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立体化教学论文范文

立体化教学论文精选(九篇)

立体化教学论文

第1篇:立体化教学论文范文

三峡大学水利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团队经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对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进行优化改革,丰富立体化教材建设的内涵,构建了以纸质教材为核心,现代信息技术为平台,以工程施工影像实录、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施工过程三维可视化仿真、Flas为载体,集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辅导答疑以及教学质量反馈和实时监控为一体的立体化网络教学系统。该教学系统的设计遵循了实用性、异步性、交互性、生动性、先进性、可扩展性等原则,实现了由传统的以单一教材为主的教学模式向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整合学科课程的转变。

1.优化课程内容和结构。以水利水电工程各类水工建筑物的施工为对象,依其施工技术、组织特征,建立相应的科学体系,归纳了几个典型建筑物(如土石坝、混凝土坝和地下洞室),引入案例教学法,按这些建筑物的施工程序(施工过程),阐明它们的基本技术组织原理,构成课程结构体系的骨架。

2.构建分级课程导学体系。学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导学安排来学习,教师导学的任务主要包括三个:一是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正确有效地学习;二是指导学生,解答其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三是监控学习过程,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和考核。本教学团队按照“课程团队-课程辅导教师-教学班-学生”设置分级导学体系,导学方式包括课堂教学、分组讨论、在线辅导和讨论等。课程团队负责课程的整体设置,包括制定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安排教学进度,分配教学资源,以及确定教学方案等。课程辅导教师负责按照课程团队的安排实施具体的教学活动,如引导学生学习,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等。教学班的设置是以班为单位组织教学,安排学习任务。学生按进度安排参加课堂教学,完成课外自主学习。

3.建立立体化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包括了优选的课程纸质教材、立体化的多媒体课件与辅助教学的案例库动画短片、习题库等教学资源。(1)多媒体课件。教学团队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开发了多媒体教学软件和工程资料录像等教学课件,主要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课件的信息量与课程教学的学时相适应,用提纲式的幻灯,阐述课程的重点、难点。(2)辅助资源库。为了辅助教学,除了多媒体课件外,还需要大量脚本数据、图形、音频、视频、教学软件等元素释解教学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些资源以施工对象为单元形成辅助资源库,用于教师备课和学生扩展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导航(已建工程施工技术影像实录)、视野拓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仿真动画(对难以理解的复杂施工过程及其组织开发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三维可视化动态仿真模型,对复杂的工艺过程开发Flas等)等模块。教学团队自主开发制作和整理了三峡、水布垭、龙开口等工程施工过程的三维动态演示视频及部分施工机械和施工技术的视频,根据教材中的附图制作了flas,通过对施工技术的说明及工程实例的演示,将枯燥的文字表述和静态的黑白图片变成动态影像,直观形象地演示大坝的浇筑过程,进行施工方案优化分析等。(3)习题库。试题库,是以课程为单元的测试手段集合,用于检验教学效果。团队精选并编写习题,兼顾题目的难度和广度,注重解题思路和技巧的培养。其特点是可以通过计算机随即抽取、组合,以适应不同的测试对象,利于考教分离。主要用于教师对学生考核及学生自测。

4.开发网络互动平台。其主要功能:(1)系统导航与管理。本系统主要通过检索、导航条、图文链接等方式实现导航,提供对应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简介、教学大纲、任课教师情况、考核方法以及使用本系统的操作步骤和方法等。(2)基于网络的教育资源共享与互动学习。基于网络的虚拟教学环境,让远程共享与远程学习成为可能,为学生深入学习水利工程施工提供平台,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方便快捷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源,为师生之间提供即时的讨论、答疑平台。(3)实时反馈与评价。系统可以实时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将结果反馈给学生和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包括单元测试、课后作业、综合测试和教师课后评价等。学生针对学习内容进行自我测试,教师依据测试结果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也可以根据自测结果了解自己目前的知识水平,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进行学习。

二、结论

第2篇:立体化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学科诉求;价值追求;文化性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3-0052-05

一直以来,学界对教育技术学诸多基本问题的认识存有分歧,争论是许多教育技术学问题存在的常态。从功能上说争论有利于问题本质的外露,有利于学科基本理论的完善。但争论若是常态,很多问题甚至本质的问题就容易缺乏“定性”的共识,研究者之间缺乏通约,其研究囿于自说白话。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深层次原因是研究者处在不同的学科场域下造成研究思路的分化。进一步说,研究者之间缺乏共识的学科立场。适理的争论是一种有效的研究形式,教育技术学需要在一定共识和原则下理性地进行争论和研究。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内在的规定教育技术学的争论的原则性依据,是“观察、认识、阐明与该学科建构与发展相关的一系列前提性问题的基本立足点”。因此,厘清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的内涵,阐明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的内在结构和本质属性就十分必要。

一、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的解析

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门类下的二级学科,对其一贯的看法是与教育密切相关。目前教育技术学存在两种学术理念派别,以现代媒体在教育中有效应用为研究兴趣的“媒体派”和致力于教育中实际问题解决下的学习过程和效果的优化研究的“学习派”,无论是“媒体派”还是“学习派”都不约而同地和教育密切联系在一起。可见,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的探讨不能绕过不谈教育学领域有关学科立场的研究态度。

1.教育学的学科立场研究

教育学一直以来采用私有对象、问题、方法和规范等的研究范式,也就是说教育学的问题是唯一的属于教育学的范畴。受限于此,教育学不仅面临与交叉学科存在关系模糊不清的可能,因为“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不是一个学科的事,交叉学科的出现使同一研究对象处于多学科的焦点上”。还存在对自身学科独立性解释乏力的可能,“在知识融合时期,从问题、方法和研究对象等方面对学科进行区分变得相当困难,学科范式的趋同成为一个显著特征”。为此,叶澜先生指出“教育学要突破对象、方法、起点、规范、体系等表层问题的局限,探寻深层问题,即教育学的立场、视野和价值问题。”教育学学科立场问题是明晰学科发展的相关前提性问题的支点,是“区分学科差异的重要指标”,是教育学学科的本质问题,它可以消除教育学与交叉学科就研究问题归属的纠缠,还可以成为知识融合时期教育学学科独立性问题探索的新思路。2005年在内蒙古师大召开的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学术年会曾专门就“教育学的学科立场”问题进行研讨,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阐释各自见地。金生铉教授认为“教育学无立场,无立场的教育学就是无立场地对涉及人间、人事和人心的价值问题进行思考,以求得价值真理。无立场的教育学就是在文化的立场或者说是在教育从各种文化中吸取思想资源建构新文化的过程”,有专家认为,“教育学的学科立场是由教育学者的立场决定的”,其体现的是立足教育学理论的框架,“以教育实践为思考问题的原点,形成强烈的自我意识”。从事教育学史研究的专家指出,教育学的学科立场曾有哲学立场,科学立场和问题立场等多种形态。

教育学领域关于学科立场问题的研究价值已经达成共识,对其进行研究的意识也颇为强烈,但专家之间没有形成统一的学科立场本质的认识。从教育学对学科立场的研究可以知道,学科立场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比如有效解决学科独立性的问题,文化语境和学者的立场可构成影响学科立场的重要因素。有必要强调的是,教育学内部存在学科立场认识的分歧,然而分歧并不表明教育学学科立场研究的不合理,相反它是源自不同研究视角的合理的分歧,反而能从各个角度深度的透析学科立场的本质。鉴于此,为了研究更具合理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分析角度。

2.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

教育技术学存在和发展的外部特点是其本质的内在逻辑的反映,本研究从学科的内在逻辑出发分析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问题。按照学科内在的逻辑关系,教育技术学属于教育学类。就性质说,它不同于同类下的其他学科,其价值取向不在于“事理研究”,而在于“效用性研究”,“事理”主要以教育学原理直接作为自己的形而上学。教育技术学与教育学的这层内在关系令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的探讨偏入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是教育学学科立场直接的移植的观点,事实上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也的确和教育学学科立场有密切的关系。但是,这种认识忽略了教育技术学的内在规律,而过于强化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学形而下的事实。教育技术学首先是作为一个学科存在,其次才是划归为教育学门类下的二级学科,教育技术学除了具有一般学科的共性特征之外,还有区别于同门类下的其他二级学科以及其他任何学科的独特性,这是教育技术学存在的价值。研究群体基于学科价值进行的教育技术学研究活动也是有别于教育学和其他学科的。

首先,教育技术学作为学科的存在。纵然教育技术学学科地位不高,“颠簸”在学科的“小道”上,它仍是一个学科具有一般学科的价值诉求。教育技术学会面临学科一般性问题的诘难,比如最根本的独立性问题,传统的对象,问题和方法的独立性研究思路己很难在信息化时代和知识互融时代“被沿袭”,学科立场可以成为教育技术学探索学科独立性的新思路。比如学科成长的问题,学科的发展和人的演变进化具有内在同构性,由低级走向高级,由简单趋向复杂,“没有反思的人是不值得活的”,反思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没有反思的学科是没有价值的,反思也成为一个学科成熟的标志。其实,学科立场的研究是学科发展到一定水平后逐渐形成的,它具有“反思和建构的双重属性”。他的这种反思属性能够成为教育技术学就本学科成熟度和良构度的自我测度的重要立足点。因为学科之间的差异,对教育技术学学科而言,其他学科学科立场的就明显地不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其次,教育技术学作为二级学科的存在。教育技术学与教育学的关系是明显的,它以教育学作为形而上,教育问题作为研究假设。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很容易被设定为“二级”立场,缺乏自明的独立性,随教育学之“波”逐教育学学科立场之“流”。事实上并非如此,正如杜威的名著《心理学和社会实践》中提到的联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纽带学科,教育技术学就是这样的纽带学科,它是架在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纽带”。教育技术学不同于教育学其他二级学科,它关注问题的实践性层次,直接与实践活动进行对话,由此产生的教育技术学学科独特性也催生了学科立场的鲜明的实践观

念。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立场直面问题具有的直接实践性的价值倾向大大强于教育学学科立场的理论和实践关系的认识以及“委婉”的干预观念。教育技术学内在的价值诉求与教育学学科立场有内在的差异,匹配这样的学科立场是对教育技术学独立性和独特性的质疑,无异作茧自缚。在探讨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问题时要摈弃肤浅的学科等级划分观念。

最后,教育技术学研究作为人的活动的存在。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是由教育技术学研究主体确立的,对其开展的研究活动本质上是教育技术学研究主体的认知活动。研究过程中研究主体承担着学科立场的解蔽之责,如果说学科的价值诉求是教育技术学的“势能”,研究主体的研究则是教育技术学前进的“动能”,教育技术学价值实现需要发生势能与动能的转化。此外,教育技术学研究群体具有两种知识构成,一种是固有的多学科知识背景的实然知识和教育技术学学科的桥梁性质和实践观念构成的应然知识,而且教育技术学研究主体自身的价值旨趣和情感将上面两种知识联系起来,知识结构的类型和比率都影响到教育技术学研究活动的性质,知识结构的独特也促成教育技术学研究群体具有独立的“研究人格”。从该层面说,教育技术学研究群体不仅与教育学研究群体还与其他任一学科研究群体不同,因此教育技术学研究者确立的学科立场就绝不会趋同于教育学和其他学科的学科立场,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因研究群体的特殊表现出唯一性。

