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播音主持范文

播音主持精选(九篇)

播音主持

第1篇:播音主持范文

1.广播播音主持风格中的雅

在艺术的评价上,我国古代对于高尚、美好的艺术创作界定为雅,即高尚、美好的艺术面貌。古人有雅正、雅乐、雅言等说法,把雅视作美学的最高标准,十分推崇雅的审美类型,而在广播播音主持中,雅是一种宏大、庄重、深厚的播音风格,这种大气、方正的艺术风格在播音主持艺术事业的初始阶段广为推崇,现代的一些新闻节目仍然自始至终地坚持这种艺术风格,由此提高节目的公信力,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些新闻广播节目等。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艺术风格渐渐有了曲高和寡的嫌疑,失去了地气,脱离了百姓的实际生活,因此广播媒体进入市场竞争环境中时,应以市场需求为需要,以收听率为参考,实现广播播音主持风格的适当转型,在传统大雅的基础上,加入大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元素,使内容与形式更接地气、更落地,即所谓的俗,由此来逐步摆脱广播播音主持的瓶颈,将我们的广播节目推向更为优质的发展道路上。

2.广播传媒播音主持中的俗

在长期的艺术发展中,俗是一个具有争议的字眼,很多人为俗贴上了低劣的标签,将俗与低、庸联系在一起,而在播音艺术中,所谓的俗指的是被广大民众所接受的习惯和风尚等。俗的题材最接近广大民众的生活实际,是一种平民化的艺术风格,它的对象感强烈,接近群众,语言生动有趣。从艺术创作风格的表达上来看,俗和雅是相对的一种审美层次,在艺术的长期发展中,世俗的艺术更贴近生活、百姓,被广为接受,而纯粹的、单一的高雅只属于少数群体。目前,由于市场竞争的结果,播音主持的俗意味着从高高在上的艺术创作风格转向人民生活汲取艺术源泉,起到了更好的提高全民素质、引导群众文化品位的作用。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上来说,广播媒体具有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向更高的文化层次推进的责任,具有抵制低俗之风、引导社会风气的作用。

二、广播播音主持风格中雅与俗的有机融合

第2篇:播音主持范文

关键词:电视节目;播音主持;技巧;研究

当下人们获得信息的机会有很多,主要途径有电视、手机、互联网等,电视的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电视节目的安排需要主持人的相关媒介。所以,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播音技巧显得尤为重要。拥有良好的播音技巧不仅能满足观众的需求,还能加深人们对新闻的理解,使新闻发挥其传达信息的作用,播音主持人掌握良好的播音技巧能有效的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收视效率,使信息传播到更多的人,所以,主持人应该加大对播音技巧的重视,为我国的电视节目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播音主持人掌握电视节目播音技巧的必要性

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已经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世界之间的联系逐渐方便快捷,新闻的数量越来越多,传播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因此,这对主持人的播音技巧有了更高的要求,播音主持人只有掌握良好的播音技巧,才能提高播音效率,在短时间内将新闻准确及时的传达给观众,因此,播音技巧对播音主持人十分重要。

二、电视新闻播音主持语言表达要求

虽然观众在观看电视时在意的是电视的内容,但是主持人的说话艺术与个人魅力也受到观众的注意,播音主持人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能为观众带来良好的观看体验,还能将新闻全面概括的传达给观众,从而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播音支持人必须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播音主持的各项工作。

(一)普通话语言表达技巧播音主持人所用的语言应该是普通话,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必须是标准的普通话,并且在使用上也要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方面:语音方面。在普通话的发音上,播音主持人要做到吐字清晰,语音标准,使观众在观看电视节目的时候能准确的掌握信息。如果播音主持人的普通话不标准或者吐字不清晰,将会对观众造成干扰,容易造成观众对电视信息的误解,从而影响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影响电视节目的发展。第二方面:词语方面。词语的运用也是播音支持人需要掌握的一门学问,我国的普通话是以北方话为基础,因此,在主持电视节目时,主持人要用规定的词语进行表达,不能随心所欲,这样才能让观众理解新闻的真正意思。第三方面:语法方面。语法是语言的精神,语法的良好运用能将词、句有序的组合起来,形成一种完美的语言表达,掌握了对语法技巧的运用,就拥有了良好的表达能力,但是,语法技巧的运用离不开对词、句的积累,所以,要想拥有良好的播音技巧,就要在词语、发音上做功课,慢慢的就会掌握语法技巧,最终在播音技巧上实现重大的突破。

(二)语言的对象性播音主持人在播音时,思想感情应该跟随文稿感情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不能在播音时投入感情,读出来的信息就显得空洞无力,无法引起观众的注意,更无法带动观众的感情,久而久之,观众会对主持人以及电视节目产生厌烦心理。

(三)语言的艺术性播音主持工作要朝着艺术性努力,语言也是有魅力的,播音主持人在播音的过程中要热情饱满,注入强烈的感情,让观众有较强的代入感,从而引发共鸣,在词语的选择上,播音主持人要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对语言进行升华,使表达出的语言既真实可信,又具有美感,从而提高电视节目的艺术价值,吸引更多的观众来观看。要想达到艺术性,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提升:一方面,掌握语言基础。一般情况下,播音主持人只要发音准确,音质不错,就能得到观众的认可,但是,时间一长,观众可能会产生厌烦心理,因此,播音主持人应该对自己提高要求,通过不断地掌握语言基础来训练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主持人在播音的过程中,可以投入适当的感情,抑扬顿挫的进行表达,语言表达节奏要合理,对于重点内容,要予以特别的提醒,从而让观众保持注意力,获得良好的收听效果。另一方面,情感表达。情感表达是播音主持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情感的投入对播音主持人十分重要。在播音过程中,主持人切记出现语言平和,感情冷淡的现象,应该是感情饱满,节奏合理,通过语言的魅力,将观众带入到播音主持人的内心中,从而引发观众强烈的思想感情。因此,播音主持人要善于利用情感对语言进行包装,从而实现良好的效果。

