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章与人品范文

文章与人品精选(九篇)

文章与人品

第1篇:文章与人品范文

关键词:知言养气;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5-0030-01

《孟子》的文论思想主要集中在知言养气、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三个方面。

一、知言养气说

首先要弄清志与气的关系。志与心同,同属于文章内在心理情感范畴,所谓“言为心声”强调的即是心志的主导作用,言作为表达工具,对内在情感有所表达和反映。气属于文章外在的范畴,更着重于整篇文章的格调和气魄,气充与文章之内,是内在情感波动的见证。“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三・公孙丑章句上》,第313页)孟子强调志之重要性,志为帅,也即内在情感的决定性作用。内在情感充实,才可发言为声,进而形成文章之气,若内在情感空虚,则无法形成外在之气。“志壹则动气”(同上,第313页),是气随志动的表现,气是作者内在情志的表现方式,虽志的变化而变化,与志保持统一性。“气壹则动志”(同上,第313页),强调气的一贯性对志的影响,也即是片面强调气的形成,而屈就志的现象。由此可知,志对气具有统帅的作用,同时气也会对志有所影响,若片面强调气的一贯性,则只有损害志,也从另一个侧面指出,文章的外在表现形式对内在情感的束缚,从而出现“言不尽意”的现象,情感的表达同样依赖于外在的形式,合适的形式才能更好的表达作者的情感。文如其人,是“志”与“气”一贯的表现,人文不符,则是由于对“气”的强调,对“志”的偏离。

“气”,作为文章格调和气魄的见证,有高下之分,格调高者,文章之气充沛,格调低者,文章之气杂陈。孟子强调的是“浩然之气”,也即是做人的正气与光明正大处在文章中所表现出的人格气势。这里将人与文密切联系起来,人格的修养决定了文章的格调高低。何为“浩然之气”,孟子曰,“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可知“浩然之气”有凛然之势,存在于天地之间,无限、刚硬且不可侵犯,同时指出“浩然之气”形成的条件,也即是道与义的存在,若二者不在,“浩然之气”就会荡然无存,这也是在强调创作者要加强自身人格的修养。

二、以意逆志说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以得之”(《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九・万章章句上》,第417页)。朱熹的解释,“文,字也。辞,语也。逆,迎也。……言说诗之法,不可以一字而害一句之义,不可以一句而害设辞之志,当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乃可得之。”己意即是读者之意。朱熹重视对作者之志的理解,忽略了读者本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意”和“志”是一种双向互动。从创作者的角度看,作者的志必体现在文本的描述中,并影响作品的格局和格调。志的体现,一方面在作者所要表达的范围之内,另一方面则会受到作品本身的影响,从而文本会出现多种声音,有的属于创作者,有的属于作品中的主人公,作品多义性的呈现不可避免。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同样会考虑到读者的接受状况和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因此有些情志的表达会比较委婉或者含蓄,这便使作品呈现的志与作者之志有所偏离。从阅读者的角度看,读者要通过文本的描述来体味作者之志,在文本的阅读过程中,则会注意到作品本身多义性的存在,因此,以读者之意去体味文章的内涵,不仅仅体味出作者之意,同时还可体味出作品中的其他意蕴。所以,“以意逆志”既可理解为以读者之意去体味作者或作品之志,也可理解为以作者之意去体味作者之志。这种体味不是一种单纯的迎合,更多的是一种交流和对话,读者,作者以及作品中的多种声音是平等的,共同完成对作品的创造和再创造。

三、知人论世说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九・万章章句下》,第440页)。对创作者其人其行以及所处时代的了解,有助于对作品的体味,对作者的研究,也是对其文学创作状况研究的一个方面。

作者将自己的生命体验融于到作品的创作中,对其身世生平的了解,往往能窥测到作者选材的角度以及文学世界的主要构成因素。

以作者为中心的考察,会使研究陷于一种偏颇,即牵强的对应,将作者所描述之事与当时社会的真人真事相对应,这种对应,是对文学本质的忽略所导致的。文学来源于生活,以表现生活和作家情感为主,但另一方面文学又高于生活,它是生活的集中反映,是对社会作一个整体历史宏观把握的结果,作者描述的过程即是情感升华的过程。作品所记录的是当时的社会人事,但更重要的是作者心中所体验到的对社会和周边人事,它已经经过了作者主观情感的投射,成为了文学创作中的唯一。因此,既要知人论世,同时又不能忽略文学本质的特殊性,要将文学作品的情感审美和愉悦放在首位。

第2篇:文章与人品范文

大小适宜 印章大小,应与作品的幅式大小相匹配,应与题款字相等为宜,小一点亦可,不能大于题款字,大则不雅。如若款字细小,纸地逼仄,可用小联珠印,自显周到。一幅作品钤用大小不一的两枚印章时,要上小下大以求平稳,避免头重脚轻之弊。倘属几人合作,几人印章大小亦应相当。

数量宜少 钤印数目,古喜单数。有钤印“用一不用二,用三不用四,盖取奇数,其扶阳抑阴之意乎”。印数不宜多,过多则易杂乱,甚至喧宾夺主。如若一幅作品用数印,需择不同形式的印面,避免雷同。

位置恰当 钤印,要慎视位置。一幅作品,总有虚实、疏密之处。密处不够紧凑,可用印章补之 ;疏处如觉空荡,可借印章充实,宛如挪动小小的“秤砣”,使画面均衡熨贴。款尾姓名、字号章的位置要安排精到,若题款下留有空白,则钤在署款之下 ;若无空白,宜左不宜右。款尾印章要保持适当间隔,既忌拥挤,亦防松散。一幅作品同时钤用引首章和压角章,忌排放在一边。压角章宜放在左下角,与引首章成对角之势。