从以上的分析不难发现,教育技术学是具有反思能力的学科,无论是从学科自身的透视还是二级学科的划分,教育技术学的价值诉求都是独特唯一的,其学科立场体现鲜明的学科诉求。其次,教育技术学人是从事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群体,教育技术学任何的变化都是由这个群体的研究引起,群体特征的变化俨然成为学科发展变化的晴雨表。由此,我们可以明晰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必兼顾学科与研究主体,它是教育技术学学科的时代诉求和研究主体的价值追求的融合,由研究主体确立的具有学科特性和主体认知特点的双重性,始终是进行与教育技术学有关研究活动的基本立足点。

二、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的内在结构及属性分析

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的构成基础是学科事实和研究主体,有时偏重学科的诉求,有时又以研究主体的取向为核心,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学科立场的研究是立足于统一的整体把握,从这个角度看,学科和研究主体不是泾渭分明的两种状态,它们中间存在教育技术学学科特殊性和教育技术学研究群体的个性元素交融的过渡地带,它是教育技术学体系个性成分的综合,包括教育技术学学科的直接实践性观,教育技术学学科的使命,以及研究群体个性化的研究和实践等,因而不同于其他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研究主体,个性成分反映整个教育技术学体系的唯一性。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形成的基础就是学科基础,研究主体和个性旨趣,它们构成了学科立场的内在规定性,对结构基础层面的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的分析是深及内里的从根源上揭示其本质属性的有效途径。

1.学科事实层面的分析

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问题的研究一定是围绕教育技术学这门学科展开,一旦越过教育技术学这根“学科红线”,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问题本身就成为“问题”,对其的研究也会失去价值。在此前提下,根据认知的深度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可分为两种状态,一般认知概念的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和上升为一种社会关怀和价值情怀的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不同认知程度的学科立场其解读的内容也不同。

第一,学科概念的知识论角度解读。“概念是思维的起点,有了概念才能形成判断,作出论证。一门学科若没有它的若干基本概念,这门学科就不能成立”,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的概念就是教育技术学学科基本概念之网中的一个节点,它是教育技术学学科思维生长的起点,是一切判断和论证活动的基本立足点。学科的意识形态历经历史长河无数次“跌宕”被世人和时代所表征。在表征的过程中,一些没有时空属性的概念被“尘封于河底”成为历史的“淤泥”,继而经久弥坚形成历史用法,最终这些历史用法构成了一个强大的语义场,为我们今天的理解提供了意义的基础,并决定我们的理解所能达到的界限。从知识论的知识证实角度看,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是某一特定时空下的特定认识状态,教育技术学学科以及学科概念体系的历史性用法正是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这个知识信念得以证实的缘由,从这个层面来说,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受自于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历史性。

第二,学科与社会系统自组织性的价值情怀的表述。教育技术学学科是一系列教育技术学知识的体系。既然它是一个体系,我们就可以从系统的角度去审读教育技术学学科。追溯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发展历史,我们发现教育技术学学科每次变革都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为目的,美国二战期间对视听教育的需求,我国社会转型对教育信息化的依赖。教育技术学学科与外在社会自发形成的大系统的自组织性赋予教育技术学学科的时代使命和社会责任感,而教育技术学学科系统的这种时代感的结构和社会关怀的功能能够自发的保持稳定也得益于教育技术学学科永恒的价值情怀,始终以促进人类学习绩效和推动社会发展作为教育技术学学科的情感诉求。从学科客观维度上说,学科情感诉求凝结了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立场。但是,教育技术学学科的这种永恒情怀会因为时代不同,地域的不同,社会发展层次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具体表述内容。比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美国教育技术学的认识发生变化,教育技术定义频繁修订。我国上世纪姓“电”还是姓“教”之争也是教育技术学顺应社会发展的辩论。从历史来看,教育技术学学科情怀具体表述的差异造成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的多元存在,可见,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没有固定的内容只有稳定的情感基调,基于历史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的文化特征之上的多元学科立场。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是在教育技术学学科基础上的社会关怀而且伴随社会的历史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等特点的变化而自适应变化,是学科价值在文化意义上的科学表达。

2.研究主体层面的分析

与人类社会所有的活动一样,教育技术学的活动也是由研究主体发起,他们是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的认知核心,也是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的形成“场所”,并且经常性的和研究主体的学科思维和研究行为交织。不仅如此,就学科立场这个问题生成而言,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是教育技术学研究者对教育技术学的一系列的研究“可能”作价值选择的结果。

第一,研究主体对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概念的认知探险。研究主体并不是盛装知识的简单器皿,也不是一张有待挥毫泼墨的白纸,他们在进行教育技术学科立场的概念认知之前就已有了与其相匹配的一系列上位和下位的概念群,因为研究主体的生存气质和文化熏陶的差异,即使在已形成的相同概念中其内涵和外延的也表现的参差不齐。教育技术学研究主体的多学科背景使得概念的分歧容易产生,研究主体形成各自的认知范式,并在各自认知范式下逐步构建个性的图谱文化。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因研究主体图谱文化的多样而呈

现多元构成。以此,研究主体的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形成的研究群体“合立场”即是学科立场在研究主体维度上表现出的大致的原生形态,为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的构建提供原型。

第二,研究主体的情怀表述。研究主体对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的研究自始至终就不是价值中立和文化无涉的,研究主体只对自己感兴趣的那部分问题进行思考,研究过程或多或少都会夹入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出于对教育技术学的热爱,研究主体在构建学科立场的过程中注入一定的情怀。研究主体立足社会形式对教育技术学的发展进行关怀,其中渗透研究主体的价值追求。然而,研究主体的情怀的表述容易受到研究主体“前解释”结构的影响,教育技术学研究主体的构成既有自然科学背景也有社会科学的门徒,体现的不仅是思维方式、研究逻辑和行为范式的不同,还有深一步的价值追求和社会情怀的差异,研究主体原有的文化层次,价值水平和情感韧度是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构建的潜在阻力。

事实上,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是依托于研究主体的多个性意义上的“合立场”,融合多文化多层次多背景的研究主体的价值情怀而成。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依随研究主体的境变而变迁,只能在文化意义上获得的连贯性和科学解释性。

3.个性成分层面的分析

教育技术学研究活动是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展开的,并且这些理论之间的领域跨度较大,包括教学理论,哲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学理论等,甚至教育技术学的理论研究也是依据一定的理论基础作为形而上理论原型。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个性特点之一是广泛性,这种广泛性容易造成研究活动的“理论互助”和理论基础的“多元结合”,理论基础是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源头活水”,它的不定性直接导致教育技术学研究取向的泛化,从而致使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涵盖领域的广泛和表现形式的多样。除此之外,人们在研究中往往只重视那些容易知觉和描述的“‘显性的’理论基础,而忽视那些‘缄默的’的理论基础,如教育民俗”。依照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关于“民间文化”与“上层文化”之间关系的判断,即民俗是理论的“伟大施主”。文化民俗对遵循该文化民俗规则的地区的影响根深蒂固。其中有时间的先后,有空间的异同,教育技术学内部的价值分歧深深镌刻有各所在理论“部族”的文化倾向的差异,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的自觉过程中必是要尊重这种自为文化的差异。所以,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立论正确的基础就是尊重和认可文化理论的多样和差异。

“桥梁学科”的纽带性质是教育技术学根本的个性特点,它以搭建教育技术学理论和实践之桥为旨趣。多年来,教育技术学的实践干预能力为学界内外所诟病。教育技术学研究者们在不断地摸索尝试如何将教育技术学理论更好的深入教育技术学实践的“主战场”。理论向实践的转化中“肯定存在着一种中间环节的特殊认识形式,这种认识形式区别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它就是实践观念”。实践观念构成了教育技术学的独特拐点,在教育技术学理论与教育技术学实践之间实现中间交互。刘美风教授认为“技术知识就是对实践观念的展开或具体化,是认识向实践转化的中间环节,是认识向实践转化的特殊认识形式。教育技术知识是连接有关对教育、教学认识的科学理论或经验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桥梁。”杨开城教授认为“反映性知识不能直接运用于实践,必须转化为技术性知识才能运用于实践……出路只有一条:发展新性质的教育理论。这种新性质的教育理论必须提供一套技术性知识体系以满足实践的要求。”教育技术学实践观念的交互和技术性知识的旨趣是教育技术学个性基因的时空序列,它们不断地与时俱进,以所处的时代为理论原型进行“时尚”钩沉,不断地为教育技术学“桥梁性”注入时代的主流观念。

依据前文给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结构基础的内在分析,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的两个重要理论元素,学科事实和研究主体,它们存在的“个性”特点是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之所以为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而不是其他立场根本的学理性依据。

教育技术学不论从其概念体系还是价值诉求和学科使命上说,其存在的意义都不在于学科实体的逻辑形式之中,而是在于它所依托的文化情境之中,包括纵向的时代变迁和横向的地域差异,民族差异等,离开相应的文化情境,学科价值诉求的科学性即被颠覆,学科立场的多元就会演变为混乱。而研究主体的立场随个体的差异而不同,人是文化中的人,不同的文化塑造差异的人性,不同的文化场域下教育技术学研究者使用不同的价值解读方式,文化积淀的差异是研究主体自为立场形成的根本缘由。综上对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的内在分析,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学科自为的价值诉求和研究主体的价值追求以价值建构为目的与文化阐释目的相一致,其形成和实践活动中有相关文化的涉入并与相关价值发生关联,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的合理性也体现在文化和价值中。于此,文化性构成了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的本质属性,它是历史性,时代性和个性化总的概括。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的本质不是一成不变的僵死形态,而是文化涉入和价值关联易变的产物,具有价值倾向和价值构建的特征。

三、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对学科建设的干预

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是教育技术学一切学科活动开展的基本立足点,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是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基础活动,也不例外的以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为开始点。此外,学科立场以学科为基础并反映学科的价值诉求,而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是一个学科彰显和寻求学科意志以及学科价值的“进行时”,顶礼“在路上”的旋律,二者都是对学科的价值尝试和探险,不过前者是机制层面上的思想引领,后者是措施层面的思想外化,这是学科立场和学科建设的深度交织。所以,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必定会影响的学科建设的开展。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的内在文化性是其能够在“时间规则”下永葆适合的源机制,它能够“外圆”地“接纳”外界彪炳的合理诉求和“内方”的“坚持”自身的原则。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研究以科学的学科立场作为原则性起点是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本文从学科立场的文化性角度思考学科建设问题,重点提炼学科立场文化性对学科建设实践的有效干预的启示,也算是对学科立场文化性价值作的一个“实践考量”。