三、播音主持人提高电视节目播音技巧的主要方法

(一)学会正确使用口语电视是人们了解信息的主要载体,电视节目所面对的观众众多,他们有不同的文化,也有不同的语言,对电视节目的要求也不相同。为了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播音主持人要用通俗的语言,大众化的表达来传播信息,在保证信息真实性的同时让广大观众准确的了解传递的各种信息。这就要求播音主持人在字词上不能出现读音错误,在语法上不能出现病句以及重复的句子。另外,播音主持人还要对声音进行练习,通过动听的声音给观众将观众吸引,得到观众的认可。

(二)保持正确的播音状态播音主持人在播音之前应该调整好自己的精神状态,因为主持人的精神状态会对观众的情绪产生影响,从而影响节目的播出质量,主持人要在主持前将稿子整理好,做到心中有数,以避免在直播时出现停顿或语言错误。很多优秀的电视节目都是因为主持人能够根据直播情况调整自身的状态,从而得到观众的喜欢和认可,播音主持人应该将自己热情饱满的一面展示给观众,因此,在播音时,主持人应该及时的调整好心态,避免过度紧张。播音主持人在平时应该加强练习,多于他人交流,放松心情,从而在播音时能引起观众的注意,得到观众的认可。

(三)准确控制播报速度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快,播音主持人每天要处理的信息量很大,这给播音主持人的播音工作造成了重大的挑战。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很多播音主持人在播音时速度较快,吐字模糊,给观众的理解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因此,播音员在播音时应该调整好语速,结合自身的能力进行调整,做到每分钟保持在300字左右即可,语速的平稳能让语言变得生动,让观众在观看电视的过程中感到舒适与享受。

(四)调整自身状态,加大语言感染力电视节目是需要与观众相互互动才能有所进步与发展,他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的技术上,良好的节目主持人不仅有丰富的语言知识,在语言的表达上更富有感染力。不仅可以给受众带来欢声笑语,还可以给受众带来良好的情绪。电视节目是为观众服务的,所以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必须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语言的表达上不仅要幽默生动还要注意引起受众的共鸣。要做到这种效果就必须转变自身的状态,投身到群众的生活当中,不能脱离群众,才能吸引更多的受众来观看节目。

(五)不断提高主持人的文化素养与自身魅力我们对大量的电视节目观察发现,主持人的形象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我们可以这样说一个主持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了一个节目的播出以及节目的质量水准。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节目主持人的文化素养与给人魅力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一个主持人能够做到这两点,他的主持节目也必将收到广大受众的喜爱,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六)勤加练习注意节目中细节的把控电视节目的播放是以主持人为中心的,主持人是节目的中心,也是整个节目的灵魂。主持人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观众的关注,有的大型的电视节目采用的是现场直播,这样更加考验主持人的主持功底,不仅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还要有临危不乱的处事风格以及能灵活的把控现场。在播音主持上要注意把控语速以及语气根据不同的内容来进行调整。语言的把控以及思维逻辑的清晰是主持人主持成功的关键。此外更需要注意的是播报时间的把握,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播报的内容,还要适当的控制语速,做到随机应变的准备等等,这些都是考验一个播音主持的专业技能以及个人综合能力,主持人只有加强练习,熟能生巧多加把控时间以及学会把握话题的程度,表述的语言要官方合理不涉及敏感信息等。

第3篇:播音主持范文

播音主持语言规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语音失范。

我国的地域广阔,各地都有各自的方言,在一些普通话基础比较薄弱的方言区,有很多人加入到播音主持的队伍中来,虽然这些人都经过了专业的训练,但是由于其语音受到方言的影响比较严重,在播音主持的过程中,容易对受众造成一定的误导,在播音主持的语言不纯上,主要表现为:过度儿化;n,l不分;平翘舌不分;前后鼻音不分上。

2.发声失范。

掌握相关的发声要领是播音主持人员从事播音主持工作最基本的条件,对目前常见的播音主持发声失范现象进行简单分析,其主要表现在口腔控制及气息控制的问题上,气息是发声的动力,气息不足容易导致播音内容的低沉、不活泼,使句子不具备明快流畅之感,换气无声、气息饱满是播音主持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但是换气有声、大喘气等现象在播音主持工作中比较常见,这对实际的播音主持质量具有一定的影响。

3.表达失范。

播音主持人员在从事播音主持的过程中,只有保证其语言表达符合相关的传播规律,才能保证其更好的表达内容,目前常见的语言表达失范问题主要指的是言语失范及表达技巧等方面的问题,语言表达上存在一些内部及外部的技巧,如果在实际的播音主持工作中相关的语言表达技巧难以很好的满足语言表达习惯及相关规范,就难以取得较好的表达效果。言语失范主要表现为:(1)语病;(2)外语词的应用;(3)常识性错误等。

提升播音主持语言规范的措施

由上文中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虽然我国的播音主持行业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其语言规范性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下面就针对播音主持语言规范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几点提升其规范性的相关措施。

