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会议主持发言稿范文

会议主持发言稿精选(九篇)

会议主持发言稿

第1篇:会议主持发言稿范文

今天这次会议,是经***党委研究决定召开的。

参加今天这次会议的有机关各科室的科长、主任、辖区各行行长长,共计60余人。

我们在这里召开的这次会议,内容是十分重要的,这对于xxx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把这次会议开好,我们特别邀请了***行的***长(或书记)在百忙当中亲临指导。在此,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长(或书记)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同志们,今天这次会议,共有5项议程。

下面进行第一项议程,请***同志讲话;

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请***同志讲话;

------

下面进行第五项议程,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长(或书记)给我们做重要讲话。

------

同志们,刚才**同志传达了******会议精神,***同志对******进行了安排,我完全同意。特别是***长(或书记)的重要讲话,讲得非常好,非常到位,非常深刻,必将对我们******工作的深入开展产生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希望大家要认真领会,深刻理解。散会以后,要在深入学习***长(或书记)的基础上,把***同志及***同志的讲话精神传达好,贯彻好,落实好。一定要加强学习,真抓实干,推动******工作的顺利开展,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对于******工作,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对于******工作,我们各级领导都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进一步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充分领会******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目前,******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们还要从深度和广度上下工夫,要高标准,严要求,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动员各方面的力量,调动歌方面的积极因素,形成上下“齐抓共管”的局面。只有这样,******工作才能更上层楼。

二、对于******工作,要加强组织落实,要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不要搞形式主义,不要热衷于开会布置,也不要满足于传达文件。当然,开会是必要的,上传下达也是必须的。但是,光是讲空话、打官腔是搞不好工作的,也是出不了成绩的。所以,对******工作,我们一定要真抓实干,加强落实。各级领导要把工作列入日常议事日程,要亲自指挥,具体部署。同时,各级领导要为******工作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舆论环境,扎扎实实推动******工作的开展。只要我们组织到位,落实彻底,就一定能抓出实效,一定能干出成绩。

三、要切实加强团结与协调工作。历史证明:团结,才有力量。团结,也是我们消除一切困难的有力武器。******工作也一样,各级各部门也要加强团结与协调工作,要把上下左右以及各方面、各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步调一致地推进******工作的开展。目前,有些部门或个人,遇事推倭、互相扯皮,这种官僚作风,轻则导致工作效率降低,重则影响我们的形象和威信,我们一定要坚决杜绝,狠杀歪风,努力营造团结向上的拼搏氛围。

四、参与******工作的同志,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自豪感和责任感。同志们,对于******工作,我们党委是非常重视的,也作了精心部署和安排。同时,各级各部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而你们,你们这些战斗在一线的同志们,肩负着各级组织对你们的殷切希望,克服了许多困难,承担了许许多多的具体而繁重的工作,你们的责任是重大的,你们的工作是光荣的。希望你们要进一步增强自豪感和责任感,脚踏实地,同心同德,扎实工作,开拓创新,用我们辛勤的劳动争取更大的成绩!

总之,大家一定要振奋精神,多干实事,少说空话,拼搏进取,努力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第2篇:会议主持发言稿范文

讲话稿也称“发言稿”,是在某种特殊场合要讲话前所拟定的书面稿子。其作用是节省时间,集中、有效地围绕议题把话讲好,不至于走题或把话讲错。

用途

讲话稿的使用范围很广,多用于各种大小会议、广播录音、电视录像等口头表达;也可以登报印发成“书面发言”。

讲话稿和发言稿的区别

“讲话”和“发言”本是同义语,但由于约定俗成的原因,现在多数是把领导和主持人的发言称为“讲话”,其他个人或与会人员所说的,统称为“发言”。

讲话稿一般应由讲话人自己写。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可经过授意由别人,或由秘书、干事等代劳。讲话稿有详稿、略稿和腹稿之分。详稿准备较充分,只消拿到会议上去念就行了;略稿是个提纲、要点,在发言时要再作发挥;腹稿,仅仅在头脑里酝酿一下,考虑个大概,到时即席发言,然后根据别人的记录整理成书面的东西。这里,我们不讨论第三种。

“讲话稿”除“发言稿”这个别名外,还有演讲稿、演说稿、谈话稿、会议报告稿等。其性质与特点,都大同小异。

特点

文章是给人看的,讲话则是给人听的。看起来顺眼的文章,听起来不一定顺耳;看起来清楚明白的句子,说给人听,别人不一定听得懂。文章可以反复看几遍,哪句看不懂,就看哪句;听别人在会议上讲话,就不可能让别人说了一遍,又说一遍,老重复一个内容。讲话是一句接着一句的,弄不清前句的意思,后一句就难于理解了。结果,话讲得越多,别人越不听。因此,写讲话稿,就是要抓住讲话的通俗化和日语化两个特点。

讲话要通俗,就是要适合人的听觉的需要,适合听众的接受水平,容易叫别人理解和接受。

我们知道,听报告时,听众只能发挥其听觉的作用,他们看不到实物与环境,难以知道具体的形象,只有靠讲话人的描述或讲解,才能使听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或逻辑上的说服力量。所以,通俗的讲话,可以补充视觉之不足。另外,通俗,不能理解为庸俗。它要求语言朴素、自然,不堆砌概念,不装腔作势。

讲话要口语化,就是写的稿子,别人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它的语言简短精练,形象、生动、具体,别人不仅听得明,而且印象深,记得牢。

注意事项

1。要看听众。讲稿的效果好不好,不是撰稿人个人或少数人坐在办公室里评定的,而是要由广大的听众来打分,因此讲稿首先要考虑听讲的是什么人,这些人有什么特点,怎样才能说服他们;同时,事先要尽可能估计到,可能有人产生什么样的怀疑、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或有什么不同的议论,以便能够及时予以回答。这就要求演讲者把想和讲有机地统一起来。

