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分析化学实验范文

分析化学实验精选(九篇)

分析化学实验

第1篇:分析化学实验范文

关键词:分析化学;化学;实验

1分析化学实验在应用化学专业中的现状分析

作为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必要的实践锻炼环节———分析化学实验的开设非常有助于促进学生去掌握分析化学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相关的基本操作实操训练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让学生建立起定性和定量的概念。整个过程的训练对于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培养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此外,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化学实验的学习也可以大大的提高,在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道路上至关重要。因此,对分析化学实验的发展和探索实际意义重大,尤其是在把握分析化学实验质量和发展方向方面[1]。作为重要的实践环节分析化学实验致力于培养学生具有定量分析的能力,因此分析化学实验的实践环节在内容的安排上显得尤为重要[2]。现有分析化学实验内容上的安排仍然是验证性实验为主,主要是关于滴定分析的一些基本操作练习、验证滴定知识点以及相关的综合性实验。从整体内容上来看实验内容和分析方法上相对单一,每个实验的相关性较少,且相对孤立。综合性实验仍然存在“照方抓药”的操作程序,缺乏对学生科学性思考的有效训练、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以及创造性思维的激发。此外,学生对“量”的概念认识不清、把握不准,尤其在滴定终点对终点判断不准确,常常出现滴定终点滴过的情况。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分析化学实验在内容上进行了深化改革,对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思考,提出了分析化学实验应该从实践的内容安排上、方法多样性上、难度维度方面进行调整,其目的就是提高学生对分析化学实验的认知从而提高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实操能力,为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在未来从事煤化工、医药、新能源领域的工作提供良好的平台[3]。

2分析化学实验方案探索

2.1实验内容环节

我校应用化学专业主要是为内蒙古煤化工、新能源行业培养分析测试方面的人才,为了符合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分析化学实验实践内容上紧密联系行业的实际需求,更加注重传统实践内容和行业发展现状相结合,加强了交叉学科间知识的相互结合与渗透[4]。实验内容主要是由简到难层层递进的方式进行展开,设置了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验证型实验以及提高创新型设计实验,具体实验安排见表1。2.1.1基本操作实验部分在基本操作实验部分首先开设了天平的使用,了解了天平的结构原理,练习了三种称量方法以及天平使用的规则。其次,巩固了滴定分析仪器滴定管的使用,滴定管在使用前需要做的准备,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操作步骤以及如何正确的读数。此外,为了进一步加强基本操作能力增加了容量瓶、移液管、吸量管的使用,通过上述练习的设置更加注重实验操作规范化的训练。2.1.2验证型实验部分验证型实验开设了5个实验主要涉及到四大滴定方法,在实验的设置上由简单的酸碱滴定有机酸摩尔质量的测定逐渐增加难度,有机酸摩尔质量的测定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酸碱滴定相关知识的掌握,在学生实际做实验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在滴定操作不规范,在滴定终点“一滴”和“半滴”操作掌握不好,从而造成终点滴定过量最终误差增大。针对在实验过程出现的上述的情况,在新的内容中进行了优化和改进,首先是设置了有机酸摩尔质量的测定实验,让学生对滴定规范操作进行基本训练,让学生对终点判断有所初步认知。其次,为了提高操作技能安排了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实验,第一步用酚酞作为指示剂,在滴定终点溶液颜色由紫红色变为微红色作为第一个等当点,整个滴定过程中要求学生按操作规范进行滴定,滴定终点的判断要准确无误,然后在上述的同一份溶液中加入甲基橙作为第二种指示剂,由于第一个等当点的颜色为微红色,再加入甲基橙后溶液颜色的叠加会使溶液颜色呈现不完全是甲基橙的颜色,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此时溶液颜色并做好记录,双指示剂实验的开设非常有助于学生对滴定终点的判断,而且加强了滴定操作规范化。在上述酸碱滴定实验中,学生的操作技能可以得到充分锻炼的基础上,通过自来水水硬度检测的实验让学生掌握钙指示剂的应用条件同时进一步练习容量瓶、移液管的使用。水硬度的测定其本质是Ca2+、Mg2+离子与EDTA发生了一个络合反应。通过这个实验加强认知分析化学理论知识,深化分析化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能力可以得到充分培养[5]。在间接碘量法测定硫酸铜溶液中铜含量的实验中,由于体系发生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存在多种颜色物质的混合,造成溶液颜色叠加致使学生在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存在很大的偏差,基于这一实际情况在实验过程中要提前做实验演示,让学生对颜色叠加产生的变化可以直观的观察到,以标准样品颜色作为基准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验成功率。2.1.3设计型实验部分团队合作设计型实验主要是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通过已经学习到的分析化学理论知识,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总结,最后通过对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查阅相关资料来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6-7]。在完成上述基本实验操作试验的训练后,以HCl-NH4Cl混合液中各组分浓度的测定实验作为设计型实验,设计这个实验的方案首先需要了解HCl和NH4Cl的性质,盐酸是一个一元强酸而NH4Cl是一元弱酸,基于上述的性质当它们作为混合物时可以进行分步骤滴定。在了解上述的内容后还要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确定NH4Cl能不能直接用氢氧化钠直接滴定,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学生具体确定一元弱酸的滴定方法。通过整个设计实验学生的研究探索精神的激发,知识的连贯性和相关性也得以加强,有益于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性的思维模式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2.2改进实验实施方法,提高实验操作质量

传统分析化学实验实施方法主要以板书讲授的形式,学生根据老师讲授的内容进行实际操作和演练,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对实验过程“量”的概念不够直观,对反应终点的判断不够准确,同时机械性的操作、单调的流程也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提高学生想象力,从而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学习的状态[8-9]。分析化学实验实践环节的核心是把握量的概念,减少人为误差,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为了做到上述这点需要改进传统的实验模式,譬如:在实验的预习阶段引入虚拟仿真环节,学生预习实验阶段可采用可视化的计算机模拟技术———用各种分析实验的滴定仪器模拟实际操作中的实验仪器设备,再按照实验步骤在虚拟实验平台上组装成一套完整的与实操实验相符的虚拟实验装置,并在此虚拟平台上按照步骤完成具体的实验操作[10]。学生在此虚拟的分析化学实验环境中体会到真实做实验的感觉,并操作虚拟的分析仪器设备来完成整个分析实验,可以非常直观的感受实验过程、观察实验发生的现象,对滴定终点的颜色判断更加直观从而建立学生定量的概念。

