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老年人健康管理范文

老年人健康管理精选(九篇)

老年人健康管理

第1篇:老年人健康管理范文

2018年XX社区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为标准,不断提高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努力做好老年人的健康保健工作,现将2018年老年人保健主要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做好健康管理:对辖区老年人健康实行分级管理,根据老年人不同的健康状况,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进行健康教育管理服务,让个人及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评价服务对象的险程度、发展趋势及其后天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帮助对象通过行为矫正,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控制并进行追踪,例如对糖尿病高危个体,如果其危险因素有超重血糖偏高和吸烟,则中心医生的指导意见会包括减轻体重、合理膳食指导、体力活动、停止吸烟等。同时,由个体扩展到群体,广泛深入地长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及干预措施,通过中心医护人员与服务对象的密切合作,最终达到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控制或延缓疾病进展的目的。既可以照顾患病个体的特殊性,又可以针对群体性的己存和已知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

二、做好健康危险因素调查与教育:采用通知到晋安区医院体检与入户访谈方式,对老年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进行调查,重点做好老年人慢性病防治,重点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胆囊炎白内障、脑血管疾病等,针对老年慢性病存在年龄、性别、职位的差异,做好老年人慢性病危险因素为吸烟、饮酒、缺乏锻炼、高盐饮食等,一一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提醒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并定期健康检查,开展辖区老年人群健康教育干预极为迫切。

三、做好年度健康体检:我服务站按照2018年工作计划安排,于2018年五月下旬开始进行体检工作,累计体检人数657人,老年人432人,对体检发现高血压与糖尿病等慢病,及时进行规范化管理,定期开展随访,保证老年人健康生活。2018年,我们在老年保健工作上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我们的工作还是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老年人保健工作力度,提高工作质量,把老年人保健在工作做得更好。

第2篇:老年人健康管理范文

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计划》,供您阅读,参考。希望您能有所收获!

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计划

一、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乡镇卫生院应当具备服务内容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二、加强与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老年人口信息变化。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人愿意接受服务。

三、每次健康检查后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入健康档案。具体内容详见《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健康体检表。对于已纳入相应慢病健康管理的老年人,本次健康管理服务可作为一次随访服务。

四、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老年人提供养生保健、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五、通过各种方式,每年组织辖区老年人免费进行一次包括血尿常规、血脂、肝肾功能、心电图等的检查。

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计划

为了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现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工作要求,依据《国家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有关内容,结合我中心实际,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工作,对辖区内老年人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和一般体格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提供中医健康状态评估,给予中医保健指导。同时普及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知识与方法,倡导科学生活方式和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及水平,使老年人普遍享有优质的中医健康指导服务。

二、组织领导

1、中心组织成立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主任__x担任,副组长由副主任__x、__x担任,成员有各科室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公共卫生科和医疗科为具体工作的执行科室,负责该项工作的日常管理和技术服务指导。

2、职责与任务

公共卫生科负责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健康教育、资料印制和实施技术服务指导等。各医疗服务团队负责具体的执行、宣传、动员和老年人健康体检等工作,对行动不便、卧床居民提供上门服务,开展健康指导、随访等工作,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入健康档案。

三、工作内容

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进行中医体质辨

识和一般体格检查,提供中医健康状态评估和中医保健健康教育指导。

1、每年对老年人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包括血压、体重、皮肤、淋巴结、乳腺、心脏、肺部、腹部、四肢、关节等体格检查以及视力、听力和活动能力的一般检查,每年检查1次随机血糖,血常规、尿常规、B超、心电图检查以及认知功能和情感状态的初筛检查,并增加血脂、肝功、肾功检查,告知老年人健康体检结果并进行相应干预。

2、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包括吸烟、饮酒、体育锻炼、饮食、慢性疾病常见症状和既往所患疾病、治疗及目前用药情况。

3、每年进行1次中医健康指导,运用中医体质辨识理论进行健康状态评估,根据不同体质和健康状态提供中医养生保健和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并记录在健康档案中,指导内容应包含三方面的内容:1、常用养生保健方法,包括心理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2、中医体质辨识及保健要点;3、社区老年人常见病症的预防保健,如腰腿痛、失眠、便秘、健忘、耳鸣、尿频等。

4、每年开展针对老年人的中医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公众中医药健康咨询活动,中医药健康知识宣传专栏,播放中医药音像资料,发放中医药宣传资料。

5、将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纳入年度考核指标,将工作任务分解至各医疗服务团队,并与绩效挂钩,进行相应的奖励和处罚。

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计划

响应国家卫生部的号召。为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更好的实施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为老年人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的指导,减少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病。根据《国家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制定我乡老年人健康管理实施细则。

服务对象:全乡行政村的65岁以上的老年人。

服务内容;为全乡行政村的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进行一次免费的体检,体检的时间视情况具体安排,体检项目完全依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进行,并尽可能增加一些必要的项目,具体步骤如下:

1乡镇卫生院组织各村的老年人的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体检前先由各村乡村医生通知各家需要体检的人员,可以到卫生院进行体检,也可以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去村卫生室体检。

2老年人体检可与慢病体检以及建立健康档案相结合。

3体检的内容包括健康状况的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

4健康状况评估包括:吸烟、饮酒、体育锻炼、饮食、慢性疾病常见的症状、既往病史、遗传病史、现病史及临床表现、治疗和目前用药情况。

5体格检查方面含有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皮肤、淋巴结、心肺听诊、

腹部是否有包块、下肢是否水肿、呼吸、体温、脉搏

辅助检查有:每年一次血糖、血脂,有条件的话还应加上血常规、尿常规、B超、心电图、X光片。

6告知老年人健康体检的结果并进行相应的干预。

对发现已确诊的高血压者和2型糖尿病者纳入相应的慢病管理

对存在危险因素但是尚未纳入慢病的居民定期随访

对所有的老年人进行慢病危险因素、高血压防治知识、糖尿病危害的健康教育

主要工作目标:

第3篇:老年人健康管理范文

【关键词】临床医学;老年病;特点;预防

随着我国近些年来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逐渐凸显,老年病的发病比例也呈现出了逐年增加的趋势,因此越来越多的医学界人士开始了对老年病的关注和研究。笔者作为业内的研究和应用者,同样对老年病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索,下文将针对这一问题,分别介绍老年病的概念、特点和预防方法,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业内关于老年病的研究进展。

1 老年病的概念

对于老年病的概念,业内有着比较共同的观点,即指在老年期间经常出现的疾病。老年病的出现类型根据笔者的研究经验可以概括为三种:第一种是老年人和中青年人都会出现的疾病,但是由于老年人的身体特征发病率明显较高的慢性疾病,老年人身体的各项功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和减弱,导致组织和器官功能降低,这类病症如: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症[1];其次是一些老年人所特有的疾病,由于器官的老化或退行性改变引起的,如:白内障、骨质疏松和老年痴呆等[2];最后是完全由于老年人的身体老化导致的急性疾病,很多感染类的疾病都会受到这一问题的影响[3]。

2 老年病的特点

2.1 多数老年人患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老年病的特点中首先救赎很多老年人所患的疾病史慢性非传染病。已有的研究表明,慢性病是困扰很多老年人的一大问题,并且老年人患慢性病后,运动障碍和生活自理能力是两个受影响主要方面,并且会产生各不相同的发病情况。

2.2 多因素致病

致病因素较多是老年病的一个显著特点,因为免疫功能下降、身体机能衰退、机体老化严重,很多对年轻人没有影响的因素都会引发老年人产生疾病,而且多数情况下无法找到明显的病因,更有甚者难以区分是独立疾病还是自然衰老。当前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正在逐渐升级,不仅躯体健康十分重要,心理健康、精神健康、行为健康也同样需要关注。老年人由于身体条件限制产生的精神能力调节能力下降、社会适应力减退等情况都可能诱发老年病的出现。

2.3体征和多数症状不典型

老年在临床上经常表现出来多数患者的发病体征和症状不典型的情况。老年人对疼痛的反应性和敏感性相对较低,体态的改变功能衰退,很多症状可能被忽略。即便是对年轻人比较严重的内脏穿孔或者急性心梗等疾病老年人可能仅有些许不适感。很多老年人同时患有多种疾病,一种疾病的病症可能被其他病症所掩盖。老年人的病症从生理变化和病理变化方面很难分辨,难以区分。

2.4 多病共存

在老年人当中,一体多病的现象十分普遍。随着老年人机体功能的逐渐退化和各方面功能的降低,一体多病的现象就十分明显了,有的甚至在一个器官上就存在多种病变。2.5 多脏器衰竭和多系统功能障碍

老年人的抵抗力普遍比较低,比较容易产生多病共存或相互感染,有时会伴有多系统功能障碍或多器官衰竭。这类情况的出现对老年人的危害极大,已经被列为当前危重病领域最急迫的研究课题,受年龄影响最大。

2.6 多种老年综合征的表现

老年综合征包括痴呆、尿失禁、抑郁症跌倒、谵妄、脆弱综合症、帕金森氏病和晕厥等,这种件脆弱综合症的主要表现包括高度疾病易感性、肌肉强度下降、骨质疏松加剧、情绪躁动、减低、易疲劳和机体功能低下等。老年病患者的表现往往是多种老年综合症的综合表现,这些都对老年病的诊断带来一定困难,也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3 老年病的预防

3.1 终身进行自身健康工程的建设

每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和生存环境都会对其健康状态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适当运动和调整生活环境是老年人关注自身健康的开始缓解,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关注这些问题。

3.2 适时进行疾病风险预测

疾病的有效预测可以对治疗工作带来很大的收益,在医疗技术进步的当今,应当充分注意到疾病的预测问题,尽早的对患病体进行治疗并采取相应措施。

3.3 有计划的治病

疾病的治疗同时至关重要的是预防疾病的发生。老年人完全不生病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也是几乎不可能出现的状态,人如老年应当积极的面对这一事实,合理的调节自己预防疾病,正确看待老年病。

3.4 有信心治病

任何情况下治病的同时都应当注意到预防的作用,患者要注意到自我保健和防护才能让疾病远离自己。老年人夜莺在正确的指导下合理的应对疾病参与治疗,积极地进行康复工作,充满信心解决问题。

3.5 有恒心求康复

老年病大多表现为慢性病,完全治愈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但是应当给患者做充分的工作,让其认识到治疗的重要性作用,积极配合治疗工作,保证患者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争取早日康复。

4 结语

老年病虽然在传统意义上讲与其他病症和科室是有关连的,但是它又是一种自成体系的病症,需要充分注意到老年病的特殊性。目前我国医学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没有达到足够的深度,国家卫生部门还未设立专门服务于老年人的服务和管理机构,国家科学研究的相关部门也没有将老年病设置为独特的学科,官方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度还远远不够,需要进一步的扩大影响,寻求改进措施,才能够为老年人提供更深层次的保障,让老年人有一个安全健康的生活状态。

参考文献

[1]王小梅,穆长征,张静,任恒杰. 老年医学临床课教学改革与探讨[J].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第4篇:老年人健康管理范文