2。要讲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这就要求撰稿人吃透两头。一是了解上面的方针政策,二是了解听众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两头吃透了,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哪些多讲,哪些少讲心中就有数了。这样讲起来,有针对性,听众也会觉得受益匪浅,听得全神贯注。

3。态度明朗、观点正确。讲话人,对所讲的问题,是赞成还是反对,是表扬还是批评,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举例要恰当,引用材料要准确,对于有些材料要进行辨伪考信的工作,不能拿来就用。看问题要持客观态度,实事求是,不夸大,不缩小,不曲从附和,不任意上纲。

4。主题要单一。一次会议总有一个主题,讲话者也往往不止一个。所以讲话,首先要围绕会议主题讲,不能离开会议主题,信口开河。

现在提倡开短会,讲短话。因此,要尽量把话写得简明扼要、干净利索。话讲长了,不仅会影响讲话的效果,而且会引起人们的厌烦,不得人心。因为人持久或过度地听讲,会因听觉器官的疲劳而造成全身不舒服,必然精力分散。俗话说“话多如水”。因此,讲话要克服一种坏习惯,即一讲就长篇大论,胡拉乱扯,重复罗嗦,没完没了。

要合乎口语

写讲话稿,要像说话一样简短亲切。绝不要乱抄文章上的一些洁屈聱牙的句子。具体来说,写讲话稿要从下列几方面做到口语化:

1。用句要短,修饰语要少;文言句子和倒装句要尽量避免使用,以免造成听众的错觉或分散注意力。

2。一些书面语言的词汇,要改用口语词汇。如“迅速”可改成“很快就”;“立即”可写成“马上”;“从而”可改成“这样就”;“连日来”可写成“这些天来”;“地处”可改成“位置在”;“备定”可写成“准备好了”等等。

3。一个意思有几个词都可以表达的,要尽量选择其中一听就懂的词,如“对垒”、“交锋”就不如“比赛”通俗易懂。

4。不该省的字不要省。如“同期”最好写成“同一时期”,以免发生误会。

5。要分清同音的字和词。比如“全部”容易错听为“全不”;“喉头”跟“猴头”分不清,应写成“喉咙头”就好。

6。方言土语要少用。听众一般都来自五湖四海,如果用方言土语多了,有些人听不懂,或者窃窃私语,也会影响会场秩序。如“假茶叶”是贵阳的土话,外地人很难知道它是指有其名而无其实的东西。

7。用引号表示相反意思的词,在其前面要加上所谓二字,以表示否定。用括号作注释的,要改为直接叙述。

第3篇:会议主持发言稿范文

用途

讲话稿的使用范围很广,多用于各种大小会议、广播录音、电视录像等口头表达;也可以登报印发成“书面发言”。

讲话稿和发言稿的区别

“讲话”和“发言”本是同义语,但由于约定俗成的原因,现在多数是把领导和主持人的发言称为“讲话”,其他个人或与会人员所说的,统称为“发言”。

讲话稿一般应由讲话人自己写。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可经过授意由别人,或由秘书、干事等代劳。讲话稿有详稿、略稿和腹稿之分。详稿准备较充分,只消拿到会议上去念就行了;略稿是个提纲、要点,在发言时要再作发挥;腹稿,仅仅在头脑里酝酿一下,考虑个大概,到时即席发言,然后根据别人的记录整理成书面的东西。这里,我们不讨论第三种。

“讲话稿”除“发言稿”这个别名外,还有演讲稿、演说稿、谈话稿、会议报告稿等。其性质与特点,都大同小异。

特点

文章是给人看的,讲话则是给人听的。看起来顺眼的文章,听起来不一定顺耳;看起来清楚明白的句子,说给人听,别人不一定听得懂。文章可以反复看几遍,哪句看不懂,就看哪句;听别人在会议上讲话,就不可能让别人说了一遍,又说一遍,老重复一个内容。讲话是一句接着一句的,弄不清前句的意思,后一句就难于理解了。结果,话讲得越多,别人越不听。因此,写讲话稿,就是要抓住讲话的通俗化和日语化两个特点。

讲话要通俗,就是要适合人的听觉的需要,适合听众的接受水平,容易叫别人理解和接受。

我们知道,听报告时,听众只能发挥其听觉的作用,他们看不到实物与环境,难以知道具体的形象,只有靠讲话人的描述或讲解,才能使听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或逻辑上的说服力量。所以,通俗的讲话,可以补充视觉之不足。另外,通俗,不能理解为庸俗。它要求语言朴素、自然,不堆砌概念,不装腔作势。

讲话要口语化,就是写的稿子,别人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它的语言简短精练,形象、生动、具体,别人不仅听得明,而且印象深,记得牢。

注意事项

1。要看听众。讲稿的效果好不好,不是撰稿人个人或少数人坐在办公室里评定的,而是要由广大的听众来打分,因此讲稿首先要考虑听讲的是什么人,这些人有什么特点,怎样才能说服他们;同时,事先要尽可能估计到,可能有人产生什么样的怀疑、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或有什么不同的议论,以便能够及时予以回答。这就要求演讲者把想和讲有机地统一起来。

2。要讲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这就要求撰稿人吃透两头。一是了解上面的方针政策,二是了解听众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两头吃透了,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哪些多讲,哪些少讲心中就有数了。这样讲起来,有针对性,听众也会觉得受益匪浅,听得全神贯注。

3。态度明朗、观点正确。讲话人,对所讲的问题,是赞成还是反对,是表扬还是批评,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举例要恰当,引用材料要准确,对于有些材料要进行辨伪考信的工作,不能拿来就用。看问题要持客观态度,实事求是,不夸大,不缩小,不曲从附和,不任意上纲。

