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论文可行性分析范文

论文可行性分析精选(九篇)

论文可行性分析

第1篇:论文可行性分析范文

关键词:机关培训中心经济型酒店转型可行性

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国各地党政机关纷纷兴建了许多培训中心,即集餐饮、住宿、娱乐、休闲、培训等为一体的宾馆。随着国家发改委要求机关培训中心与原机关逐步脱钩,培训中心就失去了获取利润的途径,从而使其发展陷入了困境。而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却与之相反,市场供应相对稀缺。

一、机关培训中心现状分析

1、内部设施过于豪华,失去培训中心的原意。党政机关兴建“培训中心”,在全国是个普遍现象,而大型国有企业,甚至一些边远穷县,也在建“培训中心”。全国各地风景名胜区,能看到各种“重量级”的单位和部门建的“培训中心”,而且各培训中心互相攀比,增加设备,有很多直接按照宾馆酒店的格局建造。豪华的住宿设施和康体娱乐设施远远超过干部或员工培训的需求标准。

2、利用率低,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由于“培训中心”的设施重点是“对内服务”,常处于半经营状态,许多设施长年闲置,利用率不高,从而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这些培训中心造成大量非生产性国有资产滞留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既不讲使用效益,又不求保值增值,使得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3、政企不分或政事不分,滋生腐败导致亏损严重。培训中心大多数是事业单位,可获得所属机关一定程度上的保护,因此培训中心不会象一般的宾馆酒店那样受到有关部门的监管,成为部分领导干部腐化堕落的“温床”。建设豪华的培训中心,不仅可以争取更多的财政经费,还可以为培训中心获取不正当利益,将公共资源转变为本机关掌控的资源。由于培训中心是由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建设经营的,是集体资产,个人不需要对此直接负责,因此有些培训中心每年主管经营部门上缴的财务报表总是亏损的,需要财政或者预算外资金补贴,成为年年亏空的“无底洞”。

4、财务管理不规范,政府财政不堪重负。当前培训中心普遍存在资产帐外管理、资产出租收入难以收回、挪用财政资金、违规占地、未经审批擅自搞基本建设等问题。财务管理的不规范只是一个表面现象,一些领导在这里随意搞招待等,这不但增加了财政的负担,并且影响了政府对公共事业的投入。

5、人事管理不善,员工素质不高。培训中心经营者往往文化水平不高,缺乏现代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一方面专业人员很少受过系统培训,而普通员工更是存在培训不足,服务技能差、操作不规范、服务质量低等问题。另一方面培训中心由于实行事业编制,人员流动困难,从而导致人才闲置,人才浪费情况严重。

二、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1、经济型酒店的定义。经济型酒店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产物,它与全服务型酒店不同,是满足一般平民旅行住宿需求的产品设施。根据其特点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可以把经济型酒店的定义为以大众旅行者和中小商务者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客房为唯一或核心产品,价格低廉(一般在300元人民币以下),服务标准,环境舒适,硬件上乘,性价比高的现代酒店业。

2、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现状。经济型酒店在上世纪90年代被引入中国,以干净、舒适、方便、实惠为主要特征。国家商务部的2006年统计数据显示经济型酒店在我国以每年200%的速度增长。可预见,在未来几年,经济型酒店还会保持同样的速度迅速发展,成为我国酒店业的后起之秀。

三、机关培训中心转型的意义

机关培训中心向经济型酒店转型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思路,既利于培训中心的改革,又利于我国经济型酒店实力的增强。

长期以来,事业单位是机关的附属物,是一种特殊的主体,机制陈旧,缺乏活力,难以发展。通过改革,一是盘活了国有资产存量,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二是在置换国有资产的同时,吸纳了大量民间投资和社会投资,使社会资本大幅度增加;三是可以释放人的潜能。对于经济型酒店而言,机关培训中心向经济型酒店转型对于壮大我国经济型酒店的规模,降低经济型酒店的成本,提高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国际竞争力有重大意义。

四、机关培训中心转型的可行性分析

1、政策支持分析。机关培训中心向经济型酒店转型是适应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需要。现有的许多的机关培训中心都是所在部门的下属单位,实行的是事业编制管理,具有一定的行政级别和财政拨款。目前正在进行的经营性事业单位改制转企是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继国有企业改革后的又一次社会变革。将机关培训中心推向市场,实行政企分开,参与市场竞争,进行市场化经营或通过拍卖、置换、改造等方式进行妥善处理。按照企事分开和机构剥离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转企改制,推动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进入市场,使其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使国有资产逐渐淡出服务业经营。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为机关培训中心向经济型酒店转型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

2、市场潜力分析。目前国内对经济型酒店的需求量很大,但有效供给相对不足,而且面临国外知名经济型酒店的挑战。机关培训中心转型为经济型酒店后,能有效增加供给,壮大力量,提高竞争力。

(1)市场需求日益增大。经济型酒店在中国是新兴产业,成长迅速。一是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经济型酒店以其价格适中,质量上乘,服务优质等特点,成为大众旅游者的首选。二是中国日益繁荣的经济刺激了商务旅游的发展,同样产生了对经济型酒店的巨大需求。一些设备豪华,装修考究,服务优良,能大幅度降低价格的新型酒店业,开始受到商务旅行者的青睐。三是随着中国入境旅游的发展,国际游客对经济型酒店的需求也逐渐上升。

(2)有效供给相对不足。我国经济型酒店市场存在严重的供给不足,行业增长空间非常大。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以国内旅游规模、消费者住宿消费额意愿、中档住宿单位数量三个指标测算,若我国的人均出游率、人均中档客房数达到美国一半标准,我国目前经济型酒店行业的客房供应量还有近70倍增量空间。因此,机关培训中心向经济型酒店转型可以有效增加市场供给,提高国内经济型酒店竞争力。

(3)资源优势分析。机关培训中心可以为向经济型酒店转型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党政机关和企业的培训中心在一定程度上是专门的培训与会议场所,但许多培训中心实际上是以疗养院、度假村的形式和要求建造,其设施设备作为培训中心的组成部分,具有较大的问题和弊端,但却为各类培训中心向经济型酒店转型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设施基础,可以节省不少人力物力。机关培训中心可在现有情况下,按照经济型酒店以家居精致、简洁为目标的改造要求,关停部分设施,减免部分服务功能,对培训中心的陈旧设施设备进行改造和适当装修。这样投资不大,但却达到了舒适、便利、卫生、安全的基本条件。由培训中心改建成经济型酒店大大降低了投资成本,从而使经营成本也降低不少。

(4)投资收益分析。在中国,经济型酒店一般为一二千万元的投资,再加上利用培训中心原有的硬件设施,投资比较低,人力成本也相对较低;在用工数量上,星级酒店的客房数与员工数的比例通常在1∶1.2以上,而经济型酒店一般在1∶0.5以下。经济型酒店达到每年10%的回报率。中国经济型酒店的平均出租率高达85%~90%,在正常情况下,高星级酒店需要10年才能收回投资,而经济型酒店仅需5—6年即可收回投资。同时,经济型酒店是结合物业与酒店的优质项目,政策环境较宽松,审批较容易,因此进入壁垒较低。机关培训中心属于党政机关管辖,其知名度较高,人脉也较广,能在更大的社会范围内吸引投资,向经济型酒店过渡。五、转型的具体实施办法

培训中心向经济型酒店转型的具体实施有两大重点,一是国有资产的转让;二是内部人员的管理。

1、资产转让。资产转让是培训中心转型的第一步,主要有三个阶段,即资产评估阶段、专家复审阶段以及出让阶段。资产评估的重点和意义就在于明确资产出售范围,合理确定资产出售价格,方便加强资产租赁合同管理和后续管理等。专家复审的主要目的是增强资产评估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培训中心的资产出让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一是进行股份制改革,国家以培训中心资产折合成股份,以物资形式参股,市场投资者以资金形式参股,成立股份制酒店。二是通过各种关系渠道由民营企业全盘收购,然后进行投资建设,或者机关培训中心与其他企业签订合同,以协议出让的方式实现资产转让。三是举行拍卖会,通过公开拍卖将培训中心资产经营市场化,拍卖的方式更加透明化,更加符合公平公开的原则。

2、内部人员管理。经济型酒店人员配置精简,通常是一人多岗,这样既降低了经营成本,也减少了管理成本。培训中心隶属于党政机关,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将原有培训中心人员转化为经济型酒店服务人员,关键是如何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1)更新观念。按需设岗,因事择人,摒弃传统的任人唯亲的“人治”制度,量才使用,防止权利过分集中,造成人浮于事,增加管理成本。

(2)激励机制。建立完整的激励机制,针对不同职务层次设计分类考核体系,引入现代工作绩效评价方法,对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德、能、勤、绩全面进行考核;建立多样化的工资分配制度,将工资奖金与员工业绩和顾客评价挂钩;竞争上岗,在企业内部实行优化组合,双向选择,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增强从业人员的忧患意识,切实解决原单位内部的各种弊端;同时以人为本,建立有效的精神激励机制,尊重、理解、关心员工,以激发员工的上进心和积极性。

(3)管理培训。酒店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事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素质、所受教育和培训以及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水平。应着力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者进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理论和技能的培训,鼓励工作人员利用业余时间或在职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和技能,进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六、结论

针对机关培训中心的弊端,许多专家学者早已开始了对它的改革和转制的研究。经济型酒店目前正处于黄金阶段,其市场需求量大,投资少,回报率高,而且对硬件设施的要求与培训中心现有设施相似,是值得研究的新途径。但由于长期积累的各种弊端,转型面临着资产转让、人员管理等诸多问题和难题,还需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朱红利:当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人事人才,2007(1).

[2]刘守海:撤并各类培训中心整顿培训市场秩序[J].成人教育,2000(2).

[3]钟眠源:培训中心还要整顿到几时[J].南国风,2007(7).

[4]李松:培训中心离“阳光”有多远[J].思索,2006(6).

[5]王华,江晓云:我国经济型酒店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J].社会科学家,2004(2).