轻重权衡 就印色彩而言,朱文印分量较轻,白文印分量较重。墨色淡雅之作,宜钤朱文印,保持两者和谐一致 ;墨色浓重之作,宜钤白文印,使红彤彤的朱色与乌黑的墨色产生强烈对比,相映成趣。若一幅作品钤用数印,印色应有主次,即多朱配少白,多白配少朱,使之既有变化又协调一致。

风格一致 印章的风格,应与书法作品欣赏的书体风格相协调一致。如单刀直入的急就印章,不宜钤盖在工整秀丽的小楷作品上; 奔放雄健的书法作品,不宜钤盖娟秀工丽的铁线印章。否则,便格格不入,直接影响书法作品的艺术效果。钤用闲章,不仅要注意使其内容与作品正文浑然一体不可违悖,而且应注意保持印章内容与风格的协调一致,如“祖国河山”印不能刻得支离破碎,“一代英豪”印不能刻得纤细无力等等。

第3篇:文章与人品范文

购买推荐

助理分析师庞敏丽认为。《启示录:打造用户喜爱的产品》从人员、流程、产品三个角度介绍了现代软件(互联网)产品管理的实践经验和理念,适合企业和设计人员阅读。

通过对生意宝旗下比购宝(Boogle.cn)——“网络购物第一站”收录的博库书城、淘宝网、京东商城、亚马逊、当当网、拍拍网、文轩网、中国互动出版网、99网上书城等众多含图书销售的网站,价格搜索显示,目前,亚马逊该书为最低价,推荐购买。

目录

第1部分 人员

第1章 关键角色及其职责

第2章 产品管理与产品营销

第3章 产品管理与项目管理

第4章 产品管理与产品设计

第5章 产品管理与软件开发

第6章 招聘产品经理

第7章 管理产品经理

第8章 巴顿将军的忠告

第9章 产品副经理

第10章 管理上司

第2部分 流程

第11章 评估产品机会

第12章 产品探索

第13章 产品原则

第14章 产品评审团

第15章 特约用户

第16章 市场调研

第17章 产品人物角色

第18章 重新定义产品说明文档

第19章 用户体验设计与实现

第20章 基本产品

第21章 产品验证

第22章 原型测试

第23章 改进现有产品

第24章 平滑部署

第25章 快速响应阶段

第26章 合理运用敏捷方法

第27章 合理运用瀑布式开发方法

第28章 创业型公司的产品管理

第29章 大公司如何创新

第30章 在大公司施展拳脚

第3部分 产品

第31章 苹果公司给我的启示

第32章 提防有特殊要求的产品

第33章 新瓶装老酒

第34章 恐惧、贪婪、欲望

第35章 情感接纳曲线

第36章 可用性与美感

第37章 大众网络服务产品

第38章 打造企业级产品的经验

第39章 打造平台产品的经验

总结

第40章 最佳实践经验

第41章 产品经理的反省清单

深入阅读

致谢

第4篇:文章与人品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鲁迅作品;价值

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也只有充分认识鲁迅作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价值,才能更好地发挥鲁迅

作品的作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以下是本人对此问题的几点

认识。

一、鲁迅先生的作品为学生成长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所精选的鲁迅作品,不仅对于学生的学

习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而且为丰富学生的思想提供了精神食粮。例如,《风筝》这篇文章主要回忆了兄弟之间的一件往事,体现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也说明了玩具对于发展儿童天性的重要作用,展现了鲁迅对破坏弟弟风筝的悔恨心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通过对三味书屋和百草园的追忆,表现了鲁迅自己儿童时代对大自然的喜爱与向往,也体现了他对自己童年时代美好生活的留恋;《藤野先生》一文不但讲述了鲁迅弃医从文的思想经历,而且体现了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怀念;《阿长与山海经》这篇作

品,通过对保姆阿长的回忆,描写了这位劳动人民的质朴、热心与善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她深切的怀念之情;《雪》这篇文章虽然描写了美丽的江南雪景,但其内涵在于揭示这种美是不长久的,不能久经磨炼的,因此,鲁迅先生所提倡的是一种张扬与独立的个性与精神;《故乡》一文主要揭示了劳动人民与知识分子之间的隔阂,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不仅高度赞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同时也斥责了那些失去自信的中国人;《孔乙己》这篇文章成功塑造了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形象,作者运用犀利的言语,讽刺了看客的冷漠,体现了对封建科举制度的不满,反映了对下层知识分子的同情。

二、鲁迅先生的作品从语言和构思上为学生提供了范例

有些人认为鲁迅先生的作品从语言与构思角度来讲,没有给

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价值,实则不然,鲁迅先生的作品之所以难以模仿,是因为作品本身具有独特的个性,存在别人难以企及的高

度,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都难以超越。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从经典的文章中吸取可取之处,让学生在潜移默化

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实际上,鲁迅的文章并不是没有模仿之

处,虽然鲁迅文章的艺术风格无法模仿,其写作技巧是完全可以拿来借鉴的,如:个性的语言表达、传神的人物描写、生动的细节刻画等。以《社戏》为例,文章自然闲适的描写风格我们无法模仿,而其中美丽动人的意境描绘,形象的心理动作描写,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起来;又如《孔乙己》一文中巧妙的构思安排,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模仿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三、鲁迅先生的作品蕴涵了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