4。主题要单一。一次会议总有一个主题,讲话者也往往不止一个。所以讲话,首先要围绕会议主题讲,不能离开会议主题,信口开河。

现在提倡开短会,讲短话。因此,要尽量把话写得简明扼要、干净利索。话讲长了,不仅会影响讲话的效果,而且会引起人们的厌烦,不得人心。因为人持久或过度地听讲,会因听觉器官的疲劳而造成全身不舒服,必然精力分散。俗话说“话多如水”。因此,讲话要克服一种坏习惯,即一讲就长篇大论,胡拉乱扯,重复罗嗦,没完没了。

要合乎口语

写讲话稿,要像说话一样简短亲切。绝不要乱抄文章上的一些洁屈聱牙的句子。具体来说,写讲话稿要从下列几方面做到口语化:

1。用句要短,修饰语要少;文言句子和倒装句要尽量避免使用,以免造成听众的错觉或分散注意力。

2。一些书面语言的词汇,要改用口语词汇。如“迅速”可改成 “很快就”;“立即”可写成“马上”;“从而”可改成“这样就”;“连日来” 可写成“这些天来”;“地处”可改成“位置在”;“备定”可写成“准备好了”等等。

3。一个意思有几个词都可以表达的,要尽量选择其中一听就懂的词,如“对垒”、“交锋” 就不如“比赛”通俗易懂。

4。不该省的字不要省。如“同期”最好写成“同一时期”,以免发生误会。

5。要分清同音的字和词。比如“全部”容易错听为“全不”;“喉头”跟“猴头”分不清,应写成“喉咙头” 就好。

6。方言土语要少用。听众一般都来自五湖四海,如果用方言土语多了,有些人听不懂,或者窃窃私语,也会影响会场秩序。如“假茶叶”是贵阳的土话,外地人很难知道它是指有其名而无其实的东西。

7。用引号表示相反意思的词,在其前面要加上所谓二字,以表示否定。用括号作注释的,要改为直接叙述。

第4篇:会议主持发言稿范文

一、准备细致到位

认真细致的准备工作是做好会议记录的重要保障。会前,记录人要对会议议题、主要内容进行详细了解,对以往相关会议讨论情况、会议决议等做到心中有数。会议记录通常采用现场文字记录(笔录或电脑记录)和录音(或录像)记录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可以确保记录内容的全面、准确;一方面也对有关准备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对此,记录人应养成一种职业习惯:提前到达会场、提前调试记录设备,避免因准备不足而影响会议记录效果。

二、记录完整真实

一份完整的会议记录,除了会议主要内容外,还应包括会议名称、地点、起止时间、主持人、记录人、参会人员、列席人员、缺席人员、会议讨论议题等要素。会议记录的目的,就是要忠实记载会议召开时的情景,以便日后查阅。这就要求会议记录必须真实,不能夹杂个人观点,更不能有意增减发言内容。要尽量将发言人所说内容全部记录下来,保持语言的原汁原味。为确保会议记录内容的真实可靠,对于一些重要会议,可以会上录音、会后整理,即便是重复的发言内容也如实记下,力求准确还原发言者的每一句话、如实反映会上的讨论情况。记得有一次,一位领导前来查阅会议记录,想要看看关于某个问题形成决议前会上的具体讨论情况。通过查阅当时的会议记录,我们很快找到了会上关于这个问题的一句意见,就是这关键的一句话,为领导向有关部门进行解释提供了依据。试想,如果当时的会议记录只是粗略地记下发言要点,这句极其重要的话很有可能会被漏掉。

三、整理准确及时

第5篇:会议主持发言稿范文

要开好一场新闻会,必须熟悉举行新闻会的程序规范,比如了解新闻会与记者招待会的区别、注意发言人的仪容仪表仪态、简洁而规范地介绍人、正确点请记者、高质量地答记者问以及准备好背景材料和新闻通稿等。

一、 新闻会和记者招待会的区别

新闻会与记者招待会的区别目前还没有权威的界定,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作粗略的区分。新闻会一般在专门的新闻厅内举行,主持人和发言人都在台上就座。先由主持人作开场白,然后发言人新闻,再回答记者提问;或者主持人就是人,自己信息并点记者提问。记者招待会是一种更正式的、更大范围的新闻方式。一般用于重大信息,除新闻发言人以主持人身份到场外,通常还会邀请有关领导、专家出席。在现场,由发言人先作开场白,简单介绍出席会的领导和专家的身份,然后请他们答记者问。记者招待会上一般不主动新闻,其特点是常常来自高层领导人的权威信息。

我们可以选取几个主要的视角来对比一下新闻会与记者招待会的主要区别:从信息的主动性来看,新闻会一般有信息要主动,发言人一般先新闻,再回答记者提问;而记者招待会主要由记者提问,开始后就直接进入记者提问。从主持人的作用来看,新闻会的主持人通常自己就是发言人,自己点请记者提问并独立回答提问;记者招待会上主持人常常只控制场面,由受邀而来的领导或专家回答记者提问。从持续时间长度来看,新闻会一般半小时至一小时;记者招待会一般一个多小时或更长。从记者提问的尖锐程度来看,新闻会上往往会出现很尖锐的问题;记者招待会常因发言人位尊权重,记者比较收敛。典型的新闻会如美国白宫新闻发言人主持的会,典型的记者招待会如我国总理出席的全国人大记者招待会。

二、准备新闻通稿和背景材料

新闻会之前应该准备的文稿包括新闻通稿、背景材料、发言提纲、开场白等,需要散发给记者的主要是新闻通稿和背景材料。新闻通稿原本是新闻通讯社使用的工具,通讯社在采访到一些重要新闻以后,会以一种统一的文本发给全国所有需要此稿件的媒体,这就叫做通稿。一个组织或团体在对外信息的时候,为了统一宣传口径,也会组织新闻通稿,以提供给需要的新闻媒体。背景材料应该包括与信息有关的更多的细节内容。发言人也是事先准备通稿和背景材料的“把关人”,每次会上向记者提供这些材料,可以方便记者在、提问和答问之外挖掘新闻事件,扩大报道范围。