2.3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非常有利于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真实反映出的情况有助于分析化学实验实施环节的进步并不断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在传统环节中分析化学实验更加注重实验操作的环节,实验预习和实验结束对实验反思的环节有时候会忽略。因此,常常会出现实验课程结束后学生对所做实验印象不深,甚至对实验现象记错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在实验考核部分在重视实验操作的前提下也应该加强实验预习和实验报告的部分。每个实验开课前学生都要按照要求书写实验预习报告,实验预习报告中要写明反应原理,实验步骤部分要做流程图,分步骤的流程图(框架图)可以帮助学生对机理的理解。在实验操作环节要细化打分细则,对于关键操作步骤要设置打分点,譬如:指示剂滴加的量,滴定速度,滴定手法,读数是否正确,终点“半滴”操作是否正确等方面,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滴定关键操作步骤的重视度。此外,对每一组学生数据记录要进行规范要求,养成良好科学的记录实验数据的习惯。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对实验的数据要进行处理,还要对实验进行总结,并让学生对实验失败进行反思找出导致实验出现差错的原因,并进行分析如何可以规避。通过上述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热情、督促学生对分析化学实验的热爱,同时也可以能及时了解到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

2.4实施效果分析

分析化学实验探索与研究方案对实验内容,实验预习用虚拟仿真平台和预习报告相结合方式,实验考核,实验报告加强反思和数据处理等几个方面对学生做了调研统计,对学生知识度掌握的情况以及满意度都做了回访(表2),同时调研了此次研究方案对学生参与到科研工作、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帮助。从表2中可以看出,分析化学实验新方案实施后,学生在知识点构建满意度、实验动手能力,参与科研工作以及参与创新项目较之前都明显提高。

3结语

通过分析化学实验方案在实验内容、方法上的探索与研究,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同时有助于学生对分析化学实验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对分析化学中量的概念的建立很有帮助。通过分析化学实验方案实施更是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易于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敏锐力的提高、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以及科技的创新意识的建立,从而进一步提高应用化学专业在煤化工行业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陶慧林,谢襄漓,金文英,等.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J].广州化工,2014,42(4):196-197.

[2]张莉,何春萍,向德轩.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J].广州化工,2018,46(16):170-171.

[3]李岭领,赵瑞明.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J].山东化工,2021,50(15):214-215.

[4]张楠.分析化学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20(49):194-195.

[5]周晓霞.转型发展背景下《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当代化工研究,2018(2):95-96.

[6]曹尔新.改革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J].科技教育,2019,17(33):153+155.

[7]陈海春,王宏.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大学教育,2018(4):84-86.

[8]苏丽鳗,冯起国.应用技术大学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动力与出路[J].武夷学院学报,2017,36(12):97-101.

[9]韦庆敏,罗志辉,陈渊,等.《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索[J].大众科技,2017,19(4):93-94.

第2篇:分析化学实验范文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后,化学教学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有待进一步的完善。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需要从实验方法、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资源等多个层面来进行。本文分析了当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以期改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高中;化学实验;完善

引言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生活实践息息相关,化学教学必须结合化学实验才能全面提升教学效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灵活运用所学化学知识,深入理解化学理论的实际意义。因此,高中化学实验教学需要不断完善,针对化学实验当中的问题要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使化学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相适应。

1.高中化学实验存在的问题

1.1实验操作复杂

化学实验一直以来都需要进行复杂的操作,其主要原因是实验装置过于复杂,实验过程因而变得繁琐。学生为了记住操作步骤,容易分散注意力,忽略了实验内容的观察分析,使实验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化学实验也就不能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复杂的实验操作增加了化学实验教学的难度,改善化学实验需要简化实验操作。

1.2实验耗时较长

化学教学虽然重视化学实验,但化学课程依然是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化学实验课时比较有限。当前化学实验所耗费的时间较长,在有限的课时当中,高耗时会对化学教学的进度造成影响。化学实验一般是根据教材的指示来完成,但教材中常用的实验案例都需要很长时间,解决化学实验耗时问题,就必须改善教材中的实验,创新实验方法。

1.3实验现象误差

实验现象的误差可分为两种。第一,实验现象不明显。化学实验注重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在演示过程中可能出现现象不明显的情况,会影响学生的判断,使学生在动手实验的时候对实验现象只有模糊的印象。第二,实验可能出现异常现象。许多化学实验需要严格控制使用的实验材料和剂量,若实验过程中没有把握实验的严谨性,就容易出现异常的现象,化学实验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1.4实验污染和安全

化学实验中经常会生成污染性气体,这些气体对大气不会构成多大危害,但却会在实验室对学生的身心造成影响。有些污染性气体具有学生难以接受的刺激性气味,学生在闻到气味后会对实验产生反感不利于化学实验教学。另外,有些化学实验所使用的物品会威胁到人的身体安全,一旦化学实验中出现操作失误的现象,就很有可能对学生的身体造成损害,给化学实验带来负面效应。

2.完善高中化学实验的对策

2.1实验方法的完善

完善实验方法需要解决化学实验中的复杂问题,提高化学实验的效率。首先要改进实验的装置,便于实验操作。实验装置不必完全遵循教材中的规定,可以在不改变实验性质的前提下对装置进行简化,力求凸显实验现象,并节省实验时间。其次要研发新的实验仪器,增强实验仪器的性能。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许多实验仪器都能够取材于生活实际,针对实验的特殊性,化学实验可以选择最佳的替代仪器,减少实验可能出现的问题。再次,化学实验可以对化学物品进行处理,增加其实用性。在化学实验中,有些实验物品并不具有足够的纯度,可能会对实验现象产生影响,在实验之前对物品进行处理,有助于强化实验现象。最后,对于污染性和危险性较高的化学物品,在实验允许的前提下可以调换其它相对安全的物品来进行。

2.2实验教学的完善

化学实验并不只是教会学生实验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方式,因而要改善化学实验的教学方式。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化学理论的实际表现,锻炼学生分析、思考、总结的能力。为了增强学生对实验的印象,化学实验可以进行一些趣味实验活动,例如把生活当中常见的化学现象放到实验室,或是做一些化学现象比较特别的实验。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化学实验教学还要重视化学反应的实际应用,充分展现化学实验的价值。