第2篇:论文可行性分析范文

一、实行会计委派制的积极意义

实行会计委派制后,委派会计受财产所有者委派为企业提供会计服务,同时约束和监督经营管理者的不良行为,由此可带来许多积极作用和影响。

1、会计委派制能为企业财产所有者提供最佳的监督者

在财产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的委托关系中,由于两者获知信息的不对称状祝,可能使经营者权利无限膨胀,产生“内部人控制”问题。因此财产所有者如何选择监督者,快捷、低成本地获取有关经营管理者活动的信息,约束、监督其行为,成为财产所有者面临的一大难题。会计委派制实施后,委派会计负责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掌握着企业经济业务运行的第一手资料,对经营管理者的行为信息有着充分的了解;同时,委派会计的人事和经济利益独立于经营管理者的控制之外,可以毫无顾虑、客观公正地提供包含着经营管理者行为的真实信息。这样,委派会计具备成为最佳监督者的客观条件——了解被监督者的活动;也具备主观条件——愿望对被监督者的行为信息进行客观的反映,委派会计自然就成为最佳的监督者人选。

2、会计委派制使对经营管理者的监督更为及时和有效

经营管理者对外披露的信息具有不完整性和阶段性等特点,财产所有者很难通过有限的已公布的财务报表等信息,来确认经营管理者是否有舞弊行为。而实行会计委派制后,会计人员直按隶属于财产所有者时,这种监督就显示出巨大的威力。具体表现为两点:其一,委派会计在例行审核经济业务的入账处理时,可以及时发现不合理的费用,不合规定的凭证、单据等,对经营管理者的舞弊行为当即就予以制止,使经营者的舞弊行为无法掩饰在企业的财务状况之中;其二,会计人员可以随时就重大问题向财产所有者汇报,便于财产所有者及时采取预防对策和措施。

3、会计委派制有利于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保障和监督他们反映真实的会计信息

“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这是当前会计人员地位最生动的写照。除了少数会计人员挂冠而去,大多数则是随大流。特别是在厂长(经理)承包的企业中,会计人员对厂长(经理)几乎是惟命是从,或逆来顺受。

实行会计委派制,可以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防止因坚持原则而遭受不公正的待遇,以及防止单位任用不称职或赎职的会计人员;可以解决会计人员处于两难境地的问题——会计人员既是经营管理者的下属,又要通过披露真实信息对其行为进行约束;而且实行会计委派制将会计人员的工作业绩与其奖惩和工资、福利待遇直接挂钩,并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对会计人员的工作进行定期考核,可以督促会计人员依据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客观地进行会计核算,反映真实的会计信息。

4、会计委派制有利于加强对会计队伍的统一管理,促进会计工作的职业化和社会化

实行会计委派制,会计人员不再受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与企业的关系是一种服务关系,使会计工作成为一种具有社会化服务功能的职业,满足社会各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要。通过建立、健全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的管理制度,可促使会计人员相互学习、公平竞争,提高会计队伍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业务水平。同时,企业也可以享受优质专业的社会化会计服务,有利于提高企业会计管理水平。

二、对会计委派制疑义的分析

会计委派制不是什么新事物,在外国的经济法规中,就有规定股东向企业直接委派会计或审计人员的内容。根据日本商法,一定规模的股份有限公司必须设置会计监察人,会计监察人由股东大会选任,主要任务是监察公司的会计事务。英国公司法规定,各公司应任命审计员若干人,其目的是进行日常监督和在股东大会上向股东们报告他们所审核的账目;审计员由股东大会任免,报公司注册处备案。

但是,会计委派制在我国的试点,却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下文将列举种种否定意见的主要观点,并逐一进行分析和评判。

疑义之一,认为委派会计干涉企业自中的人事权,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笔者认为,我国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国有企业中存在着大量规模较小、政府无力重点管理的企业。同时这些企业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会计信息普遍失真,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加之,遵守职业道德并没有在会计行业中蔚然成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象大部分西方国家那样,单纯依靠会计行业自律性组织的监督和管理来保证会计内部监督职能的实施,我们也不能完全依赖外部的注册会计师(CPA)审计去纠正失真信息,因为外部监督毕竟是一种辅助监督,它是建立在企业会计监督有一定效果的前提下。当企业内部监督体系徒有其名时,外部的CPA审计恐怕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或者他们也只有听之任之罢了。因此,在经济转轨时期,对企业强制性委派会计,可以扭转企业财务活动中的不正之风,为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运转机制奠定良好的会计环境。

当然,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会计委派制也应逐渐向着更适应于市场经济的行业自律性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演变。

疑义之二,认为将会计游离于经营管理者控制之外,不利于会计人员实施理财活动。

确实,实行会计委派制后,经营管理者会逐步使会计理财功能弱化,另外,会计人员本身的理财动机也淡化了。但是随着理财工作的日趋重要,财务管理有必要发展成为一项独立的工作和技术。在国内外很多大型企业中,都独立设置了理财部门。因此,我们可以将理财活动与会计核算工作相分离。一方面,还会计的反映和监督的本来面目,实行会计委派制,让会计人员直接隶属于财产所有者,有效约束内部经营管理者;另一方面,顺应管理的需要,强化企业的理财活动,在企业内部设置理财部门,配备理财专家,受控于经营管理者,专司理财职能。

疑义之三,认为委派会计可能会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勾结合谋,影响实施效果。

应该承认,这种合谋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与实行会计委派制之前的情况相比,这种可能性大大降低了。首先,存在着对委派会计进行统一管理的机构,该机构对委派会计进行考核,并由此决定对他们的奖惩和提升。这就加强了对委派会计的工作监督,他们伙同作弊可能遭受的损失加大了。其次,若内部经营管理者为追求自身利益试图作弊,因为他们对委派会计不存在直接控制的权利,他们必须对委派会计人员进行贿赂。此时很有可能其舞弊成本大于其舞弊获利,因此内部经营管理者只有选择按财产所有者要求,合规运作企业。

疑义之四,认为会计委派制缺乏法制依据,如《公司法》规定:会计人员由企业自主任免,其他部门无权干涉,会计法也有相关规定。

对此观点,笔者不敢苟同。笔者也可以找到有利于会计委派制的相关法律依据。如新《会计法》第7条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就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公司来说,《公司法》的规定也很明确,第1章总则第4条就规定了“公司股东作为投资者,按投入公司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对于有些法律规定中与会计委派制相矛盾的地方,笔者认为,法律的制订,受制订时的历史阶段的限制,法律的一些非原则性的、可以这样解释可以那样解释的条款,不应作为积极新生事物“发芽”的阻碍。既然我们已广泛验证了会计委派制的可行性,那何不先将其试点运行,再决定是否应修改法律中的不协调之处,为会计委派制的实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呢?

三、确保会计委派制可行性应注意的问题

如前所述,会计委派制的实行利大于弊,值得尝试。为确保其有效实施,笔者将探讨应注意的几个核心问题。

1、委派会计的管理主体问题

笔者认为,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应区分好委派会计的管理机构和委派机构。管理机构负责对委派会计的日常管理工作,如管理会计人员档案,对委派会计进行培训和日常监督,负责委派会计的工资奖金发放,定期评定考核会计,定期向委派机构汇报并对委派会计的任免、奖惩、晋升提出建议等。笔者建议管理机构可以是在会计师协会的领导下成立的提供会计工作服务的机构。它集中所属会计人员的管理权限,负责按委派机构的要求向相关单位委派会计,实行有偿服务、独立核算,以收抵支,自负盈亏。

委派机构则依具体情况而定。行政事业单位由同级财政部门委派会计;股份制企业由其董事会委派会计;国有企业由当地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委派会计;乡镇企业或集体企业由当地政府股东联合组织委派会计。总之,谁是企业所有者的全权代表,谁就是会计的委派部门。委派机构负责从会计管理机构中挑选会计并派驻企业,负责委派会计奖惩任免的最终决定。

由此可见,财产所有者是会计的委派机构,但其委派会计的具体工作实际上已委托给会计管理机构了,会计委派机构只负责最终的决策工作。而委派会计的管理机构是一个中介性的服务公司,它提供会计工作的社会化有偿服务,而且各个这样的公司间可以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以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这样安排有三点好处:(1)区分了会计的委派机构和管理机构,避免了委派会计管理主体单一化和不同企业财产所有者法人代表多样化的矛盾;(2)设立管理委派会计的社会化服务公司,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为今后建立会计行业自律性管理和服务的新机制奠定基础;(3)对于自身事务本就繁多的委派机构来说,大大减轻了他们的工作负担,也明晰了各机构间的职责权限。2、会计人员的委派范围和委派方式

为避免给会计委派机构带来太大的工作负担,并不是所有的会计人员均要实行委派。笔者认为,委派的工作岗位要视企业的经营规模和内部核算形式而定。对于各单位委派会计范围的具体规定,应制订一个全国通行的可操作标准。建议与现行企业会计制度相衔接,不分所有制,只分行业,依经营规模,如产值、销售总收入、职工总人数等,制订一个具有相对弹性的委派会计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标准。

前已建议会计委派机构通过会计管理机构——社会化会计服务公司来委派会计,但对于不同的企事业单位又如何委派会计人员呢?笔者认为,如果已确定要对某企事业单位实行会计委派制,则该单位的财产所有权代表(会计委派机构)应首先选择会计管理机构(一家委派会计服务公司),并在该管理机构的协助下界定该单位的会计人员委派范围,对现任委派会计进行能力和称职情况考核。若考核通过,该委派会计的档案转至全国性的委派会计人才档案库,且该委派会计成为会计管理机构聘用的员工。在此基础上,原单位、委派会计、会计主管机构三者之间签定合同,确定委派会计的服务时间和服务费用、职责权限和考核评定标准等。这样,会计委派机构和会计管理机构之间就委派会计事务达成委托——关系;会计管理机构和委派会计之间是雇佣——受聘关系;原单位与委派会计是临时雇请——服务关系。

而新开办的经济实体可以在办理营业执照的同时委派会计。可以规定开办单位到工商部门注册时,必须通过委派会计登记办理和聘请手续。该手续的步骤如下:开办单位提供会计岗位设置及人员配备标准的有关资料,经审核后委派会计的管理机构(某家会计服务公司);会计管理机构根据开办单位对会计人员质量的要求,通过会计人才档案库,搜寻提供符合要求的人选;开办单位、会计管理机构和委派会计三者间再签定合同,委派会计。而且所有这些程序都必须在开办单位股东的认可和工商部门的监督下进行,以防开办单位的经营管理者和会计服务公司伙同舞弊。

