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范文

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精选(九篇)

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

第1篇: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范文

内部报告的内涵及体系

目前会计准则和会计上通常所称的财务报告是外部报告。相对于外部报告,内部报告是由企业内部编制,在企业内部传递,为企业董事会、管理者和相关人员所使用,满足企业决策与控制需要,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信息报告。内部报告包括内部报表及相关资料。内部报表是根据企业内部决策与控制需要所编报的成本费用表、资产使用状况表等,其种类、数量、格式等都可根据公司管理的需要而设计。应当明确的是,对外报告的报表与内部报表的界限划分受主观影响较大。如果企业自愿披露一些会计准则强制披露以外的报表,那么,对外报告可能包含上述内部报表。同样,企业内部决策与控制所需要的信息也必然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所谓外部报告信息,从这个角度看,内部报告也可包括财务报告。

与财务报告的设计不同,内部报告体系的设计不是由企业外部的会计准则委员会或相应的机构来完成的,而是由企业管理者根据自身决策与控制需求所设计的。内部报告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应是内部利益相关者的相关决策信息需求。在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经营决策可分为资本经营决策、资产经营决策、商品经营决策和生产经营决策四个层次,以此为理论依据,形成了资本经营报告、资产经营报告、商品经营报告和生产经营报告四大内部报告系统。

1、资本经营内部报告系统。资本经营是指企业以资本为基础,通过优化配置来提高资本经营效益的经营活动,其活动领域包括资本流动、收购、重组、参股和控股等能实现资本增值的领域,从而使企业以一定的资本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资本收益。反映资本经营核心目标的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所以,要实现资本经营目标,一方面要提高总资产报酬率(即搞好资产经营);另一方面要搞好资本运作,降低资金成本,特别是降低负债成本,优化资本结构,用好税收政策。因此,资本经营报告系统应包括:资产经营报告、资金成本报告、资本结构报告、所得税报告、EVA(经济增加值)报告等。

2、资产经营内部报告系统。资产经营是指企业以资产为基础,通过合理配置与使用资产,以取得尽可能多的收益。反映资产经营核心目标的指标是总资产报酬率,企业要搞好资产经营,一方面要提高销售利润率或商品的盈利能力(即搞好商品经营);另一方面要搞好资产配置与重组,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加速全部资产周转。因此,资产经营报告系统主要包括:商品经营报告、资产结构报告、资产利用程度报告、对外投资报告、资产损失及不良资产报告、资产利用效果报告、资产重组报告等。

3、商品经营内部报告系统。商品经营是指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一定的人力、物力消耗,生产与销售尽可能多的商品,取得尽可能多的利润。反映商品经营核心目标的指标是经营利润率,企业要搞好商品经营,既要提高营业利润率,也要扩大销售规模与水平。其中,增加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即产品经营)是基础,同时注重产销平衡、提高商品销售价格、降低采购价格及相关费用。因此,商品经营报告系统主要包括:产品经营报告、营业收入报告、商品销售价格报告、市场占有率报告、采购价格报告、管理费用报告、营业费用报告、财务费用报告、营业外收支报告等。

4、生产经营内部报告系统。产品经营是指企业在统一战略计划指导下,以一定的人力、物力消耗,按时、保质、保量生产出一定的产品。反映生产经营核心目标的指标是产值(或收入)成本率。要降低产值成本率,一方面要增加生产,提高产品的质量与价格;另一方面要降低生产成本,包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因此,生产经营报告系统主要包括:商品产品成本报告、单位成本报告、材料成本报告、人工成本报内部报告的价值与应用领域

明确内部报告的内涵和体系,为我们理解内部报告的价值和应用领域奠定了基础。内部报告作为提供企业经营管理完全信息的报告系统,对企业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反映、评价都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特别是在内部控制、管理会计、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领域的应用具有广泛前景。

(一)内部报告在内部控制中的应用

内部报告在内部控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企业内部控制从目标角度可分为实现经营活动有效性控制、会计信息相关可靠性控制和遵循相关法规的控制。在这三种控制中,经营活动有效性控制属于内部管理控制,会计信息相关可靠性控制属于内部会计控制,遵循相关法规的控制属于法规控制。企业无论进行何种内部控制,都必须具备控制标准信息和控制报告信息,只有将实际报告与控制标准相比较,才能发现偏差,进而采取措施纠正偏差。

第一,从内部控制目标看,企业决策与控制所需要的相关和可靠的会计信息,本身就包括对外报告信息和内部报告信息;另外,要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经营目标和作业目标,关键在于内部经营管理决策,而内部报告信息的相关与可靠程度将决定这些内部决策与控制目标的实现。

第二,从内部控制要素看,内部控制离不开内部报告。企业内部控制的要素,无论是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控制等五要素,还是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控制等八要素,或是控制环境、控制变量、控制标准、信息报告、执行评估、纠正偏差、业绩评价、激励机制、信息沟通、监督控制等十

要素,其中的报告信息都是必要和关键的要素。

第三,从内部控制系统程序看,确定控制目标、制定控制标准、编制控制报告、评价控制业绩、进行管理激励是重要的程序和步骤。其中编制控制报告是进行内部控制的中心任务,控制报告实际上是根据控制目标和标准,对实际执行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形成的报告。而内部报告又是控制报告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没有内部报告,就没有内部控制报告,也就没有内部控制。

(二)内部报告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

目前人们主要将管理会计定位于满足内部管理的会计信息系统,对管理会计内容的划分有两种:一是分为完全成本会计、差异会计和管理控制会计;二是分为预测与决策会计、规划与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虽然从表面上看其定位和划分都符合会计的本质与内涵,但实质上都是强调如何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预测、决策、规划与控制,而不是研究为进行预测、决策、规划与控制而如何提供会计信息。因此,现在的管理会计学实质上不是会计,也不是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笔者认为,作为会计学重要分支的管理会计应是能为组织内部管理者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系统,它应是基于管理的会计。因此,管理会计改革与完善的方向应是将管理会计置于会计学大框架下进行研究,将围绕管理会计本质和目标而进行的管理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作为基本内容和方法。提供管理会计报告应是管理会计目标与方法所决定的,正如财务会计要提供财务会计报告一样。

内部报告体系的建立,一方面是对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创新与完善,解决了管理会计作为会计信息系统应当报告经济活动及其成果、为决策与控制提供有用信息这一会计本质和目标问题;另一方面是对管理会计实务的规范与完善,解决了管理会计实践中与财务管理之间的职责不清、任务不明等问题。

基于管理会计的内部报告(或称管理会计报告)主要包括企业内部使用的、用于内部决策与控制、评价及沟通的各种会计报表及说明。目前我国企业内部虽然也编制成本报表等,但编制这些报表的主要目的是为最终完成财务会计报告服务,并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会计报告系统。因此,对我国企业而言,管理会计报告不是改进问题,而是创新问题。

告、制造费用报告、各产品产值成本率报告、技术经济指标对成本影响报告、废品情况报告等。管理会计报告的创新离不开管理会计目标,特别是管理会计的相关性。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需求看会计相关性,就是要为管理者提供内部决策、控制、评价、沟通所需要的各种信息,特别是会计信息,这为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及其内容创新指明了方向。笔者从资本经营、资产经营、商品经营和产品经营角度设置内部报告,可以说是对管理会计报告创新与发展的有益尝试。

(三)内部报告在财务报告中的应用

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取决于内部报告的可靠性与相关性,只有全面、系统地理解与掌握企业的报告系统,即处理好财务报告与内部报告的关系,才能为决策与控制提供完整的依据。然而,目前无论是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还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往往都重视和使用财务报告而轻视内部报告。其实,内部报告不仅可以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中的决策与控制提供信息,而且对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而言,全面、系统、相关、可靠的内部报告对完善财务报告系统同样至关重要。

第一,内部报告是财务报告的基础与补充。财务报告反映的是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综合情况的报告,而形成财务报告的基础是内部报告中更详细、更系统的分类信息。所有财务报告信息的基础往往都来自于内部报告,同时内部报告也是对财务报告信息的补充。

第二,内部报告的可靠性决定了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内部报告的可靠性对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至关重要。通过内部报告体系的建立和对可靠性的重视,一方面为企业自身经营决策与控制提供了有用的信息,另一方面提高了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从而为外部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提供了更可靠的信息。

(四)内部报告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第2篇: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范文

国内外开展的管理会计报告研究工作主要围绕系统论、反馈控制论开展。管理会计报告针对的主体主要可以分为高层管理层、中层管理层与基层管理层,三个主要需求主体分别掌握企业宏观运营情况、例行性运营情况与日常工作的协调。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主要表现出目的性、实用性、动态发展性、管理服务性、信息质量的相关性、信息时效性等特点。现代企业管理会计应当将企业运行过程中的价值运动作为中心,借助生产或者交换的方式,使更多具备价值的信息传达至管理层,辅助企业决策和管控工作,从而实现最大程度的价值增值。因此可以将管理会计报告的目标归纳为:帮助管理人员实现管理效益最大化。管理会计报告的功能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规划功能。管理会计报告对财务会计历史数据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利用,从而实现科学的预测,使管理人员的决策更准确和全面。二是组织功能。以企业实际发展情况为基础,管理会计报告可以优化企业管理流程,进而实现人力与财力的最大化利用。三是控制功能。管理会计报告应当与企业发展目标相结合,及时地反映各类信息,通过信息的整理与分析,可以实现事前的管控。四是评价功能。使用管理会计报告可以进行实际数和预算数的精确对比,从而围绕责任单位的业绩进行相应考核活动,完善分配关系。

