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京剧教案范文

京剧教案精选(九篇)

京剧教案

第1篇:京剧教案范文

关键词 艺校 振兴京剧 研究性学习 校本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实验的缘由

“校本研究性学习”是学校师生为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而共同参与的探究性教学活动,该活动是以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多种能力的生成为导向的。

在“振兴京剧对策研究”校本研究性学习之前,笔者在高二年级进行了语文学习状况的问卷调查,范围涉及京剧、评剧、舞蹈、音乐专业的学生。调查结果显示,由于语文教材远离现实生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过于严肃的文本内容也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大多数学生爱学的课文只占教材的50%。此表还显示出:89%的学生有参加校本研究性学习的意愿,75%的学生认为它对语文和专业都有益处。而学生对语文课的建议表达了他们对学习贴近专业的知识及语文教学方式多样化的期待。因此,要改变艺校学生不爱学文化课及语文教材滞后于时代的现状,改变他们单一的学习方式,就要以开发贴近学生经验与兴趣的校本研究性学习为切入点,激活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从满足其心理需要入手,转变学生对文化课学习的态度。

2 实验的设计

2.1 课题的提出

京剧作为国粹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却叫好不叫座。远没有美国大片吸引人,原因何在?京剧班的学生是京剧事业的接班人,京剧事业的发展与之息息相关。他们应该关注这种社会现象,并通过彼此间的合作与探究力求找到此问题的成因和解决途径。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2.2 课题的实施

以“拿什么拯救你,我的京剧票房”?为题引起学生对此问题的充分关注,然后学生自愿报名参加。让学生自己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到剧场或上街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

调查内容:(1)现在都有哪些人看京剧?年龄层次如何?喜欢京剧的原因?(2)不喜欢京剧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样的京剧你才会喜欢?(3)如果你是剧场经理或京剧团团长,会采用怎样的营销策略争取观众?你从美国大片或麦当劳在中国的成功经验中能借鉴到哪些东西呢?

社会调查后,还可以通过对京剧名家、京剧名师、老戏迷访谈及上网查询等方式进一步了解京剧的历史与现状。此后,学生们还要学会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加工。

2.3 课题的成果

课题的成果是论文或调查报告。主要内容如下:A. 京剧的历史与现状振兴京剧对策研究;B. 京剧对天津及全国的影响;C.天津市民对京剧的喜爱度与参与度;D.京剧的发展与振兴途径。

由于课题容量较大,所以计划用分阶段完成的形式,具体分为“问题的提出、成因分析、调查结果、启示与建议”几部分。考虑到学生功课比较紧张,因此三、四个人构成一个课题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然后把课题划分为若干个任务点,每个小组承担一、两个任务,分工合作。调查回来后再由每个小组推选一名成员发言,大家再根据发言展开讨论,通过头脑风暴法,一起找出京剧的发展与振兴途径。最后由班里写作好的几位学生归纳总结,撰写成调查报告。课题研究时间预计为一学期。

2.4 课题的评价

此次研究性学习拟采用更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档案袋评价。教师将为每个学生建立档案袋,将学生的作品、体会、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的评价、家长的评价、教师的评价等及时收入其中,使学生能从各个角度客观地看待自己,了解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它的优点是能使学生充分展现自我;使学生在档案袋制作过程中,反思他们的作品、知识和理解力;还会使学生对档案袋的内容产生个体成就感和进步感。

为了实施有效的评价,此次成绩拟占平时成绩的30%~ 50%,所占分值比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设定。

3 实验的实施

课题的提出是京剧班一个女生因京剧不景气想退学引起的。于是,从2006年3月到6月,历时4个月,其间通过文献研究、调查访问等方法,运用上网查询、自制调查问卷、上街采访、征询专业老师意见等方式和策略,完成了课题研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

研究性学习对师生来说都是从未涉足的新领域,因此,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难题。最大的难题就是时间问题。学生们专业课、文化课都要兼顾,课外时间很有限。因此,笔者采用了把课题划分为若干个任务点,各小组分工合作,每个小组承担一、两个任务的方式来使负担最小化。

学生们初步了解京剧市场现状后,在笔者的指导下开始设计调查问卷。从问卷的调查内容看,学生已初步具有了市场意识,如“看一场京剧,如果只花十元钱,您会去看吗?”“如果您是大老板,会投资京剧事业吗?”也有争取观众的意识,如“您认为怎样做京剧才能吸引你?”他们还不约而同地关注观众对传统戏和现代戏喜好的选择。

学生们随后用自己设计的问卷,以小组为单位上街进行社会调查。通过课上对调查结果的汇总与筛选,师生共同提炼出七条被调查者的振兴京剧的观点、九条在网上和报刊杂志上收集到的京剧专家的观点。笔者把提炼出的观点制成《振兴京剧对策一览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学生的观点”一栏中提出自己的振兴京剧见解。然后交给各自的专业老师,请他们参与对学生观点的评价。从回收的情况看,大多数的老师是愿意参与的,提出的各种观点也很中肯务实。如姜志军老师写道“振兴京剧关键是继承、发展、创新,多向兄弟剧种学习,博采众长,跟上时代的发展。多排近、现代戏。学生要刻苦学习专业。以传统戏打基础,到高年级要学些现代戏,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专业老师的积极反馈对学生无疑是一种激励。

在层层铺垫之后,开始进入了论文撰写阶段。这些学生从未写过论文,所以,每一步都需要老师的精心策划与引导。笔者根据他们的写作意向,为他们列了四套论文写作提纲供其选择。从论文完成的质量看,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同学们分别从京剧艺术的现状、成因分析、存在价值和振兴对策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成果。

4 实验成果示例

“振兴对策:(1)京剧虽然是国粹,但也不能高高在上,总是等着观众主动来欣赏它。要把京剧发扬下去,就应当让京剧走进观众。例如组织演员到各学校、企业、剧院等地举行公演,把好剧目、新剧目介绍给观众。让他们零距离地感受京剧的独特魅力。(2)现如今是市场经济的时代,振兴京剧也要从营造市场角度去考虑。例如在票价方面要采取打折或节假日票价大优惠等促销手段,以多拉广告等手段降低演出成本,从而能降低票价,让观众从经济上能够承受,这样便可以增加观众了。(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兴趣要从娃娃抓起。我们建议教育部门将京剧剧本列入中小学教材,使学生们从小就接触京剧,在耳濡目染中,培养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如果人们听京剧像听古典音乐一样觉得是一种享受的话,那么京剧事业的发展就大有希望了。”

参考文献

[1] 郑金洲.校本研究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8.

