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段考自我总结范文

段考自我总结精选(九篇)

段考自我总结

第1篇:段考自我总结范文

浙江省高考自选模块英语科中的阅读理解题是将阅读表达、信息匹配、阅读填空等题进行有机整合、优化而产生的一种新题型。其文章长约360词,体裁以记叙为主,兼具夹叙夹议,要求考生根据文章的行文逻辑把给出的选项填入文章中适当的位置;简答题重在考查文章的主旨大意。此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要求学生能通过上下文正确理解篇章主旨和细节,通过推理和判断理解篇章的深层意义,正确把握文章的脉络层次和结构特点;能对所读内容进行归纳和概括,并用正确的语言加以简要表达。

在担任高三年级英语老师期间,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们在考自选模块时,大多数学生都会选做阅读理解题。其中第一小题为五选四的题型类似与任务性阅读,但难度相比更大。如果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能够针对此题的命题特征和规律对学生进行一些解题方法上的指导,注重培养他们对前后行文连贯性和语言逻辑性的把握,就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此题的解题效率和得分率。

由于此题侧重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做题时不仅仅要求考生要读懂原文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要把所选项放入原文后意思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所以在做题时首先是认真研读每一个选项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第二个步骤就是要带着选项仔细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逐个突破。第三是选项一一对应后,再认真通读一遍,确保短文通顺。

在进行第二个步骤时,如果选项设置在某一段的开头,一般情况下,所填的句子很可能是该段的主题句或者是衔接上下两个段落承上启下的句子。以2010年浙江省高考自选模块阅读理解为例,此题第三个空就位于段落的首句。根据段落中For one thing, we reward them with huge salaries和Besides their huge salaries, athletes receive the admiration, and sometimes the votes of the public可知此段主要是讲在美国运动员的声望不断提高是人们对运动酷爱的有力的证明。所以选择A选项Our sports craziness is especially evident in the prestige given to athletes in the United States.作为此段的主题句。又以2010年浙江省教育考试院高考样卷为例,此题第二个空也位于段落的首句。根据此段的前一段第一句中心句When too many people fish, too many fish are caught和此段第二句Government pay people to fish可知这两段都是在谈论过度捕鱼的原因,所以选择A选项But overfishing isn’t the fault of just fishermen.这一句既总结了上一段的原因同时又引出了下一段的原因,在此处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选项位于段落中,我们一般可以通过上下文暗含的信息和关键词的匹配来完成选项的筛选。在2010年浙江省教育考试院高考样卷中,第三个空设置在段落中间。我们在做题的时候发现此空的前一句是Many poor countries do not have large boats for fishing. 而选项E. However, the rich countries bring their boat to those countries中poor countries 和rich countries 两个关键词正好匹配在一起形成对比,故选择E。2010年浙江省高考自选模块阅读理解中第四个空设置在段落的末尾,我们从此段第一句Why are American so mad about sports?可知此段是在讨论美国人酷爱运动的原因。其后两句是作者推断出来可能的原因。我们发现选项C. Whatever the reason, the sports scene in this country is more popular than ever.(无论什么原因,在美国体育运动比过去更受欢迎),此句中的关键词reason 和Why形成匹配,而且作为此段的最后一句起到总结全段的作用。又如在我们平时训练学生的双语报中,这种题型特别多,在2010-2011学年度高三第27期的阅读理解题中,根据第二个空后紧跟的一句话By asking these “simple” questions, responses are obtained.可知这个空肯定是个带问号的句子,我们就可以迅速把答案锁定在是问句的选项上,然后再根据段落中的语意删除其中一个选项,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第2篇:段考自我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生物;会考;总复习;策略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福建省初中生物结业会考兼有初中毕业学业水平测试和初中升学考试的功能,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学业水平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由于初二年进行的初中生物结业会考关系到初三升学,所以初中生物结业会考实际上就是提前的中考。怎样进行总复习,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顺利通过初中生物结业会考,这是广大生物学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笔者总结几年来进行初中生物结业会考总复习的经验,谈谈自己的肤浅看法,以期抛砖引玉,共同提高。

1 要统一思想,形成合力

初中生物结业会考安排在初二年进行,但初二年级却是学生较易出现两极分化的年级,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的目的性、自觉性不强,给科任教师顺利进行初中生物结业会考总复习增加了难度。这时班主任和家长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思想工作和在学习上的齐抓共管就显得尤为重要。班主任和家长要让学生明白“初中生物结业会考的成绩关系初三升学,而且不及格没有重考的机会,甚至可能间接影响今后人生路”的道理;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复习情况并在课内外对学生的学习加强督促。从而使他们在思想上重视,学习上认真,促进各个科目全面协调发展。

2 要制定计划,分段复习

复习时,我们要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复习要达到什么目标、做什么、怎么做、r间安排、用何资料,复习前都必须计划好,并向学生说明,让学生心中有数,能够自觉配合老师,做到教与学同步。如我们学校的总复习,通常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立知识网络,夯实基础

目标:查找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知识漏洞,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老师的引导下,形成知识的网络,初步建立合理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能力。

做法:(1)让学生完成我校老师自编的、以考纲为依据的生物基础知识填空题,了解学生存在的知识漏洞。

(2)授课时,老师先以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回顾知识,从中找到学生存在的知识问题,进行重点突破,然后在教师引导下归纳出知识网络。

(3)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培养。

(4)课后适当精选部分习题,让学生巩固。

时间:4月份内完成

在这个阶段中,复习的容量大、复习的时间紧。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节约时间,提高复习效果。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

目标:训练和培养学生解答选择题、分析说明题和实验题的能力。

做法:教师精选典型例题,引导学生分析,学生精练适量习题,学会解题技巧。充分重视五月初举行的有一定导向作用的福州市初中生物学业质量检查。

时间:5月上旬完成

第三阶段:综合训练及模拟测试

目标:再次查漏补缺,强化运用能力

做法:精心挑选模拟试题,通过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学生在复习中存在的缺陷,及时进行个别辅导。