二、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现状分析

西方发达国家关于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研究要远远领先于我国,至今我国会计行业对管理会计研究的重视程度依然不足。我国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现状存在以下问题。

(一)管理会计报告依附于财务会计报告体系

在企业管理者眼中,会计工作中应该围绕财务会计报告展开,极少有人将会计工作拓展到管理会计领域,甚至不少企业简单地认为会计是事后的算账过程。由于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不足,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不完善,导致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财务会计报告体系,管理会计报告被当作财务会计报告的补充。这造成管理会计报告缺少独立性,管理效果大打折扣。

(二)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脱节

受限于我国管理会计报告相关研究经验不足,真正将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应用于实际工作的更是少之又少,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脱节现象严重。目前国内一些企业虽然吸收了大量国外理论经验,而应用过程中却忽略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不同国家经济环境及社会环境差别很大,因此不少理论的应用价值并不高。

(三)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构建缺乏系统性

管理会计是一门结合多学科的新兴学科,目前仍然没有完全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系统性更差。企业财务部门和其他管理者进行的管理会计活动零星而分散,这导致管理会计报告的应用效果并不明显,从而使管理会计报告更加不受企业管理者重视。

三、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构建

(一)设计原则

现代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构建必须使管理会计报告能够真正地服务于企业运行过程,因此要遵循目标导向原则、相关性原则、及时性原则、灵活性原则与成本效益原则。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构建必须实现管理人员的会计信息需求,因此应当具备目标导向原则。目前,使用理论解释管理会计的应用基础成为国际学界较为主流的认识。企业内外存在着普遍的关系,因此整理分析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可以合理确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目标导向。管理会计报告所提供信息的价值与其相关性直接相关。企业管理是一个复杂、系统性的工作,局部的有效性无法替代全局的有效性。因此,管理会计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在构建过程中,必须要充分重视系统性和信息的相关性,由企业最高层主持设计,全面统筹、合理规划。管理会计报告绝不是事后的报账工作,它提供的会计信息是企业战略决策重要参考,因此系统的构建必须遵循及时性原则。为保证及时性原则,必须尽可能缩减报告长度,使决策时间更充足。管理会计报告比财务会计报告自由度更大,能够更加灵活地使用图表辅助编制,以揭示经济现象本质为最终目的。企业进行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构建是为了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因此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构建时必须考虑成本效益原则。

(二)设计思路

现代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应当具备较强的系统性,以设计目标为出发点,报告内容主要由预算报告、决策控制报告与责任考评报告组成。

(三)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内容

1.预算报告

预算报告是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决策和控制的重要手段。目前全面预算成为大型企业经营管控的必备工具,财政部也就全面预算出台了一系列准则、规范。预算管理不仅仅是财务管理的工具,也是企业管理流程再造、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预算报告体系主要包括营业预算、资本预算与财务预算等。

(1)经营预算。预算报告中的经营预算报告应当充分考虑企业经营的不同环节,编制采购预算、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等。想要编制好经营预算,首先必须对企业管理流程进行规范,对企业内部管理职责进行明晰。详细界定采购、销售、生产部门的分工、定位、职责,制定详细、科学的部门职责说明书和岗位职责说明书。其次,引入对标管理的概念,提高预算控制者的管控能力。再次,注重经营预算之间的相关性。预算平衡是预算编制过程中的重要程序。因此,在编制过程中,要把不同地域的销售预算进行比对,对预算差异进行分析,并且要发挥信息分析等部门的作用,从多个视角审视销售预算,督促执行者深入思考和把握各种影响销售的潜在因素,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和执行效果。

(2)资本预算。本报告由投资预算报告与筹资预算报告两方面构成,前者可以帮助企业更快地发展,实现更高的资本利用效率,后者反映了企业在预算期内所需要短期筹资与长期筹资数额等信息。投资预算是企业发展的年度蓝图,关乎企业的战略全局,是企业发展的上限所在,因此,投资的风险一般远大于经营风险,做好投资预算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做好投资预算主要在于,首先做好战略规划、制订可行的发展计划和做好项目前期考察。预算是年度工作计划,而对于一项投资来讲,往往是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长期规划。所以投资预算的编制必须要以投资项目的充分论证和企业战略全局的合理定位为基础。其次,投资预算必须要与筹资预算以及经营预算和财务预算相结合,投资必须做到量力而行,不影响生产经营。筹资预算的主要作用是弥补投资、经营预算的资金缺口。因此,其具有保障性的作用,关乎资金链的安全,是企业生存的底线。主要特点是,筹资预算必须具有充分的可行性,筹资预算的编制需要相对保守,必须确保计划能够落实。这需要对国家金融政策、企业自身的信用条件、潜在投资合作的可行性进行充分研究和判断。

(3)财务预算报告。财务预算报告由现金收支预算、损益平衡预算与财务状况等信息共同组成。其中现金收支预算可以针对预算期内一切现金收入或支出制定报告,反映客观的现金使用情况。损益平衡预算报告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利润情况,分析利润变化的根本原因,从而为优化企业决策提供重要参考。损益平衡预算以变动成本法为根据,项目主要包括预计营业收入、预计营业成本、预计边际贡献、预计期间费用、预计利润总额等。财务状况预算可以准确评价企业在预算期内的资产规模与分布情况,财务状况预算表中的项目主要由预计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三方面构成。财务预算是对业务预算数据的提取和总结,与业务预算之间具有继承性和指导关系。因此,做好财务预算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分析财务预算的编制结果,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进而调整业务预算编制,实现预算整体的优化;二是为预算执行提供便捷的控制点和信息来源,从财务预算入手易于实现预算执行情况的比对分析,为调控预算执行提供合理的依据;三是发挥财务部门的价值创造能力,合理预计财务费用,挖掘资金潜力,实现增效。

2.决策控制报告

决策控制报告则包括投资、筹集、经营等方面的决策。现代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中决策控制报告体系由决策模块与控制模块两个模块构成,主要实现投资、筹资等服务功能。投资决策报告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内部项目投资与外部投资方式的选择,通过确定成本与机会成本,得出对企业价值创造优势最大的投资项目。筹资决策报告主要确定筹资的具体方式与结构,针对资金需要评估并预测最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筹资方式。经营决策报告主要体现在企业成本管理方面,如成本定额分析、作业成本管理、订单和专案管理等。决策控制报告构建要充分考虑系统性、相关性和目标导向性,应注意以下几点。

(1)决策控制报告要融入企业管理体系。权责统一、奖罚有据是企业管理的根本特征。建立完善的决策控制报告编报制度,要对数据取得、数据分析、数据提交、数据差错有完善管理机制。避免对决策控制报告滥解读,对责任没有追究机制,造成报告流于形式。

(2)决策控制报告要与其他管理会计手段的融合。决策控制报告有时是对企业某一领域较长期间的分析,有时是对企业整体较短时间的诊断,其涵盖面与预算多有交叉,必须要考虑决策控制报告与其他管理会计手段,特别是预算的相互配合。

(3)要重视决策控制报告的质量。决策控制报告为企业经营决策和管理控制提供依据,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一方面要求决策报告的编制者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责任心,另一方面要求企业要不断总结决策控制报告方面的经验,形成报告模板,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工作质量。

3.责任考评报告

责任考评报告是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经营业绩考评报告、预算执行报告、投资后评价报告等。责任考评报告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构建责任考评报告体系的要点如下。

(1)报告主体要明确,分工配合要清晰。考核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焦点环节,涉及员工切身利益,往往造成较为明显的对立和尖锐的矛盾,加之工作由多个部门共同完成,往往造成推诿扯皮,从而弱化考核力度。因此,企业管理者在制定考评体系时,对于考评报告的编制主体和多部门之间的配合关系要界定清楚,避免由于责任不清造成的质量下降。

(2)考评报告要与预算报告和决策报告紧密相关,与经营管理和决策管理密切配合,不能脱离经营和决策去开展考评工作。考评报告的编制要以科学合理的评价生产经营和决策行为为目标,以预算计划、可行研究报告、决策支持报告为基础,采取对比分析、汇总分析、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取考评数据,为考评工作提供依据。

(3)考评报告的编制要以企业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和核心驱动力。报告编制要充分考虑企业提高效益的根本目的,在报告的信息筛选、信息披露方式、报告编制周期等方面考虑考评的可行性、有效性和成本效益性,避免造成负面影响。

四、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在A公司的应用分析

现代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研究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现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适用性。A公司以物流基础设施运营为主要业务,企业处于初创期,主业尚未形成规模,物流相关产业定位仍有待明晰。然而近年来物流行业蓬勃发展,大批管理创新型企业不断涌现,企业从外部高度竞争转入内部管理竞争,企业纷纷采取管理会计等管控手段,加强内部挖潜。A公司采用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包括预算报告、决策控制报告、考评报告三个方面,但是A公司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系统性较差,报告之间的相互脱节明显,报告的质量和实用性较差。针对A公司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所暴露的问题,结合本文提出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构建方法,对系统做出以下改进措施。

