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机交互技术范文

人机交互技术精选(九篇)

人机交互技术

第1篇:人机交互技术范文

关键词:人机交互 体感 Kinect

中图分类号:TH7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9-0065-02

1 前言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不仅是处理器速度、存储器容量飞速提高的历史,也是不断改善人机交互技术的历史。ACM图灵奖1992年获得者、微软研究院软件总工程师ButlerLampson在题为“二十一世纪的计算研究”报告中指出,“计算机有三个作用:第一是模拟;第二是计算机可以帮助人们进行通信;第三个是互动,也就是与实际世界的交流”。

人机交互(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HCI)是研究人、计算机以及它们间相互影响的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如鼠标器、窗口系统、超文本、多媒体等,已对计算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还将继续影响全人类的生活。人机交互技术是当前信息产业竞争的一个焦点,世界各国都将人机交互技术作为重点研究的一项关键技术。

2 发展阶段

人机交互的发展历史,是从人适应计算机到计算机不断地适应人的发展史。

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人机交互采用的是命令行方式,用户采用键盘输入信息,以文本编辑的形式与计算机进行交流,这是第一代人机交互。这种交互方式的信息量十分有限,效率与易用性都比较低,而且对交流技术的要求也较高,使用者需要经过相当时间的学习培训。

到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了图形用户界面方式,并直接引发了桌面式操作系统的蓬勃发展,引入了鼠标这一划时代的交互设备。图形用户界面简洁而直观,效率和易用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降低了对使用者的技术要求。

进入90年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人机交互进入了一个信息量迅速增长的时代,计算机界面输出更加动态,二维图形/图像及其它多媒体信息的方式,有效增加了计算机与使用者沟通的渠道。

图形技术的飞速发展说明,对于终端应用层面,使处理的数据易于操作并直观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人类之间交互的方式都是基于三维空间的,无论是命令行方式,图形界面方式还是多媒体方式,它们在实质上都属于基于二维空间精确信息的人机交互模式,不够自然、形象、直观。以人为中心、自然、高效将是发展新一代人机交互的主要目标。

3 新一代人机交互技术

多通道交互(Multi-Modal Interaction,MMI)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人机交互技术,它既适应了“以人为中心”的自然交互准则,也推动了互联网时代信息产业(包括移动计算、移动通信、网络服务器等)的快速发展。MMI是指一种使用多种通道与计算机通信的人机交互方式通道(modality)涵盖了用户表达意图、执行动作或感知反馈信息的各种通信方法,如言语、眼神、脸部表情、唇动、手动、手势、头动、肢体姿势、触觉、嗅觉或味觉等,采用这种方式的计算机用户界面称为“多通道用户界面”。

在多通道交互技术中、发展最快、应用前景最广的是人体动作感应技术,简称体感技术,包括手势识别,面部识别,肢体识别及眼动追踪等。体感技术实现的方式主要是以红外/激光/可见光等方式追踪使用者的物理特征变化,并转化为响应的数字信号。目前发展较为成熟、应用相对较多的是手势及肢体识别技术。本文以微软公司最新推出的民用级体感设备Kinect为例,重点探讨基于体感技术的人机交互环境。

4 Kinect的技术特点

Kinect是微软基于Windows平台打造的一款运动感知输入设备,作为一款体感外设,它实际上是一个采用全新空间定位技术(LightCoding)的3D体感摄像头,利用即时动态捕捉、影像辨识、麦克风输入、语音辨识等功能,允许使用者使用身体姿势和语音命令通过自然用户界面技术与计算机交互,从而完全摆脱了传统输入设备的束缚。

Kinect的主要配置有:双RGB摄像头:提供红、绿、蓝三颜色通道,主要作用在于动作追踪;深度传感器:深度传感器由红外线投影机加单色CMOS传感器组成;多点阵麦克风:主要功能是为了聊天以及语音命令识别,并可以帮助过滤环境噪声;定制处理器和微软的定制软件:所有硬件都由微软设计的软件控制。

4.1 智能模糊建模

传统计算机编程基于一系列的规则,结果也很简单:是与不是,非A即B。在为输入输出数目有限的简单系统建模时,这种方式简单而有效。然而真实世界并不仅仅有“是”与“不是(非)”,还有“似是而非”,有“也许是”,还有“也许不是”,我们无法用简单的二元方式来定义真实世界。以挥手为例,这一简单动作对计算机判定来说,具有非常多的影响因子:手挥动的幅度,背景环境差异,现场光照的明暗,衣服质地的不同,体型差异造成的动作差异等。为此,我们必须用新的编程方式来教会计算机以更接近人脑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即智能模糊建模。

对于人类来说,当你遇到一个人的时候,你的大脑立即将注意力集中在他身上,并根据经验辨识出他的身份。这一过程并不是通过数百层的决策树来实现,而是人脑通过海量的学结推断出的。Kinect以类似的方法被创造出来。它观察身边的世界,它注意观察并不停学习你的动作。即使Kinect从来没见过你挥过手,也能很快地从它学习过的TB级数据中猜测出你所做动作的含义。

4.2 传感方式

Kinect所采用的是光编码技术,顾名思义就是用光源照明给需要测量的空间编上码,其本质仍是结构光技术。它通过红外线投影机将空间划分为连续的的数百个约10cmX10cm大小的格子,每个格子都有其唯一的编码,当人体在空间中移动时,划过的相应的格子,传感器就会捕捉到对应的编码值,将这些数据导入计算机中进行插值处理,即可得到相当精确的人体移动的速度、角度、范围等三维信息。

与此同时,Kinect的双摄像头会对场景进行实时记录,对得到的图像进行像素级评估,来辨别人体的不同部位。通过优化的智能算法,Kinect将人体从背景环境中区分出来,并最大限度的减少外界环境的干扰,如光照条件、衣物、发型、身高体型差异等,从噪音中提取出有用信号。

4.3 动作数据转化

通过图像信息和三维空间数据的整合处理,使用者图像的每一个像素都被传送进一个辨别人体部位的机器学习系统中。随后该系统将给出了某个特定像素属于哪个身体部位的可能性。将所有的这些可能性输入到接下来的处理流程中并且等到最后阶段进行判断。通过所有数据的全面对比计算,Kinect可将人体分为20个主要节点,并依此描绘出骨骼模型,目前其可以主动追踪最多两名使用者的全身骨架,或者被动追踪最多四名玩家的形体和位置。

5 应用前景分析

体感技术相对于传统的交互手段,交互方式更加自由,而且发出指令的形式也更多样,只要在系统中把动作与相应的计算机操作一一对应即可。例如,在演示图片时,双手分开视为放大操作,反之,双手合拢即为缩小操作,同样,模仿翻书手势的左/右挥手即为翻页命令,等等。对于某些特定场合,如手术中的医生,其非接触式的操作方式更是非常方便。

体感技术还具有贴近人类自然行为的操作特点。目前仿真机器人的发展非常迅速,但对于拥有数个关节和驱动电机的仿真机械手臂,传统的手柄加按键的控制方式极为繁琐,对于使用者的技术要求也很高。如采用体感交互技术,使用者就不是在操作机械手臂,而是机械手臂在模仿学习人类的行为动作,方便程度不言而喻。

体感交互技术还可与三维显示技术结合,营造更加完善的虚拟现实体验环境,使沉浸感与交互性都进一步加深。无论是三维环幕立体投影或是头戴式显示器,使用者通过体感技术摆脱了传统的操作手段,从而能够用更贴近现实世界的方式去控制计算机,为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6 结语

本文介绍了人机交互发展的过程,分析了作为新一代的人机交互方式之一的体感技术,其自身拥有的独特优势,并以微软Kinect为例,介绍了基本的技术原理,认为体感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和发展前景。目前下一步的研究重点在于如何使用体感技术实现复杂的计算机命令,以及优化动作识别的效率与精确度,从而提高体感技术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谭剑波.张光刘.李琳.体感设备与被动立体相结合的人机交互方法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4(2):252-254.

[2]柳克俊.关于人机交互人机和谐环境的思考[J].计算机应用,2005,25(10):2226-2227.

