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市政建筑施工论文范文

市政建筑施工论文精选(九篇)

市政建筑施工论文

第1篇:市政建筑施工论文范文

【论文摘 要】本文从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在施工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和存在问题出发,结合本人在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的经验与实践,论述了推进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现代化的方法及有效实践,希望对市政企业有一定帮助。 

【abstract】this text is from the municipal services business enterprise the building the material the management at the construction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of importance position and existence the problem set out and combine oneself at the municipal services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within management and practice, discuss push forward municipal services business enterprise building material management modernization of method and valid practice, hope have to the municipal services business enterprise certain help. 

【key words】municipal services business enterprise;building material;management;practice 

材料成本是构成市政工程成本中最大的部分,其质量、数量、工艺标准等关乎一个项目的成败,更关乎市政企业的盈利水平;从项目整体设计寿命来讲,也直接影响工程交付后的使用,因此市政企业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对于材料使用的控制与管理都是非常必要的一个环节。本文从市政建材的使用入手,探讨市政企业建材管理与控制。 

1.建筑材料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市政工程一般以道路和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为主,在一般的市政工程项目成本构成中,建筑材料成本占工程成本的50%以上,机械成本占到30左右;加上材料的运杂费等间接费用,构成了市政工程中比重最大的成本。材料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工程整体质量,特殊的工程材料如沥青料等受运输环节温度、湿度与摊铺机性能质量的影响较大等,诸多因素决定了材料在市政工程中的首要地位;加强材料管理就是提升市政工程质量的先决条件,同时也决定了材料的全员管理的重要性。 

2.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的特点与存在问题 

2.1 大部分材料运输至郊外,运距长且受到道路限制。市政工程多在郊外施工,集中在市中心区的工程施工,往往受到城市相关部门的交通管制,大部分的材料需运输且二次堆放;闹市区的工程送料受限,多为夜间作业,因此材料运输环节的成本较大,运距一般较长,企业灵活性受限。 

2.2 过多关注供应环节,对于材料的统筹管理意识不强。由于市政企业多年来形成的粗放式管理,因此企业对于材料供应环节把关较严,从而对于材料的统筹管理意识不强,比如一个工程中标后,做出了材料清单的汇总分析,但对于如何灵活的与市场接轨,以及统筹安排计划方面不强,轻管理,看重供应,要求是准时提供生产所需的市政企业建筑材料,一旦延误生产,材料部门要负责任。因此,施工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人员唯能做的就是加强计划预算,按品种、按质量、按期限齐备地供应施工生产所需的各种市政企业建筑材料,宁愿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水平停留于传统水平,也不愿承担因改革创新带来的风险和责任。 

2.3 区域性材料容易形成壁垒,导致地材价格偏高。市政工程施工多在城效野外,明明较近的地材价格应偏低,但区域性容易形成壁垒,外部材料基本无法入围市场,因此价格与社会整体价格的下浮关联度不大,导致价格偏高。 

2.4 国内大中专院校没有专门的材料专业,专业性人才不足。国内大部分大中专建筑类院校,多以施工管理为主,次以造价,没有专门独立的材料管理与供应专业,因此很多大中专学生毕业后,不愿意从事材料管理岗位,专业人才不足;另外在工地现场中,材料员仅仅担负着收料记帐的工作,薪资待遇明显偏低;在市政企业中,没有针对材料专业的培训与继续教育,人才青黄不接。 

2.5 企业对材料管理人员与管理手段普遍关注度低。由于市政企业建筑材料人员作为生产辅助人员,在企业的地位居于次要,无法吸引人才,增强活力,使得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既懂经济金融又懂法律的人才严重缺乏;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人员缺乏系统、专业、相关的培训,在管理中往往凭借的是经验判断而不是科学理念;普遍存在人才知识结构老化,难以接纳现代化管理理念与手段的问题。 

由于对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现代化管理尤其是计算机管理系统应用受到制约,野外施工期间,无法接入网络等先天条件限制,现阶段很多企业仍停留在原来的整套账务、采购、仓储和控制的管理模式上,造成了当前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基础工作相对薄弱,是典型流程式、“标准化”的管理,而不是追求效益、主动进取的管理模式。 

3.提升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措施 

3.1 推进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信息系统。 

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信息系统由按功能方式组成的各种职能子系统构成,它们主要包括价格分析系统、合同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计划采购系统、质量跟踪系统等。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既可利用计算机来取代人工繁琐的事务处理,提高管理效率,又可完成手工难以完成的信息处理,为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及决策提供信息分析及最佳决策方案,使供应工作处于最佳状态。 

3.2 建立材料供应战略联盟,发挥互补优势。 

物流市场快速发展,联盟重要性不言而喻。战略联盟可以减少渠道冲突,快速传递信息,降低渠道成本,突出共同价值和未来发展。建筑企业应选择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商,或者区域性销售商,形成长期稳定的供应链关系。通过应用这种现代化的供应链管理手段,企业将大大提高外部形象以及内部管理水平,减少无谓消耗,有助于实现建筑工程项目效益最大化。 

3.3 确立科学管理理念,实施系统控制。 

3.3.1 目标计划控制。根据工程项目用料计划,可运用abc分类法、订货点(fqs)法、经济订货批量(eoq)公式来解决。根据最终的计划,保证按品种、按规格、按质量要求。 

3.3.2 采购控制。采购需要开展的业务很多,必须对采购程序的各项业务建立职责分工,实行职务分离。加强对采购对象、采购量、合同签订、付款、货物验收、运输方式和配送等各方面的控制。要强化信息情报收集,引入竞争机制,净化采购渠道。对采购市政企业建筑材料应本着“择优布点、货比二家、先近后远、合理定价”的原则,以降低材料的买价和运输费用。要加强采购人员的职业教育和管理,强化纪检监督工作,杜绝采购人员个人为吃回扣、拿好处而不惜牺牲企业利益的不正之风。市政企业建筑材料部门要提倡“多存信息,少存实物”的新观念,合理确定采购批次和采购数量,防止盲目采购和无计划采购。 

3.3.3 存储控制。在存储控制中,目的就是为了研究得到最合理的采购周期、采购时间和最佳库存结构。市政企业在生产和经营段时间以后,都会造成部分材料、配件的积压现象。为了在盘活库存、减少储备、杜绝损失浪费,不再造成新的超储积压方面,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部门要加强市政企业建筑材料定(限)额管理,严格按计划和物耗定额进行控制,加大修旧利废工作,充分利用物流市场发展,不断探索材料“零库存”的可行性。 

3.4 强化内部管理。 

3.4.1 科学定位。市政企业建筑材料工作要达到的总体目标应当定位于保供和创效。因此,不仅要建立可靠的市政企业建筑材料供应与质量保证体系以达到保供的目标,更要致力于降低市政企业建筑材料采购成本,节省市政企业建筑材料供应成本,强化资源的整合与综合利用,提高资金的运作效率,建立有效的材料责任成本控制体系,以实现创效增效的目标。 

3.4.2 科学管理。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工作具有微观性、专业性、规范性的特征,是一项操作层面上的工作。因此,必须讲求科学,按市政企业市政企业建筑材料工作的特点和内在规律来制定和实施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工作的计划、组织和控制措施,要吸收战略采购、物流管理、供应链战略管理等先进适用的管理思想精华,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实施各项管理职能工作,在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目标上创新。 

3.4.3 以人为本。管理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实现目的的中介是人。不仅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规范市政企业建筑材料工作人员的行为,明确其职责,更要注意研究人的内在需求和行为规律,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广大市政企业建筑材料人员的聪明才智。要努力使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人员熟悉物流管理技术,成为储存保管、运输装卸的专家,更应掌握企业内供应链的流程,熟悉软件程序和信息技术系统,掌握电子商务技术。必须重视人才在企业物流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要采取各种方式,多层次地加大对企业内部物流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用人制度,吸纳大量有用的专业人才,以满足企业物流现代化的需要。 

3.5 构建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的监控体系。 

3.5.1 强化财务对成本的控制。会计人员由于自身知识而所限,只有依赖于信息机构和自身的阅历对审核事项作出判断,从经济内容上看,不再限于原始凭证的完备及形式上,更应转移到数量和价格的真实性。 

3.5.2 全员参与监督。市政企业建筑材料部门要接受广大职工的监督。每季度将主要采购市政企业建筑材料张榜公告,公告内容尽可能全面、一目了然。对有疑惑的事项,职工可以向纪检监察部门报告。 

4.结束语 

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实体工程质量,对企业的信誉、产品满意度等都有深刻的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必须改变材料管理思想,采用先进的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模式,并且这种模式必须与企业整个生产管理变革相适应。只有探索出适应市场发展的新型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模式,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启蕾等.我国物流理论研究的现状与未来[j].中国流通经济.2000(2). 

