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量分析论文范文

计量分析论文精选(九篇)

计量分析论文

第1篇:计量分析论文范文

实行计量供热的目的既是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也是保证供热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要解决的问题:一是热量的正确计量;二是热费的合理分摊

就目前的计量技术而言,对热量的计量可以达到相当准确的程度。而对于具体的供热系统对象来说,从技术和经济方面的考虑,并不需要追求过高的精确度,而是保证计量系统在满足一定精度要求的同时还要有足够的稳定和持续可靠的运行特性。

目前欧盟各国在供热工程中采用的热量计量系统分两大类:第一类是热量表,其原理是通过对流量和进、出口温度差的测定而由积算装置求得热量。按流量计的类型,可分为叶轮式、涡轮式、涡结式、超声波和电磁式等类型。第二类是热分配表,分蒸发式和电子式两种。这类表不属于直接计量式仪表,它必须有热量表的配合。它的特点是能够反一个大型热量表所计量的整个计量单元的总热量分配到每个用户的各个房间。对此欧盟都有相应的标准:EN1434-热计量表;EN835-蒸发式热分配表;EN834-电子式热分配表;这些标准都源于德国标准DIN4713,其中包括了热计量表、蒸发式热分配表、电子式热分配表和热量分摊计算方法的标准等内容。

选用什么样的热计量系统,一般根据以下5个条件:①根据技术标准考虑所要采用的计量系统的可行性;②计量系统的误差分析;③在读取测量数据时对用户的影响;④每年系统计量与结算所花费的费用;⑤用户对所彩的计量系统的认可程度,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为了进行供热系统的热计量和热费分摊计算每年到底要花费多少钱。因为热计量的目的是要节省能源,减少用户的热费开支,所以在德国的"节能法"第5第第一款(EnEG§5Abs.1)规定:为供热计量而花费的总费用不应超过实行计量供热节能所省下来的费用。这样就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实行计量供热到底能节省多少钱;二是采用不同的计量方法,各需要多少钱。

为此,德国政府曾委托汉堡的GEWOS城市、地区和经济研究所对使用多年的建筑进行了研究,结果指出:节能数额至少为总热费的15%。1989年瑞士能源部也进行了两年的研究,得出了可节能17~24%的结果。同样,奥地利的Adunka教授对区域供热的研究也得出了可节能15~24%的结果。在我国,1996年天津市政府供热办公室同德国THECHEM能源服务公司在天津几栋已使用两年以上的住宅中进行了一个冬季的测试,其结果表明可节能20~25%;1997年冬季,天津大学又在节能鼓励的情况下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有政策鼓励的节能效果和只靠散热器恒温调节阀的自控作用的节能效果基本相等。我们把前者称为行为节能,后者称为技术节能。这就是说,在原来节能25%的楼栋中,不予节能奖励,或者说不与用户的经济利益挂钩,而节约的热能只有12.5%。虽然我国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要比欧盟各国少得多,但也有不少单位作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可供我们在推行计量供热中参考。

1996年欧洲计量供热联合会编写的"计量供热指南"中列举不同时期、不同体型系数的建筑不同供热系统和不同作者的17项研究结果,其总的计量供热节能范围大致在15~32.5之间。

2001年德国出版的"计量供热手册"(第五版)中指出:在德国1995年衽了新的"建筑保温法",使建筑的耗能降低了近30%。对1995年以前的建筑,因为高的建筑节能比数还没有实行,所以热计量费用上限定为30%;而在1995年以后,由于"建筑保温法"的实施,对新建的建筑只有有限的热费用,所以对热计量费用的上限也就改定为20%。在我国尚没有确切的计量供热节能数据之前,这是值得我们参考的数据。

在供热计量系统的费用应在总热费中所占比例确定之后,如何确定热计量系统的费用就成了必须解决的问题。在欧盟各国,花费在热计量的费用包括:热计量仪表的购置费用和安装费;抄表读数、分摊计算、帐单制作及发送等服务费用。

为了弄清不同的热计量系统在同样的住宅建筑内每年用于热计量的费用所占采暖总费用的比例,德国G.Hausladen教授以一栋24户住宅的建筑作对象进行了多年的跟踪研究。在这24户中,每户有64.5平方米采暖面积,5组散热器。在表1中列出了2001年不同热计量系统所花的年热计量费用和它所占年采暖总热费的比例以及它同1995年所花的热计量费用的比较。在表1中括号内的数据是1995年统计的总热费。1995年以前所建成的建筑,因为"联邦建筑保温法"还没有实行,所以采暖的热费用要高于1995年统计的总热费。1995年已实行联邦"建筑保温法"以后的采暖费用,因此,用于热计量的费用在总热费中所占的比例也不同。

从表1中的比例可以看出,蒸发式热分配表的计量方法最便宜,这也是德国目前85%以上的住宅都是采用蒸发式热分配表进行热计量的原因。1995年和2001年的热计量费用比较可以看出,2001年电子类热计量装置的计量费用都比1995年降低了,这反映了近几年来电子仪表的硬件不断降价的结果。除了带通讯的功能的电子式热分配表还是比不带通讯功能的贵以外,而叶轮式的热量表和超声波热量一带通讯功能反倒比不带通讯功能的便宜。这一方面是由于电子硬件降价的原因,另一方面反映了德国劳动力的昂贵。因为不带通讯功能的蒸发式热分配表的电子式热分配表需要大量的人力去抄表读数,而带通讯功能的计量装置却可以省去大量劳动力的费用。这一趋势虽然显而易见,但蒸发式热分配表的人才优势还是其他计量方式一时难以与之比拟

的。由于我国劳动力的便宜,在我国的情况就会更显出蒸发式热分配表的优势。

2001年德国出版的"计量供热手册"也曾这样评论:对于热计量市场的走向,主要决定于用户的需求,是以减少总的热费开支为主,还是为了避免因少表读数而带来的不便为主,用户对此的观点并不很清楚。根据过去使用中的不足,和一些片面的争论,由于大多数用户认为蒸发式热分配表是不很准确的方法而提出用电子式的方法。这对外行来说尽管电子式具有读数简单的优势,但在总热费中所占的高附加份额还是限制了这种看法。作为具有代表性的"德国信房承租协会"也改变了他们以前的看法,认为还是蒸发式热分配的计量方法是对房屋承租人最优异的结算方式。"手册"中还提到:对于新建的房屋和现仿能源费用的情况来看,即使安装简单的热量表还是有问题的,而在住宅领域里安装超声波热量表是绝不可以的。因为计量费用可能超过了节约的费用。但对于有的采暖系统(如地板采暖)安装简单的热量表是可以的。

在我国关于热计量的费用不应超过实行计量供热所能节省下来的能量费用这一原则还是应当采纳的。关于实行计量供热后到底能节省下来多少能量,在我国还缺少足够的实测数据来支持。从欧盟各国的测试数据看,最高可达30%,从另外一些研究报告看还有更高的数据。而德国取20%是考虑到:节能多少不仅同建筑的类型有关,而且与采暖系统的运行条件也有很大关系,尤其是用户的使用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节能的多少。很多测试,尤其是一些计算机模拟计算,虽然看来还能节省更多的能量,但过分的频繁调节并不符合人们一般的生活习惯,也就是说在生活实践中也不可能节省那么大的比例。德国还考虑到了他们1995年实行"建筑保温法"以后,新建筑要比老建筑节能近30%。在我国也同样存在一步节能和二步节能的问题,即使达到二步节能以后,我们的建筑节能仍远达不到德国1995年以后新建建筑节能的效果,并且我国完全实现二步节能还要有一段路

程。就目前来看反节能效果定在25%还是比较合适的。

对于计量系统,由于我国劳动力便宜,所以能用热计量表的就用简单的热计量表而不必采用带通讯功能的热计量表。对于热分配表不管是蒸发式还是电子式的现在都已经有了带通讯功能的,或叫远程读数功能的装置,但从目前我国的经济水平和劳动力状况出发还是采用非远程通讯的为好。对于热量表按5年折旧,电子式热分配表按1年折旧,蒸发式热分配表按15年折旧,这在欧盟各国都是有充分实践基础和标准依据的,所以我们也应采纳这一规定。对于散热器上安装的恒温调节阀,在欧盟和德国是不计入热讲师的费用中的,但在我国目前还都习惯把它列入热计量设备中来考虑,但它的折旧年限并没有统一的说法,我们可以暂定为10年。