第2篇:人机交互技术范文

【关键词】 无人机 飞控系统 在线仿真技术

一、前言

无人机以其独特的优势被广泛的应用在众多领域,特别是在战术方面。在线交互仿真技术能够对无人机飞控系统的性质、运动变化等进行推断,并通过仿真模型和更新、校正模型对无人机飞控系统进行更新和校正,以此保证无人机飞控系统的准确度和精度。

二、无人机及飞控系统的概述

1、无人机。无人机是一种集攻击、监视、侦查等于一体的航空作战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综合保障设备、有效荷载、测控和信息传递以及飞行器平台。无人机承担着感知战场情势、采集战场情报等任务,实现对目标跟踪定位、侦查监视战区等,还能对地面目标、其他作战平台等进行准确打击,已经成为现代化、信息化战场必不可少的战斗单元。

2、无人机飞控系统。无人机飞控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地面监测和操控终端、伺服作动系统、管理和控制计算机以及传感器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对无人机的火力控制(包括应急投放、发射控制以及对 挂在武器状态的监控)、设备管理(包括对设备工作状态的检测和管理)、飞行管理(包括遥测管理、遥控管理、导航解算管理、机载设备故障管理以及飞行任务管理等)以及飞行控制(包括着陆与回收控制、下滑与爬升控制、侧向偏差控制、高度控制以及动作控制)。

三、无人机飞控系统在线交互仿真技术

3.1 在线交互仿真技术原理

无人机飞控系统在线交互仿真技术原理表现为:在无人机飞控系统的监控终端与地面操控终端中嵌入实时仿真系统,实现对无人机飞行过程的实时、在线仿真,并对传感器下传的各种信息(如姿态、速度以及轨迹等)进行接收。同时,还可以利用上述信息更新和校正仿真系统模型,以此保证仿真系统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有效性。由在线仿真系统对无人机的遥测数据和采集的仿真数据进行对比,能够对无人机的伺服动作系统、传感器以及计算机的运行状态和变化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准确的判断无人机在飞行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故障,为人工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

3.2 无人机飞控系统在线交互仿真模型的创建

1、无人机飞控系统在线交互仿真模型的创建。仿真模型的创建是实现无人机飞控系统在线交互仿真的前提,无人机飞控系统和武器控制系统的区别在于前者需要对起飞、回收以及着陆过程进行精准的控制,这就要求创建相应的数学模型。同时,在进行仿真模型创建的过程中还需充分的考虑无人机飞控系统的特征和实际要求,如接口协议存在的数据截断误差以及实际运行动态等,以此创建符合无人机实际性能的仿真模型。无人机飞控系统数学模型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控制系统模型、机体运动学模型、发动机模型、气动模型、大气环境模型以及干扰模型等,通过对上述模型综合、统一,形成完善的在线交互仿真高精度数学模型。为了保证仿真模型的实用性,不能设定理想、固定、统一的初始条件,而是应该根据无人机飞行的实际环境确定模型的初始条件。

2、实例分析。以某无人机为例,该无人机在飞行时的数学仿真结果如图1、图2所示,分别表示无人机在低温、高温以及常温条件下的速度曲线以及高度曲线。由此可知,当温度不同时,其对无人机速度以及高度控制造成的影响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图3和图4分别表示无人机在有常值风干扰和无常值风干扰条件下的速度和高度曲线。总之,在选择无人机飞行控制仿真模型初始条件时,需要对无人机飞行的具体环境条件进行分析,然后确定合适的初始条件。选择初始条件的原则主要包括:①根据无人机飞行环境的实际温度,确定仿真模型的初始温度条件。②确定无人机飞行地段的风场模型,然后确定仿真模型的风干扰模型。③依据全机地面试验结果,对影响无人机飞行的因素进行推算,最终确定无人机飞控系统在线仿真模型的初始条件。

结束语:无人机已经成为现代化、信息化战场必不可少的战斗单元,飞控系统作为无人机的管控系统,通过利用在线交互仿真技术创建相应的仿真模型,并利用传感器直接采集量更新仿真模型和传感器间接采集量反解关键信息更新仿真模型,对仿真模型进行实时更新和校正,能够有效的提高无人机的飞行准确度和精度,提高飞控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参 考 文 献

[1]薛鹏,肖前贵,高艳辉.某无人机飞控系统半实物仿真平台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2,35(13):111-114.

第3篇:人机交互技术范文

摘 要:随着以计算科学为核心的人机交互、图形图像、虚拟现实、普适计算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结合学生知识结构和工作岗位需求的变化,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课程建设,我们正在开展从《人机界面》到《人机交互》的本科生课程改革。本文从课程历史与现状分析、研究型大学相关课程现状与分析、课程知识点设置建议三个方面,介绍了课程改革工作的阶段进展。

关键词:人机交互;课程建设;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 课程历史与现状分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系/学院开设的本科生课程《人机界面》/《人机交互》已经具有相当长的历史,近年来选修该课程的学生平均约130人/学年。

在2004年以前,北航计算机系/学院的本科生课程《人机界面》,重点讲授人与计算机之间的界面原理和设计方法,主要有人机界面的概念和发展、命令行界面、图形用户界面、界面开发环境和工具等内容。

随着以计算科学为核心的人机交互、图形图像、虚拟现实、普适计算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考虑到学生知识结构和工作岗位需求的变化,需要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课程建设,我们开展了从《人机界面》到《人机交互》的本科生课程改革工作。

事实上,在2004年至2006年期间,虽然该课程的名称仍然为《人机界面》,但是教学方案已经增加了大量关于人机交互的教学内容,例如人机交互的概念和发展、人机交互技术与设备、多通道人机交互技术等内容,其中人机界面与人机交互各占一半教学内容。

在2007年至2008年期间,根据本科教学的具体要求和工作部署,通过学院领导、资深教授和授课教师的共同努力,我们将本科生课程《人机界面》更换为《人机交互》,并且确立为计算机学院的核心课程,课程教学内容以人机交互的知识点为主导。虽然课程改革目前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是还需要从学科需要、知识点、课程实践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人机交互》课程建设。

2 研究型大学相关课程现状与分析

根据对国内外研究型大学相关课程现状的调研和跟踪,我们分析了与《人机界面》/《人机交互》相关的课程特点和发展趋势。大部分研究型大学以《人机交互》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本科生课程,也有小部分大学考虑到其他学科的课程教学需要,继续以《人机界面》为本科生课程,但是其教学内容充实了大量的人机交互知识点。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的人机交互课程(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主要讲授构造有效交互的原则和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机交互设计能力,加深学生对人机交互因素的理解,以课堂作业(40%)和期末项目(25%)为主要课程考核指标。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的人机交互设计课程(Introduction to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Design)主要包括人机交互的认知学、概念原型、设计方法、开发工具和环境等内容,以课程讲授、小组讨论和课程实践为主要教学形式,以课程实践(50%)和课堂作业(20%)为主要课程考核指标。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人机交互方法课程(Introduction to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Methods)重视原理和方法的介绍,借助人机交互的发展历程讲述主要的概念、原理、原则和方法,强调人机交互系统和工具的设计、实现与评估。美国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人机交互课程(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主要包含用户界面设计基础、人机交互元素、人机交互模型、人机交互软件、输入输出设备、可用性、先进交互方式等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洞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以阅读文章并发表评论(25%)、课程项目(35%)和课程实验(35%)为主要考核指标。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的人机交互课程(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从用户交互的行为出发,强调人类认知系统、交互行为分析、交互任务分析、交互表示和原型、面向应用的交互设计和系统,注重学生的需求分析、原型设计、应用测试等能力,以期末考试(40%)、合作设计(39%)为主要考核指标。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的人机交互设计课程(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Design)主要包括交互设计心理学、交互设计原则、人机交互模型、协同设计方法、交互软件设计和实现,强调“交互硬软件的设计如何影响人和计算机之间的交流”。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用户界面设计与实现课程(User Interfac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主要侧重于设计(人机界面的设计原则和技巧)、实现(人机界面的构造和实现技巧)、评价(人机界面可用性的评价技巧)等,强调学生的课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以课程项目(40%)、课程作业(30%)为主要考核指标。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的界面设计、原型和评价课程(User Interface Design, Prototyping, and Evaluation)主要讲授交互设备、交互方式、对话模式、实例分析、面向用户的任务分析和设计方法、开发工具、测试方法等,以课程考试(45%)和课程项目(45%)为主要考核指标。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虽然以人机界面技术(Human Computer Interface Technology)为课程名称,但是以人机交互的知识点为主要课程内容,例如鼠标、键盘、游戏杆、头盔显示器、音乐控制器、数据手套等输入方式,以及图形、触觉、音乐、3D声音等输出方式,强调特征提取和数据映射策略等信号处理方法,其教学特色涉及面部表情交互、语音识别方式、手持式交互方式等内容。

3 人机交互课程的知识点设置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人机交互,是研究人、计算机以及它们间相互影响的技术,是人与计算机之间传递、交换信息的方式和接口,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历史,不仅是处理器速度、存储器容量等飞速提高的历史,也是不断改善人机交互技术的历史。人机交互技术,如鼠标器、窗口系统、超文本、浏览器等,已对计算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还将继续影响人们的生活。