[2] 汝宜红等.现代物流理论及其实践[j].中国市政企业建筑材料流通.2001(7). 

第2篇:市政建筑施工论文范文

【关键词】道路工程,成本预算,控制策略

前言:经济的发展必然会推动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需要有坚实的社会公共资源作为依托,而作为社会建设中重要的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更是重中之重。同时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具有起独特的特点,利用其独特之处可以使得城市使用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优化居民生活条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同时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加大对于市政道路工程的重视力度。

一、影响市政道路工程成本预算稳定性的因素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资金来源具有多样性,政府的税收、资源收入以及政府借贷是起主要的资金来源。通过对于资金的吸收来实现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从而使得居民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反作用与国家经济发展。但是由于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涉及范围的广泛性,人们的生产生活会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下面我们就几个主要的影响市政道路工程稳定性的因素进行分析。

1、施工方案

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施工方案直接影响这最终的施工成本,二者之间存在着一个明显的制约关系,一个好的施工方案会在最大程度上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最好配置,缩短施工时间,提高施工质量。施工方案是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后期的成本预算都是在施工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对于施工方案的了解,可以详细的了解到整个工程建设的过程以及具体的成本预算。因而不断优化施工方案,是市政道路工程强有力的保障,也是实现成本优化的重要途径。

2、建筑材料市场

市政道路工程与其他工程建设具有同样的特性,材料是工程建设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在进行成本预算的过程中,材料市场的波动是预算人员考虑的最为主要的因素。尤其是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水泥、钢筋等这些较为普通的建筑材料,具有非常大的用量,除了这些用量较大的基础材料之外,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的辅助材料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较为重要的因素。同时由于材料市场具有其自身的特性,具有周期性以及地域性,因而其也具有不稳定性,从而由于时间、地域的不同而导致的材料的价格也是具有差异性的。由于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建筑材料用量较大,因而可以与供应商协商取得较为合理的批发价格。建筑材料市场的波动会对于成本预算产生较大的影响。

3、施工周期

在当前的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成本计算的特殊性,施工周期的长短将会最为直接的影响到成本预算。在较为合理的用工周期内完成建筑项目,能够使得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合理配置,减少建设成本,带来较为可观的经济利益。同时,从另外一个较为实际的方面来讲,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受到区域性以及时限性的影响,因而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工程中,如何保障施工的时效性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合理的时限内完成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能够较早的恢复其社会使用功能,缓解因为市政道路建设带来的交通压力。同时施工周期的长短将会直接影响到设备与材料的损耗,任何材料在施工过程中都会有一种自然的损耗,缩短施工周期能够有效的减少资源的自然损耗,提高经济效益。

二、市政道路工程的成本预算控制策略

1、合理规范招投标

要想使得市政道路工程的成本预算得到根本控制,就得从源头开始控制,先进行切实有效的核算才能够使得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在进行招投标的过程中,成本编制人员会将成本核算作为重要的考虑因素,以市场变化作为基础,对于各种影响建设成本的因素进行反复的核算,因而不同单位的投标书能够较为全面的表现不同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因而在选择建筑公司之前应当对于建筑公司的投标书进行详细的考量,同时优化投标渠道,防止不法分子投机取巧,保障招投标过程的公平合理性,从而保障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顺利性以及成本控制的合理性。

2、合理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控制

由于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具有特殊性,因而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成本预算具有不稳定性,施工方案、施工周期、建筑材料市场等都会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因而在进行工程成本管理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到影响到工程项目成本的因素,加强成本管理与控制,自下而上建立起全面的核算机制,才能够使得建筑成本获得有效的控制。

3、加强施工管理,对于建筑规程实施动态管理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具有广泛性,建筑项目繁多,因而也加大了管理的难度,所以在对于建筑项目进行管理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管理方案,从而寻找最优管理方案。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人力、财力、物力都具有很大的变化性,量的变化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到最终的成本核算结果,所以要建立起一套全面合理的动态管理方案,不仅可以对于建设项目的全局进行管理,同时也可以对于建筑项目中的变量因素进行管理,最大程度上的实现成本管理的优化。

4、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成本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内容繁多,因而要想对于市政道路工程的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就要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不仅要建立起自上而下的管理机制,同时也要建立起横向的管理机制,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紧密联系,最大限度的发挥各个部门的职能,如安全部门的管理作用,财务部门的监管职能,计划部门的基础职能,这样才能够保障整个建筑项目有条不紊的运行,在保障建筑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实现成本优化。

结语:通过上述对于市政道路工程的成本控制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的成本控制是建设项目中不可忽视的方面,通过对于成本控制策略的优化,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够使得起社会使用功能得到优化,从而更加好的服务于人民,服务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因而在现今的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对于前期成本控制经验的总结,同时对其进行不断的发展与深化,用以指导后期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发展,这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伊仿佳;影响市政道路工程成本预算控制的几个因素[J].建筑技术与应用.2008

[2]陈明坤;市政道路工程成本估算及影响因素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

[3]孔一华;浅议市政道路工程的成本控制[J].经济师.2008

[4]包心鉴.以人为本、民主公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科学内涵[J].理论学刊,2011(1)

[5]田心铭.“以人为本”的含义辨析[J].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12)

第3篇:市政建筑施工论文范文

关键词:公共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财政补贴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1-0097-01

我国为能源消耗大国,但公共建筑节能政策于2005年才开始正式实施,起步较晚,且在此之前的绝大部分建筑都属于非节能建筑,此后建筑又不是在建筑项目全寿命周期展开,所以建筑节能成果并不是很明朗。因此,对于公共建筑节能经济政策的研究迫在眉睫。通过不断丰富公共建筑节能理论体系,推动全面的建筑节能与改造,从而缓解当前的能源供需矛盾。

一、实施公共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的必要性

(一)公共建筑节能政策对我国节能贡献率高

建筑能源消耗在我国能源消耗中占有极大比重,且比重逐年上升,在建筑中又以公共建筑面积最大、消耗最多。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环境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建筑规模正高速增长,能源消耗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与此对应,我国开展公共建筑节能政策也将大大提高能源的使用率,为节能做出极大贡献。

(二)公共建筑节能具有市场失灵问题

建筑节能存在市场失灵的阻碍因素,一是由于对公共建筑节能不支付报酬,影响生产者的福利,因此产生了正外部性。这种外部性将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低效,也就是公共建筑节能成效低下或节能资金供给不足。二是由于公共建筑节能领域还存在着各主体信息不对称。首先,节能建筑的品质无法从外观上获得;其次,建筑节能的生产设计者和消费使用者之间存在信息盲区,导致建筑节能产业的滞后;再者,由于政府对建筑节能市场监管信息掌握的不全面,管理手段不到位,在建筑节能市场中存在诸多职业道德问题。

(三)经济激励政策能弥补强制性政策不足

由于公共建筑节能在市场调节中属于失灵部分,因此这项工作的开展必须要加强政府干预,加强管理和约束。政府在干预市场过程中若进行明令禁止的强制措施,节能效果将甚微;而若使用经济激励政策将极大调动企业积极性,从而弥补强制性政策的不足,收获的效果也将更显著。经济激励政策给予了行动主体较高自,增加了福利,可推进市场化进程,同时减少政府的开支。

