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量与计价实训总结范文

计量与计价实训总结精选(九篇)

计量与计价实训总结

第1篇:计量与计价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园林规划设计;实训教学;教学模式;改革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是园林技术专业的骨干课程,学好园林规划设计也是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必备的核心能力之一。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和设计手法的基础上,注重园林艺术基本知识的介绍和学生审美艺术的培养;在技能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对一些中小型园林绿地进行规划设计。笔者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设计时,对实训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现将此次实训教学内容、方法、实施及成果进行分析总结,阐述自己的一些认识与体会。

一、《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传统实训教学模式

1.《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传统实训教学模式介绍

以前在对《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设计时,实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真实体验该课程在实际中的应用,收集对自己设计有帮助的资料和素材。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采用让学生多参观、多调查、多感受、多总结,即“参观―调查―总结”模式。

具体教学设计过程是:参观,带领学生多出去看一些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等不同绿地类型的设计作品(这些设计作品有的是成功的、有的是失败的),要求学生在进行参观、游览、使用过程中,感受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在其中的地位及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进行必要的讲解说明。调查,学生在进行参观游览时,以小组的形式对常用的造园要素在设计中的运用及表现方法进行调查、记录,记录时有相关的实训表格。总结,是通过对现场的参观、调查,对该处园林绿地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总结,综合小组成员的观点,提出大家的看法与认识。

2.《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传统实训教学模式的体会

(1)为学生间的交流、合作提供了一个平台

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有关实训任务,就是为了增加每个小组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大家可以各抒己见,共同探讨,最后来完成实训成果。这也加强了学生间的合作。

(2)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的有机结合

通过对现场环境的调查与记录,要求学生必需学会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去总结说明调查结果,这样可以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结合起来。

(3)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收集设计素材的机会

通过参观、调查、记录,学生可以收集一些设计优秀的作品,作为今后方案设计的素材,为设计思想的表现奠定基础。

(4)学生对课程实训教学认识不到位

在我们的实训教学设计中首先就是外出参观,多数学生认为《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实训教学就是去逛公园、去玩耍。学生只把自己当成一个参观者的角色,没有把自己作为一个设计参与者的角色,这种认识是非常不可取的。

(5)课程实训的成果质量不高

实训成果就是以小组的形式交1-2份实训报告、总结以及一些主要景点的效果图。从报告、总结及图纸的表现上可以看出,实训成果不能体现一个团队的合作,而是某个人的观点;有些学生作为小组成员,但实际并未参与小组的各项活动。

(6)学生缺乏参与实训教学的主动性

从实训教学设计的全过程中可以看出,实训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师,实训的全部资料都是由教师来准备,学生只是辅助教师来完成一些资料的收集与统计。而真正意义上的实训教学应是学生为主体,教师起辅助作用。学生缺乏在实训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这一点值得思考。

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改革方案设计

1.改革背景

随着生源质量的不断变化,学生总体知识水平的差异性,相关专业学制的设置、人才培养计划的修改,结合学生对该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情况,针对传统实训教学模式运用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对《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改革的方案。

2.《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方案设计

参加此次实训教学活动的为2009级园林技术专业一、二、三班,参加实训的人数为116人,学制两年,实训的时间为每班2.5天。现以园林技术一班的实训教学设计为例进行说明。

(1)《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题目

根据教学的进度及实训时间的安排,这次实训教学题目是中国古典园林之拙政园的欣赏与表现。

(2)《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目的

实训目的是为了告诉学生通过这次实训要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立意、造园手法等方面有所了解与认识,提高徒手绘图的表现能力。从园林技术一班的实训目的(见表1)中可以看出:要求学生先去查阅、收集与拙政园有关的资料,从资料中整理出我们需要的几个方面。这方面的工作,主要通过两种渠道来解决,一是网络,二是图书馆资料。通过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学生最后通过图纸的表现来说明自己对拙政园的了解和认识。

(3)《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内容

实训内容是在实训目的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学生在完成任务时需要查阅、收集的相关资料。通过实训内容(见表2)的要求,学生对自己所要完成的任务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而不是无从下手。让学生从被动、机械的学习转向积极主动的学习,把学生在本次实习中的位置由参与者转变为主导者。这次实训内容的设计非常概括,没有给学生进行详细列出,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要求

实训要求是在整个实训教学过程中学生要遵守的规范(见表3)。同时,也要求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来完成相应的各项任务,这样可以避免部分学生临时抱佛脚。

(5)《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作业

实训作业也是实训教学的最后成果或作品,这次实训教学的成果既有文字材料,也有相关的图纸表现(见表4)。能够比较综合、全面地反映学生在实训中的表现情况。

(6)《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答辩考核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是参与教师对学生成果作品的评价,这次实训教学侧重的是对学生图纸表现、资料整理、实训总结三个方面的评价(见表5)。

这次《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方案的最大特点就是从知识和技能两个方面进行训练,把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所有的工作由学生自己独立地去完成,教师仅起引导和辅助的作用。

三、《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设计方案的实施

该实训教学方案把教师定位在一个“观赏者”的角度来评价学生的实训成果。参与实训评价的教师为3人,参考评价标准进行打分。具体实施分以下几个步骤:

1.自我介绍

每位参加答辩考核的学生都必须携带图纸和相关的资料,向参与评价的教师进行自我介绍,包括班级、姓名、学号等内容。

2.图纸介绍

向参与评价的教师展示自己所绘制的平面图,并对图纸进行相关的说明解释。这个过程体现了学生自己对某个古典园林的认识程度,其中包括功能分区、主要景点、著名景点、建园的目的、立意等。介绍学生自己所选择的景点并进行相应的说明,要求言简意赅。

3.回答教师提问

针对不同的学生在对作品进行汇报时的情况,参与评价的教师一般提出1-2个问题要求其进行现场解答。提问主要是针对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存在的某些不足或独到之处进行。

4.实训总结

这一步是学生在进行汇报结束后要完成的内容。也是实训成果的内容之一。通过这样一次课程实训教学,每位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收获和体会,要求学生会总结。

四、《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成果分析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的成果评价主要依据参与评价的教师评分、学生提交的实训作业两方面汇总产生。通过对三个班级的分析(见表6)可以看出,这样的结果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五、《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改革体会

1.提高了学生整理资料的能力

每位学生的现场展示时间在13分钟左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该如何来讲述内容、回答问题,需要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准备。现在学生可以利用各种途径收集材料,但对于这么大的信息量,如何进行整理汇总,这是我们一直以来都在不断思考与摸索的一个问题。通过这次实训教学改革可以发现,学生在这个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

2.提高了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

现场的提问与回答,对学生随机应变能力的提高是很重要的。许多学生平时在这个方面没有锻炼过,而通过这次实训他们知道了自己该如何进行答辩前的准备。这是学生在答辩结束时说过的话。从知识运用的角度看,学生学会了如何将相关知识进行组织、联系,从以前的被动、机械的学习向积极主动地学习发展了。

3.为学生自我展示提供了一个平台

许多学生很少有机会跟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通过这次实训教学,他们在教师面前表现出自己的优势。这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今后的发展。

4.时间短、教师资源不足

这次实训教学把学生进行现场答辩的这部分内容安排了一天的时间,学生完成自己实训作业的时间相对比较紧张;每次参加评价的教师尽量是3位,涉及到教师工作量等诸多问题,所以人数不能多。今后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一种能够几者兼顾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任有华,等.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第2篇:计量与计价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课;质量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0)05-0100-06

Abstract:Mainly using the methods of investigation advisory, level analysis and system analysis, this article study on the related questions of the quality evaluation of PE lessons in general university, establish the indicator system and evaluation content of PE lessons quality evaluation in general university and also realized the quantification and checkout, base on these the article bring forward the methods of PE lessons quality evaluation in general universities.

