大事,关乎国计民生,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即使是在欧美发达国家,政府对农业也依然投入极大关注,在政策上多有支持,将农业作为重要发展对象,并积极将先进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使农业能得到进一步发展,进而提高农产品产量,丰富农产品种类,增加农民收入。试以美国农业为例:为最大限度的减少美国农民的生产成本和农业相关企业的运营负担,以持续提高美国农业产量,提升农产品质量,美国政府在农业政策上对其多有倾斜,在农业补贴上用力甚勤,以便农民和相关农业企业能尽量在没有负担的情况下扩大农业生产,进行农产品销售。相比之下,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但在农业扶持力度上却力有不逮,致使我国众多农民散户因害怕承担巨大的价格风险而不敢进一步扩大农业生产,农业生产积极性并不高。同时,我国在农产品出口补贴、农产品出口保险和相关出口信贷上,对相关农民的补贴支持力度尚有待加强,这些又进一步弱化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发展上的竞争力。

二、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路径

1.优化农产品出口结构

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发展中,一个相对不足之处在于农产品的出口结构相对不合理,即农产品出口种类相对较为单一,出口地区也相对较为单一,集中在欧美发达地区。因此,我国应当持续优化农产品出口结构,拓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路径,使农产品出口种类逐渐多元化,从而部分缓解对农产品出口企业和农户的压力。同时,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不仅要集中力量开发对欧美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市场,扩大欧美地区人民对中国农产品的熟悉度,提升其对我国农产品的认同感,还应积极开拓内陆国家市场,使我国优质农产品也能获得广大内陆国家及其人民的认同,从而使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能得到切实优化,从而提升我国农产品竞争力。

2.运用科学技术,提升农产品质量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格局中仍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竞争力仍有待提高,在国际农贸市场的占有率依然相对较低,而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在于,与欧美各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多数农产品的质量相对较为低下,难以受到其他国家的青睐。而要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在农业生产中充分运用科学技术是极为重要的手段。为此,我们主要可以通过三方面的手段来达到持续提升农产品质量的目的。第一,要进一步加大我国对农业的科研投入经费,推动相关农业生产理论的发展,开发新型种植和栽培的科学技术,因地制宜,研发适合多种区域的品种,使科学技术切实转化为生产力,推动我国农产品深入发展;第二,要持续加强对农业技术的培训,既要培训相关科研工作者,也要注重对农民的培训,提高我国农业从业者对农作物的科学种植能力和对市场行情的分析能力;第三,要持续增进对农业信息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提高农业工作者对市场信息的搜集能力,并及时农业市场信息,使我国广大农民能及时了解农业市场的需求变化,从而做出及时反应,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升农产品出口价格竞争力

当前阶段,我国农产品出口价格在国际商贸市场中相对乏力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推动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农产品规模经济的发展,从而降低农产品成本,是提高我国农产品出口价格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要使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得到深入发展,我国可从两方面着手处理。第一,我国政府应支持相关农业企业之间的兼并和重组,以达到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和资源整合的目的,并适当给予政策倾斜,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企业的扶持力度和指导帮助,从而使农产品加工业能够使自身力量得到进一步的集中,增强竞争能力,并利用现代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增加农业产品的附加值,使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链得到进一步有效延长,从而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获得更有利局面。第二,我国可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时的成功经验,丰富农产品加工类型,使我国农产品具有更高质量、更高附加值,有效满足国际市场要求和世界人民丰富需求,从而扩大农产品加工业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积极影响态势,提升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4.进一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我国当前农业生产水平总体仍较为落后,在农产品国际市场上竞争较为乏力,农业专业人才优势不足,在相关技术能力上距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因此,我国政府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民的扶持力度,持续有效的调动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民专业生产素质得到进一步有效提升,进而不断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在农产品国际贸易大格局中占据相对有利的地位。我国政府应当进一步深化对农业生产政策和相关保护政策的贯彻,增加相关资金的投入力度,增强对农产品相关企业和农民的补贴力度,切实保护农民和相关农业企业的合法权益,培育高素质农业人才,从而促进我国农业在新时代下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稳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摆脱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利局面。例如,在对农产品的补贴上,我国政府可以吸收欧美发达国家的农业政策,借鉴其成功经验,同时综合统筹我国各地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制定相关有效农业政策,持续推动我国对农业和农产品的出口补贴、出口信贷和出口保险等各方面的发展,切实增强我国农产品质量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发展。

