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范文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精选(九篇)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第1篇: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范文

高尚的生活是受爱激励并由知识导引的生活……没有知识的爱与没有爱的知识,都不可能产生高尚的生活,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地理必修一考试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地理必修一考试知识11、【聚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可从形态上反映出来:

①平原地区,地形比较完整、开阔、平坦,聚落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规模较大;

②山区聚落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

例如:我国的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数位于平原上。

平原地区的区位优势: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

也有的平原不适宜城市的发展。

例如: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最著名的是巴西,其城市不是分布在亚马孙平原,而是巴西高原。

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公路选线避开不利地形,地形平坦地区的交通线网密度较大(造价低、工程量小),山地、丘陵地区的密度较小(造价高、工程量大)。

3、【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有利方面】

高纬度地区升温幅度最大,作物生长期延长,产量增加;

对农业生产不有利方面:中纬度半湿润半干旱区,若降水量不变,增温将加速陆地蒸发,使土壤中水分减少,导致作物产量下降。

对工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影响,温度升高将减少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明显增加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

4、【自然资源的定义】

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它包括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

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举例:能源利用对生产力的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柴草为主要能源——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

18世纪,煤炭为主要能源——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

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为主要能源——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5、【常见的自然灾害】

有水灾、旱灾、台风、暴雨、寒潮、沙尘暴、暴风雪、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

了解它们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高中地理必修一考试知识21、【地理环境】

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要素】

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

(1)气候的变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得以不断改造,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促使化学元素迁移;改造大气圈,使原始大气逐渐演化为现在大气;改造水圈,影响水体成分;改造岩石圈,促进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使地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环境创造了生物,生物又创造了现在的环境。所以生物是地理环境的生物,同时又是地理环境的塑造者

(3)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举例:我国西北内陆——由于距海远,海洋潮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河流不发育,多为内流河——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

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南北)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

例如: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带,其两侧随纬度升高,是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

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的有规律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水分为基础的。

例如:中纬度地区(特别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出现: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自然带。

举例:赤道附近的高山,从山麓到山顶看到的自然带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水平自然带。

高中地理必修一考试知识31、【岩石分三大类】

①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

②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

③变质岩(变质作用)。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

(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

(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

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

①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

②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③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

④风积地貌(沙丘)。

3、【六大板块名称】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

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海洋。

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海沟。

4、【大气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

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

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5、【全球近地面有7

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 个风带】

(1)低纬度环流:

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

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

③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

(2)中纬度环流:

④副极地低压带: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形成温带多雨带。

⑤中纬西风带: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

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欧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温哥华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侧、澳大利亚南端及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等)

(3)高纬环流:

⑥极地高压带:因为热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气下沉,形成少雨带。不过极地因为气温低,蒸发更少,所以极地属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为湿润地区。

⑦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风。

(4)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①移动的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动。

②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单一气压带或风带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

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西风带)。

(6)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

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低纬信风带控制);

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中纬西风带控制)。

6、【常见的天气系统】

①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②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

③锋面气旋。

气旋是低压,低压系统在实际大气中常会出现沿中心向一定方向延伸出的低压槽,在低压槽上形成了锋面系统。锋面与气旋是一个整体(高压系统是没有的)。

7、【水循环】

(1)类型: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水量很少)、海洋循环(水量最大)

(2)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

(3)意义: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

8、【洋流】

(1)类型:按成因分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按性质分暖流和寒流。

(2)分布:

①中低纬度——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流动(与半球反气旋方向一致),南半球逆时针方向流动(与南半球反气旋方向一致)。

②中高纬度(主要指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南半球西风漂流,世界最强大的寒流。

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由西向东流,冬季由东向西流(夏顺冬逆)。

(3)影响:

①对气候的影响:

暖流起到增温、增湿作用(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

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澳大利亚西海岸的维多利亚沙漠、秘鲁太平洋沿岸的阿塔卡马沙漠的形成都与沿岸的西澳大利亚寒流和秘鲁寒流有关)

②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渔场的分布:寒暖流交汇处,给鱼类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饵料;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的交汇处;

纽芬兰渔场——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的交汇处;

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高纬南下的冷海水交汇形成;

秘鲁渔场——上升补偿流使深层海水上泛,带来深海的硅酸盐类,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浮游生物又是鱼类的饵料。

③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也使污染物的范围扩大。

④对海洋运输事业的影响:

顺流——航行速度快;逆流——航行速度慢。

高中地理必修一考试知识41、【天体系统的级别】

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

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

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

(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

北半球季节的划分:

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

9、10、11为秋季1;

2、1、2为冬季。

6、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铁镍物质组成。

(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学好高中地理的技巧1、学会使用课本。

课本的目录提示了全书的要点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做到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精读课文、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

2、学会使用地图。

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图。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视地理观察观察就是边思考边细看。

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如何活动的。通过报刊、电视节目、图片获得地理信息,锻炼我们的才智。

4、善于地理想象

。观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观,地图只能提供位置直观,想象才能使二者联系起来,使你获得地理环境的全面景观,进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来。

