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五四运动感想范文

五四运动感想精选(九篇)

五四运动感想

第1篇:五四运动感想范文

20xx五四青年节活动方案范文一“五四”运动周年纪念日,为全面推进我校的团员意识教育活动,弘扬“爱国、民主、科学、人文”的“五四”精神,进一步增强团员的荣誉感、使命感、责任感,我校组织开展纪念“五四”运动系列活动。

活动一:团组织生活案例征集

时间:20XX年4月27日——5月30日

地点:各班团支部

各团支部结合团员意识教育活动的开展,围绕“共青团员的光荣历程”、“共青团员是怎样的人”、“团旗伴我成长”、“现代社会如何来评价一名优秀团员”等主题,设计开展形式多样的团活动。

活动二:“共青团员是怎样的人”主题演讲活动

时间:20XX年5月中旬

地点:多功能报告厅

进一步增强团员的荣誉感、使命感、责任感,提高团员的先进意识,自觉加强在青年、学生中的示范作用,组织 “共青团员是怎样的人”主题演讲活动。

活动三:“共青团员是怎样的人”格言征集

时间:20XX年4月27日——5月15日

地点:各班团支部

初二、高一、高二年级各团支部出一到两条格言,能充分表达共青团员到底是怎样的人的真实想法,应具有时代感和使命感

活动四:“庆五四•迎奥运”硬笔书法比赛

时间:20XX年5月1日——5月10日

20xx五四青年节活动方案范文二20XX年是“五四”运动97周年,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我们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同学们发扬五四“爱国、进步、科学、民主”的精神,培养他们奋发图强,报效祖国的理想。

一、开展“五四”评优及表彰活动。

为树立典型,争先创优,在全校形成学先进、赶先进的良好风气,引导学生自觉设计成长历程,承担成长责任,校团委在3月中下旬开展民主评议团员活动,在此基础上,4月份在全校范围内开展XX年度评比表彰“五四” 红旗团支部、优秀团支部、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青团干部评选活动。

二、加强团组织发展,吸引先进青年学生加入共青团组织。

校团委积极推进团员意识主题教育,不断深化,引导广大团员、青年自觉参与学校各项常规管理和建设,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在服务中奉献。经学生本人自愿申请,团支部考察,校团委在4月11日——18日进行了第六期团校学习,经班主任、年级部、年级团总支层层评定,最后审批决定吸收10名优秀青年学生为共青团员,计划在5月11日进行了入团宣誓仪式 。

20xx五四青年节活动方案范文三一、 指导思想

“五四”运动的核心精神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五四运动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五四运动是中国青年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密在一起的自觉性行动,五四运动不仅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五四运动对当代青年最大的启示是优秀青年必须同时追求思想和行动的卓越,必须处理好小我和大我的关系,必须处理好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必须注重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自觉建构。为了进一步引导我校学生深化对于五四运动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的认识,进一步体会“五四精神”,丰富人生发展,学校团委会制定这份纪念五四运动周年系列活动方案。

二、 组织机构

(一)领导组:李渐来(组长),黄国宝(副组长),王五七、黄顺进、戴文生、陈振煌,刘识芳,张冬梅

(二)组委会成员:团委其他委员,各班团支书和班长。

三、 主要内容及安排

(一)“五四”专题宣传

(1) 国旗下讲话(5月4日)

(2) 图片展:“五四”历史事件图片展,“五四”运动学生代表图片展。

(3) 现场作文比赛:题目为《融入大海的滴水—青年的历史使命》

(4) 黑板报比赛和手抄报比赛:主题为“五四精神、青春气息”

(5) 宣传标语:“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国光中学纪念五四运动周年专题活动月”、“青春无悔、中国有我—纪念五四运动周年”

(二)“五四”专题讲座(5月4日星期一下午班会第一节)

邀请历史组老师开设专题讲座,介绍“五四”的历史事实和时代意义。

(三)团队专题活动(5月4日星期一下午班会第二节)

(1)入团宣誓仪式

第2篇:五四运动感想范文

又是一年一度的五四青年节的到来事实上写2021青年五四奖章优秀心得并不难,这么一下想似乎压力少了很多,就让我们一起来写2021青年五四奖章优秀心得吧!下面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关于2021青年五四奖章优秀心得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2021青年五四奖章优秀心得一随着五一劳动节的结束,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五四青年节,这是一个属于所有青年人的节日;也是纪念一百多年前,5月4日这一天,为中国崛起高呼呐喊,让轰轰烈烈爱国主义斗争活动从星星之火,最终成为燎原之势的重要一天。如果没有这一天的青年爱国运动开始,我们就无法团结起所有的爱国之士,为祖国崛起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因此五四青年节,不仅是青年人的节日,也是纪念在一百年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它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起点而载入史册之中。

五四运动是我们所有中国青年都不能忘记的,它象征着青年们高尚的爱国情操与真挚的民族情感,即使过去一百多年,我们应该牢记这种精神,贯彻于我们的个人行为之中。在新时代的今天,我们的中华大地涌现了无数优秀的爱国有志青年,他们为了国家社会发展,贡献出自身的才能,也贡献出了自己所有的一切;因此为了表彰这些优秀的青年人们,我们的国家也为这年轻人,颁发了属于五四青年节这一天才有的奖章,也就是五四奖章。

五四奖章是我们中国优秀青年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只有个人政治进步、品德高尚,贡献突出的优秀青年典型,才有机会获得此等奖项的颁发,这是我们当代青年最高的精神品格和价值最求。

我们一定要向这些优秀的五四奖章获得者学习,学习他们的个人行为,爱国情操与优秀先进事迹,通过学习他们得事迹,来反映出个人的不足,不断的改正自身的缺点,使得自己向优秀青年的方向,不断的前进出发,在未来,给我们的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时代在不断的发展,不仅我们在时间的推移中长大成熟,祖国也同样在时间的变迁中,在不断随着社会发展而开始变化。因此如果不想我们的祖国落后于他国,出现百年前不可回首的往事;那么我们身为祖国未来发展的新力量,一定要志存高远,不断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在新时代的发展中,让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继承五四运动优良传统,发扬五四精神,在新中国跃进出发的路上,一起为祖国发展建设,担当起属于我们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

2021青年五四奖章优秀心得二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共青团中央与全国青联于网上向全社会公示了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入围个人或集体名单相关资料,“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是给予当代中国优秀青年的最高荣誉奖项,这个奖的宗旨在于树立政治进步、品德优秀、贡献突出的青年典型与模范标杆,更是反映当代新青年的精神风貌、品德修养、价值追求等,为广大青年们竖起了一面永不倒的“精神旗帜”和学习榜样。

在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入围个人名单中有位特殊人物,他的照片只是人物轮廓,没有实体样子,照片最显眼之处就是他的胸前有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对于他的介绍虽然只是寥寥几字,但却是最令人难忘、最感人肺腑一位“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我们不知道他是谁,但我们知道他是英雄。

五四精神,薪火相传。一百多年前的五四青年爱国运动在无数热血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和广大工人阶级代表们的感召下拉开了序幕,他们勇于探索真理、敢于革旧创新、以创造可爱之中华为己任,用行动诠释了一代青年当有时代之责任与担当,并用文字唤醒了一代国人思想上的觉醒与感悟。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向先辈致敬,传承五四精神,做朝气蓬勃的青年一代,更以行动彰显了新时代新青年当有的“五四精神”。青年强则中华强,青年们肩负着时代的重任,承载着社会的期望,他们是家庭的顶梁支柱,是民族的未来之柱,更是国家的中流砥柱。

2021青年五四奖章优秀心得三每当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共青团中央和全国青联在网上公示了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的个人与集体名单,向全社会征求获奖者名单建议和意见,以示公平公正。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旨在表彰当代青年中的优秀典型和模范标杆,五四奖章青年代表们无愧于奋斗的青春年华,更是用行动诠释了青春的活力无限,以拼搏诠释了青春的魅力所在,展现出来的就是新时代中国青年该有的青春面貌和精神状态。五四奖章青年代表们是当代广大青年人的榜样,他们的精神力量激励着青年人坚定勇敢地向前奔跑,我们要主动积极地向先进典型思贤看齐,向模范标杆致敬学习,做新时代向上向善的新青年。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百多年前震惊中外世界的五四爱国青年运动拉开帷幕,广大爱国青年志士于国家危难之际、民族存亡之间,用一颗颗报国赤诚之心勇开时代先河,用文字唤起了当时中华民族儿女们的思想觉醒和信仰。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们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创造了先辈们所期待和希望着的可爱之中国,建造这个伟大又可爱之青春中国的党正迎来她的百年华诞。一百年对于国家与政党来说,恰似风华正茂;而对于青年个人而言,还有很长的时间去拼搏奋斗。

