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线路监理工作总结范文

线路监理工作总结精选(九篇)

线路监理工作总结

第1篇:线路监理工作总结范文

近年,我公司承担西安铁路局管内下穿铁路顶进框架桥施工监理多处,由于受铁路既有线行车影响,下穿铁路框架桥施工监理风险较大。现就下穿铁路顶进框架桥施工监理谈一下自己的浅显认识。

一.施工准备监理

1.编制好监理规划和细则

监理规划和实施细则核心是指导和操作,无规划、细则,监理工作一片茫然。规划和细则编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监理规划编制

总监主持,桥梁、线路专业监理工程师参加,软土地基可聘请地勘人员和有顶进施工经验人员参加,集思广益;遵循施工、监理合同约定;涵盖《铁路监理规范》规定内容;克服照搬照抄。

⑵监理细则编制

专业监理工程师编制,总监批准,依据图纸、合同、规范和批准的监理规划、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分框架桥预制、顶进两部分编制;结合工程特点、行车环境综合考虑,做到详实、具操作性。包括专业工程特点、监理工作流程、监理工作控制点和目标、监理工作方法和措施。

⑶做好监理技术交底

监理技术交底是开展监理工作的重要环节,虽然顶进桥工程实施监理多年,但建设主体对监理工作的理解有差距,尤其是对监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了解不深,有必要在工程开工前,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业主、承包商、监理人员进行监理工作交底。

交底内容:业主委托监理的范围和内容、监理工作依据、监理组织机构、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的主要内容、监理工作制度等。

二.施工过程监理

监理工作主要内容是“三控二管一协调”,铁路行业特点决定安全控制为“三控”之首。

1.施工安全控制

⑴控制依据:部局有关营业线施工规定;设计文件;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

⑵控制内容:既有线施工安全。

⑶控制方法:预控、自控为主、动态检查。监理人员通过审核顶进桥施工组织设计、现场安保体系运行、项目管理人员及特殊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总监巡视并检查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等进行现场控制。

⑷安全控制点设置

安全控制点设置

顺序 安全控制点 控制要求

1 施工方案 架空方案及列车限速条件符合设计及有关部局营业线施工管理规定;架空方案经局设计文件鉴定委员会批准。

2 工作坑开挖 与相关设备管理单位签订施工配合协议;对作业人员进行交底;基坑边缘距线路满足《工务安全规则》规定;基坑宽度、深度、边坡坡度符合设计;坡脚防护到位;基坑顶部及底部排水系统完善。

3 电缆防护 人工探查;设备管理单位全程监控。

4 施工便梁

安装拆除 支墩强度满足设计;线路坡度调整、应力放散、防爬桩设置完成;纵横梁封锁点安装拆除;专人负责,统一指挥。

5 箱涵顶进 检查架空是否符合设计;安全预想、应急预案及应急材料设备是否到位;施工负责、技术、专职安全员、防护员是否到位;利用列车间隙顶进;专人定时检查轨面标高、架空支墩、线路几何尺寸。

6 八字墙施工 架空线路,开挖基坑;满足行车安全,拆除架空。

2.施工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施工过程的重点,事关工程主体结构寿命及铁路运营安全。

⑴控制依据:设计文件、合同、规范、标准、监理规划及细则。

⑵控制内容:主要从影响质量的五大要素人、机、料、法、环方面进行控制。主要包括:承包商现场质量、技术管理体系、组织机构、管理制度、人员资质、施工方案和重点部位、关键工序的控制措施报审;进场机械设备报验;进场主要材料报验;隐蔽工程及工序报检;测量放线成果审核;施工单位试验室(含外委)审核。

⑶控制方法:审核书面文件报表与现场检查试验相结合;总监全面检查与重点部位现场监理旁站监督相结合;施工单位自检与监理验收相结合。

⑷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设置

①工作坑:基坑位置、尺寸、标高、地质情况、临时排水系统。

②模板制作及安装:尺寸、标高、预埋件位置;强度刚度稳定性;模板内部清理;安装误差。

③钢筋:品种、规格、尺寸、搭焊接长度。

④混凝土:水泥品种、标号、砂石质量、混凝土配合比、外加剂比例、混凝土运输、入模温度。

⑤防水层质量控制点:材料质量、基层平整度、施工工艺。

3.进度和投资控制

⑴进度控制:依据合同工期,考虑防洪、春运对施工工期的影响。从以下几方面实施控制:

首先,审核并优化进度计划。分析投入机具、材料、人力是否满足要求,并适当储备。

其次,编制进度控制方案。从技术上分析计划的可行性;从合同和经济上制定约束措施。

第三,检查督促落实。

⑵投资控制:主要依据施工合同和投标文件,严格控制变更,按期对合格工作量结算。

三.重视资料管理

1.监理资料应符合《铁路建设工程资料管理规程》有关规定;

2.日常资料专人负责及时收集;

3.阶段性资料应做到:月报总监组织,按时编报;工程预验收后编写质量评估报告;监理工作结束编报监理工作总结。

4.监理档案编制和保存执行《建设文件归档整理规范》有关规定。

四.巩固成效与改进不足

1. 巩固成效

⑴ “三控”得到有效控制。我公司所监理的下穿铁路框架桥项目,未出现质量、安全责任事故,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投资控制得到建设单位的肯定。

⑵监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得到提高,自觉、主动服务业主意识得到加强。

2.改进不足

⑴监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需全面提高。监理既要懂专业知识,又要懂《监理规范》、《合同法》等法律法规。总监安排监理人员应根据专业特点及个人专长合理配置。

⑵监理事前控制、主动控制还有待加强,提前制定并落实纠偏预案,确保框架桥就位误差满足验标规定。

⑶收集资料的及时性、闭合性和可追溯性还有待加强。

总之,下穿铁路顶进框架桥施工监理应严格执行监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和“四控制”原则,加强现场管理和过程控制,最大限度为业主提供优质技术服务。

作者简介:

第2篇:线路监理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剩余电流漏电探测器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中图分类号:X928.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铁路站房作为铁路设计的关键部分,其投资巨大、设备运行系统复杂、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火灾,特别是在候车厅、售票厅等人员密集场所,虽然能够快速疏导,仍会造成很大损失,对铁路运营造成重大影响。

根据消防局《中国火灾统计年鉴》统计,2007年以来,在发生的火灾中,因电气原因引起的火灾很多,占火灾总数的比例很大,如何使得电气火灾逐年下降,将是当务之际;电气火灾的发生并无明显征兆,依靠传统的人工检修与巡视,很难在在火灾发生之前察觉,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起到了关键作用。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特别是在漏电监控方面属于先期预报警系统,能有效避免火灾的发生。在铁路站房内此系统主要通过对供电线路剩余电流的探测,直观、全面地监测整个建筑供电线路的剩余电流数据,进行剩余电流报警,了解供电线路失电状态等信息,从而及早发现电气老化、潮湿等原因引起的电气火灾隐患,降低火灾发生的风险,由此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广泛应用于铁路电气设计中。