第一,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思想的文化性提升。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建设思想是开展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的“路线图”,建设思想是发展教育技术事业的重要构件,一旦被确定,其科学性进程就直接指向学科最终的命运。事实上,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建设思想是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分散在学科建设问题上的一根支脉,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建设思想理应秉承学科立场内在逻辑。然而,现实的学科建设多是盯着成果,认同以易于产生研究成果为导向的建设思路,忽略教育技术学的可持续发展诉求,缺乏历史性和全球性的时空视野。为了达到教育技术学的使命和保证教育技术学使命完成的完整性,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的思想境界必须跃进,立足于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科学内蕴,跨越时代,文化,社会的认识鸿沟,文化性提升便是建设思路的科学性追求的科学之路。

第二,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成就的理性对待。一方面教育技术学发展势头强劲,成果丰硕,另一方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被其他部门吞并,这种吞并不是经济的资金链断裂的破产保护,却真的是学术界的“破产保护”。针对当前研究效果被看好的普遍现象,我们提出质疑。首先,很多学者关注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取得的成就,也作了相关的研究和分析,这是学者们在自有的学科立场支配下的研究倾向,不排除人性的功利色彩助长学术泡沫的可能。其次,教育技术学是学科发展不断细化和教学手段不断丰富的产物,逻辑上说,教育技术理应是时代弄潮学科,然而取得的成就似乎实难匹配这样的身份。纵向看教育技术学较之于历史的教育技术学是进步的,可转向现实的横向比较,成就变为现在的问题。这是“历史用法”的感性,过去的成就很可能在今天被放大,今天的成就在明天也可能被放大。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本质体现为文化性,教育技术学的成就却不符合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的“过去式”意识,成就常常在“历史”的对岸。所以,我们需要理性地看待过去的成就,不放大,当然也不贬低。

第三,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对人的“和谐”呼救。学科建设离不开建设主体的参与,学科建设价值诉求是追求知识体系的完整,强诃的是在现实的社会需求中合理地发展此项事业,乃求真求善,遵循学科知识体系和社会发展的双逻辑。但无论求真还是求善都离不开主体的参与,人为之求真,人为之求善。人是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最根本力量。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含有一种个体性,学科“掌门人”的个人旨趣往往会影响该学科的发展,其群体地位和号召力的变化对主流学科立场形成和发展产生冲击,给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产生影响。教育技术学学科立场文化性倡导形成“合立场”,将个性化通过“文化法则”进行聚合分析,形成学科立场的坚定意志态。可是,聚合的前提是学科建设的根本力量人之间能够容易的产生聚合。因此,这就要求教育技术学人持有相近的学科价值认识和学术价值观,形成和谐的教育技术学群体氛围。和谐的学科立场生成环境将非常的有利于学科建设活动的持续性开展,继而推动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第3篇:立体化教学论文范文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加快了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与此同时,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掀起了一场持续至今的文化多元主义浪潮。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世界潮流冲击着教育观念,影响着音乐教育的发展,其主要表现即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念的形成。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是当今全球文化发展的产物,它源于多元文化教育观,认为各国的音乐教育体系既不是全球普世性的,也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它应是开放的、多元的和多样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不仅批判强势文化国家音乐教育政策、结构和理论的中心性、霸权性和宰制性,强调各民族国家特别是文化弱势国家音乐教育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而且还积极倡导“文化间主义”和“跨文化主义”的音乐教育,主张在不同文化的音乐教育观念之间建立起理解和宽容的精神,尊重并欣赏不同民族的音乐哲学、音乐语言、音乐文化和音乐思维方式。认为“音乐本来就以多元的方式存在于不同文化中,音乐教育理应使学生接触到来自不同文化音乐,在世界音乐的学习中,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和交流,通过对‘他人的理解’增强自我概念和自我理解。”①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21世纪全球音乐教育发展的趋势,它首先出现在美、德等发达国家并逐步影响到世界各国。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观念也开始影响到中国。在与美、德等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交流学习过程中,中国音乐教育的学科发展亦注入了新的活力,2002年颁布的国家艺术课程标准中已开始提到多元文化音乐。高师音乐教育是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母机”,而音乐理论课则是高师音乐教育课程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中国高师音乐理论课程由于受计划经济和苏联教育体系的影响,在课程设置上分类过细、各自为战,过分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在教学内容方面与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日常生活缺乏联系;在教学方法上过分注重机械记忆和被动模仿,缺乏正确的教学思想的引导。这样的教学观念,已不能适应中国音乐教育改革的要求。观念的解决是建立理论认识的基础,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念的影响下,笔者以为,应本着“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的原则,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方面对高师音乐理论教学改革进行思考与探索。 一、课程设置的整合与重构 关于“课程”的定义,教育学家早已给予了诸多不同阐释,而人类学家则认为“课程”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②音乐理论课程作为人类几千年音乐文化的精华,担负着人类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责任,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课程设置是不同思维模式的体现,它的科学性与否,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接受效果的优劣。格式塔完形心理学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每一部分之所以有其特性,是因为它与其他部分有某种联系。③音乐理论课程体系与其中各部分课程的关系,即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目前中国高师音乐理论课程仍各自强调其自身的独立性和完整性,而忽略了其整体性。如何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念下进行音乐理论课程设置的整合与重构,是目前中国高师音乐教育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我们应“把整个音乐理论课程看成一个有机整体,从总体上把握事物的运动、发展规律,使之通过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和互相联系趋向统一,使总体在各部分相互协调中求得发展。”④ 1.强化课程,淡化学科,重构高师音乐理论课程的分科。课程设置作为中国高师音乐理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目前仍比较缺乏弹性,具体表现在有些课程划分过细、重叠过多。我们应本着音乐教育多元化的原则,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的结构体系,根据课程内容之间的关联与体系,将原有的趋于分散、科目繁多的课程结构加以整合。强化课程,淡化学科,同时对特别需要扶持的传统音乐理论仍需留有一定的空间,以供其不断付诸于教学实践,逐步建立并完善高师音乐理论教育体系。具体来说,为利于学生对整体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在各学科相互协调中求得总体效果,笔者以为,应将目前高师音乐理论课程中一些较分散的学科进行重构,以板块的形式囊括可以相互融合的课程,如在“音乐基础理论”板块中可包括《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等学科,在“中国传统音乐概论”板块中可包括《民族民间音乐》《中国音乐史》《中国音乐作品欣赏》等学科,在“外国音乐概论”板块中可包括《外国民族音乐》《外国音乐史》《外国音乐作品欣赏》等学科,在“作曲技术理论”板块中可包括《歌曲作法》《配器》《复调》《曲式与作品分析》等学科。需要注意的是,音乐理论课程的多元化需要各板块内部课程之间、各理论板块之间的密切联系与相互渗透,而不是简单地将各个理论课程叠加在一起。只有强化板块式课程体系,淡化分散式学科课程,才能在整体习得的理论中达到课程改革的目的。 2.重视音乐与非音乐学科的关联与整合,将其融入高师音乐理论课程体系中。从全球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看,对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者除了必须精通音乐教育领域的学科内容外,还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要随时随地解决与音乐学科领域有关或无关的问题。⑤因此,重视高师音乐理论课程与非音乐学科的关联与整合,将文化科学知识融入高师音乐理论课程体系中,是目前高师音乐理论课程改革值得关注的重要环节。 二、教学内容的交叉与融合 现存高师音乐理论教学体系是传统高师音乐教育模式下的产物,教材的理论体系较陈旧,已不能适应文化多元化的新形势。如目前高师的和声教学仍局限在给学生灌输传统和声的狭小范围内,“对近现代和声了解很少,对创作中出现之新的和声现象困惑不解,对和声学的历史沿革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⑥对于音乐理论教学内容的改革,现行的观点主要有三种:其一是单轨制,即是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加以增删取舍,教学体系基本不变;其二是双轨并行,即主张欧洲音乐理论与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两种教学体系并用,实行“双轨教学”;其三是多元化道路,即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背景下,将东西方的音乐理论融会贯通,在各文化之间建立一种联系的网络。笔者以为,以基础音乐教育为培养目标的高师音乐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更要求学生掌握广博的音乐知识,才能够适应未来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才能够符合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高师音乐理论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观念下,在交叉与融合的过程中体现多元化的高师音乐理论教学体系。#p#分页标题#e# 1.纵横交叉的网状结构 自20世纪初西方的音乐教育体系传入中国后,很长一段时间教学内容都侧重于对西方古典时期音乐文化的阐释,而忽视了当代音乐的发展及其未来的指向,其结果必然造成教学内容无法把握时代的脉搏,无法跟上时代的需要。⑦高师音乐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应突出师范教育的特色,不是往“专”、“精”方向发展,而应朝“博”、“大”方向努力,它既应体现世界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又应兼具时代性、知识性与艺术性。因此,高师音乐理论教学应组建一个纵横交叉的网状结构体系:纵向方面是西洋音乐理论的延伸,其中应包括20世纪的现代音乐理论等内容;横向方面是世界音乐理论的综合,包括各国音乐理论体系,如印度、阿拉伯等。 2.双层融合的深厚底蕴 (1)中国民族音乐理论的内部融合 在当今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的社会潮流中,保持本国的音乐文化个性是立足于世界音乐文化之林的唯一出路。因此,构建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体系,也是进行高师音乐理论教学内容改革的前提和基础。笔者以为,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体系的构建,应依据“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⑧,特别要注重民族音乐理论的内部融合问题。中国是一个拥有多种语言、多种文字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各有特色,并且“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⑨“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的内涵应用于音乐理论教学,就不仅要传授中国汉民族音乐文化传统,同时也应传授其他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传统。因此,在构建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用“汉族音乐形态的理论”对少数民族音乐进行分析,对少数民族历史、语言、传统及其音乐文化要尊重,不能用汉族音乐取代中国音乐,应着重解决以往教学内容中少数民族音乐所占比重较小的问题,⑩体现多元一体、相互融合的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特色。 (2)世界民族音乐文化的多维度融合 当今世界音乐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化从进化论发展到相对论的进步,如何处理好人类音乐文化的共性与个性特征,并将其综合运用于音乐理论的教学当中,是当前高师音乐理论教学内容改革的主要任务。因此,在高师音乐理论教学中更应注意多维度教学内容的综合与整体教学内容的分配。 总之,高师音乐理论教学应适应多元音乐文化发展的步伐,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教学需要,科学、合理地拓展教学内容,形成相对系统、完整的音乐理论结构,同时增进学生对于各个音乐文化形态的理解,建立多元化的审美取向,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出新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载体,而教学方法则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更没有适用于一切教学环境的最优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研究领域是一个开放的、并且不断发展的领域,教师只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能够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方法和手段。中国高师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在方法上缺乏必要的改革与出新,导致教学与实际需要不相适应。无论教学内容如何改革,如果仍采用旧教法,忽视相关观念的转变,也无法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念要求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之相匹配,因此,要达到高师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就必须构建多层次、多侧面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并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编撰供教师使用的教学策略与方案。同时,应多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教学方法,将其与高师音乐理论教学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化教学法。 结语 人类社会愈来愈趋向于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势态,任何民族国家放弃全球观察的视野,孤立地谈自己的发展,或脱离自身文化传统去谈发展都难以面向未来。中国高师音乐教育也首先需要考虑当今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势态背景,考虑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念的发展及其对中国高师音乐教育的影响。作为高师音乐教育重要环节的音乐理论课程亦要顺应多元文化社会发展的趋势,在课程设置的整合与重构、教学内容的交叉与融合、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深入探索,提高高师音乐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的音乐教育人才。