1.在思想上对语言规范予以足够的重视。

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语言文字事业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其与国家的文化振兴与繁荣有直接的关系,汉字简化及汉语拼音的推广使得人们具有了一种文化知识学习的统一方式,为了有效的解除不同地区方言交流的障碍,在人们的交流中应用统一、规范的普通话非常的必要,广播电视等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语言交流的规范化提供了积极条件,但是在网络上一些新媒体语言的出现及广泛传播,对于语言的规范化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提升播音主持语言的规范化显得非常必要,这就需要在思想上对播音主持语言规范予以足够的重视,这对于语言文字的推广及社会主义的和谐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播音主持相关工作人员是播音主持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其在播音主持工作中做到语言的规范化是非常必要的,前面的分析中不难看出,播音主持人员在从事播音主持工作中出现相关的错误是比较常见的,这就需要在现有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的提升播音主持人员的专业素养及综合素质,播音主持起到了传递国家重要方针政策的重要作用,提升播音主持人员的政治素养是非常必要的,使其掌握相关的政治理论知识,有利于其在播音主持工作中紧跟国家政策。语言是思想表达的重要工具,其体现了播音主持人员的自身文化修养,积极提升播音主持工作人员的自身文化素养,对于提升播音主持语言的规范化具有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各级电视台在播音主持人员的培训工作中,要积极加强其语言规范意识及责任意识的培养,防止其在播音主持工作中出现各种语言类问题,对播音主持的语言规范化产生影响。

3.健全相关语言文字法律法规体系。

第4篇:播音主持范文

关键词:播音主持 发展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b)-0212-01

科技的进步以及技术的提高对于广播电视传播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传统工具的更新,为传播条件以及传播媒体和传播方式的革新、改善提供了基础条件。这也是信息传播逐步向着全球化、数字化以及产业化、市场化、集团化发展的前提条件,于此同时,受众也不再同之前一样,其需求开始变得多元化,要求的沟通交互性也相对较强。

1 发展趋向

播音主持艺术研究以及其发展研究必须从基本矛盾入手,紧抓其运动规律,并从其产生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多角度、多方面的将其形态表述出来。

(1)在播音主持的发展中,传、受是其生存的根本也是其发展的基础。传和受是其创作中存在的基本矛盾,只有把握住这种矛盾的基本规律,才能够牢牢抓住播音主持发展的基础规律。传和受从人类开始发展便已经产生,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现代媒体是传和受的主要环境基础。

(2)播音员同主持人之间的界限已经逐步模糊。当前社会的发展使得媒体对于人才的要求需要具有综合性的素养,不但能够担任广播的播音员,同时在必要的条件下能够作为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因而主持人同播音员之间的界限逐步的在缩小。归根结底,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播音主持艺术在创作时的基本矛盾造成,无论是播音员还是主持人,其最终的都可以归结为传播主体或者传播者,并且对未来进行展望,而这种活动以及创作开始逐步的趋于一致。

(3)部分主持人已经脱离媒体,制播分离或者已经出现了部分分离现象。

(4)播音员、主持人职业化程度加强。越是传播技术的现代化,越是要求规范化;越是管理的产业化,越是要求规范化;越是运作的市场化,越是要求规范化。播音员以及主持人必须对自身的专业素养予以提高,以此适应高水平以及高要求的媒体要求。只有职业化的高水平,才能在未来的现代化、产业化、市场化中具有适应力、竞争力和生命力。

(5)当前需要专业水平较高的主持人以及播音员,并在其管理程度以及制度化程度上要求也相对较高。制播分离制度下,很多主持人以及播音员都已经不在媒体中工作,而在社会中谋求发展。媒体对于主持人的要求以需要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制定一个标准的管理制度,从而使得专业人员可以公平竞争,这就使得国家相关部门需要制定出能宏观管理的法规法纪,规范播音主持行业行为。

(6)播音员、主持人的素质会更高,适应力会更强,种类会更多,个性会更鲜明。创新是当前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方向,因而要求工作人员在这一内容上具有更高的水平。

(7)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的属性呈多质性,播音主持艺术学科的知识构成呈复合型。其创作既有再造性,也有创造性,是再造和创造的统一。

(8)创作所需要的知识以及技术和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创作主体功能性增加,围绕播这一核心,创作者需要兼顾采访以及编辑。在节目中,广播形式和电视形式都开始受到重视,并且对创作主体有了更多的能力要求。从工作性质上进行分析,播音主持并没有过多的改变,但是其创造性开始在新环境、新时代中不断的加以显现。

(9)播音主持创作发生了多层次的改变。这种改变是依照节目需要在画面、稿件、音乐以及音响等方面的转变。节目中创造的地位越来越高,人们也开始具有自我意识。但是必须注意到是,在节目创作中,各种素材的依据地位依旧同之前一样。

(10)受众的要求提升。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在新时期本身的综合素养都有所提高,因而对于美的要求也日益提升,加之信息的传播方式也开始变得多元化,通过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信息传播方式想着交互式形式转变,不但在分类上更加的完善详细,同时获取以及反馈也更加便利,呈现出了很强的选择性以及主动性。但是受众已然采用了物理―生物―心理这一接受规律。并且民族审美心理并未发生转变,受众地位也没有改变。

2 应对措施

在21世纪的初期,我们已经看到了未来播音的样态特征,如前面所概括的:“变与不变的统一”。那些“变的因素”,给我们提出了挑战,同时又给我们提供了机遇和新的领域;那些“不变的因素”,为我们积累了经验,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如何运用这些经验的新的挑战。可见,面向未来,迎面而来的挑战是多方面的。我们只有勇敢地迎接挑战,在不断地解决新的课题中发展和前进。