人机交互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焦点之一。美国信息技术顾问委员会的“二十一世纪的信息技术报告”,将人机交互和信息管理列为新世纪4项重点发展的信息技术之一,其目标是研制“能听、能说、能理解人类语言的计算机”。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等均将先进的人机交互、虚拟现实技术列为予以特别关注的资助项目。随着互联网、虚拟现实、移动计算、普适计算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人机交互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提供了许多新的机遇。

所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人机交互》课程知识点,应该随技术发展和应用需求而不断改进。通过调研、分析和参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国内外专业规范,不难发现其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计算机工程、信息技术4个方向,在课程设置、知识体系和技术变化等方面均将《人机交互》课程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人机交互,重点在于:理解交互用户和交互对象的行为,根据“以人为中心”的原则设计、开发和评价人机交互系统。通过调研、分析和参考相关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发展趋势,目前国内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人机交互》课程讲授学时大部分为36或48小时(实践学时约18小时),并且主要包括人机交互的概念与历史、认知心理学、交互软件设计、交互系统设计、交互方式和设备、交互系统应用、交互系统评价等知识点的设置。

第4篇:人机交互技术范文

关键词:电子游戏;交互方式;人机交互

当今的科技社会中,娱乐方式层出不穷,电子游戏占据了我们年轻人群选择娱乐休闲方式中的很大一部分。在游戏的虚拟世界中玩家能够得到一切想得到的,在科学技术的引领下前所未有的娱乐体验让他们为之迷惑与颠倒。电子游戏作为一种具有交互性的产品,它的游戏体验方式让玩家有着各种拥有它的欲望,这也是交互设计的一个必要条件。如果游戏没有游戏性就不能体现出游戏的交互性,有好的交互性的电子游戏必须注重游戏的交互方式。

1 交互技术的现状

随着科技进步发展,交互技术在近十几年有着突飞猛进发展。新的交互技术产生的同时伴随着许多新的交互方式出现,这些新的交互方式在不经意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新的交互技术被泛称为自然人机交互技术,交互技术在科学家探索与研发中已经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现在正处于多通道、多媒体的智能人机交互阶段,有不少产品已经问世。其中包括人机界面、地理空间跟踪、体感技术、语音识别、触摸技术、红外感应、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眼球跟踪、意念控制等。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从ipod摇一摇来切换下一首歌,到iphone的siri语音操控,再到ipad的多点触摸屏,再到mac的人脸识别开机系统,再到任天堂wii的手持式红外体感设备,最后到kinect的体感操控,这些都是自然人机交互技术与交互方式在现在人们生活产品中最基本的应用。目前,交互技术继续步入更多领域应用时代,特别在游戏方面交互技术的使用效果显得尤为突出。

2 电子游戏的类型

电子游戏类型形式多样,从载体平台上分类的游戏类型一般为“掌上游戏机”、“家用游戏主机”、“街机”和“电脑游戏”(也包括新兴的手机游戏和vr游戏)。本文目前主要针对以家用式游戏机来进行探讨。

2.1 掌上游戏机

游戏机的始祖可以说是日本出产的game boy,这种掌上游戏机风靡了80年代的孩子们。这种载入游戏卡带的游戏机,后来演变成了直接在电脑上下载游戏的psp机,现在智能手机上的各种app游戏软件逐渐在取代旧式的掌上游戏机的地位。

2.2 家用游戏主机

现在的电子游戏已经不再是平面式的,由于技术越来越高,游戏已经搬到了电视屏幕上,只需要拿着操控手柄就可以随心所欲进入游戏状态。甚至更先进的游戏方式是抛开任何的游戏控件,身体也能成为操控器。

2.3 街机游戏

街机也称大型电玩,置于公共娱乐场所的游戏机。主要是以盈利为目的大型游戏机,开发者也开发出了一些为企业做宣传活动的vr游戏,在大型商场和大型主题公园使用。这些游戏大都不需要玩家使用操作按键,只要在屏幕面前摆动自己的身体即可进行游戏。

3 电子游戏中的新交互方式

电子游戏中的交互方式就是在游戏过程中,玩家是通过何种方式进行游戏互动。近几年电子游戏发展速度迅猛,开发者运用高科技技术开发出具有互动性、动感性强的游戏产品,这些有别于传统以物理按键为操作界面的家庭式电子游戏产生,且被称作体感游戏。体感游戏顾名思义就是用身体去感受,它突破了以往单纯以手柄、鼠标、键盘输入的操作方式,只需要通过肢体动作变化来进行操作的新型电子游戏。通过自身的真实运动参与到游戏中,才能实现交互游戏的真正价值。索尼、任天堂、微软是游戏厂商的三大巨头,掌握着电子玩具产业的命运,各厂家是如何改变游戏交互方式来吸引玩家的?

3.1 索尼的二维交互电子游戏的交互方式

早在2004年索尼公司第一次推出ps2游戏主机的配件eyetoy动作感应控制器,其配备的摄像头能把人投放到游戏中,用肢体动作完成游戏操作。曾经风靡一时的eyetoy最热门的是棒球游戏,只需要玩家做出挥动的动作就可以看到屏幕中的球被击打出去。但是这个游戏主要是二维制作模式,很多因素都很不成熟,最重要的是远远满足不了玩家的好奇心而最终夭折。

3.2 任天堂的体感游戏机的交互方式

任天堂wii游戏机最早将体感技术普及到玩家,它是通过手持式感应手柄wii remote来实现玩家与游戏界面的联系。感应手柄的外形如同电视遥控器,除了能用按键控

外还有定做感应及指向定位两个功能,它们能同时侦测到玩家在三维空间的旋转移动屏幕上还有光标指示。感应器上还有陀螺感应器,在运动的时候可以精确感应到倾斜和摆动,甚至还增加了手柄的震动感,给予玩家真切的游戏反馈,这种新的信息输入与信息反馈方式,形成了新的交互方式。但是这种交互方式唯一缺点是还不能完全摆脱手中的束缚——不能让双手释放进入游戏。

3.3 微软的体感外设设备的交互方式

电影《阿凡达》掀起了3d电影的一番热潮,也让我们在电影中看到了许多未来的科技影像。电影中美丽的潘多拉大树在实验室显现,科学家只需要用手在空气中轻轻划动,各种数据在空气活灵活现地闪现在眼前。微软厂家把这种技术开拓到游戏中去,xbox的体感外设器kinect是个3d体感摄像机,同时它导入即时动态捕捉、影响识别、麦克风输入、语音识别和社区互动功能。身体就是控制器,是kinect体感游戏的口号,玩家身上不需要携带任何的游戏配件直接进入kinect摄像头的可视范围即可进入游戏,只要做出平常生活中自然的动作如跳跃、抓碰、摇摆等即可完成游戏需要的动作,让全身心进入游戏中去。但是这种交互方式唯一缺点是身体得不到游戏中的信息反馈的触感。

4 交互式电子游戏的未来发展

游戏厂商意识到电子游戏的交互方式需要巨大的变革,人机交互方式将会有突破性的进展。现在的电子游戏已经从游戏手柄中脱离出来,进展到肢体操控的层面,甚至有人提出大脑感应、意识控制等超前想法。这些只能在科幻小说和电影里面找到的超前想法是语言未来科技最直观、最有冲击力的科普方式。 游戏之路将会有更多的互动并向着具有更多的游戏体验这一观念去实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可以身临其境般的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游戏开发者将在不停的探索中成长。

5 结束语

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催促了交互时代的到来,人与机器的交互模式将越来越自然,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正面临着融合的拐点。本文对交互时代游戏厂商的三大巨头开发的交互式电子游戏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引出交互技术对未来电子游戏市场的影响和发展,它们将会在人机交互和交互方式的影响下取得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刘卓.电子游戏的娱乐体验与交互设计[j].江南大学,2008.