三、结语

农业是基础,在国家发展中起基础性的重要作用,对国家稳定和社会繁荣发展有不可言喻的巨大贡献。我国积极融入世界发展大势,并推动农产品走向国际贸易,融入世界市场。但由于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整体较为滞后,因此在经济全球化下步入国际贸易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立足于此,围绕经济全球化下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措施,希望能促进我国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发展。

参考文献:

[1]汪艳.绿色贸易壁垒下我国茶产品生产和出口的“绿色”发展路径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8,32(02):80~82.

[2]张颖.新时代我国农产品贸易面临的新特点及完善路径初探[J].农业经济,2018,(10):132~133.

第3篇:全球化贸易范文

关键词:对外贸易;发展创新;时代变化;经济全球化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通过积极开展对外贸易,使得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推动力量。现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我国对外贸易需求也在不断地增长,并且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有效地获取到了较为良好的惠利。但与此同时,我国对外贸易仍然需要面对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为确保我国对外贸易能够高效顺利开展,进一步发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便需要站在经济全球化角度探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创新策略,以便于可以收获更好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一、经济全球化概述

(一)含义分析

经济全球化主要指的是商品、服务或者是生产要素等实现在全世界各国以及地区之间的有效流动[1]。近几年由于受到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强力推动,各种技术、工艺等开始在各国和地区之间展开了更为频繁的交流互动,促进了各个国家以及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在承受一定的挑战和压力的同时,也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二)本质分析

经济全球化其本质属于资金的全球化扩张。结合经济全球化的实际发展过程来看,其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首先,商业资本方面的全球化,也就是在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地形成了商品市场。其次,借贷资本全球化。借助这一阶段促进了全球范围内借贷市场的快速形成。最后,现阶段的国际贸易阶段。也就是产业资本全球化,其推动了国际直接资本方面的投资市场快速形成。综合来看,任何一个阶段都在充分地证明着资本关系正在逐渐向着全球范围进行扩张这一本质。

(三)具体特征分析

现阶段的经济全球化的具体特征大体上分为以下几点:首先,生产活动方面全球化发展态势越发明显,这一点主要可以表现在以往较为传统的经济活动中,世界各国以及地区分工的转移,逐渐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生产分工。对于这种国际化的分工来讲,最明显的变化便是内容方面,在以往传统国际化分工当中,自然资源属于这种分工的一个重要基础,但是现阶段的国际分工开始将工艺以及技术等一系列生产要素作为核心分工基础。除此之外,在国际分工逐渐形成的过程中,其主要形成机制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以往的分工主要是市场方面自发力量决定的,现阶段主要由跨国公司以及区域经贸集团等作为主导的一种协议性分工。国际化分工的形成促使当今世界很多国家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生产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这有助于各国以及各个地区在实际生产时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本优势,有助于生产要素之间的合理搭配[2]。其次,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了在商品交换过程中逐渐达到市场全球化的目的。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进步,推动了国际贸易增长率的持续增加,甚至完全超过了世界经济方面的增长率。除此之外,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服务贸易也取得了快速发展,同时国际货物产生的交易开始转变得越发多元以及多样。而在世界贸易组织出现之后,当今经济格局当中开始形成多边贸易体制。

二、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价值作用

(一)促使我国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系

近几年,随着我国综合实力持续提升,我国从2010年开始正式超越日本发展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系,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发展成就,而能够取得这一成就的关键因素有两点:首先,与我国长期坚持以及深度贯彻落实改革开放理念有着密切关联。其次,我国对外贸易无论是规模还是数量都有了较大的扩增,也正是借助对外贸易,才促使我国从国际当中有效获取到了极为丰富的发展资本、人才以及技术等一系列要素,从而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极为良好的保障[3]。

(二)促进了经济转型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整个国际市场竞争正在日益加剧,这使得对产品以及技术等方面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为了能够确保我国一系列的产品以及技术等可以更好地适应这种要求,我国借助产业政策以及对外贸易政策等大力地鼓励和引导相关企业开展优化升级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经济转型以及结构优化等受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从而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促进对外贸易政策的革新优化