二、公共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现状研究

(一)经济激励政策形式单一

我国公共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主要由财政政策、税收优惠两方面因素构成,而其中又以政府的财政补贴为主、其他补贴形式为辅,激励的形式、方法单一。财政补贴有多种补贴对象,而我国主要是补贴投资者,这种补贴虽然有利于监管体系的建设,加强工程实施质量,但不利于体系建成后的节能运行管理,运行维护水平低下。同时,我国未建立专门节能基金,财政拨款是对政府财政的一种消耗,长期以往,将对我国财政造成极大负担。

(二)经济激励政策限制性不足

我国的公共建筑节能政策近几年才制定,尚未建立形成系统有效的机制,操作性不强,经济激励程度过小,将无法调动建筑节能工作的积极主动性;而激励程度加大,将会出现能源费用超额现象,且没有限制性的约束政策。政府的正面激励和负面干预执行力度都不够,严重阻碍节能工作的推动开展。

(三)经济激励政策欠缺层次管理

公共建筑节能工程领域所包含的主w众多,各主体所处层次不同,利益也不相同。因此,经济激励政策应该针对不同的层次实施相应的激励政策。但现在经济激励政策主要从中央发出,靠中央财政推动,地方上缺乏多层次激励,不能相互推动,不利于建筑节能的开展。同时,公共建筑节能的发展是具有成长周期的,激励政策应该根据各个阶段的特点来实施,实行初期、中期、长期的激励政策。

(四)经济激励政策配套措施不齐

我国公共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的各项配套措施不健全,能源评估审计体系不完善,不能进行权威监管。能源价格机制未形成,不能发挥能源价格的杠杆作用,激励政策还有赖于建筑节能服务市场。而建筑节能服务市场在各方面存在分歧等等,导致经济激励政策工作开展不顺畅。

三、对于公共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的建议

(一)建立公共建筑节能专项基金

我国要建立明确的公共建筑节能的专项基金,发挥其杠杆作用,通过财政激励调动各方主体的积极性。同时弥补财政拨款的局限性,建立良好的市场机制,促进多方面的平衡,促进社会公平,力求做到建筑节能全方位阶段的补贴。

(二)确立不同层次的激励对象

我国要根据公共建筑节能领域主体的不同层次,建立不同层次的激励政策,使得中央、地方、业主和公共建筑用户等各方面主体能够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共同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同时,我国由于公共建筑节能起步实施较晚,应该建立短期与长期的建筑节能激励目标,形成有效的机制,从而有利于公共建筑节能工作的长效发展。

(三)加大政策的激励力度

政府要加大政策的激励力度,加强干预,充分调动业主积极性,并建立限制性措施来约束能耗的超额。例如,国家加强正面激励机制,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创新公共建筑节能投资。实行商业化的运行体系,成立专门建筑节能融资机构,建立建筑节能项目,使得建筑开发商和使用者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建筑投资改造。

(四)完善激励政策的配套措施

政府要加快完善激励政策的各项配套措施,建立、形成操作性强的各项机制。首先要建立阶梯能源价格体系,如建立定额制度,体现节能效益,发挥能源价格杠杆的作用。其次要健全信息服务机制,弥补公共建筑节能领域各主体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失灵现象,体现在加强对建筑节能市场和体系建立的监管力度等方面。同时,政府还要建立权威的评估审计机制,让公众对节能建筑的产品、技术、理念等方面都有深切了解,打破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信息盲区,以此来促进建筑节能工作的推行。

公共建筑消耗能源巨大,因此进行公共建筑节能构建和完善公共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建筑节能势在必行。政府要在我国既有激励政策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地完善激励政策,建立配套的激励措施。

参考文献:

[1] 王莉,杨继瑞,孙建华.公共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15,(3).

[2] 常晓青,吴祝旦.公共建筑节能经济激励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扎根理论[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7).

第4篇:市政建筑施工论文范文

建筑节能是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关系到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大幅增加,能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影响和制约了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市建筑能耗约占全市社会总能耗的40%,并呈继续上升趋势。但在城乡建设过程中,由于节能意识不强,执行标准不力,我市建筑能耗高、利用率低的问题十分突出,建筑节能工作整体水平比较低,不能适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因此,开展建筑节能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各级政府和部门要把开展建筑节能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提高对这项工作紧迫性、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把建筑节能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明确建筑节能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建筑节能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目标,以实施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节能为重点,以加强节能和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通过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推进技术进步,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节能意识,建立健全促进建筑节能的有效体制和机制,切实降低建筑使用能耗和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促进我市能源、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节能工作的目标:市区、开发区新建民用建筑(指居住和公共建筑)从年4月1日起,全面施行建筑节能50%的设计标准;从年起,施行节能65%的设计标准。到年,高耗能的既有公共建筑的改造完成30%,到2020年,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完成70%,全市民用建筑建造和使用的能源资源消耗接近或达到现阶段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市建委应会同规划、建管、房产、墙改等有关部门,按照全市建筑节能工作目标,制定建筑节能阶段实施规划,确定近期建筑节能工作重点,明确新建居住建筑、新建公共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实施计划,全面推进全市建筑节能工作。各县要根据本地实际和全市建筑节能工作目标,制定本地区的建筑节能规划,既要确定总体目标,又要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近期目标,有效地指导本地区的建筑节能工作。

三、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宣传培训,增强全民建筑节能意识。

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和现代网络技术,广泛开展建筑节能专题宣传活动和科普知识教育,努力营造推进建筑节能的良好氛围,提高全民建筑节能意识,提高全社会参与建筑节能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建筑节能工作创造条件。市建委要加强对设计、施工、监理、施工图审查、质量监督等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建筑节能知识、技术培训,并与绩效、技术晋升挂钩,使参加专业知识的更新教育培训作为每一位从业人员的自觉行为。通过技术培训,使技术和管理人员都能熟悉和掌握节能设计标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保证建筑节能的推进质量。

(二)加强领导,建立完善建筑节能工作机制。

建筑节能是一个涉及多部门的系统工程,需要发展计划、规划、建设、建管、房产、墙改等多部门的共同配合和协作,为确保我市建筑节能工作的顺利推进,成立建筑节能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落实国家和省建筑节能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技术标准的贯彻执行,研究制定建筑节能发展目标、推广重点和政策措施,指导建筑节能的推广应用,协调解决建筑节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建设工作的副市长担任,副组长由市建委负责人担任,成员单位包括市建委、发展计划委、经贸委(墙改办)、规划局、建管局、房地产局、科技局、财政局、环保局、工商局、质监局、地税局、物价局等部门。领导小组在市建委下设办公室。市建委负责全市建筑节能监督管理工作,直接管理市区(包括开发区)范围内的建筑节能工作。各县也要尽快成立相应机构,加强对建筑节能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建筑节能工作机制,明确责任,组织好本地区的建筑节能工作。

(三)加强建筑节能的政策配套工作,完善建筑节能的技术保障体系。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建筑节能,引导房屋开发、建设和消费的节能趋向。市建委等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节能建筑认定制度,制定实施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奖励制度。通过制定行政管理和激励政策,积极鼓励实施建筑节能,有效扶持从事建筑节能技术开发与应用的企业和研究单位,确保建筑节能科研、推广、应用的资金投入,培育节能技术和产品市场的形成。同时,对在建筑节能工作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实施奖励,并把建筑节能作为参评“琥珀杯”、“黄山杯”及省、市科技进步奖等各类奖项的必要条件。

市建委等有关部门要根据我市建筑节能发展状况,按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组织编制适用于现有建筑节能技术标准要求的施工规程、验评规范和评估标准。要尽快全面实施《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组织编制《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和《建筑节能评估验收规程》,制订和实施节能建筑及其围护结构节能产品的认定和标识制度,培育发展节能建筑专业技术评定机构和节能建筑检测机构,组织推进节能建筑性能测评工作。组织节能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定期鼓励推广应用、限制和淘汰建筑节能的产品和技术目录,为建筑节能标准的实施提供技术保障。

