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际交流的重要性范文

人际交流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人际交流的重要性

第1篇:人际交流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话语交流 国际合作 话语伦理 互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024-03

在国际合作过程中,误解会时有发生,而话语交流是消除误解、化解矛盾的基本途径。通过话语交流,人们可以分析产生误解的原因,化解矛盾和分歧,增进彼此了解,促成相互信任。当今世界各民族文化特点各不相同,跨文化交流总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隔阂甚至矛盾和冲突。为了增强沟通,促成国际合作,话语交流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手段。通过交流,人们可以协调内部与外部行为,促成个体收益和整体收益实现合理化。因此,在国际合作过程中必需加强话语交流的互动意识。

一、话语交流在国际合作中的地位

西方国际合作理论新自由主义流派代表人物基欧汉认为国际合作并不意味着没有任何矛盾与冲突,相反,合作与冲突是同时共存的,而话语交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诱发性”信任,从而使国际合作“变得更加容易”[1](p46-50)。不管是消除误解,化解矛盾,还是促成国际合作,话语交流都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一)话语交流是国际合作得以顺利实现的前提和基础

话语交流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交换或者讨价还价,话语交流还可以塑造指示对象,使其“富有感召力”[2](p14),从而使国际合作变得更加容易实现。话语的功能不单是将指示对象符号化并加以传达,更重要的是可以塑造话语行为人的形象,体现话语行为人的思想意识形态。正如法国话语理论大师福柯所说,“不能把语言的能指简单地归结为其内容或者表达,而应把语言当作系统形成这些话语以及所言及的对象来研究[3](p62)”。在现实世界中,各种形式的国际合作无一不是以话语交流为先导,在经济合作中所涉及的权利、收益、分配等关系无一不是话语交流产生的结果。因此,不涉及话语交流问题,就无法真正解决国家间的合作问题。国际合作其实就是话语交流形成的结果,只有通过沟通交流才能达成共同的合作目标。

在国际关系领域中影响最大的建构主义合作理论代表人物温特教授指出国际合作从来都不是在“沉默”中进行的[4](p152),话语交流在国际合作过程中起着沟通与协调的作用。国内不少学者也认为在国际合作过程中,话语交流是“代价最小的博弈方式”[5](p29),因为对话与交流意味着允许对方做出反应和评价,如果话语行为人能就话语内容的真实、真诚和正当性达成相互理解,就有助于从冲突走向合作。

在国际合作过程中,人们应当加强话语交流的互动意识。互动是指交流各方在交往过程中交替调整自己的话语行为以达成共识的行为模式[6](p18)。话语交流互动的模式包括协调互动和趋同互动两种。协调互动是指在交往过程中人们调整自己的话语以影响对方,这一机制包括一系列针对受话人的人际间话语互动策略,即“说话人调整自己的言语方式以适应受话人的个性特点[7](p38)”。趋同发生在话语交流的过程中,话语行为人通过一系列的语言特征如语音、语调、停顿、话轮长度、词汇特点等方式来调整自己的话语以适应对方[8](p14)。话语交流中的互动涉及到一系列影响交际行为的动态社会心理过程,交际各方应当理解交谈时自己和对方的意义,进而调整自己的话语以使交际能顺利完成。在话语交流过程中,人们应当注意运用话语交流的各种互动机制,通过协调趋同,消除误解,增进彼此了解和信任,从而使国际合作得到稳步发展和巩固。

话语交流在国际合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话语交流并不是合作取得成功的充分条件。所以,在国际合作的谈判过程中,除了充分利用话语交流的各种机制,协调互动达成“同一”之外,还应充分考虑合作各国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的不同等,从而使国际合作更加容易实现。

(二)话语交流促成国际合作收益实现合理化

国际合作总是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因为国际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各个行为主体的某种利益[9](p64)。这些利益可能是政治上的,也可能是经济上的。各国在交往过程中总是理性地思考着自己的策略,以实现自己收益最大化,其中话语交流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合作过程中,话语交流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对话与商谈可以协调合作各方的需要问题,还可以平衡权益人之间的分配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从而使国际合作收益实现合理化。

在国际合作过程中,各国合作的价值理念和共同目标也只有在充分话语交流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如果没有充分的话语交流,合作各方就无法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愿,也就不可能形成共同一致的合作目标。即使已经形成临时的合作事实,如果不注意加强对话交流与沟通,还是不可能使合作参与者对已达成的合作目标保持忠诚,也不可能使合作得到稳步发展。

在经济合作过程中,谈判是促成合作,实现共赢的基本手段,而谈判本身就是话语交流的一种特殊形态。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的时代里,所有国家都是通过话语交流这一方式进行沟通,从而达成合作,并最终使合作收益实现合理化。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的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相互依赖程度不断提高,话语交流更加显示出其重要的意义。

二、国际合作中话语交流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国际合作中,理性话语交流的形成有赖于多个方面共同起作用。首先,话语交流应遵循伦理规范原则。话语伦理是一种互动式道德理论,它建立在平等对话理念的基础之上。在国际合作中,话语伦理强调话语的道德理性和伦理规范,它不仅为话语交流提供基本道德准则,而且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国际合作中产生的矛盾与冲突起到缓解作用。其次,在国际合作中,话语交流还应当遵守互主体性原则,即话语行为主体之间应当奉行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原则。

(一)话语交流的伦理规范原则

话语伦理是一种互动式道德理论,它建立在平等对话理念的基础之上,其作用在于为人们的话语交流提供基本道德准则。话语伦理通过话语行为人反思并调整自己的言语从而使国际合作得以顺利进行。德国著名的交际学家哈贝马斯在交往哲学的基础上建构了话语伦理学。话语伦理是指某一话语规范能够得到所有交际参与人的赞同,那么这一话语规范才是“有效的”,合乎伦理的[10](p179) 。根据这一原则,在国际合作中,话语交流的实践应当是互相包容,而不是排他的,每一个话语参与者都应当有平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所有话语参与人的权益都应得到平等重视。在话语交流的过程中,不论是说话人还是受话人都应当采取有利于达成共识或“同一”的交往态度,并按照所有话语参与人的平等利益调整各自的话语规范,使交流既没有内在压抑,也不受外来强制。

哈贝马斯提出在话语交流过程中话语行为人应当思考自己的话语是否符合伦理规范,并通过协调趋同这一话语交流互动机制调整自己的话语,从而达到一种自制状态。在交往过程中,话语伦理意识有助于话语行为人之间达成“同一”,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为国际合作营造良好的交流环境。话语伦理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条件。首先,话语行为人应当选择恰当的话语进行交流。话语恰当是话语伦理的一个基本要素,通过话语行为人在交往过程中调整自己的言语行为来实现。哈贝马斯认为恰当的话语应当满足三个条件,即话语的“真实性、真诚性与正确性”[11](p126-128)。话语真实是指话语所表达的意思真实有效,即话语的信息内容符合事实,而不是虚构或凭空臆造。话语之所以能够影响受众的意志、改变受众的态度与行为,是因为在交往过程中受众认为说话人的话语真实可信。所以,话语行为人应当自觉遵守诺言,树立良好的信誉与形象。其次,说话人应当真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诚恳,以取得受众的信任。总之,在交往过程中,话语行为人应当选择恰当的话语进行交流,真诚、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树立良好的信誉与形象,才能使国际合作得以顺利进行。

(二)话语交流中的互主体性原则

哈贝马斯认为要建立起正常的人际关系与社会秩序,就必须承认和尊重社会中一定的共同规范标准――互主体性原则[12](p2)。互主体性原则是指话语行为主体之间相互承认、相互尊重。在国际合作过程中,话语行为人不应当推行话语霸权,更不应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给他人,而应当采取一种平等的态度进行对话交流。研究表明,话语行为人往往通过推行话语霸权来追求自身价值的普遍化,而话语霸权常常导致交流失败,不利于国际合作。所以哈贝马斯提出,“在奉行自己存在方式的同时还应承认不同存在方式的合理要求,不论对陌生人或异己者是否反感或不理解,都应给予他们平等的权利,不追求自身价值的普遍化”[13](p153)。

互主体性原则强调话语行为主体之间的平等与相互尊重,即在话语交流的过程中,说话人与受话人都采取一种平等、互利的态度进行交谈,这样的交流才能得到所有话语参与人的普遍接受,从而有利于国际合作得以顺利进行。在国际交往中,合作各方只有相互承认,相互尊重,不推行话语霸权,不追求自身价值普遍化,才能建立起正常的合作秩序。

在国际合作过程中,人们应当充分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与文化之间的差异,营造良好的话语环境。合作各方要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共同参与制定并遵守合作规则,在承认和尊重一定规范标准的基础上建立起良好的话语交流环境,这是国际合作得以巩固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良好话语交流的基本特征及其培养

美国交际学家伯德对话语交流的机制进行了研究,他认为良好的话语交流应当包括以下几个特征[14](p207)。1.会话的进程为交互式。在话语交流过程中,话轮转换体现了双方交换话题的过程,话轮的长短反映双方在交流过程中控制话题程度的异同。交互式会话进程是良好话语交流的主要特征之一。2.交际是理性的、诚实的。理性话语的形成有赖于话语行为人在日常交往过程中对话语伦理规范行为进行自觉运用,说话人应当真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理性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评判社会,这样才会取得受话人的信任与支持。3.交际人履行自己的承诺。承诺是话语行为人向受话人许下的诺言。承诺的产生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承诺人与受诺人之间存在一定的信赖关系,受话人会因为承诺人的承诺而产生某种期待。承诺的遵守是信任得到实现的基本方式,不守诺言,话语就会变成谎言,承诺人的形象也会因此受到损害。4.信息交换真诚,说话人比较专注。所谓专注是指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一事物上。一个专注的话语行为人会把自己的注意力凝聚到交流上来,使交际对方产生信任感,从而使话语互动能更加顺利地进行。