第一,强化考评报告的作用。首先建立投资后评价报告制度,对投资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对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考核。其次,完善对全面预算的考核报告机制,落实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提高生产经营的可控性。再次,对成本定额控制进行考核分析,建立奖惩机制,减少浪费,降低经营损耗。

第二,完善预算编报机制。优化预算编制流程,明确预算编制责任,加强对预算编制的调度,通过采取对标管理、预算横向和纵向比对等方式,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建立预算分析和调整机制,加强对预算执行的控制力度,提高预算的有效性。

第3篇: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范文

与财务报告的设计不同,内部报告体系的设计不是由企业外部的会计准则委员会或相应的机构来完成的,而是由企业管理者根据自身决策与控制需求所设计的。内部报告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应是内部利益相关者的相关决策信息需求。在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经营决策可分为资本经营决策、资产经营决策、商品经营决策和生产经营决策四个层次,以此为理论依据,形成了资本经营报告、资产经营报告、商品经营报告和生产经营报告四大内部报告系统。

明确内部报告的内涵和体系,为我们理解内部报告的价值和应用领域奠定了基础。内部报告作为提供企业经营管理完全信息的报告系统,对企业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反映、评价都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特别是在内部控制、管理会计、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领域的应用具有广泛前景。

一、内部报告在内部控制中的应用

内部报告在内部控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企业内部控制从目标角度可分为实现经营活动有效性控制、会计信息相关可靠性控制和遵循相关法规的控制。在这三种控制中,经营活动有效性控制属于内部管理控制,会计信息相关可靠性控制属于内部会计控制,遵循相关法规的控制属于法规控制。企业无论进行何种内部控制,都必须具备控制标准信息和控制报告信息,只有将实际报告与控制标准相比较,才能发现偏差,进而采取措施纠正偏差。

第一,从内部控制目标看,企业决策与控制所需要的相关和可靠的会计信息,本身就包括对外报告信息和内部报告信息;另外,要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经营目标和作业目标,关键在于内部经营管理决策,而内部报告信息的相关与可靠程度将决定这些内部决策与控制目标的实现。

第二,从内部控制要素看,内部控制离不开内部报告。企业内部控制的要素,无论是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控制等五要素,还是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控制等八要素,或是控制环境、控制变量、控制标准、信息报告、执行评估、纠正偏差、业绩评价、激励机制、信息沟通、监督控制等十要素,其中的报告信息都是必要和关键的要素。

第三,从内部控制系统程序看,确定控制目标、制定控制标准、编制控制报告、评价控制业绩、进行管理激励是重要的程序和步骤。其中编制控制报告是进行内部控制的中心任务,控制报告实际上是根据控制目标和标准,对实际执行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形成的报告。而内部报告又是控制报告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没有内部报告,就没有内部控制报告,也就没有内部控制。

二、内部报告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

目前人们主要将管理会计定位于满足内部管理的会计信息系统,对管理会计内容的划分有两种:一是分为完全成本会计、差异会计和管理控制会计,二是分为预测与决策会计、规划与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虽然从表面上看其定位和划分都符合会计的本质与内涵,但实质上都是强调如何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预测、决策、规划与控制,而不是研究为进行预测、决策、规划与控制而如何提供会计信息。因此,现在的管理会计学实质上不是会计,也不是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笔者认为,作为会计学重要分支的管理会计应是能为组织内部管理者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系统,它应是基于管理的会计。因此,管理会计改革与完善的方向应是将管理会计置于会计学大框架下进行研究,将围绕管理会计本质和目标而进行的管理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作为基本内容和方法。提供管理会计报告应是管理会计目标与方法所决定的,正如财务会计要提供财务会计报告一样。

内部报告体系的建立,一方面是对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创新与完善,解决了管理会计作为会计信息系统应当报告经济活动及其成果、为决策与控制提供有用信息这一会计本质和目标问题;另一方面是对管理会计实务的规范与完善,解决了管理会计实践中与财务管理之间的职责不清、任务不明等问题。

基于管理会计的内部报告(或称管理会计报告)主要包括企业内部使用的、用于内部决策与控制、评价及沟通的各种会计报表及说明。目前我国企业内部虽然也编制成本报表等,但编制这些报表的主要目的是为最终完成财务会计报告服务,并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会计报告系统。因此,对我国企业而言,管理会计报告不是改进问题,而是创新问题。

管理会计报告的创新离不开管理会计目标,特别是管理会计的相关性。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需求看会计相关性,就是要为管理者提供内部决策、控制、评价、沟通所需要的各种信息,特别是会计信息,这为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及其内容创新指明了方向。笔者从资本经营、资产经营、商品经营和产品经营角度设置内部报告,可以说是对管理会计报告创新与发展的有益尝试。

三、内部报告在财务报告中的应用

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取决于内部报告的可靠性与相关性,只有全面、系统地理解与掌握企业的报告系统,即处理好财务报告与内部报告的关系,才能为决策与控制提供完整的依据。然而,目前无论是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还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往往都重视和使用财务报告而轻视内部报告。其实,内部报告不仅可以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中的决策与控制提供信息,而且对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而言,全面、系统、相关、可靠的内部报告对完善财务报告系统同样至关重要。

第一,内部报告是财务报告的基础与补充。财务报告反映的是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综合情况的报告,而形成财务报告的基础是内部报告中更详细、更系统的分类信息。所有财务报告信息的基础往往都来自于内部报告,同时内部报告也是对财务报告信息的补充。

第二,内部报告的可靠性决定了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内部报告的可靠性对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至关重要。通过内部报告体系的建立和对可靠性的重视,一方面为企业自身经营决策与控制提供了有用的信息,另一方面提高了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从而为外部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提供了更可靠的信息。

四、内部报告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第4篇: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反洗钱 可疑交易报告 金融机构

近年来,在人民银行指导下,苏北各市金融机构一般可疑交易报送工作质量有明显提高。但重点可疑交易报告工作成效并不明显,金融机构向当地人民银行提供涉嫌洗钱犯罪的有价值情报数量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反洗钱工作的总体效果。为了解苏北各地金融机构重点可疑交易报送工作情况及当中存在的问题,5月下旬,人行南京分行反洗钱处对徐州、连云港、宿迁、盐城、淮安等苏北五市开展了一次专题调研。

一、苏北五市金融机构重点可疑交易报告现状

截止2011年底,苏北五市金融机构总数332家,其中,银行业118家,证券期货业45家,保险业165家,非金融支付机构4家。在重点可疑交易报告上呈现以下特征:

(一)重点可疑交易报告数量偏少

经统计,苏北五市金融机构在2010年、2011年上报反洗钱监测中心的可疑交易报告分别是413410份、914570份,涉及金额分别19803亿元、121785亿元,上报的笔数和涉及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同期向当地人民银行报送的重点可疑交易报告仅分别为8份,16份。而同期,苏南地区(本文中指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金融机构分别上报反洗钱监测中心的可疑交易报告2114701份、4488623份,涉及金额分别为198774亿元、498177亿元,报送重点可疑交易报告分别为42份、81份。与苏南地区相比,苏北地区可疑交易报告数量,尤其是重点可疑交易报告数量明显偏少。

(二)重点可疑交易报告分布不均

截至目前,苏北五市金融机构重点可疑交易报告全部集中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目前还是零报告。这与一般可疑交易报告多数集中在银行业是相关联的。五市中,重点可疑交易报告较多的徐州和盐城,2010年和2011年两年分别共有8份和7份重点可疑交易报告,而淮安、宿迁则相对较少,都仅有2份,其中分别有一年完全是零报告。另外,苏北五市重点可疑交易报告目前全部集中在本币上,外币重点可疑交易尚未发现。考虑到区位因素,苏北各市重点可疑交易报告在数量、地域、币种上分布不均与各市经济金融活跃程度不同有一定的关联,但也并不存在完全的因果关系。

(三)重点可疑交易报告质量不高

苏北五市金融机构报送的重点可疑交易报告,普遍质量不高,多数存在客户尽职调查不充分,交易对手及交易背景了解不透,以及缺乏必要的类型及性质分析等问题,有的仅从交易金额和交易笔数、频次来判断是否为重点可疑。由于上报的重点可疑交易报告价值较低,导致最后向侦查部门移送的可疑线索数量较少。也是因为向公安部门移交可疑交易的线索少头绪乱,情报价值低,公安机关立案侦查难度大,成案率较低。近2年来苏北地区人民银行共向公安机关移交线索10起(其中,淮安截至目前还没有公安机关移送过可疑线索),最后立案及最终破获案件仅1起。

