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段考总结教师发言范文

段考总结教师发言精选(九篇)

段考总结教师发言

第1篇:段考总结教师发言范文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新时代,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发言稿,发言稿的内容要根据具体情境、具体场合来确定,要求情感真实,尊重观众。怎么写发言稿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师月考分析发言稿范文材料,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师月考分析发言稿范文1

今天我们召开初一月考分析会,首先感谢初一二部全体老师的辛勤耕耘不懈努力,大家辛苦了!下面我说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

1、组织复习,科学备考。全体老师考前认真组织复习,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各科老师提前做好考前动员工作和答题技巧指导、训练涂卡、规范答题,让学生学会做题、把握好时间。

2、认真组织评卷工作。各学科备课组长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做到评卷严格、公正。

3、根据洪洞二中家长学校工作委员会会议精神,结合我校家长学校工作实际情况,经学校研究决定成立本校家长学校工作委员会组织机构。

4、召开住宿生会议,整顿宿舍纪律和宿舍卫生。

二、月考分析:

初一年级二部的总体呈比上次月考有所下滑,有效人数较少,及格人数不太理想,但是我们部的特点是教师年轻化,精力充沛,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到岗到位积极,敬业能力强。所以我们要发挥优势,保质量促提升。

一是看到短板,提升质量有空间。语数外这三科比较均衡,政史地生相对薄弱,低分率较高,这些是差距、是短板,但也是进步空间,只要我们思想重视,目标明确,措施得当,步步稳扎,抓铁有痕,一定能有提升。

二是提优补差,方法得当很关键。班级所有老师都要形成共识,提优拔尖,学科成绩好的争取更好,薄弱学科的全力提升提高,使之不成为总分提高的短板;学困生的提高难度更大,不能放弃,不能简单呵斥,以罚带教,还是要有耐心,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牢牢抓实两头就一定能带动中间学生,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就一定能上去。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做好教学认真,向认真要质量。要善于建设和谐向上团结奋进的班集体,尤其是发挥集体作用,老带新,加强协作,互助共赢。

三、下阶段工作安排:

一、强调学生学科的`平衡。

班主任、任课教师应该反复强调经常提醒学生学科平衡的重要性。对优秀学生而言,学科平衡与否关系到他是否能考入重点高中。对于成绩中等的学生,也可能会因为一门学科太差导致全面丧失学习的信心。

二、营造优良的学习氛围,加强日常教育管理,缩小后进生的人数。

一化后进生难,但必须去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爱感染学生。

二扬正气常表扬,学习习惯好的同学要表扬他们,对于学习习惯一直不好的学生,更要看到他们的进步,及时表扬反复提醒。

三严管理树班风,对作业马虎,上课开小差等行为,严肃批评,做到令行禁止。

三、课堂教学需要狠抓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基础,精讲精练。45分钟的质量要效益,课堂上要注重落实,特别注意方法的引导思维的训练,规范的要求学生,落实到位,理解到位。

2、分类指导,分层优化。我们要将学困生分配给任课老师,通过给学困生的谈话方法指导督促学生加以结合加以落实。让学困生应该课堂当中多提问,多激励,多检查,关注学困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把握关键落实教学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3、关心学生,做好疏导。抓实思想工作,谈谈话聊聊天家访慰问指导,节假日把责任交给家长,责任传递,要争取家长的有力支持和配合,家长会要充分利用好,有沟通才有理解,有交流才有信任。

最后希望各位老师总结经验找差距,确定措施定目标,突出重点抓辅导,紧扣课堂提成绩。老师们,希望初一二部全体老师能进一步提优补差双管齐下,以爱施教、以爱治班,重视班集体建设,打造优良班风学风,群策群力,同心协力,共创佳绩。

教师月考分析发言稿范文2

老师们:

下午好!转眼间这学期已经过去了大半,第三次月考也于一周前顺利结束。这次考试由于个人方面的原因,我没有参与。但是根据教务处的反映,在整个考试过程中,秩序井然,纪律严明,组织严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各个任课老师也对本学科进行了耐心的批阅和总结。考试结果真实,较好的反应了我校这段时间学生学习的真实水平和现状。这次月考从成绩看比期中有进步,这要归功于全体老师。感谢你们的努力和付出,也感谢你们对教学工作的支持。今天,之所以召开第三次月考质量分析会:一是对上一段工作的一个小结,二也是期末复习的一个研讨。我们举行这样的质量分析会,就是要让我们的老师看到前一段的成绩,以便于总结得失,使后一阶段的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前段教学工作取得成绩的原因

从开学到现在,我们的教学秩序总体上是稳定的,我们的老师本着对事业的责任心,本着对同学们的美好前途负责,怀着强烈的奉献精神,在教育的道路上追求着、探索着。张艳老师虽年龄较大,但老当益壮,除了初一初二政治学科教学外,还担任着班主任,为我校年轻的教师队伍树立了良好的榜样;龙淑华,伊影等老师虽然工作任务比较多,但是不叫苦不喊累,全力以赴投入到初三工作;特岗教师工作有热情,讲方法,为我们一线教学增添了生机和活力。还有更多的老师排除各种干扰,把教学工作放在第一位,默默无闻地奉献着。可以说,正是老师们的这种积极向上精神,才使我们的教学出现了和—谐、愉快、奋发的局面。

二、数据统计

三、前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这次月考中,我发现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1)就初三来说,我们的尖子生还不够突出,与我们的目标还有距离,需要在教学中逐步提高,使我们的第一梯队的学生更具爆发力,争取在最后的中考显现其优势。

(2)需要进一步提高擦边生的成绩,促使更多的同学进入第一梯队。

(3)学科中的差科问题相当突出。以此次考试为例,每一名同学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科,差科成了制约我们的同学提高总成绩的“瓶颈”,需要我们去补差。