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兴则国家兴。广大青年们要以“为国家谋富强、为党谋发展、为人民谋幸福”为己任,让大好的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党、为人民的付出和奉献中绽放最耀眼的光芒。坚定理想信念是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最基本的条件,当代青年们要自觉做中国梦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信仰者和实践者。理想信念不是一句口头空话,更不是虚无缥缈的幻想,梦想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努力奋斗去接近,最终实现伟大的梦想。所以新时代新青年要不断加强学习,强化精神上的进步和力量,也要孜孜不倦学习新技能,提升个人应对各项挑战和危机的本领,把个人远大理想抱负融入到时代大发展中去,并为之付诸实际行动,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敢劲头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锻炼,并且干出一番大事业。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不要在大好的青春年华里选择安逸度日,我们要让青春在磨砺中闪光,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做贡献。青年一代有理想、愿担当、懂奉献,这个国家才会强大,这个民族才会壮大、这个家庭才会幸福、这个青年才会成功。每一个当代新青年都应弘扬传承五四精神,胸怀大志,坚定信念,树立目标,立志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支撑力量。

2021青年五四奖章优秀心得四1919年5月4日,一群热血青年在北京掀起了一场声势浩荡的爱国运动。五四爱国运动中的“五四”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参与到爱国行动中,用青春和汗水谱写绚丽的历史篇章。

今年是五四运动102周年,为了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我们单位组织了一系列活动,让全体员工学习优秀青年事迹,从他们的事迹中悟出五四精神,并将五四精神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断努力。

五四精神是我们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五四运动虽然已经过去上百年,但五四精神永不过时。“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是新时代的有志青年,要继续弘扬五四精神,要勇于担当,主动挑起大梁,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力量。

弘扬“五四”精神,首先要树立远大理想。理想是指路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各种实践证明,青年理想的实现与国家前途和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少年强则国强”,作为国家的花朵、民族的希望,青年人应当树立远大理想,要心系国家、心系民族,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弘扬“五四”精神,要提高个人本领。青年树立了理想后,就要想方法提高个人能力,只有当个人能力足够强大时,我们的理想才更容易实现,才能更好为国家效力。学习是青年提升个人能力的重要方法,学习不能得过且过,要将学习当作一种责任,这是个人需要也是时代需求。学习的途径多种多样,可以向书本学习,读原著、学理论、悟原理,积累更多科学文化知识。向群众学习,从群众中来又到群众中去,切实增强为民服务意识,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

弘扬“五四”精神,要提升实干本领。我们要勇当先锋,做时代的弄潮儿。新时代充满机遇和挑战,青年人光有爱国热情是不够的,要时刻跟紧时代步伐,敢于行动,勇于创新,将爱国热情转化为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中,争做新时代的先行者。对于理论知识,要坚持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落实到工作的方方面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2021青年五四奖章优秀心得五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弹指一挥间,又到了一年的五四青年节,这意味着马上又是五四奖章颁发的时候了,不晓得小伙伴们内心有何感慨?对于五四奖章精神又有何感想?相信朋友们心中早已有了属于自己的感触。

五月的花海流溢飘香,和着春潮,伴着夏韵,在花海灿烂夺目的季节里,一起感悟五四奖章精神,是一件多么舒坦的事情。新时代的我们要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绽放盛开,实现自身最大的价值。青春的我们是新时代的主力军,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朝气澎湃,全身散发出积极上进,努力向上的气息,传承五四精神,为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更加强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伟大的祖国添上更加绚丽的一笔,展现出更加美好的姿态。

第3篇:五四运动感想范文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知识更新不断加快,人才呈现年轻化趋势的今天,推动我国科技进步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任,已经愈来愈多的落在青年一代身上。青年大学生要进一步增强历史使命感、主人翁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把自己的理想和前途同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结合起来,要抓紧学习,刻苦钻研,努力用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充实提高自己,要敢于开拓,大胆创新,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超越前人,勇攀世界科学技术的高峰。

弘扬五四传统,发扬创新精神,要求广大团员青年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牢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弘扬五四传统,发扬创新精神,要求广大团员青年发愤学习,勇于创新,把专业学习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把创新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把求是奋进同良好的学风结合起来。广大青年学习要珍惜在校学习期间的大好时光,夯实专业基础和技能,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丰富阅历,在实践中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和农情;要积极参加学术科技和创新创业活动,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要大力开展优良班风、优良学风和创建活动,努力建设优良校风。

第4篇:五四运动感想范文

作家作品

郭沫若原名开贞。中国现代杰出的诗人,历史剧作家,学者,社会活动家。

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与郁达夫,成仿吾组成“创造社”。

抗战时期写有“屈原”,“虎符”等话剧。

《女神》具有奔腾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浓烈的色彩,体现了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为五四后的自由体诗开拓了新天地。

《炉中煤》是一首抒情诗,是诗人1920年留学日本时写作的。

课文讲解

一、本文主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19年协约国在法国巴黎开会。中国政府希望帝国主义放弃在华特权,遭到拒绝;而军阀政府还准备在和约上签字。消息传来,举国愤怒,遂发生了五四运动。五四运动还是一次反封建文化的革命运动,所提出的“民主”“科学”两面旗帜,影响十分深远。这次运动给旧中国带来了新生的希望。当时远在日本留学的作者为此十分鼓舞,他说:“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心目中就像一位很葱俊的有进取气象的姑娘,她简直就是和我的爱人一样。”这就是作者“眷念祖国的情绪”。

本诗表现了作者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作者思念五四之后的中国,以燃烧着的煤的口气,诉说自己思念祖国的情绪,表现了热爱祖国的强烈感情和决心为振兴祖国献身的精神。

二、课文串讲

全诗共分为四节。

第一节:倾诉自己眷念祖国的热情和报国的真切心情;

第二节:表示作者对祖国的强烈的爱长期被埋在心里,一有机会表达,这种感情则炽烈如火。

第三节:说明苦于前身虽是栋梁之才,但无法报效祖国,在五四革命浪潮激荡下,重见天光。(重点)

第四节:再一次抒发对祖国的思念和热爱之情。

学习要点

1、重点掌握借物言志,比拟手法的运用。

整首诗都是以炉中燃烧的煤的口气来抒写。“炉中煤”是作者自喻,比喻作者思念祖国的炽热感情:“年青的女郎”象征五四时期祖国的新生,用的是拟人手法;全诗虽没有出现“怀念祖国”“颂扬新生”等诗句,但很形象地体现了作者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强烈感情。这就是借颂物,言物来表达自己的肺腑之言,胸中之志的借物言志,托物言情的艺术特色。

2、重点掌握“年青的女郎”与“炉中煤”的象征意义。

作者采用这种象征手法,一方面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激情,另方面,也有着强烈的时代色彩。

“炉中煤”象征作者自己的爱国激情,可以使人们体会到作者情感的炽热程度。

“年轻的女郎”象征经过五四运动战斗洗礼后的生机勃勃的祖国。同时,也是诗人热恋,追求的对象。

3、重点掌握第三段写煤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粱,到今天才重见天光的寓意。

这里有双重寓意:(1)象征作者的爱国感情长期深埋在心底,只有五四运动以后,这股激情才得以喷发;(2)象征被封建主义束缚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直到五四革命以后,才焕发出真正的青春活力。

重点掌握诗中反复咏叹的作用。

“啊,我年青的女郎”这一句诗句,反复出现四次:“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这般模样”在诗首尾各出现一次。其作用:紧扣主题,突出主旋律,增强艺术效果;是整首诗前后呼应,无论是章法,句法,还是韵律方面都和谐整齐。

重点段落简析

第三自然段

第5篇:五四运动感想范文

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那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教师五四青年节演讲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五四青年节演讲稿一

感谢明月,照亮了夜空;感谢朝霞,捧出了黎明;感谢春风,融化了冰雪;感谢大地,抚育了生灵。感谢生活,感谢和平,感谢这一切一切这所有,感谢这美好的所有。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歌《感谢你》,每当这首歌在耳边响起,就让我情不自禁的想起曾给予我帮助的人们。尤其在我担任班主任工作的这两年来,更是有许多人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令我感谢。然而今天在这里,我最想感谢的却是一群乐观、向上、善良的孩子——我的学生们。