第4篇:立体化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网络平台 市场营销 高职教育 立体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市场营销人才。当前,“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职业能力等与实际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体现在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不够充分,动手能力不强,创新能力不突出等方面。作为管理和营销等专业核心课程,当前“市场营销”课程在教学中注重于以教师为中心,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很多学生不能满足企业营销的实际需求。

因此,在“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既能学好市场营销的理论知识和营销技能,又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运用中得到提高,便成为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和研究的重点。为实现这个目标,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与改革,比如教材选择、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实践设计、教学手段创新等方面做大量工作。因此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内容丰富、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基于网络平台的“市场营销”课程立体化教学体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市场营销”立体化高职课程建设原则

根据“市场营销”的学科特点和现代市场经济对营销人才的需求动向,立体化高职课程建设必须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营销人才为出发点,以营销学的基本构架和相关理论为基础,以职业能力训练为重点,通过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的立体化设计,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实现学生在情感、认知等多方面的自主构建。为实现上述目标,在课程建设中要坚持如下原则:

(一)突出高职特色,坚持以职业素质为中心

市场营销课程要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以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首先,课程团队应通过与企业等的充分调研,确定市场急需的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其次,在强调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要结合企业实例的应用与分析,从教材选择、教学方法、教学实验和实训等方面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

(二)激发学习热情,坚持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始终坚持黄炎培先生所倡导的“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的职教理念,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教师教学为主导,通过多元立体化的教学方式和现场实践,从而培养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出众的创新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需要。

(三)坚持紧密联系当前时代特征与需求

市场营销高职课程要反映当前最新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教学内容和形式能够反映当前时代的任务与需求。因此, 市场营销教材编写中体现新方法、新规范、新理论,使得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融入企业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营销课程也要充分利用各种新技术,将专业教材等教学资源与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有机整合,从而实现教学模式立体化。

二、“市场营销”高职课程立体化建设内容

根据课程特点和社会需求,“市场营销”高职课程立体化建设要从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教材设计、教学方法和考核手段等方面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教学内容立体化

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教材形式向立体化转变。市场营销课程不仅在内容与形式上要符合时代需求,同时,将纸质主教材与以音像制品、电子网络出版物等多媒体资源组成的辅助资料相结合,利用网络化的教学平台,构建一个立体化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境,从而让教师教学更加方便,让学生学习更加自主,从而满足多元化、个性化和实用化的教学需求。

1、主教材

主教材是学生上课的主要阅读材料。教材内容涵盖课程所有知识,通过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组织、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等表达课程的理念与思路。主教材可以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个模块对应市场营销职业能力要求,通过由易到难的教学任务设计,在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模式。同时,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通过邀请企业专家的共同参与,使得教材内容与实际需求紧密结合,着重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2、教学课件

与主教材配套的教学课件图、文、声并茂,充分利用当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将教材内容生动、立体与学生进行交互和展现,避免了枯燥的课堂教学,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教案

教案反映了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是教师教学的指导性方案。在对教材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提出教学目的和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特别是针对重点、难点内容设置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根据教学实践和新的教学需求不断进行完善。

4、教学资源库

教学资源库包括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素材(包括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素材及案例);提供与本课程相关的论文、著作、网站等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例如相关论文参考资料和网站链接;提供丰富的教学案例和学生课外练习的习题库。

5、课业展示

在立体化教材中,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或按团队完成一定的“单元任务”,提交研究性学习报告,即根据要求完成一定的课业任务。课业一般都有明确的课业目标和任务,要完成这些课业,需要学生转变以往的学习方式,走出书本、走出校门,走进图书馆、走进企业,到实践中去收集资料,去实地观察调查。学生需要收集大量的信息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才能完成课业。有些课业则要求学生团队协作,形成合力,一起完成课业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方式立体化

教学方式由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方式转变为老师、学生共同参与的立体化、开放型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不仅能够获得市场营销专业知识,同时技能、个人素质和品德能够获得全方位发展。

1、立体化课堂

课堂教学充分利用立体化教学资源,采用多种形式包括讲授、讨论、案例分析、上机操作、课外调研考察等方式,充分将理论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传统教学方法与新的教学方法如网络博客教学法、角色体验教学法、问题探究教学法、图片实物资料展示教学法、游戏互动教学法等相结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专业视野等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立体化实践

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两个方面。立体化实践体现在课内教学活动中充分结合如案例教学、课程实训、课程设计等手段,同时,课外实践中利用市场观摩、创业训练、企业实习、营销兼职等方式,使得学生在实践中灵活应用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等理论知识,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为以后的学习和实践积经验。

3、评价模式立体化

为了充分促进学生的学习,考核手段要实现多元化和立体化。考核内容要更加广泛,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中增加更加灵活的内容,避免学生死记硬背。考核方式更加多样,开卷、闭卷、小论文、课堂讨论和参加实践表现等多种方式结合,通过结果考核和过程考核相结合,适当加大平时考核比重等方法,全面、准确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学习和创新能力,从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市场营销”立体化网络支撑平台建设

好的教学内容离不开网络教学支撑平台来展现。利用网络支撑平台,将教材、案例等教学资源实现立体化、实时教学模式的重要手段。网络支撑平台以网站形式,基于浏览器/服务器的典型架构,包含教学内容。通过网络进行讲授和从事相关的教学活动的教师辅助教学,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合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市场营销”立体化网络支撑平台的构建需要注意:

(1)教学目标要避免复杂、长期,通过设置简单、明确的目标,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更加容易接受新知识。

(2)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动画、案例等呈现,通过合理设置问题,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通过紧扣“网络营销”大赛,操作内容实践性强,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训项目,使得学生能够通过网络环境下的虚拟实践机会从而提高实践能力。

(4)设计具有及时反馈的测试和激励功能。教师可通过微博、Email、QQ聊天工具等方式参与学生的讨论。同时,通过良好的反馈和评价来维持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课程立体化建设需求,立体化网络支撑平台包括以下功能模块:

(1)教学内容模块:教学内容由教材内容、课件、教案、参考文献等组成,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自由选择,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2)资源库模块:资源库包含实验数据、教学软件、案例及相关网络资源链接等学习资源。便于学生便捷获取。通过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不仅可以丰富知识,而且可以开阔视野,培养独立学习能力。

(3)题库与实验管理模块:学生通过单元内容测试或章节内容测试,便于随时发现学习中的不足和考查学习效果。

(4)学习论坛模块:利用在虚拟环境下的讨论或答疑过程,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提供自由讨论、答疑的网络工具。

(5)帮助模块。该模块给出了立体化网络支撑平台各部分的详细操作步骤和方法,便于学生使用本系统。

三、结束语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基于网络平台的“市场营销”立体化课程通过多形式的教学方法和多层次实践环节,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虚拟与现实相补充的教学模式,能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做”为一体的真正效果,为高职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和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提供借鉴,具有推广示范价值。

参考文献:

[1]邢丽.立体化教学资源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1/11

[2]李怡芳.以立体化教学模式,系统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J],市场营销导刊,2008/06

[3]周玉泉.对高职教育立体化教材建设探索[J],职教论坛,2011/11

[4]崔苏卫.《市场营销学》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与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0/06

[5]李天芳,郑宽明,郭亚锋.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在市场营销课程的应用与创新[J],企业家天地,2010/06

[6]宋彧,韩凤晶,金代志.高校市场营销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

[7]刘剑.构建应用型市场营销本科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消费导刊,2009/04

第5篇:立体化教学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独立学院 校园文化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大学进步的标志,是大学发展的不竭动力。对独立学院而言,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科学研究,都离不开校园文化的熏陶。从某种程度上说,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其校园文化建设的好坏,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是独立学院发展的文化之魂。 

一、独立学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因 

校园文化是教育者、教育管理者和受教育者在特定的时空里,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所创造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形态的总和。大学的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程度。这对独立学院而言,也不例外。杜威认为:“成年人有意识地控制未成年人所受的教育,唯一的方式是控制他们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行动、思考和感受。”为强化学校文化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在其名著《帕夫雷什中学》中也告诉人们:“我们在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大学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它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文化空间和生活环境。 

从独立学院产生之日起,“育人”就始终是其基本功能,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则是独立学院工作的主线,所有工作都必须围绕这个主线展开。中外大学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学生绝非仅在课堂里或说教中成长,在课堂以外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发展同样重要。独立学院学生的素质和技能的提高是不能完全靠自发完成的,这也是教育恒久存在且必须存在的理由。但是,独立学院的办学者还必须意识到,教育能否产生预期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育者的外力作用,更取决于受教育者自身的内力作用,即外来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受教育者内化过程的质量。因此,独立学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就在于把具有强制性特征的教育,转化为一种以独立学院教师及管理者对其学生前途的关心为特征,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为手段,并通过教师的模范行为对学生进行熏陶、引导和激励的过程。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以文化或隐性课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情感陶冶、思想感化、价值认同、行为养成的方式来实现教育目的,从而产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教育效果。 

二、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校园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所大学的文化传统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大小,取决于其对校园文化的认知程度与建设程度。独立学院的办学者一直非常重视自身的校园文化建设,并已形成了校园文化建设是独立学院发展的“助推器”的共识,但由于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尚无经验可循,再加上其办学历史短,历史和文化积淀不深,导致独立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校园文化建设仍受到申请高校的约束。独立学院在建设校园文化时,只是简单地复制申请高校的校园文化,没有依据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和自身优势突出特色,其校园文化建设仍没有走出申请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腹地”。 

二是独立学院的大学精神尚未形成。独立学院经过十年的发展,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优势日益凸显,但代表独立学院灵魂的大学精神却至今仍未形成。当前,没有自己的校歌、校训和校徽等文化标识的独立学院仍普遍存在,没有自己明确的价值理念、精神追求和行为规范的独立学院也还存在。 

三是校园文化建设尚未深入,仅停留在举办体育、文艺活动等显性文化上,体现独立学院精神和价值的隐形校园文化建设尚未完善,代表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的“品牌”文化没有形成。 

四是独立学院及其成员不重视理论学习,理论功底不够扎实。独立院校师生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信念还不够坚定,教师对新形势下高等教育肩负的使命认识不到位,用理论指导实践和教育学生的能力还不够强。师德、师风建设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仍需进一步强化。 