热价一直是计量供热中遇到的最大难题,至今我国仍没有国家的法规。各个城市,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规定,而都是以每平方米采暖面积、每一个采暖季多少钱来计算。就各地、市而言,其粗细情况也不尽相同。采用不同的热源,其热价应该不

同。北京市就做得比较细,如每平方米采暖面积、每一个采暖季热电厂供热为24元;小区锅炉供热:燃煤直接供热16.5元,燃煤间接供热19元,燃油、天然气、煤气、电30元。天津的采暖热源主要有三个热电厂,465座区域锅炉房和180眼地热井供热,由于三种主要能源生产成本差距很大,加之300多家供热单位供热设施、经营规模、投资来源管理水平等因素,目前还不具备分类定价的条件,所以只能模拟市场机制测算全市平均成本,制定统一的热价标准。2000年以前每平方米采暖面积、每一个采暖季按18.5元,从2000年开始按15.4元计算。所以,在以下的举例中就按此价格计算。

第2篇:计量分析论文范文

〔摘 要〕本文选取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作为数据来源,对我国市场营销领域2000-2011年的文献从年代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分布、关键词分析、机构分布5个方面进行计量研究,得出一系列的相关结论。

〔关键词〕市场营销;文献计量;布拉德福定律;洛特卡定律;研究热点

市场营销学(Marketing),又称市场学、销售学、行销学、市场管理等,是发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一门“很接近实务”的经济管理学科。它是在不断认识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现象、关系、规律和不断解决企业营销活动中的矛盾的过程中发展壮大起来的,是对近百年来西方工商企业市场营销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门学科的研究行列中,许多企业在运用市场营销理论指导实践时收效显著,客观上推荐了我国企业市场营销学的研究进程。中国大陆地区市场营销学的普及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令世人瞠目[1]。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涌现了大批关于市场营销的文献,笔者通过对我国市场营销领域近十二年的文献计量分析,希望能够给此领域的研究工作者以后的研究方向提供一些参考。

1 数据收集及预处理本文选取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作为数据来源,该数据库收录国内学术期刊7900多种,核心期刊的收录率96%,文献覆盖率较高。检索时间为2012年10月1日,检索项为“关键词”,检索词选取“市场营销”,检索年代为2000-2011年,并将文献来源限定为“核心期刊”,匹配设定为“精确”。即检索条件:关键词=市场营销核心期刊年=2000-2011。检出符合条件的文献共计3634篇。为使研究结果更为精确一些,笔者对得到的原始数据进行了初步处理,笔者剔除了征稿通知、在线订阅通知、关于市场营销的政策规定及意见、会议通知、揭牌工程、专业介绍、学校院系介绍、领导讲话记录、一些启事等与研究无太大关系的文章,共计219篇,所以最终参与分析研究的文献有3415篇。其中有作者文献3335篇,无作者文献80篇。笔者将文献来源设定为“核心期刊”,是鉴于核心期刊上发表的相关领域的论文往往具有较高的价值,而且发表在核心期刊上论文也大都科研水平比较高,紧跟相应学科的研究步伐和研究热点。所以对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某领域的论文进行文献计量研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该学科的研究现状和近年研究热点。

第3篇:计量分析论文范文

【关键词】统计数据;质量问题;国家统计局

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是衡量统计工作的核心指标。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与世界经济接轨的今天,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统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统计信息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统计信息的可利用性。统计数据质量低下将会直接导致错误的决策。因此,努力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实现统计信息的准确、有效、全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统计数据质量的含义

传统的统计数据质量仅仅指其准确性,通常用统计估计中的误差来衡量。但如今“质量”的概念被拓宽了,“统计数据质量”的概念也有必要拓宽。目前各国统计机构和有关国际组织对统计数据质量含义的解释和理解仍存在一定的分歧,对统计数据质量应涵盖哪几个方面,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国从本国的实际情况以及对数据质量含义的理解出发,确定了不同的数据质量标准。如英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标准是准确性、时效性、有效性、客观性;韩国的质量标准则是适用性、准确性、时效性、可索取性、可比性、有效性。在我国,统计数据质量主要包括统计数据的核心质量、形式质量及延伸质量三大方面。

二、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统计人员大胆探索,辛勤实践,在指标体系、调查方法、统计标准、技术手段、数据报送与处理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较好地满足了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推动了统计事业的发展。但是,浮夸风以及片面追求假、大、空现象仍然存在,这些都违背了统计工作的基本要求,阻碍了统计工作的发展。目前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统计数据失真。统计制度不够完善是造成统计数据失真的内在因素,表现在:统计部门内部各专业在统计方法、指标涵义、口径上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统一;专业间统计方法改革不同步;统计范围、口径的理论值与实际值出入有时还比较大;统计与财会在核算周期上还存在一些差异,并且在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上各级统计管理部门在统计执法过程中力度不够,对统计过程缺少制约与监督,对统计数据缺乏校验与复查的有力措施。

2.设计时需求不明确,缺乏远见。数据库与文件管理系统的重要区别之一在于不仅存放数据,而且存放数据之间的相关性。相关性不仅表现在数据依存的时间、地点、类型和名称等原始属性上,还会在数据的转移过程中产生再生的相关性。搜集数据阶段使用的方法不正确,应用需求不明确等都会影响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

3.数据处理手段发展不平衡。数据处理手段出现从基层的手工操作到省、国家一级政府统计数据处理的高度信息化。就地域而言,占全国70%以上的地方统计数据处理是手工操作或半手工操作,速度慢、效率底,可靠性差,这与统计的及时性要求不相符合。统计所反映的当前经济现象的真实性难以确定。

4.质量管理监督措施不够健全。由于多数检索系统没有进入实际应用阶段,数据质量的控制和监督往往被人们忽视。绝大多数单位在数据准备、录入阶段缺乏审核等质量控制、监督措施,著录标引的检查,一般采取自己审核或互相审核的方法。缺少科学的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和监控造成统计数据不同层次脱离实际的偏差,给决策带来极大的不便。

5.统计人员队伍素质不高。基层统计工作薄弱,统计手段落后,统计人员素质比较低,基层统计队伍不稳定都影响了统计数据质量。

三、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在目前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中,以单项数据质量管理为主,缺乏综合的、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数据质量内涵的理解相对来说仍较为狭隘,在实践中主要围绕着数据准确性进行评估,对数据质量的其他方面重视不够;在评估过程中,没有让社会公众和用户充分参与进来,评估机制缺乏必要的透明和有效性,未能取得社会各界对数据资料的充分理解和认可;对于多种经济成分的数据质量评估方法不够明澈;缺乏明确的数据质量管理要求和目标。

从数据质量管理的角度来看,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在于:

1.统计数据质量理论及其控制技术与政府统计实践脱节。各种统计数据质量控制技术在我国的实际统计工作中的研究和应用不多,对于经常性统计数据质量控制,实际上还主要是采用事后的分析评估和挤水分的方法,而事前的分类预防控制不多,建立误差模型进行分析的也不多,所应用的仅有的一些事后质量控制技术和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组织活动没有实现很好的结合,虽然指定了主要统计数据质量的评估方法,但具体方法的应用、由哪些部门负责以及这些部门的质量责任、职权和义务并不明确。

2.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中的全面质量管理并不全面。全程性上,只重视调查环节,不重视统计设计环节对数据需求的研究,从而影响数据相关性、及时性的提高;全域性上,所实行并取得很大成功的统计数据全面质量管理的措施及经验,主要集中于几个专项的普查,应用范围较窄;全员性上,只重视统计系统内部的人员控制,而对统计系统外部的,占统计工作人员2/3的基层统计人员却无从控制。

3.缺乏明确的质量管理目标和统一的质量管理规范。对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缺乏明确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缺乏相对统一的统计数据质量管理标准和规范,导致了统计数据质量的混乱。

4.控制措施与事后评估结果及发现的问题没有很好结合。统计是一项循环往复的过程,因此每一次新的修订统计设计都应反映出上一次数据质量评估的结论以及质量改进的要求。但是从公布实施的统计调查制度上看,事先的控制措施,如填表要求中的平衡关系,逻辑审核关系用于质量控制的设计内容较少。