Key words: general universities; physical education lessons;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体育课教学是完成体育目的任务的主要途径,对其质量的评价是体育教学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查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体育课程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形式。进行体育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可以促进高校体育课教学质量整体的优化和提高,指导各校按指标体系有序地工作,达到预定目标。近年来,高校广大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不断进行试验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往往又常把体育课程教学评估与一堂具体的体育课教学评估相混淆。事实上对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估,不同于一堂体育课的评估,二者有着本质的差别。因此,我们就其特点,对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质量评价进行较系统的研究,为了解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和现状、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学管理的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评价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教学质量较为可行的方法和手段。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在期刊网和图书馆查阅相关体育教学质量评价的文章、论文、著作等资料。

1.2 专家调查法

通过对专家的咨询,并发放专家填写咨询表。回收后通过分析,剔除次要指标,初步设计并完善体育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框架。

1.3 层次分析法

对问卷设计的各评价指标权重经层次分析计算得到评价标准的最终指标权重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校体育课质量评价指标系统的初步设计

学生评价教师的指标系统从总体上看与专家一致。但是,鉴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具有其自身特点。根据专家意见,用于学生评价的指标系统,主要是从课的准备、课的组织、运动负荷、表现效果、思想教育、运动态度等6个一级指标评价教师,并由此细化35项二级指标及其指标内涵(见表1)。

2.2 高校体育课质量评价指标筛选过程与分析

2.2.1 筛选的步骤

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对初步设计的指标体系进行定性与定量研究,筛选评价指标。向30位专家咨询,并请专家填写咨询表

2.2.2 咨询表分析

专家咨询内容分析:咨询专家的目的是便于与专家联系,以便本文研究能够最大程度地反映专家思想,同时最大程度地实现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设计。

层次分析法的分析:确定指标层次、指标权重、组合加权系数。

2.3 高校体育课质量评价指标筛选结果与分析

2.3.1 权重计算结果与分析

25位专家提出了定性修改意见,从得到的权重计算结果(见表2)发现:用于专家评价与学生评价的核心指标分别为课的组织、表现效果、运动负荷,次要指标为课的准备、创新特色(训练态度)、思想教育。专家们给出的数据用Excel软件计算,得出全部指标的专家意见具有高度一致性。

2.3.2 筛选指标结果与分析

在两套指标系统中剔除权重小于0.1的一级指标“高校体育课质量专家评价指标体系的5思想教育”和“高校体育课质量学生评价指标体系的5思想教育”,剔除终末组合加权系数小于0.02的指标内涵“专家评价指标体系的5-1、5-2、5-3、5-4、6-2”及“学生评价指标体系的3-3、5-1、5-2、5-3、5-4、6-2、6-3、6-4”。

经过定量和定性筛选和修改,设计出正式的普通高校体育课质量评价指标系统的专家和学生评价的指标层次结构(见表3)。

精神饱满、耐心热情、表现积极、富有感染力

注重对学生思考分析能力、意志品质、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尊重学生人格,公正廉洁

平易近人,关心学生,无个别偏爱

重视学生的反馈信息,并有改进举措

2.4 高校体育课质量评价指标权重计算与分析

2.4.1 指标权重的计算

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高校体育课质量综合评价指标系统的权重分配。

主要步骤如下:

(1) 制作专家咨询表

根据高校体育课质量综合评价指标的设计,制作专家咨询表,以便科学获取专家意见。

(2) 实施两轮的问卷

通过第一轮专家咨询,予以确定高校体育课质量综合评价指标系统的各个指标及其内涵意义。

通过第二轮专家咨询,予以确定高校体育课质量综合评价指标系统的各个指标及其影响程度

两轮问卷调查共计46位专家接受咨询。

现以高校体育课质量专家评价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的权重计算为例来说明权重的计算方法和过程。这是一位专家给出的判断矩阵及我们对矩阵的计算。

按下列公式求出各指标的权重系数:

Wi=1/n∑nj=1(xij/∑ni=1xij),Wii表示i项指标的权重,n表示指标有n项。则

用Excel 2000软件按照上述公式对所有有效咨询表中的判断矩阵逐一计算,求出每位专家对每项指标的权值,然后求出所有专家对每项指标的权重均值,最后计算出终末指标的组合加权系数。

经过指标筛选、指标权重值的计算等阶段,完成了体育院校高校体育课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2.4.2 高校体育课质量学生用表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学生作为受训者、受教育者,是教师训练活动的对象,是高校体育课质量的直接体验者,他(她)们自始至终参与了整个训练过程,对教师课的组织、表现效果,负荷安排、备课质量和运动态度等感受最深。因此,由学生根据自身的亲身体验来评价教师的运动水平是获取高校体育课质量信息的重要渠道。学生自然成为高校体育课质量评价的主体之一,对于充分发挥学生运动的主体作用意义甚大。

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和指标设计的方案,经过定性和定量筛选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得出学生评价高校体育课质量的一级指标,按权重排序为:课的组织、表现效果、运动负荷、课的准备、运动态度5个方面内容。

第1个权重值达0.2865的是课的组织。其包括二级指标的2-1手段应用、2-2方法多样、2-3方法针对、2-4方法新颖、2-5重点难点。主要评价教师:训练方法和手段针对性、新颖性、多样性和先进性,训练内容安排顺序是否合理、重点是否突出、启发学生思维,方法和手段等富有个性等。

第2个权重值达0.2316的是表现效果。其包括二级指标的4-1能力表现、4-2特殊能力、4-3任务完成、4-4训练气氛、4-5学生表现。主要评价教师:①在训练和比赛中,提出任务和要求,学生并保证完成的能力,协调各方面关系,并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的能力;②运动训练基本上是一种个人训练过程,每个学生训练和比赛计划的设计与修正都需要教师的区别对待的创造力,并与教师思维的的抽象、概括能力以及精细的观察力、领悟力相结合的综合表现,具有这种创造力的教师在训练中表现出训练指导思想和方法富有特色和个性,而不落俗套。③教师根据本专项运动的需要,对学生形态机能、身体素质、心理性格等方面表现出的特点和潜在的能力与类型的识别力,这种识别力主要表现在学生选材和训练模式设计上。④在训练和比赛中有大量的反馈信息存在,有时一目了然,有时又隐蔽在大量的假象之中,教师对这种信息的敏感程度将直接影响到下一指令和行为程序的正确程度,对学生反馈信息的感受力,在一次高校体育课,一个训练阶段和一场比赛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⑤运动效果主要评价教师妥善处理好学生与学生之间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及融洽程度,学生对高校体育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训练和教育任务完成情况等。

第3个权重值达0.1700的是运动负荷。其包括二级指标的3-1负荷安排、3-2负荷内容、3-3量、强度、3-4负荷密度、3-5负荷调整。主要评价教师:①在运动负荷内容的目的性、针对性和选择性的安排上,即根据训练任务确定负荷的内容和手段,尤其根据主导因素的任务来确定;根据训练内容手段的专项性程度确定负荷;根据各内容手段的自身特点,选择负荷的内容手段;根据各负荷内容手段的能量代谢特点及定量等级标准,确定与之相对应的最佳负荷手段和评定其负荷水平,同时又据此确定各主要外部负荷的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定量指标;运动负荷内容目的性的安排还表现在非主导因素任务和薄弱环节上,促使学生从决定竞技能力的非主导因素中去挖掘潜力。②运动负荷符合课的类型和特点,与训练任务、学生实际相吻合,从实际出发科学而灵活的调整运动负荷。