5、要善于动脑

。经常向自己提出问题,地理问题的一般思路是: (1)学什么? (2)在哪里?(3)为什么?(4)有何利弊?(5)怎样协调好人地关系?应当怎样合理利用改造它。

第2篇: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范文

91年秋,当高一物理书发下来后,对照大纲的要求发现重点难点基本上都放在以后高三选修本上了。为了分散难点,决定同时开设选修本中的一些内容。对象是对物理有兴趣的学有余力的同学,形式是讲座式,时间每周一课时;每次考试,对这部分内容不做必考要求,只在卷后设附加题,试卷讲评时,附加题也在讲评之列,并明确告诉学生这部分知识对将来报理工的同学应该掌握。效果是:高中前二年的时间基本上把选修本中每章的重点内容都涉及到了。同学们虽没有熟炼掌握,但基本上都了解了这些知识。到高三选修本发下来后,学习选修本的过程,实际上是个复习和加深的过程,所以没有时间紧,难度大的感觉,同学们学得也比较轻松。

由94年秋开始的第二个周期,由于种种原因放弃了选修内容的同时并行。面对高三分科的现实,学生中分流苗头日臻明显,理工科的学生想到时间已过2/3,而高中物理中的重点难点还没有涉及,要求早开选修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而文史科的学生又不愿浪费时间。教师想增加选修内容,又怕影响眼前的会考,不增加选修内容,又耽心高三时内容多,难度大,时间少,使师生都进入了一种两难选择的境地。

二、体会

一些学校过早地进行文理分科,致使一些高中毕业生实际上不具备高中应有的文化素质。针对这种情况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决定实行“必修”“选修”制,并为此设制了毕业会考制度。旨在把高中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上来。这对民族素质的提高无疑是必要的。但是,对将来报考理工科的学生来说,必修课单行开设,就有其不利的一面,这是因为:必修课内容较浅,而选修课又是各章的重点难点,一则集中难点违反认识论的规律,再则势必前松后紧,使学生在面临高考前增加心理压力。

另外,对一些知识内容的编排也有些不当之处,如:必修本中讲动能而不讲动能定理,然后定性地给出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到高三上选修本时再讲动能定理,再定量推导机械能守恒定律。这就造成了重复教学而事倍功半,如果把这部分内容全放到高一必修本中一次完成,学生们也是可以接受的,而且保证了知识系统的完整性。再如物体的受力分析是高中物理中一个关键性的知识,它贯穿高中物理的全过程,高一不讲,在以后的教学中就会感到时时掣肘,实际上,每个教师在高一都讲了物体受力分析这个知识点,只是学生必须借选修本才能阅读和加深理解,凭添一些麻烦而已。

三、建议

1.必修本开设的同时,有选择地并行开设一些选修课中的内容。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对人类已形成的概念的掌握,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而是随着他们知识经验的丰富,思维水平的提高而逐步臻于完善的。”这就是说掌握概念需要知识经验与时间。并行开设既分散了难点,又为学习选修本的重点难点准备了知识经验,同时还为他们按照自己的经验去理解和改造新知识留出了时间。

2.考核

高一高二期间,选修本的内容可以不列在必考范围之内,以附加题出现,使有能力的学生能一展才能,也使教师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有所了解,同时也不对其他学生增加负担。

3.深度的掌握

第3篇: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 有效教学 策略

高中地理课堂教与学的现状令人深思,在新课标背景下,掌握课堂教学策略是提高高中地理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当今地理教育的必然追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创设有效情境――提高有效教学的基础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知识必须由学习者在整个文化情境中通过不断地互动、沟通与协作而实现意义建构。将学生和教师置身于学科文化背景中的教学情境中,透过实际参与其中,去发现、寻找、应用。

高中地理选修教材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中选取素材,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认知的需要以及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动机。

情境创设的关键是要提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不拘束于知识内容,面向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他们学得更透彻。

例如,在学习“全球变暖”,设计了如下教学情境:

1.假设你在马尔代夫度假。写一个明信片回家描述一下这里的问题。

2.在未来40年里,科学家预测海平面会升高多少?

3.全球变暖对马尔代夫人会带来什么影响?

通过恰当的情境创设,以“情”为中介,创设仿真的“境”,巧妙地把认知与情感、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教和学等诸因素加以整合,抛给学生一个问题情境,将知识点蕴含其中,学生融入情境之中,能营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恰当提升案例――构建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高中地理选修教材中有大量的案例。这些案例具有相关的背景资料,而且具有直观、形象、典型等特点,利于学生感知认识的深化,有助于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思考,加深了对抽象地理知识和原理的理解。

选修课的内容是必修内容的深化、拓展和提高。例如:关于城市化,现行人教版必修教材论述的内容有: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第三节城市化、问题研究: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选修教材(人教版)论述的内容有:第一章城乡发展与城市化、第二章城乡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第三章城乡规划、第四章城乡建设与人居环境。显然,同是“城市化”的问题,必修和选修教材都涉及了,必修教材中提到的都是关于“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过程的特点,城市化过程带来的问题”。而选修教材则注重于“城市的规划问题”。 从教学内容而言,选修课程要相对于必修课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经历。可见,选修课程应以教学案例为重心,构建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三、重视研究性学习――赋予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

新课程学习方式的突出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充满体验性。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情感和意识。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学习不仅限于认知领域,而且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学习过程也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还是适应生命体验性特征、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过程。

例如:在学习“锋面”时,提出下列问题,增强体验性。

1.新年你准备去度假,天气预报是东北风。描述你会带什么衣服,解释为什么?