新闻通稿最好提前发给记者,当记者一来签到时就能拿到它,这样就可以一边听一边翻看资料。白宫的新闻办公室除了向记者讲话、公告和包含有新闻会内容的文字材料之外,还向记者们分发新闻通稿、事实说明、背景资料、演讲要点、对未来新闻事件的预测、政策文献摘要、对公文重点内容的分析、赞同自己意见的专家的名单和联系方式、对自己有利的新闻的摘编、有关的图片图表光盘等资料,打包成媒体资料袋。把这些材料发放给记者,实际上就是事先对给媒体的信息进行把关,从而将于己不利和那些虚假的信息排除过滤掉,这种替媒体设置议程的做法就是引导舆论、驾驭媒体。美国报人理查•霍奇勒在《操控新闻》一文中说:“许多美国报纸的读者并不知道,他们所阅读的‘新闻’,很多其实并非出自新闻人员本身的勤奋发掘或谨慎思考,而是来自某份由政府机构所、上面印有‘请勿引述来源’的新闻资料。”

新闻通稿里应该包含除国家机密和个人隐私以外的全部已知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否则就有掩盖事实的嫌疑―――为什么不把已经发生的事实告诉媒体呢?一位资深的媒体人指责:“不知何时,新闻通稿开始流行。哪里发生了矿难,迎接记者的是当地政府的新闻通稿;大凡是丑闻,总会出现新闻通稿。我认为,某些新闻通稿和无视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霸王条款’没有什么两样。首先这种‘统一口径’的新闻通稿剥夺了记者的采访权,再就是这样的新闻通稿往往是官方掩盖事实真相的护身符。”“用‘新闻通稿’来打压言路,带来的效应只会适得其反,不利于社会稳定。我们知道当地政府辖下的本地媒体往往噤若寒蝉,原因就是横亘在他们面前的‘新闻通稿’,媒体往往别无选择,照登不误。而外面的媒体记者因消息被封锁,难以涉足,真相也就难以披露。一个地方发生了突发事件,或者应急事件、重大案件等等,往往会看到‘新闻通稿”这个怪胎。而且,事实上,许多新闻通稿都是掩人耳目的,最后被民众所抛弃,其公信力也荡然无存。”(洪巧俊:《新闻通稿成了掩盖事实真相的护身符》,载《民主与法制时报》2006年7月31日)

三、形象设计

新闻人进入现场后,会的流程就算是真正开始了。而人亮相的一刹那,就给记者留下了第一印象。人在亮相时的神态和体语,往往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一般要仪容整洁、仪表脱俗、仪态端庄。在着装方面,宜着正装以示庄重,注意领带的颜色和的信息的社会性质吻合协调。

在言谈举止方面,新闻发言人在现场面对媒体记者时,一定要让记者看到信心十足的自己。姿态和表情应该稳重大方,适当运用手势,彬彬有礼却不咄咄逼人。你的精神和灵魂会通过你的目光、语音和神态向外放射。在外界有疑虑的消息或意见时,新闻发言人应以自信的表情表达自己坚定的立场,适当辅以加强语气的手势或动作,以加深提问者的印象。在外界激烈反对的消息或意见时,谨慎使用肢体语言,以免造成提问者的不满和对立情绪。发言人说话的时候,目光不必聚焦于对方脸上某个部位,而是用目光笼罩台下所有的人,观察记者的表情,调整自己的思路和声音,让记者始终跟着新闻发言人的神态和话语去思考。说话时,可以采用温和平缓的方式,将事情原委娓娓道来,表情放松、语气平和、眼神亲切、动作轻柔,尽量拉近与提问者的心理距离,争取其信任。如果新闻发言人讲话有活力,表情兴奋,会对他人的精神状态产生良好的影响,甚至记者的情绪也会随发言人的姿态和表情而发生变化。有时发言人音调放低,会更加表现出权威感。适当的停顿,则能在静默中为记者提供思考的时间和回味的空间。

四、介绍新闻人

介绍新闻人是指在有领导或专家出席新闻会或记者招待会时,主持人向记者介绍这些参加发言的领导和专家。在主持人介绍出席会的成员时,领导和专家都要迅速将自己的角色转换成发言人;我们用“介绍成员”这一说法而不用“介绍嘉宾”这种说法,是因为出席会的领导不是嘉宾,而是发言的主体。至于专家,在主持人邀请他加盟会发言人团队之前,他是主持人眼里的嘉宾,但是一旦专家们答应加盟,他必须事先同意和邀请他的组织保持口径一致,这时候双方起码订立了一种心理上的契约,这些专家也就成了主办新闻会一方的成员了。专家、领导、主持人或专职新闻发言人共同组成一个发言的团队,构成发言的主体。

在会上,领导、专家们的身份应该是发言团队的成员、更应该是发言人。坐在台下的不再是领导们的下属,而是领导要服务的对象。在新闻会上,真正的嘉宾是记者。当主持人依次介绍发言团队成员的时候,被介绍到的成员无须站起身鼓掌鞠躬,只需坐在座位上轻轻颔首、微笑示意即可。

五、点请记者

新闻会开始时往往有个开场白,由主要人简介主题及有关情况,应该简化开场白以尽快进入答记者问环节;在记者提问环节,应该公平对待记者、适当照顾境外媒体。当主持人或发言人在致完开场白后宣布进入记者提问环节时,记者席上常常会有很多只手同时举起来,这时候一般由主持人或发言人来邀请某一位记者提问。点记者提问要秉持公平的原则。2003年抗击“非典”新闻会上,发言人按照座位的顺序点请记者,每排点一位记者,体现了公平的原则。在点记者提问时,一般是伸出手臂,手掌展开,手指并拢,指向邀请对象,不宜用一个手指来点记者。在点请记者时可以适当向境外记者倾斜。朱基就曾要求主持人照顾一下香港的记者,这不仅因为香港是“一国两制”的示范,而且当时香港正面临着国际金融大鳄蓄谋发动的另一波金融战的危险,朱基需要有一名香港记者通过提问来使他有机会表达对香港的全力支持态度。在2003年3月18日十届人大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回答了14个记者的问题,大陆记者提问4人,港台记者3人,外国记者7人。以后历年都差不多是这个比例。2007年3月16日,十届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共回答了11个记者的提问,其中3个是大陆记者,2个是港台记者,外国记者为6人。