(四)加强对建筑节能工作的监督管理。

各有关职能部门应在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和备案等环节中,依据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加强对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确保节能标准规范的落实。

需经核准或者审批的建设工程项目,项目申请报告或项目建议书以及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当包括建筑节能的专题论证。凡无建筑节能专题论证的,计划发展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不予受理。

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审查的建筑工程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应当含有建筑节能内容,对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审查通过。

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委托工程项目设计,并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严格执行;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修改经审查合格的节能设计文件,降低建筑节能标准;在组织竣工验收时,应当同时验收建筑节能实施情况,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工程竣工验收报告中,应当注明建筑节能的实施内容。

设计单位要遵循建筑节能法规、节能设计标准和有关要求,严格按照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节能要求进行设计。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建筑节能内容应包括:建筑热工计算书、节能设计主要技术措施,以及相关节能材料、产品的技术参数等。

施工图审查机构要严格按照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和《省施工图设计文件节能审查要点》的要求,对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建筑节能设计进行专项审查,对不符合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施工图设计审查结论应为不合格,不得颁发施工图审查合格书。对施工图设计审查合格的工程项目,填写《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审查表》,报送市建委建筑节能管理机构备案。

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和施工规程进行施工,将建筑节能技术标准、规范和工艺落实在施工中,并在施工现场公示,不得擅自变更、修改工程设计,确保工程符合节能标准和设计质量。

监理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以及建筑节能标准、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建设工程合同和监理合同实施监理,对建筑节能的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监理单位应当在工程质量评估报告中明确建筑节能标准的实施情况。

节能建筑和产品检测单位应当按照有关建筑节能检测规程进行检测,不得出具虚假检测报告。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提交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报告中,应当包括有关建筑节能的专项监督意见。对达不到节能设计标准的或检测不符合节能设计标准的工程,应当不予备案。

房地产开发单位应将建筑节能情况载入房地产开发项目手册,在房屋销售过程中,应当在销售现场显著位置公示节能措施、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材料及性能指标等基本信息,并在《住宅使用说明书》中予以载明。

房产管理部门要审查房地产开发单位是否将建筑能耗说明载入《住宅使用说明书》。

市建委应依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实行建筑节能告知备案制度,推进节能建筑性能测评,要加强对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情况的日常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对于没有达到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项目,已经完工的不予验收备案,并责令整改,对不执行或擅自降低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进行处罚。

第5篇:市政建筑施工论文范文

【关键词】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 ;实践

Municipal services business enterprise building material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tudy

Zhu Li-guang

(DaTong engineering limited company of the municipal services construction XuZhou JiangSu 221000)

【Abstract】This text is from the municipal services business enterprise the building the material the management at the construction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of importance position and existence the problem set out and combine oneself at the municipal services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within management and practice, discuss push forward municipal services business enterprise building material management modernization of method and valid practice, hope have to the municipal services business enterprise certain help.

【Key words】Municipal services business enterprise;Building material;Management;Practice

材料成本是构成市政工程成本中最大的部分,其质量、数量、工艺标准等关乎一个项目的成败,更关乎市政企业的盈利水平;从项目整体设计寿命来讲,也直接影响工程交付后的使用,因此市政企业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对于材料使用的控制与管理都是非常必要的一个环节。本文从市政建材的使用入手,探讨市政企业建材管理与控制。

1.建筑材料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市政工程一般以道路和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为主,在一般的市政工程项目成本构成中,建筑材料成本占工程成本的50%以上,机械成本占到30左右;加上材料的运杂费等间接费用,构成了市政工程中比重最大的成本。材料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工程整体质量,特殊的工程材料如沥青料等受运输环节温度、湿度与摊铺机性能质量的影响较大等,诸多因素决定了材料在市政工程中的首要地位;加强材料管理就是提升市政工程质量的先决条件,同时也决定了材料的全员管理的重要性。

2.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的特点与存在问题

2.1 大部分材料运输至郊外,运距长且受到道路限制。市政工程多在郊外施工,集中在市中心区的工程施工,往往受到城市相关部门的交通管制,大部分的材料需运输且二次堆放;闹市区的工程送料受限,多为夜间作业,因此材料运输环节的成本较大,运距一般较长,企业灵活性受限。

2.2 过多关注供应环节,对于材料的统筹管理意识不强。由于市政企业多年来形成的粗放式管理,因此企业对于材料供应环节把关较严,从而对于材料的统筹管理意识不强,比如一个工程中标后,做出了材料清单的汇总分析,但对于如何灵活的与市场接轨,以及统筹安排计划方面不强,轻管理,看重供应,要求是准时提供生产所需的市政企业建筑材料,一旦延误生产,材料部门要负责任。因此,施工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人员唯能做的就是加强计划预算,按品种、按质量、按期限齐备地供应施工生产所需的各种市政企业建筑材料,宁愿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水平停留于传统水平,也不愿承担因改革创新带来的风险和责任。

2.3 区域性材料容易形成壁垒,导致地材价格偏高。市政工程施工多在城效野外,明明较近的地材价格应偏低,但区域性容易形成壁垒,外部材料基本无法入围市场,因此价格与社会整体价格的下浮关联度不大,导致价格偏高。

2.4 国内大中专院校没有专门的材料专业,专业性人才不足。国内大部分大中专建筑类院校,多以施工管理为主,次以造价,没有专门独立的材料管理与供应专业,因此很多大中专学生毕业后,不愿意从事材料管理岗位,专业人才不足;另外在工地现场中,材料员仅仅担负着收料记帐的工作,薪资待遇明显偏低;在市政企业中,没有针对材料专业的培训与继续教育,人才青黄不接。

2.5 企业对材料管理人员与管理手段普遍关注度低。由于市政企业建筑材料人员作为生产辅助人员,在企业的地位居于次要,无法吸引人才,增强活力,使得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既懂经济金融又懂法律的人才严重缺乏;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人员缺乏系统、专业、相关的培训,在管理中往往凭借的是经验判断而不是科学理念;普遍存在人才知识结构老化,难以接纳现代化管理理念与手段的问题。

由于对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现代化管理尤其是计算机管理系统应用受到制约,野外施工期间,无法接入网络等先天条件限制,现阶段很多企业仍停留在原来的整套账务、采购、仓储和控制的管理模式上,造成了当前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基础工作相对薄弱,是典型流程式、"标准化"的管理,而不是追求效益、主动进取的管理模式。

3.提升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措施

3.1 推进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信息系统。

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信息系统由按功能方式组成的各种职能子系统构成,它们主要包括价格分析系统、合同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计划采购系统、质量跟踪系统等。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既可利用计算机来取代人工繁琐的事务处理,提高管理效率,又可完成手工难以完成的信息处理,为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及决策提供信息分析及最佳决策方案,使供应工作处于最佳状态。

3.2 建立材料供应战略联盟,发挥互补优势。

物流市场快速发展,联盟重要性不言而喻。战略联盟可以减少渠道冲突,快速传递信息,降低渠道成本,突出共同价值和未来发展。建筑企业应选择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商,或者区域性销售商,形成长期稳定的供应链关系。通过应用这种现代化的供应链管理手段,企业将大大提高外部形象以及内部管理水平,减少无谓消耗,有助于实现建筑工程项目效益最大化。

3.3 确立科学管理理念,实施系统控制。

3.3.1 目标计划控制。根据工程项目用料计划,可运用ABC分类法、订货点(FQS)法、经济订货批量(EOQ)公式来解决。根据最终的计划,保证按品种、按规格、按质量要求。