为了探寻富国强民的道路,鲁迅曾经逃异地、走异路,直到日本发生的“幻灯片”事件,使得鲁迅最终认识到国民的愚昧,从此鲁迅开始了走上了弃医从文的道路,立志用自己锋利的笔杆,来唤醒沉睡的国民,期间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没有让他放弃与敌人斗争的思想,毅然决然的用笔尖抒发自己对正义力量的呼唤。例如,在《自题小像》中,鲁迅这样写道:“我以我血荐轩辕”;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用“埋头苦干、为民请命、拼命硬干、舍身求法”等词语来赞赏“中国的脊梁”,直接体现了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卑不亢的民族精神。鲁迅的人文素养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生存状态的关注上,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曾对人文素养提出这样的看法:“人文素养是在涉猎多种学科之后,进一步认识到任何学科学到最后都有一个终极的关怀及目标,也就是对‘人’的关怀。”鲁迅先生的很多作品都直接反映出了他对国民生存状况的关怀,例如,在《祥林嫂》《孔乙己》《闰土》等文章中,通过对这些人物悲惨命运的描述,我们都可以看出作者对生活在社会底层人民的关注;通过

《阿Q正传》《呐喊》等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国民劣根性的裸的揭示,他想通过自己的笔尖,来触动国民的灵魂,达到“治病救国”的目的。

总之,鲁迅作品中所透露出的坚定立场与博大视野,不仅洗涤了学生的灵魂,给予学生深刻的启示,而且文中批判、创新、追求自我的精神也深深震撼了学生。

参考文献:

[1]刘清亭.鲁迅作品难于教学的原因解读[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汪洁.中学视野下鲁迅作品的教学研究叙事[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3]王笑夫.论鲁迅作品的语言艺术特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基教版,2010(7).

[4]李倩敏.鲁迅作品的教学[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9(3).

第5篇:文章与人品范文

以人为线索

以人为线索,就是依据文章中某一人物的见闻或人物间的关系的描述贯穿全篇,使作品成为一个严谨的整体。如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一文,围绕阿长写了对她的称呼的由来,写了她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写了她的睡相,写了元旦的古怪仪式,写了她一肚子烦琐的道理,写了她给“我”讲长毛的故事,写了她谋害“我”的隐鼠,重点是写她给“我”买来了《山海经》。这一系列的事情,都是由“我”的见闻或经历引出来的,因此,“我”是贯穿全文的一个线索性人物。文章的主要人物是阿长,从叙写中可以看到,她是一个很不幸而又渴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我”是她这些品质的见证人。

以物为线索

这是指选择一个典型事物,围绕它选择相关材料组织成篇,借以深化文章的主题。如张之路的《羚羊木雕》就是选用了“羚羊木雕”这件物品贯穿情节、演绎故事的:文章开始写了羚羊木雕是爸爸送给“我”的生日礼物,“我”却把它送给了好友万芳,妈妈发现后逼着“我”索回羚羊木雕。文章中间插叙了“我”和万芳的真挚友情及赠送羚羊木雕的原因。文章结尾,写了“我”便成了世界上“最伤心的人”,从作者运思行文的轨迹看,“羚羊木雕”确实是起到连缀人物和事件的作用,是贯穿全文的事物,文章写得条理清晰得益于此。

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在有完整情节的作品里,常用此法结构文章。如鲁迅先生的《社戏》,就是以“社戏”这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写出了“我”的一段童年生活的美好经历。文章沿着“盼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的脉络展开情节,按事件的发展进程进行叙述。虽然文章中直接写戏的文字并不多,但文中所写的人和物都与看社戏有关,故文章散而不乱,杂而有章。

以时间、空间为线索

记叙性文章或文学作品往往以时间的推移、空间的变换为线索,或者以时空交错来组织材料。如胡适的《我

的母亲》一文中,作者用“我小时身体弱”、“十一二岁时”、“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我十四岁”等语句明确地告诉读者,文中写的是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再如唐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采用处所的转换和方位的变迭来描写石潭景物的。文章先从伐竹写起,而后写全貌、写石、写鱼、写水源、写气氛,移步换景,一路写来,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还有的文章以时空交错组成时空结构,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典型的时空迭用组织材料的。

以“文眼”为线索

“文眼”是作者着力刻画和描摹的中心点,也就是“画龙点睛”中的“睛”,如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写太守登山临水之乐,以“乐”字为“焦点”,向外辐射扩散,尽写极乐之情。文章首段先从醉翁宴引出一个“乐”字,而后写出山水之乐,紧接着依次写了滁人山行游乐,太守宴会之乐,太守醉归之乐,以及山中禽鸟之乐。“乐”这一“文眼”渗透到全文的字里行间,有力地表现了太守“与民同乐”的主题。

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为线索

第6篇:文章与人品范文

《祖父》节选自萧红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呼兰河传》是她的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回忆小说。小说描绘了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北方偏僻的一个小镇――呼兰的风土人情,真实而感人地再现了她童年时代东北农村黑暗、落后、愚昧的社会生活。

《祖父》是《呼兰河传》中相对独立的一章,文章塑造了宽厚仁慈的祖父和自由快乐的我两个典型形象,展现了童年生活中的一些片段,表现了作者对这段生活的眷恋与怀念之情。小说艺术风格独特,可引导学生多加体会。但由于是节选,并不能代表整部小说思想内容,所以,教学中,可以此文为引子,引导学生阅读原著。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文章在细节中刻画人物的方法,把握“我”与“祖父”的人物形象,体会祖孙间的亲密情感。

3.学习文章景物描写的方法,体会景物描写对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

4.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文章独特的艺术风格。

5.调动学生对童年独特的感受,并学会在生活细节中感受浓浓的亲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可落实在分析人物形象和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两个方面。