四、提高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多年来,国家统计局一直把统计数据放在首要地位,通过不断努力与实践的,摸索出一套方法,即一靠科技,二靠法制,对统计数据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在此,结合专家学者对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研究,笔者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1.搞好统计调查方法的改革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前提。国家统计局在《国家统计制度的总体方案》中提出了我国统计调查方法改革的长远目标,即“建立以必要的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同时辅之以重点调查、科学推算和少量的全面报表综合运用的统计调查方案体系”指明了抽样调查作为新统计调查体系的主题,精简全面统计报表。要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必须推广抽样调查方法的应用,它避免了对总体单位的逐一调查和较多的中间环节,在较大程度上减少了各方面对统计数据在调查过程中的干扰,因而使得调查的数据较符合客观实际。它具有事先计算及控制抽样平均误差和便于对样本指标进行检查,避免调查工作中间环节的弄虚作假的特点。大大提高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强化统计基础工作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保证。首先要搞好统计调查表的设计。企业综合统计部门应根据上级部门和本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会同会计等部门统一设计企业内部套表,在设计中应体现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各指标之间应相互联系,相互配套,统计指标的涵义、范围、计算口径应一致。统计表的设计,统计分类标准和各种编码应当统一,以适应计算机整理、汇总、分析的需要。新的统计报表的采用,可以克服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杂乱、重复、矛盾等弊端,也有利于报表的规范化、系统化,更有利于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其次,实现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的标准化。我们知道,原始记录是业务核算、会计核算、统计核算的共同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使三种核算结果相互衔接,口径一致,而要保证核算数字的准确性,要求核算的数字来源,都有真实的原始记录为依据。从原始记录开始一直到整理、场内报表及三种核算,数字来源通过逐级加工,都是有据可查的。只有这样核算,数字的准确性才有确切的保证。

3.加强统计法制法规建设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法律保障。在企业统计工作中,主观随意性是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因素。领导者的法制观念和对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视程度以及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对统计数据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只有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高度的统计法制观念,具有基本的工艺技术知识和统计技能的统计人员,才具有做好统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加强统计法制建设,健全统计法规,防止某些企业领导和统计人员对统计数据弄虚作假,要确定统计犯罪的界限,作出良性的具体规定,以强化统计法规的法律效力和约束力。应通过典型案件的查处和暴光宣传《统计法》,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提高社会公众的法制观念和执法自觉性,使《统计法》真正成为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法律保障。

4.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关键所在。统计数据质量与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队伍稳定有直接的关系,企业统计人员是提高统计信息最基础、最原始数据的源泉,因此,为了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必须搞好他们的上岗和在岗培训,要实行“统计员资格”考试制度,达到合格标准并取得上岗合格证方可上岗。要提高统计人员的统计分析能力,掌握多种使用统计分析方法,例如聚类分析法、判别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相关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其次还要提高统计人员对现代统计分析软件的应用能力做到“一专多能”。依靠科技手段快速提供高质量的统计数据。企业还应按规模大小、统计业务的难易程度,配备有一定统计职称的综合统计人员,以提高统计工作质量,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5.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质量评估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方法保证。首先,可运用抽样调查法推断总量指标的准确性,它是对全面报表、普查、重点调查的基层统计数据或汇总统计数据进行可靠性检验或误差判断的科学方法。其次,运用回归分析法检测统计数据的可信度。例如,在对汇总数据的评价中,可利用回归分析,发现矛盾,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并可用计算机建立模型,对各类数据纵横比较,以确定其质量。另外,还可用主次因素排列分析图、因果分析图来分析各种统计数据质量。在多种经济成分的统计数据中,要寻求一种能够多因素同时考虑的方法,不能只局限与一些单一因素的评估方法。例如运用模糊评价法等。要加快成立相对独立的专门从事统计数据质量评估的社会终结组织结构,确保统计数据评估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6.加大新的统计技术的应用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必要途径。计算机技术不仅可以实现数据处理高速化、数据传输网络化、数据贮存资源化,从而降低统计数据在人工处理、传输、贮存等环节上的技术性误差和逻辑性差错,而且有利于从机制上形成强有力的统计质量管理体系,维护统计数据管理相对独立性并有效地遏止随意虚报、瞒报以及统计数据质量的其他腐败行为。

总之,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永恒主题,要在明确什么是统计数据质量的基础上,抓住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关键,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证提高数据的质量,确保统计三大职能的发挥。

五、结语

统计信息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其表现形式的统计数据的质量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而目前我国的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不论是与社会各界的需求相比,还是与相关国际准则的运作要求相比,均存在一定差距。完善我国统计制度是一项长远的任务,这需要统计人员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金昌.论什么是统计数据质量[J].统计与决策,1998,(9).(下转第22页)

(上接第50页)

[2]唐修亭,韩鹏.试论新时期统计数据质量问题[J].统计与咨询,2000,(6).

[3]贾维洁.统计数据质量之我见[J].统计科学与实践,2002,(1).

[4]田静.关于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的思考[J].统计与决策,2005,(11).

[5]陈郁.弄虚作假统计数字现象透视[J].中国统计,2002,(2).

[6]史象奎.陈鹏程.当前统计制度报表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探讨[J].北京统计,2002,(7).

[7]刘建平.我国工业抽样调查研究[J].山西财大报,2002,(2).

[8]陆蓉.运用抽样调查方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4,(4).

[9]余芳东.国外统计数据质量评价和管理办法及经验[J].北京统计,2003,(7).

[10]李群.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方法之我见[J].上海统计,2004,(8).

[11]钱迎阳.如何加强统计数据质量管理[J].统计与决策,2004,(10).

第4篇:计量分析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审计声誉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并且结合我国审计实务分析了我国审计市场的声誉价值及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声誉在我国审计市场没有经济价值,审计师可能没有建立高质量审计声誉的动机。

审计声誉与审计质量密切相关,审计师作为一个理性经济人,在提供审计服务时,必然会把审计声誉的经济价值作为提供审计质量决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一、审计质量

WattsandZimmerman(1981)andDeAngelo(1981)给审计质量下了一个经典的定义。他们把审计过程简单二分为发现过程和报告过程。审计质量就定义为审计师发现客户会计信息系统中某一违约行为并且对已经发现的违约行为进行报告的联合概率。因此,审计质量可用公式写为:

审计质量=P(审计师发现违约|存在违约)×P(审计师报告违约|审计师发现违约)

第一个概率是在违约存在时,审计师发现违约的概率,这个概率依赖于审计师的努力程度、技能、能力等等,反映了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第二个概率是审计师在发现违约时,他报告违约行为的概率。这个概率反映了审计独立性。这两个概率都必须非0,如果有任何一个概率为0。那么审计师就没有价值。如果审计师被预期为不会发现已经存在的违约或者不会报告任何已经发现的违约,则没有任何理由需要聘请审计师。

从上述审计质量的公式我们可以看出,公式的右边以发现和报告这两个审计程序来反映了审计工作的过程,而公司的左边以概率的形式反映了审计工作的结果,其概率的含义就是对于含有重大错报的财务报告,审计师不会发表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概率。因此,WattsandZimmerman(1981)andDeAngelo(1981)的定义确立了审计质量的分析标准:首先,一个重大的错报必须被发现,其次,被发现的错报必须对外披露。

二、审计声誉与审计质量

声誉常指获得社会公众信任和赞美的程度,通常由知名度、美誉度和信任度构成。高质量审计的声誉则可以认为社会公众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予以信任和赞美的程度。既然审计质量可以理解为审计师发现并报告客户财务报告错报的概率,如果一个会计师事务所想要获得高质量审计的声誉,他就必须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比如发现并且报告更多客户财务报告的错报。发现更多的财务报告错报信赖于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和投入的审计资源。如果想提供更好的专业胜任能力就必须聘用更为优秀的人才,更为优秀的人才也必然会要求更高的报酬,从而会增加审计成本。

在一定的专业胜任能力前提下,如果想发现更多的错报,审计师就必须寻求更多的审计证据,而审计证据又与审计成本成正比,更多的审计证据必然要求投入更多的审计资源进行审计,如更多的审计工作人员,更长的审计工作时间等等。

此外,发现更多的财务报告错报仅仅是审计质量的一个方面,高审计质量还要求审计师报告所发现的错报。但是,因为公司是财务报告的提供者却不是财务报告的消费者,而审计质量又表示审计师发现并报告所审计公司财务报告错报的概率,因此公司对审计服务的需求并不一定是对高质量审计服务的需求,也就是说公司可能不希望审计师报告所发现的客户财务报告中的重大错报。

但是,在审计师由所审计公司委托的情况下,如果审计师报告了客户财务报告中较多的错报,也就是说审计师保持较高的独立性,拒绝与管理者合作,这时,管理者就可能会解雇这个不合作的审计师,转向其它更为合作的审计师,此时,审计师就会失去与此客户相关的审计收入。