第2篇:京剧教案范文

青年教师办网站

忽如一天成被告

邹加敏是湖南大学的一名青年教师,2003年从新西兰学成后就一直在湖南大学从事艺术设计方面的教学工作。业余时间他成立了高汉公司,公司旗下经营的“矢量中国”(vectorchina)图形设计网站,提供专业的矢量图形下载。早在2005年,邹加敏就在网站上上传了一套京剧脸谱矢量图。这套图片数量为113幅。色彩绚丽,图案丰富,既有老幼之相,又有忠奸之性,有的还贴金敷银,华丽无比。自从这套图片上传于网站后,点击率一直居高不下,最高纪录达到了近两万次之多。没想到正是这套图片,给他惹来了一场不小的麻烦。

邹加敏告诉记者,2006年的一天他突然接到一个来自北京的电话,对方自称是内蒙古画家赵梦林的律师,指称由于矢量中国的网站上擅自上传了该画家的113幅京剧脸谱作品,故而侵犯了画家赵梦林的著作权。突如其来的这个电话打破了这个青年教师原本宁静的生活,邹加敏挂断电话后,一时竟有些慌张。他赶紧登录矢量中国网站,一张张点开京剧脸谱图片,回忆这些资料的来源。他隐约记得这些照片是他在一次网络搜索中无意在他人的网站上发现的,当时他从该网站上复制了这套图片,再经过归纳整理后上传到了矢量中国。至于究竟是哪一个网站,由于时间已过了数月,他绞尽脑汁也回忆不起来了。他上网搜索了一下,发现网上有大量京剧脸谱的免费下载资源,而自己当时使用的那个网站,竟像是石沉大海一般杳无踪迹。不过邹加敏忽然想到,既然免费资源大量存在,其著作权一说就显得有点牵强。为了向记者证明所言不假,邹加敏当场就在电脑上用“京剧脸谱+图”关键词进行了查询,只用了0.071秒,就搜出了18.9万篇相关网页。由于网上有大量免费同类资源可获取,邹加敏并没有将那个陌生的电话放在心上。直到几个月后的一天他接到法院的传票,这才知道自己已经被告上了法庭。

临摹说PK独创论

庭审双方激烈辩论

对于法庭审理的过程,邹加敏仍记忆犹新。在法庭辩论阶段,对方律师首先出示了一本由画家赵梦林撰写的美术作品《京剧脸谱》,并指出,这本书于1992年由朝华出版社出版发行,收录了京剧脸谱272幅和部分京剧人物造型,全部由赵梦林独立创作。律师指出,由于赵梦林对该书拥有完整的著作权,因此,邹加敏在其主办的“矢量中国”网上,未经赵梦林许可,就擅自使用《京剧脸谱》一书中的113幅脸谱作品的行为实属侵权;不仅如此,邹加敏还以每幅30点的价格供设计人员下载使用,既未署名又未支付报酬,更是侵犯了赵梦林的署名权、复制权、许可他人使用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和获得报酬权,应当依法承担侵权的民事责任。

而被告邹加敏显然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他向记者指出,作品是具有独创性并反映某种人格的智力创作成果,它是著作权产生的前提。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条中就规定:“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而按照我国著名著作权法专家刘春田教授的解释,所谓作品的独创性是指“一件作品的完成是该作者自己的选择、取舍、安排、设计、综合的结果,不是依已有的形式复制而来”。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道理,邹加敏向记者举例解释到,比如当年深谙绘画之道,艺术表现手法已出神入化的青年画家张大千,动辄以临名画、制赝品捉弄收藏家,其赝品之逼真,令人匪夷所思。但无论张大千的绘画水平多高,他所临摹的作品,也只是复制品,是一种技巧性的临摹,并不属于独创性的智力成果。

同样的道理,邹加敏认为,画家赵梦林书中绘制的京剧脸谱只是对戏剧舞台上的历史人物面部特征的复制,而并没有体现画家本人独有的创造;虽然书中的京剧脸谱是由原告自己独立绘制完成,但这仅仅只是体现了原告具有绘画这种技巧与才能,决不能说这种脸谱作品的著作权就归赵梦林所享有。

究竟是临摹还是独创?双方当事人在这个问题上各执一词。那么,京剧脸谱作为一种特定的艺术形式究竟是否具有独创性?京剧脸谱属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吗?是否应该收到著作权的保护呢?

细数民间艺术作品

京剧脸谱受保护吗

所谓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其实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具有一个相当严格的学术概念。它指的是在一国国土上,由该国的民族或种族集体创作,经世代相传,不断发展而构成的作品。一般认为,它包括语言形式(民间故事、民间诗歌)、音乐形式(民歌、民间器乐等)、动作形式(民间舞蹈及戏剧等)以及用物质材料体现的形式(绘画、雕塑、工艺品、编织品等)。它具有集体性、长期性、变异性、继承性的特点,是一定思想或情感的表述。如剪纸(窗花)是民间艺人通过社会群体世代相传而形成的一项特殊的文化历史的艺术,符合民间艺术的特点,属于民间文学艺术的范畴。依据这个观点,京剧脸谱作为中国民间生长发育,又经代代传承而来的艺术形式,显然应该归属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范畴。

