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立体农业发展模式范文

立体农业发展模式精选(九篇)

立体农业发展模式

第1篇:立体农业发展模式范文

政府明确职责,整合各方资源

政府应承担制度设计和规范责任,颁布相关法律或法规,界定农业保险的目标、保障范围及组织机构、运作方式等实施细则和提供财政支持的职责,并确保政策的“动态一致性”。

推进农业保险是一项造福千家万户的系统工程、民心工程和民生工程,必须整合各方面资源,在这方面,政府必须有所作为。政府应切实做好农业保险体系的顶层设计,承担起农业保险的政策制定、保险监管、财政监管及行政监管等职责,合理构建农业保险的监管机制,发挥好“护航舰队”的旗舰职能;要不断完善部门联动机制,提高农业保险制度的运行效率,提高各方开办农业保险业务的积极性;要加强农业灾害防范体系建设,加大对农业保险技术的研究与引进力度,建立农业保险人才培养体系,并采取各种措施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发挥作用。

创新农业保险发展理念和模式

国内外经验表明,发展农业保险不存在“放之四海皆准”的模式,模式的选择只有“次优解”,没有“最优解”,必须根据国情来取舍。

首先,我国农业保险的模式应建立以一种模式为主体、多种模式为补充、兼顾地区差异的“渐近+层次”的立体模式,即由政府强制为主向市场化渐进发展,在同一时期允许各地结合实际采取不同的主体模式,对基础险种和附加险种允许采取不同的模式,强制投保农作物一切险或养殖业保险的同时支持商业机构和合作机构开展农业保险,同时设立专业农业保险公司直接参与部分险种的营运。

其次,宏观上区域梯级发展,坚持区域发展为主线,发达地方、试点较为成功的地区以政府诱导为主、政府强制为辅,商业和互助可以多些;欠发达地方、试点较勉强的以政府强制为主、政府诱导为辅,确保参保率、保障程度和保险范围。

最后,结合各省区的产业结构、农业发展实际、政府财力和农业保险试点情况,将先进省区的农业保险工作由试点转入全面推进,将农业保险发展的原则由“低费率、低保障、广覆盖”调整为“低费率、适度保障或全保障、全覆盖”,构建具有当地特色的面向农民、农业和涉农企业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农业保险服务体系,找准政府、市场、农民的契合点,加快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步伐。

完善农业保险的市场体系和商业模式

农业保险发展应贯彻全国性和区域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坚持形成全国性的相对统一的制度框架,又要鼓励地方政府在制定区域性的农业保险政策、选择区域性的农业保险组织形式和开展差异化的农业保险经营方面发挥作用。

以混合的三级农业保险体系为建设的总体方向:第一层,政策性农业保险;第二层,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和商业农业保险相结合;第三层,商业农业保险。前两个层级保证社会公平,实现农业保险的双重政策功能,第三个层级实行完全商业化运作,政府除了创建和维护保险生态环境外,不进行直接或间接的财政支持。

在农业保险领域应试行产险、寿险和健康险混业经营。应建立基础互助保险、中层公司保险和政府巨灾保障兜底的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建立互助保险初保、保险公司分保和政府自身提供巨灾保障及政府再保险机构再保系统连接的“三级火箭”推进机制,以发挥农业保险制度的保障作用,大幅提高农业保险能力和资金运用效率。

引进和建立保险公估等中介机构体系,推进农业保险经营机构的多样化,完善农业保险的市场体系。发起设立和引进部分优质从事农业保险业务的国外商业保险机构,在农业保险市场引入有限竞争;建立农业信贷、保险等与农业补贴挂钩的农村征信体系和违约信息共享与惩戒机制,改善农业保险生态环境。

建立巨灾风险分散和灾害补偿机制

农业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和高度关联性,必须着手建立政府主导下的现代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和农业再保险体系。

笔者设想的农业巨灾风险基金的筹措渠道有:(1)在基金成立之初,由中央、省市区两级政府一次性拨入一定金额作为农业保险风险基金的最低准备。(2)每年提取一定比例的支农资金、救灾基金和农业补贴资金作为农业保险专项基金。(3)由农业龙头企业出资补贴。(4)农业保险经营机构在税前从经营盈余中扣除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保险风险基金。(5)从农业保险经营机构交纳所得税等税费地方留存部分提取一定比例,充实农业保险风险基金。通过逐年累积下来的农业保险风险基金,在普通年份不动用,实行单独立账、独立核算、专户专储、专款专用、专项管理。另一方面,加快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分保和再保险体系建设与产品推广,通过市场化机制分散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风险,有效减轻政府农业巨灾风险的财政负担。

创新和完善保险经营主体的经营模式

农业保险应结合自身特点,借鉴农户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六项机制”为主体的零售业务经营模式,建立独立于其它业务的农业保险专营机构或垂直的专业业务条线。

首先,经营主体必须切实转变观念,真正视农业保险为取得发展优势和打造核心竞争力的“蓝海”,稳步推进转型,实现业务重心“下海”,初期必须投入较大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并对风险损失设立一定的容忍度;组织架构上,必须改造现有科层式组织架构,实行组织机构扁平化、业务操作流程化和保险产品标准化,以应对客户“小、散、急、频”的需求特征。

其次,在风险管理上,要以防范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为重点,借鉴住房按揭贷款、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和小微企业信贷的管控模式开展业务,采取国库“单一账户”和银行贷款“受托支付”的思路防范非农民虚假投保和骗取财政补贴行为。

第2篇:立体农业发展模式范文

关键词:农业科技园区;运行模式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运行模式是指在充分分析资源、经济、技术、制度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试点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及运作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先进经验进行的集中反映和高度概括,是能够指导同类地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和运作的实践。由于各地农业生态类型、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存在差异,因而在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和运作上,各地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形成了一些各具特色、不同类型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运行模式。因此,对各地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和管理模式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总结,对于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模式之一――“设施农业+企业化”运行模式

1.1“设施农业+企业化”运行模式的内涵与运行机制

“设施农业+企业化”运作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模式,是指园区以科技发展为依托,以农业高新技术研发、示范、推广为突破口,以龙头企业(公司)为经营主体,实行企业化运作,根据园区所在区域产业发展的要求,通过组织科技攻关,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综合组装运用国内外农业高新技术进行示范,建成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带动、辐射周边地区和农民,推动区域主导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较快增长。

这种园区发展模式的组织构架通常是以一个或多个龙头企业(公司)作为园区的经营主体,在龙头企业(公司)下面设立若干子公司和科技、信息中心,如种苗公司、加工销售公司、科技研发中心、信息中心等,然后建设高科技示范基地,进行高新技术的研发、引进、供应与推广,开展信息收集与服务、产品加工、储运与销售,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和农民。

1.2“设施农业+企业化”运行模式的特点

一是园区建设起点高。这种类型的园区大多建设在经济比较发达,实力比较雄厚,区域主导产业已经初步形成,并有较好发展基础的地区。

二是以发展设施农业为突破口。这类园区选择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建设与发展的突破口,着力解决好制约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三是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机制。园区通过招商引资,注册成立园区经济实体(有限公司),负责园区的具体运作。在公司下面建设高科技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示范基地,通过基地辐射周边地区和农户,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是营造适宜环境,招引国内外高科技人员入园创业,谋发展。

五是瞄准国内外市场,走国际化发展道路。

1.3“设施农业+企业化”运作模式的成效:以寿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例

山东省寿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一个以蔬菜产业为主的科技园区。由寿光市蔬菜产业集团、寿光市建筑公司、寿光市国有资产运行公司共同注册组建了山东寿光欧亚特菜有限公司作为园区的运营主体,下设生物工程种苗公司、特菜生产基地公司、会展信息公司、蔬菜加工销售公司等4个分公司和7个以村为单位的半紧密型的蔬菜生产合作经营组织。形成园区自己的发展模式――公司带基地,基地带农户,农户扩市场,市场促发展。