本文以京沪高速铁路中间标准站房为例,阐述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在铁路站房中的应用。

一、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概念

规范GB14287-2005《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中,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定义为:当被保护线路中的被探测参数超过报警设定值时,能发出报警信号、控制信号并能指示报警部位的系统。

二、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基本构成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由电气火灾监控设备和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组成,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分为剩余电流式,测温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站房多选用集散分布的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系统由中央主机、多路系统总线、区域监控单元和现场探测器组成,系统方案为在站房变电所低压配电出线回路上设置现场探测器;在变电所内设置一台多回路监控器对变电所出线回路的所有探测器进行区域集中监控管理;另在站房的消防控制室配置一台中央监控管理主机。系统模型如下:

图1:集散式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示意图

电气火灾探测器是用于采集多种电气火灾隐患信息的现场终端器件,一般装于被监控配电回路断路器下方。一般分为漏电型和过流型两种,本项目选用漏电型。

监控单元具有监控报警和通讯故障的历史数据记录、存储,查询等基本主机功能,同时也是连接于系统总线(一级总线)上的一个现场器件。

中央监控主机承担对工程电力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的值班管理和事故处理等任务。中央监控主机主要由PC主机、显示屏以及操作打印、中央报警、电源管理等单元组成。本项目选用琴台式主机,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

三、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电气火灾监控设备与多个探测器通过二总线构成一个完整的数字化总线通讯系统。电气火灾监控设备通过二总线与探测器连接,通过现场总线向探测器发出巡检命令,接收探测器的状态信息( 报警、故障、供电回路失电、剩余电流数值) ,当电气火灾监控设备监测异常信息时,进行声光报警并显示相应信息和信息类型。电气火灾监控设备还可通过RS232 串行通讯将信息传给图形显示系统,图形显示各种信息,并将信息数据储存在其数据库中,以备日后查询。

四、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应用设计

设计理念及依据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设计是以“预防胜于救灾”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理念为基础的。以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14287-2005《电气火灾监控系统》、GB50116-200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等有关国家标准规范为标准。

2、设计选型

2.1、电气火灾及其原因分析

由于电气方面原因产生火源而引起的火灾,称为电气火灾。电气火灾的直接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接触不良、过载、短路、雷电或静电等都能引起火灾,从电气防火角度看,电气火灾大多数都是因电气工程,电器产品质量以及管理等问题造成的。电气设备质量不高,安装使用不当,保养不良、雷电和静电是造成电气火灾的几个重要原因。目前,从统计的电气火灾事故中,其中约有60%以上电气火灾事故的起因源自电气接地故障中电弧性对地短路,俗称“漏电”。

2. 漏电探测器的选择

本项目仅选择漏电(剩余电流式)探测器是因为发生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是电力系统和设备的带电部分对地漏电产生电弧所引发,虽然温度监控也是探测火灾发生的一种有效手段,但电气火灾监控是承担火灾发生前的预防任务,其反应滞后的物理特性决定了温度监控不适宜作为电气火灾预防的主要手段。

因此,在本项目中,系统通过对站房变电所低压配电出线回路的漏电检测报警,以实现对站房电力线路及电气设备的电气火灾实施预防性监控。

火灾监控系统设备的监测对象及安装位置

监测范围:低压开关柜中所有回路、环控电控柜中除风阀外的所有回路。

安装位置及方法:安装在低压开关柜馈出回路断路器的下方,相线和N线必须一同穿过剩余电流互感器,PE线不能穿过互感器。安装图如下:

图2:现场探测器安装图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技术要求

4.1.系统结构由二级总线组成,全部为二线制,工程布线采用RVS-2*1.0双绞线。第一级总线为系统总线,用于系统主机与监控器之间的通讯连接;第二级总线为现场总线,用于现场监控器与电气火灾探测器之间的通讯连接。

4.2.系统的总线统一采用RS-485通讯格式配合实时监控软件的自动识别功能,使二级总线具有全兼容的特性。

4.3.主机的功能和性能应符合国标GB 14287.1-2005的规定。此外,为便于值班监控管理,中央主机还应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4.3.1 对所有监控节点具有实时监控报警功能,被监控电力线路和设备的漏电流达到动作阈值时,主机在15 sec.内发出声光报警,并在显示屏上显示有关的报警数据。

4.3.2 对监控系统本身具有故障自动巡检功能,发生系统故障时(如探测器故障、信号总线开路、短路等),在30 sec.内发出区别于监控报警的声光报警信号,并在显示屏上显示有关的故障报警数据。

4.3.3 监控报警具有优先功能,不管在任何监控查询状态,发生监控报警时均能在主机上第一时间报警和显示。当发生多个监控节点的漏电越限报警时,主机应能根据事件发生的先后优先依次报警和显示。这种情况下,即使进行过消音操作,声报警亦应能重复启动,光报警应持续保持。

4.3.4 平时监控状态下,探测器液晶显示屏上应能显示和查询所有监控节点的实时漏电流值(正常情况下为该监控回路和设备的固有泄漏电流),在以监控节点的实际漏电流为基准值时,所显示的漏电流值误差不应超过±3% 。主机显示屏上的实时漏电流显示范围应不小于20~1200 mA。

4.3.5 主机应具有对漏电监控的预警功能,以提醒运行值班预先警觉,早期排除隐患,避免故障扩大。当现场任一监控节点的实时漏电流值达到设定值的50%时,主机应发出漏电预警的声光信号,其声信号应与监控报警时有明显区别。

4.3.6 主机显示屏应具有图形显示功能,能以监控系统图和监控平面图方式实时显示系统监控状态。当发生任一监控预警、监控报警或故障报警时,在主机发出声光报警信号,以便值班运行迅速发现和判断故障地点位置

4.3.7主机显示屏应具有数据查询功能,数据查询界面应由基本参数和实时参数两部分组成。基本参数至少应包括配电回路监控节点的安装部位、多路出线的回路序号、安装部位中文描述、配电回路主开关热脱扣电流、漏电流报警设定值、脱扣延时值等项内容;实时参数至少应能显示实时漏电流以及报警事件性质等项内容。

4.3.8 主机系统应对监控节点具有漏电报警时的脱扣输出设定功能,即对任一监控节点,系统均应可将其设定为仅报警或报警时输出脱扣信号两种保护方式之一。为满足对配电回路漏电监控分级跳闸保护的动作选择性要求,系统应具有对脱扣输出的延时值设定功能,延时设定范围不宜小于0~10 sec.。

4.3.9主机对监控报警和故障报警事件应具有实时打印事件编号、监控部位、事件性质、报警参数及日期时间等数据的功能。报警事件数据应专门储存,有独立的查询界面,并不可修改,以供故障责任分析之用。

4.4.区域监控单元应具有基本参数和实时监控参数显示、设定和查询功能,并应具有参数越限或监控节点故障时的声光报警功能。

4.5.现场探测器应符合GB 14287.2-2005中的非独立式监控探测器功能和性能要求。此外,尚应满足下列要求:

4.5.1为现场安装接线方便,探测器的剩余电流互感器和信号处理模块应为一体化的结构。

4.5.2考虑探测器的可用性和适用性,其工作电源由系统自身解决,低压柜回路不提供其工作电源。

4.5.3 现场探测器设置脱扣输出信号端子,供需要时用,该端口为无源开关量,输出能力不低于220V(阻性)。

4.5.4 现场探测器为穿心式工作方式,与配电系统一次回路间无电联系。

总结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是一种新型的以预警为特点的实时系统,应用于铁路站房中,能准确监控电气线路的故障和异常状态,发现电气火灾的隐患,及时报警提醒运行管理人员消除这些隐患,对电气火灾进行有效的预防。现场运营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对漏电报警阀值进行准确设置,避免漏电探测器发生误报,保证系统装置运行正常。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工程实践的积累,相信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安装和运行》GBl3955―2005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第l部分:电气火灾监控设备》GBl4287.I一2005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第2部分: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GB 14287.2―2005

《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 (第三版)》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院等编,(2005年)

Enabling rapid wireless system composition through layer-2 discoverySud, S. ;Want, R. ;Pering, T. ;Rosario, B. ;Lyons, KIEEE Network 2008, 22(4)

第3篇:线路监理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电厂 电气控制系统 总线

0 引言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高速发展,DCS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DCS主要完成的是汽轮机、锅炉的自动化过程控制,对电气部分的自动化结合较少,DCS一般未充分考虑电气设备的控制特点,所以无论是功能上还是系统结构上,与网络微机监控系统相比在开放性、先进性和经济性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距。

1 电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监控对象

电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监控对象主要有:发电机-变压器组,其监控范围主要包括发电机、发电机励磁系统、主变压器、220kV断路器;高压厂用工作及备用电源,其监控范围主要包括高压厂用工作变压器、起动-备用变压器等;主厂房内低压厂用电源,其监控范围主要包括低压厂用工作和公用变压器、照明变压器、检修变压器和除尘变压器等主厂房的低压厂用变压器;辅助车间低压厂用电源;动力中心至电动机控制中心电源馈线;单元机组发电机和锅炉DCS控制电动机;保安电源;直流系统;交流不停电电源。

2 电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特点

2.1 电气参数变化快 电气模拟量一般为电流、电压、功率、频率等参数,数字量主要为开关状态、保护动作等信号,这些参数变化快,对计算机监控系统的采样速度要求高。

2.2 电气设备的智能化程度高 电气系统的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起动-备用变压器保护、自动同期装置、厂用电切换装置、励磁调节器等保护或自动装置均为微机型,6kV开关站保护为微机综合保护,380V开关站采用智能开关和微机型电动机控制器,所有的电气设备均实现了智能化,能方便地与各种计算机监控系统采用通信方式进行双向通信。另外,电气设备的控制一般均为开关量控制,控制逻辑十分简单,一般无调节或其它控制要求,电气设备的控制逻辑简单。

2.3 电气设备的控制频度较低 除在机组起、停过程中,部分电气设备要进行一些倒闸或切换操作外,在机组正常运行时电气设备一般不需要操作。在事故情况下,大多由继电保护或自动装置动作来切除故障或进行用电源切换。且电气设备具有良好的可控性,这是因为电气的控制对象一般均为断路器、空气开关或接触器,其操作灵活,动作可靠,与电厂其它受控设备相比,具有良好的可控性。

2.4 电气设备的安装环境较好且布置相对集中 电气设备大多集中布置在电气继电器室和各电气配电设备间内,设备布置相对比较集中,且安装环境极少有水汽或粉尘的污染,为控制设备就地布置提供了有利条件。

3 电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配置

每台机组配置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ieldbusco nt rol sys-tem,FCS),将机组电气系统的发电机-变压器组、单元机组厂用电系统和公用厂用电系统都纳入FCS,FCS作为DCS的一个子系统,在DCS操作员站实现对电气系统的监控,并通过冗余配置的通信服务器在站控层与DCS进行连接。

3.1 网络结构 电气FCS采用分层、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在系统功能上分层,设备布置上分散。网络结构为3层设备2层网方式,3层设备指监控主站层、通信子站层和间隔层,2层网指连接监控主站层与通信子站层的以太网以及连接通信子站层与间隔层的现场总线网。监控主站层由双冗余的系统主机、工程师站、网络交换机和负责与DCS及厂级监控系统(SIS)通信的双冗余通信服务器等组成,通信子站层主要由安装于电气继电器室的多串口通信服务器和安装在各配电室的通信管理机组成,间隔层设备主要包括安装在电气继电器室、6kV开关柜和380V开关柜的智能测控装置、综合保护测控装置、电动机控制器和智能仪表等。通信管理机与监控主站采用双冗余的光纤以太网连接,与间隔层设备可根据设备情况采用Profibus,LON,CAN,工业以太网或其它现场总线进行连接,其主要功能除完成对各综合智能测控单元的数据进行管理外,还完成实时数据的加工和分布式数据库的管理工作。公用厂用电系统的站控层以太网独立组网,通过通信网关分别与机组自动化系统以太网连接,共用单元机组的工程师站,并通过软、硬件闭锁手段只能接受一台机组控制系统的操作指令。

3.2 数据采集 对发电机-变压器组、高压厂用变压器及起动-备用变压器,除少量模拟量信号、高压侧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位置信号、控制回路断线及允许远方操作信号、发电机-变压器组及起动-备用变压器所有控制量信号采用硬接线直接与DCS连接外,其它监测信号均通过专设的测控装置接入FCS,再以通信方式送DCS。电气专用装置如发电机-变压器组及起动-备用变压器保护、电压自动调整装置(AVR)、同期装置、故障录波、厂用电快速切换、柴油机、直流系统以及交(直)流不停电电源(UPS)系统等均设有通信接口,通过多串口通信服务器接入FCS。

电厂厂用电源分高压厂用工作及备用电源、主厂房低压厂用电源系统和辅助车间低压厂用电源系统,主厂房低压厂用电源包括低压厂用工作和公用变压器、照明变压器、检修变压器和除尘变压器及其380V配电装置等,辅助车间低压厂用电源包括输煤系统、工业废水处理站、翻车机、循环水系统、补给水系统变压器及其380V配电装置等。为与本工程水、煤、灰辅助系统集中控制的思路相适应,辅助车间厂用电源系统均纳入机组DCS监控。针对热控水、煤、灰单独设置控制点的方案,辅助车间380V电源系统也可纳入相应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控制。

为使控制系统接线更加简单,对主厂房重要厂用电源如6kV厂用电系统及锅炉、汽轮机、主厂房公用系统等,采用硬接线和现场总线相结合的采集方式,即重要DI信号(如断路器合闸位置、断路器跳闸位置、允许操作、故障)和DO信号(如断路器合闸指令、断路器跳闸指令等)保留硬接线,回路其它所有信息均通过现场总线以通信方式送入FCS及DCS;而对机组不重要厂用电源如检修、照明、电除尘及辅助车间厂用电系统等,取消厂用电电源系统全部的硬接线,完全采用通信方式进行监视和控制。