二、苏北五市金融机构重点可疑交易报告工作存在问题

(一)对反洗钱工作的认识有待提高

从调查情况来看,苏北五市金融机构普遍存在反洗钱意识不强的问题。由于反洗钱工作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多数金融机构认为反洗钱工作不仅不能够促进业务的拓展,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运营成本,甚至担心因为严格执法丧失潜在客户,在行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很难把反洗钱工作提到应有的高度。多数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还停留在合规层面,认为只要合规即可免责,仍处于被动的机械式应付,没有从风险控制的角度主动去开展工作。特别是在可疑交易报送上,依然存在着较多的防御性报送问题。而对于涉嫌犯罪的重点可疑交易,普遍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和相应的制度及人员安排,有的金融机构甚至还抱有地处苏北,不会有洗钱案件发生的侥幸心理,更有个别金融机构则对重点可疑交易怀有一定程度的排斥心理,从而导致反洗钱工作,尤其是重点可疑交易报告工作浮于表面。

(二)重点可疑交易报告工作机制欠缺

一是部门有效履职难。苏北五市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多数指定由合规管理或风险控制部门牵头负责。但反洗钱具体职责履行牵涉到会计、零售、公司、国际、信用卡等多个部门,虽然设立了由单位主要领导负责的反洗钱工作领导小组,但主要工作要由合规部门去协调组织,作为普通的内设部门,其协调难度比较大。特别是涉及到重点可疑交易,需要回溯调查,工作力度往往不够。二是工作流程不完善,可疑交易报告职责履行难到位。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报告一般由营业网点柜员利用反洗钱系统分析形成,交由业务主管复核后再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并上报。其中,网点临柜人员由于日常柜面本职业务工作量大,一般要利用上班前和下班后的时间兼职完成反洗钱工作,加之反洗钱监测系统根据“客观标准”自动识别和筛选的可疑交易数量较多,临柜人员基本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很难把职责履行到位[1]。

(三)人工甄别分析不足且识别能力欠强

对可疑交易开展人工甄别,是履行可疑交易报送义务的基本要求,也是确定某项可疑交易是否涉嫌洗钱犯罪的关键环节。但从调查来看,苏北各市多数金融机构限于人员编制和成本,没有设立专职的反洗钱可疑交易分析人员,对一线网点依靠反洗钱监测系统自动抓取的可疑交易,普遍存在着人工甄别分析不足的问题,容易遗漏一些有价值的重点可疑交易。另外,随着金融业务和金融产品的创新,洗钱领域的不断扩大,现有反洗钱工作人员对可疑交易识别能力欠强。在调查中,多家金融机构反映现有人员业务知识跟不上反洗钱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平时工作中发现一些似乎存在疑点的,或似乎有必要进一步分析确认的可疑交易,不敢轻易做出判断,也不知如何进一步追踪。而对于网上银行、POS机等近年来发展较快的非面对面业务,更加缺乏识别风险的能力,无法形成有效的防范机制,从而影响了反洗钱情报的获取和工作成效。

(四)反洗钱系统不完善对重点可疑交易的提炼形成制约

为履行反洗钱义务,提高工作效率,目前金融机构基本都开发了反洗钱监测系统。但从调查来看,多数金融机构存在着反洗钱监测系统与核心业务系统不能完全对接的问题。如客户风险等级划分,不少金融机构未将等级划分结果嵌入反洗钱监测系统。而像网上银行等非面对面交易,交易对手信息一般都集中在金融机构的省级分行,地市级分支机构无法查询。对可疑交易实行的有效的监测,需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了解和支付交易的完全掌握。由于系统不衔接,导致客户信息和交易信息采集不全,金融机构难以按客户为单位对交易情况进行全面监测,从而制约了对可疑交易及时分析和准确判断。

三、加强苏北地区重点可疑交易报告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一)进一步强化金融机构反洗钱意识

首先是要强化各级金融机构负责人的反洗钱意识,要充分认识反洗钱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反洗钱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其次是要强化金融机构员工的反洗钱意识,积极履行法律规定的反洗钱义务,增强工作责任感。同时将反洗钱工作纳入到业务合规工作考核体系中,加大对相关人员的考核力度。随着金融业务的转型和工作理念的转变,要提示金融机构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认真考虑并履行对国家对社会及对公众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二)加快培养反洗钱专业人才

反洗钱工作是专业性、技术性强的专项工作,要督促金融机构要针对自身的业务现状和特点,下大力气解决反洗钱岗位人员流动性高、反洗钱人员兼职且业务技能和水平低不适应等问题,培养专家型反洗钱队伍,保证反洗钱相关人员的专业性和延续性。同时,加大对员工进行新产品新业务洗钱风险,特别是可疑交易识别的培训力度,提高员工对可疑交易的甄别、分析,尤其是从可疑交易中提炼情报的能力,确保对反洗钱监测系统抓取可疑交易数据处理的及时、完整和准确。

(三)推进反洗钱工作从前台分散处理向后台集中处理的转变

鼓励金融机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查找分析自身工作模式和流程中的不足,学习工商银行反洗钱业务“系统做,集中做、专家做”的集中处理模式,创造条件逐步推进反洗钱工作从前台分散处理向后台集中处理的转变。要指导金融机构完善反洗钱工作流程,加强人员配备,特别是人工分析甄别人员的配备,在反洗钱系统自动筛选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并进一步强化人工分析甄别机制,加强对重点可疑交易监测与排查力度,提升重点可疑交易报告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四)切实做好反洗钱系统与核心业务系统的对接和整合

指导金融机构完善反洗钱内控制度并做好与新业务特性的衔接,在此基础上,优化反洗钱监测系统与核心业务系统有效整合。一方面完善核心业务系统与客户基础数据仓库等系统的接口,提高交易数据和客户信息的提取率,实现数据报送的全过程管理。另一方面将核心业务系统与信用卡、票据等业务的链接,将网银交易、ATM存取款、POS机刷卡以及汇票、本票、支票等业务信息直接接入核心业务系统,尽可能扩展同一交易客户可疑交易数据识别来源,为可疑交易的识别和排查创造条件。

(五)督请省级金融机构加强对其分支机构的管理和支持

加强与省级金融机构的沟通与协调,督请各省级金融机构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其分支机构反洗钱工作,特别是在履行可疑交易报告等反洗钱核心义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在省级层面进一步完善工作流程,整合系统资源的基础上,着重要抓好反洗钱工作在分支机构的落实。一方面要抓好薄弱地区,加大对反洗钱工作薄弱的分支机构管理和指导力度,另一方面要抓好薄弱环节,指导分支机构加大可疑交易分析排查力度,加强反洗钱系统数据的监测分析,不断优化参数设置,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挖掘有价值的洗钱线索上来。另外,还要督请省级金融机构在人员编制和经费上给予其分支机构反洗钱工作必要的支持。

(六)人民银行要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指导

人民银行分支行要高度重视金融机构重点可疑交易报送工作,在法人机构监管框架下指导辖区金融机构采取措施,切实解决当前重点可疑交易报告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有效拓宽涉嫌洗钱犯罪及相关犯罪的情报来源。对含涉嫌洗钱犯罪线索的重点可疑交易,鼓励金融机构直接向侦查机关报案。要在反洗钱案例和风险控制方面加强宣传与培训,指导金融机构开展有针对性的资金监测,密切关注和经济犯罪高危地区的资金往来,进一步提高金融机构资金监测分析水平。另外,还要研究建立反洗钱激励机制。对于及时报告重点可疑交易、协助破获案件、成效突出的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调动金融机构参与反洗钱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反洗钱工作质量和水平,共同防御洗钱犯罪。

第5篇: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变电站 告警预警机制 决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12-0076-02

随着变电站的数字化发展,所用的设备性能越来越先进,结构也越来越复杂,但是数据传输与处理能力受规约影响仍旧处于较低层面。导致调度中心接受的信息数量大大增高,当工作处于正常状态时,会有上千条信息需要读取与处理,将消耗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当工作处于非正常状态时,会出现信息“井喷”现象,海量信息会上传到调度中心,致使工作人员对于重要信息查找、辨别、读取的难度大大增加,出现关键信息漏读,处理事故的效率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建设合理的故障报警及诊断系统,增强数字化变电站警示告警与决策的性能非常必要。本文将着重对该系统的架构设计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分析。

1 系统架构设计

项目旨在建立一套变电站和调度中心两级分布式数字化报警和故障诊断系统,在站端获取保护、测控、故障录波、网分装置等信息,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处理后形成站内告警故障报告上送给调度端,调度端接收各个站的告警故障报告综合处理,形成全网告警故障报告,此报告的生成可以增加系统可靠性,降低运行人员故障处理难度,节省故障处理时间。如图1所示。

与当前调控中心、变电站智能告警建设模式相比,分布式智能告警架构具有以下优点:重点发展分布式智能高级应用功能,通过变电站和调度中心的互动,来解决调度体系中的分布自治和集中协调的矛盾;提出一种分布式智能报警方法,充分利用变电站本地的丰富报警信息,大幅度消除智能报警的不确定性,找到报警的真正根源,消除错误的报警信息,并大幅度降低变电站和调度中心的通信信息量,提高智能报警功能的可靠性和敏捷性;对监控系统输出的信息进行有效地处理并指导运行人员作业,从而将运行人员从浩繁的信息处理手工作业中解放出来;高效的从庞大的信息流中筛选出重要信息,提供快速的故障告警识别和决策支持,事故发生10分钟内生成故障快报,提交调度、运行及保护人员。