3、明确委派会计的职责和权限

为使委派会计有效行使其反映和监督职能,必须赋予其相应的职责权限。根据1998年5月召开的湖北省会计委派制试点工作会议的总结,委派会计人员的主要职责是:(1)监督所在单位国有资产营运情况,对国有资产流失的应承担相应责任;(2)监督所在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对上报的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3)监督所在单位执行国家财经纪律情况,对违反国家财经纪律的行为承担相应责任。委派会计人员的权限主要则是:(1)审核所在单位对外报送的财务报告,并与单位主要领导人共同确认其真实性、合法性;(2)参与拟订所在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规定,监督检查各项财务运作和资金收支情况;(3)对重大财务收支项目,与单位主要领导人联签批准;(4)参与拟订所在单位的年度决策方案、分配方案;(5)审核所在单位的新项目投资可行性报告和重大经济合同“。

委派会计的职责权限可根据派往单位的具体情况作出调整。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委派会计的职责主要偏重于:控制预算资金的支出,防止贪污、挪用、公款私存等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对于国有企业,其主要职责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对于私营企业,其主要职责是确保企业向外公布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监督企业遵守财经秩序,防止股东和经营管理者以虚假的会计资料合伙欺骗税务部门、投资者、债权人等。

会计委派机构、会计管理机构、委派会计人员本身以及被委派单位都要明确委派会计的职责和权限,在初始委派会计的合同中作出明确的表达。还需根据委派会计的责权确定其业绩考核标准,该标准必须是评价委派会计责权履行情况的明晰的、量化的条款,同时标准也必须包含在合同中。

4、抓好会计委派制的制度建设

要使会计委派制顺利实行,必须建设一套完整的制度以构成会计委派制的运行机制。这些制度包括:

(1)委派会计的档案管理制度。对所有委派会计人员的档案应分职务、分层次统一管理,对他们的档案应统一式样,统一编号。要开发全国通用的委派会计人员档案管理的系统软件,形成全国性的委派会计人才市场。通过该档案管理软件进行委派会计人才的信息统计、信息查询和信息分析。

(2)委派会计的任职和职务升迁制度。委派会计的任职由会计主管机构考核,由会计委派机构认定,且必须得到企业财产所有者的同意,但最好也使企业经营管理者满意。而关于委派会计的升迁,主要由会计主管机构根据业绩和工作年限向财产所有者推荐,最终由企业财产所有者决定。

(3)委派会计的考评轮岗制度。每个会计主管机构应对所有其委派的会计人员进行考评年检,经过会计年检,一是调整企业因注册资金变化、经营规模变化而引起的委派会计范围变化;二是对委派会计的年度业绩进行考核,对合格者(企业财产所有者满意,会计主管机构认定合格)继续留传,不合格者,经会计管理机构认定,免任另派。单位的会计负责人每三年进行一次轮岗交换,一般的会计人员也应视情况进行轮岗,还可以对委派会计在派单位的连续工作年限作一个规定。

(4)委派会计的工资、奖金制度。委派会计独立于被委派的单位,是会计管理机构聘用的员工。因此他们的工资奖金应由会计管理机构统一管理、统一发放。用人单位或其委派机构按合同标准每月向会计管理机构缴纳委派会计的服务的工资。年底根据合同规定的考核条款对委派会计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会计管理机构再根据考核结算清算与用人单位间的服务费用,实行多退少补,最后发放给委派会计与业绩挂钩的年终奖金。

(5)委派会计的培训、回避制度。委派会计人员应每季召开一次座谈会,每年参加两期一周以上的业务培训,以加强学习和交流。县委派会计不派往直系亲属任主要领导与其有利害关系的单位。

5、会计委派制与财务总监制、稽察特派员制的衔接实施

财务总监制可以看成是会计委派制的一个特例,它只对企业的财务总监进行委派。财务总监除享有与总会计师相当的职权外,还代表企业的财产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的活动进行监督。而稽察特派员制度中,特派员完全是企业的外部人员,他不参加、不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职责就是实施财务监督,国务院将根据稽察结论,通过人事部门对企业领导人奖惩任免。在上述两种制度和会计委派制中,我们不必急于讨论出哪种制度最可行,只需因地制宜地选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对于国有重点大型企业,因为国家从这些企业中获取的税利巨大,有些企业关系着国计民生,应重点管理。政府可直接对单个企业派遣稽察特派员,实行直接委派,直接管理。1998年4月28日,国务院正式任命了首批21名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的稽获特派员,标志着稽察特派员制度在国有企业监管上开始进行。

第3篇:论文可行性分析范文

关键词:外汇期货外汇期货市场需求外汇期货市场功能

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主张和反对在中国进行外汇期货业务的人都有。在1995年以前,曾经部分开放过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但由于当时管理粗放,技术条件有限,在实际经营中,经济商欺诈客户,不将客户的开仓和平仓报给国际外汇交易市场等现象时有所见,因而出现了不少问题,导致这些业务都被取消和禁止。

随着中国外汇储备的节节攀高,特别是人民币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以来,人民币完全可自由兑换的问题再度凸显,相应地,在中国开展外汇期货的呼声也逐渐高涨。但是目前反对在中国开展外汇期货的人也很多,其主要理由是人民币是不可自由兑换的,在中国开展外汇期货既无必要也无可能。

其实无论现货市场还是期货市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应当是需求。其次是外汇期货作为一种金融衍生品能否有效发挥其避险以及降低资金成本的功能。有市场需求,外汇期货市场才有开放的必要,开放后的外汇期货市场能够发挥作用才可以继续发展。

我国企业和银行是否有规避外汇风险的需求

我国目前进出口贸易情况

2003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85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1%。其中出口额4384亿美元,增长34.6%;进口额4182亿美元,增长39.9%。对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均增长较快(见表1)。

从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对欧盟的贸易额在迅速增加且增速超过了美国。同时,美元的强势地位在相对衰落。这样一来,外贸结算中以美元为计价单位的比例相对下降,而以欧元等为计价单位的比例会上升。现在我国实际上实行的是近乎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这种制度消除了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汇率波动,但却不能消除人民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目前的进出口状况表明我国进出口企业承担的汇率风险在增大。

我国外汇储备与存贷状况

据中国人民银行黄金和外汇储备报表显示,截止2004年6月,我国的外汇储备已高达4706.39亿美元。其中美元占据一半多。截止2003年报11月,中国境内金融机构(含外资)外汇存款余额为1505亿美元,其中企事业单位外汇存款余额达538亿美元,而储蓄存款余额则为861亿美元。同时,至11月末,中国境内金融机构(含外资)外汇贷款余额为1306亿美元。从2002年初起,美元大幅贬值对于我国高额的外汇储备与存贷额产生了负面影响。

从我国进出口贸易和外汇储备与存贷情况来看,我国的企业和银行有归避外汇风险的需求。

外汇期货在我国是否有需求

我国外汇现货交易的情况

我国外汇交易在市场结构上,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客户与外汇指定银行之间的交易;二是银行间的外汇交易,包括外汇指定银行之间的交易和外汇指定银行与中央银行之间的交易,后者占据主导地位。

据中国人民银行外汇交易统计表的统计数据,2004年上半年银行间外汇市场共123个交易日,四种交易货币总成交量为793.19亿美元,比2003年上半年(590.75)增长34%。(见表2)

从表2不难看出,我国外汇交易量涨幅明显,尤其是对港币与日元。但是交易量最大的美元,其汇率变化幅度却是微小的。

远期结售汇业务

远期结售汇业务是目前国内市场惟一的保值工具。所谓“远期结售汇业务”是指外汇指定银行与境内机构签订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或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到期外汇收入发生时,即按照远期结售汇合同办理结汇或售汇。通过办理这项业务,境内机构可以在涉及外汇资金的投资、融资以及国际结算等经营活动中达到“避险保值”的目的。

但由于对国际汇市变动的方向可预见性差和美元对人民币汇价的相对稳定的原因,我国的远期结汇业务并未发挥其真正的保值作用。

我国目前外汇市场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外汇现货市场和远期结售汇业务来看,我国的外汇市场至今发展仍不成熟,缺点包括:第一,外汇市场组织体系不健全。按照国际惯例,一个完整的外汇市场组织体系应包括央行、外汇银行、客户(企业、个人)和外汇经纪人,而我国目前外汇市场上实际只有两个主体:央行和外汇银行,而没有实际意义上的经纪人。第二,在交易性质上,我国的外汇交易市场仅是一个与现行外汇制度相适应的本外币头寸转换市场,不具有现代外汇市场所具有的金融性。第三,从市场公平上看,由于实行银行结售汇业务,企业贸易和非贸易项下的外汇需卖给银行,因此外汇市场是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供求关系不平衡。第四,从对外联系上看,我国的外汇市场与国际市场基本上是隔离的,因而对国际汇市的变动预见性较差。

外汇期货的意义与特征

外汇期货是指在有形的交易市场,通过结算所(ClearingHouse)的下属成员清算公司(ClearingFirm)或经纪人,根据成交单位、交割时间标准化的原则,按市场价格购买与出卖远期外汇的一种业务。

外汇期货的特点在于:

外汇期货交易所交易的货币必须为特定的国际性货币,例如英磅、美元等硬通货。

买卖双方须通过指定交易所以公开喊价的方式进行交易。期货交易与远期交易不同,买卖双方必须在指定的交易所(如IMM)进行交易;交易所为保障每位参与者都有公平参与的机会,采用公开喊价的方式进行期货交易。同时,买卖双方必须委托经济人才能在交易所内买卖,因此这种交易方式具有匿名保密的效果。

成交合约标准化是期货市场与远期市场的另一种重要区分。标准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交易数量标准化——每一份外汇合约都由交易所规定标准交易单位。例如,英磅期货合约的交易单位为每份25,000英磅交易时,参与者只需告诉经纪人需要买入或卖出多少份即可;交割日期标准化——国际货币市场所有外汇期货合约的交割日期都是以3月,6月,9月,12月作循环,且交割月的第三个星期三为该月的交割日。

最小价格波动幅度。国际货币市场对每一种外汇期货报价的最小幅度都作了规定。在交易场内,经纪人所作的出价或叫价值只能是最小波动幅度的倍数。

清算中心与保证金制度。到期交割需通过清算中心进行,且清算中心有保证买卖双方履行契约的义务。保证金是指在进行期货交易时,期货交易者为了确保合约如期、正常履行而在交易所指定的账户中存入的款项,作为履行合约的财力保证。

标准化的合约减少了因对合约内容的疑义而产生的贸易争端。对交易者匿名保密,可以保护进出口商的商业机密。同时,清算中心与保证金制度,可以确保双方履约的能力,避免信用风险的产生。