2.3实验设备的改善

在现代化教学当中,教学设备已经得到了很大改善,化学实验的完善同样需要先进技术设备的支持。在化学实验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来进行演示教学。教师的演示不利于所有同学观察,而多媒体投影能够很好的表现化学反应,并且能够反复播放,增加学生的印象。有些需要讲解化学分子结构的实验,也可以用多媒体来进行动画演示。除此之外,像微型实验设备和传感器都能有效改善化学实验的效果。

3.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实验的完善需要结合实验过程中常见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来改善实验的条件,对化学实验进行持续优化。化学实验的完善可以从多个层面来考虑,不论是实验方法还是环境设备,都会对化学实验的效果造成影响。在未来的化学实验教学中,会更加重视素质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还要把化学与自然结合,重视化学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陆玉涵.精心设计实验.绽放化学之美[J].化学教与学.2013(10)

[2]嵇广清.化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13(16)

第3篇:分析化学实验范文

【关键字】 分析化学 实验 改革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型、实践型人才是我国教育教学体制与内容改革、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和新方向。高等学校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基地,也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当前高等院校教师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实验教学作为高等院校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分析化学实验是高等院校化学专业、应用化学专业、材料化学专业以及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传统实验教学模式采用学生预习、教师讲授、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以及撰写实验报告四个步骤。在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按部就班进行实验,对实验方案的设计不甚了解,不能很好将理论知识与实验内容衔接起来,不能完全达到实验教学应起的作用,达不到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

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应注重知识转化能力的提高,应使学生自行设计实验,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转化,最终达到使学生能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解决现实生活与分析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这是改革实验教学,实现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培养的必然方式与手段,也是实验教学中函待解决的问题。

本项目尝试在本院2009级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实施一体化多层次,层层提高的教学模式,将“传统实验教学模式”、“面向问题的教学模式”和“自行设计实验教学模式”相结合,采用层层提高的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鼓励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精神,着眼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选取本院2009级一个班的分析化学实验课进行试点,在教学中将整个实验课程划分为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授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学生依照讲授的内容进行实验。主要强调学生对滴定分析仪器基本操作的掌握,并注意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实验态度和方法,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第二个阶段采用“面向问题的教学模式”。以教师和学生为共同体,教师将实验分解为若干个具体问题,学生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解答,并依照问题写出具体实验方案。主要强调学生针对具体实验,如何将其分解,在实验方案设计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并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个阶段采用“自行设计实验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以上两个阶段学习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对设计实验方案进行评价,学生依照提出的问题修订,完善实验方案。主要强调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实验教学模式实施改革的效果

本项目提出的一体化多层次,层层提高的教学模式,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并促使其向实践转化,最终达到学生能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解决现实生活与分析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创新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1.实验课教材建设:

为了加强实验课的教学内容与效果,实验课教材的建设是头等重要任务,为此我们结合我院分析化学教学大纲内容的修订精神,及时调整了分析化学实验课的教材内容,将一些近代分析化学发展内容如流动注射分析技术、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和微型化分析实验设计等内容引入分析化学基础课之中,丰富了实验课的教学内容,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方法研究:

为了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与操作水平,我们除了坚持原有的教学方法如检查学生实验预习报告等内容之外,发展了实验课堂当堂小组讨论的新的教学方法。这一方法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还使同学真正地将实验课教学内容与理论课教学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提高了实验课的教学水平。此外,我们还积极地进行了个别实验内容的开放教学,即允许同学利用别的时间再次进行实验,提高某一方面的专门技能。

3.学生能力考核:

为了对学生实验课的能力有一个科学的评价,我们除了坚持实验技能的本身考核外,还积极进行了实验综合测试考核的探索,即根据同学本学期的教学内容要求同学设计一实验方案来解决某一实际问题,加深了同学对单个实验内容的综合理解与运用。

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不足及其改进

改革产生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有许多地方有待进一步完善。

1.实验教材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高等院校使用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编的《分析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化学实验》能够满足基础分析化学实验教材的要求。但是综合设计部分很难找到一本合适的教材。针对这一点,应该根据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一本可行的实验教材,从而满足课改的需要。

2.实验教学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教师与学生的比例过小,所以有时难以即时纠正学生操作上的失误。希望学校能考虑到实验教学的特殊性,能够一个班可以安排两个老师或者加大实验课的学时安排。

3.教学设备的缺乏。实验仪器不能够满足课改的需要,如果学生无法接触仪器,那么实验课就会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1]张存兰.分析化学实验课程考试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8(3).

[2]刘春英,柳云骐,罗立文等.化学综合性实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石油教育,2010(5).

[3]姜运田等.提高学生实验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J].大学化学,2005(1).

第4篇:分析化学实验范文

本文针对高等职业学生对分析化学实验的失败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意见,希望引起相关读者的重视。

关键词:

高等职业学生;分析化学实验;原因;改进对策

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不可替代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因此,要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保质保量做好实验是关键之一。尽管现行高职化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实验大部份是验证性实验,一般来说这些实验的稳定性较好,重复性较强。但其中也有一些实验往往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实验时失败。本文拟就高职分析化学中常见的失败实验谈谈其原因及改进意见。

1由于所购药品存放时间较长已变质而导致实验失败

譬如苯跟溴的取代反应,在这个反应中,通常情况下,反应速率极慢,加入铁屑后,反应速率加快。虽然使用铁屑作催化剂,但实际上真正的催化剂是三溴化铁,这个反应的过程如下:2Fe+3Br2=2FeBr3FeBr3+Br2[FeBr4]ˉBr+[FeBr4]ˉ+Br+H++[FeBr4]ˉFeBr3+HBr但如果所用铁屑在空气中放置过久,已被氧化,则就没有上述反应发生,实验就会失败。因此,在做此实验时,要用新采集的铁屑,以增强催化性能。这样,实验才易成功。由此可见,在实验室里,对那些易氧化、变质的药品要密封贮藏,有些药品要现用现买。这是确保实验成功的基础之一。

2由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配制不当而导致实验失败

譬如在做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假如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配制得很小,而硫酸铜溶液的物质的量溶液配制得较大,当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硫酸铜溶液中时就看不到沉淀产生。因此,在做此实验时,必须要提高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当它们两者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当或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比较大时,实验才易成功。做此实验时,一般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或1mol/L,硫酸铜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则为0.5mol/L为宜。再如,在极浓的强碱溶液中,当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时,就看不到试液变红色。原因是酚酞试液的变色范围是pH8.0~10.0,酚酞是醌式或醌式酸盐,在碱性介质中是很不稳定的,它会慢慢地转化成无色的羧酸盐,因此实验氢氧化钠溶液与酚酞显色时,要用稀溶液,而不能用氢氧化钠浓溶液。由此可见,物质的量浓度或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配制得当,是实验成功的又一基础。