(4)有的课容量比较小,而且很少有中考渗透。

(5)课堂讲课时学法指导少,学生活动少,有的老师只是为了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

(6)个别老师课堂上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生沟通交流少,甚至和部分学生形成对立面。

(7)个别教师还不能处理好个人困难与学校工作之间的关系。

班级管理方面:在平时的检查中经常能够看到,早上班车一到班主任老师就进班,检查班级卫生,指导学生进行晨读。各节课上课前班主任也大多来到班级;自习课,班主任老师都能按时到班督促学生。所以,至今为止,整体情况不错,学习风气比较好。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第2篇:段考总结教师发言范文

【关键词】青年教师,课堂调控

对于刚走上教学岗位的青年教师来说,能用最短的时间把握课堂,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使教学按照设定好的主线顺利进行,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进程,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笔者走上讲台几年以来的一些心得和感悟,简单阐述青年教师在教学中的课堂调控。一节课的教学时间虽然不长,但课堂教学的进程却表现出非常清晰的阶段性,每个阶段又表现出很鲜明的特征。按照课堂教学发展的进程把一节课分为导课、课中、结课三个阶段。这三个教学阶段各有其特征,因此笔者把课堂调控划分为导课时的课堂调控、课中的课堂调控、结课时的课堂调控三部分。

1.导课时的课堂调控。导课的阶段是指已经上课,但还未正式开始进入新内容学习的这段时间的教学阶段,一般也就3分钟左右的时间,导课阶段虽然短暂,但教学组织如何,对接下来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影响很大,所以很多有经验的老教师说好的导课是成功的一半,是很有道理的。笔者经过向老教师请教和自己教学过程的积累,总结出了一些导课阶段的调控方式,简单介绍如下:

1.1通过身体行为的调控。特定的身体行为可以向学生传递特定的信息,比如目光环视整个教室,利用目光去指挥和调控学生的行为,笔者将其称为“环视法”。用目光看时可以是全面扫视,也可以是点视,也可以是定视。利用“环视法”组织调控教学是最经济的方法,它可以解决全班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也可以解决个别学生的纪律问题。

1.2通过精彩的导言调控。导言对课堂教学的调控作用不可小视。好的导言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好的导言可以打消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一节课开始便索然无味,就谈不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了,所以我们要精心设计导言,让学生一开始就精神十足,状态良好,这堂课也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比如:讲故事式的导言、多媒体演示导言、实物或模型展示导言等等。

2.课中的课堂调控。这个阶段是一堂课的绝对重心所在,师生的教与学主要在这个阶段进行,所以这个阶段的调控就尤为重要,教学秩序的好坏、教学效率的高低、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等无不与课中的调控有关。课中的调控首先要认真按课堂教学设计预设的方案进行教学,其次要注意教与学的活动和谐与否,及时做好调控工作,使课堂教学能够顺利进行。下面笔者就将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和总结获得的课中课堂调控方面做简要阐述。

2.1语言的调控艺术。教师在课堂中主导地位的体现主要靠语言实现,故笔者认为语言的应用对于课堂授课的调控是极其重要的。教师语言简明扼要,逻辑清晰,生动诙谐,语调和语速的多变等都可以使一堂课变得有滋有味,重心明确,重点突出。学生掌握起来也要容易的多,也便于学生对有效信息的捕获。

2.2对学生回答问题时的调控。经过精彩的导课调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思路就变得开阔,使得他们对于同一个问题的回答就有很大区别,在回答教师的问题时往往会出现以下几种问题:答非所问、没有运用本学科的知识回答问题、回答问题时超出了教师的知识水平等 。这时就需要我们在倾听学生回答的同时,快速思考对策、组织语言,待学生回答完毕后,先给予积极的评价,然后再转入问题本身,既解决了问题又能不引起学生的反对,也能让他们更加集中注意力,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我在教授《光合作用的场所》时,提问学生“为什么叶子的颜色是绿色的?”有一个学生说有的叶子不是绿色的,也有红色的等等,对于这个学生钻老师提问的空子,我并没有批评他,而是表扬它对事物观察的仔细认真,同时把自己的问题说的更加严密;还有一个学生用所学的物理学知识回答了这个问题。从生物学角度看,这个学生是答非所问,可为了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我肯定了他的答案,并检讨自己提问时没说清楚,再次请学生从生物学角度考虑这个问题,顺利回归主线。

2.3对学生的反馈调控。在授课的过程中,要随时掌握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并随时调整和调控,这就需要教师随时获得学生的反馈,并依据学生的反馈,对课堂进行调节。

笔者最常用的方法是阶段性的教学测试,在教学设计时就把一堂课分解为几个小部分,在每一部分结束时,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测试,获得反馈资料,并在下面的教学中及时加以调整,使课堂教学更加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一个和谐的课堂。课后要对反馈调控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避免以后的教学中出现类似的问题。

2.4对课堂突发事件的调控。在一堂课中总会出现一些教师意料之外的事情,这需要我们能依据实际情况妥当处理这些突发事件,重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顺利进行。这种情况下的课堂调控没有定法,且需要不断总结,不断积累才能处理的很好。例如,在讲授《生物的进化》时,部分学生觉得这部分简单而不实用,就开始出现精神不集中、私下说话等现象。笔者就从生活中的买菜入手,问学生:“老师小的时候发现买菜的时候大家都是买有虫子的,特别干净的一般不买,后来才搞明白是因为有虫子的菜喷洒的农药肯定少;但是,现在买菜的时候这个方法不好使了,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一下原因?”学生开始热烈的讨论,过了一会儿,一个学习程度比较好的学生说是因为生物的进化导致虫子出现了抗药性。我趁机说:“这位同学说的非常对,我们学了生物进化的有关知识了就会买菜了,这就是知识的力量!这就是学以致用!”学生们都被逗笑了,注意力也就集中的。