2.现在是夏天,你最希望在英国是受什么气团影响,如果你是:

A.一个园艺师

B.一个假期策划者

体验性不仅强调学生的身体性参与,而且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在学习过程中用脑子去思考,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倾听,用嘴巴去诉说,用心灵去感悟。通过体验,才能入“脑”、入“心”,达到浸染生命、撼动心灵的有效课堂教学效果。

高中地理课程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之一“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所学课程不再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中,每位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和解读,甚至可以对给定的内容进行变革与创新。

四、抓住知识衔接点――促进地理思维的有效飞跃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理论认为,学生是否能获得新知识取决于学生在认知结构中是否建立起了已有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因此,可以通过衔接教学,帮助学生建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有机整合,实现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的跨越式发展。

第4篇: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范文

一、降难减量――《必修一》教材的处理

《必修一》是高中化学的基础和源头,它涉及与后续学习密切相关的章节有:

1.物质的量:高中计算的基础

2.离子反应:高中元素化合物学习的基石

3.氧化还原反应:高中元素化合物和物质结构学习的基石

4.元素及其化合物:高中所有知识的载体,但选修中不再涉及元素化合物的系统学习

《必修一》每一个章节都直接决定以后的化学学习效果。但理论章节需要深层次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量大、零散,需要大量地梳理记忆,短时间高强度的教学,效果很难保证。因此,我们可以把非金属中硫和氮等内容放到高一下期去处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石。

二、抛砖引玉――《必修二》教材的处理

《必修二》将高中化学的难点知识分散在必修和选修教学,因此,如何做好必修和选修教学内容的分割和衔接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各章可作如下处理:

1.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 化学键

内容:在化学键基础上补充分子极性、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相关知识。

目的:为有机化学及元素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做理论支撑。

2.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内容:将原电池和电解池内容分为必修二和选修四切割教学。原电池(除盐桥)所有内容,及化学电源部分整合在必修二完整教学,而在选修四不在进行化学电源的教学,重点进行电解池的教学。

目的:保持知识完整性,避免重复教学,浪费时间。

3.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

内容:必修二主要针对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而选修四主要进行化学平衡的教学。

目的:降低教学难度,减轻学生负担。

4.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甲烷

内容:补充烷烃的系统命名,适当拓展烷烃烯烃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目的:构建基本有机物研究框架,但不增加物质,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注意:教学分割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分阶段有梯度地教学,尽量不重复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温故而知新――选修教材的教学

选修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知识上的提升,教学时应密切联系必修课程的知识,紧扣必修课程展开教学。

1.“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

该书与必修的衔接教学非常重要。教师应在对必修教学内容适当复习的基础上再进行新课教学。下面将必修二和选修四知识要求程度相关内容总结如下:

(1)化学反应与能量

《必修二》:能总结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能定性描述化学反应前后的能量变化关系。

《选修四》:会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能从化学键的角度对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进行计算。

(2)电化学基础

《必修二》:掌握原电池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化学电源。

《选修四》:复杂原电池的理解,电解池的原理,电极方程式的书写,原电池、电解池的综合运用。

(3)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必修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和速率的计算,理解化学平衡的建立和特征,知道化学反应有限度。

《选修四》:掌握化学平衡的相关复杂内容及平衡常数的应用,会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

2.“选修五――有机化学”的教学

在必修二的基础上补充。

(1)命名:必修二补充烷烃的系统命名,选修五学习多类别同系物的系统命名。

(2)同分异构:必修二只要求烷烃,烯烃的同分异构,选修五拓展到所有同分异构。

(3)同系物:必修二只要求烷烃,烯烃同系物,选修五拓展到各类有机物。

目的:《必修二》让学生形成基本的有机学习思路,在选修五教学中再逐步提升。

3.“选修三――物质结构”教材的处理――融合必修二,谨遵考纲。

第5篇: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地理;课堂;高效小结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0-0025-03

[作者简介]梁承启(1979―),女,广东高州人,本科,广东省高州市高州中学教师,中学一级。

完善、高效的地理课堂小结不仅可以使课堂教学结构严谨,还可以突出知识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画龙点睛,为下节课埋下铺垫。那么怎样才能使地理课堂小结完善、高效呢?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总结了几种方法。

一、归纳法

学习新课程后,教师主导或师生一起总结梳理出课堂知识系统。这时要注意小结不能只是对前面教学内容的机械再现,注意小结要起到提纲挈领、加深了解、巩固知识、突出重点的作用。

如可以这样小结《高中地理 必修3》“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之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特点――“三全两性”。“三全”为全球性、全能性和全天候,“两性”为连续性和实时性。

又如讲授完《高中地理 必修3》“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时,教师可根据以下知识结构小结:产业转移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产业转移原因:当地环境、资源存在问题而将当地产业转移;寻求新的市场而将产业转移;实现地区内部产业布局的均衡发展。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劳动力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市场因素、其他因素。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二、联系法

知识点之间常常有一种或多种内在的联系,如因果关系、递进关系、从属关系等。当遇到这种教材教学任务时,教师可用联系法进行小结。用联系法小结,可以使学生对知识有个整体的认识,激发学生多端思维,发展学生智力。

如讲授完《高中地理 必修2》“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后,教师可进行如下小结(见图1) :

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促使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内在因素是生产力发展,并为下节的《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学习打下基础。

又如,讲授完《高中地理 必修1》“气压带和风带”第一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后,教师可进行如下小结(见图2):

近地面大气

高低纬间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

近地面气压带与风带

太阳直射点[]季节性转移

影响气候

让学生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有个整体认识,为后面的“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和“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再如,讲授完《高中地理 必修1》“宇宙中地球”第一课时“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后,教师可进行如下小结(见图3):