时间:5月底完成

3 要依纲扣本,夯实基础

会考前约两个月,福建省普教室出台了《2013年福建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大纲(生物)》,福州市教科所出台了《2013年福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对考试的命题依据、命题原则、适用范围、考试范围、内容和目标要求、考试形式、试题难度、试卷结构、试题示例等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福建省考试大纲和福州市考试说明,不仅是每年结业会考命题的依据,也是组织、实施复习的依据。福州市考试说明明确指出:结业会考试题中容易题:中等难度题:稍难题约为8:1:1,也就是说有关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比例在80%左右。同时,从近几年的结业会考试题来看,不少题目、内容都直接或间接来自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生物复习指南》和课本,注重基础考查一直是结业会考的“主旋律”。因此,笔者根据结业会考说明中所列的考试内容,从课本中找到有关的具体内容,编成考试内容提纲。首先引导学生用口去朗读,用脑去思考;然后利用挂图、模型等直观教具,对复习的重点、难点,作适当讲解点拨;最后要求学生课后把这些内容加以整理,加深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笔者还布置学生做适当练习,确保人人做好容易题,拿到基本分。

4 要明确方向,抓住重点

福州市初中生物结业会考严格以课标和省纲为依据,试卷注重基础,考查核心概念、主干知识和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试卷难度适中,几年来均保持相对稳定性和延续性。试题贴近社会生活实际,注意结合热点信息和最新科技成果。

所以在复习时,我们要重视学习研究课标和省纲,找出省纲中与高中生物联系紧密的部分。如生态系统、光合作用、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等。其次,我们要反复比较和分析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找到命题中的常考点和多考点。比如生态系统、光合作用、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在连续几年的结业会考中都以不同的题型在试卷中出现,复习时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再次,复习中的练习不在多,而在精,重在有新的收获与体会,重在发现存在问题,重在查漏补缺。只要我们明确复习的方向,抓住重点,有的放矢,落实到位,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就能有效提高初中生物学总复习的教学质量。

5 要重视实验,提高能力

第3篇:段考自我总结范文

【关键词】体育高考专业训练;重视;研究

一、研究背景

在我们文化课薄弱学校,体育高考专业训练一直受到学校的重视,也把高考体育人数看作是高考人数的增长点。要求我们要特别注意做好体育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抓好体育高考生的专业训练和文化课的学习;“全力提高升学率,探索新的高考增长点”,加强对体艺考生的选拔与培养。班主任对体艺生的学习时间、训练时间作明确的规定;科任教师不放松体艺生的文化水平的提高;从以上可以看出我校对体育高考的重视程度,这就为我们展开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种导向下我们体育教师更应该抓住这样的有利形式为我市的高考出一份力,为高校输送更多的体育人才。

二、研究方案

(1)发扬研讨活动的作用,提高活动的实效性。研讨活动是原来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且开展的相当出色,也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活动的内容很多,达到了多样化,如召开课题研究会议、体育高考训练研讨会、校际交流、亲临现场指导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对我校训练能做到心中有数。有计划、有目的,针对性强,且各项活动交替进行,每个活动都有针对性,能有目的地解决各个时段出现的问题与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未雨绸缪,这些多样化、系列化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促进了训练的有效性。

(2)加强校与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提供了一个供大家互相交流的平台,平时大家忙工作、忙训练,很难有机会聚在一起,在课题组成员的参与下开展各种活动让大家互相交流,了解兄弟学校的科学做法以便取长补短,调整训练方法,达成共识。

三、研究计划

各种活动在课题开题之前已经开展,为课题的顺利进行与开展打下了基础,之前的工作主要是制定课题的总体计划与阶段计划,并严格执行、实施。

总体计划:搜集相关的学习资料,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与直接经验;开展各项活动,展开校际交流,总结经验,明确不足,改进措施,取长补短。

阶段计划:经过选题讨论,制定方案,理论学习等程序,2010年我校召_了开题现场会,各课题组成员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对这项课题研究的价值大家一致认为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同时各成员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很高。愿意主动承担课题研究任务,并对研究任务进行了分工。在实施阶段,各课题组成员积极主动参与研究,抓好自己的训练队,及时总结,发现出现的问题,及时上交训练总结,对出现的问题能及时交流,避重就轻。

四、研究过程

(1)以活动促交流。本课题开展活动形式多样,有研讨、讲座等,不同的活动都有不同的侧重点,每次活动都有计划、有目的、有实效。促进同行之间交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经验的高三教师总结了取得的成绩,新高三教师介绍了考生的情况与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

(2)对学生进行跟踪研究。事物都处于不同的变化中,及时了解其变化有助于了解身体的发展动向,及时了解训练中的发展规律,从而掌握一般规律,找出适合本地区学生实际情况的训练手段与方法。为了了解学生的体能素质训练情况,每月测试一次,及时了解训练情况,及时做出评估与调整。

(3)及时总结,形成理论。对平时实施的训练方法与手段经检验后及时进行总结,发现存在的问题,对于科学有效的训练手段与方法总结下来与大家交流或形成论文,为后续训练打下良好的经验基础。

五、研究成果

(1)提高青年教师的训练水平。青年教师训练大多没有经验,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与各种交流活动,青年教师训练水平成长迅速,从选材、训练到加试整个过程都胸有成竹,已经能独立承担训练任务。

(2)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前一阶段的课题研究许多青年教师已逐步成长起来,许多的教师的专业发展得到了提高,现在已初步形成了所有教师能参与运动训练的局面。教师专业有了发展,教师的研究、训练水平、业务能力也大有提高,在各种比赛中课题组成员都能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训练论文数目有所提高,同时教学研究的理论文章越来越趋向于发表。