3由于实验操作不规范而导致实验失败

譬如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制取氢氧化铜。假如氢氧化钠用量过多,则反而得不到沉淀物(氢氧化铜)。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铜沉淀会与过量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可溶性的四羟基合铜酸钠。再如在做苯酚跟溴水反应的实验时,当把溴水滴入苯酚溶液中时出现白色沉淀,但假如滴入的溴水量过多,则析出的白色沉淀会转变为黄色的难溶于水的2•4•4•6_四溴环已=烯酮:这样就会出现与所要求现察的现象不相符的事实。因此,做此实验时,必须重视“逐滴加入”的操作步骤。

4由于试剂滴加顺序错误而导致实验失败

譬如在制备碘化银胶体时,应先往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碘化钾溶液,然后再加入数滴硝酸银稀溶液,并振荡,则即可形成碘化银胶体。反之,由于银离子过量,碘化银的浓度积很小,及易形成碘化银沉淀而导致实验失败。再如在实验室中制备氢氧化铝时,因为氢氧化铝有两性,所以必须要注意控制碱的用量和试剂滴加步骤,只有把碱液逐滴加入到铝盐溶液中才能制得氢氧化铝,假如违背上述操作,则不容易制到氢氧化铝。

5由于未控制好反应温度而导致实验失败

譬如在做糖的性质实验中,用银镜反应检验糖的还原性,反应时应注意在60℃~80℃的热水浴中进行,加热时间控制在几分钟内,则只有还原糖才发生银镜反应。否则,非还原性糖如蔗糖等也会因温度高(80℃以上),加热时间长,产生水解生成还原性单糖而发生银镜反应。

6由于未掌握好实验“火候”而导致实验失败

譬如在做铜与硫反应的实验中,要求硫蒸气的浓度要大。硫受热到113℃时才开始熔化,变成淡黄色易流动的液体,当上升到160℃以上时变成棕红色,随着温度的持续上升,颜色变深,最后才变为深棕红色。不透明的硫蒸气,此时把铜丝迅速伸至硫蒸气中,才能看到铜丝燃烧并放红光。假如铜丝过早伸入,由于硫蒸气浓度不够大,实验就会失败。当然,造成实验失败的原因有许许多多,但只要我们熟练掌握实验技术,把握好温度、酸度等,不断改进实验,就一定能够把实验做成功。

7结语

以上总结高职学生在做分析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所暴露出来实验缺陷,并经过对这些失败因素的研究,提出了改进学生做分析化学实验的建议和措施,使学生的动手能力不断地提高,同时,将学生做实验时发生的失误降到最低,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进度的目的,从而达到提高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林兴桃,客慧明,赵靖强,訾学红.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J].实验室科学,2016,(05):112-114.

[2]刘全勇,王耀,赵学航.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体会及对课程教学的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16,(05):84-92.

第5篇:分析化学实验范文

关键词:分析化学;研究型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7-0059-02

一、研究型实验开设的意义

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是黑龙江大学化学专业、应用化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实验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尝试在分析化学实验中开设研究型实验,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研究方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打好基础。本文在吸收国内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成果基础上,结合黑龙江大学现有的教学条件和实际情况,对分析化学研究型实验的内容及开展方式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总结。

二、研究型实验的选题

在分析化学实验中开设研究型实验的关键是要找到具有挑战性而学生又感兴趣的项目,处理好研究型实验与验证性、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关系。为此,我们将现有的实验内容进行扩展和提升,搜集并筛选了一定数量的与社会生产生活相关的项目和教师科研项目,经有关人员认真研讨、论证后确定为研究型实验选题。

(一)扩展现有实验教学内容

研究型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调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实验中掌握和应用各种科学研究的方法[1]。我们将验证性实验《铁矿石中铁含量的测定》和《铜合金中铜含量的测定》分别扩展为研究型实验《铁矿石中金属离子含量的测定》《铜镍合金中金属离子含量的测定》。一方面学习实际样品的处理方法、干扰的消除以及方法的选择原则,另一方面学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科学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熟练掌握各种分析方法的测试条件,深入理解各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学习基本的科研方法[2]。

在完成设计性实验《混合磷酸盐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时,大多数学生选择百里酚酞做指示剂来测定磷酸一氢钠的含量,但由于终点突跃不明显,变色不敏锐,误差较大。有的学生选用酚酞―百里酚酞混合指示剂,终点时溶液由淡粉色变为蓝紫色,变色较为明显,终点容易观察,但两种指示剂配置的最佳比例、变色时pH值和指示剂加入量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因此将这个设计性实验提升为研究型实验《利用混合指示剂测定混合磷酸盐中各组分含量》,通过鼓励学生在实验进行中发现新问题,研究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锻炼。

(二)选择实用性项目

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如《酸奶的酸度和钙含量的分析检测》《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作为研究型实验,学生将这类实验当作一件有趣的事情来研究探索。此外,我们引入松花江水质分析与治理、加碘食盐成分分析及碘的加入量控制等社会实际项目作为研究型实验选题,使学生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具有乐趣感、使命感与成就感,充分调动学生的研究兴趣。

(三)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

为开阔学生的视野,我们尝试将教师的科研课题部分内容转化成研究型实验。纳米材料、碳纳米管一直是黑龙江大学教师研究的热点,而纳米材料是痕量元素分析较为理想的分离富集材料,因此将纳米材料、碳纳米管的吸附性能用于重金属离子的富集,应用于污水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使得实验内容与实际需求联系紧密,而且学生可以了解专业领域的前沿与新进展,开阔了学生的视野[3]。

三、研究型实验的开设方式

在分析化学实验的绪论课,我们向学生介绍研究型实验,强调研究型实验内容多、时间长,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作为选做实验,可自由组成小组,每组3―6人不等。我们鼓励学生选择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明确研究型实验目的,要求学生在实验中能对知识运用、分析方法、实验技术、实际应用等方面有所创新。根据实验内容我们按以下几种方式开展研究型实验。

(一)与实验课程同步开展

我们将松花江水质分析分为pH、Ca、Mg、COD、P等多个测试项目组成的实验与实验课程同步开展。在课程初期布置给学生,学生们从刚刚学过的课程相关内容着手,查阅资料、设计方法、探索条件,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而由浅入深研究。这样安排实验,让学生应用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加深对学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