那么,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否应该受到著作权的保护呢?对于这个问题,邹加敏与画家赵梦林显然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在采访中,赵梦林向记者展示了他所创作的脸谱图案。他翻阅着积累多年的创作资料侃侃而谈道:“目前中国民间散布着许多像他这样执著于搜集民间艺术作品的艺术家,这些民间艺术同样应当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事实上,记者了解到,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在著作权法或地区性著作权条约中明文规定保护民间文学作品的,已超过40个国家。另有一些国家,其著作权法中虽无明文规定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但也无明文排除。所以,在司法实践中也可认定提供这种保护。

此外,赵梦林认为,在京剧脸谱作品的创作中,他的创作也具有区别于其他同类作品的独特之处。其中,最值得引人注目的是在他所创作的《京剧脸谱》一书中,收录京剧脸谱272幅,均为正面画,不加头饰和髯口。这一点正是他与其他画家所绘制的京剧脸谱最为显著的不同。为了向记者说明情况,赵梦林从书架上取出几本脸谱资料,例如,2003年由田有亮所编绘,由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中国戏剧脸谱丛书》中,京剧脸谱或左八分或右八分均加头饰和髯口;又如,2000年中国书店出版《脸谱钩奇》,系傅学斌编绘,该书中脸谱为左侧八分加头饰。赵梦林告诉记者,这两本资料只是沧海一粟。事实上,在众多的京剧脸谱资料绘本中,只有他所创作的脸谱图案均为正面画,不加头饰和髯口。因此,他的创作明显区别于他人的作品,包含着他的智力成果,具有独创性,理应享有著作权。

而对此问题,邹加敏显然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京剧艺术是我国各地区各民族劳动人民艺术创作的结晶,京剧艺术中的表演者其脸部造型也具有悠久的历史,不同时期的民间艺术家对创造、丰富这些脸部造型作品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这些散落于不同朝代且不知名的民间艺术家才是这些京剧脸谱作品的真正作者。而原告赵梦林只是转换了京剧脸谱作品的载体形式,将立体形式的美术作品转换为了以纸张作为载体的平面形式美术作品,并没有体现出赵梦林本人的创作与设计,因此他不能享有这些脸谱作品的著作权。既然如此,自己在网站上上传这些图片的行为又怎能算得上侵权呢?

2007年9月20日,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案做出一审判决。法院认为,原告赵梦林虽然是《京剧脸谱》一书的绘图者,但不能说他对该书中作为传统文化的京剧脸谱谱式和色彩表现方式享有著作权,因此原告赵梦林关于被告邹加敏侵犯其署名权、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许可他人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诉讼请求不能成立。据此,驳回原告赵梦林的全部诉讼请求。赵梦林不服,提出上诉。2008年2月25日,在法院调解下,邹加敏同意赔偿1万元了结此案。■

背景链接

编者网上搜索发现,近几年来,赵梦林共打了数十起侵权官司,涉案方既有一些小公司和店铺,也有像微软这样的大公司。官司有输有赢,对京剧脸谱这样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否应受到保护,以及如何保护值得我们关注和探索。

第3篇:京剧教案范文

程尔奇:《道光朝京师学人与朝鲜燕行使的学术交往——以王筠、汪喜孙为中心》,文章叙述了道光朝王筠、汪喜孙等与朝鲜学人的交往过程,呈现了两国学者因历史语境的差异而导致的在“宋学”和“汉学”认识方面的根本分歧。

王建伟:《庚子年之后北京的多重文化图景》,对庚子之变后北京社会呈现出多重文化图景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周进:《北方左联:北方左翼文化运动的旗手》,文章考察了“北方左联”成立及发展的经过及其在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宋传信:《新中国成立后首都京剧工作回眸》,作者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首都京剧工作发展的历史进程,展现了戏剧艺术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刘慧娟:《范源廉与北洋政府时期的教育界》,本文介绍了北洋政府时期范源廉出任教育总长、调解教潮、平息以及创建清华学堂、出任北京师范大学首任校长、推动创办国立京师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等史实。

赵倩:《从“除文盲”到“作新民”:1928——1937年北平地区民众学校研究》,文章梳理了1928——1937年间,北平地区民众学校的招生对象逐渐倾向失学成人,教学宗旨和目标由“除文盲”扩充为“作新民”的发展情况。

孙成旭(韩):《民国时期北平小学训育:朝会与周会》,作者通过对小学朝会和周会活动的分析,探讨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小学训育的实际状态,简要分析了其意义与不足。

毕晓莹:《异质文化交流下的教会学校学生校园生活——以北京育英学校为中心的考察》,文章通过对育英学校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考察,客观分析、认识教会学校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中的地位及作用。

高福美:《竹枝词中的清代北京城市商业》,作者利用清代竹枝词记载,考察了清代北京城市商业的发展变迁状况。

袁家方:《北京鼓楼商业街区的京味商文化》,作者以北京城的规划和建设为背景,以城市功能划分为依据,分析鼓楼商业街区体现出的“京味商文化”的内涵、特征及演变规律。

章永俊:《北京景泰蓝史略》,本文对北京景泰蓝自元至民国期间发展进行梳理,揭示其兴衰之大略。

郑永华、史文锐:《从五顶到二山:明清以来北京“娘娘”信仰的文化版图》,明清时期北京盛行 “娘娘”信仰,文章对“娘娘”信仰中的“五顶”和“二山”的说法进行了具体介绍。

岳永逸、王耀凤:《信仰抑或休闲:妙峰山庙会的百年流变》,文章叙述了妙峰山庙会的概貌、缘起与传承,再现妙峰山庙会的历史场景。

张涛、王永芬:《“入世”雍和宫——现代性的视角》,文章考察、探究了雍和宫在国际交流、宗教展示、旅游市场中的价值与作用及它自身管理中的特点。

杨玉昆:《弘扬京味文化传承古都历史的一朵奇葩——清代北京竹枝词》,作者从竹枝词的历史发展、文体定位、描述对象、遗产传承等4个方面,叙述了清代竹枝词与北京文化的渊源与联系。

王越:《北京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介绍了目前北京市划定的43片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情况。