(3)及时参与课题,教科研有成果。因为参与课题的研究带动了许多老师参与训练、教学方面的研究,能针对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与反思,并与理论相结合形成论文与总结,有的已经发表。取得的成果如下:本人的论文《中学体育高考生800米的强化训练》《中学生运动损伤的预防》《中学400米体育高考生的强化训练》在田径杂志上已发表。

六、研究反思

第4篇:段考自我总结范文

一、线索清晰,体现贯通性。时、空、物、事、人、情都能成为文章的线索。串珠成链,才能成为艺术品;将分散的材料贯以一线,文章才能成为有机的整体,呈贯通之美。朱自清的《背影》以背影这一“物”为线索,贯穿全文:开头设疑――点出背影;中间叙事――引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结尾思念――照应背影。2007年南京一位考生以李白为题材写《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以时空变化中的钥匙为线索――游子(游侠)、仕途、受宠与离京、成就“诗国之仙”。一把把“钥匙”觅得而复弃,最终才找到了一把属于自己的“钥匙”。文章设计的线索清晰流畅,对“钥匙”的诠释逐层深入――健壮的“骨骼”使文章的“灵魂”分外亮丽。

二、详略得当,体现合理性。这包括整体安排详略得当、主要事件详略得当和运用例证详略得当。2007年江西省考“磨难”话题,有篇题为《今天我值日》的考场作文写扫教室、擦黑板、抹桌椅和扫楼梯的过程,作者没有平均用墨,主次不分,而是将“磨难”不多、属于过程代的前3件事略写,只用了60多字,接着以“楼梯最难扫”一句过渡,详写“扫楼梯”的“三难”:灰多呛人;湿泥难除;积土难铲。写这“三难”用了500多字,将“我”经历磨难的过程和不怕脏、不怕苦的精神表现得有血有肉,真实而充分。议论文用例证法时,有些同学不是瞄准论点作定向式的展开,而是面面俱到,结果该略却详,嗦繁杂。2007年青岛市考《做人从___开始》,有位考生选择“爱国”,写议论文,文章以梅兰芳拒演为例,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文字:“梅兰芳靠从小勤学苦练练就了一副好嗓子,使他的京剧表演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他演出的《霸王别姬》等剧倾倒了无数观众。梅兰芳热爱祖国,坚决不给敌人演戏。在解放前他不是共产党员,但他敢于对抗敌人叫他演戏的命令。抗战爆发后,沦陷区的日伪军高价请他演戏,梅兰芳愤然拒绝。他从舞台上消失了,但一颗爱国赤心并未消失,从哪儿看出来呢?就是他留起胡须以示抗议。”简缩这段文字的方法是:明确论点,理出主干,删除枝叶,简化语句,优化句式。运用这些方法修改,上述叙述只需60多字即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在抗战爆发后愤然拒绝沦陷区的敌伪军高价要他演戏的命令,并蓄须明志,昭示天下,表现出凛然不屈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修改后的文字只有原文的三分之一。

三、照应紧密,体现严谨性。这里的照应包括题文照应、首尾照应、前后照应、图文照应(如看图作文),所供材料与文章照应等。朱自清的《背影》既有四次题文照应,又有多处前后照应,更有精心设计的首尾照应。2007年无锡市一位考生写《我在王维的引领下》,主体部分5个自然段运用重复法和相同句式法作题文照应和前后照应,“王维,引领我……”这一句子在段首出现5次,使前后勾连贯通;文章开篇说“王维,用诗诉说人生,用情塑造人生,用非凡的气韵点缀人生”,结尾说“读罢王维,方知他人格的魅力所在”,与开篇遥相呼应,使全文成为内在联系紧密的严谨整体。

四、过渡自然,体现流畅性。过渡自然能使文章的各部分之间榫接丝连,显示环环相扣的连贯美与流畅美。方法有用自然段过渡、用开头语句过渡等。2007年长沙一位考生写《我想化作诗人》,开篇说自己从小受到古诗词的熏陶,产生写诗的冲动,文章以“我应该做一名怎样的诗人呢”这一自然段过渡,下面以开头语句“我想做一名像……的诗人”承接,三段都以这同一句式开头,中间部分构成并列结构。文章怎样过渡到结尾呢?作者很聪明,末段先说一句“做一名诗人,固然要学习前人”――这是巧妙的“承前”;接着说一句“更重要的是做好自己”――这是自然的“启后”,再加上结句“在诗的世界里,我一定能够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灿烂的一页”――这是对“启后”内容的诠释和强化。文章至此戛然而止,结构的流畅美得到充分展现。

五、行文兴波,体现可读性。悬念、误会、抑扬、层进以及倒叙、插叙这些笔法能使文章一波三折、引人入胜。2007年北京有位考生写《动力来自真理》,虽是议论文,但作者注重内涵的抑扬兴波,将读者步步领入辩证思维的胜境。文章先引唐太宗的例子,得出“兼听善听则明,则成功”的结论,紧接着用“果真如此吗”这一反问句作“抑”,造成一“折”;于是,但丁、三毛、王选、桂希恩等人的名言或事迹纷纷在作者笔下亮相,“张扬个性,放飞自我”这一观点又推到读者面前,当读者以为这是“扬”笔,是作者的中心论点时,文章却又一折――“面对两种看似矛盾的观点,我陷入了沉思:……他们都是对的?抑或他们都错了?”篇末,作者用生动的语言辟出新论:“抬头举目,仰望窗外,七彩的阳光倏地照亮我的心房:漫漫人生旅途,别人的观点时常会左右我的视线,那么,就让真理来擦亮我们的眼睛!驾驶小舟,扬帆起航,不论遇到多大的风浪,只要用真理和事实来把握航向,备足能源,我们就能到达光辉的彼岸!”文中抑扬、进退、开合等手法的运用得心应手,迭起的波澜出人意料又在辩证法之中,发人深思,这就是“行文兴波”带来的魅力。