在播音主持艺术创作实践中,创作主体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这里提出挑战主要是针对创作主体而言。迎接挑战,就是要求创作主体能够做到适应、优化和统一,即主动适应外部条件的变化,优化内部要素的构成,使“变”与“不变”的因素在播音创作中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播音主持艺术创作在新的天地里获得更大的发展。

在时代的科技、经济、政治、文化促进传媒的发展和变革中,播音主持艺术创作主体应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政治文化素质,不断更新观念,扩充现代知识结构,增强掌握和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和工具的能力,提高语言功力和语言表达水平。因为越是与机器结合,越要求语言的准确规范,提高运用变化了的创作素材进行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的能力,进一步树立为受众服务意识,满足受众更高的信息需求和审美追求。广播电视以及各个电台,无论是中央台还是地方台,其播音员都受到当前科技以及传媒技术的推动,站在了一个平台上,这就是当前播音主持业界竞争激烈的原因,而这种情况却为波音主持艺术的创作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艺术创作者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因而便产生了一大批具有创造性的高水平主持人以及播音员。他们主业是播音,以节目作为单元,不但能够播音还能够做主持人主持节目,不但能做广播播音员,同时也能胜任电视主持工作,另外也在采访、编辑以及节目制作上具有一定的能力,是综合素养较高的播音主持工作者、创造者。

3 结语

未来播音主持业的发展必然会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作为播音主持工作者,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虽然有声语言的传播仍旧是当前播音主持的主要发展,但是创作也是不可或缺的。目前波音主持因数最基本的矛盾也随着发展想着多元化的方向变化。播音主持工作者需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为创作出更好的节目提供基础,统一变与不变,将播音主持艺术推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张卉.波音主持艺术专业发展及面临的现状分析[J].大众文艺,2014(8).

第5篇:播音主持范文

科技的进步以及技术的提高对于广播电视传播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传统工具的更新,为传播条件以及传播媒体和传播方式的革新、改善提供了基础条件。这也是信息传播逐步向着全球化、数字化以及产业化、市场化、集团化发展的前提条件,于此同时,受众也不再同之前一样,其需求开始变得多元化,要求的沟通交互性也相对较强。

1 发展趋向

播音主持艺术研究以及其发展研究必须从基本矛盾入手,紧抓其运动规律,并从其产生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多角度、多方面的将其形态表述出来。

(1)在播音主持的发展中,传、受是其生存的根本也是其发展的基础。传和受是其创作中存在的基本矛盾,只有把握住这种矛盾的基本规律,才能够牢牢抓住播音主持发展的基础规律。传和受从人类开始发展便已经产生,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现代媒体是传和受的主要环境基础。

(2)播音员同主持人之间的界限已经逐步模糊。当前社会的发展使得媒体对于人才的要求需要具有综合性的素养,不但能够担任广播的播音员,同时在必要的条件下能够作为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因而主持人同播音员之间的界限逐步的在缩小。归根结底,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播音主持艺术在创作时的基本矛盾造成,无论是播音员还是主持人,其最终的都可以归结为传播主体或者传播者,并且对未来进行展望,而这种活动以及创作开始逐步的趋于一致。

(3)部分主持人已经脱离媒体,制播分离或者已经出现了部分分离现象。

(4)播音员、主持人职业化程度加强。越是传播技术的现代化,越是要求规范化;越是管理的产业化,越是要求规范化;越是运作的市场化,越是要求规范化。播音员以及主持人必须对自身的专业素养予以提高,以此适应高水平以及高要求的媒体要求。只有职业化的高水平,才能在未来的现代化、产业化、市场化中具有适应力、竞争力和生命力。

(5)当前需要专业水平较高的主持人以及播音员,并在其管理程度以及制度化程度上要求也相对较高。制播分离制度下,很多主持人以及播音员都已经不在媒体中工作,而在社会中谋求发展。媒体对于主持人的要求以需要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制定一个标准的管理制度,从而使得专业人员可以公平竞争,这就使得国家相关部门需要制定出能宏观管理的法规法纪,规范播音主持行业行为。

(6)播音员、主持人的素质会更高,适应力会更强,种类会更多,个性会更鲜明。创新是当前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方向,因而要求工作人员在这一内容上具有更高的水平。

(7)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的属性呈多质性,播音主持艺术学科的知识构成呈复合型。其创作既有再造性,也有创造性,是再造和创造的统一。

(8)创作所需要的知识以及技术和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创作主体功能性增加,围绕播这一核心,创作者需要兼顾采访以及编辑。在节目中,广播形式和电视形式都开始受到重视,并且对创作主体有了更多的能力要求。从工作性质上进行分析,播音主持并没有过多的改变,但是其创造性开始在新环境、新时代中不断的加以显现。

(9)播音主持创作发生了多层次的改变。这种改变是依照节目需要在画面、稿件、音乐以及音响等方面的转变。节目中创造的地位越来越高,人们也开始具有自我意识。但是必须注意到是,在节目创作中,各种素材的依据地位依旧同之前一样。

(10)受众的要求提升。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在新时期本身的综合素养都有所提高,因而对于美的要求也日益提升,加之信息的传播方式也开始变得多元化,通过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信息传播方式想着交互式形式转变,不但在分类上更加的完善详细,同时获取以及反馈也更加便利,呈现出了很强的选择性以及主动性。但是受众已然采用了物理―生物―心理这一接受规律。并且民族审美心理并未发生转变,受众地位也没有改变。

2 应对措施

在21世纪的初期,我们已经看到了未来播音的样态特征,如前面所概括的:“变与不变的统一”。那些“变的因素”,给我们提出了挑战,同时又给我们提供了机遇和新的领域;那些“不变的因素”,为我们积累了经验,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如何运用这些经验的新的挑战。可见,面向未来,迎面而来的挑战是多方面的。我们只有勇敢地迎接挑战,在不断地解决新的课题中发展和前进。