2.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独特的艺术风格,并以本文为引子,阅读原著,了解小说原著的深刻思想内容上。

二、教法、学法分析

本文的学习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童真、童趣的理解还比较真切,能比较准确的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教学中,应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赏析、品味、探究的方法,把握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旨,同时进一步指导学生小说学习的基本方法、读书和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教学过程设计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教学流程分为如下几步:

(一)导入新课,了解作家作品

1.本课可以由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导入。《呼兰河传》虽是小说,但与《朝花夕拾》有着相似的写作背景,而且鲁迅还是萧红精神上的导师,那么两部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是否也有相似之处呢?此处可以设一个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请学生交流作家生平经历、作品资料。由于是自传性质的小说,引导学生了解作家的人生经历,特别是她童年的经历。萧红的一生是充满悲剧色彩的,她的童年也是极其不幸的,唯一能疼她、爱她的人就是祖父,所以《祖父》这篇文章,是这部小说中唯一的一抹亮色。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把让自己所思,或是产生联想、共鸣的地方做好批注,读完之后,交流阅读感受。可以引导学生这样表述:“从文中某个人、某个段落、甚至整篇文章中读到或感受到的内容或者本文最精彩的是什么。”这个环节的设置,是为了使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能品味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并能在交流中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感知。

(三)研读文章,分析人物

在对文章有了初步的感知之后,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从小说的细节描写入手,把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可以给学生留下这样的阅读思考空间:在这篇文章中塑造得最好,或者是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作者怎样刻画的这一人物,体现了人物怎样的特点?刻画这一人物形象有着怎样的意义?

明确:对于小说中的人物,学生基本上会把目光聚集在“我”和“祖父”身上。指导学生学会从人物的肖像、神态、语言、动作、行为细节中分析人物形象。最后明确文中塑造了一位温和宽厚、慈爱风趣、童心未泯的祖父形象(板书)和一个天真可爱,自由快乐的孩子形象,作者着力刻画这两个人物,既体现了祖孙两人亲密的情感,又展示这段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画面。

这个环节,应该引导学生学会从细节刻画中分析,把握人物形象。

(四)品读文章,把握情感

1.祖父和我,组成了童年生活中充满温情的画面,而且这幅画面还有一个的背景,就是美丽的后花园。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部分,细细品读,感受一下,用一个形容词填写,并在文中找出依据。

学生可在文中自主发现: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后园、一个色彩斑斓的后园、一个自由自在的后园、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后园等等。但一定要在文章的字词句中找出依据。这个环节,要引导学生学会品读、揣摩语言。要提醒同学们关注文中的形容词、关注比喻、拟人修辞的运用,关注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情感。

在赏析文章的环节,同时给予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阅读文学作品,其实是对作品文字本身的细细品味、鉴赏、联想,而学生往往习惯于形象化的事物,在读书的时候,只习惯于抓情节、找结局,对文字本身的理解与想象,越来越没有耐心,阅读理解力在退化。应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揣摩积累语言,学会圈点勾画,学会赏析文章。

2.赏析之后,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小说中作者要用这么多抒情散文式的语言来描述景物呢?

明确:这个问题要引导学生理解景物描写对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对后园美景的描写,字里行间渗透着我快乐、自由的心情。也许和鲁迅笔下的百草园一样,普通的园子,但在童年的“我”眼中,却是多姿多彩,充满情趣的。更重要的是,美丽的后园,还是我和祖父的精神乐园,作者写这篇文章时,已是历尽人生磨难,且身染重疾,孤身在外,对祖父的刻画、对景物的描写,对童年并不太多的温馨画面的回忆,也许是在寂寞的人生中对自己心灵的一点慰藉,流露了作者对这段生活的眷恋与怀念之情。这也正是文章的主旨所在。

(五)深入探究、延伸阅读

探究的问题――关于文章的艺术风格。可以这样设置问题:这篇文章的题材是小说,但它与我们所熟悉的小说形式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主发现,这篇文章艺术风格独特之处在于:小说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没有明确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没有贯穿始终的线索,多是片段式的叙述;甚至在原著中都没有明确的主人公;文中大段的景物描写,更像是抒情散文的风格。而且在原著中,这些特点更加明显。

(六)延伸阅读

分析到此处,老师可以由此文延伸到《呼兰河传》的艺术风格、创作背景和思想内容上的介绍上,指导学生延伸阅读。。

萧红的《呼兰河传》写于1940年,这不仅是民族灾难深重的时期,也是作者人生的最后时期。此时的萧红,经历了生活、情感的种种磨难,且身染重疾,孤身在香港,是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写下的这部小说。两年后,31岁的萧红就永远离开了人世。与《朝花夕拾》不同的是,它并不侧重描述童年的美好回忆,而是以童年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家乡人和事为描述对象,揭露他们生活的麻木迟钝。从小说深层次意义上讲,《呼兰河传》是一步挖掘民族劣根性的小说,这一点颇有鲁迅的风格。

在延伸阅读的环节中,老师可以给学生介绍或朗读《呼兰河传》中的片段、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去阅读原著,对作品有更全面、深入的理解。

第7篇:文章与人品范文

关键词:文章阅读;教学;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052-02

文章学理论是将“文章”定义为“广义文章”与“狭义文章”。“广义文章”指你平时读书、看报、上网等接触到的所有文体的总称。“狭义文章”则指广义文章中除去文学类文章之外的所有文章。无论是广义的文章还是狭义的文章,都能作为阅读的对象。但能否作为审美对象,存在异议。传统的观点认为,对于狭义的文章,只有“实用阅读”,而不存在“审美阅读”,这是不对的,任何文章文本都存在实用阅读和审美阅读。