[2]余涛.kinect应用开发实战:用最自然的方式与机器对话[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3]李世国.体验与挑战产品交互设计[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

第5篇:人机交互技术范文

关键词:智能电视;人机交互;用户体验

中图分类号:TP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4-0000-01

一、引言

智能电视的发展是计算机、网络以及数字电视技术共同发展和融合的结果,并且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趋势,在人们的生活中显现出日益旺盛的趋势,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于高水平智能化网络电视的需求。智能电视的设计方案主要源于人们对于电视操纵技术的一键式要求,因此传统电视中的遥控器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智能电视设计的要求。在智能电视的设计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智能电视的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它的设计方案直接决定着智能电视整个方案的成败,在实际的社会中,常用的智能电视交互设计方案主要有语音控制、多触点控制、多屏幕互动等,并且随着智能电视设计方案的不断成熟和人们对于智能电视设计方案要求的改变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二、智能电视人机交互的主要方式

智能电视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潮流,而且其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发展的势头不可阻挡。根据有关研究结构的调查结构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的智能电视市场份额预计将会超过50%,而且全球的智能电视渗透率也将会超出30%大关。在未来的智能电视发展中,其首选的方案是走开放式的发展路线,因此智能电视的交互界面设计的重要性远远超出其自身硬件的设计。同时,作为目前人们家庭中的重要娱乐方式,智能电视的交互技术对于人们的感受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对于客户的产品体验至关重要,一个设计完善的用户交互界面会直接改变一个智能电视设计方案的命运。在目前,智能电视的交互界面呈现出显著的多样性特点,主要运用到触摸、肢体语言、语音等交互方式,并且还有一些其他的新型交互方式正在研究中。在智能电视的时代,其不断丰富的应用已经成为了家庭娱乐的焦点,在家庭娱乐中占居着重要的位置。经过若干年的发展,智能电视的应用程序已经有了明显的增加,而且其人机交互方式的设计也呈现出显著的多样化发展趋势。在传统的遥控器基础上开发出了语音控制、人脸识别、触摸等新型的人机交互技术,并且各项技术也在不断的改善过程中走向成熟。下面对目前主流的智能电视人机交互方式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语音识别技术。采用语音识别的交互方式主要是通过机器对所采集到的人的语言进行模数转换,并且按照预先设置的程序将其进一步转化为高级指令代码。在语音识别技术中主要有特征提取技术、模式匹配技术以及模型训练技术等。语音识别技术具有良好的复杂控制功能的难题,与传统的手动控制方式相比,语言控制方式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的实现人们对智能电视的控制。例如采用语言控制交互方式的智能电视,人们无需找到遥控器就可以通过语言对电视实现控制,省去了人们大量的时间,同时也给用户带来了良好的产品体验。海尔公司在2001年推出的语音识别技术、抗干扰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等科技含量较高的智能化语音控制交互方式的电视。TCL在2011年推出的智能电视采用的是云端的方式实现语音的识别和合成,即电视可以对用户的语音信号进行智能化的数据分析,并且通过控制端口执行语音信号的指令。采用语音控制的智能电视为用户带来了生动、便捷的交互体验,同时能够为用户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在客户体验方面进一步拉近了与客户的距离,实现了智能电视设计的巨大飞跃。

(二)肢体语言识别。肢体语言识别技术主要指的是人们采用手型、身体动作等符号信息向智能电视传递指令,也是一种新型化的智能电视人机交互方式。肢体语言交互方式的主要设计理念是消除正常人与聋哑人群的距离,为聋哑人群提供全新的智能电视交互方式。其典型的应用最早出现在Kinect的设计上,主要是利用红外摄像头对人体的肢体动作进行捕捉,并且通过预先设定的智能算法对这些肢体的变动进行分析,以获得用户对智能电视的控制指令。海信于2011年推出的基于感应触控的智能电视就是采用的肢体动作识别技术,它的应用实现了智能电视与人进行互动,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使用体验。在采用肢体动作交互方式设计的智能电视中,完全可以拜托摆脱传统的手动式遥控器控制方式,充分实现了人机交互的虚拟化。然而,在肢体动作识别技术中仍然存在着诸多挑战,例如动作识别技术在对人体的肢体动作进行分析时存在精度的不足问题。在智能电视的人机交互设计方式中,肢体动作交控制方式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而且假如将肢体交互与语音控制相结合,就可以进一步完善对智能电视的智能化控制,进一步提升智能电视的交互体验,对于提升智能电视的设计标准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智能触控技术。智能触控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是在iPhone推出以后,而且随着人们对于智能触控技术关注程度的不断提升,智能触控技术也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目前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小型化终端设备的设计中。海尔在2009年推出的智能化LED屏幕触控技术的智能电视就是采用的触控技术,用户可以通过LED屏幕对智能电视进行多种形式的控制,同时配备有多元化的外接设备,进一步完善了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实际上,触控技术在智能电视交互方式的设计中也同样可以用于屏幕的触控操作中,用户可以通过屏幕触控的方式输入控制信息,实现对于电视的控制。

(四)多屏互动。所谓的多屏互动指的是基于闪联协议的设计,并且通过无线方式实现连接。例如常见的安卓系统就可以应用于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同时可以实现对设备内信息的输出、展示和控制等操作,在不同的平台上都可以实现控制。同时,多屏互动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电视自身的概念。

参考文献:

[1]谢世海,刘芬.浅谈智能电视人机交互方式[J].科技信息,2013,3.

第6篇:人机交互技术范文

课堂互动综述

互动是未来课堂的核心之一,未来课堂的互动除了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互动之外,还包括人、技术、环境、资源四个维度之间的互动,研究未来课堂的互动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未来课堂,进行未来课堂的设计与应用研究。“互动”一词在英文中出现得较早,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含义。“互动”在中文原属社会学术语,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随着计算机科学中交互技术的出现和互联网的发展,“互动”一词广泛应用开来。计算机交互技术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互动转移为人与计算机之间的情感互动,计算机开始具有“情感”,并向着“人性化”的方向努力。机器的智能化,也给人机互动和机机互动带来了新的含义,丰富了互动的形式和领域。[1]互动可以理解为:交互主体间(包括社会成员和社会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能引起对方的行为、性质、存在方式、价值观等发生变化的任何过程。[2]

关于课堂互动,简单地讲,就是指发生在课堂内的互动。对其含义的理解,不同人从不同侧面给出不同的定义。课堂互动是指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发生的具有促进性或抑制性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进而达到师生心理或行为的改变[3];“互动”是调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的各个主要要素,围绕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形成彼此间良性的交互作用。这是一个整体性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课堂的时空背景下,借助构成教学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积极的交互作用而形成“学习集体”,并在“学习集体”的人际关系之中产生的认知活动的竞技状态,这就是“互动”。课堂内的互动分为显性互动和心灵互动。后者能勾起思维的涟漪,或可称为“默动”,这种互动形式以内涵取胜而非以形式取胜。从分类角度看,有学者将课堂互动理解为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交叉互动。[4]

结合互动及课堂互动概念,可以这样来理解课堂互动:①课堂互动就互动主体来看,有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还有学生自身与教师自身间的互动。②从互动对象看,除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外,课堂互动还包括教师、学生与课堂环境(包括文本等)的互动。③课堂互动是在一定的情景中,通过一定的媒介与手段进行的。既有言语互动,也包括非言语互动;既有显性的,又有隐性的互动。④课堂互动就效果而言,既可能产生积极的促进性的影响,也可能产生抑制性的影响。⑤课堂互动体现了多向性,也体现为连续性。[5]

目前国内外关于课堂互动研究的现状主要从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视角以及新技术应用下的课堂互动等角度进行了课堂互动的相关研究。教育社会学视角方面主要有学者进行了课堂互动本质的研究,课堂互动类型的研究。语言学视角下的课堂互动研究主要分析课堂师生之间的话语互动研究,包括对课堂师生言语互动的分类研究,话语分析方法研究,学生参与型研究,课堂学生分层现象研究等。教育心理学视角下的课堂互动研究主要包括课堂师生关系研究、课堂教师行为作风模式研究、师生交往的社会心理结构研究、课堂师生互动的影响因素分析。而教育学视角下的课堂互动研究,包括课堂互动类型的研究、课堂师生互动的困境研究、课堂师生互动质量和效果的研究等。[6]新技术手段应用下的课堂互动研究主要有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下的课堂互动研究,基于互动反馈系统的研究等。

互动的理论基础

互动研究是一个社会研究,也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前提,对未来课堂同样涉及人们之间的社会交流。目前关于互动的理论较多,而且也没有一个统一认可完善的定论,但从已有的部分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对互动的理解与认识,从而有助于人们开展课堂互动研究。

1.米德的互动论

米德的互动论基本思想是:个人、自我、社会均产生持续不断的对话与交往,人类的交往是通过有意义的动作,即有别于非人类的自觉的影响下实现的。他对交往的分析,是从“手势”(或动作)这一概念开始的。符号的互动正是人类行为的本质特点。通过符号的交流,互动双方就能为对方易地而想。[7]

2.群体动力学

群体动力学由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所创立。他认为,群体的本质就是导致一个“动力整体”的成员之间的互赖(这种互赖通常由共同的目标设立),在这一动力整体中任何成员状态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成员状态的变化,成员之间紧张的内在状态能激励群体达到共同的预期目的。[8]

3.胡塞尔的主体间性理论

主体间性(Inter-Subj ectivity),又称共主体性、交互主体性。胡塞尔的主体间性包括两个方面,即主体间的互识与主体间的共识。主体间的互识,即交往过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间是如何相互认识、相互沟通的;主体间的共识,是交往过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间如何对同一事物达成相同理解,即主体间的相通性和共同性。[9]