(二)集中时间开展

多数研究型实验是在完成验证性等实验结束后进行,学生可以利用整块时间进行查阅资料、设计方案、筛选方法和实验探究。因为只有经过充分的实验准备和实验练习,随着学生知识的积累和实验技能的提高,学生才会逐步体会到只有规范的操作才能获得准确的结果,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科学严谨性以及提高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都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与实验课程同步开展和集中时间开展,这两种方式最后要求学生上交实验报告和查阅文献资料,根据实验结果和创新能力等综合评价,给出分数加在期末成绩中。

(三)以实验室开放项目开展

对于某些学时长且需要一定资金支持的难度较大实验,我们每年申请一到两个科技活动型实验室开放项目,选择综合素质较强的学生来完成。科技活动型项目是指由实验室提供的以科学研究为主要目的的开放实验项目。该类实验项目经学校审核后,由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双向选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项目的研究。学校设立实验室开放专项基金,对不同的项目给予不同的经费支持。对于参加科技活动型项目的学生,在完成项目时应提交结题报告,经指导教师考核后送交教务处组织认证,合格者可获得创新学分,每个项目可获0.5―2学分。

四、开展研究型实验的效果

(一)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研究型实验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研究完成,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对所研究的课题充满了兴趣。

学生进行《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实验时,因为研究对象是诱人的水果,学生对这些具有实际意义的实验比较感兴趣。实验采用的碘量法简单快速,方法比较经典,难度不大,容易引起学生们的实验兴趣。但学生在测定时因为水果颜色对终点的干扰而影响测定的准确度,指导教师抓住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发散式思维展开研究探索。通过师生讨论交流,学生决定将水果脱色后再进行测定,于是查阅资料寻找不同的脱色剂进行实验,并将测定的结果与电位滴定法进行比较。通过在研究中思考学习,在实验中操作摸索,大家互相交流讨论,实验时灵感的火花不断迸发,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二)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在做研究型实验中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材料市场发展前景,以及业内企业关注的焦点和解决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通过研究型实验把分离技术引入分析实验中,一方面填补分析化学实验分离技术的空白,另一方面与社会生产项目接轨,解决了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和实际生产生活脱节的问题,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学生在研究型实验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这就需要对整个环节反复思考和检查,通过排除疑惑,找到问题的根源,有时又需要改变思路和方法。这个过程强化了学生深入思考的水平,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研究型实验在开展过程中会遇到失败和挫折,让学生体会到科研的艰辛,也培养了学生不怕失败勇于探索的科研素质;研究型实验必须依靠同学间的协作与配合来完成,同时还能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总之,研究型实验教学充分激发了学生主体在建构意义知识过程中的“独特性探究和创造性发现”,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4]。

(三)实验设置应考虑学习安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黑龙江大学的分析化学实验在学生大一的第二学期开设,与无机化学实验(下)同时进行。春季学期活动较多,学生较忙,研究型实验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有些学生查资料设计方案较为仓促,有些学生不能准时完成任务,只能在暑假或下学期初完成。理想的设置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安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四)需要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教师工作量认定机制

研究型实验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实验教学考核评价体系,评估学生的知识量、学习态度以及运用知识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提高[5],合理地评价学生的作品成果才能调动学生研究型实验学习的积极性。研究型实验的教学工作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其工作量是一般验证性实验不可比拟的,但现在开展研究型实验教学的教师却没有任何报酬。建议管理部门应采取适当的倾斜与鼓励政策,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和考核标准,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尽管我们在开设研究型实验实施过程中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但研究型实验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与发挥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思维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将一如既往坚持不懈地研究和探索,不断完善分析化学研究型实验的教学模式,为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索新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张建峡,徐云等,实验常用的研究方法[J].实验技术与

管理,2011,(5).

[2]陈怀侠,蔡火操等.研究型设计性分析化学实验改革与

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8).

[3]朱慧群,丁瑞钦等.论综合性研究型实验教学[J].中山

大学学报论丛,2007,(7).

[4]何云峰.大学“研究性教学”的发展路向及模式建构[J].

中国大学教学,2009,(10).

第6篇:分析化学实验范文

【关键词】 分析化学 实验课 改革 创新

分析化学实验是药学专业主要的专业基础课,不仅是分析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从我们以往的实验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掌不够,实践动手能力不足,综合分析能力比较薄弱。究其原因,主要有实验课附属于理论课,实验内容重复多,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投入不足,扩大招生以后教学资源相对紧张等。为此,加强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已刻不容缓。

1 精选实验内容

以往我们的实验大都是验证性的实验。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精选验证性实验,增加实践、综合设计性实验,建立了基础训练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研究性实验三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层次ⅰ是基础训练性实验,以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术,熟练使用实验常用仪器为主。如:天平的使用,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等,要求学生掌握操作技术,熟练使用分析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 ,为进一步实验奠定坚实的基础。层次ⅱ是综合设计性实验,以层次ⅰ为基础,综合运用多种操作技术和仪器解决较复杂的综合性实验,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综合实验,掌握对分析技术的综合运用的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汁中 vc含量的测定、食用白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河水总硬度的测定等。层次ⅲ是设计研究性实验,即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根据所学的知识和操作技能,设计实验课题,写出设计方案。在教师论证其可行性后 准备实验,进行实验,写出实验小论文。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又可以提高创新能力[1]。

2 转变实验教学方式

我们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把教师角色由教学的中心转变成教学的组织者、辅导者,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例如:实验开始时,请学生讲述预习的实验内容、注意事项;实验结束时,请学生总结从实验中得到的体会、收获以及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对不同的实验我们也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基础训练实验,应以老师指导为主,给予简练的讲解和准确的示范,注重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综合设计性实验,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具体地去完成实验内容。注意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思考,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给学生创造“勤于动脑”的机会。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及时发现学生的思维弱点,加以引导,从而能够自己解决;设计研究性实验,以学生为主,老师只给出实验要求,学生在掌握并完成前期规定的实验项目的基础上自己查阅文献资料,根据学过的相关知识自主选题,独立完成方案设计和操作,自行获取和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2]。

3 重视实验过程和原始数据的记录与处理

实验课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以外,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详实记录并合理处理分析原始数据,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对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3]。