第5篇:段考自我总结范文

对比式+层递式

此种结构将常见的正反对比式和递进式结构综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对比层递式”结构。首先在文章开头段落确定论点,接着分别从正面和反面设置分论点,并用一组正反对比的事例论证分论点。然后在上文正反对比的基础之上再进一步,形成一种层进关系,在这个基础之上再进一步,深入论证,最后结尾部分进行归纳。

示例1:

《彰显自我的风采》结构

总论点:人生天地间,我们要做一棵劲松,顶天立地,真实洒脱。

正面论证:做人有真我风采,自己的事业才能有真我风采。(列举林语堂主张文章、文人要有自我的风采的事例)

反面论证:一味迎合别人,只能做一面镜子,花花绿绿地映出别人的欲望,独自一人时,却只是一片空白。(列举楚宫中的妃嫔、宫女为了博得楚王的喜爱,拼命束腰,更有甚者,有的人因节食而饿死的事例)

递进论证:不仅如此,做真实的自己,才能获得他人发自内心的欣赏和仰慕。做一个至性之人,自成一家,才最有风采。(列举史湘云在芦雪庵割腥啖膻淋漓畅快、在芍药花丛中醉卧酣眠娇憨可爱、在贾母面前女扮男装英气逼人等“真名士始风流”的事例)

结尾照应:蓬蒿随风摇摆是为了迎合风的节奏,却往往因其根基过浅,即使努力迎合,蓬蒿最终也难逃被风连根拔起的命运。而傲然屹立于山上的劲松,不屑于随风摇摆,坚持自我,赢得了疾风的青睐,使疾风甘愿成为它遒劲的衬托。

混搭效果:通过示例1可以看出,这篇文章采用了“对比层递式”结构后,改变了只有正反论证的单一结构。文章采用正反论证后的递进式论证,把“做真实的自己,才能获得他人发自内心的欣赏和仰慕”作为分论点,使说理更加深刻,形成了整体递进式的说理思路,全面提升了文章的维度。

双层对比式结构

这种结构是将传统的正反对比结构运用两次,两次之间呈现出递进的逻辑关系。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接下来设置第一个分论点,从正面和反面两个角度分别展开论证。然后用过渡句承上启下,总结上一分论点,引出下个分论点,再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式进行论证,最后结尾点题总结。

示例2:

《说勤奋》结构

总论点:勤奋是取得成就的主要动力,勤奋成就事业。

分论点一:一个人的成功需要勤奋。

正面论述一:勤奋是人生不可缺少的因素,是实现梦想的永恒动力。(列举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之前的勤奋研究经历来进行论证)

反面论述一:一个人如果不勤奋,只会有失败的结局和灰暗的人生。(列举《伤仲永》的故事来进行论证)

过渡句:一个人需要勤奋,一个团体、一个国家同样需要勤奋的精神。

正面论述二:勤奋是一个团体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是一个国家走向富强、迈向发达的重要因素。(列举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勤勉治国的故事来进行论证)

反面论证二:一个团体或国家如果缺乏勤奋实干、务实进取的精神,只能落后于世界和潮流,自取灭亡。(列举唐庄宗李存勖听信伶人,荒唐误国的故事来进行论证)

结尾:提出结论,点题收结全文。

混搭效果:示例2使用了两组正反对比的事例,从结构上形成了从个人到国家的递进式思路,逻辑性很强。文章中间穿插过渡句,承上启下,层次也非常清晰,对总论点的阐释十分清楚且有深入拓展。这样的文章,阅卷老师看了怎能不动心呢?

纵横交错并列式结构

并列式结构是一种常见的议论文结构,考生运用较多。如果考生积累的论据比较丰富,可以采用古今中外并列式结构。具体做法是,在文章开头提出总论点,然后设置分论点,从纵向时间角度出发,各选一则古代和当下的素材展开论证;然后稍加过渡,再从横向空间的角度,各列举一则中外事例,最后进行总结。

示例3:

《拥有灿烂的心境》结构

总论点:人生是不完美的,少些抱怨,多些感激。只有拥有灿烂的心境,才能让阳光永照人生。

过渡句:走过岁月,从古到今,拥有灿烂心境的人数不胜数,他们用灿烂的心境让阳光照进了自己的心灵。

古代素材:苏轼数次被贬谪,但他仍旧豁达地面对人生。他在《薄薄酒》中写道:“五更待漏靴满霜,不如三伏日高睡足北窗凉;珠襦玉柙万人相送归北邙,不如悬鹑百结独坐负朝阳。生前富贵,死后文章,百年瞬息万世忙;夷齐盗跖俱亡羊,不如眼前一醉是非忧乐都两忘。”(列举苏轼的例子来证明论点)

当下素材:台湾漫画家蔡志忠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橘子会抱怨它酸,拿到甜的又抱怨它小。而我拿到了小橘子后,很庆幸它是甜的,拿到了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列举蔡志忠的例子来证明论点)

过渡句:从横向角度看,不仅国人拥有灿烂的心境,国外也有很多杰出的榜样。

外国素材:霍金对自然科学充满强烈的兴趣,但他21岁患上了不治之症后,也曾消沉过一段时间,可他拥有灿烂的心境,同样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有一次,霍金演讲结束后,一位女记者冲到演讲台前问道:“病魔已将您永远固定在了轮椅上,您不觉得命运让你失去了太多东西吗?”霍金用他还能活动的三根手指叩击键盘,显示屏上出现了四句话:“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考,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我有爱我和我爱的亲人、朋友。”回答完那个记者的提问后,他又艰难地打出了第五句话:“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现场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列举霍金的例子来证明论点)