2 关键技术

2.1 分布式数字化报警

数字化变电站智能警示告警与决策分析系统研究及应用解决方案有以下三个子功能组成:一是站内多源信息的快速报警,二是变电站与调度中心的实时数据交互,三是调度中心的全局协调方式。变电站――调度中心两级协调数字化故障诊断和报警功能原理图,如图2所示。

2.2 在线故障分析

当电网发生故障时,调度中心收到的各厂站的故障信息实时地在监视画面上显示,以图形画面方式和语音提示方式推出事故报警提示和故障简报;在全网接线图上对应的站点及故障线路将以动态闪烁的方式快速直观地显示故障站点和故障线路。

故障事件综合的功能将故障时的多条事件进行综合,通过综合而成的故障事件可以进入在线故障分析,辅助调度运行人员快速分析判断故障性质。综合而成的故障事件包含多条信息:报警事件、动作事件、录波简报、录波数据等。

系统根据变电站故障录波器记录的故障录波数据和实际故障线路的物理参数、录波器数据通道和线路的对应关系,进行故障选线、故障选相、故障测距,并形成录波分析简报。

3 系统主要功能

3.1 通信采集

站端通信采集基于61850规约,建立通信装置模型,在DL/T860标准中采用了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其分层的信息模型由物理设备(Physical Device, PHD)、逻辑设备(Logical Device, LD)、逻辑节点(Logical Node, LN)、数据对象(Data Object, DO)和数据属性(Data Attribute, DA)组成。其中,逻辑节点表示与其它IED进行信息交互的最小功能单元,是整个模型体系的核心部分。

本系统采用并行数据采集方式,在主站端与任意厂站之间通信都是并行的,任何厂站的告警信息、异常状态都将立即被捕获到,这将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能够为科学研究及时地收采到现场数据。

3.2 波形分析

第一,针对收到的保护、录波数据,可以进行各种故障分析,包括:根据采样点绘曲线图、向量图的绘制、阻抗轨迹绘制、序分量的计算、序分量功率及方向的计算、谐波分析等;第二,从故障录波信息中智能提取故障起始时间、故障持续时间、故障相别、故障类型、故障前后相量等故障简况;第三,从故障录波文件中智能提取SOE(开关量变位信息)、故障前后指定周期波形、故障通道波形等,并生成消除冗余信息的录波文件,实现对故障录波文件“无效”信息的智能过滤;第四,进行波形显示、波形同步、波形测量、波形峰值查找、波形突变查找、谐波分析、相量分析、序分量分析等;第五,自动生成故障分析报告。在故障信息归档、波形分析,故障测距的基础上,提供故障分析报告模板工具,将选中的录波文件相应的通道数据读取后形成图档文件,在模板中自动给出故障相关的一、二次设备名称,动作时间及录波文件形成的图片文件,便于故障分析报告的生成。

第6篇: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SCASS;公路安全无惩罚自愿报告制度;公路安全

一.引言

目前世界公认的最安全的交通方式是航空运输,其造成死亡的概率不到亿分之二。但随着航空的迅猛发展,航空起降架次大幅度上升,虽然现在科技的发展极大的降低了事故率,在如此数目庞大的飞行次数基数上,难免会发生航空事故。但航空一旦发生事故,无论是在人员还是经济损失上都相当巨大,对公众的打击极为严重,因此航空安全是民航的一个重要课题。而SCASS作为航空安全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航空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从2004年启用SCASS系统,现如今已经获得了良好的发展,为我国航空提供了一些有效的信息,维护了航空的安全。纵观我国道路体系,还未出现这样完善,相对合理,有效的系统制度,航空安全无惩罚自愿报告制度无疑是我国公路自愿报告系统的标榜。

二.SCASS介绍

SCASS,全称中国航空安全自愿报告系统(Sino Confidential Aviation Safety reporting System ),由指导委员会、专家工作组和执行工作组组成,是收集、分析安全信息;传播、分享安全信息及其分析结果;合理进行安全预告和服务功能的航空安全信息系统。SCASS是多种航空安全信息收集的渠道之一,其接收的报告有一定的限制。区别于强制报告系统,SCASS用于收集关于航空系统缺陷、航空运输中的隐患的报告、没有造成严重后果或无明显后果,却可以造成航空安全受损的报告。SCASS共分为6种,可反聩人员有飞行人员、空中交通管制人员、机务人员、乘务人员、机场地面人员以及空防安全事件。[1]

SCASS受理的报告范围:

a.针对飞机不良的运行环境和设备缺陷的报告;

b.驾驶人或其他相关人员无意间造成的违章事件或因人为因素导致的事件的报告;

c.不易发现的隐患和空防安全事件的报告;

d.关行标准和程序上的一些不合理导致的事故报告;

e.不涉及到事故及犯罪,但影响航空安全的事件或环境的报告;

f.对于涉及到事故、事故预兆和犯罪的报告,SCASS概不受理;

g.SCASS原则上不受理匿名报告。[2]

三.公路安全与航空安全的比较

1.公路安全

公路作为现如今全球覆盖面最完善的交通体系,具有运输程序简单,可是实现点点运输,相对成本较少,施工期也较短,可以短时间投入运营的特点,同时具有全民使用性,相对灵活自由。但公路体系还有一个噩梦般的缺点,安全性较差,死亡率高。据资料显示,我国2013年公路事故中仅死亡率就高达6万多人,其数目已经令人震惊,全球在公路事故的死亡人数大概是这个数字的将近百倍,尚不包括未统计的国家。公路如此不安全,但又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公路运行的安全成为公众在使用公路时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

2.航空系统安全

航空系统虽相对安全性好,但事故的发生引起的后果更为严重,导致民航方面对航空系统的安全极度重视。在航空系统中,飞机驾驶员,乘务人员在飞机运行中可以切实感受到飞机,航线,机场等方面的不足,同公路驾驶员相同,他们在飞机运行中承担了相应的风险。

四.公路安全自愿报告系统的建设

1.报告系统管理者

公路安全自愿报告系统应由交通部建设专门的管理机构进行管理。

2.针对对象

(1)公路使用者

在道路运输中,公路使用者和道路是直接相关的,对公路情况最为了解,公路安全自愿报告系统应以公路使用者作为主体。同时,公路使用者包括驾驶员,乘客和行人,文化程度和思想理念差异较大,相比而言,高速公路上的驾驶员对交通状况和规定了解得比较多,可以先在高速公路路段实行安全自愿报告系统的建设,发展完善后,在道路交通网中进行推广。

(2)管理人员

管理人员作为宏观观察者,掌握着道路宏观的运行情况信息,对道路运行中的不足会加以改进。

3.遵循原则

(1)保密性

保密性是SCASS运行的保证,指系统对报告人和报告内容中涉及的其他人或单位的信息均完全保密,数据库中无任何个人和单位识别信息。因此保密性也是公路安全自愿报告系统的基本原则。建设公路安全自愿报告系统,就应该保护报告人的权利,让报告人做到可以如实反馈信息,确保报告的有效性。

(2)无惩罚性

在道路运输过程中,因为道路设施或者管理上的不完善可能导致道路使用者和服务人员产生违纪行为,若公路安全自愿报告系统因此作为对报告人或提及单位处罚的依据,报告人会因为人性弱点而拒绝报告。

(3)自愿性

在实施过程中应确保报告人为自愿报告,从而保证报告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4)中立性

为合理解决公路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公路安全自愿报告系统和管制方应保持中立的角度。

(5)公开性

报告及分析结果应及时通过网络、杂志公开共享。

以上是适用于公路安全自愿报告系统的SCASS系统原则,除此之外,还应该遵循奖励制,对发现重大交通隐患的报告人予以奖励,提高报告人的积极性。

4.报告内容

公路安全自愿报告系统包括了:

a.道路设施缺陷;

b.道路管理中不合理的规定、制度等;

c.在道路运行中,由于驾驶员不经心或无意造成的违规现象;

d.道路运行安全隐患。

e.与SCASS不同的是航空安全自愿报告系统要求实名制报告,但鼓励实名制。由于公路使用人员过多,报告人总数远远超过航空系统报告人总数,实名制的意义并不大。

5.报告流程

a.领取表格或提出报告申请;b.填写报告内容,并提交(可通过信件,电子邮件及电话);c.统计报告内容,并对报告内容进行核实,必要时可以进行回访;d.分析报告,对需要改进的设施和管理方法进行改善,必要时组织专家进行商讨,并对发现重大交通隐患的报告人进行鼓励;e.消除个人及报告中包含部门的信息,将报告整理放入数据库;f.对整理的报告内容通过网络、期刊等形式进行公开分享。

五.结语

建设合理的公路安全自愿报告制度能及时、有效地发现我国现有公路体系的缺陷、不足,从而进行公路体系的改善,提高公路运输体系的安全性,降低公路运行的事故率。

参考书籍:

第7篇: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 腹泻病;直报系统;信息;效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popularize a direct network report system for diarrhea, which is easy to maintain and operate, replacing all process of the original hand-making, delivery, sorting, statistics, analysis and inquiry.Methods Adopting B/S model, the background would use Internet produced by the operating system of database, the clients only needed to report the data on the Internet, thus established a reporting and monitoring network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and disease control agencies. Results The system can report, sort and analysis the registered diarrhea cases timely and accurately, which was easy to inquiry, monitor and regulate. Conclusion This software is a quality control system for disease control agencies and medical institutions. It is able to facility synchronous monitoring and supervision of the diarrhea registra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sy to operate, high efficiency and worthy to be expanded.