孙冬虎:《长城如带控京华》,介绍了昌平、密云域内长城的发展历史,突出了长城在国防方面的重要作用,点明了长城是中华民族不屈的民族精神之源。

刘琪:《我的故乡——长辛店琐忆》,作者根据童年记忆和寻访,生动地叙述了京西南长辛店的风俗、旧事,以及长辛店古镇的寺庙、教堂,消失的大宁水库,长辛店铁路工厂等的历史概貌。

李自华、王蕾:《历史长河中的和故宫》,作者对“保护古都”及“三登紫禁城”等历史细节进行了探讨,弥补了前人研究的某些不足。

唐润:《与老舍的友谊》,文章回顾了与老舍的深厚友谊。

刘守华:《齐如山:在国剧档案中著书立说》,叙述了齐如山从对京剧艺术的热爱到成长为研究京剧艺术大师的发展过程,表现了齐如山对京剧艺术从整理、挖掘到对外宣传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杨靖筠:《“基督将军”冯玉祥与崇文门教堂》,文章叙述了“基督将军”冯玉祥接受基督教精神,倡导“以教治军”的情况。

第4篇:京剧教案范文

我校开设京剧课已经3年,效果显著。京剧进课堂的消息刚一传出,马上有了“京剧要不要走进中小学生课堂”的质疑声。2008年,学生的大型京剧表演联唱拉开了黑河小学京剧文化的序幕,《苏三起解》、《都有一棵红亮的心》、《说唱脸谱》参加了教育行政会的演出,京剧散发着独有的魅力,掌声热烈,叫好声响彻礼堂。

就是在这次京剧演出的熏陶下,更多的学生接受了京剧,向全校师生和家长大声宣布:“从现在开始,我们要走近京剧。”学校收集有关京剧的大量资料,编辑装订校本京剧课的书,系统指导京剧的教学工作,并且购进各种京剧的伴奏乐器和服饰道具等,营造京剧氛围,让学生进一步接触和了解京剧。为了让全校学生感受京剧的魅力,学校把京剧设为一门校本课,给京剧课制定了明确的实施方案,每学期根据不同年级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制定唱段。京剧还跨越了学科的界限,比如,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带领学生绘制京剧脸谱等。

在京剧进课堂之前,许多学生对京剧一无所知,他们能对京剧感兴趣吗?怎样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喜欢上京剧,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家长开放日中,我讲了一节《猛听得金鼓响》,虽然难度很大,但我还是决定迎难而上。我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根据学生喜欢现代歌曲的特点,导入时设计了戏歌《说唱脸谱》,学生非常喜欢,气势庞大,使学生对京剧有了深厚的兴趣。因为《猛听得金鼓响》是青衣唱段,怕男同学有畏难情绪,我就设计了李玉刚的一段唱段,让他们知道男儿也可以反串唱青衣。这次家长开放日的课非常成功,也使更多的家长对京剧进课堂有了深入了解。在平时的京剧课下课后,我都会被学生团团围住,询问京剧的各种问题,可见学生对京剧的喜爱程度。从学生的一系列反应可以看出,他们的热情很高,接下来就看教师如何引导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了。

其实,开设京剧课并不是为了让学生唱得多么好、多么专业,而是为了让学生感受京剧的魅力。或许学生不会像喜欢流行音乐一样喜欢京剧,也很难成为小戏迷,但京剧进课堂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京剧、欣赏京剧,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更多的学生热爱国粹、了解京剧。

第5篇:京剧教案范文

此要求一出。舆论哗然。赞成者认为。京剧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西方和现代音乐的双重冲击下,对其进行挽救和推广很有必要。在中小学教学中。注入民族文化元素。应该说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而反对者却质疑。尽管京剧是中国国粹,但这种蛮横的“一刀切”形式是不是合适?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对4338个受众者进行了在线调查。结果显示。60.7%的受访者支持把京剧作为全国中小学的必修内容;而反对者仅为24.9%。这表明。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国粹之美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共识。

据报道,甘肃省京剧团在11年前就开始同省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京剧进校园活动,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在对“京剧进校园”一事达成共识的同时,公众在“以必修还是选修形式上课?”“是否应该全国一刀切”等问题上还存在分歧。本次调查显示,23.7%的人认为京剧适合作辅修课。必修似乎不妥。

此外,学习哪些京剧段子也是产生争议的焦点之一。因为在16个指定曲目中有9个是带有“”色彩的“革命样板戏”。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赵景勃支持样板戏的入选。他认为。样板戏作为一定时期的产物,是人民创造的艺术,是京剧艺术的一部分。它有简单易学、贴近生活的特点,比较容易培养孩子对京剧的兴趣,从而循序渐进理解京剧更深的内涵。

与之相反,在即将结束的两会上,诸多文艺界政协委员曾向教育部部长周济当面表达了“样板戏入选过多”的意见。政协委员、京剧艺术家梅葆玖已经起草了一份提案,建议在写进教材的京剧曲目中增加《抗金兵》、《将相和》等有内涵的传统戏剧,而样板戏“有个一两段、两三段就行了”。

事实上,这次京剧进课堂引发长期而广泛的争议,正是因为大多数公众跟本没有预料到突然出台这一新举措,也未见到相关部门公开征询家长和学校的意见。据悉,在听闻媒体报道之前,京剧艺术家梅葆玖对此事完全不知情,更不了解专家论证的情况。“我们这老一辈的人一个都没参加,我觉得这么着急就推出有点草率。”

况且,现在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已经很重。如果没有跟升学挂钩,京剧课会不会像美术、手工课一样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有人质疑,京剧的表演非常细腻,甚至到了鼓点子能打出演员眼珠的转动,眼皮的开阖,手指的颤抖程度,可以说一颦一笑,皆有艺术。这门涉及美术、服装、音乐、舞蹈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艺术。几堂音乐课能学得会吗?

