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自学能力论文范文

自学能力论文精选(九篇)

自学能力论文

第1篇:自学能力论文范文

“自改”作文,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又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在多年的高年级作文教学中,我一直尝试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在此谈谈自己以下的几点拙见。

一、 自己修改

每次作文指导课后,学生完成习作草稿。老师强调学生把自己的作文看几遍,通读几遍,看它是否顺口,发现错漏之处,立即自己进行修改。

二、 互相修改

形成能力,总得有个过程。想要学生一下就能全面自改好作文,那是不可能的。因此,我认为台阶式训练学生自改作文,能增强学生的信心。四年级以修改句子(段)、标点、错字为主,五年级可过渡到修改全文,六年级修改全文后可学写评语并评分。

老师还可按写作水平高低分组(高低一组、中等一组)。学生互相交换习作细读,互相讨论修改习作的意见,再进行修改。

三、师生评改

把文章重点部分写具体,是作文中最难的问题。在学生完成了第一、二步修改的基础上,老师将所有学生的习作草稿浏览一遍,选出好、中、差几篇为代表作,再进行对比性评讲;然后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最后让学生对照自己的习作自行修改,提高自己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2篇:自学能力论文范文

一、转换角色,提供宽松的自学环境

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处理好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注重学生自主性与独立性的培养,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打破传统模式下教师全程掌控的模式,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教师就必须让学生了解预习的方式。

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长沙》时,就可以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来完成预习任务,任务共包括三个:首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沁园春・长沙》的朗读节奏(用时15分钟);其次,小组成员背诵全诗,默写(用时15分钟);最后,由各组组长安排,用优美的画面来替代诗中的文字表达(用时15分钟)。完成之后,即可使用多媒体来展示学生的作品,并引导学生进行点评与分析,在点评的过程中,即可将《沁园春・长沙》的重点内容作为点睛之笔,再予以一定的练习进行巩固,教学即可结束。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好《沁园春・长沙》的节奏,也可以将具体的意境与意向呈现在画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树立自学信心,激发自学兴趣

由于高中语文教学受到高考的影响,很多学生养成了一种依赖心理,完全依赖教师的指导进行学习。这种模式很难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此,必须扭转学生的这种依赖心理,帮助学生树立起自学的信心,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扭转学生的畏难情绪

在高中阶段,一些学生对于自主探索常常存在一些畏难情绪,特别是后进生。因此,教师必须深入到学生群体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要予以及时的鼓励,让他们能够保持探究的热情,帮助他们树立起自学的信心。

2.培养学生的自学兴趣

兴趣对于学生自学的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的自学兴趣越浓厚,自学成效就越高。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自学兴趣的培养,并将其放置在自己的教学目标中。

例如,关于《荷塘月色》的主题一直有一定的争议,一些学者认为其主题具有政治性的特征,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其主题与政治无关。此时,教师就可以将不同学者对于主题的认知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分析。在政治性特征方面,一些学者认为《荷塘月色》表现了作者在革命低潮时内心的冲突与矛盾,也抒发了作者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表达了作者不随波逐流的一种情操;在非政治性特征方面,一些学者认为《荷塘月色》表达了作者的孤独情结,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文章表达的是追求伦理的自由。虽然以上的观点有着较大的分歧,但是各有其道理。

教师在介绍完之后就可以鼓励学生组成两个大的组,围绕《荷塘月色》的主题展开辩论。正方观点是《荷塘月色》的主题与政治无关,而反方观点则是《荷塘月色》的主题与政治有关。小组经过商讨后派出代表进行辩论,而教师则担任执行主席引导辩论赛的顺利进行,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出学生参与的兴趣,也能够提升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养成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

在素质教育推行的今天,语文教学不仅要进行改革,也要注重学生自学习惯的培养,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自学习惯的培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

自学最忌讳的就是盲目,要想达到自学效果,必须要有明确的方向。自学计划并非教师制订,而是需要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能力与爱好合理安排。在这一阶段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让学生认清自己的实际情况,从而制订出最为科学的自学计划。

2.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学生语文底蕴深厚与否与阅读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学习方法,学会略读、速读与精读。

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在阅读时勤动笔、勤思考,通过对不同文章的对比提升自己的感悟能力、语言积累能力以及情感水平。同时,鼓励学生将这种能力应用到生活与其他科目的学习过程中,实现德、智、体、美水平的全面提升。

3.帮助学生养成写作习惯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对于写作都存有一种恐惧感。实际上,这种恐惧感是可以慢慢消除的。为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拓宽学生的写作视野,克服恐惧的心理。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口头作文或者定时作文训练。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出学生写作的潜能。