在播音主持艺术创作实践中,创作主体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这里提出挑战主要是针对创作主体而言。迎接挑战,就是要求创作主体能够做到适应、优化和统一,即主动适应外部条件的变化,优化内部要素的构成,使“变”与“不变”的因素在播音创作中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播音主持艺术创作在新的天地里获得更大的发展。

在时代的科技、经济、政治、文化促进传媒的发展和变革中,播音主持艺术创作主体应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政治文化素质,不断更新观念,扩充现代知识结构,增强掌握和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和工具的能力,提高语言功力和语言表达水平。因为越是与机器结合,越要求语言的准确规范,提高运用变化了的创作素材进行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的能力,进一步树立为受众服务意识,满足受众更高的信息需求和审美追求。广播电视以及各个电台,无论是中央台还是地方台,其播音员都受到当前科技以及传媒技术的推动,站在了一个平台上,这就是当前播音主持业界竞争激烈的原因,而这种情况却为波音主持艺术的创作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艺术创作者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因而便产生了一大批具有创造性的高水平主持人以及播音员。他们主业是播音,以节目作为单元,不但能够播音还能够做主持人主持节目,不但能做广播播音员,同时也能胜任电视主持工作,另外也在采访、编辑以及节目制作上具有一定的能力,是综合素养较高的播音主持工作者、创造者。

第6篇:播音主持范文

【关键词】播音员 主持人 有声语言 创作

播音员主持人主要是以有声语言为表达手段的新闻工作者。有声语言是他们依据稿件或提纲进行再创作的主要手段。广大受众也主要通过播音员主持人独具魅力的有声语言,去通晓世界,领悟真善美的。笔者从多年的播音主持经历中体会到:播音员主持人应注意锻炼自己的声音,并学会驾驭和美化自己的声音,使之成为得心应手的创作手段。

发声是播音员主持人的一项基本功,错误的发声方法不仅影响受众的收听效果,还会影响播音员主持人的发声器官。因此,应该以科学的方法为指导,勤于磨炼,善于摸索,扎实地掌握用声技巧,以更好地为受众服务。

要科学地“美声”,我们就要先去了解声音是如何形成的。

发音器官是由动力系统、声源系统和成音系统三部分构成的:动力系统为人体发音提供动力,主要由肺、气管、胸廓以及膈肌、腹肌等器官和相关肌肉组成。肺部呼出的气流,是发声的动力。声源系统主要指喉和声带。由肺部呼出的气流经过气管通过喉部时,处于喉部的声带在气流的作用下产生振动,发出声音。声带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喉原音,而声道是发声的共鸣器官。喉以上的声道主要有喉腔、咽腔、口腔与鼻腔;喉以下的声道有胸腔。喉原音很微弱,但经过声道共鸣后得到扩大和美化,形成不同的音色,形成不同的声音色彩。

其次,播音员主持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声音呢?

播音发声源于生活中口语的发声,和其他艺术语言相比也最接近口语的发声。同时,它又是生活中口语发声的规范、提炼和升华。由于播音员、主持人的特殊身份,受众对他们的发声有较高的要求:如亲切自然、优美动听、感染力强并具有比较鲜明的特色等。

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将播音发声的要求归纳为:准确规范,清晰流畅;圆润集中,朴实明朗;刚柔并济,虚实结合;色彩丰富,变化自如。

那么,播音员主持人如何使自己的声音优美动听呢?

首先,加强喉部控制。我们常说这个主持人声音听起来舒服,耐听;那个播音员声音听起来很硬,很累。发出这些不同声音的发声器官,就是我们的喉部。喉头内的声带作为振动器官,在有声语言的发声中起着重要作用,它的振动状况直接影响发声质量。有些人认为嗓子好坏是天生的,这个话也对,也不对。喉部构造确实是天生的,比如像声带的长短、薄厚等等,它决定了一个人发声的特征。但是,即使是同一个人,由于发声时使用的方法不同,发出声音的质量和声效却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声音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改变和改善的。现在有些没有经过发声训练的播音员和主持人在喉部控制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注意。比如,发音的时候喉部紧张、用力,发音的时候挤压嗓子,发出的声音过紧,以及播音用声过实、过虚等等,都会影响播音主持的效果,甚至影响喉部的发音能力,缩短播音主持的寿命。

我们讲喉部控制,不是紧张才是控制,而恰恰放松才是使声音美化的正确控制。即播音发声的时候,两条声带不是紧密闭合,而是轻松靠拢。从感觉上来讲,喉部是放松的。在这种情况下,喉部肌肉才能够自如灵活地运动。

其次,要想发出悦耳的声音,还需要我们依靠声音的动力――气息。即用发自小腹的气息支撑声音(即“气托声”),使声音具有弹性。这样才能比较好地和喉部的控制协调配合。现实中,一些播音员、主持人发音的时候,因为喉部过度紧张,造成气息不通,声音僵硬。我们可以试着采用“吸气”的状态发音,用这种控制方法来改善喉部紧张的状况。这里说的“吸气”的状态,就是我们张嘴吸气的时候,两条声带是轻松张开的,尽量保持这种状态来发音,使声带轻松靠拢而不是闭合,这样自己发声和受众收听都不会感觉到疲劳。采取这种方法发音,由于接近日常谈话的发音状态,听起来也会觉得自然、亲切、轻松。当然,喉部的放松也不是指完全的懈怠状态,即声带在始终保持一种张力变化的前提下,还要配合强有力的气息支撑。