4.班杜拉的交互决定论

班杜拉指出:“行为、人的因素、环境因素实际上是作为相互连接、相互作用的决定因素产生作用的”。[9]其中主要观点是环境是决定行为的潜在因素,人和环境交互决定行为,环境、人和行为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是一种交互决定的过程。在行为内部,人的因素和环境影响是以彼此相连的决定因素产生作用的。这个过程是三者交互的相交作用,不是两者的连接或两者之间双向的相互作用。[10]

除了以上理论基础,未来课堂互动研究的理论基础还包括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布鲁默的符号互动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弗雷德的对话教学论、传播学理论等。这些理论都为我们研究未来课堂的互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未来课堂的互动形式与特性

通常而言,互动是一种最基本、最普遍的日常生活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语言的互动与非语言的互动;正式的、有组织的互动与非正式的、无组织的互动;传统的、习惯方式的互动与现代的、创新方式的互动,等等。传统的互动基本上是直接的、面对面的初级群体的互动,现代社会的互动已日益超越时空界限,形成以大规模的现代化传输手段为媒介的间接互动。

关于互动的分类,Andrew在“进入交互时代——校园学习空间的未来视角”一文中认为交互可以分为两类——人与人的交互和人与信息的交互。[11]

现有的研究文献中常把课堂互动(交互)分为人际交互、人机交互和自我交互三种基本方式。而人机交互研究领域将交互的方式又细分为数据交互、语音交互、图像交互和行为交互等交互形式。互动的方式将会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对自身行为的认识的变化而不断演变,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2008年曾预测,未来五年人与电脑的互动方式将发生重大变革,现有的鼠标和键盘将被更为直观和自然的技术所取代。盖茨说,未来五年,触摸、视觉和语音界面将变得更为重要,也就是所谓的“自然用户界面”。[12]

可以看出目前关于互动的分类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研究者都是根据自己对互动的理解以及研究的需要对互动进行分类。未来课堂作为学习者学习和获得发展的场所,是一个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技术、资源、活动等诸多要素都围绕着有利于促进学习者学习和身心发展的环境。在这样的课堂中,除了学习者外,教学者、教学支持者、诸多的技术、教与学的资源以及形成的物理与心理环境等都是构成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与学的过程离不开各组成要素之间的互动,所以分析未来课堂的互动需要定义好互动分析的维度。由于传统课堂的互动研究维度主要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包括师生互动、自我互动和生生互动等,而基本不涉及人与技术、人与环境、人与资源、技术与技术等维度的互动,所以在借鉴传统课堂人与人互动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把未来课堂的互动研究维度确定为人、技术(装备)、教与学的资源、环境(物理与心理)等四个维度。

根据上面确定的互动分析维度,我们认为在这样的课堂中,互动形式除了人际互动外,还包括人与技术的互动、人与资源的互动、人与环境的互动、技术与技术的互动、技术与资源等的互动。所以,未来课堂的互动形式及特性可基本归纳如下:

1.人与人的互动

未来课堂中的人与人的互动形式可表现为多元性,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师互动、师生与教学支持者(coach)的互动、现实与虚拟(远程)人之间的互动等形式。其中尤其是教师、学生与教学支持者之间的互动,则更多地体现未来课堂中对于学习者学习的支持,教学支持者可以帮助教师完成教学过程的组织与辅导,给学习者提供及时的学习支持,帮助教学者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包括技术使用问题,教学活动辅助组织等。学习者也可以通过与教学支持者的互动获得及时的学习支持。

而现实课堂与虚拟课堂的结合也是未来课堂重要的特点,现实课堂中的人可以与虚拟课堂中的人进行良好的互动,使得学习者群体的组成更加多元,活动的开展余地也更大,可以借助虚拟课堂实现本地课堂的学习者与其他国家的学习者的互动学习,从而有机会产生跨国界的交流,有助于学习者国际化视野的形成。

2.人与环境的互动

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曾指出,行为产生于个体内在因素与个体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可表述为“行为=f(人,环境)”,指行为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13]由此可见,环境对于人的发展至关重要。不同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同的。课堂环境影响着课堂有效互动的实现。课堂环境是课堂互动赖以进行的各种条件的综合,对课堂互动会产生明显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课堂环境直接影响师生在课堂中的行为。一般认为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物理环境与心理环境。也有专家认为,课堂环境包括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与心理环境。

前面我们已经提及未来课堂是一个泛在技术支持的学习环境,未来课堂中的教与学主体在完成教与学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且根据班杜拉的交互决定论及环境心理学的研究,环境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这里的环境包括教室的照明、温度、色彩、声学环境以及桌椅设备的配置。

作为体现以人为本、关注主体自由与发展的未来课堂,其环境应能与人产生良好的互动,应能根据一天中光线照明的条件,调整课堂的照明状况,保证课堂的最佳光照状态,课堂的色彩与温度也可以根据一年中不同的季节进行调整。桌椅的选择与布置适合于不同年龄学习者的身心要求和教学活动的灵活组织并能进行及时调节,这些都会给学习者创设舒适的学习环境,让学习者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在教与学的活动中。

3.人与资源之间的互动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资源的呈现与生成过程,也就是包括预设资源的呈现与动态资源的生成,教学者需要把预设资源按照教学设计的方案进行呈现,并在教学的过程中与资源进行良好的互动,对资源进行注解和操作,资源应该具有灵活便于操作的特性,并能借助媒介载体进行呈现。学习者可以通过媒介终端获得资源和进行学习,也可以对资源进行相应的操作。另外,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除了预设资源外,随着教与学过程的推进,也会有大量的资源生成,这些资源既是人与资源互动的结果,同时也丰富了课堂教学的资源。

4.人与装备之间的互动

因为未来课堂是一个泛在技术支持的学习环境,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充分的支持。无论是教学者还是学习者,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进行着人与技术的互动。人与技术的互动也是未来课堂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课堂的互动性在技术方面的体现最主要表现在互动媒体设备(如交互式电子白板、互动投影等)的引进。

互动含义的重点首先是指信息的传播方式,即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动媒体装置要产生互动就要具备一定的媒介,其中信息输入载体指人向计算机传递信息的触动装置,如键盘、鼠标、光笔、跟踪球、红外线感应器、视频输入设备等;信息输出载体包括投影、分屏仪、凹面镜等。交互与互动性使得人能够融入环境中成为其中一部分,并参与作品的设计与完成。

互动媒体装置是在交互的状态条件下,研究作品与现实的关系,它具有更为开放的三维空间,能给人更强烈的空间感,更具参与性和交流性,已经不是被动的欣赏与接受,而是能够参与甚至改变作品的完成效果,更加体现了互动媒体装置艺术的参与、交流和融入感。例如,互动投影是一门以大屏幕投影画面显示技术为主的,应用了现代遥感科学与多媒体处理技术的应用科学。互动投影的目的在于利用人的实体形象影响投影机的显示画面播放,使其画面就如同真正地被人的实体动作“指点、踩踏、说话”所影响了一样发生改变。互动投影系统内,人不需要刻意下达命令,只要进入了互动系统的空间环境,系统自然就会对人的动作做出必要反馈。在这一系统中,人是处于互动投影这个系统环境中的。由此可以看出,传统人机交互,人是主动的一方,而机器却是被动一方。但是,在互动投影中人是被动的一方,机器主动感知人的存在,并充当反馈的角色。[14]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未来课堂中应用的主要技术之一,它可以与计算机进行通讯,利用USB接线将其与计算机连接,同时利用投影机将计算机上的内容投射到电子白板的屏幕上,在配合的应用软件支持下,所有书写内容会在计算机上同步显示,变成一个可直接操作计算机的大屏幕,构成交互式的教学环境。

5.技术与技术、环境之间的互动

作为泛在技术支持的未来课堂,技术给学习者提供了充分的支持,未来课堂设计的技术包括教学情境创设技术、课堂实录技术、互动反馈系统等。具体设备除了计算机、超短焦投影机和网络等之外,还包括IRS实时反馈系统、电子白板、实物展示台与手写屏幕、数字录播系统、信息讲桌等。

其中,课堂实录技术意味着我们可以借助设备对课堂中学与教的过程进行记录,以便对学习过程进行分析,作为学习资源保存,也便于学习者课后使用及供其他学习者使用。而课堂的实录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摄影设备、音频采集设备与照明设备之间的协同,这些均需设备之间的准确互动来完成。

如互动式智能录播系统通过采用先进的流媒体及自动化控制技术,自动实时将教师教学讲解时生成的视频、声音、手写板书,教师讲课的计算机VGA屏幕画面、多媒体课件、学生问答视频记录成标准MPEG4/H.264流媒体文件,形成单画面电影模式或多画面资源模式,自动上传到学校任意指定服务器,分类生成网络教学课件,同步实现在校园网或Internet上视频直播,成为网上可实时直播、点播的学习资源,全真再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15]