第6篇:京剧教案范文

 

京剧人物剪纸艺术的设计,不单单是体现在京剧人物的造型与动势上,更多的外部特征是依靠对京剧人物的化妆与服饰的精心设计来表达人物性格。京剧的化妆和服饰作为京剧艺术的一部分,它们将京剧的美最直观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深远的意义。京剧的化妆既有现实主义精神,又有浪漫主义色彩,目的就是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传神。

在京剧形成以前,各种表演艺术中已经产生了两种化妆方法:面具化妆和涂面化妆。面具化妆来自原始社会的歌舞仪式,其中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傩舞,与后世戏曲发展关系密切。傩舞的特点是舞蹈者一般戴面具,把自己装扮成神鬼、历史人物和传统人物及各种奇禽怪兽,以表示对神灵的崇拜、对祖先的祈祷以及对恶魔和不祥之物的讨伐。塑形化妆是汉、唐歌舞百戏的重要造型手段。塑形化妆的长处:一是可以对演员的面部、头部及全身进行夸张的雕塑性的改造;二是便于改扮,使一个演员可以借助于不断更换面具兼演多种角色。面具的缺点是表情的固定化和在某种程度上妨碍演唱。京剧充分吸收了假面、假形,以增强自己的造型表现力。

涂面化妆是中国京剧的主要化妆手段,它吸收了面具化妆的优点。京剧的涂面化妆可分为美化化妆(俊扮)、性格化妆(脸谱)、情绪化妆(变脸)、象形化妆(动物象形脸)等。

美化化妆在京剧中主要是生、旦的化妆,称为俊扮。相对于净、丑角色的大、小“花面”而言,又称“素面”或“洁面”。早期的生、旦化妆都较清淡,这同自然光下演出有关。新舞台兴起,采用灯光照明,化妆的色彩也就相应地加浓加重。化妆品由原来的粉彩,改成以油彩为主。生、旦的化妆虽不用图案花纹,但也有浓厚的装饰趣味。旦角的贴片子,是对妇女额发鬃发的一种图案化处理,可以起到勾清面部轮廓和美化脸型的作用。生、旦化妆在用色和画法上,根据剧中人物的年龄大小,是文是武以及生活境遇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性格化妆主要用于净、丑角色的脸谱化妆。脸谱是在唐、宋涂面化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清代社会所流行的民间美术特色,是舞台美术整体中固有的组成部分。早期脸谱大都比较单纯,表现手法主要集中在眉眼上。谱式的多样化是在清初以后。京剧脸谱借鉴了徽、汉、昆、秦各剧种的经验,从一开始就具有较完备的系统性。清代戏画的净角脸谱已有揉、勾、抹、破各种类型,其中勾脸已分化出整脸,三块瓦脸、花三块瓦脸、碎脸等格式,在将官、英雄、神怪等各种角色中广泛应用。

京剧服饰来源于生活,但经过加工和改造后,又高于生活。京剧服饰不可能回到生活,生活中的服饰也不具备独特的审美性和意味性。而且京剧服饰的穿著有严格的规定,即所谓“宁穿破,不穿错”。京剧的服饰又称为“戏装”或“行头”,种类繁多,分类细致。服饰分别装在大衣箱、二衣箱、三衣箱、盔头箱、靶子箱里,大衣箱中有文官的蟒、帔、褶子等,二衣箱中是武官的靠、箭衣、抱衣等,三衣箱内是彩裤、鞋靴等。盔头箱装的是盔、冠、巾、帽,靶子箱放置刀枪等,靶子箱加上放置化妆品的梳头桌,合称为京剧的“五箱一桌”。

京剧服饰中最常见的是蟒,是京剧中帝王将相等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在正式场合穿的服装,其颜色分上五色(红、绿、黄、白、黑)和下五色(湖色、粉色、酱色、深蓝、赤红)。明黄与杏黄是扮演皇帝、番王、王子以及齐天大圣(孙悟空)的蟒袍专用色,其它角色不得使用。扮演皇帝时,如果没有明黄、杏黄蟒袍,可以用红色蟒袍代替。扮演番王时习惯穿用杏黄蟒袍,或以紫色蟒袍代替。扮演青年统帅或文武官员常用淡色蟒袍,如淡湖、淡粉和白色蟒袍或用红色蟒袍代替。白色蟒袍是青年官员将领和老年官员的通用服装。紫、蓝、绿、黑色蟒袍为老年官员所通用,而古铜、香色、豆沙等色蟒袍则主要为扮演地位较高、年龄较长的高级官员所穿用。蟒袍按照性别和年龄划分,可以分为男蟒、女蟒、老旦蟒。蟒袍中还派生出两种袍服:官衣和宫衣。官衣是一般文职官员穿用的礼服,式样同蟒。图案是在胸前和背后绣一块方形的图案,官衣的色彩有红、蓝、紫、黑、古铜等。官衣多为戏曲舞台上扮演新科状元、榜眼、探花等角色临时的官服。待任命官职之后再按品级穿官服。官衣还可作为七品县官和新婚典礼中新郎官的吉服。宫衣也叫宫装,虽然也属于礼服,但不一定必须在庄严的场合中穿,所以除了王妃、公主穿宫装,神话剧中的仙女也穿宫装。式样同蟒,尺寸比蟒短,从腰部开始,底襟周围缀有很多五色绣花的飘带和色彩鲜艳的穗子。宫装多为戏曲舞台上扮演仙女、贵妇、千金小姐及贵妃娘娘等的常用服装。

帔(正音“配”,在此读“批”,是约定俗成的习惯读法)是就剧中达官显贵在家里穿的一种便服。帔的式样是:对襟、长领子、宽袖、有带水袖的,有不带水袖的。帔都是用缎子做的,上面一般都刺绣着各种花样和图案,如龙、凤、仙鹤、鹿、花卉、禽鸟等。帔的颜色有红、黄、紫、蓝、粉红、绿,还有秋香色等。帔分男帔、女帔。男帔袍长到脚面,而女帔较短,刚刚过膝,下边衬着裙子。