因此,审计声誉要求审计师提高审计质量,但是更高的审计质量对应更高的成本,这种成本包括更高的审计成本以及可能失去与客户相关的审计收入。

三、我国审计市场声誉价值与审计质量

审计师之所以愿意承担高质量审计的成本,是因为高质量审计的声誉能带来更多的收益(更多的客户、更高的收费)以补偿其成本。

在西方国家,如果审计师提供的审计质量获得了社会公众的信任,那么他凭借高质量审计的声誉价值,可以拓展更多的客户资源或者提高审计收费。如在西方审计市场,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凭借其卓越的审计声誉,占据了审计市场上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并且与非国际四大相比,收取了更高的审计费用。

但是,我国高质量审计的声誉价值可能不大。从审计收费来说,高质量的审计应当收取更多的审计费用,以体现优质优价的原则、弥补其增加的审计成本。审计的定价理论上也应遵循成本加成的原则,反映在审计收费的价格制定上则是各会计师事务所主要考虑自身的成本加上预期的利润就初步构成了产品的价格。

但是,以我国目前的审计收费现实来说,不管是监管部门还是企业都认为审计产品是一个无差异的产品,反映在价格理念上就是对于无差异的产品适用的是统一的收费标准,因此大多数城市的监管部门都曾经为会计师事务所制定了所谓的收费标准,该标准一般以资产或资本总额等等指标为参照,而很少考虑客户的复杂程度、审计风险等因素。

为此,笔者专门去查询了一下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公布的审计收费标准,发现各地的会计师事务所公布的审计收费标准都是沿用以前各地物价局核定的审计收费标准,归纳起来大概有二种,一种是以资产规模的一定比率作为审计收费价格,一种是以审计人员的工作小时数来核定审计费用,其中又以资产规模的一定比率作为审计收费标准的占大多数;而笔者在走访实务中的审计人员和企业后发现,实际的审计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审计收费与上述规定的标准相比都打了很大折扣,并且会计师事务所与企业之间审计费用的商定往往依赖于个人的关系而不是会计师事务所供应的审计质量。

刘峰、张立民、雷科罗(2002)对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被撤消以后的客户流向进行分析后发现,就连大名鼎鼎的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审计市场都没有显著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除了长安汽车(有B股)以外,从中天勤事务所转向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收费水平和转向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收费水平没有显著差异。

因此,我们似乎可以认为在目前中国审计市场中,高质量审计并不能带来更高的审计收费,如果事务所执行更高质量的审计标准,那么对事务所来说,就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和利润的减少,所以从审计收费的角度来说,高质量审计没有声誉价值。

如果说高质量的审计声誉不能体现在优质优价上,那么高质量审计的声誉能不能有助于会计师事务所获得更多的客户资源呢?

从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来看,答案明显是“不能”。李树华(2000)研究了我国审计市场独立性和会计师事务所市场份额的关系,发现独立性的提高与审计市场呈现出明显的背离关系,随着会计师事务所独立性的提高,其审计市场份额反而明显减少,“独立性高”成了会计师事务所获取客户资源的障碍。

审计师独立性越高,就越有可能报告他所发现的客户财务报告的错报,但是审计师的委托人是所审计的公司,如果审计师保持较高的审计质量标准,拒绝与所审计公司合作,那么谁愿意委托这种审计师呢?刘峰、张立民、雷科罗(2002)对原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的客户流向进行分析时发现,客户对会计师事务所的选择与审计声誉无关,原中天勤的客户中有三分之二选择了审计声誉不高的本地事务所,而本地事务所的独立性更容易受到影响和干预;超过三分之一的客户选择了原签字会计师加盟的新事务所,即与其签字会计师“共进退”。这说明“人脉关系”而不是事务所的声誉,是影响上市公司事务所选择的重要因素。

总之,从事务所开拓客户资源来看

,高质量审计的声誉没有价值,反而会妨碍审计师发展新的客户。

综上所述,在我们国家,如果审计师选择追求高质量审计的声誉,那么他不仅要面对审计业务利润的减少,还要面对客户的流失,并且审计声誉没有什么经济价值,它既不能帮助它开拓新的客户,又很难据此提高审计收费。此外,审计市场禁止广告宣传,高质量审计的声誉只能通过口碑相传这种形式建立起来,那么,就算是高质量审计的声誉具有经济价值,这种声誉的形成也将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但是从长期来说,我们都将死去(凯恩斯,1935),在急功近利的今天,我国审计市场谁愿意去建立这未来经济利益遥遥不可及的审计声誉呢?因此,国内审计市场审计质量普遍较低的现状也就不足为奇了!

参考文献:

1.李树华.2000.审计独立性的提高与审计市场的背离.上海三联书店

第5篇:计量分析论文范文

1、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1)在我国国有股占主导地位的上市公司中,股权高度集中,国有股和法人股占绝大多数,处于垄断地位,董事会和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主要由国有股和法人股的人——政府指定,政府目标与真正所有者的目标不同,就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也常存在目标冲突;与真正的股东不同的是,政府官员并不为决策的后果承担直接的风险和获取直接的收益。所以,作为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人——政府官员缺乏对公司管理当局的监督动力,缺乏对公司管理当局会计报表信息质量和审计质量的高度关注。

(2)我国公司监事会人员普遍文化程度低,内部人员比例高,党组干部比例高,业务能力低,致使监督职能弱化。鉴于此,股东对管理层的“用手投票”的约束非常虚弱。

(3)我国经理劳务市场、资本市场还很不成熟,公司控股权市场不健全;居于垄断地位的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自由流通,公司控制权被接管的可能性很小,这样即使中小股东“用脚投票”也难以对公司管理当局产生重大影响。简而言之,目前在我国公司治理中,内部治理结构失衡,外部治理结构失效,严重缺乏对公司管理当局的产权约束。

2、会计师事务所聘任制度扭曲。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要求,上市公司聘请事务所必须经过股东大会批准。但在中国现有的股权结构下,上市公司的管理当局事实上集公司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于一身,上市公司无法形成相应的权力制衡机制,不仅导致混乱而误导的会计信息披露,同时还扭曲了事务所聘任制度,导致注册会计师审计关系严重失衡。

3、会计师事务所组织体制存在缺陷。按中国《注册会计师法》规定,事务所既可以被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也可以被改为合伙制。虽然两者在开展会计业务方面具有同等资格,所出具的会计报告也具有相同法律效力,但在承担清偿债务的法律责任上却存在极大差别。

无论是从理论上分析,还是从实践中验证,有限责任制的事务所会降低注册会计师的风险压力,弱化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其公证职能。有限责任制在经济方面的法律责任相对较少,所以不仅不适合事务所内部管理要求,也不利于加大事务所民事责任,从而不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和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同时还有逃避责任之嫌。

4、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不完善。注册会计师诚信的重要体现就是遵循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注册会计师提高审计质量的重要保证。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主要应靠制度来约束。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没有一套完善的职业道德规范来对注册会计师的行为进行约束。

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的滞后性导致实际工作中存在大量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水平低下的现象,如会计师事务所竞相压价、不顾审计质量恶性竞争,面对客户的压力不能保持应有的独立性和谨慎原则而违心出具不实审计报告,严重影响了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5、审计收费不规范。审计质量与审计收费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高质量的审计需要较强的敬业精神、过硬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职业声誉,显然,拥有这些品质的注册会计师收费应较高。然而,在我国,长期以来CPA行业缺乏相关的收费标准。目前,上市公司在制定会计师事务所报酬时都会考虑公司期末资产总额、合并会计报表单位数等指标以及审计收费标准,甚至还要参考同类公司的收费标准,然后由事务所报价,最后由双方协商确定报酬。这其中,资产总额或资本总额是个相当重要的衡量指标,而较少考虑客户的复杂程度、审计风险等因素。随着CPA行业竞争的加剧,事务所为了揽取客户,不惜血本相互压价,压低收费。为了生存和发展,审计人员不得不降低审计成本,也就不可能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审计某个项目,审计质量必然低下。衡量一个行业的竞争是否有效和有益,往往由消费者根据产品、服务的质量以及价格的高低做出判断,而CPA行业的竞争有其特殊性,消费者不能像对其他行业一样作出恰当的评价。因此,会计职业界一直将价格竞争视为错误的竞争因素,因为这种竞争是基于金钱而不是能力的竞争,价格降低所带来的压力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服务质量的下降及行业和客户之间的互信关系的弱化。、