由于经济全球化发展对世界各国以及地区贸易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所以陆续产生了各种国际贸易政策。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为了可以有效地适应国际贸易不断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新需求,开始持续地调整对外贸易政策,持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推动市场自由竞争的不断增强,从而使得对外贸易政策能够与国际贸易体系之间更为匹配、更为协调,这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并且为企业经营、发展以及创新等打造了一个极为优越的贸易环境。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需要面对的挑战分析

(一)需要面对对外贸易结构不够平衡的挑战

目前我国的出口贸易通常都是加工式产品,其他形式的产品相对较少。因为我国具备人口数量众多的特征,导致劳动力数量极其庞大,同时价格相对较为低廉,所以生产出来的一系列产品大部分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型密集型产品实际上占比仅为30%左右,而这其中完全由我国进行独立生产、切实掌握核心技术以及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企业实际上更是少之又少。这也直接表明,我国实际出口的一系列技术型产品往往皆是依赖于其他国家提供的相关技术,严格来看极为缺乏自主经营的品牌或者是知识产权。另外,对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来讲,在实际开展对外贸易过程中,其在中高端分类方面并不具备良好的优势,所以其价格方面往往也难以取得绝对性优势,这样一来便会导致我国实际对外贸易结构呈现出向加工型产品方面倾斜的特点,而针对一些研制型且具备高端技术的产品而言,我国则严重欠缺设计和开发,进而导致我国贸易结构变得越发不够平衡[4]。

(二)需要面对贸易市场多元性不强的挑战

现阶段我国对外出口的地区以及国家大部分为美国和欧洲地区,这导致我国对这些地区以及国家有着非常大的依赖性。在实际贸易往来中,如果这些地区以及国家针对经济政策或者是进口政策做出了调整,很容易导致我国对外贸易迅速进入一个较为困难的境地。这表明我国急需进一步开发对外贸易市场,切实将贸易市场有效地扩展为多元化状态,如此才可以减少对外贸易危机以及风险问题。结合现状来看,我国与美国、日本以及欧盟开展的对外贸易在整个贸易市场当中占比高达60%,而针对其他地区以及国家方面的市场开发,仍然处于一种萌芽阶段甚至是停滞阶段。例如:我国现在对非洲以及拉丁美洲等一系列发展中国家所实施的贸易市场开发行为,仍然处于没有发力的状态。而对于东南亚以及韩国来讲,实际贸易市场方面的供需关系,则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现阶段世界政治格局可以对经济政策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对于这种国际环境而言,实际上对我国对外贸易的长远发展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