这样,使学生对天体系统的层次有了整体认识。

三、画图法

画图法是运用图标、符号等总结课堂知识,把课堂知识变零散为整体、化繁为简,使知识点之间的脉络一目了然。

如讲授完《高中地理 必修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二课时“热力环流”后,教师可根据图4小结:

图4

这幅图把课本几页书浓缩成一幅图,把知识化繁杂为精练,化分散为集中,化抽象为形象。

四、列表法

(一)列表汇总

当知识点较多、较分散,无法用画图法小结时,适用列表汇总的方法,既系统全面又突出重点。

如《高中地理 必修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这一节可采用以下表格小结(见表1):

(二)列表对比

地理教学中有许多类似的知识点,彼此之间有细微差异,学生稍不注意就会混淆,这时适用列表对比的方法小结。

如笔者用以下表格小结《高中地理 必修1》“常见天气系统”第二课时“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效果甚佳。(见表2)

五、练习法

用练习检测法进行课堂小结可使学生及时巩固当堂所学,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梳理知识点,建立知识结构。

如讲授完《高中地理 必修2》“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这一节时,教师可用以下练习进行小结:

通过练习题1,学生新学的概念在应用中得到巩固;通过练习题2,学生新学的知识在应用中系统化,建立知识结构。由此可见,教师运用练习检测法进行小结,不仅强化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而且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地理课堂小结并无固定方法,教师要因课而异、灵活选择。只要教师认真挖掘教材,精心设计,必能让小结成为地理课堂的点睛之作。

参考文献:

第6篇: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范文

一、必修课程教学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一)初、高中知识衔接问题

在必修模块教材中,几乎每个学科都会遭遇初、高中的知识衔接问题。教师如果不了解这些知识衔接点,及时做好有关内容的补充,很容易导致学生知识的断层,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内容多与课时紧的矛盾突显

在必修模块教学中,教师最不适应的是新教材的容量大,而且课时严重不足。新课改提倡自主学习,因此,教材中设计了许多收集、整理资料的任务,学生却通常没有时间去完成;需要探究的问题多,学生也没有时间做;课堂上让学生合作探究、讨论发言,一个课时的教学任务,往往两个课时也无法完成。

二、解决对策

(一)针对初、高中教学差异,做好衔接工作

由于初、高中学生生理、心理的差异,以及初、高中教学出发点不完全一致,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初、高中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法的脱节,导致学生到了高中突然面临许多知识的空缺,以致影响了高中教师正常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因此,高中教师必须去了解初中课程标准及初中教材,积极关注和了解学情,以便于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必要的补充、完善。

初、高中教学的差异主要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

1.知识差异。初中内容比较简单,教学比较直观,作业和考试多是针对课堂教学作直接的模仿,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轻松。到了高中,不仅学习内容加深、加宽,而且要求明显提高:学生不仅要听懂老师课堂上所讲的内容,还要对所讲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否则,必定在作业和考试时感觉吃力。

2.学习方法差异。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需要有一个心理和习惯上的适应过程:既要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进度、学习强度,还要尽快培养高中的学习习惯。而高一学生在初中三年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课堂上满足于听,没有做笔记的习惯;遇到难题不是动脑筋思考,而是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不会安排学习时间,缺乏自主学习、自主阅读的习惯。而以上欠缺,恰恰都是高中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学习素养。

3.学习能力差异。初中阶段,学生常常通过反复训练完成对知识的掌握,一般较少要求自学。到了高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比较侧重于讲解知识的形成过程,比较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需要学生大量地自主阅读和思考。但高一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都比较欠缺,较难适应这样的教学,往往因为听不懂或者跟不上教师的思路而产生学习障碍,影响学习效果。

4.教学方法差异。教学方法上的差异是决定学生由一个学习环境到另一个学习环境适应与否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1)绝大部分高中教师没有教过初中,甚至没有听过初中的课,对初中教学了解不多,教师的教学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这就使相当一部分学生既要承受较大的知识难度的重压,又不得不“受困”于对老师教法的不适,从而一上高一便开始学习掉队。(2)理念的转变是渐进的。初中课改的深入实施和高中课改实施初期所形成的教学观念上的差异,同样影响着学生对高中知识的接受。和初中阶段相比,高中阶段的教学方式相对落后,教师一言堂、教法陈旧单一的现象依然存在。这样,学生由初中很活泼的课堂环境一走进高中相对死板生硬的教学环境,很容易“水土不服”。(3)由于初中的期末考试、结业考试甚至中考,都有程度不同的考查内容,许多初中教师便千方百计地给学生圈范围、画重点,让学生死记硬背,以获取高分。许多学生平时没有好好学,根本不能理解教材上的内容,到考试前背老师圈定的东西也能够勉强“过关”。等学生带着问题进入高中,看到考试及平时教学、复习的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便感到明显的不适应。

总之,初、高中诸多教与学的差异,给学生高一阶段的学习带来了程度不等的困难和不适,因此,教师必须尽快做好初、高中的教学衔接工作。针对以上差异,我们需要做好的衔接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即知识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管理方式。每一个学科的教师,都要梳理一下学生在初中所学的知识内容,找到其与高中不对接的地方(特别是初高中教材版本不同的),在教学中穿插着将其补充、强化、巩固。同时,听初中的课、向初中教师请教、学习初中的教学模式也是高中教师的一项“必修功课”。高中教师应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尽量体现新课程理念,更多地采取“问题—探究”式教学,充分发挥课改的长处,成功实现初、高中教学方法上的对接。