对单元机组电动机,由于与机组热工系统联系紧密,采用硬接线和现场总线相结合的采集方式,同时,要保留和监控逻辑有关的重要信息,采用硬接线的方式,接入DCS中进行监控。FCS采集的供电气系统分析管理的信息如各保护整定值、故障时电流和电压波形等数据,送入FCS的工程师站进行分析处理,不送入DCS,但可以通过独立的通信接口送入SIS和管理信息系统(MIS)。

4 结束语

随着电厂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气系统采用计算机控制已成为当前设计的主流,控制方式也从单纯的DCS监控逐步向具备故障分析、信息管理、设备管理、自动抄表、仿真培训等高等级运行管理功能的方向发展,由此又推动了现场总线技术在电厂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将FCS应用到火力发电厂控制过程有利于提高火力发电厂电气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节约工程投资,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虞文.火电厂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系统[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第4篇:线路监理工作总结范文

Abstract: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supervision work of Shaanxi Anchuan freeway and highway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standard summarized the quality management in the phase of construction.

关键词:高速公路;质量监理

Key words: freeway;quality supervision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6-0068-01

0引言

安康至毛坝至陕川界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包(头)茂(名)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路线位于秦岭以南的大巴山腹地,为秦岭造山带南部和大巴山构造区,沿线山大沟深,横坡陡峻,多悬崖峭壁,所经区域地质断裂构造发育,岩性复杂,多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路段,项目桥隧比例高达78%,施工场地狭小、道路运输条件极为艰巨,对施工监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施工准备阶段监理

根据项目特点,建立安川总监办负责全线监理管理工作,驻地办具体负责现场监理执行工作两级监理管理机构,明确各级监理机构的职、权、责,做到政令畅通、运转高效、分级负责、控制有力。在开工履约检查后,集中全线监理人员针对项目特点进行培训、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业务水平差的监理人员予以清退、更换,从总体上保证全线监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责任心。

2施工阶段工程质量管理措施的运用

2.1 根据质量目标目标强化监督检查根据把“安川高速公路建设成为内在质量可靠、工程形象优良、生态环境优美、生产施工安全、路与自然和谐”的目标,每月开展以主要检查工程实体质量、进度、内部管理、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五大责任目标完成情况,结合日常抽查,以工程质量为主要权值进行总结评比,奖优罚劣,保证项目整体质量管理水平。

2.2 推行监理工作标准化管理根据项目特点编制安川高速公路监理实施细则,制订监理程序和管理办法,推行监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科学化管理。细化各分项工程管理程序框图及监理工作流程图,统一监理抽检和施工单位检查记录用表及监理日志、施工表格填写要求,规范监理人员的管理行为。

2.3 重视监理员工队伍管理和业务学习培训对深水基础、特长隧道等难点工程、关键工序就监理质量控制、施工技术要点、关键工艺、监理管理程序等内容邀请专家组织培训、学习,提高监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

2.4 落实工程质量责任终身制明确总监办、驻地办两级监理机构是工程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逐级分项建立、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卡。对关键工程均明确施工、监理管理直接责任人,做到各分项工程的每道工序和所用材料谁检查、谁签认、谁就负终生责任,实施责任追究,将质量责任真正落实到人。

2.5 保证“施工自检、监理验收签认”质量保证体系有效运转坚持开展监理工作必须先抓自检,坚决纠正施工自检流于形式的状况,督促各施工单位建立了能够有效运转、控制有力的自检体系,保证“施工自检、监理验收签认”质量保证体系有效运转。

2.6 强化施工过程质量管理始终把工作重点放在现场质量管理上,严格把好“开工关、工序检查验收关、中间交工验收关”,特别是对7.9KM米溪梁隧道、170米主跨的汉江连续刚构特大桥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从技术、经济、安全及进度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论证,把好开工第一关。

2.7 加强施工巡视检查总监办成立了以路段划分的质量巡查组,各驻地办成立以高级驻地为组长的驻地办质量巡查组,坚持深入工地检查指导。一是检查自检体系的运转情况,二是检查现场监理人员的工作到位情况,三是及时发现并解决现场质量问题。

2.8 推行首件工程认可制推行首件工程认可制度。在每项工程开工前,要求施工单位、驻地办层层对图纸认真进行审查,核对无误后,进行技术交底。对所有工序首件工程均根据工程完成情况明确施工工艺及质量验收标准,以确保工程实体施工一次达优。通过首件工程的示范作用,带动、推进和保障后续工程的质量。

2.9 对重要原材料实行准入制度对重要原材料(主要是水泥、钢材、钢绞线、橡胶支座、锚具、防水材料等)实行准入制度,从源头上保证材料质量。

2.10 推广使用新的检测技术积极推广执行新的检测技术,全线实行隧道初支、二衬地质雷达检测,桩基全部采用超声波无破损检测,对特长隧道实行地质超前预报,采用锚杆测长仪判定锚杆长度及锚固质量,连续刚构桥梁委托第三方监控,对C40及以上标号砼采用砼强度回弹仪判定实体工程强度,用砼保护层厚度测定仪测定保护层厚度等。通过采用科学的检测手段对工程质量进行实时有效监督。

2.11及时安排专项整治检查活动和积极组织开展技术交流

对易出现工程质量通病的部位和施工环节制定相应预防措施,及时下发质量管理文件明确质量要求、控制要点和注意事项,对重点工序、关键环节施工进行严格控制。组织进行技术交流,借鉴经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升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2.12落实安全责任总监办、驻地办均设立专职安全工程师,坚持对项目安全、环保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纠正,对安全生产实施一票否决制。

3施工阶段质量监理措施的运用

重视质保体系的建设工作。强调工程质量主题责任最终仍取决于施工单位的施工水平,质量管理以督促承包人建立起完善、高效的质保体系为重点。特别是要建立起严密、高效的自检、抽检、报验程序。使质保体系真正有效动作起来。

4事后质量控制

事后质量控制是质量监理应尽量少用的质量控制手段,事后监理手段运用的多寡,体现出质量监理水平的高低。根据问题产生的后果不同,一般分为质量缺陷和质量事故,质量监理的重要工作就是减少质量缺陷,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不论是发生了质量缺陷或是质量事故均应按照: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者得不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教训不吸取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

5结语

总之,工程质量监理是一个项艰巨、细致的管理工作,只有坚持“严格监理、热情服务、秉公办事、一丝不苟”十六字方针,各级监理人员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理工作,才能有效地发挥监理作用,真正为工程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5篇:线路监理工作总结范文

1电力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指标体系

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包括目标层,准则层以及指标层,其准则层属于目标层,指标层属于准则层。目标层是指标体系的核心,是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它结合了线路的施工管理的特点,并结合其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最终目标,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2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管理的重要性