4.帮助学生养成积累习惯

语文学习需要长期的积累,积累包括生活信息、文本信息与灵感信息几个方面。为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多积累一些名言、警句、成语、谚语、对联、诗句、歌词、广告语、座右铭等等,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

四、充分发挥评价功能

科学有效的评价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参与和主动学习,也可以激发出学生的潜在驱动力。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在他们自主学习阶段完成之后,教师即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进行总结评价,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如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写作作品收集起来进行展示,引导学生进行共同评价与反思。同时,也可以进行激励评价,让学生主动反思自己的学习,明确下一阶段学习的目标。这种评价应该遵循多元化发展的方针,评价需要涉及到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此外,教师要多对学生进行表扬与鼓励,让学生领略到成功的乐趣。

第3篇:自学能力论文范文

【关键词】化学教育自学能力

让自己所教学生能学好本门学科,这是每一个教师所希望的。经常有学生问,怎么才能学好化学。化学是一门文理性质兼具的学科,既有大量需要识记的内容,如元素符号、化合价、分子式、还有概念、公式、方程式等等;而这些记忆内容又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理解的基础上来记,否则无法解题。

自学能力是一种较高要求的科学能力,是建立在观察、理解、思维、记忆等能力基础上的一种比较综合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它是多方面能力的综合。使学生具有自学能力,能独立地获得和探求新知识,这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

一、学习兴趣的培养

浓厚的兴趣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基础。首先要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时要依此作为突破口,创设化学学习的氛围,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发学化学的兴趣。

首先,在开课前带领学生打扫实验室,整理、检修仪器设备。第一课的地址选在实验室,边做一些趣味性实验,边展示、讲解部分贵重仪器在教学科研中的作用,并在适宜的晚会上做一些魔术试验,激发学生学化学的欲望。

其次,向学生介绍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一些著名化学家的创业史,提高学生对化学课重要性的认识。学生总是说“学这些知识又没什么用,所以不怎么想学”所以要让学生知道,化学有多么有用,多么贴近生活,比如上课时老师可带上面包去上课,上有关NaHCO3受热分解知识点,而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在第二天的早餐时间就自然而然的会想到这个知识点。在有意无意中知识就得到了巩固,且这种方法让学生接触多了,学生的学化学兴趣也会大大增加。另外,在教学时采用先易后难、先慢后快等教学方法,及时补差并结合增开演示实验,利用挂图、录像等直观教学不断强化巩固兴趣。

二、自学能力的培养

从学法指导入手,是教会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学法指导的设计是有层次的,以化学自学方法为例,第一层次是指学生学会阅读教材,理解并归纳重要内容。以化学概念和原理为主的课文比较适合于这种自学方法;第二层次是指导学生学会整理笔记,比较、归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最后一个层次是让学生学会独立感知材料获取信息,并且将新信息与原有知识结合,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地加工信息获取知识,是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质的飞跃。1.预习。要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预习。课前预习对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但初中学生往往自学能力较差,认为自己看一遍书就是预习了,常常抓不住课文重点。因此,上课时仍然是漫无目的,不能起到预习的作用。要使预习有效果,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老师在上新课时,一般都要花一定时间来指导学生预习。在学生预习前,给学生列出本节课的预习提纲和要求,使学生有目的地去预习,这样可以大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预习中,要让学生长期坚持,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预习方法,这样可使学生的读书能力得到很大提高,自学能力得到培养。

2.读书。读书是获取知识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化学课的阅读方法可分为通读、精读、选读、对比读。化学知识的特点是“多、乱、杂”。难学、难记,学生视为“第二门外语”。可先从“读”着手,读是各个环节的基础,也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即将迈入大学的高中学生自学也是最好的衔接方法,可让学生对每章节列出阅读提纲,围绕提纲阅读课本内容,思考疑难,找出答案。这比让学生完全通过教师讲解来吸收知识要来得事半功倍。

3.笔记。“读百遍不如抄一遍”这句话强调了记笔记的重要性,说明记笔记能有效地积累知识。自学不做记录将收效甚微,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时作摘录的习惯。这种自学方法适用于阅读教材的部分章节和参考书,需要去粗取精。适合高年级采用。特别在阅读参考书时,读书笔记成为自学的一个得力助手,教材中有的内容比较琐碎,如高中有机部分关于石油及石油产品概述,煤和煤的综合利用,硅酸盐工业、炼铁和炼钢等,都适合采用这种自学方法。

4.练习。练习,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众多的化学教学内容中精选基本、典型、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小课题,让学生结合化学知识和技能,课后运用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实验操作、专题讨论、比较分类、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科学方法,对一些问题进行究其本质规律的学习和探究。

5.实验。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实验是直接获取化学信息的重要途径。可通过实验教学这化学学科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对求知欲旺盛的学生具有极强的诱惑力。它不仅加深学生对化学学科特点的认识,激发了学习兴趣,也培养了他们动手、动脑、观察、想象、思维的能力。在教学中,仅完成课本中的演示实验还不够,还必须创造条件,改进、完善、补充一些实验,尽可能地将一些验证性实验变为趣味性实验。这仅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还会使学生的兴趣更加高涨。最大限度地使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这不仅提高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发展了智力和能力,是增强师生双边活动最理想的一种途径。

参考文献:

[1]黎智慧.中学化学教学策略和研究性教学.广西玉林育才中学,2008,08.