褶子(此处读“学”,是京剧界的习惯读法)是生旦净丑,男女老幼,贵贱贫富均可穿用的一种服饰。是戏曲舞台上用处最多的一种便服。褶子分男褶子、女褶子。男褶子的式样是大领、斜大襟、宽袖带水袖;女褶子的式样是小圆市领、对襟、宽袖带水袖、褶子的尺寸较短,下边衬着裙子。

古代作战时,战士穿的铠甲,在京剧舞台上称作靠,是一种美化了的舞蹈服装。靠是用和色的素缎子制成的,上面用金、银彩线绣满鳞甲,看上去辉煌夺目。靠分男靠、女靠。靠还可以分硬靠、软靠和改良靠三种。靠是武装的象征,靠的颜色之分也很明显,能体现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红靠是元帅,绿靠是大将,黄靠是老将,白靠是小将。但是也有例外,在《杨门女将》中,女将们都是戴孝上阵,因此是清一色的白靠。

在京剧人物剪纸艺术的设计上,正确、恰当的把人物的化妆与服饰表现出来,往往会起到点睛的作用。如果只重视对京剧人物身段动势的设计而忽视了对化妆与服饰的表现,就会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如果是那样的话,就是把人物的身段设计得再优美,动势设计得再动人,也不会被欣赏者所接受的。这就是老话说的“规矩”。

此论文为“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京剧人物剪纸艺术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W2010151

参考文献

第7篇:京剧教案范文

一、京剧京韵知识的作用

“如果剧本是一出戏的枢纽,那么,唱词的声韵(即音韵)便当是剧本台词的枢纽。”作为综合性艺术,中国戏曲的基本表现形式的“四功”(唱、念、做、打)中的唱功、念功。“五法”(口、手、眼、身、步)中的“口法”都与音韵有直接的关系。如果说音乐是歌唱的基础,那么,音韵则同时是歌唱与念白的基础,因而也是编词不达意与创腔的基础。一切艺术技巧都是在一定原理的基础上产生的,都是对原理的运用与发挥,戏曲唱念也不例外。

戏曲离不开语言,而语言表现尤其离不开声音,所以,凡是演员要想歌唱悦耳,或是念白动人,都得在语音的训练上下一番工夫。也都应该具备一定的汉语音韵学知识。它注重辨析音中的声、韵、调三种要素,并研究其不同历史时期的分合异同。

剧本的主题思想、剧中人的性格特征,主要是由人物的唱念来表现的。一些名演员之所以被称道,唱念出色是很重要的原因。可以说:“吐字清楚”、“字正腔圆”是戏曲演员成功塑造人物形象的基础。

我们的京剧唱念教学,历来靠口传心授。口传心授有它的功绩,京剧唱念的字儿、气儿、劲儿、味儿,以及各种流派、风格的传授与继承,都离不开口传心授。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它的局限性。

有的演员对于口传心授只是机械地示范与模仿,全然不知有什么道理在其中,缺乏汉语音韵知识,不懂得字音的结构和字的发声过程。当然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位戏曲工作者都成为戏曲音韵学专家,但我们具备一些这方面知识,对我们的工作无疑是大有益处的。

由于缺乏汉语音韵知识,不懂得字间的结构和发声过程,往往使教学事倍功半。如果让学生掌握了音韵知识,教师也用此来指导学生,一切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甚至在离开教师的时候,学生也可以举一反三。

由此可见,总结前人的经验,使之理论化、系统化,用来指导年轻演员、学员的艺术实践,使其准确、清晰、生动的唱念,建立在自觉的、科学的基础之上,是非常迫切的事情。而这,正是京剧音韵知识课所要解决的问题。应当把京剧音韵知识当做学习京剧的基础。京剧尤其讲究唱念的韵味,韵味实际就是一种艺术的感染力。这种感染力的产生与正确巧妙地运用京剧音韵规律是分不开的。

如前所述,掌握一事实上的音韵学知识,对京剧工作者是十分必要的。音韵学同其他学科不一样。入门之前,总是感到很难,但只要有信心,又掌握了以下几种基础,是一事实上能学好这门学问的。

首先要学好普通话,会用《汉语拼音方案》。很难想象,一个乡音很重的人能唱好京剧。前人就曾强调,“开口学曲之初,先纯净其音”,“不可杂以土音”。普通话音系是由《汉语拼音方案》所归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它们相互组合的关系来体现的。《汉语拼音方案》是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作,也是学好京剧唱念的有效工具和学习京剧音韵的基础。当然,在讲解京剧音韵时,要涉及一些古音、方音,还要借助于“国际音标”来说明问题。

二、京剧念白的重要性

中国戏曲的表现形式基本上是一种歌舞形式。它是通过综合性的唱、念、做、打的手段,在舞台上反映历史的或近代的广阔生活,给观众一种美的感觉。因此,唱、念、做、打就是演员的四项基本功,简称“四功”。

不论是在从前的科班,还是今天的戏曲院校或剧团,所学练的基本功,也是指“唱、念、做、打”。其中的唱与念,是传达剧情、再现人物的主要手段,重在吐字发声。而唱、念中念比唱更需重视。因为演员在舞台上歌唱时,尚可借助音乐形象和乐器伴以叙事、抒情,而在念白时,全凭演员自己把道白念得字字清晰、句句明白,不能有半点含混,而且要包含情感运用言语表现的各种手段去打动观众。另外,“说白对于练声很有好处。字在念白中都练准了,唱起来就比较容易,很自然也很有力。”所以戏曲界流传着一句俗话,叫做“千斤白,四两唱”,强调要重视念白。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内在思想感情出发,表现特定环境中的特定人物。无论唱腔、念白、动作表演都是为人物的思想性格服务的。

戏曲念白来自生活语言,但它绝不是生活中原原本本的对话。它更讲究清纯、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此外,念白的音乐性还要求与歌唱的节奏性,演员身段的舞蹈性(动作性)相互结合,使韵律、节奏、身段相吻合,使人感到整个舞台表演是协调自如、优美动人的。不仅韵白、京白如此,就是京白和新韵白也应如此。