我们要求学生在实验前预习实验内容,提出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实验时,把观察到的现象和得到的任何一个数据都如实记录在实验报告上,并当堂完成实验报告。如果出现与理论不符的情况,更是鼓励学生利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对得到的数据、现象进行解释,提出自己的见解,而不是任由学生忽略或篡改数据。对于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会与他们一起讨论,提出建议,由学生通过文献、 网络等途径去寻求答案。长此以往,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提高了,无形中也增强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改进考核方法

我们把实验成绩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平时、期终实验考试和笔试,以 4:3:3的比例计算总成绩。平时成绩的考核包括学生的预习情况、当堂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记录、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结论的合理性等等。期终实验考试一般是把最后一个综合性实验作为考试内容,由学生单独当堂完成所有实验过程,包括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笔试是在期末进行,内容有基本操作、溶液的配制,也有仪器的适用范围、仪器使用注意事项,还有实验设计题[4]。利用这种考核方式,可以比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

5 设置开放实验室

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充分利用实验资源,我们对学生开放实验室[5]。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知识储备,结合实验室条件,自行立题。通过查阅资料,写出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实验仪器和试剂材料、实验时间、实验注意事项等,制定出实验方案,实验教师给出指导意见后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

6 总结

实践证明,通过新模式的教学,能促进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新模式还需不断探索和完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进一步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因材施教,培养优秀人才。

参 考 文 献

[1]朱军,马松涛.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之探讨[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8,30(4):89.

[2]邢建华,侯巧芝,江书庆,裴岩岩.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 2010,07:152.

[3]包贝华,周灵君,郭戎,池玉梅.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2010,14(9):1108-1110.

第7篇:分析化学实验范文

关键词:药物分析实验室;绿色化学;绿色管理

Exploration for conduction of green chemistry experiments in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laboratory

Tang Xiaolei, Yu Songlin

Zhejiang Pharmaceutical College, Ningbo, 315100, China

Abstract: It is essential for the laboratory to be in green management. Corresponding green method is now proposed based on curriculum within our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lab as well as experimental procedures along with a series of management measures for an overall effectiveness.

Key words: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laboratory; green chemistry; green management

绿色化学是一种消除或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与产生,保证环境无损害的化学技术,是从源头防止污染的科学方法。绿色化学实验室则以绿色化学为指导,进行对环境无显著毒副作用的实验场所。药物分析实验是以化学为基础,应用于药品质量检测的一门学科,减少污染、杜绝浪费、实施绿色化实验管理,应是这门学科的首要任务。为此,笔者通过“5R”―减少用量(Reduction),重复使用(Reuse),可回收(Recycling),能再生(Regeneration),排斥有毒物(Rejection),对药物分析实验室开展绿色化学实验改革。

1 药物分析实验室开展绿色化学实验的必要性

(1)药物分析实验室开展绿色化学实验,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在过去几十年间,社会快速进步,迅速发展的化学工业给环境带来了温室效应、酸雨、白色污染、雾霾等公害,严重危及人类生存与健康,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而这些都与化学有关[1]。药物分析是以分析化学为基础的应用性学科,在实验过程中需用到众多化学药品进行化学反应产生化学物质。虽然药物分析实验排放污染物的量不大,但是与化工厂不同,实验所用药品种类多、实际变化多,排放的污染物成分复杂,这些化学反应和化学物质或多或少地会对人体及环境产生影响,污染的积累不容忽视。因此,在药物分析实验室开展绿色化学实验符合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2]。

(2)药物分析实验室开展绿色化学实验,是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要求。绿色化学的口号最早产生于化学工业非常发达的美国,他们很多大学的化学实验室陆续采用了绿色化学实验的理念,开发了绿色化学实验设备,提高了社会公众绿色化学的意识;日本组建了绿色与可持续发展化学网络,以推动此方面的信息交流、研究与开发、教育和国际交流与合作;德联邦政府通过了“为环境而研究”的计划。我国提出绿色化学实验至今已有近十年历史,但是药物分析实验的绿色化却较为滞后。因此,我们必须加紧赶上,以缩小差距。

(3)药物分析实验室开展绿色化学实验,是学科重要性的要求。药物分析是一门运用经典和现代分析化学测定方法和技术研究药品性质、制定药品标准、控制药品质量的综合性学科,而药品质量的优劣又和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因此药物分析实验是药学各专业最重要的专业课程。其目的是通过该课程的教学,让学生规范、准确地掌握药物分析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因此,探究创造药物分析实验室良好的绿色化学实验条件和实验环境,有利于开展学生对各种药品质量进行把关的实践活动,培养合格的药学人才[3]。

(4)药物分析实验室开展绿色化学实验,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绿色药物分析实验的研究内容涉及实验方案优化选择、实验装置和步骤的设计与改进等多个过程,尤其在废物的回收和处理方面需要进行大量研究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欲望。通过绿色化学实验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而且对促进学生追求真理,培养创新思维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价值观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2 药物分析实验室开展绿色化学实验的可能性

(1)采用和推广药物微量检测分析,节约化学试剂用量,减少新化合物的产生。传统的药物分析方法所用药物、试剂的量比较大,如滴定分析的体积一般为20~30 mL才能达到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如果改成微量或半微量滴定则可以大大减少用药量。

例如:将定性实验所用的试管改成点滴板,可使试剂消耗降低至常规实验的1/5~1/3;将实验中所用的250 mL容量瓶改为125 mL,反应试剂全部相应减半,实验结果与原先相比效果相当。推广微量、半微量或减量实验,能减少环境污染,是实现化学实验绿色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2)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规范化,妥善处理化学实验的废弃物。在实验教学中,大部分实验的药品用量在教材中未明确给出限量,因而学生很难把握药品的实际用量。这样既影响实验的科学性和实验效果,又会造成药品的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规范操作和实验品质。若规定好药品的用量和浓度,既方便施教,又方便操作,更易让学生接受、观察和记忆,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科学的实验方法,同时节约药品,减少环境污染。

(3)采用和推广药物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的特点是用药量少、精密、灵敏,是药物分析检测的发展方向。在传统的药物分析实验中化学分析、仪器分析、无菌检验和中药检测四部分各占一定比例,为了进一步适应检测技术的发展,提高检验效率,减少污染排放,在教学中增加仪器分析的教学比重,也可以减少化学废物的排放量[4]。