一、文章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意义

1.文章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落实全面素质教育的需要。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阅读活动、培养审美情感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孔子这位杰出的教育家是深知“言”、“文”在社会交际和社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的,于是他在教学中提倡诵读和体味,强调学生的博览和积累,强调“悟”。近代美学家蔡元培先生曾提出把美育与德、智、体并列为“四育”的教育主张,认为教育必须通过情感的陶冶达到美感教育。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审美教育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游离于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教育之外,美育作用得不到发挥。我们各阶段语文课本中的每篇文章,都是编者精心选择的适合各个年龄特征的具有丰富人文性的文章。因此,教师在教学时,毫无疑问要充分发掘蕴含在教材中的美的要素,让情感之美、人物之美、意境之美放射出无穷的魅力,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审美教育,也更好地达到全面素质教育的目的。

2.文章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一个人的审美需要是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业与人格发展的高层境界,审美理想建筑得越高,人格与事业的内涵也便越来越丰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现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博士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文章阅读不仅能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文化品位,更能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实现自我需求。

3.文章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培养人的创新思维的需要。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仅能指引读者进入赏美、寻美的感性领悟,更能进行表现美、创造美的深层审美情感培养,并且能启迪创造美的灵性。首先是能培养创造美的思维意识。人的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或者说人的创造力的本质是创造性思维。没有创造的思维意识、愿望和追求,就不会有创造的实践和硕果;其次是能学习表现美的方法和技巧。创造美需具备生活、思想、方法和技巧的诸多条件。在阅读中培养读者追求敏锐深刻的思想和宽广博大的胸怀,强调思想人格涵养,这也是通常所说的文如其人,文品出于人品。同时,还要在阅读中深入了解作者创造美的方法和技巧,即作者是如何按美的规律表现美、创造美的;第三是能加强创造美的实践指导。阅读是审美,而写作是更高级的综合性很强的审美创造活动,这二者互为依存,相互促进提高。要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除了需有高尚、深刻、美好的感情外,还需掌握写作表达的方法,用美的形式表达美的内容,创造出使读者深受欢迎的美文。

二、文章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内容

文章阅读中的审美教育内容包罗万象,它几乎包含了一切美的表现。根据文章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审美形式,可把审美教育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感受自然美。自然美的表现形态有两种,一种是经人类实践加工改造过的自然物的美(人文景观),另一种是没有经过加工改造的自然物的美(自然景观),无论是哪种形态,都能通过文字形成文章表现出来。自然的物因为与社会的人发生了关系,所以自然美也便成为了人类社会生活美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具体地说,可以抓住以下几点来达到感受自然美的结果:第一,抓住文章中对自然形象和画面的描写,充分发挥审美想象,在头脑中再现自然物的外貌形态及自然的动态美,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第二,体味自然景物和画面蕴含的感情。作者在文章写作时会带入自身的情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读者会不断的体会到文章中的情感。如果使作者寄予的思想情感与读者的审美情感达到思想上的共鸣,就能在阅读的基础上达到灵魂上的享受。第三,领悟自然美的理性内容。文章中的自然美都含有特定的内隐意蕴和理性内容,作者通过文字表述出画面、形象,读者则通过对形象与画面的理解去领悟内含的情感美、意蕴美。第四,挖掘自然美中的科学内容。凡是人类劳动的成果,特别是具有创造性成果的客观事物,都具有科学的审美价值。

2.领悟社会美。社会美是文章阅读活动中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各种各样的文章中都或深或浅的蕴藏着不同的社会美,社会美会因为时代的不同在理想、生活、品格上等多方面渲染出那个时代的特色,从而表现不同的美感。通过对文章的阅读,读者会在阅读的过程中被社会生活的美所吸引,在文章人物的心灵美下陶醉,被它们的思想和心灵启迪,对读者高尚的情操和品质的完善有着巨大的收益。

第一,社会劳动美。美靠劳动创造。劳动实践又体现了劳动者对自身创造价值的美的享受,好逸恶劳固然是旧社会遗留的恶习,但不懂得劳动美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第二,社会风尚美。这是人与人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美。让学生在为人处事中潜移默化,形成独特的人格美,尊崇高尚的人性品格、思想行为。第三,社会生活美。在人们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健康的、积极的、富含无上正能量的生活情趣,这就体现了生活的美。

3.欣赏艺术美。艺术美是现实美的凝华,属于第二性的美,它在本质上是人所创造的自由的形式,是美的集中体现。艺术美包括以下几种形式:第一,立意美。要求写文章要做到“走霜毫不构思”,笔随意动,文章在“意”的指导下舒缓流畅。在进行文章阅读时,要在文章立意的基础上去审阅,从而从文章中找到属于自己意识的美感。第二,结构美。在遵守作文结构的基础上形成结构美。文章在创作过程中文章结构多少都会存在繁简藏露、疏密张弛及局部与局部、局部与全篇的关系,因此处理好文章布局很有必要。美的结构都具有匀称、和谐、周密、灵活变化的特点。《背影》表达了父与子之间的亲情,它之所以如“白鹤亮翅”般享誉文坛,更在于它的结构精巧、不同一般。文中巧妙地出现了四次父亲的背影,在严谨有序的基础上跌宕起伏、循序渐进,使文章摇曳盛华,同时文章又表现出和谐完整、层层深入中不断波荡紧凑又自然的融合。第三,意境美。通过人们在脑中的想象,把人们内心中的情感表达出来,通过神态、动作及语言,描述出一种意境的美。意境中的静与动又是相对的,常常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4.品味语言美。文学作品中各种美大多是经过语言表达出的。所以,古人十分注重语言的铸炼,力求文句表达能够韵味十足、尽善尽美,能够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最丰富的思想感情。品读语言中的美,要求在文章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表述的巧妙方法,同时继承前人在语言运用上的笃实好学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写作态度。