关键词社区健康管理;老年人;护理干预

临床上,高血压、糖尿病属于慢性病,在我国发病率高。调查数据显示[1],我国>60岁者每月发生慢性病的概率在43.8%左右,其中农村34.8%、城市53.4%。因慢性病的发生可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还需注重老年患者的健康管理工作,以尽可能帮助其减轻心理压力,改善生活质量。本文旨在剖析社区健康管理和护理干预在老年人高血压与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糖尿病与高血压患者160例,采取自愿参加方式,对160例病例进行分组。研究组(n=80)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60~79岁,平均(68.24±3.17)岁;病程2~13年,平均(6.8±1.3)年。对照组(n=80)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60~80岁,平均(68.41±3.26)岁;病程2~15年,平均(7.0±1.4)年。比较各组的家庭状况和文化水平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方法:两组都予以为期6个月的社区基础护理,研究组同时加用社区健康管理与护理干预措施,详细如下:①加强健康档案管理,收集患者基本情况、危险因素、健康问题及家族史等,录入宇信健康档案管理系统中,为患者建立完善的健康档案,对行为习惯、自理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健康体检表,发现主要问题,进行健康评价,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计划。②综合分析患者病史、查体、诊断、治疗等情况,并结合健康档案,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全科医师将患者纳入慢性病规范化管理,每年进行4次面对面随访、心理干预、健康教育、慢病管理小组活动、家庭保健员培养等措施,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健康管理。③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提高患者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相关知识水平,鼓励患者主动参加并配合治疗。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向其提供日常饮食、心理、运动等方面指导,及时纠正不良习惯,嘱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将“健康自我检测表”发给患者,同时护士向患者示范相关指标的测量方式,包括腰围、臀围、血压、身高、血糖、体重。教会患者如何正确使用血糖仪与血压计,告知检测次数,指导填写自我管理卡。④告诉患者适当运动的好处,视其实际情况,为其制定科学、有效的运动方案。叮嘱运动时应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高强度运动损伤机体组织。鼓励患者参与户外活动,多和家人、朋友交流,学会倾诉,促使良好心态的维持。观察指标:经连续6个月的护理干预之后,检测并比较各组的血糖和血压水平。统计学方法: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比较血糖水平:研究组干预6个月之后的空腹血糖水平(6.59±0.73)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39±0.86)mmol/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餐后血糖水平和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见表1。比较血压水平:研究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比对照组的低,两者之比为(129.03±8.26)mmHgVS(137.64±7.48)mmHg、(81.21±6.25)mmHgVS(90.23±6.31)mmHg,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第5篇:老年人健康管理范文

一、认真学习工作方案、及时制定工作计划

19年的工作即将结束,这一年来,在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和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本着服务社区奉献社区的精神,明确责任目标,完成了年初的工作计划。

二、为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查体

我院认真开展了今年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工作。成立领导小组,组织各阶段具体工作的安排和实施。辖区内共摸底3834人,建立65岁以上老年人档案3834份。后期体检反馈单填写、中医药保健知识指导、体检结果汇总分析等工作也已完成,并按时完成体检信息月报表。具体完成情况 :2019年共完成老年人实验室检查3194人,完成自理能力评估3194人,完成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3194人,完成65岁及以上老年人腹部B超检查2986人,65岁及以上管理人数2985人。

三、做好做细老年人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和健康指导

按照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的要求,我们组织人员,深入乡村,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体检过程中,我们及时对老年人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估,对查出的高血压病人,糖尿病人群,已及时转入慢病组进行慢病管理,通过努力基本完善了老年人健康管理体系。

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老年人健康知识普及活动

为了给广大老年人提供更多接受健康知识的机会,针对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我们利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了老年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如广场互动式健康知识教育、健康橱窗展示、专题健康知识讲座、发放老年保健小册子、开展老年传统医学服务进社区等,使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家庭急救、预防跌倒、老年体育活动和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等科学知识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所认同和掌握。

每季度针对老年人常见疾病的预防保健,以及老年人常见伤害的预防急救进行指导,使得辖区内的老年人了解健康知识,远离疾病和伤害,致力于让辖区老年人的生活更健康。

五、建立健全乡村两级组织网络

为确保工作进展,明确了1名管理人员在村级,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工作合力。

六、实行绩效管理

第6篇:老年人健康管理范文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徒制;健康管理学;课程建设

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是世界各国尤其是跨入21世纪的中国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国老龄委2006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中预测,2030年到2050年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2050 年我国老年人口将由目前的1.5亿增至4 亿以上,中国正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但现阶段高校培养的老年人才资源有限,人才层次定位与养老机构的岗位需求不能完全吻合,课程设置和教材重理论轻实践,急需探索一种新型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因此福建省教育厅2016年在福建生物工程专业技术学院进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开展试点工作,合理整合学院专任教师及合作企业实践教师资源,设计更加科学、规范、专业和实用的学徒制课程已迫在眉睫。《健康管理学》课程依据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分析养老服务行业各个岗位工作专业基础上,参考健康管理师的国家职业标准,设计开发一门突出职业本位,强化技能训练,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的新型高职类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基础课程。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根据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现有教学计划,查阅现行老龄政策法规、老年健康管理相关课程理论、课程体系构建相关研究成果及健康管理技术等的研究现况,并参照各级各类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为论文撰写提供政策理论支持。

(二)访谈调查法

为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现状和分析原因,本研究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教师、毕业学生、养老企事业单位组织座谈会进行深度访谈,从不同角度调查老年健康管理岗位理论及技能需求。

(三)实地考察法

利用学院专业建设及教师企业实践的机会,对省内外多家健康管理公司、养老机构进行实地考察老年健康管理相关岗位实地考察,同行业专家探讨。

二、结果与分析

(一)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对健康管理的需求

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影响原因是慢性病,我国扑面而来的人口老龄化现实,急需有效和可持续的干预措施来解决老年人慢性病预防和管理问题,国家卫生部2012年《我国老年卫生工作有关情况》指出需强化老年人健康管理和慢性病预防控制,促进老年人健康水平的提高。因此健康管理学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现有调查过的福州5家养老机构都有专门的医养科室或医疗站,健康管理应是本专业学生需拥有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对《健康管理学》教学内容的要求