第4个重值达0.1604的是课的准备。其包括二级指标的1-1课前准备、1-2任务安排、1-3教案内容、1-4课前诊断。主要评价教师:备课的科学性,既要根据训练的科学原理和训练任务,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出发;备课必须诊断学生的现实状态,反映训练的总体要求,训练任务、内容、负荷、手段安排要具体、全面,可操作性强,并注意前后课之间的联系;备课应根据项目的特点,学生的训练水平,做到一般要求和区别对待相结合,特别应做到区别对待;结合身体、技战术训练对心理、智能训练提出具体要求。

第5权重值达0.1516的是运动态度。其包括二级指标的5-1精神状况、5-2能力培养、5-3言传身教、5-4待人态度、5-5学生意见。主要评价教师:上课教授态度是否自然庄重,对学生的感染力和号召力;训练是否严谨和言传身教,是否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严肃组织纪律,又要关心学生在训练后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深知他们的疾苦,对待学生一视同仁,不摆架子始终与学生保持极其融洽的关系;教师不宜固执已见,应该多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或设想,因为,学生对训练的感受往往更直接、更深刻、体会更深。

3 结 论

3.1 本研究经过二轮专家咨询和层次分析,经过定性和定量筛选指标,通过科学设计和计算所研制的高校体育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能够全面监察高校体育课的整体结构和完整过程,能够合理评价高校体育课的质量要素,能够科学强化高校体育课的重点。

3.2 本研究经试评后证明:专家评价指标体系内部具有良好的可信度,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信度较高,试用实践证明:综合评价方法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1] 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2] 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体育测量与评价[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3] 田麦久.论运动训练过程[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4] 田麦久等.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

[5] 何国民等.实用统计方法及SPSS操作精要[M].湖北:武汉出版社,2001.

[6] 沈振佳等.中小学教育评价[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7] 黄光杨.教育测量与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8] 刘星亮等.体育测量与评价[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9] 徐本力.面向21世纪的现代训练科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第3篇:计量与计价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经济统计 实训 三因素分析 房地产

前言

高职院校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因此其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实验、实训以及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应该占据大量的教学时数。基于此要求,高职院校的多项实践性课程都要增加大量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经济统计学进行实训时,常会遇到以下困难,首先,它作为专业基础性课程,和实践的接触比较少,因此很难进行实训;其次,多因素分析是教学难点,高职学生理论基础知识比较薄弱,难以理解。

一、理论

经济统计学中的指数三因素分析,是学习中的重点及难点,对于教学难点,只有在实践之中才能更好的理解。为此,可采取以下几个方法:①到工地参观,加强实用性:②将经济统计学中的“因素”和高等数学中的“元”相比较,可增强两者的对比性(如表1所示);③将“生产产量”的实例,巧妙的转化为“房地产产量”的实际例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实例的效果性(如表2、表3)。④房地产的产量纳入平方米的范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统一性:⑤分别以单因素、双因素以及三因素为例,增强思维难度的渐进性。⑥利用口诀记忆法可增强三因素应用的熟练性。

表1 经济统计学当中“因素”和高等数学中“元”的比较

上述表格当中,Kqvp=Σ(q1v1p1)/Σ(q0v0p0);Kq=Σ(q1v0p0)/Σ(q0v0p0);Kv=Σ(qlvlp0)/Σ(qlv0p0);;Kp=Σ(qlvlpl)/Σ(qlvlp0)。通过对三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进行区分记忆,防止混乱、弄错等,可以根据下述口诀进行系统记忆。口诀内容如下:Kp右下为0;Kv分母变分子,右下两个0;Kq分母变分子,右下3个0。口诀内容的具体解释为:①关于Kp的公式中,分母右下角的下标是0,为基期价格,其余右下角为1,为报告期价格;而等式的分母位于整个公式的右下方,因此可统一记忆为“右下为0”。②关于Kv的公式中,Kv分子为Kp的分母,其余情况及原因如①所述,只要说“右下两个0”即可。③Kq情况与上述原因相同,仅需要说“右下三个0”。

二、计算

进行计算的第一步,便是提前了解并充分掌握房地产的相关数据,比如多层房、高层房或者别墅房的数量、原材料单耗以及原材料价格等,然后对其进行三要素分析。具体数据及分析如下表所示(表2)。

表2 多层房、高层房及别墅房原材料价格三要素的分析

表3经济统计实训中指数三因素分析过程的计算(元)

根据表2的数据,计算表3的数据结果,然后根据表2及表3的数据资料,可得出下列计算结果。

⑴房地产总额指数:即Kqvp=Σ(q1v1p1)/Σ(q0v0p0)=36455.712/298198=129.37%;而房地产总额报告期与基期的差额为:Σ(q1v1p1)-Σ(q0v0p0)=36455.712-298198=6635.912(元)。

⑵房地产数量指数:Kq=Σ(q1v0p0)/Σ(q0v0p0)=35240.16/29819.8=125.05%,房地产数量报告期与基期的差额为Σ(q1v0p0)-Σ(q0v0p0)=35240.16-29819.8=5420.36(元)。

⑶房地产原材料单耗指数Kv=Σ(qlvlp0)/Σ(qlv0p0)=34105.584/35240.16=96.78%,而房地产原材料的报告期与基期的差额为Σ(qlvlp0)-Σ(qlv0p0)=34105.584-35240.16=-1134.576(元)。

⑷房地产单耗价格指数为Kp=Σ(qlvlpl)/Σ(qlvlp0)=36455.712/34105.584=106.89%,且(125.05%)×(96.78%)×(106.89%)=129.36%,符合公式的具体情况,若存在误差,则是因为四舍五入原则引起的。房地产单耗价格报告期与基期的差额为Σ(qlvlpl)-Σ(qlvlp0)=36455.712-34105.584=2350.128(元)。房地产总额报告期和基期的差额规律,恰好是房地产数量指数、房地产原材料单耗指数、房地产单耗价格指数三者对应的差额数值之和,也就是6635.912=5420.36+(-1134.576)+2350.128。

三、结论

经济统计实训的含义便是对大学所学的经济学知识,结合实际现象进行调查、汇总、分析、解释以及计算之后,得出的最终结果。本文通过调查房地产中的相关数据,如多层房、高层房或者别墅房的数量、原材料单耗以及原材料价格等,然后对其进行三因素分析,是对实训的一个具体尝试,利于后续相关工作的开展。总指数也就是相对值,是三个相关指数的成绩,进一步验证了表1中的公式Kqvp=KqKvKp,而最终计算结果中,总额的绝对值则是三个绝对值的和,也验证了相关公式。

参考文献:

[1]周媛.项目教学法在高职统计实训课程中的应用[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4).