园区“设施农业+企业化”运作的发展模式极大地带动了寿光市蔬菜产业的发展。至2005年底,以园区基地为核心,面向社会辐射建立优质蔬菜生产基地50多个,开发基地7万公顷,分布在省内外十几个县市区。园区先后成功引进189西红柿、考曼奇大椒、七彩椒、红英达等优良新品种270个,引进新技术25项,新设施25套,推广新技术26项。2005年园区年产值7450万元,带动25846人农民致富,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5 000元。目前,寿光市走出了一条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外向型销售的高效、高科技的蔬菜发展之路。全市聘请了12位两院院士为常年“科技顾问”,与20多个科研院所和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推广国内外高新技术成果430多项,建设设施蔬菜的面积70多万亩,其中无公害蔬菜40多万亩,产品销往30多个国家、地区和全国200多个城市,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模式之二――“农业技术推广创新"运作模式

2.1“农业技术推广创新”运行模式的内涵与运行机制

“农业技术推广创新”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模式,是指园区通过实行“投资业主制、运行公司制、科技承包制、联结农户合同制”思路,以科技发展为依托,以农业高新技术示范、推广为突破口,以龙头企业为经营主体,以农户参与为对接,以科技传播为主线,以农业发展为目的,实行企业化运作,市场化经营,科技推广创新,信息化辐射,根据园区所在区域产业发展的要求,通过技术引进和科技示范,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综合组装运用国内外农业高新技术进行示范,建成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带动、辐射周边地区和农民,推动区域主导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较快增长,农民收入的迅速提高。

2.2“农业技术推广创新”运作模式的特点

一是注重科技推广创新机制。园区培育大批具有市场开拓能力和资金运作能力的农业公司,与农民结成利益共享的联合体,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技术支撑,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媒介,建立集科技创新与科技推广、科技服务为一体的科学的、规范的、高效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以农业科技园作为科技示范基地,进行高新技术引进与推广,开展信息收集与服务、产品加工、储运与销售,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迅速形成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格局,从而推进当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

二是采取“投资业主制+公司制”的产业化运作。投资按照市场化的作用,谁投资谁受益,产权清晰,形成多渠道、多元化投资体系。

三是注重农业信息体系的建设。园区建起了农业信息网站,把网络延伸到重点乡镇、企业和种养大户,能够及时准确地把市场信息辐射到农产当中,保证农产品生产符合市场需求。

四是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检验体系的建设。园区从生产源头、流通过程等诸多环节抓起农产品质量的安全问题,实行标准化生产,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健全优质农产品认证和标识制度。

2.3“农业技术推广创新”运行模式的成效:以许昌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例

河南省许昌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一个以花卉、蔬菜、中药材、畜牧、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为主的科技园区。园区把企业作为建设主体,每个园区都依托一个或几个农业企业运作;农业企业承担组织生产经营职能,实行项目管理和企业化经营。大力推广“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

2005年底,全市已建成高效农业示范园区146个,总面积7.7万公顷,亩均产值4 600元。园区内推广农业高新技术21项,实用技术30多项,农业科技贡献率已由1995年的35%提高到2005年的45%。逐渐形成了花卉、蔬菜、烟叶、中药材、畜产品、食用菌、腐竹、水果等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其中襄城县建成蔬菜、烟叶科技园区10万亩,直接经济效益3.3亿元,示范带动面积36万亩(蔬菜26万亩、烟叶10万亩),产生效益4.6亿元;禹州市中药材面积15万亩,2005年实现经济收入2.25亿元。许昌国家农业科技园的“农业技术推广创新模式”对许昌地区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示范带动作用。

3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模式之三――“农业科技企业孵化”运行模式

3.1“农业科技企业孵化”运行模式的内涵与运行机制

“农业科技企业孵化”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模式,是指园区建立孵化基地,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社会、制度、人文环境、融资、风险管理、市场等方面的服务,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有利于生存、发展的服务环境和空间环境的机制,帮助和促进农业技术高新企业成长和发展,降低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的交易成本,使园区成为该区域重要的农业科技研究和孵化基地,聚集一批科技型龙头企业,推动该区域主导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较快增长。

这种园区发展模式的组织构架通常是核心区和协作区。核心区作为园区的主体,设立农业科技成果孵化器(科技中心、国家微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项目信息中心、质量检测中心)、农业高科技产业等区,协作区设立农业教育培训信息等区,从而构建“创业一孵化一转化”为一身的农业科技平台和成果转化基地,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和农民,指导农民进行生产结构的调整,从而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

3.2“农业科技企业孵化”模式的特点

一是以农业高新技术为突破口。这类园区选择农业高新技术作为农业孵化科技企业建设与发展的突破口,着力孵化制约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

二是农业科技孵化企业进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原则进行管理与经营,逐步建立“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农业科技孵化企业制度,实行科工贸、科农贸一体化的企业经营,形成一个发展形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服务网络化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体系。

三是创新科技企业融资机制。园区孵化基地积极争取政府、银行对农业高新科技企业资金的支持、民间大量融资和外资为特征,充分体现科技园区的多元化投资主体,使得园区企业风险分担,促使园区企业顺利成长。

四是人才孵化。园区建立人才引进、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等措施孵化人才,为农业培育企业家,增强企业的生存能力。五是创新成果推广和转化机制。园区建立示范基地和专家大院,以兴办示范区为纽带,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将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联为一体,使核心区的科研成果尽快辐射到农村,顺利完成示范基地与专家大院与农民对接,加快新技术、新品种的转化、推广与应用,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新技术推广服务,促进农民增收。

3.3“农业科技企业孵化”运行模式的成效:以南湖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例

武汉南湖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作为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一部分,被誉为“园中园”,取得了显著成效。到2005年底,已启动重大项目近20个,其中与农业园合作的国家500强企业有3家,国内外上市公司有8家,新注册公司70多家,园区各类科技孵化企业已发展到33家,其中综合性企业孵化器16家,专业技术孵化器6家,面向特定创业对象服务的专门企业孵化器11家,拥有孵化场地面积55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000家,为武汉经济建设输送了一批具有成长性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引资和协议引资共计近10亿元,其中外资近1 000万美元,出口创汇840万美元;核心区实现科工贸总收入4.49亿元,创利税5 106万元,与2004年相比,同比增长20%,武汉南湖国家农业科技园呈现稳步发展的新局面。

4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模式之四――“特色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农户”运行模式

4.1 “特色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农户”运行模式的内涵与运行机制

“特色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农户”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模式,是指园区以科技发展为依托,因地制宜,注重当地的资源特色,整合资源,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综合组装运用国内外农业高新技术,以龙头企业为经营主体,通过农民专业协会与农户进行对接,发展特色农业,带动、辐射周边地区,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区域主导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较快增长。

这种园区发展模式通常是以一个或多个龙头企业(公司)作为园区的经营主体,通过政府进行政策引导与支持,科研院所参与园区的农业综合开发,为园区提供技术支撑,在园区组建各种类型农民专业技术协会,与农民进行对接,实行“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农户”的组织形式,以利益联接为纽带,把分散的农户与市场联接起来,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带动区域特色农业的发展,推动区域的主导产业的形成,达到区域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效果。

4.2“特色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农户”运行模式的特点

一是重视发展特色农业。这种类型园区是因地制宜,重视利用当地资源,选择适合当地资源特点的农业产业作为发展特色农业的突破口,着力解决好制约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的关键的科技问题。

二是以龙头企业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经营主体。龙头企业的市场主导性强,以国内外市场需要作为企业发展的突破口,具有市场前景好的产品作为发展特色农业的重点,着力解决好制约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三是农民专业协会与农户进行技术对接。在园区以龙头企业为经营主体,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建立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协会,利用农业科技园的科技示范基地,对广大农民进行科技培训,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传播。

四是科研机制灵活。“特色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农户”的一个最大的优势是有一个适宜科研开发的健康环境和良好的激励机制,能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形成多角度、多元化、多层次的科研投入体系,高效进行新技术的孵化、引进、示范、推广。

五是创新技术扩散机制。这类园区的技术扩散机制灵活,表现为推广的队伍多元化、形式多样化、服务规范化。

六是建立风险保障机制。园区的龙头企业从三个方面人手建立风险机制:实行保护价收购、提取风险保障基金、探索农业保险,有效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4.3“特色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农户”运行模式的成效:以乐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例