四、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创新建议

(一)注重加大对新市场的开发力度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想要推动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向好发展,建议从以美国、日本以及欧盟等为主的对外贸易市场逐渐向着全力开发新市场的方向进行转变,以此来达到对外贸易市场更加多元化的目的[5]。例如:针对东南亚市场以及韩国市场来讲,其属于我国现阶段非常重要的两个关键贸易市场,以往针对这些地区以及国家开展的出口贸易实际上并不能有效满足当地市场的现实需求,所以应该积极主动地转变出口产品,结合实际情况优化以及调整出口产品结构,以此来确保出口贸易能够有效适应当地的供需关系;而针对非洲以及拉丁美洲等一系列发展中国家而言,应该基于“一带一路”倡议方针,充分地挖掘当地的市场需求以及发展潜力,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当地开展广泛的出口贸易往来;针对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而言,往往对高科技产品有着相对较大的市场需求,对此应结合此需求做好规划工作,科学合理地发展技术型产品出口,要持续提高自身产品的质量以及科技水平。对于我国而言,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有必要切实结合不同国家以及地区对一系列出口产品存在的差异化市场需求,合理地对症下药,尽可能地与其开展相互对应的良性贸易往来,从而有助于我国对外贸易市场越发多元化,有助于不断增强对外贸易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二)注重及时有效地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目前我国在开展对外贸易过程中,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然属于主要产品,而一些具备自主品牌以及自主知识产权类的相关产品往往在出口方面处于劣势状态[6]。面对这一问题,应该及时有效地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尽可能地提高产品的质量以及技术含量,持续提高高科技领域产品的研发水平。应充分意识到自主创新以及技术创新才是对外贸易持续向好发展的推动力,所以应加大对我国核心技术方面的培育力度,利用科技创新为产品赋能,从而促使对外贸易过程中无论是高端产品还是中低端产品都能够拥有较强的竞争力以及较大的竞争优势。对于政府方面应该进一步出台相应政策,大力鼓励支持企业开展深度研发工作以及打造自主品牌,同时进一步开通自主品牌方面的营销渠道。除此之外,在大力开展科技创新的过程中,还应该切实维持好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实际出口贸易方面的绝对优势,避免出现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另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企业也需要树立正确良好的环保意识,应进一步加大生产技术的优化革新力度,严格管控生产过程,尽可能地生产出低能耗以及低污染的优质出口型产品,以此来迎合世界发展趋势,这一点对持续增强我国对外贸易竞争优势,巩固竞争地位以及持续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三)注重合理应对贸易摩擦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间的贸易摩擦不可避免,我国对此也绝对不能回避,应该积极主动地进行应对。对于企业而言,在实际开展对外贸易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贸易摩擦问题,往往由于世贸组织现有的争端解决机制不够完善而无法被公平公正地对待,同时政府方面也会因为多方面考虑因素,难以及时有效地插手,所以很容易导致无法及时有效地对一系列贸易摩擦问题进行解决。现阶段世贸组织对此也给予了足够重视,面对这种弊端已经有效地面向企业开通了相应的参与渠道,这表明企业能够对一系列贸易摩擦问题开展上诉以及应对,所以企业方面应该对此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除此之外,作为企业还应该持续加大与协会以及政府之间的交流力度,要能够及时了解贸易摩擦的实际发展态势以及一系列最新信息等,以便于自身更好地应对以及处理遇到的相应贸易摩擦,这样可以确保对外贸易能够正常开展并且顺利稳定地进行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社会以及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进步,经济全球化进程将会持续加快,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将会为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国家发展增添更多动力。而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仍然需要面对一系列挑战,所以应该切实做好创新发展策略研究,以此来为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做出引导和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徐传涵,雷晴岚.基于对外贸易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2):84-85.

[2]宿三昕,王维然.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影响研究演进分析——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1,36(4):61-69.

[3]汤晓霞.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以及我国对外贸易战略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35):57-58.

[4]李文婷.新经济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企业创新发展研究[J].卷宗,2020,10(32):219.

[5]曹俊文,雷清雅.新发展理念下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评价[J].统计与决策,2021,37(15):100-104.

第4篇:全球化贸易范文

关键词:经济多极化;全球化;国际贸易

近几年,我国与周边国家,在经济与贸易之间都有紧密的往来,但因为宏观经济发展速度的落差,导致邻国与我国的贸易往来多有摩擦,特别是邻国日本,一直以来的态度都是非常强硬的,间接导致了中日之间贸易矛盾的激化。中日的贸易关系直接影响到了中日之间的经济往来,中日之间的贸易往来在逐渐的减少。由于两国贸易顺差较大,日本所有产品在中国的销售量受到极大影响。由此可见,国际贸易想要得到发展,就必须要在相对平和的环境中进行。