从外汇期货市场的意义与特征来看,在我国设立外汇期货市场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和金融机构规避外汇风险与信用风险,同时可以完善我国外汇市场的组织体系、加强我国外汇市场同国际外汇市场的联系,促进外汇市场的发展。但是人民币不是国际性货币,因而不能直接进行人民币对外币的期货交易。

外汇期货市场一旦建立,能否发挥作用

外汇期货的功能

外汇期货作为期货的一种,主要有两种功能:价格发现与避险。

价格发现

价格发现的意思是透过期货市场去了解未来现货的价格。买卖期货合约是双方同意在未来某个时点以目前决定的价格进行交易,因此期货价格和人们预期在交割时的现货价格必定有关,而且精确性往往比其他预测方法要高。若人们可以预期未来的价格,那么在作消费或投资时可以考虑更周到,决策结果可以更有效益。

利用期货价格估计未来现货价格是否有效,则取决于估计的精确性。由于期货交易是集中在交易所进行的,而交易所作为一种有组织、规范化的统一市场,集中了大量的买者和卖者,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形成价格,它基本反映了真实的供求关系和变化趋势。

避险

避险的基本概念是将风险转移出去,规避价格变化所可能带来的损失。外汇期货市场可以规避各种因汇率变动所产生的风险。一般而言,有交易风险和换算风险两种。交易风险是指涉及实际交易将一货币转换成另一货币时发生的外汇风险。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将一种货币转换之另一种货币因汇率变动造成资产或负债值改变的风险,此时没有实际的外汇交易,称之为换算风险。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有很多,如通货膨胀率、利率差异、经济增长率差异、预期因素、中央银行的干预、政策差异、国际收支状况。

我国的汇率政策及特点

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实行汇率并轨,建立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因此,目前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是一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一汇率制度的特点是:外汇市场供求关系是决定人民币汇率的主要依据,中国人民银行根据银行间外汇市场前一天的汇价,决定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并通过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和国际市场各种可自由兑换货币的汇率,套算出人民币对其他各种可自由兑换货币的汇率,该汇率是当日各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以及外汇指定银行与客户之间进行外汇与人民币买卖的交易基准汇率。

但亚洲金融危机过后,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一直稳定在1:8.27左右,同时我国外汇市场上供求关系不平衡,因此人民币汇率实际上采取的是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政策。

调节汇率的方法以经济手段为主,辅之以法律和行政手段。汇率并轨后,国家成立了外汇公开市场操作室,及时吞吐外汇和人民币,以保持汇率的稳定。我国中央银行利用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利率政策以及各种法规制度,调节和监控外汇市场,使其有序地、规范地运行、必要时对外汇市场进行直接干预,确保汇率稳定和经济发展。

中央银行对外汇指定银行的结售汇周转外汇头寸实行限额比例管理。央行规定,各外汇银行持有的结售汇周转外汇头寸超过其高限比例部分,必须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卖出;而在外汇指定银行的结售汇周转外汇头寸降低到其低限比例以下时,则应及时从银行间外汇市场购入补足。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以目前我国外汇市场的发展水平和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不一定能发挥出来。它需要大量的信息和与国际货币市场的联系,才能对未来价格做出精确的估计。而我国目前远期外汇市场的汇率走势预测都存在很大误差。

避险功能主要体现在人民币对除美元以外的国际性货币。我国居民经常进行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兑换,但由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使得我国居民的避险意识不强。

结论

我国目前企业与银行有利用外汇期货市场规避外汇风险、进行套期保值的需求。但是,由于我国的汇率政策和外汇市场的缺陷,虽然可以建立外汇期货市场,却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笔者认为可以有两个方案来建立我国的外汇期货市场:

一种是像当年台湾建立股指期货市场一样,先开放国内投资者从事国外的外汇期货交易,然后再建立国内的外汇期货市场。可以在国内设立外汇期货经纪商,国内的居民可以通过国内外汇期货经纪商的交易通道在国外外汇期货市场从事外币对外币的外汇期货交易。等到我国完全开始实行浮动汇率政策,人民币具有国际性货币性质后,再开放国内外汇期货市场。那时,我国的外汇期货经纪商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操作经验,同时居民的避险意识也增强了,这样外汇期货市场的功能就可以充分发挥出来。

另一种方案是现在经常被讨论的:先进行国内企业、居民、机构外币对外币的期货交易,来套期保值。在操作上,与国际主要期货市场进行合作和联网,做国际外汇期货市场的一部分,以获得经验,在人民币资本项目完全可兑换后,再放开人民币与其他外币的期货交易。

参考资料:

1.RobertW.Kolb原著,张竣杰编译,《期货与选择权——概念及应用》,学富文化实业有限公司

2.李玲,《外汇远期交易中行5年起落外管局促配套改革》,《财经时报》记者专栏

3.石成,《我国外汇期货市场开发可行性之市场面分析》

4.简淑绮,《从台湾外汇管理制度之演进看中国外汇制度之未来可能发展》,台湾经济研究月刊,2003.11

5.刘玉操,《国际金融实务》,东北财大出版社,2001

6.卓骏,《国际金融实务》,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第4篇:论文可行性分析范文

1.存款保险机构的最终保险机构仍为政府

在隐形存款担保背景下,政府对经营不善甚至濒临破产的金融机构承担着无限赔偿的责任。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后,由存款保险机构担当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破产管理人,尽管在表面看,无限责任转为有限,但如果发生大规模或比较严峻的问题,政府仍不会袖手旁观、坐视不管。以美国为例:1984年,美国大陆银行遭到了存款者的挤兑的情况,10天内流失了近60亿美元的存款,由于对其救助可能耗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所有的资源,结果最后,美联储提供了高达45亿美元的资金。因此,即使建立了存款保险机构,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最终保险人仍是政府,如果金融环境脆弱,就更难保证存款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营,因此,存款保险机构实际操作的有效性不高。

2.存款保险制度无法规避商业银行的道德风险

政府的隐含担保会引发道德风险,但存款保险制度同样不可避免道德风险。建立存款保险机构,会降低公众对金融机构破产的风险的警惕性。一方面,存款保险机构会提高公众对银行的信任,从而忽视银行经营的风险;另一方面,存款保险会弱化金融机构的风险约束机制。由于有保险机构作保障,使金融机构在经营活动中可能为追求高额利润而承担过度的风险,从而使金融机构陷入危机,甚至引发整个银行业危机的蔓延。

3.存款保险制度会导致“坏银行驱逐好银行”现象的发生

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但如果不强制金融机构参与保险,相反实行自愿保险制度,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即“坏银行驱逐好银行”的现象。在自愿保险制度下,经营稳健、资产健全的“好银行”由于具备严格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不容易发生风险,因而不愿徒增成本支付保费参与保险;相反经营不善、资产不健全的“坏银行”则为吸引储户而力求加入保险。以此产生的逆向选择问题导致的后果是风险大的银行积极参与,风险小的银行主动退出,最后产生存款保险机构中好银行消失、坏银行充斥的局面。另一方面,如果强制金融机构参与保险,则是以大银行的利益为代价的,会造成好银行与坏银行之间的不公平关系,为银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留下隐患。

二、在我国现阶段实行存款保险制度需特别关注的几个方面

1.我国银行业整体经营状况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

以全球范围内一级资本排名前五名的银行(花旗集团、美洲银行、汇丰控股、摩根大通、法国农业信贷集团)为参照,对比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考察商业银行风险监测分析的几项主要指标:国外5家银行的资本回报率平均为22.34%,资产回报率平均为1.254%,我国四大国有银行资本回报率平均为4.325%,资产回报率平均为0.19%;国外5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平均为12.126%,且均高于巴塞尔协议的最低要求8%,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5.54%、8.15%、6.91%,只有中国银行达到8%;国外5家银行不良贷款比率平均为2.51%,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分别为22.49%、25.69%、30.07%、15.78%。这说明四大国有银行在盈利能力、资本状况和资产质量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尚有差距。市场化运作的运行机制为成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管理人的存款保险机构留下隐患。

2.我国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过高

我国现阶段尽管没有建立起存款保险制度,居民对“存款保险”一词仍较为陌生。1998年6月21日,国家关闭海南发展银行,为此曾紧急调拨34亿元抵御挤兑现象,后海南发展银行的全部资产负债由工行托管后,挤兑现象便没有继续蔓延。事实上,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公众历来对银行的经营情况存有过高的信心,认为银行有国家的保障,不会破产。因此,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目的之一——提高公众对银行的信任不能真正发挥作用。

3.存款保险制度会导致居民存款的成本发生变化

实行存款保险制度后,原来由中央银行承担的金融机构破产倒闭的风险,将被分散转移给各家金融机构。因为参加保险支出保费,会增加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而我国银行业尤其是四大国有银行仍处于垄断地位,为了提高收益,四大国有银行很有可能将成本转嫁给存款人,从而导致居民存款成本增加。这不仅违背了存款保险制度保护存款人利益的初衷,还会引起存款人投资结构的改变:由于存款成本增加,存款收益减少,存款人容易改变投资方向,将资金更多的投向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进而影响资本市场的波动。

4.如何协调存款保险机构与银监会、央行间的关系

国际上将存款保险机构的职能归纳为两类:一类是“付款机”类型保险机构,是在银行倒闭之后,对所承保的存款进行补偿;另外一类是对金融机构有监管职能的存款保险机构,对金融机构有“实时校正”功能,要求金融机构提供报表,及时纠正其违规行为。“付款机”类型的保险机构仅仅被赋予其为破产银行买单的权利,如果选择“付款机”类型的保险机构,就要随时准备承担道德风险带来的损失。有监管职能的存款保险机构容易在监管过程中获得信息,使其能够合理把握介入金融机构的时机,也更有动力监督银行的经营状况,从而避免银行资不抵债时才进行干预的情况发生。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采取第二类制度。国际经验表明,存款保险机构兼具银行监管职能,包括处置有问题银行的职能。