【Key words】 diarrhea; the direct online reporting system; information; efficiency

对腹泻病例登记、检索数据及时报告和分析是预防控制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的主要手段,是医疗机构设立腹泻病门诊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疾病防治决策的信息依据[1]。多年来,我市腹泻病管理工作一直用较原始的模式运行,迟报、缺报现象时有发生;再者邮寄、传真等数据传输速度慢、清晰性差,人工统计麻烦、监管费时。为提高腹泻病报告质量,即时准确掌握信息,提高工作效率,我市研发了腹泻病网上直报系统。该系统应用现代管理的理论和计算机普及的特点,实现了网上实时上报、统计、分析、查询、监管,具有维护简单、操作方便、统计分析快捷等特点,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腹泻病疫情管理效率和质量。系统于2007年4月1日正式启用。

1 研究内容

腹泻病网上直报系统为数据库+asp操作系统制作而成,采用B/S模式,俗称浏览器模式,对客户端(基层报告单位)计算机硬件要求比较低,无论何种上网方式,只要能是Internet网就行。医疗单位分别用账户登记、采集腹泻病门诊登记、检索数上报,形成腹泻病统计报表。疾控机构根据对应的功能进行适时统计、分析、查询、监测、监控,其程序维护简单、操作方便、获取信息量及时、准确。

1.1 腹泻病疫情报告 (1)县区级疾控中心疫情管理员预先设立乡镇数ID编号(序号为1、2、3…),填写镇名,设立8位数国标码。医疗机构登录账号密码与大疫情系统一致。登录上网后对收集的肠道门诊登记、检索病例数每旬第8~10日填写上报。(2)县区级疾控机构疫情管理员根据系统提供的统计、查询功能,查询辖区各镇医疗机构旬报数、旬累计报告数及各单位和县区累计报告数,同时可查询报告单位应报次数和缺报情况。(3)市级疫情机构疫情管理员上网查询、统计、分析各县区级腹泻病报告情况。

1.2 腹泻病监测和监管 疾控机构根据各报告单位报告的腹泻病登记、检索数进行统计分析,及时掌握腹泻病消长规律和各报告单位腹泻病登记、检索工作落实情况。

2 系统功能

2.1 实时监控 (1)县区级疾控机构疫情管理员对各报告单位应报次数情况和实报情况进行对比,可查询缺报单位。(2)县区级疾控机构疫情管理员根据各报告单位报告登记、检索数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动态监测各报告单位报告数的增减和登记、检索工作落实情况。(3)市、县区疾控机构疫情管理员根据报告的登记、检索数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动态监测各地腹泻病的消长规律。

2.2 统计分析 疾控机构对有关数据进行及时分析,及时统计各单位腹泻病登记数、检索数,可为不同层次领导及时准确掌握有关信息,为管理者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

2.3 信息交流 疾控机构可及时将传染病疫情最新动态、流行特征、防治措施、传染病管理新知识和新要求,以及各种资料、信息和计算机统计、分析结果网上,供各医疗机构学习掌握,同时各医疗机构又可在宣传反馈模板上与疾控机构进行信息交流。

3 成效

该系统实现了通过网络传输数据和信息,起到了实时监测和监控的作用。同时该系统具有维护简单、操作方便、应用能力强等优点。大大提高了医疗单位、疾控机构的工作效率,摆脱了大量繁琐数据的收集、填报、核对、汇总、统计、分析、查询等工作[2]。同时该系统能及时准确全面反映腹泻病发生发展的动态信息,为管理者提供可靠管理依据[3],有目的、有重点地开展监管和指导工作,避免监控工作难以到位,提高了管理部门的监控水平,实现了腹泻病报告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

3.1 提高快速应变能力 各医疗单位对腹泻病例及时上报,疾控机构能迅速收集、统计、分析,各级领导能迅速获取信息,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3.2 腹泻病报告质量明显提高 通过实时监控、使管理部门能迅速动态掌握各地报告情况,通过横向、纵向比较,能迅速发现报告单位对腹泻病登记报告落实情况,采取追查等相应措施,从而提高腹泻病检索率及总人口检索率(江苏省要求腹泻病检索率>10%,总人口检索率>1‰)。通过2002、2008年统计分析,2007、2008年实行腹泻病网上报告后,登记数比2002—2006年提高273%,检索率由原来14.9%提高到 16.7%,总人口检索率由原来 0.36‰提高到 1.1‰,见表1。表1 扬州市2002—2008年腹泻病登记检索情况统计分析

3.3 降低了迟报缺报现象 应用该系统前往往由于送报表的过程或传真机自身问题,收集常因时间限制及工作人员责任心问题,出现部分单位迟报甚至缺报现象。由于系统使用方便传输快捷,从而缩短了上报时限,又因系统能及时发现缺报单位,便于及时追究,从而在根本上杜绝迟报缺报现象。

3.4 提高疫情分析数据的准确性 系统应用前,每月统计数据都是由人工统计,费时且易出现计算错误,人工报表常因字迹不清及传真效果差等原因数据难以辨认,从而造成疫情数据可靠性差。该系统能迅速清晰统计报表,避免了计算误差、辨别不清等问题,保证了疫情分析的准确性。

3.5 提高工作效率 该系统应用省去了手工填报、传递、整理、统计、查询等繁琐费时过程,统计分析快捷,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例如原来县(区)疫情管理单位统计报表每旬至少耗时4h,而利用该系统仅需几分钟。由此,将疫情管理人员解放出来,将精力投入分析的结果指导监管上来,能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腹泻病的检测与控制。

3.6 加大监管力度 该系统使用之前督导检查资料部分由疫情每旬查阅资料上报情况才能了解各医疗机构腹泻病管理情况,而且很难有简明结果说明。使用该系统后,各地腹泻病登记检索情况一目了然,横向、纵向情况比较也能迅速掌握;大大缩短了督导周期,加大督导管理力度。

3.7 方便信息交流 该系统使用后,相关新政策规定要求能及时传输到各医疗单位,医疗单位与疾控单位又可通过此平台进行工作交流,从而提高了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的信息沟通[4,5]。

4 讨论

该系统上网方式要求低,B/S模式又具有维护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易于专业人员熟练掌握,有很好的普及性。系统对数据集中处理杜绝了手工填报、传递、整理、统计、分析、查询的繁琐,大大降低了迟报缺报现象,从而提高了疫情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报告质量[6~8],增强了监测、监管功能,方便了信息交流,大大增加腹泻病登记检索工作管理质量,有助于管理者及时制定对策,及时采取防控措施。该系统有很好的使用价值。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已实施了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尽管子系统较多,但腹泻病网上直报仅被我市极个别地区使用。本系统研发使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规范腹泻病报告工作科学管理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 李桂刚,孙成阳. 疫情管理亟待规范.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4,20 (2):127-128.

2 韩光红,马静,张习坦,等. 军队疫情监测系统的建立与监测方法的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7,18(S:S):70-71.

3 钟初雷,陶映. 医院传染病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15(12):397-399.

4 蒋景华,陈文光,陶映. 医院感染管理系统在医院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14(4):419-421.

5 刘幼英, 靳桂明, 陈大军,等. 医院感染监控软件在医院感染信息管理中应用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3,13(2):144-145.

6 李英,王晋生,张庄. 用计算机网络实现医院感染和疫情报告数据实时监控管理.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2,12(9):692-693.