第4篇:计量与计价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室内设计专业;实训考核;考核法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161-02

实训考核是评价实训教学质量成果、检验学生专业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基本途径之一。课题组通过对高职院校实训教学考核体系建设现状的调研评析, 确立了研究目标, 即尝试建立一套立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职业(岗位)需要的, 以专业职业素质、职业技能与职业能力为考核目标的(具体化为考核项目指标), 与实践教学形式相适应的, 过程性与结果性相统一的, 多元考核主体参与的实训教学考核指标体系。经过近一年的研究与实践探索, 初步构建起一套以课程为依托、与实训教学情境相适应的实训考核体系, 并应用于教学实践, 取得了初步效果。

一、室内设计专业实训考核的方法

根据我校人才培养目标、考试考核大纲要求,结合社会行业需要,我们采取以下方法:

(一)“岗位能力采分点”考核法

专业教师可根据职业岗位的分析与特点制定岗位能力“采分点”,实行模块式考核制度。教师在教学、考核时均以“采分点”为依据,考核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比如,在校内可采取一阶段一考,扎实基本功。学生都以每一阶段的“岗位能力采分点”为依据进行自我测试,以课内作业、课外调研的形式,将知识、技能分散到平时的每一阶段的课中,逐一加以落实,一阶段一考核,教师及时检测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掌握上的不足与问题所在,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进而扎实学生的专业基本功。

(二)“因人施考”考核法

在室内设计作专业实训考核中,不能只考共性的、统一的东西,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施教、因人施考。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结合企业岗位单项能力的特殊要求,进而形成自身独特的“关键能力”和“核心能力”的考核。

(三)“小组合作”考核法

师生共同设计好课题,将考题带出考室,规定完成的期限,完成后要写总结汇报材料,比一比哪组完成任务又快又好。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好胜心,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研究。比如,给出任务:家居设计。各小组接到任务后,根据成员自身特长分工协作:收集、整理、归纳资料;测量、预算、设计、出图等等。这种考评方式不但将所学的多门课程进行整合,而且还充分挖掘学生潜力,融入学生的智慧,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了各小组成员的主人翁精神、团队协作精神等。

(四)“层层递进”考核法

首先,对学生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摸底,对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动手能力进行全面了解;然后,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基础,提出新的要求,制订阶段目标,为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接着,当堂考核验收,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根据学生实际制定出努力的新台阶,“层层递进”,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向前走,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体会到了自身的价值,进一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五)“公司实习环境”考核法

走出教室到企业去,在岗位中学习,在装饰、装潢公司环境中测试已成为必然,让学生早接触社会,早了解和熟悉他们将从事的工作,可以让学生从心理和技能上产生接纳和适应。企业还能为学生提供完备、真实的工作、实训环境,学生岗位能力考核完全可以在企业里进行,可由学校教师及实习企业的设计师们在实践现场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重点测试学生是否达到课程所确定的岗位能力目标,是否形成企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六)“学用结合”考核法

以实战操练代替考试。每个模块的总结性测试,可让学生用命题设计作品把学生带到现场进行实战操练。由于室内设计强调综合应用能力,要求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广泛联系实际进行创作,在学生自主设计的同时,本着“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原则,要求学生在教室、现场、借助资料书、教师辅导、专家指导、“兵”帮“兵”的方式完成最终的设计作品。最后严格把关由教师、企业设计师、现场用户,以评委综合打分的方式代替考试成绩。教师、设计师的好评,用户真诚的赞赏,会使学生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能使学生更加对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充满信心。

(七)“互评”考核法

将考核看作是由教师、学生、第三方共同参与的交互过程。一是建立相互交流的机制。考核完成后, 学生写陈述( 总结), 教师写评语( 总结) , 通过总结会等形式, 教师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 并提出改进的建议。二是建立反馈与救济程序。避免教师考完不管, 学生不知对错的问题。

(八)多证书考核

职业资格证书是国家劳动部对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认证,是求职就业的“敲门砖”,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人员的主要依据之一。职业资格证书的各模块又分为初、中、高级等多个层次,非常适合我专业的学生。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还要争取取得室内设计员的职业资格证书,达到以考促学、“发展学生能力本位”的目的。

(九)“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的考核方法

形成性评价是关注过程的评价,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来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终结性评价是关注结果的评价, 是面向过去的评价。要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既注重考查学生学习的过程, 又看学生学习的结果。

二、室内设计专业实训考核的方案

根据以上考核方法,制定了以下详细的考核方案。实训成绩=考核单(权重80%)+考核单(自我评定)(权重10%)+考核单(小组互相评定)(权重10%)

三、结束语

第5篇:计量与计价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会计模拟综合实训 教学评价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a)-0057-01

1 教学评价概述

教学评价指的是根据教育目标,按照一定的科学标准,运用一定科学手段,通过一定的判断标准对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内容、环境、教学管理、师生表现等进行评价,本文所指的教学评价是对高职会计模拟综合实训教学过程的评价。

教学评价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三种类型,随着现代教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和教学评价体系的不断健全,形成性评价逐渐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是在某项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取得更佳的效果而不断进行的评价。它能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获得教学中的连续反馈,因而可据此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

2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的重要性及教学安排

会计专业需要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对此,高校开展各种仿真会计实践活动对高校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十分有用的。在会计专业中,综合模拟实训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相当于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正式上岗工作之前的一种综合实战演练。会计综合模拟实训通过一系列的实战演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财问题的能力。该门课程要求建立一个类似真实的财务部门情景,并针对财务需求,划分会计岗位,其中学生要严格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并按照会计相关的工作要求和规范进行操作。在开始操作之前,要结合每一个会计岗位的需要、工作的内容、责任、义务以及职务所拥有的权限范围,将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小组,一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际训练,每一个小组的成员要根据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和其他成员的交流、配合,相互协调各方面的需要,以便共同完成会计实训中的工作。

根据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以手工操作为主的特点,将其一般业务处理流程确定如下:建账原始凭证处理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业务核算辅助账管理月末转账期末对账与结账编制报表档案管理。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分组,安排每4名同学一组,组成一个模拟公司的财务部,设立虚拟部门。具体分为会计主管、出纳、制单员(主办会计)和记账员4个岗位,明确各会计岗位与其主要工作职责,每个实训小组内的学生,扮演各会计岗位角色的学生按照各自的职责协调工作,处理各种会计业务,同时,也便于小组开展讨论学习,进行轮岗操作。

3 目前该课程评价方法存在的弊端

科学评价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对提高教学质量十分重要,合理的评价机制一方面能够全面、系统的检查学生在模拟实训中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对课程的积极性和热情;另一方面还能帮助教师认识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改进教学内容和方式,以便提高教学水平。目前,我国各个高校针对这门课程制定的教学评价仍旧是传统的评价模式,即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考核,其中平时占40%,期末占60%,而期末考核往往又只是试卷的形式,题型通常只有选择题和业务题,由此可见,高校会计模拟实训评价仍旧不健全,存在片面性主要表现在:(1)评价次数只有两次,太少,太过重视结果评价、忽视了过程评价。这样一来就导致一些学生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不认真,抄作业、逃课现象严重,而在考试之前仅需要考前突击技能通过考试,不利于学生扎实的掌握会计专业知识。(2)忽视了实践能力评价。在进行模拟实践过程中,往往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但是在期末考试的业务题中只能反映学生理论知识的记忆程度,不能准确客观的真是的展现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3)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模拟实训过程中,学生要进行岗位工作,在每一个岗位中学生能够掌握怎样处理每个岗位的关系,了解财务部门和企业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学会遵守相关的职业道德和专业规范,但是在评价过程中,这些都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学生在接受完模拟实训之后,仍就不知道如何开展会计工作,不能将所学的知识综合的运用到实际的操作中,不能适应社会对高级会计人才的需求。