[2]乔世科.中学化学自学导学式教学法初探.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教研版),2008,08.

第4篇:自学能力论文范文

1.1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身作为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进行思考、分析、解决、实践以及创造进而达到学习的目标。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研究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是一种新型的、伴随着语言教学的一种模式,在通过了教师的指导与分析之后,学生们自主的通过网络环境进一步的学习各种知识,主动的调控自身的认知、动机、以及学习能力,进行创造性的学习,进而解决疑问,达到掌握相关知识的目的。

1.2自主学习能力的特征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只要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育,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极其逼真的学习环境,而且在网络中,除了必要的语言文字外,还存在更多的鲜艳的图片,为学习增加了多样性以及生动性。在这样的网络环境进行学习,无疑会大大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以及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

2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措施

2.1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若想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那么就必须创造一个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而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可以为教学提供一个生动的、平等的教学氛围。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随意的与其他的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轻松的探讨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有问题就可以及时的得到反馈,而不是在课堂上被动的吸取知识。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宝藏里寻求知识时,他们有的更多的学习的欲望与兴趣,而不再觉得学习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在当今这个网络信息化时代,网络中大量的信息以及快速的传递速度大大满足了学生们充满好奇的心理以及强烈的求知欲。而且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性学习,学生们所有的疑问都会及时的得到反馈,这样一来就消除了学生在生活中与教师、与同学存在的交流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学生们的自尊得到了满足,很容易就可以让他们形成自强、自信、自尊自爱的品格,教师应当大力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增加学生进行网络学习的机会,使学生们在这个环境中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熏陶,感染和启迪,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2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

利用网络环境进行学习,可以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在教学形式上,教师可以针对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教学,实现个性化教学。与此同时教师的地位也发生的转变,由原来的主角变成了活动的策划者与组织者,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与构建者。学生在网络上获得以往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不但不用再局限于课堂之内,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大量的资料收集,在网上完成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向其他人求助,使学习灵活多样,具有针对性。另外学生利用网络教学,可以自行浏览教师制作的各种图片与教学资料,在初步形成学习框架之后,在通过教师的讲解对知识做进一步了解。网络实现了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交叉互动的学习模式,在多方互动过程中,既有师生的共同参与,又有同学之间的互相交流,为互相学习之间创造了沟通的桥梁。

2.3利用网络优势,加强学生的合作交流

当进入了网络时代之后,合作的精神就尤为重要。是否有合作精神以及合作精神的强弱都是衡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标准。在进行网络教学时,可以多多利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们在组内进行讨论,开散思维,勇于探讨,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启发,进而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师生、生生之间形成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评议的模式,从而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小组学习的合作交流方法,首先必须要选好主题,而且环节要清楚,同时还要选择好的时机与方式,让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与讨论时,可以有步骤的进行,在经过多次的研究与讨论后,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结语

第5篇:自学能力论文范文

(一)高职学生缺乏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意识

传统教育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环境,教师主宰整个课堂,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大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在课堂被动的接受知识,依靠教师来掌握学习的进度和学习内容。因此,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使得一部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生过分依赖教师,而不能真正参与到学习中。

(二)高职学生缺乏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能力

高职学生利用网络还很局限,大多数高职学生还只是利用网络上网聊天、打网络游戏、浏览网页、看电影听音乐等,基本上就是利用网络进行娱乐,能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学生少知甚少,还没有真正形成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高职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差

学习成效低自主学习过程是一个自我监控管理的过程。而高职学生受生源类别和文化层次的影响,对学习策略的理解能力、自我控制能力都比较差,学习方法和策略得不到改进,思维方法得不到有效训练。同时学生从网上获得的知识多是零散的、一知半解的和片面的,缺乏系统性和权威性,难以获得对事物的整体认识,学习质量不高。

(四)网络信息丰富但良莠不齐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使得人们足不出户就能获得我们所需要的资源。学生可以借助搜索引擎在网上查找自已所需要的资源,把许多学习网站变成自己很好的学习园地。但是学生面对庞大的信息资源,难以辨别真伪,不知所措,不能保证看到的、得到的信息的真实性,网络信息资源良莠不齐,使学生很难便捷的获得所需的资源。