此外,透过计算机与投影机所组成的交互式控制环境,整个电子白板相当于大型的触控屏幕,完全可以控制计算机,彼此间的操作反应可互相同步显示,操作与讲解过程也可录制保存。

智能白板与视频会议软件相结合,组成具备数据、视频、声音等技术的完美视频会议方案,为交流提供全新境界。视频会议能传输两地的与会人员的逼真影像,双方还可以亲切交谈,通过智能白板人们还可以准确地交换各种意见、建议。在板面上的各种注解,可以实时地传给对方,双方在智能白板上最实时、交互、全面的讨论,令各种问题都能得到解决。[16]

未来课堂可以说是一个智能化的学习环境,它由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组成,物理环境主要由技术、装备等组成,而心理环境则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包括教学者与学习者的心理状态。在技术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主要体现在物理环境创设需要多元技术的相互配合,技术(装备)状态的调节会影响环境,环境的变化也会对技术(装备)的工作产生影响。同样,技术的易用性及人性化设计对人的心理环境也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6.资源与资源、技术和环境之间的互动

资源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教与学的内容,包括预设性资源和生成性资源。学习内容之间的交互是一种新的教育交互形式。伴随着新兴技术的产生和元数据标准的推广,智能技术逐渐成熟,资源中的智能既可作为教师,起到智能辅助教学系统的作用,也可作为学生,充当学习者的学习伙伴以及学习者的知心朋友,还可以充当学习者的秘书,主动地帮助学习者收集所需要的资源。因此在教与学的资源设计中,我们可以创建基于智能的资源学习环境,将更多的事情交给去做,让它们自动在网络上搜索其他相关的学习资源,不断更新自己的内容,增加更多有效的信息,从而挖掘出学习内容之间的交互,为学习者提供更加及时、更加个性化和丰富的建议和指导。

资源的呈现、加工、处理与生成都需要技术的支持,这种支持形式的互动体现在技术会根据资源的形式和格式等要求,灵活调整技术的参数、编码标准等,也会根据资源的需求状态调节技术的传输码流,以保证资源的传递效率和效果。技术的广泛应用同样也会提高和完善资源的表现形式和传达效果。

前面我们已经提及未来课堂中的教与学的资源包括预设性资源和生成性资源,预设性资源的交互界面设计将影响教学者与学习者对于资源的使用,进而影响使用者的使用心情,也就是说将会影响未来课堂的心理环境,而未来课堂心理环境的优劣将直接影响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形成。

未来课堂中的互动除了以上几个维度之间和各维度要素之间的互动之外,还有一种互动形式则是几个要素之间的互动联动,这种互动系统往往涉及了不止两个维度,可以是三个甚至是四个维度。例如,IRS(Interactive Response System)实时反馈系统主要应用于课堂上,包括了学生的手持反馈装置、教师的专属遥控装置、与计算机联机的接收器,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进行提问、随堂测验或其他交互式教学,是教学活动e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设备。IRS系统易学易用、简单方便,能够打破传统教师单方讲授、学生独自听课的学习状态,提高师生间的互动,增进课堂气氛,透过问答教师就能马上诊断学生的学习成效,实时做补救教学,可谓是掌握学习情况的“神器”。

第7篇:人机交互技术范文

关键词:手势识别;发展现状;技术应用;关键技术

一、人工智能手势识别人机交互技术的相关概述

手势识别是计算机科学和语言技术中的一个主题,目的是通过数学算法来识别人类手势。本领域中的当前焦点是动态和静态的手势识别。在人机交互方面,用户可以使用简单的手势来控制或与设备交互,从而避免接触。除此之外,姿势、步态和人类行为的识别也是手势识别技术的主题。手势识别可以被视为计算机理解人体语言的方式,从而在机器和人之间搭建起更方便的桥梁。

手势识别最初是使用机器设备,有线地连接在计算机系统上,从而直接检测手胳膊各关节的角度和空间位置并将这些手势数据完整无误地传送至识别系统中。其典型设备如数据手套等。其后,通过对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光学标记方法取代了数据手套,用户只需佩戴光学标记设备,便可通过红外线将人手位置和手指的变化传送到系统屏幕上。光学标记方法也可提供较好的识别效果,但仍需较为复杂的设备。

外部设备的介入虽使得手势识别的准确度和稳定性得以提高,但却掩盖了手势自然的表达方式。为此,基于视觉的手势识别方式应运而生,视觉手势识别是指对视频采集设备拍摄到的包含手势的图像序列,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进行处理,进而对手势加以识别。

二、人工智能手势识别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现状

(一)国外发展现状

手势识别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研究与应用。韩国的高校研究员设计的手势识别系统平均识别率超过60%;印度研究者在视觉手势识别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特征的手势识别算法,使得识别率大幅度改进;除此之外,许多大型跨国电子企业也投入到手势识别的研究与项目开发中,如三星开发出了智能电视,可通过手势与语音完成开关机、换台、音量调节等操作;微软研发了一种通过笔记本电脑内置的麦克风和扬声器实现手势识别的技术等。

(二)国内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对基于手势识别技术的人机交互的研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高校研究所与科研单位贡献了许多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通过建立模型,实现了对人手运动的鲁棒性跟踪,即跟踪丢失后可自动恢复,继续跟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研究出了基于“大小手”的徒手手势实时识别,该系统对常用手势识别率极高;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表观的手势识别技术,实现了对12 种手势在线识别的系统,并拥有极高的准确度。

三、人工智能手势识别人机交互技术的应用方向

(一)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

在工业控制领域中,手势识别技术可用于无接触梯控,减少可能存在的接触以防止病毒的传播。如在电梯中加装摄像头和显示屏,通过对手势的识别来操控电梯楼层、开关门,可以极大地减少不必要的接触,在新冠病毒威胁尚未消除的当下,这项应用具有相当大的价值。除此之外,手势识别还可以用于操纵工业机器手,完成某些具有风险但精度要求并不高的工作,如操作链锯、浇筑铁浆等,极大地保障了工人的生命安全。

(二)在医疗设备领域的应用

手势识别与智能化医疗相辅相成,能极大地减轻医生、护士的负担,为病患提供更好地服务。汇春科技公司研制了隔空手势识别芯片,加载在医疗设备上之后,可以实现隔空手势感应与应用护理,无论是护工的日常清理还是护士的护理上药,均可通过该芯片操纵设备隔空进行,极大地减少了病菌的传播,进一步保护了病患和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三)在智能家居领域中的应用

手势识别技术可以与日常家电结合,在之只能家居领域大放异彩。以电视为例,加载了手势识别技术后,智能电视可实现远距离通过手势切换频道,调节音量,甚至用手势实现开关电视,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四、人工智能手势识别人机交互技术的应用发展策略

(一)不断完善技术产业链

对人工智能手势识别的后期发展中,可以通过科研机构、各高校对人工智能手势识别的应用方向进行有效创新研究,将理论研究,产品设计,工艺制造、测试使用形成一条产业链,大力推动手势识别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二)积极发展核心关键技术

手势识别技术的某些瓶颈难题,如识别成功率受到周遭环境影响极大,手部关节因人而异,不同用户做手势时存在的熟练度和速率差异,效率和识别延迟等问题,均需要通过发展核心关键技术来克服,把控和发展核心关键技术将是手势识别技术大力发展的保证。

结束语

对人工智能手势识别人机交互相关技术进行全方位多层地的分析与探讨后发现,我国的很多领域均出现了手势识别技术的应用实例,部分获得了较好的成果。但需要注意的是,综合各个行业的应用实例来看,应用场景存在极大的差异,整体技术层次参差不齐,同时各大高校研究机构对于该技术的研究方向均不尽相同,这说明手势识别技术还存在着相当大的潜力待人们发掘。

参考文献

[1]陈壮炼,林晓乐,王家伟,李超.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手势识别人机交互系统的设计[J].现代计算机,2021(06):57-62.

[2]任海兵,祝远新,徐光,林学,张哓平.基于视觉手势识别的研究—综述[J].电子学报,2000(02):118-121. [3]孙超,冯志全,李扬,张明敏,张文杰,潘志庚. 基于手势识别的人机交互综述[A]. 中国计算机学会多媒体技术专业委员会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多媒体专业委员会 、中国计算机学会普适计算专业委员会、ACM SIGCHI 中国分会、中国自动化学会.第六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0)、第19 届全国多媒体学术会议(NCMT2010 )、第6 届全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CHCI2010 )、第5 届全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PCC2010 )论文集[C].中国计算机学会多媒体技术专业委员会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多媒体专业委员会 、中国计算机学会普适计算专业委员会、ACM SIGCHI 中国分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多媒体技术专业委员会,2010:9.