结尾:总结全文。

混搭效果:示例3以“拥有灿烂的心境”为中心论点,分别列举了古代、当下、国外三个事例,并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展开论述,论述详尽。此外,文章中间穿插了过渡句,逻辑也很清晰。

七段综合式

七段综合式是将最基本的几种议论文结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遵循“引―议―析―联”的基本结构,用七个左右自然段组成文章。

第一段从现实生活或引用内容出发,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段和第三段展开议论,可以用正反论证的方式,论证中心论点。

第四段和第五段展开分析,可以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因果的思维方式或其他逻辑思维方式展开深入分析,并和第二、第三段形成层进关系。

第六段联系现实生活,从对现实生活的意义出发,再进一步展开论述。

第七段进行总结,升华全文,呼应开头。

示例4:

《信息时代,我惶恐不安》结构

第一段提出总论点:进入大数据时代,与人类文明发展不协调的音符也随之而来,信息时代令人感到惶恐不安。

第二、第三段正反论证:阳光与阴影,就似一朵并蒂花,总是相生相随。我们享受着信息时代所带来的无限便利时,却也被信息悄无声息地侵蚀着身心。

第四段和第五段进行因果分析:由果溯因,分析原因,辩证认识信息时代。

第六段联系现实生活:进入大数据时代,虽然人们享受着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带来的便利,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社会进步离不开思考,思考更应成为一种习惯,进步不是意味着坐享其成。我们的思维和大脑,绝不能成为数据信息的“跑马场”。

第七段:升华、总结全文。

混搭效果:示例4第一段提出总论点,第二、第三段分别对信息时代的优势和弊端进行分析,属于正反论证。第四段和第五段用因果思维方式深入论证。第六段得出结论,即每个人都应有独立的思想。

知识拓展

议论文过渡的三种技巧

1.论点与论述之间的过渡

有些考生提出中心论点后,开始结合生活和社会现象对论点进行论证,但论证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语言过渡,使观点与材料分离。因此,从提出论点到联系现实进行分析论证,可以使用“现实生活也有同类者”“我不禁想到现实生活中的同类现象”等句子进行过渡,形成观点与论述之间的自然转换,使全文文气贯通。

2.层与层的过渡

为了使论述更加充分、深入,写议论文必须讲究说理的层次性。说理时各层次之间的关系,以并列关系和递进关系为主,具有并列关系的层次之间的过渡一般借助“同时”“还要”等关联词语过渡衔接;具有递进关系的层次之间的过渡则往往借助“不仅如此……而且”“更进一步说”“当然”等词句进行过渡衔接。

第6篇:段考自我总结范文

一、线索清晰,体现贯通性。时、空、物、事、人、情都能成为文章的线索。串珠成链,才能成为艺术品;将分散的材料贯以一线,文章才能成为有机的整体,呈贯通之美。朱自清的《背影》以“背影”为线索,贯穿全文:开头设疑――点出背影;中间叙事――引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结尾思念――照应背影。2007年南京一位考生以李白为题材写《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以时空变化中的钥匙为线索――游子(游侠)、仕途、受宠与离京、成就“诗国之仙”。一把把“钥匙”得而复弃,最终才找到了一把属于自己的“钥匙”。文章设计的线索清晰流畅,对“钥匙”的诠释逐层深入――健壮的“骨骼”使文章的“灵魂”分外亮丽。

二、详略得当,体现合理性。这包括整体安排详略得当、主要事件详略得当和运用例证详略得当。2007年江西省考“磨难”话题,有篇题为《今天我值日》的考场作文写扫教室、擦黑板、抹桌椅和扫楼梯的过程,作者没有平均用墨,主次不分,而是将“磨难”不多、属于过程代的前三件事略写,只用了60多字,接着以“楼梯最难扫”一句过渡,详写“扫楼梯”的“三难”:灰多呛人;湿泥难除;积土难铲。写这“三难”用了500多字,将“我”经历磨难的过程和不怕脏、不怕苦的精神表现得有血有肉,真实而充分。议论文用例证法写作时,同学们也要注意要瞄准论点展开事例,不能面面俱到、该略却详,结果嗦繁杂。

三、照应紧密,体现严谨性。这里的照应包括题文照应、首尾照应、前后照应、图文照应(如看图作文),所供材料与文章照应等。2007年无锡市一位考生写《我在王维的引领下》,主体部分5个自然段运用重复法和相同句式法作题文照应和前后照应,“王维,引领我……”这一句子在段首出现5次,使前后勾连贯通;文章开篇说“王维,用诗诉说人生,用情塑造人生,用非凡的气韵点缀人生”,结尾说“读罢王维,方知他人格的魅力所在”,与开篇遥相呼应,使全文成为内在联系紧密的严谨整体。

四、过渡自然,体现流畅性。过渡自然能使文章的各部分之间榫接丝连,显示环环相扣的连贯美与流畅美。方法有用自然段过渡、用开头语句过渡等。2007年长沙一位考生写《我想化作诗人》,开篇说自己从小受到古诗词的熏陶,产生写诗的冲动,文章以“我应该做一名怎样的诗人呢”这一自然段过渡,下面以开头语句“我想做一名像……的诗人”承接,三段都以这同一句式开头,中间部分构成并列结构。文章怎样过渡到结尾呢?作者很聪明,末段先说“做一名诗人,固然要学习前人”――这是巧妙的“承前”;接着说“更重要的是做好自己”――这是自然的“启后”,再加上结句“在诗的世界里,我一定能够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灿烂一页”――这是对“启后”内容的诠释和强化。文章至此戛然而止,结构的流畅美得到充分展现。