3.3.2 采购控制。采购需要开展的业务很多,必须对采购程序的各项业务建立职责分工,实行职务分离。加强对采购对象、采购量、合同签订、付款、货物验收、运输方式和配送等各方面的控制。要强化信息情报收集,引入竞争机制,净化采购渠道。对采购市政企业建筑材料应本着"择优布点、货比二家、先近后远、合理定价"的原则,以降低材料的买价和运输费用。要加强采购人员的职业教育和管理,强化纪检监督工作,杜绝采购人员个人为吃回扣、拿好处而不惜牺牲企业利益的不正之风。市政企业建筑材料部门要提倡"多存信息,少存实物"的新观念,合理确定采购批次和采购数量,防止盲目采购和无计划采购。

3.3.3 存储控制。在存储控制中,目的就是为了研究得到最合理的采购周期、采购时间和最佳库存结构。市政企业在生产和经营段时间以后,都会造成部分材料、配件的积压现象。为了在盘活库存、减少储备、杜绝损失浪费,不再造成新的超储积压方面,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部门要加强市政企业建筑材料定(限)额管理,严格按计划和物耗定额进行控制,加大修旧利废工作,充分利用物流市场发展,不断探索材料"零库存"的可行性。

3.4 强化内部管理。

3.4.1 科学定位。市政企业建筑材料工作要达到的总体目标应当定位于保供和创效。因此,不仅要建立可靠的市政企业建筑材料供应与质量保证体系以达到保供的目标,更要致力于降低市政企业建筑材料采购成本,节省市政企业建筑材料供应成本,强化资源的整合与综合利用,提高资金的运作效率,建立有效的材料责任成本控制体系,以实现创效增效的目标。

3.4.2 科学管理。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工作具有微观性、专业性、规范性的特征,是一项操作层面上的工作。因此,必须讲求科学,按市政企业市政企业建筑材料工作的特点和内在规律来制定和实施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工作的计划、组织和控制措施,要吸收战略采购、物流管理、供应链战略管理等先进适用的管理思想精华,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实施各项管理职能工作,在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目标上创新。

3.4.3 以人为本。管理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实现目的的中介是人。不仅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规范市政企业建筑材料工作人员的行为,明确其职责,更要注意研究人的内在需求和行为规律,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广大市政企业建筑材料人员的聪明才智。要努力使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人员熟悉物流管理技术,成为储存保管、运输装卸的专家,更应掌握企业内供应链的流程,熟悉软件程序和信息技术系统,掌握电子商务技术。必须重视人才在企业物流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要采取各种方式,多层次地加大对企业内部物流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用人制度,吸纳大量有用的专业人才,以满足企业物流现代化的需要。

3.5 构建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的监控体系。

3.5.1 强化财务对成本的控制。会计人员由于自身知识而所限,只有依赖于信息机构和自身的阅历对审核事项作出判断,从经济内容上看,不再限于原始凭证的完备及形式上,更应转移到数量和价格的真实性。

3.5.2 全员参与监督。市政企业建筑材料部门要接受广大职工的监督。每季度将主要采购市政企业建筑材料张榜公告,公告内容尽可能全面、一目了然。对有疑惑的事项,职工可以向纪检监察部门报告。

4.结束语

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实体工程质量,对企业的信誉、产品满意度等都有深刻的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必须改变材料管理思想,采用先进的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模式,并且这种模式必须与企业整个生产管理变革相适应。只有探索出适应市场发展的新型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模式,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启蕾等.我国物流理论研究的现状与未来[J].中国流通经济.2000(2).

[2] 汝宜红等.现代物流理论及其实践[J].中国市政企业建筑材料流通.2001(7).

第6篇:市政建筑施工论文范文

本文结合笔者近几年的工作实践,对建筑管理的基础,建筑管理的方法,以及加强建筑管理的相关措施进行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建筑管理;基础;方法;措施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area of each department construction scale has been expanded.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the find found, and in some areas have redundant construction, and in some areas the waste of resources, and areas spares no expense, make some and local not adapt to the luxurious buildings, these are all building management weakening, the benefit of a kind of expression of bad ideas.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uthor's working practice in recent years,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foundation, the building management method,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related measures are discussed briefly.

Keywords: building management; Foundation; Methods; measures

一、建筑管理的基础

1 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

当前,我国政府确立了社会发展的新思路一一科学发展观。新的发展观更加注重社会“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因此,“以人为本”也是包括建筑行业在内的管理的根本依据。管理实质上是对被管理者的行为一种有意识的控制和调节。“以人为本”是企业管理的根本之道,同样也是建筑管理的基本原则。

2 安全至上的管理底线

安全至上是建筑工程活动中贯彻“以人为本”的逻辑结论。如果工程不安全可靠,那么建筑管理中的价值就无法实现。企业管理者要自觉采取维护安全,防范危险等措施,施工作业时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增强工人安全生产意识,以避免安全事故。

3 创优工程的目标

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大力提倡优质工程评选活动,为建筑施工企业减轻评优成本,通过鼓励创优工程来促进行业技术及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同时也可提升民生幸福指数和对政府满意度指数。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是建筑行业的座右铭。质量第一所体现的是价值取向,百年大计所体现的是行业精神,因为质量符合标准或优质的建筑工程是工程安全的直接前提和基本保障。

4 精益求精的施工手段

要使建筑工程安全可靠,质量优质,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管理者必须做到对工程各项工作和各个环节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项建筑工程的落成少则一年,多则几年甚至十几年。建筑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 ,几十个环节上百道工序中,任何一个环节管理出现问题都要影响到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建筑管理方法探索

1推动建筑业结构调整,提升行业管理水平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更应通过服务于企业,消除束缚企业结构调整的政策障碍和

体制,进一步研究行业结构调整新的方式和途径。

2 进一步强化政府市场监管职能,不断改进管理方法

应当建立市场监管的“预防”机制,积极营造社会化的监管体系。随着建立公共行政管理体制的提出,政府与社会各层面通过合作、协商、听证会、网络媒体平台民意调研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其本质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从而使公共管理活动取得公民最大限度的认可。实际上从长期的角度而言这种社会监督更高于政府监督,它不仅包括对政府监督之退出领域的监督、政府监督对象的再监督,也包括对政

府监督自身的监督。

建立合理有序的市场退出机制。由于政府在以往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其淡出传统的行业管理的同时,必须重视通过一种有效的退出机制保证行业发展的稳定,国家推行的建设工程监理制就是对政府退出机制的有力补充。除了正在逐步培育的完整的建筑企业体系外,也包括培育和加强行业协会等行业自律组织的建设,逐步把部分以往由政府设置的

市场准入过渡为行业准入,并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明确法律责任,依法加强政府监管

和行业自律。

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加强诚信建设。应把政府管理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相结合,从各部门的具体业务入手,通过信息网络技术,重组、规范和优化行政流程,既可以加大政务透明度,又可以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3 运用市场化方式改革政府投资工程的管理模式,提高投资质量

随着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国家投资将退出一般的经营性、竞争性领域,重点保证公共服务领域的需要,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政府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如委托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进行项目管理或实行项目法人招标制,既可以运用市场化的方式更好的优化配置公共财政资源,提高项目建设本身的经济性,又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化的力量为政府服务,把政府从具体的技术性、专业性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改革

政府投资工程的管理方式将为行业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加强建筑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在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我认为,推行招标投标为核心的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势在必

行。这样既可以强化建设单位、承包单位的责任心和主动性,又可以发挥建设银行统一调剂

资金的作用,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好的社会效益。对于招标、投标工程,一定要在国家统一计划和监督下,由发包单位通过招标这一途径,择优选用设计、施工单位。不论是来白哪个地区,不论施工单位的隶属关系如何,经审查合格后方可参加竞争投标。凡在招标部门主持下承包施工任务的建筑企业必须严格执行现行的技术规范和质量验评标准,接受当地质量监督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另外,对施工企业的资质审查,也是加强建筑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一

般来说,从事建筑安装的企业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有独立组织生产和进行经营管理的组织机构

2有与承担施工任务相适应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生产技术工人

3有与承担施工任务相适应的生产机具和流动资金

4有健全的会计制度和经济核算办法,能独立进行经济核算;

5有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工期的手段和设施.