第三,由气息支撑,喉部控制的声源(喉原音),还要通过共鸣腔的共鸣和合理运用以后,才能得到扩大和美化,形成丰富的声音色彩。而播音主持的发声应该采用以喉腔共鸣为原声,以口腔共鸣为主,以胸腔共鸣为基础,以鼻腔、咽腔为辅助的声道混合共鸣方式。

总之,只有将喉部控制,气息支撑,混合共鸣结合起来,才能使我们的声音达到松而不泄、刚柔相济、泛音丰富、悦耳动听、圆润通畅而富有弹性和声音气质的“美声”效果。■

第7篇:播音主持范文

关键词:广播节目;播音主持;教学改革

一、广播节目播音主持教学面临的困境

伴随着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纸媒和电视行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由于广播的地域局限性较小,且收听工具携带方便,受众群体一直很广泛和稳定,特别是交通广播、新闻广播和音乐广播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广播节目播音主持的教学工作在播音与主持专业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发展中,我们发现广播节目播音主持教学面临许多困境。

(一)教学内容过于陈旧

当前,许多高校广播播音主持课程使用的教材仍然是《实用播音教程3》,虽然这本教材结构完整逻辑合理,且每个章节都有理论概要和大篇幅的例稿练习,但是同样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教材的选择过于陈旧,许多稿件都是十年之前的,不能否认,这些稿件是大量的专家教授多方搜集得来的,非常具有代表意义,但现实情况是我们现在所教授的学生都是95后,他们的思想非常活跃且超前,许多陈旧的稿件,无法使他们产生共鸣,进而很难调动他们的播讲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其次,有些节目形式目前逐步消失,对于实践缺乏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最后,在具体的广播播音实践发展中,有些播音理论明显不符合时代特征,这会直接影响学生将来步入广播播音岗位的水平发挥。因此,及时选择与时俱进的优秀教材是广播节目播音主持教学改革的第一步。

(二)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就目前来看,许多高校的广播播音主持课程采用的基本上都是“半理论+半实践”的教学方法,理论课采用大班模式,实践课则为5-10人不等的小班教学,甚至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部分高校,连小课教学都实现不了,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学效果。即使有小课设置的院校,在小课教学环节中,使用较多的是“教师示范+学生训练”的教学模式。很多教师在讲解理论时,一味地照读课本、照读PPT,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呈现出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不可否认,在小课课堂上,示范教学法是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且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是如果仅用这一种教学方式,则不适用于所有的学生。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阻碍教学效果的提升,同时也无法与实践紧密结合。特别是新闻播音这个章节,理论篇幅占比相对较大,是广播播音主持中的核心章节,同时实践性也非常强,大部分教师采用的依旧是“先教师示范,后学生练习”的教学形式,这样的教学形式只能让学生学到最基本的新闻播音技巧,然而对于目前广播具体工作中的播音与主持新风格和新形式的研究以及伴随新媒体的发展产生的节目形态的变化等因素没有任何涉及。

(三)不注重学生素质与内涵的提高

在传媒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们的社会更需要采、编、播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然而广播节目播音主持的教学只是一味地注重播音员对于语言表达内外部技巧的掌握,这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其他技能的培养以及文化素养的提高。在广播节目播音主持这门课程中,尤其教授新闻播音这个章节时,除去专业技巧的训练之外,新闻学理论、传播学理论和时事政治常识是必不可少的补充内容。例如在课堂上,学生播读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闻,由于不了解国家政策也缺乏对这个新事物的理解,很容易将断句放错地方,惹来笑话;又如在播读体育新闻时,许多女生缺乏对体育赛事规则的基本掌握,使得播读起来不够连贯,流畅度大打折扣。因此在练习每一种新闻类型的稿件之前务必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新闻中的知识点和信息点。而在节目主持的部分,要使节目更有看点且做到“寓教于乐”,这对学生的“文化基本功”有着更高的要求。如果仅仅是靠播读稿件内容来主持节目,而不能够做到出口成章、“口吐莲花”,那么主持的广播节目也必然是乏味无趣的,这就很难培养忠实受众。

二、广播节目播音主持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革新教学内容

首先,教学内容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特别是在新闻播音这个章节,要根据当下实事热点不断更新练习素材,多选用具有代表性的时政要闻,让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发生的新闻事件,同时在播读练习的过程中更深刻地体会新时代的“话语样式”,避免出现传统的“播音腔”。在经过一二年级基础课程训练后,三年级的课程设置中应大量融入表演、演播空间处理、主持人言语训练等相关内容。其次,教材的选择要具有多样性,避免单一化,尽量选择近五年出版的教材。比如,教师在讲解文艺播音和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的时候,必然会有节目主持艺术理论的融入,那么就需要补充和借鉴“主持人艺术”课程的相关内容。

(二)革新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播音与主持艺术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增加实践课的课时量来检验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另外,在多媒体教室进行理论讲授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发现彼此之间的思维亮点,进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理论课的课堂上,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广播节目进行播放,同时结合知识点加以讲解,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这样就能更直观地使他们理解广播播音的特点和基本要求。在课堂上建立“广播站”,模拟广播新闻播音的全过程,也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播出之后能及时收到“听众”的反馈,实现对节目传播效果的全面掌控。在实践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是能更加充分地挖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制作广播节目的潜能,同时也能有效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该教学法的具体操作步骤为:老师先提出课堂教学目标,同学们模拟广播节目播出的全过程,包括策划、提纲、材料的准备和最终的播出,对每一次节目的制作进行归纳和总结,找出问题,明确播出目标。教师在课堂上担任总指挥的角色。