与哈贝马斯话语伦理的变量相比,伯德话语交流的特征与人们的生活世界联系得更加紧密。这些特征代表了话语交流的基本规范,是良好话语交流活动应当考虑的主要因素,对于人们的学习有较好的借鉴作用。在会话交流过程中,人们应当自觉遵循这些规范要求,努力提高自己的话语伦理意识和话语交流能力。

根据伯德话语交流的基本特征,良好话语交流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是鼓励话语行为人多说话,常交流,因为只有对话才可能促进交流与合作,而沉默不利于社会交往与人际沟通。其次,在话语交流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各种互动机制,尽量协调趋同,消除误解,逐步达到“同一”与共识。话语交流需要各方互动,因为交往行为是由交际各方各自构建的意义和话语规则构成的。话语交流各方应当认识和理解交谈时自己和对方的意义,进而调整自己的话语以使交流能顺利完成。再次,在话语交流过程中应允许各方持有异议,尽量避免中断谈话。只要话语交流能不断进行,就可能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根本上给予解决。

四、结语

在全球化语境下,通过话语交流来化解矛盾、消除误解是促成国际合作取得成功的基本途径。在国际合作过程中,话语交流应当以沟通为目标,以达成合作为导向,充分发挥话语交流互动机制的各种作用。掌握话语交流互动的技巧,善于言语交际,能使国际合作更加顺利愉快地进行。

【参考文献】

[1]罗伯特•基欧汉(著),苏长和等(译).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试论话语交流与国际合作[J].晋阳学刊,2007(5).

[3]福柯(著),谢强,马月(译).知识考古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8.

[4]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惠耕田.沟通理性与国际合作[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2).

[6]Philipsen,G.The Coordinated Management of Meaning Theory of Pearce,Cronen,and Associates[A].In D.P.Cushman & B.Kovacic (Eds.),Watershed Traditions in Human Communication Theory.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5,pp13-43.

[7]Coupland,N.,Coupland,J.Giles,H.,& Henwood,K.Accommodating the Elderly:Invoking and Extending a Theory[J].Language in Society,1988(17),pp1-41.

[8]Giles,H.,Mulac,A.,Bradac,J.,&Johnson,P.Speech Accommodation Theory:The Next Decade and Beyond[J].In M.Mclaughlin(Ed.),Communication Yearbook 10.Newburry Park,CA: Sage,1987,pp.1-48.

[9]苏长和.全球公共问题与国际合作――一种制度的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0]汪行福.通向话语民主之路――与哈贝马斯对话[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11]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2]阳海音.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合理化理论[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8).

第2篇:人际交流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短期国际交流 发展趋势 发展策略

目前,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程度成为衡量高校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国际交流与合作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渠道。现阶段,跨国界、跨文化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形式有师生互换、学位等值、学者互访、合作办学、合作研究、国际学术会议、国际间教育资源的共享等。阿萨・S・诺尔斯(Asa・S・Knowles)[1]在《国际高等教育大百科全书》中指出:“国际教育交流,广义地说,就是跨越国界的为了某一教育目的的人员互动,特别是怀着不同兴趣和能力的学生、学者和专家的互动。”其中,师生互换、学者互访、教育资源的共享是最直接的交流合作的形式。

1.国际交流的重要性

教育的国际化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大趋势,教育的发展应适应多元化、全球化的世界潮流。加拿大前总理克雷蒂安多次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一批受过高等教育、掌握先进技术的劳动大军是加拿大在21世纪保持繁荣的唯一可靠保证。”

金泳三总统执政时期(1993.3―1998.2),韩国成立了教育改革委员会,此后三年多,通过五次总统报告提出了四个教育改革方案,金泳三提出21世纪的韩国人要具备的思想素质[2]:

很高的道德水准和共同意识的“与众共生存的人”;

创造新知识、新技术能力的“智慧的人”;

够主导国际化、世界化时代的“开放的人”;

得劳动价值,具有脚踏实地的精神的“实干的人”。

充分的国际交流,有着极为重要的科研、经济和文化价值。首先,科学研究需要有高水平的交流。科研人员游离于国际学术界之外、闭门造车地做科研,往往导致重复别国研究人员早已做过的工作。这对一国的科学研究是极为不利的。通过教育与科研的国际合作,我国的研究人员迅速地掌握了当今科学发展的动向与最新的成果,这对提高我国的科学研究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次,国际学生给人才输出国和教育服务输出国均带来了丰厚经济回报。高等教育院校的教师资源、教材设备、课程网络、科研能力、专业排名等都成为教育市场的稀有商品,学生成为教育市场的庞大消费者的同时,又因为教育的特殊性,也是教育市场的教育产品。全球化时代,教育国际交流成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选拔人才的有效途径。我国国际学生回国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国际学生的高回国率为促进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进力。教育服务输出国以美国为例,其良好的教育环境同时也吸引了全世界大量优秀学生留在美国服务,为美国创造了大量价值。由此可以看出,创造良好的教学与科研环境,打造优秀的国际交流氛围,将为国际学生来中国学习及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3]。

再次,国际学生的交流为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无论是中国学生出国留学还是海外学生来华学习,都会将富有魅力的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传播海外,让国际上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当今发展的同时,消除对中国的误解,增进与中国的感情,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海外人员来华学习。

2.国际交流现状

国际上一直非常重视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的培养,尤其是发达国家,更加注重国际学生的引进与输出。以中国在美留学生为例[4],2000年以后中国在美留学生数量呈稳步增长趋势。近年来日本留学人数稍有下滑。但以人口基数来看,中国和印度为人口大国,总人口量数倍于韩国与日本,而在美留学生人数相差不到两倍,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图1 中国在美留学人员统计

中国非常重视海外人才的输送,下图为近年来留学生基金委员会所资助的出国留学人员数量年度汇总[5-6]。可以得出,从2000年资助留学人数2000人左右规模至2007年的12000人左右规模,增加至近6倍。国内在国际学生的培养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图2 出国留学人数统计

图3 来华留学人员统计

3.短期国际交流的重要性

大学生短期国际学习交流是我国教育国际化中的一种新型模式,而且越来越受到学校、学生、教师和社会的普遍关注。目前,大学生短期国际学习交流通常是由高等院校的有关职能部门,如教务、学生管理、外事和相关院系挑选优秀学生利用假期去国外大学进行为期4~6周的学习。通过短期国际学习交流,学生学到了丰富的知识,掌握了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拓宽了学术视野,加深了对学习重要性和学习精神的理解,提高了综合运用外语的能力。同时,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了国内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丰富了国内高等教育办学方法和教学方法,是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良好契机。

短期国际学习交流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时间短,循环快,见效快;

办班形式多样,教学内容丰富;

可以满足大学生、中学生或在职人员等不同层次的人利用假期来学习的需要;

学习与旅游相结合,既学习了语言,又了解了异国风俗等。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大大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向往中国,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开始走出国门,但由于工作、家庭、学业或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会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能进行长期留学,这时候,短期留学则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4.短期国际交流的现状

目前,国家留学基金委对国外来华短期交流人员和出国短期交流人员的资助较少,下表为2010年国家支持出国人员比例,可以看出,短期交流、本科和硕士总和所占资助的出国人员比例仅10%[6]。

表1 2010年出国留学人员成分与比例

图4 出国留学人员成分与比例图

下图为2009年和2010年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的留学人员比例,两年内所资助的短期来华交流人员比例也较小。

图5 2009年来华留学人员成分与比例

图6 2010年来华留学人员成分与比例

近年来,各高校对短期出国交流及短期来华交流支持力度较大,主要形式以暑期夏令营及国际班的形式组织,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各学院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夏令营,例如土木工程国际夏令营。另外,学校开设了多门国外专家课程,例如《钢筋混凝土设计》、《环境工程可持续发展基本概论》等。

5.短期国际交流建议

现阶段短期国际交流发展迅速,但毕竟是新生事物,在实施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实施策略是十分重要的。

5.1有目的和有重点地选择院校

目前,大学生短期国际学习交流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有些院校在选择国外学习交流大学时,不免有些不谨慎或盲目,比如选择去英美等国家的一流大学学习交流的比较多。却忽略了自身专业知识的特点,甚至造成有些所选择的英美大学的科研和教学水平还不如国内大学的专业水平,这样不能让学生和学校有更多的收获。因此,在选择交流对象时,我们应当根据自己院校的特点,尽量选择世界一流的大学或与自己院校专业对口的比较好的大学开展学习交流[1]。

5.2短期交流与学校及科研项目支持相结合

短期国际学习交流的学费和生活费多由参加的学生自己负担。有些优秀学生想参加,却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因此,要做到能够让更多学生加入到短期国际交流中,就必须对学生实施分层次的选拔,由学校提供一部分奖助学金资助成绩优秀的学生的交流经费,另外提供部分自费名额鼓励有经济实力的学生参加国际交流,这可以为他们提供很好的学习机会,也是对他们的认可和鼓励。研究生有短期交流需求的,可以结合有实力的导师科研项目中国际交流经费,鼓励学生做针对性的交流。学校应鼓励这样的交流,并与学校其他交流项目相结合,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专业研究中,同时培养专业兴趣,一举多得。

5.3选派德才兼备的领队教师

领队教师是影响短期国际学习交流成败的关键之一。现在,大多数短期国际学习交流是外语教师领队,间或还有分管学生工作的老师。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学生语言和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但无助于学生的专业学科交流和发展。因此,院校职能部门在选派德才兼备的领队教师时,应当加派学科专业教师。这些教师精通专业知识并具有丰富的综合知识,与学生和外国任课教师保持密切联系并经常交流,了解教与学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使教与学能有机地交融和适应,并能详细、深入地探讨合作教学和科研的可行性。

5.4短期与长期交流合作相结合

在有些院校,参加学习交流的学生回国后就意味着这项工作结束了。其实不然。职能部门应当利用激励机制鼓励参加短期国际学习交流的学生。短期交流毕竟有时间的局限性,鼓励机制除了能够实现对短期交流中表现优异的学生的嘉奖外,也能够激发参加短期交流的学生的交流兴趣,为今后的长期交流打下一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盛跃东,张昀.关于大学生短期国际学习交流的理性思考[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10):108-109.