4 采用实训综合评分法改进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教学评价

高校要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根据会计工作的特点和业务流程,进行过程评价、结果评价以及其他方面的评价。

4.1 过程评价

在模拟实训中,往往是就企业一月的业务财务状况,在操作中常采用科目汇总表的形式来登记总账,通常科目汇总表需要每十天一编制,并登记到总分类账。因此,每当学生做完一张科目汇总,并按照要求登记到账簿后,就针对这次工作进行一次评价,该次评价要包括10%的组内评价,10%的自我评价以及80%的教师评价。

4.2 结果评价

到了每学期末,学生要完成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凭证装订、实训成果归档以及撰写实训报告等实训任务,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本学期中小组开展的会计模拟实训情况,学校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评价,结果评价除了组内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的评价,还要找一些专家和企业财务工作者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会计档案、实训报告、小组汇报等。最后学校综合全部的评价结果对学生进行综合的结果评价。

5 结语

总而言之,会计模拟综合实训是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因而优化会计模拟综合实训教学,对于提升高等院校会计教学成效和发展学生综合会计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不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备极强的实践能力,这对会计人才来说也不例外。对此,高校要重视对学生的模拟实训锻炼,通过仿真的财务场景,让学生学以致用,并在实训过程中,学习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同他人的交流合作能力,不断积累知识,总结教训。同时,高校还要针对这些实训制定一套完善的、合理的评价机制,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评价以及社会评价等多方面的评价机制,来提高学生对自身的认识,从而综合的提高学生的会计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 赵浚,沈应仙.“双重”会计综合实训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3):93-94.

[2] 张岑.会计模拟实训应处理好几个关系[J].教育教学论坛,2013(3):209-210.

[3] 尤敏.谈改进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教学评价[J].经济视角(中),2012(5):134-135.

[4] 陈娟娟.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中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实践教学探讨[J].商情,2012(41):223-224.

第6篇:计量与计价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CIPP模式 酒店管理专业 实训课程评价

引 言

作为职业教育教学的核心内容,实训教学是推动学生在课堂习得的专业知识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并形成职业技能的重要环节[1]。专业课程的实训教学是学生参加校外顶岗实习之前的准备阶段,实训室的模拟工作环境及场景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更好地适应酒店环境。目前对实训教学的评价领域,仅有从评价指标体系出发来评价实训课程效果[2-3],但是此种方法在本质上属于事后评价,对实训方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难以及时调整予以规避,欠缺从实践教学的整体性、过程性来评判,局限性明显。鉴于此,本文依托CIPP模式进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训课程教学评价的探索。

CIPP模式及其对酒店管理专业实训课程教学评价的适用性

1.CIPP模式理论基础

CIPP模式是1967年由美国学者Stufflebeam通过对泰勒目标行为模式的反思和改良提出的评估模型[4],它对泰勒模式的内核合理继承,摒弃局限,解决了泰勒模式的部分疑难问题[5]。CIPP模式由构成的四项评估分别是背景评价(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及结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背景评价是对目标实现的环境、资源、问题进行分析;输入评价是对方案达成目标所需的条件、方法、程序以及费用预算等计划进行评价,即考证所选方案的可行性、科学性、合理性;过程评价是对方案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和反馈,了解进度,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修正;结果评价是对方案达成的程度、实现的情况进行评价,不仅如此,更要通过对结果的评价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实现教学活动的可持续性进展。笔者认为,CIPP评价模式可以应用于酒店管理专业实训课程的教学评价。

2.CIPP模式对于酒店专业实训课程教学评价的适用性

酒店管理专业的《餐饮服务与管理》《前厅与客房服务与管理》《酒店英语》等专业核心课程皆有很大比例的教学实训环节,通过学校的综合实训室,为学生创造仿真的工作环境和场景,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帮助学生养成基础的职业素养。CIPP模式对于酒店管理专业实训课程教学评价的适用性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1)对应性

酒店管理专业实训课程教学与CIPP模式的环节基本一致,分为四个阶段,即确定实训目标、制定实训方案、实施实训方案、实训效果检测。CIPP评价模式与这四个阶段具有对应性,符合酒店管理专业实训教学评价的展开思路。

(2)全面性

目前的酒店实训课程的评价考核办法,仍采用传统的技能练习为主,考核为辅,缺乏有效的过程管理评价,也缺少对实训目标的考量,忽视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等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CIPP模式则从背景、输入、过程、结果四个方面评价,能够做到实训前及时预料将问题扼杀在摇篮中、发现问题立即调整、实训后总结问题反馈修正方案,评价内容全面,注重过程评价,提倡评价促进教学的发展,有利于从整体上评价学生实训状况[6]。

(3)持续性

实训课程的教学活动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每一个独立的教学过程构成了最佳教学方案形成的重要实践基础组成部分。CIPP模式强调将教学与评价相结合,评价为教学服务,对实训教学结果进行评价反馈,发现不足,持续改进,最终形成最佳教学方案。

酒店专业实训教学运用CIPP模式的实际操作

以CIPP模式开展酒店管理专业实训教学质量评价分四个阶段,分别是评价实训课程教学目标、评价实训课程教学方案、评价实训课程教学过程、评价实训课程教学成果。

1.评价实训课程教学目标

这一阶段是针对实训课程教学目标的诊断性评价。传统的实训教学目标主要以强化技能实训为主要任务,对学生主体的创新性、独立性缺乏关注。由此,目前主要的实训课程方式是教师安排实训任务,学生反复练习来完成。而在发展性的实训课程教学理念下,评价实训课程教学目标将重心放在是否能够反映学生主体性,在主体性的把握下设定目标的层次性,使不同水平、不同兴趣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即目标的主体性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内容进行把握。

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训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学生的特点,确定符合主体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素质目标。目标评价的主体一般是学院(系)领导、专业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企业专家。评价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专业在总体目标设计和具体项目目标设计。评价手段主要通过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综合实训设计资料、校企合作调研资料、征询企业专家意见、教研室论证等,针对实训目标与企业职业岗位目标的贴合度、目标设计是否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设计的系统性、实训具体项目目标设计是否能够体现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等方面进行评价。

2.评价实训课程教学方案

实训课程教学方案是教学目标能否落实以及如何实施的具体体现。这一阶段在对实训教学目标所需要的和现有的实训条件、教学资源考量的基础上,评价教学方法、教学活动设计、预算等安排。

教学方案评价的主体一般是专业教师、学生、实训室管理人员,同时,还需要校企合作专家进一步考证,考量指导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案能否体现实训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考评细则上,主要包括有三个方面:第一,方案是否可行,包括方案实施的技术路线是否可行,是否对应实训学生群体的能力,以及是否符合现有的实训条件;第二,实训教学方法、手段是否具有科学性;第三,预算是否合理。

3.评价实训课程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评价是对实训方案的实施情况予以检查、评估和反馈,目的在于为实训指导教师及时提供反馈信息,控制方案的实施进度,并且通过评价反馈信息对方案进行修改,最终形成一个最佳方案,是整个模式当中最为关键的模块。

实训过程评价主体一般是实训指导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督导)人员。评价方面主要有实训方案进展、学生参与情况及教师指导情况,评价内容在于实训方案是否得到有效执行,教学方法是否体现实训教学的特点,观察是否有计划之外重要因素,实施中的优点和不足等。教师指导情况的评价内容主要有教学指导过程中是否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并观测全员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如在酒店餐饮综合实训课程的餐巾折花环节,要观测学生上课的状态,学生对课程内容和环节的兴趣程度,以及是否对餐巾折花有自己独特的创意和创新想法等。学生参与情况的评价包括是否愿意主动与教师或其他同学互动,是否在课程活动中体会到了成就感和乐趣等。