第3篇:立体农业发展模式范文

一、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与模式的主要特征

所谓农业经营主体,一般是指直接或间接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的个人和组织。从我国情况看,改革开放前,就是;改革开放后,是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多种类型的经营主体并存,包括专业大户、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及社区性或行业性的服务组织等。所谓农业经营模式,一般是指从土地所有权中分离出来的规定各农业经营主体的权利关系的权利束,以及反映农业分工协作的生产组织形式,通过农业技术的改变实现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比例和组合方式。经营模式与经营主体密不可分,农业经营模式体现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有机联系,不同的经营主体会变革孕育出不同的经营模式,需要根据国情和农情进行选择。

江苏农业经营主体与模式经历了不同演变和发展过程。一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虽然也涌现出一些种养大户、专业大户甚至家庭农场,也有个别村依然实行集体经营的,但家庭经营一直是江苏农业生产的普遍主体。二是90年代开始的龙头企业的产业化经营。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户与市场对接的问题,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的繁荣,还有效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但龙头企业与农户是两个不同利益主体,农民分享不到加工流通环节中的利润。政府一直试图调整利益分配格局,鼓励采取“订单农业”、“二次分配”、“入股分红”等办法弥补,但实际情况仍然不如人意。三是新世纪初开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作经营。江苏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呈现出普通农户、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农业龙头企业共同发展的良好势头,推动了统一服务型、合作经营型、土地集中型等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纵观世界已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无一例外都实行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公司化经营为辅的经营模式。实践证明,家庭经营既适应传统农业的要求,又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是当今世界农业经营最基本、最普遍的组织形式。从经营主体之间的关系来看,主要呈现三种农业经营模式:一是以日、韩、中国台湾为代表的“小规模家庭经营+农协(会)系统社会化服务”模式。二是以欧美为代表的“规模农场+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模式。三是遍布欧美的农业公司化模式。

经营方式的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我们要按照中央提出的“两个转变”方向和构建“四化”经营体系要求,针对不同地区经济技术条件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探索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而不是单一主体、单一模式一统天下,着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和江苏特点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

二、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模式

据农经年报统计,到2012年底,江苏全省纳入统计的17808个村(社区),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5104.1万亩,承包农户1288.4万户,户均3.9亩,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同时,全省累计流转土地面积2409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47.5%。这些数据表明:江苏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是农户,同时,规模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层出不穷。(1)专业大户,是从事某一种农产品生产、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专业种养水平的农户。目前江苏专业大户数量为23.5万户(经营规模50~100亩),占各类规模经营主体总数的81.5%。在当前经营规模下,专业大户偏向比较收益较高的园艺和养殖业。(2)家庭农场,是农民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经营,并以农业为家庭收入主要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江苏家庭农场总数达3.4万家(经营规模100亩以上),经营土地363万亩,平均收入达到36万元,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共经营土地1308万亩,占全部土地集中型规模经营的63.5%。家庭农场有望成为粮食规模生产主力军,全省粮食生产家庭农场5931家,数量是园艺业家庭农场的1.4倍,规模越大,从事粮食生产的家庭农场就越多。家庭农场平均规模比较适度,大、中、小规模呈橄榄型分布。全省家庭农场平均规模为107亩,种植业家庭农场户均规模208亩,主要集中在100~500亩之间,又以100~300亩为主,50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占农场总数的比例仅为6.8%。(3)农民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业生产作业,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农地经营,以及与农业有关的技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物业经营等服务。目前江苏农民专业合作社6.14万户,实有成员人数955万户,入社农户数占全省农户总数的65.1%。(4)农业龙头企业,是以农产品生产、加工或流通为主业,在开拓市场、创新科技、带动农户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影响号召力和示范引导作用,能够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带动商品生产发展,推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企业。龙头企业通过自建基地、订单收购、委托生产、入股分红和利润返还等方式,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为企业生产建立可靠原材料渠道。目前,全省龙头企业总数达5447家,其中1285个龙头企业与各类专业村建立了紧密的产业对接关系,主导产业从业农户达155万户,占专业村农户数三分之二以上。

围绕地区农业产业特色和经营主体特点,各地顺势而为、因地制宜,在生产组织形式、土地经营形式、社会服务体系等方面做出积极探索,引导形成多种有效的经营模式,促进农业生产发展。(1)昆山种植大户及农地入股经营模式。全市成立119家农地股份合作社,入股土地面积18.4万亩,占承包地面积90%,政府对流转入股的土地给予较高的财政补贴,一般每亩每年400元左右。土地股份合作并不直接经营,而是承包给大户种植,全市有农业种养大户2200多户,种粮大户经营规模平均为138亩。(2)太仓合作农场集体经营模式。由村集体牵头成立合作农场100家,总经营面积18万亩,参与生产经营管理的人员1472人,扣除道路、沟渠、绿化等面积后,人均管理土地近100亩,按每亩管理费275元计算,人均2.7万元,以资金形式入社的一般给10%的保底分红,村级集体在农场的合作经营中增收6000多万元,村均增收60万元。(3)泗洪县石集土地规模流转整理经营模式。石集乡对农村土地进行全面平整,有组织地进行村庄整体搬迁复垦,整理6.6万亩耕地,将沟、渠、路、电等配套设施全部建设到位,流转给8家农业公司耕种,土地流转价格每年每亩850元左右,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家公司流转2万亩生产优质稻米。同时,各村牵头成立农机合作社、劳务合作社等,促进劳动力就业和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4)扬州市江都区宜陵整村流转经营模式。在试点基础上以村为单位,由村干部牵头,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全镇16个村土地流转全部到位,总流转面积25263亩,占耕地总面积84.2%。各村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出租,承租人获得几十亩至几百亩不等,最多的一家农机合作社租种1450亩。承租人基本是本镇大户、生产合作社,也有少数外省农民,90%的承租方仍从事粮食生产。农户土地流转价格按照每亩每年500斤稻子、50斤麦子标准与实物挂钩,外加政策性补贴,一般每亩收益近900元。(5)高邮市界首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成立水稻生产服务合作社,推行“服务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服务模式,实行统一供种、统一育秧、统一机插、统一管理、统一植保服务。经过8年运作,合作社会员已增加1400多名,“五统一”服务覆盖面积达到2.04万亩,占全镇水稻种植面积的60%,累计节省高强度劳动日90多万个,节约水稻生产成本8000多万元,水稻增产400万公斤,同时也让8000多名外出农民安心进城务工。(6)睢宁农村土地托管模式。成立各类农田托管服务组织近千家,托管面积达到40万亩。以综合性的粮食生产合作社或单一的农机、植保合作社为主体,在农户自愿有偿的基础上,由村组统一组织,农户代表与合作组织就服务具体议定内容与价格,政府管理部门参与制定服务标准,合作组织就某一生产环节或全过程开展统一的规范化服务,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托管模式。以水稻的全托管为例,合作社统一采购优良品种、集中商品化育秧、机械化插秧、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销售,使农户每亩水稻平均增产200斤,节支100元,增效400元以上。(7)农业园区平台经营模式。目前江苏已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93个,实现了农业县(市、区)全覆盖。有的是政府主导型,如昆山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有的是企业运作型,如通州景瑞公司投资建设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有的是农民合作型,如东海现代农业产业园区。(8)畜禽养殖公司主导经营模式。畜禽养殖方式向适度的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方向转变,主要模式是规模养殖场独立经营;有的是规模养殖场合作经营;有的是“公司+农户”合作经营,如太仓温氏集团和常州立华公司;有的是全产业链经营,如中粮集团在东台等地设立公司。