[2]李敏.教育国际交流:挑战与应答[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8.190.

[3]伊莉曼・艾孜买提.影响新疆高校留学生教育发展的综合因素分析[J].新疆社会科学,2008(6):99-102.

[4]刘云.教育国际交流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所受冲击及转变[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09.43.

第3篇:人际交流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文化外交战略 软实力 国际交流员项目

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812(2013)05-0058-64

文化外交是日本外交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和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其内容日趋丰富和多元化。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是其文化外交战略的一个体现,对提升日本文化软实力发挥了重要作用。该项目是日本“招募国外青年进行外语教学指导项目”(The Japan Exchange and Teaching Programme,简称JET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87年,作为日本文化软实力输出、文化外交的一个重要举措,为充实日本的外语教育,促进地方国际化的发展,在日本总务省、外务省和文部科学省的联合推动下开始实施JET项目。26年来,该项目招募的各国青年活跃在日本47个都道府县、20个政令指定城市、市町村。成立当初,参加者只有来自4个国家的848人,现在则已发展到了62个参与国,规模总计超过了55000人,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际交流项目之一,在国际上享有极高声誉。该项目由外语指导助手、体育国际交流员和国际交流员三个职种构成,与其他两个职种相比,国际交流员一职有着独特之处,要求必须具有良好的日语沟通能力,他们主要供职于日本各县厅和市役所等地方政府行政部门,在JET项目中发挥着独树一帜的作用。

一、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的性质

(一)产生的社会背景

第一,国际化的需求。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日本的国际化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日本一跃成为世界债权大国、投资大国、金融大国,企业界率先步入国际化进程。大量日本企业进驻亚洲、美国及欧洲等国,日本式的经营方式和理念在受到肯定的同时,也受到了不少的质疑和反感,一种谋求相互理解和合作的愿望越发得到重视。其次,日本面临着实现“共生”和“共存”的社会问题。在国内,一方面,外国劳动力和留学生等外国人口大量涌入;另一方面,日本国内不仅存在着极少数的阿依努族和琉球族,还有很多战后被强制移居日本的朝鲜人和韩国人,面临着需要消除等级差异这一社会问题。在国际上,由于日本国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去国外旅行的人数猛增。提升国际形象,增进日本国民对异国文化理解等现实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最后,日本的地方自治体和民间团体积极开展国际民间交流活动。以中日关系为例,自中日两国恢复邦交正常化以来,上世纪80年代中日民间交流频繁。1984年9月至10月期间,3000名日本青年到中国进行友好访问;1985年,500名中国青年乘坐“中日友好之船”访问日本,这些举措也从一个侧面促使日本加快迈向国际化的步伐。

第二,“回归亚洲”的经济战略需求。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经济泡沫的破裂,日本进入了经济成长低迷期。为了振兴经济,实现政治大国的战略意图,日本逐渐将战略中心从欧美转移至亚洲。日本经济新闻社1991年第四季度的调查表明,2000年前,日本企业在亚洲最主要的投资国家中,中国位居第二。这一时期的亚洲地区经济蓬勃发展,巨大的市场有助于日本经济的振兴。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日地方间经济交流成为必然趋势。

第三,改善中日两国国民友好关系,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需求。中日两国分别作为亚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有着许多利益共同点。众所周知,中国是日本的最大贸易国,良好的国家关系对于实现共同的战略利益和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意义重大。良好国家关系的基础往往在民间,它离不开两国国民间感情上的和解和融洽。因此,推动民间交流可以有效缓解两国间的历史积怨和感情隔阂。

第四,实现文化软实力输出的文化外交战略的需求。“软实力”是由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等体现出来的实力,是“一国通过吸引和说服别国服从本国的目标,从而使本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能力”,它能通过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的吸引力而非威逼或利诱达到目的。20世纪80年代,日本在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第二大国后,越发认识到提升本国软实力对于增强国际竞争力及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话语权的重要性,并积极从软实力的角度思考、规划国家战略。

日本前首相中曾根任职期间(1982年-1987年)曾提出:“日本要积极参与创造新的世界文明,充分挖掘日本传统文化,使其成为科学体系,并向世界各国宣传,使日本真正成为一个国际性国家”。从中足以看出日本欲从文化吸收型大国转为文化传播型大国这一软实力文化输出的战略雄心。日本欲通过其软实力输出的文化外交战略,推行日本的价值观,以减轻国际上的文化摩擦,增强国际社会对日本价值观的认同感和亲近感,为其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加分。为了减少中日两国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冲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日本政府认为有必要利用各种途径培养一批外国人成为知日派和亲日派,通过他们使日本文化得到积极宣传和输出,最终实现其文化外交战略。

(二)实施概况

据调查统计,与其他国家相比,日本JET项目在中国推行的国际交流员项目有着明显不同的特点。JET项目成立之初,招募范围仅限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四个英语国家,1989年扩展到德国和法国,2005年扩展到全世界。最初招募人数只有848人,到2000年扩大至6000人,成为日本战后最大的国际交流组织。从表1可以看出,日本JET项目的实施重心最初在欧美。从二战后至上世纪80年代,日本一直将欧美作为实现自己各种战略利益的重心,日本JET项目也自然顺从了这一重心原则。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日本逐渐将重心转移至亚洲地区。据财团法人日本自治体国际化协会北京事务所的统计,截至2010年,已有986名中国青年通过JET项目成为国际交流员,占日本对华JET项目总人数的90%以上,是日本对华JET项目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主力军。以2012年-2013年任期的国际交流员为例,日本JET项目对各国的招募人数中,最多的是美国,有2334人;其次是加拿大,有477人;第三为英国,有432人;而中国仅为78人;近邻的韩国为64人。其中招募国际交流员人数最多的三个国家分别是美国(102人)、中国(69人)和韩国(55人),而加拿大国际交流员人数仅19人,英国国际交流员人数仅12人。

通过图1可以看出,就各国JET项目的总人数而言,中国要远远低于美国、加拿大和英国,但是中国国际交流员在JET项目总人数中所占比率则远远超过这些国家。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的国际交流员从事的都是外语指导助手工作,没有一人担当体育国际交流员。从这点可以看出,与以美国、加拿大和英国为首的欧美国家相比,日本JET项目主要是出于提高本国中小学生和国民的外语水平的目的,语言教育交流要多于国际交流的目的。而由于历史、地缘等关系,以及与近邻中国在各个方面的交流频繁,其国际交流需求胜于语言教育交流需求,这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在日本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对28名原中国国际交流员的问卷调查,发现他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学历高,其中本科学历占42.9%,研究生学历占53.6%。二是绝大多数毕业于大中专院校日语专业,所占比例为92.9%。这既满足了语言需求,也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文化适应的障碍。其中,认为非常胜任国际交流员的占53.6%,比较胜任国际交流员的占46.4%;认为能适应日本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的占96%,不难融入日本社会的占75%。三是职业背景较为单一,多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占总人数的78.6%。其中,公务员占27.3%,高校教师占72.7%。四是任期短,按规定,最高任期可达5年,但是中国国际交流员的任期绝大多数为1年,这与其他国家的国际交流员相比,任期明显要短,这与绝大多数中国国际交流员都属于在职公派,不适合长期留任有一定关系。由于中国国际交流员在专业素质、职业背景和任期期限等方面的招募要求限制,导致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在中国的知名度、影响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三)以“草根民间交流”为手段的文化外交战略

国际交流员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地方公共团体开展国际交流事务、协助开展各种交流活动,以增强当地居民对跨文化的理解等。国际交流员的工作涉及行政事务和民间交流两个方面,不仅承担着促进两国地方政府间合作交流和民间友好的职责,还是宣传母国文化、展示母国形象的“活广告”,因此被誉为“草根外交官”。总之,国际交流员从事的工作是非官方的、不涉及政治层面的民间友好交流活动,属于“草根”性质。国际交流员项目也被称作“连接日本地方和世界的草根交流项目”,被定位为“草根民间交流”项目。

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通过让中国国际交流员进入日本地方政府部门,从事中日两国地区间的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交流或辅工作,增强中国国际交流员对日本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和好感,培养一批亲日派和知日派。该项目是日本提升自身文化软实力,输出日本文化,改善国际形象,实现其文化外交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工具,完全被纳入在其文化外交战略框架内。

二、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的实施特点及成绩

(一)实施特点

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影响之广泛,与其先进的理念和完善的体制密不可分。该项目的实施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实现输出文化软实力的文化外交战略目标。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不同于“走出去”的传统国际交流模式,而是以独特的“请进来”的国际交流模式让中国国际交流员们直接进入日本地方政府行政部门工作,直接与日本国民接触,亲身感受日本文化。这样的举措使得日本的国际交流模式更加层次化和立体化,文化软实力的渗透性也因此更强。

第二,体现地方国际化的先进理念和极高的社会参与度。在当今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各个角落的年代,致力于地方国际化的理念更具深远意义。全球化是一种以经济为先导、以价值观为核心、以政治为辅成、以广义的文化为主体的全球社会合理化与一体化浪潮,可以说该项目的性质和特点正迎合了全球化的内涵和需求。据财团法人自治体国际化协会的统计,2012年度,该项目涉及了日本38个县市级的相关部门,具有参与面广、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特点。