(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8篇:播音主持范文

关键词:播音员主持人;多角色主持;应变能力

播音主持人是展现广播电视节目的最直接的工作人员,在多样化的电视节目层出不穷的现阶段,如何应对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播音主持工作是每个播音员主持人都应面对的问题。突发事件和未知情况的发生是现在活跃的和跳跃式的新型节目的特点之一,这就要求播音员主持人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应变能力关系着播音主持的质量,是播音员主持人必备的一项基本的能力,只有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才能使自己在行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为传媒行业的稳步发展做出贡献。就我国目前的播音主持行业来看,很多的播音员主持人的多角色播音主持能力和应变能力还不能满足节目的需求,想要切实的解决这一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和研究。

一、播音员主持人多角色播音主持能力的必要性

(一)多元化的电视节目要求我们必须具有多角色主持能力

电视节目类型的不断增加,给主持人带来了更高的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对于不同节目中角色的定位和变换也要更加的灵活,主持多样化才能适应当下的新形势。节目形式的不同就需要播音员主持人采用不同的形式和角色类型进行主持,从而凸显节目的主体,同时让观众在不同的节目中得到应有的资讯和享受,播音员主持人只有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多角色播音能力,才能使不同类型的节目展现独特的风采。

(二)不同的主持形式给播音员主持人的多角色播音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在,越来越多的娱乐类型的节目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对电视和广播节目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同的主持形式对播音员主持人的要求也不同,多角色播音能力会给不同的主持形式带来不一样的风采,从而使节目更加的吸引观众。

二、播音员主持人应变能力的必要性

(一)多媒体行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播音员主持人在多媒体行业发展过程中必然要提高自己的主持能力,主持人是表达节目主旨和内涵的传播途径,不论哪种形式的电视广播节目都需要主持人引导观众发现其中的要点,而应变能力是节目顺利进行的基础,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才能更好的掌控局面和解决突发的危机。

(二)在行业中立足的必备能力

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各行业内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传媒行业也不例外,电视广播节目都在争取收听率和收视率,节目的类型也层出不穷,这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机遇,更带来了压力,只有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使自己在行业中立足,应变能力是播音员主持人的一项基本的能力,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应变能力才能有更多的机遇。

三、提升播音员主持人多角色主持和应变能力的方法与策略

(一)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应变能力和多角色主持能力一定要有很好的文化和心理素质的基础,足够的知识储备和处变不惊的心理素质才能让应变能力得到提升。学习是无止境的,只有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内涵修养,多参加一系列的相关培训才能更好的适应更多新形势的电视广播节目。想要培养自己多角色应变能力,就需要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对观众有影响力的职责意识,播音员主持人是站在大众面前的信息传播者,要时刻谨记自己的文化和精神修养,把社会责任感牢记心中,给观众带来更多的正能量。

(二)转变传统的观念,积极的探索

新的播音主持风格传统的播音主持风格已经不能满足多元化节目的主持需求,新型的节目要求我们转变传统的观念,寻找适合的并且能突出节目主体的主持风格和主持方式,在传统过硬的基本功的基础上积极的开发和研究新型的主持内容,让节目更饱满、更有吸引力,从而达到节目的效果。

四、小结

多元化电视广播形式的不断出现,给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考,如何更好的提升自身的多角色应变能力成为我们当下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传统的主持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型节目的宗旨,培养播音员主持人多角色播音主持的应变能力才能更好的促进传媒行业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牛娜.播音主持专业应变能力的培养[J].魅力中国,2014(4):306.

[2]叶敏.播音员主持人多角色播音主持的应变能力.新闻传播,2013年03期,(243).

[3]高翔.浅谈播音员主持人多角色播音主持的应变能力[J].无线互联科技,2015(9):204.

第9篇:播音主持范文

一、播音主持语言艺术与对台文化传播感染力

播音主持艺术的主要载体是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尤其是有声语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思维的直接现实,语言最能反应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修养,也能折射一个国家全民素质的高低和社会风尚。随着两岸民众往来日益频繁,实现心灵的沟通、深化感情的交融将更加重要。文化的交流要比其他任何领域的交流都更为深刻、更为长久,只有不失时机地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两岸关系的基础才能更加牢固,两岸关系的动力才能更加持久,两岸关系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经受风雨的考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促进两岸新文化交流也是对台传播的重要内容,通过文化传播中播音主持艺术的感染力凝聚两岸民心是对台广播义不容辞的责任使命。两岸的语言具有深刻的一致性,两岸文化交流逐渐融合的过程中,语言习惯的融合、语言感受的共鸣更是日渐浓厚。播音员主持人在广播节目中以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驾驭、使用这些两岸共通的语词形式,将更好地增强对台传播节目的沟通和交流效应。除了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所使用的语词形式是两岸民众相同的根脉,其所体现的播音员、主持人语言审美追求也将极大地拉近两岸民众的心灵距离。播音主持艺术的传播借鉴了人际传播的亲和力、亲切感。对台传播中,播音主持语言艺术传递出胸怀天下、自强不息、以和为贵、扶正扬善的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理念,以及和谐圆融、平淡悠远、深情隽永、气势恢宏的文化审美追求,都将深深根植于两岸民众的心田的中华文化情怀激发。对于两岸民众来说,根基于此的语言文化气质是两岸心灵沟通的纽带、是情感共鸣的桥梁,也是两岸民众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凝聚民族向心力的火种。生动展现中华文化和两岸新文化的传播节目将在播音主持语言艺术对美景和画卷的展示中、观念与意识的启迪中让台湾受众受到感动、产生感触和接受感染。