一、国际贸易的多极化与全球化趋势的意义

现如今,无论是我国还是其他国家,都认为国际贸易的限制过多,很难形成贸易自由化。贸易自由化能够有着更多的机会成本,但事实上是实力较强的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占据着主动地位,而经济实力较弱的在国际贸易中不仅仅处在被动地位,而且也很难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国际贸易会受到经济实力对比的影响,这种经济因素也能够决定国际贸易的进行程度。一旦两国之间经济合作受阻,肯定会危及到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在我国的对外交往过程中,应该慎重考虑对外经济政策,避免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国际贸易往来。1.国际贸易离不开经济多极化在我国,很多贸易政策都已经出台并实施了,我们研究发现,贸易政策的背后都有往往有经济多极化作为发展的基础。在很多公司和企业之间会利用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去开拓跨国业务,如果在某一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就会把方法应用到其他领域,最终利用经济方面的博弈达到一种互利互惠的平衡。国际贸易中,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就具有主导地位,在国际贸易市场中就会如鱼得水。经济力量的背后是从国内的经济发展规模最为支撑。在每个国家,能够直接与国际贸易挂钩的除了外贸部门、国家各大银行,主要就是各类民营经济体,这些组织往往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到我国的贸易政策。而这样的在贸易往来中就容易形成不同的利益团体,经由市场化的筛选就会形成经济的多极化。2.国际贸易需要经济全球化在国家进行国际贸易的同时,就会为国家带来各种各样的经济效益。另外,在进行国际贸易的过程中,如果想要经济利益最大化,就要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在国际贸易中,各国在结束贸易后都会进行利益的分配。这种利益分配不取决于贸易分工,而是取决于国家的经济实力。在国际贸易中强势的一方往往因为占据主导地位而进行经济全球化而去降低自身的生产成本。将生产一件产品的各个部分分散到全球价格最具竞争力的地区去生产。每个国家在每项经济活动开展之前都会仔细挑选合作对象。经济上有实力的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的优势,为国家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因此,如果想要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强势国家就会主动维持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以此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3.国家贸易属于经济手段的一种国际贸易本身就是一种经济活动,这种经济活动用于支撑一个国家的发展。经济实力占据上风就可以提高国际贸易的影响力,就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主动。例如:美国之所以被称为发达国家,就是因为美国的经济实力要比其他国家的经济实力强大,能够利用自身的优势地位制定更符合自身利益的贸易政策。但是,由于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从而利用贸易政策威胁处在被动地位的国家听取他们的意见,从而达到自己的最终目的。这样就会导致处在被动地位的国家一旦在贸易中有任何行为使发达国家不满,那么发达国家就会随时调整贸易制度,严令禁止其国家的产品进入。如果其国家能够遵循发达国家的贸易政策,就会受到发达国家给予的经济优惠。但是归根结底,发达国家会利用这种手段达到自己的最终目的。国家的经济政策本质是服务自己国家的发展,比如:国际贸易量的大小,是否符合我国的经济利益,怎样做才能够确保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定,这些都需要提前规划与考虑,由此可见,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联系紧密。而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经济多极化的趋势不可避免,保证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就需要考虑到经济多极化对于贸易,特别是国际贸易的影响。每一个国家在制定贸易政策的时候都会考虑国家经济的需求,与此之外还需要考虑到经济多极化对贸易的影响。因此,最终需要符合内外部经济环境的需要,但是由于经济多极化的趋势不可避免,在国际贸易中不可避免的发生各种突发的市场状况,需要适时调整自身的国际贸易政策。经济多极化背景下的国际贸易可以简单总结为两点,一方面就是贸易政策需要从经济多极化的角度进行思考,符合各方利益;另一方面就是国际贸易与经济全球化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国家间的贸易往来,要求一个相对稳定平和的经济环境。

二、全球经济多极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现如今,各国的社会生产力在不断的提升,经济多极化的格局基本形成。我国与其他国家在进行国际贸易的同时都已经做了明确的分工。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的经济多极化发展让每一个国家都能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全球经济多极化对国际贸易有着诸多影响。1.经济多极化能够拉动国际贸易在每一个国家进行国际贸易之前都会希望国家之间能够保持良好的国际贸易关系,能够合作共赢,共同进步。现如今,经济全球化使每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都紧密相连,唯一不同的就是每个国家发展阶段是截然不同的。而经济多极化能够在国家之间形成一个互补的关系,比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进行国际贸易的同时,如果一国的经济发展刚好需要利用另一国的发展来进行互补,那么双方就都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利。2.经济多极化在国际贸易也具有一定的反作用发达国家的经济地位较高,发展中国家还有其他小国家的经济地位较低。如果发达国家要利用经济地位威胁其他国家,为谋取本国的利益不择手段,强行调整贸易制度,那么就会阻碍国际贸易的进行。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多极化的经济发展趋势不可逆转,每个国家的经济建设发展都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参考标准的,这就很多国家就是利用其他国家依靠国际贸易市场的这个情况,强制威胁其他国家。间接阻碍国际贸易的进行,短期内实现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却不利于长远发展。