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教师、毕业学生、养老企事业单位组织座谈会,会谈结果发现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健康管理知识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健康管理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老人体质健康评估技术;居家、社区及养老机构健康管理系统基本知识;老人用药、营养、运动的基本保健指导,老年人常见病基本的健康管理等几个相关知识内容,这些通用性知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服务于老年健康养老养生行业的专业知识,也更适应现有岗位的技能需求。

(三)学徒制模式下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对兄弟院校的交流后,一致认为以往职业院校的教学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依据的定量评价或以考查成绩为标准的定性评价,这N方式会使职业教育走向重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忽视学生实际能力养成的局面,不符合福建省教育厅设立学徒制试点的精神及发挥合作企业职业教育真实力量,更是跟不上现代养老行业的需求。因此,学生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由校企两方综合评价是《健康管理学》学徒制课程考核设计的基础。

三、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健康管理学》课程设计方案的讨论

(一)专业需求与定位

基于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健康管理学》的课程目标的设计――调研团队认为该专业学生健康管理学课程的知识为:掌握健康管理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老人体质健康评估知识;居家、社区及养老机构健康管理系统基本知识;老人用药、营养、运动的基本保健知识;老年人常见病及健康管理基本知识。技能目标为:老人健康评估技术及量表运用;健康管理机构或养老机构工作流程及管理软件的使用;老人基本用药及保健品指导;老人膳食指导;运动指导;老年人常见病健康管理指导;素质目标为:具备健康养老的伦理文化和职业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健康体魄,身体素质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

(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健康管理学》学徒制课程内容结构、实施安排设计

第一,理论教学的设计。应涵盖健康和健康管理等基本概念、健康管理学发展简史(与健康保险的关系)、健康管理理论基础及内容、健康评估原理及方法、健康管理相关法律法规、预防医学基础知识等;授课形式以学院集中式学习为主,包括理论(面授)为主和健康管理公司或养老机构参观学习。教学实施形式方法为面授教学法、分组竞赛教学法、演示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建议为教师观摩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教授教学内容分组完成教学任务参观学习心得及机构管理岗位设置及工作流程说明,通过理论教学,实现学生掌握健康管理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的教学目标。第二,实践教学采用模块化教学的设计。应包括4个模块:1. 老人体质健康评估知识;2. 居家、社区及养老机构健康(智能)管理系统基本知识;3. 老人用药、营养、运动的基本保健知识;4. 老年人常见病及健康管理基本知识。授课形式以企业见习为主,采取学院专任教师介绍基本理论、现场观摩岗位工作和企业指导老师带班技能指导三种形式。教学实施形式方法采用理论面授指导教学方法、任务导向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和社会实践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建议为1. 面试理论基础;2. 设定情景场景,给予学生任务进行完成;3. 理论分析指导;4. 应用理论技能完成具体岗位实践,由学生自愿选择,至少掌握2个模块知识和技能。

(三)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健康管理学》学徒制课程评价体系

理论知识考核与实践技能考核占比分别为50:50。理论知识考核由学院组织专任理论课老师卷面考试结合健康管理公司或养老机构现场观摩参观学习心得及机构管理岗位设置及工作流程说明的设计等,其中基础理论知识考试和健康管理公司或养老机构现场观摩参观学习心得及机构管理岗位设置及工作流程说明设计分值占比分别为30:20;实践技能考核由合作企业岗位指导老师在见习岗位上对4个模块:老人体质健康评估知识、居家、社区及养老机构健康(智能)管理系统基本知识、老人用药、营养、运动的基本保健知识和老年人常见病及健康管理基本知识进行指导考核,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及时进行考核并颁发合格证书及成绩,每个学生至少掌握2个模块知识和技能;每个模块25分。

四、结语

老年服务与管理学徒制课程――《健康管理学》的设计理念与思路总体上从市场、职业和专业的角度规划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的提高,不仅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同时增强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兴趣,它的教学内容、教学实施布置及教学方法等具有针对性,从而为高职院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创新性培养,学徒制试点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田小兵,王港,等.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钟山老年服务人力资源开发园区”的创新实践与探索.科教文汇,2013(06).

[2]卫生部新闻办公室.我国老年卫生工作有关情况[EB/OL].http:///gzdt,2012-10/10.

[3]张烨,吴昌友,等.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三核”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6(01).

[4]侯韵.“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创新研究要以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5 (07).

[5]刘茜.校企合作视野下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评价体系探析[J].专业建设,2015(02).

[6]金新政,詹引.老年健康管理综合策略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0(01).

第7篇:老年人健康管理范文

关键词:养老机构;档案管理;措施

一、老年人健康档案建立

1.心理健康档案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科学的发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逐渐占主导地位,综合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影响,社会工作者不仅要关心老年人的躯体(器质性疾病),更要关心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老年人心理健康程度直接关系到其身体健康水平。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问题更显突出。特别是离异丧偶和农村留守老年人,心理问题更为突出。在老年人健康档案建立中,正确选择测量方法,进行心理评估,获取更多老年心理健康状况的资料,制定服务方案,及时发现心理问题,积极进行干预和随访。运用个案、小组及养护的专业技巧,为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提供健康素质提升、压力缓解及情绪辅导、人际交往、家庭关系改善以及康娱活动等服务,帮助老年人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需求,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指数,使其更好地融入养老机构。

2.定期体检档案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对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二级预防的基本原则。定期进行老年人健康体检,根据体检结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下一步管理方向,全程质量控制,最后及时建立和更新健康档案。健康档案是以个人健康为核心,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化文件记录,其主要内容包括个人的生活习惯、过敏史、既往病史、诊断治疗情况、家庭病史及历次体检结果等。它可以让社会工作者更仔细、全面、准确地了解老年人的身体情况,从而更有效地诊断治疗或指导老年人自我保健康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老年人对健康需求的提高,健康档案的重要意义越来越凸显。