二、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网络环境下

高职学生自主学习是以“教师为中心”转变成“学生为中心”的过程,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使得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个过程强调要以学生学为中心,教师教为辅助,教师的角色需要重新定位,需要从原来的传授知识转变成设计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安排学生自主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的过程,评价学生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结果,使得更多的学生能自觉通过网络完成学习目标,教师还必须使用有效的手段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进行监控,提高学习自主学习的质量。

(二)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建设

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离不开好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在平台上加入站内地图和站内搜索功能,使网站资源归类有序,方便学生快速查找、定位到所需资源;利用网络平台,对教学内容重新进行整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划分教学模块,使教学内容更加系统化,方便学生对内容的整体认识。放入网络平台上的课程资源既包含学习课件、学习案例等文本资源,也包含课程教学视频等,更加适合于不同学习者。网络教学平台需要时一个动态网站,有一个强大的后台管理系统,可及时更新教学资源。同时网站应该建有学生自我管理单元,自动记录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方便学生的自我管理。网站应该建有论坛,方便师生、学生之间进行学习交流。

(三)自主学习评价机制的建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即学习者自主学习评价的能力。即通过学习结果的反馈对学习计划的制定、过程的实施、方法的选择以及认知调控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做出客观地分析评定,以确定自主学习过程各环节是否有问题,查找出成因并加以解决。学习评价可分为诊断性、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按照诊断性、形成性和总结性的目的来思考和计划评价学生学习的方法是很有用的。在建立自主学习评价体制过程中,始终围绕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间的评价、教师的评价来完成对学生的较为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

(四)高职院校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开展自主学习

第6篇:自学能力论文范文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学大纲明确的指出:“自学能力对每个人都是终身有用的,阅读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从指导阅读教科书入手,使他们学会抓住课文中心,能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还应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可是在当前不少师生仍然不重视对课本的阅读,而是热衷于题海战术,特别是学生往往只凭课堂上听老师所讲的定律、公式就忙于做题目,造成基础知识不牢,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不良后果。在中学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必须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做起,从来人们都是谈学生到学校读书,而从没有人谈学生到学校“听书”,而教师在学校则是“教书”,而不是“讲书”。教就是引导学生怎样读书,怎样思考分析问题。下面谈一点平时怎样充分利用课本,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做法,仅供参考。

一、教师要为学生阅读教材创造条件。

一方面要经常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重要性的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有了自学能力,才能不断地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迅速发展变化的社会,才能不断攀登科学的高蜂,另一方面在乎时要多为学生阅读课本创造条件.学生自学必须要有时间的保证,现在中学的科目繁多,各科作业也很重,学生每天平均自习的时间只有2至3小时,学生感到做作业都来不及了,哪有时间去看书啊!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方面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改变那种填鸭式的“满堂灌”,一堂课如果一讲到底,学生便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连思考余地都没有,有些问题即使上课讲了,学生也做了练习了,但一考查起来还是不懂,这说明只有教师的讲是不行的,还必须有学生的独立思考,自己消化才行,另一方面,作业题应少而精,题目是永远做不完的,重要的是精选典型习题指导学生深入探讨,独立思考,在分析习题过程中探索其规律,使自己在解题的实践中逐步地掌握其思路和方法。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少灌输,多诱导,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学习和钻研问题的过程。例如在上《欧姆定律》这课时,教师只通过演示实验讲清电流跟电压的关系,至于电流跟电阻的关系以及归纳得出定律,就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和阅读课文后得出结论,然后教师加以小结.这祥既可以在课堂上有时间让学生阅读课本,又可使学生自己实验、思考、讨论和研究问题,更促使学生去认真钻研教材。