五是学生主体文化建设有待加强。由于独立学院的生源质量一般比公办高校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厌学情绪,加上独立学院与公办高校在社会地位、发展前景等方面的现实差距,这造成了独立学院不少学生出现丧失信心、缺乏主动性、心理压力较大等问题,影响了学生主体文化的建设,也制约了独立学院校园文化的建设。长期下去,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作用及其人才的培养必然会受到影响。 

以上问题如不及解决,其一危及独立学院校园环境的改善,其二危及独立学院的形象和地位,其三危及独立学院文化的先进性。因此,重视并加强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是其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 

三、独立学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与它所处的环境、它所处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以及它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和自身的目标密切相关。因此,独立学院根据目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其自身特点,建设符合其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校园文化迫在眉睫。 

1.独立学院办学者要提高思想认识,肩负起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任。独立学院能否形成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关键在于学院领导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虽然当前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但充分认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独立学院发展的重要性,并在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却是独立学院发展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独立学院办学者对独立学院校园文化的改善和建设负有以下责任:一是必须注意独立学院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及环境文化之间的有机结合,使它们相互强化,使校园文化充分发挥其作用;二是必须注意校园文化中共性文化与个性文化的结合,在坚持共性的基础上,应该善于发现并积极培育能反映独立学院特有的精神和文化特征的、富有活力的个性文化,使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真正成为独立学院的文化之魂;三是注意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在积极吸收申请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的同时,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独立学院的健康发展。 

2.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新形势下,加强对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一是要在教师中广泛开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研究活动,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履行教师职责,从根本上解决教师教书育人的理论指导、思想认识和方向原则问题;二是要在教师群体中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活动,使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原则。把握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不断增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责任感和敬业乐群的事业心,全面提高育人能力;三是在广大教师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大讨论活动,增强自身抵制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的能力,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自觉地从“实际、实用、实惠、实在”中解脱出来,真正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3.突出自身特色,加强独立学院的物质形象建设。学校的物质形象包括自然景物和实物建筑,例如校园整体的规划布局、房屋建筑、自然人文景观、校园的绿化和美化工程等都属于校园物质形象。有特色的校园物质形象,一方面可以宣传学院的校园美,扩大学院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全体师生的自豪感,使全体师生形成爱校、荣校的主人翁精神。 

4.加强软环境建设,形成独立学院特有的大学精神。美国学者abraham flexner说:“在保障大学高水准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更有效。”可见大学精神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位置。一般来说,大学精神的塑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制度建设。具体来说,包括科学的大学运行模式和规划设计,人性化的教师科研、教学管理和激励制度,人本化的学生管理制度等。二是校风、学风、教风、校训、校歌等软环境建设。大学精神是随着大学自身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具体地说,就是大学师生员工在大学制度和软环境建设以及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活动的过程中积累而成的,它包括其特定的价值观念、思维形式、行为方式、信仰表达体系、科研学习氛围、创新精神、自由精神、人文精神和批判精神等。建立相对稳定的大学精神是稳步提高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对于独立学院来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软环境建设,塑造有特色的大学精神刻不容缓。 

第6篇:立体化教学论文范文

(一)文学教育演化历程及问题归因研究文学教育目前出现的问题与困惑,站在历史的平台上,可以洞察到其本质与真相,凭着主观臆断乱下结论对文学教育发展是很不利的。“基于历史的言说才是有根有本的言说。”黄耀红的《百年中小学文学教育史论》填补了全面研究中小学文学教育百年演变史的空白,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思想、文化背景,解析了目前中小学文学教育困境形成的深层原因。通过对语文独立设科以来中小学文学教育演变过程的梳理,把中小学文学教育分了三个阶段九个时期,一是近代独立:近代独立前的“范文学教育”(先秦~1904)、清末学制的颁行与中小学文学教育的近代独立(1904~1912)、民初新学制与中小学文学教育的初步发展(1912~1919);二是现代转型:中小学文学教育现代转型的激进期(1919~1927)、现代转型的沉思期(1927~1936)、现代转型的深化期(1936~1949);三是当展:汉语、文学分科教学与中小学文学教育的短暂繁荣(1949~1963)、“工具论”的产生与中小学文学教育的长期低迷(1963~1990)、“人文论”的倡导与中小学文学教育的复兴(1990至今)。黄耀红认为对当前文学教育比较有影响力的主要是“范文学教育”、“工具论”和“人文论”。他论证了文学教育中伴随着的争论与困惑:文学教育的转型困惑与“文白之争”、文学教育的目标游离与“文道之争”、“语言”与“文学”之争同中小学文学教育的关系。每一次的论争都呈现出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偏颇与弊端,是对历史的检视、对现实的关照,是一次理论的建构与实践的变革。鲁定元《文学教育论》把近现代语言文学教育分为了六个时期:文学设科期(1904~1919)、“国语”“国文”期(1919~1949)、语文定名期(1949~1956)、“汉语”“文学”分科期(1956~1958)、语文波折期(1958~1978)、语新期(1978至今)。他以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关系为研究视角,梳理每次语言与文学教育相融合的语境下文学教育的演变历程。黄耀红的文学教育演变历程定位更着眼于文学教育。他在梳理演变历程时,都把时代背景、文学教育历史事件做了系统梳理与特征归纳,便于我们了解文学教育的历史进程,进而对目前的一些文学教育现象与困惑有了历史依据与解释。

(二)关于文学教育的功能与目标定位的研究对于文学教育的功能,学者们虽然试图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释,但基本上都是从文学的功能与作用角度进行演绎推论。面对文学教育目标的盲目与困惑,有必要对其进行梳理归纳,进一步明确其功能和目标,更好地引导其发展方向。鲁定元在《文学教育论》中把文学教育的功能分为两大类:审美功能与非审美功能。“文学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但同时又包含着知识教育、道德教育等多种非审美教育。”鲁定元认为文学教育有审美和求善的功能,审美功能来自文学的审美特性。文学教育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审美境界的塑造,语言能力的提高和文化知识的积累,思维能力的健全与自由意志的培养,身心体魄的养护与人文精神的强化充实和思想品德的提高。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生境界的提升和人格结构的完善,使之自由和谐、全面发展。文学教育的审美功能和非审美功能在具体教育中融合统一,包括过程和目的方面的融合统一。陈弦章在《语文教育文化论》中,从六个方面论述文学教育的作用:进行语言教育、继承文化遗产、感受历史生活、陶冶品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发展创新思维。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含蓄性、隐喻性、模糊性、多义性、多层次、概括性和开放性,而阅读主体又可对内涵进行常读常新的无穷尽阐释。关于文学作品的教学,钱理群教授在访谈录《重新确立教育的终极目标》中,提出培养学生“精神底子”的说法:读文学作品的唯一目的(如果有目的的话),是陶冶我们的性情,开拓我们的精神空间,另一重点是对作品语言的感悟。胡根林在《中小学文学课程导论》中,通过对文学本质的分析推演出的文学教育目标与此很相近:处于教育情境下的文学,其“目的价值”自然就蕴涵在“文学”之中,因此文学教育首先不是获得知识,而在于情感的陶冶、思维和智慧的激活、心灵的沟通与交流、精神世界的拓展以及生命质量的提升。文学教育的本体是文学,审美性目标是文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另外一些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著书也都大同小异地提到文学教育的功能与目标。学者们对文学教育功能与目标的价值取向并不完全相同,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共同要素:一是知识要素,如文学史常识,作家作品与文学理论的知识等。二是能力要素,如能够分辨不同文体,提升文学鉴赏力,通过文学作品发展想象力、创造力以及批判性思维等。三是情感和价值观要素,如使学生对文学产生兴趣,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对价值观、人生观产生影响,丰富人生经验,培养对美的情感与对母语文化的认同等。情感和价值观的要素在文学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中尤其重要,是重要的目标落脚点。

(三)文学教育的落实方法研究关于文学教育方法的论文相对较多,大部分教学论著中也都或多或少的有所论述。《文艺学与语文教育》是上海出版社“语文教师必读”丛书中的一本。王纪人针对目前教师理论修养偏低,系统阐释了文学教育的解读方法、策略及其理论依据。他论述了文学概念的更新与语文教育的关联,以此更新教师的文学观念与理论。另外还论述了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的意义分析、形式分析(叙述者、叙述技巧、文学语言、结构),人物形象分析,对文学风格、体裁和创造方法的把握,文学鉴赏和批评活动等方面的方法与策略。胡根林、孙芙蓉《2007年中小学文学教育研究反思》综述了王荣生、王尚文、赵志伟、刘真福等人论文中的文学教育方法。如王荣生《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朗读”———朱自清语文教育论著重读》提出,“分析”的方法是朱自清鉴赏文学作品的根本方法,通过对语汇、字句、篇章、声调等的“阐释”获取“意义”;与夏丏尊、叶圣陶等人所主张的“阅”“读”分离、“美读“不同,朱自清所主张的“吟诵”是以反对音乐化为前提的,目的是通过声音得到文本中的“意义”。王尚文《体验:文学教育的必由之路》从学生主体出发,提出文学教育的优势在于更新、拓展学生的生活体验。没有体验,也就没有真正的文学教育,文学教育应引导学生对文本中蕴含的体验与自我生活经验进行关联。郝国荣《语文教育与文学教育的四个有效对接》从课标中对欣赏文学作品的教学要求出发,对于语文教育和文学教育的有效衔接提出了四点建议:第一,通过独特的语言现象来实现语文教育与文学教育的有效对接。应注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和现象,使学生广泛地接触语言,从而提高文学素养。第二,通过情感体验来实现语文教育与文学教育的有效对接。文学可以突破狭窄的现实生活的范围,可以使学生在更广阔的时间、空间里感受和体验生活。第三,通过读写训练实现语文教育与文学教育的有效对接。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通过理解、品味重点字词和句子,体会文中所蕴涵的“情”和“理”。在阅读的基础上使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能够培养学生想象和思维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及文学写作能力。第四,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实现语文教育与文学教育的有效对接。只有在语文学习和实践的广阔天地中,才能使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运用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岳乃红《主题阅读和儿童的文学教育》针对目前教材编写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主题阅读的课程建构”主张,并提出相应的具体策略:一是以儿童的精神发展为“经”。从儿童的精神发展和生命体验出发,按照“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选择适宜的文本。二是以文学体裁的阅读为“纬”,将儿童可以阅读的各种文学体裁进行展现,同时力求科学体现文学体裁与儿童阅读能力之间的关系。对于教学主题的实施提出要把握几个主要特征:主题阅读是深层次的略读指导;主题阅读的教学策略是整体性、对比性、探究性的;主题阅读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的自主与合作。