4.评价实训课堂教学成果

教学成果的评价是对课程质量结果的最终验收,具体可从两方面检验:第一,实训课的最终目标是否与预定目标一致,若不一致,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例如中餐摆台实训,通过检验,发现只有部分学生能够完成掌握摆台标准规范的实训目标,表现在有些学生只是部分掌握,有些学生只是理论掌握,操作有待提高,还有的学生在操作中出现不规范不卫生等行为,评价中需要对各种情况的原因进行分析,予以弥补并对方案进行改进和完善。第二,是否产生非预期的效果,由于实训课程教学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会产生教学成果非预期效果,其中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正面效果需对方案改进进一步加强,负面效果则需分析原因并体现在方案修改中予以避免。对非预期效果的评价可以帮助教师更全面地掌握课堂和更深层次的认识课堂,有助于教师对实训教学进度的把控及对课堂组织的合理安排。

成果的评价主体一般是学生、酒店行业专家、专业带头人等,针对主体的不同,评价的手段和方式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一)组织学生评教,通过发放问卷或私人访谈,收集授课对象对课程的意见,了解实训课程的实施成果。(二)由专业带头人组成评估小组,对实训课程的成果进行检验,通过查看相关课程资料,如教程教案、课程资源库、课程阶段考核资料、课程总结等资料,进行量化考评。(三)听取酒店行业专家意见,通过对成果的有效性,以及教学成果与行业发展状况下对应职位技能需求的匹配程度,考察实训成果达成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结 语

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是重要的教学内容,酒店管理专业核心实训课程评价体系的丰富和完善对达到实训课程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CIPP模式引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训课程评价体系中,能够增强学生在校实训环节的学习效果,更深层次地达到酒店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为学生更好地适应酒店顶岗实习的教学环节,最终为社会培养竞争性强的高质量人才作好铺垫。但运用CIPP评价模式开展实训教学也需要注意几点事项:(一)转变思路教学,除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关注学生实训课程的全过程。(二)学生的参与性,CIPP评价模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训课程,鼓励教师通过课堂活动设计,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索、主动创新,实现教学目标。(三)评价主体是关键,务必选择令人信服的评价主体参与评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校外专业、校企合作教师作为评价者不能忽视,其意见是连接模拟环境与真实岗位的必经桥梁。

参考文献:

[1]吴浩、李向东:《实训教学发展现状动因及趋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第8期,第22-24页。

[2]汤恩斌:《高职院校实训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中国西部科技》2013年第1期,第111-112页。

[3]蒋乐松、莫燕凤:《高职酒店管理实习实训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桂林航空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第2期,第198-199页。

[4]Stufflebeam D L.“Institutionalizing evaluation in schools,” Th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 2003.

[5]肖远军:《CIPP教育评价模式探析》,《教育科学》2003年第3期,第42-45页。

第7篇:计量与计价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PDCA循环;盘式制动器;实训教学

中职教育肩负培养合格一线操作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如何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综合职业素质,是中职学校一直探索的课题。随着行为导向教学体系在职业学校的推广,如何更好的设计与实施生产性实训以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以下就是PDCA循环质量管理技术在《汽车盘式制动器的检测》实训项目教学中的应用所进行的探索。

一、PDCA循环的原理及特点

1.PDCA循环的原理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的,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

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的第一个字母。P(plan)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规划的制定;D(Do)执行:根据已知的信息,设计具体的方法、方案和计划布局;再根据设计和布局,进行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C(check)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明确效果,找出问题;A(action)处理: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引起重视。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2.PDCA循环有如下三个特点:

(1)大环带小环

如果把整个企业的工作作为一个大的PDCA循环,那么各个环节还有各自小的PDCA循环,大环带动小环,有机地构成一个运转的体系。

(2)阶梯式上升

PDCA循环不是在同一水平上循环,每循环一次,就解决一部分问题,取得一部分成果,工作就前进一步,水平就提高一步。到了下一次循环,又有了新的目标和内容,更上一层楼。

(3)科学管理方法的综合应用

PDCA循环应用以QC七种工具为主的统计处理方法以及工业工程(IE)中工作研究的方法,作为进行工作和发现、解决问题的工具。

二、PDCA循环在《汽车盘式制动器检测》实训项目中的应用

《汽车盘式制动器检测》实训项目是我校汽修实训体系的一次综合提高课程。在“任务计划P-任务实施D-任务检查C-任务处理A”的PDCA循环模式下,充分利用我校的汽修基地实训条件,围绕盘式制动器的检测任务,开展教学活动,由学生独立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并进行评价。采用PDCA循环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团队协作优势,使每个学生的优势得以发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成就感。在本实训项目教学过程中,针对汽车盘式制动器检测设P-D-C-A相应环节。

1、课前班会

通过课前班会各组组长检查人员到岗情况、劳保穿戴等环节,引导学生进入职业角色,培养学生工作热情。设置工作任务导入环节,对企业实际工作任务:某编码区间部分车辆前制动器尺寸存在偏差,需召回;本次任务是对召回车辆的前制动器尺寸进行检测。通过任务引入、分析,让全体学生参与问题的解决,明确学习任务,实施目标管理、责任管理,强化责任意识。

2、任务计划P(p-d-c-a小环)

各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利用互联网,查阅专业书籍、专业杂志、公司资料、法律规定、企业内部规定及事故预防规定等信息系统,查找、收集相关信息资讯,完成盘式制动器的检测任务计划的初步制订p及工作页的填写;利用汽车维修仿真软件对初步计划进行校验d;检查c初步计划并处理c完善,最终决策。

3、任务实施D

各组长带队,到各自岗位上进行实车操练并负责人员操作分工。学生完成盘式制动器的拆装及检测,教师巡视,并纠正学生操作不当的地方,接受学生咨询。各组员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注意安全环保和6s管理,体现“做中学”、“做中教”。

4、任务检查C

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全程实时监控,组织人员对学生整个任务实施过程进行综合、多元评价。按照评价标准对每组进行评价,并提出问题和改进建议。学生操作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完成组内自评,提出改进措施并存档。

5、任务改进A

教师反思本次任务是否达到了规定目标?可视化方法是否正确?组织工作是否良好?提出改进措施。

学生考虑本次实训项目工作计划的制订、时间安排及检测操作、工具的使用情况是否达到了最佳程度?提出质量改进的建议并存档,在下次接受任务时予以考虑。

三、PDCA循环在《盘式制动器检测》实训项目中应用的思考

1、实训项目的选取是PDCA循环教学法成功的关键。

实训项目的选取要以实际的工作任务为依据,既要与所学知识点紧密结合,又要有一定的发挥空间,让学生既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又可以自主创新,实训项目的难易程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要让几乎每个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都能完成规定的实训项目。总之,实训项目的确定需要教师们经过多次的研讨,紧紧结合岗位能力的要求来确定。

2、PDCA循环中任务实施D是教学的核心环节。

实训项目确定后,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学习组织工作,让学生了解PDCA循环教学的意义、实训项目应完成的目标、实训项目所需的技术与学习方法、实施流程及考核办法等。在实施实训项目时,要充分设计好各个环节的活动,提前做好准备,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安排。因此,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恰当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解决学生遇到的难题,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各环节活动内容,并进行阶段性检查评估,以保证学生能顺利地完成教学内容,以达到教学目的。