五、行文兴波,体现可读性。悬念、误会、抑扬、层进以及倒叙、插叙这些笔法能使文章一波三折、引人入胜。2007年北京有位考生写《动力来自真理》,虽是议论文,但作者注重内涵的抑扬兴波,将读者步步领入辩证思维的胜境。文章先引唐太宗的例子,得出“兼听善听则明,则成功”的结论,紧接着用“果真如此吗”这一反问句作“抑”,造成一“折”;于是,但丁、三毛、王选、桂希恩等人的名言或事迹纷纷在作者笔下亮相,“张扬个性,放飞自我”这一观点又推到读者面前,当读者以为这是“扬”笔,是作者的中心论点时,文章却又一折――“面对两种看似矛盾的观点,我陷入了沉思:……他们都是对的,抑或他们都错了?”篇末,作者用生动的语言辟出新论:“抬头举目,仰望窗外,七彩的阳光倏地照亮我的心房:漫漫人生旅途,别人的观点时常会左右我的视线,那么,就让真理来擦亮我们的眼睛!驾驶小舟,扬帆起航,不论遇到多大的风浪,只要用真理和事实来把握航向,备足能源,我们就能到达光辉的彼岸!”文中抑扬、进退、开合等手法的运用得心应手,迭起的波澜出人意料又在辩证法之中,发人深思,这就是“行文兴波”带来的魅力。

第7篇:段考自我总结范文

悦读记・第五回:把握文章结构思路题应对方略

结构和思路,两种说法,其致一也。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也就等于把握住了文章的结构。从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看,把握文章结构思路题主要有两种命题形式。

1 关注某一句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

(1)套用“常识”,灵活分析

解答“分析某一句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这样的题目实际上是非常机械的,套用“基本常识”来阐述一般都不会错。如果是开头段,常常是为下文作铺垫,或引出下文,或总领下文;如果是中间段,常常是承上启下,或与上文某一内容相照应,或为下文某一内容作铺垫;如果是结尾段,常常是总结上文,或与上文某一内容相照应。当然,仅仅套用这些“基本常识”,讲一些名词术语是不够的,还应表述具体。比如承上启下,究竟承了上面的什么内容,启了下面的什么内容,一定要联系文章内容讲清楚,不能给人机械套用的感觉。

如2007年高考语文江苏卷第16题:

“男人虽然不再要镰费胳膊,毕竟还是五黄六月,头顶一团火球,身上汗不断。早晨起大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这些叙写从全文结构上看有什么作用?

选文是雷抒雁的《麦天》,全文共8段。题干中的文字位于文章的中间――第4段的开头。按照“基本常识”,解题时需考察其前后文。细读原文发现,与此题相关的文字有:

(第3段)女人去看娘,男人守在家里忙麦收前的杂事。开镰前最后一集是“忙农会”,各类夏收物资一应俱全挤满市场……树朋下,男人们三个一堆,五个一团,聚在一起聊天。无非是说,今年麦子长得厚,吃苦的日子到了,脸上却掩不住心里的喜悦。先前,从甘肃来的麦客,早早就往关申赶。一路上从西往东,跟着麦熟先后,次第割过来,叫赶麦场……

(第4段)男人虽然不再耍镰费胳膊,毕竟还是五黄六月,头顶一团火球,身上汗不断。早晨起大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妻子心疼丈夫,这些天,得把饭食做可口。先是锅盔、面,只两顿,男人就说:吃不进去,有些汤水便好;女人另想法子,买些精肉,配上黄花木耳菠菜豆腐,做成酸酸辣辣的臊子;然后,使出看家的本领,把面和硬揉匀擀薄切细,如同俗话说的“薄如纸细如线,下到锅里莲花转”。……

(第5段)新麦入囤,满屋子都是麦香、馒头香、锅盔香。忙了一季的男,人,长剌剌躺在坑上,望着麦囤;嘴里哼着秦腔。想啥?啥都不想,忙活了一年,身子脑子都该歇歇了。偶一抬头,望见窗外,黑云蒙蒙,淅淅沥沥落下雨点来,睡意使水一般弥漫上来。

第4段画线部分的核心文字是“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在意思上分别与第3段的“今年麦子长得厚,吃苦的日子到了”、第5段的“忙了一季的男人,长刺刺躺在坑上,望着麦囤,嘴里哼着秦腔。想啥?啥都不想,忙活了一年,身子脑子都该歇歇了”相照应。正是由于“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第4段才会写“妻子心疼丈夫,这些天,得把饭食做可口”。总之,如果要分析文章中间段落的文字在结构上的作用,把上下文的相关文字都看一看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答案:①强调麦天男人的劳累,为写女人心疼男人作铺垫;②与土文男人“吃苦的日子到了”相照应;③与下文“忙了一季的男人,长刺刺躺在坑上……”一节的描写相呼应。

(2)仔细读题,巧对“变式”

细心的同学会注意到,有时命题者并不单纯考“某一句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而是考“某一句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我们不妨视后者为前者的一种“变式”。

碰到这样的题目,同学们就应考虑全面。一般来说,它包括内容、表现形式、文章结构等诸多方面的作用。当然,并不是每一道题目都要从这三个方面去写,但一定要从多方面去考察,有一点就写一点,以防遗漏。如:

第3段申的画线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选文是欧阳斌的《生命的暗示》,相关文字如下:

清凉的秋雨送走了一个燥热的苦夏,燥热的心总算静默下来了。在这秋虫唧唧的黑色的秋夜里,我骤然从昏睡中惊醒。远方的钟楼上,响起了悠长的钟声。又一列火车隆隆驰过――

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是生命的暗示吗?

我在想,秋虫因何要昼夜而鸣?是因为它强烈的生命意识么?是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而必须高密度地显示自己的存在么?是因为它那生命的全部价值,都隐含在着微弱却令人感泣的生命绝响里么?那么人呢?仅仅因为生命比秋虫千百倍的绵长,就可以以生理需求为由,将千百个最美丽最令人激动的黎明慷慨地遗弃么?