(四)对文学教育中存在问题的研究1997年,薛毅《文学教育的悲哀———一次演讲》与王丽《女儿的作业》、邹静之《中学语文教学手记》同期发表于《北京文学》,引起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大讨论。薛毅着力分析了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误区:因为意识形态可以通过文学来达成,所以文学教育就不再是文学的教育,成了意识形态教育的手段,所谓“寓教于乐”;着力于其“思想性”,文学性是外在的与附加的,教师分析完思想主题之后,才会附加地分析一下艺术特征,并且只是些语言流畅、结构严谨等脱离文本的套话。这种刻板、教条、贫乏单一的强大阐释体系取代了真正的文学作品解读。文学作品要选择一些所谓的“健康”“向上”的,不然会引起思想混乱,担心读一点爱情的,会不会整天想着男男女女的事;读一点“悲观”的东西会不会跳楼自杀。所选与所讲作品几乎都可以用反封建主义、批评资产阶级、同情人民大众等词汇,人的生活、人的色彩、人的气息被这种阐释体系挤压得踪影全无。文学教育话语的政治主题分析模式让师生说着套话、空话、胡话。作者极力推荐王国维与蔡元培的文学教育观:重精神情感的慰藉。王泉根、赵静的《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认为,当前的文学教育中存在的误区主要表现在:在小学阶段,文学作品只是作为识字、阅读的工具;只看到儿童文学作品能激发儿童兴趣,但“集体无意识”忽视对学生文学能力的发展的价值;把学习文学作品等同于学习名家名篇,儿童文学被认为“小儿科”,其文学价值不被承认;低估儿童文学能力的发展,认为只有中学阶段才能正式学习文学。从1956年汉语、文学分科,而文学教育从初中阶段才开始就可以看出。黄耀红的《百年中小学文学教育史论》认为“文学之重”即“生命之重”,在关于文学功能的言说中,“生命”常常是缺席的。文学总是作为教化工具存在。周庆元在为黄耀红《百年中小学文学教育史论》写的序中说,“人文教育的危机也就是文学教育的危机,我们以为,现代中小学生之所以在整体上出现思想浮躁、情感粗糙乃至语言粗俗的问题,与他们缺乏必要的文学滋养、特别是经典文学滋养不无关系。语文教育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追问到文学教育的头上。”这是从文学教育的片面工具化、人文性缺失的角度分析目前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胡根林梳理推演了各个阶段文学教育所出现的不同的问题及其原因:首先,在语文独立设科之初,因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影响,文学本身的形象美、情感美、语言美,以及其中丰富的人性内涵被忽视,文学教育成为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工具和载体,导致文学教育的目标发生了严重错位。其次,新中国成立后,政治形势风起云涌,革命建设波澜壮阔,对中学文学教育来说,不管是工具论提出后文学教育的低迷时期,抑或文学教育的复兴期,凌驾于文学教育之上的总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重大历史使命。文学的本体性迷失于泛化的教育性之中,文学理解的意识形态化直接导致了人文精神的陨落。

二、文学教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学理论依据不足,“我以为”式随意性大虽然文学教育一直是语文教育讨论中的一个热点,但语文教学范畴中文学教育的文学理论基础依然很薄弱。现在文学理论大部分从国外生搬硬套地引进,同时又忽视本土古代流传下来的文论知识,不能使二者很好地互补与融合。中小学教师本身对文学理论不够重视,文本解读知识陈旧,一成不变的文学解读方式使文学教育发展缓慢。学者与一线教师对文学教育的文学理论认识普遍存着“我以为”的断章取义式诠释,缺乏严谨性和适切性。

(二)缺乏系统、完整的学科论视角研究学者们的研究大多从局部出发,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对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缺乏以历史为平台的寻根研究,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封闭式思维现象。各种文学教育观念、功能、目标、方法的争议,有时是思考角度不同,有时是价值观取向的差异。这些争议有些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角度,整合起来就使文学教育逐渐完善,有些争议是同一问题的不同说法,没有必要为求标新立异使文学教育混沌,有些争论并不是二元对立的,究其实质其实是辩证统一的。对于文学教育的研究应该立足其整体,取消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使其更加系统与完善。

(三)可操作性与可使用性的建议缺乏对文学教育的研究,以空洞的理论说教居多,缺乏一线教师能运用于教学的操作性建议。空话套话连篇,实际意义相对不大。受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学者的研究视角很少定位于实证研究。另外急功近利的心理、科研成果考评体制和研究经费的束缚更使实证研究举步维艰。对于文学理论要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立足当下,回顾历史;立足实践,提升理论;立足生本,培训教师,让文学理论自身与中小学的文学教育同步发展,尤应避免理论与实践两张皮。

(四)存在低层次或同一层次简单重复从文学教育研究演变史可以看出,对于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始终是新的问题已出现,然后旧问题依然存在。有的即使解决了却还会出现在学者对现状问题的研究中,为论而论。对文学教育方法的研究更是有很多低层次或同一层次的简单重复,翻来覆去也只是那几种方法。有的想“高明”些,换个说法或名称,依然是换汤不换药,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相应的创新,对文学教育的研究呈表面化、边缘化、陈旧化、一刀切。另外由于片面地看问题,时常将目的、任务、功能混为一谈,上升不到本体论的研究。

三、结语

第7篇:立体化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 认同危机;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4434(2013)01-0205-06

自从1984年成为独立的学科建制后,思想政治教育在政策支持、同仁努力以及社会形势需求等多重动力的推动下逐步走上了科学化的发展道路。然而,不少社会成员甚至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研究以及实际工作的专业人员时常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疑惑或质疑,引发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及其活动的认同危机。思想政治教育是不是一门学问?能不能称得上是独立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有没有用?这些基本问题成为缠绕每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根源性问题,深刻地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进度与实践效果。

一、认同危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自觉的问题意识

自1984年成为独立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在此后30多年的发展道路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与此同时,也不断地遭遇人们对这门学科及其实践的认同危机。这一认同危机表现为人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以及实践活动缺少知识、价值以及情感上的认可、支持与接受。譬如,有人或是不认同学科的独立性、科学性,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各门知识的“大杂烩”,算不上独立的学科;或是不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性,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性差,甚至不是理论;或是不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作用效果,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形式主义”、“假大空”、“没有用”等。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所出现的“认同危机”以隐秘、复杂的形式表现出来,严重损害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推进。具体表现为:

第一,工具理性僭越价值理性,引发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空场”。思想政治教育所出现的认同危机与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学科评价机制标准的“移位”是分不开的。在告别了“知识即美德”那种神圣的价值判断标准之后,现代社会所崇尚的工具理性、经济利益成为学科评价体系的基本尺度。一门学科的认同度与这门学科是否面向市场、获取经济价值紧密相关。在“工具理性蔓延”的现代社会,经济利益成为社会生活统一化的度量衡,货币也变成一种人人都必须学会和使用的“统一语言”。以人的精神生活为研究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难以获得社会甚至高校的认同。在现代社会里,工具理性的高扬将原本富含价值理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挤兑”,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精神蕴含被现代性的价值标尺所“漂逝”。如韦伯所说,工具理性的发展已经达到了这样一个阶段:“专家没有灵魂,者没有心肝。”思想政治教育内蕴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人文精神、文化趣味,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应有的学术使命、学术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应当具备的引领精神功能及崇高、神圣的气质在工具理性僭越价值理性的过程中被荡涤的“烟消云散”。由于缺少十足的学科与实践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不支持、学生不配合、社会不理解的合力作用下变得弱化、低效。思想政治教育俨然成为纯粹而又机械的知识教条,似乎成了“不思想”、“无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理论研究脱离社会现实,思想政治教育遭遇“生态断裂”。从应然的生态来说,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应当源于实践需求,现实的社会生活为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旨在解决的理论课题:反过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又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更科学、有效地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者有义务审慎地厘清这一学科的基本问题,这无论是对于学科的理论研究、工作实践,还是提升人们对于这一学科的认同感和喜爱度都不无裨益。对于思想政治学科来说,人们的接受程度和热情很大程度源自于理论研究者对这一学科基本问题的精湛阐释。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的最后说过:“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弄清问题”,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尤其如此。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两张皮”现象十分严重: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亟需具备相应的知识、理论加以指导;另一方面,经院化的理论研究难以生产出有效的、实用的理论产品。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要么世俗化,要么精深化,“社会上不受欢迎,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套没有用;学术也不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时政语言,缺乏知识,更不要说学术含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所生产出的“科研成果”距离社会现实相距甚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缺乏理论指导的情形下所开展的工作常常混乱、无序、低效。

第三,外部投入与内在认同形成反差,思想政治教育陷入“自信危机”。思想政治教育做的是人的精神领域的思想工作,其基本精神为正义。“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正义的工作,它高举正义的旗帜,从正义出发,为着正义的目标而努力。思想政治工作活动的过程,就是为正义而奋斗的过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材,规范建制,增加师资投入,在人力、财力以及物力上大力地投入和保障。近年来,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独立化建制,在部属“211”层次高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力度。2005年以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学科建制中升格为一级学科,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等六个二级专业。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也步入快车道,拥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硕士点达到200多个,博士点60多个,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与巨大的外部投入形成反差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并未形成充足的学科自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身还缺乏学科和学术的自信,尽管有学科平台,但多数成员主要还在从事非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或重点放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以外的学科那里,以为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学科,缺乏学术,而其他学科才是学科,才是科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遭人非议,认为“不管用”,“知行分离”,“说一套、做一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好做,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理想,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明显”业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致的共识。

思想政治教育所遭遇的“认同危机”以深刻的、隐秘的形式渗透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当中,弥散于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的系统结构。缺乏足够的认同是造成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萎靡”状态的根由。笔者认为,尽管我们可以从宏观的社会环境和具体的工作方法对此作出解释并提出化解之道,但更为主要的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者和从事业者缺乏审慎的态度和系统、认真的了解,并未形成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准确认知,缺乏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应有的自觉。

二、思想政治教育自觉的基本蕴含

自觉,本属于哲学概念,它指的是主体内在的自我发现、外在创新的自我解放意识。所谓“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理论或实践形态所体现出的学科特质、学术品位与实践特色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的“自知之明”,反映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科研以及实践工作的人“认识自己”的能力。它是从认识论层面对思想政治教育作出的描述,是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各项活动的人对思想政治教育自身作出的认识。“自觉”具有“反思”的特质,是人的理性认知能力的重要体现,是事物以自身作为认知对象进行自我刻画的表现。“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应当具备的认知思维和认知能力,他能够自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性质、特色,理论研究应当具备的旨趣、品位和社会实践活动所应具备的特点、品质等。

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知之明”。笔者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认知、主体性以及文化性三个维度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自觉的结构:

1 价值认知自觉。价值认知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能够自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以及实践的重要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并非人们简单地认定的“官方说教”,也不是他人肆意贴上“无用”标签的活动。它以人的精神领域尤其是人的思想作为对象,旨在揭示人们的思想如何转化为行为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性,这是其本质,但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还具有强烈的社会性、文化性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是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优秀人才的渠道,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学科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正规化、系统化以及科学化的人才培育通道。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研究是一项具有探索性和神圣性的事业,其价值在于科学地解释人类的思想和行为的转化规律,意识形态嵌入社会的内在机制,人们道德行为发生的心理缘起等,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理论阐释以及有益的理论指导。价值认知自觉不仅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清醒的认识,而且有助于培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内在的认同与热爱。