第8篇: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税务稽查系统;XBRL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的产生与发展,引领网络财务报告深远发展。XBRL财务报告具有能进行互联网、跨平台操作,能实现不同形式的财务报告的转换,便于财务报告间的纵向和横向比较等优势,因而在上市公司、银行、政府、金融机构、税务等部门广泛使用。在诸多财务报告使用者中,税务部门对于会计信息的需求,较之其他报告使用者而言,具有一定特殊性,因而本文针对税务稽查部门这一特殊性,尝试设计基于XBRL技术平台的税务稽查系统。

一、传统税务稽查软件存在的问题

(一)数据采集不全面

获取企业的电子数据是开展税务稽查的第一步。传统的税务稽查软件虽能进行财务数据的采集,但由于市场上会计软件种类众多,且都基于不同的操作系统、数据库、开发平台,没有统一的数据接口标准。如何获取标准化的企业财务数据,是制约税务稽查实施信息化建设的瓶颈。在现有的税收征收管理报税软件中,主要能收集到的涉税数据有专用发票、税务登记、纳税申报表、税款入库等,而对于纳税人的财务报表、经营状况、银行存款等大量相关数据很难全面采集。因此对企业进行整体纳税评估和对税源控制力度不强。

(二)数据传递、存储技术有待完善

1.数据传递不及时,可靠性差。全国只有少数地区实现了以地、市局为单位的数据库信息采集中心,绝大多数地区是以县局或以基层局为单位建立数据库,采集企业会计数据,大量而分散的小数据库需要通过网络并经过数据库复制技术,才能将基层的征管数据逐级传到市地局,因而数据传递不及时、可靠性差,也不够准确。

2.数据安全重视不够,安全隐患大。税务稽查系统的数据安全现状如下:第一,各级税务部门在思想上对数据安全重视不够,因而数据安全隐患问题严重;第二,受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均衡及系统内管理体制、技术力量、资金、人员等因素的制约,无法形成完整严密无缺的管理体系;第三,税务部门目前尚未建立灾难紧急备份中心,一旦遇到地震、海啸等严重自然灾害,税务稽查数据可能会彻底消失,对税务系统造成毁灭性的伤害。

(三)信息不能共享

目前,国税、地税、国库、工商、银行等部门的会计信息化建设程度各不相同,尚不具备实现税务与相关部门间的网络互通和信息交换的条件,无法实现信息共享。此外,整个征管信息化系统大大小小的30多个应用软件在不同领域自成一体,形成了“信息割据”的局面。目前除了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及出口退税专用缴款书数据外,大量的日管信息也无法实现跨区域交流共享。

(四)稽查成本高、效率低

由于目前税务稽查数据采集过程的复杂性,限制了传统税务稽查软件的应用范围。即便将企业会计数据导入稽查系统,由于传统软件环境下会计数据本身并不具有语义功能,这就限制了税务稽查经验模型如自动预警、纳税评估指标分析等的设计和应用,只能提供账证表的普通查询功能,因而导致稽查效率不高。

因此,无论从应用范围还是从应用深度而言,传统税务稽查软件对于降低税务稽查成本、提高税务稽查效率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

二、XBRL税务稽查系统在开发时应考虑的问题

(一)税务部门对财务报告的特殊性需求

1.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具有广泛性、固定性、确定性和强制性等特征。企业,无论是公众公司还是非公众公司,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都必须按照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如期进行纳税申报,并同时报送税务部门要求的财务报表。因而税务部门对于会计信息的需求具有广泛性、固定性、确定性和强制性等特征。

2.对会计信息具有保密责任。一般外部报告使用者只能够获取企业对外公布的财务报告信息。税务部门如果决定对企业实施税务稽查,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企业有义务向税务部门提供账证表及其它相关资料。同时,这些资料属于企业私有信息,可能涉及其商业秘密,税务部门负有保密责任,由此可见税务部门对于会计信息的需求更加复杂。

(二)XBRL在税务稽核中的优势

XBRL在会计领域的全面应用,将能够从根本上满足企业的以上要求。基于XBRL的税务稽查数据采集流程如图1所示。XBRL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标准化的会计数据,所有企业的凭证、账簿、财务报告都遵循统一的XBRL分类标准,这就使得数据接口标准化,自动采集不同企业的数据得以实现;同时,由于XBRL将所有凭证、账簿、财务报告要素都进行了统一“贴标”,因而各类会计数据具备了软件可以自动识别的含义,税务稽查系统能够自动识别所有财务报告,并能下钻至账簿和凭证,也使得税务稽查经验模型的深度应用,如自动化指标分析、自动预警等成为可能,因此更便于快速发现并锁定涉税疑点。总之,XBRL凭借其统一的数据格式和标准化的数据内容,解决了税务稽查在数据采集以及经验模型深度应用方面的难题,能够有效提高税务稽查质量,降低税务稽查成本、提高税务稽查效率、对于构建和维护良好的涉税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图1 基于XBRL数据稽查数据采集流程图

(三)系统安全

由于XBRL财务报告是基于Internet的,对于Internet的高度依赖将使得基于XBRL的税务稽查模式的安全性面临挑战。财务数据安全是必须予以正视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彻底解决其安全性问题,基于XBRL的税务稽查模式将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只有将安全防范技术应用于税务稽查流程,才能化解潜在的安全风险,降低社会应用成本,解决应用XBRL税务稽查技术的后顾之忧。成功失败往往只在一线之间,从这种意义上说,安全性将成为决定XBRL税务稽查模式能否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

三、基于风险防范的XBRL税务稽查系统设计

XBRL不需要经过繁琐的数据采集过程,企业XBRL账证表资料、企业纳税申报资料可直接导入稽查系统。在税务稽查分析评估中,可能需要一些指标相关的标准参考值,凡是可通过企业XBRL数据资料直接计算的,如行业平均值、行业历史最高值、行业历史最低值、企业历史最高值、企业历史最低值、企业历史平均值等,可由稽查系统根据XBRL数据库直接计算而得;凡是不能根据历史数据自动计算的标准参考值,可手工录入稽查系统。同时,企业所有账证表资料都是基于XBRL的,支持XBRL的税务稽查系统可自动识别其具体数据含义,极大地方便了账证表的联查,以及分析评估、经验模型等功能的应用,不需要经过繁琐的数据转换过程,因此可以大大提高税务稽查效率,降低税务稽查成本。基于以上分析,构造的XBRL税务稽查系统功能设计框架图,如图2所示。

图2 XBRL功能设计框架

(一)系统管理模块

系统管理主要用于建立税务稽查数据环境,可包括企业管理、案件管理、用户管理和权限管理。通过企业和案件管理,可以在稽查系统中同时处理多个企业、多个稽查案件,各企业、各稽查案件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影响。通过用户和权限管理,可以对稽查案进行合理分工和权限控制。通过系统管理,还可将税务稽查所需的XBRL数据、纳税申报资料、标准参考值引入稽查系统。

(二)数据校验模块

在正式开展税务稽查之前,应对所需数据进行校验,包括XBRL实例文档的一致性校验和数据逻辑性校验:XBRL实例文档应符合XBRL规范约束;数据逻辑校验主要是对企业会计数据的逻辑关系进行校验,如基础资料完整性检验、期初余额试算平衡、凭证科目合法性检验、凭证试算平衡、发生额试算平衡、期末余额试算平衡、账证核对、账账核对、科目账与辅助账核对等。数据校验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可记录于工作底稿。

(三)数据分析模块

在XBRL技术支撑下,无需数据转换便可直接利用XBRL账证表资料、企业纳税申报资料和标准参考值进行各种数据分析操作。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快速锁定可疑账户,确定稽点,为进一步查账工作指明方向,从而大大提高稽查效率。数据分析设计的内容包括:对比分析、指标分析、报表分析、账户分析、凭证分析。

1.对比分析功能。可以将企业会计数据与企业实际纳税申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检查企业是否如实按照其会计资料进行纳税申报,初步判断企业纳税申报是否存在问题。还可以根据账簿资料自动生成财务报表,并与企业已有财务报表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判断企业财务报表数据是否存在问题。

2.指标分析功能。指标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税务稽查技术,有助于稽查人员从税务、财务、经营管理等方面了解企业的总体情况,通过将系统自动计算出的指标值与标准参考值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判断当期企业税负是否处于合理水平,是否存在隐匿、少计收入或虚增、多计成本费用等涉税问题,可快速发现稽查线索。例如,通过增值税税负率指标可以了解企业实际增值税税负水平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偷逃税款的可能。再如,通过主营业务毛利率指标可以判断企业的实际毛利率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虚增成本、隐匿收入的可能。进行各种指标分析时,可以联查相关账户的总账、明细账、记账凭证等内容,也可以进行更直观的图形分析,以便稽查人员分析涉税疑点。可供选取的指标包括各类财务指标如销售毛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报酬率等;还包括各类涉税指标,如增值税实际销项税率、增值税税负率、企业所得税税负率等。

3.报表分析功能。报表分析可分为结构分析、比较分析和趋势分析。结构分析通过计算表内各项目构成比例,结合行业特征可初步判断项目构成是否合理,从而发现表内异常项目;比较分析将任意两个会计期间的报表同时显示在一起直接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可以初步判断报表项目是否真实合理,如果变化幅度超过正常范围,即表明纳税人可能存在涉税疑点;趋势分析可以将多个会计期间的报表显示在一起,以便观察其发展变化趋势。对于变化趋势异常的项目,应作为检点。通过分析企业财务报表,可以了解其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掌握纳税人生产经营及其变化情况,从总体上把握纳税人存在的涉税问题,以便确定查账重点。

4.账户分析功能。包括独立账户分析和关联账户分析。独立账户分析可以实现重点账户的多期间比较分析和变动分析,如收入、成本、费用、往来、存货等账户,从而快速发现相关账户异常变动情况,确定检点和方向;关联账户分析将具有内在联系的账户放在一起,对其数值关系或比例关系进行比较分析,以判断各账户间的关系是否正常,对于关系异常的账户应该作为后续检查的重点,结合账证表查询深入分析相关账户,探明异常原因,判定是否存在涉税疑点。例如,增值税进销项税额变动分析、材料投入与产品入库分析、产品出库与销售成本分析、期间费用与主营业务收入分析、存货与主营业务收入分析、应收账款与主营业务收入分析、固定资产与主营业务收入分析、固定资产与折旧分析、所得税与利润分析、其他收入与主营业务收入等等。此外,还可提供账户检测功能。因为账户余额及其发生额具有一定规律性,所以通过对账户期初余额检测、期末余额检测、借方发生额检测和贷方发生额检测,可快速发现异常账户。例如,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账户正常情况下应为借方余额,如果是贷方余额则很可能存在涉税疑点。