以存款制度相对完善的美国为例,美国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是一个独立的联邦政府机构,接受美国会计总署的审计。FDIC的首要是存款保险职能,它为美国9900多家独立注册的银行和储蓄信贷机构的8种存款账户提供限额10万美元的保险,美国约有97%的银行存款人的存款接受FDIC的保险;其次是银行监管职能,直接监管5616家非美联储成员的州注册银行和储蓄信贷机构;最后是处置倒闭存款机构的职能,当存款机构资不抵债、不能支付到期债务或其资本充足率低于2%时,该存款机构的注册管理机关将作出正式关闭决定并通知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是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银行业监管的大部分,中国人民银行也有部分金融监管的职能。实施存款保险制度后,存款保险机构在运作过程中将涉及到与人民银行和银监会间的分工协调安排,尤其是涉及监管职能的方面将与银监会的监管职能相互重复、相互充斥,如果存款保险机构仅仅同银监会之间进行信息共享,没有掌握真正有效的银行监管权,在银行的处置方面,将会面临着被动的局面。因此如何协调存款保险机构与央行和银监会间的关系也是构建存款保险制度需要考虑的重要议题。鉴于以上分析表明,存款保险制度并非是万能的,建立存款保险机构在降低金融风险的同时也带来诸多新的问题,因此在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初期,就应多方面考虑,同时应带有一个明确的制度目标,逐步推进。

三、逐步推进存款保险制度

1.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应循序渐进、分步建立

循序渐进即在隐形保险制度和显性保险制度之间设立一个过渡制度阶段,国家对银行的担保不完全撤出,可以在内控机制较好的商业银行作试点,率先建立存款保险体系,然后扩大范围建立区域性的存款保险制度,最后在此基础上发展全国范围内的存款保险制度。

2.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协调配合不可或缺

推进存款保险制度,需要相关机构的协调配合,首先需要和银监会、人民银行之间的信息共享,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发生,使制度更透明、高效,还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合理分工,尽量避免重复检查给商业银行带来的不必要的干扰,同时降低行政成本。

3.提供良好的法律保证

1993年金融体制改革后,我国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证券法》、《保险法》、《票据法》、《证券投资基金法》、《信托法》、《担保法》、《公司法》等金融法律为主体的金融法律体系框架,为了减少存款保险制度前进中的障碍,为制度的实施提供良好的法律保证,仍需逐步完善已有的各项法律法规,以健全的法律作支撑,引进新的理念和模式、规范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手段、完善治理结构,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

4.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我国金融业一直缺失优胜劣汰的商业法则,缺乏良好的金融机构退出机制,同时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历史包袱较重,不良贷款占比较大,盈利能力普遍不高,各家金融机构实力相差悬殊,在这样的背景下,存款保险机构被推向改革的前沿,面临着重重困难。因此,充分借鉴国外先进国家的先进做法和宝贵经验,可以为存款保险制度的顺利实施在制度建设上扫除一些障碍。

综上所述,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存款保险机构作为金融机构破产管理人仍任重而道远,因此,在我国实施存款保险制度应立足于国情,将制度建设与金融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充分借鉴先进国家、先进地区的经验,分阶段循序渐进,坚持速率与效率相一致的原则,同时逐步完善各项相关制度,充分发挥存款保险制度的保障效能,保护存款人的切实利益,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外存款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现阶段实行存款保险制度需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并就我国逐步推进存款保险制度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存款保险制度可行性分析

参考文献:

[1]苏宁.借鉴国际经验,加快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中国金融出版社.

第5篇:论文可行性分析范文

论文关键词:HSE,管理体系,推广,可行性

 

HSE即“健康、安全、环境”。国外HSE管理体系的雏形,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在国际“巨无霸”企业――英荷皇家壳牌集团。1987年的瑞士SANDE大火、1988年英国北海油田167人遇难的帕波尔阿尔法平台事故等几次重大事故,促进了健康、安全与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的管理体系模式的形成。一些负责任的国际化企业在遭遇当初各种事故的打击之后,形成的广泛一致的观点是:在经济竞争加剧和全球化发展的大环境下,如果以牺牲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安全利益为代价来换取低成本和经济发展实际是得不偿失的。应当将维护劳动者人权、健康权,提高生命质量放在重要位置。这也成为推进全社会重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发展的最基本动力。1989年壳牌集团了HSE方针指南,这是HSE管理体系的开端。

上世纪末期,我国石油企业为了适应国际化竞争的需要,在基层单位引入、推广了HSE管理体系,为自身发展和成长提供了广阔空间。

当前,我国不少生产企业,关注职工健康、维护职工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措施、方法,尚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有必要借鉴在国际上越来越普遍被接受的HSE管理体系,从而增强企业自身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力。

经过十多年在石油企业推行、实施HSE管理体系的实践,企业基层单位(包括车间、队以及班组、站等)实施HSE管理体系方面,形成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有效方法,已将HSE管理体系作为一个有效的管理工具。这对我国各类企业在加强职工健康、安全、环境保护,增强自身活力等方面论文格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HSE管理体系是一种现代企业制度

HSE管理体系是指实施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的组织机构、职责、做法、程序、过程和资源等而构成的整体。它由许多要素构成,这些要素通过一先进、科学的运行模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一套结构化动态管理系统。从其功能上讲,它是一种事前进行风险分析,确定其自身活动可能发生的危害和后果,从而采取有效的防范手段和控制措施防止其发生,以便减少可能引起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的有效管理模式。它突出强调了事前预防和持续改进,具有高度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激励机制,因此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是现代企业制度之一。 HSE管理体系是三位一体管理体系。H(健康)是指人身体上没有疾病,在心理上保持一种完好的状态;S(安全)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使劳动生产在保证劳动者健康、企业财产不受损失、人民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E(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或作用的总和,它不仅包括各种自然因素的组合,还包括人类与自然因素间相互形成的生态关系的组合。由于安全、环境与健康的管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把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环境(Environment)形成一个整体的管理体系,是现代企业的必然选择。

2 实施HSE管理体系,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对外开放的扩大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企业的工伤事故、社会上的交通事故、公共场所和家庭意外事故、环境污染事故及职工职业病的发病率却呈逐年上升的势头,这些事故的发生,有机制的问题.有管理的问题,有技术问题,同时也有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须面临的潜在问题。要改变这种状况,除了应迅速发展经济,笔者认为.更主要、也更加切合实际的问题是应加强自身管理,用一套科学的完整的制度把事故的发生降到尽可能低的程度。

3 企业实施HSE管理体系,有利于改善企业形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其健康、安全与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清洁生产、优美环境、人身及财产安全的要求也日益增高。如果企业接连发生事故,既造成企业的巨大经济损失,又会造成环境污染,给人们留下技术落后、生产与管理水平低劣的印象,甚至会恶化与当地居民的关系,给企业的活动造成许多困难。企业实施HSE管理.通过提高HSE的管理质量,减少和预防事故的发生论文格式,既可以大大减少处理事故的开支.减少减产、停产等营业中断的损失,从而满足职工、社会对HSE的要求,又能改善企业形象,取得商业利益和增强市场竞争优势。这就使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4 建立HSE管理体系,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需要

HSE管理体系建立的初衷就是:保障员工的健康,保护员工的人身安全和生产安全,倡导企业与自然和谐相处。

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依靠企业文化来管理企业。安全就是企业最大的效益,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如何建立和培养符合时代要求,塑造企业精神,突出企业特点的企业安全文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是: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素质,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在提倡“以人为本、珍惜生命、关心人、爱护人”的基础上,把“安全第一”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首要价值取向,形成强大的企业安全氛围。在这一氛围中,通过安全知识教育和普及,健全安全法规制度,使安全生产政令畅通,安全技术咨询便达,安全操作合格达标,安全预警预报系统好用,意外事放应急处理快捷、有效。

进行企业安全文化制度建设,主要体现在企业安全生产理念及规章制度的建立以及企业安全文化宣传教育制度上的创新和发展。为达到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要结合实际,创出一些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即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安全文化宣传、教育、培训、实践活动。例如,利用广播、电视、图书、报刊、黑板报、宣传栏、文艺会演、专题讲座、培训班、研讨会、表演会、安全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宣传安全文化知识,传授安全科学技术.传播应急处理办法和自救技巧,使广大职工和家属从多渠道、多层次、多方面受到安全文化的熏陶。

做好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一要坚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因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群策群力,全员奋斗.全方位通力合作;二要坚持循序渐进、常抓不懈。因为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工程,必须与时俱进,不懈努力,不断往更高的安全目标奋斗;三是坚持“以人为本”论文格式,以实现人的价值,保护人的生命与健康为根本宗旨。

5 实施HSE管理体系,是企业贯彻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为了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我国政府将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企业建立和实施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和有关安全、劳动卫生、环保标准要求的HSE管理体系,有效地规范生产活动,进行全过程的安全、环境与健康控制,是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人员健康的需要,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对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6 实施HSE管理体系,有利于企业规范化运作

作为HSE管理体系的诞生地,多数的国外石油、石化企业针对业务活动过程制定了系统、详细的HSE程序和指南,如对排放废物管理、化学药品使用管理、事故处理、有害废物管理等规定程序。过程管理方法被作为有效的管理办法。对于一些具体的HSE事项的规定上,国外石化企业从整个HSE系统的角度考虑的很周密,从场内到场外延伸非常完善,例如对刑事抢劫、社会治安如何处理等往往都给出较明确的指南。他们在HSE领域投入大量的资源,而且对HSE的价值进行评估。很多国外石化企业建立了HSE奖励制度,并把奖金颁发作为公司重要的年度事件来安排,颁奖仪式往往非常隆重,获奖的组织和个人都非常珍惜这个荣誉。

这种将企业日常运作文件化、程序化、细化的做法,是精益管理思想的具体表现,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绩效,有利于企业规范化运作。