二、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现状

1999年,财政部组织对100户企业1998年度会计信息及其出具审计报告的82家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情况进行了检查,并了《公告》(第三号),抽审发现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没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编制审计计划,或虽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但内容不全,遗漏重要条款;未严格履行必要审计程序、审计范围偏小、审计方法不当;未按《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严格实施符合性测试程序。未对现金、存货进行监盘,为对应收款作必要的函证或缺少替代程序;审计工作底稿不规范,底稿摘记整理杂乱无章,格式、标识前后不一,勾稽关系不明;个别会计师事务所还存在严重违规执业问题。

2001年,国家审计署组织对16家具有上市公司年度会计报表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在2001年完成的审计业务质量情况进行了检查,结果表明: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质量令人担忧。检查中,有关部门共抽查了上述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32份审计报告,发现有14家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23份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造成财务会计信息虚假71.43亿元,涉及41名注册会计师。审计署已经将广东康元会计师事务所、上海众华沪银会计师事务所、重庆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四川君和会计师事务所等14家会计师事务所和41名注册会计师,以及信息披露严重不实的上市公司移送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处罚。

由上述可以看出:由于部分会计师事务所未严格执行审计专业标准,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缺乏应有的职业关注,审计结论出现偏差,审计报告严重失实,致使一些企业会计信息重大失真问题未被充分揭示和披露,给广大会计信息使用者造成了严重误导。

三、提高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的措施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独立董事的产生机制,改现行的由董事会选拔为中小股东选举制度,保证独立董事的工作时间,同时增加独立董事的相关信息的披露及独立董事的考核制度。

2、改革事务所聘任制度,强化审计委员会职能。由上市公司管理者聘任事务所将极大损害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最终影响审计质量,那么就应该终止由上市公司管理层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的做法。按照国际惯例,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是目前制度安排下的一个理性选择。实践表明,审计委员会作为一种公司治理机制,在防止和发现财务报告舞弊、保持审计人员独立性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3、完善会计事务所组织形式。有在合伙制约束下,合伙人才会有对切身利益的关注。因此,我们应加快有关法规的修订;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推行配套政策,对合伙事务所采取如税收优惠等政策倾斜;完善个人财产登记制度和共有财产分割制度、建立注册会计师执业责任风险保险制度等。

4、完善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提高审计质量就必须更好地指导注册会计师发表审计意见。其中核心任务是尽快完善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其职业道德行为,完善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体系,加强专业技术指导。同时,还应积极推进行业诚信建设,建立相应的记录和披露制度,使注册会计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提供更好的审计服务。

5、完善审计收费标准。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采用固定收费与变动收费相结合的制度:一是产品费用,即执业必要的审极程序、出具审计报告所需要的费用,随委托人的特征,如规模、业务性质等而定;二是预期损失费用,包括诉讼损失和恢复名誉的潜在成本等,一般委托人的偿债能力、获力能力等财务比率为依据;三是会计公司的正常利润。

【论文关键词】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现状及成因

【论文摘要】上市公司审计造假案,不仅使众多的投资者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的是几乎摧毁了公众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信心。本文对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对如何提高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给出相应的建议。

【参考文献】

[1]王英姿: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评价与控制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叶少琴:中国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研究.中国财经出版社,2004.

第6篇:计量分析论文范文

【关键词】企业债券;下偏矩;投资风险

一、引言

在现代债券市场中,投资者购买债券的动机是多样化的,除了安全保值外,往往更倾向于投机。企业债券对投资者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可以提供众多信用不同、收益不同的投资工具,实现风险细分。

以企业债券为投资对象的投资者主要承担基准利率以上的风险,就我国企业债券而言,这些风险主要是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对于信用风险的计量与评估,人们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运用债券评级的方法,国内也发表了相关文章,如翁悦、杨洁茹分析了国家风险对银行债券信用评级的确定所产生的影响。目前,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的企业债券中,信用评级大都为AAA,从某一角度反映了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单一化。对于市场风险的计量与评估,可以通过不同的风险指标,预测出债券价格变化给投资者带来的收益损失。尽管债券的价格也受市场利率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波动,但由于债券是具有固定收入的证券,对某一个债券而言,当投资者的目标收益率等于或小于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时,投资者无任何损失,此时无投资风险;当目标收益率高于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时,就有投资风险,其大小与债券的供求关系、投资者的心理以及相关的政策变化等有关,此时,债券投资完全处于市场环境下,对其风险的度量可以用风险因子进行度量。

本文采用下偏矩法对风险因子进行计量。下偏矩是下方风险的一种。所谓下方风险是指,给定一个目标收益率h,只有小于h的收益率才被视为风险计量因子。风险的下偏矩计量理论有着方差理论不可比拟的优越性。首先,它将损失作为风险的计量因子,反映了投资者对风险的真实心理感受,符合行为科学的原理;其次,从效用函数的角度看,它仅要求投资者是风险厌恶型,即效用函数是凹型的,而不像方差那样要求二次型的效用函数;再次,当使用目标收益率而不是均值时,不存在Ruelfi(1991)提出的辨识及虚假相关问题;最后,从资源配置效率看,风险的下偏矩计量方法优于方差方法。

下偏矩指标相对来说是一个较好的风险计量指标,但其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是因为下偏矩统计量的计算比较复杂。直到近来,王明涛通过研究得出了易于推广的Harlow下偏矩优化模型的转换形式,有效地克服了下偏矩统计量计算困难的弊端。本文主要利用转换后的下偏矩计量方法,研究投资者对我国企业债券进行投资时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企业债券的投资风险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在实际投资中,应综合考虑这些风险因素。投资者在达到预期收益的同时,要做到有效地分散风险,使其最小化。

二、利用下偏矩法计量投资风险的基本理论

设在区间[0,T]内,有n个离散的时间点,k种债券,其中,第j种债券在第i个时间点的到期收益率为债券收益率的频度系数,其定义为:

fr=f/fm

(5)

式(5)中,f为该债券在单位时间内收益率由盈到亏的波动频率,fm为最大由盈到亏的波动次数。K2:一般取值为0.1,用来平衡

与fr之间的差别。

式(4)描述了风险的本质特征,是全面计量风险的定量指标模型,它不但考虑了风险负面性的强度,同时,考虑了负面性的分布和紧迫性问题;不但在概念上符合债券投资风险的定义,而且反映了投资者对风险的心理感受,也克服了Ruelfi提出的辨识问题和虚假问题,可以说该模型是计量风险的较好的指标。

三、实证分析

本文的样本数据来自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尚未到期的企业债券交易价格,文中选用企业债券的发行日期均在2004年以前,数据时间段为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每支债券的发行面值均为100元,信用等级均为AAA,到期期限不等。首先,对交易价格数据进行处理,求出每支债券在不同月份的到期收益率。其次,设定每支企业债券的目标收益率为该债券的期望到期收益率,在此基础上根据式(1)求出损失序列。最后,根据式(4)求出风险因子,所得结果见表。

可以看出,当风险接近时,长期企业债券能带来较高的目标收益率。也就是说,到期期限越长,带来的期望收益也越高。然而,这只是我国企业债券的一个大致趋势,其本身并不是完全符合传统的均值一方差理论,我国目前的企业债券有着自身的特点,即风险一收益的不对称性。

另外,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即将到期的企业债券来说,越要临近到期日的风险越大,其主要原因来自于投资者对企业债券的再投资。再投资风险是指债券持有者在持有期间收到的利息收入、到期时收到的本息、出售时得到的资本收益等,用于再投资所能实现的报酬,可能会低于当初购买该债券时的收益率。所以,随着债券到期日的临近,投资者面临的再投资风险也增大了。对于长期债券来说,其风险也是相对最大的。长期企业债券的风险来自于市场风险,到期期限越长,市场风险越大,也就是交易价格变动的可能性越大。所以,投资者要得到高的目标收益率,就不得不承担这种长期的市场风险。

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债券的票面利率大都集中在4%左右,原因在于大部分企业债券在定价时采用了以银行利率上浮40%作为企业债券定价上限的做法,基本上没有考虑市场因素。与国外相同种类的企业债券相比,我国企业债券品种单一,票面利率偏低,并且缺乏弹性空间,从而造成不同信用等级、不同到期期限的企业债券在定价时,几乎只能选择上限利率,无法实现差别定价。这种局限的定价方法使企业债券的价格水平不能充分揭示其风险性,严重影响了债券市场的发展。

造成企业债券定价偏低和债券收益一风险不对称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债券定价机制僵化,银行利率的非市场化导致了企业债券的非市场化。企业债券的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企业债券的发行,制约了债券市场的发展。从宏观角度来看,我国企业债券的发行被严格控制,债券发行前,必须先取得国家计划主管部门下达的债券发行计划,并需要取得中国人民银行同意其发行债券的批文,债券发行后还需要向交易所提出上市申请,审批严格,过程繁琐,限制了企业债券发行规模的扩大,影响了企业债券融资的积极性。