记者在提问之前一般会自报家门,发言人可以针对不同的媒体准备不同的信息。爱泼斯坦说,聪明的记者应该问只有被问者本人才能回答的问题。记者不该问那些在已经刊登的言论中可以找到现成答案的问题。聪明的记者问的问题必然是具体的,如果是笼统的问题就可以被发言人用笼统的原则来对付。聪明的记者还会用激将法来刺激发言人的情绪,造成发言人情绪的亢奋或失衡,激励他主动爆料。尖锐而有深度的问题是对发言人的一种激励。赵启正说:“我喜欢有挑战性的问题,因为挑战性的问题往往是外国最关心的问题,你回答后容易得到传播,效果好。”吴建民表示,“问题越尖锐,越能碰撞出有意思的回答,表达出自己的立场”,因此他在当外交部发言人的时候从不责备记者提刁钻问题。沈国放也认为,记者所提的问题越具有挑战性,他往往回答得越好。

六、答记者问

每个记者都希望获得提问的机会,因此记者都希望发言人的回答能言简意赅,人们都在期待着下一个问题是什么。2003年,美国白宫时间最长的一次新闻会为35分钟,回答了82个问题,时间最短的一次为12分钟,回答了20个问题。另据统计,美国国务院新闻发言人回答每个问题的平均时间长度是38秒,这就要求发言人不要绕圈子,不能像接受记者专访那样娓娓道来,也不能像平时会议训话那样“穿衣戴帽”、有板有眼。要节省时间让尽可能多的记者得到提问机会。在国外有些国家,所有的官员都要进行新闻培训,其中有一个“6秒原则”,即记者在采访你时,不管记者问什么问题,你必须在6秒以内迅速回答。如果不能,就是不合格的。

答记者问时,人应该掌握一定的策略技巧。从聆听记者自报家门,到辨别记者提问中有无圈套陷阱,我们总结设计出一套答记者问操作程序和规范:

1.弄清记者来路。对境内记者确认其所属媒体的言论独立程度,对境外记者确认其所属媒体的对华倾向;

2.倾听记者提问。倾听记者陈述的前提和结论,清晰地把握记者提出的观点和问题;

3.辨别问题归口。辨别问题是否在自己获得授权的范围以内,对自己回答权限以外的问题提醒记者转问他人;

4.确定回答人选。主持人将问题转交给应邀发言的嘉宾,发言人兼任主持人时由发言人独立答问;

5.对照押题题库。确认押题时是否猜中记者的问题,确认押题时有无准备相近的问题;

6.辨别圈套陷阱。分辨记者提问有无圈套陷阱,针对圈套陷阱确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7.搜索备用口径。已经准备口径的问题根据既定口径回答,没有准备口径的问题根据政策法律回答;

8.主动设置议程。尽可能正面回应记者提出的问题,尽可能顺带自己准备的信息;

9.运用策略技巧。熟练使用应对记者的各种策略技巧,避免违反政策法规,冒犯记者;

10.控制场面时间。主持人或发言人要会适时终止记者的纠缠追问;发言人要会适时终止回答,主持人也要会适时提醒发言人终止回答;主持人或发言人都要会适时终止记者提问,结束会。

第6篇:会议主持发言稿范文

春节前夕,各地省级两会密集召开。不铺红毯、不封路、取消茶歇和彩旗、缩减开支等成为各地改进会风的普遍举措。亲民、朴素、节约的会风被舆论称道。而此间各级领导人的语言风格、伙食标准等规定亦特意凸显亲民之风。

各地的政风革新之举源自此前中央政治局提出的“八项规定”。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八项“严控”:严格控制新建和装修办公楼;严格控制各种会议;严格控制各种庆典活动;严禁公款大吃大喝、挥霍浪费;严格控制用公款安装住宅电话或购买移动电话;严格控制各种检查,禁止形式主义的评比和达标活动;严格按规定配备和更换小汽车;严格管理公费出国(境)。

会议明确:“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

《环球时报》评价“八项规定”时认为,“这次开弓没有回头箭”。中央表率被认为是作风转变的“发令枪”。此后,各地陆续响应中央号召出台践行细则。

“素颜”会议

八项规定被提出后的第4天,2012年12月8日,考察深圳。考察行程途经深南、滨河、滨海等多条主干道,当地交警未封路。这是深圳首次对高级别交通勤务不封路。

观察国家部委、各省市等陆续制定践行八项规定的实施意见,具体措施数目略有不同,内容则趋于一致。

教育部从九个方面提出20项具体要求,国家海洋局党组从十方面提出23条具体措施,中国气象局从七方面提出21条具体措施,地方政府如广西制定了包括五个方面的30条具体要求等。

内容一致性较多,均是对精简会议文件、规范出访活动、厉行勤俭节约等方面进行细化并一定程度契合部门特点,如教育部在实施意见中规定,不出席地方、学校自行举办的表彰庆祝等活动,不以个人名义题词或发贺信、贺电;多接触教师学生,多进教室宿舍食堂等。

转变文风会风为中央一直强调,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曾明确提出:“从领导机关做起,大力整治文风会风,提倡开短会、讲短话、讲管用的话,力戒空话套话。”