(4)将药物分析实验与其他相关专业整合,建立绿色、仿真系列实验[5]。

我们将药物分析实验与其他相关专业整合,按图1所示,由化学制药专业合成中间体、副产品、原料药,交给药检专业检测,检测合格后由药剂专业生产制剂,制剂经药检专业检验合格后由市场营销专业销售,药检专业再按GSP进行质控。

图1 仿真企业型实训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中所有的实验器材、试剂、仪器在内部循环使用,一个实验的产物成为下一个实验的原料。如图2所示,试剂重复使用率提高,实验产物充分利用,减少实验原料的购买支出,降低实验成本,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教学内容整合后打破各专业课程间的壁垒,加强课程间的交叉、渗透。学生经历药物生产与流通全过程,将跨学科的相关知识点有机连接,获得了单科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

图2 试剂、废液循环使用示意图

(5)计算机虚拟实验软件的开发利用。对一些污染严重、耗能大的药物分析实验,设计虚拟实验软件,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完成药物分析实验,也实现了循环利用和零排放。如我们开发制作的高效液相虚拟实验室,该软件基于Flash技术,具有界面友好、互动性强、功能强大的特点。师生可以在人机交互界面完成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教、学、做、考、评,突破了时间、地点、资源的限制。本软件选取药学专业核心课程――药物质量检测技术的单元实训教学内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环丙沙星含量》,学生进入虚拟实验室,首先阅读实验须知,然后跟随虚拟教师进入仪器讲堂,聆听关于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结构、原理、使用、维护等方面的知识。走出仪器讲堂,学生进入虚拟实验室完成四大部分六个模块的实操训练及技能考核,并将数据填写在实验报告中。系统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给出综合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点击答疑解惑寻求帮助。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我们还将仪器的重点、难点设计成游戏冲关,寓教于乐,帮助学生记忆。软件使用两年来历经两次改版,三次升级,2012年获得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浙江省教学软件比赛一等奖。

(6)优化实验管理,实现实验管理的绿色化。优化实验安排,减少中间环节的药品用量:如将高锰酸钾标准液的配制和标定与过氧化氢含量测定组合,减少实验药品用量。药品、试剂使用和管理绿色化[6];用低成本、低污染的药品代替实验用药物,制定药品使用科学管理方案,减少浪费。设立试剂、药品回收制度和处置方案,做到减少污染和排放;如中药质量检测常常用到有机溶剂,必须回收处理。仪器设备管理绿色化研究;药物分析实验离不开各种仪器设备,尤其是贵重仪器,探讨仪器设备分级管理方案、定期维护制度、合理使用制度,使仪器设备发挥最大效能。加强网络平台的信息化建设和利用,构建开放运行机制;实现实验中心网上管理、资产设备网络化管理和药品库管理。学生和教师可在网上浏览实验教学文件、教学进度和查阅、领用药品。中心主任和实验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系统进行实验教学信息和实验教学管理。

3 结束语

根据药物生产经营企业的需要设置药物分析实验绿色化教学内容,引入微量、仿真、虚拟、循环、生态实验技术。转变教育观念,达到药物分析实验废物的零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职责和任务。

参考文献

[1] 姜欣欣.浅论化学实验室绿色化管理[J].考试周刊,2012(55):145.

[2] 丁永兰,彭圣明.高校化学实验室绿色化管理[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1(9):55-56.

[3] 范东先.建绿色实验室,促学院和谐发展[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2):116.

[4] 洪丽雅.高校绿色化学实验室的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7):161-164.

[5] 虞春妹,刘晟波.高校有机化学实验的绿色化管理路径探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7):119-122.

第8篇:分析化学实验范文

【关键词】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技能实训课程;考核

分析化学是最早发展起来的化学分支学科之一,是科学技术的眼睛,贯穿于生活的各个领域[1]。分析化学做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它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分析化学的有关理论知识,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正确和熟练掌握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2]。做为诣在:一,为化工企业培养中、高级检验工人才;二,为环境监测培养专业人才的高职高专,分析化学是本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依据学科特点,通过对以往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实施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将课程内容和专业需要有效衔接,增加学生对专业的重视,激发了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并在毕业离校前使95%的学生取得“双证书”―毕业证和“化学检验工(中级)”职业资格证,满足了企业对分析检验岗位人员持证上岗的要求,也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机会,培养出合格技术人才。

传统的课程体系由理论课和实验课组成,总课时60课时,理论课占52课时,而实验课仅占8课时,课程分配不合理,导致学生缺乏动手能力、处理应用问题能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实验内容安排上验证性实验较多,综合性实验较少,应用性实验更少;且教学方法上更是程序化,教师将实验项目、目的、原理、实验步骤及数据处理方法等内容写好,给学生讲解后,学生按老师写的步骤机械操作,有时由于仪器数量所限,分组进行,有些同学干脆就看别的同学做,自己不动手,一站就是一节课,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实验课上学生多老师少,老师只是巡视,不可能一个一个学生的看,监督少,有些同学基本操作还不过关;考核方法也不合理,传统的“分析化学实验”考核方法是平时成绩加上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主要看学生的实验报告和出勤率,期末考试成绩采用笔试方法。所以这种考核方法不能很好地反映出学生的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具有一定的缺陷性[3]。

本文结合本校学科建设特色,对分析化学实验课程进行了尝试性教学改革。

1. 根据培养计划要求,优化教学内容

分析化学实验分为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理论基础,包括酸碱、络合、氧化还原和沉淀这四大滴定分析方法和重量分析法。仪器分析法是以测定物质的光学性质、电化学性质等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变化为基础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及色谱法等,是实践应用基础。对于中、高级检验工,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同样重要,两类分析方法都应作为新时代工科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以往课本理论知识所占比重达80%,实验内容偏少,实验项目主要是验证性实验,简单且缺乏综合性、应用性实验项目,故而优选教材,选取了苗凤琴、于世林编写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高职高专)分析化学(第三版)及 配套分析化学实验教材,该教材在内容安排上更合理,规范,内容安排上先是基本知识技能,然后是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的实验,接着是综合性实验,实验后设有思考题、实验考核内容等。实验项目编排上也更实用,难度上也有大幅度提高,更符合用人单位需求。