二、以播音主持语言艺术增强对台文化传播感染力的几点思考

1、提升语言艺术功力,展现汉语文化之美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功力,正如播音界泰斗张颂教授所说:“就是语言的功底和能力”。对于播音员主持人而言,语言功力主要体现为语言心理与表达层面,主要是“理解力、观察力、感受力、反应力、表现力、感染力、调检力”,以及语言的记忆力、想象力,当然还包括语言运用的功夫、造诣,语言内容方面的思想水准与文化含量,语言形式方面的文学性、美学意义等等。在对台文化传播中,不少广播节目以文学艺术语言的展现,引起台湾听众对于中华语言文化和其蕴含的文化传统的共鸣。比如文章开始提到的《书香流韵经典传情——癸巳年新春诵读会》和《不变的DNA——海峡两岸“汇入诗流”朗诵会侧记》、《古厝新风2013春节特别节目》等。这些广播节目中,播音员主持人以音韵协调、词语均衡、生动活泼的语言更好的传达了节目内容,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神采;而在一些交流感、时代感更强的节目中,语言艺术的功力也会使节目的表达更为流畅,使台湾听众入耳入心。

2、体验语言的分寸感,解读历史文化风云

凡事总要有一个“度”。播音主持语言艺术作为一种再创作行为,也有一个度的问题,也就是人们所理解的语言的“分寸感”。两岸问题历史积淀深厚,有关内容一直是对台广播历久弥新的重要内容。历史上,台湾曾被西班牙、荷兰、日本先后占领过。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重归中国的版图。1949年后,台湾与祖国大陆又处于分离的状态。50多年来,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大陆对台政策也随着历史的风雨变迁:从炮击金门的硝烟到和平统一的强音,再到今天两岸和平发展的兴盛局面背后一直存在的双方仍在小心迈步的探索,给对台广播传播两岸历史文化发展变迁的过程中提供了重要内容,也提出了更高的传播要求。同时,作为特殊的对象性广播,听众的地域环境和接受心态使得这种高要求落脚于广播节目中播音主持的语言分寸感:包括情感沟通的柔而不腻、对于问题交流的和而不同、政策表态的严而不厉等等。如《“九二共识”二十周年》系列节目的第一集,讲述了“九二共识”的来龙去脉。形成“九二共识”是两岸有关人士殚精竭虑、来之不易的重要成果,尤其形成的繁复过程可以体会其中蕴含的心血,但是节目的事实罗列需要节目主播细心体会,充分表达,才能真正让收听节目的受众感受到艰辛的过程,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努力。如:“1987年底,长达三十多年的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后,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各项交流随之发展起来,同时也衍生出种种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台湾不得不调整‘不接触、不妥协、不谈判’的‘三不政策’,于1990年11月21日成立了得到官方授权的与大陆联系与协商的民间性中介机构——海峡交流基金会,出面处理官方‘不便与不能出面的两岸事务’。”在最后一句的表述上,主播可以采用客观叙述的语气,切忌否定之意。因为节目核心内容表达的是后续的“九二共识”成果,基调应定义为平视两岸关系发展进程,还原体会历史真实,尽量不流露基于对立心态的情感色彩。再如:“在香港商谈中,海协提出了5种文字表述,台湾海基会也根据台湾当局‘’的结论提出了5种文字表述,台湾方面虽然也同意两岸公证书使用是中国内部的事务,双方均应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并表达了谋求国家统一的愿望,但在文字表述方案上,两会很难达成一致。”而在这一句的表述上,我们要采取有进展的喜悦、未完全到位的淡淡憾意,为成果的形成预埋伏笔,而不能平白直述、淡然面对。精确到位的把握语言的分寸感,需要熟知政策、明确基调、客观判断表述事实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才能更好地向台湾受众还原历史、积聚共识。

3、把握语言情绪调控,烘托节庆文化氛围

播音员主持人的个性魅力和语言风格表达的传播情感对台湾听众有着来自人性的深深的吸引力、感染力。在节目中适时表达情感、引起共鸣会极大激起台湾受众对节目内容传达文化内容的接受和认可。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国的传统节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整个民族释放共同情感的触燃点,其蕴含的中华文化丰富内涵,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社会惯性,时代沿袭,有些已经沉淀为民族性格和社会信仰。进入和平发展时期以来,两岸共同的相关纪念与庆祝活动越来越丰富。春节的阖家欢聚、清明的供祭祖先、中秋的佳节思亲,是海内外所有华人的内心需要,也见证了海峡两岸的血脉情深。在节庆报道的对台传播中,主持人表达的思乡情怀、欢聚快慰、神祈虔敬可提高对台文化传播的效果,增强民族与文化的认同。比如在每年三月初三中华民族人文初祖黄帝诞生之日,河南新郑都会进行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国际大联播》中,主持人对于台湾政要人士的介绍充满对台湾乡亲的欣喜欢迎之情,以排比句式的层层推进、把海峡两岸同源一脉、慎终追远的真挚感情充分传递“:每年的拜祖大典都要邀请大量的海内外华人来参加。尤其是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华人参与到拜祖大典中来。丙戌年,中国副主席江丙坤来了;丁亥年,中国荣誉主席连战来了;戊子年,新党主席郁慕明来了;己丑年,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来了。庚寅年,副主席林丰正来了。他们在拜祖大典历史上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辛卯年,亲民党副主席张昭雄参加拜祖大典。”

4、紧贴语言时代感,分辨两岸语词变迁和差异

相关热门标签