2 主体性自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自觉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人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自觉认知,它解决的是“谁之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中国特色的学科,它发端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实践,立足于中国具体的国情与实际,继承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以自己独特的立场和方式言说着“中国故事”。主体性自觉在全球化时代越发具有现实意义,全球化时代的学术研究是多元思潮竞相争斗话语权、通过思想的力量获得主体性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自觉是获致中国研究的自主性、指认中国独立性的重要标志。“谁之思想政治教育”的提问是全球化时代追问主体自主性的表现。当下的中国,在大国崛起步伐加剧的浪潮中以崭新的姿态、强劲的国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势如破竹”式的社会发展进程向世界证明中国作为大国的能力与地位。与之相应,中国的崛起激发着中国学术寻求自主性的理论表达。在西方知识系统和概念体系笼罩中国的当下,中国迫切地需要贡献出自身的理论创建和知识表达,体现出应有的大国风范和主体自觉。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学科,“从中国国情、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问题的特殊性出发,运用中国特有的视角和方法,秉承中国特有的思维传统,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结论和实践路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自觉增进人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认知与它作为中国学科的自主性,使人们更加认清自身的使命,以中国的话语、中国风格诉说着“中国故事”,表达出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中国气派”。

3 文化传承自觉。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承自觉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者、实践工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文化活动并在文化的历史传承性上所发挥作用的自觉认知。思想政治教育是处于一定文化情境中的人们展开的社会实践活动,文化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文化情境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社会背景,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与教育对象,都是文化的存在物,借助一定的文化载体宣传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一定阶级所需要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意识形态作为教育对象,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本表现形式,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特征的基本面相。“价值与规范的传授与认同则是情感与理性的统一,这便是文化沟通与运作的过程”。作为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类文明中发挥着重要的文化传承的作用。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一系列有益的理念、内容和方法都是值得思想政治教育借鉴的要素。传统文化的一些优秀的道德品质(如孝道、仁爱),教育观念(如因材施教),教育方式(如道德教化)完全可以进行创造性转化。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也就是中国文化传承的过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有效的传播方式和传承载体,将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成果得以极力地发扬和推广。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承自觉就是要自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特征,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所担负的文化传统传承的使命与重任。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尊重、吸取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对其加以转化、利用,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传承自觉的实践要求。

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从业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作出的“自我认知”。这一过程体现出强烈的自我觉醒意识与自我批判意识。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自我认知的理性认识阶段,已不再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活动进行简单的、直观化的描述,而是上升为内在的自觉。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所产生的主观认知,成为团结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组织程度与行动活力的内在“精神纽带”。可以说,如果缺乏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思想政治教育将很难进行准确的认知定位。无法准确地认识到其各项活动的价值与使命,也就不能真正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与活力。

三、“思想政治教育自觉”的培育之途

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从业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的“自知之明”。其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自觉也必然从这一群体入手,提升他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自觉性。具体而言:

第一,树立“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业”的职业伦理观。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思想、灵魂方面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职业伦理显得尤为重要。应当具备怎样的伦理品质直接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实际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神圣性、正义性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应当秉持韦伯式的“天职”观念,保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忠诚与热爱,真正地认识并努力地践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业”的职业伦理观。“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业”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认识到这项活动所承载的价值理想,投入热情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教育教学以及实际工作当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应当能够将本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以及方法说清楚、讲明白,澄清他人对这门学科的误解,解决人们对于这门学科认知上的混乱局面。实际上,外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误解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这门学科的不解或误解。思想政治教育的从业者应投身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中,科学回答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疑问、质疑,提高这一学科的科学化水平,提升人们对这门学科的认同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业伦理观念深刻地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发展、学术研究与实践开展。“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业”而不是“靠思想政治教育生存”应当成为每个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应当秉持的伦理操守。

第二,寻求有效的问题意识,以书写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国故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自觉的形成离不开对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资源的观照以及对现实社会的观察与解读。通过对中国社会的观察,提炼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线索,上升至学理的范畴,再加以充分地研究,寻找到中国社会的“问题意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者应当培养解读与回应中国社会的能力,书写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国叙事”。马克思曾说过:“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在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思想政治教育在观察、解释社会现象中发现问题意识,进而提升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提高其解释、解读中国社会的能力,从精神交往、价值传导、文化交流等视域对中国社会的历史与现实作出全景式与多断面的剖析。尤其是要对当下中国的转型社会作出描述,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社会转型所特有的“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东方与西方的碰撞”的复杂性以及“社会优化与社会弊病并生、社会进步与社会代价共存、社会协调与社会失衡同在、充满希望与包含痛苦相伴”的基本特征。用自身独特话语或理论对中国社会进行观察,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意识,叙述、解读以及分析中国社会的历史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在解释、解读中国社会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并从自身的立场对其作出回应。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国故事”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自觉的表现,它建立在鲜明的问题意识的基础上,对中国社会作出详尽的解释与回应。

第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化研究取向,以“彻底”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说服人”。目前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难形成认同,其根由之一在于理论研究流于空泛,难以有力地切中现实问题。之所以如此,与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外部化倾向是分不开的。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外部化研究,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选题、主要观点及成果处在外圈层。尽管这些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有联系,利用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名义,也使用思想政治教育语言,但并没有进入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只停留在思想政治教育外部或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系统交叉地带。在外部化研究趋向的影响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未进入思想政治教育本体,触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问题,难以形成社会认同。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内部化,主张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对思想政治教育自身进行研究,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自身规律,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和机理,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化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科学化的体现,也是今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向。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化真正地触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直面思想政治教育所遭遇的现实问题,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彻底化,达到“说服人”的效果。

第8篇:立体化教学论文范文

企业文化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对象、目标、内容及功能方面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与契合性。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必须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必须做好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整体设计,大胆整合教学内容,大力推进案例教学法、访谈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的改革。

关键词:

企业文化;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教育部在《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职教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指出,“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高职院校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必须与相关企业、行业的需要接轨。另外,教育部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中也强调,高等职业学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加强实践育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将优秀的企业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发挥优秀企业文化的积极作用,能够进一步丰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和思想,使教学更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也有利于帮助高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及就业、创业等方面的能力,有利于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一、企业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是企业所有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基本价值观、道德标准、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准则、思维方式、员工文化素质以及蕴含在企业制度、企业形象和企业产品之中的文化特色[1]。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对高职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企业文化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对象、目标、内容及功能方面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与契合性。

(一)对象相同。人是企业的主体,企业通过塑造企业文化,用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与创造力,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进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推动先进生产力快速发展。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对象为高职大学生,强调高职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必须注重对高职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可见,两者都是围绕“人”这个对象开展工作,都强调以人为本,都是以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为共同出发点。

(二)目标具有一致性。从目标上看,两者都追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企业通过企业文化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工作能力,激励员工在工作中不断奋斗,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不断提升其整体素质,以企业员工的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来增强企业活力,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同样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关注其内在思想品德修养,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从而为社会服务,这和相关行业、企业的特定人才要求一致。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三)内容的相通性。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必须建立和坚持一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准则,维护企业信誉,树立产品质量意识,重视服务质量,塑造良好企业形象,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企业效益的统一。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合同。在员工方面,通过企业文化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影响员工,引导员工把个人奋斗目标融于企业整体目标之中,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保持旺盛的劳动热情与献身精神,强调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中央1 6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道德品质,让高职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可见,企业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道德教育这个核心内容上是相通的。(四)从功能上讲,两者都具有导向、教育和凝聚功能。企业文化具有明显的导向功能,企业通过企业文化对员工进行教育,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工作使命感和成就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企业共同价值观,并把个人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结合,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推动企业的发展。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同样具有导向、教育和凝聚功能,通过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等方式对高职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他们树立高尚的理想信念,增强建设祖国、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承担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二、企业文化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一)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基本原则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同样也要遵循三贴近原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通过对不同专业开展调研,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他们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引入不同的企业文化,引导学生学习领悟和践行企业文化精神。使学生逐步认识到学校、社会、企业和个人之间的联系,主动地按照企业的能力要求和作风品德来约束自己、调适自己,强化他们从“学校人”转变为“社会人、企业人、职业人”的意识。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开设《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三门课程。要根据三门课程的特点和不同要求,结合三贴近原则,做好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整体设计,做到统筹谋划,突出课程之间的协同效应,使得各门课程的开发利用相互衔接、相互呼应、相互支撑。

(二)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整合

在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这对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必须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解放思想,注重实效,推动教学内容充实调整。要从整体上熟悉教材内容,找准企业文化融入各门课程教学中的侧重点与切入点,在确保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针对教学难点重点,大胆整合教学内容,有机融入相关企业文化的内容。《思想概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八章关于“经济”的内容中,通过引入校企合作的相关案例,把企业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政策融入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熟悉市场经济的特性和运行规律,提高对企业经营理念中的质量意识、竞争意识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的竞争和合作精神。结合第十章有关“文化”的内容把企业文化的基本知识渗透其中,帮助高职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增强对社会的认同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关于“理想信念”的内容中,将企业文化核心精神与理想信念的内容进行相互融合,帮助高职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职业理想,把满足社会需要和自身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想当中。在第二章“中国精神”的内容中,要将企业文化的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等与中国精神的内容相融合,通过运用忠诚、奉献等优秀企业价值观去引导大学生认清使命,帮助其把成才之路与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过程结合起来,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激发他们在实际的岗位工作中为国家和为人民谋福利的社会责任感。在第三章“人生价值”的内容中,通过企业文化的引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运用正确的企业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踏实工作、奋发努力,在实现个人发展的同时积极为企业、为社会做出贡献,从而实现学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在第四章“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容中,要与企业文化所体现的社会责任感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还要结合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坚持诚信的实例加强对高职学生的诚信教育,让学生明白诚信不仅是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品质,也是进入职业殿堂的通行证,使他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工学结合中诚心做事、诚实做人,培养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在第五章“职业道德”的内容中,要结合学生的专业将职业道德教育融通于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中,把职业道德教育与不同职业岗位所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标准相衔接,提高学生对职业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和正确的价值理念,帮助他们树立爱岗敬业、积极进取、追求卓越、乐于奉献、服务社会等良好的职业品格,养成良好的纪律观念和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形势与政策》要与大学生择业、就业、创业教育相结合。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实现高职大学生顺利就业,必须加强择业、就业与创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创业观。第一,在择业指导方面,通过广泛引入各种企业文化,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发展趋势,拓宽学生的择业视野和择业范围,帮助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社会发展需求做好必要的择业准备,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就业岗位和企业,提升他们择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二,在就业指导方面,从企业文化中分析出各个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引导高职大学生紧密结合个人实际,准确定位,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科学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加强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以适应将来的职业要求。还要利用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协作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诚信意识、法制意识,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第三,要融入企业文化加强学生的创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指出“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因此,要通过引入企业创业成功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企业在实现辉煌发展的过程中,每个企业的成员曾经付出的艰苦努力,提高学生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国家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有关政策,让高职大学生提前做好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具备敢于创业的勇气,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磨练自己坚强的意志,锻炼自己的能力,努力提高自主创业的能力。