5.凭证分析功能。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某些纳税人可能会通过不正确的会计处理来隐匿应税收入、虚增成本费用来达到逃税目的。因此,稽查系统应提供凭证分析功能,以完成对企业会计分录的自动检查分析。凭证分析可以分为两种方式:内容分析和频率分析。

①内容分析。是指系统预置若干异常会计分录模型,通过将企业实际会计分录与异常分录模型进行自动对比分析来发现涉税可疑分录。例如,为了检查企业是否存在通过直接冲减库存商品来隐匿销售收入的涉税行为,可设置如下凭证模板:借方科目是“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或“应收票据”等往来科目,贷方科目是“库存商品”。经过凭证分析,如果发现类似凭证可将其视为可疑凭证,以待进一步检查确认。

②频率分析。是指通过统计某些会计科目特定方向的发生频率来发现可疑凭证。因为在一定期间内,某些会计科目的借贷使用频率具有一定规律,例如收入、成本、费用的结转在一个会计期间内一般只发生一次,如果实际发生频率多于一次,则表明可能存在涉税疑点。

凭证分析可以极大地减轻税务稽查人员的工作量,并大幅提高稽查效率;同时,凭证分析是针对企业被检查期间所有会计凭证自动进行的,因此可以避免人工抽样检查的缺陷,使检查更全面、更彻底,防止挂一漏万。

(四)账表查询系统

账表查询是税务稽查系统的核心功能。以上介绍的对比分析、指标分析、报表分析、账户分析、凭证分析,都需要结合账表的查询一起使用。在XBRL环境下,账表查询可以实现报表、总账、明细账和记账凭证的联查功能,既可以进行上推式汇总查询,也可以进行下推式挖掘查询,从而大大提高查账效率。另外,应允许稽查人员根据自身查账经验,任意构造查询条件以便快速发现可疑账户或凭证。例如,可以将查询条件设置为“应付账款或其他应付款或预收账款贷方发生额>0”,“现金或银行存款借方发生>0”,通过查找相关凭证并结合进一步调查,可判断有无销售挂往来的情况。又如,要查询视同销售业务,可以将查询条件设置为“库存商品贷方发生>0”,“无主营业务成本借方发生额”。这样,可以把所有库存商品贷方发生额大于0且借方不含主营业务成本的凭证显示出来,可逐一核对这些凭证是否确实属于视同销售业务,如果是的话,进一步检查企业是否如实进行了纳税申报。再如,要查询企业是否存在未将业务招待费计入“管理费用”明细账户的情况,可将摘要条件设置为“招待餐饮礼品”等有关业务招待的常用凭证摘要关键字,同时设置条件“不包含管理费用一业务招待费”,就可以查询企业有没有将业务招待费乱塞乱放的情况。

(五)稽查文书系统

稽查文书主要用于稽查过程中相关文书的编制,主要包括稽查工作底稿、稽查情况汇总表和税务稽查报告。在查账过程中发现的涉税疑点可自动记录于稽查工作底稿,经过实地调查取证后再做进一步处理。稽查情况汇总表功能,用于将之前形成的零散的稽查结果形成稽查情况汇总表,便于调查取证以及纳税人的核对确认。按照《税务稽查工作规程》和《税务稽查查处分离制度》的要求,凡是对稽查对象实施税务稽查并已终结的,稽查人员均应按照要求制作税务稽查报告。可根据稽查工作底稿及调查取证结果编制税务稽查报告,税务稽查结束后,应对案件进行结案和归档处理。

随着XBRL在会计领域的全面应用和深入发展,已对税务稽查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基于XBRL技术平台的税务稽查系统可以实现从原始数据的自动采集到查询分析再到稽查报告制作的全流程支持,并有利于稽查经验模型的应用,因此必将极大地降低税务稽查成本、提高税务稽查效率,对于促进企业依法纳税、提高注册税务师涉税鉴证质量、构建和维护良好的涉税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会计司.XBRL工作原理[N].中国会计报,2010-

05-21.

[2] 何丽梅,刘婉立.关于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在我国的推

广和应用研究[J].财会通讯,2005,(12):32-34.

[3] 何日胜.财务会计报告的新模式:网上实时报告[J].财

务月刊,2006,(12):10-11.

[4] 李为.XBRL监管的革命[J].证券市场导报,2009,(1):

4-8.

[5] 刘玉廷.推广应用XBRL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J].会计研

究,2010,(1):3-9.

[6] 潘琐,林琳.公司报告模式再造:基于XBRL与Web服务

的柔性报告模式[J].会计研究,2007,(5):80-87.

第9篇: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范文

检化验信息管理系统涉及的使用部门包括检查站、检化验中心和品质部。其管理流程,如图2所示,该系统始于样品接收,终止于管材质保书生成并提交。首先,钢管检查站接收来自轧钢部送检的产品样本,并从三级系统L3获取管材批次信息(或人工录入),生成检验委托单,将检化验任务提交至检化验中心,中心将根据委托单所需检测项目进一步分解至各相应检化验设备,各项检测结束后,经校核、签发后生成检测报告单,各分项检测报告按批次汇总后,保存并上传至检查站,检查站根据品质部提供的质量标准对样品进行质量判定,最终形成质保书保存打印并上传至三级(MES)的质量管理系统。

2检化验系统的主要内容

2.1检验委托

2.1.1检验委托单的。检查站接受上级系统发送的检化验请求,自动接收管材批次信息,包括:批号、材质、规格、熔炼号、委托单位等信息。按照取样规则产生代表样号,保存至检化验任务池中,上述过程也可通过人工录入完成。2.1.2送检委托管理。检查站从任务池中选取检化验任务,提取试样信息,选择执行的质量标准及相关规则,确定委托检验的项目,编制试样标号,生成“管材性能检验委托单”,保存后提交至检化验中心,上述过程支持符合权限的人员采用人工操作模式实现。2.1.3接样管理。钢管检化验中心收到检化验任务委托单后对委托单进行检查,以确定该委托单是否正确、可否执行。如果经检查拒绝接受委托的,将委托单返回检查站,如果确认并接收后:①检查站不得对该委托单进行增加、修改、删除等任何操作;②生成接收记录,亦即对该接受委托单记录于数据库中备案待查;③将委托单下发到终端计算机上。2.1.4任务分发。系统通过委托主页面信息,实现自动按照检验项目类型不同,分解检化验任务,并分发至不同的实验室科室,如:机械性能实验室、工艺性能实验室、金相组织实验室等。各检测项目完成后,检化验结果自动或人工保存至中心试验数据库,并按批次生成检测报告单,检查员确认后,经校核提交至待签发任务表中,当一个批次的所有检化验报告生成后,签发人员予以汇总并签发,签发后的报告单自动提交至检查站并保存至中心数据库。

2.2样品检验

各实验室根据检验任务完成各种检化验操作,记录检化验的结果数据,同时提供从各种自动化检验仪器中自动获取各种质检信息的功能。系统对检化验的结果数据进行包括:录入、修改、作废等处理后形成检测原始记录,并对原始记录进行有效管理。系统在生成的检化验数据结果和原始记录的基础上生成检测报告,检测报告经核准发于检查站。

2.3报告反馈

检测报告生成并经核准后发于检查站,发送流程为:①检测报告在签发人确认签字后,报告单自动发送于检查站;②如果签发人发现报告单有错,则将报告单返回于检测人处,依照问题情况进行处理或者重新进行实验(同样校审人发现问题后有权作类似处理);③检查站接受检测报告,并对报告数据进行整合以便于管理。

2.4样品重测

在检测原始记录或生成检测报告单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实验数据有误,经核准后确认要重新进行检测的样品,系统提供重测功能。系统在保持原有委托信息不变的同时,重新从实验机上获取新的实验数据;在生成新的生成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单时,用新的实验数据覆盖旧有数据并保存。

2.5系统管理

人员管理:系统提供人员、班别、班次、岗位管理功能,可以任意增加人员或调配其班别、岗位。班别按甲、乙、丙、丁、常白5个班进行管理,班次分白、中、夜,岗位分收样、制样、机械性能分析、光谱分析、工艺性能分析、技术员、系统管理员等。权限管理:系统提供分级授权管理功能,针对不同岗位人员,设置不同权限,其中系统管理员具有最高权限,可以进行权限的动态分配和其他一切管理。数据管理:系统针对检化验业整个流程中生成的委托单接收记录、检测委托单、原始记录、检测报告单等数据信息建立高效便捷的数据库进行有效管理。数据查询与报表管理:系统针对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提供报表管理功能,针对生成的数据信息提供数据导入、导出、打印等信息统计分析的相关管理功能。通讯管理:系统提供与全厂MES系统(L3)的通讯功能,预留通讯接口,采用TCP/IP通讯协议,以数据报文的方式传递。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