在减少领导人报道、减少文山会海等方面,八项规定的提出首先是针对政治局委员,是党的最高领导集体决心以身作则的态度公示。

十之后中央在转变风气上率先垂范,从开会不准念稿、发言不讲客套话到考察不封路、开会不定调等,引发了各地行动上的“蝴蝶效应”。

各地的“素颜”会议即是例证。2013年1月19日,政协云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幕,会场设置精简化,小组讨论会议室不设布标;取消会场礼兵哨;大会所需的文件材料,如大会发言材料、新闻宣传材料等实现电子化,降低纸质材料的印发数量。

高层力推“脱稿”

“参加王某人的会,不准念发言稿,要学会深刻思考。”2012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在主持中纪委组织的专家学者座谈会时说。

座谈会上,8位专家每位有10分钟的发言时间。第一位发言的专家开头提到“尊敬的王书记”,话没说完,被打断,他请在场专家“不说套话、少念稿子、多提观点”。

脱稿受到外界一致赞誉,被认为是避免开会空谈和形式主义的重要手段之一。曾说“谁要念稿子,我就打瞌睡以示反对”。朱镕基也曾谈及脱稿的意义,“看稿子不能吸引人,脱稿讲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要脱稿,必须熟记讲稿,要下苦工夫记背,要把讲话提纲印在大脑里,把大量的数据输入脑海”。

十后,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屡次对会议讲话方式作出表态。2012年11月21日,在中南海国务院第一会议室主持召开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时,环环相扣连续发问,并要求官员不要念稿。5天后,与防治艾滋病的民间和国际组织座谈时,又打破事先安排,鼓励参会者自由发言。

除了脱稿,亲民的语言风格亦被认为是改善会风的一大表现。

2012年11月15日上午,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首次亮相。讲话的朴实语言风格瞬时被广为热议,评论称“通俗语言道出民生大事”,“没有空话套话,态度诚恳,温暖民心”。

而早在2010年,《学习时报》曾刊发在中央党校2010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讲话中他明确反对“长、空、假”的文风,倡导“短、实、新”。

2013年1月7日晚,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出征集令:“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领导没有不重视的,看望没有不亲切的;完成没有不圆满的,成就没有不巨大的……官话套话空洞无物,多年来相沿成习,会议中官话套话至今不绝于耳。现向网友征集你最反感的官话套话。”

1月9日,《人民日报》选登了一部分读者反感的官话套话,比如“高度重视”、“亲自过问”、“现场指挥”、“积极、及时、立即、确保”。官话套话一定程度上映射出官场生态和官员作风。与民众隔离的话语体系和语言风格,被认为是一种“话语腐败”。

公务接待“减肥”

2012年12月30日21时50分,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贴出了29日考察河北保定市阜平县时的晚餐菜单。当日22时47分,“新华视点”微博又发了“记者补白”:这份菜单的饭菜是一桌十位客人共用的。

4个热菜:红烧鸡块、阜平炖菜、五花肉炒蒜薹、拍蒜茼蒿;一个猪肉丸子冬瓜汤;主食水饺、花卷、米饭和杂粮粥。特别交代不上酒水。

2012年12月8日和10日,在广州战区考察,与基层官兵共进午餐时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己盛饭盛菜。

同样,一张吃泡面的照片亦引起注意。2012年最后一周,新华社连续三天“中共高层新阵容”系列人物特写稿,并配发大量旧照。在的系列旧照中,有一张是2008年1月31日,他在四川省川北山区宣汉县老君乡紫云村察看灾情、慰问群众后,和随行陪同人员边吃方便面边研究救灾工作的照片。

中央高层对公务接待的简朴化要求成为亲民风格中又一亮点,各地亦纷纷效仿。

炒白菜、肉片汤,不上烟、不敬酒,这是2013年1月18日河南许昌市襄城县颍桥回族镇招待上级的“午宴”。

浙江省委、省政府印发的《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的办法》中规定,省领导到基层考察调研一般到机关食堂、农家乐就餐,不安排宴请,有条件的地方可安排自助餐;中餐不饮酒,同城活动不安排用餐。

海南省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明确,今后海南省内公务接待要按标准定点接待,不喝酒,不赠送礼品或土特产,不上高档菜肴,严禁上野味。

事实上,相似举措早已散见于各地方性规定之中。2012年7月5日,温州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改革和加强公务接待管理的通知》,规定公务人员在市内从事公务活动,一律吃工作餐,每人每餐不超过60元;不得食用高档菜肴、高档酒以及高档香烟,野生黄鱼、鲍鱼、鱼翅、辽参,茅台、五粮液等都在禁点之列。

第7篇:会议主持发言稿范文

会议由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驻会副会长王长毅主持。

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秘书长夏国明作了2012年度理事会工作报告、财务报告及2013年工作计划要点(征求意见稿)的说明。2012年协会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服务企业、服务教育发展,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进展。2012年,行业协会加强了行业理论建设,如“中国教育装备发展史研究”课题取得阶段性成果、出版了《中国教育装备行业蓝皮书(2013版)》等;积极开展《中小学图书馆(室)配备核心书目》研究工作等;加大了展示会改革力度,着力更好地为行业发展和会员服务。2013年,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将按照“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要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加强理论研究工作,办好第64届、第65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筹办首届全国学校后勤装备博览会,并积极做好2014年推荐产品工作,加强行业协会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协会的职能。

与会人员就工作报告和工作计划、行业工作进行了认真讨论,进一步细化2013年度各项工作计划,明确任务和目标,就部分议案,会议进行了表决。原则通过了《会长办公会议制度》(征求意见稿)、《行业内争议处理规则》(修正稿)、《职业道德准则》(修正稿)、《质量检查制度》(修正稿)、《档案管理制度》(修正稿)、《财务管理制度》(修正稿)、《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修正稿)、《考核制度》(修正稿)、《专职工作人员培训制度》(修正稿)。