二、根据物理教材的特点,加强阅读指导。

物理课本中既有对现象的描述,又有对现象的分析,概括;既有定量的计算,又有要动手做的实验,在表述方面,既有文学“语言”,又有数学“语言”(公式、图象)还有图画“语言”(插图、照片)。看这样的书,既要懂得文字表述的意思,又要理解数学的计算及其含义,有时,还得面图等等。学生刚开始是不易读懂,也不习惯的,因此,一开始教师就必须用心的加以引导,要要求学生从头到尾地看,并给予指导,必要时,在课堂上还得边读边讲;重要的句子、结论要求学生用笔划出来,对一些叙述较复杂的段落还要予分析解释。例如:《阿基米德原理》这一节,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后,对课文提出的概念、定义和原理就有了一个初步的轮廓,对实验过程和现象也有所了解,并能作大致的分析,这时教师可通过提问和学生一起进行讨论研究,使之进一步理解,然后教师指出,并要求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应特别明确:谁是受力物体,浮力和大小,方向以及在什么情况下才有浮力等,帮助学生理解“原理”的实质,而不致于去死背条文。物理公式是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物理规律的一种数学表达式。初中学生不易看懂,也往往把它当作代数来看待;这就需要教师一开始就要帮助他们去弄清其含义。其实,数学“语言”和文字“语言”是一致的,因此,先要训练学生当“翻译”,经常要求他们将某一物理语言或数学语言“译”成文字语言或将文字语言“译”成物理语言或数学语言,例如将“钢的密度比铝大,比铅的小”,“译”成写成“P铅<P钢<P铅”;又如将欧姆定律I=U/R公式“译”写成“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等等。然后求学生还要了解掌握公式的物理意义、适用条件、各物理量的单位以及单位公式的变形等,经常通过这样的训练,就能逐步的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此外,物理课本中还常是一些物理术语,如“属性”、“竖直”、“状态”、“路程”等等,初中学生也是不易理解的,也需要教师通过讨论、比较,帮助学生去认识、了解.

第7篇:自学能力论文范文

1.1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身作为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进行思考、分析、解决、实践以及创造进而达到学习的目标。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研究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是一种新型的、伴随着语言教学的一种模式,在通过了教师的指导与分析之后,学生们自主的通过网络环境进一步的学习各种知识,主动的调控自身的认知、动机、以及学习能力,进行创造性的学习,进而解决疑问,达到掌握相关知识的目的。

1.2自主学习能力的特征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只要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育,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极其逼真的学习环境,而且在网络中,除了必要的语言文字外,还存在更多的鲜艳的图片,为学习增加了多样性以及生动性。在这样的网络环境进行学习,无疑会大大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以及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

2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措施

2.1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若想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那么就必须创造一个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而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可以为教学提供一个生动的、平等的教学氛围。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随意的与其他的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轻松的探讨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有问题就可以及时的得到反馈,而不是在课堂上被动的吸取知识。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宝藏里寻求知识时,他们有的更多的学习的欲望与兴趣,而不再觉得学习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在当今这个网络信息化时代,网络中大量的信息以及快速的传递速度大大满足了学生们充满好奇的心理以及强烈的求知欲。而且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性学习,学生们所有的疑问都会及时的得到反馈,这样一来就消除了学生在生活中与教师、与同学存在的交流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学生们的自尊得到了满足,很容易就可以让他们形成自强、自信、自尊自爱的品格,教师应当大力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增加学生进行网络学习的机会,使学生们在这个环境中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熏陶,感染和启迪,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2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利用

网络环境进行学习,可以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在教学形式上,教师可以针对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教学,实现个性化教学。与此同时教师的地位也发生的转变,由原来的主角变成了活动的策划者与组织者,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与构建者。学生在网络上获得以往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不但不用再局限于课堂之内,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大量的资料收集,在网上完成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向其他人求助,使学习灵活多样,具有针对性。另外学生利用网络教学,可以自行浏览教师制作的各种图片与教学资料,在初步形成学习框架之后,在通过教师的讲解对知识做进一步了解。网络实现了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交叉互动的学习模式,在多方互动过程中,既有师生的共同参与,又有同学之间的互相交流,为互相学习之间创造了沟通的桥梁。

2.3利用网络优势,加强学生的合作交流

当进入了网络时代之后,合作的精神就尤为重要。是否有合作精神以及合作精神的强弱都是衡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标准。在进行网络教学时,可以多多利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们在组内进行讨论,开散思维,勇于探讨,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启发,进而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师生、生生之间形成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评议的模式,从而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小组学习的合作交流方法,首先必须要选好主题,而且环节要清楚,同时还要选择好的时机与方式,让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与讨论时,可以有步骤的进行,在经过多次的研究与讨论后,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结语

第8篇:自学能力论文范文

关键词自主学习探究创造品质教学策略教学方式

“传授式”的教学方式和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方法,往往教师“教”的过分夸张,漠视、淹没学生“学”的主体地位。“传授式”的教学方式往往是为“教什么”,“如何教”等因素而设计,考虑教材多,考虑学生少,这样学生是“他主”的,不是“自主”的。因此在呼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新课程改革中,“传授式”的教学方式遭到了否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势在必行。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专家对自主学习的实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虽然存在着不同的学派,但对其中心内容的认识基本是一致的,对其在教育中的地位都是十分肯定的。

自主学习又称自我调节学习,一般是指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自主学习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在呼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教师的主导作用贵在塑造学习主体,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让学生掌握学习的自动权,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实现自我发展而主动的、积极的参与学习。为此,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1.探究性学习方法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

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他主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学、探索、发现来获得科学知识。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教任何功课的最终目的是在于达到不教……”,我国古语“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教人以渔,终身受用。”都说明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核心。