三、文章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途径

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副会长甘其勋先生,将学校教育中的阅读教学分为三个层次,即理解阅读、欣赏阅读与研究性阅读。据此,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亦可从三个途径进行。

1.在理解阅读中发现美。理解是阅读的核心。不理解文章的意义就不可能吸收文中的知识、信息,更不能达到思想认识的提高和情操的陶冶。文章的美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融合,阅读教学中从文章内容入手进行审美教育,在学校语文教育中已取得共识。理解阅读既包括对字间、段句的微观理解,也包括对主题、意蕴的宏观理解。美是存在于语言文字之中的,教学中必须注意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捕捉文章的动情点、披文入情,悉心品味,获将审美教育。

2.在欣赏阅读中感受美。一方面,抓美点,启发想象。文章中的艺术之美,不是露天珍珠,伸手可及;也不是碧空银星,抬头可见。它往往隐蔽在深广的意境中,只能靠审美想象来获取,因而要善于抓住美点,启发想象。另一方面,抓阅读,拓展空间。阅读的本质在“读”,出声念诵固然是读,不出声默读也是读,只用眼睛在纸面上看也是读。不能仅靠教师的大讲特讲,要把“读”还给学生,让学生养成诵读习惯,去揣摩体味具体环境中的语感,从而获得阅读过程中的审美感受。

3.在研究性阅读中鉴赏美。鉴赏美应该说是审美教育中的较高层次,指鉴别、赏析。研究性阅读也有不同层次,就中学生而言,主要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作较为深入的、有创造性成分的阅读。文章的内容是文章的血肉与灵魂,它凝聚了作者的审美意识。美的内容要通过美的形式予以表现,文章的语言是文章内容的外部形式,它的功利价值在于“运用”。语文教学中,对语言形式的审美教育在认识上还有欠缺。语言知识教学仅停留在传授知识的水平上,对如何理解美的语言形式和运用美的语言形式,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造成语言知识与语文知识的脱节。当然,研究性阅读不仅是对语言形式的研讨,它还从文章修辞、结构等方面开展探讨,从而实现从语言学、修辞学及篇章结构等角度,实现语言形式方面的审美教育,让学生感悟语言之美。

文章的形式是文章作者写作时确定的结构和体式,结构的美主要是要求完整与匀称;体式的美主要体现在文章的篇法、段法和句法。文章阅读中对文章结构的分析过程也是一个审美过程。

参考文献:

[1]曾祥芹.文章本体学[M].文心出版社,2007.

[2]李建东.文章鉴赏论[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8.

第8篇:文章与人品范文

[关键词]教化;审美;社会功用

在古代文艺观中,一直存在着对“文”的追求和对“质”的追求两种理念。由此古代的文学作品上表现形式也体现出了不同理念下各自的特点和形态。这就要求我们必需对古代“文”与“质”的文学观进行一下探索分析,从而更好的把握这两种形式对今天文学作品现实意义所产生的影响。

“文”在《说文》中解释为,错画也,象交文。故以有纹理之意,《易·系辞》下中有其旨远。其辞“文”之词,便有华丽之意。《孟子·万章》上也提及“文”这一说,这里除了指偏于形式方面的事物外,还含有美、誉、漂亮等意思。从《说文》中对“文”的解释到作品中“文”的体现,我们可以知道在古代文学当中,“文”是表现文学作品的华丽秀美,词藻丰富。

“质”,《说文》中解释为以物相赘也。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所提到“若仆大质已亏缺矣”的质,便是朴实,与文相反的意思。由此可以看出在古代文学当中,“质”趋向表现为作品语言的质朴,形式简洁。在思想上,“质”更是体现载道与教化相结合的社会功用方面的意义。

同时,也正是在这两种不同的创作观念中产生了重文与重质这两种文学倾向。

一、从“文质相合”到“质朴之词”

早在春秋时代的孔子便在《论语·雍也》中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文质”说观点,他认为“文章的内容胜于词彩,则过于质朴。文章的词彩胜于内容,则过于虚饰,浮夸,而不实在。只有外在与内在相伴,才称的上合适。”这也就成为了早期“文质相合”的理论观。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之下,魏时的曹丕也在《典论·论文》中提出了“文以载道”的观点。因为在魏晋前期,普遍的士人还都用作品表现民生,讽喻社会,他们是借助文章的讽喻来达到对自己理想世界的追求。这也就为“重质轻文”的理论建立了文学基础。

汉朝王充在《论衡·超奇》中就体现出了“质”胜“文”的观点,“有根株于树下,有荣叶于上,有实核于内,有皮壳于外,文墨辞说,士之菜叶皮壳也。实诚在胸臆,文墨着竹帛,外在表里,自相副称”。虽然他也把“文”与“质”看成是相互依赖的,但在这段话中,王充认为起着主导和决定性作用的仍然是“质”——内容。其载道的政治教化意义。若不顾及文章的内容而一味追求形式,文艺作品无论其辞藻多么华美都是“有皮壳于外”。所以注意内容的同时也不应忽略文章的词彩。