2.1有利于提高电力工程的总体质量

在电力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输电线路的质量问题直接关系着整个电力工程的好坏,如果在电力工程实际的运行当中出现输电线路的故障,那么整个电力工程就将会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而将强对输电线路的质量管理,可以减少输电线路故障的发生,进而提升整个电力工程的质量。近些年来,许多国家也认识到了这一问题,进而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促进对输电线路的管理,由此可见,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对输电线路进行良好的管理与控制,注意施工过程中的任何细节,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施工过程的准确性与规范性,进而提高整个电力工程的质量。

2.2有利于缩短输电线路建设的工期

加强输电线路在施工过程中技术性与合理的管理,能够确保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每一环节的准确与高效的施工,在此过程中对技术的加强不仅可以保证施工的质量,进而减少问题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大大减少施工的时间,从而减少了各个施工环节中由于技术性的问题所带来的人力与物力的浪费。除此之外,对输电线路施工过程的管理,可以充分地利用人力与物力,对其进行合理的分配,使施工的各个环节都能够顺利地进行,从而可以有效地节省多余的劳动力和资源。由此可以看出,通过对输电线路技术的加强与管理上的加强,可以有效地减少输电线路建设的工期。

2.3有利于提高电力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

加强对输电线路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在保证实际电力施工的各个环节都顺利与稳定地实施的情况下,在减少故障发生的同时,也能够大大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施工的成本,从而增加了整个工程所获得的效益。除此之外,加强对输电线路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可以有效地保证整个电力工程的质量,进而减少在施工过程当中一些故障的发生,避免了多余资金的使用,因此也有效地增加了整个项目投资的效益。

3电力工程中提高输电线路施工质量的措施

3.1提高监理机构中监理工程师的素质和能力

要想提高输电线路的质量,离不开在实际的过程中对施工的严格监管与控制,那么就需要相关监管单位要对监管人员的职业素质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对相关监管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并且做好人员的配置,使他们能够对国家相关的监理法律法规进行熟悉、掌握与了解,从而不断增加自身的相关职业知识与素质,除此之外,监管部门还要制定监理单位中的监理标准,并且要制定明确的监理制度,从而使得整个部门的监管工作有序地运行,监管部门监管工作的严格执行,能够促进对电力工程输电线路严格的施工监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整个电力工程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除了监管部门的努力,相关监管人员也要树立自主意识,不断丰富自身相关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在不断的实践中注意对经验的积累,进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监管能力,从而为提高输电线路的质量做出重要的贡献。

3.2做好电力工程中的控制、管理及协调工作

只有在实际的电力工程施工中,对输电线路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一定的控制,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各个施工环节的准确操作,进而减少故障的发生,提高其输电线路的整体的质量,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在输电线路进行实际的施工之前,对其相关的事项都会通过施工合同来进行明确的规定,那么监理工程师就应该对输电线路施工的整个环节都要按照施工合同的明确的规定来进行控制与监督,从而使整个输电线路的施工尽可能地符合施工合同中各个事项的要求,使得施工的每一个过程都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来进行的。

(2)在进行电力线路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在进行各个环节的施工之前要事先建立一个具体施工的计划,进而按照相应的计划来进行具体的施工,从而减少施工过程当中的盲目性。其相关监管人员还要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做到实地的监管,真实地对施工的整个过程及其进度进行详细的记录,在监控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施工的错误要及时提醒相关施工人员,并且进行及时的改正,从而减少一些施工上的错误,使整个电力工程在实际的验收中能够更加容易通过。除此之外,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施工故障等情况,一定要进行及时的故障排除,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施工的进度。当整个电力工程施工完成之后,在最后的验收中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来进行。总之,在整个电力输电线路的施工过程中,要做到全方位的控制,进而保证施工完成后的整个电力工程的质量。

(3)对于施工企业来讲,其最终的目的是要在符合整个施工要求的前提下,进而实现最大化的盈利,那么就要对电力施工的成本问题进行合理的控制,将其投资成本降低到最低。因此,相关监管人员要在实际的电力施工过程中对各个环节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并且有效地控制对各个环节施工的投资,进而有效地避免一些浪费资源现象的发生。电力工程是一个十分复杂与庞大的工程,其劳动力密度十分大,那么相关监管人员就要合理地招收与分配相关的劳动力,减少一些多余劳动力的投入,进而减少相关的物力投资。

(4)在输电线路施工的过程中,要做好其相关的安全控制,由于施工场地周围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大多数输电线路的施工都是在野外,在施工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一些相关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相关施工人员会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而且基于电路线路施工情况的特殊性,一旦相关人员出现工作上的疏忽或是失误,那么就很可能会有生命的危险。因此,相关管理人员首先要鼓励施工人员进行文明施工,进而将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其次还要加强对施工合同的管理,增强法律相关意识,将合同风险保证在最低程度,进而保证整个施工的顺利进行。

4结论

第6篇:线路监理工作总结范文

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包括目标层,准则层以及指标层,其准则层属于目标层,指标层属于准则层。目标层是指标体系的核心,是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它结合了线路的施工管理的特点,并结合其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最终目标,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2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管理的重要性

2.1有利于提高电力工程的总体质量

在电力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输电线路的质量问题直接关系着整个电力工程的好坏,如果在电力工程实际的运行当中出现输电线路的故障,那么整个电力工程就将会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而将强对输电线路的质量管理,可以减少输电线路故障的发生,进而提升整个电力工程的质量。近些年来,许多国家也认识到了这一问题,进而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促进对输电线路的管理,由此可见,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对输电线路进行良好的管理与控制,注意施工过程中的任何细节,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施工过程的准确性与规范性,进而提高整个电力工程的质量。

2.2有利于缩短输电线路建设的工期

加强输电线路在施工过程中技术性与合理的管理,能够确保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每一环节的准确与高效的施工,在此过程中对技术的加强不仅可以保证施工的质量,进而减少问题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大大减少施工的时间,从而减少了各个施工环节中由于技术性的问题所带来的人力与物力的浪费。除此之外,对输电线路施工过程的管理,可以充分地利用人力与物力,对其进行合理的分配,使施工的各个环节都能够顺利地进行,从而可以有效地节省多余的劳动力和资源。由此可以看出,通过对输电线路技术的加强与管理上的加强,可以有效地减少输电线路建设的工期。

2.3有利于提高电力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

加强对输电线路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在保证实际电力施工的各个环节都顺利与稳定地实施的情况下,在减少故障发生的同时,也能够大大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施工的成本,从而增加了整个工程所获得的效益。除此之外,加强对输电线路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可以有效地保证整个电力工程的质量,进而减少在施工过程当中一些故障的发生,避免了多余资金的使用,因此也有效地增加了整个项目投资的效益。

3电力工程中提高输电线路施工质量的措施

3.1提高监理机构中监理工程师的素质和能力

要想提高输电线路的质量,离不开在实际的过程中对施工的严格监管与控制,那么就需要相关监管单位要对监管人员的职业素质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对相关监管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并且做好人员的配置,使他们能够对国家相关的监理法律法规进行熟悉、掌握与了解,从而不断增加自身的相关职业知识与素质,除此之外,监管部门还要制定监理单位中的监理标准,并且要制定明确的监理制度,从而使得整个部门的监管工作有序地运行,监管部门监管工作的严格执行,能够促进对电力工程输电线路严格的施工监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整个电力工程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除了监管部门的努力,相关监管人员也要树立自主意识,不断丰富自身相关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在不断的实践中注意对经验的积累,进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监管能力,从而为提高输电线路的质量做出重要的贡献。