2. 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仪器分析的学习,宜采用多媒体教学,由于课时的限制,像有些容量器皿的基本操作、滴定管的使用、分析天平的使用、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及重量分析讲解内容多, 知识容量大[4] , 只讲不演示,直观性差,学生没感觉,若采用多媒体课件, 可以边播放边讲解, 还可反复播放。实验时还可采用转换角色教学,让学生充当“小老师”,将实验分成两组,一组操作,另一组观看,当小老师,评价;然后交换位置,另一组做,先前的组观看评价。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便会被调动起来,认真执行自己的角色,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这样教学效果很好,学生积极性很高,而且学生很快便掌握方法要领。

3.做好实验课前预习,提高自学能力

要求学生实验课前自己预习,自己设想实验。比如实验十八混合碱的测定,它是化学分析法在常量分析中的应用,是一个综合性实验,实用价值较大,测定原理在讲解酸碱滴定理论时做为计算例题已讲过,为了让学生加深对酸碱分析法的理解,要求学生不看书,自己设想如何做这个实验,如何选择指示剂,如何判断化学计量点,如何判断出混合碱的成分,如何处理数据得到组分含量,写出预习实验报告,然后再打开书看书上是怎么设计的,两者差别在哪,自己的好在哪,不足在哪,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变消极为积极。

4. 检验职业技能实训课程的设置

鉴于现有分析化学理论课时所占比重大、实验课时少、实验项目简单、缺乏实用性、综合性实验的现象,不能满足社会对职业技能人才的综合要求,为此在不减少现有分析化学和实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系里又单独增设了化学检验职业技能实训课程―3周集中实训课。在此期间由老师精心辅导,严格要求,单独检查,提高了学生职业技能,为考取“分析检验工”职业证书、扩大就业领域创造了有利条件。

5. 全面而科学的考核

传统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考核主要以学生实验报告、出勤率和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评定和考核的标准[5]。该考核方法最大的弊端是过于主观,对学生整个实验过程未能进行量化考核,不能确定学生操作技能培训效果,不能全面评价学生对实验、实训内容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更谈不上创新意识的培养。全面而科学的考核办法就成为了必然, 将考核分为两项(各占50%),一是实验成绩,又将实验成绩一分为三:平时成绩(40分)、实验技能考核(30分)、知识点综合考察(30分)三大部分。平时成绩包括实验预习报告(20分)、实验报告(10分)、实验操作(10分),重点突出实验预习报告的作用,培养学生自学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综合考察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二是举办专业技能比赛,为鼓励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每次实验课结束时举办一次专业技能大赛,大赛可分为两部分(各占50%),一是基本技能,由老师、学生当评委,考查学生对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如滴定管、移液管、分析天平的使用等。二是综合实验考察,由老师给出一个综合实验题,学生自己写出实验可行报告,老师先审查学生写的实验报告,然后课上让学生陈述自己的实验方法,大家来评判,发现问题,最后定出最佳方案。评出优秀、良、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这一举措大大提升了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增加了他们探索知识的欲望,效果显著。

总之,在分析实验课改革中我们力求优化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弥补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以满足时代科技发展的需要,力争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出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高职高专化学教材编写组编.分析化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李英敏,刘艳,黄慧,等.关于改革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尝试[J].高等理科教育,2005(6):30-31.

[3] 萨仁图雅,宝贵荣.高职院校“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5),238-239.

[4] 赵桂欣.浅谈分析化学的实验教学[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20):98-99.

[5] 阳明福,王云霞.从PBL 教学方法谈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分析化学教学改革[J].大学化学,2003,18(2):25-27.

第9篇:分析化学实验范文

[摘要]《分析化学实验》原有的实验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由于学生自主性差,即便要求做预习报告,也是“复印机”;,没有很好的领会、掌握,因而有必要从观念、方法、内容上进行改革,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加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关键词]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与其他实验课相似,传统的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方法大多采用的模式: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听,然后学生自己练习,教师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这使得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养成“实验前不预习,实验时照方抓药,实验后没有印象”;的习惯,即便有安排课前预习,也是复印机,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安排的实验内容过于陈旧,不能反映分析化学实验技术在新兴学科的应用和相关学科的渗透,多是一些验证性实验;分析的样品纯品多,实物少,因而学生就实验而实验,认识不到分析实际样品的价值。另外,分析化学实验与无机化学实验的某些内容存在重复现象。在教学思想上过分强调基本操作,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为适应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从教学手段到教学内容都应该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与更新。 1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1.1正确引导,改变观念为转变学生轻视实验课的观念,提高分析化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在分析化学理论课和相应的实验课开始前,加深学生对“理论的基础是实践”;的认识。如将课前回答问题纳入学生成绩考核中。通过对有关问题的讨论和正确引导,加强了学生对实验课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他们对实验的兴趣,增强了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求知欲。 1.2更新内容,改进方法为了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在安排分析化学实验时把其划分为基础实验、自行设计实验两个阶段,通过学生大量查阅资料设计出可行的方案,既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也练就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力求培养出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急剧的变化和竞争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适应科学技术领域的综合化的人才。 1.3革新旧有实验教学方法在教学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学时减少的情况下,要保证较高的教学质量,实现素质教育,必须不断革新旧有的教学方法,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生学会用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激发学生的极大兴趣。另外引入分析化学实验视频,将原来一些需要在实验课讲解和演示的很多内容下载视频,并与实验课堂教学过程相结合。如“分析实验基本知识和容量分析基本操作”;、“重量分析的操作规范”;等。 (1)在做基础实验时,强调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通过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使学生掌握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称量瓶等玻璃仪器的使用方法,了解分析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分析天平、酸度计、分光光度计等仪器设备的原理及其操作规程等。 (2)要求学生一定要对实验内容进行预习,并写出预习报告。通过实验前提问使学生不仅对要做的实验有所了解,知道实验课中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做,更重要的是对教材中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能够预先引起学生重视,以便通过实验课中教师的讲解和实际的操作,得到解决。同时,还强调对实验数据、实验结果和实验现象实时记录的重要性,学会应用一些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书写实验报告的规范化。 (3)对于自行设计析实验部分,以上述的基础实验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础,要求学生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并进行理论联系实际,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从而达到能够较好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2结语因此,以学生为本,进行实验教学改革。今后应多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创设形式多样的动手操作机会,将课堂实验教学与课外实验实习、创新性实验研究项目紧密结合,逐步调整实验教学内容,理顺理论课与实验课、课堂与课外的内容衔接、学时和学分比例,努力探索新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方式;进一步扩大实验室的开放程度和开放水平,从实验室运行费用、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经费中安排部分资金,创设开放性实验室基金,鼓励系内外学生踊跃参与。真正能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加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