第6篇:论文可行性分析范文

一、解释学与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内涵

解释学(Hermeneutics)又称诠释学或释义学,是西方最有影响力的哲学流派之一,解释学的最大特点是与实证主义哲学相对立的基本假设观点。随着解释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涉及到的领域越来越多,经过狄尔泰将其引入到心理学范畴之后,便引起了强烈反响。在西方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研究领域中,解释学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西方心理学研究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理论基础。西方心理学发展是一个漫长的探寻过程,精神分析是其中一个重要分支,在确定学科地位的过程中,经历了多次论述和实证,而解释学的方法论对西方精神分析领域产生了极大影响,二者之间逐渐融合,形成了系统的精神分析理论基础。以实在论为代表的哲学思想中,认为“心理状态的研究活动应当结合真实的情形做出准确的论断,而不需要运用解释学领域的假设理论来进行验证”[1],所以实在论者对解释学的假设理论,通常是持有反对态度的,因为他们认为,在解释学的假设理论引导下,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理论,并且认为自己的理论具有存在的价值,而这却是未经论证的,也会导致唯我论大肆盛行。事实上,解释学的理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假设,而是建立在观察和解释的知识体系基础上,形成具有较强秩序性、连贯性的假设理论基础,而且解释的过程在一定的语言范围内完成,所以在解释过程中出现矛盾的几率很低,所以解释学与其他科学领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融合性。实在论思想者认为,“如果可将心理学中可能带来麻烦的理论内容剔除,便可以消除其中存在的麻烦”[2],使研究体系更加完善,这与解释学的假设理论是相反的。荣格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心理学研究模式持有反对态度,认为“分析心理学中的理论内容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3]。荣格在他的分析心理学研究理论中体现了很强的后现代思维,他的实在论是建立在人们心灵框架基础上。也就是说,当人们的心灵感悟可以实现对某些理论的解释,就具有了解释学理论的性质,以此为依托可以形成不同的情感因素。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中强调人格的完善,也就是自性的实现,这是一种对人性自我组织的功能实现。但是人格与心理功能的完善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性,分析心理学中的人格完善,是以自性为基础,更加倾向于建立在个人意识之上的经验推广,从而形成统一的原则。事实上,荣格对于教条和僵化的心理分析模式是持有反对态度的,而且逐渐形成了一种倾向于后现代的思维模式,这与现代心理学和解释学的理论具有很多相似之处。荣格认为,“每个人的自性都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分析心理学对这种相似性进行扩展的基础上,使其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心理意识,在每个人心中形成一个具有多重思想的理论体系”[4]。荣格的心理学分析理论体系中包含很多与集体意识概念相似的原型理论,强调的是个人意识概念与集体意识概念不同的形成原型,他认为原型是每个人不同性格、不同心理状况的根本因素所在。集体意识是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意识形态,与其所属的文化范畴有密切关系,由很多相似的内容和形式组成一个完整的、超越个人意识的心理基础,并且会渗透到每个人的心中,在无形中发挥对人的思想的影响作用,在集体意识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个人也会由于生活的沉淀而形成更强烈的自性。同时荣格也认为,原型与集体无意识的表现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具有集体无意识心理的人类在创造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形成无意识的印记,就是其心理状态变化的表现,可以作为探寻人类精神文明的依据。荣格理论受到很多质疑,人们认为无法在每个人心目中形成相同的心理意识,这是违背自然规律的。而荣格这一看似脱离实在论的思想,却可以用解释学的理论消除人们的质疑,运用解释学理论可以在人们心中形成一种不依赖于个人意识的思想体系,而这种思想体系就有全景知觉能力,这种能力带给人们的是真实的心理解释,却并不沉迷其中。

二、荣格心理分析理论的解释学基础

整体人格的思想是荣格心理学的核心。对人格的解释,包括思维、情感、直觉等多个维度,只有以人格解释为基础的分析心理学才是完整的心理学结构[5]。荣格人格理论的形成,以荣格对集体无意识和原形意向等理论基础的解释为基础,因此形成了人格面具、阴影和自性三个理论重点,也是构成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从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角度来看,其研究要点和基础充分体现了解释学的特点,具体来说:第一,解释学的目的在于解释不同符号代表的意义,而这种意义是人类无法直接观察到,需要通过思维活动和情感表达来对其进行阐述,这恰恰与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中重视梦境这一无意识的内容象征意义是一致的。从荣格的理论研究体系中可以看出,荣格对于人物的研究大多运用象征性的手法来完成,注重事物的表现意义。第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应用于临床时,强调治疗师要站在患者的立场,对患者的问题进行深入理解,才能在治愈患者的同时,帮助患者完成自我人格的发展和完善,这个过程就是患者自性化的过程。对于分析心理学中涉及到的问题,既要从症状分析,又要深入患者内心,使治疗师可以获得与患者相同的情感体验。第三,解释学理论中尊重的整体性理论,在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体系中转变为注重患者意识和无意识的结合,通过无意识层面,对意识层面进行分析,引导一个人成为他自己的过程,就是意识和无意识的整合过程,体现荣格理论的整体性内涵。事实上,分析心理学以意识和无意识的整合作为最终目标,实现人性与自性的结合,使治疗师和患者都能感受到人格的完整性,这对于疾病的治愈有重要的意义。著名精神分析学者弗洛伊德对于精神分析做出了阐述,他认为“精神分析是自然学科的一个种类”[6],所以也要遵循自然界的定律和规律,所以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中可以看到很多关于达尔文进化论点的内容。当这种精神分析思想在物质转化的过程中,逐渐由精神意义转向行为意义,便可以看到其中解释学理论的方法体现。由于受到康德、尼采等哲学思想影响较大,所以在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中可以看到深刻的哲学思想,使很多学者在阅读荣格的理论研究成果时,经常感觉到博大精深,但却又无从解释。然而,运用解释学理论对其加以分析,便可以使读者更全面和深入地了解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

三、荣格分析心理学与解释学的相通之处

荣格对于精神分析学的研究有着高度的热情,而且善于针对其更加深入和复杂的问题开展研究,探寻更深层次的理论解释。荣格在心理学与解释学的理论体系研究方面,表现的是对事物本质相通性的深入阐述,不同的个体生命都会实现不同程度的转化和超越,所以会形成不同的转化轨道,而如何对这种转化进行阐述,便涉及到心理学与解释学的重要意义。

(一)对人性关怀

从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研究中可以看出,他十分重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荣格的研究理论中充满了人文气息。荣格认为“西方哲学中将人进行物化的思想是与人类本真思想相违背的”[7],他渴望通过自己的精神分析研究成果,唤醒人们对于人性和心灵的关怀。解释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伽达默尔认为,“解释的目的在于通过解释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实现人与物的交融,是理解事物、生成意义的过程”[8],这与荣格解放人性的思想是一致的。在荣格临床心理治疗过程中,运用治疗方法就是对人的系列梦的分析,引导患者自己正视心中的力量,并且对其合理运用,实现自性化的过程,使患者的人格得到完善。在这种思想影响下,荣格的治疗方法和结果显然已经上升到另一个高度。与此同时,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中运用了解释学释义对古印度文化和中法文化进行了意义阐述,而且认为,对人类心灵的关怀是这些古老文化的共同点之一,这也为我国心理学研究活动的开展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二)以人的心理和行为作为分析对象

解释学的核心内容是对文本的理解和解读,在这个解释过程中,处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本会获得不同的解释结果,这与利科提出的文本运作过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认为“通过历史文本解读可以对社会行为进行深入剖析,从而完成相应的解释过程”[9],正是这种观点为解释学赋予了更深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也使得解释学与荣格的分析心理学进入到同一个应用层面。精神分析理论中强调将精神赋予事物表面,从事物表面和内在同时进行研究,才能实现本质还原,而这个还原过程与荣格的意识和无意识的结合过程相一致。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中对意识和无意识的还原过程做了详细的阐述,并且运用理解原则对文本进行把握,而这里的理解原则是荣格在观察事物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总结,正是由于有了这些过程的培养,从而形成自我人格的完善。

(三)心理学研究理论的拓展

第7篇:论文可行性分析范文

摘要 对于舒伯特的《即兴曲》、《音乐瞬间》19世纪浪漫派音乐家的调性作品,传统的分析方法显然非常适合对这些作品的研究,但同时引进20世纪的的分析理论来进行分析也是切实可行而且必要的。分析方法的合理选用及各种音乐分析方法的相互补充与对照,针对不同特点的音乐作品采取不同的音乐分析方法对于更全面充分地认识音乐创作要素、揭示音乐作品的内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音乐分析 调性作品 即兴曲 音乐瞬间

中图分类号:J602文献标识码:A

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1797-1828)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在其短短的31年的生命历程中,留给后人大量的音乐作品。以往的音乐学者更多地将目光投向其艺术歌曲,充分地认识和肯定了他的艺术歌曲的创作,但对其钢琴作品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国外众多音乐学论著如《西方文明中的音乐》(美保罗・亨利・朗著)虽有提到舒伯特的钢琴音乐的创作,但并未将之作为他的主要作品,更没有从作曲技术、音乐分析的角度对其进行论述。而采用何种方法分析研究这样传统的调性作品,也是音乐学研究者们所要面对的问题。

一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音乐学界对舒伯特的钢琴音乐创作进行了一定的关注和研究,关于舒伯特钢琴作品《即兴曲》、《音乐瞬间》的研究论文主要有:

1宏观的描述与研究

(1)《舒伯特的即兴曲集》(伊丽莎白・诺曼・玛凯著,郑雪梅译,《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P68),该文译自《SCHUBERT:IMPROMPTUS》CD唱片的封套,除了介绍相关的创作背景外,还对八首《即兴曲》每首作了简短的介绍。

(2)孙皓《天使的歌唱――漫谈舒伯特的“即兴曲”》(《视听技术》1999年第7期P76)对八首《即兴曲》作了文学性的描述。

(3)姬永利《浅析舒伯特钢琴即兴曲的艺术特色》(《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P109),该文从曲式结构、音乐主题、和声、织体来进行论述,对《即兴曲》的创作手法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尤其对这些《即兴曲》的和声、调性运用的分析有一定的篇幅。

(4)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收有山西大学2005届硕士研究生范文芳的毕业论文《舒伯特钢琴即兴曲的演奏与分析》(研究方向为钢琴教学),该文主要从钢琴演奏的角度对八首《即兴曲》作了相关的研究。

2对个案曲式结构及弹奏要点的分析

(1)杨贤忠《论舒伯特钢琴〈钢琴即兴曲〉(Op.142第一首)结构上的突破与创新》(《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报)2003年第1期P13》,文章对这首非常规结构的乐曲进行了分析,指出这首乐曲是两个再现四部曲式的套叠,在主要运用了奏鸣原则的同时还符合了再现原则、循环原则。而中央音乐学院杨儒怀教授则把该曲的曲式称之为“变体曲式”。

(2)陈红岩《从舒伯特的〈音乐瞬间〉看浪漫主义运动中的钢琴小品的美学价值》(《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P49),文章对《音乐瞬间》第三首进行了分析,并对该曲的美学价值进行评判。

(3)(美)劳伦斯・莫斯著,裘耀章译《从“对称”和“比例”的角度看舒伯特的曲式思维――〈音乐的瞬间〉(作品94之一)分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86年第1期P66),从对称和黄金分割比例的分析角度对该曲进行了分析,提供了对这些作品从音乐比例进行分析研究的可能性探索。