很多学生对新奇神秘的化学现象好奇,但是往往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往往忽视了对不理解的事情进行深入研究,缺乏探究性。因此教师要在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肯定学生的好奇心的基础上,应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培养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激发探究意识;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对学生进行一些专项训练如对学生提出疑问,或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课后通过实验、查资料、讨论等等方法去找到答案,在恰当的时候检查学生的研究情况,并提出自己的意见。通过这些形式培养学生探究性的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做CO还原CuO的实验时,教材中介绍了两种处理尾气的方法:①用气球收集尾气;②改进实验装置用酒精灯的火焰燃烧掉CO。利用这两套装置,引导学生分析各装置的利弊。①.气球吸收不方便、不保险;②.用酒精灯火焰处理不节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提出各自的处理方案,集思广益,同学们一致认为以循环利用法来处理尾气是一种更好的方法。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去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还原同样多的CuO,采用循环利用法可以减少CO的用量。

2.自主学习追求的目标是形成良好的创造品质,良好的创造品质又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一个具有开拓精神、创造品质的人才能不囿于传统、安于现状,不盲目从众、唯上、唯书;才能面向未来,求真务实,勇于进取,乐于改革,欢迎新事物、新观念,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并尊重别人的劳动、贡献,注重效率、效益;才能目标明确,思路开阔,想象丰富,兴趣广泛,善于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表现出较强的适应力和应变力;才能对自己的力量和别人的力量充满信心。一个具有良好创造品质的人,往往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会更加自觉地自主学习。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品质,促进自主学习,我们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首先培养充分的自信心。为了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形成创造的自信心,必须给其自由的环境。教师应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科学面前师生平等。教师应重视每一个学生的观点和问题,使课堂上洋溢着宽松和谐、探索进取的气氛。教师应及时对好的方面予以肯定和表扬,更不要忘记对出错者予以耐心指导和鼓励。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得到了重视,自信心自然越来越充分。

其次培养创造的意志力。创造过程是一种探索过程,成功与失败共存于整个过程中。那种自觉的、顽强的、勤奋的、实事求是的、百折不挠的、敢想敢干的精神,是一个成功者必备的心理素质。化学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化学领域中诸如科学家献身科学的感人事迹,激励学生增强创造意志。化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设计应长期坚持的化学实验,如水质监测,其监测的时间可以是半年、一年,甚至几年,其监测的项目有很多,如PH测定、硬度、富营养化、跨学科如物种数量和种类及变化等等。教师应不断检查坚持者的实验情况、实验成果,给予必要的鼓励与帮助。化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组建化学兴趣小组,鼓励他们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增强自己的创造意志力,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3.科学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根本保证。

以探究性学习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造品质为目标的自主学习,如果缺乏一定的保证,其结果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科学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根本保证。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而且是教学的主体,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主人。学生的种种能力不是单纯的“教”就能培养出来的,教师给学生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大量的知识要靠学生自主去学习、掌握,大量的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要靠学生自己去分析、解决。“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妙在开窍”。故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更重要的在于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活动的自觉性、自主性、创造性。

3-1保护好奇心是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可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我们教师经常无意识地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而对好奇心的扼杀,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爱因斯坦说过:“我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对事物的好奇心”。化学是揭示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合成的自然科学。受好奇心的驱使学生会问许多稀奇古怪的问题,教师应该给予重视和鼓励,不要害怕和阻止学生的“好问”,不要讽刺和贬低学生的“怪问”;教师要培养和表扬学生的勤于提问,不要限制和压抑学生的“多问”;教师要指导和启迪学生仔细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化学现象而广于提问,敢于提问,甚至善于提问,而且问得颇有见地、切中要害。这样从根本上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不仅如此教师还应深入学科知识,创造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深奥道理,激发其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可利用较奇特的实验现象、悬念式提问、新奇的故事、不同于惯常结果的实验方法等等,易使学生情绪处于亢奋、激动之中,在这种情感的刺激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去探索,揭示“奇”的奥妙,形成“我要学”的氛围,达到提高自主学习意识的目的。如“魔棒”点火、荒郊野外的夜晚“鬼火”、常雷雨交加的地方的植被特别茂盛、豆科植物不用施肥就特别粗壮,化学中有许多这样的好材料。