江苏今后应大力培育以家庭经营为主的适度规模的经营主体,积极扶持各种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经营主体的规模绝不是越大越好,在大部分地区推进土地集中型规模经营也不是越快越好。在创新经营模式上要因地制宜地形成统分结合的多种形式,总体上可以归纳为农民职业化、经营适度规模化、服务社会化。要培育职业农民。按照市场经济劳动分工原理,逐步让广大农民解放出来,使农民成为一种职业,而不是身份。培育职业农民,引导普通农户扩大规模,逐步转变为家庭农场、专业大户或专业服务组织等,并鼓励职业农民创业,领办合作社和发展农产品流通加工,创品牌,拓市场,拉长产业链条,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经营者职业化。

针对当前江苏多数农村农业经营仍然是细碎弱小、分散的小农户生产为主的现状,要把推进多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作为重点。农业生产经营的适度规模化,既要避免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农民规模过小对农协(会)的过度依赖,又要避免土地过度兼并造成对农民利益的挤占。“适度”的基本要求,是要让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农户收入达到或超过城镇居民收入的平均水平。以粮食为例,适度规模的下限是专业农户家庭经营收入与本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当时的规模,上限是不突破专业农户最大投资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时的规模,最优规模是专业农户家庭经营收入与外出务工收入相当时的规模。据理论测算,以粮食生产为例,江苏家庭经营最佳规模为120亩。预计到2015年,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全省农村劳动力人数约为324万人,耕地面积约为6900万亩。按照这一模型测算,如果全省全部耕地实行规模经营,仅需要农村劳动力142万人(57万户),需要转移劳动力182万人左右;如果全省65%的耕地实行规模经营,需要92万人(37万户),其余35%的耕地仍维持小户经营,需要劳动力219万人,这样农业生产吸纳了超过300万人的农村劳动力。到2020年,如果80%的耕地实行适度规模经营,115万人(46万户)劳动力从事规模经营,125万人劳动力继续小户经营余下的20%耕地,农业劳动力合计240万人左右。可见,农业经营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在大部分地区推进土地集中型规模经营的速度也不是越快越好。到2015年实现统一服务型、合作经营型、土地集中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耕地比重达到65%,到2020年达到80%,比较符合江苏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符合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要求。

要大力提倡三种适度规模经营形式。适应江苏各地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推进的不同程度,主要是农民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际情况,鼓励形成统一服务型、合作经营型、土地集中型齐头并进的态势,允许各地探索各种新模式,衡量的标准就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发展。当前,要特别注意避免一些苗头性的问题,比如要求经营规模越大越好、下指标搞行政命令推进土地集中、盲目引进工商企业大面积圈占农地等。关键是要结合实际,发展适宜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规模经营方式。要寻求统分结合的最佳结合点。实行农业经营主体与模式的有机结合,就是要因地制宜地形成“适度规模家庭经营+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合理组合。家庭经营必须要适度扩大生产规模,加快向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的转变,逐步提高专业化、集约化水平。社会化服务涵义广泛,包括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农村供销和信用服务、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当然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本身也是经营主体,社会化统一服务要不断提高社会化、服务化程度。

农民职业化、经营适度规模化、服务社会化,一方面是伴随工业化、城镇化的长期发展过程,另一方面其具体形式随着地域特点、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而不同,在经营主体、经营模式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样式。从当前江苏实践看,在苏南,各地城郊农村大都表现为土地全部流转,然后承包给大户经营,或者合作经营,如昆山、太仓、宜陵。而在苏中、苏北广大的农村,大都是在土地并不流转或不全部流转的基础上,形成合作经营、委托经营的形式,如睢宁、界首,等等。

三、培育主体与创新模式的主要对策建议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构建“四化”经营体系的关键,创新农业经营模式是农业经营现代化的必然。积极推动农民的职业化、经营的适度规模化、服务的社会化,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上,要切实培育好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在创新经营模式上,要因地制宜,在家庭经营为主的基础上,探索统分的最佳结合。充分发挥统一服务与分散经营两个积极性,探索统分结合的不同样式。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农业经营模式的目的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发展,关键是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让农民享受改革创新的发展成果。要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明确政府扶持导向;要完善经营主体协作的市场风险防范机制。

引导农村土地规范有序合理流转。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按照农村土地经营规模扩大与劳动力转移同步的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流向新型规模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生产的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和标准化水平。要加大流转补助力度;要健全流转服务体系;要完善流转管理制度;要探索农地制度改革。

加强对经营主体扶持力度。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农业产业化支持力度,在财政补贴、融资借贷、税费减免等方面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要确保农业新增补贴向经营主体倾斜;要加大税收支持力度;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要加大用地用电支持力度。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服务组织提供多种形式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要构建分工协作、运行高效的服务体系;要推广优质高效、轻简实用的农业技术和服务;要开展便捷高效、覆盖全程的指导服务。

第4篇:立体农业发展模式范文

关键词 生态循环农业;意义;对策;贵州黔西

中图分类号 S1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3-0368-02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科学发展观在农业领域的实践和体现,为加快黔西县经济发展步伐,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对黔西县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条件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 充分认识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意义

1.1 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黔西县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区,人口众多,地块破碎,山高坡陡,沟壑纵横,自然灾害严重,生态环境脆弱。长期以来,通过采取退耕还林、小流域综合治理、坡改梯等生态修复措施,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但由于农业资源过度开采,粗放式、高消耗性的发展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危机问题,保持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是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1]。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有利于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农业区域性布局,从根本上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有利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使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 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现阶段,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要求农产品和食品要优质化、多样化,而且要求农产品和食品更要生态、安全。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有利于培育特色支柱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率,发展节约型农业;有利于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有利于农业标准化生产,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对于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2]。

2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2.1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遵循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照 “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总体要求,围绕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坚持“减量化、再利用、可循环”的原则,以资源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为基础,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能和节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为目标,以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为抓手,大力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加速传统农业向资源集约、循环利用的现代农业转变,构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生活环境整治和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有机结合的现代循环农业体系,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农民主体、广泛参与的生态循环农业运行机制,实现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2.2 基本原则

坚持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坚持科学规划与因地制宜相结合;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与农民主体相结合;坚持创新机制与效率优先相结合;坚持产业培育与经济建设相结合;坚持保护生态与社会进步相结合。

3 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主要内容

3.1 重点推广“五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一是重点推广种养加循环农业发展模式。通过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及消费服务业的相互连接、相互作用,建立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主要发展模式:经济林下种草养畜—畜便饲养蝇蛆—蝇蛆饲养家禽—家禽粪便发酵为沼气—沼气提供照明和生活用能,沼液、沼渣回施经济林或为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提供有机肥,经济林、畜禽加工后与消费服务业联系起来。二是重点推广种养业结合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如畜禽—渔—作物循环、稻鸭鱼共育、种草养畜等。三是重点推广种植业内部循环农业发展模式[3]。主要是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与不同经济作物之间基于生态链的物质与能量转换关系所建立的农业生产模式,以及作物及食用菌等生产体系中物质的多向循环利用,具体包括单一型生态链转换的粮—果、粮—茶、粮—菜、粮—烟等模式和复合型生态链转换的粮—果—茶、粮—菜—果、粮—茶—菜、粮—果—茶—菜等,以及将大田作物秸秆等用作培养食用菌的原料,食用菌产后菌渣和培养床的废弃物再作大田作物肥料等的循环。四是重点推广畜牧业内部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即利用畜禽粪便,作为其他畜禽、渔业养殖的饲料或营养材料,建立物质利用的良性循环模式,如畜—蛆—禽循环模式等。五是重点推广农田生态系内部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包括空间种植模式、空间养殖模式和空间种养模式。空间种植模式是根据农作物间互利共生,建立空间多层次结构,如农作物间作、套作和轮作模式等,包括粮食间套复种、粮油间套复种、粮—蔬菜模式、瓜—菜—粮模式、农—果模式等。空间养殖模式是在一定空间内养殖动物的层次配置,如鸡舍上层、猪舍中层、鱼池下层等。空间种养模式是在一定空间内将栽培植物与养殖动物按一定方式的配置,如稻—鱼共生、稻—鸭共育等。

第5篇:立体农业发展模式范文

 

随着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农业生产从注重数量转向注重质量和效益。在这种背景下,生态农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那么,何谓“生态农业”?它有什么特点?