记得两年前,在我刚刚担任班主任的时候,望着扑入满眼的陌生的脸孔,我的心里很惶恐,我不知该如何将这些松散的个体凝聚成一个向上的班集体,还没等我继续着我的惶恐,班主任工作开始了。摆在眼前的第一个活动就是一年一度的校秋季运动会,我知道这是提高班级凝聚力的绝佳时机,我于是投身到学生当中,和他们一起积极备战运动会。

课间,我们一起商讨人员的安排;放学后,我们一起在操场挥洒汗水。闲下来的时候,我的心头偶尔还会掠过一丝惶恐。直到在赛前动员会上,当我对他们说:"走上赛场,无论成绩高低都是英雄;回到班级,迎接你的永远都是掌声。"的时候,看着他们那一双双蕴满斗志的眼,紧攥而有力的拳,我知道,自信来了。果然,在之后的运动会中,这些孩子

打破了两项年组记录,获得了男子总分、女子总分、年级团体总分第一名和大会的精神文明奖,尤其是一个班级在一次比赛中获得了218分,这在我校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感谢学生——给了我自信,使我走好了班主任工作中的第一步,让我有更大的勇气和信心开展好我的工作。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一个沉静的女生引起了我的注意。她每天总是第一个来,放下书包,就开始默默的扫地、擦桌;她每天又总是最后一个走,默默的关窗、锁门。如今她

关窗、锁门的情景已在我心中定格成一道风景——只见她轻轻的带上门、又向后推了两推、才放心的离去。这"轻轻的一带"不正是她对班级、对公物的爱惜之情吗?这"向后的两推"不正体现出她做事的责任感吗?尤其是对待那些成长速度慢的学生,需要的不正是这"轻轻的一带"和鼓励的推动吗?感谢学生——给了我责任感,让我能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心态给予学生以十分的尊重理解、百倍的关怀体贴。让他们快乐的成长。

如果说学生的关窗、锁门在我心中是一道永久的风景,那么还有一幅画面则是我内心永远的珍藏。去年教师节的前一天,是一个周日。下午,我们班一个平日很调皮的女生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让我到学校去一趟,说完就挂断了电话。我不知出了什么事,急忙打车到了学校。我们学校的教学楼是一座老式建筑,即使在白天,走廊里也是黑黑的。推开走廊的门,首先涌入我怀中的是一大束鲜花,只见我们班所有的学生手拿着燃烧的蜡烛站在走廊两侧,对着我唱"节日快乐歌"对着我喊"教师节快乐",跳跃的烛光将我环绕其中,那一刻,我觉得我像个大天使,不,我是被众多天使环绕着的最幸福的人。

在学生的簇拥中,我走进了教室,信步走上了讲台,此时,讲桌已被学生们集体制作的一张大贺卡占满。我迫不及待的打开,只见上面写满了他们对我说的话。那个胖胖的崔影写道:"老师,我永远也忘不了我崴脚后您背我时趴在您背上的感觉。"父母离异多年的郑微写道:"老师,虽然您的爱代替不了母爱,却让我感到实实在在的关怀。"平日里调皮要尖的王亚塞则写的更多:"老师,多少次我惹您生气,可您每次都原谅了我,而且从不曾放弃过对我的教育。您要我律己严,待人宽,我会牢记一辈子。"紧接着写的是那个内向、羞涩、一度心理曾趋向于自闭的林丽:"老师,是您打开了我的心结,让阳光照进来,使我能像其他人一样快乐。有的话我不喜欢说,可是今天我要说,老师,我很喜欢您。"

看着这字字句句,感受着来自学生的真情谊,被爱包围着的我流泪了。我仅仅为他们做了我应该做的事,他们却给了我这么多,其实,我何尝不该说感谢呢?在和孩子们共同生活的两年里,我和孩子们共同成长着,孩子们给了我很多很多。是他们令我每天微笑着走进教室,挥洒知识与欢乐,他们也同样给予我快乐,让我每天带着满足走进家门。

与人玫瑰之手,历久犹有余香。如果我是那只玫瑰之手的话,那么,是学生使我香味浓郁、香氛持久的。

感谢学生——给了我自信,激发了我无穷的工作热情和灵感;青年教师演讲稿感谢学生——给了我责任感,让我学会用广博、宽厚的师爱包容所有的孩子; 感谢学生——给了我快乐和幸福,让我由衷的生发出对生活更深层的热爱;

感谢学生——给了我更深重的使命感,让我不知疲倦的引知识泉浇其心骨,点智慧火亮其旅程,竖灵魂峰壮其行色,让我知道我的事业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

教师五四青年节演讲稿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值此光辉的"五四"青年节和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我代表新庵中心学校,向全校青年朋友们表示节日的祝贺!向共青团干部和青年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今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欢聚一堂,共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86周年,我们以高度的政治热情迎来了此次盛会,在此,我谨代表共青团新庵中学团总支部对前来参加本次大会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于崇高的敬意。对热心支持本次活动的各级领导及为本次大会付出辛勤汗水的老师们、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新加入共青团组织的 32位青年朋友表示热烈的祝贺。

朋友们!不知你们想过没有,为什么我们总要赞美5月的灿烂?歌唱5月的辉煌?为什么关于5月的诗、5月的歌是那么多?那是5月的鲜花特别芬芳,5月的阳光分外明媚。那是因为有我们五四的精神,现在,我才真正领悟到:人们如此深情地赞美和歌唱5月,那是歌唱我们的成果,赞美我们青年一代所创造的幸福和神圣。

带着渴望,带着一份期盼;怀着激情,怀着敬意,让我们重新回到90年前的今天,21世纪是个伟大的世纪。这个世纪的序幕刚刚拉开,开创新纪元的历史事件接踵而来。1911年的辛亥革命,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是1919年五四运动的重要背景。五四运动不仅凝聚起近代中国思想变革的风云,而且酝酿着更大跨度的历史变革,是民主主义革命史上的里程碑。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所提出的"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它所进行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是中华民族的一次大觉醒;五四运动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提倡科学民主,反对迷信专制,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五四运动对于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日久弥大。纪念五四运动,弘扬五四传统,把五四精神注入到今天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使之发扬光大,具有重要意义。

弘扬五四传统,就是要更高地举起爱国和进步的旗帜。实现国家富强,摆脱愚昧贫穷,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几代中国人前赴后继为之奋斗的理想。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这样对于未来和前途充满信心。这是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书写的最壮丽的爱国主义篇章。

我们今天讲爱国,讲进步,就是要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由此看来,我们将肩负着历史所赋于我们的神圣使命。近年来,我们并没有辜负上级领导对我们的殷切希望,进一步加强了团的自身建设,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在五四期间,举行了演讲比赛,班际篮球赛,乒乓球比赛,上午的歌咏比赛,下午的拨河比赛,出版了一系列的板报宣传"五四"精神。使我校的青年朋友们增强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认识,充分发挥团员的聪明才智,焕发了青春热情,敢于创新,敢于拼搏,开展"举团旗、学团章、唱团歌、戴团徽、过团日、交团费"等有教育的活动。在学习生活中做出了可喜可贺的成绩,促进了共青团事业的新发展,也涌现出了一批像龚玉泉、蓝淑明、陈东梅、赖思敏等先进的集体与个人, 发挥了共青团组织的优势,开避多种途径,推动在校的青年优秀人才向更广阔领域施展才华,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

教师五四青年节演讲稿三

小时候,我觉得老师很伟大,从进入学校的第一天开始,我的老师就在我的心中播下了一颗种子,一颗对"教师"这一职业期望的种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这颗种子在老师爱的雨露和关怀的阳光下,渐渐地在我心中,生了根,发芽了,长大了。

今天,它终于结出了果实——我也成了一位老师。梦想的实现,参加让我一度有种飘飘然的感觉,我觉得我仿佛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一样,然而,当我一天天成熟,在教师岗位上一天天成长的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春蚕"、"红烛"、"园丁"、"灵魂的工程师"这一串串字眼所包含的真实道理。

教师是很平凡的,也是很普通的一个职业,我们每天所要做的事情看起来很罗嗦,仿佛就好像给学生上上课,批改批改作业。其实不是的,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我们为了让这堂课更生动,我们很多次在灯下挑灯夜读,也很多次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备课;为了让这堂课更有意义,我们很多时候没有休息,很多时候没去照顾自己的孩子。很多人这样形容教师,教师就如一颗小小的铺路石,也只是社会中的沧海一栗,的确是这样,大多数的老师,都只是默默地在自己的岗位上,燃烧尽了自身全部的光和热,再悄悄地退下了,没有惊人的事迹,更没有辉煌的成就,犹如一块黑板,曾经写满了神奇,最后擦去的都是功和利。虽然是这样,我仍然为自己是个老师而感到骄傲,因为在老师的手中,都握着无数的金种子——那便是希望,这就是教师的全部财富,也是教师的神奇之处。