从孔子“文质”,曹丕的“载道”,再到王充《论衡》中所提出的理论观点,可以看出他们在重视文学的教化功能的同时,并没有忽略文的存在,他们把文学的政治功效与文学的审美功效结合在一起,使得文章在外在形式。语言华丽的基础上更好的表现文章的本质内容。

而墨子的文章则是脱离了文的华茂。体现出一种质朴与实际效用的文学观念。正如墨子在《非乐上》中所说的,“华文章之色,以为不美也”。这里的意思说出了墨子对言辞富丽的文章,虽然大多数人都认为美。而他则认为这并不是属于真正的美的文章。

重质轻文除了受到文学自身的影响之外,也受到政治基础对其的影响。从孔子时期,到魏晋前期,再到汉朝的前期,以曹丕,王充为代表“重质”的这些人。可以看出,他们并不是把文学单一的看成一种具备审美功效的东西,实际上他们是把文学作品看成是一种载体。因为在他们所生存的那个时代下,文学必有着它现实的政治意义,这使得它所承载的意义要远远高于文学作品本身的意义。这种高于文学本身的意义,便是作家对社会的关注,对政治的关注,对人自身的内在思想的关注。也正是在这种时代下使得文学作品的本身审美价值成为了第二位。而教化,关注实际和关注人自身就成为了其主要内容,这也就形成他们文学作品理论中的主要内容。

“文”以载道的观念,便作为了文学作品的重要发展方向,逐渐忽视了文学作品审美功能,使得文艺观从“文质相合”而走到了“质朴之词”,“文”以载道的观念更注意了文学作品内容的政治教化作用。

二、从“文辞秀丽”到“靡靡之音”

而与之相反,重文轻质的文学风格也作为一种理论观,存在于古代文学观中。他们以文学的审美功能,为其基点,减弱了文学的教化功能,他们更注意文学的语言特点,文学作品的形式特点,而其内容却很空泛,对社会现实的讽喻意义也在减弱。

(一)“质”的教化功用的淡失

就如汉代的大赋,在形式上更加注重言语的华美,结构的宏大。一句“可其少进也,浩浩皑皑,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其波涌而云乱,扰扰焉如三军之腾装;其旁作而奔起也。”就是其汉大赋语言和结构的代表形式。刘勰评其为“腴辞云构,夸丽风骇”。班固《汉书艺文志》评其为:“汉兴枚乘,司马相如,下及扬子云,竞为侈丽宏衍文词,没有讽喻之义。”其后文学作品的形式更是有骚体赋,“九体”“七体”赋都相继的出现更增加了文学作品的文学艺术样式,再语言上和文学作品的形式上更是把“文”的这种审美功能表现出来。

直到后来的梁陈为代表的宫廷诗,也更加注重文学的审美功效,而其对文学作品的教化功能则彻底的失去。在文学作品的内容上,他们更多是对女性和对宫室、器物以及服饰等方面的审美关照,通过艳丽的辞藻和声色来推动形式。这时的文学作品更注重语言的形式美和音乐美,他们忽视了文艺作品的政治教化意义,而更加注意了文学的娱乐性,审美功能。

以谢眺,王融为永明体的代表人物,更是把文学作品的审美性与娱乐性放在了首位。其文章的风格也不再着眼于对人的教化作用而是更加追求文章的形式与语言的新奇,音韵的和谐。使文学作品真正成为了游戏性活动,加大了其审美的功用。“游人欲骋望,积步上高台”。“潮落犹如盖,云昏不作峰”。由此可以看出,其注意了音节的顿挫,但同时过分追求词彩的华美,未免产生刘勰所说的“文贵形似”。直到萧纲入住东宫时,这种宫体诗真正的发展到了极端,这种体式也是继承了永明体的形式风格,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更注重辞藻,对偶与声律,其内容上也是以女人,景物为其创作源泉,彻底的颠覆了文学的教化公用,其内容彻底的从反映现实关注社会,走向了单一追求审美性与音乐性的方向上。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所说,“丽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以穷力而追新”。颜之推也说“去圣久远,文体解散,辞人爱奇。”这就充分说明了,永明时期的官体诗人对文学作品娱乐性与审美功能的注重。

从这些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这种文学观念下,已经完全把文学作品当成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其形式,语言,都给人呈现的是一种美感。它所注重的不再是对社会有多大的教化作用,而是注重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与娱乐价值,这就使文学从政治上剥离出来。展现出一种单纯的艺术样式。这种文学与政治相分离的现象,也许正是与当时社会,政治的松懈、糜烂的上层生活,对文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才会产生这种新的审美需求。但也正是这种对文学艺术美的追求,对审美价值的追求,才会对后来的文学观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二)物的描写细致及扩大文词的丰富性

从后梁的宫廷诗到以后的谢眺,王融他们在内容上不再是对家国社稷的关心,而是转移到了,或是宫廷、或是美女、或是山水园林上来,要不就是抒发自己个人的离情别意上来,这与重质轻文理念下的“家国”的内容为主要表现方式形成强烈的对比。由于他们在文学作品中“质”的内容上的局限,也必然促使着他们对所描写事物更加细致入微,想出那些“重质轻文”下不可能出现对物的细致描写的词语,这使得词语的丰富性得到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同时也增强了作品的新鲜性。对那些曾不能用言词形容的物品,出现了新的词语对其形容,这样描写事物的复杂性也得到了解决。