据农业专家解释,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

生态农业要求农业发展同其资源、环境及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强调因地、因时制宜,以便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力,适应最佳生态环境,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农业能合理利用和增殖农业自然资源,重视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生物能的转换效率,使生物与环境之间得到最优化配置,并具有合理的农业生态经济结构,使生态与经济达到良性循环,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1渐进发展的经济模式

 

我国农业的发展面临着一个耕地有限与人口众多的矛盾。例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1hm2,只占有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44%。可以看到,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体现在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美国人均耕地面积的1/6,加拿大的1/5,俄罗斯的1/8。目前,我国的土地总面积中,山地占66%,可大规模耕地的平地只占34%。在土地用地中,工矿、城市、难利用的土地、交通用地、可利用的农林牧土地占74%。在这74%的土地中,还包括一些生态环境脆弱的土地。

 

除此之外,我国还面临着劳动生产率偏低与农民收入急需增加的矛盾。占据全国46%的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却只占总消费支出的37.7%。2013年,我国农村的贫困人数为8249万人,每一个劳动力养活的人数为3~4人,而美国一个劳动力却能养活75人,德国一个劳动力能养活67人。

 

根据我国自然资源匮乏与农村劳动生产率偏低的现状,我国农业生态经济应该采用渐进式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模式应该是点、线、面二级阶段的发展。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在发展农业生态经济的时候通常强调可行性,并且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首要任务,在经济效益方面有一定的倾斜,在坚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或者以经济效益来推动生态建设。在这种渐进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中,经济效益是目的也是手段,是通过经济效益的激励杠杆,推动经济发展与实现生态目标,获得“双赢”。

   这一种渐进式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序列应该从乡村的一个个点开始,并且在吸收传统农业向空间要经济效益的经验,利用生物种群互养、互补的特点,达到最有效地利用农田的一切资源,达到促进单位土地生产力提高的目的。迂一种生态经济模式是一种传统的套种、间种的耕作制度。还有一种生态农业经济模式的布局特点是垂直空间的形式,通过各种要素的优势互补,形成一种资源的良性循环。基、桑葚、鱼塘、菜基等不同的物质循环型与养殖业、种植业、沼气等结合为空间物质循环形状。通过这种循环模式,实现农业资源多层次、多级地循环采用,推动农业生产与生态建设的互相融合。同时,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强调互相之间的协调,建立一种“线”上的资源循环,拉长产业链,从而引导农业资源中的各个要素,多角度、多层次、立体扩展到平面,从而促进农林牧渔与种养类的互相结合,推动农产品多次增值转化,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推动生态功能与生产功能的共同提升。构建可持续的、可行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模式,能促进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结合与良性发展。

 

我国农业生态经济在空间和格局上是复杂化与多样化的。农业生态经济的发展,从南到北,分布在热带、赤道带、亚热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等维度,以及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区。农业生态经济从东南向西北开始,分布在干旱、半干旱、湿润、半湿润等地区。根据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东部地区的农业生态经济占45.2%,西部地区占25%,中部地区占30.2%。这表明,农业生态经济在各个地区的差别很大。因此,农业生态经济活动应该坚持分类引导、因地制宜的原则,力求生态经济模式与生态空间互相配合,避免“一刀切”的线性思维方式,以及简单挪用外地经验管理模式。任何农业生态发展模式,只有与本地具体的生态空间相结合,才是最好的。因此,农业生态发展模式应该是多元化的,这种多元化来自于区域之间的互相比较与分析,以及系统结构功能的持续发展与整体优化。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本地优势资源向优质产品转变,让生态资源成为维系农业经济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

第6篇:立体农业发展模式范文

    效利用和环境的友好保护为主要特征,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在我国,循环经济正逐渐应用到农业建设方面,在借鉴传统农业经验的基础上,将经济学和生态学的原理应用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建立起了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科学的、最大限度的利用农业资源和环境条件,实现我国农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2.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势在必行

    2.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现当今我国的农业资源和生态问题都比较突出。先来看农业资源方面,我国人口密度大、人均资源贫乏,土地和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1/4,矿产资源的人均资源更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再来看生态问题,由于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农机具等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和大气的污染,另外迅猛发展的养殖业产生的畜禽粪便排入河中造成水污染,总体来看,农业污染比较严重。目前,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面临的生态问题亟待解决,传统型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严重威胁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循环型农业经济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性

    我国是农业大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第一,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解决“三农”问题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发展和完善农业循环经济,通过减少对农业资源的消耗和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增加资源的可用量。第二,有利于减轻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农业循环经济实现了农业内部层次物质、能量的相互交换,使农业生产环境得到改善。第三,有利于解决农产品供需之间的矛盾。通过对农产品进行初、深加工解决农产品供给对初级农产品有限需求之间的矛盾。第四,有利于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发挥区域优势,开发出适合区域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第五,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农业循环经济提高了农产品的生态标准和安全性能,从而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几种模式

    3.1生态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生态绿色农业发展模式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根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等原理,通过先进科学技术的而运用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多结构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这种发展模式的目标是生产无公害绿色农产品。依据我国南北地区气候的差异性,各地区开发出了不同的生态模式,北方地区利用沼气、太阳能、大棚等养殖牲畜,牲畜的粪便又可作为沼气池的肥源和种植业的有机肥,提高了养殖业和种植业的综合效益。南方地区则利用地区优势,实施“三结合”工程,使沼气、厕所和猪舍有机结合起来,高效利用农业资源。西北地区因地制宜,以农带牧、以牧促沼、以沼促种植业,成功开发出了牧、沼、粮、草、果五配套的生态模式。

    3.2四维立体集中化发展模式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实践中,我国设计出了“四维立体集中化”发展模式。四维是指农业资源、农业环境、农业生物以及人文科技这四个子系统。在具体的农业生产活动中,以农业资源为基础、农业环境为目标、农业生物为保障、人文科技为条件,四维集中,共同构建农业生态系统。目前我国存在丘陵山地立体、庭院立体、水体立体以及农田立体这四种高效农业结构。开发立体农业,集约经营有限的土地资源,充分发掘各项农业资源的潜力,缓解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矛盾,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与此同时,利用科技力量增强土地的生产力,提高农业环境的质量,生产出安全绿色的农产品,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双赢”,促进现代农业的和谐发展。

    3.3都市休闲消费型发展模式

    “都市休闲消费型”发展模式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型农村循环经济模式。这种模式是以游客观光消费为目的旅游经营活动。利用都市化或城郊或农村范围内的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及农业设施,为游客提供观光旅游的场所和服务,向游客宣传和普及农业文化知识。通过科学的规划和设计,这些生态景观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一方面改善和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还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除此之外,“都市休闲消费型”发展模式还具有丰富人民精神生活、促进了城乡文化交流的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

    4. 结论

    综上所述,发展循环经济对开发可再生资源和全面建设生态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我国农民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方面的意识还不强,能力还不足,导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速度缓慢。【2】所以我们要增强农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意识,提高农民素质,引导农民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发展模式,使我国农业的循环经济能够持续健康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第7篇:立体农业发展模式范文

1 经营模式浅析

我国柑橘未来的经营模式既不能走欧、美发达国家柑橘产业的经营模式,也不同于日本的农户式经营,应从中国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的实情出发,走具中国特色、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经营模式。又因柑橘是多年生的常绿果树,前期需大的投入,投产后持续效益期长,与一年收获一次或多次的大田作物有异。寻找适合中国柑橘产业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需要实践,需要总结,对国外成功又适合我国的经营模式也可借鉴。

1.1 变革原则

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民(果农)都应是经营模式的主体。因此,在推进经营模式的变革中必须保护农民利益、坚持农民自愿、坚持有序推进和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1.1.1 保护农民利益 农民是土地的经营者,不论是留守农村或是进城务工的农民,都是弱势群体,不能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即使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在进入城镇生活未得到永久性保障前,也同样如此。农民的利益是变革经营模式成败的关键。

1.1.2 坚持农民自愿 加入或不加入,加入何种经营模式都要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政府引导、宣传要重在讲清经营模式的利弊,让农民有考虑的时间,最终独立自定。最好是典型示范,使农民(果农)真心实意参加。