3.慢性病管理档案

慢性病诊疗档案是老年人健康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的因素有年龄、吸烟情况、体质量指数、精神状况、体育锻炼等,干预或控制这些因素可以有效地预防慢性病的发生发展。欧盟各国实施了干预慢性病危险因子的联合行动后,慢性病死亡率减少了77%,慢性病经济负担减少了60%。老年慢性病档案包括预防、治疗、护理和随访管理的全部资料。在慢性病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已经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尤其要注意慢性病亚健康的老年人,这些老年人尚未诊断为慢性病,但其有慢性病的生活方式,站在慢性病的边缘。社会工作者应主动为老年人建立慢性病档案,及时干预,定期随访,把相关材料整理入档。

二、老年群体健康档案的应用

1.心理慰藉关怀

有调查显示,失独老人最大的问题是心理问题。失独者在遭遇丧失唯一子女这样的恶性事件后,将经历事实的否认期、痛苦的承受期、平缓的恢复期这样一个阶段化的过程。因此需要针对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干预,比如在否定期主要应给予足够的支持与陪伴,此时要警惕“幻觉现象”的时间和程度,如果“幻觉”出现频率超过正常范围,就属于病态模式,要注意扭转和制止。在承受期,主要是难以适应没有子女的世界,难以恢复原先正常的社会功能,比如不想出门,不想与认识的人说话等,陷入痛苦绝望的境地,此时需要重点关注包括其日常生活状态及社会交往在内的社会功能。同时,在老年心理健康当中也包括个人心理健康的原始调查问卷,评估结果,老年人心理问题及随访记录等。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有利于向老年人提供完整、迅速、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有利于老年人预防和及时治疗常见病症,提高生命质量,有利于政府及相关部门及时准确获取各类疾病信息,确保居民的身体健康。

2.老年人养老和医疗保险档案

养老保险档案和医疗保险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已逐渐趋于成熟。但需要指出的是,老年人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档案除了纳入全统筹的社保档案管理中心集中管理外,还应实行和其他老年档案的集中管理,以利于全面掌握人口老龄化信息、老年人养老金及医疗保障状况,有利于分析统计老龄事业发展情况,科学制定老龄相关政策,推动养老事业长足发展。

3.个性化服务满足管理

除了养老、医疗需求外,老人还有很多个性化需求,如陪伴、法律咨询、服务社会等,养老服务机构根据老人健康档案及生活服务记录、生活服务资源信息,预测老人服务需求,并主动向老人推送个性化服务。如根据老人在一定时期服务所需和关注重点,定期向其提供陪伴购物;根据老人健康情况、个人兴趣等,为其匹配服务单位,满足其老有所为的愿望,从而使老年群体个性化服务需求得到满足。同时,基层养老机构,应建立老年人兴趣爱好档案,收集老年人文艺类、休闲类、运动类、益智类等兴趣爱好。兴趣爱好档案的建立有助于基层养老机构分类组建老年康乐小组并开展活动,以增强老人自信心,提升老人社会参与能力,防止老人脱离社会,提升其幸福指数。

三、结语

总而言之,档案资料是养老机构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凭证,必须提高养老机构内部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随着养老机构接纳老年人的数量逐步增多,养老机构的任务日益繁重,这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养老机构应加快档案管理,树立全新的档案工作观念,完善档案管理机制,采用先进的档案管理手段,从而促使档案管理工作满足新时期下养老机构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部关于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Z].2009(12):01.

[2]张艳琼,徐洪吕.我国老年人健康档案建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1].社区医学杂志,2015(5):78.

第8篇:老年人健康管理范文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文化水平的丰富、生活质量的改善,居民对健康的需求内容、需求范围发生了根本变化,他们既重视有病治疗,更重视无病预防;既追求身体健康,更追求身心健康;既需要健康维护,更需要健康投资、健康管理。要全面适应社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满足居民复杂多变的健康需求,需要深入剖析社区健康管理需求,全面了解社区健康管理优势,探讨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健康管理实践模式,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关键词:

社区;健康管理;需求;社区卫生服务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社区居民生活水平提高,针对人口老龄化、慢性病井喷、医疗费用居高不降等一系列医学难题,以社区为平台、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点、寻找有效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是新时期新医改下全球卫生体制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满足社区居民不同层次的健康需求的必然选择。

1社区健康管理需求分析

1.1慢性病井喷

随着不良生活方式的增多、饮食结构的转变以及生活环境的恶化,我国社区居民疾病谱、死亡谱发生了很大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死亡率持续上升,逐步成为社区居民健康“头号杀手”,严重危害社区居民健康、阻碍社区经济发展[1]。2002年我国已有高血压和血脂紊乱病人各1.6亿人,超重率30.0%、肥胖12.3%,城市50岁以上居民患病率:高血压55.0%,血脂紊乱46.0%,糖尿病16.2%,且持续上升[2]。《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居我国人口死亡原因前五位的分别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及损伤中毒,慢性病将成为今后影响社区居民健康、引起过早死亡、导致残疾的首要原因。《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显示:我国社区居民慢性疾病持续增加、疾病负担日益加重。城乡居民两周患病率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十年中,患病比例由39%增加到了61%,且平均每年新增1000万例慢性病患者。患病人群基数庞大、人口老龄化进程迅速以及慢性病患者趋向低龄化,迎来了慢性病“井喷”时代。我国现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慢性病防控体系、防控政策、具体措施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社区慢性病防控体系尚未健全,居民无法获得全程的、连续的、系统的、个性化的慢性病管理服务,慢性病高危人群得到的预防干预措施不够全面、系统,慢性病患者获得的医疗卫生服务未能连续、个性化;其次,社区慢性病防控信息系统尚未完善,未能及时收集居民健康信息,无法全面掌控居民健康状态,健康信息管理效率不高,健康资源利用不充分;最后,社区慢性病防控理念滞后,重点关注患病后的药物治疗,忽略高危状态下的预防干预,造成医疗费用庞大而防治效果却不理想的局面。健康管理坚持预防为主,及时发现亚健康状态以及慢性病“后备军”,紧抓可变的、可防的、可治的健康危险因素,综合干预、防治结合,从源头上阻断慢性病的发生、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慢性病管理主要承担机构,在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急需结合社区实际引入健康管理理念、探索健康管理模式。且健康管理具有投入少、效益高的优势,能够有效降低居民医疗费用、缓解社区经济负担,是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必然选择。