一般来说,施工企业的资质级别分为4个等级,而每一级都有相应的对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机械设备、流动资金及企业经营规模的要求。我们要认真执行各项资质审查的条款,

坚决杜绝越级承包和非法转包。建设市场管理和质最监督主要包括:施工许可证的办理,同时建设单位应有规划部门签发的建审许可证和正式完整的设计图纸。对于施工企业要检查是否按级别承包,在施工中,主要建筑材料的来源有无合格证,施工现场有没有完备的施工机械,工程质量监督应设专职人员,对每项分部分项工程要精心检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参考文献:

第7篇:市政建筑施工论文范文

今年新开工**项工程及实施城镇绿化总投资**万元。其中:路北区**按年初预定的工作目标,完成了**花园小区工程竣工验收,建筑面积**平米;第一小学教学楼竣工验收,建筑面积**平米;水暖电和土建全部工程验收合格并交付使用。工程质量监督合格率百分之百。在建工程未发现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安全监督率百分之百;建筑工程报建率百分之百;招投标率百分之百;建筑市场稽查覆盖率百分之百;完成了四个文明生态村的地形图测量工作和六队加油站、444加油站的扩建规划及红线图的测绘;按月完成了建筑工程材料价格摸底月报工作;完成了每年一度的施工企业资质审查并通过了省市批准;行政事业收费工作按管理区核定的指标超额完成。

回顾全年的工作,我们有以下做法: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素质教育

一是在参加管区组织的干部理论学习的同时,局内自行组织了政治理论再学习。坚持两周集中半天的时间,统一学习邓小平理论、“十六大”报告、新党章以及我区xx年工作会上田玉贵主任的报告和领导讲话。通过再学习和再讨论,使大家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牢固树立了服务意识,明确了工作目标。

二是加强了业务学习和培训,全年派员**人(次)参加了**省和**市建设系统组织的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学习班培训。其中包括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施工安全、工程造价、市场管理等速成培训班。通过培训学习,大家能够掌握和运用新标准的执行与管理,大大提高了专业技术管理水平。

二、贯彻落实上级部署、认真抓好清欠工作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周密安排,全面推动清欠工作。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上级部门以及管区对清欠工作的要求和部署,把清欠工作做为建设行业实践“三个代表”、执政为民的重中之重来抓。按照省、市要求,我区成立了清理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领导小组,并且设立了清欠办公室,区主管主任直接组织指挥和指导清欠工作,局长一把手亲自抓,切实发挥了清欠工作中的牵头作用。为了方便群众,设立公示了举报电话,仅用不到一周时间基本摸清了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情况,并按上级要求建立了周报和月报制度,及时上报清欠工作进展,全面推动了清欠工作。通过各施工企业及业主的报告情况看,基本无拖欠情况,有的拖欠及时做出了还款计划,稳定了我区的政治形势。

清欠工作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亮点。为了进一步抓好拖欠工作,不使拖欠反弹,我们将其作为长期任务来抓。第一、严格了建设项目程序管理,资金到位百分之七十以上方可报建;第二、将工程款到位和款项拨付情况写进招标文件,在监管工程招投标过程当中把此项作为重要内容来监管。做到了从源头上抓起,不使拖欠现象反弹。

三、整顿建筑市场实施标本兼治

一是积极促进有关管区城乡规划、建设项目管理实施细则的出台。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针对我区经济建设及建筑市场发展的新形势和建筑业发展的新要求,提出完善、修改的意见。

二是开展建筑市场专项治理整顿。开展了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和竣工备案等法定基本建设程序执行情况的专项治理,例如:施工图未经过专业部门进行技术审查并批准,不予开具施工许可证。施工许可以前,未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注册、施工安全登记、意外伤害保险等,也不准开工。建筑工程竣工前未办理竣工备案者不予竣工验收;对工程款拖欠整治工作当做重中之重来抓,主张从源头抓起,项目立项时就要求工程款到位百分之七十以上,招标文件中要求写进工程款到位情况。另外,加强了对施工合同审查严格性,在施工合同签订中增加了工程款拨付的具体数额或比例,改变了原来的那种“根据进度拨付”或“双方协商拨付”等含糊不清的条文签订法。这样,杜绝了工程款长期拖欠的隐患,促进了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全年共稽查了建设项目9个,由于采取的是闭合式管理,未发现违规项目。

三是进一步规范了招标投标行为。由于我区建筑施工企业只有一家,过去工程招标只对这家企业的几个项目部进行招标,违反了有关法律法规之规定,为了规范招标行为,提高工程质量,今年的新开工程实施了公开招标,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维护了企业公平竞争权利。同时按市建设局要求设立了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交易分中心,应招标的建筑工程一律进入了有形建筑市场,有效地控制了规避招标行为。

四、扎扎实实抓好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实施安全生产综合治理。坚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把目标量化分解,层层落实责任,市建设局与我区建设局签订了《xx年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严格了责任追究。全年组织有关人员对在建工程施工现场进行了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安全督导共三次,同时拟定并下发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管理预案》。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活动,抓好施工现场管理,确保安全生产条件达标。由于工作抓紧,落实到位,未发现发生施工安全事故。

建筑工程质量水平稳中有升。唐山市《关于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河北省《关于加强住宅工程质量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的出台,建立了工程质量管理情况定期报告制度,严格施工图设计审查,纠正了违反规范标准、强制性条文等质量问题8个,有效地保证了勘察设计质量,维护了公众安全和公众利益。健全了管理制度。开展了工程质量大检查和工程抗震设防质量检查工作,重点检查了住宅、学校等涉及公众安全的在建工程和竣工工程。加强重点工程项目的监管,圆满完成了第一小学教学楼主体工程结构质量及外观质量的监督任务,达到了白克明书记提出的“在高速度建设的同时,务必实现高质量”的要求。对住宅工程空鼓、开裂、渗漏等质量通病和住宅工程质量投诉热点问题进行了专项治理。组织设计、监理、施工等企业参加住宅工程质量现场观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有关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工程质量责任感。

全年竣工验收项目四项。其中:建筑工程竣工验收两项,**小区总建筑面积**平米。第一小学教学楼工程**平米,水、暖、电全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并交付使用。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两项。路北区修路及排水管道改造工程,路面**平米、排水管道**延米。一分场修路工程修路工程**瓶米,全部工程合格并交付使用。在建工程第一小学音乐楼**平米、通过上半年工程质量专项检查,工程质量监督合格率百分之百,未发现任何质量事故及质量隐患。

五、工程造价工作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国家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颁布,标志着工程造价改革实现了重大突破。造价工作的改革,开始专业人员没有理解的情况下,给我们的造价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积极派员参加省市组织的专业培训,开展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宣贯工作,认真学习配套政策、原则、现行造价制度与清单计价制度的配套衔接措施等,为了保证工程量清单计价制度的顺利实施,对施工企业的所有预算员进行了培训,为全区施工企业和城建系统购买了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及其宣贯材料、造价的改革,更新了管理人员的头脑,改变了意识,提高了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维护了施工企业和建设单位双方共同的利益。

通过将近一年时间的努力,实现了我区建设工程造价与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相衔接,这标志着建筑业发展迈出了新的一步,也是建筑业与国际接轨的重大举措。

六、认真落实行政许可、加大廉政和行风建设力度

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和实施,对我们来说,概念并不陌生,但具体内容不是很清楚,因此,派员去市政府学习以后,相继组织全员认真学习了《行政许可法》以及相关的文件材料,使大家进一步知道了作为机关工作人员、行政执法者,那些可为那些不可为,根据本局工作权限和范围,对照行政许可法,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我区实际,落实了以下许可范围:规划用地许可、建设许可、建筑施工许可。为了确实执行好三项许可,围绕这些内容制定了相关的一系列《建设局行政许可配套制度》,以便实际当中去运用。