因此,管理企业债券投资风险的有效措施是实行多元化的投资。在多元化投资组合中,每种投资都要有一定的额度限制,保证部分投资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分散债券的期限,长短期配合。如果利率上升,短期投资可迅速找到高收益投资机会;若利率下降,长期债券也能保持高收益。

第7篇:计量分析论文范文

GIS是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量学、地图学等多门学科综合的技术。GIS作为处理地理数据的输入、输出、管理、查询、分析和辅助决策工具,以其出色的数据集成和空间数据处理及可视化表现能力,为我们管理和分析各种资料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以往的冲淤定量计算往往采用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的方法。物理模型的直观性强,对工程结构近区模拟的准确性高,但它受比尺的限制,在大型工程中投资较大。数学模型投资较小,但它的前处理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其结果也仅仅是一大堆的数据,无法直观的显示结果。

笔者想利用GIS出色的数据输入能力和空间数据处理加快和改善冲淤计算中数据前处理的工作,利用GIS丰富的可视化表现能力是计算结果的表现跟直观,例如结果表现为一张冲刷和淤积的分层设色图。笔者试图找到GIS支持下的冲淤定量计算通用的方法并开发出单机环境下专门的软件。

1研究现状

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GIS技术步入实用化和产业化阶段,国内一些研究人员开始研究利用GIS技术研究海岸与河口的冲淤计算,岸滩演变情况。赵庚星、张万清等(1999)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了黄河口1986年5月至1996年10月淤积与侵蚀面积的变化及其空间动态[1]。吴华林、沈焕庭等(2002)依据1842~1997年10幅不同年代的长江口海图资料,利用GIS和数字化仪进行处理,建立不同时期的长江口水下数字高程模型,以此作为基础资料,从横剖面、深泓线纵剖面、平面变化等不同角度对对长江口拦门沙地区滩槽演变、岸线侵蚀、沙岛形成与变迁等进行研究。通过计算河槽容积,实现对不同时段泥沙冲淤量的计算[2]。巩彩兰、恽才兴(2002)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强大的数据输入和空间数据分析功能,将长江口南港1988年至2000年的海图数字化,通过最小距离内插得到栅格水深图,并且通过相邻两年海图对应位置水深值相减,得到河床冲淤变化图,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成形沙体的特征,河道容积变化、河道淤积部位和底沙输移路线、预测下一年河道淤积部位、输沙率等[3]。通过他们的实践研究表明GIS技术是定量研究泥沙冲淤的一种有效手段。

2研究方法和步骤初定

(1)通过美国ESRI公司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INFO”的数据输入功能,将研究区域的多年海图数字化,获取带有每个点的水深值和线段属性信息的矢量数据;

(2)在ARCINFO中将比例尺统一和并将水深统一订正至理论深度基面;

(3)利用ARCVIEW中扩展的3DAnalyst模块和SpatialAnalyst模块,通过对原始测点三角网插值,产生不规则三角网模型(TIN),继而转化成栅格数据模型(GRID),该GRID具有数字高程模型(DEM)的特性,建立了DEM;还可以在DEM的基础上,生成等深线,三维地形模型;

(4)在(3)得到的GRID的基础上,发挥MATLAB软件的矩阵运算功能将两年的水深图上相同位置的水深值相减,得到冲淤演变图,并以不同色标或不同的图案表示冲刷或淤积的范围和等级,还可以得到冲淤3D分布图;

(5)在(3)得到的三维地形模型上作横剖面,纵剖面,得到横断面和纵剖面的水深形态图,分别得到不同方向的冲淤变化。

(6)冲淤体积计算。在MATLAB中先求出单元大小,和高程矩阵中所有的高程值作乘法运算,即为计算体积。两个不同年代的体积的差即得出冲淤的体积变化。

(7)为了图件编辑和打印方便,将水深图和冲淤图转到ARCINFO的图象编辑、显示软件“ArcView”进行整饰处理。

(8)在MATLAB中将得到的水下地形图捕捉成帧,生成冲淤动画。

该研究方法中,(1)~(3)步为数据前处理过程,(4)~(6)步为冲淤计算过程,(7)和(8)步为计算结果的呈现过程。通过这种研究方法得到的冲淤计算结果的呈现比较直观。由于缺乏水深图资料,还不能充分对实践该研究方法的遇到的细节性问题做出探讨,但是总体上来讲这种研究方法是可行的。

但是这种研究方法,得利用到ARCINFO、ARCVIEW、MATLAB三种软件,因为ARCINFO和ARCVIEW都是ESRI公司的产品,数据和模型的导入导出比较方便,但要将地形数据的方便导入到MATLAB中还要近一步研究,另外还要解决在MATLAB中三维地形的影象图贴图的问题。

因此,笔者想在单机环境下开发一个专门针对海岸和河口冲淤计算的软件,目标主要是能实现上述的(3)~(8)这个过程。

3系统的开发设想

3.1系统详细功能

系统按初步设想的菜单编排的详细功能描述如下:

1、系统

系统菜单提供对应用程序进行介绍和常用管理的一些功能,包括系统简介、打印、输出图像、重新启动系统、退出等。

系统简介以文字的形式叙述系统的开发背景、整体概况、数据信息、功能、软硬件平台等内容,使用户对系统有总体的了解。打印可以让用户把当前地图窗口的内容在打印机上输出。输出图像可以把地图窗口中的所有内容复制成图像并保存。当系统打开窗口过多而致使界面凌乱时,可以点击重新启动系统菜单,应用程序将重新初始化。退出菜单可以关闭系统。

2、操作

该菜单实现系统操作的绝大部分功能,工具条上的地图操作按钮和属性操作按钮都要能在该菜单中找到。主要包括鹰眼、选择、放大、缩小、移动、全图、返回、标注、定位等。鹰眼、选择、放大、缩小、移动、全图、返回这七个菜单的功能与一般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类似。标注可以将地图窗口中任意对象的属性临时显示出来,也可以通过取消标注菜单清除所有的标注。定位可以将地图窗口中心位置定位到用户指定的坐标点。

3、研究区域概况

考虑影响河口的主要因素,如来水来沙、海岸动力包括波浪、潮流、余流等,可将这些信息加入该系统,利用该菜单项来管理这些数据,以便为用户冲淤结果分析提供资料。

4、水下地形模拟

该菜单是实现对水下地形的模拟,包括生成不规则三角网(TIN),转化成栅格数据模型(GRID),生成等深线,生成三维地形模型。这些功能的实现都要开发人员通过一定的算法实现。

5、冲淤计算

该菜单功能包括生成冲淤2D演变图、生成冲淤3D分布图、生成横断面水深形态图、生成纵剖面水深形态图、冲淤体积计算、水下地形演变动画。这些功能的实现也要通过一定的算法实现。

6、窗口

该菜单为标准的Windows菜单,提供在打开多个子窗体时对窗体进行排列的功能,包括水平排列、层叠排列,与ArcView中窗口排列的功能类似。同时提供当前打开的所有窗体的列表。

7、帮助

帮助功能块提供了系统所有操作过程的详细说明,可方便地实现在线帮助。

3.2系统开发的软件平台

笔者根据自己熟悉的软件及其功能,初步拟定为:

操作系统:MicrosoftWindows2000

开发工具:MicrosoftVisualBasic6.0

利用组件:ESRIMapObjects2.1

数据库:MicrosoftAccess2000

3.3补充

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要遵循系统工程的原理,以免耗费过多的精力。笔者打算把系统开发的主要精力放在水下地形模拟和冲淤计算的算法上,经过初步的尝试,在VB环境下,已实现了通过测点生成delaunay三角网和通过规则GRID生成三维地形图。所以说开发这个系统是完全可行的。

4结语

文章提出的冲淤定量计算方法可适用于海岸、河口、内河、航道的泥沙计算,这样做可以避免考虑数学模型方法中要考虑的一些产生冲淤的因素,内河与河口冲淤的不同成因可以不考虑。本文对GIS支持下的泥沙冲淤定量计算进行了探讨,试图找到一个通用的方法并开发出单机环境下专门的软件的。要实现本文提出的设想还需进一步的摸索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和更新一些方法。

参考文献:

[1]赵庚星,张万清,李玉环,等.GIS支持下的黄河口近期淤、蚀动态研究[J].地理科学,1999,5:442~445.