3.2做好电力工程中的控制、管理及协调工作

只有在实际的电力工程施工中,对输电线路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一定的控制,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各个施工环节的准确操作,进而减少故障的发生,提高其输电线路的整体的质量,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在输电线路进行实际的施工之前,对其相关的事项都会通过施工合同来进行明确的规定,那么监理工程师就应该对输电线路施工的整个环节都要按照施工合同的明确的规定来进行控制与监督,从而使整个输电线路的施工尽可能地符合施工合同中各个事项的要求,使得施工的每一个过程都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来进行的。(2)在进行电力线路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在进行各个环节的施工之前要事先建立一个具体施工的计划,进而按照相应的计划来进行具体的施工,从而减少施工过程当中的盲目性。其相关监管人员还要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做到实地的监管,真实地对施工的整个过程及其进度进行详细的记录,在监控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施工的错误要及时提醒相关施工人员,并且进行及时的改正,从而减少一些施工上的错误,使整个电力工程在实际的验收中能够更加容易通过。除此之外,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施工故障等情况,一定要进行及时的故障排除,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施工的进度。当整个电力工程施工完成之后,在最后的验收中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来进行。总之,在整个电力输电线路的施工过程中,要做到全方位的控制,进而保证施工完成后的整个电力工程的质量。(3)对于施工企业来讲,其最终的目的是要在符合整个施工要求的前提下,进而实现最大化的盈利,那么就要对电力施工的成本问题进行合理的控制,将其投资成本降低到最低。因此,相关监管人员要在实际的电力施工过程中对各个环节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并且有效地控制对各个环节施工的投资,进而有效地避免一些浪费资源现象的发生。电力工程是一个十分复杂与庞大的工程,其劳动力密度十分大,那么相关监管人员就要合理地招收与分配相关的劳动力,减少一些多余劳动力的投入,进而减少相关的物力投资。(4)在输电线路施工的过程中,要做好其相关的安全控制,由于施工场地周围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大多数输电线路的施工都是在野外,在施工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一些相关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相关施工人员会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而且基于电路线路施工情况的特殊性,一旦相关人员出现工作上的疏忽或是失误,那么就很可能会有生命的危险。因此,相关管理人员首先要鼓励施工人员进行文明施工,进而将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其次还要加强对施工合同的管理,增强法律相关意识,将合同风险保证在最低程度,进而保证整个施工的顺利进行。

4结论

第7篇:线路监理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视频在线监测系统;全覆盖;高压输电线路

引言

随着输电线路规模不断扩大,通道环境复杂化、动态化等,均给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带来严重困难,单纯的人工维护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电网安全运行要求。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视频在线监测系统”因其传输的图像具有即时、高清晰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线路的监测、运行和维护。然而,受限于应用成本、安装、维护人力等因素,目前仅能在特殊区段上装设,未能充分发挥该系统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视频在线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结合输电线路杆塔特征、周边环境的特点,对“视频在线监测系统”的深化应用进行研究探索。

1、“视频在线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

1.1系统组成。系统由远程采集监控终端、监控服务器和监控客户端三部分组成。远程采集监控终端是一台高性能嵌入式智能设备,它部署在图像监控的现场,将实时采集到的现场视频、图片等数据进行压缩编码,利用GPRS/CDMA1X/3G无线传输模块将图片、数据以IP包的方式发送到监控服务器。监控服务器和监控客户端分别是装有远程图像数据监控服务端软件和客户端软件的PC机,它们都连接在因特网上,由于远程数据图像采集器没有固定的IP地址,所以客户端主动去浏览监控图像和设置监控参数都是通过服务器来中转的。

1.2系统工作过程。远程图像采集监控终端有两种工作模式,一种是自动工作模式,它根据预先设定工作模式在有报警情况时进行现场图像拍摄,然后自动将拍摄的图片上传到图像监控服务器上,客户端可以连接上服务器下载监控图片;另一种工作模式是被动工作模式,这种工作模式下,远程图像采集监控终端一直等待客户端发送拍摄图片的命令或者其它控制命令,只有接收到控制命令,它才会进行相应的动作,这种模式可用于客户即时获取现场图像和实时设置工作状态。

2、“视频在线监测系统”在输电线路上的应用探索

2.1输电线路特征。高压输电线路杆塔越来越高、密集、复杂,且大多分布在野外,线路覆盖面广,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恶劣。由于距离远、分散性大、气候恶劣等因素,线路维护工作量大、危险性高,传统的人工巡视的巡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安全生产对输电线路的需求,难以对输电线路进行有效地管控。

2.2输电线路管控目标。高压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设施,及时有效地反应或者防止电力线路及杆塔异常的发生十分重要。对输电线路的管控以便及时有效的排查到输电线路及杆塔的安全隐患,减少甚至消除诸如输电线路断线、杆塔倾斜等严重电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最终目标。

2.3应用现状。“视频在线监测系统”目前已在110~500kV线路上广泛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架空线路视频在线监控系统具有检测、分析、处理、控制等功能。据不完全统计,在电网线路使用视频在线监控系统后,架空线路外力破坏事故减少20%,线路运行管理员的巡视次数减少10%,电网停电次数减少5%,突发事故的预防工作有一定的效果,运行管理人员能掌握大部分线路危险点的运行情况,电网事故处理的能力有所增强,电站的供电质量有很大的改善。然而,该系统多是应用在基于日常巡视确定的输电线路特殊区段上,没有充分发挥系统的作用,不能主动、及时地排查出输电线路及杆塔的安全隐患。

2.4应用探索。综上可知,目前“视频在线监测系统”在输电线路上的应用缺乏主动性,不能实现输电线路的管控目标。为此,对“视频在线监测系统”在输电线路上应用的进一步探索将成为今后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以下是对“视频在线监测系统”在输电线路上能起到的作用进行挖掘分析:

1.主动性

输电线路的分布情况大致分为两种:1)平原段线路;2)山区段线路。由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电力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平原段线房等矛盾日益激化,原先电力通道环境剧变,荒地起大厦、水沟变公园、农村自建房等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在维护力量投入上,平原段线路所占比例远大于山区段线路。由此可见,平原线路若能得到有效地维护,不仅能大大节约财力、人力,更能保障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鉴于此,“视频在线监测系统”在输电线路上的应用,若能兼顾经济性与安全性地将平原段线路进行全范围覆盖,充分发挥系统主动性作用,即可主动、及时地排查出输电线路及杆塔的安全隐患,在大大节约人力、财力的同时,提高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2.全覆盖