第三,具备科学完善的结构体系保障。这主要体现在:(1)多层次的组织保障体系。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直接由财团法人自治体国际化协会执行管理,同时又得到总务省、外务省、文部科学省等三个中央部门的协助和支持,有效确保了国际交流员项目的顺利进行。日本在中国设立财团法人日本自治体国际化协会北京事务所,确保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各个环节的顺利运作。(2)完善的业务培训和咨询体系。中国国际交流员在正式赴任前,分别由日本驻华大使馆和财团法人日本自治体国际化协会组织赴任前研修,在任期中组织业务能力相关的研修,开设日语学习讲座。除此之外,还专设电话热线和邮箱,解决国际交流员工作和生活烦恼。(3)原国际交流员资源的有效利用。在包括日本在内的17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52个名为JETAA的民间组织,2006年时达到了21000人的规模。此外,还创办了一份名为《JET Streams》邮件刊物,成为加强国际交流员项目与原国际交流员们联系、交流的信息平台。

(二)积极作用

第一,该项目加深了中日两国国民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促进了民间友好。问卷调查显示,所有原中国国际交流员都认为国际交流员的经历加深了自己对日本以及日本文化的理解,认为对日本增加了好感的占到了82.1%,回国后与当时任国际交流员的地方机构有工作往来联系的占到了85.7%。

第二,促进地方间的交流合作。近年来,中日两国间经贸往来关系密切,商务考察活动频繁。迄今为止,日本已有388个市、町与中国建立了友好关系,中国国际交流员在其中起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中国国际交流员通过接待来自中国国内的访问考察团,参与中日双方会谈的筹备工作,在拓宽日本商品在中国的市场、吸引中国游客、协调沟通商业谈判、举办中日双方物产展销会等方面都发挥了促进作用。

第三,提升了中日两国人民对于彼此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感,促进了两国文化软实力的碰撞和互动。中国国际交流员们不仅在工作中积极展示、提升中国的正面形象,充当起民间外交家,而且还在学校、市民馆、国际交流协会开设国际文化理解讲座、国际交流活动和汉语讲座,与当地普通国民面对面交流,有效地展示并输出了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两国文化软实力也因此在草根层面真正互动起来。此外,中国国际交流员们还协助编辑杂志刊物,定期在官网上发表文章介绍中国文化和感想,拓宽了两国国民间思想交流的渠道。据长崎县县厅官网统计,从2004年7月-2012年8月,已有14名中国国际交流员在官网上发表了30余篇介绍中国文化的相关文章,提高了日本国民对于中国文化的认知度。

(三)不足之处

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该项目所发挥的现实作用和预想之间产生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选拔对象受限制,在中国国内知名度不高。日本对于中国国际交流员的招收方式明显不同于其他国家,其他国家的国际交流员一般通过社会招考的方式来招募,而中国国际交流员的招募更注重职业背景。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通过单位直接选派的占25%;通过省、市政府外事办公室选拔的占64.3%;通过社会招考的仅占10.7%。选拔对象绝大多数来自于政府机构、事业单位或高校。由于招募范围的局限性,造成该项目在中国的知名度不高,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都很有限。

第二,现实作用的局限性。其原因主要为:(1)文化差异导致的鸿沟。中日两国分别属于大陆文化和岛国文化,不同的文化差异极其容易造成文化阻隔感,在相互理解上产生困难,甚至是误解。国际交流员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感受着这种文化阻隔感,也会在这种文化阻隔中深陷茫然。据调查,85.7%的中国国际交流员认为工作中的最大障碍来自于工作方式和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直接影响了国际交流员作用的充分发挥。(2)受到中日国民间的好感度恶化的负面影响。两国国民间的好感度与国际交流员项目所发挥的现实作用密切相关,导致两国国民间好感度恶化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日本国内的错误舆论导向致使日本国民厌华、嫌华情绪严重。至今为止,日本右翼保守势力和暧昧的战争观和历史观仍然在作祟,模糊的战争史观使一部分政客和民众的战争加害意识淡薄,对于邻国带有厌烦感情和抵触情绪。2010年,中国的GDP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面对中国的崛起和强大,日本一股政治势力别有用心地鼓吹“中国”,加剧了日本国民对中国的排斥情绪,民众感情更加恶化。另一方面,中日政治关系的恶化加剧两国国民间的厌恶情绪。小泉纯一郎首相任职期间(2001年-2006年),中日关系冷淡。2004年10月,日本内阁府《有关外交的舆论调查》表明,对中国“没好感或不太有好感”的人达58.2%,比前次调查上升10.2%,调查结果都创下至2004年为止的新高。同年9、10月间,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进行的舆论调查也显示,中国民众对日本感到“很不亲近”和“不亲近”的人占53.6%,比2002年的调查上升了10.3%。自2010年中日撞船事件发生以来,日本政府和一小撮右翼分子肆意歪曲历史,蒙骗日本民众,导致中日关系急剧恶化。据2013年8月日本非营利活动法人“言论NPO”公布的第9次“中日联合舆论调查”结果显示,中日两国国民对对方国家持负面印象的比例均超九成,创2005年首次调查以来的新低。中国受访者中对日本持“不好的印象”的比例高达92.8%,日本受访者中对中国持“不好的印象”的比例也高达90.1%。

第三,新形势下面临的问题。历经20多年后,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本身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包括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国国际交流员的工作能力、扩大其工作领域和工作内容;如何扩大选拔对象范围;如何扩大该项目的后续效应等等。

三、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是日本实现其文化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外交战略机制以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我们认为其对中国的启示可以归纳如下几方面。

第一,积极推动并建立“草根民间交流”模式,探索更多自下而上的国际交流新途径。民间交流是构筑两国友好关系的基础所在,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之所以能取得瞩目成绩,在于它20多年来始终着眼于民间交流,积极为民间交流提供平台,促进了国民间的感情沟通、相互理解和认可度,从而直接和间接地促进了中日两国地方政府间的友好交流。

第二,“草根民间交流”组织运营的科学先进理念不可或缺,提升社会参与度和社会影响力是关键。文化传播离不开各种组织运营形式的载体,作为民间组织运营的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其成功离不开政府、地方和民众三位一体的参与。文化隔阂的消除,文化使者能力的提升,参与度的提升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各个层面的力量都是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我们可以借鉴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运营模式中的先进管理理念,最大限度地克服其局限性,扬长避短。

第三,在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同时,也可以积极推行外国文化“请进来”模式。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的成功还在于它的远见卓识和开放的姿态,让中国国际交流员直接进入地方政府行政部门与日本政府工作人员一起共事,为“请进来”的民间大使发挥文化外交作用提供舞台,在潜移默化中将其文化理念、价值观等传播开去,达到了提升其文化软实力的目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加快文化“走出去”模式的步伐,以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党的十报告又将“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之一,进一步强调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整个文化要求中的总领性地位,突出了它的战略性地位。因此,对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途径应该有多方位和更深入地探索。推行外国文化“请进来”的文化外交战略,可以提升中国国民对外国文化的理解,促进相互交流,不断扩大民间友好的基础;同时还能表明中国宽阔的胸襟,最终提升中国的正面形象与国际公信度。

结语

相比上世纪80年代的国际关系,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更加密不可分,更加需要加强民间的交流和合作。虽然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仍然具有一定局限性,但是其在对提升日本文化软实力方面发挥了切实可行的作用。因此可以预测,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未来不会轻易废止,尤其不会减少对中国国际交流员的招募。在国家关系层面上,中日两国政府共同面临问题等敏感问题,民间交流也因此严重受挫。那么,在政府外交很难有起色的情况下,民间交流关系的修复才显得更加急需和紧迫。日本对华国际交流员项目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民间交流模式的参考。

第4篇:人际交流的重要性范文

一、结合专题,明确交际要求

小学中年段共有32次口语交际。其中,三年级的“我们的课余生活”“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能做点什么”“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四年级的“保护文物”“成长的故事”“大自然的启示”“乡村生活”这几个口语交际,都是以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依托,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其他的口语交际则是结合单元专题内容,从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出发而安排的话题,比如夸夸我的同学、策划春游、说说我自己、介绍家乡等,都是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内容,学生有话可说,能够彼此交际。

课前,教师要根据交际需要明确本册教材在口语交际方面的训练要求,根据相应的口语交际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内容,布置学生准备交际资料。如“大自然的启示”,结合单元教学,让学生有意识收集从大自然中得到的启示,了解清楚是从谁身上得到什么启示,或从此研制出、改进了什么东西,这样才能让学生明确围绕什么话题交流、讨论。

二、创设情境, 引发互动交际

口语交际产生于特定的情境,因此,精心创设交际情境,是口语交际的“灵魂”,对于生活性、实践性强的话题,从生动、直观的形象思维入手创设情境作榻萄Ч程的启动契机,更适合让学生在不同的交际情境中逐步提高交际能力。如教学“说说我自己”,结合当下最热的选秀活动,预设“全明星大赛活动”,课前发给学生参赛报名表,课上配以隆重的参赛音乐渲染气氛,每个出来交流的孩子都要郑重其事递交报名表,然后开始演说;“大自然的启示”则可以设计成“信息交流会”和“科技小发明会”的形式;“小小新闻会”和“成长故事”等综合性强的口语交际活动,都可以结合学生特点,创设情境,营造自主参与的交际氛围。

口语交际课还要注重开放时空,拓宽交际渠道,重视学生的交际过程,为每个学生提供交际的机会。在明确目的的基础上,让学生练说、小组讨论互说、小组代表汇报、师生点评。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要求口述的,一定要人人练说,或同桌互说,或指名说、或小组交流、或全班交流,扩大口语交际的“面”与“量”。这样才能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双向或多向的互动中活跃思维,逐步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三、规范用语,注重交际仪态

第5篇:人际交流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人才培养 口语教学 文化交流

一、前言

本文先介绍了对外汉语专业的重要性,从口语教学与文化交流上进行了分析;其次,将教学人才培养上的各种相关问题做好了评价,尤其是在培养人才实践能力与基础素质上进行了全面分析,从这几个方面来阐述问题的存在原因与影响;最后,分析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一一进行解决,做好教学人才培养准备。