3.结课时的课堂调控。结课,是课堂教学进程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经过近40分钟的高强度学习,普遍出现疲惫状态,有些学生甚至开始出现分心的现象。因此,结课作为一个教学阶段虽然时间短暂,但却是学生最容易出现课堂问题行为的时候,也是教师最难调控课堂教学的时间。教师做好这个阶段的课堂调控工作,对维护正常教学秩序、圆满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至关重要。

第3篇:段考总结教师发言范文

1.1特色

1.1.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往往侧重于“教”,教师在台上兢兢业业的讲,学生认认真真的听,但其内容在实践中可能不实用,且非常乏味而无趣,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损害其学习积极性。但案例教学中,侧重于对案例的分析与讨论,需要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创造,使得枯燥乏味的授课过程变得生动活泼,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就自己和他人的方案发表见解。通过这种交流方式,一方面可以取长补短,提高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一方面也起到了一种激励的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两次技不如人还情有可原,长期落后必将激发其奋发向上的内动力,从而积极进取,刻苦学习。

1.1.2重视双向交流,有助于教学相长。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拿到案例后,先要进行自我理解,提出问题,然后查阅各种他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主动进行知识的补充,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补充了这些理论知识后,他还要经过细致深入的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实际上可以视为学生能力上的升华。同时,学生的答案随时要求教师给以引导,这也促使教师加深思考,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理解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共同探讨,不但可以发现自己的弱点,而且从学生那里可以了解到大量的感性材料。

1.1.3能够集思广益,拓展思路。案例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不再是独唱的主角,学生也不再是看客或是仅仅局限于忙于做笔记,而是共同探讨问题,由于调动了集体的智慧与力量,容易开拓思路,收到良好的效果。

1.2要求

1.2.1对案例的要求。一是目的性:案例的选择应具有明确的教学目的,使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思考,总结,能够与相关的理论要素产生共鸣;二是综合性:综合性的案例其内涵丰富,案例的分析、解决过程也较为复杂,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巧来处理,能较好地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三是启发性:案例教学不是要找出绝对正确的答案,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独立自主的去思考、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1.2.2对学生的要求。在案例教学的课堂上,要求每一位学生在课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理论知识的准备,相关案例的分析与总结,以及自己在讨论中如何发言等等。如果准备不充分就面临着在讨论中无话可说,或参与不到学习中来的窘境。因此就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敢于发言。

1.2.3对教师的要求。案例式教学要求教师具有宽阔的知识面,案例的选择能力,良好的组织能力,有力的课堂控制能力,同时还要求教师在课堂中担任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领导者和主角。

2案例教学法在建筑设计课上的应用

2.1建筑设计课的特点

建筑设计课的显著特点是其实践性强。从一年级的建筑初步课到五年级的毕业设计,都要求学生有较好的动手能力。以一年级建筑初步课为例,刚入学时要求学生有一定时间的技法训练,包括字体、钢笔画、水彩等;还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建筑制图,模型制作等专业技巧。紧接着学生就要进入空间与形体的训练阶段,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功能、空间、形体相辅相成的综合训练题目。每一个步骤学生都需要亲自完成一系列的实践性的工作,如收集相关资料、体验与感受、不断的设计与修改、完成最终的模型或图纸。第二个特点是任何一个设计没有最终的标准答案,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学生在不断地学习与设计的过程中,始终都有更高的目标去追求。

2.2案例的使用方法与步骤

根据建筑设计课的特点,案例教学法的使用方法与步骤应为:

第一,案例的选择。案例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所以它应该具有典型性,应与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直接的联系。就建筑设计课而言,案例的选择应具有广泛性和针对性。如二年级别墅设计,在第一阶段案例的选择应以知名或大师作品为主,侧重于环境、空间、造型的理解与分析;第二阶段则应以能够实际参观感受的案例为主,侧重于功能、空间、尺度、结构和构造的分析与刻画;第三阶段应以学生作品为主,侧重于表现及评价体系的建立。

第二,案例的展示与学生准备。案例展示给学生时,教师应适当介绍案例的背景资料,参考书目,并准备相关的思考题,以便学生的准备工作有的放矢。学生的准备工作充分与否是课堂讨论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条件。首先,学生必须完整阅读教师所列参考书目,做到对相关理论知识的了解,没有理论做依托的实践必将变为空中楼阁。其次,学生要对教师所展示案例进行全面分析与比较,并且以各种方式进行记录,比如文字、分析图、表格等。第三,学生需要就自己的分析结果列出发言提纲,疑难问题等方便课上讨论。

第三,课堂的讨论。课堂讨论是案例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案例的分析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临场发挥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升知识运用能力的时机,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验。课堂讨论之前,教师应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发言提纲及相关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免除可能出现的讨论中冷场或学生无法就案例提出相关问题的情况。同时这也是督促学生的有效手段,防止个别学生认为只要在讨论中能发言就够了,忽视课前的准备工作。课堂讨论可以分为以下2个部分:其一是分组讨论。每一位同学就自己对于案例的理解、分析和发现的问题发言。其二是全班交流、课堂发言。每位同学都有机会提出问题或者回答问题。这是集中集体智慧的阶段,也是课堂讨论的核心,教师要调动积极因素,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营造一个氛围,让不同经验得到交流,学生能充分分享来源丰富的各种信息。

第四,总结。课堂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做必要的总结。首先,要肯定学生中一些好的分析意见及独到新颖的见解,并指出讨论中的优点与不足。其次,就案例中出现的基本理论知识拓展讲解,使学生对于基本知识点有更进一步的理解。最后,应要求学生写出案例分析书面报告。

2.3使用效果

在建筑设计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确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的高涨,基本上能够调动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收集的资料来源很广泛,互相交流之后取长补短,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更加勇于发言,善于发言,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最终的设计作业从构思到表现有明显的进步。(本文来自于《创新科技》杂志。《创新科技》杂志简介详见。)