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痛苦的煎熬……

题目问的是“作用”,但没有指明是哪一方面的作用,这就需要从内容、表现手法、结构等方面去考虑。标题是“生命的暗示”,全文讲的是“生命”,开头却写秋虫的鸣叫。第3段的画线部分通过一组设问,由秋虫的生命过渡到人的生命,显得很自然,所以,画线句子起到引领下文的作用。这是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从表现手法上看,画线文字的用了排比,显得很有气势。

参考答案:①引领下文,由秋虫及人,引发对生命意识和价值的思考;②运用排比,增强语势。

2 关注全文的写作思路或全文的结构特点

这类题目主要是考查同学们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解题时,一要“进得去”,把文章真正读懂;二要“出得来”,看文章有高度,不要拘泥于局部的细节,要从整体上去把握。

如2004年高考语文湖北卷第20题:

本文以怀表为线索,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请分析这样安排的作用和好处。

该题的着眼点虽然是分析文章结构安排的“作用和好处”,但前提是弄清楚文章结构的特点,因而,它实际上是一道梳理文章思路的考题,考查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命题人为了降低难度,作了两个提示:第一个是“以怀表为线索”,第二个是“分为三个层次”。按照这样的提示考察全文,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原文共9段,前4段写修怀表的经过,第5段通过写怀表的来历来凸现父亲的精神,最后4段写怀表蕴涵的精神给作者的启迪。从文章的整体看,写表是为了写人,写修表的经过是为了引出表的来历,写表的来历是为了引出父亲的精神,写父亲的精神是为了写自己对人生的感悟。文章由物及人,由人及精神,一层跟着一层,环环相扣,非常紧凑。

参考答案:①作用:第一层写修

表的经过,为下文介表的来历作铺垫;第二层写表的来历,凸现父亲的精神;第三层写表的传承,突出作者对父亲的精神的感悟。②好处:由表及人,层次分明;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这道题目由于题干中的两个“提示”降低了很多难度,但大多数时候命题者并不作“提示”,而是要求同学们自己去分析、把握。不过,从各地出现的真题看,如果没有此类提示,那么选文肯定在某一方面有鲜明的特点。比如,在结构安排上,或层进式,或总分式;或以时间先后为序,或以空间转移为序,或以逻辑推理为序,或以感情发展为序。在材料组织上,或以某一事物为中心,逐层推进;或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卒章显志。

如2008年高考语文江西卷第17题:

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

相关选文如下:

朦胧的敬慕

――悼念鲁迅先生

萧 乾

(第1段)也许有人比我史怕死,我却不相信有比我再怕看死人的了

(第2段)我曾见过三位死人,在我的记忆申,他们都将是我永不会忘记的。而且,我还该陈说我都例外地不曾害怕过:一个黄昏,我的母亲死在我的怀抱里;小学时代,曾排着队去中央公园社稷堂瞻仰过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最近,在鲁迅先生灵前,我守了两天灵。

(第3段)扶着那绛色的帏幔,职务使我看见了数千张陌生的但是诚笃的脸,一个个脚跟都像坠了铅球,那么轻又那么沉重地向灵堂踱……

(第4段)最感人的莫如一群小学生的吊唁。在那近三十位小吊客中间,我特别留意一个衣服褴褛、腿下微跛的,他肋下夹着画册和石板说明了是刚刚放学,如今正是回家或在街头玩耍的时候,然而他却结件迢迢跑到了这里……

……

(第6段)那个背影唤起我一点回忆。十多年前一个傍晚,如一切贪爱窗外景色的孩子一样,四点钟以后的时间对我变了滋味,换成鲜艳颜色。然而我放下了玩具,和同件沿着朱色皇城走好长好长一段路去瞻仰一位“民国缔造者”的遗体……

……

(第10段)归途,我们放洋画的袋子里,每人都塞了一袋传单:有工人发的,大学生发的,有的,共产党的,说明孙先生的生平和抱负(这些我曾保留到六年前,直到一个朋友将我寄存的最珍贵的东西,如小学生时代的作文本,全当作烂纸卖掉了)……

(第11段)伟大的人格也许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这力量在茫然无知的孩子心灵上时常比成人更深刻、更恒久。

(第12段)我不知道如果鲁迅先生这时醒转过来,他将会怎样热烈地抱起那个微跛的孩子。

第8篇:段考自我总结范文

教师招聘面试

一、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也是一种说服的手段与艺术,聪明的应试者会以教师考录的要求与测试重点而组织自我介绍的内容,你不仅仅要告诉考官们你是多么优秀的人,你更要告诉考官,你如何地适合这个工作岗位。而与面试无关的内容,既使是你引以为荣的优点和长处,你也要忍痛舍弃,以突出重点。

二、什么是片段教学

所谓片段(片断)教学,是相对于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而言。一般说来,截取某节课的某个局部的教学内容,让教师进行教学,时间大致限定在十分钟左右。也就是说,片段教学只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个断面,执教者通过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来表现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能力和教学基本功。

三、片段教学技巧

当招聘公告上说明面试时间为5分钟,考试形式为试讲或者片段教学的时候,很多考生都会觉得这样的考试形式好难,根本讲不完,但是还想要课堂结构完整,大家就会觉得根本做不到,今天就给大家分析一下对于如何能够在5-10分钟讲完一堂完整的课并且拿下高分成绩。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一堂完整的课要按照课堂教学四部曲来进行,导入新课,新课教学,巩固提高,小结作业,其实看似四部曲,实则为五部曲,最后一步小结作业是两个部分,小结和作业,这里面希望考生们能够注意一下。那要怎样在短时间内完成这四部曲呢,其实一节课最重要地方无非就是其中的两部曲,1、新课导入,这点很重要,这是你吸引考官老师的第一关,所以这方面可以下足功夫。2、新课教学,这点是一节课中最重要的,我们要尽快切入重点。详讲重点(也就是能出彩地方),导入不宜太长,其它杂七杂八的东西太多会冲淡重点。课堂重点突出,一到两点就够的,其它的不讲或略讲,决不可面面俱到