(二)围绕课堂教学,开展过程研究

虽然经过2012年暑假的系统培训,教师对所任科目的新课程标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面对全新的教材,教师仍然感到难以把握,所以,在必修课程教学阶段,应着重结合新课标的学习,把必修模块的教学作为研究的重点。

1.正确认识必修课程的地位。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必修模块是最基本、最基础的学科要求。必修教材教学内容简单,教学要求不高,是以基础知识为主的普及型的教材,目的是通过抓好必修模块教学,把学生引入学科专业的大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必修课程的教学必须把握好尺度,以基础促提高,以浅出求深化,宁可牺牲一些复杂的知识点和某些暂时很难达到的能力目标,以腾出时间和精力,在没有复杂知识干扰的情况下,把教学注意力集中到最基本的方法、思路上,放在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掌握和训练上。所以,教师在进行必修课程教学时,一定要克服固有的教学惯性,在打好“学科基础”上狠下工夫。

2.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课标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把宏观的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师可以操作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标准的学科说明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实施建议”的设置上,首先着眼于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目标设定,而且这一内容不仅包含知识、技能目标,同时含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其次是与以上目标相应的活动与探究建议。这样的设置,不仅指明了“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而且体现了“如何学”。因此,只有准确理解课程标准,才能准确把握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深度、广度,正确处理好必修与选修的关系,而不是随意加深、拓宽教学的内容,随意增加学生的负担。值得注意的是,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是螺旋上升的,不是在知识首次出现时就要求学生一步到位,因此,要特别防止直接按高考的要求一步到位进行高、深、难的教学,不可挫伤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心,导致教学上的被动,影响教学的进度。

3.突出学业水平测试要求。尽管广西学业水平测试方案尚未出台,但学业水平测试是以学科中的必修模块内容为主的,况且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与新高考挂钩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必须明确在必修课教学中,突出学业水平测试要求,尤其是水平层次的能级要求。以此为必修课教学的重点,就是要求在必修模块的教学中做到全面而不狭窄、到位而不越位、联系而不加深,必须注重知识的基础性、能力的层次性和过程的体验性,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的学习能力。

4.依据课标,研究教材,合理使用。进入课改后的第一个学期,许多学科的教师都感到了课时不足,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时数之间矛盾突出。一些学科还反映,不同版本的教材的教学要求之间、教材内容与课后习题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教材要求与初中教学不衔接。问题不一而足。总之,教师普遍反映,与高中原有教材相比,现在的必修课教材内容丰富、材料广泛,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体现基础性,信息量扩大了,知识面加宽了,而教学难度降低了。教材的内容,有些是为了培养兴趣,有些是为了积累材料,有些是仅供学生自学使用。如果教师把这些信息都当做教学内容来全盘讲解,那么,教学课时是肯定不够的。新课改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前提就是要认真研究课标和教材,从教学内容的研究入手,按课标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适当控制难度,不做随意拓展,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尽量用好教材,多联系教学实际,少增加知识点。以上这些,也是我们解决教学课时不足的重要途径。

教师在研究教材的过程中,应树立整体把握课程的理念,尽可能系统地研究整套教材,在学科体系上准确理解教学内容,把握必修模块的知识体系和双基要求。通过多方面的学习和研究,教师需要清晰地理解以下内容:必修模块中选取了哪些知识内容,以什么方式呈现;在本学科的最基本的基础知识中,哪些放到了必修模块,哪些放到了选修模块,这些知识之间是什么样的内在逻辑关系,每个知识点在不同的模块中应分别掌握到什么程度;教学目标是通过哪些知识载体以什么方式体现的;等等。教师通过系统的研究,可以有效提高自己把握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以真正解决“教什么”的难题。

5.开展学科目标达成的研究。站在高中学科体系的高度审视必修模块的功能、地位、目标和要求,将必修模块的课程目标细化为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并以此为标准设计教学活动,评价教学效果。众所周知,高中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必修和选修课程共同实现的。从进入课改后第一个学期的听课情况看,我们的教师在新课程必修模块教学中普遍重视双基,这是符合课改要积极稳妥、稳定质量的要求的,但不能仅凭以往的教学经验,按原有教材教学的要求拓宽、挖深、拔高。如今的新课程必修模块的课时要求已经比原有教材大大缩减,老师如果混淆必修与选修的差异,主观选用“一步到位”式教学,必定会造成必修课课时的严重不足,或者使多数学生吃“夹生饭”。所以,为了切实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必修模块时,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准确设计教学的层次性,让学生为选修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实施必修模块教学,既要保证全体学生都能达到课标的最低要求,又要允许一部分学生在“保底”的基础上,根据课标的精神和自身的能力多学一点、学深一点;既要保证全体学生都能学好必修模块的所有内容,又要为学生选修模块的学习预留潜力。

6.开展教学资源整合的研究。新课程的重要教学理念之一,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好课程资源的合理整合和有效运用。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首先是用好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与原有教材相比,新教材的一个很大的变化是它的伸缩性,从知识内容的呈现方式到训练习题的选择,都给教师对教材进行处理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当然,这也给不少教师,特别是那些依靠教学参考书来上课的教师带来了教学上的不少困难。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必须充分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根据教学目标、学生需求和教师特长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筛选、调整,将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组合,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使教材的内容更有利于学生学习。