第8篇:市政建筑施工论文范文

关键词:给水工程 槽沟回填 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市政给水建筑中的回填土建筑,主要是新建筑水泵站或建筑水闸时,对要拆掉的建筑结构进行修整复原而运用的措施,以便更加方便的对给水项目开展管制。市政项目中的槽沟回填土的建筑措施,对建筑有严格要求,同时要在汛期到来前把槽沟回填措施解决好,对品质的需求也很严格,所以,必须要符合汛期所需要的防渗漏和安全稳固的标准。

一、市政给水工程中回填施工的重要意义

1、回填土施工的概述

在市政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是结合城市的总体规划进行分析和管理的过程,更是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行分析和控制,回填土施工是指新建或加固重建水闸、水泵站等水工建筑物时,通过将部分施工所需要拆除的各种堤坝和手段进行修复,使得其在主建筑物完工的过程中采用相应的实填修复技术进行控制与管理。将部分由于施工需要拆除的堤坝,在主体建筑物完工后及时填筑修复的工作内容。它与一般回填施工的区别是工期要求特别严,必须在汛期前完工,质量要求特别高,必须满足讯期防渗和稳定要求。在市政给水工程特别是水利加固工程中,回填施工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但很少受到人们的重视,施工质量普遍较差,依据系统控制的思想方法,对施工质量控制方法进行探讨,提出一系列控制措施,并通过工程实际应用检验了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2、给水工程中回填施工

由于在当前施工的过程中对各种施工手段和回填施工重视的不够,其在施工的过程中,监理制度的不够完善成为当前回填施工中的主要问题和缺陷。曾有过这样一个案例:在一个市政给水工程中,由于在回填施工的过程中,监理方对施工监理和回填施工的认识不够,其在管理的过程中,对各个施工环节和管理措施的不够完善,使得其在施工中的各种故障问题和影响缺陷没能够根本的解决,使得工程完工不久,回填的大堤背水坡即部分开裂滑动,造成附近新建的建筑工程的地面下沉,各种门窗变形和工作人员和室内人员被困,这成为当前回填工程中出现的最大的因素。

3、市政给水工程槽沟回填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

在当前的市政工程施工中,对施工的各种质量问题和影响因素不断的出现和变化,促进了当前建筑施工和施工技术主要措施和手段的不断完善。造成目前状况的原因,除了工期紧之外,更主要的是参建各方对水利槽沟回填的重视不够,质量管理方法有问题。突出表现在:方法措施单一,系统性不够,针对性不强,偏重于事后检查,事前对质量的预控不够。因而用系统控制的方法,建立一套可靠的质量控制体系及相应的质量控制方法用以指导施工,预控质量是有重要意义的。

二、我国给水工程回填施工技术的现状

目前我国市政给水工程施工水平还较为落后,而且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不高,这就导致市政回填施工技术存在着许多缺陷,在施工方法和施工手段上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同时在当前市政给水工程槽沟回填施工时还存在着设计上的缺陷和理论上的不足之处,而且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制度又不能发挥其应用的作用,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缺陷,这就更加大了回填施工中质量缺陷的产生。

1、回填施工技术差。在进行回填施工中,其施工技术的主要内容即是槽沟回填施工技术,但由于长期以来对于槽沟回填无论是施工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没有对其进行应有的重视,而且在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及监管又存在着缺失,往往是形式主义,不进行实质性的工作,这就导致回填施工中质量没办法保证,无法有效的对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控制,市政工程的质量安全无法保障,所以加强给水工程回填施工技术的管理和控制势在必行。

2、回填技术管理不到位。在进行槽沟回填施工中,施工人员认为将土填进去任务就完成了,回填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的施工标准来进行,再加之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也对回填技术缺乏必要的认识,这就导致回填施工时其管理措施和施工环节都存在着较大的疏漏,施工中更多的质量问题发生,如回填部位开裂、滑动、发生沉降等,不仅影响到周围建筑物的安全,也对人身安全也带来较严重的影响。而且市政给水回填工程施工过程中,其监督主要放在事后监督检查上,这对施工质量控制就存在着不利的情况,也使施工技术无法全面的开展开来。

三、市政给水工程的槽沟回填技术要点

1、槽沟回填的材料

市政给水项目管槽内进行回填的物料大多是中粗型砂砾,按照标准填筑到距离原地面零点七三米的位置,改用水撼砂,同时砂砾的品质要符合策划的标准,砂必须达到策划的高度,同时要填充满以后进行振捣,填充密度在95%以上。针对其他位置要使用素土开展槽沟的回填,可以使用原来挖掘出来的土料或外部输送进来的物料进行回填,还有回填的土料颗粒要在三十五毫米以下,同时不能有其他杂质。

2、槽沟回填的管线位置

给水工程进行回填的时候,应对管线的两侧进行夯实,保证管道轴线的接口形状以及位置保持不变。对管线管区的回填进行验收,合格之后,还应将孔洞填满、夯实,并且其的干密度最少应达到规定的百分之九十;槽沟的回填土应比原地面略高些。

3、槽沟回填的压实度

对于市政给水工程中回填土而言,若属于绿地范围或者是在郊区耕地以内的土,其的给水管部位应高于五百毫米;若属于管道结构的外缘之内的土,则应该采取松填方式,且土的压实度应该小于85%。此外,对表土进行回填时,其表层中500 毫米范围以内均不压实,并进行整平、留沉降量等处理,其他部位回填土的压实度应高于90%。槽沟若距离路面有1500 毫米、且位于区内道路管道范围内时,给水中的PCCP管区部位的回填土,其的压实度应该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市政道路中道路的钢管及给水管道的管区中回填土压实度应该高于95%。

四、市政给水工程中槽沟回填的质量控制

为实现市政给水工程预定的质量目标,应制定以下控制措施:

1、审核给水工程中土方施工的工期安排是否合理

这是预控,也是从总体上控制质量,应在给水工程中土方施工开始前着手进行,并结合土方调配的最优化方案(可根据线性规划方法拟定),提出审核意见(考虑工期紧张与否等方面原因)。

2、检查土方施工的人员、材料、机械准备情况

按照市政给水项目建筑时间的需求、建筑强度要使用的设施以及人工,按照这些同时参照标书设施列表,检验建筑筹备状况,同时搞好登记,提出确切的计划。预测挖填方量是否平衡,如回填土料不足,提醒建设方提前安排取土区,勘测现场,提前取土样进行试验,确定质量控制指示。

3、制定质量责任人制度

市政给水工程施工方指派专人,全权负责地方施工特别是填方施工。召集所有参加土方施工人员开质量交底会。

4、制定质量保证金制度

为协调品质职责制度的开展,提议建筑方项目机构,把回填土建筑工作者的百分之二十折扣作为品质押金,假如建筑品质不达标,押金扣掉不再发放。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项目机构为增强管制力度,可把保证金提升到工资的百分之三十。

5、实行挂牌上岗制度

在市政给水工程施工现场布置宣传牌,上面有责任人姓名、施工质量要求及达标检查情况。宣传牌制作要美观,如施工质量好,它即是施工人员的荣誉牌,反之,则是耻辱牌。因而对施工人员有促进作用,也便于管理人员进行质量控制。

6、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

市政给水项目中回填土建筑归类于隐蔽项目建筑,不实施整体品质掌控,对于建筑的真实品质很难了解。整体步骤品质监管和竣工,再进行检查是不一样的形式,必须要在第一步骤开始后就对品质进行监管,每一个步骤达标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骤,监管好每一步骤,确保品质。假如土质不达标就不能进行铺筑,铺筑的厚度不达标不能进行压实。要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每一项建筑步骤都有标准可依据,例如铺筑的土层厚度标准为三十厘米,最基础开始每一层的起止高度都要标记在附近的建筑物上,同时标写清楚层号。还有,要让给水项目建筑工作者清楚每一步骤的建筑规范,这样无论是建筑者还是管制者都可以主动的掌控品质。