青年节就要到来了,在这个青春洋溢的日子里,我愿站在这个台上,用青年教师的名义告诉大家,我愿做那一颗小小的铺路石,静静地躺在泥土里,虽然它没有水晶的纯静,没有宝石的艳丽,没有钻石的光芒,只有一个培养祖国下一代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我愿意付出努力,付出我的青春,我愿意用我全部的力量让我们的新一代走在我们铺就的平坦而宽阔的道路上奔向前方,奔向四方,奔向远方。

说到就要做到,要付出实实在在的行动,在工作当中,我会对自己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每天提早到校,晚上摸黑回家,将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又一个家!俗话说:"不打无准备的仗",在每一堂课之前,我都会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并做好课后的摘记工作。我会将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不但传授他们知识,还要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在业余,我会除了阅读自己订阅的杂志之外,还大量翻阅学校现有的教育杂志,并认真做好理论笔记,不断积累,不断给自己充电,扎扎实实打基础,为做了名合格的数学教师而努力。

第6篇:五四运动感想范文

【关键词】: 美学;文学革命

中图分类号:I2;B84 文献标识码:A

一、 感性个体:“五四”作为一个美学时代

如果说“五四”美学理论家主要是将自己的学术基础立定于赶超西方近现代美学,以追求美学思想与西方的同步,反对卫道宣道型封建美学,期图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美学系统;那么“五四”作家的审美选择与这一趋向是一致的,“五四”作家的美学观念在理论以及创作上的成型标示了一个美学的新时代──感性论、个体论美学时代的到来。

胡适在总结“五四”文学革命时说:文学革命有两个作战口号:第一个是要建立“活的文学”,这是胡适和陈独秀提出的;第二个是要建立“人的文学”,这是周作人提出的。如果胡适的概括不错,我们研讨“五四”作家的审美观念就不能不首先谈到胡适和周作人。以往,研究者基本认为“五四”作家的美学观念属于功利主义一派。但是综合考察“五四”时代的整体的美学氛围我们就会发现功利主义美学并不占据主导的地位。胡适、周作人等的美学观念也不像我们过去所普遍认为的那样功利主义。如胡适,他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中认为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第一条是“须言之有物”,而这“物”的含意则是指“情感”和“思想”,胡适在这里极为强调“情”,将“情”的有无看成文学和非文学的分水岭。胡适提出的其余七项主张背后其实都是由这个基本观念支撑,这里“不作古人的诗,而惟作我自己的诗”的“活的文学”的理念作为美学的要求也就是主个体、主感性的美学理念。周作人“人的文学”观念来源于他对人性二重性的认识(他认为人性包含灵和肉两个方面),从反封建要求出发周作人特别重视人性中“肉”的方面:我们承认人的一种生物性。他的生活现象,与别的动物并无法不同。所以我们相信人的一切生活本能,都是美的善的,应得完全满足。另外他所讲的“人”还是一种个人性,他说:“我所说的人道主义是从个人做起。”“无我的爱,纯粹的利他,我以为是不可能的。”如此周作人的人道主义有一个不一般的词汇:“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

无论是胡适的“八不主义”,还是周作人的“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在强调个体优先,强调感性自由,强调文学是存在的感性显露上是一致的,这带来了“五四”文学审美的感性论(情感主义)个体论(个性主义)特征。许多人看到周作人以及胡适等人的美学思想的功利性,殊不知胡适以及周作人的美学观念是从感情的个体的人的观念出发的,所谓“为人生”是这一观念的一个自然的衍发,而不是相反。也正因为他们的美学思想是感性论、个体论美学,30年代他们才会与革命文学派的功利主义美学思想发生冲突。对于这种冲突一般的解释是胡适、周作人等在“五四”落潮以后落伍了。其实这是没有真正吃透他们的美学思想,就个体论感性审美观念而言他们的美学思想是一以贯之的,在这样的美学观念的主宰之下,文学自然可以是“为人生”的,但是为的是个体的人间本位主义的人生,而不是阶级的党派的群体主义。

“五四”文学作为狂飙突进的文学风格的时代其内里如果没有感性论、个体论美学思想支撑是不可想像的。“五四”文学审美心理方面的特征也源于此,“五四”文学的审美心理是青春性的,冲动、苦闷、彷徨、感性是它的显著特征。“五四”作家笔下的人物如狂人(鲁迅《狂人日记》)、超人(冰心《超人》)、匪徒(郭沫若《匪徒颂》、孤独者(鲁迅《孤独者》)等,“五四”作品中的意象,如星空(郭沫若《星空》)、野草(鲁迅《野草》)、茫茫夜(郁达夫《茫茫夜》)等,都说明了这一点。“五四”作家是感情型的,李唯建就承认他的感情过量:“思想的重载和感觉的锐敏和情绪的热烈”被他称为附在身上的三种魔鬼。“五四”作家的感情又是那么浓烈,郁达夫在《沉沦》中直接喊出了一代“五四”作家的心声:“知识我也不要,名誉我也不要,我主要一个能安慰我体谅我的心,一副白热的心肠!从这一副心肠里生出来的同情!从同情生出来的爱情!我所要求的就是爱情!”那种将感情抑制在韵、调、典故里,以一种幽雅的、文静的方式写作的古典文学(韵文-文言文),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束缚,他们需要的是自由的抒情,从这一角度说,他们的用白话文就是极为自然的事,只有白话文才能适应他们表达青春气息如此浓郁情感,这种激情主义的写作要求一种自由的、没有约束的语言。

从倪贻德、杨振声、冯沅君、庐隐等人的作品中我们不难体验到这种对情的宣扬和重视,对人的感性生命的发现,对封建时代的理念压抑感性、群体压抑个体的反抗,这本身就构成了一种价值。

“五四”作家笔下流淌出的往往是作家过量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纵情任性的写作几乎是一种时代风气,他们提倡“动”的、“反”的精神(闻一多:《<女神>之时代精神》),打破了中国古典诗歌静穆悠远的艺术境界,创造出“五四”一代凌厉峥嵘质朴狂热的艺术风格,这是“五四”文学与古典文学在审美上的质的不同。“五四”作家的自我表现不是压抑的克制的,而是如洪水漫天,春雷哮雨,似狂澜澎湃,一泄千里。

“五四”作家的美学原则的心理基础是现代人的生存苦闷,而理念基础则是对于感性个体生命的认同,进而其审美心理总则可以表述为“自由地表现本源的自我”。

二、 青春心态:“五四”文学审美心理素描

这个概括来源于徐志摩,《默境》中他写到:但见玫瑰丛中,青春的舞蹈与欢容,只闻歌颂青春的谐乐与欢踪;轻捷的步履,你永向前领,欢乐的光明,你永向前引:我是个崇拜青春、欢乐与光明的灵魂。

这里青春、欢乐、光明是三位一体的。“五四”作家的宗教就是青春,就是与欢乐、光明三位一体的“青春教”。“五四”作家不是将欢乐当成是一种消费和闲暇来对待的,“五四”作家不是简单地将光明当做外在于个人的目标来认识的,他们是将欢乐、光明融含在个体的人的生命形态──“青春”之中,“五四”作家的青春教又是光明教和欢乐教。正是以此,“五四”文学开辟出一条以欢乐、光明、青春心态为宗的审美战线以反对封建文学的自虐、黑暗、老年心态。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是以青年为突破口来建设“五四”青春型文化的。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在其发刊词《敬告青年》中极力赞美青年,《新青年》杂志将“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作为自己的天职;1916年在《新青年》2卷1号上发表《青春》一文,认为中国以前之历史为白首之历史,而中国以后之历史应成为“青春之历史,活青年之历史。”“五四”新文化运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一场青年文化运动,它标志着中国传统的长老型文化的终结和中国现代青春型文化的诞生。由此“五四”文学运动在这一背景中是与整个“五四”文化运动的青春型转向相应和的。

“五四”新文学作家主体是青年,从新文学的创作主体这一角度来说,将“五四”文学说成是青年的文学是全不过分的。以1918年时“五四”作家的年龄为例,陈独秀、鲁迅两人算是比较大一些,其余29岁,周作人33岁,钱玄同31岁,刘半农28岁,沈伊默35岁,胡适27岁,都是很年轻的,至于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陶晶孙、冯沅君、庐隐、石评梅、冰心、丁玲等他们冲上“五四”文坛时许多只20出头。他们的出现给现代文坛带来一股青春风,一扫中国文坛的暮年气。以什么作家为主体往往会决定一种文学的性质,中国古代文学以士大夫为主体,他们写作常常是从载道或消闲的角度出发。“五四”文学则是情感的自燃,青春的激情和幻想,青春的骚动和焦虑,青春的忧郁和苦闷,青春的直露和率真……“五四”文学是青春性的文学,“五四”文学的审美是一种青春心态的审美。