为了实现平原段线路兼顾经济性与安全性的全范围覆盖,充分发挥系统主动性作用,合理地确定“视频在线监测系统”综合布点的最优方案是关键。出于对经济性的考虑,在每个平原段线路杆塔上安装“视频在线监测系统”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因此,“视频在线监测系统”在输电线路的应用上应充分考虑“视频在线监测系统”的特性、输电线路管控目标、输电杆塔结构参数以及输电线路周边环境等因素,探索最优化的“视频在线监测系统”综合布点方案,在兼顾经济性的同时,满足现代安全生产对输电线路的需求。“视频在线监测系统”综合布点方案属于多目标决策问题,以下对该方案的构建进行简要总结。1)全覆盖。全覆盖的概念是“视频在线监测系统”的监测范围能有效地全面覆盖输电线路保护区。如何将全覆盖这一定性的概念等效转换为一个定量的值是难点,目前用于评估覆盖程度的指标有“覆盖度”、“覆盖率”等,但用于评估高压输电线路保护区全覆盖的指标,尚未有相关研究提出。因此,合理地确定全覆盖评估指标将是今后的研究重点。2)经济性。虽然在每个平原段线路杆塔上安装“视频在线监测系统”这一方案可以满足其他方面的目标,但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综合布点方案应考虑到经济性,实现系统经济性最优的布点目标。

3、总结与展望

要使“视频在线监测系统”在输电线路上的应用充分发挥系统主动性作用,主动、及时地排查出输电线路及杆塔的安全隐患,在大大节约人力、财力的同时,提高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水平,确定最优综合合理布点方案是关键。因此,今后将不断构建完善最优方案模型,并应用于现场实际。

参考文献

第8篇:线路监理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电气控制;系统现场总线;选型;优点;问题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现场总线是指安装在制造或过程区域的现场装置与控制室内的自动控制装置之间的数字式、串行和多点通讯的数据总线,以现场总线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全数字控制系统称作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由于现场总线技术本身具有的优势及为将来实现现场设备级的数字化创造条件,河源电厂厂用电控制系统决定采用现场总线技术。

1 厂用电控制系统现场总线的选择

1.1 厂用电控制系统的特点

我们选择什么样的总线,首先要分析厂用电系统的特点,厂用电控制系统有如下特点:

1)厂用电系统实现的是顺序控制,即数字量控制,模拟量信号仅作监视,不参与系统逻辑控制;

2)控制系统中某些功能对动作时间和响应速度有很高要求,所以要求厂用电系统宜采用高速现场总线;

3)厂用电系统控制对象多,信息量大;

4)厂用电智能前端设备安装在6kV 或380V 配电装置内,要求有很好的抗干扰能力;

5)电气配电装置分散在电厂的各处地方,因此要求总线有较长的传输距离。

1.2 当前在厂用电系统运行业绩较多的总线

当前在厂用电系统运行业绩较多的总线主要有以下几种:

1)Modbus 技术成熟,易设计,维护方便,但抗干扰能力不强、数据传输速率低、传输距离短;

2)Profibus-DP, 适应于设备级控制系统与分散I/O 之间的高速通信,在国内380V 断路器、智能马达控制器及智能仪表领域多数厂家都支持该协议;

3)CAN,CAN 的成本低,实时性好,抗干扰能力较强,通信距离可达10kM;

4)Lonworks,有非常好的可靠性,而且便于系统扩展,但具有相当大的专用性,对资源配置需求高,总体费用较高;

5)工业以太网,是现场总线网络技术与以太网开放型网络技术的结合,具有成本低、速度快、容量大的特点。

2电厂电气控制系统现场总线的实际应用

2.1电厂厂用电控制系统的构成

电厂厂用电控制系统采用现场总线和DCS I/O 相结合的方式,每台机组电气系统设置一套厂用电计算机监控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网络结构采用三层设备双层网形式。整个系统由主站层、通信子站层和连接主站层与通信子站层的高速光纤以太网以及连接通信子站层与间隔层的现场总线构成。厂用电监控系统经过双冗余通讯服务器与DCS 通讯进行连接, 厂用电监控系统由单元机组厂用电监控系统和公用厂用电监控系统组成。单元机组厂用电监控系统接入单元机组DCS,公用厂用电监控系统通过冗余网络交换机与两台单元机组厂用电监控系统连接,并通过软、硬件闭锁措施仅能接受其中一台机组的厂用电监控系统的操作。主站层设备负责整个系统的集中监控, 由1 台工程师兼操作员站、双机冗余配置的系统服务器、双机冗余配置的网络交换机、双机冗余配置的DCS 接口机、SIS 接口机、以及其它网络设备组成。

前置层设备即通讯子站层,主要由安装于电气继电器室的多串口通讯服务器即公用接口机和安装在各配电装置内的双冗余通讯管理单元组成。它具有数据处理及通讯功能,用以实现间隔层设备和站控层设备之间信息的“上传下发”,并监视和管理各测控单元等设备。通讯管理单元与监控主站采用双冗余的光纤以太网连接,与间隔层设备可根据设备情ProfiBusLonWorks 或工业以太网进行连接。6k综合保护测控单元通过双LonWorks 现场总线与通讯管理单元进行连接;380V 断路器智能仪表和马达控制器通过ProfiBus 现场总线与通讯管理单元连接。

2.2电厂现场总线方式的厂用电控制系统的优点

1)电气信息量采集完整。采集的电气信息量包括了所有的电流量、电压量、频率、启动信息、保护动作信息、开关状态、控制回路监控信息等,为实现电厂电气系统高度自动化运行及管理提供了硬件基础。

2)降低了设备成本。采用现场总线控制模式一方面可以减少大量的DCS 隔离器件、端子柜、I/O 卡件等,另一方面综合智能测控单元直接安装在开关柜上,开关柜外采用总线进行通信连接,可以大幅度节省控制电缆。

3)减少施工和维护工作量。控制电缆的大幅减少就意味着施工工作量的减少,取消了大量的硬接线进一步减少施工、安装、调试、检修和维护的工作量。

4)提高了厂用电运行的可靠性。首先FECS 可以作为DCS 控制的后备,在DCS 故障时可以实现对厂用电的控制和监控,另外,由于各智能测控单元功能独立、风险分散,任何一个测控装置的故障仅涉及到相应元件,不会影响其它间隔,影响范围小,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5)提高了信息转换的精度和可靠性。使用现场总线避免了信号(特别是4-20mA 模拟信号量)在传输中的衰减和干扰问题,从而提高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2.3电厂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厂用电控制系统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厂用电控制系统电气信息量采集完整的优势未得到完全发挥。虽然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厂用电控制系统电气信息量采集完整,为实现电厂电气系统高度自动化运行及管理提供了硬件基础,但厂用电监控系统通过通信将电气信息量传输给DCS 后, 由于DCS 本身原有数据量非常巨大, 加之设计时没有对电气信息量加以规范和筛选,因此导致电气信息量采集完整的优势未得到完全发挥针对以上问题,应该实际需要制定一定的原则,对传输给DCS 的数据加以规范和筛选,剔除没有必要的数据,完善DCS 软件,将必要的电气量信息与现场设备对应显示,方便运行人员监控和操作,充分发挥电气信息量采集完整的优势。