二、对外汉语专业的重要意义

对外汉语中的语文课,是讲究语言与文化交流融合发展的,我们对学生负责,首先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一)口语教学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非常讲究实践效果的强化,不能只在理论基础上入手,打好基础是关键,但是实践能力才是重中之重。中国的发展现状越来越受到外国政府的关注,所以在众多教学人才培养和文化交流提升上,做好教育教学准备,进行全面促进,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更好的国际形象。同时,做好口语教学的强化,培养更好的教育人才,在课堂上对学生展现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实现国际性的英语口语与汉语标准化的全面结合效果。这样的教学是比较成功的,从内部对学生做好口语提升,强化课堂中的语言交流技巧,形成习惯之后,可以与国际友人进行实际交流的时候,能够全面应对。

(二) 文化交流的强化提升

学好对外汉语专业,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从书本、视频、课外书中了解国际文化,我们了解了别国的文化,看看哪些与我们有共性,哪些与我们有偏差,在实际交流中,运用更加科学有效的口语交流,将我们的文化介绍出去,重点吸收外国的文化,同时在教学中学好基础知识的同时,了解外国的文化,可以实现快速交流的效果,为交流质量的提升做好了全面的准备。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人才培养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往往存在以下几点缺失:

(一)重视理论研究,缺乏实践结合

由于教学模式的落后,许多教育人才还是以理论为主的,教学生的理论多于实际的口语交流、文化渗透等教学内容,专注于学术,对于第二语言教学实践技能的培训还是缺乏更多的技术促进强化的内容。

理论性的东西不能反映对外汉语的实际价值,进行全面交流与实际工作强化中,必须将理论性的东西灵活运用到实践中来,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进行全面交流、加强文化渗透,也就无从谈起了。

(二)口语考核缺失,个人渗透不强

但是我们要想让国际友人记住我们,必须进行交流,而进行交流的主要工具就是口语交际,而这些重要的对外汉语教学人员还是以基础性的理论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虽然我国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国务院设立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但是学位、学历并不代表实际的口语交际水平。

在口语教学与交流中,十分讲究个人能力的发挥,如果在实践过程中没有将第二语言掌握起来,“听不懂,说不清”,那就会造成许多尴尬的事情。对外汉语渗透到实践中来,需要这些人才在平时的交流中随机应变,听到什么,回答什么,都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反应,不能拖拉。而以上说的这些现象在现实中一再出现,教材里面讲的基础知识真正运用到口语交流上时,已经改变了“味道”。当与外国友人交流时,外国朋友说出一句话,我们还要去想,这是在课本的哪一页,我们要用怎样的语言来回答,这就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事情发生,不利于我们正常对外交流的进行。

(三)文化交流偏失,教学素质不高

许多这方面的人才都没有将自身文化与国际性的文化交集、偏差等内容没有认识清楚,由于对外汉语教学人员偏重于理论性的知识,将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书本理论中,所以没有对国际性的新形势与新型的国际文化优势认识清楚,在长期的交流中,也就不能掌握其文化上的共性与非共性的文化知识点。比如,像英美一些强国,他们的生存哲学讲究的是“个人价值”的凸显,而我们中国讲究的是“集体主义”,所以在一些实际生活与能力交谈中,我们如果还是以我们自身的想法来强加给他们,那么交谈就不会真正顺利进行下去。

于是,许多毕业生、硕士或者更高级别的毕业生,大多数不能与国际友人进行长时间、全面的文化交流。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教育“人才”操着中国式的“英语音”,把课本中的内容反反复复地重述给学生,自己又不能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就会在课堂上造成许多错误,不利于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提升,甚至有可能被指责为“误人子弟”。因为口语是交际是基础,文化交流是重点,所以没有打好基础,也就不能实现正常交流;没有了解对方文化,就不能与其进行实际性的协商,这样,对外汉语教学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四、对外汉语教学中人才培养提升方法研究

(一)口语培养提升

在口语训练中,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熟练掌握第二语言。首先,要求对外汉语专业的人才要熟练掌握第二语言,尤其是英语,对许多句子的语法、口语表达中的句式等都要进行研究,并在平时的听力训练中,自己能够一听就懂,将听下来的语句在心中随即翻译出来,并及时想出应对的语言;第二,对外汉语与第二语言的交融分析。对外汉语是与第二语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同国家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但是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学会分辨英语意思,将他翻译成中文,在给学生进行教学研究时,再将汉语中复杂的句式、成语灵活地翻译成英语,通过查资料的方式给出最好的答案,并在口语化的呈现上,找到更加准确的句子来应答,让学生一听就明白,更好地理解汉语中的各个语句的真正意思;第三,实践交流中的灵活运用。教师平时与学生交流过程中,不能查资料,也不能再上网去查询,必须养成一种随机应变、灵活应答的习惯,学生在提问题时,教师要能听清,随时随地做出回答,将汉语中意思与外语意思能紧密联系起来,在语言表达上发挥自如,才能取得教学成功。

(二)对外汉语的多媒体教学促进

多媒体技术是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方式相结合的一种高效教学方式,教师将教材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使其包含文字、图像、声音等各种信息,满足学生的视听需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愉快。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案,融合更多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自身进行实际操作,比如用幻灯片、电脑,使学生能够融入其中,学习效果会更强。

(三) 科学教学手段的促进

当前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以及多行业大融合发展的趋势给教学方式的丰富性提供了很大的支持,比如说探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以及实验性的教学等等这些教学方式都具有针对性强、科学性强的特点。老师可以采取探究式教学和实验性教学的方式,侧重于理论的文章或者是逻辑性强的文章可以采取讨论式的教学方式。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教学的有效性也有不错的效用。

(四)文化交流手段强化

口语表达不能脱离实际,文化交流则不能远离“基础知识”,这里说的基础知识就是对外汉语教学人才对外国文化的深层积累,尤其是平时在与学生或其他外国友人的交谈中,学习他们的文化,在对基础性的文化概念了解清楚了之后,才能进行深层的交流。这样,就要求这方面的人才在平时的积累中,对各国文化要有兴趣,对外汉语主要讲究的是实践,实践中避免不了有文化冲突,如果我们掌握了别国的文化,在交谈时则可以放松自如,侃侃而谈。

另外,要求对外汉语教学人才在课上课下都要进行资料的查询,有哪里出现了教学瓶颈,哪国的文化与我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都要进行学习及更正,真正了解外国友人的想法与建树,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分析他们要表达的意思,然后才能应对自如,以不变应万变。

(五)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

对外汉语人才的素质有待提升,不仅是在平时的教学中,还包括在平时的自我训练中,应当积极应对一切问题,敢于面对错误,及时地改正。在国家教育机构分设的硕士学位内,进行适时考察,在这些已经拥有了这个学位的人才中进行再次考核,及考察他们的基础课程掌握情况,又要对相关的实践技术、语言掌握情况等内容进行考察。对于相关的外国文化掌握情况、平时的言语积累、教学素质、品质等方面更要进行考核,不能随意就录取这些人员,因为对外汉语教学是一个比较严肃、严明的课程,不允许出现半点差错,否则会对以后培养人才战略、建立邦国化交流团队时,出现更多的缺失。

五、总结

现在的对外汉语教育人才在语文教学方面普遍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过于看重理论知识;二是口语交际能力较差;三是文化交流水平不高。要解决这三个问题,必须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做好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口语交流能力的细致研究、对各国文化的全面掌握,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将来的发展中才能一往无前。

参考文献:

[1]张和生.对外汉语教师素质与培训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2]成宁.探讨汉语成语习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J].语文学刊,2006(02).

[3]陈绂.谈对外汉语教学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J].语言文字应用.2005(S1).

[4]周健.论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及教师的双文化意识[J].语言与翻译,2004(01).

[5]李燕凌.基于对外教学的汉语常用成语功能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6.

[6]张洁.对外汉语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

[7]崔娜.对外汉语成语教学初探――试论《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四字格”成语的教学[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10).

第6篇:人际交流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沉默行为 跨性别交际失误 性别差异

一、引言

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非言语交际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有时甚至超过言语交际。霍尔(E.Hall)提出:“无声语言所显示的意义要比有声语言多得多,深刻得多,因为有声语言往往把所要表达意思的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隐藏了起来。”(Hall Edward T.,1959.)一般而言,非言语交际涉及范围较广,指除言语信息外在人际沟通中由人类和环境所产生的信息,大致分为身势语、副语言、客体语、环境语。而作为副语言的沉默行为所占会话时间比例很大,是一种亟待深入研究的非言语交际行为。适当使用沉默和正确解释他人沉默,是成功交际所不可或缺的能力(Jaworski,1993)。得当的沉默会保护交际双方面子,帮助控制矛盾维持和谐,尤其是可以解决男女两性之间因诠释框架不同引起的跨性别交际失误问题。因此,沉默这一老生常谈的研究命题引起了众学者的关注,也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本文从性别差异视角对沉默进行研究,有助于从本质上理解这一行为的交际功能,防止交际摩擦,保证交际渠道畅通,拓宽交际视野,加强理解与交流。

二、沉默行为

(一)沉默的含义及其在跨性别交际中的重要性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中,沉默是一个重要语码,在交流中传递着重要信息。沉默指在讲话和交谈中不明确地作出有声的表态,而是无声地反应或停顿,即是指不伴随其他行为特征的无声言语,即所谓的静止沉默。人们只要接触,所有行为在不断交流、接收和传输着某种信息。人际间即使无有声交流,其穿戴打扮、容貌表情和举止行为也在传递信息。沉默不语这一举动,并不代表无所表示,因为沉默本身就具有特定意义。如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中的一段描写:

In response to the question“Will you marry me?”Silence in English would be interpreted as uncertainty,in Japanese it would be interpreted as acceptance,in lgbo,it would be considered as a denial if the woman was to continue to stand there,and acceptance if she ran away.