“五四”文学的青春性审美心理特征不是空穴来风。粱启超的“新文体”可算是它的精神先兆,梁氏文章“雷鸣怒吼、恣肆淋漓、叱咤风云、震骇心魄”,一扫四平八稳、老态龙钟之气。1900年他在《少年中国说》中表现了希望变老大中国为少年中国的憧憬,前文所及《青春》一文与上文有着气脉上的承续关系,郭沫若也说:“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的心目中就像一位葱俊的有进取气象的姑娘,是“年轻的祖国”,“五四”作家的青春气息是如此地富有感染力量,主体的气息投掷于对象的身上,使得对象也变成青春勃发的了,祖国在更生,是年轻的祖国,时代在变化,是年轻的时代。这种整体的青春气息在“五四”时代的文学杂志的名称上也可以明确的见出,《新青年》、《新潮流》、《少年中国》、《猛进》、《创造》、《狂飙》等等都是一种青春风格的命名。“五四”文学审美心理上的青春气息几乎是不证自明的。“五四”作家的忧郁是青春的忧郁,“五四”作家的幻想是青春的幻想,他们对于青春的迷恋已经到了走极端的程度,钱玄同甚至说过不可理喻的话

“人过40该枪毙”。

三、情感中心:“五四”文学审美心理本质

对于“五四”,如果抛开这一概念所蕴含的政治和历史含义,仅就文学审美心理而言它实际是指一种情感中心、冲动炽烈、本真开放的青春性文学类型。它的基本的审美心理特征是:追求自由,自我中心,又犹豫矛盾,焦虑不前;破除禁忌,感性第一,又畏缩恍惚,表达障碍;热情如火,盲冲冒进又心理不定、自我设防;理想主义,浪漫炽情,又幻想破灭,悲观抑郁;反抗威权,蔑视道统,叛逆心理,又迷惘自怜,自我消耗。“五四”作家的审美心理是复杂的,是一种交织着浪漫与现实、冲动与抑制、焦虑与犹疑等相悖因素的矛盾的混合体,许多矛盾因素统一在同一个作家身上。如周作人,一方面他是激进的文学革命的倡导者,慷慨激昂的文字不少,另一方面他又时常故作老人语,以一种怀旧的心态来做文章。又如鲁迅,《野草》中就出现了如“我想我竟是老了”的语式,激荡的情感过于浓烈,被压抑得过于酷烈以致表现得畸形。但是,在这极为复调的审美心理中,仔细地考查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它的基线,对于这个基线徐志摩的一句诗最有表达力:感情是我的指南,冲动是我的风!

“五四”作家强调“情”。作为“五四”文学革命第一声,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将“情感”放在了首重地位;“五四”阶段的郑振铎认为:“文学是人生的自然的呼声。人类情绪的流溢于文学中的……是以真挚的情感来引起读者的同情的”(《新文学观的建设》)。“五四”时期的沈雁冰也说:“诗中(新文学)多抒个人情感,其效用使人读后,得社会的同情、安慰和烦闷。”可以说强烈的情感性是“五四”新文学审美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奔突在《女神》各诗篇之间的始终是一个充满浓罢不能的诗性精灵,他的诗是诅咒,是哭号,是宣泄。郁达夫在谈到自己的写作动机时说道:“愁来无路,拿起笔来写写,只好写些愤世嫉邪,怨天骂地的牢骚,放几句破坏一切,打倒一切的狂语(《忏余独白》)。”徐志摩说“我一生的周折都寻得出感情线索,这不论在求学或其他方面都是一样”。

爱情是青年的财富,激情时代的人们往往将爱情视作突破口,因爱情的名向旧时代挑战,“五四”文学的审美心理特征其情感性尤其突出地表现在“五四”作家对爱情题材的钟爱上。《小说月报》18卷8号《评四五六月的创作》一文统计当年四五六月小说恋爱题材占了总数的百分之九十八,由此,作者得出结论认为“他们(作家)最感兴趣的还是恋爱”,苏冰说:“新文学的前面20年堪称是中国的浪漫爱主题的文学的黄金时代。有如此多的作者涉足这个领域,使这个主题文学成为新文学最有影响也最有生命力的几大主题之一。”此说不无道理。中国文学史上“五四”作家对浪漫炽情的热衷也是破天荒的,其中情感中心的意味不言而喻。胡怀琛《第一次的恋爱》和吴江冷的《半小时的痴》均以调侃的口吻讲述理性主义者突然间一见钟情地陷入对女子的痴迷之中,“情感之潮的涌发冲垮了理智的脆弱之坝”,嘲讽了理性主义的虚弱,肯定了情感的伟大。冯沅君的《旅行》中的一段话很能够说明:我们又觉得很骄傲,我们不客气地以全车中最尊贵的人自命。他们那些人不尽是举止粗野,毫不文雅,其中也有很阔气的,而他们所以仆仆风尘的目的是要完成他们名利的使命,我们的目的却是要完成爱的使命。这里男女主人公是靠了爱的神圣感和使命感而把“我们”和“他们”区别开来的,爱使人高贵,使人骄傲,拥有爱就拥有人的一切尊严。这种对于爱的宣告是冯沅君笔下的主人公的,也是整个“五四”那个时代的作家们共同的。

作为“五四”文学审美心理中心的这个“情”和中国旧文学中(包括中国晚清一代作家)所宣扬的那个“情”是不一样的。晚清作家吴趼人在《恨海》第一回中对“情”字有一个议论:忠孝大节,无不是从情字生出来的。至于那儿女之情,未免把这个情字看得太轻了。并且有许多小说不是在那里写作情,是在那里写魔,写了魔还要说是在写情,真是笔端罪过。

吴趼人意识中的那个“情”字不过是“忠孝大节”而已,而“五四”作家真正着意的那个“情”字在他看来不过是“魔”罢了。如果说吴趼人的说法还不够有代表力度,那么其时被誉为小说界泰斗的林纾的观念可能更有说服力,林纾翻译过大量的外国小说,在有清一代他是开风气之先的,但是也正是这个人反复叹息“迩来辟孔锄经,坏法而乱常……不十年,兽蹄鸟迹交中国矣”;强调“艺事、学理皆可言新,而人伦道德安有新者”。由上述论述可知,“五四”作家的情感中心和晚清作家的“情理”思路不可同日而语。“五四”作家的“情”是从身体中爆发出来的白热的心肠,从个人的遭际中激发出来的炽烈的爱恨,是冲动,是惟一,是生命的标底。

四、冲动激锐:“五四”文学审美心理类型

“五四”文学审美心理上是“冲动”型的。他们是诗神的狂热信徒、他们的情感是冲动而激烈的,“五四”是一个激情主义的时代。闻一多认为浪漫主义最突出的而且也是最本质的特征是它的主观性,为了反对理性对文艺的束缚,他把情感和想象提到首要地位,从这个观念出发,他在评论俞平伯的诗集《冬夜》时说到:“(《冬夜》)大部分情感是用理智的方法强迫的,所以是第二流的情感。”徐志摩走得更远,他用一种诗化的语言说道:“充分地培养艺术的本能,充分地鼓励创作的天才,在极深刻的与痛感的火焰中精练我们生命的元素,在直接的经验的糙石上砥砺我们生命的纤维”,“从剧烈的器官中烘托出灵魂的轮廓。”

在这里艺术和“本能”、“”、“痛感”、“生命的元素”、“直接的经验”、“剧烈的器官”联系了起来,对于情感他直白地说:“我是个信仰感情的人,也许我天生就是个感情性的人。”的确,“五四”作家的情感不是发于内而禁之于外的,他们不是封建时代的发乎情止乎礼的那种知识分子,“五四”作家审美心理之所以是青春性的,其根本的理由不在于情感的有和无,而在于情感的表现方式,他们的情感的表现方式是“冲动型”的。这方面郭沫若对自己的描述很可以给我们以说明。他说:“五四”运动发动的那一年,个人的郁积,民族的郁积,在这时找到了喷火口,也找到了喷火的方式,我在那时差不多是狂了(《序我的诗》)。