[4]李清水,方志刚,沈模卫,陈育伟.手势识别技术及其在人机交互中的应用[J].人类工效学,2002(01):27-29+33.

[5]任雅祥.基于手势识别的人机交互发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07):1201-1204.

[6]杨益平,闵啸.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手势识别人机交互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2):138-139.

[7]顾立忠. 基于表观的手势识别及人机交互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

第8篇:人机交互技术范文

关键词:交换分布仿真;通信技术;标准;研究

分布交互仿真技术在网络通信工程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而且对通信行业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可以提高信息传输的效率,还要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分布交互仿真技术在军事领域中发挥着较大的价值,可以提高网络传输的效果,但是这项技术的应用时间比较不长,相关部门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这不利于对分布交互仿真技术进行管理与优化,限制了通信网络行业的发展,而且制约了通信技术的提升。在研究分布交互仿真技术时,可以参考国外的先进经验,将其更好的应用在军事通讯中,从而提高我国的军事力量。

1 分布交互仿真概述

分布式交互仿真是科技不断发展的产物,其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有着广泛的使用,这项技术还需要借助计算机等设备,可以保证信息数据更快的传输,可以作为通讯工具,实现通信方式的多样性发展。我国对分布交互仿真技术的研究比较晚,所以这项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有着较大差距,为了缩小差距,提高我国数据通信水平,研究人员需要对分布式交互仿真技术的特点以及应用范围进行更好的研究,这样也有利于分布式交互仿真系统的推广。

1.1 概念

分布交互仿真是一种综合性仿真环境,它一般采用协调一致的结构、标准和协议,通过网络设备将分散在各地的仿真设备进行互联,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分布性、交互性、异构性、时空一致性和开放性。分布交互仿真技术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使大规模复杂系统的仿真成为可能;二是降低仿真成本。

分布交互式仿真技术可以实时计算并生成一个反映实体对象变化的三维图形环境。通过计算机等设备,实验人员不仅可以“进入”这种虚拟环境(主要是视觉听觉环境),直接观察事物的内在变化并与其发生相互作用,还能通过开放式的中断处理来模拟各种随机事件,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

1.2 分布交互仿真的发展

在分布式交互仿真发展的早期阶段,通讯层和应用层是很难截然分开的。在应用层,为了能将实体的数据传给其它实体,每个仿真应用都为自己所生成的实体定义了一个结构或数据块,其中包括了传送实体信息所必要的数据定义。这样的数据可称之为“不规范的数据”。可以说,这种数据定义方式完全满足了实体间数据交换的需要,但缺点是每个实体的数据定义各不相同。每个仿真应用中不但要有本地实体的数据定义,还要有其它节点的实体的数据定义,才能在接到一个数据包后按照正确的格式来理解它。当网络中要增加一个新实体时,其它仿真应用中都要增加这一实体的数据定义。

1.3 分布交互方针的特征

分布交互仿真最大的特征便是没有中央服务器。分布交互仿真是严格的对等网络结构,在它里面所有数据传送给所有仿真应用,而数据的拒绝与接收依赖于接收者的需要。取消了中央服务器,分布交互仿真减少了由于一个仿真应用向另一个仿真应用传送信息的时间延迟。时间延迟严重影响网络仿真的实时性和有效性。举例说明,当一仿真应用向目标开火以后,被击中的目标必须尽可能快知道将要发生的军事行动,使其作出相应的防卫反应,通讯设备的延迟引入可能导致对方力量的加强,战场态势的变化。

2 分布交互仿真中数据通信的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发展和广泛应用,计算机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它已成为分布交互仿真技术中的关键所在,这也是造成我国分布交互仿真技术与国外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由于我国没有分布交互仿真技术规范和标准,这使得我国的分布交互仿真技术研究存在多样、复杂以及多元化特征,因此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给予高度重视也探索。在目前的实时数据通信技术分析中,它主要包含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及时性,数据发送的可行性、方便和快捷性,信息接收系统的智能性和自动化要求。

2.1 数据通信的应用现状

经过的一段时间的研究表明,分布交互仿真技术中实体的数量在不断增多,仿真性能和仿真优越性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给接受领域的额工作人员大大的增加了负担,使得整个管理实体数量发生了一个瓶颈。此外,在这种交互方式中,我们需要满足人们在回路上存在的仿真需要,但是对事件驱动、时间驱动上存在的仿真问题则无需要给予过多的重视和分析。

2.2 实时数据通信协议分析

实施数据通信是基于网络条件下的计算机数据分析,它在应用的过程中是以网络通信部分和实现基础为标准的,它在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将信息从网络的一个节点快速、准确的传递给另外一个节点,这个过程中是一个快速、及时传递的过程,它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一样,采用合理、简单的语言进行沟通无疑要比复杂的语言快捷的多。因此,在通信协议的制定中,它是针对网络通信为基础开展的,协议利用是否合理、科学和科学将直接关系到网络通信的实现,也决定着网络通信工作的开展。

在一个分布式交互仿真系统中,必须要以科学的通信标准进行控制。在目前的交互仿真系统中,常见的协议包含了TCP/IP协议,它在应用中是以传输控制协议、网络访问协议为核心,它已经广泛的被世界多个国家重视和认可。目前,HLA网关能转化各种协议使用的PDU类型:实体状态、开火、爆炸和碰撞,这些能够支持DIS的仿真器。HLA网关预定是以联邦对象模型(FOM)为依据的数据,它们放在设置文件中,且在运行时改变。另外RTI还提供询问、删除以及时间管理等服务。

结束语

分布式交互仿真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其可以在不同的条件下运行,在数据通信领域中应用分布式交互仿真系统,可以保证数据通信的质量,也可以通信网络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比较快,社会中各行各业都对通信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对通信行业的服务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对传统的通信技术进行改进,还可以提供更多的通信方式,这样才能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才能保证网络通信发挥着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乌云高娃.多线程技术在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4(4).

[2]苏庆堂,马长青,刘贤喜.基于C/S的多路实时数据通信的研究[J].计算机时代,2004(1).

第9篇:人机交互技术范文

【关键词】央行 互联网 金融 科技 监管

互联网金融是以信息化为支撑,网络技术是基础,最核心的支付结算都需要通过网络来完成,互联网金融归根到底也是金融,因此应当受到监管,并且应适用统一的监管规则。按照职责分工,人民银行科技部门负责金融网络的监管,严格规范互联网金融的技术体制及强化技术监管既是人民银行科技部门的责任,也是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

一、深化互联网金融监管内涵的理解

互联网金融是创新的产物,既然是创新,就会有失误和风险,对这个新生事物既要包容失误,也要防范风险,处理好创新发展和风险之间的关系,有必要对互联网金融进行恰当的监管。如何对互联网金融进行恰当的技术监管呢?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个新的课题,从监管者的角度看,现在对互联网金融进行评估,还缺乏足够的时间和数据的支持。在这种状况下,首先,要鼓励互联网金融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包容其技术失误,为行业新应用的发展要预留一定空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推动互联网金融创新,规范互联网金融服务;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也提出,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工具,不断创新网络金融服务模式;央行周小川行长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曾表示,对互联网金融要保持一个正常的心态和支持创新的理念。

其次,我国采取的是典型的分业监管模式,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的金融模式,交易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业务种类日益多样化,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尚无法完全覆盖,存在一定的监管缺位,因此必须尽快明确相应的监管部门和监管职责,既能充分包容创新又能确保监管到位。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央行副行长刘士余在2013年8月的互联网金融中国峰会表示“怎么监管,谁来监管,还需要做大量的调查和认证。”由于互联网金融具有“混业经营”的特点,需要在保护金融创新、推进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前提下,根据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尽快制定并实施相关政策和监管措施,这就要求在归口监管上要做出有效界定。根据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107号文件,网络金融监管由央行牵头负责,互联网金融科技监管应在央行牵头、统一协调下,按照按照谁批设机构谁负责监管的原则,逐一落实监管主体及监督管理责任,进行适度的实时监管,防止技术风险的过度集聚,同时加大对互联网金融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央行科技部门对互防网金融的科技监管工作要尽早提上日程。

二、创新互联网金融技术监管机制

互联网的精神是“平等、开放、分享、协作”,目前互联网金融的产品和服务都显示出信息的透明性,这与金融机构科技部门对传统封闭式的金融网络监管方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同时技术进步与金融业务创新带来新风险和新机遇,需要互联网金融的科技监管部门转变思想,创新监管机制。