此处沉默(silence)不是无所表示、毫无意义的。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沉默有着不同的意味。同样,不同生物性别和社会性别所表现的沉默行为也具有不同的内涵。因此,在信息传递过程中,沉默的作用优势不比言辞作用小。巧妙运用沉默,可以使言辞内容得到凸显。沉默在言语交际中普遍存在,而且常是正常交流的障碍。这个研究将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正常进行,消除因为对沉默的不同理解而带来跨性别交际失误,从而提高交际能力,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沉默的语用功能

非言语行为也是信息和情感的载体,具有可变性,同一行为随文化背景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意义和感情。每一种文化背景下的沉默都非常复杂,所具有的语用功能都有所不同。《沉默的交际功能》中,Jensen提出:“沉默可以是不同文化之间沟通的桥梁,也可破坏沟通;它可代表尊重、友善、接纳,是双方发生冲突后的一个沉思和情感受伤后的治愈阶段,也可表示蔑视、不友善、冷眼、挑衅甚至敌对;它可表示理解和加深自我意识,也可掩盖思想和感受;它可表示对先前说法的肯定,也可表示反对;它可传达对他人的重视,也可看做不表示任何意见和想法。”由此可见,不同语境和文化中,沉默传达着微妙的意义,不可忽视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中所特有语用功能。例如,惩罚他人的沉默;传情达意的沉默;表明态度的沉默;追求静寂的沉默,等等。

三、沉默行为的性别差异及其对跨性别交际的影响

在以有声语言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语言学研究领域,沉默行为很容易被忽视,但其交际作用却异常独特,其地位并不亚于人们所熟知的其他交际手段。不同社会性别的沉默形式表现一致,但其内涵大相径庭。

日常交际中,“爱说话”被认为是典型的女性特征。社会文化规约对这种现象并无严格限制,那只是一种天性。女性一旦沉默,就会被认为是一种无奈之举,因为在众多文化下女性一直被剥夺社会成员所应有的话语权。女性一般居于从属地位,在社交场合只能保持沉默,一种“迫不得已的沉默”,即“表面上的沉默”。实际上,这是迫于交际场合、身份地位各种压力不得已而为之的沉默行为。于社会性别语言学角度,这种“表面上的沉默”符合社会规范认可的言语礼仪,同样也符合“男性居统治地位”的社会期待。于语用学角度,“表面上的沉默”作为女性的一种交际策略,表达了丰富的言外之意,带来了所期待的后期效果。尽管女性在交际场合经常利用“表面上的沉默”,展现自身含蓄、谦恭、之美,体现娇美气质和高雅形象,从而获得广泛的社会心理认同。但女性对沉默的评价是否定的,认为沉默是无言现象,意味着一种逃避交流、忽视消极的否定情绪。女性与人交流时,无法忍受并总是率先打破沉默,而且所谈及话题常暴露个人内心世界,对此,男性常给予建议或保持沉默。

男性沉默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被社会所认可的非口头言语交际策略。此种沉默是为了控制交流局势的一种手段和策略,而不是交际能力的欠缺。男性不会为说话而说话,因害怕过多地暴露内心世界而倾向于把沉默作为一种蓄势待发的状态或作为彼此之间的一种和谐。男性眼里的沉默意味着行动、思考、威严等正面印象,而女性眼中的沉默意味着逃避、不满等。对沉默的不同态度极易造成两流中的矛盾。

“女人的最大挑战是,男人不说话时,能够正确解释及支持他。女人最容易误解沉默”(Gray,1996:69)。男性一沉默,女性就会缺乏安全感,把情况想得很糟,因为女性唯一自愿沉默之时便是她受到伤害、不愿再与对方交流之时。若女性不了解男性沉默的实质,男性不了解谈话对女性的重要,两性之间的误解就在所难免。

四、沉默引起跨性别交际失误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

男女语言存在明显差异,相当于共同进行一场游戏的双方遵循着不同规则。这些差异势必给跨性别交际带来困扰。跨性别交际失误的根源与社会文化因素密不可分。例如,历史社会规范要求女性成为温柔贤淑的倾听者,滔滔不绝就会和这一规范背道而驰;女性看重交谈本身,总是寻找话题填补沉默空白,违反男性心中“沉默是金”的信条;女性心理感知范围较大,话语中出现的联想、对语境内容的反应、“夸张”的感叹等容易让男性认为多余等。由此,认知和话语风格差异最终造成了认识上的偏见。

为避免两性间交际失误,需要尽量注意两性之间在交际中所遵循的不同原则和不同思维及表达方式,以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

首先,需要承认两性差异。一般,人们倾向于从自身经验角度评价他人,对于差异,本能地有一种抵触情绪,忍受信念、价值观和态度等文化差异,绝非易事。所以,一旦对异性之间的交流感到困惑,最好暂时停止从自己角度出发判断异性的话语行为。承认性别差异的存在,有利于客观看待异性文化,更好地了解对方。

其次,需要加强彼此了解与尊重。成功的沟通者是那些不仅熟知自身的诠释框架,而且了解谈话对象的人。此交际策略是加强彼此了解减少交际失误的重要手段。跨性别交际中,男性应注意避免控制话语权,尽量不打断女性谈话,试着了解女性在谈话过程中最小回应的含义。同时,女性应对两谈风格差异有所了解,抓住话语权。此外,要多了解男女双方诠释框架自身逻辑性、有效性的差异,掌握有关两性差异的知识。成功的沟通者应意识到对方的存在,绝不凌驾于对方之上。

最后,需要心胸开阔相互包容。男女两性诠释框架不同,经常会遇到矛盾与摩擦,对此应乐于接受文化差异和新观点,尝试各种交际方式,学会包容。跨性别交际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跨文化交际,了解不同文化有助于提高交际水平,适应各种交际场合。落实到跨性别交际,要求双方灵活掌握对方采用的交际风格,相互接纳,彼此欣赏。

五、结语

任何一种跨文化交际,都会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产生交际失误,跨性别文化交际亦如此。异性之间交往,由于缺乏对性别差异的敏感性和意识性,会自动地以自己的性别文化规则来解释、判断和评价他人的各种语言行为。而非语言行为更容易被忽视,沉默行为更可能出现因忽视性别因素,导致交际出现失误。探讨男女两性沉默的表现形式及其成因,不应仅仅局限于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性差心理的对比分析,重点要研究语言与语言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究不同社会性别的语言使用模式对营造和谐言语交际氛围发挥一定促进作用的语用机制,为不同社会性别之间的融洽交际提供参照。男女两性在交流过程中,要避免将某一性别的诠释规律强加到另一性别身上,保证来自不同文化的男性与女性的顺畅交流。

参考文献:

[1]Cameron.Deborah and Kulick,Don.Language and Sexuality[M].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2]Larry A.Samovar,Richard E.Porter.Lisa A.Stefani: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Brooks/Cole/Thomson Learning Asia,2000.

[3]Jane Sunderland.Language and Gender:an Advanced Resource Book[M].New York:Routledge,2006.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彭艳虹.意义沉默的语用解读.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9).

[6]田军林.语言也分“男尊女卑”——谈性别差异在英语中的表现[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

第7篇:人际交流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改口语教学

一、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

口语交际教学在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尚属新生事物,教材编撰和广大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为此作出了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实践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虽然注意了师生的互动,符合“重在参与”的精神,教师选择的话题有时过于宏大,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不易推进。

有的教师上的口语交际课,实际上是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口语交际“活动”,并不具备口语交际教学的实际意义。口语交际教学,并不是简单地把日常的生活情境搬到教室里来“活动”一番,许多教师重复地搞“打电话”、“买文具”、“招待客人”之类的“活动”,似乎口语交际教学的天地就这么狭窄。这种现象究其原因:一是对口语交际的内涵与其训练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理解,重视不够;二是认为无从下手,难以操作。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口语教学质量偏低,阻碍了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违背了教学的要求。因此,探究口语交际训练的有效途径迫在眉睫。

二、口语交际训练的途径和方法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口语交际的听、说过程,是一个不断接收、表达、快速、连贯的,经过“接收理解——内化语言——外化表达”的过程。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是多样化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营造和谐的交际氛围,让学生乐于交际。课堂交流发言是学生进行口语交流的基本形式,也是进行口语训练的良好载体,既能了解学生的口语发展水平,又能据此分析学生存在的口语障碍,进而实施积极的训练策略。

1、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和情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激发人们的求知欲,推动人们去探究和学习;兴趣更是一种有浓厚情感的志趣活动,有助于创造性地完成当前任务。而激发兴趣可以采用借助形象、开展活动、引导回忆等方法,便于丰富学生的表达内容。

2、树立师生平等的意识。课堂上,教师要建立民主、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积极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交际氛围。尊重学生、关爱学生、释放学生的精神活力,让学生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同时要理解和尊重学生思维与语言的表达方式,正视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表扬,千万不能伤害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3、要培养学生的独特见解。学生是有思想、有自我意识的个体。教师要注意张扬学生的个性,允许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想说就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本是儿童的天性,我们就应当多引导与鼓励,才能让学生自主地参与交流,也只有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应对未来社会的需求。

(二)创设互动的交际情境,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教学《家乡的秋白梨》,请学生当推销员。先通过自己画的图画进行介绍江湾的秋白梨,然后,试着推销自己家乡的特产。推销秋白梨,学生需要创造性地筛选、重组,推销自己家乡的特产时更是根据不同的产品,抓住各种顾客的不同心理机智地寻求促销对策。这的确刺激了学生的交际情感和表达欲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扩大交流的“面”与“量”,提高训练效益。

(三)凭借语文教材,加强口语交际训练。语文教材中语言因素十分丰富,为我们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供了广泛的内容,因此,教师要十分重视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所选话题要贴近学生生活,还应有趣味性,有启发性,有训练价值,这样学生 感到亲切,没有距离感,容易激发交际的兴趣和欲望,有助于发展思维,发展语言,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如,教学《黄山奇石》、《林海》等课文可以让学生当导游,向全班同学作介绍,同学们以旅游团成员的身份向“导游”提问题,由“导游”解答。