1.2人口老龄化

国家统计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指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1.59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1.09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3%[3]。据卫生部统计,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2倍,伤残率是全部人口伤残率的3.6倍,65岁以上老年人中老年痴呆症的患病率为6.6%,85岁以上高龄老年人中老年痴呆症的患病率为33%[4]。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不可避免、进程无法逆转,老年化过程中伴随的问题日益严重,高龄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完善,对国家和社区经济的发展、文化的进步、生活质量的提高都带来深远的影响、严峻的挑战,我国作为老年人口绝对数最多、人口老龄化进程最快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是否有效,不仅影响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家庭生活质量、影响社区发展水平,更关系到社会和谐与国家稳定。我们需要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平台,以现有养老模式为基础,引进健康管理,转变传统养老观念,完善养老制度,缓解银潮带来的巨大压力。老年人是社区健康服务的重点人群,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定点对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该向老年人提供更多、更好、更全面的医疗保健服务。一方面,老年人组织器官衰老,身体功能减退,抗病能力下降,疾病易患性增高,且所患疾病以退行性病变为主,与普通人群相比更需要家庭、社区和医疗机构提供健康服务;据卫生部统计,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城乡合计能够自理的老年人占80.7%,能够部分自理的占12.9%,完全不能自理的占64.7%,需要日常生活照料的老年人比例,城乡合计为9.8%,其中79岁以下的有7.3%,80岁以上的有33.1%,老年人对社区健康服务有客观需求;另外,老年人社会角色转变、社会地位改变,经济承受能力弱,社会养老保险提供的只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针对工薪阶层,老年人难以支付商业医疗卫生服务,无法满足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需要社区卫生服务系统提供便利的、实惠的、可及的健康服务[5]。另一方面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家庭结构缩小,现代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居民健康保健知识比较缺乏,无法承担老年人健康养老的重任,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精力上都显得力不从心,需要社区卫生服务系统进行协助;现有医疗服务模式重点关注疾病状态,注重疾病治疗,忽视健康教育、生活指导等疾病预防,不能完全满足老年人的健康保健需求,需要社区卫生服务系统进行健康知识宣教、督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老年人日常对卫生护理服务的需求状况:城市地区老年人需要陪同看病的占13%,需要上门看病的占20.5%,需要上门护理的占13.8%,需要康复治疗的占21%[6]。迫切需要创新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来改善这一问题,健康管理应运而生,引进健康管理,使社区卫生服务更加经济、有效,有效缓解老年化给社区、家庭带来的巨大压力,为老年人提供个体化、专业化、普及化和优质化的健康,满足老年人复杂的、多层次的、整体性的养老需求。

2社区健康管理的优势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7]报告显示:人类1/3的疾病通过预防保健可以避免,1/3的疾病通过早期发现可以得到有效控制,1/3的疾病通过信息沟通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疾病发生、发展的自然进程就是一个健康危险因素不断作用、不断积累的过程,健康管理通过作用于疾病自然进程中的各种可控、可防、可及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的发生、控制疾病的发展以及促进疾病的康复,有别于传统卫生服务系统“重治疗、轻预防”仅在疾病治疗阶段才介入的理念。美国健康管理20多年的研究显示:健康管理对于任何企业和个人都有一个90%和10%的关系,即90%的个人和企业通过健康管理后,医疗费用降到原来的10%;10%的个人和企业没有进行健康管理,医疗费用比原来提升了90%[8]。因此,在社区卫生服务系统中引入健康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以减低医疗费用、降低个体就诊率,更能缓解卫生系统经济负担、增加社区整体经济效益。

2.1引进健康管理

化被动治疗为主动预防健康管理主动发现社区居民整体健康问题,主动了解社区疾病构成,紧跟国家医疗卫生策略,提供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卫生服务,国家现有的医疗卫生体系,主要是针对居民疾病发生后的一个被动应对和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的被动应急,具有被动消费的特点,居民往往身患疾病无法自然恢复不得已才去医疗机构寻求治疗,而健康管理主动进行包括疾病管理、亚健康管理、心理健康管理、个人健康信息管理、个人健康维护等在内的、系统的、完整的健康服务,具有主动需求的特点,居民处于健康或亚健康状态,为了从源头上阻断疾病、维护健康、促进健康,主动寻求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健康管理通过把科学、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传授给健康需求者,变被动的健康护理为主动的健康管理,在维护健康的基础上促进健康,化被动为主动,抢占时机,从源头上阻断疾病。

2.2引进健康管理

促进社区经济发展从经济属性而言,健康管理是服务产业的重要内容;从社会事业属性而言,健康管理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管理能够为居民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等相关产品和服务,产业链长、产品种类全、服务范围广,能够有效提高社区劳动力素质、提升社区经济竞争实力、促进社区经济转型升级,为社区经济发展做贡献。因此,引进健康管理,不仅能够改善社区居民健康状况,更与社区和谐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给社区带来不可忽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3引进健康管理