3-2培养适度的批判精神能激发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热情。

中国的传统教育一直在培养“乖孩子”、“听话的孩子”,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直在培养会做题的孩子。这样的学生对老师教的、课本上的知识奉为“圣旨”;这样的学生迷信权威,崇信书本;这样的学生缺乏主动性、独立性,面临选择时束手无策,难置可否,结果放弃思考,人云亦云,窒息创造。“疑而启思,疑而生变”,在对事物的质疑中,学生不是以一种被动接受的闭合思维方式参与到认识过程中,它是一般思维发展到创造性思维链上的关节点,所以化学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批判性地吸收化学科学的精华。化学科学中的许多规律的认识过程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甚至由错误到科学,教师不应是简简单单的传授,可以引导学生再来一次“创造”,让学生有成就感,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寻幽探微,穷根究底,最终才能有所发现与创造。例如学习苯的分子结构时,让学生正确地去理解凯库勒式的积极意义,又要让学生通过性质的学习认识到它的局限性,激发学生更加强烈的求知欲──苯的分子结构到底是怎样的?有没有比我们现有的课本上更科学的解释。

3-3发展学生的创造想象力能激发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欲望。创造想象力是创造的核心,是创造的源泉,能激发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欲望。教师可以通过帮助学生发挥想象力、启迪和鼓励联想、设计一些化学问题进行想象力训练等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想象力。如:引入有机物的概念时可以让学生发挥充分的想象力──没有有机物的世界会是怎样,有机物是怎样形成的……;在学习氢键时激发学生想象如果水分子之间没有氢键,我们的地球会怎样、若外星球也有生命但没水,那么那种物质会相当于水的作用;在甲烷分子的立体结构教学时,可提示学生你由此还会发现哪些物质的分子结构也为正四面体结构、有没有离子的结构也为正四面体结构、有没有哪些物质虽然不是由分子和离子构成但其中存在正四面体结构;甲烷的一氯代物无同分异构体、乙烷的一氯代物无同分异构体、2,2–二甲基丙烷的一氯代物无同分异构体,由此总结出什么样的规律,又怎样运用此规律有所发现。

3-4加强实验和观察是培养学生化学学科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途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验证、探索、创造的可靠手段。观察是创造的入门阶段,要创造就要有新发现,观察是发现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敏锐的观察能力来自于训练有素的观察技能与问题意识的结合。平时观察到的、偶尔发现的奇异的化学现象要探索它的实质就要动手作实验。因此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扎实的化学基本实验技能是学生创造思维、创造实践的根基,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途径。在这方面以下几点应特别注意:

(1)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端正观察态度,教给学生观察方法。教师应根据所观察事物的特点,指导学生从大到小、由远及近、由点到面、由短期到长期、由宏观到微观,使学生学会全面、系统地观察,训练出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如在“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就应该引导学生不应停留在金属钠在水面上“跑来跑去”这一“好玩”的实验现象,而应引导学生观察到钠浮在水面上、反应放出气体、液体颜色变化、滋滋的声音等等实验现象。只有现象观察全面了,才有可能结合其他知识彻底搞清“钠与水反应”的实质。

(2)注重课堂演示实验,同时注重开阔学生视野。课堂演示实验应尽量让学生去观察实验现象,切勿包做包讲。当然,仅仅观察课堂演示实验还是不够的,要积极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化工生产中的实验现象。如:家中的食盐为什么会变潮?“乐山大佛”为什么慢慢被侵蚀,又怎样保护?为什么要兴建火力发电厂、而为什么又要关闭一些小型火力发电厂?为什么有些地方的水不能直接饮用?

(3)要注重验证性实验。化学教材中很多是验证性实验,通过这些实验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实验基本方法。应该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使用常见的仪器,组装仪器,自己作实验,而不应该操纵学生实验。学生实验失败时,应该及时地帮助他找到失败的原因。

(4)要精心设计探索性实验,甚至可以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索性实验。探索性实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如在进行“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和性质实验”时,就可以先按照常规的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观察实验现象,同时引导学生辨别红褐色沉淀的本质,提出问题──为什么没有得到大量的氢氧化亚铁,怎样得到大量的氢氧化亚铁,学生可以各抒己见,甚至还可以对课本上的实验方法加以改进,这样学生不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经过探索获取了知识,还获取了方法。

3-5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开展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美国,并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业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被誉为“近十几年来最成功和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是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评价依据的教学组织模式。因此,合作学习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发展创新能力的很好的突破口,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也是自主学习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合作小组的成员既有明确的分工,又围绕共同的任务而相互合作,协调统一,贡献各自的智慧,达成统一的目标。在不同的合作学习中,各角色进行互换,使得学生各方面得到锻炼。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知识的构建,学生是主动参与的,小组成员是平等的,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这自主学习所要求的。

精心设计讨论问题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合作学是围绕某些问题进行的,精心设计讨论问题也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基础。教师在设计讨论问题时应遵循适度性原则,讨论问题应当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但不能太难,不能超过学生的能力范围;也不能太简单,否则流于形式。教师在设计讨论问题时应遵循阶梯性原则,不断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也要考虑到满足异质小组内不同学生水平的需要,充分发挥互助合作的功能。例如学习SO42-的检验方法时可设置下面一系列问题:①Na2SO4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何现象,再加入盐酸有何现象,盐酸有何作用?②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溶解,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吗?③某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再加入HNO3,沉淀不溶解,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吗?④你组认为检验SO42-的最严密的方案是什么?教师在设计讨论问题时应遵循开放性原则,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理念;还要吃透学生,精心设计既有联系性又有开放性的化学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产生合作学习的欲望,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向深入。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硫的污染”时可布置以下开放性问题:①何为酸雨?酸雨有什么危害?②酸雨是怎样形成的?③空气中的SO2主要来源?④如何防治酸雨?