三、老生的基本功

在我从事京剧老生多年的时间里,学习过很多老生戏,其中有一出《问樵闹府》对我影响最大。在这里我也谈谈对这出戏的一些初步认识。

《问樵闹府》是一出优美的小歌舞剧。剧中的舞蹈动作相当复杂,没有深厚的基本功,很难演得恰到好处。

范伸禹是个书生,这是他的基本身份。但他又是个精神受了刺激,失去常态的疯子。这就需要用特殊的方法来表现。既要刻画出他的疯癫形象,又不能丢掉他的书生身份。用“三软”(脖子、腰、腿)来刻画他疯癫的行动。疯癫的人,自然不能像普通人一样控制自己的身体重量和动作的目的性。由于神经错乱,行动常常失去平衡,有时疲软无力,有时忽然身手矫健。

所以在腰腿柔软的时候,比演武戏的身段还难做。从外表看上去,柔软无力,可是实际上软中有硬,虽软而不能松懈,在柔软里还要有许多复杂优美的身段。因此,在运用武生架子等夸张身段的时候,不能忘掉他的书生身份。所有这些武生功架,都是经过变化、改造和重新设计的。

《问樵》一场的身段集中地表现了这些特点。如,当樵夫说到“......观见猛虎,口衔婴孩,赶上前去,是这样三拳两足......”一段时,范伸禹也配合着做出许多舞蹈姿势:跨腿、转身、单腿抱月、踮脚、蹬步、走高矮亮相,尤其念到“三拳两足”时,使用了磕腕子、碾步、拧身、塌腰,斜蹲档等等身段,这些都是属于武架子甚至是武术范围的表演动作。但是这些身段用在范仲禹的身上,一点也没有损害他的书生形象。

再如“闹府”一场,范仲禹初见葛登云的时候,伸拳捋袖,要向葛登去拼命的几个动作,显然是糅进了小花脸的身段,甚至还加进了“软飞脚”。可是在亮相以后,仍旧是一个书生的形象。为了刻画范仲禹的衰弱、疲乏,衰步也加以变化使用。尤其《问樵》一出场,范仲禹为了寻找妻子,跑遍了山前山后,可是没有找到,心里是焦急、失望,身体来体现他的心力交瘁,确实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8篇:京剧教案范文

一、举全校之力,加强学校京剧特色管理

1.健全网络,责任到人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园特色建设,并在实践中逐渐完善对京剧特色教育的管理,形成清晰实效的管理网络。学校成立了京剧教育管理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统领全校京剧教育工作;教务主任作为直接分管特色教育的副组长,具体落实学校的各项特色工作,从全校五个年级京剧特色课程的实施与质量监控到重点社团的扶植与管理,整体规划。在具体操作层面,担任音乐组组长的王秀华老师负责京剧校本课程的实施;教导处指导并监督各类京剧校本课程的实施以及组织大型京剧特色活动;音乐教研组相关教师具体落实校本课堂教学,并做到每人负责一个专业社团。这样的管理网络清晰,职责明确,成效颇丰。

2.整体规划,有序推进

青山小学学校工作计划中对京剧特色教育的要求和内容有明确的阐述,使全校师生对京剧特色教育的整体要求有明确的认识,同时也对京剧特色教育在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有完整的了解。2014年我校在“课程改革方案”中提出,加强京剧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使每位学生都有相应的京剧特长,要求学生做到“三会”:会唱一首京歌,会做一节京操,会画一张京剧脸谱,并将其纳入学生素质考核。

二、聚集体智慧,提升京剧特色教育水平

1.专业引领,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我校4名京剧校本课程教师平均年龄为36周岁,团队协作能力强,专业素质高,在学校的京剧教育工作中起到关键性的引领作用。王秀华老师的课程资源在省级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带领舞蹈队表演的《飞》《鱼》先后两年在全市文艺汇演中获得一等奖;曲海村老师的课程资源在荣成市评选中获得一等奖;杜小静老师屡获荣成市歌唱比赛一等奖。这支优秀的京剧校本教育队伍为学校京剧特色教育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丰富课程,引领学生走进艺术殿堂

我校在一年级到五年级均开设京剧课,每周一节,切实落实京剧通识教育。教学中每个年级的侧重有所不同,包含了循序渐进的五个阶段:初识京剧、认识京剧、走近京剧、品味京剧、探究京剧,一步步引领学生走向京剧艺术的殿堂。我校的京剧校本课程在威海市课程资源评选中获优秀奖,现已被推荐参加省级评比。

除了校本课程的编写,我校还十分注重京剧特色社团的建设以及其他如剪纸、十字绣、布艺和丝网花等与京剧有关的社团活动,深受学生欢迎。

3.进行课题研究,探索校本课程开发

我校借课题研究带动特色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进一步挖掘学校京剧特色教育内涵。市级课题“以国粹京剧为特色的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将理论研究和实践相结合,阐明京剧特色教育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和指导作用,也更坚定学校京剧进校园的必要性。4月份,荣成市科研方面的专家齐聚我校,召开课题论证会,与会代表对我校京剧特色建设的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

4.学科整合,提升京剧的教化功能

京剧特色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不仅通过专业课程来传授知识,也在各类学科中渗透着审美和人文思想。因此,我校注重通过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多角度、多方位地传递京剧特色教育的观念。如语文学科中,我们充分挖掘和利用京剧的语言资源,引入唱词、念白赏析,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对经典剧目让学生讲一讲、说一说,使学生理解其精髓、传承其文化,提高语言组织和口语表达能力,积淀丰厚的文学修养。在音乐教学中以“儿歌京唱”为突破口进行京剧艺术传承的研究,教学中融入京剧唱腔的欣赏,学唱京歌、学练身段,既提高教师的专业底蕴,又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陶冶学生的美好情操。我们把审美情趣、艺术修养、人文底蕴等“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学生,让校园充满情感,洋溢着浓郁的艺术氛围,逐渐营造出师生共同享受并为之骄傲的美丽和谐的校园文化。