2.4存在的问题

在应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也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师有时会将简单的举例教学等同于案例教学;或片面地强调案例教学而忽视理论教学;或对案例的总结与点评有失偏颇等等。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改进。

3结语

第4篇:段考总结教师发言范文

[关键词]财务管理;案例教学;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04-0139-02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进一步发展并推广,通过对商业管理的真实情景或事件的典型化分析,供学生思考和决断,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财务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实践性很强,其学科特点决定了教学工作必须注重实践,强调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实践的教学方法。

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法,是指在财务管理教学中采用典型案例进行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借助对案例的讨论、分析与讲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变成主动的参与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财务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和分析的实际操作能力。

一、实施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一)案例教学是实现财务管理实践性教学的重要途径

财务管理的核心问题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企业财务关系,它的理论来源于企业的管理实践,操作性很强。因此,财务管理的理论教学必须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受教学环境的限制,学生们不能直接参与企业的财务管理决策,实践经验的缺乏直接导致对课本上枯燥的理论知识产生厌倦,对教学内容并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当学生毕业后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案例教学作为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对经典案例的情景再现,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进入模拟仿真的财务管理决策现场,运用所学的财务管理知识进行预测、决策和分析,像决策者一样身临其境进行思考,同时总结案例中的经验教训。

(二)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传统教学中往往采取“理论+习题”的授课模式,课堂上“填鸭式”的教学,课后布置一定量的习题,通过期末考试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其结果是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对课本上的概念、公式和计算方法死记硬背。但没有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作为一种互动式、启发式的教学,学生要对案例进行分析,就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形成自己的理论观点,然后再进行小组讨论、课堂发言,撰写报告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信心,提高沟通能力,发扬团队合作精神。

二、案例教学法组织实施的步骤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广泛地参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任课教师必须对案例教学进行精心设计和安排。在具体的组织实施中应参照以下的步骤进行:

(一)课前准备

课前的准备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的行为,学生也应该积极参与,共同完成。一般在进行案例教学的前几周,教师应该准备好讨论的案例材料,选取的范围最好是近三年发生的、有典型意义的国内外案例。然后在正式讨论前的一到两周发给学生,让学生到学校图书馆或通过网络去查询相应的资料,搜集必要的信息,独立思考,初步形成自己对案例中相关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如果学生的准备工作没做好,教师上课的时候就会孤掌难鸣,不能与学生形成有效的互动,会影响到整个案例教学的效果。

(二)分组讨论

将学生划分成小组,划分的工作可以由学生自己来做,但要注意小组成员的均衡搭配,成员的多样性。小组成员在进行讨论时,要鼓励学生积极阐述自己的观点,不同观点之间的思想碰撞可以增进学生对案例所涉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本组的观点,并选出代表在课堂发言时阐述本组成员对案例分析和处理的意见。

(三)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各小组的代表依次发言,阐述本组的观点,教师要积极引导,对发言者的闪光点要适时点评并给予语言上的鼓励,注意控制发言者的时间和情绪,维持整个教室的教学秩序。发言完毕,发言者要接受其他组成员的提问并作出回答。在整个讨论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组织和点评,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要喧宾夺主。

(四)教师总结发言

在课堂讨论完毕后,教师应对整个讨论过程做出总结。案例的分析没有标准统一的答案,因此,要充分肯定学生为此次案例教学所做的前期工作以及课堂上的精彩发言,同时指出学生在分析、讨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案例中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提醒学生避免在今后的工作中犯同样的错误,做到举一反三。

(五)学生撰写案例报告

课堂讨论和总结结束后,教师要趁热打铁,让学生对课堂讨论进行独立思考和总结,形成书面材料,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案例分析和处理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形成自己的知识储备,从案例分析中汲取知识,总结经验教训。

(六)教师自我总结

每次案例教学后,教师也要针对此次教学内容进行自我总结,做的较好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发扬,不好的地方要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改正。同时要在课下注意财务管理发展的动向,储备自己的案例库,不断更新和完善知识体系。

三、案例教学法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设立并不断更新财务管理案例库

实施案例教学需要大量的教学案例,并要与时俱进,进行不断的更新。因此,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应建立财务管理教学案例库,从而节省授课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案例库中案例的选择应切合具体教学目标的要求,既能融汇相关知识,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案例的获取渠道可以是教师自行设计,也可以是实践中的经典案例,还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如上市公司的年报、吉利收购沃尔沃、国美电器的控制权之争等)。但是在案例的选取过程中要遵循实用性、针对性、启发性的原则,以满足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需要大批量的信息输出,依靠传统的“黑板+粉笔”模式已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因此,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势在必行。通过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可以使文字、声音、图片、动画效果与案例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改革传统的成绩考核模式

现行的财务管理成绩考核模式主要由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所组成,忽视了案例教学的内容。如果不把平时案例讨论的表现加到期末成绩中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必须改革传统的评分模式,加大案例教学评分的比重,由原来的闭卷考试转变为多形式组合的考试。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平时的积极性,又强化了成绩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参考文献]

[1]张首楠基于“教、学、做”一体化的高职财务管理教学改革探讨[J]商业会计,2011(5)

第5篇:段考总结教师发言范文

在当前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能做到重视操练实践阶段的组织,将其作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但这往往形成一种狭窄的观点,即学生的主体参与是在操练实践活动中,而在教学的其他环节却忽视了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参与。按一般的要求,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说话的时间应当不超过整节课三分之一;但在实践中,如果只能在实践操练阶段保证学生的参与,教师说话的时间只能是远远超过这一要求。

为什么教师常常不能保证教学各个环节中学生主体的参与呢?我觉得主要是因为教师还没有把握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

意念和形式的结合必须在言语场中去实践,才能体现出意念的表达是否清楚,所用的形式是否准确。因此,英语教学中应力求创设一个合理的、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言语场,还语言交际的内涵。