(四)教学过程中,渗透口语交际训练。《课标》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以往听说训练多是一个说,众人听,语言信息呈单向传递,思想交流、思维碰撞较小,而口语交际则强调信息的往来交互。因此,参与交际的人,不仅要认真倾听,还要适时接话,谈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在双向互动中实现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

1、注重课堂对话,扩展口语交际训练空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教学面对的是丰富的言语世界,它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个性的发展,使他们自我意识大大增强。喜欢独立思考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创设对话情境,为学生发表见解,发展个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教学《狐狸和乌鸦》,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取回狐狸嘴里的肉?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与文本进行了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感言于心,以心化言,实践了自我超越,言语便喷薄而出,整个课堂也在心灵的对话中活力四射。

2、在质疑中加强口语交际训练。质疑解疑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不但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能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在跟别人讨论、争论的求真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3、在评议中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别人的读书、答问进行评议、补充,这不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而且也是师与生、生与生的学习交流,是口语交际训练最常见的形式和最佳机会。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重视“评议”环节,要把这一环节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评议”时,首先要求学生留心听别人的朗读、发言、答问,然后要积极思考、判断,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敢于争论,互相交流,从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4、在合作学习中加强口语交际训练。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对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如在小组中交流自学情况、开展小组讨论,进行小组汇报、进行组与组的交流并互相评议等。这样,既使口语交际训练面得以扩展、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活动时间得以拉长,同时也增补了以学生个体活动为基础的群体的口语训练的形式。

(五)广开渠道,提供机会,鼓励学生主动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口语训练是一项实践性、运用性极强的教学工作。因此,口语交际训练要打破课堂封闭的局面,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积极锻炼语言。教师要关注语文课以外的口语交际。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各种场合、各种机会,自觉锻炼口语交际能力。主要有:语文综合性学习和其他学科的教学;班队活动、公益活动以及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此外,在家庭生活中也离不开口语交际。学生只要主动锻炼,一定会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应对交往以及待人处事的能力必定会相应地得到提高。

三、结语

总之,口语交际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学中要以课标为准绳,立足于学生的终生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积极营造和谐、平等、宽松的交际氛围,设法为学生提供口语交际的舞台。既要抓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又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去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选:

第8篇:人际交流的重要性范文

言语流利性是指学生运用语言,流畅、从容地传递信息,并使言语听众认可其流畅连贯性和可接受性。言语流利性反映交流者思维的系统性、广阔性、敏捷性和深刻性等诸多特点,同时其能有效地促进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小学阶段言语流利性一般表现为语音流利性和语义流利性。语音流利性,是指运用语言传递信息时的发音、语速的流畅程度。语义流利性,是指运用语言传递信息时语言组织、内容确定的流畅程度。

一、影响言语流利性的因素

语文教学中,学生会获得更多的言语表达的机会,但是言语流利性并未因此提高。这说明影响言语流利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个人一面,又有社会的一面,既有内在因素的影响,又有外在因素的影响。

(一)内在因素影响

1.言语焦虑。主要表现在由于担心他人评价自己的语言能力而产生焦虑,尤其是小班教室的学生人数少,学生间的熟悉度高,缺少相对的隐蔽性,使得自己更容易暴露“缺点”,因而在言语表达时更容易产生焦虑。焦虑感产生消极的心理暗示,对语言学习产生副作用。焦虑的学习者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主观认为的个人弱项、失败的可能性和失败的后果上,而一旦注意力转移,将无法形成对言语认知对象的察觉心理。

2.性格内向。性格内向的学生容易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与人交往、交谈,课堂上主要以听从为主,不会主动交流。即使交流也放不开自己的身心,一开口说话往往面红耳赤、头绪不清、言语磕磕绊绊,难以言为心声,显示出个性。久而久之,交流者的言语心理形成障碍,言语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发展,从而影响言语的流畅性。

3.言语能力。言语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词汇贫乏无法满际的需要,这是语言基础知识层面的问题;二是不能正确地运用语法句式进行交谈,这是语言交际模块建构层面的问题;三是缺少方法不能随语境与交际对象的不同来调节自己的说话方式,这是语言机智的高级层面问题。

(二)外在因素影响

1.言语表达的地位低下。言语表达作为语文口语交际课程,并没有得到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充分重视。在一项备课调查中,仅有不到20%的教师会像备阅读和习作教学课一样重视言语交际,多数教师是“重写轻谈”,将口语交际课变为习作课。教师和家长认为,语文评价以笔试为主,言语表达无法在这类评价中得到展示,对学习成绩起不到作用。产生这种认识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教师没能准确地把握小学语文课程的本质,语文课程的根本性质是言语的综合实践能力;二是没能正确理解口语与书面语能力的区别,二者的功能不同,要有区别的教学和培养。

2.言语内涵的认识肤浅。许多教师认为口语交际教学等于听说教学,利用小班的优势多交流,安排内容丰富的辩论、讲故事等活动就能够有效提高言语表达能力,结果是课堂上热闹一阵,最后不了了之。其实,言语表达是一个双向信息交流的运动过程,是一个多层次的动态复合系统。在这个系统中,除了语言及其伴随手段之外,还包括言语活动的参与者、参与动机、言语环境等多种因素。

3.流利性与准确性的冲突。在言语交际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个学生在言语表达出现错误或不当时,直接遭到老师或同学的制止和纠正,导致正在表达的学生中途停下发言。尤其是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弱势言语者更为被动又经常性地遭到同学的打断或批评。在我们身边的言语教学实践中,较普遍地存在着这种重语法轻运用、对流利性认识不足的现象,片面强调言语的准确性,打断学生的语言思维,造成了言语流利性的缺乏。

二、语言模因与言语流利性

从上述内在因素与和外在因素两个方面的分析得出,学生言语流利性欠缺的诸多因素仍然反映在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之中,即言语表达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小学生认知规律及语言发展的特点,实现言语流利性三个维度目标的基本条件是要具备关于言语表达的态度、内容、方法、文化、思想、艺术等条件的积累。积累能够解决语言输入的问题,是一切学习的基础,是学习的关键因素,是实现言语流利性的根本。这些积累既要有发音的,又要有语汇文字,从而满足语音流利性和语义流利性所必备的条件。而这种“积累”的特征正是语言“模因”的特性。

“模因”是形成积累的必要条件。英国著名科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sawkins)编著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书阐释,模因就是在文化领域内人际间相互模仿并复制、传播开来的思想、主意或行为模式,影响到人的思想、习惯、技术、故事、歌曲或任何一个在人与人之间被复制的信息。语言交流、积累的过程就是模因复制、传播的过程。语言作为一种模因之所以能够流传,与语言使用者的不断模仿、传播是分不开的。如果语言不再被人们模仿和使用,那它必然逐渐被人遗忘并走向消亡。受此启发,言语流利性的教学可以借助语言模因这一媒介来实现语言的积累;可以借助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时,表现的言语个性实现伙伴间的积极影响;可以借助教学监控有针对性地进行语言模仿和类推的训练,从而满足语音性流利和语义性流利表达的基本条件。

三、言语流利性的语言模因策略

在促进言语流利性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应放在为言语表达者提供最佳的语言模仿和复制的信息,即语言模因。根据言语表达的三维目标,有利于言语流利性的语言模因主要包括语势模因、朗读模因、语汇模因、语境模因,以此积极影响学生通过模仿、类推、输入、输出一系列心理认知进行言语积累,逐步进入流利性的言语表达。

(一)语势模因

言为心声。言语交流者不仅是在传递自己的信息,更是传递内心的感受。首先,教师要积极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积极鼓励评价,运用整体评价来消除学生的紧张和压力,焕发出积极的交流热情。其次,教师要做个先行官,做好示范;也可以推荐优秀的学生先行展示出交流者的自信、真诚、自然和投入。言语或幽默、或诗意、或激情、或深沉,让课堂上的交流者兴奋起来,手势打起来,表达大胆起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言语交流印象。

(二)朗读模因

良好的朗读能够打动听众,更能够陶冶自我、提升自信、增强记忆,并且在心理认知方面有助于模仿或复制语言的内容和形式,为言语表达的流利性创造条件。朗读可以作为声音模因,除了有利于积累语言,还能降低言语流利表达的难度。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要从兴趣开始培养,充分利用多种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朗读形式,比如合作读、情境表演读、分角色读、比赛读等,让师生共同体验到朗读的兴趣。指导朗读最有效的方式是范读。范读也有方法,我们要考虑儿童喜欢什么样的范读、儿童容易模仿或复制哪类范读。在小学阶段,儿童的有意注意开始发展,而且注意带有情绪色彩,易受新异刺激影响,被外部明显物征所吸引。因此,低中段的教师范读要略带夸张,有声调的、音色的,以突出作品人物的身份、性格,再现出情节的起伏,增强朗读的感染力。高段学生的注意力品质和抽象思维在提高,他们更关注清晰、流利、悦耳的音和调以及能否随着朗读体验到作品的情境。朗读技能转向言语流利表达是需要过程的,要由扶到放,言语交际的内容要与朗读的内容从相关到相异、从简到繁。

(三)重复性言语模因

重复语言是言语者在克服表述障碍、保持流利状态时采用的一种有效的策略,言语重复有助于说话人在已构建框架的新信息中确立一种范式或地位。当学生在言语交流中思维中断或者突然忘记内容时可以采取重复内容的办法来营造回忆的时间和机会。如,重复语气词或判断词语,“啊”、“嘿,你说”“是吧”、“怎么会”、“想不到”“对不对”、“你看”;重复最近的一句话,把刚才说过的话加重语气,放慢语速再重复一遍;变换句子的形式重复,把最近说过的话用疑问句的形式再说一遍,如“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发明”可以重复为“难道这不是了不起的发明吗”。利用重复不仅使表述具体、明晰,起到强调作用,而且还能利用重复的停顿间隙组织语言延续交流,对言语流利性起到积极作用,它能将学习者置于尽可能地利用语言的环境,有助于他们创造性地表达。并且,也只有经过多种类型的重复,才能达到流利性地使用语言。但是要注意的是,“重复模因”只适用于表达能力中等以上的学生,对于流利性差的学生并不适合。因为,这不仅造成句式支离破碎、语法错误迭出,而且频频导致较长的停顿,其重复不但未能纠正语误,甚至将正确句式重复为文理不通的结构。