其他还有几篇对于某首即兴曲的分析,但多偏于浅层的描述,这里不一一列出。

国外对此作品的研究,在笔者视野可达到的范围尚未发现相关的专门研究。山东师大的闫妍在她的硕士论文里也说:“这些分析舒伯特创作的(外文)论著中,都是基于舒伯特的所有作品来论述的,大多把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放在主要的地位,较少有系统研究他的钢琴作品,特别是即兴曲,只是概括的叙述,而有关作品的分析就更微乎其微了。”《音乐瞬间》的相关研究亦如此。

可见,以上文章更多的是从演奏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或属于综述性的研究,缺乏从作曲技术的角度进行的细致剖析,或者只是针对某一首或者某几首作品来进行研究,而没有从宏观上对全部作品进行研究,更鲜有运用新的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因此有必要对这些作品进行更全面深入细致的研究。

二调性作品分析方法的选用与实践

在音乐的创作史上,音乐分析与音乐创作相伴而生、互为所用,理论家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分析、研究,总结出具有指导意义的创作理论,而作曲家则通过对音乐理论的学习来指导创作,同时又在创作中进行不断创新,由此新的作曲理论得以总结出现,如此交互、反复,构成了作曲实践与作曲理论交相辉映不断前进的状态。

1关于音乐分析

“‘音乐分析(学)’是本世纪以来在欧美音乐研究中从曲式学等作曲理论中逐渐分离出来的一门交缘性新学科”,“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比曲式分析和作品分析所涉及的范围更大(它可以不仅限于分析‘曲式’和‘作品’),含义更宽,(它能把和声、复调、配器、旋律、节奏等各种单项分析包含在内,甚至能把一切可以叫做音乐的东西作为分析的对象),所用的方法也更灵活多样(分析者可以在‘音乐分析’的框架内根据具体的分析目的,自由地选择进入分析的角度,有针对性地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也就带有更强的综合性质”。虽然音乐分析是从曲式学等作曲理论学科逐渐“分离”出来的一门学科,但它与传统的联系及历史渊源也是非常清晰的,它是在对传统分析方法继承基础上的发展与创新。

音乐分析根据自身的发展特征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析的早期历史(18世纪中叶以前);以曲式学为核心的音乐分析时期(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以个人风格和理论融合为特征的音乐分析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

在传统的调性作品的分析与创作的基础上,随着大量20世纪音乐作品的出现,相伴而生的是许多新颖的音乐分析方法,如拉多夫・莱蒂的“主题-动机分析”、申克的“申克式图表”分析、阿伦・福特的“无调性分析”、乔治・波尔的“十二音序列的分析法”等,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新颖的分析角度与观念。新的分析理论总是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之上的突破、充实与创新,与新的作曲技法往往是在原有的技法基础上的突破与创新相对应,这些新的分析方法也“并不是对以往的分析方法与观念的否定,而往往是发展与提高”及有机的补充,如申克分析理论“与传统分析法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在掌握了各学科(和声、对位、曲式等)的基本理论基础上,进行高层次的综合性分析”,其分析方法、所得出结论为我们分析音乐作品打开了另一个认识角度,提供了另一个思维方式。

这些分析方法具有各自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思维方式,对于研究分析音乐文献提供了许多新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方针,也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角度,尤其对于特定年代、特定类型的音乐针对性强,适用性显著,优势明显。

220世纪分析方法的局限

20世纪的分析法往往也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限制,他们往往只是关注音乐的某一个维度,或者只适应某种类型音乐的分析。如申克分析方法通过对音乐作品简化、还原的分析,通常会将一首音乐作品归结为一个核心的和弦来表示,“这样的分析结果必然会使很多作品具有相似性,甚至于相同的结论”,“所做的工作就是剔除了不同中所具有的差异性、独特性以及多样性,将不同的音乐作品视为不过是在一种固有的相似的自然基础之上的外在差异性而已”。音级集合的分析方法虽然对自由无调性与十二音规则的音乐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意义,但其只是注重了“音高”这一音乐要素,“只将音高作为惟一的音乐要素来分析,不但排除了音高处于不同音区的不同声响特性,也排除了它们的不同音色、不同力度、不同速度、不同结构功能等诸多的差异性,再加上以抽象化的数字来表示的分析结果,致使这样的分析更远远地偏离了音乐作为听觉感知艺术的宗旨”。

另外,对当代音乐分析方法比较集中的评介与批判的是杨燕迪的《二十世纪西方音乐分析理论述评》系列文章,文章中对申克尔分析体系、申克尔分析理论的扩展与修订,对勋伯格的动机分析、迈尔的心理学分析等分析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梳理与评述,最后对这些当代的音乐分析理论提出了五点尖锐的批判:1、几乎所有的音乐分析方法其视角均是单元的、惟一的。2、分析的着力点都集中于音高结构。3、现有的音乐分析方法在对待具体作品时均脱离历史上下文的孤立主义态度。4、音乐分析视“结构”为音乐的惟一可靠的基础,绝口不提音乐的性格倾向、心理刻画、感情维度或表现内容。5、音乐分析貌似“客观”的中立态度使之倾向于追求永恒不变的真理的科学精神,从而使主观偏好、个人兴味等富于生机的因素难于渗入其中。

为了使音乐分析能够向更健康、更有生机的方向发展,杨燕迪指明了三条道路:1、音乐分析各家学说与方法各自阵营鲜明、相互孤立的局面应该被打破。2、音乐批评理论的介入。3、向姊妹人文-艺术学科寻找支持,以获得更充实、更丰富的理论源泉”。

3传统分析方法与现代分析方法相结合

对于舒伯特的《即兴曲》、《音乐瞬间》这样的19世纪浪漫派音乐家的调性作品,传统的分析方法显然非常适合对这些作品的研究,因为时至今日,传统的分析方法仍在显示着茁壮的生命力,并且其理论还在继续发展与完善之中。在教学与科研中,传统的分析方法依然占有很大比重,所以本文以传统的分析法为主,如对主题(形象)、主题发展手法、音乐语言陈述结构、曲式结构等方面的分析,同时引进新的分析理论,如音乐比例分析中的“黄金分割理论”来进行分析的尝试。通过笔者的分析实践发现,这两方面的分析方法相互结合与补充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正如杨儒怀教授所言:“在分类上不同的分析法之间,存在着相互应用的有机联系。传统的分析方法可以用来补足验证现代音乐的分析,而20世纪的分析方法也可以在非20世纪音乐的分析中得到扩展与补充。”传统的音乐作品中可以找寻到未来音乐发展的伏笔和潜因,而20世纪的音乐同样可以用传统的分析方法来观照,从中我们可以发现音乐创作史上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脉相承而又不断突破与创新。

三结语

无论对于调性作品还是对于20世纪及其以后的无调性作品,分析方法的合理选用及各种音乐分析方法的相互补充与对照,针对不同特点的音乐作品采取不同的音乐分析方法,对于更全面充分地认识音乐创作要素、揭示音乐作品的内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为了分析而分析不是研究的目的,研究方法的选择固然重要,但不论采用何种分析方法,都应该“把音乐分析的注意力从分析法本身转移到分析目的和分析结果上来”。

参考文献:

[1] 杨儒怀:《变体曲式结构的发展》,《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2] 闫妍:《舒伯特八首钢琴〈即兴曲〉的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3] 彭志敏:《音乐分析基础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

[4] 冶鸿德:《略论音乐分析的发展及思维导向》,《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5] 姚恒璐:《二十世纪作曲技法分析》,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

[6] 李如春:《格里格〈抒情小品〉分析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版。

[7] 于苏贤:《申克音乐分析理论概要》,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版。

[8] 贾国平:《简约的空洞与抽象的困惑――对当前国内现代音乐分析方法的一点看法》,《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9] 杨燕迪:《二十世纪西方音乐分析理论述评》,《音乐艺术》,1995年(1-4)、1996年(1-2)。

[10] 杨儒怀,姚恒璐:《二十世纪作曲技法分析》(序言),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

第8篇:论文可行性分析范文

[关键词]学术期刊 评价指标分类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分类号]G304

1 引 言

学术期刊是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是知识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桥梁,在推动社会科技进步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期刊评价是文献计量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学术期刊的发展规律和增长趋势进行量化分析,揭示学科文献数量在期刊中的分布规律,为优化学术期刊的使用提供重要参考,同时可以提高学术期刊的内在质量,促进学术期刊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对期刊评价指标进行分类是期刊评价的基础和前提,目前期刊评价方法有几十种,有些评价方法不需要对期刊评价指标进行分类,如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TOPSIS等方法,但是有些评价方法必须建立在期刊评价指标分类的基础上,包括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突变理论等。层次分析法是根据子指标对父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进行两两判断,指标分类尤为重要。专家打分赋权类评价方法是在指标众多的情况下进行的,更需要分类。

Weiping Yue、Concepcion s.Wilson(2004)利用结构方程的原理建立了一个期刊影响力的分析框架,并对期刊评价指标进行了系统的分类。苏新宁(2008)在构建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时,将一级指标分为期刊学术含量(篇均引文、基金论文比、机构标注、地区分布数)、被引数量(总被引频次、学科论文引用数量、他引率)、被引速率(总被引速率、学科引用速率、它刊引用速率)、影响因子(总影响因子、学科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被引广度等。盖红波(2006)将期刊评价指标分为定量评价指标(被引量、被索量、载文量、被摘量、影响因子)、定性评价指标(双高、双效、双奖、双百)、质量考核指标(政治、学术、编辑出版、效益)、同行评议指标。赵惠祥、张弘等(2008)将科技期刊评价一级指标分为影响力指标(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相对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他引率、引用刊数、扩散因子、学科影响指标、学科扩散指标、被引半衰期、h指数)、文献指标(载文量、参考文献量、平均引文量、平均作者数、地区分布数、机构分布数、基金论文比、海外论文比等)、载体指标(文献书目信息完整率、编排规范化、差错率、装帧质量、印刷质量、网络通畅率、平均发表周期、平均出版时限等)、管理指标(期刊社体制、编委会状况、管理规章完备性、版权制度、发行体制、信息平台、人员状况、营业总额、资产总额、利润总额)。邱均平、张荣等(2004)将期刊评价指标分为技术性指标(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即年指标)、效益指标(直接效益、间接效益、社会效益)、标准规范化指标(编校质量、装印质量、现代化建设)。黄河胜(2000)将期刊内涵指标分为引文参数(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自引率、被引半衰期、外文引文率、SCI文献引用率)、稿件特征参数(基金论文比、学位稿)、稿流特征参数(平均时滞量、平均载文量)。潘云涛(2007)”将期刊一级指标分为学术质量指标、国际竞争力力指标、可持续发展潜力指标。庞景安、张玉华等(2000)将科技期刊评价指标分为经营管理水平指标、学术水平、编辑水平三大类。