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语言学习者对语言材料的吸收和掌握,在心理认知过程中须经过以下五个步骤:

(1)感知(perception),感知只能引向领悟(comprehension)

(2)模仿(imitation),模仿仅能形成正确(correctness)

(3)巩固(consolidation),巩固方能导致记忆(rememberance)

(4)熟练(proficiency),熟练后才能达到掌握(mastery)

(5)运用(application),运用最终实现目的(goal)

很明显,在这心理认知过程的五个步骤中,(3)、(4)两个步骤(即巩固和熟练)是最为关键的,而作为第二语言,英语学习的外部语言环境明显不足。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实践环境。

(2)英语课堂教学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即复习、新课的引入、操练实践、小结和作业。从教学的阶段来看,以上是一般的新课学习适用的环节。此外,在教学的各个阶段,为巩固教学内容,形成学科主线,复习课是必不可少的。

一、复习

复习的主要目的是“温故而知新”。简单的师问生答,是一种复习的方法。但这样,学生就只是顺着教师的思路将所学的内容温习一遍。它引导学生更深一层地参与活动,可以更好地看出信息输出的完成情况。例如,在复习不同的家居房间中有什么物品及物品所在的方位时,这远比师问生答式复习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让每个学生展开想象的空间,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在知识的温故中过了一把设计家居的瘾。

二、引入

在教师了解了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后,课堂教学就进入到新知识的引入。

引入阶段多是以教师为中心呈现新的教学内容,学生或绝大多数学生都是以听、观看为主。而引入阶段是一节课的核心部分。因此,引入阶段应全心设计,激起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新知识的学习中。例如,在讲祈使句时,话题是关于打篮球的场景,重点是祈使句句型“..., please throw the ball to me”。同学们兴趣陡增。黑板上的运动员也争着学说“..., please throw the ball to me”。这样,几乎人人都很快掌握了这一祈使句。

当然,导入的方法有很多,像借助图片、欣赏录像、讲故事、同学表演等。只要是能激起学生的亢奋点的方法,均是可以采用的导入方法。

三、实践

良好的导入是实践成功的一半。实践阶段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的练习。组织操练(含机械性的),组织练习(含意义性的)和巩固(交际性的)。这三个层次的练习的活动特征如下:

性质、作用、指导方式、练习活动常见方式

第一层次、机械性操练、熟悉语言形式、控制式时间紧凑。

跟读、回答、链式回答、替换、齐读、背诵对话

第二层次、意义性练习、语言、形式和语音意义结合、半控制式时间稍长。

填空、看图问答、模仿对话、复述、转述、造句、翻译提问、表演对话。

第三层次、交际性巩固、形式、意义和功能相结合、自由式时间适中。

角色扮演、角色会谈、分组讨论解难、给课文补充想象性结尾、猜测游戏、模仿写作。

从上表可以看出,练习活动的形式既包括听、说、读、写的内容,也涉及到全班、分组、配对、个别等灵活多变的形式。因此,在实践中,活动的设计要紧扣学生积极竞争,勇于创新的心理特点。

例如,在突破there be句型的一般疑问句时,我事先准备了一个magic bag(魔术袋),袋中装满各种学生会表达的物品,如a ruler,two pens,a sheep,a few post cards,a pocket recorder等,让学生用疑问句句型去猜袋中物品,猜对即为奖品。学生们热情高涨,争先恐后地练习使用“Is there a…in the bag?”和“Are there any...in the bag?”。

实践阶段的三个层次练习一般来说顺序是不可以颠倒的。它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四、总结

在满是激情的情景活动之后,学生会处于一种兴奋状态,此时,引导学生根据实践经验自己总结出一节课的重点是必要和有效的。因此,一定要给学生反思、自我整理、归纳、总结出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要达到的能力要求的自由和空间。让学生真正从实践中归纳出理论。小节便可以采用学生总结,教师引导和补充的方式。

五、作业

作业是教学效果的直接反馈。作业的布置也要让学生感兴趣,要让他们从作业中再次有参与的热情和体会成功的喜悦。简单的必要的知识的复习、巩固要融入一种有趣的活动中,要对学生有挑战性。如,编写对话或文段介绍某人的职业或根据某一职业编个小笑话,都会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对英语学科的喜爱。这无形中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这种发自学生内心的兴趣,恰恰是学习的内在动机,它的作用会远远超过任何一种外在的学习动机,会极大地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发展。

六、阶段复习

除了课堂上讲授新课时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发展为主帅外,在复习和备考阶段也要以丰富和深层的活动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注重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和知识向能力的迁移。

复习和备考,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深入的复习和巩固,并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因此,我尝试着在复习和备考阶段使用了以下活动形式:

A.我考考你,你考考我。

此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命题能力。教师首先要求各组学生在浏览和分析自己的书面作业和单元测验的基础上,根据所发现的问题或难点编出一份试卷供他人使用。然后各组交换试卷,相互测试。

此活动的立意较新颖。它既能提高学生在备考阶段的学习积极性,也能提高迎考复习的质量和效果。

B.玩“智多星”游戏

该活动旨在发展学生的提问能力。由于教师事先把下一堂课的玩“智多星”游戏的计划告诉了全班同学,学生就有可能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各自选定话题/专题;记录他人话题/专题;在回家后针对他人选题拟就一个个问题和答案。

第6篇:段考总结教师发言范文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广泛地参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任课教师必须对案例教学进行精心设计和安排。在具体的组织实施中应参照以下的步骤进行:

(一)课前准备

课前的准备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的行为,学生也应该积极参与,共同完成。一般在进行案例教学的前几周,教师应该准备好讨论的案例材料,选取的范围最好是近三年发生的、有典型意义的国内外案例。然后在正式讨论前的一到两周发给学生,让学生到学校图书馆或通过网络去查询相应的资料,搜集必要的信息,独立思考,初步形成自己对案例中相关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如果学生的准备工作没做好,教师上课的时候就会孤掌难鸣,不能与学生形成有效的互动,会影响到整个案例教学的效果。