(四)模式化言语模因

模式化言语是指那些针对某种特点语境进行言语交流的固定形式的话语。如习惯性开场白、礼仪用语、整体记忆句等。模式化言语大量存在于人们的语言交际中,学习者熟记模式化语言,将信息存储到长期记忆里,当遇到适宜的语言环境时,背诵和熟记的模式化语言就会将交际进行下去,从而增强学生言语交流的信心,顺畅思路,维持较长的流畅话语。有助于小学生言语流利性的模式化言语主要有6种类型。一是道别类,如“明天见”“再见”“今天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我会记住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等;二是阐述类,是指言语者对某个事物的认定用语,如“我认为……”“总之……”“我觉得……”等;三是指令类,指请求、需要、命令、坚持等,如“我希望……”“请……好吗”等;四是询问类,如“你看……”“可以吗”“能不能”等;五是情感类,包括道歉、祝愿、问候、欢迎、道谢等,如“对不起”“祝愿……”“非常感谢”等;六是引语类,如成语、谚语、格言、诗句、歇后语等。学生有意识地积累和熟记几种言语模式后,结合口语交际的内容,展开专项的运用练习,从而形成几种固定的言语范式。这时,学生就会增强言语表达的信心,同时言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性都会得到提升。

第9篇:人际交流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非外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同地区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为了成功地进行不同文化背景的交流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和素养。目前,仍然没有对具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组成要素有一个全面的定义,但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定义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3个方面。认知方面是对文化的认识和对“三观”的认识;情感方面包括感情判断、容错度以及共情能力等;行为方面则包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建立维护关系的能力。还有一种是西方学者较为认可的定义,即在跨文化交际中个人的适应情况、与人互动沟通能力和最终任务完成等方面的评估。其中,任务是否完成是西方最看重的要素。

1非外语专业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不同国家不同教育背景的人无论是因为工作需要还是交流沟通都日渐增多,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学习英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许多非外语专业的英语学习者通过参加外语研讨会或是在线论坛进行学习和交流,但是比专业的英语学习者还差很多。专业的英语学习者比非外语专业的学生更有机会去国外深造或是就业,有更多的资源参加国际交流和科研活动,他们更有机会去表达他们对学术的认识和见解。但是非英语专业的英语学习者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不断学习,语言水平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衡量一个人的交际沟通能力并不只局限于掌握的英语语法等语言知识,更要结合当地的语言进行跨文化的交流沟通,以及在沟通过程中展现的举止、语气、行为是否合宜等。

各地的非英语专业的英语学习者未经过全面系统性的学习,因此会习惯性地将所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生搬硬套进交流沟通中,从而忽视了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他们更注重英语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对当地文化、风土人情、政治法规等方面的系统性探究,最终影响到跨文化的交际能力。纵观外语教学的发展史,实现跨文化交际是最终的目标,一切的学习都是为此做铺垫、打基础。而非外语专业的英语学者并未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普遍认为只要掌握了语法、词汇,可以进行听说读写,能够进行日常交流,学习外语的目的便已经达到,事实上远非如此。试想,在跨文化交流中,如果忽视了对方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禁忌等因素,轻者会犯语法错误,造成交流障碍,情况严重甚至会引发国际问题。因此,与专业英语学习者相较,非专业英语学习者提高跨文化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是英语学习中的重点学习方向。

2非外语专业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框架

对于非外语专业英语学习者,不论哪个地域都应该遵循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整体培养框架可总结如下。

2.1跨文化意识培养

首先就是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只有英语学习者足够重视跨文化理念,才能够将所需的英语知识融会贯通,进行无障碍的跨文化交流。总体而言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可分为4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也是最为基础的层次,就是对当地表面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这个层次很容易达到。第二个层次是对与学者母语文化不同而又被大家认可能够代表当地文化特征事物的认识。第三个层次是经过一定的学习积累和实践,自己对文化特征的认识和解读。第四个层次是最难以达到的层次,也是培养跨文化意识的终极目标,就是要求英语学习者将培养的外语文化融入自身的母语文化中,也就是所说的学者需要具备“移情”能力,到达这一层次需要对文化差异有包容性,对异族文化有共情能力,同时要求英语学者对自身文化、举止行为和价值观点进行时刻反省,从而激发跨文化交际的潜在能力。

2.2文化调节适应能力培养

文化调节适应能力是指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对不同文化的调整和适应的主观能动能力。比如,在交流过程中,可能对方的文化与自身的文化有一定的差异甚至是背道而驰,此能力的培养就是为了应对此情况的发生。然而对文化调节适应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在对文化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进行。事实上,也可以将此能力的培养理解为对学者心理素质的培养,该过程比较长,由于常年日积月累的文化积淀,不太容易培养学者对异域文化的吸收或是排斥。对文化调节适应能力的培养主要会经历4个阶段,初始阶段就是当学者刚开始接触新的文化时,由于对文化的了解不深,比较有兴趣并且不会排斥新文化的融入,此时处于大量吸纳异域文化的阶段。第二阶段便是在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了解后,会对异域文化产生困惑和不解,这时候英语学者的心态会发生严重的改变,进而进入第三阶段。第三阶段大部分学者会表现出对异域文化产生厌恶的感觉,让学者更加怀念和信任自身长期以来培养的文化知识。这一阶段的人会感受无法融入其中,对异域文化产生厌倦和抵触。最后一个阶段可以理解为逐步回归。随着更长时间的接触,英语学者慢慢地会理解异域文化,逐渐包容异域文化和自身积淀文化之间的差异,久而久之英语学者又会重新认识周遭的事物和新接触到的价值观念,无论在感性还是理性方面都可以调节适应。再经过一定的时间积累,学者会渐渐适应,以此英语学习者便具备了文化调节的适应能力。但在后期仍需要英语学者时刻加强文化调节适应能力,以便快速应对。

2.3文化知识的学习

语言是交流的载体,而文化是交流的媒介。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缩影,它反映着这个国家的习惯、风土人情、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笔者认为,文化知识的学习可分为两个方面:即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而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中,显然更应注重交际文化的学习。交际文化可理解为两种不同文化背景在交流过程中由于缺少或者使用某个特殊词语而产生歧义或者误解,这种便可理解为交际文化。虽然交际文化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中更为重要,但这并不否定培养知识文化的无用。交际文化注重的是在交流沟通中,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采用最为合宜的交际礼仪等,而这两种文化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2.4实战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的重点在于“交际”,也就是要和对方交流沟通,因此无论英语知识、文化知识、交际礼仪掌握的多么熟练,重点仍然在于实践,它们都是为交流沟通做“嫁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实践才能够巩固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实践过程中,优秀的学者会结合当时的表现进行实时的自省反思,当出现问题时,注重对异域文化的理解、语言整合、举止行为、面部表情管理、交际策略等多个方面的补救和调整。

3非外语专业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地区对比研究

3.1偏远地区

虽然我国越来越重视偏远地区的教育,但是与城镇地区相比,无论是教学环境还是师资力量都相差甚远。首先,偏远地区的非外语专业英语学习者接触英语较晚,学习的途径也是少之又少,只能通过老师面授进行学习,稍微好一些的地区有网络,能够上网进行学习,但是获取知识,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方法还是比较匮乏。其次,由于偏远地区的师资力量有限,学者往往无法找到优秀的英语老师进行辅导学习,而且老师不注重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只是一味地注重英语知识的传授,甚至可以说偏远地区的教师也并不一定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除此之外,学者们参与英语研讨会、交流会的机会也比较少,因此偏远地区的非英语专业学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城镇地区资源多的学者而言比较低。

3.2城镇地区

城镇地区的非外语专业的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明显优于偏远地区,优秀的教学老师都在城镇地区汇集。同时,良好的教学环境也是偏远地区不可比拟的。城镇地区的一些跨文化交际的交流协会、论坛,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活动,也是数不胜数,经常有优秀的学者举办交流活动,供非外语专业的英语学习者交流学习,大家相互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除此之外,城镇地区的英语学习者也有更多的机会去国外进行深造。

4启示

4.1改变观念

笔者通过访谈发现,我国无论是专业的英语学习者还是非英语专业的学习者都更重视英语考试的成绩,而非注重交流的本身。他们认为拿到英语证书是最重要的,忽视了对交际能力的培养。这与英语教师日常对学者的思想灌输也是分不开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学者也应该自发地改变观念,语言只是工具,培养交流能力才是重点。

4.2选修跨文化相关课程

边远地区的学校应该开设相关的跨文化课程进行辅导,非外语专业的英语学者应该加强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老师言传身教,在教学中列举一些实际发生的案例,供学生们反思。同时还应该注重情景模拟等,加强学者的沟通能力。对于已经工作的英语学者可参与一些跨文化的课程,或者参加学术交流会,增加见识培养跨文化意识。

4.3提供出国深造的机会

学校应多为非外语专业的学者多提供一些出国交流的机会。身处异国他乡才能够真正地提高英语水平,促进对异域文化的认识、理解和容纳。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非外语专业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还需提高;跨文化意识培养不够重视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发生。目前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仍然有很大欠缺,尤其是偏远地区。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它很复杂并且多样,笔者希望通过对非外语专业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分析以及对偏远地区和城镇地区的不同差异课题的探究,能够让更多的教师和英语学者认识到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参考文献:

[1]宋葵.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实证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11(6).

[2]王艳萍.大学非外语专业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地区对比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

[3]郭海英.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