在互联网金融的技术监管机制上,应当立足于现有监管政策进行创新,改变分业监管模式,结合分业监管和监管两种模式的优点,建立全面覆盖的科技监管据体系:一是在2013年8月国务院关于同意建立金融监管协调、部级联席会议制度基础上,建立以央行牵头,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工信部、公安部等部委联合组成的跨部门、跨行业的互联网金融技术监管机制,通过统一互联网金融技术顶层设计,规范互联网金融的技术标准,破除现有监管部门间及区域间的信息孤岛,推动监管部门跨部门信息共享;二是建立国内与国际间互联网金融技术监管合作机制,互联网金融打破了地域界线,交易双方不再局限于国内,数据信息的交换处理以及风险控制具有国际特性,单独依赖一国的技术监管机构无法对互联网金融服务进行有效监管,这就需要互联网金融技术监管的国际合作,央行科技部门应加强与世行及其他国家央行的技术合作,从互联网金融技术标准、数据交换、监管策略、协商机制等方面寻求统一的规范,实现国际间互联网金融技术监管的沟通与协调;三是建立互联网金融企业自律机制,尊重互联网金融的开放精神,充分发挥已成立的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金融委员会等行业组织的作用,通过倡议互联网金融行业相关单位共同遵循相同的技术标准、信息安全和金融服务水平,增强自律意识,利用各成员单位自身资源和技术优势,以避免互联网金融技术监管滞后于技术发展的局面,减轻技术监管部门的监管范围和压力。通过以上措施,有效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促进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

考虑到互联网金融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和网络通信技术,因此在未来的技术监管上应更多地通过信息网络对数据进行分析、挖掘,非现场检查将成为互联网金融技术监管的主要形式。

三、规范互联网金融新业务技术管理

互联网金融业务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信息平台之上,针对不同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并通过网络进行匹配,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迅速发展,依托的是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靠的是服务创新。信息技术促进了通信网、互联网、广电网的三网融合,特别是移动化对碎片时间的利用,降低了时间成本、提高了效率,带来了思维和观念上变化,实现了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三流合一,为互联网金融数据的融合准备了条件,打下了互联网金融业务创新的基础。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创新速度超出人们的预想,其对新信息技术的运用也领先于科技监管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防范业务创新带来的系统性技术风险,规范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创新,也成为央行科技部门加强监管的重要环节。

强化对互联网金融新业务的技术监管,央行科技部门应当把握:一是加强对4G、云计算、数据挖掘等新信息技术的学习掌握,了解新信息技术可能提供的应用或服务,做好相关技术储备;二是推行互联网金融新业务的技术审查制度,对于纳入央行监管的业务,要求业务提供方向央行科技部门或委托机构上报新业务的技术方案,由央行科技部门对方案进行系统分析和技术风险评估,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后才能正式上线运营;三是控制高风险互联网金融新业务的入网结算,对于其他部门监管或没有纳入监管的业务,要主动了解新业务的技术基础,对于类似比特币等影响金融安全的高风险互联网金融服务,要积极向主管部门提供技术咨询和决策支持,在必要时切断新业务的联网支付渠道;四是完善互联网金融新业务的动态技术监管,针对互联网金融涉及面广、扩展性强的特点,实时跟踪新业务上线后的运营状况,及时发现技术隐患,指导业务提供方堵塞业务上存在漏洞,规避系统性技术风险。

四、突出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防护

伴随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交易中的信息安全互环境应得更加复杂,移动终端和云计算是当前互联网金融应用的主要方式,移动终端使用的免费WIFI安全性及路由器漏洞问题,以及云计算服务带来的非授权访问、信息泄漏等问题都成为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的隐患。目前,互联网金融遇到的信息安全问题主要包括恶意程序、假冒网站、诈骗信息、信息泄漏等方面,信息安全问题破坏了互联网金融的秩序,加重了人们在虚拟世界中的不信任度。央行科技部门对互联网的技术监管重点应放在信息安全管理,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相关机构现场检查和网络监控,提升互联网金融服务的信息安全保障水平,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稳定发展。

对互联网金融的信息安全监管,应该关注以下方面:一是要制定互联网金融的信息安全防护标准,采用自主可控的核心信息装备,对相关机构网络进行信息安全等级分类管理,实施等级保护;二是建立严格的互联网金融网络入网审查机制和准入制度,信息安全标准不达标的互联网金融机构不得接入金融系统网络,从核心环节上把好信息安全防护关;三是督促互联网金融机关落实信息安全防护规范,指导其建立一套由密码应用技术、信息安全技术、数据灾备与恢复技术、云计算技术、网络组网与运维技术等组成的“软硬一体”标准化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解决方案,做好交易双方敏感信息的保护,提升网上交易安全防护水平;四是提升用户端的信息安全防护水平,指导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商开发相关软件应用,通过绑定手机、账号实名认证、动态口令卡、数字证书和第三方认证等多引擎、多策略协同运作,提高网络支付的安全性。

五、推进互联网金融信用系统建设

金融需要国家建立信用机制支持,互联网金融由于交易双方的非接触特性,对信用支持的要求更加迫切,基于大数据的信用评价能力,是互联网金融生存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全国性、权威性的诚信体系仅有央行牵头建设的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简称征信系统),主要通过各金融机构、工商、法院等单位上报违约用户的数据,建立可供查询的部级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大大扩展了征信体系的数据范畴,现有的征信系统是一个被动的征信体系,实时性难以满足互联网金融随时、随地提供金融服务的要求,需要建立一个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依托网络提供实时征信服务的网络征信系统,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综合判断交易双方的信用状况,推动信用系统信用评价模式的转变,提升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公信力。

网络信用系统应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特点,为所有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实时信用支持,其系统开发应注重:一是加强用户的身份认证,通过与公安部、工商总局等国家相关部门的协调,实现与人口数据库、法人数据库等基础数据系统的互联互通,将个人相关的就业、健康、教育、收入、社保等基础数据整合起来,确保用户信息的准确性,打牢网络信用系统的根基。二是强制互联网金融信息提交,要求所有的交易均需要将诸如资金、物流、交易双方等重要数据通过统一的标准和接口规范,提交到网络信用系统,加强对交易的事中、事后监测;创新从社交网络等公共渠道抓取数据的方法,以实现对信用信息的全面收集及处理,便于判断用户的信用状况。三是规范对网络信用系统的信息共享,严格按照国家对用户信息采集、查询和不良信息报告等规定,对互联网金融服务企业使用网络信用系统实行网络授权机制,规定其应用信用信息的范围和信息等级,防止信用信息的滥用和扩展;四是提供全程、实时互联网金融认证服务,通过推出权威的第三方电子认证产品,实现交易中的身份认证、电子签名、交易信息加密传输、交易不可抵赖,确保交易信息的可靠,以有效保障资金交易的安全性。

六、加强对银行数据中心的监管

大数据在解决金融核心的信用评级和风险控制上拥有传统方法所不具备的显著优势,是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重要推手。互联网金融涉及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医保、社保、运营商、电商及多种服务行业,各类交易均以数据形式存入服务商的数据中心并通过数据中心进行数据处理和交换,因而互联网金融的数据中心是互联网金融运行的中枢神经,存储着互联网金融重要的数据资产,承载着关系社会经济运行所需要的资金流和信息流,是互联网金融服务的核心,数据中心的信息安全对于保障互联网金融的稳定运行,具有关键的决定作用。从目前看,互联网金融无论是哪类交易,不论交易双方是谁,交易中涉及支付部分的数据都必须通过银行数据中心,因此,央行科技部门对互联网金融的技术监管中,互联网金融各类数据中心的监管是一个重要方面。在技术监管政策、方式不明,以及央行科技部门监管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央行科技部门不可能也没有能力对全部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数据中心进行监管,应该把技术监管的重心放到银行业数据中心的安全上,通过抓好银行业数据中心的技术安全来提升整个互联网金融的安全。

央行已认识到加强银行数据中心安全监管的重要性,2014年1月16日,人民银行组织召开第二届银行业数据中心联席会议,专门就银行业数据中心安全进行了部署。在当前银行业数据中心面临技术与金融业务创新不断加速,业务量和个性化服务需求大幅增长,以及运维工作复杂度持续提升的情况下,央行科技部门对银行数据中心的监管重点在于:一是加大对银行数据安全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提升数据中心工作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推动各银行数据中心认真履行安全职责;二是制定银行数据中心安全标准规范,督促银行数据中心不断加大科技投入,采用新技术、新装备增强安全防范能力;三是通过现场或网络技术安全检查、督查,在应急处置、决策支持、管理管控和跨部门运维协作等监管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不断推进银行业数据中心联合运维机制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小川.“存款利率市场化按计划推进”.《国际金融报》,2013年8月.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2013】107号文,2013年.

[3]《中国人民银行信息安全管理规定》,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