(二)分组讨论

将学生划分成小组,划分的工作可以由学生自己来做,但要注意小组成员的均衡搭配,成员的多样性。小组成员在进行讨论时,要鼓励学生积极阐述自己的观点,不同观点之间的思想碰撞可以增进学生对案例所涉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本组的观点,并选出代表在课堂发言时阐述本组成员对案例分析和处理的意见。

(三)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各小组的代表依次发言,阐述本组的观点,教师要积极引导,对发言者的闪光点要适时点评并给予语言上的鼓励,注意控制发言者的时间和情绪,维持整个教室的教学秩序。发言完毕,发言者要接受其他组成员的提问并作出回答。在整个讨论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组织和点评,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要喧宾夺主。

(四)教师总结发言

在课堂讨论完毕后,教师应对整个讨论过程做出总结。案例的分析没有标准统一的答案,因此,要充分肯定学生为此次案例教学所做的前期工作以及课堂上的精彩发言,同时指出学生在分析、讨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案例中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提醒学生避免在今后的工作中犯同样的错误,做到举一反三。

(五)学生撰写案例报告

课堂讨论和总结结束后,教师要趁热打铁,让学生对课堂讨论进行独立思考和总结,形成书面材料,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案例分析和处理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形成自己的知识储备,从案例分析中汲取知识,总结经验教训。

(六)教师自我总结

每次案例教学后,教师也要针对此次教学内容进行自我总结,做的较好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发扬,不好的地方要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改正。同时要在课下注意财务管理发展的动向,储备自己的案例库,不断更新和完善知识体系。

二、案例教学法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设立并不断更新财务管理案例库

实施案例教学需要大量的教学案例,并要与时俱进,进行不断的更新。因此,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应建立财务管理教学案例库,从而节省授课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案例库中案例的选择应切合具体教学目标的要求,既能融汇相关知识,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案例的获取渠道可以是教师自行设计,也可以是实践中的经典案例,还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如上市公司的年报、吉利收购沃尔沃、国美电器的控制权之争等)。但是在案例的选取过程中要遵循实用性、针对性、启发性的原则,以满足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需要大批量的信息输出,依靠传统的“黑板+粉笔”模式已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因此,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势在必行。通过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可以使文字、声音、图片、动画效果与案例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改革传统的成绩考核模式

第7篇:段考总结教师发言范文

传统的经管类课程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一览无余地传授,学生被动等待接受,教师在教学中对学情缺乏分析,学生在“填鸭式”的模式中也难以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力。辩论式案例教学是指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对问题答案观点进行辩论的方式进行案例的学习,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主观能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果的互动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为在辩论中取得好的效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热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迫使学生主动查阅和筛检资料、主动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发言锻炼口才。在教师合适的引导下,辩论会出现高潮,形成热烈的气氛,学生们急于知道问题的答案,积极参与互动过程,从而会对问题的来龙去脉、知识的具体应用记忆犹新。在保险学教学的辩论式案例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模式:教师选题流程讲解角色选定资料准备课堂辩论辩后总结。如为让学生对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和解决方法这一论题有一个深刻详细的认识,教师选定题目“为促进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努力的主要方向是保险人还是投保人”。为保证辩论井然有序的进行,需要事先针对辩论式案例教学进行规则制定和流程培训。该问题有正反两方面的观点,辩论双方各自包括5个成员,首先,正反方按照先正后反的顺序依次轮流发言,由主席综合各方观点进行总结后进入群众发言旁证阶段,群众发言为自由发言,人数应确定在3~5人之间,群众发言完毕后进入正反方补充论据阶段,最后为教师总结阶段。同时,提示辩论者,在发言时尽量以事实和案例为依据,以课本基本理论知识为凭证。通过对这一题目相关内容的查阅和辩论准备,综合双方的观点和论据,会使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对于我国保险业中保险人和投保人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所以,辩论式案例教学是一种参与式教学,学生课前需要准备相关理论知识,课程中要参与辩论,课后要进行总结,使学生始终置身于具体案例中,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辩论式案例教学是一种互动式教学,通过教师主导,学生参与,使学生对问题的认知更加深刻。同时,辩论式教学能够使得沉闷的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特别强调提供充分的问题空间和思维空间,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不是简单地灌输,更多的是指导和引导,不是提供唯一的正确答案,而是鼓励开拓创新,使信息多项传输,达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共同提高的目的。

2互动式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2.1营造宽松、自由和民主的课堂气氛和学习环境

要提高课堂的互动性,首先要求教师要为学生的互动提供一个自由民主、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提倡学生勇于表达自己有理有据的观点,随时发表见解和看法,消除学生发言的紧张感和局促感;不看重观点的对和错,重在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学到相关知识,逐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尝试和努力得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2.2注重讨论和辩论的过程,开拓思维方式和思考角度,保证学生参与度

教师在对学生小组讨论进行评价和总结时,要注意由过程到结果,特别是关于思考和辩论类题目,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不同的分析角度和分析思路,开拓学生的思路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对于辩论式案例教学,关键是要保证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而不能将其变为少数同学获取额外奖励分数的加分项。

2.3把互动纳入课程考核,提高知识运用、独立思考类题型比重

第8篇:段考总结教师发言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对策

生物是一门探讨世界上万千物种的学科,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生物学科的教学而言,实验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实验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生物知识的热情,全面提升学生的各方面技能。因此,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现有的教学条件,重视实验教学,实现良好的高中生物教学效果。就当前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而言,笔者通过多方面的调查与研究,发现实验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基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经验,阐述在现阶段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以及有效性对策。

一、当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

当前,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实验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总结下来,主要如下:

1.实验课程课时不足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课程紧张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学生的课时安排都相对比较紧凑,而对于学校而言,在课时的安排上,总会有一个轻重缓急,所以使得学科之间在课时的分配上,总存在不同程度的分配不均问题。而对于高中生物的学科内教学而言,教师在课时的分配上,往往会侧重于考试过程中容易考核的部分。因此,很多教师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往往会将实验教学放在不重要的位置上,或者是进行演示实验,忽视实践操作实验,将实验课程当成理论课程来讲解, 是当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这也是基于实验课程课时不足导致的问题之一。

2.教师对实验教学研究不足

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基本都是应试教育体制。在教育上,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长,都希望孩子能考出一个好成绩,尤其是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高考的分数似乎基本决定了孩子的未来。所以,考试评价制度,决定了考试分数依然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实验教学长期被忽视,已经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问题。由于实验教学不被重视,从而使得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实验教学的投入力度和研究程度明显不足,教师很少花费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实验教学,从而使得实验教学在开展的过程中,由于准备上的不充分,使得实验教学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较差

在当前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演示实验多于实践操作实验,这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从而使得实验教学让学生觉得“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只可看,不可动,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的邮植僮髂芰较差。这样的实验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得实验教学失去了应有的效果和意义。

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对策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已经成为教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于高中生物的教学而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实验教学的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那么,在实际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怎样的教学手段,促进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不断提升呢?

1.创新实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高中生物的实验教学中,针对当前实验教学严重不足的教学现状,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对于生物学科的实验教学而言,并不是所有的实验,都是需要在实验室中完成,一些生活中的案例,都可以作为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对于高中生物教师而言,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教学的内容,可以将生活实验案例作为课堂教学导入,家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这种通过案例方式进行实验的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实验教学课时不足的现状。

2.结合新课程改革理念,制定明确的实验教学目标

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而言,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引领教师教学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在高中生物的实验教学过程中,针对当前实验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和不足,笔者认为:生物教师应当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通过制定明确的实验教学方案和教学目标,实现良好的生物教学效果。而生物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大对实验教学的研究力度,通过对实验教学的研究,促进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发展。此外,学校在实验器材的配置上,应当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更好地为教师的实验教学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建立健全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

在笔者多年的执教过程中,发现一个“真理”:那就是教师的教学方向和教学手段的选择,往往都是和考核机制息息相关的。为什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那就是因为考试成绩是学校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方式。因此,在高中生物的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实验教学发挥良好的效果,要想实现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必须建立和健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考核评价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健全了,教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向自然会朝着考核方向发展。

4.多种举措并行,完善高中生物的实验教学机制

针对当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演示实验明显高于实践操作实验的教学现状,笔者认为: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多重举措并行,是实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目标的保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将演示实验和实践操作实验有机整合起来,方能实现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针对当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笔者认为:高中生物教师应当创新实验教学方式,多方面多角度创新,不断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第9篇:段考总结教师发言范文

关键词:备课;上课;总结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8—0029—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把教授为低年级学生授课作为重要制度。”这里再次明确了教师对教育的决定作用,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教学,教学主要就是上课。做一名好教师必须能上好课,教师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当然,上好课除了要备好课,还需要有其他方面的功夫。总结是任何一项工作不断提高质量必须有的过程,所以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也必须练好会总结的功夫。因此教师加大力度练好提高教学质量的内功包括要练好备课、上课、总结三方面的功夫。

一、 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这是人们都非常熟悉的简单道理,但怎样才能备好课却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备好课应该是大中小学校教师都要练好的的第一内功。备好课的功夫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1.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很好地把德育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这是备课过程中首先需要认真考虑而且必须做好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积极主动的德育渗透。德育渗透一定不能牵强附会、为德育而德育,这就要在备课时深挖教材内容自身存在的德育资源,加以充分利用,让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积极进步的德育。教师还要多考虑并积极努力用自己在教学活动中认真、科学的工作态度和人格魅力及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这样渗透于教学活动之中的德育才有力而不苍白。这个功夫很重要,必须要花大气力练好。

2.钻研大纲,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划分单元,确定课时教学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进度计划

教学大纲是教学大法,钻研教学大纲,准确掌握教学大纲的要求是正确处理、使用教材的前提。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认真学习自己任教学科的教学大纲,准确理解、掌握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

教材是实现教学大纲要求的工具,没有教材,大纲的要求就无法实现。所以教师对任教学科的教材必须认真钻研,正确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全部内容和知识结构。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对学生的情况是否熟悉直接影响教师主导作用在教学活动中的发挥,所以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生必须非常熟悉了解。一名好教师对自己任教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姓名、家庭状况、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心理等都应熟悉,否则就会使自己的备课和上课及对学生的要求出现脱离实际的问题。

在钻研教学大纲、掌握了教学大纲的要求、钻研教材弄清了知识结构、了解学生、掌握了学生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一个学期的教学内容正确划分单元。在合理划分单元之后,再对单元进行课时教学内容的划分,确定每课时的教学内容,制定出一个学期的教学进度计划。一个好的教学进度计划的制定是建立在对教学大纲、教材、学生的全面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的。

3.准确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目标明确对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一个学期、一个单元、一个课时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和准确对一个学期、一个单元、一个课时的教学效率和质量是有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作用的。准确地确定教学目标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必须是在掌握教学大纲、教材、学生的基础上才能做好。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学期、单元、课时)必须是准确、具体、层次清楚、具有可操作性。一个学期、一个单元、一个课时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德育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等。