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是合作学习的前提。教师应根据化学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例如当一定数量的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相近疑难个人无法解决时;当学生对某一问题出现较大分歧,需要共同探讨时;当学生学习任务较多,需要分工协作时;当学生思路不开阔,需要相互启发时,都是进行合作学习的最好时机。

第9篇:自学能力论文范文

关键词:学生 语文教学 自学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方法应成为学习方法的示范,让学生学会学习是 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所谓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教师对学生自我学习语文能力的培养,它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习者进行学语文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之中,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学习能力培养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二是引导学生获得有关学习方法使用价值的认识,即充分认识具体学习方法使用范围,使 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能选择并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

一、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可知,只有浓厚的兴趣,才能产生很强的注意力,才能调动学生自觉的积极性。反之,没有任何兴趣,强迫学生学习,就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因此,兴趣有待于培养,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师的指导。有了兴趣,才谈得上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教学中,我经常用朗读比赛、背诵比赛、课前讲故事、生动活泼的教学、语文课奇特的想象及课外活动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自学的内因,语文教学不可忽视培养学生的自学兴趣。

二、加强预习指导,重视课前预习

首先,让学生明确预习的目的。让学生知道预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熟悉课文内容,而且是培养自己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开拓自己思维的主要手段。学生明确了这一点,才能提高预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把“要我预习”变为“我要预习”。让学生有的放矢。

其次,要有严格要求。预习如果没有严格要求,学生就会无的放失。到处翻翻看看,达不到预习目的。预习时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的“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把握阅读要求;自读课文,画出生字难词,并借助工具书自行解决;并根据课后理解分析题细读课文,把无法理解的问题做出记号,以便上课时用心听讲,求得透彻的认识。

再次,把预习安排在课内,并给予足够的时间。当作一个重要环节来抓。这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个别的预习辅导。对自学能力强的学生引导他们向更深更宽的问题开掘,解决“吃不饱”的问题,对自学能力低的学生给予鼓励和启发,解决“吃不了”的问题。同时,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预习的过程中发现学生预习的程度。这样在讲课时就能把握分寸,易于突破重点难点。

三、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树立其自信心

语文自学能力主要包括独立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语文自学能力,就是要让学生明白自学的重要性,对听说读写等语言活动产生浓厚兴趣,养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教给他们语文自学的方法,不断增强他们进行听说读写的自觉性和坚持性,慢慢形成自觉学习、自能学习的良好习惯。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使教育变得生动、活泼。建立一种平等和谐、情感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一种轻松自如的学习环境,有利于鼓励学生上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思想和知识交流。所以,要彻底改变课堂上由教师说了算,学生只有听从的现象,并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学。

四、培养自学的好习惯

1. 培养有目的地学习的习惯。

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学习道路上的指路明灯,有了它,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 培养坚持阅读、积累、勤于动笔的习惯。每天鼓励学生进行一定时间的课外阅读,内容包括书报、电视节目等;同时养成读思结合、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坚持做好读书笔记。读到文章中好的词句抄录下来,并且记下心得体会,可以是只言片语,也可以是格言警句和精彩句段,还可以是随心所想等。这样在丰富学生词汇、语感的同时,也逐渐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鉴赏能力。阅读和写作能力也会提高。

3. 培养合作交流学习的习惯。

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在独立探求知识的同时,加强与他人的合作学习。不仅要主动与老师多交流,而且要与同学进行积极的讨论,养成同学之间合作交流学习的习惯。同学之间遇到问题时只有互帮互学,展开讨论,通过合作学习,才能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知识。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自学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学习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就会主动地学习、独立思考,就会不断地获取新知识,灵活地解决矛盾。这样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就等于教给了学生独立叩开知识殿堂大门的金钥匙。让每个学生都有这把闪光的金钥匙,终生受益。

4、指导学生掌握多种自学方法。事实证明,学习能力低下、学习方法不当是导致终身学习失败或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及掌握合理的学习策略。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和教会学生掌握初步的自学方法。包括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阅读,学会表达。其中重点是学会阅读和学会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