3、检查处理是PDCA循环教学法的重要环节。

实训项目完成后的检查C和处理A是必不可少的两个重要环节。首先,让学生表达、分享自己都学会了什么,总结并检查教学活动对他们的意义。通过检查,使学生找到自己理论及操作技巧上的不足,以及在项目实施过程的最大收获与体会。然后,教师及多元评价小组要在处理A环节中指出项目活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要总结比较各组的特点,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各自的长处,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总结评估中得到提高。对学生个人在项目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所起的作用、合作能力、团队精神及成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4、PDCA循环教学与传统教学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补充。

第8篇:计量与计价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教学资源 工程造价 探索

《建筑工程工程量计量与计价》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为了适应新形式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研室开展教研活动:《建筑工程工程量计量与计价》教学改革。按照职业岗位要求构建学生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并针对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以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为主线,结合目前课程建设实际情况,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进行全面优化和调整:理论教学突出“必须够用”的原则,更好地为能力培养服务;实践性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培养目标,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贴近建设市场的需要,实现动手能力强、适应岗位快、踏实肯干的培养目标。第一、优化课程目标、教学体系,注重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第二、注重计价软件的教学与实践应用及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应用。第三、采取产学结合、校企联手的方式优化课程建设方案。

一、教学改革与技术服务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企业参与、工学交替、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邀请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管理人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优化课程结构,注重技能培养,加大对课程体系尤其是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的力度,坚持“校内外学习结合”、“理论课堂与实训场所结合”、“教、学、做结合”的教学理念,达到毕业即顶岗的目的。

(二)构建基于工程造价计价过程的课程体系,编写特色教材

1、针对岗位能力培养要求,构建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突出岗位能力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基于工程造价计价过程的课程体系。

2、整合公共课及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增加实训教学内容;

3、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将职业资格证书所需知识融入课程内容中,建设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

(三)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到企业兼职锻炼的比例达到90%以上;聘请企业技术专家或业务骨干做兼职教师,进一步优化“双师”结构,提升专任教师“双师”素质,建成一支精干高效、专兼结合的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

(四)实习实训条件建设

在现有3个校内实训室、5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投入一定的资金,购买设备和软件;制定并完善实训管理制度,规范运行机制,健全实习、实训质量评价体系,加大管理力度,提高实习实训效果。

二、“建筑工程工程量计量与计价”教学设计的探索

(一)“工学结合”理念

根据建筑工程计价过程,选择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以此为切入设计实践教学项目。按照企业真实项目的生产岗位要求,以“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方法实施实践教学项目,在实践教学环境和氛围上营造工学结合场景,让学生感受到工作情境。

(二)“必须够用”理念

(三)“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理念

在技术实践教学中突出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将自主策划,任务分解,“教-学-做”和总结有机结合,采用“教师布置项目学生自主策划项目的完成教师讲解、任务分解学生修订策划投入实施训练记录工作状况、数据教师学生互动总结学生撰写项目报告教师批改问题反馈模式”。

(四)“学习能力强化”理念

将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有机结合,在教师鼓励、引导、任务驱动、探究讨论下,逐步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即在培养专业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方法能力。

(五)“以考促学,以考促训”理念

通过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努力学习,加强训练,发挥潜力。

(六)“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理念

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一个学期,实现真实生产环境下实训教学,在校内和企业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模式。

(七)特色与创新

1、“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鲜明,富有特色。

2、负责指导学生进行课程设计实验的教师队伍是一支年富力强,拥有多年丰富的教学和工程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3、针对岗位能力培养要求,构建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突出岗位能力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4、通过对学习领域中能力目标和学习内容的分析,结合课程特点设计多种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

5、校企合作,指导学生进行有准备、有针对性的,真项目真做的实习实训,使学生学以致用,知识转变能力,强化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6、通过模拟训练培养学生具有“动手能力强、适应岗位快、踏实肯干”的特点,缩短毕业生的职业适用期,符合人才市场“上岗就能顶岗”的用人要求。

7、通过强化实践教学、突出能力培养为学生下一步取得“双证”(即:预算员上岗证、预算软件技能证)奠定基础。

三、基于工程造价计价过程的学习情境设计思路

根据工作过程,设置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高度融合,将职业技能鉴定内容融入学习领域中。比如“基础工程计量与计价”的教学内容设置。改变单一固定的教学场所,建立模拟工作情景的教学场所,采用真实工程图纸,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通过任务驱动法教学,作到“教学做”合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达到培养职业能力的效果。

四、“建筑工程工程量计价与计价”课程资源的建设目标

在充分把握国际上管理学教育的最新动态、吸纳融合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重新设计课程体系,更新和丰富课程内容,并有效地运用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工具,最终形成立体化的教材体系,为教师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完整的教学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需要,利用3年的时间,使本课程的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达到国内一流的水平。

参考文献:

第9篇:计量与计价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评估;培训质量;学员;培训师;委培单位;评估反馈

作者简介:陈大凤(1963-),女,福建上杭人,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副主任,高级讲师;林宇(1972-),女,福建福州人,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教培管理部,高级讲师。(福建福州350009)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9-0024-02

培训效果的评估是培训管理体系的核心环节,其有效开展可对培训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做出科学、准确的分析和判断。近几年来,福建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利用人资管理系统,通过对已完成培训项目的评估,总结培训组织管理中的成功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提出改进意见,使新的培训项目更加完善,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以学员为主体的反应层评估

反应层评估是测定学员对培训的满意程度。评估的主体是参培学员,在培训结束后学员直接在人资管理系统上,通过问卷调查形式收集学员对于培训项目效果的反应。从培训内容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培训方式、培训组织、教师教学能力、效果总体评价等七个维度,系统评价培训的整体效果。通过定量和定性指标比对评估数据库,深入分析评估结果,是寻求教学培训质量“短板”的重要手段,为培训各方提供有价值的培训反馈信息。2011年度,在249期培训班中开展了培训效果评价,共评价了1154项培训课程,48358人次参加测评。纵观收集到的数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定量分析

(1)维度评价指标对比。将学员重点关注的培训内容针对性、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方式、效果总体评价等四个维度的统计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将评分为“好”及“很好”的学员占总参评人数的比例的统计结果用直方图进行对照(如图1)。

从学员反馈情况来看,培训内容总体效果好,培训组织好,各项指标均能达到96%及以上。从横向比对看,学员对采用的培训方式的满意度偏低,培训师的教学能力也有待提高。根据评估结果分析图,今后要加强培训师的教学教法的培训,采用集体备课、观摩教学等方式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学员满意度。

(2)多类别单一评价指标对比。根据实际培训专业构成,将年度培训班按照专业划分为班组长、技能人员、党校、供电所长、综合等五大类培训班,对“培训内容针对性”指标的统计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将评分为“好”及“很好”的学员占总参评人数比例的统计结果用直方图进行对照(如图2)。

培训学员对“培训内容针对性”评价结果总体满意,平均值为98.31%。横向比对,综合类培训的针对性有待加强,培训中心需加强与综合类主办部门的沟通,及时反馈学员信息,搭建培训交流的平台,拉近主办方与学员的距离。