为了找准一个学期教学内容、一个单元教学内容、一个课时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重点、难点、关键。“重点”是对知识而言,一个学期教学内容的重点是一个学期要教学的知识中最重要的部分。所谓重要可能是因为它在各部分知识中的作用,还可能是因为它在实践中的应用。找准重点的关键是教师对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理解和掌握。“难点”是对学生而言,是学生学习本部分知识可能感到难理解、难掌握的知识点。因此教师要找准难点,全面了解学生是关键。教师确定难点,如果不是从学生角度考虑,就会感到没有难点,或者是确定的难点只是为了确定难点而确定,达不到确定难点的目的。“关键”是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的突破口或者是帮助学生打开难点之门的把手。教学的关键找准了,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较顺利地突破难点,创造教学的高效率,否则就可能出现“一层薄薄的窗户纸挡住了全部视线”的效果。

准确地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关键,决不是额外负担,它对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4.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参考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这里既指出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又明确了要求。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取决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但有一点必须注意的就是要坚决废除单一注入式的“满堂灌”。教师就要在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基础上去考虑是选择启发式还是探究式还是讨论式或参与式,或这几种方式的综合运用。运用这些方式进行教学,在如何组织教学方面教师还要费一番功夫。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更要多费教师一些功夫。所以选择好的教学方法、手段进行教学,教师必须是为了学生,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舍得多付出,否则是不可能的。

5.合理分配时间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发挥好每一秒钟的作用,使整个课堂效率最大化。为了保证课堂内的时间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必须对一节课的时间进行合理的使用分配,切实做到用前算好了再用,决不能用了再算。

6.写出教案

写出教案是对上述五个环节产生的结果进行精简归纳,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形成一个完整的课堂结构。教案写的详略要根据教者的实际。一般来说,对一个老教师而言可以写得简要些,对一个青年教师来说就要写得详一些。教案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关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主要过程,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等。

教案写出来了备课任务就算基本完成。教案写出之后,就是上课的依据。一份好的教案是上好一节课的保证。

二、 上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但备好课不能说一定能上好课,因为上课需要有上课的功夫。练好上课的内功对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也是必须的。练好上课的内功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 依据教案上课

写出一份好的教案是为了保证上好一节课。因此教案写好之后就一定要很好地发挥它的作用。上课依据教案进行,可以保证教者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有序、有节、有利地发挥,不至于失控,不会出现前松后紧,甚至完不成教学任务。可以保证教师既可有即兴发挥,又不离开教学主题,避免随意性。实践证明,教师能写出好的教案是硬功夫,用好教案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也需要好好实践,不断提高。

2. 课堂上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教师在课堂上的情绪和精神面貌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精神状态。一位老师在课堂上情绪不高,萎靡不振,学生会怎样,可想而知。一位教师能保证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一走进课堂就热情高涨,精神振奋,这是硬功夫,是需要练就的。

3. 使用准确简练、幽默和谐的教学语言

教师在课堂内的主导作用主要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所以教师在课堂内的语言表达水平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一位教师知识水平再怎么高、课备的再怎么好,如果语言表达不清,那么课堂教学效果也不会高。因此要成为一名好的教师必须练就好的语言表达功夫。这个功夫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特点。总体而言,语言表达应是准确简练、幽默和谐,有一定趣味性。让听者觉得听得明白,有新鲜感。这样的功夫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提高。

4. 运用表演艺术

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就像一个演员在演戏。同一出戏,不同的演员来演会有不同的效果。同样,不同的教师在同一个班教同样的课会有不同的反响,不同的效果,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点就是有的教师凭着讲课中的表演艺术吸引了学生,使学生喜欢听,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事实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如果充满感情,具有较高的表演艺术,不用语言去组织教学,而是用自己富于表演的讲课吸引学生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此看来,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必要提高教师的表演艺术。

5. 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广泛使用,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要会用课件,会改造课件,会做课件,这个功夫也需要练。有现成的课件,在课堂上如何使课件和教师的讲解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出好戏,这需要认真考虑,这样才能发挥课件提高效率的作用。教师决不能当放映员,这是会用课件。有的课件在使用前教师可能需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修改、调整,这就是会改造课件。没有现成的课件需要自己制作,这叫会做课件。使用、改造、制作课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不追求形式,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提高的。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使板书的运用减少了,但不能说板书就没有了。板书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硬功夫。因为板书对每一位教师来说,都可以写,但真正写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从表面形式看,字写得有差别,有的教师一伸手写出的字,让学生眼前一亮,美,这对学生就是好的影响。要写好字,就得练字。从板书的内容看,写出的东西是否对学生学习有意义。所以上课时板书的内容是要课前有设计的,决不能随心所欲,在黑板上乱写。

三、 总结

做任何事情想要不断提高就必须不断总结,因为只有总结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教学工作也是这样。上完一节课后,能否认真做好课后总结,直接关系到下一节课能否有所提高,有所进步。一个阶段教学工作结束了,能否认真总结,关系到下一个阶段会不会有改进、有提高。所以能主动写总结、写好总结,对一个教师来说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功。一名教师只有确实认识到总结好有大益,才能自觉地去做好总结,在做好总结的过程中提高自己“总结”的能力和水平。教学工作总结水平的不断提高必然促进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要做一名教学质量高的教师,就一定要重视做好每节课的课后总结,每个阶段教学工作结束后的总结。总结应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成功之处就是以后要坚持和发扬的,不足之处就是要修改和加强的。

党的十报告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这是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的明确要求。备课、上课、总结三个方面的内功是对全体教师而言,是当好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功,是作为教师完成教书育人任务、履行教师职责最基本的业务能力。为了练好这些基本功,学校应结合实际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如定期的集体备课,大家在一起讨论可以集思广议,互相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相同学科在一起讨论的次数可以多一些,讨论得具体些,相近学科在一起次数可以少些,讨论一些原则性问题。组织相互间多看看课,可以互相学习提高上课中五个方面的功夫。组织在一起交流教学总结,对如何总结会有提高,还会学习别人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学校可以在实践中发现和培养备课、上课、总结等方面的典型,宣传这些典型,让大家学有榜样,促进学习,促进提高,提高教师群体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