第8篇:会议主持发言稿范文

建党85周年庆七一相声:五字真言

06-08

卫生系统七一演讲稿——我为党旗添光彩

06-08

社区与共建单位庆七一大型文艺晚会主持词

06-08

爱国演讲——我的祖国

06-08

建党85周年庆七一活动方案

06-06

厂党委书记先进事迹材料

06-06

优秀党组织镇党委先进典型材料

06-06

七一建党节爱岗敬业演讲稿

06-06

机关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

06-06

七一演讲稿—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06-06

建党85周年七一建党节主持词、演讲稿、晚会致辞、讲话、方案、事…

06-06

鲜红的党旗赤诚的心(七一朗诵诗)

06-06

建党85周年演讲稿

06-06

七一永远跟党走演讲稿

06-06

党在我心中演讲稿—党在我心中重千斤

06-06

党在我心中演讲稿—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06-06

优秀党委书记推选会发言稿

06-06

党旗,飘扬在前方——七一演讲稿

06-04

电信职工庆七一晚会主持串词

06-04

在庆祝建党85周年七一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06-04

庆七一文艺演出主持词

06-03

部队官兵七一晚会报幕词

06-02

庆祝七一建党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05-31

七一建党节演讲稿

05-31

“党在我心中”知识竞赛试题

05-31

迎“七一”,学、用知识竞赛参考题

05-31

在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

05-23

关于评选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带领群…

05-17

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

05-16

关于做好全市七一表彰工作的意见

05-12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上的讲话

04-25

在交通系统纪念建党周年暨表彰奖励大会上的发言

04-17

在交通系统纪念建党八十四周年暨表彰奖励大会上的讲话

04-17

在全区“七一”表彰暨歌咏大会上的讲话

02-08

党旗,飘扬在前方——七一演讲稿

10-12

赫山区庆祝建党周年“颂歌献给党”串台词

09-29

党支部庆祝“七·一”建党节活动总结

07-04

党委书记在公司党委先进性教育活动总结暨“七一”表彰大会上的讲…

06-30

在安装公司机关庆祝建党84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06-30

[推荐]庆祝建党84周年“七·一”畅想精彩演讲稿

06-30

敬爱的党啊,我永远跟您走!七一建党节演讲稿

06-30

在区直机关工委纪念建党84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06-30

在市机关庆祝“七·一”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06-30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四周年暨表彰“两先两优”电视电话会议…

06-30

在县庆祝建党84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06-29

在全市庆祝建党84周年暨“七·一”文艺晚会上的致辞

06-28

“七·一”建党节党的赞歌演讲稿

06-28

在“七·一”建党节新党员入党宣誓大会上的讲话

06-28

在纪念建党八十四周年暨“七·一”先进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06-28

在全市庆祝建党84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06-28

在全县庆祝建党84周年暨庆“七一”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06-28

在庆祝建党84周年演讲比赛、歌咏比赛上的讲话

06-27

在庆祝建党84周年暨一先双优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06-26

在庆祝建党84周年暨先进表彰大会上的开幕词

06-26

优秀教育党务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

06-26

庆祝建党84周年演讲演唱会主持词和闭幕词

06-26

七一前入党思想汇报(财务人员)

06-26

扎根一线显身手攻坚破难展才俊

06-25

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材料

06-25

七一建党节演讲稿—一个女企业家的追求

06-25

庆祝建党84周年暨先进表彰大会开幕词

06-24

在建党84周年暨先进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06-24

新党员代表在入党仪式上的发言

06-24

先进党支部学生代表发言

06-23

庆祝“七一”演讲稿党为我指方向我为党旗争光辉

06-23

让党旗永远飘扬,让形象永远闪亮演讲稿

06-21

书记在庆祝“七一”建党节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06-21

在纪念建党八十四周年暨先进性教育活动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06-21

在教育系统庆祝“七·一”建党节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06-21

庆祝七·一建党节党员应该是一面旗帜事迹材料

06-21

在“七·一”建党节给老党员的慰问信

06-20

七·一建党节肩负新世纪使命,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做贡献演讲稿

06-19

在“七·一”先进事迹报告会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06-17

老党员代表在“七·一”建党节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上的发言

06-17

在纪念“七·”建党周年暨“创先争优”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06-16

共产党人,点燃我心中的火(诗歌)

06-15

在庆祝七·一建党节大会上的讲话稿

06-15

在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上的发言

06-15

庆祝“七·一”建党节演讲稿——我的入党心声

06-14

在庆祝“七·一”建党节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06-14

“七·一”建党节演讲稿—歌颂党的丰功伟绩,树立远大理想

06-13

庆祝七·一建党节演讲稿—唱响准格尔

06-12

七一建党节演讲稿-我把党来比母亲

06-12

庆“七一”入党积极分子代表发言

06-12

庆祝七一建党节文艺晚会主持词

06-11

在庆祝“七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06-11

庆七一演讲稿—中华民族复兴路上的领航灯

06-11

公司书记在“七一”表彰会议上的讲话

06-10

电信职工庆七一文艺晚会主持词

06-10

庆祝“七·一”建党节文艺演出主持词

06-08

在庆祝建党84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06-07

[图文]在“七一”建党节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06-05

[组图]“七·一”建党节系列活动组织实施方案

06-05

“七一”建党节前的入党思想汇报

06-04

在庆祝建党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04-25

发挥党建政治优势带动检察工作发展

04-09

在庆祝建党周年“老区党员新风采”演讲比赛上的讲话

03-21

在七一建党节优秀共产党员的爱岗敬业演讲稿

03-08

党在我心中演讲稿评论

02-04

在以表彰先进和歌咏比赛庆祝党的生日大会上的讲话

01-13

在全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01-13

在学校升国旗仪式上的讲话

12-02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3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1-30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3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1-29