2)厂用电控制系统现场总线系统的总体优势未能体现。

目前,由于厂用电监控系统软件的局限性导致事故追忆和事故分析、在线设备分析、仿真培训、性能计算及经济性分析等模块功能暂时未能实现。另外,由于现场智能仪表计量功能的缺陷导致系统中部分计量数据存在偏差,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现场总线系

针对以上问题,一则,必须逐步完善和改进厂用电控制系统软件,相关的系统的二次开发更是有待时日;另则,必须改进现场智能仪表计量功能,加强对现场智能仪表的定期检验、确保现场采样的精度。

第9篇:线路监理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 配电网 线损 管理模式 分相

1 前言

目前,绝大部分基层供电所都在积极开展线损“四分”管理,即分压、分区、分线、分台区线损管理模式,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的分压、分线、分区域、分台区线损统计、分析、反馈工作。但对于如何强化基层供电所线损管理,准确、及时找到台区线损过高的具置和原因,把低压线损率降到最低限度,实行线损精细化管理已成为基层供电所研究的重要课题。

安徽省庐江县戴桥供电所在开展线损管理的同时,结合现今供电所实际情况,尝试推出线损管理新方式――分相管理,在公用变低压侧安装三块单相表,分相计量、分相抄录客户端电表电量、分相统计线损率、分相进行考核。

一段时间实践证明,它可以准确掌握低压配电台区线损不正常的症结所在,使低压线损管理工作始终处于“有控、可控、在控”的状态中,为广大基层供电所开展线损管理开辟一条新道路。

2 开展线损分相管理工作的基本要素

2.1 配电台区的计量总表必须是3只单相电能表分开计量

传统的线损管理方法在农村低压线损管理中操作性、实用性不强,难以判定线路损耗的准确部位,线损分相管理比较容易找到台区线损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开展线损分相管理的首要条件是保证配电台区的计量总表必须是3只单相电能表分开计量,或安装具备单相电能量计量功能的三相四线电能表。然后,按照每条线路出线所带的低压用电客户进行分类统计,定期定时进行抄表。

2.2 建立线损分相台帐,实现配电台区线损分相、分线路区域划分

建立线损分相台帐,实现配电台区线损分相、分线路区域划分。此外,还可以根据线损分相管理工作中的需要,进一步监测某一条线路内的一段区域。在该区域范围的进线口上加装监测单相电能表,再在该一段区域的出线末端加装另一个监测电能表。通过定期、定时监抄监测电能表所显示的电量,再与同时期该区域内用户电能表所统计的电量进行比较、分析,经过一段时间后就可以有效地找出线损问题的症结所在。

2.3 确保配电台区的计量总表和用户电能表准确、可靠

在开展线损分相管理时,作为管理者还须确保配电台区的计量总表和用户电能表准确、可靠。因此,要积极推广新型合格的电能表,淘汰老型号电能表,使用高精度的互感器,坚持轮校、轮修、轮换制度;切实加强计量装置的常规管理,提高表计的定期轮换和校验质量,特别是加强故障表计的更换和铅封的管理。同时,还要建立全面准确的线损分相台帐,使线路号、抄表卡号、微机算费号、用户计量档案卡号四号统一,这是实现配电台区线损分相精细化管理的基础。

3 线损分相管理的具体做法

3.1 缩小用电检查工作范围,提高反窃电工作效率

供电所在使用分相线损报表后,会很方便让每条线路所带的各个用电客户用电情况一目了然。通过线损分相报表,我们可以经常将用户每个时期的用电量与以往同期的用电量进行对比,并将他们各自电器的拥有量与电能表上反映的用电量进行对比,然后可以清楚地发现存在的线损问题是否出现在用户身上,并结合用电检查针对性地进行低压客户的用电检查,可缩小反窃电工作范围,打击偷窃电有明显的成效。

若该条线路不存在窃电户的话,电能表在这种计量方式下测出的三相电量平衡度不会很大。一股来说,用户每个时期的用电量都有一个大体的数额范围,没有特殊情况一般不会超出这个范围。如果一旦发现大幅度的上升或下降,那很可能是不正常,尤其大幅度下降,一般都是窃电所至。另外,如果用户拥有电器多,而电能表上反映的用电量经常偏少,其中也很有可能是窃电所至。对此,供电所线损管理员通过线损分相报表进行仔细分析、反复比较并用心查找,是不难找出窃电线索的,而且由此发现的窃电线索一般也都是准确无误的。此外,还可以避免过去靠抄表卡累推判断所带来的麻烦、不便,实现配电台区线损常态化管理。

3.2 有利于降低线损,提高变压器利用率

由于农网多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方式,且用户较为分散,线路较长。如果三相负荷不平衡,管理者就可以调整该配电台区三相负荷,使配变三相负荷电流不平衡度小于规定范围的10%。当管理者采用开展线损分相管理后,就可以通过直接线损分相报表反馈的负荷信息,及时判定该配电台区A、B、C三相线路电流平衡情况,以及结合线损分相报表与该相低压线路日常所带的用电客户负荷差距参照比情况,进行分析该台区、该条线路运行是否处于“最佳状态”,实行“及时跟踪、及时反馈、及时调整”方针,使每相线路负荷均衡分配到三相上,确保变压器三相负荷平衡,真正实现线损管理精细化,从而有力保证了台区三相负荷平衡以及线路与用电负荷匹配。

3.3 有利于对电能计量装置的运行监测

通过线损分相报表的三相电量平衡分析还可对配电台区电能计量装置的自身故障进行监测。防止由于计量装置受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构成电能计量装置的各组成部分会出现故障,及时提醒台区以及线损管理员进行现场核实,切实解决问题,并能够及时发现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错误,特别是对一些高供高计客户,电能表的电压回路、电流回路均通过互感器接入计量系统。

3.4 有效监督到职工的工作质量

当线损分相报表建立后,管理者就可以及时统计,直观比较、迅速反馈抄表人员是否抄表及时到位,核算细致无误,有效杜绝错抄、漏抄、错算现象,避免台区总表电量、分相电量表计抄录不同步。以免线损产生波动等其他情况,避免抄表人员的个人行为对用户线损管理造成信息干扰,确保线损准确性,消除了对抄表卡查询的不便。还可以通过线损分相报表及时监测到配电台区总表运行情况,防止个别台区管理员因考虑到线损考核问题而在配电台区计量装置上做手脚,造成台区计量装置不准。

3.5 健全线损管理资料,为决策层提供数据支持

线损分相报表将为管理者真正健全分相管理档案,它包括每月用户用电负荷资料以及配电台区每月的各项运行参数,它们是进行供电所低压线损理论计算的基础。这份档案将详细地计算、考核与记录到每台配变、每条线路、直至每个用电客户。这为科学地下达配电台区线损考核指标提供了有力支柱,也为配电台区管理员降损管理增强了信心,提高台区管理员开展科学降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且线损分相管理易于操作,便于推广,容易使基层供电所接受,使用性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