每当灵感袭来,他“全身作寒作冷,牙关发战,观念的流如狂涛怒涌,应接不暇”(《诗歌的创作》),这种“神经性发作”,使他写下了《女神》中一系列诗篇,他说:“我所著的一些东西,只不过尽我一时的冲动,随便地乱跳乱舞罢了”(《论诗三札》)。(下转第85页)

“我回顾我所走过的半生行路,都是一任我的冲动在那里奔驰;我便作起诗来,也任我一己的冲动在那里跳跃,我在一有冲动的时候,就好像一匹奔马,我的冲动窒息了的时候,又好像一只死了的河豚”(《论国内的评论及我对于创作上的态度》)。

希腊神话中的狄俄尼索斯是象征直觉和激情的艺术之神;与之相对的是阿波罗,象征理性和意象;前者疯狂迷醉,后者理智和缓,前者重宣泄,后者重再现。“五四”文学审美心态则是狄俄尼索斯型的,冲动、灼热,带着青春的迷狂气息。他们任心灵的诗意鼓荡张扬,如疾风、如暴雨,他们的审美是狄俄尼索斯型的,在感性与理性、激锐与和谐、冲动与平静、焦虑与安详的二元对立之间,他们大多居于前者,郁达夫不无偏激的说:“天才的作品,都是Abnormal(变态的)、Eccentric(偏执的)、甚至有Unreasonable(非理性的)”。

当然“五四”作家的这种审美心理偏向并不是绝对的,“五四”时代作家们的审美心理是狄俄尼索斯式的,同时也不无阿波罗式情思的交织,但是狄俄尼索斯是“五四”作家审美的主神。

五、苦闷彷徨:“五四”文学审美心理时代症

“五四”文学的青春性审美心理又常常带着苦闷彷徨的性状。“五四”人是冲动的、激情的,而冲动和激情的另一面是苦闷彷徨。富于幻想的人、充满激情的人对于生活总是有着超出现实的想像,当这种想像在现实面 前被击垮时,它给予想像主体的就无一例外的是失望、苦闷,这方面冰心1920年《一个忧郁的青年》中主人公彬君的思想历程很有说服力。

第7篇:五四运动感想范文

“五四”青年节,是教育广大青年成长成才的节日,是激励广大青年昂扬向上的节日,是凝聚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学习和担当的节日!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弘扬五四精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2021年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事迹大学生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参阅。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事迹大学生心得体会一翻过历史的长卷,1919年的“五四运动”已过百年有余,为了纪录这个伟大的时刻,五月四日这天也就成了中国年青人的节日—青年节。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在享受祥和、安宁的幸福生活之时,我不禁想起了那些曾经为中华民族的民主、科学、独立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青年们,是他们,在民族遭受屈辱的时刻挺身而出,以力挽狂澜之势救黎民于苦难。在斗争中,青年们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们以燃烧的激情和鲜血凝聚成精神的火炬,点燃了未来。这种青春是多么的绚丽夺目呀,这种使命感是多么的震撼人心啊!

“五四”的脚步渐去渐远,现今面对各种文化扑面而来的多元时代,“五四”的意义也在年青一代的心中渐渐模糊,如何更有意义地度过青年人自己的节日,让很多青年彷徨徘徊。

今年的“五四”,作为奋发向上的青年们,我们参加了一次非常意义的慰问活动,街道青年团员们哼着团歌奔赴永泰县的葛岭镇台口小学,来到了学校,才知道他们生活的艰苦,课桌椅、黑板都也历史悠久,残破不堪。原来还有这么多的孩子们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中求学,相比之下,我们如今的学校、办公场所是如此的宽敞明亮。

此次活动共慰问走访了10个特困小学生,为贫困小学生准备了3000元左右的慰问品及慰问金,还带去了不少山区孩子喜爱的小零食,看着小学生天真的笑脸不经感到一丝欣慰。那天交流虽然时间不长,但我的收获很大。

喜欢这么一段话:“城里孩子未学会谋生先学会消费,农村的孩子未学会消费先学会谋生;

城里的孩子未学会创造先学会享受,农村的孩子未学会享受先学会创造;

城里的孩子未学会纯朴先学会攀比,农村的孩子未学会攀比先学会纯朴……”

我只想说不用羡慕城里人的生活,也不用为自己生在乡村而自卑。其实大家都是围城里的一员,各人都有自己的活法。都是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的未来,要想过上幸福的生活还都是要靠我们自己!从这个角度来看,城市乡村都是一样!同是年少,一样捅有梦想,都是希望,又何必分在哪里呢?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事迹大学生心得体会二有人说,青春是一首歌,回荡着轻快、美妙的旋律;有人说,青春是一幅画,描绘着靓丽,浪漫的色彩………青春啊,青春,在和平年代,她是多么的美好;充满了斑斓的色彩,充满了奇幻的梦想,充满了美好的愿望。而就在一百零一年前的今天,1919年的5月4日,为了驱逐黑暗,争取光明,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有这样一群意气风发的热血青年,不堪忍受懦弱的清政府,不堪忍受外国势力的入侵,毅然掀起了五四爱国运动的大旗。如今“五四运动”已经作为光辉的一页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史册。然而,“五四运动”绝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事件,它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伟大的“五四运动”的精神。

在这种精神里,有着青年人关注国家命运的责任和使命,有着青年人振兴民族大业的赤胆和忠心。今天,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换来了难得的和平。我们从小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幸福的国家,伟大的国家,我们应该懂得感恩,懂得回报,懂得只有国家更强大,人民才能更幸福!这就要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学习,练好本领。因为我们是新时代的少年,是祖国的后辈力量,祖国明天的兴衰荣辱取决于我们!“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很多的磨难!可细数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我们哪一次没有顽强战胜困难!

就在今年这场疫情的战疫中,也涌现出很多优秀青年值得我们学习,就在2月14日,一批90后青年逆行者到达了武汉天河国际机场。经过一晚的训练,第二天,他们冒着时刻被感染的风险来到方舱医院的隔离病房里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他们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护目镜,汗水打湿了他们的脸颊,被口罩压出一道道伤痕的面孔,让人看得触目惊心。物资不够,休息不够,面对种种压力都没停止他们救治患者的爱心。那时候他们说过最多的一句话是:“疫情不散,我们不退。”疫情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他们凯旋而归了,在电视屏幕前的我看得也是热血沸腾了。我要学习大哥哥,大姐姐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来吧!让我们携起手,串联历史,贯穿未来。做一个敢于创新,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青少年吧!心若在,梦就在,青年在,五四在!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事迹大学生心得体会三“五四”运动至今已九十周年,提到“五四”运动,又一次激发起我强烈的爱国情怀。让我满腔热血想为我们科院、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做点什么。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序幕,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为此,我们应明基它,铭记它带给我们的伟大意义。

“五四”运动是爱国分子、知识分子和无数个青年及学生共同团结起来勇于推翻封建社会、推翻三大帝国的爱国运动,从根本上转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使中国彻底完全地走出封建社会,走向新民主主义。古往今来、回顾昨日、放眼今日,没有昨日的“五四”爱国主义。也许就没有新中国的成立,也许也就没有了今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也就没有了当今和谐稳定的社会。繁荣发展的国家。为此,我们怎能不激动、兴奋,提到“五四”爱国运动。我们又怎能不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从“五四”运动至今,九十年的历史。中国在此期间经历了风风雨雨,遭到了种种困难,并度过了样样难关,在这漫长的九十周年里,中国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一步一步地朝上攀,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走到了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这又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啊!我们应赞扬、歌颂他们所带给我们的“五四”运动,给予我们的“五四”爱国精神。我们没有理由不铭记“五四”爱国运动。没有理由不铭记“五四”爱国精神。更没有理由不学习并发扬“五四”爱国运动精神。

人本固跟,渐渐长大成熟的我们不能忘本,忘根,忘记历史啊,“五四”运动虽过很久,但它给予我们伟大祖国的业绩与意义是深远流长的永存我们心间。

作为学生,我们年轻,我们朝气澎湃,我们是新的主力军,是祖国的接班人,我们更要学习“五四”爱国运动精神,也可以说学习“五四”运动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与责任,我们还要发挥“五四”爱国运动精神,为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更加强大做出贡献,为使伟大的祖国更加伟大添上一笔!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事迹大学生心得体会四众所周知,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同时。它也是人们思想解放,引起新文化的一个过程。

我国历史悠久,是文明古国,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社会制度,其旧思想旧制度的存在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

五四运动的发生距现在已近90年,也许有许多人会说五四运动已经离我们已经太久远了。很多人也都认为五四精神只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已经过时了,对于我们也没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了。我认为这种说法是相当的不正确的,我们很有必要重新认识我们的意识形态,有必要在新的形式下重新认识爱国主义精神。重提五四爱国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还是有着重大意义的。那么时值今天,当代的大学生远离了国家和民族苦难的日子,远离了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生活在一个无忧无虑的背景下,爱国好像对于今天的我们已经留于以种形式,也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可以把爱国付诸行动,那么我们今天来重新怀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用自己的切实行动来发扬帝国主义精神是又极其重大作用。

是的,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当如何认识爱国主义,怎样用我们的切实行动来实践爱国主义?