三、创多种途径,搭建京剧活动的舞台

1.依托主题活动,创设京剧实践环境

学校致力于为学生搭建各种京剧活动的舞台,通过多渠道、多样化的途径让学生用丰富的表现形式表达对京剧的理解。校园吉尼斯活动中,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唱京剧、演京剧、做脸谱、制头饰等,充分展示自己的京剧才能;校园艺术节上,学生排练的《贵妃醉酒》等京剧节目一出场,就赢得了学生的阵阵喝彩;“唱京歌,做京操”比赛中,学生全员参与,京腔京韵溢满校园。这些大型主题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京剧实践和表演的舞台,拓展了京剧特色教育的外延,丰富了特色教育的内涵。

2.借助多彩社团,丰富京剧实践活动

我校的京剧社团及其他社团已经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天活动课的40分钟和每周四大活动课的90分钟为社团如火如荼地开展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京韵社团排练的京剧《贵妃醉酒》获荣成市小学文艺汇演二等奖,《卖水》选段应邀在荣成春晚演出。我校的京剧社团多次走进社区,与社区的京剧票友交流京剧知识,合作演出,丰富了学生的京剧表演经验。

四、造精神家园,引领京剧特色氛围建设

我校积极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注重利用环境的育人功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为师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充分挖掘中国元素,借鉴颐和园长廊的设计风格,对校园东面80米的外墙进行功能性完善,开设“京剧长廊”,为全校22个班级提供展示平台,将各个班级对京剧文化的探究以活动剪影的形式展示出来,使静态的京剧资源展现出动态的实践魅力。同时,我们重视师生参与的深度与广度,倡导师生利用假期共同创作京剧脸谱,学生的作品有布贴、剪纸、刺绣、绘画等,形式多样,精美绝伦,每一幅作品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师生了解京剧、学习京剧的热情。我们把优秀作品统一装裱,沿综合大楼走廊悬挂,精巧的手工作品配以古朴的装裱风格,不但展示了师生的艺术水平,更为大家创设了一个学习京剧常识的人文环境。

第9篇:京剧教案范文

作者引用他人的学术研究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进行探讨,不能把引用到的内容全部都写到论文当中,不然这样写出来的论文内容就很繁琐,而且重点也是不明确的。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戏剧论文外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戏剧论文外文参考文献:

[1]徐俊.教育戏剧——基础教育的明日之星[J].基础教育,2011,(3):68-74.

[2]张晓华.教育戏剧理论与发展[M].台北:心理出版社,2004.

[3]李魏.从幕后到台前——教育戏剧中的戏剧“导演”[J].大众文艺,2012,(10):113-114.

[4]张勇.教育戏剧的教育特性分析[J].中国音乐教育,2013,(8):4-7.

[5]陆佳颖,李晓文,苏婧.教育戏剧:一条可开发的心理潜能发展路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50-55.

[6]马丁·艾思林.戏剧剖析[M].罗婉华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12).

[7]张晓华.创作性戏剧教学原理与实作[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

[8]林玫君.创造性戏剧理论与实务——教室中的行动研究[M].台北:心理出版社,2005.

[9]李婴宁.关于教育戏剧[C]//孙惠柱,汤逸佩.边缘的消失:第四届上海国际小剧场戏剧展演论坛.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0]李婴宁.英国的戏剧教育和剧场教育[J].戏剧艺术,1997,(1):56-61.

[11]张金梅.戏剧能给儿童教育带来什么——透视西方儿童戏剧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04,(Z1):44-45.

[12]吴戈.教育戏剧与中国现代话剧[J].文化艺术研究,2010,(5):151-159.

[13]黄爱华.戏剧教育的基本理念及其运用[C]//张生泉.教育戏剧的探索与实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

[14]陈漪.非专业戏剧教育及其育人价值[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6,(2):113-117.

[15]郭梅君.小学戏剧教育两种模式的比较与思考[D].上海:上海戏剧学院,2008.

[16]苗芳.教育戏剧在幼儿阶段的应用[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13.

[17]李婴宁.“教育性戏剧”在中国[J].艺术评论,2013,(9):49-52.

[18]刘艳卉.戏剧教育、教育戏剧及其他——戏剧教育相关概念辨析[C]//孙惠柱,汤逸佩.边缘的消失:第四届上海国际小剧场戏剧展演论坛.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9]韦爱诗,俞理明,顾耀民.开发性戏剧的教育作用[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7,(3):14-17.

[20]李婴宁.大戏剧观念[C]//张生泉.教育戏剧的探索与实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

[21]尼兰德斯,古德.建构戏剧——戏剧教学策略70式[M].舒志义,李慧心,译.台北:成长基金会,2005.

[22][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3]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4]陈桂生.“教育学视界”辨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5]陈桂生.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6]黄向阳.“教育”一词的由来、用法、含义[C]//瞿保奎.元教育学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27]PETERSR.S.EthicsandEducation[M].London:GeorgeAllen&Unwin,1966.

[28]马利文.戏剧教学法的起源、表现形式、类别与作用[J].中国教师,2011,(17):19-21.

[29]马利文.以教育戏剧为载体的行动研究:教师自我发展过程案例研究[J].教育学报,2014,(1):75-87.

戏剧论文外文参考文献:

[1]叶志良.80年代中国实验戏剧的奠基[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3,(1):17-22.

[2]孟京辉,赵宁宇,严子仙.年轻的戏剧年轻的二十一世纪——当代戏剧谈话录[J].电影艺术,2001,(1):74-102.

[3]董健,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牛鸿英.孟京辉与中国当代先锋戏剧[J].当代戏剧,2004,(3):44-42.

[5]康洪兴.我国九十年代的实验戏剧与戏剧实验[J].戏剧文学,1999,(8):26-33.

[6]吴戈.戏剧本质新论[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

戏剧论文外文参考文献:

[1]杨宝春.戏剧文化生态研究述评[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2.

[2][3]梁艳丽.试论香港的商业话剧[J].戏剧艺术,2011(04).

[4]投资北京编辑部.探隐忧“三问小剧场投资”[J].投资北京,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