而对这种山水或器物,宫廷美女的描写,也促使他们对美进行了重新的价值评判,追求一种全新的审美方式,他们把这种美的景色与其音韵相结合,促进了四声音律的出现,有助于语言的发展。对后代文学的言语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但不管怎么说在“文”与“质”的关系上,它们还是相互依存的。梁朝的刘勰在其《文心雕龙》中提及道“文”与“质”: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同犬羊,犀有皮,而色资丹漆,质褥、文也。这些都是刘勰运用比喻,指出了文艺作品中的这种关系。同时中国古典文学也正是在“重质轻文”和“重文轻质”的影响下出现了不同时期下的不同文学样式。

三、中古文学与西方古典时期文学中“文”与“质”比较

但从整个古代的中国文学来看,还是更强调“质”这种内容上的教化作用,这种对内容上的凸显,使得形式上受到过一定的影响,即使在一些时期和流派,“文”的形式被加以重视,但“文”始终没有占主体地位。而相对于古代的西方来说,在“文”与“质”,这种内容与形式来说,形式的重视更成为了一个主要方面,对在艺术方面的成为其主要特点,从《伊利亚特》和《奥德休斯》到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俄底浦斯王》和欧利比德斯的《特洛伊妇女》,都是运用着写作的形式,艺术的方式,来取胜的。这些作品在人物的刻画和语言的运用都体现着“人”的性格而不是“神”的性格,而对人的教化作用确是没有显现出来。正如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所写的那样,把一切诗人与艺术家赶出理想国,在他看来文艺作品亵渎神灵,丑化英雄人物,并且使谎言夹杂其中,而这种对“人”的描写,更会滋养人的情欲,使人心灵中低劣的部分显现出来。

第9篇:文章与人品范文

阅读记叙文,我们首先不仅要知道事件发生的要素,还要通过线索的分析,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进而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如果能在这一基础上掌握点表现手法的分析,你就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更轻松地解答相关题目了。

把握文章关键词,整理记叙要素

记叙文是以写人或叙事为主的文章,写人离不开叙事,事件必须有人物的参与,因此,了解每一个事件发生的要素(时间、地点、主要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非常重要。阅读时,我们要养成勾画圈点的习惯,在第一遍阅读时就将与记叙六要素有关的关键词句勾画出来,以便于答题时使用。

与记叙要素有关的题目经常会这样问:

1. 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本文记叙的要素是什么?

2.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主要情节)。

3. 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

4.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回答问题1时,只需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记叙要素的顺序,把这些内容分点列举出来即可。时间和地点要根据主要事件发生的情况尽可能具体,如“大年初一上午”不宜写成“大年初一”,“北京某胡同”不宜写成“北京”。

回答问题2时,要根据记叙要素,按“谁,什么时间,在哪里,因为什么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了”的顺序组织答题语言。在这里,只有时间、地点偶尔可以省略,起因、经过和结果偶尔可以合并。

问题3是在故事有两个以上人物时的提问,要准确判断谁是文章的主人公,还要在了解文章的中心(主题)的基础上判断,文章赞美或批评的主要对象是谁,主人公就是谁,回答理由时只要把文章表达的中心(主题)写出来即可。

回答问题4时,首先要判断哪一事件是文章的主要事件,判断的依据仍然是文章的中心(主题)思想;在此基础上,再按“谁,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了”(即“人物+事件经过+事件结果”)的格式回答即可。

了解文章线索,分析叙述顺序

记叙类文章,都有一个明显的叙事线索,把文章的内容串联起来。一般来说,记叙的时间变化、地点变换、人物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可以充当线索。此外,记叙类文章经常用到的线索还有“物线”,即某一物品;和“情线”,即某一种感情或感情的变化。判断线索可从标题入手,也可以通过文中频繁出现的关键词来判断。

线索理清了,才更有助于你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叙述的顺序主要是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顺叙就是按时间先后顺序叙述故事;倒叙就是将同一事件中某个最精彩的片段或结局放到开头来写;插叙就是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与事件相关的其他事件。它们的主要作用如下:

顺叙:使文章层次与事件发展过程一致,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倒叙: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胜。

插叙: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行文更活泼。

“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文章运用怎样的顺序记叙?有什么作用?”等常见问题,都能通过上面的讲解解答。

把握文章层次,理清记叙脉络

我们习惯把记叙的脉络与层次称为写作思路,因此,阅读过程中,我们要想办法弄清作者写文章时是按怎样的思路来写的。

叙事为主的文章,一般以一个中心事件为主,往往按以下思路行文:1.按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叙述;2.倒叙类的文章往往按“引出回忆——叙述事件——抒情感想或点明哲理”的思路行文;3.插叙类文章往往按“叙述事件——插入相关内容——继续叙述事件”的思路行文。

写人为主的文章,常常通过一个或多个事件表现某一人物的精神品质,往往按以下思路行文:1.通过一件事写人,通常按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行文;2.通过多件事写人,通常按“人物整体印象——与人物有关的几个事件——对人物的评述”或“事件一+评述——事件二+评述——……”的思路行文。

“文章可分成几个部分?每部分的大意是什么?”“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件事?”等常见问题,都能通过上面的讲解轻松解答。

用心揣摩写法,学会分析表现手法

以上知识,其实都是在考你这样一个问题:文章写了什么内容?接下来,我们还要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内容的?我们常常称为“表现手法”。

记叙文常用的表现手法包括:设置悬念、先抑后扬、铺垫与伏笔、侧面烘托、对比衬托、以小见大等。每一种表现手法都有其特殊的作用:

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人入胜。

先抑后扬:突出人物某一精神品质。

铺垫与伏笔:前有铺垫或伏笔,后有照应,结构完整。

侧面烘托:烘托人物某一精神品质。

对比衬托:突出人物某一精神品质,强化某种思想感情。

以小见大:突出人物精神品质或突出某一深刻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