提升社区卫生系统科研能力健康管理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知识密集型的、应用技能型的产业,有许多有待研究的核心技术,例如健康信息技术、健康普适服务技术等,在社区卫生系统中引进健康管理,把握生命科学发展机遇,综合借助先进诊疗技术、前沿健康监测手段,结合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生物工程等学科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对居民健康信息、健康资源进行管理,展现相关学科的实践价值,体现相关领域的先进成果,结合社区现有的科研创新资源,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的优势,推进健康管理服务产业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促使社区能成为人类健康科技自主创新的的研发基地和实践试点。发挥社区健康管理的科技附加值,有效提升社区卫生系统的科研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社区居民急性传染性疾病患病率大大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却持续上升,这与长期身体疲乏、精神紧张、生活方式不健康、膳食结构不合理以及社会心理问题逐渐积累密切相关,在社区引进健康管理,调动社区各方面的资源、动员社区全体居民,从饮食结构、生活方式、运动保健等方面进行全面监测,系统的收集健康信息、科学的评估健康状况、针对性的提供健康指导,帮助居民减少慢性病健康危险行为,降低医疗卫生费用,满足居民不同层次健康需求,促进社区居民整体健康。因此,在社区引进健康管理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3社区健康管理实践模式探讨

3.1以政府政策法规为指导

开展健康管理政府部门要建立建全健康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对服务模式、服务内容作出规范,将准入制度适当降低,引领社会资源进入健康管理[9]。健康管理是一个综合性强的、多学科交叉的行业,涉及预防医学、临床医学、询证医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学科,应该建立一套专门的、全面的法律法规,出台一系列有利的、有倾向的政策制度,以保证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健康管理工作能够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科学化的实施;引导医疗卫生资源进入社区,将投资重点放在未病阶段,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将疾病控制萌芽状态,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政府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引进健康管理,为广大人群购买公共卫生服务,力求以创新性社区化模式开展健康管理服务,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的医疗保健需求。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扩大供给、刺激需求两个角度,针对健康服务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肩负的主要任务,在坚持现行政策的同时,施行放宽市场准入、加强布局规划、给予用地保障、完善财税支持、优惠价格政策等具体措施,加大政府投入,对社会资本举办的健康服务机构也提供财政支持资金补助。为健康管理中政府和市场做了明确的定位,一改以往政府占主导地位的模式,将政府作为行业的引路者和推进者,赋予其规划蓝图、提供支持的角色。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搭建了合理的健康管理平台,提供了有利的健康管理政策,促使健康管理成为一项惠及社区全体居民、涵盖社区基本医疗服务的工作,充分发挥社区健康管理机构作用,承担慢性病防治、老年人保健等重要任务。

3.2以现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平台

开展健康管理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涉及整个社区居民———不仅包括病人,还包括亚健康人、健康人,经验表明,80%的疾病可以在社区得到有效防治,贯彻“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理念,社区医疗条件无法治疗的疾病,利用双向转诊制度转向上级医院,病情控制或治愈后再转回社区康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仅作为居民的健康教育中心、慢性病防治中心为居民提供健康知识、指导疾病防治,更应该作为健康管理平台为居民收集健康资料、处理健康信息、管理健康资源[10]。健康管理理念在我国并不陌生,我国社区卫生服务设计理论、功能定位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就很好的体现了健康管理的思想。许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针对慢性病人开展的如定期随访、免费血压监测、健康知识宣教等,就是健康管理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具体实践。目前,我国健康管理行业实践还处于初级阶段,社区卫生服务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将健康管理引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会起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效果。在社区医院成立专门的健康管理部门,涵盖健康体检、健康管理、医疗卫生服务,探讨社区健康管理模式、收集整合居民健康信息、策划社区健康管理计划、进行社区健康管理实践,可以设立慢性病门诊、儿童保健门诊、心理咨询门诊、预防保健门诊等下属部门,监管社区健康体检中心、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临床医疗卫生服务与健康管理服务一体化。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引入健康管理,具体实践模式有:①管理健康信息:对居民进行生活习惯、健康行为、工作环境、体检结果、家族史、既往史等进行跟踪,记录居民健康问题、病情进展、周期性健康检查、门诊病历、住院病历等健康信息,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社区健康档案、儿童保健记录、慢性病随访记录等健康档案;②评估健康风险:用收集的健康信息,建立健康危险评价模型分析计算预测疾病危险程度;③指导健康计划:明确疾病危险因素后,提供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进行健康指导,引导健康行为,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

3.3以双向转诊制度为桥梁联合上级医院

开展健康管理由于社区医疗服务经济利益少、服务水平低、政策配套不完善造成双向转诊“转上容易转下难”的尴尬局面。通过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引进健康管理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全权代表患者利益,改变双向转诊制度中社区医院和大医院之间的直线关系,形成患者(健康管理中心)、社区医院、大医院三方利益平衡的就医模式。健康管理中心不仅掌握卫生资源的分布情况,熟悉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之间的关系,掌握疾病早期鉴别方式、疾病最佳转诊时机、便利的转诊途径等,而且熟悉社区居民居住环境、生活方式,详细的掌握居民家族史、既往史、门诊病历、住院病历等健康资料,可以为就诊居民提供准确的、针对性的就医指导,进行适时的、必要的转诊服务。社区健康管理中心完整的、持续的记录了个体和人群的健康状况,可以为双向转诊提供信息支持、加强沟通交流。完善双向转诊制度,缓解大医院的就诊压力,保证宝贵的医疗资源用于重要环节,同时提高卫生资源使用效率,避免有限的医疗资源过度使用、造成浪费,使上级医院集中优质医疗资源,解决重点难点医疗问题,使社区医院进行常见病、慢性病的首诊,发挥其基础性医疗的作用,医生通过上下级医院之间的信息共享网络查阅患者既往检查、用药情况,避免重复检查、重复用药,节约医疗资源、提高整体的医疗质量和临床效果。在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引进健康管理服务,管理整个社区居民的健康信息、收集健康资料、整合健康资源,全面了解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开展健康教育、进行医疗咨询,提供最合理的就医决策建议,争取做到合理利用社区资源、充分发挥社区优势,小病在社区医院治疗、大病转向上级医院。调动社会力量、专家力量对医疗行为进行有效监督,防止延误病情、过度治疗、浪费医疗资源等不良现象,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约束能力,掌握患者就医流向,增加对社区卫生资源的利用,减少医疗费用。这样既能节约医疗资源降低医疗费用,又能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促进社区居民健康[11]。