在生活中,我们并非要为发扬爱国主义而做出一场哄哄烈烈的爱国行动,我们应实事求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从为人民服务,为国家的经济做贡献。在学校里,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争取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就像的学生资自愿服务西部一样,去祖国和人民最需要你的地方去,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这就是一种很好的爱国行动。同时在我们步入社会的时候,遵守社会的各种规章制度,做一名遵纪守法的良好公民,也是一种爱国主义行为。

所以,就让我们一起从小事做起,发扬五四爱国主义精神,一起为爱国主义精神而奋斗,付诸行动!让五四精神一代一代传递下去,永垂不朽!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事迹大学生心得体会五“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1919年5月4日,一群青年学生和青年的知识分子为了祖国的未来,掀起了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从青年学生迅速扩展到工人阶级,从北京迅速扩展到全国各地,开启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而青年学生成了这次爱国运动的先锋,向人们展现了振兴中华是每个青少年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传承五四精神,成为了我们的崇高使命。

今天的中国不再是1919年的中国。但我们不会忘记,正是五四的觉醒与呐喊,为中国人唤起了沉沦已久的民族精神,带来了从未有过的现代意识。在今天这个新的时代里,五四精神不应当是停留在观念或表达层面的口号与仪式,而应当变成一种以理想主义精神引领实际行动的行为模式,一股让年轻人实实在在地投入创造文明活动的推力。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的精神面貌决定了国家的精神面貌与发展前途。新时代需要新青年,新时代的青年当坚守“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在实现中国梦的奋斗中,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敢想敢干,敢为人先,自觉履行我们应该履行的责任与义务,从细微处着手,从一言一行开始,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发展完善自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8篇:五四运动感想范文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弘扬“五四”精神,绽放青春风采。

伴着情深意暖的春风,我们迎来了“五四”运动九十周年纪念日。九十年前的今天,一群热血沸腾的爱国青年在中国大地上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正是这场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在“五四”精神的感召和鼓舞下,在此后中华民族崛起的道路上,中国青年一代代前仆后继,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无愧于历史的贡献。

如今,“五四”运动已作为光辉的一页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史册。然而,“五四”绝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事件,它是一种精神,是青年人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炽热的爱,是青年人勇敢地挑起责任和使命的庄严。“五四”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在火红团旗的指引下,不断奋勇拼搏。这种精神,不仅需要我们铭记在心,更需要我们青年人发扬光大。 “五四”精神告诉我们,青年人要有正义感、更要有责任感;“五四精神”昭示我们,青年人要有爱国心,更要有进取心。我们的青春应该是飞扬的,我们的人生应该是激昂的。因此,弘扬“五四精神”不仅仅是口号,更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上。在生活中,要注意行为规范,展示青年人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在学习上,要刻苦学习,勇于拼搏,彰显青年人“舍我其谁”的豪情壮志!

梁启超先生说得好:“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中学时代,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同学们要抓住这个重要时期,磨练自己,挑战自己。要知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成熟的思想和高尚的品质,来自于风雨的洗礼和生活的磨砺。所以,要敢于面对挫折,去攀登人生的颠峰,要敢于面对未来,去争创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辉煌!

——无怨无悔对昨天,踏实自信过今天,满怀希望奔明天。

同学们,高一、高二期中考试、高三模拟考试过后,大家有喜有悲,有人取得了好成绩,有人考得不太理想,但不管考得怎么样那都已经成为过去,现在我们不能再为取得好成绩而骄傲,更不能再为成绩不理想而懊恼。现在我们应该做的是:把目标放在期末、高考,让我们拿出青年人的干劲和冲劲,全心全意投入到学习中去,用激情,唱响人生最壮美的青春之歌;用青春,绘就人生最瑰丽的生命画卷!充实的人生,必因不懈奋斗而更加美好;闪光的人生,必因顽强拼搏而更加绚丽!

谢谢大家!

第9篇:五四运动感想范文

论文摘要:五四时期,身为青年学生的罗家伦在社会改造的大潮中.通过自己的学习、思考和实践,形成了对中国社会改造问题的初步认识。他主张以思想革命为社会改造之首,主张问题与主义并重、文化运动与群众运动并举的改造方针。罗家伦的社会改造主张代表了一部分受到自由主义思想影响的青年学子对社会改造问题的看法.表现出了渐进改革的思想趋向。

罗家伦(1897一1969),字志希,浙江绍兴人。1917年人北京大学,是五四时期的风云人物之一。新文化运动中,他和傅斯年一起创办的《新潮》杂志是当时影响仅次于《新青年》的重要刊物。罗氏在“五四运动”中表现活跃,起草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提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斗争口号,并率先使用“五四运动”这一名词〔’〕。“五四运动”后,罗氏先后赴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牛津大学、柏林大学、巴黎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留学六年,回国后曾任国立清华大学和中央大学校长、中华民国首任驻印度大使、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史馆馆长等职,在思想、文化和学术领域留下了大量的著述文字,在民国思想文化史上曾产生了相当的影响。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国人对罗氏的所作所为一直知之甚少,对其在民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影响和地位更是无从认识。本文拟对五四时期罗氏的社会改造思想做一粗浅的探讨,藉此弥补学术界在这方面研究的不足。

一、以思想革命为社会改造之首

“五四”时期,思想界最为突出的潮流莫过于思想改造、文化更新,即主张从思想文化上变革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从提高国民素质、造成现代国民性人手,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用林毓生的话来说,就是中国知识分子中存在着一种“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的思想模式。它所包含的基本信念是:文化改革为其他一切必要改革的基础。或者说,它是一种强调必先进行思想和文化改革然后才能实现社会和政治改革的研究问题的基本设定闭。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之初就已指出,“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3J,这是他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在痛定思痛之后得出的发人深省的结论。李大钊也曾宣称,为了创造青春的中国,青年应当敢于“犯当世之不进,发挥其理想,振其自我之权威,为自我觉醒之绝叫;(4J。胡适对于封建礼教束缚、窒息人的思想的罪恶痛加揭批:“正因为二千年吃人的礼教法制,都挂着孔丘的招牌,故这块孔丘的招牌—无论是老店,是冒牌—不能不拿下来,捶碎,烧去。;(s7鲁迅更是“改造国民性”的先锋,他的《阿Q正传》、《孔乙己》等小说是对中国落后国民性的无情鞭挞。这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正是认定了必须从改变国人的思想和文化心态人手,展开一场持续、深人、彻底的思想改造和解放运动,中国才能有救。这种看法几乎成为新文化人共同的思想基础,罗家伦自然也不例外。他说:“思想的来源,是一切运动的原动力,没有思想未曾改变而行动可以改变的。所以我们文化运动的目的是—‘以思想革命,为一切改造的基础’p"[6} 1919年11月,他在复张继的信中说:“我们认定中国现在政治社会的不良,就是人民的思想不曾变换。我总觉得中国辛亥革命与俄国革命,有一个大不同的地方,就是中国的革命,是以金钱权位运动军队来的;而俄国的革命,是以思想主义征服军队来的—其实不但是征服军队,并且征服一切平民。所以俄国的革命愈革愈好,中国革命愈革愈坏。”罗氏的这段评述虽有不确切的地方,但认定国人的思想观念未曾变换是辛亥革命失败的主因,则是大致不错的。他进而指出,中国的思想界有“三种毒素”,即“奴性”、“专制”和“昏乱”。因此,思想革命的内容就是:(一)变奴性的思想为独立的思想;(二)变专制的思想为平民的思想;(三)变昏乱的思想为逻辑的思想〔}7。这三项原则,可以看成是五四时期罗氏倡导思想革命的总纲。为了彻底清除中国思想界的“奴性”、“专制”与“昏乱”,他在《新潮》、《东方杂志》、《晨报》等刊物上发表了不少文章,猛烈抨击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宣扬思想自由、妇女解放。同时他还大力宣扬实验主义,将科学方法引人中国的学术思想界,以改变国人思维方式中的空泛、笼统、附会等缺陷[8}。他还将文学革命也纳人到思想革命的轨道,认为“文学革命不过是我们的工具,思想革命乃是我们的目的’}Cs7。罗氏的这一信念自从五四时期确立后,始终坚持不变。