由于评价目的不同,期刊评价的指标选取不同,当然分类也不一样。对于大多数评价指标而言,不同学者的分类基本相同,但由于学术期刊评价指标的特点,对于少数指标,不同学者分类截然不同,如基金论文比指标有的作为学术质量指标,而有的作为文献特征指标;即年指标有的被作为时效性指标,有的被作为影响力指标。这些难以分类的指标主要有基金论文比、地区分布数、海外论文比、即年指标等。此外,目前学者主要采用主观分类法进行分类,没有采用客观分类法。

本文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医学期刊评价为例,采用聚类分析与因子分析等客观分类法进行分类和比较,试图确定学术期刊评价指标的分类方法,从而为进一步的期刊评价打下基础。

2 方法

2.1 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

聚类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的一种,它把一个没有类别标记的样本集按某种标准分成若干个子集(类),使相似的样本尽可能归为一类,而不相似的样本尽量划分到不同的类中。聚类分析被广泛地应用于模式识别、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许多领域。聚类的目的是要使各类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地远,而类中点的距离尽可能地近。并且分类结果还要有令人信服的解释。在聚类分析中,人们一般事先并不知道应该分成几类及哪几类,全根据数据确定。

对一组数据,既可以对变量(指标)进行分类,也可以对观测值(事件,样品)来分类,对变量的聚类称为R型聚类,而对观测值聚类称为Q型聚类,它们在数学上是无区别的。在学术期刊评价中,可以应用R型聚类分析来进行学术期刊评价指标的分类。

2.2 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

因子分析是从多个变量指标中选择出少数几个综合变量指标的一种降维的多元统计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或协方差矩阵内部结构的研究,找出能控制所有变量的少数几个随机变量去描述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然后根据相关性大小把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不同组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低。每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这个基本结构称为公共因子。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就可试图用最少个数的不可测的所谓公共因子的线性函数与特殊因子之和来描述原来观测的每一分量。

建立因子分析模型的目的是找出主因子,解释每个主因子的实际意义,以便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由因子模型矩阵得到的初始因子载荷矩阵,如果因子负荷的大小相差不大,对因子的解释可能有困难,因此,为得出较明确的分析结果,往往要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正交旋转或斜交旋转。通过旋转坐标轴,使每个因子负荷在新的坐标系中能按列向0或1两极分化,同时也包含按行向两极分化。如果不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就是主成分分析,因此,主成分分析实际上是因子分析的一种特殊情况。主成分分析只要求所提取出的主成分能包含主要信息即可,不需对其含义作准确解释;因子分析要求所提取出的因子有实际含义,因此采用因子分析进行变量的分类较好。

因子分析是根据现有的指标寻找公共因子,因此,可以借用因子分析进行指标的分类,与主观分类不同的是,由于因子分析是完全根据数据进行的客观分析,

因此不能首先确定一级指标的名称,而应该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对公共因子进行命名。

3 数据

本文数据来自于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CSTPC数据库,以医学类期刊为例进行分析。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从1987年开始对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数量和被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统计数据建立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同时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引证报告》。本文数据是2006年的医学学术期刊数据,共518种医学期刊,如表1所示:

由于要对期刊进行评价,所以必须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每项指标最大值设为100,然后按比例进行调整。此外,被引半衰期和引用半衰期是两个反向指标,必须进行适当处理,方法是用100减去其标准化后的结果后再做标准化,这种处理方式是线性处理方式,比反向指标取倒数的非线性处理方式要科学一些。

4 指标分类结果

4.1 聚类分析

采用层次(hierarchical method)R聚类,第一步把最近的两个指标合并成一类;度量剩余的指标和小类间的亲疏程度,并将当前最接近的指标或小类再聚成一类;再度量剩余的指标和小类间的亲疏程度,并将当前最接近的指标或小类再聚成一类,如此循环,每次都少一类,直到最后只有一大类为止。越是后来合并的类,距离就越远。采用SPSS 15.0进行数据处理,选择组内联系最大法(within-groups linkage),结果见图1。总被引频次(x1)与学科扩散因子(X5)被划为一类,都是期刊影响力的指标;影响因子(x7)与即年指标(X8)被划为一类,还是期刊影响力的指标。在此基础上将以上4个指标划为一类,是可以解释的。然后以此为基础,依次增加平均引文数(X11)、海外论文比(X14)、基金论文比(X9)、学科影响指标(X4),关联性相对较弱,如平均引文数与期刊的影响力关系并不是很大,海外论文比和基金论文比与期刊影响力有一定关系,但基于聚类分析的角度,似乎又比较远。

平均作者数(10)和引用半衰期(12)被分为一类,几乎无法从理论上找到这种关系,在此基础上又和扩散因子()(3)聚类,更是无法解释。

被引半衰期(x6)和地区分布数(X13)被分为一类,从理论上也无法解释,在此基础上和他引率(x2)聚类,也无法解释。

由于期刊评价指标的特殊性,如果采用聚类分析对指标进行分类,结果可能是不能令人信服的,本文是基于大量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应该是比较可靠的。

4.2 因子分析分类

同样采用SPSS 15.0进行因子分析,首先进行KMO与Bartlett检验。KMO是对样本充分度进行检验的指标,一般要大于0.5。本文采用SPSS进行数据处理,KMO值为0.680,也就是说,符合因子分析的条件;Bartlett值为3319.828,P

第一因子是总被引频次(x1)、学科影响指标(x4)、学科扩散因子(x5)、影响因子(x7)、地区分布数(X13),前4个指标都是与被引相关的指标,可以用影响力加以概括,地区分布数也是影响力的一种体现,影响力越大,论文地区分布越广。

第二因子包括基金论文比(X9)、平均作者数(XIO)、平均引文数(X11)、海外论文比(X14)、即年指标(x8)、前4个指标都是期刊特征指标,即年指标比较特殊,在第一因子中的系数为0.34,说明它也是影响力指标;在第四因子中的系数为0.424,第四因子包括引用半衰期和被引半衰期,也与引用相关,但第二因子系数最大,为0.531,所以认为其是期刊特征指标。

第三因子包括他引率(x2)和扩散因子(x3),也与被引相关,是影响力的体现,因此可以将第三因子和第一因子合并。

第四因子包括被引半衰期(x6)和引用半衰期(X12),它其实主要反映的是期刊的时效性情况,因为引用半衰期较短的论文,一般比较新,其参考文献也相对较新

因此,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将学术期刊指标分类如下:①影响力指标:总被引频次(x1)、他引率(x2)、扩散因子(x3)、学科影响指标(X4)、学科扩散因子(x5)、影响因子(x7)、地区分布数(X13);②期刊特征指标:即年指标(x8)、基金论文比(x9)、平均作者数(XIO)、平均引文数(x11)、海外论文比(X14);③时效性指怀:被引半哀期(x6)和引用半衰期(X12)。

第9篇:论文可行性分析范文

撰写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的方法

第一, 了解自己研究对象的一般性问题以及直接跟自己的研究主题相关的原始文献资

料。(注意:原始资料和参考资料完全不同)

第二, 查找文献资料:确定文献的出版日期、版本、年代、页码和作者信息等收集全

面。

第三, 撰写研究计划。注意根据资料提出研究问题,并试图根据这些材料来对所提出

的问题进行回答。

第四, 材料分析:对材料背景进行分析。比如:你所研究的原始神学材料是在什么情

况下写出来的?写作的过程和程序怎样?作者当时的思想世界是怎样的?这些

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会深刻地影响你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

第五, 深入研究原始材料:仔细阅读原始材料,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多角度对其进行分

析。

第六, 原始材料的分析:这里要注意“系统和内在”的分析方法,注意主观跟客观的

区别。分析中要注意材料内容的四个层次性。其一是单独概念的分析:分析某

个概念在原始文献材料中出现的频率,重要性和地位。分析这个概念及其配对

的概念和它们之间的核心关系(如信仰论、信仰和信任、相信的关系),古典神学和哲学的概念及其在文献材料中的使用,以及在意义上互相接近的概念,注

意,如果该概念的使用不同于普通的情形,应该把这种特殊性分析出来。其二,

单独论断的分析:文献材料中的论断是什么?这个诊断是清楚的还是含糊的?

这个论断是作者本人的观点,还是他对其他人观点的描述?这个论断是一个强

烈还是柔弱的观点?这个观点是作者生活的环境里是正常的观点吗?这个观点

怎样跟古典哲学和神学的解决途径结合在一起?这个论断的表述中包括根据吗?如果有根据,那是什么样的根据?其三,是论证的分析:原始文献材料中包含

了什么样的论证?这些论证是如何以论据的材料来证明论题的?作者是从哪里

找到自己的论据的?作者是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论证有系统性吗?这些论证

有正确的起点和理论前提吗?论证的因果关系符合逻辑吗?不同的论证之间有

矛盾或冲突吗?其四,先见(即出发点、背景假设和理论前提)的分析:作者

把自己的思想建立在什么样的哲学和神学传统(本体论、认识论、解释学或语

言哲学)之上的?这个整体结构能怎样帮助人们对术语和论证进行理解?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学者都把自己的思想建立在连贯的哲学传统之上,(若研究者能指

出这一点并且加以证明,这本身也就是系统神学分析的成果了)。一般情况之下,基本理论的前提和假设起点可以从材料的字里行间表现出来(即可以从论证和

语境中分析出来)

第七, 大纲提要

第八, 撰写初稿:先为每一章勾画轮廓大纲,清楚注明如何在每个小节按照逻辑进行

论述,以达到每章能够涵盖所需要的部分。注意章节转换时的衔接问题,在转

换时应该有内在的逻辑性和外在的衔接桥链的形式。必须要确定的是,你的分

析是真正建立在原始材料之上的。在每章每节进行转换之前,要进行小结。

第九, 从事研究和写作。特别注意你的论证、主题的逻辑性分析、层层递进分析论述

和自然的表述风格。需要注意的是,系统神学界公认的和普遍接受的观点不要

你再次进行论证。注意,你不能简单地以你自己的主观观点来批驳或支持你所

研究的学者的观点,你必须通过概念、论断、论证或前提的分析解剖提出证据

来,向读者证明你所研究的学者的学说是如何可信或如何站不住脚的。论述要

力求明确和简洁。

4006006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