1.1.3 坚持有序推进 经营模式的变革是大势所趋,但要改变几千年来分散自耕的小农经济模式决非一朝一夕之事。变革经营模式既要有紧迫感,也不能操之过急,“吃夹生饭”。

1.1.4 坚持因地制宜 柑橘生产是农业、果树生产的一小部分,不仅种植时坚持因地制宜,而且在采用经营模式时也要从当地的实际和条件出发,选择最适本地的模式,并在实施中不断创新、完善,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效益一年更比一年好。

1.2 模式浅析

我国柑橘已是一个大产业,但算不上强产业。推进柑橘产业由大转强,柑橘经营模式顺应形势,加速变革,势在必行。通过20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努力,把当前仍以农户分散经营模式逐步发展成适度规模经营、规模经营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经营模式,以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大竞争的矛盾,促进柑橘产业持续发展。

1.2.1 合作组织经营模式 政府要引导农民在自愿的原则下组织起来,参加各具特色的专业合作社或行业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产业的发展,参与市场的竞争。通过土地经营权联合,组织适度规模的合作社,从事柑橘生产管理、果品销售或联合有一技之长的果农建立技术性强的专业合作社,为果农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如产前的品种选定、苗木定植,产中的测土配方施肥、保花保果、整形修剪和病虫害的防治,产后的果实保鲜和销售等。以克服分户经营不能及时、统一实施管理而低效的弊端。

柑橘的合作经济组织成败,关键要有有能力、会管理,为农民(果农)真心实意服务,带领大家致富的好领导。领导心中装有果农,果农在领导带领下齐奔小康。

1.2.2 专业大户经营模式 农户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向优秀的能人大户适度集中,从事以土地为基础,规模适度的大户经营。大户的户主、领头人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技术水平,既是能人,也是贤人,以利做大、带动其他农户共同致富。

1.2.3 家庭农场经营模式 以家庭成员为主,也可根据经营规模,雇请工人数名,从事以租赁土地为基础的柑橘家庭农场;也可根据产业发展提供需要的各种技术服务,如病虫害防治,柑橘保花保果,柑橘施肥灌溉,柑橘套袋和柑橘的整形修剪等技术服务。

1.2.4 龙头企业经营模式 根据以往企业介入柑橘产业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既要鼓励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带动经营。龙头不强,产业难兴,尤其是大的柑橘产业应有大的龙头企业支撑、带动。对企业介入:一要严格把住企业涉农是否具备带动优势的关口。所谓带动优势,即带动柑橘产业发展的实力,如柑橘的加工设备、实力,柑橘产后商品化处理实力,柑橘果品的销售网络以及企业的资产、技术力量和信誉等等。二要培育、扶持,促其壮大,使之成为机制活、效益好、潜力大、带动强的骨干龙头企业,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作贡献,严防企业介入出现“富了和尚穷了庙”,甚至损农害农,给政府留下后遗症。

1.2.5 推进多种经营模式 上述各种经营模式,根据柑橘产业的基础、远景,可互利合作,组成各异的经营模式:如龙头企业+柑橘专业合作社+基地;企业+柑橘大户;企业+基地;企业+农户土地经营权流转入股等合作经营。建立农业股份公司,如重庆市通过建立“资金共筹,财产共有,决策共定,风险共担、盈利共享”的农业股份公司,有效解决了土地分散、重栽轻管以及果园失管等问题。

2 发展对策建议

2.1 积极发挥政府的作用

政府在优惠政策、法规制定,标准化推行、质量监管监测、信息导向、区域品牌打造、龙头企业培育、农业保险和资金(贷款)支持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特别是农业保险和资金上给予扶持。如重庆尝试柑橘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财政补贴占70%,为果农撑起了一把避风险的“保护伞”。加强对柑橘合作组织生产、经营资金的支持、贷款力度,以促进其稳定和扩大规模经营。

2.2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环,政府部门应从产业政策的高度出发,创柑橘产业化经营组织体制。制定优惠政策,按照“完善组织、创新机制、自主管理、共同受益”的目标,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支持果农组建自己的果农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国内外资金进入果业组织,加大对柑橘业规模经营的支持力度。以行业协同取代无序竞争,促进家庭经营的小规模果业生产有机地融入到农业社会化协作大产业体系中,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间的矛盾。增强柑橘果业抗风险的能力,提高果农经济收益。

柑橘专业合作社建立后,在技术、资金、信息、购销、加工、贮运等环节,实行自我合作、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不断壮大。在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发展资金合作,建设一条龙果品经营服务体系,提高市场竞争力。

2.3 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已阻碍柑橘产业的发展和升级。面对千家万户闯市场的新形势,分散的果农是弱势群体,在市场中基本无话语权,品质好坏、价格高低完全由经销商和企业说了算。果农单打独斗闯市场难以成功,必须由龙头企业带领果农闯市场,发挥龙头企业上连市场、下连果农,既能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问题,又解决果品的卖难问题。

龙头企业的带动,需要不断的创新和提高。应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推动产业化经营组织中果农、中介组织、龙头企业横向和纵向联合,形成多种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的创新。通过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增强其带动和提高果农进行果品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能力。果农借助龙头企业的资金、信息和营销网络等进行生产结构的调整,以标准化生产提高果品的品质,创出品牌,增强果品在市场的竞争力。

2.4 以标准化促规模经营

我国的标淮化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因此,应尽快制定和颁布有关农业标准化管理相对应的法律,并依此建立健全果品的质量标准体系、质量检验体系和质量认证体系,确保其与国际标准相配套,且达到或超过国际标准。按照果品质量标准体系制定出一套包括果品(柑橘)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标准化生产规范。将标准化始终贯穿于果品生产、加工、贮藏、运输的全过程,以提高果品(柑橘)规模经营的整体水平。

2.5 以工业化推动规模经营

用工业理念推进柑橘规模经营:一是引导优势企业向柑橘优势区聚集,创立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以提高带动为核心,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果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组织,使更多的果农进入市场,提高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以创新体制为动力,逐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风险保障机制、监督约束机制、行业协调机制的经验与模式;以发展柑橘精加工为突破口,培植加工示范企业。二是延伸产业链,发展关联产业。积极发展柑橘采后处理。三是按照“统一品牌、商标各异。注明产地、政府引导、统一管理”的要求,精心打造柑橘品牌,切实维护品牌声誉。

2.6 建立长效机制促规模经营

建立健全柑橘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是要有激励产业发展的政策。在柑橘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农业机械、科研教育、技术推广、病虫防治、质量标准、市场促销、检验检疫等基础、公益性项目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逐步建立稳定柑橘产业投入机制。二是加强柑橘产业风险防范,建立健全柑橘果品生产保险制度,以降低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和市场变化对柑橘生产者造成的损失。

柑橘产业面临灾害风险和市场风险,政府应支持柑橘经营业主进行产业投保,并给予保险资金上的支持,如重庆推行每亩柑橘按1 000元的保险额投保,按2%的保险费计,每亩需交保险费20元,政府给予70%的保险费补助,投保业主实际只需交6元。由此大大降低了产业经营的风险。

2.7 以销促产推进规模经营

柑橘生产的目的是销售,实现柑橘优质优价,关键在于市场开拓。做大市场应坚持多主体、多渠道、多形式,大力开拓中、高端市场,畅通优质果品营销渠道。各级供销社要加强新农村经营服务体系建设,为畅通果品(柑橘)等农产品流通渠道提供全方位、一条龙服务,充分发挥供销社、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营销大户和农村经纪人的作用,大力发展柑橘等果品的冷链物流、连锁配送、直供直销、电子商务、期货交易、会展经济等新型流通业态和现代交易方式,推进基地与超市对接,果园基地与“果盘”对接。柑橘优势基地要建立或创造条件建立柑橘(果品)交易中心,搞好现有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形成一批广覆盖、强辐射的大市场。实施果品(柑橘)“走出去”战略,在扩大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做大做强我国柑橘产业。