二、社会改造当以问题与主义并重

“问题与主义”之争是五四时期首先发生在胡适和李大钊之间的一场颇有影响的论争。胡适秉承实验主义的立场,对社会改造问题持循序渐进立场,认为“空谈好听的‘主义’,是极容易的事”,“空谈外来进口的‘主义’,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偏向纸上的‘主义’是很危险的”,因此应当“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B]。李大钊则认为问题与主义不能决然分开,二者“交相为用”,“社会问题的解决”,应有主义的指导;而“谈主义的人”,“也须求一个实验’’C}o7 (p228-234)。后来胡适相继发表评论,改为主张少谈“抽象的主义”,也承认自己“对输人学理和新思潮的事业是极赞成的”〔”,而李大钊也承认自己从胡适文章中得到启发,承认自己“偏于纸上的空谈多,涉及实际问题的少,以后誓向实际的方面去作。这是读先生那篇文后发生的觉悟”Clod ( p230) o由此可以看出,从总体上说,这场论争是发生在新文化阵营内部两个朋友之间的争论,论争的双方都从对方身上吸收了新的东西,从而深化了对问题的认识。这场论争也有助于人们对问题与主义关系的进一步理解,这可以从罗氏对该问题的看法中得到印证。罗家伦的基本看法是:社会改造当以问题与主义并重。他说:“没有主义,对于问题便役有基本的主见,但是谈主义,而不能应用他到社会问题上去,则这种主义终归于贩卖的,舶来的,定浮而无所依附的,对于社会有什么益处呢?’,[l 2j1919年3月,罗氏在复易君左的信中就《今日之世界新潮》一文的文义进行解释时说:“我现在所研究的(说不到主张)是社会民主主义(Social Democracy),是想根据现状,以民主主义的精神,先行改决社会各间题。;Cl:t7从问题与主义同等重要的思想认识出发,罗氏一方面积极宣传、研究西方学术、文化思潮,对五四时期的各种“主义”都曾广泛涉猎,以为解决问题的指导;另一方面他积极从事社会实践,探索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实际办法。如他曾参加平民教育讲演团的演讲,在风沙弥漫中对听众演讲《改良家庭户a7。他曾参观过唐山的矿场,对工人的困苦生活有深刻的体会[Cisl。他主编《新潮》,探讨社会问题,他还为《东方杂志》、《晨报》等报刊撰稿,广泛接触了社会各阶层,对社会的弊病有了探人的了解。“五四运动”爆发后,罗氏之所以热情地投人斗争之中,也是有着解决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问题的思想动机。所以,罗氏主张既要研究主义并以之作为解决问题的基础,也要将主义应用到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去,二者不可偏废,这种认识是比较合理的。

三、社会改造要注重群众运动

在“五四运动”的巨大风暴之后,社会各界尤其是知识分子认识到了群众力量的伟大,开始把目光转向下层群众。罗家伦在总结“五四运动”的成败得失时,就提出了今后应当注意和重视群众运动.他并且对群众运动的缺陷、心理和方法逐一进行了论述。

罗氏认为,群众运动的好处就是“在大家分开来想不出办法的时候,合拢来的思想就可以凑成一种办法!分开来不敢做的事情,合拢来的勇气就可以鼓励去做”。但是,群众运动也存在着很多的缺陷,简言之,群众运动“最危险”的是“没有组织”、“个人的侥幸”和“领袖的投机”,所以,“中国的群众运动只能合起来做—有时不免乱做—而不能合起来想的”。正是因为群众运动有以上的缺陷,所以做群众运动的入必须先了解群众运动的心理,才能去做群众运动。在他看来,群众心理有三个方面,也就是做群众的三点要素;其一,群众是有惰性的。他们必定要认为只须一举手一投足就能成功的事,方才肯做。其二,群众运动的题目要简单。如辛亥革命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大家认同“革命—革命就是推翻满洲政府—推翻满洲政府,中国就会好”的简单公式,所以才肯视死如归,冒险犯难的。其三,发动群众运动,必定要一种极大的刺激。因为群众运动是“感情的作用多,理性的作用少。而感情的作用,尤赖乎极大的刺激”。经历了五四运动的罗氏对群众运动的缺乏组织深有感慨,他说:“请问北京除了我们两三万较有组织的学生而外,其余哪里有一个群众?,}ys〕可见,罗家伦对群众运动缺点的论述虽不乏合理的因素,但也流露出了一种轻视群众的倾向。

鉴于群众运动的上述特点,罗氏指出,群众运动开宗明义的第一章就是要“养成群众”,而养成群众的秘诀在于“养猴子的人,必须自己变成猴子”。要达到这种状态,必须做两件具体的事:}1)深人群众做专门宣传的事业。他诚恳地呼吁:“我们有志于群众运动的青年呵!……当和和气气,诚诚恳恳,不要取教训的态度;商人不知道的,我们当带了秤杆刀尺去告诉他们;工人不知道的,我们当背了斧头凿子去告诉他们;农人不知道的,我们当牵了耕牛,荷了锄头去告诉他们……去吧!去吧I时候不早了!”显然,罗氏希望青年学生能与群众打成一片,理解群众的心理,了解他们的生活,明白他们的疾苦,在此基础上开展必要的启蒙运动,以唤醒群众。(2)从解决平民的生计问题着手,是他们最关切不过的事,也是他们最感激不过的事。罗氏指出,让群众“按着肚皮去讲‘爱国’、‘救国’,是不成功的”,我们应当“为他们想一个特别补救的方法,或是教他们一种特别的技能”,以改善他们的生计。“我们说的话,要说他们心坎上的话;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要解决他们切肤的问题。”[l6这样沼料众就会跟着我们走。应该承认,罗家伦对群众运动的论述包含着许多真理的颗粒,特别是深人群众,解决群众最关切的生计问题等看法在当时是颇有见地的。

四、社会改造应重视文化运动

文化运动也就是从思想文化方面着手,努力发展中国的教育、学术事业,提高国人的科学文化素质。I92。年,罗氏就指出,文化运动是今后从事社会改造“最重要不过的根本间题”。文化运动的目的,“是要作人类思想全部的解放”,也就是改变国人的思想观念,提高国人的文化素质,最终实现社会的改造。对于五四以后举国倡言新思潮的现象,罗氏在兴奋之余,也表示出了明显的担忧。他指出,因为“大家真正了解的少,而多半借新思潮当作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的符咒”,所以新思潮“根基太薄弱,成熟过早”,长此下去,“实在有种绝大的危险”Cis)。显然,罗氏已经认识到了五四新思潮由于缺乏深人的学理上的研究而流于浅薄粗疏的缺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提出了四点解决的办法。

其一,对于现在的定期出版品,不在乎数的增多,而在乎质的改革。罗氏认为,五四以来,中国的新出版品,数量虽骤增到四百余种,但是“从研究方面来的少,从直觉方面来的多”,大家都在那里附会演绎,哪能指望有什么好的出版物呢?为此,他提出,目前最要紧的就是“每个杂志有成熟的学说,系统的介绍,特殊的采色,专以供给改造中学以上的青年,和半开明社会的壮年的思想为宗旨”。只有质量的提高,杂志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

其二,宣传的印刷品应当内容充实。罗氏指出,文化运动最终要达到“打破一切的偶像观念”的目的,使国人的思想“全部解放”,因此,各类宣传的印刷品应当有充实的内容。他奉劝那班“看杂志而办杂志的人”不要跟在别人后面高谈“妇女解放”、“劳工神圣”,“苟有真正改造社会的心思,还不如脚踏实地的调查一点寒苦同胞的生活情形,斟酌他们的需要,去传布他们一点福音”。

其三,西洋大部有系统的著述,应当从速翻译介绍。罗氏认为,中国人由于思想上缺乏科学精神的洗礼,因而容易轻信、盲从他人学说,这是导致中国学术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他指出,达尔文的进化论在西方“苦苦辩了几十年,演了多少渗剧”,而中国人则由于严复翻译一本薄薄的《天演论》,则“上自宫廷,下至庶士”,无不高唱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了!他感慨道:“学问零落至于如此,中国人的思想界哪能不破产呢?”因此他认为,应当大量翻译西方学术文化著作,以改变中国学术饥荒的局面。

其四,专门学者的培养,实当今刻不容缓之图。罗氏指出,中国的学术事业十分落后,“要知道现在中国没有一样学问,可以在世界上站得住位置的”,而文化学术落后的民族,在将来的世界上是“不能存在的”,所以,当前最重要的是培养中国自己的专门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