7、提供完备的质量保证资料

使用者要对给水项目品质创建十足的信赖,一定要给使用者提供十足的品质证据,进而一定在建筑程序中体现确保品质的信息。在建筑中,监管方面要根据建筑方正在进行的贯彻标准行为,促进其增强建筑信息的采集综合。信息要能够全面的表述出给水项目是如何建筑的,建筑的原因,就是每一件事项都有根据,都按照步骤进行。在给水项目填土建筑中,品质负责人一定要根据建筑步骤进行登记,填写品质达标书,现场监管工作者实时进行签字确认。

结束语

总之,槽沟回填的施工技术,对当前我国的市政给水工程有重要的意义,面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以及影响因素频繁出现,给市政工程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槽沟回填施工技术的出现,是目前市政给水工程施工的主要方式,也是不断完善施工技术取得进步的标志。

参考文献

[1]何敏,张田川.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8(02):37―41

[2] 关冬.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分析[J]. 水利天地. 2012(06) :63―56

[3] 杨慧晶.浅议给水排水施工技术的应用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0):182―177

第9篇:市政建筑施工论文范文

关键词:市政工程;桥梁建筑;管理控制;质量安全

一、我国市政工程管理现状及桥梁建筑项目特征浅析

1、我国市政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市政工程项目监督管理机制亟待完善

市政工程项目监理是一项集技术性、服务性、管理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对监理部门工作人员提出较高要求。从事市政工程项目监理的相关工作人员不仅需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一定的项目技术实践经验和项目管理知识,还应具备与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相关的政策、法律常识。如果一个市政工程项目的监理人员不能完全具备这些素质,在上述任何一方面上出现缺失,都会对市政工程项目质量造成一定程度危害。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政工程建设项目也越来越多,专门从事监理工作的监理单位数量也与日俱增。然而,经调查研究表明,我国监理市场长期呈现出水平低、收入低、秩序乱的情况,缺乏统一有效管理的制度和手段。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大多数监理单位责任大、任务重,但控制管理的能力和权限却非常有限,监理在工程项目施工环节和质量的控制上往往手段匮乏、力度不够;还有一些监理在实际工作中受业主干涉较多,导致监理责任与权利之间矛盾深重,工作开展起来阻碍重重。

目前我国监理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对比西方某些发达国家,我们国家存在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等情况,与国外同行业差距甚远。监督管理作为市政工程项目建设控制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其质量水平对工程项目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呼吁市政工程项目监督管理机制健全完善。

1.2 项目管理混乱无序,工程质量缺乏保证

据资料显示,我国目前许多建筑工程企业采取内部承包制,实际操作中项目部只向企业上交一定额度的管理费。这种措施在某种意义上大大削弱了企业对工程施工项目部质量上的管理,项目部离开企业监管,极易导致工程质量低劣的现象。有一些施工单位并不具备项目施工资质,只能采取上述内部承包制的“挂靠”施工;还有一些施工单位“以包代管”,擅自变更图样设计展开施工……质量保证无从谈起。加之伴随着我国市政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建筑行业内结构也发生了重大调整。原来一些小型分包企业逐步被大企业兼并,形成新的总包企业,这些总包企业在对分包工程质量控制时往往缺乏有效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市政工程与一般的建筑工程又有不同,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部分市政工程为了应付领导检查或向媒体交代,常常盲目追求工期进度,忽视工程品质。经采访调查发现,在市政工程建筑业内,甚至存在有“先交差、后补修”的错误观念。令人堪忧的是,这种认为道路交通、城市排水、桥梁建筑等市政设施与结构安全关系不大的从业人员大有人在,项目工程后期返修工程量浩大。某些项目工程为了如期完成,甚至出现技术资料造假现象,市政工程质量无从保证。

1.3 管理松散,工程项目存在隐患

就我国目前形势来看,大多数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多为工程项目所在地方的建筑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部门(单位),这些部门由于受自身权力影响,在建设施工中往往未能履行基本程序。据调查,有些工程甚至在施工开始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依然未能签订正式合同,相关证件也未能依法及时办理,很多单位都是在“检查”前才匆匆补办。

近年来,部分地方政府为盲目追求“政绩”,大搞市政形象工程建设,给施工方造成巨大压力,施工方只得大量缩短工程周期,以提早完成工程建设。这种盲目追求“政绩”的错误做法直接导致项目工程品质的种种隐患,后期使用中往往出现各类问题,为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有的“豆腐渣”工程甚至还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桥梁建筑项目特征浅析

桥梁建筑作为市政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各个城市中随处都有它的身影。它除了具有与一般市政建筑的共同特点以外,还具有自身明显的特征。对比其它建筑项目,桥梁工程施工任务往往具有一次性,即在同一个地点同一个时间,只有这一个桥梁建筑,不会产生第二个一模一样的桥梁建设工程项目;其次,桥梁建筑项目施工作业环境复杂,生产周期格外长,人员流动性极大,可变因素较多;最后,桥梁建筑是一项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很强的协作性。

由于受到桥梁建筑项目特征因素的影响,桥梁施工单位组织结构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工程项目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时间限制一般较为紧张严格;②项目工程采用多层次分包制度;③企业管理与项目管理分离。

从上述这些特征和问题中我们不难看出,强化市政工程管理、保障桥梁建筑施工安全,在当前形势下极为重要。

二、强化市政管理的有效措施

1、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要提高我国市政工程桥梁建筑工程建设品质,首先应当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监理公司应大力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壮大充实监理队伍,提升监理人员业务水平,使每一位监理人员都能成为同时具备多种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适应桥梁建筑施工对监理的多方面需求。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监理行业规章制度和处理办法,保证监理工作实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从制度层面强化监理部门权力,丰富监理部门管理手段,加大监理部门控制力度。

为保证桥梁建筑工程建设的品质和安全,必须加大对桥梁建筑工程施工的监管力度。具体来讲,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①在市政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为桥梁建筑建设开通“绿色服务”通道的基础上实行“包靠责任制”,安排项目精英“包靠”在现场,切实保障桥梁工程施工品质和施工安全;②加强桥梁建筑施工主体监督,注重项目工程动态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各责任主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其行为给予修正和规范;③定期组织专门技术人员对工程安全隐患展开排查,真正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要求,强化工程质量动态控制及信息化管理,从监管层面确保工程施工安全。

2、明确工程责任制,强化工程安全意识

在桥梁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和质检方应明确工程责任制,强化工程安全意识。各单位各部门应高度明确自身责任,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紧紧围绕桥梁建筑项目品质、安全这个核心,统一目标,强化工程安全意识,各司其职,自主担责,相互合作,彼此支撑,共同努力完成项目建设最终目标。企业应适时组织施工方员工学习专业知识,在交流培训中提升业务素养,壮大施工队伍。建立健全奖惩制度,设置专人专岗对质量优、速度快的施工单位给予重奖;对质量差、进度落后的施工单位给予警告或清除。保证工程项目顺利进行。

3、加强桥梁建筑建设在市场中的规范化管理

一般来讲,工程项目责任主体受市场信誉约束较大。因此,注重诚信建设对加强桥梁建筑建设在市场中的规范化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诚信建设是规范桥梁建筑建设管理的关键。具体来讲,应加强桥梁建筑体系内相关单位部门的诚信档案管理。如对开发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质检单位等单位部门是否存在违规操作及违法行为采取强制性记录在案,并对严重违反相关政策、法规的单位予以清除出场,纯洁建筑行业队伍,规范建筑市场,保证工程品质及施工安全。

三、结束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我国国民经济获得飞速发展,我国市政工程建设发展迅速,桥梁建筑工程建设也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由于桥梁建筑建设施工环境恶劣,施工工艺复杂,工程项目周期大等因素影响,桥梁建设一度成为我国的高风险行业。本文从强化市政工程管理角度出发,对保障桥梁建筑施工安全品质展开探讨,以期对当前市政工程桥梁建设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高永刚,李光金,董智力. 市政工程中施工安全的研究和探讨[A].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中国工程图学学会土木工程图学分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黑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黑龙江省建设厅科学技术委员会.工程设计与计算机技术:第十五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中国工程图学学会土木工程图学分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黑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黑龙江省建设厅科学技术委员会:,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