第8篇:计量分析论文范文

1.1饱和蒸汽流量计量中的“两相流”

当前,用户基本上都使用饱和蒸汽,通常用干度(指饱和蒸汽中的含水量多少)来衡量饱和蒸汽的质量好坏。最好的是干饱和蒸汽,一般称为过热饱和蒸汽,其含水量可忽略不计;干度差的称湿饱和蒸汽,含水量最多可达30%,这就存在着饱和蒸汽的“两相流”问题。因为任何蒸汽计量仪表在计算饱和蒸汽流量时所用的设计压力下的蒸汽密度值都采用其干度X=1时的数值,也就是干蒸汽的数值;同时,湿蒸汽因含有密度比干蒸汽大数百倍的液体水粒,在管道中流动时其速度要比干蒸汽小,这样所测得的差压值就低了,反映在仪表读数、记录上就存在着密度和流速受干度影响所带来的叠加性的双重负误差,并造成湿饱和蒸汽计量难度。

1.2蒸汽流量计量中的蒸汽密度补偿

计量饱和蒸汽或过热蒸汽常用质量流量,单位为kg/h或t/h。质量流量大小与蒸汽的密度有关,而蒸汽的密度又直接受蒸汽的压力及温度影响。在蒸汽计量过程中,随着蒸汽压力及温度不断变化,密度也随着变化,使质量流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计量仪表不能跟踪这种变化,势必造成计量误差。在蒸汽计量过程中,一般都是通过压力及温度传感器跟踪蒸汽压力及温度变化来达到密度补偿目的。饱和蒸汽的密度变化与其压力或温度成正比关系,因而单独通过测压力或测温度都可以对饱和蒸汽进行密度补偿。过热蒸汽的密度与其压力、温度成函数关系,而不是正比关系。过热蒸汽的密度补偿必须同时测其压力和温度。现代蒸汽流量计都具有白动密度补偿。

1.3蒸汽流量计量中的高温高压问题

高温高压是蒸汽计量又一显著特点,它造成大多数流量计量仪表难以适应,因而可供蒸汽计量的仪表种类不多。例如大型热电厂输送的过热蒸汽,有的高达500℃以上,压力高达10MPa以上。使用蒸汽计量仪表首先要考虑耐高温、高压,而且要求有良好的稳定性、可靠性、密封性。一般都请厂家专门设计制造,并留有相当的余地,以确保安全可靠运行。

2影响蒸汽流量计量的主要问题

当前,在国内关于蒸汽测量方面存在不少误区,很多用户往往认为购买了高品质的流量计就可以得到准确的计量结果。蒸汽的计量不同于其它流体如水、空气等介质,在实际测量中影响其精确测量的因素较多,经常会出现流量计本身检定合格,而实际却感觉计量“不准”的现象。影响蒸汽流量准确计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量程比不足。量程比是指一个流量计能确保给定的精度和再现性的范围内,所能测量的最大流量和最小流量之比。但涉及量程比时我们必须小心,因为量程比是基于实际的流速,蒸汽系统一般的最大允许速度为35m/s,更高的流动速度会引起系统的冲蚀和噪音。而不同的流量计允许的最低流速是不同的,一般涡街流量计所能测量的最低蒸汽流速为2.8m/s,对于量程比不足的情况,应采用大量程比的流量计(GilfloILVA流量计的最低允许流速为0.6m/s,最大量程比可达100:1)或选择多个流量计并联。

(2)上下游直管段不足。对于传统的涡街或孔板流量计,其前后安装直管段要求分别约为20D和5D。如果上下游直管段不足,则会导致流体未充分发展,存在旋涡和流速分布剖面畸变。流速剖面畸变通常由管道局部阻碍(如阀门)或弯管所造成,而旋涡普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空间(立体)弯管所引起的。上下游直管段不足可以通过安装流动调整器来调整,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是采用对上下游直管段要求较低的流量计。

(3)蒸汽的密度补偿不正确。为了正确计量蒸汽的质量流量,必须考虑蒸汽压力和温度的变化,即蒸汽密度补偿。不同类型的流量计受密度变化影响的方式不同。涡街流量计的信号输出只和流速有关,而和介质的密度、压力和温度无关,差压式流量计其质量流量与流量计的几何外型、差压平方根和密度平方根有关。①补偿精确度的差异。测温对补偿精确度影响较大。如采用相同精度等级的温度和压力感应器,测温误差引起的密度差异要大于测压误差。②压力测量影响因素。在蒸汽压力的测量中,由于引压管内冷凝水的重力作用会使压力变送器测量到的压力同蒸汽压力之间出现一定的差值。测压误差如果不予以校正,则会影响蒸汽密度的计算,引起流量计量的误差。对于上述现象,可在二次表(流量计算机内)进行零点迁移,既简单又准确。③温度测量影响因素。从流量计现场使用的情况来看,温度测量误差除了测温元件的固有误差之外,还同安装的不规范有关。

(4)蒸汽干度的影响。目前,用于测量蒸汽流量的流量计大部分为体积流量计,首先测得体积流量,然后通过蒸汽的密度计算质量流量,也就是假定蒸汽为完全干燥。但是,蒸汽并非完全干燥,如果不考虑蒸汽干度的影响,得出的数据会低于实际的流量。因此流量计的二次仪表(流量计算机)应该具有设置饱和蒸汽干度的功能。但在实际工况确定蒸汽的干度也很困难。如果能够改进蒸汽流量计入口处的蒸汽品质,则能改进蒸汽流量计的测量精度。

(5)管道振动。涡街流量计等对机械振动比较敏感,计量结果易受干扰,应对流量计前后管道作可靠的支撑设计。如管道振动不可避免,应采用抗干扰能力强的差压式流量计,如斯派莎克ILVA流量计。

(6)差压传送误差(差压式流量计)。一是零点漂移。差压变送器安装到现场投入时,往往发现零位输出出厂校验时的零位输出不一致。这种零位输出偏离称为静压误差。其调整方法是向正负压室通入相同的静压,将三阀组的高低压阀中一个打开,另一个关闭,将平衡阀打开,如果怀疑正负压室内尚未充满被测介质,则可通过正负压室上的泄流阀排尽积气(或积液),然后再检查变送器的输出。二是引压管布置不合理。引压管线应保证合理的坡度使管内可能出现的气泡较快地升到母管内,管内出现的杂质等较快地下沉到排污阀。引压管线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无泄漏无堵塞。引压管的内径与被测流体的性质和引压管总长度有关,对于蒸汽系统,引压管的内径一般在10mm左右。为了避免正负压引压管内介质温度不一致,导致密度出现差异,引起传送失真,正负引压管应尽量靠近布置。当用于室外或严寒地区时,引压管中的液体可能会结冰,因此需要伴热保温,但应避免将伴热管直接绕在引压管上,导致介质部分汽化,出现虚假误差。

3提高蒸汽流量计量准确性的对策建议

3.1重视蒸汽流量计量仪表的正确选型

选择蒸汽流量计量仪表,应重点考虑两个因素。一是量程问题。蒸汽流量计量仪表计量不正常,主要是由于选型时量程不正确造成的。用汽旺季用汽量相当大,而用汽淡季用汽量又很小,用汽量相差过于悬殊,一般蒸汽计量仪表的流量范围就难以适应。必须明确流量测量范围,在此基础上选择符合相关运行参数的蒸汽计量仪表,使其能充分发挥作用。二是管道直径问题。在设计节流装置时,基本上都采用工艺提供的公称名义管径值,其实公称名义管径值与实际管径值还是有误差的,特别是卷管,公称名义管径值与实际值有时差值还较大,造成计量误差增大,测量的准确度就难以达到设计要求。国标规定:用来计算节流件直径比的管道直径D值应为上游取压口的上游0.5D长度范围内的内径平均值。该内径平均值应是至少在垂直轴线的二个横截面内所测得内径的平均值,内径的数值(用于设计的管道内径)应达到±0.3%。设计前最好实测管径,以减少计算误差。