第8篇:立体农业发展模式范文

吉林省永吉县是传统的稻米产区。2007年,三安公司在万昌镇的5个村和400户农民签了订单,发展有机稻6000亩。玉华村稻田种植户杨亮说,三安免费提供生产资料、肥料和植物保护剂、土壤净化剂,稻谷收购价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价20%,今年稻谷比往年多收入3000多元,稻田养鸭子多收入3000多元。杨亮表示,2008年还要与三安合作。

据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安全检测中心的检测报告,三安大米各项指标均高于日本肯定列表的安全标准。

这只是三安农业的一个缩影。三安农业的实践,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增产增收问题,也解决了餐桌上的食品安全问题,三安是如何做到的呢?2008年1月24日,人民论坛杂志社联合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共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发展研究所等有关单位与部门的数位专家,就三安集团公司发展现代农业的“三安模式”进行了专题调研。

何谓“三安模式”?三安模式主要有两层含义。从具体的产品意义上,是指通过产地环境安全、生产过程安全、生产出的农产品是符合“三无”、“三超越”的安全食品。因此,取其产地安全、生产过程安全、产品安全的三个环节的三个“安”字称为“三安”。从宏观意义上,是指通过“三安模式”的实施,能够促进社会安定、农民安居乐业、消费者安心。因此,取其安定、安居和安心的三个“安”字称为“三安”。这种农产品安全生产全过程的农业模式称之为“三安模式”。

“三安模式”破解农业现代化难题

只有将农民的土地集约起来实现规模化,才能实现农业生产标准化,农产品才具有市场竞争力。但是,我国目前的国情决定了很难将农民的土地集约化。国家鼓励在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推动农业经营方式创新,但如何创新却是发展现代农业普遍遇到的难题。

“三安模式”选择了自下而上、让利于民的路子。

自下而上,就是选择一个典型的农村,用激活农民的方式做出农民增收的成绩来,从而激发地方政府支持发展三安农业的积极性。比如,吉林省永吉县,由当初的不理睬,到主动与三安科技集团商讨在全县实施三安超有机农业的方法途径。

让利于民,就是利用“三反哺”的利益激活机制――技术(三安农业技术)反哺,生产资料(三安系列农业生物制剂)反哺,以及二次利益分配反哺,在保障农民零风险的前提下,有效地激发农民参与“三安模式”的积极性,实现土地集约化、规模化。正是通过这种自下而上、让利于民的路子,“三安模式”才顺利地实施了农业的标准化。

技术是发展现代农业碰到的又一难题。目前三安以28项科技专利成果为依托,营造无化学污染的新型农业模式,破解现代农业缺少技术支撑的难题。三安采取了多种形式将这套技术送到农户家门口,如培训当地农技站的技术人员,当地合作单位的工作人员以及三安的技术指导人员为农民提供免费技术服务。技术和生产资料都免费提供,使三安区别于很多公司的订单式服务,为三安赢得了农民的青睐。新立村支部书记刘殿臣说,起初,农民只是观望。因为这几年签订单的公司也很多,但多数是卖肥、卖药的。但三安公司免费提供肥料,还聘请本县的技术员,常年在地里转,农民就愿意试着合作。

三安农业涉及到大部分种植业、禽畜养殖业、水产养殖业、食用菌栽培业等。以种植业为例,三安的技术化、标准化实施步骤是这样的:第一步,使用三安生物制剂净化土壤残留的农残、化残和药残,吸附土壤中重金属,防治土壤病虫害,实现产地环境净化;第二步,使用三安植物保护生物制剂,防治植物的病虫害,实现生物防护;第三步,实现农产品三无残留和超低重金属标准。

“长期使用化肥、农药造成土壤重金属、农药残留逐年增加,为此我们主动对污染的环境进行生物技术处理,使用三安系列生物制剂完全取代了化肥、农药,起到了净化环境,吸附重金属,抑制病虫害的作用。”

“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测出来的。只有按照安全的标准化操作规程,才能生产出安全的食品。”“三安模式”的创始人香港长江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张令玉教授告诉调研组。

目前,三安科技集团在北京、上海、河北、山东、四川、福建、海南、江苏、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等12个省建立了46个三安食品生产基地,全面推广“三安模式”。

“三安模式”的四个创新

调研组专家认为,“三安模式”创建的和谐农业,与龙头企业加农户等现行模式有较大区别:它有一整套自己的技术标准和生产标准,而且这套标准的技术含量高、要求高,达到了国内较高水平;在组织和机制方面有明显的创新,通过建立不同级别的农业专业合作社,与农民建立利益共同体,符合当前政策,实现了利益双赢;在品牌和销售方面,三安注重统一品牌,打统一品牌的市场效应,并通过小区专卖店的销售模式很好地体现了产销一条龙,有效防止了假冒伪劣,等等。具体来看,“三安模式”与其他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相比,创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标准创新。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增加技术投入,提高科技含量,才能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安模式”独创了“三无残留”的标准,即《三安超有机食品中零农业化学品限量》标准,以及标准化的无化学农业操作规程。另外,“三安模式”还有一套相当严格的标准作为尺度,以保障通过这种模式生产的产品最终的安全性,部分标准已经通过了国家的审批。这样一套标准体系在目前的农业现代化实践中还是比较少见的。如果有效实施,将达到确保广大民众健康的目的,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持续的快速发展。

组织机制创新。为提高农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程度,各地多途径多方式发展现代农业,传统的发展模式之一就是龙头企业+农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诸多探索创新,但如何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并将农民的组织化和农业的市场化有效结合起来,却始终是个难题。三安注重引导农民走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的路子,通过建立三安农业专业合作社,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与农民联合体建立利益共同体,实现三安与农民利益的双赢。该合作社确保农民入社自由,出社自由的权利。该模式在吉林省永吉县、河北省廊坊、山东省寿光等都得到了实施,受到农民欢迎。

另外,三安的组建方式也有不少创新。如廊坊市建立“三安模式”的组织方式是:当地政府+三安公司+当地农业龙头企业(绿农公司)+农民,四方成立经济利益共同体,共同组织落实“三安模式”。

销售方式创新。农产品销售难是个老大难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营建多渠道人性化的销售网络至关重要。三安食品的销售两条腿走路。一是走封闭式的销售方式。所谓“封闭式”就是指从田间地头,通过封闭式物流,走进社区,直接到消费者手中。2008年拟建300―400个小区专卖店。另一个销售路子就是农产品的传统销售模式,有计划地进入市区的各大超市、饭店。如物美集团表示,要与三安进行战略合作,不仅包括三安食品在物美销售,还包括农产品基地合作。京客隆希望利用三安的技术优势,改造现有的基地。

品牌战略创新。品牌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内动力,也是扩大市场知名度的运营策略。三安农业注重打三安超有机食品的统一品牌市场效益,各地合作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统一都称三安食品。高安全+平价是三安食品的品牌特性。三安模式生产出比传统食品成本还低的三安超有机食品,市场定位群体为普通工薪阶层,定价比普通有机食品低,是普通食品价格的1.2―1.5倍,普通群众都能消费得起。另外,三安超有机食品还具有高品质特性,与传统化学农业的产品比较具有营养价值高、口感好的特性,更增加了三安超有机食品的品牌价值。“三安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农产品卖难、卖个好价格更难的尴尬局面。

“三安模式”值得借鉴

近日公布的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必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实践证明,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改变现有农业生产经营分散、规模小,农业技术投入不够、生产率低,农产品商品率低、科技含量低等问题,培育壮大骨干龙头企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发挥科技进步的作用。

“三安模式”打造的现代农业,实现了以农户为核心,以技术为支撑。三安农业注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保护农户利益,不仅农民收入增加,而且风险降至最低,并通过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组织发展模式,提高了生产的标准化程度。如果没有或很少有现代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就没有农业现代化。三安农业的发展也充分体现了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至关重要性。

联合调查组专家认为,“三安模式”很好地解决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而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可复制性,实践效果明显,值得借鉴。