新课程教学中另一类可以运用的课程资源是其他版本的教材。由于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有比较大的伸缩性,不同教材版本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对学科知识点的取舍和教学要求也有很大差异,不利的一面是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诸多困惑,有利的一面则是给教师提供了更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在备课时可以以选定的教材为底本,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适当吸收其他版本教材在内容选取和知识呈现上的长处,对课程资源进行深度整合,使教学更加优质、高效。

第7篇: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校本教研 必修 选修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教法学法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在高中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均有安排,既有学习的阶段性,又有必修、选修的层次性,在具体内容上前后还有交叉和重叠,源于必修又高于必修,学生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应该呈现螺旋式上升的形态。如何把握必修和选修内容的衔接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课题组成员共同探讨如下。

一、教材对必修、选修内容编排不同,把握好从定性到定量的衔接

必修内容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大量化学现象和化学实验入手,引出反应速率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仅涉及对反应速率进行简单的计算或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间反应速率的简单相互换算。学生只需在可逆反应的基础上建立“化学平衡”的概念,并通过温度对平衡移动影响的实验,初步建立“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这里对浓度、压强等因素对平衡移动的影响一笔带过,且不涉及化学平衡的计算。而在选修中,不仅从定量的角度引入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而且系统地研究了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还要求根据平衡常数计算平衡转化率,根据浓度熵和平衡常数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完成了从定性到定量的过渡。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严格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和教学要求,不能随意提高知识难度。

二、必修、选修课程标准不同,把握不同阶段目标的衔接

必修对《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内容确定教学三维目标如下: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知道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化学反应速率的问题。选修教学的三维目标为:在必修知识的基础上熟练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掌握比较化学反应快慢的方法;学生运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来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难点不同,把握好难点、重点的衔接

必修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平衡的建立。必修教学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化学平衡的建立。

选修教学重点:活化分子理论解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及其表示的意义,知道转化率的表达式,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选修教学难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我们在教学中要熟知必修、选修中的重难点,才能很好地衔接。

四、教学课时不同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把握好不同年级学生认识水平的衔接

高一开设课程多、课时少,知识的拓展对教学的进度会很难把握。比如, 在高一课堂上 想拓展“同一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这一知识点,但学生接受起来很难。又如,“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计划在必修来完成,但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接受起来很容易,而对于程度弱的学生,若增加这部分内容却是负担。其实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后再在选修中学习则效果会更好。

高二开设选修模块专题研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达”,运用相关理论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各种因素进行理论解释;对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提出了明确要求;让学生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加以应用;对于化学平衡状态的定量描述,则限制在化学平衡中反应物转化率、平衡常数的计算方面。

在进行必修模块的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对教学内容深广度的把握,切忌:超标、超前、超量,这样会导致课时紧张,学生压力过大。必修模块教学的顺利实施,为选修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教法与学法不同,把握好教法学法的衔接

必修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广泛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产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探究实验来提升学生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认识,以学生发展为指导思想进行教学设计。

第8篇: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课程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 处理教材 选择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2-0170-01

《新课程标准》也提出:选修课程也应该体现基础性,但更应该致力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所谓选修,“选”而后修,那么如何处理好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处理,真正体现选修课的选择性。

一、内容的选择

选修之“选”还有一层意思,重要内容着重处理,次要内容淡化处理,同时调整次序,优化教学构成。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有多个部分构成,应该可以自由选择上哪一块内容。“赏析指导”精读,以获取知识和方法;“赏析示例”精品深味,获取经验;“自主赏析”略读,自主实践。同时,可以将“自主赏析”的几首诗并在一起品读,甚至可以跟“推荐作品”合起来对比品读。赏析内容应根据学情来选择。

有些教师担心:舍弃教材某些内容,考试考到了怎么办?这还是在用旧观念和旧眼光来处理新教材。选修课本本来就是供选择使用的,取舍是必然的。选修教材那么多,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选择倾向,如果高考考选修课本里的作品或理论知识,那岂不是有失公平吗,所以高考是不会考课本内容的,当然相关方面的能力可能考察到,选修内容应该是必修内容的某方面内容的拓展与强化。

要防止面面俱到,力求重点突破。选修课的每次研习最好围绕一两个问题展开,不求面面俱到,否则无法真正进行研习。每次研习中要确立重点、对象、方向,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目标要求应体现出不同。因此,要善于发现,并围绕不同的重点、对象和方向建立框架问题。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

自学与引导。字面好理解,无须细说,但是深层的东西仍有必要提示:其一,自学与引导两种教学行为的背后隐藏着两种理念,即学生主体论和教师主体论。通常二者难能兼顾,在实践中肯定要偏于一端。根据新课程的学生主体论理论,应该侧重自学。其二,自学与引导的平衡点很难把握。但即使这样,还是要重视自学,教必修课需要自学,教选修课更需要自学,没有自学的选修课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选修课。

人教版高中语文多种选修课本都是着眼于学生自学而编制的,试图建立一套选修助学(非助教)系统,老师没有多少讲授的空间。例如《语言文字应用》是一本知识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教材,全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这门学科的一些基础性知识,以及语言文字的品味和运用的一些基本要领,没有一处学生看不懂、读不通,如果老师再在课堂上喋喋不休,反倒败坏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强调学生自学,老师在课堂根据“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原则,在学生自学顺畅的时候不讲授,只是到了关键处点拨一两下;作某些方法策略的引导;提供某些必要的助读材料;把握课堂上或缓或急、或行或止的教学节奏;调动自学的热情,创造活跃的或沉静的自学氛围。