(三)大力推进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要大力推进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改革,利用案例教学法、访谈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就是要结合教学的重点难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引入校企合作的相关行业企业的真实案例,把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案例化、具体化,使抽象的理论融于具体的案例中,把枯燥的理论讲授转变为生动的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教学,让学生展开充分讨论,引起学生共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通过案例设计把企业文化带进课堂,使学生在学习情境中潜移默化地感受企业的精神文化,了解和认识企业的规范、制度,使学生提前了解并熟悉企业理念、制度和行为规范,提高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适应能力。访谈式教学法通过将校企合作单位、用人单位的相关管理人员请进校园宣讲企业文化、行业发展趋势以及人才需求预测等情况,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目标、树立职业理想;将企业的技术骨干、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请进校园,通过开展座谈会、报告会、劳模大讲堂等形式宣传他们的优秀事迹,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帮助他们树立服务区域经济、奉献社会的崇高职业理想,增强职业荣誉感,养成崇尚劳动、爱岗敬业的精神;将本校毕业的企业优秀员工请回学校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用身边真实的成功学生案例激励和鼓舞学生,让学生真实感受成功就在自己身边,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帮助他们将来能快速融入企业、立足岗位成才。体验式教学法就是要融入企业文化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通过情景再现,将学生置身于各种真实的或模拟的企业环境中去学习和思考,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真实或者仿真的职业环境,聘请相关企业的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企业专家、企业创新型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来学校亲身授课,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先进的企业文化和最新的职场理念。另一方面,安排学生到企业实训、实习,深入企业接受企业文化熏陶,体会工作中的合作及竞争精神。引导学生学习企业文化,在工作过程中注意交往礼仪、职业礼仪,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了解企业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增强学生安全意识、纪律意识。此外,还可以组织高职大学生开展以“企业文化”为主题的企业参观、市场调研、有奖征文、演讲比赛等活动,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眼界,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增进对企业及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参考文献:

第9篇:立体化教学论文范文

特色课程,顾名思义,要有特色。在内容上,一般课程来自共性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经验;特色课程则是具有设计者个性特色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经验,不停留在一般教学理论的泛泛议论上,而要有专题的深入研究。

这是笔者在着手酝酿特色课程建立时的两个基本认识。同时,笔者又认为:特色课程的建立,要考虑建设者主讲教师的基础条件。笔者作为“青年语文骨干教师研究班”特色课程的建设者,该考虑自身的条件,即要发挥自己的学术专长与教学特色。

二、特色课程内容的选择

笔者正在进行一个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建立小学作文‘三化’教学体系,实施作文教学过程的优化”。

“三化”指“作文内容生活化,技能指导结构化,教学序列网络化”。这个体系是笔者数十年的小学教学实践与研究积累,结合了1985--1986年的中央教育行政学院“全国小学教育研究班”的作文教学课题研究时,所学到的教育、教学理论,并吸收全国各小学流派长处的基础上,在几位著名的教育家指导下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涉及的小学作文教学中各个方面的专题,先后写成有关论文与经验文章发表在教育杂志上,并编写出版了十多册作文教学丛书,曾应邀在本市各区县,全国20多个省市交流讲学,反映较为强烈,认为:“三化”教学体系的观点,理论上突破了传统教学中某些观点;优化的教学过程富有实用性,可操作,普遍推广的价值。更重要的是:“三化”教学体系的实践基础来自本区,是本地区土生土长的经验积累,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为此,以“小学作文‘三化’教学体系与优化教学过程”为特色课程的主体内容。

以“小学作文‘三化’教学体系与优化教学过程”为主体内容的“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与研究”课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课程“个性倾斜”的作用在于让接受培训的学员能学有所用。这种性质的班,这种性质的课程不能采用讲座式或一般性教学研究式。前者是听了很有道理,但缺乏系统,内容交叉重复,听了往往不知如何用之于实践;后者是目标太低,只是一个局部教法,缺乏与实践联系的理论体系。“个性倾斜”的特色课程可以让参加培训的学员,在接触众多的流派个性教学理论与实践经验基础上,(倾向)专注于一个体系(流派)的研究,从而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这一个性体系教学观点支配下的具体教学方法,以促进教学改革,发展教学研究。当然,这个个性体系应该有坚实的理论背景与实践经验支撑的。“小学作文‘三化’教学体系与优化的作文过程”具备了这个条件。

概括地可以说,以此为特色课程的主体内容,一是内容有特色,具有鲜明的个性;二是迎合于青年语文骨干教师高一层次能力培训与创造教学特色的需要;三是主讲教师是个性内容的创建者,执教起来得心应手,富有情感地充分发挥专长。

三、特色课程的教学

1、从“入格”到“不拘一格”

特色课程置于青年骨干教师班,参加对象富有追求,渴望教学上有一定建树。但是,就作文教学来说,一般青年教师还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在教学实践上对小学生作文能力结构,作文教学结构,作文教学过程和优化等方面,都还未予深入探索与研究,对教学过程的操作,更不能驾驭自如,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特色课程教学,先得进行“入格”的培训。所谓“入格”,即是掌握基本的作文教学能力,从学科教学规律与儿童认识规律上探究,任何能力的形成,都要以知识为基础,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能力的形成,必须要在认识和理解作文教学基本理论,小学作文能力结构,作文教学过程优化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转化的。这个转化过程的速度与质量,是多种因素促成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师要具有厚实的知识。美国教育家布卢姆在谈到教育目标时指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包括三个部分;认知领域,情感倾向和动作技能领域;认知领域的目标又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其中知识是指具体事物与普遍原理,对方法和过程或者对一种模式,结构或框架的回忆,包括具体的知识,处理具体事物的方式方法的知识,学科领域中的普遍原理和抽角概念的知识,以及理智技能。我认为,给于语文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科学性,规律性的作文教学基础理论与实践经验,就是给于掌握作文教学能力的一个借鉴。根据的模式或结构框架,以及辅导其有效地迅速地转化为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

“人格”教学的思路,就是前面所述的,在认识与理解作文教学研究共性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实施教学方法个性倾斜,使“入格”具有实践性与“个性化”。在基础上鼓励学员结合教学实践和教学环境条件,发挥创造才能,不拘一格地形成自己的个性教学风格。当然,这一目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也不是几十学时的培训所能形成的,培训,只是为其“不拘一格”创造条件打下基础。

2、探索“培训、教(科)研、教改”三结合教学思路

培训过程中的“入格”教学是手段,目的是“不拘一格”。这要反映在学员的教学实践上,即培训过程乃至培训结束后,学员是否运用“入格”教学内容,促进了教学改革,发展培训学到的内容,从而达到“不拘一格”的培训目标。

为了实施“个性倾斜”,学者先“入格”再行“不拘一格”的教学目标,笔者在两期的青年语文骨干教师研究班的教学过程中,探索了一条“培调、教(科)研、教改”三结合的思路,这思路的具体做法是:在青年语文骨干教师研究班的“面”上,系统讲授以小学作文“三化”教学为主体内容的“作文教学实践与研究”特色课程纲要控制下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类型:区直属小学,镇中心小学,完小的不同的年级(低、中、高),选择骨干青年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实验班,论证性地实施培训的不同专题的教学内容,积累该课程理论实施于实践操作中的第一手学资料。在这双相反馈过程中,促进该学科的教学改革,培养青年教师,并完善与发展该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使该课程的教学更加富有实践性与针对性。参加培训的学员感到学有所得,学而能用,学而相长。两期研究班特色课教学实践与培训后的跟踪调查,证实了这条思路具有发展教育科学研究,促进教学改革,培养青年教师的效果。

四、建立特色课程的思考

笔者在为期3年的两期青年语文骨干教师研究班教学过程中,有如下几点思考:

1、特色课程与教育科研

笔者认为,骨干培训班的特色课程内容应是教育科研的成果,是富有个性的,具有实践性,操作性的科研成果,“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与研究”课程就是笔者自身的教育科研成果,教学操作时运用自如,指导青年教师实践时也胸有成竹。

同时,特色课程的建立与教学实施,又是教育科研的发展。笔者在两期研究班的特色课程教学过程中,发展了教育科研课题。“小学作文‘三化’教学”与“实施作文教学过程的优化”课题在l993年被列为上海市级教育科研课题,就在这“培训、?教(科)研、教改”三结合思路中得到突破性的发展,3年中,根据特色课程的需要,笔者编拟了若干可以操作的实验课题,分到各个教学实验班进行专题探究。如作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作文的认识事物能力对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作用;建立优化的作文教学过程,包括作前准备指导过程的几类教学手段,作文指导课的基本教学模式及其变式,作后评改指导课的组织与设计;低年级起步读写训练的内容与形式;童话教学的组织与引导等课题,笔者通过指导教学实验班青年教师备课,听课和评课,自己上研究课,自己上示范作文指导课,亲自批阅学生作文,举行各个专题的小型研讨等课题研究手段,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分析整理,研究讨论,完善了好几个专题的研究,如逐步形成了“优化的小学作文教学过程”的框架结构,完善了这个优化过程中的三个教学过程的三个控制:“作前准备指导过程”的选材控制,“作文指导过程”中的构思控制,“作后课改指导”过程中的语文运用控制;完善发展了“作前准备指导”的教学手段;创造了“作文指导”的两轮构思教学模式的“先行指导教学法”;提出了“发挥个别教学优势提高小学作文能力”的观点;探究了命题作文训练和童话教学的内容与思路……这些积累经过分析提炼,撰写成专题论文,在《上海教育科研》、《上海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教师培训》等教学杂志上发表,?最终在1995年1月由语文出版社出版了学术专著《小学作文教学论》(22万字)。应该说,这本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其有系统理论,实践操作手段的论著,是“师训、教(科)研,教改”三结合思路特色教学的成果。

2、建立特色课程与教学改革

教师职务培训包括青年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目的是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特色课程的建立,应是教学改革的借鉴,也是教学改革的动力。“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特色课程的内容因为来自实践,又在教学实验班中实践后充实,因而,从理论到实践操作,均可直接运用于作文教学实践中,而且富有实效。

两个班80多名学员,都在教学中运用了特色的教学内容。作为借鉴,切实改进作文教学,全区各中小学都有研究班的学员,因而,特色课的教学,促进了全区的作文教学改革。三皇桥小学几位学员,在学校行政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下,成立了研究小组,确定了发展小学作文“三化”教学的新研究课题:“小学作文创造性思维训练研究”,既推动了学校教学改革,又促进了教育科研活动。不少学员在教学实践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探究、研究班结束后,拟定了教科研专题,继续深入进行作文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