3.4以信息通讯技术为手段互动双赢

开展健康管理健康管理服务对现代信息通讯技术有极高的依赖度,依托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作为运行平台,借助先进信息通讯手段做为支持,有效实现健康管理的市场化、规模化。健康管理的出现为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开拓出全新的发展方向、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信息通讯技术的进步将提高健康管理的服务内涵、提升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扩大服务规模等。以实施社区健康管理为立足点,以建立社区健康档案为切入点,以提高社区慢性病防控效果、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积极性、以增加社区居民主动性为落脚点,以提高社区人群健康素养为重要途径,实现健康居民、健康社区、健康中国的目标。居民健康数据资源将成为社区最重要的核心资源和共享资源,它将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与健康产业协调发展,引导社区卫生服务与健康管理向集中管理、分散经营、贴身服务、产业联合、规模发展的方向运行[12]。

参考文献:

[1]吴燕,杨俊杰,王菊兰,等.“团队—契约—医患合作”的糖尿病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5):2861-2864.

[2]吴义如.糖尿病社区综合管理联合家庭保健员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2:382-383.

[3]季宏,计振民,张东升,等.社区卫生定向服务模式在机关干部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老年医,2012,26(2):32-34.

[4]陈洪杰,罗晓蓉,章顺龙,等.家庭医生开展全周期家庭健康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健康教育,2013,3:285-287.

第9篇:老年人健康管理范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维护的需求,特别是老年人由于慢性疾病、生活自理障碍、认知功能减退和心理变化等影响他们的健康与生活,需要护理和照顾的老年人日益增多。2003年8月省老年医院以医院为依托办起了老年人养老机构,命名为省老年医院老年护理中心,共收住有128人,运作五年多来,深受老年人的认可和社会的好评,其中的主要元素,在老年护理中心的管理模式上,引用了健康管理服务和医院的人性化护理。

1 健康管理

1.1 健康管理的定义 对个人及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预测以及进行预防的全过程。

1.2 健康管理的实施 老年人作为社会的特殊弱势群体,入住了老年护理中心,如何进行健康管理,使老年人在老有所养的基础上,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是摆在养老院管理者需要面对的一个难题。因此,入住护理中心时,进行了健康评估,结合以往的病历记载和平时的生活习惯,针对性提供科学的健康指导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干预,并对老年人的服务引用“全人”护理。

2 健康管理在老年人管理中的作用

2.1 心理干预 因为随着年龄增加,健康状况下降,亲人的情感的支持弱化等事件的发生,老年人常出现焦虑、担忧、疾病感增强,及时通过心理疏导,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才能使他们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促进身心健康。

2.2 躯体健康干预 躯体功能退化虽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过程,但这种过程会给老年人带来许多健康问题和意外事件的发生。因此,要加强老年人全人护理,一要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二要识别老年人改变健康行为的愿望和障碍,据此做出个体化的指导。特别对于骨质疏松的老年人,有骨折病史的老年人,不仅要纠正干预偏食的习惯、活动方式和一些姿势的注意事宜,还要指导用药的依从性。对有高血压、高血脂、腔隙性脑梗死的老人合理用药和时段饮水的科学性,真正做到了疾病的一级预防。

2.3 作息和活动的干预 作息要求按作息时间表,初期相当一部分老人不适应,经过一段时间,适当地干预和一个良性作息环境的影响下,便适应了。老年人的活动根据身体健康情况,制订个性化的活动方案,有的按时做简易关节操、有的中速散步、有的慢步行走、有的利用助行器慢行、有的做被动运动等,尽量让老年人维持和改善生理功能。对血压波动、头晕、晚上睡眠欠佳的老人制止运动,以免意外的不良事件发生。

2.4 饮食干预 统一三餐膳食,做到低脂、低糖、低盐、高蛋白、高纤维素、易消化吸收的饮食和烹调,同时根据四季气候变化、依据老年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虚证”和“血瘀”,讲究食疗,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如哮喘病、高血脂、糖尿病、慢性胆囊炎等。

2.5 服药干预 老年人感知功能减退,记忆力及自理能力下降,获取医生的新信息有很大困难,协助老人把药取回后,把每天的药配好,到时间提醒老人用药,痴呆的老人看服,提高用药的依从性。

3 人性化护理

3.1 人性化护理的内涵 人性化护理是在护理服务全过程中以人文为本,为服务对象提供精神的、心理的和情感的服务,把他们看作是有思想、有情感且生活在特定环境中的完整的社会人,最大限度地满足其需求。

3.2 精神文化生活支持 每个老人的人生经历都是一本书,养老院把众多孤寂的老年人聚到一起,就有了互相沟通的条件。经常开展各种娱乐活动,又可以交流彼此的精神财富,达到相互间的情感支持、心态平和,又达到减缓大脑功能退化,保持神经系统健康和谐。

3.3 安全感的支持和保证 我们在运作中,按护理等级的不同,一个护理员负责几个老人,甚至一个护理员负责两个老人进行24h护理,让老人处于安全状态,并使老人感到不孤独不被忽视。责任到人,老年人的需求随时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