防止被动接受,力求主动发现。选修课的研习应真正体现“自主”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的自主发现。研习什么问题,应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在实践探索中发现,在合作探究中发现,在阅读求证中发现。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李杜诗风之比,学生可以发现诗的题材不同、所用意象不同、抒情方式不同、语言风格不同;可以从作品比较、流派比较、不同评论比较、文本理解比较、艺术风格比较等多个不同角度去确立研究方向。教师在选修教学中的作用应充分体现“引导发现”,自觉成为学生研修的好导师、好帮手、好伙伴。

三、教材解读行为的选择

多元与限制。多元,即多元解读教材,包括论题和论题切入点多元化,答案或结论多元化,以及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多元化等;限制,即限制性解读教材,包括挖掘并尊重文本的客观意义,探讨并尊重作者写作的原意,以及不违背公理、常识等。两种解读行为具有对称性或对立性,既对立又统一于同一解读行为中。在它们背后还隐藏着两种不同的思维形式,即创造性思维和规范性思维:有了创造性思维,多元解读才成为可能,并显出多姿多彩;有了规范性思维,限制性解读也就得以实现,并显出稳重、规范,所持之论为大家所接受。可见两种解读行为相辅相成,都是老师们处理选修教材所必需的。

有必要更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潜在能量,强调多元解读教材。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日益多样化、多元化的时代,多元解读日益为有识之士所呼吁、所实行。我们多年前就倡导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到现在使用选修教材更应尝试多元解读。高考已经启动了多元阅读。2008年的高考试题始创多元解读,选考题“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最后一道题就是提倡多元阅读。当然了多元解读要辅之以限制性解读。

防止孤立片面,力求全面公正。选修课研习的成果既有显性成果,又包含隐性成果。显性成果表现为研修的具体结论,我们不能对此要求过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毕竟高中选修课的开设目标是以个性化、多样化等为标志的“适应学生的需求”,“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而不强调学术性。因此,我们更应重视成果的“隐性部分”,即思路的拓宽、知识的增加、方法的掌握、探究的体验、合作的快乐、成功的喜悦等,这些可以为学生在知识汲取上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知识与方法的选择

第9篇: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范文

一、试题的命制以历史课程而非教科书为依据,在课标和考试说明的框架内体现能力立意,着重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2006年福建省开始全面实施的高中课改实行了“一标多本”的课程架构,高考的命题随之从以统一版本教科书为唯一内容的考查,转化为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简称《课程标准》,下同)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省文科综合考试说明(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简称《考试说明》,下同)为依据,不依托任一版本教科书。福建省普通高中历史学科采用的人民出版社(简称人民版,下同)和岳麓书社(简称岳麓版,下同)两个版本的教科书,在对《课程标准》的诠释时选取不同的史料,决定了高考试题的命制不可能单纯地以某一版本教科书为依据,而是通过提供第三方材料来创设新情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分析和能力的拓展。如2013年的38题以“工业化”为主题,从苏联和中国不同工业化的道路的解读,进而拓展到英国,突破了两个版本教科书对工业化问题的知识结构,创设新情景,考查学生在已有的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国情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不同工业化道路等史料的解读、比较和分析,体现了新课程高考“能力立意”的特点;此外,诸如2012年第13题的“竹木简”和2009年的“闽人以海为田”、“李贽的思想”等诸多考点都体现了同样的命题特点。高考试卷的这个新特点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导向是显而易见的,它要求高中历史教师以课程观实施历史教学,不以某一版本的教科书作为教学的唯一依据。

第一,要认真解读与课程相关的指导性文本,在《课程标准》的框架下,将本地区使用的教科书作为诠释课标的史料和课程实施的素材,而非单纯地以教科书为依据开展教学。如必修Ⅲ“思想”的教学中,岳麓版教科书以“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为题,以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为主线,阐述了思想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以及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发挥的作用;而人民版教科书以“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为题,选材上以介绍思想的诞生、成熟及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新发展为主,以不同时期思想的发展为主线,对课标的要求进行诠释。根据课标的要求,我们建议以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几个阶段、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新民主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的基本内容为基本线索和基础知识,可以弱化人民版对理论的过细化表述和岳麓版对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过多铺垫等教科书的知识点,进一步将思想理论的变化与革命形势发展之间的关系等社会因素的作为探究学习的素材,达到培养高中生学科能力和体验学习过程的目的。第二,在教学中应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重视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高考试题关于“能力立意”的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的重点应该是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而非知识的掌握。高考试题绝大多数是以材料的形式出现的,强调能力立意,对知识点的考查是通过对教科书以外的史料来实现的,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素材,提高学生对材料解读、处理和应用的能力,强调“论从史出”,在材料比较分析、拓展延伸、概括升华的过程中得出新的认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继承历史教学中重视主干知识和阶段特征的传统,体现了新课程注重人类文明传承与演进的新史观等特征