三、结语

现如今,已经是经济全球化时代,每个国家都在依靠经济全球化时代进行国际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由于全球经济多极化的影响,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仍不够畅通,这就导致了贸易流通量的减少。如果国家之间能够“去异存同”,平衡好各方利益,为经济多极化背景下的国际贸易发展提供一个稳定和谐的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第5篇:全球化贸易范文

一、国际贸易生态化的发展趋势

当前无论是我国还是发达国家,主要面临的世界性难题就是环境问题。所以在国际的贸易中就体现出环境与资源之间的矛盾。众所周知,在贸易交往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资源,如果没有资源,就难以发展经济。所以国际间的贸易体系中的重点就是环境。为了将这一问题落到实处,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明确的体现出保护生态环境在贸易中的重要性。我们不能为了经济的发展而大力破坏赖以生存的家园,这不仅是为我们自己考虑,更重要的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提供一个能够生存的环境。

二、国际贸易生态化与全球经济现实发展的矛盾

1.经济发展加速了资源的不平等性

在当前国际间的大环境中,主要面临的问题是环境问题。虽然在全球经济的推动下,我国经济的发展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但是这一趋势是以资源作为代价的。如果没有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继续无视下去,那么我国的经济发展就很难与环境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我国正在实施可持续的发展战略。之所以这一策略适用于我国,是因为不同国家的资源消耗量是不同的,发达国家的人口较少,资源的消耗量也相对较少,而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纵使我国资源丰富,但是资源的消耗量也相对较大,因此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呈现出一种不平等的趋势,长此以往将会造成对生态环境的阻碍。

2.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本不公平分配

根据各个国家不同的国情,因此对于经济的发展以及规模上都有所不同,所以不同国家为提高经济的发展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都呈现出一种不公平的现象。在发达地区的资源投入量明显要低于发展中国家。因为不仅仅是人口的因素,在其他方面还将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发达国家的生产力水平较高,主要是因为其注重科技的投入,所以在生产过程中经常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实现效率的提高。但是我国主要仍然以劳动力为主,高科技的设备使用率不高,由此造成最终效率上的差异。这不利于我国加入全球化生产的行列,更为重要的是所获得的资本主要向西方的发达国家传播,由此造成差距逐渐拉大,甚至出现及不公平的现象。

三、新形势下国际贸易生态化与全球经济难以协调发展的原因

1.国际贸易生态化发展与全球经济发展的短期目标冲突

当前,国际贸易生态化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从经济角度来说,国际间往来日益密切,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更加频繁,也因此提高了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增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同时,供求关系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二,我国是一个人口资源丰富的国家,加强国际间的贸易往来,促进国际贸易的生态化发展,有助于我国社会得到进一步发展,解决人口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因而也就有效的降低了因贫富差距大造成了社会矛盾。其三,环境资源与生态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环境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能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在今后可持续道路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2.WTO对国际贸易生态化与全球经济发展缺乏协调政策

我国在进入WTO后,与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变得更加密切,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全球的经济也被带动了起来,但是人们并没有对全球化经济具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因而造成国际贸易生态化不能与全球化经济进行有效的衔接,二者具有相对独立性,这会对国家今后的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任何事情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只要找出合适的落脚点,就能够有效的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的连接,使二者形成一种密切的关系,这样不仅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还能有效的缓解生态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矛盾。

四、对策建议

1.优化国际贸易生态化与全球经济的协调发展

开展国际间的贸易往来是随着时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贸易形势,国际间的贸易交流越来越频繁,可以有效的促进国家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但是不难看出,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其实也凸显着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急功近利的色彩愈发明显。人类社会的生活中,并不是仅仅具有经济这一个重要的内容,而是多元化的融合,其中还包含了环境、社会等一系列与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紧密联系的内容。因此,加强社会、环境以及经济之间的关系,是当前的重点内容,反过来也能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遵循国际贸易生态化与全球经济协调发展的规则

在国际贸易往来的过程中,法律法规的作用十分明显。因为一切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急于求成就很有可能在这一过程中作出不符合要求的行为,尤其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会存在众多的诱惑,如果不采用法律法规进行约束,极有可能会因为错误的行为扰乱市场秩序,对社会的发展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国际市场的公平公正,也要加强相关制度的建设,在不影响各国之间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国际市场规范的统一标准,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贸易往来,能够有效的减少不必要的问题。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