[图文]升旗仪式讲话之弘扬爱国主义培育民族精神

11-24

[图文]在“七一”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11-24

调研人的精神家园演讲稿

11-15

在“七一”党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1-02

外企中的党建建设演讲稿

10-27

庆祝建党周年党的光辉照耀新世纪演讲稿

10-20

纪念建党周年“党在我心中”演讲稿

10-20

党是我心中一颗最亮的星演讲稿

10-20

庆七一党在我心中演讲稿

10-20

在国旗下的讲话之期末考试动员

10-20

在国旗下的讲话之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话

10-20

在国旗下的讲话之新学年开学讲话

10-20

在国旗下的讲话之迎会考高考动员

10-20

在国旗下的讲话之新学期学校工作要点

10-20

在国旗下的讲话之爱国主义教育

10-20

在国旗下的讲话之春节后开学讲话

10-20

在国旗下的讲话之春节后开学讲话

10-20

在国旗下的讲话之期末考试动员

10-20

中国共产党光辉的生日党旗飘飘演讲稿

10-20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党在我心中”演讲稿

10-20

党的光辉照耀新世纪演讲稿

10-20

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演讲稿

10-20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0-19

庆祝七一建党节讲话稿

10-16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3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0-13

争创党的“先进领导班子集体”汇报材料

09-24

庆祝“七一”建党系列教育活动情况汇报

09-17

党旗为我指方向我为党旗争光辉演讲稿

09-09

党在我心中演讲稿

09-09

点燃信仰的明灯演讲稿

09-08

老党员代表在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上的发言

08-31

入党积极分子代表发言

08-20

在庆祝建党83周年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08-10

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

08-10

建党八十七周年文艺晚会主持词

08-09

组织部组织科科长优秀党员事迹材料

08-06

让国旗更鲜艳——七一演讲稿

08-05

把群众观点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07-09

血染的木棉花

07-03

祖国——母亲

07-03

我心中的呼唤

07-03

我立志做党的好女儿

07-03

我的入党心声

07-03

歌颂党的丰功伟绩,树立远大理想

07-03

点燃信仰的明灯

07-03

努力开创直属党委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06-25

《我们集合在党旗下》文艺演出报幕词

06-25

2004庆“七一”文艺晚会报幕词

06-25

青春在党旗下闪光

06-25

让党旗在心中永远飘扬

第9篇:会议主持发言稿范文

1996年8月,笔者出席在北京中央党校举行的庆祝中国速记创始10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有幸见到了延安时期曾任中共中央办公厅速记室主任的张重。张重是党内老一代速记工作者,是他率领中央办公厅速记室几位青年速记员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举行期间,担任包括边区文艺协会以及文学、美术、音乐、戏剧等各专业小组讨论时的全部速记工作。笔者因参与由中国文献速记学会文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中国速记百年史》编写工程,亟需了解延安文艺座谈会速记记录的详细经过,借与张重同时参加中国速记百年纪念活动的机会,在党校宾馆访问了张重。以下就是根据那次专访所写的追忆(有些细节是笔者在会后回到上海又继续写信给远在新疆定居的张重请教的答复)。

1942年5月2日,延安文艺界近百位精英人士来到了杨家岭中共中央办公厅二楼会议室,参加由、凯丰(时任代部长)共同署名邀请的文艺座谈会。会场是1941年新建成不久的一幢“现代化”建筑。所谓“现代化”,不过是座沿着山坡构建的普通砖木结构的房屋,因其从山坡上往下俯瞰形如一架双翼飞机,大家就称它为“飞机楼”,这在到处都是窑洞的延安就显得比较显眼了。这幢楼的底层北面有一条走廊,同山坡上的窑洞相连接,来开会的人也可直接经过走廊进入楼中。会议室平时也兼做食堂,大家就坐在长板凳上,在一张办公桌上铺一块白布就算是主席台。张重等几名速记员由办公厅秘书柴沫(建国后曾任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秘书长,因与的秘书田家英关系密切,“”初期即遭株连被迫害致死)带领,坐在主席台一侧,的秘书胡乔木也参加了会议,他与柴沫记录讲话大意。第一天的会议由凯丰主持,时间不长。讲话时,手里拿着一张写有简单提纲的纸,内容即是《讲话》的“引言”部分: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工作对象问题、熟悉生活问题和学习问题。

随后的十几天都进行分组讨论,会场分散各处,张重等几名速记员也分赴各组为讨论发言担任速记,张重与章岩(建国后,章曾任辽宁省委统战部部长、辽宁省政协主席)参加陕甘宁边区文艺协会一组的讨论。当年中央办公厅速记室的工作人员,“”后离开速记工作岗位大多出任省市党政一级、国家学术团体等的领导工作。

这样的分组讨论进行了十几天,5月16日又集中开了一整天座谈会,到会场听取大家的发言,没有发表讲话。

5月23日下午座谈会闭幕,先是由讲话,晚饭后听作文艺座谈会的结论,张重等几名速记员仍坐在一边作速记记录。因出席的人较多,闭幕式就在“飞机楼”西边的广场上举行,当时杨家岭是中共中央所在地,而等领导人已经搬到枣园去了。枣园离杨家岭有十几里地,平时中央领导都在枣园,只有开会时才到杨家岭。

的《讲话》速记全文最初是由张重主持整理成文字稿的。先交给柴沫,柴沫参照自己的文字记录作了修正,然后交给胡乔木审核,经过他俩审看后,文字稿发回速记室重新抄录,并复写数份分送给枣园的中央领导征求意见。张重等为中央领导作的记录稿,把关审定的是领导身边的大秘书(当时的秘书胡乔木、的秘书黄华、任弼时的秘书师哲、王稼祥的秘书陶铸等,党内习惯称这些人为大秘书)。张重等中央办公厅速记室工作人员都是抗战初期从各地奔赴延安参加革命的知识青年。有的文化程度不高,到延安后学的速记技能还不熟练,整理出来的文字稿往往词不达意,语法结构有问题也是常事。经整理定稿的《讲话》于1943年3月13日先在延安《解放日报》发表部分内容,同年10月19日为纪念鲁迅逝世七周年,《讲话》全文在《解放日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