纵观近5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均显著体现出考查历史主干知识、厘清历史基本脉络和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特点,这是传统历史教学和课改前高考历史试题的显著特征。课改后的高考试卷在继承了这一传统的同时,也鲜明地体现出历史知识的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课改原则,在题干材料的选择和设问中均体现了人类文明的传承与演进的新课程理念,文明史观、全球史观以及全球化下中西文明的融合等理念在试题中得到比较充分的渗透。这几年历史试卷中基本以文明史为主旋律,题量比例较大,在自主命题第一年的2009年试题中,第20题考查的希腊文明、第38题要求学生从全球的视角比较李贽和布鲁诺这两个同一时期的东西方思想家被视作异端的相同原因等,都是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的体现。

中学历史教学历来都无法回避史学观更新带来的变化,这一规律在课改后的高考中再次得以证实,对高中历史教学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第一,一如既往地重视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历史发展的脉络、各阶段的时代特征和主干知识等常规要点,无论在课改前后都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基本要点,是《课程标准》三维目标中对知识与能力的基本要求。虽然新课标指导下的几个版本教科书的编排均不再采用通史的体例,而是以专题的形式呈现,但建议高中的历史教学,要在基于初中历史的通史脉络基础上开展专题学习,这也体现了新旧课程之间的继承与发展的内在联系。第二,以史学观引领高中历史教学。近年来以文明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和生态史观等为主流的诸多史学理论,越来越明显地通过各省区的高考命题影响到了高中历史教学。这些史学观应该是作为诠释课标和引领基于教科书教学的一些史学理论,建议中学历史教师要认真理解和把握这些史学观点,提升自身史学素养,同时在教学中以史学理论引导学生对相关的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拓展,从而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三、试卷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公民意识,体现中学历史课程注重思想品德和人格塑造的教育导向和价值引领作用

历史课程承载了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思想品德和人格塑造等方面的教育功能,其内容的本身就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结合福建省近5年的高考试题,反映出在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与现代公民意识等教育方面的价值引领作用。如2010年的第15、19、20、21、24等选择题都从不同视角反映社会现实,体现历史学科鲜明的社会功能,第16题的社会转型、17题的、19题的文艺复兴和41题的宗教改革等等,都属于人文精神和公民意识的体现。从高考自主命题的趋势看,历史学科“以史为鉴”的社会功能随着课改的深入得以强化,试题提供丰富的历史信息以折射社会发展的主流价值观,这些都体现了历史课程的教育导向和价值引领作用。

高考试卷的这个特点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在课程实施中我们不仅传授学生历史知识和培养相关能力,更应该关注学生的人格塑造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以“尊重事实、敬畏历史”的史学观为导向,培养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产生正面的影响。

从历史教学内容的角度,每一堂课都能涉及到有助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塑造健康人格的历史学习内容,教师在课程设计时,除了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这两个维度进行设计外,还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提炼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个维度的教学切入点。第一,建议对近年来全国各省区高考试卷和模拟卷进行分析解读,提炼归纳试题中考查学生人文素养和人格塑造等方面的考点,与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比对,形成相关考点资料的列表;第二,在教学设计时认真提炼能作为价值引领教育点的内容,同时提供相关的高考试题和模拟题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与延伸,帮助学生从史料的学习中提取信息,生成感悟。

四、试卷由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试题有效整合,体现高中新课程必选修模块不同的课程定位

新课程实施前后的高考试卷在形式上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实行了必修与选修模块试题的有机整合,课改后的文科综合试卷的第13-24题客观题和第38题主观题作为历史学科必修模块的考查试题,第41题则作为选修模块的考题,由考生在ABC三个选修模块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这是对高中新课程的必修和选修并列的课程结构给予了高考层面的支撑。

从课程目标上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在历史知识识记与再认、学科能力与知识拓展等要求方面,明显地体现出定位的不同,在高考试题的命制与解题要求方面,自然也不可概而论之。从几年的试卷上看,对必修模块的考查基本上不联系选修模块的内容与能力要求,但是选修模块的试题却必须建立在必修模块知识要求的基础上,41题的选材和解题要求均与必修模块知识存在必然的联系,体现了高中历史新课程的终结性评价中以学科内综合为主,尊重史实、以史为据,注重对学科整体素养的考查的特点。如2011年的41A题聚焦了明治维新对日本历史的影响,还涉及到普鲁士与英国的方面的内容,2个问题的题干中均明确提出“结合所学知识”的要求,对材料和问题的解读必须是建立在《课程标准》对必修Ⅰ模块的“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专题的掌握基础上,而问题1要求对日本和普鲁士近代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对日本与英国近代的权利差异的比较等方面的要求,则与必修模块的知识基本没有必然的联系。

高中历史新课程必修和选修模块的试题的这一特征,对我们在必修和选修课程的教学设计中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是具有指导性意义的。必选修课程模块在知识的识记方面具有不同的定位与要求,必修课程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再认的要求是不言而喻的,选修模块的教学则不存在这方面的要求,而是更多关注学生的相关能力和学科的综合素养。如选修“人物”模块的孙中山、和邓小平等专题的学习,关注的不再是必修模块中对应的辛亥革命和三民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思想、改革开放和邓小平理论,而是以伟人们参与的重大历史活动为教学内容,按《课程标准》的要求帮助学生“掌握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把历史人物置于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具体分析,尤其要关注个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中汲取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进而确立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其他如“改革回眸”和“民主思想”等选修模块的教学也大致可以采取这种教学策略,体现了高中新课程必修和选修模块的不同定位。

五、以福建地方资源入题,突出福建作为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局部,同样能反映出全局的时代特征,体现新课程贴近社会现实和关注地域文化的特色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