所以总结来说,比如说5分钟的片段教学,五部曲其中的三部是可以一句话带过的,只有前面两部要花点时间和心思处理好,总之,言简意赅,抓重点。

一次优秀的片段教学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学目标明确。能从一节课乃至一个单元,并联系选题的特点来确定片段教学的目标,能以局部目标体现整体教学的三维目标,做到具体明确。

2、教材分析透彻。能正确认识所选片段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能准确确定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能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并选好教学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3、教法科学实用。教学的总体设计合理,富有新意,表现自己独立的见解。教学程序的设计科学,能实现教学目标。导入、转换、收束等教学环节和重点、难点突破符合学科特点,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把能力的培养与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教法设计的依据科学,教学手段的选用有助于提套课堂教学效率。板书设计精要、简洁、艺术。

4、教学对策恰当。对学生学习本课的原有基础和现有困难分析准确,采取的教学对策有助于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和心理障碍。

第9篇:段考自我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考核;改革;阶段式

1、现有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总结,能在一定层面上反映学生的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提供高素质高技能的技能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这就要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符合我国社会对技能型人才要求的课程考核方式,这就迫切的要求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对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而在我国高职教育中,对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传统的考核方式是将其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两种方式,理论考试的考核重点在于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这种理论考试的缺陷在于,考核的知识面有限,不足以覆盖整个网络基础课程对相关知识点的要求,学生在应付考试时可能会出现临时抱佛脚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但不利于教师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的了解,也不利于学生将来对知识点的灵活应用。实践考试在传统的考核方式中,考核的知识点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样的也只能考核到学生对部分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培养技能型人才不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因此,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的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优化考核标准,争取能通过考核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整个课程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在这种迫切需要改革的形式下,我认为对于高等职业教育中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而言,采用阶段式考核方式将更有利于全面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这种分阶段的考核方式是在学生学习的初期、中期和末期分别采用一定的考核方式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便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学生也进一步了解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于学习薄弱点,教师就可以在授课时重点讲解,这样不仅利于教师的教,也利于学生的学。同时,在学期末根据各个阶段考核的成绩所占有的比例得出学生的最终成绩。

2、采用阶段式考核的思路

对于理论知识,在计算机网络基础整个学期的授课中基本上分为三方面:第一,是对网络基础知识的讲解,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拓扑结构、数据通信系统。这一阶段授课要达到的目标是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一个初步的系统的认识,在这一阶段,教师通过布置习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形成一个成绩,这个成绩占学期最终总成绩的20%。第二,是对网络基础课程重点知识的讲解,包括OSI参考模型、TCP/IP参考模型、网络互连设备、IP地址和域名。这一阶段授课要达到的目标是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各种参考模型、网络互连设备、IP地址和域名,并且能将所讲授的相关知识应用到各种网络拓扑结构中,如给出一拓扑结构,在此拓扑结构中两个计算机之间相互通信,分析数据在此拓扑结构中传递时会经过OSI参考模型中的哪些层次和使用了TCP/IP参考模型中的哪些协议,以及如何为该拓扑结构中的计算机分配IP地址。在这一阶段,通过闭卷的方式,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形成一个成绩,这个成绩占学期最终总成绩的20%。第三,是对网络基础课程难点知识的讲解,包括局域网技术、网络构建、网络管理、网络安全。这一阶段授课的目标是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局域网构建技术、网络管理与安全技术,并且能通过给出的需求分析,对该局域网进行规划。在这一阶段,通过大作业的方式,由教师给出需求分析,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局域网的规划,并形成文档,最后由教师给出一个成绩,而这个成绩占学期最终总成绩的40%。学生在整个学期的考情以及作业占整个成绩的20%。由此构成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而在这种阶段式的考核中,学生可以了解自己在各个阶段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教师也更进一步的掌握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根据这些情况对教学进度与安排进行更为合理、有效的调整。

对于实践考核,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主要是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客户端的配置,二是服务器的搭建。因此,在阶段式考核上也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第一,客户端配置的实验,主要包括:双绞线的制作、操作系统的安装、对等网的组建、网络连通性的测试等基础性实验,在这一阶段,教师通过实验课程,对学生在实验课做的每一个实验当堂进行考核,并给出各个实验的考核成绩,而这些基础性的实验成绩占实验总成绩的40%。第二,服务器的搭建,主要包括WEB服务器、DNS服务器、FTP服务器、DHCP服务器等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在这一阶段,教师首先通过讲解让学生在实验室分别安装、配置服务器,然后通过综合性的案例来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所需服务器以及根据用户需求如何配置这些服务器,这样不仅考核了学生对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的掌握情况,也通过具体的案例式的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一阶段学生的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60%。由此构成学生的实践成绩,通过这种考核方式,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网络客户端的配置,并且通过案例式的综合实验进一步让学生掌握了网络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这种考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总结:

    目前,在高等教育中各所高校所采用的考核方式不尽相同,探索高等教育考试改革的步伐并没有停止,在对待考试改革的课题上,也有很多优秀的教师提出过各自的见解。针对高等教育中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考试改革,结合我的教学经验,我认为采用阶段式的考核方式更为合理,不仅克服了传统考试方式中学生临时抱佛脚敷衍考试的心理,更进一步的是通过各种考核方式让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更为牢固,对培养理论知识够用,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应用性人才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