实现了工业反哺农业,农民收入增加。“三安模式”为解决农民增收提供了技术与机制的保障,使农民在资金、科学知识和生产技能等方面都受益匪浅,增加了农民脱贫致富的造血功能。通过加入三安“利益共同体”,农民收入稳步增加。河北安新县寨里村受益农户对调研组算了一笔账:“加入三安‘利益共同体’后种了一茬西兰花,使用三安科技提供的三安技术和生产资料,收获后一亩地收入了3000元,增加了10倍,而且是零风险。”有“利益共同体”的农户形象地比喻为这是三安公司在帮农民“造钱”。

改善了农产品质量,“三安”食品安全放心。发展现代农业,最终还是要向市场提供质优价廉的农产品,能够卖出去,为消费者所接受。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担忧的情况下,质量好又安全的食品极具市场潜力。三安农业使用的都是生物技术,产品可以说是既安全又放心的。由于没有污染,食品的营养较为丰富,如三安西红柿红素相当于普通化肥西红柿的6倍到9倍。

第9篇:立体农业发展模式范文

一、皖河农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安徽农垦皖河农场地处长江中下游北岸,行政区划在安庆市大观区(安庆西郊),距城区18公里,东临长江,北倚皖河。农场占地总面积77.1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800公顷,林地300公顷,水面200公顷。总人口2.61万人,劳动力资源充裕,是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农场。由于以场带队的历史和人多地少的客观原因,职工在长期生产经营中片面追求实物产出量和经济效益,忽视了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农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农业自然资源的局限。皖河农场耕地资源相对紧缺,人均耕地面积只有2.2亩,人地矛盾突出,无论是种植还是养殖业,发展的空间受到限制。农业设施简陋,而且2/5的地块(沿河片)仍是高低落差大、平整度低的中低产田。农业用水量大,3/4以上的是灌溉地生产,农业季节性干旱突出,目前一半地区仍然采取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约为0.5,渠系利用系数只有0.4~0.5。土地资源相对紧缺、资源质量下降和基础设施落后已成为农场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

2.经营管理机制的制约。一方面,长期以来“大农场套小农场”的承包或承租管理经营制度,削弱了国有农场组织化、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化的优势,农场统一经营主体地位与功能弱,循环经济技术难以得到应用。另一方面,现行土地租赁政策租期过短,承租人对土地的长期预期较差,不利于调动家庭农场对土地长期投入的积极性,掠夺性经营现象严重。加之农场人多地少,传统的常规生产模式经营比较效益低,农业收入可持续增长面临障碍。

3.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农场内部的小河、湖、塘淤塞严重,大部分处于干枯状态,调蓄能力极低;农药、化肥、农膜、动植物激素、动物抗生素等农业化学制品大量使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重;长期偏施化肥,造成土壤营养成分的大量流失,使土壤酸化、板结,养分供应不协调;农田林网率低,给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排泄物和污水严重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

4.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认识不足。一是劳动者素质不高。农场经济基础薄弱,难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而现有农技队伍年龄老化、人员不稳定、推广农技的主动性不强。大部分青壮劳力外出务工,留下来的妇女老人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传统生产经营方式根深蒂固,接受新品种、新技术、新生产方式的能力较差。由此造成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对农业资源进行掠夺性使用,生产效率较低,呈现明显的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效益的特征,严重制约了循环型农业的发展。二是认识跟不上,管理不到位,基层管理人员和农工对发展循环农业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刻,尚未形成积极支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良性氛围,以至于服务形式不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组织化程度低,市场适应能力差,综合效益没有得到发挥。尽管农场在发展循环经济中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总体来看有利因素正在增多,机遇大于挑战。一是中央高度重视循环经济的发展,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和许多相关政策。二是近几年来土地复垦、土地治理和农机补贴等财政项目的实施,农场的农业基础设施有所改善、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三是农工外出务工,积累一定资金,很多在积极寻求新的创业机会。四是城郊农业优势凸显,安庆市需求拉动显著,皖河农场已被安庆市政府列入城郊经济板块圈,围绕市民“菜篮子”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蔬菜种植、养殖和垂钓休闲农业,增加职工收入,促进自然、人、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已成必然。

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和模式

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是在农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新型农业模式,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根据农场人多地少的实际,应积极树立绿色生产理念,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农业发展与环境协调、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统一作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目标。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提高资源产出率为核心,因地制宜,积极构建种植、养殖及休闲观光有机结合的循环经济链,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共赢与提升。农场行之有效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有:

1.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将种植、养殖生产有机结合,促进农业系统内资源高效、良性利用,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一是推广“农—猪—肥—渔”的循环经济模式,引导和支持养殖户转向立体养殖,延伸养殖业的产业链。如农场养殖户陈庆文承包30亩鱼塘,塘埂种鱼草,池塘养鱼垂钓,在塘边建猪场,年饲养生猪200~500头,猪粪发酵喂鱼,年收益10万元以上。二是推行“农—牛一沼一肥”和“牛—菌—沼—肥”模式,创建一定规模的生态养殖场,利用清洁生产的理念和方法,达到保护环境和资源永续利用的目的。如三益回民分场利用民族政策,结合生产实际,改肉牛散养为集中圈养,建设1000头养殖规模的肉牛标准化养殖小区,通过玉米和水稻清鲜秸秆充分利用(或饲料种植),发展肉牛养殖,过腹还田,以牛粪入池发酵产生沼气,沼液(渣)返田种菜种粮等途径,完成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利用,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回民收入。三是形成了“农—渔—禽—藕”的循环经济模式,目前农场莲藕生产已取得无公害认证,借助丰富的水资源优势,对荒湖洼地进行了连片综合开发利用,养鱼、养藕、养鸭。四是发展“资源—产品—休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利用农场连片农田、水面等自然资源,打造蔬菜、养殖标准化示范园,建立科技农园、天然垂钓观光园等,发展农业科技与旅游观光相结合的休闲农业,构建生产、消费环节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产出率。

2.农牧复合农业循环模式。在同一土地管理单元上,把作物栽培和动物养殖进行合理组合进行土地利用和技术综合。如推广“稻鸭共生”技术,该项技术在农场示范取得成功经验,在毗邻的望江县已大面积推广应用,发展生态有机稻米和绿色肉鸭,通过秸秆还田、鸭粪肥田、鸭子除草除虫,有效减少化肥、农药等物质使用量和使用强度,降低土壤、水体等污染程度,改善水稻生产环境,提高粮食品质。

3.立体种养农业循环模式。在农业生产的棚架作业区域内,适量养殖禽类(如鸡),能起到生物防虫、补充有机肥、提高土地利用率、向市场提供无公害农产品、增加单位面积收入的多重效果。如推广吊瓜(食用籽瓜蒌)—土鸡立体生态养殖。目前农场瓜蒌种植近2000亩,以种瓜养鸡结合为基础,种养加一体化开发,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控制面源污染,提高单位面积效益。

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发展观念、发展模式的革新,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要求。针对农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面临的问题和难得机遇,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提高认识,营造全民参与的社会氛围。一是研究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采取有利于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政策取向,尽快改变传统农业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二是加大循环农业的宣传力度,要广泛开展循环经济知识教育培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循环经济理论知识,普及资源综合利用的科学知识,大力开展群众性的循环经济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等活动,把节约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产出等变成广大职工的自觉行动,逐步形成节约资源、提高效益、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2.规划布局,科学构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根据农场土地资源、产业基础和城郊区位的优势,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城郊型农场的目标,科学构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一是在产业定位上,以生态农业的发展理念为总则,大力发展优质粮油种植业、都市农业(蔬果种植、精品畜牧养殖、生态水产养殖)、现代农业服务业(农产品贸易、休闲农业)等。二是在区域布局上,按照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模式,确定优质粮基地、绿色蔬果种植、精品畜禽养殖、生态水产养殖等市郊现代农业产业空间布局,构建农业循环经济链,促进农场现代农业发展。三是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上,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优质稻米、畜禽产品(生猪、肉牛、蛋鸡、青年鸭)和水产(黄鳝、莲藕)等,开展种养结合,推行立体养殖,发挥资源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