2.定性分析

反应层评估在设计量化打分的同时,还在人资管理系统的评估功能上,设计了培训学员对培训的意见与建议。2011年度,收集到教学服务类意见、建议857条。其中肯定意见670条、改进意见34条。绝大多数学员对培训中心的教学表示认可。对培训表示满意。同时,培训学员对培训效果寄予很高的期望,希望培训能够针对性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培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对实际问题的关注,注重案例式和体验式教学,让学员成为课堂的主体。

3.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

评估效果是对各评估指标的信息综合。评估结果是否客观、准确,依赖于被综合的对象――各评估指标的信息是否准确、全面和有代表性;依赖于评估指标的选取和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是否合适,可见,评估指标体系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到综合评估的结论。

(1)评估指标体系设计合理性。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培训项目质量管理暂行办法》中的反应层评估方案“《培训项目反应评估和改进意见书》(一级)”的要求,福建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对培训质量满意率、综合服务满意率、建议与意见等实施定量评价。涵盖师资水平、课程内容、教学服务、后勤服务等评价,指标全面,反映了培训课程、培训教学、培训管理、培训管理等各个层次。在学员评价上采用量表形式,设置五个等级做基本的区分:5―很好、4―好、3―一般、2―差、1―很差;简单清晰,易于学员操作。

(2)数据全面性。为了保障数据的真实性,福建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利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平台,要求每个培训学员用本人身份证号在培训后登陆系统,在人资系统上进行培训满意率和后勤服务满意率评估,并将学员的参评率纳入送培单位的考核指标,每个评估人员亲自登陆系统进行评估,建立评估数据库,保证了评估数据的最大化。避免由于“以偏带全”导致评估分析的误差。

(3)数据客观性。培训评估必须尊重客观实际,科学、准确、真实地反映对象的全貌。福建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依靠信息化平台建立的评估系统,完全采用了“背靠背”模式,一般人员无法获取学员信息与评估结果的对应关系,改变了学员采用填写纸质评估表格的模式,打消了学员的顾虑,保证了数据的客观性。特别是在教学的相关意见和建议上,更多学员愿意在信息平台上发表自己对培训的感受,为培训教学和后勤服务献策献言,特别是针对评估指标的深度分析,利用定性分析数据与定量数据进行比照,使评估结论更具有说服力,提升培训质量控制决策的精准性。

二、以培训师为主体的学习层评估

学习层评估是测定被培训者的学习获得程度。它是测量受训人员对原理、技能、态度等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培训师通过考试、操作测试等方法来了解受训人员对知识以及技能的掌握情况。在评估中主要是应用考核成绩进行分析,与一级评估相比,二级评估建立在学员的考核成绩上,具有更强的客观性,深入二级评估是优化培训师对培训效果进行自我评价的一个重要途径。福建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开展的学习层评估主要应用于技能人员的持证上岗培训。

1.定量分析

在学习层评估中,培训考核分为应知和应会两个部分。培训师针对考核成绩分别对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合格率等指标进行定量分性,对学员知识技能的掌握度及与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各个成绩分数段的饼图来分析学员的培训效果。从2011年度统计数据来看:应知部分的整体考核成绩理想,达到了预期效果。应会部分的考核成绩大多由2至3门技能考核成绩综合取得,成绩段的分布特点是“中间大、两头小”。能取得高分的学员并不多,但大部分学员能达到基本要求,说明技能水平的提高和标准化作业习惯的养成更有赖于在作业现场长期持续地培养和训练。

2.定性分析

培训师根据学员考核成绩和培训情况,针对每个知识点和技能点的掌握度和原因,进行自我剖析。对教学实践所运用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以实现教学的自我纠偏。优化调整培训内容,合理设置培训项目,着力提升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2011年度的评估分析来看,事故处理和分析能力成为各专业学员掌握的难点,培训师应进行针对性地加强。

3.评估侧重点

(1)培训师关注度。学习层评估是培训师连续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激发内在动因的过程。通过自我评价,教师可以提醒自己的职责范围,也可以评价本人目标的达到程度、教学技能的改进程度和知识的增长程度。分析能力强的教师,在自我评价时善于纵向思考、横向对比,能通过现象看本质,能从复杂的反馈信息中寻到自己最为薄弱的环节。若培训师对评价结果分析的重视程度不高,常会出现同一课程,评价雷同。尤其是培训师只关注当期培训,缺少对以往课程的结果横向比对,评估效果不佳。

培训管理者应积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评价过程和进入角色,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提高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可信性和有效性。若仅仅根据学员或他人提供的信息和数据,来判断一位培训师的工作难免有失公正,在这种情况下,培训师提供“自我画像”的评价机会就显得十分必要。

(2)过程关注度。对一门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对课程来说是结果评价,但对整个教学实践来说则是过程评价。重视过程的评价更应重视学员培训的反馈信息。从回忆学员的培训表现开始,到反思教师行为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再到提升培训内容、培训案例的适用性与针对性。这些行为评估所总结的教育智慧是教学实践的产物,也是优化教学实践的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三、以委培单位为主体的行为层评估

行为层评估在学习层评估的基础上进行。行为层评估是培训学员的直接主管对学员在培训后(3-6个月)运用所学内容使其行为改善程度的定性评估,主要内容包括所学知识技能实际应用的使用频率、为学员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提供的实际帮助、对学员的工作效率的提高、单位的制度与文化对学员使用所学的知识技能的支持度、对培训目标达到的程度评价等五个维度的评价指标。2011年度在8个专业的持证上岗班级中开展了三级评估工作。利用各维度的统计数据做出直方图进行比较分析(如图3)。

可以看出,送培单位对培训效果反映好,各项指标值在89%以上。绝大部分送培单位对培训目标达到的程度评价为满意。认为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契合度高,对现场工作帮助大,达到了培训目标。学员所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契合度高。同时,需要通过培训,学员在工作效率方面得到更高的提升。建议通过加强培训中的标准化作业培训,强化学员的行为习惯等方式来实现。

培训中心建立在第三方(即培训学员的直接主管)上的行为评估,注重以企业适应性为导向,参照《国家电网公司培训项目质量管理暂行办法》中的行为层评估方案,利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平台,要求每个培训学员主管用本人身份证号在培训后登陆系统,“背靠背”的评估模式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有效,定量的五分制评估和定性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相结合,充分体现了委培单位对培训的需求。

四、建立以培训各方为主体的评估反馈系统

建立评估的长效机制,致力于评估后的工作改进,必须具备完善的反馈系统,确保评估报告确定后,能及时在企业内进行传递和沟通。健康的评估机制主要应进行以下几个层面的反馈:一是培训学员及培训学员的直接主管:及时培训成绩,使他们了解培训的效果,以便在工作中进一步学习和改进;二是培训师:督促其积极研究与改进,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三是培训主办方:他们可以决定培训项目的未来,优化和调整设计培训项目。四是培训管理者: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争取培训管理,后勤保障,培训服务等各部门对培训的支持。通过闭环管理提高培训效果,并在提高培训效果的基础上,逐渐提高培训标准,进而使企业培训真正进入良性循环。

五、结论

基于培训学员、培训师和委培单位的多维度定性定量分析的三级培训效果评估结果显示:2011年度培训质量的反映总体良好。培训学员希望采用更加丰富的培训形式;委培单位希望在培训过程中规范技能操作过程,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提高在现场的工作效率;培训师通过自我分析,对技能项目的教学过程实现了自我完善。经评估结果传递于培训各方的有效沟通,保障培训满意度评价体系的闭环运行,强化培训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和穿透力。

参考文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