3.2正确安装蒸汽流量计量仪表

任何蒸汽计量仪表都必须安装正确,否则就不可能正常的工作。例如在锅炉出汽口附近安装蒸汽计量仪表,在截止阀或管道弯头附近及管道的最低处安装蒸汽计量仪表都属于不正确的安装。正确安装蒸汽流量计量仪表,要做到五点。①在所安装仪表前后必须留有足够长的直管段。②蒸汽计量仪表不能安装在整套管路最低处。③必须高度重视冷凝器的安装。两个冷凝器亦须处于同一水平上,两个冷凝器的作用是使导压管中被测蒸汽冷凝并使正、负导压管中冷凝液面有相等高度及保持长期稳定;为不使冷凝液面波动对测量产生误差,冷凝器的有效容积应大于所使用的差压变送器工作空间的最大容积变化的3倍,在水平方向的横截面积不得小于差压变送器的工作面积,系统确保密封良好,严禁泄漏;要充分考虑维护、拆换、吹扫便利。④导压管长度最好在16m内,内径最好选用Φ10-16mm以防堵塞为好。导压管全程保温并确保正、负管处于同等温度以免密度变化引起误差。⑤装测温元件地方最好在节流件下游侧10D以外处,在管道或正压管上取压时,如压力变送器装在节流装置下方,必须对压力变送器的管路液柱值进行修正,以提高计量准确度。

3.3严格规范蒸汽流量计的操作

(1)仪表投运。蒸汽流量计投运操作时,首先关闭差压变送器的正、负阀,稍开一次阀,检查各阀门、导压管等有无泄露,如无泄露将一次阀全开。打开排污阀排污并让蒸汽排出后关闭排污阀,等一段时间让冷凝器及导压管内充满冷凝水后才能开始正常投运。步骤如下:①开启平衡阀;②缓慢开启负压阀门;③随即开启正压阀门;④稍停片刻后同时关闭正、负阀门;差压变送器调整静压误差在第④步后进行,同时必须待冷凝器内液面一致平衡时才可进行,否则将带来液柱静压误差;⑤再开启正、负阀门;⑥关闭平衡阀,仪表启动。注意在向差压变送器的正、负容室充灌液体时,应先旋开容器上的排气螺钉,使气体排出后再进行充灌。

(2)仪表的运行。在长期运行后,无论管道还是节流装置都会发生变化,如结垢、磨损、腐蚀等。节流件是依靠结构形状及尺寸保持信号的准确度,任何几何形状尺寸的变化都会给测量带来误差。而测量误差的变化并不能从信号中觉察到,因此对节流件定期检查是必须的。由于企业的连续生产性质,一般是与检修同步进行。如果几何尺寸变化不大仍可继续使用,但应根据实测数据对设计数据进行修正,以保证测量的准确。

(3)仪表的维护。由于仪表长期处在高温、高压的水蒸汽环境中,很容易造成表件损坏、锈蚀、杂质阻塞等,因此需要经常维护和定期检修。如LFIX分流旋翼式蒸汽流量计在长期运行中,石墨轴承被磨损引起转轴上跳;不注意防冻,使阻尼水结冰,冻坏表件等。孔板差压式蒸汽流量计特别要检查孔板开口的圆面是否锈蚀,有没有附着脏物,要定期清洗,对锈蚀严重的孔板要更换。涡街流量传感器在使用中要注意检查三角柱缝隙是否有杂物阻塞、检测元件是否失灵,等等。

第9篇:计量分析论文范文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d the major factors restrict the graduate thesis qua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studied how to strengthen the scientific standard management of the students' graduation thesis by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and management methods of improving the graduation thesis quality to make the thesis play the role of testing the general quality of students.

关键词: 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论文;论文质量;对策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graduation thesis;quality of thesis;solutions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7-0250-02

0 引言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其毕业(设计)论文对其以后的工作举足轻重,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因此要想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高职教学质量,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的科学管理是一个有效手段。

1 制约高职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因素

1.1 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写作不够重视

技术应用性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通常对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标准是“必须”、“够用”,注重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素质。正是由于高职院校的这种特点,导致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写作不够重视,没有真正意识到毕业(设计)论文写作的重要性,简单的认为毕业(设计)论文写作只是走走形式,出现了各种各样应付毕业(设计)论文写作的问题,比如大量的摘抄网上或者书上文章,没有自己的思想和逻辑;部分学生未按规定时间上交论文,也不依据指导教师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部分学生采取应付的态度,草草了事,不认真对待毕业(设计)论文写作;甚至还有部分学生直接抄袭他人作品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的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普遍水平较低,也无法实现毕业(设计)论文撰写的目的。

1.2 顶岗实习质量偏低直接影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在逐步推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过程中,现阶段顶岗实习质量有待提高,已经影响到了整个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与课堂教育相比,由于顶岗实习涉及的因素更多,比如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场地、环境等,导致其在教学过程中不可控的因素更多,因此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而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旦顶岗实习质量偏低,势必会影响到最终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1.3 论文指导教师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应该具备过硬的实践能力,但现实是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条件难以满足充足的“双师型”师资力量,而体现在论文指导方面,就是论文指导教师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很多论文指导教师的能力无法胜任学生的论文指导工作。

1.4 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定位不明确

对于毕业(设计)论文而言,选题是重中之重,选题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毕业(设计)论文的难易程度和工作量大小,因此必须选择适应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当前一些高职院校的论文选题工作并不严谨,很多供学生挑选的论文题目都和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不符,多是一些纯理论性研究的题目内容,这些题目不仅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也无法使学生从中受益。

1.5 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时间安排不尽合理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多是三年制,且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多安排在第五学期末与第六学期进行,但在第五学期末与第六学期期间,高职院校的学生面临很多问题,比如考试、升学、实习、就业、写论文等,这段时间是学生最为忙碌的时期,很多事情交织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写作过程中几乎都选择了不与指导教师沟通和交流,对毕业(设计)论文采取了草草了事的态度和做法,导致毕业(设计)论文空洞、抄袭等问题出现,这都是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时间安排不尽合理造成的。

2 提高高职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途径

2.1 完善规章制度建设,细化论文写作要求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高职院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写作工作亦是如此。只有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各环节做出明确的规定,才能有效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通过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建设,细化论文写作要求,可有效提高高职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2.2 提高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认识

由于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导致很多高职院校不重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其实毕业(设计)论文是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业务素质,此外,高职院校学生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还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论文既是高职院校学生对自己三年所学专业的一个总结和检验,也是对教师三年教学质量的一个总结性的检查。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和阶段,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对其充分的重视,真正意识到毕业(设计)论文写作的重要性,提高质量意识。

2.3 切实提高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

学校应加强对毕业生的顶岗实习质量的监控,加大建设实习实训基地的力度,提高学生对于实践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顶岗实习之前,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提纲编写、材料收集甚至初稿写作应该已经基本完成,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实践中验证论文的观点,总结实习中的新发现、新认识以及经验教训等。为确保顶岗实习教学效果,在课程结束前,应安排学生上交实习报告、实习记录等,同时还应该组织学生向指导教师进行一次简要的实习汇报。此外,将实习汇报纳入到毕业答辩的一部分,也是提高顶岗实习质量的一个有效手段。

2.4 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指导水平

由于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是重要的综合性、总结性实践教学环节,教师自身的高素质也是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保证,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具备过硬的实践能力,同时还应该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因此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指导水平是必要的,它是提高高职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例如,可以鼓励教师积极申报科研课题,来促进教师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提高,为毕业(设计)论文整体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另外,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如通过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选等方式,激励教师热爱教学、热爱学生,尽职尽责,倾情奉献;建立畅通的渠道,加强教师与其他院校及现代企业的联系。

2.5 结合实习岗位,指导学生做好论文选题

恰当的选题能够使学生在毕业实践的过程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培养与全面素质提高相结合、毕业实践与企业生产相结合、毕业实习与就业相结合。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原则首先要符合教学基本要求和培养目标,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另外,在保证对学生综合训练的基础上,应从来源于生产、科研的实际问题为选题,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感、紧迫感和经济观念。选题还应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工作量饱满,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能按时完成。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鼓励学生有所创新。

2.6 科学安排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

可考虑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第四学期或第五学期的上半学期开设文献检索、调查和分析方法等基础性、工具性的课程或专题讲座,同时在教师指导下选题,并广泛地查阅资料、编写提纲等,这一时期也便于学生与指导教师交流沟通,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第二阶段在第五学期下半学期和第六学期上半学期进行顶岗实习,让学生在实习中思考所遇问题并撰写初稿。第三阶段在第六学期下半学期,学生回校后结合毕业实习的认识体会在教师的指导下再学习从内容的深度、创新等方面进一步修改论文并完成答辩工作。

3 结语

毕业(设计)论文是一项理实融合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衡量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对学生从专业学习向实际工作过度以及长期职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需要学校、指导教师、学生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与探索,才能有效提升毕业设计(论文)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占九.以培养实践能力为特色的高职毕业论文(设计)范式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9(03).

[2]赵姗姗.高职学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10(07).

[3]陈岭.“2+1”模式下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科技资讯,2010(36).

[4]李小典.实践在大学生毕业论文中的作用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